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4201A -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4201A
CN112194201A CN202011003908.XA CN202011003908A CN112194201A CN 112194201 A CN112194201 A CN 112194201A CN 202011003908 A CN202011003908 A CN 202011003908A CN 112194201 A CN112194201 A CN 112194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cobalt
nickel
manganese
tern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39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4201B (zh
Inventor
张娟
赵明才
汪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aic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ai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aic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ai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930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25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4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4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4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4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40Nickelates
    • C01G53/42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 C01G53/44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 C01G53/50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of the type [MnO2]n-, e.g. Li(NixMn1-x)O2, Li(MyNixMn1-x-y)O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54Reclaiming serviceable parts of waste 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40Electric proper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通过高温去除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再生路线一可以分别通过添加还原剂的有机酸或者低共熔溶剂中浸出有价金属离子、采用海藻酸钠溶液交联金属离子形成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蛋‑盒结构”的凝胶、煅烧后得到再生三元正极材料,再生路线二通过球磨纳米化利于锂离子进入颗粒内部进行补锂、凝胶修补凹凸不平的表面、煅烧后得到再生三元正极材料。两种再生路线操作简单易行,避免了有价金属离子的分离提纯等步骤,方法新颖,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并且所制备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属于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和再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中,尤其是车用动力电池成本结构中,材料成本占比接近75%。而材料成本中,正极材料占比达到41%。我国NCM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市场呈现快速增长,2018年我国NCM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达230亿元,同比增长33.72%。我国NCM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市场呈现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车用动力电池、3C电池的低钴化、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NCM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中国NCM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元。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因此,回收三元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成了电池行业新的关注热点。对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在回收利用时,目前很难对不同种类的正极材料加以分类,拆解分选后得到的废旧正极往往包含多种正极材料,浸出液会包含镍、钴、锰和锂等有价金属,镍、钴、锰已经占到正极材料成本的90%,这些金属开采困难,我国资源储量少,钴资源95%依赖进口,70%锂矿为进口,绿色高效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有价金属,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还可有效地缓解我国钴、锂等资源的短缺。
目前,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主要分为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两大类方法。火法冶金是直接采用高温处理的方法提取电极中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工艺简单,但回收材料纯度低并且高温处理时间长能耗高,废旧电池中的电解液、黏结剂等有机物会由于高温反应产生有害气体,需要安装配套设施进行二次废气处理。湿法冶金是先拆解电池外壳,破碎、筛分后获取电极材料,电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在酸或生物溶液中浸取,再进行沉淀分离或者萃取分离,获得各金属相应的盐或氧化物,虽然能有效回收不同的有价金属,但工艺较复杂,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本方法可以由两种路线组成:其一是: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的回收与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海藻酸钠交联金属离子直接进入新电极材料的生产环节,实现有价金属材料的循环利用。其二是:是将获得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通过机械研磨的方式进行纳米化,然后以纳米化的废旧三元正极材料为内核,利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组装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然后将上述材料高温烧结得到修复再生的三元正极材料。采用机械研磨将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纳米化可以使锂离子易于进入颗粒内部进行补锂,不过机械研磨会造成颗粒表面凹凸不平引起比表面积增大,造成锂离子的消耗,在纳米颗粒表面再组装三元正极材料可以消除上述的不利影响。
具体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废旧锂离子电池前处理,再高温条件下去除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
再分别按照以下两条工艺路线中的任意一条进行:
第一路线:
S12,将步骤S11中得到的电池材料加入第一提取液或者第二提取液中,浸出过渡金属离子;第一提取液是添加还原剂的有机酸,第二提取液是低共熔溶剂;
S13,向步骤S12中得到的浸出液中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与过渡金属离子进行交联反应,得到凝胶,将凝胶煅烧后得到再生三元正极材料;
第二路线:
S22,将步骤S11中得到的正极材料进行球磨;
S23,在含有步骤S22中得到的球磨后纳米颗粒的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锂源、镍源、钴源和锰源,以纳米颗粒为核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修复并组装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
S24,将上述材料煅烧得到正极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过渡金属离子是指镍离子、钴离子或者锰离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废旧锂离子电池是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锰酸锂或者镍钴锰三元电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1中,前处理是指电池放电、拆解或者除杂中的一步或几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1中,高温条件是指处理温度为500-1000℃,处理时间为0.5-5h,处理气氛为空气或者氧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提取液中,添加的还原剂选自硫代硫酸钠、双氧水、葡萄糖、蒽醌、水合肼、硼氢化钠、二氧化硫脲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有机酸选自氨基磺酸、抗坏血酸、马来酸、乙酸、草酸、葡萄糖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提取液中,低共熔溶剂由氢键供体和氢键受体组成,氢键供体一般选择氯化胆碱、甲基三苯基溴化磷、苄基三苯基溴化氢、溴化胆碱、甜菜碱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氢键受体一般选择尿素、乙二醇、甘油、氨基酸、乙酰胺、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2中,得到了浸提液后,根据设定的离子浓度比向浸提液中加入过渡金属离子和/或锂离子;使加入后的浸提液中锂:镍:钴:锰摩尔比为3:1:1:1、1:0.5:0.2:0.3、1:0.6:0.2:0.2、1:0.8:0.1:0.1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2中,补加相应的金属离子的步骤中,其中锂源选自碳酸锂、硝酸锂、乙酸锂和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镍源选自碳酸镍、硝酸镍、乙酸镍和氢氧化镍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钴源选自碳酸钴、硝酸钴、乙酸钴和氢氧化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锰源选自碳酸锰、硝酸锰、乙酸钴和氢氧化锰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3中,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0.1-5%,粘度在25℃时为5000-100000cP,海藻酸钠溶液的量是镍钴锰金属离子总和摩尔量的2.0~2.4倍,交联时间控制在0.5~6h。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3中,煅烧温度为500-1000℃,煅烧时间为1-20h,煅烧气氛为空气或者氧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2中,球磨过程是将正极材料、水和分散剂混合,加入的分散剂是正极材料质量的1-5%,正极材料的固含量为10-30%;球磨过程中加入的磨球与三元正极材料的质量比为2-5∶1,球磨过程转速为1500-2500r/min,研磨时间为2-40h。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球磨过程采用高速搅拌磨、球磨机、管磨机、锥磨机、棒磨机和砂磨机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分散剂选自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古尔胶、脂肪酸聚乙二醇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聚丙烯酸、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 油酸酯、对乙基苯甲酸和聚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球磨过程使正极材料的粒径尺寸减小为50-300n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3中,可溶性的锂源、镍源、钴源和锰源,其中锂源选自碳酸锂、硝酸锂、乙酸锂和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镍源选自碳酸镍、硝酸镍、乙酸镍和氢氧化镍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钴源选自碳酸钴、硝酸钴、乙酸钴和氢氧化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锰源选自碳酸锰、硝酸锰、乙酸钴和氢氧化锰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3中,锂离子摩尔量与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的比例为1.05-1.1:1,镍钴锰离子的摩尔比为1:1:1、5:2:3、6:2:2或8:1:1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3中,加入柠檬酸的摩尔量与镍钴锰三种金属离子的总摩尔数的 比为1-2:1,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7-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4中,高温烧结温度为700-1000℃,烧结时间为5-20h,烧结气氛为空气或者氧气。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有机酸或者低共熔溶剂浸出金属离子,绿色环保并且具有较高的金属离子浸出率;
(2)采用具有一定粘度的海藻酸钠溶液交联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蛋-盒结构”的凝胶,然后直接高温煅烧制备三元正极材料。该制备方法新颖,工艺简单,无需通过加入碱溶液调节溶液PH以此获得沉淀,并且海藻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成本低且安全易得。
(3)通过凝胶的方式再生出的三元正极材料具有晶型好,电化学循环性能优异等特点,将废旧锂离子电池“变废为宝”,回收利用成本低,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了循环经济。
(4)本发明采用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通过机械研磨的方式进行纳米化,利于锂离子进入颗粒内部补锂。
(5)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纳米废旧三元正极材料表面组装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可以修复由于机械研磨形成凹凸不平的颗粒表面,减少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消耗。
(6)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无需进行金属离子浸出和回收,缩短了工艺流程,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并且所制备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3中所制备的再生的LiNi0.6Co0.2Mn0.2O2三元正极材料的电镜图;
图2是实施例5和实施例6所制备的再生LiNi0.8Co0.1Mn0.1O2三元正极材料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两条技术路线作进一步的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限于所述的内容
实施例1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700℃的马弗炉中处理2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称取废旧三元正极材料50g置于500ml烧杯中,加水调节正极材料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5,随后加入乙酸摩尔浓度为2mol/L,还原剂硫代硫酸钠摩尔浓度为1mol/L,上述的混合溶液在80℃磁力搅拌条件下反应4h,过滤,得到富含有价金属离子的滤液。通过ICP-OES测定滤液中锂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镍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的含量,根据产物要求比例锂元素、镍元素、锰元素、钴元素的摩尔比为1:0.5:0.2:0.3,使得得到的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0.5Co0.2Mn0.3O2计算需要补加锂盐或者过渡金属盐的量,磁力搅拌4h,得到镍钴锰锂前驱体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0.5%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成均一的透明溶液,称取海藻酸钠溶液的量是镍钴锰金属离子总和摩尔量的2.0倍,然后将镍钴锰锂前驱体溶液缓慢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交联反应2h,得到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蛋-盒结构”的凝胶,将上述的凝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800℃空气气氛下煅烧6h,得到再生的LiNi0.5Co0.2Mn0.3O2三元正极材料。
实施例2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600℃的马弗炉中处理4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称取废旧三元正极材料30g置于500ml烧杯中,加水调节正极材料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随后加入马来酸摩尔浓度为2mol/L,还原剂水合肼摩尔浓度为1mol/L,上述的混合溶液在80℃磁力搅拌条件下反应4h,过滤,得到富含有价金属离子的滤液。通过ICP-OES测定滤液中锂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镍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的含量,根据产物要求比例锂元素、镍元素、锰元素、钴元素的摩尔比为0.5:0.2:0.3:1,使得得到的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0.5Co0.2Mn0.3O2计算需要补加锂盐或者过渡金属盐的量,磁力搅拌4h,得到镍钴锰锂前驱体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0.5%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成均一的透明溶液,称取海藻酸钠溶液的量是镍钴锰金属离子总和摩尔量的2.0倍,然后将镍钴锰锂前驱体溶液缓慢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交联反应2h,得到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蛋-盒结构”的凝胶,将上述的凝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800℃空气气氛下煅烧6h,得到再生的LiNi0.5Co0.2Mn0.3O2三元正极材料。
实施例3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600℃的马弗炉中处理4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称取废旧三元正极材料50g置于500ml烧杯中,加水调节正极材料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随后加入马来酸摩尔浓度为2mol/L,还原剂水合肼摩尔浓度为1mol/L,上述的混合溶液在80℃磁力搅拌条件下反应4h,过滤,得到富含有价金属离子的滤液。通过ICP-OES测定滤液中锂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镍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的含量,根据产物要求比例锂元素、镍元素、锰元素、钴元素的摩尔比为1:0.6:0.2:0.2,使得得到的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0.6Co0.2Mn0.2O2计算需要补加锂盐或者过渡金属盐的量,磁力搅拌4h,得到镍钴锰锂前驱体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1%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成均一的透明溶液,称取海藻酸钠溶液的量是镍钴锰金属离子总和摩尔量的2.0倍,然后将镍钴锰锂前驱体溶液缓慢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交联反应4h,得到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蛋-盒结构”的凝胶,将上述的凝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900℃空气气氛下煅烧5h,得到再生的LiNi0.6Co0.2Mn0.2O2三元正极材料。
实施例4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800℃的马弗炉中处理2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将氯化胆碱与尿素按照摩尔比为1:2在80℃磁力搅拌下配制成透明均一的低共熔溶剂。然后称取废旧三元正极材料20g加入配制好的低共熔溶剂中,正极材料与低共熔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3,在温度为150℃磁力搅拌下浸出12h,过滤,得到富含有价金属离子的滤液。通过ICP-OES测定滤液中锂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镍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的含量,根据产物要求比例锂元素、镍元素、锰元素、钴元素的摩尔比为1:0.6:0.2:0.2,使得得到的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0.6Co0.2Mn0.2O2计算需要补加锂盐或者过渡金属盐的量,磁力搅拌4h,得到镍钴锰锂前驱体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1%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成均一的透明溶液,称取海藻酸钠溶液的量是镍钴锰金属离子总和摩尔量的2.0倍,然后将镍钴锰锂前驱体溶液缓慢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交联反应3h,得到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蛋-盒结构”的凝胶,将上述的凝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900℃空气气氛下煅烧5h,得到再生的LiNi0.6Co0.2Mn0.2O2三元正极材料。
实施例5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800℃的马弗炉中处理2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将氯化胆碱与丙三醇按照摩尔比为1:2在180℃磁力搅拌下配制成透明均一的低共熔溶剂。然后称取废旧三元正极材料20g加入配制好的低共熔溶剂中,正极材料与低共熔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5,在温度为150℃磁力搅拌下浸出8h,过滤,得到富含有价金属离子的滤液。通过ICP-OES测定滤液中锂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镍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的含量,根据产物要求比例锂元素、镍元素、锰元素、钴元素的摩尔比为1:0.8:0.1:0.1,使得得到的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0.8Co0.1Mn0.1O2计算需要补加锂盐或者过渡金属盐的量,磁力搅拌4h,得到镍钴锰锂前驱体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成均一的透明溶液,称取海藻酸钠溶液的量是镍钴锰金属离子总和摩尔量的2.0倍,然后将镍钴锰锂前驱体溶液缓慢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交联反应6h,得到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蛋-盒结构”的凝胶,将上述的凝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1000℃空气气氛下煅烧5h,得到再生的LiNi0.8Co0.1Mn0.1O2三元正极材料。
实施例6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800℃的马弗炉中处理2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将甜菜碱与丙二酸按照摩尔比为1:5在180℃磁力搅拌下配制成透明均一的低共熔溶剂。然后称取废旧三元正极材料20g加入配制好的低共熔溶剂中,正极材料与低共熔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5,在温度为150℃磁力搅拌下浸出8h,过滤,得到富含有价金属离子的滤液。通过ICP-OES测定滤液中锂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镍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的含量,根据产物要求比例锂元素、镍元素、锰元素、钴元素的摩尔比为1:0.8:0.1:0.1,使得得到的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0.8Co0.1Mn0.1O2计算需要补加锂盐或者过渡金属盐的量,磁力搅拌4h,得到镍钴锰锂前驱体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成均一的透明溶液,称取海藻酸钠溶液的量是镍钴锰金属离子总和摩尔量的2.0倍,然后将镍钴锰锂前驱体溶液缓慢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交联反应6h,得到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蛋-盒结构”的凝胶,将上述的凝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1000℃空气气氛下煅烧5h,得到再生的LiNi0.8Co0.1Mn0.1O2三元正极材料。
实施例7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700℃的马弗炉中处理2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称取三元正极材料500g和5g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砂磨机中,加入水溶液调节三元正极材料的质量固含量为10%,随后加入1Kg直径为1mm的磨球,调节仪器转速为2500r/min,砂磨时间为8h,得到D50为100nm的三元正极材料浆料。
称取100g纳米三元正极材料浆料倒入烧杯中,磁力搅拌下加入摩尔比为6:2:2的乙酸镍、乙酸钴和乙酸锰以及摩尔量是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1.1倍的乙酸锂,完全溶解后,加入摩尔量是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1.2倍的柠檬酸溶液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7,直至形成溶胶,随后水浴加热形成凝胶,将上述的凝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800℃空气气氛下高温烧结6h,得到以纳米废旧三元正极材料为核外壳为LiNi0.6Co0.2Mn0.2O2再生的三元正极材料。
实施例8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600℃的马弗炉中处理4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称取三元正极材料500g和5g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砂磨机中,加入水溶液调节三元正极材料的质量固含量为10%,随后加入1Kg直径为2mm的磨球,调节仪器转速为2000r/min,砂磨时间为6h,得到D50为150nm的三元正极材料浆料。
称取100g纳米三元正极材料浆料倒入烧杯中,磁力搅拌下加入摩尔比为6:2:2的乙酸镍、乙酸钴和乙酸锰以及摩尔量是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1.1倍的乙酸锂,完全溶解后,加入摩尔量是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1.2倍的柠檬酸溶液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7,直至形成溶胶,随后水浴加热形成凝胶,将上述的凝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700℃空气气氛下高温烧结6h,得到以纳米废旧三元正极材料为核外壳为LiNi0.6Co0.2Mn0.2O2再生的三元正极材料。
实施例9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800℃的马弗炉中处理6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称取三元正极材料500g和5g分散剂古尔胶加入到砂磨机中,加入水溶液调节三元正极材料的质量固含量为10%,随后加入1Kg直径为5mm的磨球,调节仪器转速为2200r/min,砂磨时间为6h,得到D50为200nm的三元正极材料浆料。
称取100g纳米三元正极材料浆料倒入烧杯中,磁力搅拌下加入摩尔比为5:2:3的硝酸镍、硝酸钴和硝酸锰以及摩尔量是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1.1倍的硝酸锂,完全溶解后,加入摩尔量是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1.2倍的柠檬酸溶液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7,直至形成溶胶,随后水浴加热形成凝胶,将上述的凝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900℃空气气氛下高温烧结6h,得到以纳米废旧三元正极材料为核外壳为LiNi0.5Co0.2Mn0.3O2再生的三元正极材料。
实施例10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800℃的马弗炉中处理8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称取三元正极材料500g和10g分散剂古尔胶加入到砂磨机中,加入水溶液调节三元正极材料的质量固含量为15%,随后加入2Kg直径为5mm的磨球,调节仪器转速为2500r/min,砂磨时间为6h,得到D50为120nm的三元正极材料浆料。
称取100g纳米三元正极材料浆料倒入烧杯中,磁力搅拌下加入摩尔比为5:2:3的乙酸镍、乙酸钴和乙酸锰以及摩尔量是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1.1倍的乙酸锂,完全溶解后,加入摩尔量是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1.2倍的柠檬酸溶液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7,直至形成溶胶,随后水浴加热形成凝胶,将上述的凝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1000℃空气气氛下高温烧结8h,得到以纳米废旧三元正极材料为核外壳为LiNi0.5Co0.2Mn0.3O2再生的三元正极材料。
实施例11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600℃的马弗炉中处理4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称取三元正极材料500g和10g分散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到砂磨机中,加入水溶液调节三元正极材料的质量固含量为10%,随后加入1Kg直径为5mm的磨球,调节仪器转速为2200r/min,砂磨时间为6h,得到D50为200nm的三元正极材料浆料。
称取100g纳米三元正极材料浆料倒入烧杯中,磁力搅拌下加入摩尔比为8:1:1的乙酸镍、乙酸钴和乙酸锰以及摩尔量是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1.1倍的乙酸锂,完全溶解后,加入摩尔量是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1.2倍的柠檬酸溶液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7,直至形成溶胶,随后水浴加热形成凝胶,将上述的凝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900℃空气气氛下高温烧结6h,得到以纳米废旧三元正极材料为核外壳为LiNi0.8Co0.1Mn0.1O2再生的三元正极材料。
对照例1
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对废旧镍钴锰酸锂电池进行研磨处理后不进行表面溶胶凝胶法的修饰处理。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700℃的马弗炉中处理2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称取三元正极材料500g和5g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砂磨机中,加入水溶液调节三元正极材料的质量固含量为10%,随后加入1Kg直径为1mm的磨球,调节仪器转速为2500r/min,砂磨时间为8h,得到D50为100nm的三元正极材料浆料,离心,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在80℃下干燥2h,得到纳米废旧三元正极材料。
对照例2
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对从废旧镍钴锰酸锂电池中获得的三元正极材料不进行研磨处理,直接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三元正极材料表面组装三元前驱体。
将废旧镍钴锰酸锂三元电池放电、拆解、除杂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放入700℃的马弗炉中处理2h,除去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得到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称取10g废旧三元正极材料倒入烧杯中,加入水溶液调节三元正极材料的质量固含量为10%,在磁力搅拌下加入摩尔比为6:2:2的乙酸镍、乙酸钴和乙酸锰以及摩尔量是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1.1倍的乙酸锂,完全溶解后,加入摩尔量是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1.2倍的柠檬酸溶液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7,直至形成溶胶,随后水浴加热形成凝胶,将上述的凝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800℃空气气氛下高温烧结6h,得到以废旧三元正极材料为核外壳为LiNi0.5Co0.2Mn0.3O2再生的三元正极材料。
对实施例1-11以及对照例1-2所制正极材料进行了循环性能测试
将所制正极材料、乙炔黑和PVDF粘结剂按重量比8:1:1的比例在NMP中在磁力搅拌下混合均匀,用刮刀将得到浆料涂覆在铝箔上,在60℃烘箱干燥,对极片进行辊压并冲压成直径为13mm的小圆片,然后在12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6h,转移至充满惰性气氛的手套箱。随后以金属锂片为负极, 电解液为1 mol LiPF6/EC+DMC(体积比1:1),隔膜选用Celgard2400,组装成纽扣电池。使用蓝电电池测试系统对组装好的扣式电池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充放电电压区间为2.8~4.3V,循环性能测试电流为0.2C(1C为150 mA g-1)。50次循环后,两条技术路线所制得的三元正极材料放电容量和放电容量保持率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表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从表1中可以看出,通过再生路线一制备的得到三元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从表2中可以看出通过再生路线二,将获得废旧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通过机械研磨的方式进行纳米化,然后以纳米化的废旧三元正极材料为内核,利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组装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高温烧结得到修复再生的三元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以提高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及循环稳定性,单纯对废旧镍钴锰酸锂电池进行研磨处理后不进行表面溶胶凝胶法的修饰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但是由于球磨造成的颗粒表面凹凸不平,在充放电过程中消耗了过多的锂离子造成了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偏低。而对于获得的废旧三元正极材料不进行研磨处理,直接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三元正极材料表面组装三元前驱体,由于材料颗粒大再在其表面组装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形成的颗粒尺寸太大不利于锂离子嵌入内部补锂,也不利于材料的循环稳定,容量保持率就很低。

Claims (9)

1.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废旧锂离子电池前处理,在高温条件下去除正极片中的导电剂和粘结剂;
再分别按照以下两条工艺路线中的任意一条进行:
第一路线:
S12,将步骤S11中得到的正极材料加入第一提取液或者第二提取液中,浸出过渡金属离子;第一提取液是添加还原剂的有机酸,第二提取液是低共熔溶剂;
S13,向步骤S12中得到的浸出液中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与过渡金属离子进行交联反应,得到凝胶,将凝胶煅烧后得到再生三元正极材料;
第二路线:
S22,将步骤S11中得到的正极材料进行球磨;
S23,在含有步骤S22中得到的球磨后纳米颗粒的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锂源、镍源、钴源和锰源,以纳米颗粒为核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修复并组装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
S24,将上述材料煅烧得到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过渡金属离子是指镍离子、钴离子或者锰离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废旧锂离子电池是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锰酸锂或者镍钴锰三元电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1中,前处理是指电池放电、拆解和除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1中,高温条件是指处理温度为500-1000℃,处理时间为0.5-5h,处理气氛为空气或者氧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提取液中,添加的还原剂选自硫代硫酸钠、双氧水、葡萄糖、蒽醌、水合肼、硼氢化钠、二氧化硫脲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有机酸选自氨基磺酸、抗坏血酸、马来酸、乙酸、草酸、葡萄糖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提取液中,低共熔溶剂由氢键供体和氢键受体组成,氢键供体一般选择氯化胆碱、甲基三苯基溴化磷、苄基三苯基溴化氢、溴化胆碱、甜菜碱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氢键受体一般选择尿素、乙二醇、甘油、氨基酸、乙酰胺、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2中,得到了浸提液后,根据设定的离子浓度比向浸提液中加入过渡金属离子和/或锂离子;使加入后的浸提液中锂:镍:钴:锰摩尔比为3:1:1:1、1:0.5:0.2:0.3、1:0.6:0.2:0.2、1:0.8:0.1:0.1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2中,补加相应的金属离子的步骤中,其中锂源选自碳酸锂、硝酸锂、乙酸锂和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镍源选自碳酸镍、硝酸镍、乙酸镍和氢氧化镍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钴源选自碳酸钴、硝酸钴、乙酸钴和氢氧化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锰源选自碳酸锰、硝酸锰、乙酸钴和氢氧化锰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3中,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0.1-5%,粘度在25℃时为5000-100000cP,海藻酸钠溶液的量是镍钴锰金属离子总和摩尔量的2.0~2.4倍,交联时间控制在0.5~6h;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3中,煅烧温度为500-1000℃,煅烧时间为1-20h,煅烧气氛为空气或者氧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2中,球磨过程是将正极材料、水和分散剂混合,加入的分散剂是正极材料质量的1-5%,正极材料的固含量为10-30%;球磨过程中加入的磨球与三元电池材料的质量比为2-5:1,球磨过程转速为1500-2500r/min,研磨时间为2-40h;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球磨过程采用高速搅拌磨、球磨机、管磨机、锥磨机、棒磨机和砂磨机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球磨过程使正极材料的粒径尺寸减小为50-300n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3中,可溶性的锂源、镍源、钴源和锰源,其中锂源选自碳酸锂、硝酸锂、乙酸锂和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镍源选自碳酸镍、硝酸镍、乙酸镍和氢氧化镍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钴源选自碳酸钴、硝酸钴、乙酸钴和氢氧化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锰源选自碳酸锰、硝酸锰、乙酸钴和氢氧化锰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3中,锂离子摩尔量与镍钴锰离子总摩尔量的比例为1.05-1.1:1,镍钴锰离子的摩尔比为1:1:1、5:2:3、6:2:2或8:1:1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3中,加入柠檬酸的摩尔量与镍钴锰三种金属离子的总摩尔数的比为1-2:1,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7-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4中,高温烧结温度为700-1000℃,烧结时间为5-20h,烧结气氛为空气或者氧气。
CN202011003908.XA 2020-05-08 2020-09-22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Active CN112194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3006.1A CN116425213A (zh) 2020-05-08 2020-09-22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4515 2020-05-08
CN2020103845151 2020-05-08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93006.1A Division CN116425213A (zh) 2020-05-08 2020-09-22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4201A true CN112194201A (zh) 2021-01-08
CN112194201B CN112194201B (zh) 2023-06-06

Family

ID=7401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93006.1A Pending CN116425213A (zh) 2020-05-08 2020-09-22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CN202011003908.XA Active CN112194201B (zh) 2020-05-08 2020-09-22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93006.1A Pending CN116425213A (zh) 2020-05-08 2020-09-22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6425213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7718A (zh) * 2021-06-23 2021-09-03 江西思远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钴的方法
CN113437379A (zh) * 2021-06-24 2021-09-24 齐鲁理工学院 一种废旧三元锂电池的回收以及再生的方法
CN113488714A (zh) * 2021-06-22 2021-10-08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失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修复方法、再生正极材料及应用
CN113764762A (zh) * 2021-08-16 2021-12-07 华中科技大学 用废旧锂离子电池合成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3830842A (zh) * 2021-09-18 2021-12-24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一种回收废旧三元镍钴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4243146A (zh) * 2021-12-14 2022-03-25 南通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球裂三元前驱体的修复方法
CN114300777A (zh) * 2022-03-04 2022-04-08 中南大学 一种锂电池正极粉料回收方法、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4361399A (zh) * 2022-01-12 2022-04-15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补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67816A (zh) * 2022-10-27 2022-11-22 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5505757A (zh) * 2022-10-21 2022-12-23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低共熔溶剂回收废旧锰酸锂锂电池正极材料锂和锰的方法
CN115652108A (zh) * 2022-10-31 2023-01-31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低共熔溶剂溶解回收钴酸锂的方法
CN115747493A (zh) * 2021-09-03 2023-03-0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低共熔溶剂分离回收废锂电池中金属的方法
CN116031524A (zh) * 2023-02-13 2023-04-28 湖南五创循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回收废旧电池电解液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43500A1 (en) * 2009-11-09 2012-02-23 Qianxin Xiang Polycrystalline cobalt-nicke-manganese ternary positive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CN104485493A (zh) * 2014-12-30 2015-04-01 兰州理工大学 废锂离子电池中钴酸锂正极活性材料的修复再生方法
CN107706477A (zh) * 2017-08-31 2018-02-16 长沙佳纳锂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固相再生的方法
CN110061319A (zh) * 2018-12-31 2019-07-26 圣戈莱(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回收再生方法
US20200399737A1 (en) * 2019-06-24 2020-12-24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Recycling li-ion batteries using green chemicals and processes
CN112993242A (zh) * 2021-05-11 2021-06-1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镍钴锰正极材料和废旧镍钴锰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4094A (en) * 1995-12-19 1999-06-22 Samsung Display Devices Co., Ltd. Process for preparing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by a sol-gel method
CN101673859B (zh) * 2009-09-25 2011-08-17 北京理工大学 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制备钴酸锂的方法
CN102751548B (zh) * 2012-06-18 2014-08-27 浙江大学 一种从磷酸铁锂废旧电池中回收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CN103606651A (zh) * 2013-12-02 2014-02-26 河南师范大学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为原料制备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6785173B (zh) * 2017-02-16 2019-03-22 盐城工学院 一种再生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67351A (zh) * 2018-04-19 2018-11-06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废旧镍钴锰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方法
CN110482617A (zh) * 2019-07-16 2019-11-2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固相再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43500A1 (en) * 2009-11-09 2012-02-23 Qianxin Xiang Polycrystalline cobalt-nicke-manganese ternary positive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CN104485493A (zh) * 2014-12-30 2015-04-01 兰州理工大学 废锂离子电池中钴酸锂正极活性材料的修复再生方法
CN107706477A (zh) * 2017-08-31 2018-02-16 长沙佳纳锂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固相再生的方法
CN110061319A (zh) * 2018-12-31 2019-07-26 圣戈莱(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回收再生方法
US20200399737A1 (en) * 2019-06-24 2020-12-24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Recycling li-ion batteries using green chemicals and processes
CN112993242A (zh) * 2021-05-11 2021-06-1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镍钴锰正极材料和废旧镍钴锰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8714B (zh) * 2021-06-22 2022-10-21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失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修复方法、再生正极材料及应用
CN113488714A (zh) * 2021-06-22 2021-10-08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失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修复方法、再生正极材料及应用
CN113337718A (zh) * 2021-06-23 2021-09-03 江西思远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钴的方法
CN113437379A (zh) * 2021-06-24 2021-09-24 齐鲁理工学院 一种废旧三元锂电池的回收以及再生的方法
CN113764762A (zh) * 2021-08-16 2021-12-07 华中科技大学 用废旧锂离子电池合成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5747493A (zh) * 2021-09-03 2023-03-0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低共熔溶剂分离回收废锂电池中金属的方法
CN113830842A (zh) * 2021-09-18 2021-12-24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一种回收废旧三元镍钴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4243146A (zh) * 2021-12-14 2022-03-25 南通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球裂三元前驱体的修复方法
CN114361399A (zh) * 2022-01-12 2022-04-15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补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00777A (zh) * 2022-03-04 2022-04-08 中南大学 一种锂电池正极粉料回收方法、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5505757A (zh) * 2022-10-21 2022-12-23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低共熔溶剂回收废旧锰酸锂锂电池正极材料锂和锰的方法
CN115367816A (zh) * 2022-10-27 2022-11-22 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5652108A (zh) * 2022-10-31 2023-01-31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低共熔溶剂溶解回收钴酸锂的方法
CN115652108B (zh) * 2022-10-31 2024-04-12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低共熔溶剂溶解回收钴酸锂的方法
CN116031524A (zh) * 2023-02-13 2023-04-28 湖南五创循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回收废旧电池电解液的方法
CN116031524B (zh) * 2023-02-13 2023-06-09 湖南五创循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回收废旧电池电解液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4201B (zh) 2023-06-06
CN116425213A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94201B (zh)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及再生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6785177B (zh) 一种从废旧镍钴锰三元锂离子电池回收、制备镍钴锰铝四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4852038B (zh) 高容量、可快速充放电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872315B (zh) 一种锗掺杂高能量密度的钴酸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258239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808150B (zh) 一种综合回收再利用废旧三元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3449395A (zh) 一种从水系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回收再生正极材料的方法
US20230357050A1 (en) Regeneration Method of Waste Ternary Cathode Material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0540254A (zh) 一种硼镁共掺杂梯度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2052B (zh) 一种废磷酸铁锂补锂修复方法和应用
CN105322247A (zh) 一种直接用失效锂离子电池制备钴酸锂的方法
CN114204151A (zh) 一种废弃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修复改性方法
CN110233261A (zh) 一种单晶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1994891A (zh)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回收利用方法
CN11384623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中锂的闭环回收再利用方法
CN114649518A (zh) 一种硼铁合金包覆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12573586A (zh) 一种利用废旧三元镍钴锰酸锂电池制备氧化钴的方法
CN115347265A (zh) 一种自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制备铜铝共掺杂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4183827B (zh) 一种磷酸铁锂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7646A (zh) 一种以废旧电池石墨负极制备膨胀石墨/硅碳材料的方法
CN112582587A (zh) 一种以单晶为核的核壳结构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0284B (zh) 锰酸锂废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活性材料的再生方法
CN112591806A (zh)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与再生的方法
CN104362323A (zh) 一步溶剂热法快速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03441264A (zh) 一种降低锰酸锂中锰在电解液中溶解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