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0142B - 鞍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0142B
CN102530142B CN201110425000.2A CN201110425000A CN102530142B CN 102530142 B CN102530142 B CN 102530142B CN 201110425000 A CN201110425000 A CN 201110425000A CN 102530142 B CN102530142 B CN 1025301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cover
vehicle
stretcher
s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50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30142A (zh
Inventor
荊木雄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30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0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30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0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在该鞍乘型车辆中,能够防止污染车底侧罩及车底侧罩的附近。该鞍乘型车辆具备:配置于前轮的后方的驾驶者所乘坐的车座;脚踏板(38),其位于所述前轮的后方并位于所述车座的前方,驾驶者的脚放在该脚踏板(38)上;从脚踏板(38)的左右边缘部向下方延伸的车底侧罩部(63);覆盖脚踏板(38)的下方的车底下罩(39),车底侧罩(63)设置在脚踏板(38),并且其下侧边缘部(63A)与车底下罩(39)的外观面(74)在车宽度方向存在间隔。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脚踏板的鞍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在鞍乘型车辆中,公知具备:脚踏板;覆盖脚踏板的下方的车底下罩;覆盖脚踏板的下方的左右侧面的车底侧罩(侧壁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854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鞍乘型车辆中,因为车底侧罩和车底下罩连续地连接,所以存在前轮所溅起的泥水等的水在车底下罩流动而容易污染车底侧罩及车底侧罩的附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在鞍乘型车辆中,能够防止污染车底侧罩及车底侧罩的附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对本发明而言,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具备:配置于前轮14的后方的驾驶者所乘坐的车座20;脚踏板38,其位于所述前轮14的后方并位于所述车座20的前方,驾驶者的脚放在该脚踏板38上;从所述脚踏板38的左右边缘部向下方延伸的车底侧罩63、63;覆盖所述脚踏板38的下方的车底下罩39,所述车底侧罩63、63设置在所述脚踏板38并且所述车底侧罩的下侧边缘部63A与所述车底下罩39的外观面74在车宽度方向存在间隔。
根据该结构,车底侧罩设置在所述脚踏板并且其下侧边缘部与所述车底下罩的外观面在车宽度方向存在间隔,在前轮所溅起的泥水等的水沿车底下罩的外观面向侧罩侧流动的情况下,该水进入车底侧罩的下侧边缘部和车底下罩的外观面之间的间隔,从而阻止其向车底侧罩侧流动。因此,能够防止泥水等污染车底侧罩及车底侧罩的附近。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在所述车底下罩39具备从所述车底下罩39的左右的外边缘向上方立起的侧壁部72、72,在所述侧壁部72、72和所述车底侧罩63、63之间的间隙也可以形成有指向上下方向的排水棱80、80。
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排水棱,能够使侵入侧壁部和车底侧罩之间的间隙的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从而能够防止泥水等污染车底侧罩及车底侧罩的附近。
另外,所述排水棱80、80与所述侧壁部72、72一体成型。
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排水棱和侧壁部是一体成型,所以能够利用排水棱使从下罩的外观面流来的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
而且,所述排水棱80、80也可以具备:朝向后下方的倾斜部81;从所述倾斜部81的上端部向前方延伸的水平部82。
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朝向后下方的倾斜部引导进入所述间隙的行驶风,从而能够利用行驶风使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
另外,所述侧壁部72、72联接支承于车架11,联接部65、76A也可以配置于所述排水棱80、80的后方。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排水棱防止污染联接部。
另外,在比所述脚踏板38更后方的位置具备侧支架28,所述侧支架28也可以配置于比所述排水棱80、80更上方的位置。
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侧支架配置于比排水棱更上方的位置,所以能够防止从排水棱向下方排出的泥水向后方的侧支架侧飞溅。因此,能够防止泥水污染位于脚踏板的后方的侧支架。
另外,所述脚踏板38的后方具备单元摇动发动机16及滤清器箱体25,所述滤清器箱体25也可以偏置设置于车体的侧方并且从车体侧方露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车底侧罩的下侧边缘部和车底下罩的外观面之间的间隔阻止泥水向车底侧罩侧流动,并且能够防止泥水从车底侧罩侧向后方的滤清器箱体侧飞溅。因此,能够防止泥水污染位于脚踏板的后方的滤清器箱体。
另外,在比所述脚踏板38更后方的位置设置有侧支架28,所述侧支架28的接地板28B也可以配置于比所述滤清器箱体25的进气口25B更后方的位置。
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侧支架的接地板配置在比滤清器箱体的进气口更后方的位置,所以即使由于侧支架的接地板而泥水向上甩起,也能够防止该泥水侵入滤清器箱体的进气口。由此,能够防止泥水侵入滤清器箱体内,并且能够降低滤清器箱体内部的维修频率。
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中,在泥水等的水沿车底下罩的外观面向侧罩侧流动的情况下,该水进入设置于车底侧罩的下侧边缘部和车底下罩的外观面之间的间隔,从而阻止其向车底侧罩侧流动。因此,能够防止泥水等污染车底侧罩及车底侧罩的附近。
另外,能够利用排水棱使侵入侧壁部和侧罩之间的间隙的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并且防止泥水等污染车底侧罩及车底侧罩的附近。
另外,因为排水棱与侧壁部是一体成型,所以能够利用排水棱使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
另外,利用朝向后下方的倾斜部引导进入所述间隙的行驶风,从而能够利用行驶风使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
另外,能够利用排水棱防止污染联接部。
另外,因为侧支架配置于比排水棱更上方的位置,所以能够防止从排水棱向下方排出的泥水向后方的侧支架侧飞溅,并且能够防止污染侧支架。
另外,利用车底侧罩的下侧边缘部和车底下罩的外观面之间的间隔阻止泥水向车底侧罩侧流动,因为能够防止泥水从车底侧罩侧向后方的滤清器箱体侧飞溅,所以能够防止污染滤清器箱体。
另外,因为侧支架的接地板配置在比滤清器箱体的进气口更后方的位置,所以即使泥水由于接地板而被向上甩起,也能够防止该泥水侵入滤清器箱体的进气口。由此,能够防止泥水侵入滤清器箱体内,并且能够降低滤清器箱体内部的维修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两轮机动车的左视图。
图2是从上面看的两轮机动车的中央部的俯视图。
图3是放大脚踏板的附近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卸下图3的脚踏板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脚踏板的俯视图。
图6是车底下罩的左视图。
图7是图3的VII-VII剖面图。
图8是从下方看的车底下罩的附近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两轮机动车(鞍乘型车辆)
11车架
14前轮
16动力单元(单元摇动发动机)
20车座
25滤清器箱体
25B进气口
28侧支架
28B接地板
38脚踏板
39车底下罩
63、63车底侧罩部(车底侧罩)
63A下侧边缘部
65螺栓(联接部)
72、72侧壁部
74外观面
76A联接孔(联接部)
80、80排水棱
81倾斜部
82水平部
S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两轮机动车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是从车辆的驾驶者所观察的方向。
图1是本发明的两轮机动车的左视图。对两轮机动车10(鞍乘型车辆)而言,小型摩托车型的鞍乘型车辆的主要结构为具备:车架11;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车架11的前部的头管12的左右一对的前叉13;安装于前叉13的下端的前轮14;与前叉13的上部连结的车把15;能够上下摇动地安装在车架11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动力单元16(单元摇动发动机);安装于动力单元16的后部的后轮17;横跨在动力单元16的后端部和车架11的后部之间的后缓冲单元18;安装于车架11的后部的收纳箱19;配置于收纳箱19的上方的驾驶者所乘坐的车座20;覆盖车架11的树脂制的车罩35。
图2是从上方看的两轮机动车10的中央部的俯视图。在此,图2表示卸下车罩35的一部分及车座20等的状态。
如图1及图2所示,车架11构成为具备:头管12;从头管12的后面向后下方延伸的一个主架30;左右一对的下架31、31,其从主架30的下部朝向车宽度方向向左右方向延伸后,向后方延伸;从各下架31、31的后端向后上升并延伸至车辆后部的车座架32、32。
在下架31、31的后部设置有向后下方延伸并且与左右的下架31、31连结的下部交叉管31A。在车座架32、32的下部交叉管31A的上方,设置有与左右的车座架32、32连结的交叉管32A。
在左右的下架31、31设置有在下架31、31的上面前后延伸的车底支承板部50、50。另外,在车底支承板部50、50的后部固定有横跨于车底支承板部50、50之间的车底支承交叉架51。
动力单元16具有:前部的发动机21和与该发动机21的后部连接并驱动后轮17的动力传递机构22,经由与该动力单元16的前部连结的连接部23与下架31、31可以摇动地连结。动力单元16是在车座架32的下方向后方延伸且轴支承后轮17,并作为支承后轮17的摇臂而起作用的单元摇动发动机。
净化吸入的空气并向发动机21供给的滤清器箱体25与动力单元16的上部连结。
另外,在动力单元16的左侧面设置有利用脚蹬启动发动机21的脚蹬启动踏板26,在动力单元16的下部安装有将两轮机动车10支承为直立状态的主支架27。
车罩35具备:覆盖头管12及主架30的前方的前罩36;与前罩36连结并覆盖头管12及主架30的后方的护腿挡风板37;与护腿挡风板37的下部连结并且从上方覆盖左右的下架31、31的脚踏板38;与前罩36的下部连接并从下方覆盖脚踏板38的车底下罩39;从侧方覆盖车座架32、32及收纳箱19的后罩4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省略脚踏板38及后罩40的图示。
利用车把罩41覆盖车把15的周围。在前叉13设置有覆盖前轮14的上方的前轮挡泥板42,在动力单元16设置有覆盖后轮17的上方的后轮挡泥板43。
利用开闭自如的车座20开闭收纳箱19,在收纳箱19能够收纳安全帽H等,在车座20的后方的车座架32设置有后部支座29。
图3是放大脚踏板38的附近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图3的卸下脚踏板38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脚踏板38的俯视图。
脚踏板38是能够放置驾驶者的脚的底板,如图3至图5所示,脚踏板38具备:放置驾驶者的脚的板状的车底部60;从车底部60的前部向上方立起并与护腿挡风板37连结的车底前部61;从车底部60的后部向上方立起并与后罩40连结的车底后部62。
对车底部60而言,在前后方向上大致水平并稍向后上方延伸,在车宽度方向上延伸至比下架31、31的外侧面更外侧的位置。在车底部60的左右的边缘部形成有从该边缘部向下方延伸的车底侧罩部63、63(车底侧罩)。车底侧罩部63、63以从外侧覆盖从下架31、31的前部到后部的方式设置,并且与车底部60是一体成型。
脚踏板38向后方延伸至覆盖动力单元16的前部的侧方。详细地说,在脚踏板38的后部形成有覆盖动力单元16的前部的上部侧方的后端部38A,在后端部38A的下方,动力单元16的左侧面没有被车罩35覆盖而向外侧露出。
在车底部60的车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车底部60向下方凹陷的收纳室60A,在收纳室60A内收纳有配电部件等。利用与车底部60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面的盖板60B可以开闭地封闭收纳室60A。
另外,在车底部60的大致整个下表面形成有格子状的加强筋64。
在车底部60的上表面设置有进一步向下凹陷的底座,在该底座形成有贯通车底部60的固定孔60C。分别在车底部60的左右的两侧边缘的附近,前后设置两个固定孔60C。如图2所示,在车底支承板部50、50及车底支承交叉架51的上表面,在各固定孔60C所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螺栓孔53,车底部60通过经由固定孔60C与螺栓孔53联接的螺栓(未图示)固定在下架31、31。
另外,在脚踏板38的边缘部形成有使其与邻接的其他的车罩35卡合的多个卡合部38B(图5)。
在左侧的车座架32的下部固定有板状的支架支板44,在支架支板44设置有能够折叠的侧支架28。侧支架28经由设置于一端的枢轴28A与支架支板44旋转自如地连结,如图3所示,能够采用处于指向下方的停车用状态及折叠并指向后方的行驶用状态。在侧支架28的另一端设置有比侧支架28的轴部的轴径更大的接地板28B,利用接地板28B确保侧支架28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支架支板44的一部分及枢轴28A位于后端部38A的下方的比脚踏板38的后边缘更后方的位置,并从车辆的左侧面的外侧露出。
图6是车底下罩39的左视图。
如图2至图4及图6所示,车底下罩39是从下方覆盖下架31、31的板状的罩,并构成为具备:与脚踏板38的车底部60相对的下面板部70、从下面板部70的前部向上方立起并与前罩36的下部连结的前部膨出部71;从下面板部70的左右的外边缘向上方立起的侧壁部72、72。在下面板部70的后部形成有向后方打开的U形的卡合片73,卡合片73以从前方插入的方式与下部交叉管31A卡合。
下面板部70的后部具有向后下方倾斜的后部倾斜面70B。另外,下面板部70具有从其下面朝向车宽度方向的外侧向上方倾斜并与侧壁部72、72连接的侧面部70A。
下面板部70的后端位于下架31、31的后端附近,从下面板部70延伸的侧壁部72、72也从前端至后端覆盖下架31、31的外侧面。
如图3及图4所示,从侧面看,车底下罩39的侧壁部72、72的上部与脚踏板38的车底侧罩部63、63重合,利用车底侧罩部63、63覆盖侧壁部72、72的上部侧的大部分并从侧面在车宽度方向隔开有间隙。因此,位于比车底侧罩部63、63的下侧边缘部63A更下方位置的侧壁部72、72的下部及下面板部70的侧面部70A成为在从侧面观察两轮机动车10的情况下看到的外观面74,另一方面,由车底侧罩部63、63覆盖而隐藏的侧壁部72、72的上部侧的大部分成为从两轮机动车10的侧面看不到的内侧部75。
在侧壁部72、72的前后的中间部形成有使侧壁部72、72的外侧面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的槽部76,槽部76以向后上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在槽部76设置有联接孔76A,将车底下罩39固定于下架31、31的螺栓65(图7)穿过该联接孔76A。另外,在侧壁部72、72及侧面部70A的内侧面形成有多个与槽部76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加强筋77(图6)。
0029在侧壁部72、72的前部及后部隔着槽部76分别设置有排水棱80、80。排水棱80、80竖直设置于侧壁部72、72的外侧面,并以指向上下方向的方式延伸。详细地说,排水棱80、80具有:从侧壁部72、72的上侧边缘向后下方倾斜的倾斜部81;从倾斜部81的上端沿侧壁部72、72的上侧边缘大致水平地向前方延伸的水平部82,并且排水棱80、80形成为大致L形。另外,因为排水棱80、80设置于被车底侧罩部63、63覆盖的内侧部75,所以从两轮机动车10的侧面看不见。在此,当车底下罩39为树脂成型时,排水棱80、80与车底下罩39是一体成型。
图7是图3的VII-VII的剖面图。图8是从下方看车底下罩39的附近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排水棱80、80在左右的侧壁部72、72设置为同一形状,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车辆左侧的排水棱80、80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下架31、31是截面呈圆形的管道,在该管道的上面设置有截面呈コ形的车底支承板部50、50,该车底支承板部50、50的开口面朝向下方。在车底支承板部50、50的外侧面部形成有联接螺栓65的螺栓部50A。通过使螺栓65经由槽部76的联接孔76A与螺栓部50A联接,而使侧壁部72、72固定于下架31。
因为利用车底侧罩部63、63覆盖构成相对于车底侧罩部63、63的下架31的联接部的螺栓65及联接孔76A,所以从两轮机动车10的外侧看不见螺栓65及联接孔76A。
如图7及图8所示,在车底侧罩部63、63,从车底下罩39的外观面74的下侧边缘部63A侧的一端在车宽度方向隔有间隔地设置下侧边缘部63A,在车底侧罩63、63的内侧形成有将车底下罩39的内侧部75和车底侧罩部63、63的内表面隔开的间隙S。间隙S形成于侧壁部72、72的整个前后方向,排水棱80、80位于间隙S内。间隙S沿下侧边缘部63A向下面开设开口,通过两轮机动车10的下面侧的行驶风的一部分在间隙S内流动。
另外,车底侧罩部63、63的下侧边缘部63A比外观面74向下侧边缘部63A侧延长的延长线L(图7)与下侧边缘部63A的交点更向下方延伸。因此,利用下侧边缘部63A引导沿外观面74的延长线L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流动的行驶风和水等的流体,使其有效地向间隙S内流动。
如图1所示,滤清器箱体25偏置配置在配置于车宽度方向的中央的后轮17的左侧面侧,并且从脚踏板38的后端朝向动力单元16的后端前后延伸。滤清器箱体25具有向两轮机动车10的左侧面露出的外侧面25A,在滤清器箱体25的前部的比外侧面25A更向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设置有将外气吸入滤清器箱体25内的进气口25B。进气口25B设置在比侧支架28处于折叠状态时的接地板28B的位置更向前方且上方的位置。
另外,如图7所示,从前面观察两轮机动车时,脚踏板38的后部及后罩40比动力单元16更向车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配置于动力单元16的上部的滤清器箱体25(图7中未图示)也位于脚踏板38的后部及比后罩40更向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侧支架28中,虽然枢轴28A位于比脚踏板38的后部更向车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但是接地板28B位于比脚踏板38的后部更向车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如图4所示,侧支架28的枢轴28A配置于排水棱80、80的后方的比排水棱80、80更向上方的位置。
接着,在两轮机动车10的行驶中,参照图1、图4、图7及图8对溅到车底下罩39侧的泥水的流动进行说明。在此,泥水包括道路的水洼的水或雨等的水,而不限定于包含泥的水。
当在两轮机动车10的行驶中前轮14等溅起泥水时,泥水的一部分附着在车底下罩39的下表面及前罩36的下部,并被行驶风挤压着沿车底下罩39的外表面向后方及车宽度方向的外侧流动。沿下面板部70向后方流动的泥水利用向后下方倾斜的后部倾斜面70B朝向地面向后下方排出。由此,能够防止附着于下面板部70的泥水大量地向动力单元16侧流动。
沿车底下罩39的外观面74向车宽度方向流动的泥水在行驶风的引导下向车底侧罩部63、63侧流动,并流入间隙S。由此,通过设置间隙S,能够防止泥水超过下侧边缘部63A向车底侧罩部63、63流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边缘部63A比延长线L更向下方延伸,因为能够利用下侧边缘部63A有效地阻止沿外观面74的延长线L流动的泥水,所以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泥水向车底侧罩部63、63流动。
侵入间隙S的泥水在排水棱80、80的引导下向地面排出。详细地说,如图4的箭头X所示,在行驶风沿水平部82向后方流动后,沿倾斜部81向后下方流动并侵入间隙S的泥水以沿着该行驶风的流动方向向排水棱80、80的下面流动的方式流动,并朝向地面向后下方排出。由此,因为侵入间隙S的泥水利用排水棱80、80向后下方排出,所以能够防止泥水向车底侧罩部63、63侧流动。另外,螺栓65的头部收纳在槽部76内,因为能够防止螺栓65扰乱间隙S的行驶风的流动,所以能够使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排出。
另外,因为能够利用间隙S防止泥水向车底侧罩部63、63侧流动,所以能够防止泥水向位于车底侧罩部63、63的后方的滤清器箱体25侧飞溅。另外,因为滤清器箱体25位于比排水棱80、80更上方的位置,所以能够防止从排水棱80、80向下方排出的泥水向滤清器箱体25侧飞溅。
另外,侧支架28的接地板28B形成得比较大,由于水冲击接地板28等,在接地板28B周围会扬起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接地板28B配置于比滤清器箱体25的进气口25B更向作为行驶风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后方的位置,所以能够抑制接地板28B扬起的水侵入进气口25B,能够减少滤清器箱体25内部的维修的频率。
另外,因为能够利用间隙S防止泥水向车底侧罩部63、63侧流动,所以能够防止泥水向位于车底侧罩部63、63的后方的侧支架28侧飞溅,能够减少枢轴28A的维修频率。而且,侧支架28和枢轴28A位于比排水棱80、80更上方的位置,能够防止从排水棱80、80向下方排出的泥水向侧支架28侧飞溅,所以能够减少枢轴28A的维修频率。
另外,因为能够利用间隙S及排水棱80、80防止泥水向脚踏板38的后方的动力单元16侧飞溅,所以能够减少脚蹬启动踏板26、主支架27及后缓冲单元18的维修频率。
如上述说明,根据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车底侧罩部63、63设置于脚踏板38并且其下侧边缘部63A与车底下罩39的外观面74在车宽度方向上间隔间隙S,在前轮14溅起的泥水等的水沿外观面74向车底侧罩部63、63侧流动的情况下,泥水进入车底侧罩部63、63的下侧边缘部63A和车底下罩39的外观面74之间的间隙S,阻止其向车底侧罩部63、63侧流动。因此,能够防止泥水等污染车底侧罩部63、63及车底侧罩部63、63的附近。
另外,因为利用车底侧罩部63、63从侧面覆盖作为车底下罩39的联接部的螺栓65及联接孔76A,所以螺栓65及联接孔76A未向外侧露出,从而能够提高外观性。另外,能够利用车底下罩39的侧壁部72、72遮住进入车底侧罩部63、63和车底下罩39之间的间隙S的泥水,并且能够防止泥水侵入车底下罩39内。
另外,能够利用排水棱80、80使侵入间隙S的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并且能够防止泥水等污染车底侧罩部63、63及车底侧罩部63、63的附近。
另外,侧壁部72、72通过螺栓65及联接孔76A联接支承在车架11的车底支承板部50、50,因为螺栓65及联接孔76A配置于排水棱80、80的后方,所以能够利用排水棱80、80防止泥水的侵入,并且能够防止污染螺栓65及联接孔76A。
另外,因为排水棱80、80与侧壁部72、72是一体成型,排水棱80、80与侧壁部72、72无间隙地连续,所以能够利用排水棱80、80使从车底下罩39的外观面74流来的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并且能够防止泥水等污染车底侧罩部63、63及车底侧罩部63、63的附近。
另外,利用朝向后下方的倾斜部81引导进入间隙S的行驶风,从而能够利用行驶风使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
另外,由于设置有间隙S,能够阻止泥水向车底侧罩部63、63侧流动,并且防止泥水从车底侧罩部63、63侧向后方的侧支架28侧飞溅。因此,能够防止泥水污染位于脚踏板38的后方的侧支架28。
另外,由于设置有间隙S,能够阻止泥水向车底侧罩部63、63侧流动,并且防止水从车底侧罩部63、63侧向后方的滤清器箱体25侧飞溅。因此,能够防止泥水污染偏置配置于比车体中心更向左侧位置的滤清器箱体25的外侧面25A。
另外,因为侧支架28的接地板28B配置于比滤清器箱体25的进气口25B更向后方的位置,所以也能够防止接地板28B扬起的泥水侵入进气口25B。由此,能够防止水侵入滤清器箱体25内,能够减少滤清器箱体25内部的维修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车底侧罩部63、63与车底部60是一体成型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车底侧罩部63、63与车底部60也可以分别设置,例如,也可以使与车底部60分别形成的板状的车底侧罩与车底部60联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将排水棱80、80设置于车底下罩39的侧壁部72、7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排水棱也可以从脚踏板38的车底侧罩部63、63一体地向侧壁部72、72侧延伸。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两轮机动车10是具备发动机21的鞍乘型车辆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具备作为动力单元而驱动后轮17的电机的电动的鞍乘型车辆。

Claims (9)

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车座(20),其配置于前轮(14)的后方,用于驾驶者乘坐;脚踏板(38),其位于所述前轮(14)的后方并位于所述车座(20)的前方,驾驶者的脚放在该脚踏板(38)上;车底侧罩(63、63),其从所述脚踏板(38)的左右边缘部向下方延伸;车底下罩(39),其覆盖所述脚踏板(38)的下方,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底下罩(39)具备从所述车底下罩(39)的左右的外边缘向上方立起的侧壁部(72、72), 
所述车底侧罩(63、63)从外侧覆盖所述侧壁部(72、72),并且使其下侧边缘部(63A)与该侧壁部(72、72)在车宽度方向上存在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脚踏板(38), 
在所述侧壁部(72、72)和所述车底侧罩(63、63)之间的间隙,与所述侧壁部(72、72)一体成型地形成有指向上下方向的排水棱(80、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棱(80、80)具备:朝向后下方的倾斜部(81);从所述倾斜部(81)的上端部向前方延伸的水平部(8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72、72)联接支承于车架(11),联接部(65、76A)配置于所述排水棱(80、80)的后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72、72)联接支承于车架(11),联接部(65、76A)配置于所述排水棱(80、80)的后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脚踏板(38)更后方的位置具备侧支架(28),所述侧支架(28)配置于比所述排水棱(80、80)更上方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脚踏板(38)更后方的位置具备侧支架(28),所述侧支架(28)配置于比所述排水棱(80、80)更上方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脚踏板(38)更后方的位置具备侧支架(28),所述侧支架(28)配置于比所述排水棱(80、80)更上方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脚踏板(38)的后方具备单元摇动发动机(16)及滤清器箱体(25),所述滤清器箱体(25)偏置设置于车体的侧方并且从车体侧方露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脚踏板(38)更后方的位置设置有侧支架(28),所述侧支架(28)的接地板(28B)配置于比所述滤清器箱体(25)的进气口(25B)更后方的位置。 
CN201110425000.2A 2010-12-24 2011-12-16 鞍乘型车辆 Active CN1025301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88454 2010-12-24
JP2010288454A JP5358557B2 (ja) 2010-12-24 2010-12-24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0142A CN102530142A (zh) 2012-07-04
CN102530142B true CN102530142B (zh) 2014-07-30

Family

ID=46338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5000.2A Active CN102530142B (zh) 2010-12-24 2011-12-16 鞍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358557B2 (zh)
CN (1) CN1025301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3663B2 (ja) * 2013-03-29 2017-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アンダーカバー構造
CN106741384A (zh) * 2016-12-16 2017-05-31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踏板车底盖及踏板车
CN108928420B (zh) * 2017-05-25 2022-05-06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骑跨式车辆的防护件
WO2021149544A1 (ja) * 2020-01-23 2021-07-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40257A1 (en) * 2003-07-01 2006-03-2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CN101811536A (zh) * 2009-02-19 2010-08-2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踏板型车辆
CN101987641A (zh) * 2009-07-31 2011-03-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7267Y2 (zh) * 1980-01-30 1982-10-18
JPS57122491U (zh) * 1981-01-26 1982-07-30
JPH0631050B2 (ja) * 1984-05-15 1994-04-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S6121696U (ja) * 1984-07-13 1986-02-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騎乗形車両の足載せ台構造
JPH0712832B2 (ja) * 1985-10-22 1995-02-1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アンダカバ−
JP2991756B2 (ja) * 1990-09-17 1999-12-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エンジンプロテクタ構造
JPH0880885A (ja) * 1994-09-13 1996-03-26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型車輛のステップフロアマット
JP4145568B2 (ja) * 2002-05-24 2008-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40257A1 (en) * 2003-07-01 2006-03-2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CN101811536A (zh) * 2009-02-19 2010-08-2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踏板型车辆
CN101987641A (zh) * 2009-07-31 2011-03-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36101A (ja) 2012-07-19
JP5358557B2 (ja) 2013-12-04
CN102530142A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1997B (zh) 摩托车
CN1962348B (zh) 跨骑式车辆
CN102556230B (zh) 鞍乘型车辆的内架结构
EP2703267B1 (en) Rear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2530142B (zh) 鞍乘型车辆
KR101911165B1 (ko) 안장형 차량의 에어 클리너 구조
EP2502812B1 (en) Evaporated fuel treatment device for motorcycle
CN100404361C (zh) 机动二轮车
AU2004233475B2 (en) Intake system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00497074C (zh) 燃料供应装置
CN101868401A (zh) 骑乘型车辆
EP2502811B1 (en) Evaporated fuel treatment device for motorcycle
CN107444536A (zh) 跨坐型车辆
US10668970B2 (en) Saddle riding vehicle
US11214327B2 (en) Saddle riding vehicle
CN103010349B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04417661B (zh) 车身罩构造
CN103010350A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06005136A (zh) 鞍骑型车辆的下罩结构
EP2502813B1 (en) Evaporated fuel treatment device for motorcycle
US10946920B2 (en) Fuel tank structure of straddle vehicle
CN108248740A (zh) 跨骑式车辆的气液分离器配置构造
CN107021159B (zh) 跨坐型车辆
CN103359220A (zh) 骑乘型车辆
CN107878630A (zh) 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