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5571B - 鞍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5571B
CN111655571B CN201880088032.8A CN201880088032A CN111655571B CN 111655571 B CN111655571 B CN 111655571B CN 201880088032 A CN201880088032 A CN 201880088032A CN 111655571 B CN111655571 B CN 111655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ing force
saddle
rear wheel
type vehicle
adjus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80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5571A (zh
Inventor
金井祐纪
南中道裕规
林恒盛
户田真
D·考尔
A·阿加尔瓦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55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5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5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5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8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aking more than one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38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attaching brak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5/00Brakes, or actuating mechanisms therefor, controlled by back-pedalling
    • B62L5/20Brakes, or actuating mechanisms therefor, controlled by back-pedalling the brakes having adjustable braking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通过减少制动力调节装置的露出而实现了外观性的提高并实现了把手操作性的提高。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前立管(17);梁(72、73),其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前立管(17),并保持前叉(14);前照灯(41),其经由撑架(80)而与梁(72、73)连接;前照灯罩(44),其覆盖前照灯(41)的后方;以及制动力调节装置(100),其对赋予给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前叉(14)的车轮(2)的制动力进行调节,制动力调节装置(100)与撑架(80)连接。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配置在前立管后方的制动力调节装置。制动力调节装置的侧方由罩覆盖,但前方是露出的。此外,制动管从前立管后方延伸向把手的制动杆和前叉下方的车轮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28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前方是露出的,因此能够从外部看到制动力调节装置。此外,制动管从前立管后方延伸到由把手操作的转向系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通过减少制动力调节装置的露出而实现了外观性的提高,并且实现了把手操作性的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说明书中,包含2018年2月5日申请的印度国专利申请201811004281的全部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前立管17;梁72、73,其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前立管17,并保持前叉14;前照灯41,其经由撑架80而与所述梁72、73连接;前照灯罩44,其覆盖所述前照灯41的后方;以及制动力调节装置100,其对赋予给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前叉14的车轮2的制动力进行调节,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与所述撑架80连接。
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具备:前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104,其对前轮2赋予制动力;以及后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105,其对后轮3赋予制动力,所述后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105配置在比所述前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104接近前立管17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从所述后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105向后轮3延伸的管98布置在从所述前立管17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18的车宽方向一侧,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相对于所述撑架80设置在车宽方向一侧。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配置在所述前立管17的上部附近。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前照灯41的后方上方,在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的上方具备仪表装置43。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配置在两根所述前叉14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具备:前立管;梁,其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前立管,并保持前叉;前照灯,其经由撑架而与所述梁连接;前照灯罩,其覆盖所述前照灯的后方;制动力调节装置,其对赋予给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前叉的车轮的制动力进行调节,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与所述撑架连接。根据该结构,制动力调节装置在前照灯后方被前照灯罩覆盖,因此无需另外设置保护用的罩就能够防止制动力调节装置的露出。此外,通过将制动力调节装置设置在可动侧(转向系统),能够抑制转向对与把手和前轮相连的管的影响。
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具备:前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其对前轮赋予制动力;后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其对后轮赋予制动力,所述后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配置在比所述前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接近前立管的位置。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接近旋转中心的位置配置后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能够减小转向的影响。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从所述后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向后轮延伸的管布置在从所述前立管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的车宽方向一侧,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相对于所述撑架设置在车宽方向一侧。根据该结构,提高了管从制动力调节装置向主框架的处理。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配置在所述前立管的上部附近。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被沿着车架引导的后管的弯曲的曲率半径较大。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前照灯的后方上方,在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的上方具备仪表装置。根据该结构,能够从上方保护制动力调节装置。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配置在两根所述前叉之间。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制动力调节装置的防盗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左视图。
图2是鞍乘型车辆的主要部分的左视图。
图3是鞍乘型车辆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图4是CBS模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转向系统中的CBS模块和撑架的说明图,是从与前叉垂直的前侧观察到的图。
图6是转向系统中的CBS模块和撑架的说明图,是从比左侧的前叉靠左侧处观察到的图。
图7是鞍乘型车辆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8是沿图1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鞍乘型车辆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是从比前立管靠左侧处向右侧观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此外,各图所示的标号FR表示车体前方,标号UP表示车体上方,标号LH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1的左视图。
鞍乘型车辆1是乘员跨骑在座椅10上的车辆。鞍乘型车辆1是具有低底板11的自动二轮车,在弯梁(underbone)型的车架12的前方具有前轮2,作为驱动轮的后轮3轴支于配置在车辆后部的单元摆动发动机13。
鞍乘型车辆1具备轴支于车架12的前端部的前叉14,前轮2轴支于前叉14的下端部。供乘员操纵的把手15被安装于前叉14的上端。
鞍乘型车辆1具备覆盖车架12等车体的车体罩16。
图2是鞍乘型车辆1的主要部分的左视图。在图2中,省略了前方的车体罩16等的图示。
车架12具备:前立管17,其设置于前端;主框架18,其从前立管17向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下框架19,其从主框架18的下端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座椅框架22,其从下框架19的后端前低后高地延伸(参照图1)。
在前立管17的后方,在座椅10的前方配置有燃料箱20。燃料箱20支承于从座椅框架22的上部(未图示)向前方延伸的框架(未图示)。
如图1所示,单元摆动发动机13是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30与支承后轮3的臂部31一体化而成的单元摆动动力单元。在形成为中空的箱状的臂部31的内部容纳有将发动机30的输出传递到后轮3的带式无级变速器(未图示)。
臂部31从发动机30的曲轴箱34的左后部向后方延伸,位于后轮3的左侧方。后轮3轴支于臂部31的后端部的后轮车轴31a,后轮3通过臂部31而被悬臂支承。
单元摆动发动机13的曲轴箱34的下部借助连杆23而能够摆动地支承于车架12的枢轴32。
在臂部31与车架12的后部的座椅框架22上部(未图示)之间架设有使单元摆动发动机13的摆动衰减的后悬架42。
发动机30的进气装置具备空气滤清器盒40和与空气滤清器盒40的下游连接的节气门体(未图示)。
空气滤清器盒40支承于臂部31,位于臂部31的上方。
发动机30的排气管(未图示)与配置在后轮3的右侧方的消音器37连接。
车体罩16具备:前照灯罩44,其覆盖前照灯41;仪表罩45,其覆盖仪表装置43(参照图2);以及前罩46,其从前方及侧方覆盖前立管17、顶梁72及底梁73。
此外,车体罩16具备:底罩48,其从下方覆盖下框架19(参照图2);底板11,其从上方覆盖下框架19;左右一对侧罩49,其从侧方覆盖燃料箱20及座椅10的下方;以及中央下罩50,其在座椅10的下方从前方覆盖发动机30。
而且,鞍乘型车辆1具有从上方覆盖前轮2的前挡泥板51和从上方覆盖后轮3的后挡泥板52。
在座椅10的后方下部设置有尾灯53,在后轮3的左上部设置有安全防护装置54。
在曲轴箱34的下部安装有中央支架56。中央支架56使鞍乘型车辆1以直立状态停车。中央支架56支承于曲轴箱34,且被支承为能够在收纳状态与停车状态之间转动。
在底板11的左右设置有左右一对驾驶员用脚踏板57。在驾驶员用脚踏板57的后上方设置有同乘者用脚踏板58。标号59表示前方向指示灯,60表示后方向指示灯。
在前轮2设置有前轮制动器91。前轮制动器91是鼓式制动器,具备制动盘91a、制动臂91b、以及未图示的制动靴等。
在后轮3设置有后轮制动器92。后轮制动器92是鼓式制动器,具备制动盘92a、制动臂92b、以及未图示的制动靴等。
图3是鞍乘型车辆1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在图3中,省略了前方的车体罩16、前照灯41、前叉14的内管等的图示。
转向系统9能够摆动地支承于前立管17。转向系统9具备转向轴71、左右一对前叉14、顶梁72、以及底梁73。
转向轴71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前立管17。
左右的前叉14是配置在前轮2的左右两侧的伸缩型缓冲器,如图1所示,前轮(车轮)2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架设在左右的前叉14的下端部之间的车轴2a上。
顶梁72固定于转向轴71的上端部,连结左右前叉14的上部。
底梁73固定于转向轴71的下端部,连结左右的前叉14。
在顶梁72的上部固定有把手15。把手15形成为使管材弯曲而成的形状。把手15具备:基部15a,其固定于顶梁72,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左右一对把手杆部15b、15c,其从基部15a的左右端分别朝向上方并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在右侧的把手杆部15c上支承有右制动杆93。在右制动杆93上连接有向前轮制动器91延伸的右制动索95。
在左侧的把手杆部15b上支承有左制动杆94。在左制动杆94上连接有朝向CBS(Combined Brake System,联合制动系统)模块(制动力调节装置)100延伸的左制动索96。
在CBS模块100的上部连接有左制动索96。在CBS模块100的下部连接有朝向前轮制动器91延伸的前联动制动索97和朝向后轮制动器92延伸的后联动制动索(后管)98。
各制动索(管)95~98是钢丝式缆索。右制动杆93、左制动杆94的操作力通过牵引制动索(管)95~98的内缆索而传递到前轮制动器91、后轮制动器92。
图4是CBS模块100的局部剖视图。
鞍乘型车辆1具备CBS模块100,该CBS模块100通过操作作为后轮制动操作件的左制动杆94,使前轮制动器91和后轮制动器92这两者联动动作。
在CBS模块100上连接有左制动索96、前联动制动索97、后联动制动索98。各制动索(管)96、97、98具有用外缆索96b、97b、98b覆盖内缆索96a、97a、98a的周围的缆索结构。另外,在图4中未图示的右制动索95也形成为用外缆索覆盖内缆索的周围的缆索结构。
CBS模块100具备均衡器盒101。均衡器盒101形成为长方体的箱状。在均衡器盒101的前上部形成有上固定部100a,在均衡器盒101的下部中央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下固定部100b。CBS模块100通过上固定部100a和下固定部100b而固定于转向系统9。
在均衡器盒101的内部配置有均衡器(制动力调节装置主体)102。
在均衡器盒101的上部设置有输入连接部(制动力输入端子)103。在输入连接部103上连接有左制动索96,外缆索96b通过调节螺栓103a和锁紧螺母103b而被固定。
在均衡器盒101的下部前侧设置有前轮输出连接部(前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104。在前轮输出连接部104上连接有前联动制动索97,并固定有外缆索97b。
在均衡器盒101的下部后侧设置有后轮输出连接部(后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105。在后轮输出连接部105上连接有后联动制动索98,并固定有外缆索98b。
均衡器102具备臂111。臂111沿着均衡器盒101的内部延伸。在臂111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的中间部111a连接有左制动索96的内缆索96a。在臂111的前端部111b上连接有前联动制动索97的内缆索97a。在臂111的后端部111c上连接有后联动制动索98的内缆索98a。各内缆索96a、97a、98a经由轴部件96c、97c、98c而连接,臂111能够相对于内缆索96a、97a、98a倾斜。
在前端部111b的轴部件97c上连结有向上方延伸的滑动部97d,在滑动部97d的上方配置有弹簧112。弹簧112借助滑动部97d对臂111的前端部111b向下方施力。在臂111的后端部111c的上方,在均衡器盒101上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限制部101a。限制部101a能够与臂111的后端部111c接触。
当操作左制动杆94时,左制动索96的内缆索96a被向上方牵引,均衡器102向上方移动。因此,前联动制动索97的内缆索97a和后联动制动索98的内缆索98a被向上方牵引,前轮制动器91和后轮制动器92这两者联动地动作。
此时,在左制动杆94的操作量小的情况下,臂111的前端部111b被弹簧112施力,因此前端部111b难以向上方移动,前联动制动索97的牵引量比后联动制动索98的牵引量少。并且,在左制动杆94的操作量大的情况下,左制动索96的内缆索96a被进一步牵引,因此均衡器102的后端部111c与限制部101a接触,均衡器102以后端部111c为转动中心转动,前端部111b克服弹簧112的作用力而上升。由此,前联动制动索97的内缆索97a被牵引。这样,CBS模块100根据左制动杆94的操作量,调节前联动制动索97和后联动制动索98的牵引量,调节前轮制动器91和后轮制动器92的制动力。
图5、图6是转向系统9中的CBS模块100和撑架80的说明图,图5是从与前叉14垂直的前侧观察的图,图6是从比左侧的前叉14靠左侧处观察的图。在图5、图6中,省略了前侧的车体罩16、前叉14的内管等的图示。
CBS模块100借助撑架80支承于顶梁72和底梁73。
撑架80具备左右一对固定杆81和支承在左右固定杆81之间的上横杆82、下横杆83以及横板84。
左右的固定杆81是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棒状部件,左右对称地形成。左右的固定杆81分别沿着左右的前叉14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
在左右的固定杆81的上端形成有上固定部81a。如图6所示,上固定部81a固定于顶梁72的顶部固定片72a。顶部固定片72a形成为从顶梁72的前端缘向下方弯曲的板状,形成为左右一对。在顶部固定片72a上利用橡胶装配有撑架80的上固定部81a。标号72b是橡胶。
在左右的固定杆81的下端形成有下固定部81b。下固定部81b固定于底梁73的底部固定片73a。底部固定片73a形成为从底梁73的前端缘向下方弯曲的板状,形成为左右一对。撑架80的下固定部81b刚性装配于底部固定片73a。
通过上固定部81a及下固定部81b,撑架80固定于转向系统9。
如图5所示,上横杆82沿着顶梁72左右延伸。在上横杆82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设置有截面为L字状的模块固定部82b。模块固定部82b固定在上横杆82的下部,具备随着向后方前进而向左方倾斜的固定面82c。CBS模块100的上固定部100a被螺栓固定于固定面82c。
下横杆83在顶梁72与底梁73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沿左右方向延伸。在下横杆83的左部形成有弯曲成向前方鼓出的鼓出部83a。鼓出部83a与比前立管17靠左侧(车宽方向一侧)的位置对应地形成。在鼓出部83a上支承有截面为L字状的模块固定部83b。模块固定部83b具备随着向后方前进而向左方倾斜的固定面83c。CBS模块100的下固定部100b被螺栓固定于固定面83c。
通过上固定部100a及下固定部100b,CBS模块100与撑架80连接。CBS模块100与撑架80相连接的连接部位位于比顶梁72靠下方的位置,因此重量物配置在下方,转向系统9的转向功能提高。此外,由于CBS模块100配置在两根前叉14之间,因此容易防止CBS模块100被盗。而且,CBS模块100的下固定部100b固定在下横杆83上,CBS模块100由于配置在前立管17的上部附近,因此容易获得与下侧的主框架18之间的距离,能够确保被沿着主框架18引导的后联动制动索98的弯曲的曲率半径较大。
图7是鞍乘型车辆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8是沿图1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在图7中,省略了前侧的车体罩16、前叉14的内管等的图示。
CBS模块100设置在下横杆83的鼓出部83a的后侧,随着向后方前进而向左侧倾斜。CBS模块100通过倾斜地配置在两根前叉14之间,如图8所示,设置成后轮输出连接部105与转向轴71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L2比前轮输出连接部104与转向轴71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L1小。由于后轮输出连接部105配置在比前轮输出连接部104接近前立管17的位置,因此后轮输出连接部105接近转向轴71的旋转中心。关于从后轮输出连接部105延伸的后联动制动索98,转向系统9的旋转时的旋转半径小,能够减小位置变化而减小转向的影响。
如图7所示,一端与右制动杆93连接的右制动索95被保持于设置在把手15的右侧的U字状的缆索引导件15d和设置于撑架80的U字状的缆索引导件82a,并朝向前立管17与CBS模块100之间布置。如图2所示,右制动索95若通过前立管17与CBS模块100之间,则在左侧的前叉14向后方拉绕,保持于设置在底梁73的左部的环状的缆索引导件73b,并朝向前挡泥板51的后部左部布置。布置于前挡泥板51的右制动索95被保持于设置在前挡泥板51的后部左部的环状的缆索引导件51a,并向前轮制动器91布置,右制动索95的另一端与前轮制动器91的制动臂91b连接。
右制动索95保持于在转向系统9所设置的缆索引导件15d、82a、73b、51a,能够与转向系统9一体地旋转,抑制了转向的影响。
如图7所示,一端与左制动杆94连接的左制动索96保持于设置在把手15的左侧的U字状的缆索引导件15e,左制动索96的另一端与CBS模块100的输入连接部103连接。输入连接部103相对于右侧的缆索引导部82a的位置位于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
如图6所示,一端与CBS模块100的前轮输出连接部104连接的前联动制动索97在左侧的前叉14的车宽方向内侧向后下方延伸,如图2所示,保持于缆索引导件73b、51a,前联动制动索97的另一端与前轮制动器91的制动臂91b连接。
左制动索96和前联动制动索97保持并连接于设置在转向系统9的缆索引导件15d、82a、73b、51a、或支承于转向系统9的CBS模块100。左制动索96和前联动制动索97能够与转向系统9一体地旋转,抑制了转向的影响。
如图2所示,一端与CBS模块100的后轮输出连接部105连接的后联动制动索98朝向主框架18的左侧(车宽方向一侧)布置。
与后联动制动索98的一端连接的CBS模块100也设置在前立管17的左侧,提高了后联动制动索98从CBS模块100向主框架18的处理。
布置于主框架18的后联动制动索98保持于左侧的环状的缆索引导件18a,沿着车架12向后轮制动器92布置,缆索引导件18a的另一端与制动臂92b连接。
后联动制动索98跨转向系统9和车架12而布置,因此当转向系统9转动时,后联动制动索98与车架12侧的固定部位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后轮输出连接部105接近前立管17的轴线,因此在转向系统9转动的情况下,后轮输出连接部105的旋转半径小,能够减小相对于车架12的位置变化。因此,能够针对后联动制动索98减小转向的影响。
图9是鞍乘型车辆1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是从比前立管17靠左侧处向右侧观察的剖视图。
前照灯41、前照灯罩44、前罩46被支承于撑架80。
前罩46覆盖转向系统9的上部。前罩46从前方覆盖前照灯41的下方,并且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左右的前叉14。前罩46的前方部86被固定于横板84。此外,前罩46被固定在设置于撑架80的左右的固定部81c等。
在前罩46的前方配置有前照灯罩44。前照灯罩44覆盖前照灯41的外周。前照灯罩44固定于前罩46的上部46a。前照灯罩44与前罩46一起固定于撑架80的固定部81c。前照灯罩44固定于前罩46的前方部86。
前照灯41支承于前照灯罩44。前照灯41通过上部的卡合部件41a支承于前照灯罩44。此外,前照灯41通过下部的螺栓41b与前照灯罩44一起固定于前罩46的前方部86。
如图8、图9所示,CBS模块100被固定于支承前照灯41的撑架80,由此在前照灯41后方被前照灯罩44覆盖。此外,CBS模块100还被前罩46和仪表罩45覆盖。因此,不用另外设置保护CBS模块100的保护用的罩,就能够防止CBS模块100的露出,提高了外观性。而且,CBS模块100在撑架80的鼓出部83a的后侧配置在左右一对前叉14之间,提高了防盗性。
如图9所示,在前照灯41的后方上方,在CBS模块100的上方配置有仪表装置43。仪表装置43的上部周围被仪表罩45覆盖。
由于在CBS模块100的上方具有仪表装置43,因此能够通过仪表装置43、仪表罩45从上方进行保护。
仪表装置43是机械式的速度表,在仪表装置43上连接有仪表电缆99。如图2、图3所示,仪表电缆99从仪表装置43向下方延伸,通过撑架80的上横杆82的上部前方及CBS模块100的前侧而向下方布置。仪表电缆99当通过下横杆83的后方时,与右制动索95、前联动制动索97一起通过缆索引导件73b、51a,并与配置于前轮2的速度表齿轮(未图示)连接。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其具备:前立管17;顶梁72和底梁73,其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前立管17,并保持前叉14;前照灯41,其经由撑架80而与顶梁72和底梁73连接;前照灯罩44,其覆盖前照灯41的后方;以及CBS模块100,其对赋予给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前叉14的车轮2和后轮3的制动力进行调节,CBS模块100与撑架80连接。因此,CBS模块100在前照灯41后方被前照灯罩44覆盖,因此无需另外设置保护用的罩而能够防止CBS模块100的露出。此外,通过将CBS模块100设置于转向系统9,能够抑制转向对与把手15和前轮2相连的左制动索96、前联动制动索97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CBS模块100具备对前轮2赋予制动力的前轮输出连接部104和对后轮3赋予制动力的后轮输出连接部105,后轮输出连接部105配置在比前轮输出连接部104接近前立管17的位置。因此,通过在接近转向系统9的旋转中心的位置配置后轮输出连接部105,能够减小转向的影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后轮输出连接部105向后轮3延伸的后联动制动索98布置在从前立管17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18的左侧,CBS模块100相对于撑架80设置在左侧。因此,后联动制动索98从CBS模块100向主框架18的处理得以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CBS模块100配置在前立管17的上部附近。因此,能够确保被沿着主框架18引导的后联动制动索98的弯曲的曲率半径较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照灯41的后方上方,在CBS模块100的上方具备仪表装置43。因此,能够从上方保护CBS模块1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CBS模块100配置在两根前叉14之间。因此,对于CBS模块100,能够实现防盗性的提高。
上述的实施方式仅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形和应用。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钢丝式缆索的前轮制动器91或后轮制动器92、CBS模块100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基于液压的前轮制动器91或后轮制动器92、CBS模块100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仅前轮制动器91和后轮制动器92中的任一方使用基于液压的制动器。相应地,管96~98也不限定于钢丝式缆索,也可以是填充有制动液的制动管。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应用于自动二轮车的情况,也可以应用于还包括自动二轮车以外的车辆的鞍乘型车辆。另外,所谓鞍乘型车辆,包括跨骑车体乘车的所有车辆,不仅包括自动二轮车(也包括带原动机的自行车),是也包括被分类为ATV(越野行驶车辆)的三轮车辆或四轮车辆的车辆。
标号说明
2:车轮、前轮;
3:后轮;
14:前叉;
17:前立管;
18:主框架;
41:前照灯;
43:仪表装置;
44:前照灯罩;
72、73:梁;
80:撑架;
98:管;
100:制动力调节装置;
104:前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
105:后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

Claims (5)

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
前立管(17);
顶梁(72)和底梁(73),它们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前立管(17),并保持前叉(14);
前照灯(41),其经由撑架(80)而与所述顶梁(72)和底梁(73)连接;
前照灯罩(44),其覆盖所述前照灯(41)的后方;以及
制动力调节装置(100),其对赋予给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前叉(14)的车轮(2)的制动力进行调节,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所述撑架(80)具备:左右一对固定杆(81);以及支承在左右的固定杆(81)之间的上横杆(82)、下横杆(83)和横板(84),
左右的所述固定杆(81)左右对称并沿着左右的所述前叉(14)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是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棒状的部件,所述上横杆(82)沿着所述顶梁(72)在车宽方向上延伸,所述下横杆(83)在所述顶梁(72)和所述底梁(73)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在车宽方向上延伸,
在所述上横杆(82)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设置有截面为L字状的模块固定部(82b),所述模块固定部(82b)固定在所述上横杆(82)的下部,具备随着向后方前进而向左方倾斜的固定面(82c),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的上固定部(100a)被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面(82c),
在所述下横杆(83)的左部形成有弯曲成向前方鼓出的鼓出部(83a),所述鼓出部(83a)与比所述前立管(17)靠车宽方向一侧的位置对应地形成,在所述鼓出部(83a)上支承有截面为L字状的模块固定部(83b),所述模块固定部(83b)具备随着向后方前进而向左方倾斜的固定面(83c),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的下固定部(100b)被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面(83c),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与所述撑架(80)连接,并且配置在两根所述前叉(1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具备:
前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104),其对前轮(2)赋予制动力;以及
后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105),其对后轮(3)赋予制动力,
所述后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105)配置在比所述前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104)接近前立管(17)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后轮侧制动力输出端子(105)向后轮(3)延伸的管(98)布置在从所述前立管(17)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18)的车宽方向一侧,
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相对于所述撑架(80)设置在车宽方向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被配置在所述前立管(17)的上部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照灯(41)的后方上方,在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100)的上方具备仪表装置(43)。
CN201880088032.8A 2018-02-05 2018-11-28 鞍乘型车辆 Active CN111655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201811004281 2018-02-05
IN201811004281 2018-02-05
PCT/JP2018/043709 WO2019150730A1 (ja) 2018-02-05 2018-11-28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5571A CN111655571A (zh) 2020-09-11
CN111655571B true CN111655571B (zh) 2022-02-11

Family

ID=67479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8032.8A Active CN111655571B (zh) 2018-02-05 2018-11-28 鞍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705389A4 (zh)
JP (1) JP6951477B2 (zh)
CN (1) CN111655571B (zh)
WO (1) WO201915073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9704B2 (ja) * 1994-10-12 2001-03-2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前照灯支持構造
JP3875406B2 (ja) * 1998-07-21 2007-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の前後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JP4059996B2 (ja) * 1998-11-30 2008-03-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装置
JP4233678B2 (ja) * 1999-04-26 2009-03-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JP3445760B2 (ja) * 1999-08-30 2003-09-08 日本フレックス工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の前後輪ブレーキ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CN2411961Y (zh) * 1999-12-24 2000-12-27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连动刹车装置
JP4306442B2 (ja) * 2003-12-19 2009-08-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装置付自動二輪車
US7387347B2 (en) * 2005-06-28 2008-06-17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Brake system for a motorcycle and a method of filling the brake system
JP2007161097A (ja) * 2005-12-14 2007-06-28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2009161011A (ja) * 2007-12-28 2009-07-2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086831B2 (ja) * 2008-02-19 2012-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205168B2 (ja) * 2008-07-31 2013-06-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支持構造
JP5378121B2 (ja) * 2009-09-04 2013-1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レバー装置
JP5364613B2 (ja) * 2010-02-17 2013-12-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5572618B2 (ja) * 2011-11-16 2014-08-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853663B2 (ja) * 2011-12-16 2016-02-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配管構造
JP5855980B2 (ja) * 2012-03-08 2016-02-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ES2622894T3 (es) * 2012-03-21 2017-07-07 Honda Motor Co., Ltd. Vehículo de sillín
EP2891600B1 (en) * 2012-08-29 2016-12-07 Honda Motor Co., Ltd. Two-Wheeled Automobile
JP6130222B2 (ja) * 2013-05-24 2017-05-1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ハーネス支持構造
JP5723501B1 (ja) * 2013-07-01 2015-05-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5085749A (ja) * 2013-10-29 2015-05-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133923B2 (ja) 2015-03-25 2017-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356627B2 (ja) * 2015-03-31 2018-07-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ウィンカーを備える鞍乗り型車両
CN106904241A (zh) * 2017-04-24 2017-06-30 天津微驰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及电动自行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05389A4 (en) 2021-03-03
WO2019150730A1 (ja) 2019-08-08
EP3705389A1 (en) 2020-09-09
JP6951477B2 (ja) 2021-10-20
CN111655571A (zh) 2020-09-11
BR112020013401A2 (pt) 2020-12-01
JPWO2019150730A1 (ja)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3091A1 (ja) 鞍乗型車両
JP4905818B2 (ja) 車両用ウインドシールド組立体
JP4151773B2 (ja)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フロントフォーク構造
EP3798109B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2010516545A5 (zh)
CN111204395B (zh) 鞍乘型车辆
JP6800197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09278922A (zh) 跨骑型车辆的前部结构
JP5904808B2 (ja) 電動車両
EP3715234B1 (en) Saddle-type vehicle
CN111655571B (zh) 鞍乘型车辆
CN110573417B (zh) 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EP3388322A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689062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2672952B (zh) 鞍乘型车辆
CN110015364B (zh) 鞍座式骑乘车辆
BR112020013401B1 (pt) Veículo para montar em selim
JP2024108032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24114504A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3544050A (zh) 车辆的前覆盖件
JP2019064305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ウインドスクリーン構造
CN117642331A (zh) 设置有检测单元的跨骑式车辆
CN112829861A (zh) 后挡板
JP2019064304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ンドル構造
JP2020050317A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輪懸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