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0349B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10349B CN103010349B CN201210339488.1A CN201210339488A CN103010349B CN 103010349 B CN103010349 B CN 103010349B CN 201210339488 A CN201210339488 A CN 201210339488A CN 103010349 B CN103010349 B CN 1030103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handlebar
- instrument
- instrument mask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62J17/04—Windscree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48—Fairings forming part of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2—Handlebars; Handlebar 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并维持生产率,且提高外观性的车辆。所述车辆中,通过仪表罩(70)从前部罩半体(32)的上部覆盖到后部罩半体(33)的下部。挡风罩(42)由挡风罩支架(48)支承,该挡风罩支架(48)通过设置在仪表罩(70)上部的支架用凹部(72)。仪表罩(70)的最前端(73)与照明装置(41)的上端(49)接近,且仪表罩(70)的最下端(74)延伸至覆盖车把紧固部(67)的位置。由于使仪表罩具有覆盖照明装置上方及车把紧固部的功能,没有增加部件件数,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并维持生产率,且提高外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把由车把罩覆盖的车辆。
背景技术
例如,在机动二轮车中有时设有覆盖车把的车把罩。已知有如下这样的车辆:在车把罩的上部设置仪表用开口部,并将仪表单元以显示面与该仪表用开口部面对的方式安装在车把罩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3))。
专利文献1的图3示出由车把罩(51)(带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符号。以下相同。)覆盖了机动二轮车的车把(13)的机动二轮车。车把罩(51)包括:安装仪表单元(98)的车把罩主体(64);覆盖仪表单元(98)的显示面(99)的仪表罩(65)。
车把罩主体(64)还包括覆盖车把(13)的车辆前方侧的前部罩半体(66)和覆盖车把(13)的车辆后方侧的后部罩半体(67)。通过使紧固构件(83)通过该后部罩半体(67)下部的车把紧固部(81),并将紧固构件(83)紧固到在车把(13)上设置的支架(78)上,由此将后部罩半体(67)安装在车把(13)上。
然而,由于车把紧固部(81)及紧固构件(83)向车把罩(51)的后方露出,因此驾驶员能够观察到,从而有损外观性。作为对策,当另行设置其它部件来遮挡车把紧固部(81)及紧固构件(83)时,另行设置其它部件花费成本,此外由于另行安装其它部件而导致生产率降低。因此,寻求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并维持生产率,且提高外观性的车辆的前部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446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并维持生产率,且提高外观性的车辆。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车辆的前部结构,在覆盖车把的车把罩的上部设有仪表用开口部,仪表单元以显示面与该仪表用开口部面对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车把罩上,在所述车把罩的车辆前侧设有照亮前方的照明装置,所述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把罩的背面中央下部设有将所述车把罩紧固于所述车把的车把紧固部,在所述车把罩上安装有覆盖所述仪表用开口部的周缘部的仪表罩,所述仪表罩的最前端与所述照明装置的上端接近,所述仪表罩的最下端延伸至覆盖所述车把紧固部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仪表罩至少通过设置在车把罩的背面上的仪表罩背面卡止部和分别设置在车把罩的左右的侧面上的仪表罩侧面紧固部而安装到车把罩上。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仪表罩背面卡止部在仪表用开口部的最下端与车把紧固部之间设置在车宽方向左右两处。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仪表罩侧面紧固部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设置在车把两端的把手的下方。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仪表罩上设有使该仪表罩与车把罩卡止的前方卡止部,该前方卡止部配置在比仪表用开口部靠车辆前方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涉及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车把罩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分割开的前部罩半体及后部罩半体构成,仪表罩背面卡止部及仪表罩侧面紧固部安装在后部罩半体上,前方卡止部安装在前部罩半体上。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在车把罩的背面中央下部设有将车把罩紧固于车把的车把紧固部,仪表罩的最前端与照明装置的上端接近,且仪表罩的最下端延伸至覆盖车把紧固部的位置。
由于使仪表罩的最前端接近照明装置上端,因此即使不利用车把罩覆盖照明装置上方也可,能够相应地减少车把罩的材料费。另外,由于利用仪表罩覆盖车把紧固部,因此不需要另行设置覆盖车把紧固部的其它部件,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成本。
此外,由于使仪表罩的最下端延伸至覆盖车把紧固部的位置,因此能够从外方遮挡车把紧固部而提高外观性。
由于使原有的仪表罩具有覆盖照明装置上方及车把紧固部的功能,没有增加部件件数,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并维持生产率,且提高外观性。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仪表罩至少通过设置在车把罩的背面上的仪表罩背面卡止部和分别设置在车把罩的左右的侧面上的仪表罩侧面紧固部而安装到车把罩上。
由于将仪表罩卡挂到仪表罩背面卡止部上后,将仪表罩紧固到仪表罩侧面紧固部,因此紧固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生产率。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仪表罩背面卡止部在仪表用开口部的最下端与车把紧固部之间设置在车宽方向左右两处。
由于仪表罩背面卡止部设置在车宽方向左右两处,因此仪表罩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作业性得以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仪表罩侧面紧固部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设置在车把两端的把手的下方。
由于仪表罩侧面紧固部设置在把手的下方,因此仪表罩侧面紧固部在把手遮的背后而不易从外方看到,外观性得以提高。通过驾驶员握持把手,使得仪表罩侧面紧固部更不易被看到,能够进一步提高外观性。
此外,仪表罩背面卡止部位于车把紧固部的上方,仪表罩侧面紧固部位于车把紧固部的下方。即,仪表罩通过位于车把紧固部的上方的仪表罩背面卡止部紧固于车把罩,且通过位于车把紧固部的下方的仪表罩侧面紧固部紧固于车把罩。其结果是,能够在车把紧固部的上下安装仪表罩,从而能够考虑车把紧固部的位置而平衡良好且有效地将仪表罩安装在车把罩上。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在仪表罩上设有使该仪表罩与车把罩卡止的前方卡止部。
除了仪表罩背面卡止部、仪表罩侧面紧固部之外,仪表罩还通过前方卡止部卡止于车把罩。由于紧固部和卡止部多,因此仪表罩相对于车把罩的支承刚性得以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车把罩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分割开的前部罩半体及后部罩半体构成,仪表罩背面卡止部及仪表罩侧面紧固部安装在后部罩半体上,前方卡止部安装在前部罩半体上。
由于仪表罩跨前部罩半体和后部罩半体,因此前部罩半体与后部罩半体的交界的一部分被仪表罩遮挡,从而能够提高外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仪表罩的主视图。
图7是说明仪表罩相对于车把罩的位置的图。
图8是说明仪表罩的安装的图。
图9是说明铰链罩(knuckle guard)的安装的图。
图10是铰链罩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作用图。
图12是铰链罩的作用图。
符号说明:
10…车辆(机动二轮车)
18…车把
31…车把罩
32…前部罩半体
33…后部罩半体
41…照明装置
42…挡风罩
44…把手
47…前操纵杆
50…铰链罩
51…上部连续面
52…定向壁
53…下部连续面
54…操纵杆插入孔
55…与车把罩的对合面
56…上前部安装部
57…上后部安装部
58…下部安装部
59…后方部
61…与铰链罩的对合面
62…切口部
63…分割面
66…背面中央下部
67…车把紧固部
68…上部倾斜面
69…下部倾斜面
70…仪表罩
73…最前端
74…最下端
78…前方卡止部
81…仪表用开口部
82…仪表单元
83…显示面
84…周缘部
105…背面
111…仪表罩背面卡止部
112…侧面
114…仪表罩侧面紧固部
121、122、125…安装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中及实施例中,“上”、“下”、“前”、“后”、“左”、“右”分别表示从乘坐在机动二轮车上的驾驶员观察到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沿着符号的方向观察。
【实施例】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辆10是小型摩托车型的机动二轮车10,具有:从设置在车辆10的前部的头管11向下方延伸的下行框架12;从该下行框架12的下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下框架13;从该下框架13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座椅轨道14。
另外,机动二轮车10具有:由头管11轴支承的底桥15;设置在该底桥15上,且在下部支承前轮16的前叉17;设置在该前叉17的上部,且对前轮16进行转向的车把18;能够上下摆动地设置在下框架13的后部,且在后部具备后轮21的动力单元22;与该动力单元22连接,将空气向动力单元22供给的空气滤清器23;设置在动力单元22与座椅轨道14之间,吸收来自地面的冲击的后缓冲件24;设置在座椅轨道14的上部,供乘客就坐的座椅25;设置在座椅轨道14上,贮存燃料的燃料箱26。
车把18由与车把18一体旋转的车把罩31覆盖,头管11的车辆前方侧由前罩34覆盖,下行框架12由护腿板35覆盖,下框架13由底踏板36及底罩37覆盖,座椅轨道14由侧罩38及后罩39覆盖。
在车把罩31的车辆前侧设有照亮前方的照明装置41,在车把罩31的上部设有防风用的挡风罩42及后方确认用的后视镜43,在车把罩31的车宽方向侧部设有对在车把18的两端设置的把手44进行覆盖的铰链罩50。另外,在前轮16的上方设有前挡泥板45,在后轮21的上方设有后挡泥板46。
接着,对车把罩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车把罩31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分割开的车辆前侧的前部罩半体32和车辆后侧的后部罩半体33构成。
在前部罩半体32上,在与铰链罩50抵接的对合面61上设有供前操纵杆47通过的切口部62。该切口部62以从前部罩半体32与后部罩半体33的分割面63向车辆前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在后部罩半体33上,在车宽方向的侧面上设有供车把18通过的凹部65。该凹部65以与切口62相连的方式从分割面63向车辆后方形成。在后部罩半体33的背面中央下部66设有将后部罩半体33紧固到车把18上的车把紧固部67(详细情况在后叙述)。
另外,仪表罩70从前部罩半体32的上部覆盖到后部罩半体33的下部。挡风罩42由挡风罩支架48支承,该挡风罩支架48通过在仪表罩70上部设置的支架用凹部72。仪表罩70的最前端73与照明装置41的上端49接近,且仪表罩70的最下端74延伸到覆盖车把紧固部67的位置。
接着,对前部罩半体32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前部罩半体32的车宽方向两端上侧设有从车辆前端侧向后上方倾斜的上部倾斜面68。在前部罩半体32的车宽方向两端下侧设有从车辆前端侧向后下方倾斜的下部倾斜面69。
另外,仪表罩70的最前端73与照明装置41的上端49接近,在车辆主视观察下,仪表罩70的车宽方向中央呈向上方鼓起的形状。并且,仪表罩70的车宽方向端部与车把罩31平滑地相连。
接着,对仪表罩的配置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后部罩半体33的上部设有仪表用开口部81。以仪表单元82的显示面83面对该仪表用开口部81的方式将仪表单元82安装在后部罩半体33上。以覆盖仪表用开口部81的周缘部84的方式将仪表罩70安装在车把罩31上。
在前部罩半体32设有用于供支承后视镜(图3、符号43)的后视镜杆(图3、符号85)通过的后视镜用凹部86。后视镜用凹部86以从分割面63朝向车辆前方延伸的方式成形。
接着,对车把罩的安装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车把18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由车把支柱87支承。需要说明的是,车把支柱87由头管(图1、符号11)轴支承。车把18具有:在在车把18的中央部88向前下方延伸而设置,对前部罩半体32进行支承的前部罩支架91;在中央部88向后下方延伸而设置,对后部罩半体33的车把紧固部67进行支承的后部罩支架92;分别设置在车把18的左右上部93,对后部罩半体33的左右的上部紧固部94、94进行支承的上部支架95、95。另外,在车把18上安装有左右的挡风罩支架48、48。
后部罩半体33中,车把紧固部67通过螺栓96紧固于后部罩支架92,且左右的上部紧固部94、94通过螺栓97、97紧固于上部支架95、95,由此将后部罩半体33安装到车把18上。
前部罩半体32中,在前部罩半体32的中央下部设置的前罩下部紧固部101通过螺栓102紧固于前部罩支架91,且前部罩半体32的左右的前罩上部紧固部103、103通过螺栓104、104紧固于后部罩半体33的左右的上部凸起部155、155,由此将前部罩半体32安装在车把18及后部罩半体33上。
需要说明的是,仪表罩70向车把罩31的安装在后面进行叙述。
接着,对仪表罩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仪表罩70包括:覆盖前部罩半体(图2、符号32)的上部的仪表罩上部75;从该仪表罩上部75的后端向下方延伸而覆盖后部罩半体(图2、符号33),且具有开口部76的仪表罩延伸部77。
开口部76呈与面对仪表用开口部(图4、符号81)的仪表单元(图4、符号82)的显示面(图4、符号83)一致的形状。在仪表罩上部75的里侧设有将仪表罩70与前部罩半体32卡止的左右的前方卡止部78、78。在开口部76的下方且在仪表罩延伸部77的里侧设置卡挂在后部罩半体33上的左右的钩部79、79。仪表罩延伸部77在车宽方向上弯曲,在仪表罩延伸部77的下侧部设有与后部罩半体33的侧部紧固的左右的横孔71。
接着,对车辆侧视观察下的仪表罩相对于车把罩的位置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仪表罩上部75位于覆盖车把罩31的上部的位置。仪表罩延伸部77位于覆盖后部罩半体33的背面105的位置,仪表罩70的最下端74位于比车把紧固部67靠下方的位置。
仪表单元82设置在后部罩半体33上,且以显示面83面对车辆后斜上方的方式配置。另外,在前部罩支架91的前端设有焊接螺母106,通过使前部罩半体32与前部罩支架91对合,并将螺栓102紧固于焊接螺母106,由此将前部罩半体32安装在前部罩支架91上。在后部罩支架92的前端设有焊接螺母107,通过使后部罩半体33与后部罩支架92对合,并将螺栓96紧固于焊接螺母107,由此将后部罩半体33安装在后部罩支架92上。
接着,对仪表罩的安装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后部罩半体33的背面105设有供钩部79卡挂的仪表罩背面卡止部111,在后部罩半体33的侧面112设有供螺栓113紧固的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另外,在前罩半体32的上部设有供前方卡止部78卡挂的仪表罩前方卡挂部115。
仪表罩70的安装中,使仪表罩70以覆盖车把罩31的上方的方式移动,从而使前方卡止部78卡挂在仪表罩前方卡挂部115,接着,将钩部79卡挂在仪表罩背面卡止部111,并使螺栓113通过横孔71且紧固到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由此将仪表罩70安装到车把罩31上。
接着,对铰链罩的形状和铰链罩的安装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铰链罩50包括:以与车把罩31的上部倾斜面68连续的方式设置,且从车辆前端侧向后上方倾斜而供行驶风流动的上部连续面51;以与该上部连续面51连续的方式设置,使朝向上部连续面51的行驶风向车辆后方定向的定向壁52;以与车把罩31的下部倾斜面69连续的方式设置,且从车辆前端侧向后向方倾斜而供行驶风流动的下部连续面53;设置在与车把罩31对合的对合面55上,且供前操纵杆47插入的操纵杆插入孔54。
另外,铰链罩50具备:在对合面55上且在操纵杆插入孔54的上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分开设置的上前部安装部56及上后部安装部57;在操纵杆插入孔54的下方且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出的对合面55上设置的下部安装部58。
对铰链罩50的安装进行说明。使铰链罩50与车把罩31的对合面61抵接,使朝向车宽方向内方的安装构件121、122分别通过上前部安装部56及上后部安装部57,并将安装构件121、122分别紧固于侧部孔123、124。并且,使朝向上方的安装构件125通过下部安装部58,并将安装构件125紧固于下部孔126,由此将铰链罩50安装在车把罩31上。
接着,对车辆侧视观察下的铰链罩的安装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铰链罩50在操纵杆插入孔54的车辆后方侧设有与切口部62重叠的后方部59。通过该后方部59闭塞除了操纵杆插入孔54的部分以外的切口部62。操纵杆插入孔54为能够供前操纵杆47插入且进行摆动的必要最低限度的大小。
铰链罩50以覆盖前部罩半体32与后部罩半体33的分割面63的方式安装在车把罩31上。另外,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设置在把手44的下方。
接着,对以上所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作用进行叙述。
如图11所示,前部罩半体32在上部倾斜面68与下部倾斜面69之间设有前端部127。由于在铰链罩50的定向壁52以与该前端部127连续的方式进行设置,因此能够提高设计性,且能够使行驶风以上下分开的状态向车辆后方流动。
朝向上部倾斜面68的行驶风如箭头(1)所示那样流动,并且在上部连续面51上通过定向壁52而如箭头(2)所示那样向车辆后方流动。朝向下部倾斜面69的行驶风如箭头(3)所示那样流动,并且在下部连续面53侧如箭头(4)、(5)所示那样向车辆后方流动。
接着,对铰链罩中的操纵杆插入孔的后方部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12(a)是比较例的铰链罩200,在前罩34内上升的行驶风进入车把罩31内,并如箭头(6)所示那样从切口部62向铰链罩200内排出。由于驾驶员握着把手44,因此箭头(6)所示的行驶风与驾驶员的手接触。
图12(b)是实施例的铰链罩50,在前罩34内上升的行驶风进入车把罩31内。由于没有设置行驶风的出口,因此行驶风如箭头(7)所示那样被操纵杆插入孔54的后方部59遮挡。其结果是,即使驾驶员握着把手44,行驶风也不会与驾驶员的手接触。
以下,集中记载以上所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
通过图2所示的结构,使仪表罩70的最前端73接近照明装置41上端,因此即使不用车把罩31覆盖照明装置41上方也可,相应地能够降低车把罩31的材料费。另外,由于利用仪表罩70覆盖车把紧固部67,因此无需覆盖车把紧固部67的其它部件,能够抑制部件成本。
此外,由于使仪表罩70的最下端74延伸至覆盖车把紧固部67的位置,因此能够从外方遮挡车把紧固部67,从而提高外观性。
由于使原有的仪表罩70具有覆盖照明装置41上方及车把紧固部67的功能,没有增加部件件数,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并维持生产率,且提高外观性。
通过图8所示的结构,由于将仪表罩70卡挂在仪表罩背面卡止部111后,将仪表罩70紧固于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因此紧固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生产率。
通过图8所示的结构,由于仪表罩背面卡止部111设置在车宽方向左右的两处,因此仪表罩70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作业性得以提高。
通过图10所示的结构,由于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设置在把手44的下方,因此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在把手44的背后而不易从外方看到,从而外观性得以提高。通过驾驶员握持把手44,使得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更不易被看到,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外观性。
此外,图8所示的仪表罩背面卡止部111位于车把紧固部67的上方,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位于车把紧固部67的下方。即,仪表罩70通过位于车把紧固部67的上方的仪表罩背面卡止部111紧固于车把罩31,且通过位于车把紧固部67的下方的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紧固于车把罩31。其结果是,能够在车把紧固部67的上下安装仪表罩70,从而能够考虑车把紧固部67的位置而平衡良好且有效地将仪表罩70安装在车把罩31上。
通过图7所示的结构,除了仪表罩背面卡止部111、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之外,仪表罩70还通过前方卡止部78卡止于车把罩31。由于紧固部和卡止部多,因此仪表罩70相对于车把罩31的支承刚性得以提高。
通过图2所示的结构,由于仪表罩70跨前部罩半体32和后部罩半体33,因此前部罩半体32与后部罩半体33的交界的一部分被仪表罩70遮挡,能够提高外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在实施方式中适用于机动二轮车10,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适用于三轮车、四轮车,只要是利用仪表罩覆盖车把罩的结构即可,也可以适用于其它车辆。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结构优选适用于设有覆盖车把的车把罩的车辆。
Claims (8)
1.一种车辆的前部结构,在覆盖车把(18)的车把罩(31)的上部设有仪表用开口部(81),仪表单元(82)以显示面(83)与该仪表用开口部(81)面对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车把罩(31)上,在所述车把罩(31)的车辆前侧设有照亮前方的照明装置(41),所述车辆(10)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把罩(31)的背面中央下部(66)设有将所述车把罩(31)紧固于所述车把(18)的车把紧固部(67),
在所述车把罩(31)上安装有覆盖所述仪表用开口部(81)的周缘部(84)的仪表罩(70),
所述仪表罩(70)的最前端(73)与所述照明装置(41)的上端接近,所述仪表罩(70)的最下端(74)延伸至覆盖所述车把紧固部(67)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罩(70)至少通过设置在所述车把罩(31)的背面(105)上的仪表罩背面卡止部(11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把罩(31)的左右的侧面(112)上的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而安装到所述车把罩(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罩背面卡止部(111)在所述仪表用开口部(81)的最下端(74)与所述车把紧固部(67)之间设置在车宽方向左右两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设置在所述车把(18)两端的把手(44)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仪表罩(70)上设有使该仪表罩(70)与所述车把罩(31)卡止的前方卡止部(78),该前方卡止部(78)配置在比所述仪表用开口部(81)靠车辆前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仪表罩(70)上设有使该仪表罩(70)与所述车把罩(31)卡止的前方卡止部(78),该前方卡止部(78)配置在比所述仪表用开口部(81)靠车辆前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把罩(31)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分割开的前部罩半体(32)及后部罩半体(33)构成,
所述仪表罩背面卡止部(111)及所述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安装在所述后部罩半体(33)上,所述前方卡止部(78)安装在所述前部罩半体(32)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把罩(31)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分割开的前部罩半体(32)及后部罩半体(33)构成,
所述仪表罩背面卡止部(111)及所述仪表罩侧面紧固部(114)安装在所述后部罩半体(33)上,所述前方卡止部(78)安装在所述前部罩半体(32)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04572 | 2011-09-20 | ||
JP2011204572A JP5784434B2 (ja) | 2011-09-20 | 2011-09-20 | 車両の前部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10349A CN103010349A (zh) | 2013-04-03 |
CN103010349B true CN103010349B (zh) | 2014-11-05 |
Family
ID=47757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39488.1A Active CN103010349B (zh) | 2011-09-20 | 2012-09-13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784434B2 (zh) |
CN (1) | CN103010349B (zh) |
FR (1) | FR2980162B1 (zh) |
IT (1) | ITTO2012073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03477B2 (ja) * | 2012-09-27 | 2016-10-05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二輪車のハンドルカバー装置 |
JP6759268B2 (ja) * | 2018-04-02 | 2020-09-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ーター周辺構造 |
MX2021005890A (es) * | 2018-11-29 | 2021-11-17 | Tvs Motor Co Ltd | Un vehiculo con sillin. |
CN114630787A (zh) * | 2019-10-31 | 2022-06-14 | 扎普电动车有限公司 | 用于踏板车的前整流罩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4223A (zh) * | 2001-12-03 | 2003-06-1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体前部构造 |
CN1754749A (zh) * | 2004-09-28 | 2006-04-0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二轮摩托车的车把罩装置 |
CN101987577A (zh) * | 2009-07-29 | 2011-03-2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的仪表罩结构 |
CN102133911A (zh) * | 2010-01-27 | 2011-07-2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把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24115B2 (ja) * | 2000-03-07 | 2002-09-17 |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 計器装置 |
JP4358061B2 (ja) * | 2004-07-30 | 2009-11-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灯火装置 |
JP2007245866A (ja) * | 2006-03-15 | 2007-09-27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JP5335617B2 (ja) * | 2009-08-27 | 2013-11-0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
2011
- 2011-09-20 JP JP2011204572A patent/JP578443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8-20 IT ITTO20120733 patent/ITTO20120733A1/it unknown
- 2012-09-10 FR FR1258470A patent/FR2980162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9-13 CN CN201210339488.1A patent/CN1030103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4223A (zh) * | 2001-12-03 | 2003-06-1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体前部构造 |
CN1754749A (zh) * | 2004-09-28 | 2006-04-0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二轮摩托车的车把罩装置 |
CN101987577A (zh) * | 2009-07-29 | 2011-03-2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的仪表罩结构 |
CN102133911A (zh) * | 2010-01-27 | 2011-07-2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把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063732A (ja) | 2013-04-11 |
JP5784434B2 (ja) | 2015-09-24 |
CN103010349A (zh) | 2013-04-03 |
FR2980162A1 (fr) | 2013-03-22 |
ITTO20120733A1 (it) | 2013-03-21 |
FR2980162B1 (fr) | 2017-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62348B (zh) | 跨骑式车辆 | |
CN100447042C (zh) | 鞍乘型车辆 | |
CN100400827C (zh) | 自动二轮车的排气控制装置 | |
CN100413748C (zh) | 两轮摩托车的车体罩盖构造 | |
CN101249857B (zh) | 摩托车的前部车身罩结构 | |
CN102530155B (zh) | 车辆的手柄支持结构 | |
CN104925180A (zh) | 摩托车的前部结构 | |
CN103010349B (zh)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
CN101016063A (zh) | 摩托车 | |
CN203172806U (zh) | 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 | |
CN102069873A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 |
CN102030063A (zh) | 机动二轮车 | |
CN102556230A (zh) | 鞍乘型车辆的内架结构 | |
CN104364144A (zh) | 鞍座型车辆的收纳构造 | |
CN102963472B (zh) | 机动二轮车 | |
CN203623854U (zh) | 机动二轮车的后部结构 | |
CN103448846A (zh) | 鞍乘型车辆的辅机安装结构 | |
CN102139725A (zh) | 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 | |
CN103010350B (zh)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
CN103661706B (zh) | 跨骑式车辆 | |
CN102530142B (zh) | 鞍乘型车辆 | |
CN204871320U (zh) | 鞍骑型车辆的扶手结构 | |
CN203283325U (zh) | 鞍乘型车辆 | |
CN101531225B (zh) | 机动二轮车的后侧罩支承结构 | |
CN104925189A (zh) | 摩托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