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8630A - 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78630A CN107878630A CN201710911798.9A CN201710911798A CN107878630A CN 107878630 A CN107878630 A CN 107878630A CN 201710911798 A CN201710911798 A CN 201710911798A CN 107878630 A CN107878630 A CN 1078786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cover
- cover
- rib
- air inlet
- wi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即使是由侧罩覆盖空气过滤器的结构,空气过滤器也能够顺利地进气。在具有具备进气口(210)的空气过滤器(40)、和从车辆侧方覆盖进气口(210)的后侧罩(49L)的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中,后侧罩(49L)具有第1侧罩(201)和第2侧罩(202),在第1侧罩(201)与第2侧罩(202)重叠的重叠部(261)上立起设置有肋(235a、235b、235c),该肋(235a、235b、235c)使第1侧罩(201)和第2侧罩(202)仅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开口部(263、263),开口部(263、263)配置在进气口(210)的前方,肋(235a、235b、235c)指向进气口(210)所处的方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具有以从侧方覆盖空气过滤器(air cleaner)的方式配置的侧罩的跨骑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2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在上述以往那样的跨骑型车辆中,存在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口被侧罩覆盖而没有露出于外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可以想到难以将空气吸入到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口中,而影响进气的效率。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即使是由侧罩覆盖空气过滤器的结构,也能够使空气过滤器顺利地进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具有具备进气口(210)的空气过滤器(40)、和从车辆侧方覆盖该进气口(210)的侧罩(49L),上述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的特征在于,上述侧罩(49L)具有第1侧罩(201)和第2侧罩(202),在上述第1侧罩(201)与上述第2侧罩(202)重叠的重叠部(261)上立起设置有肋(235a、235b、235c),该肋(235a、235b、235c)使上述第1侧罩(201)和上述第2侧罩(202)仅隔开规定间隔(S)而形成开口部(263),上述开口部(263)配置在上述进气口(210)的前方,上述肋(235a、235b、235c)指向上述进气口(210)所处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侧罩具有第1侧罩和第2侧罩,在第1侧罩与第2侧罩重叠的重叠部上立起设置有肋,该肋使第1侧罩和第2侧罩仅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开口部,开口部配置在进气口的前方,肋指向进气口所处的方向。由此,能够在第1侧罩与第2侧罩的重叠部从由肋形成的开口部以沿着肋的方式向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口导风。因此,即使是由侧罩覆盖空气过滤器的结构,空气过滤器也能够顺利地进气。
另外,本发明的导风构造的特征在于,上述重叠部(261)在从侧面观察时向后上升地形成,上述开口部(263)形成有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重叠部在从侧面观察时向后上升地形成,开口部形成有多个,因此能够有效地扩大开口部的区域,从而能够向进气口高效地导风。
另外,本发明的导风构造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重叠部(261)中,在位于上述第1侧罩(201)的前方的上述第2侧罩(202)上形成有随着趋向于后方侧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222),上述开口部(263)通过上述倾斜面(222)和上述第1侧罩(201)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在第2侧罩上形成有随着趋向于后方侧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开口部通过倾斜面和第1侧罩形成。由此,能够以沿着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的方式向侧罩的内侧导风,从而能够向进气口高效地导风。
而且,本发明的导风构造的特征在于,上述开口部(263)在从侧面观察时不会被视觉辨认到。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开口部在从侧面观察时不会被视觉辨认到,因此外观性良好。
另外,本发明的导风构造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侧罩(201)在上述重叠部(261)中位于上述第2侧罩(202)的后方,在上述第1侧罩(201)上,在下部安装有能够装拆的维护罩(203),在上述维护罩(203)上形成有向上述进气口(210)前方的位置开口的第2开口部(256)。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在第1侧罩上,能够装拆的维护罩安装在下部,在维护罩上形成有向进气口前方的位置开口的第2开口部。由此,能够通过维护罩提高空气过滤器的维护性,并且能够从维护罩的第2开口部向进气口导风,从而能够向进气口高效地导风。
另外,本发明的导风构造的特征在于,上述肋(235a、235b、235c)在上述重叠部(261)中形成在从车宽方向的外侧与上述第2侧罩(202)重叠的上述第1侧罩(201)上。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肋在重叠部中形成在从车宽方向的外侧与第2侧罩重叠的第1侧罩上,因此肋隐藏在第1侧罩的内侧,而难以从外侧视觉辨认到肋。因此,能够以肋与第2侧罩恰当地接触的方式扩大肋,而容易进行肋的尺寸误差的管理。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中,即使是由侧罩覆盖空气过滤器的结构,空气过滤器也能够顺利地进气。
另外,能够有效地扩大开口部的区域,从而能够向进气口高效地导风。
另外,能够以沿着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的方式向侧罩的内侧导风,从而能够向进气口高效地导风。
而且,能够提高空气过滤器的维护性,并且能够从第2开口部向进气口导风。
另外,容易进行肋的尺寸误差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左视图。
图2是左侧的后侧罩的周边部的左视图。
图3是拆下了第1侧罩的状态下的左侧的后侧罩的周边部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剖视图。
图5是从外侧方观察到的第1侧罩的侧视图。
图6是维护罩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跨骑型车辆
40 空气过滤器
49L 后侧罩(侧罩)
201 第1侧罩
202 第2侧罩
203 维护罩
210 进气口
222 下侧倾斜面(倾斜面)
235a、235b、235c 肋
256 第2开口部
261 下侧重叠部(重叠部)
263、263 开口部
S 规定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此外,在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等方向的记载,若没有特别记载则与相对于车身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附图标记FR表示车身前方,附图标记UP表示车身上方,附图标记LH表示车身左方。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左视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左视图中对于左右一对地设置的部分,包含附图标记在内仅图示出左侧的部分。
跨骑型车辆1是具有供落座于座椅10的乘员放脚的呈低板的脚踏板11的踏板型的两轮摩托车,在车身架12的前方具有前轮2,作为驱动轮的后轮3轴支承在配置于车辆后部的单元摆式发动机13(unit swing engine)上。
跨骑型车辆1具有轴支承在车身架12的前端部的前叉14,前轮2轴支承在前叉14的下端部。供乘员进行操舵的把手15安装在前叉14的上端。
跨骑型车辆1具有覆盖车身架12等车身的车身罩16。
车身架12具有:设在前端的头管17;从头管17向后下方延伸的下伸车架18;从下伸车架18的下端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车架19、19;和从下车架19、19的后端向后上升地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座椅架20、20。
单元摆式发动机13是将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30和摆动自如地支承后轮3的臂部31一体化而成的单元摆式动力单元(unit swing power unit)。在形成为中空的壳状的臂部31的内部收纳有将发动机30的输出向后轮3传递的带式无级变速器(未图示)。单元摆式发动机13以前端部的枢轴23为中心摆动自如地与车身架12连结。
发动机30具有收纳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曲轴的曲轴箱34、和从曲轴箱34的前表面部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缸部(未图示)。
发动机30的排气管(未图示)从上述缸部引出而向后方延伸,其后端与配置在后轮3的右侧方(一侧方)的消声器37连接。
臂部31从曲轴箱34的左后部向后方延伸,位于后轮3的左侧方(另一侧方)。后轮3轴支承在臂部31的后端部的后轮车轴31a上,通过臂部31而以悬臂被支承。
发动机30的进气装置具有空气过滤器40、和与空气过滤器40连接的节气阀体(未图示)。
空气过滤器40支承在臂部31上,位于臂部31的上方。即,空气过滤器40位于后轮3的左侧方。
上述节气阀体配置在空气过滤器40的前方且单元摆式发动机13的上方,其前端的下游端与上述缸部的进气端口连接。
车身罩16具有:覆盖把手15的周边部的上罩45;从前方及侧方覆盖头管17及下伸车架18的前罩46;和从后方与前罩46合并而从后方覆盖头管17及下伸车架18的护腿板47。
另外,车身罩16具有:从下方覆盖下车架19、19的下罩48;从上方覆盖下车架19、19的上述脚踏板11;在座椅10的下方从侧方覆盖座椅架20、20的左右一对的后侧罩49L、49R(右侧的后侧罩49R未图示);和从前方覆盖座椅10的下方部分的中下罩50。
另外,跨骑型车辆1具有从上方覆盖前轮2的前挡泥板43。
座椅10具有供驾驶员落座的前侧座椅10a、和供同乘者落座的后侧座椅10b。后侧座椅10b的同乘者在纵列踏板(tandem step)21或后部踏板22上放脚。
纵列踏板21在后侧罩49L(侧罩)的下方设在脚踏板11的后端附近。后部踏板22设在空气过滤器40的后方且后侧罩49L的后部的下方。
图2是左侧的后侧罩49L的周边部的左视图。
参照图1及图2,后侧罩49L具有:在座椅10的下方从座椅架20的前端附近延伸至后端附近的第1侧罩201;和重叠地设在第1侧罩201的前部的第2侧罩202。在第1侧罩201上装拆自如地安装有维护罩203。
图3是拆下了第1侧罩201的状态下的左侧的后侧罩49L的周边部的左视图。
如图3所示,座椅架20、20具有:从下车架19、19的后端部向后上升地延伸的倾斜部20a、20a;和从倾斜部20a、20a的上端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水平部20b、20b。
能够收纳物品的收纳箱205在单元摆式发动机13的上方设在左右的倾斜部20a、20a之间。燃料箱206在收纳箱205的后方设在水平部20b、20b之间。
收纳箱205的上表面的开口及燃料箱206被座椅10从上方覆盖。
在左侧的水平部20b与臂部31的后端部之间架设有后减震器207。
空气过滤器40安装在臂部31的上表面上,与臂部31一体地摆动。空气过滤器40在从侧面观察时,位于臂部31与水平部20b之间。另外,空气过滤器40与后减震器207相比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外侧,后部从外侧与后减震器207重叠。
空气过滤器40具有向外侧方开口的箱部208、封堵箱部208的开口的盖部209、和收纳在空气过滤器40内的空气过滤器部件(未图示)。在盖部209的前部的外侧面上设有向外侧方开口的管道状的进气口210。
中下罩50从前方及侧方覆盖收纳箱205的前部,并且从前方覆盖发动机30的上述缸部。
如图2及图3所示,第2侧罩202与中下罩50的后缘部连续地设置。第2侧罩202是沿着座椅架20的倾斜部20a向后上升地延伸的板状的罩,从外侧方覆盖倾斜部20a。另外,第2侧罩202从侧方覆盖发动机30的上述缸部及收纳箱205的下部。
图4是图2的IV-IV剖视图。
参照图2~图4,第2侧罩202具有与中下罩50的后缘部连续地大致平坦地向后上方延伸的外侧面部220。外侧面部220具有:在从侧面观察时沿着中下罩50的后缘部向后上升地延伸的前缘部220a;从前缘部220a的上端以比前缘部220a平缓的倾斜度向后上升地延伸的上缘部220b;和从前缘部220a的下端向后上升地延伸且后端与上缘部220b的后端相连的下缘220c。
第2侧罩202具有:随着从外侧面部220的上缘部220b趋向于前上方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上侧倾斜面221;和随着从外侧面部220的下缘220c趋向于后下方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下侧倾斜面222(倾斜面)。上侧倾斜面221及下侧倾斜面222在从侧面观察时向后上升地延伸。
另外,第2侧罩202具有从下侧倾斜面222的下缘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肋状的突出部222a。
第2侧罩202具有:从上侧倾斜面221的上缘向上方延伸的上部连结片223、223;从下侧倾斜面222的下缘的后部向下方延伸的后部连结片224;和从下侧倾斜面222的下缘的前部向下方延伸的前部连结部225。
前部连结部225在后部具有固定部225a,在下部具有卡合孔225b、225b。
另外,如图3所示,脚踏板11的后端部位于第2侧罩202的下方,在该后端部形成有固定部11a。
而且,下罩48的后端部位于空气过滤器40的前下方,在该后端部形成有卡合部48a、48a。
图5是从外侧方观察到的第1侧罩201的侧视图。
参照图1~图5,第1侧罩201是在从侧面观察时向后上升地延伸的板状的罩。第1侧罩201从外侧方覆盖座椅架20的后部、收纳箱205及燃料箱206等。
第1侧罩201具有:沿着中下罩50的后缘而向后上升地延伸的前缘部230;从前缘部230的上端沿着座椅10的下缘而向后上升地延伸的上缘部231;和从前缘部230的下端向后上升地延伸且与上缘部231的后端相连的下缘部232。
第1侧罩201在前部具有从前缘部230向后上升地斜着延伸的切缺部233。切缺部233被第2侧罩202封堵。
详细地说,切缺部233具有:从前缘部230的上下的中间部向后上升地延伸的切缺部上缘233a;和从前缘部230的下端部向后上升地延伸且与切缺部上缘233a的后端相连的切缺部下缘233b,切缺部233向前方打开。
如图4及图5所示,切缺部233具有从切缺部上缘233a及切缺部下缘233b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周缘肋234。周缘肋234在切缺部上缘233a及切缺部下缘233b的大致整周内连续地形成。
第1侧罩201具有多个形成在切缺部下缘233b附近的板状的肋235a、235b、235c。肋235a、235b、235c立起设置在第1侧罩201的车宽方向的内侧面201a上,从内侧面201a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肋235a、235b、235c沿切缺部下缘233b的延伸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并且与空气过滤器40的进气口210相比位于前方。
肋235a、235b、235c例如通过树脂成型而与第1侧罩201的主体部一体地形成。
肋235a、235b、235c与切缺部下缘233b侧的周缘肋234连续地形成,在图5的从侧面观察时,从周缘肋234指向后下方而向后下降地笔直地延伸。详细地说,肋235a、235b、235c在相对于向后上升地延伸的周缘肋234而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向后下方延伸。
肋235a、235b、235c的从第1侧罩201的内侧面201a起的突出高度与周缘肋234的突出高度大致相等。
切缺部233的强度及刚性通过周缘肋234及肋235a、235b、235c而被提高。
第1侧罩201具有固定在第2侧罩202的上部连结片223、223上的上部固定部236、236、固定在后部连结片224上的后部固定部237、和固定在固定部225a上的固定部238。
上部固定部236、后部固定部237及固定部238设在切缺部233附近。
第1侧罩201具有从上缘部231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固定片239。固定片239与中下罩50的上部的后端部连结。
另外,第1侧罩201在前端部的下部具有与第2侧罩202的卡合孔225b、225b卡合的卡合部240、240。
而且,第1侧罩201具有供维护罩203卡合的多个卡合孔241、和固定维护罩203的固定部242。卡合孔241及固定部242以沿着下缘部232的方式形成在第1侧罩201的下部。
图6是维护罩203的左视图。
维护罩203是以沿着第1侧罩201的下缘部232的方式向后上升地延伸的板状的罩,安装在第1侧罩201的下缘部232上。维护罩203配置在第1侧罩201与纵列踏板21之间,位于空气过滤器40的前方。
维护罩203的后部从外侧方覆盖空气过滤器40的前部及进气口210。
维护罩203具有沿着第1侧罩201的下缘部232而向后上升地延伸的上缘部251。
维护罩203具有:沿着上缘部251设有多个的上侧卡合片252;设在后端部的后侧固定部253;设在前端部的前侧固定部254;和在下缘部上设有多个的下侧卡合片255。
维护罩203的上侧卡合片252与第1侧罩201的卡合孔241卡合,并且下侧卡合片255与下罩48的卡合部48a卡合,由此维护罩203安装到车身上。
另外,维护罩203的后侧固定部253固定于第1侧罩201的固定部242(图5),并且前侧固定部254固定于脚踏板11的固定部11a(图3),由此维护罩203安装到车身上。
详细地说,维护罩203以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的方式配置在第1侧罩201的下缘部232及脚踏板11的后端部。维护罩203通过从车宽方向内侧穿插于固定部242及后侧固定部253的固定件(例如螺栓)、和从车宽方向内侧穿插于固定部11a及前侧固定部254的固定件(例如螺栓)而被固定。
维护罩203在解除了后侧固定部253及前侧固定部254的固定的状态下以拉拽的方式解除卡合,由此容易将其从车身侧拆下。即,维护罩203能够相对于车身侧装拆。
在拆下了维护罩203的状态下,空气过滤器40的盖部209整体及进气口210露出于外侧方。作业者通过拆下盖部209,而能够进行上述空气过滤器部件的维护。
维护罩203在前部具有在从侧面观察时向后上升地延伸的狭缝状的第2开口部256。第2开口部256如图2所示在从侧面观察时配置在与空气过滤器40的前端部重叠的位置,位于进气口210的前下方。
参照图2~图5,第1侧罩201以第2侧罩202从切缺部233露出于外侧的方式,相对于第2侧罩202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地安装。
在将第2侧罩202安装到车身侧的状态下,形成有切缺部上缘233a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第2侧罩202的上侧倾斜面221的上缘部重叠的上侧重叠部260、和切缺部下缘233b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第2侧罩202的下侧倾斜面222的下缘部重叠的下侧重叠部261(重叠部)。下侧重叠部261在切缺部下缘233b的大致全长范围内形成,在从侧面观察时向后上升地倾斜。
在上侧重叠部260中,切缺部上缘233a位于上侧倾斜面221的前上方。在下侧重叠部261中,切缺部下缘233b位于下侧倾斜面222的后下方。
参照图2及图4,在下侧重叠部261中,肋235a、235b、235c分别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第2侧罩202抵接,由此第1侧罩201和第2侧罩202沿车宽方向仅隔开规定间隔S。详细地说,在下侧重叠部261中,肋235a、235b、235c与第2侧罩202的突出部222a抵接,由此突出部222a无法与第1侧罩201的内侧面201a抵接。由此,在第1侧罩201的周缘肋234与下侧倾斜面222之间形成有开口部263、263。
在图4中图示了最前侧的肋235c,但通过肋235c的后上方的肋235b、235a也同样地形成有开口部263。即,开口部263形成在最前侧的肋235c与肋235c的后方的肋235b之间,以及肋235b与最后侧的肋235a之间,沿下侧重叠部261的延伸方向排列地形成有多个。
开口部263、263使第1侧罩201的内侧的空间向前上方连通。开口部263、263形成在切缺部下缘233b与下侧倾斜面222之间而向前方开口,不向侧方开口。由此,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不会视觉辨认到开口部263、263,因此后侧罩49L的外观性良好。
如图4所示,通过突出部222a和周缘肋234,开口部263、263成为迷宫式构造。通过该迷宫式构造,能够抑制雨水等从开口部263、263迅猛地进入到车辆内部。
空气过滤器40的进气口210配置在将最后侧的肋235a向后下方延长而成的假想的延长线L1、与将最前侧的肋235c向后下方延长而成的假想的延长线L2之间的区域。
沿着后侧罩49L流动的行驶风的一部分沿着第2侧罩202的下侧倾斜面222流动,从开口部263流入到下侧重叠部261内的空间中。流入到下侧重叠部261内的空间中的行驶风W以沿着肋235a、235b、235c的方式流动,通过肋235a、235b、235c而被引导并被导入到后下方的进气口210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肋235a、235b、235c而能够形成开口部263,从而能够通过肋235a、235b、235c将从开口部263流入的行驶风W导入到空气过滤器40的进气口210中。因此,即使是由后侧罩49L覆盖进气口210的结构,也能够使空气过滤器40顺利地进气。
另外,进气口210设在从肋235a及肋235c延长的延长线L1与延长线L2之间的区域,因此能够将行驶风高效地导入到进气口210中。
另外,第2侧罩202的下侧倾斜面222随着趋向于后方侧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因此能够使沿着第2侧罩202流动的行驶风沿着下侧倾斜面222导入到开口部263中。因此,能够将行驶风高效地导入到进气口210中。
开口部263、263沿向后上升地延伸的下侧重叠部261的延伸方向形成有多个。因此,与将开口部例如铅垂地配置多个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开口部263、263的长度,从而能够增大开口部263、263。因此,能够将行驶风高效地导入到进气口210中。
沿着后侧罩49L流动的行驶风的一部分从位于进气口210的前方的第2开口部256向后侧罩49L的内侧流动,流入到第2开口部256的后方的进气口210中。因此,能够将行驶风高效地导入到进气口210中。
另外,纵列踏板21设在开口部263、263的正下方。因此,后侧座椅10b的同乘者的向纵列踏板21沿前下方伸出的腿难以与开口部263、263重叠。因此,能够高效地使行驶风向开口部263、263流动。
而且,开口部263、263配置在后部踏板22的前方。因此,后侧座椅10b的同乘者的向后部踏板22沿下方伸出的腿难以与开口部263、263重叠。因此,能够高效地使行驶风向开口部263、263流动。
另外,如图2所示,开口部263、263的后端位于肋235a附近,与进气口210相比位于车辆前方。因此,即使在雨水等从开口部263、263进入到车辆内部的情况下,雨水也难以进入到进气口210中。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跨骑型车辆1的导风构造具有具备进气口210的空气过滤器40、和从车辆侧方覆盖进气口210的后侧罩49L,后侧罩49L具有第1侧罩201和第2侧罩202,在第1侧罩201与第2侧罩202重叠的下侧重叠部261上立起设置有肋235a、235b、235c,该肋235a、235b、235c使第1侧罩201和第2侧罩202仅隔开规定间隔S而形成开口部263、263,开口部263、263配置在进气口210的前方,肋235a、235b、235c指向进气口210所处的方向。由此,在第1侧罩201与第2侧罩202重叠的下侧重叠部261从由肋235a、235b、235c形成的开口部263、263将行驶风W以沿着肋235a、235b、235c的方式向空气过滤器40的进气口210导风。因此,即使是由后侧罩49L覆盖空气过滤器40的结构,空气过滤器40也能够顺利地进气。
另外,下侧重叠部261在从侧面观察时向后上升地形成,开口部263、263形成有多个,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大开口部263、263的区域,从而能够向进气口210高效地导风。
另外,在下侧重叠部261中位于第1侧罩201的前方的第2侧罩202上,形成有随着趋向于后方侧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下侧倾斜面222,开口部263、263通过下侧倾斜面222和第1侧罩201而形成。由此,能够以沿着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下侧倾斜面222的方式向第1侧罩201的内侧导风,从而能够向进气口210高效地导风。
而且,由于下侧重叠部261向前方开口地形成,所以开口部263、263在从侧面观察时不会被视觉辨认到。因此,能够提高跨骑型车辆1的外观性。
另外,第1侧罩201在下侧重叠部261中位于第2侧罩202的后方,在第1侧罩201上,在下部安装有能够装拆的维护罩203,在维护罩203上形成有向进气口210前方的位置开口的第2开口部256。由此,能够通过可装拆的维护罩203来提高空气过滤器40的维护性,并且能够从维护罩203的第2开口部256向进气口210导风,从而能够向进气口210高效地导风。
另外,肋235a、235b、235c在下侧重叠部261中形成在从车宽方向的外侧与第2侧罩202重叠的第1侧罩201上,因此肋235a、235b、235c隐藏于第1侧罩201的内侧而难以从外侧视觉辨认到肋235a、235b、235c。因此,能够以肋235a、235b、235c与第2侧罩202恰当地接触的方式增大肋235a、235b、235c,而容易进行肋235a、235b、235c的尺寸误差的管理。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示出适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有多个肋235a、235b、235c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肋只要使第1侧罩201和第2侧罩202隔开间隔而形成开口部即可,只要形成在至少一个部位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跨骑型车辆而列举了两轮摩托车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具有两个前轮或后轮的三轮跨骑型车辆、及具有四轮以上的跨骑型车辆。
Claims (6)
1.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具有具备进气口(210)的空气过滤器(40)、和从车辆侧方覆盖该进气口(210)的侧罩(49L),所述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侧罩(49L)具有第1侧罩(201)和第2侧罩(202),
在所述第1侧罩(201)与所述第2侧罩(202)重叠的重叠部(261)上立起设置有肋(235a、235b、235c),该肋(235a、235b、235c)使所述第1侧罩(201)和所述第2侧罩(202)仅隔开规定间隔(S)而形成开口部(263),
所述开口部(263)配置在所述进气口(210)的前方,所述肋(235a、235b、235c)指向所述进气口(210)所处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叠部(261)在从侧面观察时向后上升地形成,所述开口部(263)形成有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重叠部(261)中,在位于所述第1侧罩(201)的前方的所述第2侧罩(202)上形成有随着趋向于后方侧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222),
所述开口部(263)通过所述倾斜面(222)和所述第1侧罩(201)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263)在从侧面观察时不会被视觉辨认到。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侧罩(201)在所述重叠部(261)中位于所述第2侧罩(202)的后方,在所述第1侧罩(201)上,在下部安装有能够装拆的维护罩(203),
在所述维护罩(203)上形成有向所述进气口(210)前方的位置开口的第2开口部(256)。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235a、235b、235c)在所述重叠部(261)中形成在从车宽方向的外侧与所述第2侧罩(202)重叠的所述第1侧罩(201)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94137A JP6407224B2 (ja) | 2016-09-30 | 2016-09-30 | 鞍乗り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
JP2016-194137 | 2016-09-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78630A true CN107878630A (zh) | 2018-04-06 |
CN107878630B CN107878630B (zh) | 2019-12-24 |
Family
ID=61781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11798.9A Active CN107878630B (zh) | 2016-09-30 | 2017-09-29 | 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407224B2 (zh) |
CN (1) | CN1078786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46877B2 (ja) * | 2019-08-27 | 2022-04-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31616A (zh) * | 2010-09-29 | 2012-05-0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
CN102725193A (zh) * | 2010-01-27 | 2012-10-1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的外罩结构 |
CN203740054U (zh) * | 2013-03-29 | 2014-07-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 |
JP5566718B2 (ja) * | 2010-02-08 | 2014-08-0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カバー |
CN104010931A (zh) * | 2011-12-21 | 2014-08-2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式车辆 |
US20150166137A1 (en) * | 2012-05-28 | 2015-06-18 | Honda Motor Co., Ltd. | Tank cover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
JP2016022896A (ja) * | 2014-07-23 | 2016-02-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ュラウド構造 |
-
2016
- 2016-09-30 JP JP2016194137A patent/JP6407224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9-29 CN CN201710911798.9A patent/CN1078786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5193A (zh) * | 2010-01-27 | 2012-10-1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的外罩结构 |
JP5566718B2 (ja) * | 2010-02-08 | 2014-08-0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カバー |
CN102431616A (zh) * | 2010-09-29 | 2012-05-0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
CN104010931A (zh) * | 2011-12-21 | 2014-08-2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式车辆 |
US20150166137A1 (en) * | 2012-05-28 | 2015-06-18 | Honda Motor Co., Ltd. | Tank cover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
CN203740054U (zh) * | 2013-03-29 | 2014-07-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 |
JP2016022896A (ja) * | 2014-07-23 | 2016-02-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ュラウド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407224B2 (ja) | 2018-10-17 |
CN107878630B (zh) | 2019-12-24 |
JP2018052439A (ja) | 2018-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988639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 |
CN103029780B (zh) | 跨骑式车辆的炭罐配置结构 | |
JP5912718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防風構造 | |
JP6848312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 |
JP3154590U (ja) | 自動二輪車 | |
US20150166137A1 (en) | Tank cover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 |
CN100404361C (zh) | 机动二轮车 | |
US9714062B2 (en) | Saddle-ride-type vehicle | |
AU2012204151B2 (en) | Mudguard structure for str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JP5604124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CN103359225B (zh) | 骑乘式车辆 | |
JP580664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 |
CN107878630A (zh) | 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 | |
CN107444536A (zh) | 跨坐型车辆 | |
CN102530142B (zh) | 鞍乘型车辆 | |
JP6649971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CN106005136A (zh) | 鞍骑型车辆的下罩结构 | |
CN102785729A (zh) | 鞍乘型车辆 | |
CN103010350A (zh)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
JP2009173216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
CN112533820B (zh) | 鞍乘型车辆 | |
JP6855514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6927941B2 (ja) | 鞍乗型車両 | |
CN105531183A (zh) | 摩托车 | |
JP2021160595A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