CN101987641A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7641A
CN101987641A CN2010102370113A CN201010237011A CN101987641A CN 101987641 A CN101987641 A CN 101987641A CN 2010102370113 A CN2010102370113 A CN 2010102370113A CN 201010237011 A CN201010237011 A CN 201010237011A CN 101987641 A CN101987641 A CN 101987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ver
plate
overall width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70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7641B (zh
Inventor
坂根泰树
福间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87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7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7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7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使前轮溅起的水不容易进入空气滤清器。该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在前轮(1)与车座(2)之间,设有供驾驶者搁脚用的踏脚板(3)。用板下罩(4)覆盖该踏脚板(3)的下方。该板下罩(4)由板侧罩(7)和横截面为大致U字形的底罩(8)构成。空气滤清器(14)的吸入口(15)位于踏脚板(3)的后上方。在空气滤清器(14)前方,配置了从板下罩(4)朝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宽方向截水肋(43~46),沿着板侧罩(7)和底罩(8)的接合部(48)设置了前后方向截水肋(47),从而抑制前轮(1)溅起的水沿着板下罩(4)侵入吸入口(15)。

Description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踏脚板、和配置在其后方的空气滤清器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在该车辆中,设有使前轮溅起的水不容易被吸入空气滤清器的截水机构。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车辆及其构成部分,前后、左右、上下等各方向,都是以车身组装状态时的车身为基准。另外,所说的“内外”,同样是指在车身组装状态时,在车身宽度方向,朝向车身中心侧的方向称为内方,相反侧称为外方。
[背景技术]
在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采用了用于防止后轮溅起的泥水等溅到发动机上的构造。例如,在连接管的上部一体地设置并朝上方突出的立起壁,在收纳箱的下部一体设置并朝下方垂下的垂下壁,从而尽量阻止在后轮溅起的泥水等溅向连接管前方侧(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3-3415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车身中央部设置踏脚板、在其后方的车座下的车身罩内设置了空气滤清器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如果前轮溅起的水沿着覆盖踏脚板下方的板下罩等车身罩的表面进入车身罩内,则有时会到达空气滤清器。另外,前轮溅起的水从车身罩的开口部、例如从用于轴支撑侧支架的基部的开口部进入车身罩的内侧,据此,有时也还是会到达空气滤清器的吸入口。另外,溅起的水沿着处于收纳位置的侧支架的表面在位于后端的接地部朝上方溅起,据此,有时也会到达空气滤清器。
这样,前轮溅起的水如果被空气滤清器吸入,则容易导致过滤器堵塞,从而缩短更换过滤器的维修周期。另外,如果水中混有泥、尘埃等,则过滤器等更容易被污染,所以,希望阻止这样的前轮溅起的混有泥等的水(下面仅称为水)到达空气滤清器。
另外,即使在水不被吸入空气滤清器内、实际上过滤器也不被污染时,如果空气滤清器的外壳、罩类变脏,则维修者为了慎重起见也要进行检查,所以,需要尽量避免水溅到外壳、罩类上。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上述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的发明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该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具有车座、踏脚板、横截面为大致U字形的板下罩和空气滤清器;上述车座配置在前轮的后方,供驾驶者乘坐;上述踏脚板位于前轮的后方且车座的前方,供驾驶者搁脚用;上述板下罩覆盖踏脚板的侧方及下方;上述空气滤清器在板下罩的后上方、面向车辆的侧方配置,把空气供给发动机的吸气系统或排气系统中的至少任一方;其中,在板下罩设有朝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车宽方向截水肋。
第二方面的发明,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配置有从上述车宽方向截水肋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车辆方向前方延伸的前后方向截水肋。
第三方面的发明,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上述板下罩由左右板侧罩和底罩构成;上述左右板侧罩从上述踏脚板的左右端部朝下方延伸;上述底罩跨在上述左右板侧罩的下端部间;上述板侧罩和上述底罩分体构成;上述车宽方向截水肋和前后方向截水肋设于上述底罩。
第四方面的发明,在第一至第三方面的发明的任一项中,上述车宽方向截水肋设在横截面为大致U字形的板下罩的侧部。
第五方面的发明,在第一至第四方面的发明的任一项中,侧支架从设在上述板下罩上的开口部向外侧突出,在为大致水平状态的收纳位置与起立状态的接地位置之间自由转动;上述侧支架备有转动自如地支撑基端的转动轴、从上述转动轴延伸的脚部、和位于上述脚部前端的接地部;上述接地部是大致板状的部件,具有比上述脚部的截面大的接地面;上述侧支架在收纳位置时,在连结上述接地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和上述板下罩的上述接地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车宽位置的后端部的连线的斜后上方,配置着空气滤清器;上述车宽方向截水肋,在上述转动轴的后方,配置在处于上述收纳位置的侧支架的接地部的前方的位置。
第六方面的发明,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上述侧支架从设在上述板下罩上的开口部向外侧突出,上述车宽方向截水肋配置在上述开口部的前方。
第七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五或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在处于上述收纳位置的侧支架的上述接地部上部,设有用于避免使接触到上述接地部的水向上方溅起的板部件。
第八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至第七方面的发明的任一项中,上述空气滤清器的吸入口配置在该空气滤清器的前部。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前轮溅起的含有泥、尘埃的水接触板下罩后,即使朝空气滤清器方向流,由于位于其路径中的车宽方向截水肋,使其朝下方落下地阻断路径,所以,流到后方的空气滤清器的水量减少,空气滤清器不容易污染。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若配置了从车宽方向截水肋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车辆方向前方延伸的前后方向截水肋,则在车宽方向截水肋的前方,即使水接触到板下罩,水也沿着上述前后方向截水肋被车宽方向截水肋收集,所以,可有效地使水落下。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被前轮溅起而接触到底罩的水,在到达底罩与板侧罩的交界处之前,借助前后方向截水肋朝下方落下,所以,水不容易从上述交界处进入上述板下罩的内侧。另外,由于把车宽方向截水肋和前后方向截水肋设在配置于外观上不容易看见的位置的底罩上,所以,可以保持外观性。
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由于把车宽方向截水肋设在横截面为大致U字形的板下罩的侧部,所以,可阻止水沿板下罩的侧部流向后方,可抑制水流向后方的空气滤清器,并且,可加强板下罩的侧部。
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即使在接触到接地部的水不被板下罩阻止而容易直接接触空气滤清器的状况下,借助配置在比较靠近接地部的前方的车宽方向截水肋,水不容易直接接触接地部,所以,在接地部溅起的水减少,因此空气滤清器不容易受到污染。
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明,由于车宽方向截水肋配置在上述开口部的前方,所以,可以减少将要从上述开口部进入上述板下罩内侧的水。
另外,由于水不容易附着在侧支架的旋转轴上,所以,可延长侧支架的维修周期。
根据第七方面的发明,在收纳位置的接地部的上部,设置了用于避免使接触到上述接地部的水朝上方溅起的板部件,所以,借助该板部件,可以减少接触接地部后向上方溅起的水量。这样,水更不容易进入空气滤清器。
根据第八方面的发明,由于把空气滤清器的吸入口配置在空气滤清器的前部,所以,可以使吸入口靠近板下罩,这样,从吸入口吸入的水量减少,可以延长空气滤清器内的维修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是从斜上方表示上述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踏脚板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架的左侧视图。
图4是上述踏脚板部周围部分的要部侧视图。
图5是从斜下方表示图4所示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身的仰视图。
图7是上述要部的放大图。
图8是进一步将图7的后部部分放大的图。
图9是图4中的9-9线剖视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侧支架的说明图。
图1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底罩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底罩的左侧视图。
图13是沿图1中13-13线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中的14-14线剖视图。
图15是图12中的15-15线剖视图。
图16是图12中的16-16线剖视图。
图17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滤清器的左侧视图。
图18是上述空气滤清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轮,2...车座,3...踏脚板,4...板下罩,7...板侧罩,8...底罩,14...空气滤清器,15...吸入口,20...侧支架,26...接地板,27...防溅板,43...第1车宽方向截水肋,44...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5...第3车宽方向截水肋,46...第4车宽方向截水肋,47...前后方向截水肋,57...突出部,58...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图1是从车宽方向左侧看本实施方式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左侧视图。图2是从斜前方且上方看本实施方式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踏脚板部分的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具有前轮1、驾驶者乘座的车座2、位于前轮1与车座2之间的供驾驶者搁脚用的踏脚板3、覆盖踏脚板3的下方的板下罩4。踏脚板3的车身前部侧,一体地形成立起的护腿罩5。在踏脚板3的后端部,连接着中间罩6的下端部,该中间罩6覆盖车座2的下方前方部分。
板下罩4由左右一组的板侧罩7和横截面大致为U字形的底罩8构成。上述左右一组的板侧罩7从踏脚板3的左右端部向下方延伸,上述截面大致为U字形的底罩8跨在左右板侧罩7的下端部之间,从下方覆盖车身架(后述)。板侧罩7的后端与后罩9连接,该后罩9覆盖中间罩6的后方和车座2的下方。
踏脚板3、中间罩6、底罩8和后罩9是树脂制成,用模具成形而形成。板侧罩7是由与踏脚板3及底罩8分体的金属板,用适当的方法形成的。这些踏脚板3、板下罩4和后罩9支撑在车身架(后述)上。
在踏脚板3的后方,动力单元10摆动自如地支撑在车身架上。动力单元10是将发动机11(图4中标记指示部分是覆盖发动机的汽缸部的屏蔽罩)、由带式无级变速机构成的动力传递装置12、后轮13和空气滤清器14等形成为一体化的单元,通过后缓冲器(图未示)支撑在车身架的后部。
空气滤清器14,在后罩9的内侧,偏向车辆侧方地配置在踏脚板3及板下罩4的后上方,其吸入口15在空气滤清器14的前部朝前方及外侧方开口,在板侧罩7的后端附近位置开口。标记17是吸入管道,吸入口15设在其前端部。
在底罩8的左侧部且中间罩6的下方,在比吸入口15靠前方的位置支撑着侧支架20,该侧支架20在收纳位置与接地位置之间自如转动。若使侧支架20弹起到收纳位置,则侧支架20成为大致水平状态,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可以行驶。若使侧支架20从该位置朝下方转动而切换为立在地面上的接地位置,则可以将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立住。在与配置着侧支架20的车身左侧的同侧,配置着空气滤清器14。尤其是空气滤清器14的吸入口15,配置在处于收纳位置的侧支架20的前端部的上方。关于侧支架20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图2中,放大部A表示中间罩6的前部侧的平面形状。扩大部B表示放大了的B-B线剖面。如这些放大部所示,在踏脚板3的后端部3a,沿踏脚板3的车宽方向设置了左右一对凹部3b。在各凹部3b的底部,设有可供螺钉插入的插入孔3c,并且,在凹部3b的底部安装夹子3d,设置在夹子3d上的螺纹孔3e与插入孔3c重叠。
在中间罩6的前部下端部设有固定脚部6a,该固定脚部6a与凹部3b嵌合并重叠在凹部3b的底部上,设在固定脚部6a上的通孔6b与插入孔3c及螺纹孔3e重叠,因此,通过把图示省略的螺钉从上方插入、紧固在螺纹孔3e内,可以使将踏脚板3和中间罩6一体化。这样,在紧固部之上铺上板垫16(见B部),可以将紧固部隐蔽起来,外观好看。
下面,说明车身架。图3是车身架的侧视图。该图中,车身架30备有下架部32、板架部33、和一对后架部35。上述下架部32从设在前端部的头管31朝斜后下方延伸。上述板架部33在下架部32的后端部大致水平地弯曲并朝后方延伸。上述一对后架部35通过与板架部33的后端部连接着的横管3而从板架部33的左右朝斜上向后方延伸。
在板架部33之上支撑着板支撑架36。在横管34的左侧方设有侧支架托架37,该侧支架托架37支撑着侧支架20。在横管34的后方,设有用于连接动力单元10的发动机吊杆38。
另外,在后架部35的横管34附近,管道管35a向侧方伸出,在管道管35a的上方,设有连接左右后架部35的箱支撑杆35b。
接着,说明踏脚板3附近的车身构造。图4是表示将踏脚板3和板侧罩7卸下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上述相同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车身的仰视图。图7是图6中的侧支架20附近部的放大图。图8是将图7的一部分进一步放大的图。图9是图4的9-9线剖视图。图10是表示侧支架20的图,a是从安装轴的方向表示侧支架20的图,b是与a相差90°角度表示侧支架20的图,c是在b中从本体部的轴线方向表示接地板的图。
如图4和图5所示,车身架30的下架部32通过护腿罩5的前方,板架部33朝向后方地通过底罩8的上方。在支撑于板架部33上方的板支撑架36之上,放置踏脚板3并用螺栓固定。在板支撑架36的前部,用螺栓40a安装着设在底罩8前部的杆40。
侧支架20的侧支架托架37从设在底罩8后部的侧支架用开口41朝下方伸出,侧支架20的基部22用枢轴螺栓23可转动地安装在该侧支架托架37上。在基部22和枢轴螺栓23的上方,向上方鼓出的鼓出部42设置在底罩8上,避免与基部22、枢轴螺栓23的干扰,并且使侧支架托架37露出时的开口面积尽量小。
在侧支架用开口41的前方,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第1车宽方向截水肋43和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4。在侧支架用开口41的后方,设有第3车宽方向截水肋45和第4车宽方向截水肋46。另外,还设有连接第1车宽方向截水肋43和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4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方向截水肋47。
这些车宽方向截水肋43~47,如后所述,设在形成于横截面为大致U字状的底罩8侧部的角部,阻止水沿着底罩8的侧部向后方流,同时也起到加强侧部的作用。
侧支架20在本体部21的钩部24与侧支架托架37之间设有弹簧25,被施力以可选择地朝着大致水平状态的收纳位置和立起而使接地板26为接地状态的接地位置的任一侧转动。鼓出部42也避免与弹簧25干扰。在本体部21的前端,设有由大致长方形的板部件构成的接地板26。
如图10所示,本体部21是管状,其前端被斜切、与接地板26的中央部相接并焊接,据此,相对于本体部21的轴线倾斜地安装接地板26。在本体部21的前端侧与接地板26之间,设有防溅板27。该防溅板27用于抑制水接触到接地板26而朝上方溅起。防溅板27由金属板构成,与本体部21前端侧侧面重叠,前端侧与接地板26大致同宽地与接地板26的外周相接;另一侧缩窄为比本体部21的外径稍宽的程度,一端焊接在接地板26的外周部,另一端以倾斜的状态焊接在本体部21上(见c)。但是,安装方法并不限定于焊接,也可以用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安装。另外,防溅板27也可以是树脂制的。基部22形成为叉状,以贯穿二叉的方式形成了用于穿过枢轴螺栓23(见图4)的孔22a。
另外,图中的a是从孔22a的轴线方向表示的图。b是表示与a相差90°的状态的图。c是与本体部21的轴线平行地剖切防溅板27的剖视图。
在图4中参照图8,该实施方式中,侧支架20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从下方看(参照图8)时,把接地板26后端缘中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点作为P1,把在车宽方向与该点P1同位置并且与底罩8的突出部57的后端的交点作为P2,把连结这些点P1和点P2的线作为L1,这时,如图4所示,通过点P1的垂线V1,通过紧靠吸入口15的前方。另外,在线L1的斜后上方,配置着空气滤清器14。
另外,接地板26的上方侧稍微后倾,该倾斜方向指向位于上方的吸入口15。进而,若把与接地板26的平面平行的直线作为L2,则吸入口15位于该直线L2的延长线上。在这样配置的情况下,吸入口15面向接地板26,沿本体部21朝后方流的水接触到接地板26时,借助接地板26而朝斜上方改变方向,流向吸入口15。为此,在接地板26的前方侧设置防溅板27,阻止由接地板26向斜上方溅起的水朝向吸入口15而使之落下。
动力单元10的连接臂10a、以及与其连接着的连杆臂39,位于收纳位置时的接地板26的附近。连杆臂39的一端与连接臂10a连接,另一端与车身架30的发动机吊杆38(图3)连接,这样,动力单元10可摆动地支撑在车身架30上。
在动力传递装置12中配置着带式无级变速机。用于取入冷却该带式无级变速机的空气的冷却风管道18,在构成动力单元10的发动机11的侧方,从动力传递装置12的前端向前方延伸出,与管道管35a(图3)连接,通过后架部35取入带式无级变速机的冷却风。冷却风管道18位于上方的吸入口15和下方的鼓出部42及侧支架20之间。
在箱支撑杆35b上支撑着上方开口的收纳箱19,开口部由车座2开闭,并且,周围被中间罩6和后罩9覆盖。
如图6~图8所示,底罩8在左右边缘部与板侧罩7的下边缘部重叠。板侧罩7的下边缘部,绕入底罩8的左右的边缘部的下侧并重叠(见图7、图13)。
板侧罩7和底罩8的接合部48,在防水性能上有一些间隙,从前轮1溅起的水,如箭头所示地沿底罩8的表面朝侧后方流动,到达该接合部48时,可能会从该接合部48侵入板侧罩7及底罩8的内侧。为此,沿着该接合部48,在底罩8上设置了前后方向截水肋47,抑制水从接合部48侵入。
该前后方向截水肋47,从第1车宽方向截水肋43到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4,形成为在前后方向长,与第1车宽方向截水肋43和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4的各车宽方向端部连成为一体。
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4和第3车宽方向截水肋45,形成在侧支架用开口41的前后,将侧支架用开口41夹在其间。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4,为了抑制水从侧支架用开口41侵入底罩8的内侧,其车宽方向的长度比侧支架用开口41的车宽方向长度长,而且高度比侧支架托架37的突出端朝下方突出的长度长一些。(见图4)。
第4车宽方向截水肋46,是位于侧支架用开口41的后方且车辆左侧的底罩8的后端部的一部分,设在位于冷却风管道18下方的突出部57的后部。突出部57,是底罩8后端部中的、与收纳时的侧支架20的本体部21后部重叠且靠接地板26前方的部分,位于冷却风管道18的下方(见图8),在与冷却风管道18之间、以及在底罩8的后端部、从突出部57进一步朝后方延伸的后方突出部49a与本体部21之间,形成了开口部58。为了避免突出部57和冷却风管道18的干扰,使突出部57的一部分向下方露出,所以,与底罩8中的车辆右侧的对应部分相比,比较短地形成。
由于该开口部58的存在,从侧支架用开口41向后方流并通过突出部57的水,进一步从开口部58向底罩8的后方溅起并通过冷却风管道18周围,可能会到达空气滤清器14。为此,通过在与冷却风管道18重叠的部分的突出部57,设置第4车宽方向截水肋46从而抑制水从突出部57溅向空气滤清器14。
另外,图8中,突出部57的后端在与冷却风管道18之间形成了开口部58,若要加大冷却风管道18的管道面积,则突出部57的后端的位置受到限制。即,由于冷却风管道18等构成的摆动式动力单元10中的鼓出部,不可避免地形成开口部58。但是,即使有这样的开口部58,借助本发明的截水肋(45、46)、防溅板27,也可抑制从开口部58进入的水,所以,不必限制动力单元10的鼓出,可设置效率好的防水构造。
另外,如图8所示,在从底面看的状态下,底罩8后端侧部的后方突出部49a的后端与接地板26的点P1在前后方向的位置大致一致(见图4)。
49b是后方突出部49a的内侧边缘部,隔开间隔地与本体部21的外侧方平行,面对着开口部58。
如图9所示,接地板26在吸入口15的下方,比吸入口15正下方稍向外侧方偏。另外,冷却风管道18位于吸入口15与接地板26之间。防溅板27在吸入口15的下方,若把图示状态的通过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的垂线作为V2、把通过外侧端部的垂线作为V3、把两垂线V2和V3的间隔作为D,则防溅板27配置在从吸入口15内侧的垂线V2到吸入口15外侧的垂线V3的位置,在图示状态,以比吸入口15的开口宽度大的间隔D的尺寸覆盖吸入口15的下方。
接地板26的面,向本体部21的周围扩开,而且如前所述,朝向吸入口15倾斜(见图4、5),所以,沿本体部21流动的水接触到接地板26而溅起,但即使如图9中想像线箭头所示那样,通过冷却风管道18的外侧并朝向吸入口15地改变方向,也由于遇到了阻挡其流动地朝斜外下方向倾斜地设置的防溅板27,水流如实线箭头所示那样,朝下方落下。
下面,详细说明踏脚板3和板下罩4。
图11是从上方看底罩8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底罩8的左侧视图。图13是图1中13-13线剖视图,表示踏脚板3、板侧罩7、和底罩8的接合状态。
如图11和图13所示,底罩8形成为大致U字形截面的,从下方覆盖踏脚板3。在底罩8上部的外周缘部,设有接合凸缘50。接合凸缘50,除了在底罩8的后部,从前部到左右连续地设置。
另外,如图13所示,在踏脚板3的外侧部,设有向下方延伸的裙部3a。
板侧罩7的横截面是大致L字形,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向下方延伸的裙部7a和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上面7b。
底罩8是覆盖踏脚板3下方的车身底部的部分,其横截面形状是,其中央部弯曲成为最低的本体部51和在其车宽方向两侧与接合凸缘50相连的立起部52连续地形成为一体。图13中的标记51a是从本体51向上方突出的鼓出部,设在其顶部的开口是确认窗51b。该确认窗51b用于确认刻在位于本体部51上方的车身架30上的车身编号(未图示)。
在板侧罩7的裙部7a和底罩8的接合凸缘50相互相接、并且踏脚板3的裙部3a和板侧罩7的裙部7a彼此相接的状态,踏脚板3、板侧罩7、和底罩8,分别支撑在车身架30上。这时,形成在踏脚板3上的凹部3b的插入孔3c,与形成在板侧罩7的上面7b上的安装孔7c重叠,在这里,用螺钉(省略图示)紧固到板支撑架36(见图3~图5)上。
这样,能够得到踏脚板3、板侧罩7和底罩8形成为一体的外观。这时,板侧罩7的裙部7a和底罩8的接合凸缘50相接,该相接部形成为接合部48。在比接合凸缘50的接合部48更靠车宽方向内方,一体地形成朝下方突出的前后方向截水肋47,在前后方向截水肋47与相向的立起部52之间形成了凹部空间53。设有把该凹部空间53沿前后方向分隔的车宽方向截水肋。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底罩8,设有用于使侧支架20自由转动的侧支架用开口41。为了使侧支架20的侧支架托架37露出在外面,必须要有侧支架用开口41,为了防止水侵入侧支架用开口41,要求减小侧支架用开口41的开口部面积。
另一方面,侧支架托架37倾斜地设置成其下部前端为朝车宽方向外张开的形状,所以,覆盖侧支架37前端侧上方地设置朝上方弯曲的鼓出部42,把其内部作为能够避免与弹簧25、枢轴螺栓23的干扰并具有适度间隙地配置弹簧25、枢轴螺栓23的鼓出部空间54,用侧壁55覆盖鼓出空间54的外侧方(见图12和图15)。这样,可以避免与弹簧25、枢轴螺栓23的干扰,并且能尽量减小侧支架用开口41的开口部面积,使水不容易进入。
如图14所示,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4,为了抑制水从侧支架用开口41侵入底罩8的内侧,朝车宽方向伸出以便覆盖侧支架用开口41的前方。不过,外方下部中、比侧支架用开口41低的部分被切成倒角状。如图15所示,第3车宽方向截水肋45也同样地形成,但其外缘部与鼓出部42的侧壁55相连。
如图16所示,第4车宽方向截水肋46是大致三角形,形成在纵壁56的下部与突出部57的外侧之间的大致L字形截面的角部。纵壁56形成大致U字形横截面的底罩8的立起部52(图14)的后方延长部。突出部57,是从纵壁56的上端部朝外侧方扩展的顶板状。第4车宽方向截水肋46的下方边缘部46a形成为朝外侧方向斜上倾斜。作为后方突出部49a的顶面的凸缘50与突出部57的外侧连续,朝侧方伸出。突出部57的上面和凸缘50是从鼓出部42延伸的面。这样,若设置了第4车宽方向截水肋46,则能够阻止沿纵壁56的外侧面及突出部57的下面流过来的水流向后方,可以使水在这里落下。另外,第4车宽方向截水肋46也起到加强纵壁56和突出部57的作用。
接着,说明空气滤清器。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滤清器14的一例的左侧视图。图18是空气滤清器14的俯视图。
空气滤清器14由相互气密接合的滤清器壳体60和壳体盖61形成为箱体,由收容在内部的过滤器62捕集尘埃。滤清器壳体60和壳体盖61左右接合着,在该接合部夹持着过滤器支撑部件63,该过滤器支撑部件63可装卸自如地卡合过滤器62。借助这些过滤器62和过滤器支撑部件63,把空气滤清器14内分隔为上游侧的污垢室和下游侧的洁净室。
在壳体盖61上,在前部一体地形成朝前方突出的吸入管道17。该吸入管道17由底部17a(图18)、和分体的管道盖65构成。底部17a与空气滤清器14的内延长部即后述筒状内部延长管道66连续。为了便于将底部17a和内部延长管道66与壳体盖61形成为一体,分体形成管道盖65。该管道盖65,在图17的上下方向截面中,是内方开放的大致コ字形。用分体的管道盖65覆盖底部17a,从而形成了筒状的吸入管道17。
在管道盖65的外侧面前端部侧形成了吸入口15,该吸入口15朝侧方开口。
内部延长管道66与吸入管道17的底部17a连续,在空气滤清器14的污垢室内直线状地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图17所示状态,内部延长管道66的最前部的上下宽度与吸入管道17的底部17a的上下宽度相同。内部延长管道66朝着后端部67逐渐缩径,其上下宽度从上游侧朝下游侧逐渐减小。在后端部67形成了开口68。另外,从后端部67朝后方,连续地延伸出用于整流的后端肋69。
另外,如图18所示,在滤清器壳体60上,连接着连接管70的上游侧端部71。上游侧端部71,在相当于过滤器62的前部侧的位置,朝洁净室开口。被过滤器62过滤后的空气,从洁净室流出到连接管70的上游侧端部71。
这样,从吸入管道17取入的空气,一部分被内部延长管道66导向后方,从开口68及其后方的后端肋69的适当部位,朝着过滤器62流动,被导引到最后方的空气到达过滤器62的后部,所以,可以使空气更均匀地分散到污垢室内,用整个过滤器62更加均匀地过滤空气,从而提高过滤效率,不容易堵塞,结果,可延长维修周期。
另外,若把内部延长管道66一体地设在壳体盖61,则在壳体盖61内起到长的加强部的作用,可提高壳体盖61的刚性。
另外,由于把吸入管道17的一部分作为管道盖65分体形成,所以,成形性好,制造性好。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作为前轮1溅起的水沿着板下罩4侵入车身罩内侧、流向空气滤清器14的路径,具有第1路径、第2路径、第3路径和第4路径。在第1路径,水沿着底罩8和板侧罩7的外侧面,从侧支架20的侧支架用开口41侵入。在第2路径,水通过底罩8的突出部57后方的开口部58而溅起。在第3路径,水从板侧罩7和底罩8的接合部48,侵入车身罩内侧。在第4路径,水沿着侧支架20,在接地板26处溅起。
首先,对第1和第2路径,在底罩8的侧部,设置朝车宽方向伸出并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第4车宽方向截水肋43~46。该第1~第4车宽方向截水肋43~46,与水流方向交叉,并且位于水流方向的、侧支架用开口41和开口部58的上游侧。
借助这些车宽方向截水肋,阻断水沿着底罩8表面朝侧支架用开口41或突出部57流动的路径,在其途中能够将水截住,使水落到下方。因此,在侧支架用开口41和开口部58的各前方,至少各需要1个车宽方向截水肋。但也可任意设置更多个。
另外,若设置车宽方向截水肋的同时在底罩8上设置前后方向截水肋47,则前后方向截水肋47收集从底罩8流向板侧罩7的水,使其流向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4,在这里落下,所以,能更有效地截水。尤其是,即使在第1车宽方向截水肋43的后方且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4的前方,水接触到底罩8时,水也会沿着前后方向截水肋47被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4收集,所以,可有效地使水落下,抑制水流向接合部48。
这时,第1车宽方向截水肋43,把朝前后方向截水肋47的前方流动的水在前后方向截水肋47的跟前截住,使其朝下方落下,所以,能够不把大量的水送到前后方向截水肋47及作为其终端的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4之间而使其落下,可切实高效地截水。结果,流到空气滤清器14的水量减少,空气滤清器14不容易受到污染。
另外,由于把空气滤清器14的吸入口15配置在空气滤清器14的前部,所以,即使将吸入口15靠近板下罩4,通过开口部58溅起的水、由侧支架20溅起的水,也不容易到达吸入口15,可延长过滤器62的维修周期。
另外,由于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4配置在侧支架用开口41的前方,所以,可以减少将要从侧支架用开口41进入板下罩4内侧的水。而且,含有泥等的水不容易附着在涂敷了润滑脂等润滑剂的侧支架20的枢轴螺栓23上,所以,可长期间地良好地确保枢轴螺栓23的灵活旋转,可延长侧支架20的维修周期。
另外,第1及第2车宽方向截水肋43及44与前后方向截水肋47结合为一体,但是,只要能截住水并使其落下,这些车宽方向截水肋也可以仅与前后方向截水肋47相接。另外,也可以不是直角交叉,而呈锐角或钝角地斜交。
另外,设在前后方向截水肋47上的车宽方向截水肋,也可以隔开适当间隔地设置更多个。这时,设置在终端即侧支架用开口41的紧前面的车宽方向截水肋,为了能切实截水,优选比其它的截水肋高。
另外,前后方向截水肋47沿着板侧罩7和底罩8的接合部48设置,所以,可以阻止水流向板侧罩7和底罩8的接合部48,可抑制第3路径的水的侵入。
另外,沿着侧支架20的第4路径被防溅板27有效地阻断。这时,接触到接地板26的水,即使在不被板下罩4抑制而容易直接流向空气滤清器14、吸入口15的状态下,借助配置在比较靠近接地板26的前方的第4车宽方向截水肋46,水不容易直接接触接地板26,所以,被接地板26溅起的水减少,因此空气滤清器14、吸入口15不容易被污染。
这样,借助第1~第4车宽方向截水肋43~46、前后方向截水肋47、以及防溅板27,可抑制通过第1~第4路径的水,所以,可有效地减少到达空气滤清器14、吸入口15的水量。
结果,可以防止空气滤清器14内部的过滤器62堵塞,提高耐久性。
另外,在配置于外观不容易看见的位置上的底罩8,设置车宽方向截水肋和前后方向截水肋47,所以,可确保外观性。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在发明原理内,可作各种变型、应用。例如,空气滤清器14,除了作为把空气供给发动机吸气系统的吸气用外,也可以向排气系统供给二次空气,也可以兼用于双方。
另外,板下罩4,也可以与板侧罩7和底罩8形成为一体。这时,被水侵入的车身罩的接合部成为踏脚板3和板侧罩7的接合部。

Claims (8)

1.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具有车座、踏脚板、横截面为大致U字形的板下罩和空气滤清器;
上述车座配置在前轮的后方,供驾驶者乘坐;
上述踏脚板位于前轮的后方且车座的前方,供驾驶者搁脚用;
上述板下罩覆盖踏脚板的侧方及下方;
上述空气滤清器在板下罩的后上方、面向车辆的侧方配置,把空气供给发动机的吸气系统或排气系统中的至少任一方;
其特征在于,在板下罩设有朝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车宽方向截水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配置有从上述车宽方向截水肋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车辆方向前方延伸的前后方向截水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板下罩由左右板侧罩和底罩构成;上述左右板侧罩从上述踏脚板的左右端部朝下方延伸;上述底罩跨在上述左右板侧罩的下端部间;
上述板侧罩和上述底罩分体构成;
上述车宽方向截水肋设于上述底罩。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车宽方向截水肋设在横截面为大致U字形的板下罩的侧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侧支架从设在上述板下罩上的开口部向外侧突出,在为大致水平状态的收纳位置与起立状态的接地位置之间自由转动;
上述侧支架备有转动自如地支撑基端的转动轴部、从上述转动轴部延伸的脚部、和位于上述脚部前端的接地部;
上述接地部是大致板状的部件,具有比上述脚部的截面大的接地面;
上述侧支架在收纳位置时,在连结上述接地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和上述板下罩的上述接地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车宽位置的后端部的连线的斜后上方,配置着空气滤清器;
上述车宽方向截水肋,在上述转动轴部的后方,配置在处于上述收纳位置的侧支架的接地部的前方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侧支架从设在上述板下罩上的开口部向外侧突出地设置,上述车宽方向截水肋配置在上述开口部的前方。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处于上述收纳位置的侧支架的上述接地部上部,设有用于避免使接触到上述接地部的水向上方溅起的板部件。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滤清器的吸入口配置在该空气滤清器的前部。
CN201010237011.3A 2009-07-31 2010-07-21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Active CN101987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0163 2009-07-31
JP2009180163A JP5466452B2 (ja) 2009-07-31 2009-07-31 スクータ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7641A true CN101987641A (zh) 2011-03-23
CN101987641B CN101987641B (zh) 2014-06-25

Family

ID=43744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7011.3A Active CN101987641B (zh) 2009-07-31 2010-07-21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66452B2 (zh)
CN (1) CN1019876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0142A (zh) * 2010-12-24 2012-07-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CN102785729A (zh) * 2011-05-18 2012-1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77499B2 (ja) * 2021-03-10 2023-05-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9475A (ja) * 1982-12-16 1984-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ラジエ−タ装置
JPS59169285U (ja) * 1983-04-28 1984-11-13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タ−のエンジン冷却風誘導装置
JPH02246887A (ja) * 1989-03-17 1990-10-02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アンダーカバー装置
CN1405048A (zh) * 2001-08-08 2003-03-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空气滤清器的防水结构
CN1460621A (zh) * 2002-05-24 2003-1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挡泥结构
CN1607324A (zh) * 2003-09-12 2005-04-2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
CN1756691A (zh) * 2003-03-06 2006-04-0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1468683A (zh) * 2007-12-28 2009-07-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1050B2 (ja) * 1984-05-15 1994-04-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3703212B2 (ja) * 1996-06-19 2005-10-0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4145568B2 (ja) * 2002-05-24 2008-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4890364B2 (ja) * 2007-06-29 2012-03-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低床型車両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9475A (ja) * 1982-12-16 1984-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ラジエ−タ装置
JPS59169285U (ja) * 1983-04-28 1984-11-13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タ−のエンジン冷却風誘導装置
JPH02246887A (ja) * 1989-03-17 1990-10-02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アンダーカバー装置
CN1405048A (zh) * 2001-08-08 2003-03-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空气滤清器的防水结构
CN1460621A (zh) * 2002-05-24 2003-1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挡泥结构
CN1756691A (zh) * 2003-03-06 2006-04-0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607324A (zh) * 2003-09-12 2005-04-2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
CN101468683A (zh) * 2007-12-28 2009-07-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0142A (zh) * 2010-12-24 2012-07-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CN102530142B (zh) * 2010-12-24 2014-07-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CN102785729A (zh) * 2011-05-18 2012-1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CN102785729B (zh) * 2011-05-18 2014-09-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31750A (ja) 2011-02-17
CN101987641B (zh) 2014-06-25
JP5466452B2 (ja)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57145U (ja) 自動二輪車
US9638156B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2007131030A (ja) 鞍乗型車両
CN102700658A (zh) 骑乘式车辆
US6290016B1 (en) Air cleaner
CN101987641A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CN101209730A (zh) 跨骑型车辆
CN101172504B (zh) 机动二轮车
EP3339076B1 (en) Power unit for saddle-type vehicle
JP626813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ェンダー構造
JP499115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EP2033886B1 (en) Motorcycle
US6688274B2 (en) Motorcycle intake structure
US10118567B2 (en) Saddle-ride-type vehicle
JP2019018758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US7690461B2 (en) All terrain vehicle
JP2013043588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泥除け部構造
CN102530142B (zh) 鞍乘型车辆
CN102785729B (zh) 鞍乘型车辆
CN102019981A (zh) 尾灯单元
CN102001388A (zh) 机动二轮车
CN102556242B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
JPS6358149B2 (zh)
JP6488228B2 (ja) キャノピ及びキャノピを備えた作業機
JP6498231B2 (ja) フォークガード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