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2406A - 供纸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纸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2406A
CN111792406A CN202010157181.4A CN202010157181A CN111792406A CN 111792406 A CN111792406 A CN 111792406A CN 202010157181 A CN202010157181 A CN 202010157181A CN 111792406 A CN111792406 A CN 1117924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rectifying
fan
uppermost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71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92406B (zh
Inventor
松冈敬
砂押贵光
服部俊介
大野正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92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2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92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24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26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auxiliary supports to facilitate introduction or renewal of the pile
    • B65H1/266Support fully or partia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e.g. cassette, dra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8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pneumatic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8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pneumatic force
    • B65H3/14Air blasts producing partial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48Air blast acting on edges of, or unde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10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 B65H2406/12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producing gas blast
    • B65H2406/121Fa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10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 B65H2406/12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producing gas blast
    • B65H2406/122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30Suction means
    • B65H2406/36Means for producing, distributing or controlling suction
    • B65H2406/366Means for producing, distributing or controlling suction producing vacuum
    • B65H2406/3661Inj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20Volume; Volume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40Temperature; Thermal conducti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805Humid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供纸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能够从载置于供纸盒的纸张摞分离最上面纸张。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具有:供纸盒、对齐部件、风扇以及整流部件。供纸盒能够载置层叠多张纸张而成的纸张摞。对齐部件能够对齐载置于所述供纸盒的所述纸张摞。风扇与所述对齐部件连接。风扇能够产生风。整流部件与所述对齐部件连接。整流部件位于载置于所述供纸盒的所述纸张摞的上方。整流部件通过来自所述风扇的风而在整流部件与所述纸张摞的最上面纸张之间产生负压。

Description

供纸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2019-069995(申请日2019.04.01)的优先权。本申请中将以参照方式包含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供纸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供纸装置具备供纸盒。供纸盒能够载置层叠多张纸张而成的纸张摞。例如,载置于供纸盒的纸张摞的上表面接触有拾取辊。通过拾取辊的旋转来向供纸盒外送出纸张。
另外,在供纸装置中,需要从载置于供纸盒的纸张摞逐张输送纸张。为了避免纸张在重叠多张的状态下被送出(叠送),需要将位于载置在供纸盒的纸张摞中最上面的纸张(以下称为“最上面纸张”)从纸张摞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供纸装置,能够从载置于供纸盒的纸张摞分离最上面纸张。
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具有供纸盒、对齐部件、风扇以及整流部件。供纸盒能够载置层叠多张纸张而成的纸张摞。对齐部件能够对齐载置于所述供纸盒的所述纸张摞。风扇与所述对齐部件连接。风扇能够产生风。整流部件与所述对齐部件连接。整流部件位于载置在所述供纸盒的所述纸张摞的上方。整流部件通过来自所述风扇的风而在所述整流部件与所述纸张摞的最上面纸张之间产生负压。
根据上述结构的供纸装置,能够从载置于供纸盒的纸张摞分离最上面纸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搭载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包括图3的IV-IV剖面的图。
图5是包括图4的V-V剖面的图。
图6是包括图3的VI-VI剖面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整流部件的倾斜动作所产生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整流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整流部件的脱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对齐部件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供纸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供纸装置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倾斜角可变机构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供纸装置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整流部件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的整流部件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九变形例的整流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此外,在各图中,对同一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
对供纸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搭载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1的图像形成装置90的立体图。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而使用X、Y、Z的正交坐标系进行说明。将水平面内的规定方向设为X方向,将在水平面内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与X方向以及Y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即铅垂方向)设为Z方向。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中,将图中箭头方向设为正(+)方向,将与箭头相反的方向设为负(-)方向。将+X方向设为前方,将-X方向设为后方,将+Y方向设为右方,将-Y方向设为左方,将+Z方向设为上方,将-Z方向设为下方。
如图1所示,供纸装置1具备供纸盒2、拾取辊3、对齐部件4、风扇5、整流部件6、倾斜动作托盘7、纸张位置检测部8(参照图7)、倾斜角可变机构9(参照图8)、传感器10(参照图7)以及系统控制部50。例如,供纸装置1搭载于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90(参照图2)。
对图像形成装置90进行说明。
例如,图像形成装置90是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 Printer,多功能打印机)。例如,图像形成装置90使用调色剂等显影剂而在纸张上形成图像。例如,纸张是纸或者标签纸。纸张只要是能够在其表面形成图像的纸张,则可以是任何纸张。在图2的例中,图像形成装置90具备显示器91、打印部92、控制面板部93、纸张收容部94以及图像读取部95。纸张收容部94具备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排列的多层的供纸盒。例如,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1配置于纸张收容部94的最下层。
对供纸盒2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供纸盒2能够载置层叠多张纸张而成的纸张摞20。纸张是片材状的记录介质。供纸盒2从下方支承纸张摞20。供纸盒2包围纸张摞20的周围。供纸盒2具有向上方敞开的箱状。供纸盒2具有与多个种类的纸张尺寸对应的外形。
供纸盒2在纸张的输送方向K1(以下称为“纸张输送方向K1”)上具有长边。供纸盒2通过拾取辊3对未使用的纸张进行供纸。供纸盒2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90向箭头J1方向取出(参照图2)。
在图中,箭头V1表示与纸张输送方向K1平行的方向(以下也称为“第一方向V1”),箭头V2表示与纸张输送方向K1正交且与和纸张的上表面21a平行的纸张的宽度方向(以下也称为“纸张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以下也称为“第二方向V2”)。
对拾取辊3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拾取辊3从供纸盒2取出纸张。拾取辊3位于载置在供纸盒2的纸张摞20的上部的纸张输送方向K1下游侧。拾取辊3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的上表面21a接触。拾取辊3与包括电机等的驱动机构(未图示)连接。拾取辊3通过驱动机构的动作而旋转,从而纸张被送出至供纸盒2外。
对对齐部件4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对齐部件4设置有多个。多个对齐部件4具有在纸张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横对齐部件4。一对横对齐部件4分别在第一方向V1上延伸。一对横对齐部件4通过从纸张宽度方向的外侧抵接于纸张摞20,在纸张宽度方向上定位纸张摞20。下面,在一对横对齐部件4中,将位于纸张摞20的前方(+X方向)的部件也称为“前侧对齐部件4A”,将位于纸张摞20的后方(-X方向)的部件也称为“后侧对齐部件4B”。
前侧对齐部件4A能够从纸张摞20的前方抵接于纸张摞20。后侧对齐部件4B能够从纸张摞20的后方抵接于纸张摞20。各对齐部件4具有送风口4h(参照图4),送风口4h以来自风扇5的风朝向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之间流动的方式开口。从正面观察时,送风口4h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状(参照图4)。在图中,附图标记45表示构成横对齐部件4的横对齐板,附图标记46表示与横对齐板45结合的管道,附图标记47表示用于避开倾斜动作托盘7的托盘避让部。
多个对齐部件4还具备配置于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纸张摞20的上游位置(-Y方向)的纵对齐部件4C。纵对齐部件4C通过从纸张输送方向K1的外侧抵接于纸张摞20,在纸张输送方向K1上定位纸张摞20。纵对齐部件4C作为能够从纸张摞20的左方抵接于纸张摞20的左侧对齐部件而发挥作用。
对风扇5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风扇5与对齐部件4连接。风扇5能够产生风。在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风扇5。多个风扇5与一对横对齐部件4(前侧对齐部件4A以及后侧对齐部件4B)分别连接。风扇5固定于横对齐部件4的左端。从左侧观察时,风扇5与横对齐部件4重叠。在图3中,附图标记W1表示纸张宽度方向上的横对齐部件4的长度(以下也称为“横对齐部件4的宽度”),附图标记W2表示纸张宽度方向上的风扇5的长度(以下也称为“风扇5的宽度”)。风扇5的宽度W2具有与横对齐部件4的宽度W1实质上相同的大小(W2≈W1)。
下面,将与前侧对齐部件4A连接的风扇5也称为“第一风扇5A”,将与后侧对齐部件4B连接的风扇5也称为“第二风扇5B”。
对来自各风扇5的风的流动进行说明。
图3中附图标记4iA表示引导来自第一风扇5A的风的送风路径(以下称为“第一送风路径”)。第一送风路径4iA设置于前侧对齐部件4A的内部。前侧对齐部件4A的内部空间作为第一送风路径4iA而发挥作用。前侧对齐部件4A的右端部的内表面(后表面)设置有送风口4hA(以下也称为“第一送风口4hA”),第一送风口4hA以来自第一送风路径4iA的风朝向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参照图1)出去的方式开口。前侧对齐部件4A作为将第一风扇5A产生的风通过第一送风路径4iA从第一送风口4hA朝向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参照图1)导向的管道(第一管道)而发挥作用。
图3中附图标记4iB表示引导来自第二风扇5B的风的送风路径(以下也称为“第二送风路径”)。第二送风路径4iB设置于后侧对齐部件4B的内部。后侧对齐部件4B的内部空间作为第二送风路径4iB而发挥作用。后侧对齐部件4B的右端部的内表面(前表面)设置有送风口4hB(以下也称为“第二送风口4hB”),第二送风口4hB以来自第二送风路径4iB的风朝向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参照图1)出去的方式开口。后侧对齐部件4B作为将第二风扇5B产生的风通过第二送风路径4iB从第二送风口4hB朝向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参照图1)导向的管道(第二管道)而发挥作用。
对整流部件6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整流部件6与对齐部件4连接。整流部件6位于载置在供纸盒2的纸张摞20的上方。整流部件6通过来自风扇5的风而在整流部件6与纸张摞20的最上面纸张21之间产生负压。在实施方式中,整流部件6在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的上方配置有多个。多个整流部件6具备与一对横对齐部件4(前侧对齐部件4A以及后侧对齐部件4B)分别连接的横整流部件6A、6B。下面,将一对横整流部件6A、6B中的与前侧对齐部件4A连接的部件也称为“第一整流部件6A”,将与后侧对齐部件4B连接的部件也称为“第二整流部件6B”。
第一整流部件6A位于第一风扇5A侧。第一整流部件6A通过来自第一风扇5A的风而在第一整流部件6A与最上面纸张21之间产生负压。
第二整流部件6B位于第二风扇5B侧。第二整流部件6B通过来自第二风扇5B的风而在第二整流部件6B与最上面纸张21之间产生负压。
整流部件6具有翼型形状。例如,整流部件6具有与飞机的翼(主翼)上下相反的形状。整流部件6呈不具有间隙的连续的翼型形状。如图1所示,整流部件6在与纸张输送方向K1平行的方向(以下也称为“第一方向V1”)上具有一定的长度。整流部件6在与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平行的方向上延伸。整流部件6在第一方向V1上连续延伸。
图5是将实施方式的整流部件6与纸张摞20共同示出的图。图5是包括图4的V-V剖面的图。在图5的例中,示出第二整流部件6B。
如图5所示,整流部件6在其与纸张摞20的最上面纸张21之间隔开间隔而配置。整流部件6的下部与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相对。在剖视观察时,整流部件6的上表面呈实质上水平的直线状。在剖视观察时,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以朝向下方凸出的方式弯曲。
对倾斜动作托盘7进行说明。
图6是包括图3的VI-VI剖面的图。
如图6所示,倾斜动作托盘7以能够进行倾斜动作的方式设置于供纸盒2。倾斜动作托盘7能够以使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最上面纸张21的上游端位于下方且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最上面纸张21的下游端位于上方的方式使纸张摞20倾斜(参照图8)。
在图6中,实线的倾斜动作托盘7表示倾斜动作前的状态,双点划线的倾斜动作托盘7表示倾斜动作后的状态,附图标记30表示将倾斜动作托盘7支承为能够进行倾斜动作的倾斜动作轴,附图标记31表示能够载置纸张摞20的托盘主体,附图标记32表示连接托盘主体31与倾斜动作轴30的连接壁。例如,倾斜动作轴30分别设置于供纸盒2的前壁以及后壁。
如图6所示,倾斜动作托盘7上设置有能够检测纸张摞20的重量的托盘侧传感器33。例如,托盘侧传感器33设置在倾斜动作托盘7的纸张摞20的载置面。例如,托盘侧传感器33是电子天平。托盘侧传感器33的检测结果被发送至系统控制部50(参照图7)。此外,托盘侧传感器33不限于电子天平,也可以是倾斜传感器、红外线位置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对纸张位置检测部8(参照图7)进行说明。
纸张位置检测部8能够检测最上面纸张21的位置。纸张位置检测部8设置有多个。例如,多个纸张位置检测部8分别设置于供纸盒2以及整流部件6(参照图1)。下面,将设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位置检测部8称为“盒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A”,将设置于整流部件6的纸张位置检测部8称为“翼型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B”(参照图7)。
对盒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A进行说明。
例如,盒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A设置于供纸盒2的右壁。例如,盒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A是相机以及红外线传感器等非接触式的位移传感器。盒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A的检测结果被发送至系统控制部50。
对翼型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B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翼型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B内置于整流部件6。例如,翼型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B分别设置于第一整流部件6A以及第二整流部件6B。例如,翼型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B是相机以及红外线传感器等非接触式的位移传感器。翼型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B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侧检测最上面纸张21的位置。翼型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B的检测结果被发送至系统控制部50。
对倾斜角可变机构9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倾斜角可变机构9能够以使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整流部件6的上游端位于下方且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整流部件6的下游端位于上方的方式变更整流部件6的倾斜角S1。
在图8中,实线的整流部件6表示倾斜动作后的状态,双点划线的整流部件6表示倾斜动作前的状态,附图标记40表示将整流部件6支承为能够进行倾斜动作的支轴。整流部件6的倾斜角S1是倾斜动作前的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与倾斜动作后的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所成的角。
例如,倾斜角可变机构9设置于供纸盒2。倾斜角可变机构9具备将未图示的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至整流部件6的支轴40的动力传递机构。例如,动力传递机构中包括齿轮、凸轮、连杆机构等机械元件。
对传感器10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传感器10内置于整流部件6。传感器10例如分别设置于第一整流部件6A以及第二整流部件6B。传感器10能够检测最上面纸张21的温度以及湿度。例如,传感器10是非接触式的温湿度传感器。传感器10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侧检测最上面纸张21的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被发送至系统控制部50。
对系统控制部50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系统控制部50对供纸装置1的各元件进行整体控制。系统控制部50具备驱动控制部51、风量控制部52以及倾斜角控制部53。
对驱动控制部51进行说明。
驱动控制部51控制风扇5的驱动,以在印刷开始时启动风扇5且在印刷结束时停止风扇5。
例如,当按下印刷按钮时,驱动控制部51启动风扇5。例如,印刷按钮设置于控制面板部93(参照图2)。例如,在一个作业结束时,驱动控制部51停止风扇5。在此,作业是指以一次印刷为单位的作业。例如在多张印刷在一个作业中集中进行的情况下,多张印刷为一次印刷。
对风量控制部52进行说明。
风量控制部52基于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风扇5的风量。
例如,在最上面纸张21的湿度比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下称为“湿度阈值”)高时,风量控制部52增大风扇5的风量,从而增大在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之间流动的风的量。在最上面纸张21的湿度比湿度阈值低时,风量控制部52减小风扇5的风量,从而减小在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之间流动的风的量。
例如,在最上面纸张21的温度比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下称为“温度阈值”)低时,风量控制部52增大风扇5的风量,从而增大在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之间流动的风的量。在最上面纸张21的温度比温度阈值高时,风量控制部52减小风扇5的风量,从而减小在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之间流动的风的量。
风量控制部52也可以基于纸张位置检测部8以及托盘侧传感器33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风扇5的风量。风量控制部52基于盒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A以及翼型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B各自的检测结果与托盘侧传感器33的检测结果来算出最上面纸张21的重量。风量控制部52基于最上面纸张21的重量来控制风扇5的风量。例如,在最上面纸张21的重量比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下称为“重量阈值”)大时,风量控制部52增大风扇5的风量,从而增大在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之间流动的风的量。在最上面纸张21的重量比重量阈值小时,风量控制部52减小风扇5的风量,从而减小在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之间流动的风的量。
对倾斜角控制部53进行说明。
倾斜角控制部53基于纸张位置检测部8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倾斜角可变机构9。倾斜角控制部53基于盒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A以及翼型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B各自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倾斜角可变机构9。
例如,倾斜角控制部53控制倾斜角可变机构9,以使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实质上平行(参照图8)。
对供纸装置1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将纸张摞20收容于供纸盒2。通过对齐部件4来对齐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通过一对横对齐部件4A、4B从纸张宽度方向的外侧抵接于纸张摞20,纸张摞20在纸张宽度方向上进行定位。通过纵对齐部件4C从纸张输送方向K1的外侧抵接于纸张摞20,纸张摞20在纸张输送方向K1上进行定位。
接着,将纸张摞20被收容的供纸盒2放入图像形成装置90的纸张收容部94(例如,最下层)。
这样一来,通过纸张位置检测部8检测纸张摞20的高度(最上面纸张21的位置)。纸张位置检测部8的检测结果被发送至系统控制部50。
系统控制部50控制倾斜动作托盘7,以使纸张摞20倾斜。通过倾斜动作托盘7的倾斜动作,使得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最上面纸张21的上游端位于下方,并且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最上面纸张21的下游端位于上方。
接着,拾取辊3下降。拾取辊3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的上表面21a接触。由此,完成供纸盒2内的纸张的输送准备(待机状态)。
若在待机状态下按下印刷按钮,则驱动控制部51启动风扇5。通过风扇5的驱动,风扇5产生风。对齐部件4将风扇5产生的风通过送风路径4i从送风口4h朝向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导向。
整流部件6通过从送风口4h送出的风(来自风扇5的风)而在整流部件6与纸张摞20的最上面纸张21之间产生负压,从而使最上面纸张21上浮。由此,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分离最上面纸张21。
在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分离了最上面纸张21的状态下,通过拾取辊3的旋转,最上面纸张21被送出至供纸盒2外。
当一个作业结束时,驱动控制部51停止风扇5。由此,完成供纸装置1的动作。
根据实施方式,供纸装置1具有供纸盒2、对齐部件4、风扇5以及整流部件6。供纸盒2能够载置层叠多张纸张而成的纸张摞20。对齐部件4能够对齐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风扇5与对齐部件4连接。风扇5能够产生风。整流部件6与对齐部件4连接。整流部件6位于载置在供纸盒2的纸张摞20的上方。整流部件6通过来自风扇5的风而在整流部件6与纸张摞20的最上面纸张21之间产生负压。通过以上的结构,起到以下效果。
整流部件6通过来自风扇5的风而在整流部件6与纸张摞20的最上面纸张21之间产生负压,从而能够使最上面纸张21上浮。因此,能够提供能够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分离最上面纸张21的供纸装置1。
除此之外,由于能够降低纸张间的摩擦以及接触等的影响,所以能够容易逐张取出纸张。除此之外,由于不需要闸门机构那样复杂的结构,所以能够实现供纸装置1的简化。除此之外,由于不需要用于产生高风量的大型风扇,所以能够实现风扇5的小型化。除此之外,通过降低风扇5的输出(风扇5的电机的转速),能够实现静音化。除此之外,能够用整流部件6抑制最上面纸张21过度上浮。除此之外,在将供纸装置1搭载于图像形成装置90的纸张收容部94的各层的情况下,能够从载置于各层的纸张摞20分离最上面纸张21。
另外,通过对齐部件4具有以来自风扇5的风朝向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之间流动的方式开口的送风口4h,起到以下效果。
与送风口4h朝向纸张摞20的侧面开口的情况相比较,由于易于在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之间产生负压,所以易于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分离最上面纸张21。
另外,通过整流部件6在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的上方配置有多个,起到以下效果。
与仅配置一个整流部件6的情况相比较,易于使最上面纸张21在大范围内上浮。
另外,对齐部件4设置有多个。多个对齐部件4具备在纸张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横对齐部件4。多个整流部件6具备与一对横对齐部件4分别连接的横整流部件6A、6B。通过以上的结构,起到以下效果。
与多个整流部件6仅配置一个横对齐部件4的情况相比较,易于使最上面纸张21整体均匀地上浮。
另外,还具备以使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最上面纸张21的上游端位于下方且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最上面纸张21的下游端位于上方的方式使纸张摞20倾斜的倾斜动作托盘7,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在将供纸装置1搭载于图像形成装置90的纸张收容部94的最下层的情况下将最上面纸张21送到下一工序方面是优选的。
另外,还具备能够以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整流部件6的上游端位于下方且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整流部件6的下游端位于上方的方式来变更整流部件6的倾斜角的倾斜角可变机构9,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由于即使在最上面纸张21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变更整流部件6的倾斜角,所以易于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分离最上面纸张21。
另外,还具备:纸张位置检测部8,能够检测最上面纸张21的位置;以及倾斜角控制部53,基于纸张位置检测部8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倾斜角可变机构9,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由于能够配合最上面纸张21的倾斜来变更整流部件6的倾斜角,所以易于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分离最上面纸张21。
另外,倾斜角控制部53控制倾斜角可变机构9,以使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平行,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与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交叉的情况相比较,由于易于在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之间均等地产生负压,所以易于使最上面纸张21均匀地上浮。
另外,还具备驱动控制部51,其控制风扇5的驱动,以在印刷开始时启动风扇5并且在印刷结束时停止风扇5,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与始终驱动风扇5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电力消耗。
另外,还具备:传感器10,能够检测最上面纸张21的温度以及湿度;以及风量控制部52,基于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风扇5的风量,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能够通过传感器10来掌握最上面纸张21的温度以及湿度。除此之外,由于能够根据最上面纸张21的温度以及湿度来控制风扇5的风量,所以能够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稳定地分离最上面纸张21。
除此之外,传感器10内置于整流部件6,由此起到以下效果。与传感器10外装于整流部件6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确保整流部件6对风的整流作用。
另外,风量控制部52基于纸张位置检测部8以及托盘侧传感器33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风扇5的风量,由此起到以下效果。由于能够根据最上面纸张21的重量来控制风扇5的风量,所以能够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稳定地分离最上面纸张21。
另外,整流部件6具有翼型形状,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与整流部件6具有平板形状的情况相比较,易于在整流部件6与最上面纸张21之间产生高的负压(即低压力)。因此,能够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容易分离最上面纸张21。
下面,对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对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对风扇5固定于对齐部件4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此。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整流部件6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整流部件6的脱离状态的立体图。在图9以及图10中,省略供纸盒2等的图示。
如图9所示,供纸装置还可以具备连接风扇5与整流部件6的连接部件160。对齐部件4还具备将连接部件160能够拆装地卡合的卡合凹部161。
连接部件160具有矩形筒状。连接部件160具有送风口160h,送风口160h以来自风扇5的风朝向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参照图1)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之间流动的方式开口。连接部件160的内部空间作为引导来自风扇5的风的送风路径而发挥作用。卡合凹部161具有与连接部件160的外形实质上相同的大小。如图10所示,卡合凹部161的宽度D1(对齐部件4的宽度)具有与风扇5和整流部件6之间的间隙D2实质上相同的大小(D1≈D2)。
根据第一变形例,还具备连接风扇5与整流部件6的连接部件160,对齐部件4具备将连接部件160能够拆装地卡合的卡合凹部161,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能够使风扇5与整流部件6成为一体化的整流单元(模块)。在将整流单元安装于对齐部件4的情况下,在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之间产生负压,能够使最上面纸张21上浮。
在将整流单元从对齐部件4拆卸的情况下,由于不会遮挡纸张摞20,所以易于将纸张摞20载置于供纸盒2。
对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对对齐部件4仅具有一个以来自风扇5的风朝向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之间流动的方式开口的送风口4h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此。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对齐部件204的图。图11相当于图4。图中附图标记204i表示引导来自风扇5的风的送风路径。
如图11所示,对齐部件204也可以具有以来自送风路径204i的风朝向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分散出去的方式开口的多个送风口204h。
多个送风口204h在对齐部件204的延伸方向(第一方向V1)上隔开间隔而配置。送风口204h呈在对齐部件204的延伸方向上具有长边的矩形形状。
根据第二变形例,对齐部件204具有:送风路径204i,引导来自风扇5的风;以及多个送风口204h,以来自送风路径204i的风朝向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分散出去的方式开口,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通过从多个送风口204h送出的风,能够在最上面纸张21的上方空间产生负压。因此,与对齐部件4仅具有一个送风口4h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最上面纸张21的上方空间的大范围内产生负压。因此,易于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分离最上面纸张21。例如,即使在纸张尺寸比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下称为“尺寸阈值”)大的情况(例如A3尺寸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分离最上面纸张21。
对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对多个整流部件6是与一对横对齐部件4A、4B分别连接的横整流部件6A、6B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供纸装置301的立体图。图中附图标记304表示配置于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纸张摞20的上游位置的纵对齐部件。
如图12所示,多个整流部件6还可以具备与纵对齐部件304连接的纵整流部件306。纵对齐部件304在第二方向V2上延伸。图中附图标记305表示与纵对齐部件304的前端部连接的风扇(第三风扇)。
根据第三变形例,多个对齐部件4还具备配置于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纸张摞20的上游位置的纵对齐部件304,多个整流部件6还具备与纵对齐部件304连接的纵整流部件306,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与多个整流部件6仅配置于横对齐部件4的情况相比较,易于使最上面纸张21整体均匀地上浮。
对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对具备基于纸张位置检测部8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倾斜角可变机构9的倾斜角控制部53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供纸装置401的图。图13相当于图4。
如图13所示,供纸装置401还可以具备与倾斜动作托盘7的动作连动而使整流部件6进行倾斜动作的连动机构470。例如,连动机构470是将倾斜动作托盘7的倾斜动作传递至整流部件6的动力传递机构。例如,动力传递机构中包括齿轮、凸轮、连杆机构等机械元件。倾斜动作托盘7与整流部件6彼此同步地进行倾斜动作。
连动机构470以使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实质上平行的方式使整流部件6进行倾斜动作。在图13中,实线的整流部件6表示倾斜动作后的状态,双点划线的整流部件6表示倾斜动作前的状态。
根据第四变形例,还具备与倾斜动作托盘7的动作连动而使整流部件6倾斜动作的连动机构470,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由于能够与最上面纸张21的倾斜配合来变更整流部件6的倾斜角,所以易于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分离最上面纸张21。除此之外,与电控制倾斜角可变机构9的情况相比较,在不施加电力这一点上是优选的。
另外,连动机构470以使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平行的方式使整流部件6进行倾斜动作,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与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交叉的情况相比较,由于易于在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与整流部件6的下表面之间均等地产生负压,所以易于使最上面纸张21均匀地上浮。
对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对具备基于纸张位置检测部8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倾斜角可变机构9的倾斜角控制部53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倾斜角可变机构509的立体图。
如图14所示,倾斜角可变机构509也可以具备:支轴540,将整流部件6支承为能够进行倾斜动作;以及倾斜动作限制部541,限制整流部件6的倾斜动作。
例如,支轴540是螺栓的轴部(外螺纹部)。例如,倾斜动作限制部541是螺栓的头部。例如,整流部件6中形成有能够供螺栓的外螺纹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部。图中附图标记542表示形成螺栓的头部的底座面的支承壁。例如,支承壁542中形成有能够供螺栓的外螺纹部插通的插通孔。
例如,通过拧松螺栓而允许整流部件6的倾斜动作。例如,通过紧固固定螺栓而限制整流部件6的倾斜动作。在图14中,实线的整流部件6表示倾斜动作前的状态,双点划线的整流部件6表示倾斜动作后的状态。
根据第五变形例,倾斜角可变机构509具备:支轴540,将整流部件6支承为能够进行倾斜动作;以及倾斜动作限制部541,限制整流部件6的倾斜动作,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能够通过手动方式来变更整流部件6的倾斜角。例如,能够在印刷前预先变更整流部件6的倾斜角。因此,与整流部件6的倾斜角始终被设定为固定的情况相比较,易于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分离最上面纸张21。除此之外,与电控制倾斜角可变机构的情况相比较,在不施加电力这一点上是优选的。
对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供纸装置601的图。图15相当于图4。图中附图标记3表示朝向纸张输送方向K1的下游侧送出最上面纸张21的拾取辊3。
如图15所示,供纸装置601还可以具备挡块680,在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最上面纸张21的上游端位于下方且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最上面纸张21的下游端位于上方的状态下,该挡块680使通过拾取辊3被送出的最上面纸张21暂时停止。
例如,挡块680是在纸张输送方向K1上比拾取辊3位于更靠下游侧的位置的一对辊(分离辊)。整流部件6位于通过挡块680而处于停止中的最上面纸张21的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中央位置的上方。通过挡块680而处于停止中的最上面纸张21沿着弓形而向下方凸出。
在图15中,实线的整流部件6表示倾斜动作后的状态,双点划线的整流部件6表示倾斜动作前的状态。
根据第六变形例,还具备挡块680,在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最上面纸张21的上游端位于下方且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最上面纸张21的下游端位于上方的状态下,该挡块680使通过拾取辊3送出的最上面纸张21暂时停止。整流部件6位于通过挡块680而处于停止中的最上面纸张21的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中央位置的上方,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与整流部件6从通过挡块680而处于停止中的最上面纸张21的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偏离配置的情况相比较,易于在通过挡块680而处于与停止中的最上面纸张21的中央位置的上方空间产生负压。因此,即使在通过挡块680处于停止中的最上面纸张21沿着弓形而向下方凸出的情况下,也易于使最上面纸张21上浮。
对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对具备能够变更整流部件6的倾斜角S1的倾斜角可变机构9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供纸装置也可以不具有倾斜角可变机构9。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整流部件706的图。
如图16所示,整流部件706的下表面也可以以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整流部件706的下表面的上游端位于下方且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整流部件706的下表面的下游端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整流部件706被固定于对齐部件4。
根据第七变形例,整流部件706的下表面以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整流部件706的下表面的上游端位于下方且纸张输送方向K1上的整流部件706的下表面的下游端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与整流部件706的下表面被设定为始终水平的情况相比较,易于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分离最上面纸张21。除此之外,与电控制倾斜角可变机构9的情况相比较,在不施加电力这一点上是优选的。
对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的整流部件806的图。
如图17所示,也可以在整流部件806的上方设置流路覆盖部861。例如,流路覆盖部861具有与水平面实质上平行的矩形板状。流路覆盖部861以在整流部件806的上表面与流路覆盖部861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来自风扇5的风的流路的方式从上方覆盖整流部件806。例如,整流部件806的上表面与流路覆盖部861的下表面之间的空间向第一方向V1(参照图1)敞开。
根据第八变形例,在整流部件806的上方设置以在整流部件806的上表面与流路覆盖部861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来自风扇5的风的流路的方式从上方覆盖整流部件806的流路覆盖部861,由此起到以下效果。
能够在整流部件806的上方以及下方分别形成来自风扇5的风的流路。例如,通过变更上下的流路的间隔,能够调整最上面纸张21的上方空间的负压。
对实施方式的第九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中,对整流部件806的上表面与流路覆盖部861的下表面之间的空间向第一方向V1敞开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九变形例的整流部件906的立体图。
如图18所示,整流部件906在第一方向V1上具有一定的长度。在整流部件906的两端也可以设置有遮挡来自风扇905的风的遮断部件962。
遮断部件962以在整流部件906的设置区域上风分别通过最上面纸张21的上表面21a(参照图1)与整流部件906之间和整流部件906与流路覆盖部961之间的方式来限制风的流动。遮断部件962呈与和第一方向V1正交的虚拟面(铅垂面)平行的板状。
风扇905、流路覆盖部961、一对遮断部件962以及整流部件906也可以是一体型的模块。风扇905与流路覆盖部961的宽度方向外端一体地连接。流路覆盖部961的下表面与一对遮断部件962的上边缘一体地连接。整流部件906的两端与一对遮断部件962的内侧面一体地连接。
根据第九变形例,在第一方向V1上的整流部件906的两端设置有遮挡来自风扇905的风的遮断部件962,由此起到以下效果。由于能够通过遮断部件962遮挡来自风扇905的风,所以能够抑制来自风扇905的风绕入不期望的区域。因此,能够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稳定地分离最上面纸张21。
另外,风扇905、流路覆盖部961、一对遮断部件962以及整流部件906也可以是一体型的模块,由此起到以下效果。通过将一体型的模块设置于任意位置,能够分离任意位置的最上面纸张21。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供纸装置1应用于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9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供纸装置1应用于清楚设备(消去機器)。例如,也可以将供纸装置1应用于金融设备、邮政分拣机、印刷机、复印机、传真机以及复合机等。另外,复合机既可以是业务用也可以是办公室用,也可以具备多个种类的纸。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整流部件6在纸张摞20的上方配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整流部件6在各对齐部件4分别连接有一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一个对齐部件4中也可以连接有多个整流部件6。根据该结构,能够将风分别送入多个整流部件6与最上面纸张21之间。例如,即使在纸张尺寸比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下称为“尺寸阈值”)大的情况(例如A3尺寸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分离最上面纸张21。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整流部件6在纸张摞20的上方配置有多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整流部件6在纸张摞20的上方仅配置有一个。例如,也可以是一个整流部件6与各对齐部件4中的任意一个连接。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翼型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B以及传感器10内置于整流部件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翼型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B以及传感器10中的至少一个外装于整流部件6。或者也可以是翼型侧纸张位置检测部8B以及传感器10中的至少一个被整流部件6以外的部件如供纸盒2等支承。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传感器10能够检测最上面纸张21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传感器10也可以为能够仅检测最上面纸张21的温度。或者传感器10也可以为能够仅检测最上面纸张21的湿度。即,传感器10也可以能够检测最上面纸张21的温度以及湿度中的至少一方。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系统控制部50控制风扇5以及倾斜角可变机构9的各元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以手动方式使所述各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运行。
根据上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具备:供纸盒2,能够载置层叠多张纸张而成的纸张摞20;对齐部件4,能够对齐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风扇5,与对齐部件4连接,能够产生风;以及整流部件6,与对齐部件4连接,位于载置在供纸盒2的纸张摞20的上方,通过来自风扇5的风而在整流部件6与纸张摞20的最上面纸张21之间产生负压,提供能够从载置于供纸盒2的纸张摞20分离最上面纸张21的供纸装置1。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仅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与包括在发明的范围、主旨内同样地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纸盒,能够载置层叠多张纸张而成的纸张摞;
对齐部件,能够对齐载置于所述供纸盒的所述纸张摞;
风扇,与所述对齐部件连接,能够产生风;以及
整流部件,与所述对齐部件连接并位于载置于所述供纸盒的所述纸张摞的上方,通过来自所述风扇的风而在所述整流部件与所述纸张摞的最上面纸张之间产生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齐部件具有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以来自所述风扇的风朝向所述最上面纸张的上表面与所述整流部件的下表面之间流动的方式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装置还具备将所述风扇与所述整流部件连接的连接部件,
所述对齐部件具备将所述连接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卡合的卡合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齐部件具有:
送风路径,引导来自所述风扇的风;以及
多个送风口,以来自所述送风路径的风朝向所述最上面纸张的上表面分散出去的方式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件在载置于所述供纸盒的所述纸张摞的上方配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齐部件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对齐部件具备在纸张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横对齐部件,
多个所述整流部件具备与所述一对横对齐部件分别连接的横整流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对齐部件还具备配置于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纸张摞的上游位置的纵对齐部件,
所述多个整流部件还具备与所述纵对齐部件连接的纵整流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装置还具备倾斜动作托盘,所述倾斜动作托盘以使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最上面纸张的上游端位于下方且所述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最上面纸张的下游端位于上方的方式使所述纸张摞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装置还具备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与所述倾斜动作托盘的动作连动而使所述整流部件进行倾斜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动机构以使所述最上面纸张的上表面与所述整流部件的下表面平行的方式使所述整流部件进行倾斜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装置还具备倾斜角可变机构,所述倾斜角可变机构能够以使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整流部件的上游端位于下方且所述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整流部件的下游端位于上方的方式变更所述整流部件的倾斜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角可变机构具备:
支轴,将所述整流部件支承为能够进行倾斜动作;以及
倾斜动作限制部,限制所述整流部件的倾斜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装置还具备:
纸张位置检测部,能够检测所述最上面纸张的位置;以及
倾斜角控制部,基于所述纸张位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倾斜角可变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角控制部控制所述倾斜角可变机构,以使所述最上面纸张的上表面与所述整流部件的下表面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装置还具备:
拾取辊,朝向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送出所述最上面纸张;以及
挡块,在所述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最上面纸张的上游端位于下方且所述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最上面纸张的下游端位于上方的状态下,使通过所述拾取辊送出的所述最上面纸张暂时停止,
所述整流部件位于通过所述挡块处于停止中的所述最上面纸张的所述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上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装置还具备:
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最上面纸张的温度以及湿度中的至少一方;以及
风量控制部,基于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风扇的风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件的下表面以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整流部件的下表面的上游端位于下方且所述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整流部件的下表面的下游端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件具有翼型形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整流部件的端部设置有遮断部件,所述遮断部件遮挡来自所述风扇的风。
20.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纸装置。
CN202010157181.4A 2019-04-01 2020-03-09 供纸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 Active CN1117924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9995 2019-04-01
JP2019069995A JP7416566B2 (ja) 2019-04-01 2019-04-01 給紙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2406A true CN111792406A (zh) 2020-10-20
CN111792406B CN111792406B (zh) 2022-06-07

Family

ID=69804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7181.4A Active CN111792406B (zh) 2019-04-01 2020-03-09 供纸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6212B2 (zh)
EP (1) EP3718937B1 (zh)
JP (1) JP7416566B2 (zh)
CN (1) CN11179240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5144A (en) * 1997-04-18 2000-01-18 Fuji Xerox Co., Ltd.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1031272A (ja) * 1999-07-23 2001-02-06 Kyocera Mita Corp 給紙装置
JP2004284783A (ja) * 2003-03-24 2004-10-14 Fuji Xerox Co Ltd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35690A (ja) * 2003-07-15 2005-02-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給紙装置および給紙方法
JP2006027797A (ja) * 2004-07-15 2006-02-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給紙装置および該給紙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48196A (zh) * 2007-05-28 2009-01-21 株式会社理光 记录介质进给装置
CN101428713A (zh) * 2007-11-09 2009-05-1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100407A (ja) * 2008-10-24 2010-05-06 Ricoh Co Ltd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44035A (ja) * 2010-01-18 2011-07-28 Riso Kagaku Corp 給紙装置
CN103121596A (zh) * 2011-11-17 2013-05-29 夏普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8861693A (zh) * 2017-05-09 2018-11-2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62125A1 (de) * 1972-12-18 1974-06-27 Commw Of Australia Vorrichtung zum trennen von blaettern in xerografischen druckeinrichtungen und anderen blatthandhabungsmechanismen
JPH0138096Y2 (zh) 1984-10-08 1989-11-15
JP3889137B2 (ja) * 1997-04-18 2007-03-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給紙方法及び給紙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6264188B1 (en) 2000-06-12 2001-07-24 Xerox Corporatio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having an adaptive air fluffer
JP4154299B2 (ja) 2003-09-01 2008-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
JP2005112560A (ja) 2003-10-08 2005-04-28 Canon Inc 給紙装置
JP2005335837A (ja) 2004-05-24 2005-12-08 Fuji Xerox Co Ltd 給紙装置
JP4406712B2 (ja) 2005-03-18 2010-02-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44033B2 (ja) 2005-05-20 2010-09-1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7055786A (ja) 2005-08-26 2007-03-0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141864B2 (en) * 2007-05-28 2012-03-27 Ricoh Company, Limited Recording-medium feeding device
JP4095656B1 (ja) 2007-09-04 2008-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媒体給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823876B2 (en) * 2008-08-04 2010-11-02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heet feeding device with rear end detection portion
JP5368026B2 (ja) 2008-08-04 2013-12-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58917A (ja) 2008-09-04 2010-03-18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25928B2 (ja) 2017-10-10 2021-08-25 株式会社東芝 給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5144A (en) * 1997-04-18 2000-01-18 Fuji Xerox Co., Ltd.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1031272A (ja) * 1999-07-23 2001-02-06 Kyocera Mita Corp 給紙装置
JP2004284783A (ja) * 2003-03-24 2004-10-14 Fuji Xerox Co Ltd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35690A (ja) * 2003-07-15 2005-02-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給紙装置および給紙方法
JP2006027797A (ja) * 2004-07-15 2006-02-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給紙装置および該給紙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48196A (zh) * 2007-05-28 2009-01-21 株式会社理光 记录介质进给装置
CN101428713A (zh) * 2007-11-09 2009-05-1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100407A (ja) * 2008-10-24 2010-05-06 Ricoh Co Ltd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44035A (ja) * 2010-01-18 2011-07-28 Riso Kagaku Corp 給紙装置
CN103121596A (zh) * 2011-11-17 2013-05-29 夏普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8861693A (zh) * 2017-05-09 2018-11-2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2406B (zh) 2022-06-07
JP7416566B2 (ja) 2024-01-17
EP3718937B1 (en) 2023-04-26
EP3718937A1 (en) 2020-10-07
US11256212B2 (en) 2022-02-22
US20200310348A1 (en) 2020-10-01
JP2020169073A (ja) 2020-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7245B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36873B2 (en) Media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087906A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902578B2 (en) Sheet containing device, sheet feeder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tai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taining device
JP2011132029A (ja) 積載装置、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12006716A (ja) 用紙供給装置及び記録材処理装置
US8437683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20285A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167299B2 (en)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heet feeder
US4540169A (en) Cassette sheet feed apparatus
US9956793B2 (en) Printing device
US8616546B2 (en)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tacker with elevation unit
CN111792406B (zh) 供纸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
EP0456233B1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US20100181716A1 (en) Sheet supply apparatus
JP2021020814A (ja) 給紙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78920A (ja) 媒体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31319A (ja) 給紙装置
JP2006027797A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該給紙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95668B2 (ja) 媒体供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紙葉類処理装置
JP44681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手差し給紙装置
US11090954B2 (en) Image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0105765A (ja) シート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91251A (ja) 媒体カセット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24048479A (ja) 媒体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