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2806U - 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72806U
CN203172806U CN 201320176111 CN201320176111U CN203172806U CN 203172806 U CN203172806 U CN 203172806U CN 201320176111 CN201320176111 CN 201320176111 CN 201320176111 U CN201320176111 U CN 201320176111U CN 203172806 U CN203172806 U CN 203172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streamlined reefer
reefer housing
vehicle
ventilating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761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木宏次
饭田王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72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728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设有包括外导流罩及内导流罩的导流罩的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使部件形状简单化从而使生成变得容易。在外导流罩(31)及内导流罩(41)之间形成有用于将行驶风向汽缸头(23b)侧引导的第一通风路径(37),在内导流罩(41)上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第一通风路径(37)并列着将行驶风向汽缸头(23b)侧引导的第二通风路径(44)。内导流罩(41)具有用于将第一通风路径(37)及第二通风路径(44)之间间隔开的间隔壁部(42),间隔壁部(42)设有面向第一通风路径(37)的第一侧壁部(42a)和面向第二通风路径(44)的第二侧壁部(42b)。

Description

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 
背景技术
过去,有的机动二轮车在机动二轮车的例如覆盖车身前部侧方的导流罩(shroud)内的上、下设有将行驶风导向骑手的第一通风路径和将行驶风导向空冷式发动机的第二通风路径,把引入到导流罩内的行驶风分成二股气流后对其流动进行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2990号公报 
可是,在上述过去的构成中,在导流罩的上方把外导流罩和内导流罩间的空间作为第一通风路径,而在下方,外导流罩和内导流罩之间没有空间,把仅以内导流罩围起来的空间作为了第二通风路径。 
然而,若想像上述那样仅以外导流罩及内导流罩这样少量的部件件数形成多个通风路径,则存在着容易使特别是隐藏在外导流罩里的内导流罩的形状变得复杂,生产变得困难这样的问题。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设有包括外导流罩及内导流罩的导流罩的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中,使部件形状简单化从而使生产变得容易。 
实用新型内容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案1记载的实用新型是一种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在设有用于覆盖车身的一部分的导流罩25的骑乘式车辆1的导风部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25设有配置于车身外侧的外导流罩31和配置于车身内侧的内导流罩41,在所述外导流罩31及内导流罩41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路径37,该第 一通风路径37用于将行驶风导向支承于车架5的发动机21的汽缸头23b侧,在所述内导流罩41上形成有第二通风路径44,该第二通风路径44与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列,其同样用于将行驶风导向所述发动机21的汽缸头23b侧,所述内导流罩41具有间隔壁部42,该间隔壁部42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及第二通风路径44之间间隔开,所述间隔壁部42设有第一侧壁部42a和第二侧壁部42b,所述第一侧壁部42a面向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所述第二侧壁部42b面向所述第二通风路径44。 
另外,所述骑乘式车辆包括驾驶员跨在车身上骑乘的所有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包括带有原动机的自行车及踏板型车辆),也包括三轮(除了前面一个轮且后面二个轮之外,也包括前面二个轮且后面一个轮的车辆)或者四轮的车辆。 
技术方案2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导流罩31的前端部具有导入壁36,该导入壁36与所述第一侧壁部42a的前方连续相连,该导入壁36用于将行驶风导向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 
技术方案3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壁部42配置于所述导入壁36的后方,从前面看时所述间隔壁部42与所述导入壁36重叠。 
技术方案4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壁部42以使所述第一侧壁部42a和所述第二侧壁部42b折返的方式形成,所述间隔壁部42朝向车辆前方开放。 
技术方案5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罩41具有格栅45,该格栅45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通风路径44。 
技术方案6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罩41被配置成,使所述间隔壁部42的折返形状的内、外侧面与平行于所述格栅45的拔模方向平行或相对于该格栅45的拔模方向具有规定的拔模斜度。 
技术方案7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罩41设置有左右一对,且左右一体地设置,在该内导流罩4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设 有相对于所述车架5进行安装的安装部46b。 
技术方案8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壁部42在上下方向比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长,在该间隔壁部4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外导流罩31的固定部42d。 
技术方案9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25的前端部位于比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21的上方的燃油箱16的前端部更靠车辆前方。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实用新型,由于在间隔壁部能够以较少的部件件数容易地形成与第一通风路径及第二通风路径的形状相匹配的面,所以能够使用于形成多条通风路径的导流罩的构成部件的形状简单化从而使生产变得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实用新型,利用外导流罩的导入壁和第一侧壁部的协同作用能够把行驶风顺利地向第一通风路径引导。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实用新型,能够把向车辆前方开放的间隔壁部隐藏在导入壁的后方从而提高外观性。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实用新型,利用折返形状的间隔壁部能够容易地形成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列的第一通风路径及第二通风路径的形状相匹配的面,且利用折返形状也能够提高间隔壁部进而提高内导流罩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实用新型,既能够形成第二通风路径又能够获得整流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模具成型内导流罩时,通过进行平行于格栅的拔模,折返形状的间隔壁部也能不产生下凹地成型,能够提高生产性。 
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实用新型,能够在左、右内导流罩的中央部将该左、右内导流罩以良好的平衡度安装到车架上。 
根据技术方案8记载的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上下纵长的间隔壁部支承外导流罩。 
根据技术方案9记载的实用新型,能够不受打到燃油箱上的行驶 风的乱流的影响将行驶风引入到导流罩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面图。 
图2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导流罩周边的左侧面图。 
图3是上述导流罩周边的正面图。 
图4是上述导流罩周边的俯视图。 
图5是从右前上方观察上述导流罩周边时看到的立体图。 
图6是上述导流罩的左侧面图。 
图7是上述导流罩的正面图。 
图8是上述导流罩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上述导流罩的行驶风的流动的含有局部断面的俯视图。 
图10是上述导流罩的内导流罩的左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如无特别记载,则视为与以下所说明的车辆中的朝向相同。此外在用于以下说明的图中的适当位置上,示有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 
在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1(骑乘式车辆)中,其前轮2轴支于左右一对的前叉3的下端部。左、右前叉3的上部通过转向柱4以可操作转向的方式枢支于车架5的前端部的前叉立管6。在转向柱4上安装转向用的转向把48。在转向柱4的前方安装前整流罩4b。 
车架5通过将多种钢材进行焊接等使其结合为一体而形成。车架5具有:单一的主车架7,该主车架7从前叉立管6的上部后侧向斜后下方延伸后向下方折弯并延伸;单一的下车架8,该下车架8从前叉立管6的下部后侧向斜后下方延伸;悬挂支架9,该悬挂支架9与下 车架8的下端部相连;枢轴支架11,该枢轴支架11设于主车架7的后下端部;左右一对的座椅栏杆12,该左右一对的座椅栏杆12从主车架7的折弯部后侧向后方延伸;和左右一对的支撑管13,该左右一对的支撑管13从枢轴支架11后侧朝着左、右座椅栏杆12的前后中间部下侧向斜上后方延伸。 
机动二轮车1的后轮14在车身后部下侧轴支于前后延伸的摆臂15的后端部。摆臂15的前端部以可上下摆动的方式枢支于车架5的前后中间部的枢轴支架11。后轮14通过配设在车身后部左侧的例如链式传动机构14a连结于作为机动二轮车1的原动机的发动机21。 
发动机21使汽缸23竖立在构成该发动机21的下部的曲轴箱22的前部上方。汽缸23从曲轴箱22侧起依次叠摞有汽缸本体23a、汽缸头23b及汽缸盖23c。图中标记C1表示与汽缸23的竖立方向一致的汽缸轴线。 
在汽缸23的上方配置燃油箱16,在燃油箱16的后方配置座椅17。图中标记18表示驾驶员用的主踏板18,标记19表示乘客用的后座踏板19。 
一并参照图2~图4,燃油箱16为钢板制,其具有鞍形的油箱内板16a和鼓出形状的油箱外板16b,油箱内板16a以左右跨越主车架7的方式形成,油箱外板16b空开规定的间隔将油箱内板16a的外方覆盖,以该油箱内板16a及油箱外板16b形成中空的燃油箱16。油箱内板16a形成的鞍形部16c的前端部在燃油箱16的前表面朝车辆前方开放。鞍形部16c的后端部越向后侧越使上下宽度减少着到达燃油箱16的后端部。在鞍形部16c的周缘部连续设置油箱外板16b接合用的接合凸缘16d。在燃油箱16(油箱外板16b)的后部两侧,形成使驾驶员容易进行膝盖的夹紧的后凹部16e。在燃油箱16(油箱外板16b)的前上部两侧形成为了使转向把4a在转向时进行避让的前上凹部16f。图中标记16g表示油箱盖,线CL表示车身左右中心面。 
参照图1,在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周围安装合成树脂制的各种罩类。具体而言,在转向柱4上安装所述前整流罩4b,在左、右前叉3 间安装前挡泥板4c,在车架5前部的左、右侧方安装左、右导流罩25,在车架5前后中间部的左、右侧方安装左、右车身侧罩26,在车架5后部的左、右侧方安装左、右后部车身侧罩27,在车架5后端部安装后尾罩28,在车架5后端部的下方安装后挡泥板29。 
如图5~图8所示,左、右导流罩25分别由二个构件构成。若无特别记载,左、右导流罩25具有左右对称的构成,以下,参照图6~图8,以车身左侧的导流罩25为例进行说明。 
导流罩25具有形成其车辆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外侧的外观面的外导流罩31和配置在外导流罩31的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内导流罩41。 
外导流罩31位于燃油箱16的前部的左、右两侧部的下方(参照图1~图4),将其以如下方式设置:比燃油箱16的前下缘部更向下方伸出,同时比燃油箱16的前端部更向前方伸出,且比燃油箱16的左、右外侧端部更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探出。外导流罩31呈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鼓出同时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容器形状,从侧面看时其形成为上边比下边长的倒梯形形状。 
将外导流罩31的侧面看时的所述倒梯形形状的上、下边部31a、31b,以沿着燃油箱16的前部下缘部及与汽缸轴线C1垂直相交的方向,后部抬升的方式倾斜设置。外导流罩31的侧面看时的所述倒梯形形状的前边部31c比下车架8更靠前方,其沿着该下车架8设置。外导流罩31的侧面看时的所述倒梯形形状的后边部31d比下车架8更靠后方,其以斜着穿过汽缸盖23c的前部的方式后部抬升地倾斜设置。所述后边部31d以在侧面看时与燃油箱16的后凹部16e的前端部的下方相连的方式设置。 
外导流罩31的所述上边部31a由面向车辆上方的上壁部32构成。从上壁部32的外侧缘部起,外侧壁部33向下方折弯并延伸。外侧壁部33呈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凸出的弯曲形状,其以越向下侧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且越向后侧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外侧壁部33的下部及后部分别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着到达所述 下边部31b及后边部31d。这里,在燃油箱16的后凹部16e上,以与上壁部32的后方相连的方式形成沟部16h,从而可将沿着上壁部32流动的行驶风导入到燃油箱16与驾驶员的膝盖之间。 
外导流罩31的所述前边部31c由越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越位于后方的方式倾斜的前壁部34构成。前壁部34将沿着外导流罩31的前缘部、上壁部32的前缘部及外侧壁部33的前缘部的部分呈镜框状留下,使用于向外导流罩31内引入行驶风的空气导入口35在其内周侧开口。在前壁部34上的顺着外导流罩31的前缘部的部位连续设置导入壁36,该导入壁36朝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空气导入口35侧)且朝后方斜着延伸。 
一并参照图9,从空气导入口35进入到外导流罩31内的行驶风,以在外导流罩31的后部内侧沿着外侧壁部33的内侧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方式流动。即,外导流罩31形成第一通风路径37,该第一通风路径37使从空气导入口35导入的行驶风,朝着自身的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开放部,以顺着外侧壁部33的内侧面的方式流动。 
在第一通风路径37中流动的行驶风主要被供给到位于导流罩25后方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汽缸23的侧面。在把火花塞24配置在汽缸头23b的侧面的场合,特别是其周边的冷却效果得以提高。 
参照图3~图5,在上壁部3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设置紧固部38,该紧固部38顺着燃油箱16的前端部形成为顶面看时为三角形的形状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方延伸。紧固部38使紧固螺钉38b从上方贯通,使该紧固螺钉38b拧合到固定设置在燃油箱16的接合凸缘16d的前端部的紧固支架38a的螺纹孔中。利用该紧固部38,将外导流罩31的前上部紧固固定到紧固支架38a进而紧固固定到燃油箱16上。 
参照图5、图6、图8,在外侧壁部33的内侧面,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突出设置锁销39。将锁销39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嵌入到已嵌合安装到了燃油箱16的接合凸缘16d的前端部的垫圈39a(参照图5)中,以此将外侧壁部33的内侧面保持在接合凸缘16d的前端部。 
参照图1、图2,在外侧壁部33的后端部朝后方突出设置连结片33a。在连结片33a上嵌合安装垫圈(未图示),通过使突出设置在车身侧罩26的前端部的内侧面的锁销(未图示)嵌入该垫圈中,将车身侧罩26的前端部和外导流罩31的后端部连结起来。 
如图7~图9所示,内导流罩41具有一体的间隔壁部42和流路形成部43,其中,间隔壁部42被配置在外导流罩31的导入壁36的后方,流路形成部43向间隔壁部4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 
间隔壁部42将形成流路形成部43的第二通风路径44和外导流罩31内的第一通风路径37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开。间隔壁部42具有一体的第一侧壁部42a、第二侧壁部42b和宽度较窄的后壁部42c,其中,第一侧壁部42a呈与车辆宽度方向大致垂直相交的板状在上下方向延伸,第二侧壁部42b呈与第一侧壁部42a同样的板状并在其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向车辆前方错开而相向配置,后壁部42c从第二侧壁部42b的后缘部折弯后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到达第一侧壁部42a的后部内侧面。 
间隔壁部42,可以说其整体形状为把第一侧壁部42a及第二侧壁部42b以狭小角度折返成的折返形状。间隔壁部42的折返形状朝车辆前方开放,其开放部分由导入壁36从车辆前方覆盖。在导入壁36的后方以与车辆后方相连的方式配置第一侧壁部42a。 
流路形成部43具有一体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格栅45和连结端部46,其中,多个格栅45从第二侧壁部42b的内侧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大致水平延伸,连结端部46将该多个格栅45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相互连结起来。各格栅45呈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带状,其被以相互平行且后部下降的方式倾斜设置。进入到流路形成部43的行驶风顺着各格栅45朝后下方倾斜着向车辆后方流动。即,流路形成部43形成使行驶风沿着各格栅45流动的第二通风路径44。 
第二侧壁部42b上的各格栅45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所触及的部位以按规定的上下宽度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位移的方式形成。由 此可以改善从第二通风路径44侧观察内导流罩41时的外观性,同时第二通风路径44的行驶风导入面积变得宽阔。 
在第二通风路径44中流动的行驶风主要被供给到位于各格栅45的后下方的汽缸23的前表面。在汽缸头23b的前表面为排气侧的场合,特别是其周边的冷却效果得以提高。 
参照图5、图6,在第二侧壁部42b的下端部设置紧固部42d,该紧固部42d与设于外导流罩31的前部下端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紧固凸台33b相对。紧固部42d可使紧固螺钉33c从车辆宽度方向侧贯通,可使该紧固螺钉33c拧合到紧固凸台33b的螺纹孔中。利用该紧固部42d可将内导流罩41的下端部紧固固定到紧固凸台33b进而紧固固定到外导流罩31的前部下端部上。 
参照图7、图9,连结端部46具有一体的侧壁部46a和前壁部46b,其中,侧壁部46a呈与车辆宽度方向大致垂直相交的板状沿上下方向延伸至碰到各格栅45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前壁部46b从侧壁部46a的前端缘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前壁部46b在侧面看时呈沿着下车架8的前端缘倾斜的板状在上下方向延伸。前壁部46b的上下中间部可使紧固螺钉46d从车辆前方贯通,可使该紧固螺钉46d拧合到固定设置于下车架8的紧固支架46c的螺纹孔中。由此可将内导流罩41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紧固固定到紧固支架46c进而紧固固定到车架5上。 
左、右导流罩25向车身的安装通过如下步骤进行:将左、右内导流罩41的连结端部46紧固连结到下车架8上;将左、右内导流罩41的间隔壁部42(第二侧壁部42b)的紧固部42d紧固连结到左、右外导流罩31上;将左、右外导流罩31的上壁部32的紧固部38紧固连结到燃油箱16的紧固支架38a上;使左、右外导流罩31的外侧壁部33的锁销39卡止于燃油箱16的接合凸缘16d;将左、右外导流罩31的后端部连结于左、右车身侧罩26的前端部。 
将左、右内导流罩41的连结端部46通过在侧面看时呈沿着下车架8的前端缘倾斜的板状的连结壁部47连结成一体。由此可将左、右 内导流罩41由作为一体的模具成型品的连结内导流罩48构成。 
如图10所示,使连结内导流罩48的拔模方向(分模方向,图中以箭头DR表示)为与各格栅45的表面、背面平行且与车身左右中心面(图中线CL)平行的方向。将间隔壁部42的第一及第二侧壁部42a、42b以使其内、外侧面平行于所述拔模方向或者与之具有规定的拔模斜度(例如0.1~2°)的方式配置。由此,在连结内导流罩48的模具成型时,间隔壁部42的折返形状不会产生下凹(日语:アンダーカット),使连结内导流罩48的模具设计变得容易同时使生产性提高。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是适用于设有用于将车身的一部分覆盖的导流罩25的机动二轮车1的结构,其中,所述导流罩25设有配置于车身外侧的外导流罩31和配置于车身内侧的内导流罩41,在所述外导流罩31及内导流罩41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路径37,该第一通风路径37用于将行驶风导向支承于车架5的发动机21的汽缸头23b侧,所述内导流罩41中形成有第二通风路径44,该第二通风路径44与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列,同样其用于将行驶风导向所述发动机21的汽缸头23b侧,所述内导流罩41具有间隔壁部42,该间隔壁部42将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及第二通风路径44间间隔开,所述间隔壁部42具有面向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的第一侧壁部42a和面向所述第二通风路径44的第二侧壁部42b。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能够以较少的部件件数容易地在间隔壁部42形成与第一通风路径37及第二通风路径44的形状相匹配的面,所以能够使形成多条通风路径的导流罩25的构成部件的形状简单化从而使生产变得容易。 
上述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由于在所述外导流罩31的前端部具有导入壁36,该导入壁36与所述第一侧壁部42a的前方连续相连,其用于将行驶风朝着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引导,所以能够通过外导流罩31的导入壁36和第一侧壁部42a的协同作用将行驶风顺利地向第一通风路径37引导。 
上述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由于所述间隔壁部42配置于所述导入壁36的后方,正面看时与所述导入壁36重叠,所以能把向车辆前方的间隔壁部42隐藏在导入壁36的后方从而提高外观性。 
上述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由于所述间隔壁部42以使所述第一侧壁部42a和所述第二侧壁部42b折返的方式形成,朝着车辆前方开放,所以能够利用折返形状的间隔壁部42容易地形成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列的第一通风路径37及第二通风路径44的形状相匹配的面,且利用折返形状也能使间隔壁部42进而使内导流罩41的刚性得到提高。 
上述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由于所述内导流罩41具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通风路径44的格栅45,所以既能形成第二通风路径44又能获得整流效果。 
上述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由于所述内导流罩41将所述间隔壁部42的折返形状的内、外侧面,相对于平行于所述格栅45的拔模方向,以与之平行或者具有规定的拔模斜度的方式配置,所以在将内导流罩41模具成型时,利用与格栅45平行的拔模,折返形状的间隔壁部42也能不产生下凹地成型,能够提高生产性。 
上述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由于所述内导流罩41设置有左右一对,且左右一体地设置,在该内导流罩4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设置相对于所述车架5的安装部(前壁部46b),所以能够将该左、右内导流罩41由左、右内导流罩41的中央部以良好的平衡度安装到车架5上。 
上述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由于所述间隔壁部42在上下方向比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长,在该间隔壁部42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外导流罩31的固定部(紧固部42d),所以能够通过上下纵长的间隔壁部42支承外导流罩31。 
上述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由于所述导流罩25的前端部比配置于所述发动机21的上方的燃油箱16的前端部更位于车辆前方,所以能够不受打在燃油箱16上的行驶风的乱流的影响,将行驶风引入到导流罩25中。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将左、右内导流罩41分左右独立设置也可以。导流罩25不是左右一对,仅设置左、右一方也可以。 
所述骑乘式车辆包括驾驶员跨在车身上骑乘的所有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包括带有原动机的自行车及踏板型车辆),也包括三轮(除了前面一个轮且后面二个轮之外,也包括前面二个轮且后面一个轮的车辆)或者四轮车辆。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例子,在不脱离该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动二轮车(骑乘式车辆) 
5车架 
16燃油箱 
21发动机 
23b汽缸头 
25导流罩 
31外导流罩 
36导入壁 
37第一通风路径 
41内导流罩 
42间隔壁部 
42a第一侧壁部 
42b第二侧壁部 
42d紧固部(固定部) 
44第二通风路径 
45格栅 
46b前壁部(安装部)。 

Claims (9)

1.一种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所述骑乘式车辆(1)的导风部结构设有用于覆盖车身的一部分的导流罩(25),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罩(25)设有配置于车身外侧的外导流罩(31)和配置于车身内侧的内导流罩(41),
在所述外导流罩(31)及内导流罩(41)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路径(37),该第一通风路径(37)用于将行驶风导向支承于车架(5)的发动机(21)的汽缸头(23b)侧,
在所述内导流罩(41)上形成有第二通风路径(44),该第二通风路径(44)与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列,同样用于将行驶风导向所述发动机(21)的汽缸头(23b)侧,
所述内导流罩(41)具有间隔壁部(42),该间隔壁部(42)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及第二通风路径(44)之间间隔开,
所述间隔壁部(42)设有第一侧壁部(42a)和第二侧壁部(42b),所述第一侧壁部(42a)面向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所述第二侧壁部(42b)面向所述第二通风路径(44)。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导流罩(31)的前端部具有导入壁(36),该导入壁(36)与所述第一侧壁部(42a)的前方连续相连,用于将行驶风导向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壁部(42)配置于所述导入壁(36)的后方,从前面看时所述间隔壁部(42)与所述导入壁(36)重叠。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壁部(42)以使所述第一侧壁部(42a)和所述第二侧壁部(42b)折返的方式形成,所述间隔壁部(42)朝向车辆前方开放。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罩(41)具有格栅(45),该格栅(45)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通风路径(44)。
6.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罩(41)被配置成,使所述间隔壁部(42)的折返形状的内、外侧面与平行于所述格栅(45)的拔模方向平行或相对于所述格栅(45)的拔模方向具有规定的拔模斜度。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罩(41)设置为左右一对,且左右一体地设置,在该内导流罩(4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设有相对于所述车架(5)进行安装的安装部(46b)。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壁部(42)在上下方向比所述第一通风路径(37)长,在该间隔壁部(4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外导流罩(31)的固定部(42d)。
9.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25)的前端部位于比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21)的上方的燃油箱(16)的前端部更靠车辆前方。
CN 201320176111 2012-04-26 2013-04-10 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7280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1629 2012-04-26
JP2012101629A JP5883716B2 (ja) 2012-04-26 2012-04-26 鞍乗り型車両の導風部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72806U true CN203172806U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69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7611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72806U (zh) 2012-04-26 2013-04-10 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883716B2 (zh)
CN (1) CN203172806U (zh)
CO (1) CO7090246A1 (zh)
MX (1) MX362015B (zh)
PE (1) PE2014161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4726A (zh) * 2015-03-30 2016-10-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车辆的燃料供给泵配置结构
CN106170437A (zh) * 2014-02-24 2016-11-30 铃木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引擎冷却结构
WO2018009824A1 (en) * 2016-07-08 2018-01-11 Polaris Industries Inc. All-terrain vehic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0995B2 (ja) * 2014-02-24 2016-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シュラウドの構造
JP6051188B2 (ja) * 2014-09-30 2016-1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300748B2 (ja) * 2015-03-18 2018-03-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958303B2 (ja) * 2017-12-05 2021-11-02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ウィング装置
JP6658820B2 (ja) * 2018-08-08 2020-03-0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7252274B2 (ja) * 2021-03-29 2023-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0879B2 (ja) * 1996-03-19 2006-03-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冷却装置
JP2009161021A (ja) * 2007-12-28 2009-07-23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5129673B2 (ja) * 2008-07-07 2013-01-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205169B2 (ja) * 2008-07-31 2013-06-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ュラウド支持構造
JP5395444B2 (ja) * 2009-01-14 2014-01-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導風構造
JP2011011570A (ja) * 2009-06-30 2011-01-20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カウリング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0437A (zh) * 2014-02-24 2016-11-30 铃木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引擎冷却结构
CN106170437B (zh) * 2014-02-24 2019-07-23 铃木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引擎冷却结构
CN106014726A (zh) * 2015-03-30 2016-10-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车辆的燃料供给泵配置结构
CN106014726B (zh) * 2015-03-30 2018-07-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车辆的燃料供给泵配置结构
WO2018009824A1 (en) * 2016-07-08 2018-01-11 Polaris Industries Inc. All-terrain vehicle
US10569819B2 (en) 2016-07-08 2020-02-25 Polaris Industries Inc. All-terrain vehicle
US11945540B2 (en) 2016-07-08 2024-04-02 Polaris Industries Inc. All-terrain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362015B (es) 2019-01-03
JP5883716B2 (ja) 2016-03-15
CO7090246A1 (es) 2014-10-21
MX2013004705A (es) 2013-10-25
PE20141618A1 (es) 2014-11-13
JP2013226978A (ja) 201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72806U (zh) 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
CN203753303U (zh) 跨骑式车辆的侧罩结构
EP1759969B1 (en) Windshield system for a small-sized vehicle
EP2952708B1 (en) Air cleaner apparatus of straddle type vehicle
EP3002204B1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EP3002190B1 (en) Saddle-type ride vehicle
CN100486858C (zh) 鞍乘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CN101970282B (zh) 鞍座型车辆的车身罩结构
EP2835308B1 (en) Front cowl stay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EP3002189A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3693135B (zh) 跨骑式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00404361C (zh) 机动二轮车
CN102556230A (zh) 鞍乘型车辆的内架结构
JP2008037331A (ja) 鞍乗型不整地走行車両
US9428238B2 (en) Body frame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CN102139725A (zh) 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
US8801074B2 (en) Body cover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2001388B (zh) 机动二轮车
US20140238635A1 (en) Radiator structure for two-wheeled vehicle
CN101423088B (zh) 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CN103847867A (zh) 自动两轮车
CN106005136A (zh) 鞍骑型车辆的下罩结构
CN102910237A (zh) 摩托车
CN104010931B (zh) 跨骑式车辆
CN102815353B (zh) 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