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1616A - 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1616A
CN102431616A CN2011102962252A CN201110296225A CN102431616A CN 102431616 A CN102431616 A CN 102431616A CN 2011102962252 A CN2011102962252 A CN 2011102962252A CN 201110296225 A CN201110296225 A CN 201110296225A CN 102431616 A CN102431616 A CN 102431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over
straddle
upside cover
up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62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1616B (zh
Inventor
宫本史郎
大前阳
田中干二
P.G.特奥菲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31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1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6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10Ventilation or air guiding devices forming part of fai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在车辆转弯时,可以施加较小的力改变车辆的朝向,操作轻便。两轮机动车(10)中,具有:在前照灯(23)、在该前照灯(23)的后方配置于车体框架(11)的侧方的侧罩(24L、24R)。侧罩(24L、24R)由本体部(41L、41R)和从该本体部(41L、41R)向车辆前方延伸且从车辆侧面看呈喙形状的喙状部(42L、42R)组成,在该喙状部(42L、42R)的上方、在前照灯(23)的后方设置有上侧罩(25L、25R),在该上侧罩(25L、25R)、设置有在车辆侧方开放的窗部(44L、44R),一部分行驶风流向窗部(44L、44R)。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于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已知,从前照灯向车辆后方延伸、把车辆前部遇到的行驶风平滑地导向车辆后方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参照左侧视图、实施例参考图)。)。
如专利文献1的左视图所示,摩托车用前侧罩具有:设置在前端部的喙状的喙状部、从该喙状部向斜后方上下方向各自延伸的斜上延伸部以及斜下延伸部,而构成大致呈V形状的部件。斜上延伸部以及斜下延伸部各自随着从喙状部朝向后方上下方向而朝图内侧弯曲。前侧罩的表面具有平滑的面。
如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参考图所示,摩托车用前侧罩在前照灯的下方具有喙状部、在燃料箱的侧部具有斜向上延伸部,而安装在燃料箱的侧部。
以往例子的结构,因为喙状部的后方的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大致呈V形状,因转弯导致车辆倾斜时,罩的该大致V形状部分在横向方向遇到风,风容易滞留。因此,容易发生倾斜严重的问题。
并且,车辆行驶时,通过喙状部的侧面的一部分行驶风,沿着具有平滑表面的斜上延伸部以及斜下延伸部而被引导。因为斜上延伸部以及斜下延伸部的表面保持平滑,不容易使行驶风紊乱。因为行驶风不容易紊乱,从而提高了车辆直线行驶的性能。
相反地,在车辆转弯时,驾驶人员需要对车辆施加更大的力。
希望有在车辆转弯时,可以施加较小的力改变车辆的朝向、并且操作轻便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外观第13326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在车辆转弯时,可以施加较小的力改变车辆的朝向,操作轻便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本发明第一方面记载的发明,具有:在车体框架的前方配置的前照灯、在该前照灯的后方配置在所述车体框架的侧方的侧罩,该侧罩由本体部和喙状部组成,其中该喙状部从该本体部向车辆前方延伸、在所述前照灯的前下方并且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心迂回设置,从车辆侧面看呈喙状,在该喙状部的上方、所述前照灯的后方设置有上侧罩,在该上侧罩的下部与所述喙状部的上部,设置有沿高度方向截面呈く形状的く形状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侧罩,设置有朝车辆侧方开放的窗部。
本发明第二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侧罩的后部,越朝向车辆后上方越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翘曲。
本发明第三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侧罩的侧面安装有方向指示灯。
本发明第四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照灯的上方具有挡板,该挡板包括:具有朝向车辆长度方向的面的主挡板部、在该主挡板部的左右延伸且具有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面的左右的副挡板部,所述左右的副挡板部与所述上侧罩大致平行地设置。
本发明第五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侧罩的侧面安装有方向指示灯,在该方向指示灯的安装部一并固定有所述左右的副挡板部。
本发明第六方面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罩具有凹部,插入该凹部的爪部设置在所述左右的副挡板部。
本发明第一方面记载的发明,上侧罩具有窗部。并且,在上侧罩和喙状部沿着高度方向形成的く形状部流动的行驶风的一部分通过窗部流入车辆内部。转弯时车体倾斜,上侧罩遇到横向方向的风。因为该横向风被向窗部引导,流向车辆内部。因此,可以减轻车辆倾倒。
以往,在上侧罩和喙状部形成的く形状部没有开设有窗部的时候,流速快的行驶风沿着く形状部流动。在该く形状部流动的行驶风,在车辆直线行驶时不发生紊乱,向车辆后方顺畅地流动。因为行驶风不发生紊乱,所以提高了车辆直线行驶的性能。相反地,因为行驶风沿着く形状部流动,当车辆转弯时,需要对车辆施加更大的力。
对此,在本发明中,在上侧罩设置了窗部,沿く形状部流动的行驶风的一部分流入窗部。在该窗部附近的行驶风的一部分发生紊乱。由于这种紊乱,当转弯时,可以通过施加较小的力而改变车辆的朝向。因此,可以在转弯时操纵轻便。
本发明第二方面记载的发明,上侧罩的后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翘曲。因为上侧罩的后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翘曲,一部分行驶风沿着上侧罩的后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被引导而流动。因为一部分行驶风向车辆宽度方向侧方流动,通过该上侧罩使风向车辆宽度方向侧方流动而发挥防风作用,可以减轻驾驶人员的侧部承受的风量。
本发明第三方面记载的发明,上侧罩的侧面安装有方向指示灯。沿着形成く形状的外侧面流动的行驶风的流动因为方向指示灯的原因进一步变得紊乱。因此,可以使在转弯时对车辆的操纵进一步变得轻便。
本发明第四方面记载的发明,在主挡板的左右延伸且具有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面的左右的副挡板,与上侧罩大致平行地设置。因为左右的副挡板与上侧罩大致平行地设置,可以阻止从驾驶者侧部向驾驶者流动的行驶风。其结果,对于驾驶者的防风效果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第五方面记载的发明,在方向指示灯的安装部,固定有左右的副挡板。因为在方向指示灯的安装部一并固定有副挡板,达到了减少零件个数的目的。
本发明第六方面记载的发明,在侧罩具有凹部,插入该凹部的爪部设置在左右的副挡板上。可以利用凹部和爪部把副挡板向侧罩固定。由此,因为形成了凹部和爪部这样简便的结构,可以不增加零部件数量、降低副挡板发生的震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两轮机动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图1重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两轮机动车的主视图;
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5-5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6-6线剖视图;
图7是图2的7-7线剖视图;
图8是图3的作用说明图;
图9是图2的作用说明图;
图10是图4的作用说明图以及对比例的作用说明图;
图11是图2的其他实施例图;
图12是图11的12-12线剖视图;
图13是图11的13-13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跨骑型车辆(两轮机动车)
11  车体框架
23  前照灯
24L、24R  侧罩
25L、25R  上侧罩
33L、33R  左右的方向指示灯(左右的前方向指示灯)
41L、41R  本体部
42L、42R  喙状部
44L、44R  窗部
57L、58R  く形状部
71  主挡板部
72L、72R  左右的副挡板部
73  挡板
75L、75R  凹部
76L、76R  爪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中以及实施例中,【上】、【下】、【前】、【后】、【左】、【右】是从驾驶两轮机动车的驾驶员看到的方向。另外,附图是按照符号的指向看的图。
【实施例1】
首先,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两轮机动车10是一种跨骑型车辆,主要具有:车体框架11、设置于该车体框架11的前部且自由转向地支承前轮12的前叉部件13、安装在该前叉部件13并由驾驶员R握住可以操作车辆转向的车把14、悬架在车体框架11的发动机15、从车体框架11向车辆后方延伸的摆动臂16、由在该摆动臂16的后端部安装且由发动机15驱动的后轮17,从车体的中间部分到后部设置有包括驾驶员R在内的乘员19就座的座椅21,该座椅21上跨坐着乘员19。
下面,对于覆盖车辆外侧的前照灯以及罩部件进行说明。
两轮机动车10中,在车体框架11的前方设置有前照灯23,在该前照灯23的后方位置、车体框架11的侧方设置有左右的侧罩24L、24R(只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24L。),为了与该左右的侧罩24L、24R的上方连接,分别设置有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只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25L。)。
左右的侧罩24L、24R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左右的下侧罩27L、27R(只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27L。),在该左右的下侧罩27L、27R的下方设置有下罩26。
左右的侧罩24L、24R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设置有,从车辆侧面看被左右的侧罩24L、24R覆盖了一部分的燃料箱31。该燃料箱31,在设置于车体框架11的前端部的、车把14的车辆后方位置,安装在车体框架11上。
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安装有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左右的前方向指示灯33L、33R(只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33L。)。附图标记35是前轮挡泥板。
在后轮17的上方、座椅21的下方安装有后轮挡泥板36,在该后轮挡泥板36的后部安装有尾灯37。在后轮挡泥板36,安装有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左右的后方向指示灯34L、34R(只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34L。)。
前照灯23的上方安装有用来防风的挡板38。
并且,在车把14上设有确认后方的镜子39L、39R(只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39L。)。
下面,对侧罩和上侧罩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左边的侧罩24L具有:本体部41L、从该本体部41L向车辆前方延伸且从车辆侧面看呈喙状的喙状部42L。
同样,在图背面侧没有图示的右边的侧罩24R具有:本体部41R、从该本体部41R向车辆前方延伸且从车辆侧面看呈喙状的喙状部42R。
在喙状部42L、42R的上下左右,设置有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在与喙状部42L、42R的交界位置,在左右的的上侧罩25L、25R分别开设有向车辆侧方开放的窗部44L、44R(只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44L。)。
并且,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的车辆前方,以与该左右的上侧罩25L、25R连续的方式而设置有前照灯23。在该前照灯23的下方,设置有喙状部42L、42R,在喙状部42L、42R的上方、前照灯23的后方设置有上侧罩25L、25R。
下面,对于喙状部的从车辆前方看时的形状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以侧罩24L、24R作为结构要素的喙状部42L、42R,在前照灯23的前下方并且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心迂回而设置。
在该左右的喙状部42L、42R的上方,分别使左右的上侧罩25L、25R与其连续而设置,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设置有使照射面朝向车辆前方的前照灯23。其中,喙状部42L、42R的前端部之间设置有前传感器罩43。
下面,对在上侧罩开设的左右的窗部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车辆前端设置有前照灯23,从该前照灯23向车辆后方,以使其自前照灯23平滑地连续的方式而延伸设置有左右的上侧罩25L、25R。
在上侧罩25L、25R的后部设置有向车辆侧方开放的左右的窗部44L、44R。
下面,对在左右的上侧罩和左右的侧罩之间分别形成的窗部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在左右的内嵌罩51L、51R,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上下,按顺序分别连续安装有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和左右的侧罩24L、24R。
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开设有左右的窗部44L、44R。在该左右的窗部44L、44R的上方位置,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分别形成越朝向上方越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翘曲的左右的翘曲部(反り部)52L、52R。
下面,对在左右的上侧罩安装的左右的前方向指示灯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车辆的前端部设置有前照灯23,以与该前照灯23的外面平滑连续的方式而设置有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在该左右的上侧罩25L、25R的车辆后方分别设置有左右的侧罩24L、24R,在该左右的侧罩24L、24R之间设置有燃料箱31。
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分别安装有左右的前方向指示灯33L、33R。
如图7所示,上侧罩的下部55L、55R与喙状部的上部56L、56R之间,设置有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包含关闭部61L、61R、且沿高度方向截面呈く形状的左右的く形状部57L、57R。行驶风沿着左右的く形状部57L、57R流动。
回到图5,隔着窗部44L、44R,上侧罩的下部55L、55R与喙状部的上部56L、56R之间,设置有沿着高度方向截面呈く形状的左右的く形状部57L、57R,该左右的く形状部57L、57R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设置有左右的窗部44L、44R。
以上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的作用如下所述。
如图8所示,喙状部42L、42R在前照灯23的前下方并且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心迂回设置。该喙状部42L、42R和上侧罩25L、25R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形成凹入的左右的く形状部57L、57R,车辆前端部遇到的行驶风的一部分沿着左右的く形状部57L、57R按图中箭头A以及B所示被导向车辆后方。
如图9所示,上侧罩25L的后部设置有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翘曲的翘曲部52L。通过该翘曲部52L,一部分行驶风沿着上侧罩25L的后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箭头C的方向被引导而流动。一部分行驶风朝向上侧罩25L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侧方流动。同样,在车辆宽度方向右侧没有图示的上侧罩25R的后部,设置有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翘曲的翘曲部52R。通过该翘曲部52R,一部分行驶风沿着上侧罩25R的后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被引导而流动。一部分行驶风朝向上侧罩25R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侧方流动。
通过上述结构,向该上侧罩25L、25R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侧方流动的风发挥了防风作用,可以减轻驾驶员R的侧部受到的风量。
一并参照图5以及图7,沿着形成く形状的く形状部57L、57R流动的行驶风,在设置在く形状部57L、57R的窗部44L、44R的基础之上,在く形状部57L、57R的附近,通过以向左右的上侧罩25L、25R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设置的方式而安装的左右的前方向指示灯33L、33R,行驶风变得更加紊乱。也就是,因为く形状部57L、57R,可以使在转弯时对车辆的操纵进一步轻便了。
下面对上侧罩设置有窗部的情况(实施例)和没有设置窗部的情况(对比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0(a)的实施例所示,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设置有左右的窗部44L、44R。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和左右的喙状部42L、42R沿高度方向形成的左右的く形状部(图7,57L、57R)流动的一部分行驶风,通过左右的窗部44L、44R向车辆内部流动。在转弯时,车体倾斜时,上侧罩25L、25R受到横向风。通过使该横向风朝着左右的窗部44L、44R被引导,该横向风流入到车辆内部。因此,减轻了车体的倾斜。
如图10(b)的对比例所示,左右的上侧罩没有开设左右的窗部的情况下,流速快的行驶风沿着左右的く形状部(图7,57BL、57BR)流动。在该左右的く形状部(图7,57BL、57BR)流动的行驶风,没有发生紊乱而舒畅地向车辆后方流动。车辆在转弯时,在左右的上侧罩25BL、25BR的侧部有流速快的行驶风流动,在车辆转弯时为了对抗该流速快的行驶风,必须要使用更多的力。
回到图10(a),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分别设置有左右的窗部44L、44R,沿着左右的く形状部57L、57R流动的一部分行驶风,分别流向左右的窗部44L、44R。在该左右的窗部44L、44R附近,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的侧方流动的一部分行驶风变得紊乱。行驶风变紊乱,则行驶风的速度变慢。因此,与没有设置左右的窗部的情况相比,在转弯时,可以以较小的力就可以改变车辆的朝向。从而,在转弯时可以使操纵变得轻便。
回到图7,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分别安装有左右的前方向指示灯33L、33R。沿着形成く形状的く形状部57L、57R流动的行驶风,因方向指示灯(前方向指示灯33L、33R)而变得更加紊乱。因此,转弯时可以使操纵进一步变得轻便。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在前照灯23的上方设置有挡板73,该挡板73包括:具有朝向车辆长度方向的面的主挡板部71、在该主挡板部71的左右延伸且具有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面的左右的副挡板部72L、72R(只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72L。)。
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与其接触的左右的副挡板部72L、72R,从该左右的副挡板部72L、72R外侧,左右的前方向指示灯33L、33R分别安装在左右的上侧罩25L、25R。也就是,在上侧罩25L、25R的侧面安装有前照灯33L、33R,在该前照灯的安装部77L、77R(只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77L。),一并固定有左右的副挡板部72L、72R。因此,可以减少联结部件的数量。
与实施例1最大的不同点是挡板的形态以及伴随该形态变更的安装结构,其他没有大的变化,省略其说明。
如图12所示,左右的副挡板部72L、72R与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大致平行地设置。
在主挡板部(图11,符号71)的左右延伸且具有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面的左右的副挡板部72L、72R,与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大致平行地设置。
通过分别与左右的上侧罩25L、25R大致平行地设置左右的副挡板部72L、72R,可以阻止从驾驶员的侧部向驾驶员流动的行驶风。其结果,对于驾驶员的防风效果进一步提高。
如图13所示,左侧的侧罩24L具有凹部75L,插入该凹部75L的爪部76L设置在左侧的副挡板部72L。也就是,左侧的副挡板部72L的后部固定在左侧的侧罩24L。从而,可以用简单的结构抑制左侧的副挡板部72L发生的振动。
另外,对于右侧的副挡板部72R,其具有与左侧的副挡板部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结构,作用也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另外,本发明虽然适用于两轮机动车,但对于三轮车辆也能够适用,不影响普通的跨骑型车辆的适用。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上侧罩的后部形状不朝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翘曲,而与车辆宽度方向大致平行地设置也可以。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中,方向指示灯安装在侧罩或者下侧罩也没问题。
本发明对安装有侧罩的两轮机动车非常适用。

Claims (6)

1.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具有:在车体框架(11)的前方配置的前照灯(23)、在该前照灯(23)的后方配置在所述车体框架(11)的侧方的侧罩(24L、24R),该侧罩(24L、24R)由本体部(41L、41R)和喙状部(42L、42R)组成,其中该喙状部(42L、42R)从该本体部(41L、41R)向车辆前方延伸、在所述前照灯(23)的前下方并且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心迂回设置,从车辆侧面看呈喙状,在该喙状部(42L、42R)的上方、所述前照灯(23)的后方设置有上侧罩(25L、25R),在该上侧罩(25L、25R)的下部与所述喙状部(42L、42R)的上部,设置有沿高度方向截面呈く形状的く形状部(57L、57R),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侧罩(25L、25R),设置有朝车辆侧方开放的窗部(44L、44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罩(25L、25R)的后部,越朝向车辆后上方越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翘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侧罩(25L、25R)的侧面安装有方向指示灯(33L、33R)。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照灯(23)的上方具有挡板(73),该挡板(73)包括:具有朝向车辆长度方向的面的主挡板部(71)、在该主挡板部的左右延伸且具有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面的左右的副挡板部(72L、72R),
所述左右的副挡板部(72L、72R)与所述上侧罩(25L、25R)大致平行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侧罩(25L、25R)的侧面安装有方向指示灯(33L、33R),在该方向指示灯(33L、33R)的安装部一并固定有所述左右的副挡板部(72L、72R)。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罩(24L、24R)具有凹部(75L、75R),
插入该凹部(75L、75R)的爪部(76L、76R)设置在所述左右的副挡板部(72L、72R)。
CN201110296225.2A 2010-09-29 2011-09-27 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16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9605 2010-09-29
JP2010219605A JP5555586B2 (ja) 2010-09-29 2010-09-29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ェアリング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1616A true CN102431616A (zh) 2012-05-02
CN102431616B CN102431616B (zh) 2014-01-22

Family

ID=44719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622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1616B (zh) 2010-09-29 2011-09-27 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436583B1 (zh)
JP (1) JP5555586B2 (zh)
CN (1) CN102431616B (zh)
BR (1) BRPI1107091B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7964A (zh) * 2012-10-01 2014-04-0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7878630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
CN113924246A (zh) * 2019-03-22 2022-01-11 印度摩托车国际有限公司 两轮式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4483B2 (ja) * 2013-07-10 2016-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6129884B2 (ja) * 2015-01-23 2017-05-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サイドカバー構造
JP6848312B2 (ja) * 2016-09-30 2021-03-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KR102185854B1 (ko) 2017-09-09 2020-12-02 애플 인크. 생체측정 인증의 구현
JP6689896B2 (ja) * 2018-01-31 2020-04-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719524B2 (ja) * 2018-02-28 2020-07-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ウインカランプ取付構造
JP7380353B2 (ja) 2020-03-12 2023-11-15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カウル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5481A (ja) * 1994-04-21 1995-10-31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型車輛のフレームカバー
JPH10203453A (ja) * 1997-01-20 1998-08-04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風防装置
CN1814496A (zh) * 2005-02-04 2006-08-0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US20060219450A1 (en) * 2005-03-31 2006-10-05 Honda Motor Co., Ltd. Cowl structure of vehicle
EP2042415A1 (en) * 2007-09-28 2009-04-01 HONDA MOTOR CO., Ltd. Cowl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2972A (ja) * 1984-10-12 1986-05-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カバ−
JPS62112982U (zh) * 1986-01-09 1987-07-18
JPH0411790U (zh) * 1990-05-21 1992-01-30
JP3549162B2 (ja) * 1990-06-18 2004-08-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用フェアリング
JP3970543B2 (ja) * 2001-04-04 2007-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吸入口構造
JP4341840B2 (ja) * 2004-12-27 2009-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5033751B2 (ja) * 2008-09-30 2012-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5481A (ja) * 1994-04-21 1995-10-31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型車輛のフレームカバー
JPH10203453A (ja) * 1997-01-20 1998-08-04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風防装置
CN1814496A (zh) * 2005-02-04 2006-08-0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US20060219450A1 (en) * 2005-03-31 2006-10-05 Honda Motor Co., Ltd. Cowl structure of vehicle
EP2042415A1 (en) * 2007-09-28 2009-04-01 HONDA MOTOR CO., Ltd. Cowl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7964A (zh) * 2012-10-01 2014-04-0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7878630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
CN113924246A (zh) * 2019-03-22 2022-01-11 印度摩托车国际有限公司 两轮式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36583A1 (en) 2012-04-04
EP2436583B1 (en) 2016-12-14
CN102431616B (zh) 2014-01-22
BRPI1107091B1 (pt) 2020-05-19
JP5555586B2 (ja) 2014-07-23
BRPI1107091A2 (pt) 2013-02-19
JP2012071779A (ja) 201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1616B (zh) 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CN102464050B (zh) 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
EP3002190B1 (en) Saddle-type ride vehicle
JPH011671A (ja) 自動二輪車の風防装置
CN107531301B (zh) 用于摩托车的侧盖结构
EP2767462B1 (en) Saddle type vehicle
US20110036655A1 (en) Three-wheeled motorcycle
EP3059149B1 (en) Front structure of straddle-type vehicle
CN102285402B (zh) 骑乘型车辆
EP2848506B1 (en) Saddle type vehicle
EP2055620B1 (en) Windshield unit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1830259A (zh) 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构造
JP649782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ためのインナーリヤフェンダー構造
EP3002188B1 (en) Saddle-type ride vehicle
CN110949584B (zh) 鞍乘型车辆
JP7238307B2 (ja) 車体カバー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WO2013094294A1 (ja) 鞍乗型車両
CN109789894A (zh) 用于车辆的燃料箱组件
JP6114064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2015223902A (ja) 鞍乗型車両
ITTO20000954A1 (it) Gruppo indicatori di direzione per veicoli a motore.
CN107757781B (zh) 跨乘式车辆
CN110300699A (zh) 跨骑型车辆
CN210175050U (zh) 跨乘型车辆
JP718759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スクリーン固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