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9225B - 骑乘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骑乘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9225B
CN103359225B CN201210501004.9A CN201210501004A CN103359225B CN 103359225 B CN103359225 B CN 103359225B CN 201210501004 A CN201210501004 A CN 201210501004A CN 103359225 B CN103359225 B CN 103359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cover
cover portion
protecgulum
seat
rid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10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9225A (zh
Inventor
森下贤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59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9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9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9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10Ventilation or air guiding devices forming part of fai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骑乘式车辆。前盖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发动机组前方。侧盖与前盖分开形成。前盖包括第一前盖部分和第二前盖部分。第一前盖部分形成为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并同时穿过车辆横向方向的车辆中心,并且向后延伸。第二前盖部分设置在第一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后方。第二前盖部分设置在第一前盖部分的侧向外部。在车辆侧视图中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与第一前盖部分重叠。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包括向后凹入的形状。

Description

骑乘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骑乘式车辆。
背景技术
骑乘式车辆(例如摩托车)包括沿车辆上下方向设置在座椅和踏脚板之间的前盖。考虑到设计、可装配性等而使用具有各种形状的前盖。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JP-A-S59-167384中公开的小型摩托车包括前侧盖和侧面盖。前侧盖由中间部分和左右侧部分形成。中间部分沿着车辆横向方向延伸并同时沿着车辆横向方向穿过车辆中心。同时,中间部分包括向后延伸的弯曲形状。左右侧部分分别从中间部分侧向延伸。侧面盖设置在前侧盖后面,并同时连接到左右侧部分。
此外,在前述小型摩托车中,发动机组设置在前侧盖后面。通过拆下前侧盖,显露出与发动机组的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在执行发动机组的维护工作时,可以通过开口容易地接近发动机组。
前盖刚度的下降与前盖的上述形状有关。具体地,前盖沿车辆上下方向设置在座椅和踏脚板之间。因此,在上下车辆时乘员的脚会接触前盖。由此,需要增强前盖的刚度。
为增强前盖的刚度,假设通过进一步向前延伸沿侧面盖可以减小前盖的尺寸。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前述开口的尺寸减小。因此,发动机组的可接近性不可避免地降低。
此外,在增强前盖的刚度时,前盖的周围空间可根据前盖的形状而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在上下车辆时乘员的脚会易于接触前盖。此外,乘员能够放置其脚的空间减小。这成为使乘员的舒适性降低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骑乘式车辆,从而可以抑制发动机组的可接近性降低和乘员舒适性降低,同时可以增强前盖的刚度。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骑乘式车辆可实现上述目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表示优选实施例。
根据第一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包括车身骨架、座椅、发动机组、踏脚板、前盖和侧盖。座椅由车身骨架支撑。发动机组由车身骨架支撑并同时设置在座椅下方。踏脚板设置在座椅前方并低于座椅。踏脚板设置在发动机组前方。前盖沿车辆上下方向设置在座椅和踏脚板之间。前盖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发动机组前方。在车辆侧视图中侧盖设置在前盖后方。侧盖设置在发动机组的侧向外部。侧盖与前盖分开形成。前盖包括第一前盖部分和第二前盖部分。第一前盖部分设置在座椅下方。第一前盖部分形成为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并同时穿过车辆横向方向的车辆中心,并且向后延伸。第二前盖部分在车辆侧视图中设置在第一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后方。第二前盖部分设置在第一前盖部分的侧向外部。在车辆侧视图中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与第一前盖部分重叠。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包括向后凹入的形状。
根据第二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一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包括侧向向外凹入的形状。
根据第三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一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座椅包括座椅前边缘部分、座椅左侧边缘部分和座椅右侧边缘部分。座椅左侧边缘部分从座椅前边缘部分斜向后并向左延伸。座椅右侧边缘部分从座椅前边缘部分斜向后并向右延伸。第二前盖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左侧边缘部分的侧向外部,并同时在侧视图中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左侧边缘部分下方。第二前盖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右侧边缘部分的侧向外部,并同时在侧视图中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右侧边缘部分下方。
根据第四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一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在正视图中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与第一前盖部分重叠。
根据第五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一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前盖包括凹入部分。凹入部分设置在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的侧向内部并沿着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延伸。
根据第六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五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凹入部分包括孔,该孔形成为连通用于设置发动机组的空间。
根据第七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六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在车辆正视图中该孔设置成与第二前盖部分重叠。
根据第八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六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发动机组包括设置在前盖后方的气缸盖。该孔定位成高于气缸盖。
根据第九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五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前盖包括多个翅片。翅片分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凹入部分中。翅片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翅片沿车辆上下方向间隔地设置,并且将凹入部分分成多个路径。至少一个路径包括与用于设置发动机组的空间连通的孔。
根据第十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九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路径包括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第二路径定位成低于第一路径。第一路径包括与用于设置发动机组的空间连通的孔。第二路径中没有形成孔。
根据第十一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一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第二前盖部分是与第一前盖部分分开提供的构件。
根据第十二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十一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第二前盖部分部分地定位在第一前盖部分后方。第二前盖部分连接至侧盖。
根据第十三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一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并且还包括后座搁脚板,后座搁脚板使得后座乘员能将脚放置在后座搁脚板上。侧盖包括前部,前部定位在第二前盖部分下方并且在第二前盖部分的侧向外部。后座搁脚板设置在侧盖的前部下方。
根据第十四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一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座椅、侧盖和踏脚板形成开口并因此围绕开口。前盖覆盖开口。
根据第十五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涉及根据第十四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在拆下前盖时,在正视图中通过开口至少部分地可观察到发动机组。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前盖是与侧盖分开提供的构件。从而,可以可靠地制造用于发动机组的维护干作的大开口,当拆下前盖时显露出该开口。因此,可以抑制发动机组的可接近性降低。此外,前盖包括第一前盖部分和第二前盖部分。从而可以减小第一前盖部分的尺寸。此外,前盖包括使第一前盖部分和第二前盖部分部分地重叠的形状。因此,可以增强前盖的刚度。此外,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包括向后凹入的形状。因此,可以抑制使乘员能放置其脚的空间被第二前盖部分减小的情况。相应地,可以抑制乘员舒适性降低。
根据第二方面的骑乘式车辆,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包括侧向向外凹入的形状。因此,可以大尺寸地可靠制造使乘员能放置其脚的空间。
根据第三方面的骑乘式车辆,第二前盖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左侧边缘部分的侧向外部,并同时在侧视图中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左侧边缘部分下方。此外,第二前盖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右侧边缘部分的侧向外部,并同时在侧视图中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右侧边缘部分下方。从而可以可靠地制造用于维护工作的大左右宽度的开口。此外,可以可靠地制造更大尺寸的使乘员能放置其脚的空间。
根据第四方面的骑乘式车辆,有可能被乘员的脚撞击的第一前盖可以受到第二前盖保护。
根据第五方面的骑乘式车辆,通过凹入部分可以进一步增强前盖的刚度。
根据第六方面的骑乘式车辆,通过流过前盖的孔的空气流可以增强对发动机组的冷却效率。
根据第七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孔设置成与第二前盖部分重叠。从而可以抑制外来物质(例如垃圾和水)经由孔进入。
根据第八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孔定位成高于气缸盖。从而可以通过孔容易地排出发动机周围的热空气。相应地,可以进一步增强发动机组的冷却效率。
根据第九方面的骑乘式车辆,通过翅片可以增强前盖的刚度。此外,流过孔的空气流被翅片引导,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发动机组的冷却效率。
根据第十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定位成低于第一路径的第二路径中没有形成孔。因此,可以抑制水经过孔进入。
根据第十一方面的骑乘式车辆,第二前盖部分是与第一前盖部分分开提供的构件。因此,可以容易地形成前盖。
根据第十二方面的骑乘式车辆,第二前盖部分部分地定位在第一前盖部分后方。因此,第一前盖部分可以经由第二前盖部分连接至侧盖。
根据第十三方面的骑乘式车辆,侧盖的前部定位在第二前盖部分的侧向外部。此外,后座搁脚板设置在侧盖的前部下方。因此,可以防止后座乘员的脚撞击第二前盖部分。
根据第十四方面的骑乘式车辆,通过从座椅、侧盖和踏脚板拆下前盖可显露出开口。
根据第十五方面的骑乘式车辆,通过开口可以容易地接近发动机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骑乘式车辆的平面图。
图3是后部盖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4是后部盖及其周围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后部盖及其周围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6是前盖和侧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前盖的分解正视图。
图8是前盖的侧视图。
图9是从斜后侧观察的前盖的示图。
图10是图5中的X-X横截面的示图。
图11是图5中的XI-XI横截面的示图。
图12是示出前盖被从侧盖拆下的状态的示图。
图13是根据第一修改形式的前盖的横截面图。
图14是根据第二修改形式的前盖的横截面图。
图15是根据第二修改形式的前盖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图1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1的左侧视图。图2是骑乘式车辆1的平面图。骑乘式车辆1是小型摩托车。骑乘式车辆1包括车身骨架2、转向轴3、前叉4、前轮5、座椅6、发动机组7、后轮8和车身盖9。应当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前后方向表示由坐在座椅6上的乘员观察的车辆纵向方向。左右方向表示由坐在座椅6上的乘员观察的车辆横向方向。正视图和侧视图分别表示车辆正视图和车辆侧视图。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术语“侧向向外”表示远离车辆中心线(参见图2中的C1)的方向,车辆中心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并同时穿过车辆横向方向的中心。术语“侧向向内”表示接近车辆中心线(参见图2中的C1)的方向,车辆中心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并同时穿过车辆横向方向的中心。
例如,通过由铁制成的管来形成车身骨架2。车身骨架2包括头管部分21、下骨架部分22、上骨架部分23和后骨架部分24。应当注意,可以借助于例如弯曲而一体地形成车身骨架2,或者可替换地可以通过借助于例如焊接将多个组件结合而形成车身骨架2。头管部分21沿着车辆横向方向定位在车辆中心。转向轴3可旋转地插入在头管部分21中。把手部分12连接至转向轴3的上部。前叉4连接至转向轴3的下部。前叉4以可旋转状态支撑前轮5。
下骨架部分22连接至头管部分21。下骨架部分22从头管部分21向下延伸。上骨架部分23连接至下骨架部分22的底端。上骨架部分23从下骨架部分22向后延伸。后骨架部分24连接至上骨架部分23的后端。后骨架部分24从上骨架部分23的后端斜向后并向上延伸。
座椅6设置在后骨架部分24上方。座椅6定位在头管部分21后方。座椅6由车身骨架2支撑。应当注意,座椅6可以经由另一构件被车身骨架2支撑,而不是直接连接到车身骨架2。具体地,座椅6可以经由将描述的容纳部分51(参见图4和图5)被后骨架部分24支撑。如图2所示,座椅6包括座椅前边缘部分601、座椅左侧边缘部分602和座椅右侧边缘部分603。座椅前边缘部分601定位在座椅左侧边缘部分602和座椅右侧边缘部分603前方。座椅左侧边缘部分602从座椅前边缘部分601斜向后并向左延伸。座椅右侧边缘部分603从座椅前边缘部分601斜向后并向右延伸。
发动机组7设置在座椅6下方。发动机组7由车身骨架2支撑。发动机组7通过支架(图中未示出)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身骨架2。发动机组7包括输出轴(图中未示出)。后轮8可旋转地由输出轴支撑。发动机组7和后轮8形成可相对于车身骨架2枢转的组合摆动装置。
如图1所示,车身盖9包括前部盖13、后部盖14和下盖15。前部盖13主要覆盖头管部分21和下骨架部分22周围。后部盖14定位在座椅6下方。后部盖14覆盖后骨架部分24的前侧和两个侧面。下文将详细说明后部盖14。下盖15沿前后方向定位在前部盖13和后部盖14之间。下盖15连接前部盖13和后部盖14。下盖15包括踏脚板16。
踏脚板16沿前后方向定位在前轮5和座椅6之间。踏脚板16定位在座椅6前方并低于座椅6。踏脚板16设置在发动机组7前方。踏脚板16是坐在座椅6上的乘员在行驶过程中可放置其脚的表面。踏脚板16定位在上骨架部分23上方。踏脚板16沿前后方向定位在下骨架部分22和后骨架部分24之间。踏脚板16包括沿车辆横向方向的完全平坦形状。这里的表达“踏脚板16平坦”表示踏脚板16平坦而达到使得乘员能将其脚放置在搁脚部分的任意部分上的程度。也就是说,可以在踏脚板16上形成凹凸形状以用于防滑目的等。
图3是后部盖14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4是后部盖14及其周围的结构的侧视图。应当注意,图4省略表示座椅6。图5是后部盖14及其周围的结构的正视图。后部盖14包括侧方下盖17、前盖18和侧盖19。
侧方下盖17设置在踏脚板16后方。侧方下盖17连接至踏脚板16的后部。侧方下盖17与踏脚板16一体地形成。在侧视图中,侧方下盖17设置在发动机组7前方。如图5所示,侧方下盖17包括左侧下盖17a和右侧下盖17b。左侧下盖17a和右侧下盖17b设置成沿车辆横向方向彼此远离。如图4所示,左侧下盖17a的上边缘部分171在侧视图中斜向上并向后延伸。左侧下盖17a的下边缘部分172连接至踏脚板16。左侧下盖17a的后边缘部分173斜向上且向后延伸。左侧后座搁脚板31a设置在左侧下盖17a的后边缘部分下方,以使得后座乘员能将其脚放置在左侧后座搁脚板31a。类似地,右侧后座搁脚板31b(参见图5)设置在右侧下盖17b的后边缘部分下方,以使得后座乘员能将其脚放置在右侧后座搁脚板31b上。右侧下盖17b包括与左侧下盖17a两侧对称的形状。因此,在下文中将省略对右侧下盖17b的详细描述。
前盖18沿上下方向设置在座椅6和踏脚板16之间。图6是前盖18和侧盖19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前盖18的分解正视图。图8是前盖18的侧视图。前盖18可拆卸地连接到侧盖19。前盖18包括第一前盖部分32和第二前盖部分33。此外,第二前盖部分33包括左前盖33a和右前盖33b。
第一前盖部分32设置在座椅6下方。第一前盖部分32设置成穿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辆横向中心(参见图2中的C1)。第一前盖部分32的形状适合于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并同时向后延伸。如图6所示,第一前盖部分32包括前盖前表面部分34、前盖左后部分35、前盖右后部分36和前盖底部37。第一前盖部分32覆盖座椅6和踏脚板16之间的区域。
前盖前表面部分34设置成穿过前述车辆中心(参见图2中的C1)。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发动机组7前方。也就是说,在正视图中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至少一部分与发动机组7重叠。前盖前表面部分34包括向前弯曲的凸形。如图8所示,前盖前表面部分34包括前缘部分341。在侧视图中,前缘部分341包括向后凹入形状。
如图7所示,前盖前表面部分34包括多个翅片38a和38b。在正视图中,翅片38a和38b设置成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翅片38a和38b从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表面向前突出。具体地,前盖前表面部分34包括多个左翅片38a和多个右翅片38b。在正视图中,多个左翅片38a从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左侧边缘部分342侧向向内延伸。多个左翅片38a沿上下方向排列。多个左翅片38a设置成沿上下方向彼此分开。在正视图中,多个左翅片38a侧向向内逐渐变尖。在正视图中,多个右翅片38b从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右侧边缘部分343侧向向内延伸。多个右翅片38b沿上下方向排列。多个右翅片38b设置成沿上下方向彼此分开。在正视图中,多个右翅片38b侧向向内逐渐变尖。
前盖前表面部分34包括壁部分39a和39b。壁部分39a和39b从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表面向前突出。具体地,前盖前表面部分34包括左壁部分39a和右壁部分39b。左壁部分39a沿着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左侧边缘部分342设置。左壁部分39a设置在多个左翅片38a之中。应当注意,左壁部分39a不是沿着所有的左翅片38a设置,因此,前盖前表面部分34包括不设置左壁部分39a的间隙部分G1。右壁部分39b沿着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右侧边缘部分343设置。右壁部分39b设置在多个右翅片38b之中。右壁部分39b沿着所有的右翅片38b设置。
前盖前表面部分34包括横向凹槽41。横向凹槽41形成于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下部中。横向凹槽41沿着车辆横向方向延伸。横向凹槽41从左侧边缘部分342形成至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右侧边缘部分343。
前盖左后部分35从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上部向后延伸。如图6所示,前盖左后部分35包括孔351。螺钉穿过孔351以将前盖左后部分35固定到侧盖19。前盖左后部分35包括多个狭缝352。左前盖33a的(将描述的)上侧突起42装入狭缝352中。前盖右后部分36包括与前盖左后部分35两侧对称的形状。因此,将省略对前盖右后部分36的详细说明。前盖底部37从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底部向前突出。前盖底部37包括沿前后方向和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的板形。前盖底部37包括孔371。螺钉穿过孔371以将第一前盖部分32固定到踏脚板16。
左前盖33a是与第一前盖部分32分开提供的构件。左前盖33a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前盖部分32。如图5所示,左前盖33a设置在第一前盖部分32的侧向外部。如图8所示,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定位在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左侧边缘部分342前方。在侧视图中,左前盖33a设置在第一前盖部分32的前缘部分341后方。在侧视图中,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与第一前盖部分32重叠。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包括向后凹入形状。具体地,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包括上端部分332、下端部分333和中间部分334。下端部分333定位在上端部分332前方。中间部分334沿上下方向定位在上端部分332和下端部分333之间。中间部分334定位在上端部分332和下端部分333后方。中间部分334设置成沿上下方向更靠近上端部分332,而不是下端部分333。也就是说,沿上下方向上端部分332和中间部分334之间的距离小于中间部分334和下端部分333之间的距离。
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包括上前缘部分335和下前缘部分336。上前缘部分335从上端部分332朝向中间部分334延伸。上前缘部分335斜向下并向后延伸。下前缘部分336设置在上前缘部分335下方。下前缘部分336从中间部分334朝向下端部分333延伸。下前缘部分336斜向下并向前延伸。
左前盖33a的上边缘部分337向后延伸。更具体地,左前盖33a的上边缘部分337斜向下且向后延伸。在侧视图中,左前盖33a的上边缘部分337定位成低于第一前盖部分32的上边缘部分321。如图6和图8所示,左前盖33a包括多个上侧突起42。多个上侧突起42沿着左前盖33a的上边缘部分337排列。通过将上侧突起42装入狭缝352中使左前盖33a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前盖部分32。
左前盖33a的下边缘部分338斜向上且向后延伸。在侧视图中,左前盖33a的下边缘部分338定位在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左侧边缘部分342后方。因此,左前盖33a的一部分定位在第一前盖部分32后方。左前盖33a包括多个后侧突起43。多个后侧突起43沿着左前盖33a的下边缘部分338排列。通过将后侧突起43装入左侧盖19a的孔194中使左前盖33a可拆卸地连接到将描述的左侧盖19a。
在侧视图中,左前盖33a的后端部分339定位在左前盖33a的上边缘部分337和下边缘部分338之间的交叉点上。左前盖33a的后端部分339设置成高于前边缘部分的中间部分334。左前盖33a的后端部分339设置在第一前盖部分32的后端部分322前方。在侧视图中,左前盖33a的后端部分339设置在前盖左后部分35的下边缘部分323上。
如图7所示,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包括侧向向外凹入的形状。具体地,前述中间部分334设置在上端部分332的侧向外部。中间部分334设置在下端部分333的侧向外部。在正视图中,上前缘部分335向下并侧向向外倾斜。在正视图中,下前缘部分336向上并侧向向外倾斜。此外,左前盖33a包括第一表面部分44和第二表面部分45。第一表面部分44向下并侧向向外倾斜。第二表面部分45设置在第一表面部分44下方。第二表面部分45向上并侧向向外倾斜。
图9是从斜后侧观察的前盖18的示图。如图9所示,左前盖33a包括多个突起部分46。突起部分46设置在左前盖33a的内表面上。突起部分46从左前盖33a的内表面突出。左前盖33a可拆卸地在突起部分46处连接至第一前盖部分32。每个突起部分46包括孔,螺钉穿过该孔。此外,第一前盖部分32包括多个凸台48。凸台48设置在第一前盖部分32的后表面上。通过将螺钉插入突起部分46的孔47和凸台48的孔(图中未示出)使左前盖33a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前盖部分32。此外,左前盖33a在其下部中包括孔49。第一前盖部分32在其前盖底部37中包括孔(图中未示出)。通过将螺钉插入左前盖33a的下部中的孔49和前盖底部37的孔使左前盖33a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一前盖部分32。右前盖33b包括与左前盖33a两侧对称的形状。因此,将省略对右前盖33b的详细说明。
图10是图5中的X-X横截面的示图。图11是图5中的XI-XI横截面的示图。图12是前盖18从侧盖19拆下的状态的正视图。在图10和图11中,座椅6的位置概念性地用双点划线表示。如图10和图12所示,电气部件50和容纳部分51设置在后部盖14的内部空间中。电气部件50和容纳部分51设置在座椅6下方。例如,电气部件50包括ECU(电子控制单元)和电池。
如图10和图11所示,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侧向向内延伸,并同时在正视图中与第一前盖部分32重叠。类似地,右前盖33b的前缘部分330侧向向内延伸,并同时在正视图中与第一前盖部分32重叠。
此外,前盖18包括左凹入部分52a和右凹入部分52b。左凹入部分52a设置在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的侧向内部。右凹入部分52b设置在右前盖33b的前缘部分330的侧向内部。左凹入部分52a沿着左前盖33a的上述前缘部分33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右凹入部分52b沿着右前盖33b的上述前缘部分33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具体地,左凹入部分52a和右凹入部分52b包括在第一前盖部分32中。左凹入部分52a设置在前述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表面和左壁部分39a之间。右凹入部分52b设置在前述前盖前表面部分34的表面和右壁部分39b之间。前述左翅片38a部分地设置在左凹入部分52a中。左翅片38a将左凹入部分52a分成多个路径。前述右翅片38b部分地设置在右凹入部分52b中。右翅片38b将右凹入部分52b分成多个路径。
如图11所示,左凹入部分52a中形成有孔53,以用于连通设置发动机组7的空间。孔53设置在第一前盖部分32的前述间隙部分G1和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之间。也就是说,孔53形成于由左翅片38a分开的多个路径中的至少一者中。如图5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孔53形成于位于从底部的第三个左翅片38a和第二个左翅片38a之间的路径P1(在下文中称作“第一路径P1”)中。应当注意,如图10所示,左壁部分39a和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相邻地设置在路径P0中,路径P0紧邻地高于第一路径P1,因此,在路径P0中没有形成孔。此外,在定位成低于第一路径P1的路径P2(在下文中称作“第二路径P2”)中没有形成孔。第二路径P2定位成由左翅片38a分开的多个路径中的最低者。更具体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除了第一路径P1之外,在路径中没有形成孔。也就是说,在由右翅片38b分开的多个路径中的任一者中没有形成孔。在正视图中,孔53设置成与左前盖33a重叠。因此,在正视图中没有从外面显露出孔53。如图5所示,孔53定位成高于发动机组7的气缸盖70。
如图3所示,左前盖33a定位在座椅左侧边缘部分602下方。此外,在图10的横截面图中,左前盖33a定位在座椅左侧边缘部分602的侧向外部。因此,左前盖33a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左侧边缘部分602的侧向外部。此外,在图10的横截面图中,左前盖33a定位在座椅6的左侧端部604的侧向内部。因此,左前盖33a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6的左侧端部604的侧向内部。左侧端部604是位于座椅6中的最左部分。与左前盖33a类似,在侧视图中右前盖33b也定位在座椅右侧边缘部分603下方。右前盖33b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右侧边缘部分603的侧外部。此外,右前盖33b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6的右侧端部605的侧向内部。右侧端部605是位于座椅6中的最右部分。
此外,在图10的横截面图中,第一前盖部分32的左侧边缘部分342定位在座椅左侧边缘部分602的侧向外部。此外,第一前盖部分32的右侧边缘部分343定位在座椅右侧边缘部分603的侧向外部。因此,第一前盖部分32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左侧边缘部分602的侧向外部。此外,第一前盖部分32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右侧边缘部分603的侧向外部。
如图1所示,尾灯20连接至侧盖19。如图6所示,侧盖19包括左侧盖19a和右侧盖19b。如图4所示,在侧视图中左侧盖19a设置在前盖18后方。左侧盖19a设置在发动机组7的侧向外部。左侧盖19a是与前盖18分开形成的构件。在侧视图中,左侧盖19a的前部定位在左前盖33a下方。左侧盖19a的前部的上边缘部分191设置成与左侧盖19a的下边缘部分338相邻。左侧盖19a的前部的下边缘部分192设置成与左侧下盖17a的上边缘部分171相邻。左后座搁脚板31a设置在左侧盖19a的前部下方。左侧盖19a在其上部中包括孔193。左侧盖19a的孔193设置在与前盖左后部分35的孔351重叠的位置上。此外,容纳部分51也包括孔(图中未示出)。容纳部分51的孔设置在与左侧盖19a的孔193重叠的位置上。通过将螺钉插入左侧盖19a的孔193、前盖左后部分35的孔351和容纳部分51的孔,使左侧盖19a和第一前盖部分32可拆卸地连接至容纳部分51。
如图5所示,左侧盖19a的前部定位在左前盖33a的侧向外部。如图6所示,左侧盖19a的前部包括多个孔194。多个孔194沿着左侧盖19a的前部的上边缘部分191排列。通过将左前盖33a的后侧突起43装入左侧盖19a的孔194中,使左前盖33a可拆卸地连接至左侧盖19a。右侧盖19b包括与左侧盖19a两侧对称的形状。因此,将省略对右侧盖19b的详细说明。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1具有下列特征。
前盖18可拆卸地连接至侧盖19。因此,可以容易地从侧盖19拆下前盖18。如图12所示,发动机组7设置在前盖18后方。此外,由座椅6、侧盖19和踏脚板16形成并围绕开口。前盖18覆盖该开口。也就是说,第一前盖部分32和第二前盖部分33覆盖该开口。因此,如图12所示,当从侧盖19拆下前盖18时,显露出用于发动机组7的维护工作的开口。也就是说,当从侧盖19拆下第一前盖部分32和第二前盖部分33时显露出用于维护工作的开口。因此,可以可靠地制造用于维护工作的大开口,同时第一前盖部分32的尺寸可以减小。此外,在侧视图中左前盖33a至少部分地与第一前盖部分32重叠。此外,在侧视图中右前盖33b至少部分地与第一前盖部分32重叠。也就是说,前盖18包括第一前盖部分32和第二前盖部分33部分重叠的形状。相应地,前盖18的刚度可以增强。此外,有可能被乘员的脚撞击的第一前盖部分32可以受到第二前盖部分33保护。
此外,可以大尺寸地制造用于维护工作的开口。因此,可以抑制发动机组7的可接近性降低。此外,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和右前盖33b的前缘部分330分别具有向后凹入的形状。因此,可以抑制用于使乘员能放置其脚的空间被左前盖33a和右前盖33b减小的情况。相应地,可以抑制乘员舒适性降低。
特别地,在具有发动机组7和后轮8上下枢转的组合摆动装置的骑乘式车辆中,期望增大左侧盖19a和右侧盖19b之间的空间。但是,当左侧盖19a和右侧盖19b之间的空间增大时,会产生由于前盖18尺寸增大而引起前盖18刚度减小的缺点。但是,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1中,前盖18包括第一前盖部分32和第二前盖部分33。因此,即使增大左侧盖19a和右侧盖19b之间的空间,也可以抑制前盖18刚度减小。
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和右前盖33b的前缘部分330分别具有侧向向外凹入的形状。因此,可以大尺寸地可靠制造使乘员能放置其脚的空间。
左前盖33a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左侧边缘部分602的侧向外部,并同时在侧视图中定位在座椅左侧边缘部分602下方。此外,右前盖33b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座椅右侧边缘部分603的侧向外部,并同时在侧视图中定位在座椅右侧边缘部分603下方。因此,可以可靠地沿车辆横向方向在左前盖33a和右前盖33b之间制造大宽度。相应地,可以可靠地沿车辆横向方向制造用于维护工作的开口的大宽度。此外,可以大尺寸地可靠制造使乘员能放置其脚的空间。
左前盖33a设置在第一前盖部分32的左侧的侧向,而右前盖33b设置在第一前盖部分32的右侧的侧向。因此,有可能被乘员的脚撞击的第一前盖部分32可以受到第二前盖部分33保护。
前盖18包括左凹入部分52a和右凹入部分52b。因此,可以利用左凹入部分52a和右凹入部分52b进一步增强前盖18的刚度。特别地,左凹入部分52a和右凹入部分52b沿上下方向延伸。因此,可相对于竖直弯曲增强前盖18的刚度。
前盖18包括孔53,孔53连通至容纳发动机组7的内部空间。因此,通过流过前盖18的孔53的空气流可以增强对发动机组7的冷却效率。此外,孔53设置成与第二前盖部分33重叠。从而可以抑制外来物质(例如垃圾和水)通过孔53进入。此外,孔53定位成高于气缸盖70。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发动机组7的冷却效率。
前盖18包括左翅片38a和右翅片38b。因此,利用左翅片38a和右翅片38b可以进一步增强前盖18的刚度。特别地,左翅片38a和右翅片38b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因此,可以相对于横向弯曲增强前盖18的刚度。此外,流过孔53的空气流由左翅片38a引导。因此可以增强对发动机组7的冷却效率。
定位成低于第一路径P1的第二路径P2和第三路径P3没有孔。因此,可以抑制水经由孔进入。相应地,可以抑制水进入容纳部分51。
左前盖33a和右前盖33b是与第一前盖部分32分开提供的构件。因此,即使前盖18具有复杂形状,也可容易地形成前盖18。
第二前盖部分33部分地定位在第一前盖部分32后方。因此,第一前盖部分32可以经由第二前盖部分33连接至侧盖19。
侧盖19的前部定位在左前盖33a的侧向外部。此外,左后座搁脚板31a设置在左侧盖19a的前部下方。类似地,右侧盖19b的前部定位在右前盖33b的侧向外部。此外,右后座搁脚板31b设置在右侧盖19b的前部下方。因此,可以防止后座乘员的脚撞击左侧盖19a或右侧盖19b。
在正视图中,在拆下前盖18的条件下,通过孔至少部分地显露出发动机组7。因此,可以容易地接近发动机组7。
上文说明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骑乘式车辆不限于摩托车,并且包括三轮车、全地形车和雪地车辆。此外,摩托车不限于小型摩托车,并且包括脚踏或运动型摩托车。
第一前盖部分32的形状可以改变,而不限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形状。左前盖33a的形状和右前盖33b的形状可以改变,而不限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形状。左侧盖19a的形状和右侧盖19b的形状可以改变,而不限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形状。例如,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正视图中左前盖33a的前缘部分331与第一前盖部分32重叠。此外,在正视图中右前盖33b的前缘部分330与第一前盖部分32重叠。也就是说,在正视图中第二前盖部分33的前缘部分与第一前盖部分32重叠。但是,在正视图中第二前盖部分33的前缘部分可以不与第一前盖部分32重叠。
前盖18的孔的数量或位置不限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数量和位置。例如,图13是根据第一修改形式的前盖18的横截面图。图13的横截面图示出与图5中的XI-XI横截面相同位置的横截面。如图13所示,孔54可以形成于第一前盖部分32的右侧边缘部分343和右前盖33b的前缘部分330之间。可替换地,前盖18可以没有孔。
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左前盖33a和右前盖33b分别是与第一前盖部分32分开提供的构件。也就是说,第二前盖部分33是与第一前盖部分32分开提供的构件。但是,第二前盖部分33可以与第一前盖部分32一体形成。例如,图14是根据第二修改形式的前盖18的横截面图。图14的横截面图示出与图5中的XI-XI横截面相同位置的横截面。如图14所示,左前盖33a和右前盖33b与第一前盖部分32一体形成。也就是说,第二前盖部分33与第一前盖部分32一体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前盖18也可以形成为使第一前盖部分32和第二前盖部分33部分重叠的形状。应当注意在图14中没有形成孔,但是可以在图14中形成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类似的孔53或第一修改形式中的孔53和54。
第一前盖部分32中的左翅片38a的数量或形状和右翅片38b的数量或形状不限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数量或形状。例如,如在图15所示的根据第三修改形式的前盖18中能看到的,可以省略左翅片38a和右翅片38b。此外,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左翅片38a部分地设置在左凹入部分52a中,而右翅片38b部分地设置在右凹入部分52b中。但是,左翅片38a可以完全设置在左凹入部分52a中。右翅片38b可以完全设置在右凹入部分52b中。
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凹入部分52a和52b包括在第一前盖部分32中,但是凹入部分52a和52b可以包括在第二前盖部分33中。可替换地,凹入部分52a和52b可以形成为跨过第一前盖部分32和第二前盖部分33。也就是说,第一前盖部分32和/或第二前盖部分33可以包括凹入部分52a和52b。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提供骑乘式车辆,从而可以抑制发动机组的可接近性降低和乘员舒适性降低,同时可以增强前盖的刚度。
附图标记列表
2车身骨架
6车把
7发动机组
16踏脚板
18前盖
19侧盖
31a,31b后座搁脚板
32第一前盖部分
33第二前盖部分
38a,38b翅片
52a,52b凹入部分
53孔
70气缸盖
601座椅前边缘部分
602座椅左侧边缘部分
603座椅右侧边缘部分
P1-P3路径

Claims (15)

1.一种骑乘式车辆,其包括:
车身骨架;
由所述车身骨架支撑的座椅;
由所述车身骨架支撑的发动机组,所述发动机组设置在所述座椅下方;
踏脚板,其设置在所述座椅前方并低于所述座椅,所述踏脚板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组前方;
前盖,其沿车辆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座椅和所述踏脚板之间,所述前盖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组前方;和
侧盖,其在车辆侧视图中设置在所述前盖后方,所述侧盖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组的侧向外部,所述侧盖与所述前盖分开形成,
其中,所述前盖包括第一前盖部分和第二前盖部分,
所述第一前盖部分设置在所述座椅下方,所述第一前盖部分形成为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并同时穿过所述车辆横向方向的车辆中心,并且向后延伸,
所述第二前盖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前盖部分的侧向外部,并同时在所述车辆侧视图中设置在所述第一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后方,
在所述车辆侧视图中所述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与所述第一前盖部分重叠,并且
所述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包括向后凹入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包括侧向向外凹入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座椅前边缘部分;座椅左侧边缘部分,其从所述座椅前边缘部分斜向后并向左延伸;和座椅右侧边缘部分,其从所述座椅前边缘部分斜向后并向右延伸,
所述第二前盖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座椅左侧边缘部分的侧向外部,并同时在侧视图中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座椅左侧边缘部分下方,并且
所述第二前盖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座椅右侧边缘部分的侧向外部,并同时在侧视图中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座椅右侧边缘部分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在正视图中所述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与所述第一前盖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前盖包括凹入部分,所述凹入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的侧向内部并沿着所述第二前盖部分的前缘部分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凹入部分包括孔,所述孔形成为连通用于设置所述发动机组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前盖包括多个翅片,所述翅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凹入部分中,所述翅片沿所述车辆横向方向延伸,
所述翅片沿所述车辆上下方向间隔地设置,并且将所述凹入部分分成多个路径,并且
至少一个路径包括与用于设置所述发动机组的空间连通的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路径包括第一路径和定位成低于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二路径,所述第一路径包括与用于设置所述发动机组的空间连通的孔,所述第二路径中没有形成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在车辆正视图中所述孔设置成与所述第二前盖部分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发动机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盖后方的气缸盖,所述孔定位成高于所述气缸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第二前盖部分是与所述第一前盖部分分开提供的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第二前盖部分部分地定位在所述第一前盖部分后方,所述第二前盖部分连接至所述侧盖。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还包括:
后座搁脚板,其使得后座乘员能将脚放置在所述后座搁脚板上,其中,所述侧盖包括前部,所述前部定位在所述第二前盖部分下方并且在所述第二前盖部分的侧向外部,所述后座搁脚板设置在所述侧盖的所述前部下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座椅、所述侧盖和所述踏脚板形成开口并因此围绕所述开口,所述前盖覆盖所述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在拆下所述前盖时,在正视图中通过所述开口至少部分地可观察到所述发动机组。
CN201210501004.9A 2012-03-27 2012-11-29 骑乘式车辆 Active CN103359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0636 2012-03-27
JP2012070636A JP2013203083A (ja) 2012-03-27 2012-03-27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9225A CN103359225A (zh) 2013-10-23
CN103359225B true CN103359225B (zh) 2016-02-03

Family

ID=47172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1004.9A Active CN103359225B (zh) 2012-03-27 2012-11-29 骑乘式车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644488B1 (zh)
JP (1) JP2013203083A (zh)
CN (1) CN103359225B (zh)
ES (1) ES2467150T3 (zh)
MY (1) MY160294A (zh)
TW (1) TWI4788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88331A (ja) * 2014-11-06 2016-05-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DE102015221678A1 (de) * 2015-11-05 2017-05-1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kleidungs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695915B2 (ja) * 2018-02-23 2020-05-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被冷却体保護構造
WO2020202191A1 (en) * 2019-03-29 2020-10-08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 scooter type two-wheeled vehicle
JP7022774B2 (ja) * 2020-02-12 2022-02-1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5465A (en) * 1985-01-17 1987-12-29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ody construction for motor scooter vehicles
CN201169331Y (zh) * 2008-02-22 2008-12-24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脚踏板的辅助装置
CN101531227A (zh) * 2009-04-10 2009-09-16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踏板摩托车电瓶盖板与脚踏板安装结构
CN201980338U (zh) * 2011-04-07 2011-09-21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车体盖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28070A (ja) * 1983-01-10 1984-07-2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タ型車輛
JPS59167384A (ja) 1983-03-15 1984-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タの外殻カバ−取付構造
JPH0224281A (ja) * 1988-07-14 1990-01-26 Suzuki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の外殻カバー構造
JP3852714B2 (ja) * 1996-03-19 2006-12-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JP3777219B2 (ja) * 1996-06-19 2006-05-2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における車体カバー
JP4267782B2 (ja) * 1999-09-30 2009-05-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のフロアステップ構造
BR0116733B1 (pt) * 2001-01-09 2010-12-14 estrutura de cobertura de corpo de veÍculo em motocicletas.
TWM340216U (en) * 2008-02-15 2008-09-11 Kwang Yang Motor Co Auxiliary device for motorbike peda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5465A (en) * 1985-01-17 1987-12-29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ody construction for motor scooter vehicles
CN201169331Y (zh) * 2008-02-22 2008-12-24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脚踏板的辅助装置
CN101531227A (zh) * 2009-04-10 2009-09-16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踏板摩托车电瓶盖板与脚踏板安装结构
CN201980338U (zh) * 2011-04-07 2011-09-21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车体盖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60294A (en) 2017-02-28
TW201341264A (zh) 2013-10-16
EP2644488B1 (en) 2014-05-14
TWI478846B (zh) 2015-04-01
CN103359225A (zh) 2013-10-23
JP2013203083A (ja) 2013-10-07
EP2644488A1 (en) 2013-10-02
ES2467150T3 (es) 2014-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9225B (zh) 骑乘式车辆
EP2921388B1 (en) Vehicle
CN102069873B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EP2835308B1 (en) Front cowl stay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591271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防風構造
TWI647384B (zh) 跨騎型車輛之空氣濾清器構造
EP2176116B1 (en) Scooter type vehicle
CN102556230A (zh) 鞍乘型车辆的内架结构
CN103183087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
CN103183071B (zh) 骑乘型车辆
CN102285402B (zh) 骑乘型车辆
EP2428437B1 (en) Leg shield structure of saddle-ride-type vehicle
CN103661706B (zh) 跨骑式车辆
US8801074B2 (en) Body cover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585250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04417661B (zh) 车身罩构造
JP2012176720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着座検出装置
CN102815353B (zh) 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
JP2009173216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CN110949584B (zh) 鞍乘型车辆
EP2088069A1 (en) Body frame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6126936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CN103183073B (zh) 骑乘型车辆
CN110300699B (zh) 跨骑型车辆
US20160304145A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