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2464A - 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 - Google Patents

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2464A
CN111682464A CN202010610881.4A CN202010610881A CN111682464A CN 111682464 A CN111682464 A CN 111682464A CN 202010610881 A CN202010610881 A CN 202010610881A CN 111682464 A CN111682464 A CN 111682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cable
layer
armo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08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2464B (zh
Inventor
邓大鹏
刘体义
娄战士
赵天安
樵中枢
王丙强
邓锐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venth Chem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venth Chem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venth Chem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venth Chem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08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82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82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2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2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2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joining or terminating cabl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Processing Of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涉及电缆施工领域。该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包括:露出两根电缆的芯线;将应力管、半导体层绝缘套管、内表皮层绝缘套管和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穿设于电缆上;通过连接铜套管对接两根电缆的芯线;缠绕空隙填充胶带至绝缘体层;应力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使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连接电缆的铜带屏蔽层;内表皮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连接两根电缆的铠装线,以形成铠装层,使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本发明提供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衔接合理,节约了材料、提高了效率,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Description

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中间接头应用于连接长度跨度大或者电缆损坏的电缆的两端。该电缆中间接头是电缆线路中最薄弱的部分,其制作质量的好坏是电缆线路是否安全运行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其衔接合理,节约了材料、提高了效率,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用于连接两根电缆,所述电缆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芯线、绝缘体层、半导体层、铜带屏蔽层、内表皮层、铠装层和外表皮层,所述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包括:
处理两根所述电缆的所述外表皮层、所述铠装层、所述内表皮层、所述铜带屏蔽层、所述半导体层以及所述绝缘体层,以露出两根所述电缆的所述芯线;
将应力管、半导体层绝缘套管、内表皮层绝缘套管和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电缆上;
通过连接铜套管对接两根所述电缆的所述芯线,并压接所述连接铜套管;
在所述连接铜套管外侧,缠绕空隙填充胶带至所述绝缘体层;
移动所述应力管,使应力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所述应力管;
移动所述半导体层绝缘套管,使所述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所述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所述半导体层绝缘套管;
在所述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外侧,连接所述电缆的所述铜带屏蔽层;
移动所述内表皮层绝缘套管,使所述内表皮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所述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所述内表皮层绝缘套管;
连接两根所述电缆的铠装线,以形成包裹所述内表皮层的所述铠装层,其中,所述铠装层由所述铠装线包覆所述内表皮层形成;
移动所述外表皮层绝缘套管,使所述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所述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所述外表皮层绝缘套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两根所述电缆的所述外表皮层、所述铠装层、所述内表皮层、所述铜带屏蔽层、所述半导体层以及所述绝缘体层,以露出两根所述电缆的所述芯线的步骤包括:
设置两根所述电缆的重叠长度;
根据所述重叠长度,确定每根所述电缆的切除线;
根据所述切除线,切除第一长度的所述外表皮层,并露出所述铠装层,其中,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重叠长度;
根据所述切除线,切开其中一根所述电缆的所述铠装线、露出其所述内表皮层,并将另一根所述电缆的所述铠装线向后弯折、露出其所述内表皮层;
根据所述切除线,切除第二长度的所述内表皮层,并露出所述铜带屏蔽层,其中,所述第二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长度;
拆下所述铜带屏蔽层;
根据所述切除线,切除第三长度的半导体层,并露出所述绝缘体层,其中,所述第三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度;
在所述切除线处切割所述电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拆下所述铜带屏蔽层的步骤包括:
在距离所述内表皮层的切口预设距离处的所述铜带屏蔽层上,缠绕PVC胶带;
拆下紧靠所述PVC胶带的所述铜带屏蔽层;
在所述连接铜套管外侧,缠绕空隙填充胶带至所述绝缘体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铜带屏蔽层的末端移去所述PVC胶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所述应力管,使所述应力管套设在所述连接铜套管外侧,并热缩所述应力管的步骤包括:
将空隙填充胶带缠绕在所述连接铜套管外侧,且所述空隙填充胶带与所述绝缘体层间隔设置;
移动所述应力管,以使所述应力管居中穿设在所述连接铜套管上;
从所述应力管的中心开始热缩,逐步朝所述应力管的两端末端延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隙填充胶带的最小缠绕厚度不小于2毫米;并且所述空隙填充胶带与所述绝缘体层的间隔不大于5毫米。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外侧,连接所述电缆的所述铜带屏蔽层的步骤包括:
将铜网重叠缠绕于两根所述电缆的半导体层上,其中,所述铜网用于形成所述铜带屏蔽层;
将铜编织接地带跨接在缠绕的所述铜网两端,且所述铜编织接地带与所述铜网平齐;
通过恒力弹簧和胶带固定所述铜编织接地带和所述铜网,以形成所述铜带屏蔽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恒力弹簧和所述胶带固定所述铜编织接地带和所述铜网的步骤包括:
所述铜网的两端分别覆盖在所述电缆的两端所述铜带屏蔽层上,分别利用所述恒力弹簧固定两端的所述铜编织接地带;
将铜编织接地带的一端折回到所述恒力弹簧上,并拧紧所述恒力弹簧;
通过所述胶带固定折回的所述铜编织接地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两根所述电缆的铠装线,以形成包裹所述内表皮层的所述铠装层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铠装层收拢为预设数量的铠装线线束;
通过铠装线连接接头连接所述铠装线线束;
将内表皮包裹在所述铠装线连接接头上;
将棉纺织胶带缠绕在整个所述铠装线连接接头的接头区域,以形成包裹所述内表皮层的所述铠装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数量的所述铠装线线束与所述铠装线连接接头的数量一致、且大小相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利用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在露出两根电缆的芯线后,将应力管、半导体层绝缘套管、内表皮层绝缘套管和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穿设于其中一个电缆上,以便在后续连接时通过套管连接固定。通过连接铜套管对接两根电缆的芯线,并压接连接铜套管,使两根电缆的芯线稳固连接,保证芯线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使用质量。在连接铜套管外侧,缠绕空隙填充胶带至绝缘体层。移动应力管,使应力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应力管。移动半导体层绝缘套管,使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半导体层绝缘套管。在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外侧,连接电缆的铜带屏蔽层。移动内表皮层绝缘套管,使内表皮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内表皮层绝缘套管。连接两根电缆的铠装线,以形成包裹内表皮层的铠装层,该铠装层由铠装线包覆内表皮层形成。移动外表皮层绝缘套管,使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外表皮层绝缘套管。通过热缩绝缘套管实现其固定,有利于保证使用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其衔接合理,节约了材料、提高了效率,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10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3为图2中各长度与切除线的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子步骤S16子步骤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5为图1中步骤S50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6为图1中步骤S70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7为图6中子步骤S73子步骤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8为图1中步骤S90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根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其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以及电缆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公法用于连接两根电缆。
该电缆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芯线、绝缘体层、半导体层、铜带屏蔽层、内表皮层、铠装层和外表皮层。可选地,该电缆可以为33kv高压电缆。
如图1所示,该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处理两根电缆的外表皮层、铠装层、内表皮层、铜带屏蔽层、半导体层以及绝缘体层,以露出两根电缆的芯线。
应当理解的是,在步骤S10中,处理两根电缆的位于芯线外侧的各结构层,以露出芯线,便于将两根电缆的芯线连接。同时,两根电缆的处理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决定。
请参阅图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步骤S10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11:设置两根电缆的重叠长度。
子步骤S12:根据重叠长度,确定每根电缆的切除线。
请参阅图3,两根电缆的重叠长度以及电缆的切除线大致如图3所示。两根电缆的重叠长度大致为560毫米,电缆的端部从切除线处切除,切除电缆的端部后,两根电缆的重叠长度大概为560毫米。当然,重叠长度也可以为其他值,本发明实施例对于重叠长度的具体值不做限定,可以灵活设置。
子步骤S13:根据切除线,切除第一长度的外表皮层,并露出铠装层,其中,第一长度小于重叠长度。
可选地,该第一长度可以为360毫米。在切除外表皮层前,可以对电缆进行清洁,清洁的长度不小于上述的重叠长度。比如,在重叠长度为560毫米时,清洁的长度可以为600毫米。
子步骤S14:根据切除线,切开其中一根电缆的铠装线、露出其内表皮层,并将另一根电缆的铠装线向后弯折、露出其内表皮层。
可选地,在该子步骤S14中,其中一根电缆的铠装线切开,另一根铠装线在外表皮层切口处切开铠装线(铠装线缠绕成铠装层)。也就是说,其中一根的铠装线不用切断,而将铠装线向后弯折。另一根电缆的铠装线可以从外表皮层的切口处弯折并折断。
子步骤S15:根据切除线,切除第二长度的内表皮层,并露出铜带屏蔽层,其中,第二长度小于第一长度。
可选地,该第二长度可以为260毫米左右。
子步骤S16:拆下铜带屏蔽层。
可选地,在该子步骤S16中,可以在距离内表皮层的切口40毫米的铜屏蔽带上,用PVC胶带缠绕5到7层缠绕,拆下紧靠PVC胶带的铜带屏蔽层。
请参阅图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子步骤S16:拆下铜带屏蔽层,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161:在距离内表皮层的切口预设距离处的铜带屏蔽层上,缠绕PVC胶带;
子步骤S162:拆下紧靠PVC胶带的铜带屏蔽层。
此时,上述的步骤S40:在连接铜套管外侧,缠绕空隙填充胶带至绝缘体层的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
从铜带屏蔽层的末端移去PVC胶带。
子步骤S17:根据切除线,切除第三长度的半导体层,并露出绝缘体层,其中,第三长度小于第二长度。
可选地,该第三长度可以为200毫米。
子步骤S18:在切除线处切割电缆。
在切除线处切割芯线,从电缆切除处到铠层后折处彻底清洁,打磨主绝缘体,使绝缘体表面光滑无细微凸起与凹陷,没有任何导电材料的痕迹。
步骤S20:将应力管、半导体层绝缘套管、内表皮层绝缘套管和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穿设于其中一个电缆上。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应力管、半导体层绝缘套管、内表皮层绝缘套管和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的管径依次增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的应力管、半导体层绝缘套管、内表皮层绝缘套管和外表皮层绝缘套管均位于两根电缆中的其中一根上,以防止后续热缩时发生错误。
步骤S30:切开电缆端头处绝缘体,露出电缆芯线,每个电缆端头处芯线长度为铜套管长度一半加5毫米,通过连接铜套管对接两根电缆的芯线,并压接连接铜套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30中,将两个电缆芯线对接,压接该连接铜套管。可以从中间开始逐步向两边压接,去除任何锋利的毛刺和边缘。清洁连接铜套管和绝缘层,并使其脱脂。
步骤S40:在连接铜套管外侧,缠绕空隙填充胶带至绝缘体层。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从铜带屏蔽的末端移去PVC胶带。可以使用带有尖头的、较短的空隙填充条。在使用时,将空隙填充条拉伸到其原始宽度的一半,空隙填充条出现细而薄的边缘,用空隙填充条在铜带屏蔽上缠绕5毫米左右,将铜带屏蔽固定。继续向前把半导体层完全缠绕,直至绝缘体层被空隙填充条覆盖10毫米,气隙填充条缠绕工作完成。
步骤S50:移动应力管,使应力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应力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50中,可以使用空隙填充胶带,在使用时,可以将该空隙填充胶带卷成卷装,将其拉伸至大约是原始宽度的一半,保持百分之五十的重叠部分,将其缠绕在连接铜套管上,继续从连接铜套管上缠绕到绝缘层不超过5mm处。最终直径应仅略大于连接后连接铜套管的直径,并确保连接铜套管上缠绕气隙填充胶带的最小厚度为2mm。缓慢地移动应力管,将其居中放置穿在连接铜套管上。打开喷火枪并调整喷火枪火焰,避免出现铅笔状的蓝色火焰,调整出黄色尖端的柔和蓝色火焰。将应力管从中心热缩,逐步朝两侧末端延伸。完成热缩后,应力管应完全收缩且无皱纹。
请参阅图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步骤S50:移动应力管,使应力管套设在连接铜套管外侧,并热缩应力管,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51:将空隙填充胶带缠绕在连接铜套管外侧,且空隙填充胶带与绝缘体层间隔设置;
子步骤S52:移动应力管,以使应力管居中穿设在连接铜套管上;
子步骤S53:从应力管的中心开始热缩,逐步朝应力管的两端末端延伸。
可选地,间隙填充胶带的最小缠绕厚度不小于2毫米;和/或,空隙填充胶带与绝缘体层的间隔不大于5毫米。
步骤S60:移动半导体层绝缘套管,使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半导体层绝缘套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步骤S60中,具体地,将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位置调整到之前压接的连接铜套管的中心。从绝缘套管的中心位置开始热缩,中心位置热缩完,慢慢旋转热缩位置的末端检查是否完全收缩,热缩部分的套管不能被转动为止。向一根电缆方向继续热缩,在一根电缆绝缘套管终端一点距离(比如50毫米)处停止热缩;以相同的方式热缩另一根电缆。接着,再热缩第一根绝缘套管的最后长度部分(即上述留有的一定距离的绝缘套管,比如50毫米),最后热缩另一电缆绝缘套管的剩余部分。
步骤S70:在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外侧,连接电缆的铜带屏蔽层。
请参阅图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步骤S70:在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外侧,连接电缆的铜带屏蔽层,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71:将铜网重叠缠绕于两根电缆的半导体层上,其中,铜网用于形成铜带屏蔽层;
子步骤S72:将铜编织接地带跨接在缠绕的铜网两端,且铜编织接地带与铜网平齐;
子步骤S73:通过恒力弹簧和胶带固定铜编织接地带和铜网,以形成铜带屏蔽层。
请参阅图7,进一步地,上述的子步骤S73:通过恒力弹簧和胶带固定铜编织接地带和铜网,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731:铜网的两端分别覆盖在电缆的两端铜带屏蔽层上,分别利用恒力弹簧固定两端的铜编织接地带;
子步骤S732:将铜编织接地带的一端折回到恒力弹簧上,并拧紧恒力弹簧;
子步骤S733:通过胶带固定折回的铜编织接地带。
需要说明的是,从一根电缆铜带屏蔽一定距离处(比如30毫米),将两层铜网用百分之五十重叠的方法缠绕,到另一根电缆铜带屏蔽第一距离处(比如30mm)处结束缠绕。将铜编织接地带跨接在缠绕的铜网两端,铜编织接地带一端与铜网保持平齐,并用PVC胶带临时固定。在铜网覆盖电缆铜带屏蔽的地方用一个恒力弹簧固定铜编织接地带(铜编织接地带平齐的一端),在另一端铜网覆盖电缆铜带屏蔽的地方用另一个恒力弹簧固定,将铜编织接地带的一端折回到恒力卷簧上。通过扭转动作拧紧恒力弹簧,用两层胶带将折回的铜编织接地带固定到位。
步骤S80:移动内表皮层绝缘套管,使内表皮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内表皮层绝缘套管。
将用于内表皮层的绝缘套管中心位置调整到之前压接的铜套管的中心。从绝缘套管的中心位置开始分别向两端移动着热缩,保证绝缘套管对电缆内表皮层有很好的密封效果。
步骤S90:连接两根电缆的铠装线,以形成包裹内表皮层的铠装层,其中,铠装层由铠装线包覆内表皮层形成。
在该步骤S90进行时,可以移除其中一根电缆预设长度(比如100毫米)的外表皮护套,切除表皮过程不要弄断及明显划伤铠装线,将铠装线缓慢提起,并彻底清洁。先分开铠装线,再根据电缆接头套件中铠装线连接接头的数量,将铠装层收拢成相同数量相似大小的铠装线束。
请参阅图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步骤S90:连接两根电缆的铠装线,以形成包裹内表皮层的铠装层。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91:将铠装层收拢为预设数量的铠装线线束;
子步骤S92:通过铠装线连接接头连接铠装线线束;
子步骤S93:将内表皮包裹在铠装线连接接头上;
子步骤S94:将棉纺织胶带缠绕在整个铠装线连接接头的接头区域,以形成包裹内表皮层的铠装层。
可选地,预设数量的铠装线线束与铠装线连接接头的数量一致、且大小相同。
在该步骤S90中,清洁电缆上的铠装线。根据电缆接头套件中铠装线连接接头的数量,将铠装层收拢成相同数量相似大小的铠装线束。将长的铠装线在接头上折回,对比连接位置切成合适的长度,然后使用电缆套件的机械铠装线连接接头进行连接,剪下铠装线连接接头上突出的螺栓。取合适长度的电缆内表皮,将电缆内表皮包裹在铠装线连接接头上。使用接头套件中的棉纺织胶带,缠绕整个接头区域,确保所有的铠装线都靠近电缆内表皮和内表皮层绝缘套管,并且没有明显或锋利的突起。
步骤S100:移动外表皮层绝缘套管,使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外表皮层绝缘套管。
从中间接头的两侧对电缆外表皮进行除脂和打磨,长度可以为预设,比如100毫米。除脂和打磨完成后,移动外表皮层绝缘套管并将居中放置,然后从中心开始将其进行热缩,分别向两端移动,要确保完成热缩后绝缘套管完全收缩并且没有褶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利用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该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在露出两根电缆的芯线后,将应力管、半导体层绝缘套管、内表皮层绝缘套管和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穿设于其中一个电缆上,以便在后续连接时通过套管连接固定。通过连接铜套管对接两根电缆的芯线,并压接连接铜套管,使两根电缆的芯线稳固连接,保证芯线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使用质量。在连接铜套管外侧,缠绕空隙填充胶带至绝缘体层。移动应力管,使应力管套设在连接铜套管外侧,并热缩应力管。移动半导体层绝缘套管,使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半导体层绝缘套管。在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外侧,连接电缆的铜带屏蔽层。移动内表皮层绝缘套管,使内表皮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内表皮层绝缘套管。连接两根电缆的铠装线,以形成包裹内表皮层的铠装层,该铠装层由铠装线包覆内表皮层形成。移动外表皮层绝缘套管,使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外表皮层绝缘套管。通过热缩绝缘套管实现其固定,有利于保证使用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其衔接合理,节约了材料、提高了效率,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用于连接两根电缆,所述电缆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芯线、绝缘体层、半导体层、铜带屏蔽层、内表皮层、铠装层和外表皮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包括:
处理两根所述电缆的所述外表皮层、所述铠装层、所述内表皮层、所述铜带屏蔽层、所述半导体层以及所述绝缘体层,以露出两根所述电缆的所述芯线;
将应力管、半导体层绝缘套管、内表皮层绝缘套管和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电缆上;
通过连接铜套管对接两根所述电缆的所述芯线,并压接所述连接铜套管;
在所述连接铜套管外侧,缠绕空隙填充胶带至所述绝缘体层;
移动所述应力管,使所述应力管的中心与所述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所述应力管;
移动所述半导体层绝缘套管,使所述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所述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所述半导体层绝缘套管;
在所述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外侧,连接所述电缆的所述铜带屏蔽层;
移动所述内表皮层绝缘套管,使所述内表皮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所述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所述内表皮层绝缘套管;
连接两根所述电缆的铠装线,以形成包裹所述内表皮层的所述铠装层,其中,所述铠装层由所述铠装线包覆所述内表皮层形成;
移动所述外表皮层绝缘套管,使所述外表皮层绝缘套管的中心与所述连接铜套管的中心对应,并热缩所述外表皮层绝缘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两根所述电缆的所述外表皮层、所述铠装层、所述内表皮层、所述铜带屏蔽层、所述半导体层以及所述绝缘体层,以露出两根所述电缆的所述芯线的步骤包括:
设置两根所述电缆的重叠长度;
根据所述重叠长度,确定每根所述电缆的切除线;
根据所述切除线,切除第一长度的所述外表皮层,并露出所述铠装层,其中,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重叠长度;
根据所述切除线,切开其中一根所述电缆的所述铠装线、露出其所述内表皮层,并将另一根所述电缆的所述铠装线向后弯折、露出其所述内表皮层;
根据所述切除线,切除第二长度的所述内表皮层,并露出所述铜带屏蔽层,其中,所述第二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长度;
拆下所述铜带屏蔽层;
根据所述切除线,切除第三长度的半导体层,并露出所述绝缘体层,其中,所述第三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度;
在所述切除线处切割所述电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下所述铜带屏蔽层的步骤包括:
在距离所述内表皮层的切口预设距离处的所述铜带屏蔽层上,缠绕PVC胶带;
拆下紧靠所述PVC胶带的所述铜带屏蔽层;
在所述连接铜套管外侧,缠绕空隙填充胶带至所述绝缘体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铜带屏蔽层的末端移去所述PVC胶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所述应力管,使所述应力管套设在所述连接铜套管外侧,并热缩所述应力管的步骤包括:
将空隙填充胶带缠绕在所述连接铜套管外侧,且所述空隙填充胶带与所述绝缘体层间隔设置;
移动所述应力管,以使所述应力管居中穿设在所述连接铜套管上;
从所述应力管的中心开始热缩,逐步朝所述应力管的两端末端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填充胶带的最小缠绕厚度不小于2毫米;并且所述空隙填充胶带与所述绝缘体层的间隔不大于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半导体层绝缘套管的外侧,连接所述电缆的所述铜带屏蔽层的步骤包括:
将铜网重叠缠绕于两根所述电缆的半导体层上,其中,所述铜网用于形成所述铜带屏蔽层;
将铜编织接地带跨接在缠绕的所述铜网两端,且所述铜编织接地带与所述铜网平齐;
通过恒力弹簧和胶带固定所述铜编织接地带和所述铜网,以形成所述铜带屏蔽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恒力弹簧和所述胶带固定所述铜编织接地带和所述铜网的步骤包括:
所述铜网的两端分别覆盖在所述电缆的两端所述铜带屏蔽层上,分别利用所述恒力弹簧固定两端的所述铜编织接地带;
将铜编织接地带的一端折回到所述恒力弹簧上,并拧紧所述恒力弹簧;
通过所述胶带固定折回的所述铜编织接地带。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两根所述电缆的铠装线,以形成包裹所述内表皮层的所述铠装层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铠装层收拢为预设数量的铠装线线束;
通过铠装线连接接头连接所述铠装线线束;
将内表皮包裹在所述铠装线连接接头上;
将棉纺织胶带缠绕在整个所述铠装线连接接头的接头区域,以形成包裹所述内表皮层的所述铠装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所述铠装线线束与所述铠装线连接接头的数量一致、且大小相同。
10.一种高压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利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连接。
CN202010610881.4A 2020-06-29 2020-06-29 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 Active CN111682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0881.4A CN111682464B (zh) 2020-06-29 2020-06-29 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0881.4A CN111682464B (zh) 2020-06-29 2020-06-29 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2464A true CN111682464A (zh) 2020-09-18
CN111682464B CN111682464B (zh) 2022-03-08

Family

ID=72437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0881.4A Active CN111682464B (zh) 2020-06-29 2020-06-29 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824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8696A (zh) * 2023-03-31 2023-09-22 合肥科烨电物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薄壁矿物绝缘导体小半径弯曲内侧产生褶皱的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24090A2 (en) * 1989-10-16 1991-04-2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lastomeric covering having conformable interior
CN101431189A (zh) * 2008-12-17 2009-05-13 咸阳彩虹热电有限公司 10kV油浸纸绝缘电缆与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对接工艺
CN101552435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上海金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用防短路装置
CN102110497A (zh) * 2009-12-24 2011-06-29 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泡型铁路计轴电缆
CN103855652A (zh) * 2014-03-18 2014-06-11 国家电网公司 专用于对电缆热缩终端头的制作工艺
CN103944117A (zh) * 2014-03-11 2014-07-23 汕头市南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方法
CN103972825A (zh) * 2014-05-15 2014-08-06 国家电网公司 绕包式中间接头的制作方法
CN104967065A (zh) * 2015-06-05 2015-10-07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内电极铜罩式的高压冷缩中间接头制作方法
CN105207135A (zh) * 2015-09-21 2015-12-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头中间芯线的处理方法
CN105207134A (zh) * 2015-09-21 2015-12-30 国家电网公司 应用半导体涂覆的高压电缆头制作方法
CN105281260A (zh) * 2014-06-07 2016-01-27 国家电网公司 35kV热缩式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方法
CN205900151U (zh) * 2016-08-22 2017-01-18 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率、高电磁兼容性对绞电缆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24090A2 (en) * 1989-10-16 1991-04-2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lastomeric covering having conformable interior
CN101552435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上海金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用防短路装置
CN101431189A (zh) * 2008-12-17 2009-05-13 咸阳彩虹热电有限公司 10kV油浸纸绝缘电缆与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对接工艺
CN102110497A (zh) * 2009-12-24 2011-06-29 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泡型铁路计轴电缆
CN103944117A (zh) * 2014-03-11 2014-07-23 汕头市南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方法
CN103855652A (zh) * 2014-03-18 2014-06-11 国家电网公司 专用于对电缆热缩终端头的制作工艺
CN103972825A (zh) * 2014-05-15 2014-08-06 国家电网公司 绕包式中间接头的制作方法
CN105281260A (zh) * 2014-06-07 2016-01-27 国家电网公司 35kV热缩式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方法
CN104967065A (zh) * 2015-06-05 2015-10-07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内电极铜罩式的高压冷缩中间接头制作方法
CN105207135A (zh) * 2015-09-21 2015-12-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头中间芯线的处理方法
CN105207134A (zh) * 2015-09-21 2015-12-30 国家电网公司 应用半导体涂覆的高压电缆头制作方法
CN205900151U (zh) * 2016-08-22 2017-01-18 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率、高电磁兼容性对绞电缆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车建涛等: "33 kV加纳沃尔塔湖水底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处理", 《东北电力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8696A (zh) * 2023-03-31 2023-09-22 合肥科烨电物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薄壁矿物绝缘导体小半径弯曲内侧产生褶皱的方法
CN116798696B (zh) * 2023-03-31 2024-03-19 合肥科烨电物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薄壁矿物绝缘导体小半径弯曲内侧产生褶皱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2464B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8989A (zh) 屏蔽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US5445535A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terminal
US5517755A (en) Method for making a litz wire connection
CN111682464B (zh) 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施工工法和高压电缆
US2435284A (en) Splice for conductors and method of splicing conductors
US2004024501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connectivity of multiple parallel connectors
CN218181925U (zh) 电力电缆、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组件和电力电缆终端组件
JPH0997520A (ja) 多芯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3622685A (en) Flexible electric connector
JP5137539B2 (ja) 超電導ケーブルの接続方法
JPH04291904A (ja) 脆い超伝導体のインライン接続
JP2000251548A (ja) シ―ルド電線のドレイン線加工方法、及び、シ―ルド電線
JP2010020968A (ja) 超電導ケーブル用フォーマの接続方法、および超電導ケーブル用フォーマの接続構造
JP3288205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電線の製造方法
JPH1131426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形成方法
JP3051491B2 (ja) 絶縁電線端末の引留方法
JPH06176803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H09190721A (ja) 電線・ケーブル
JPH0823621A (ja) ケーブルの端末処理部
JPH06310359A (ja) 導線と端子の接続方法
JPS61104505A (ja) ワイヤ−ハ−ネスの製造方法
CN117352222A (zh) 电力电缆、接头组件、终端组件和再造半导电层形成方法
JPH0877841A (ja) 多重シールド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5810828B2 (ja) 電力ケ−ブル導体の接続用スペ−サ−の製造方法
JPH02156605A (ja) 電気機器用絶縁線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