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5695A - 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和印刷物 - Google Patents
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和印刷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65695A CN111065695A CN201880055638.1A CN201880055638A CN111065695A CN 111065695 A CN111065695 A CN 111065695A CN 201880055638 A CN201880055638 A CN 201880055638A CN 111065695 A CN111065695 A CN 1110656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ink
- ink composition
- offset printing
- drying type
-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8—Printing inks based on natural res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不进行粉末散布或者粉末的散布量比以往减少的情况下也防止粘脏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通过下述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来解决课题,所述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含有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清漆、干燥剂、颜料、以及熔点为80℃以下且包含正链烷烃的石油系蜡,所述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的利用L型粘度计而测定的粘度为10Pa·s以上且60Pa·s以下,正链烷烃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3质量%以下,颜料的含量在规定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进行印刷而得的印刷物。
背景技术
氧化聚合干燥型的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通过利用空气中的氧使清漆所包含的氧化聚合性成分发生聚合而形成固化覆膜。为了促进氧化聚合,通常配合有辛酸等有机酸与钴、锰等过渡金属而成的金属盐之类的干燥剂。此外,根据情况,有时也并用热干燥方式。
即使这样地配合干燥剂或者并用热干燥方式,利用氧化聚合干燥型的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进行印刷而得的印刷物的干燥也需要数小时。在此期间,由于印刷物被重叠保管,因此发生下述问题:刚刚印刷后的印刷面(印刷墨液组合物)附着于接下来印刷并重叠的印刷物的背面这一被称为粘脏的问题。
作为防止粘脏的方法,广泛进行着在刚刚印刷后向印刷面散布微粉的所谓粉末散布(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451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那样的粉末散布虽然对于防止粘脏是有效的,但有可能产生如下不良情况:印刷物的光泽降低,或者作为后加工而例如在印刷面贴合聚丙烯膜时膜与纸面的密合性降低。此外,不仅粉末在印刷机周围飞散、浮游而导致作业环境恶化,而且飞散的粉末也有可能促进印刷机的磨耗。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不进行粉末散布或者粉末的散布量比以往减少的情况下也防止粘脏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含有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清漆、干燥剂、颜料、以及熔点为80℃以下且含有正链烷烃的石油系蜡,所述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的利用L型粘度计而测定的粘度为10Pa·s以上且60Pa·s以下,正链烷烃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3质量%以下,颜料的含量为规定的范围内。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能够使印刷物的耐粘脏性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
本发明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清漆、干燥剂、颜料、石油系蜡。以下,针对本发明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进行详述。此外,以下,也将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简称为印刷墨液。
本发明的印刷墨液所使用的清漆通过包含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作为必须成分,并根据需要使其它树脂类、植物油类或脂肪酸酯类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石油系溶剂、螯合化剂、其它助剂等加热溶解而得到。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AF溶剂6号的浊点是指:使用NOBOMATICS公司的自动浊点测定器CHEMOTORONICII,将AF溶剂6号(JXTG能源公司制)180质量份与树脂20质量份加热混合时的白浊下限温度。
这种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可以使用如下树脂:例如,使通过甲醛和/或对甲醛与酚类的加热反应而得到的平均核体数为1.5~3.0的甲阶酚醛、与通过松香类与多元醇的反应而得到的松香酯树脂进行反应而得到的树脂;或者使平均核体数为1.5~3.0的甲阶酚醛与松香类进行反应后,再利用多元醇进行酯化而得到的树脂。
作为用于制备甲阶酚醛的酚类,可列举出例如苯酚、甲酚、戊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对辛基苯酚、对壬基苯酚、对十二烷基苯酚、双酚A等,其中,优选使用对叔丁基苯酚、对辛基苯酚、对壬基苯酚、对十二烷基苯酚等在对位具有碳原子数为4~12的取代基的烷基苯酚。
作为松香类,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松香,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脂松香、木松香、妥尔油松香、聚合松香、酸改性松香、以及将这些松香类利用蒸馏等进行提纯而得的物质等。
使用酸改性松香时,作为松香的改性所使用的化合物,优选使用二元酸或其酸酐。可列举出富马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己二酸、衣康酸、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酐等,其中,优选使用富马酸、马来酸、马来酸酐。
作为多元醇,可列举出例如甘油、双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山梨糖醇等,其中,优选使用甘油、季戊四醇。
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5000以上、更优选为30000以上。此外,优选为150000以下。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重均分子量是通过下述条件的凝胶渗透色谱(GPC)而测得的值。
测定装置:东曹公司制HLC-8320GPC
柱:东曹公司制TSKgel 4000HXL、TSKgel 3000HXL、TSKgel2000HXL、TSKgel1000HXL
检测器:RI(差示折射计)
数据处理:东曹公司制MULTI STATION GPC-8020modelII
测定条件:柱温 40℃
溶剂 四氢呋喃
流速 0.35ml/分钟
标准:单分散聚苯乙烯
试样:将以树脂固体成分换算计为0.2质量%的四氢呋喃溶液利用微过滤器进行过滤而得到的产物(100μl)
本发明所使用的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还优选为150℃以上、更优选为160℃以上。此外,软化点优选为200℃以下。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软化点按照JIS K5601-2-2并利用环球法而测得,具体而言,将填充有试样的黄铜制环水平地保持在甘油浴中,在试样的中心承载一定重量的钢球,以一定速度使浴温上升,试样逐渐软化,钢球下降,最终到达厚度25mm的位置处的底板,将此时的温度计的读数记作软化点。
作为能够与上述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并用的其它树脂,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例示出松香树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松香酯、石油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酯、醇酸树脂、石油树脂改性松香·酚醛树脂、石油树脂改性松香酯、石油树脂改性醇酸树脂、醇酸树脂改性松香·酚醛树脂、醇酸树脂改性松香酯、丙烯酸类改性松香·酚醛树脂、丙烯酸类改性松香酯、氨基甲酸酯改性松香·酚醛树脂、氨基甲酸酯改性松香酯、氨基甲酸酯改性醇酸树脂、环氧改性松香·酚醛树脂、环氧改性松香酯、环氧改性醇酸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印刷墨液包含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和除此之外的树脂时,印刷墨液所包含的树脂的合计之中,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所占的比例优选为7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
作为用于制备清漆的溶剂,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植物油类,可以使用蓖麻油、花生油、橄榄油等不干性油;大豆油、棉籽油、菜籽油、麻油、玉米油等半干性油;亚麻籽油、苏子油、桐油等干性油;再生植物油、植物酯等来自植物的成分等。
作为植物油类,也可以使用再生植物油。再生植物油是指:回收烹饪等中使用的油,并经再生处理而得的植物油。作为再生植物油,优选为将含水率设为0.3质量%以下、将碘值设为90以上、将酸值设为3以下而经再生处理而得的油,碘值更优选为100以上。通过将含水率设为0.3质量%以下,能够去除水分所包含的盐分等对墨液的乳化行为造成影响的杂质,通过将碘值设为90以上而进行再生,从而能够制成干燥性、即氧化聚合性良好的产物,进而,通过挑选酸值为3以下的植物油并进行再生,从而能够抑制墨液的过乳化。作为回收植物油的再生处理方法,可例示出通过过滤、静置而进行的沉淀物的去除、以及通过活性白土等而进行的脱色之类的方法。
作为脂肪酸酯类,可列举出例如大豆油脂肪酸甲酯、大豆油脂肪酸丁酯、大豆油脂肪酸异丁酯、大豆油脂肪酸2-乙基己酯、亚麻仁油脂肪酸丁酯、亚麻籽油脂肪酸异丁酯、妥尔油脂肪酸丁酯、妥尔油脂肪酸2-乙基己酯、妥尔油脂辛酯、妥尔油脂肪酸季戊四醇酯、棕榈油脂肪酸甲酯、棕榈油脂肪酸丁酯、棕榈油脂肪酸异丁酯、棕榈油脂肪酸2-乙基己酯、蓖麻油脂肪酸甲酯、蓖麻油脂肪酸丁酯、蓖麻油脂肪酸异丁酯、蓖麻油脂肪酸2-乙基己酯等。
作为石油系溶剂,优选使用碳原子数为6~20的烃。具体而言,可列举出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正庚烷、正辛烷、三甲基戊烷等链烷烃系溶剂;环己烷、环己基甲烷、十八烷基环己烷、甲基异丙基环己烷等环烷烃系溶剂;JXTG能源公司制的“AF溶剂4号”、“AF溶剂5号”、“AF溶剂6号”、“AF溶剂7号”等。
作为螯合化剂,可以使用例如正丁醇铝、异丁醇铝、仲丁醇铝的衍生物且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的各种基团的一者被乙酸乙酯或乙酰乙酸甲酯取代后的化合物等。
作为本发明的印刷墨液中使用的着色颜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有机颜料、无机颜料。例如,作为黄颜料,可列举出二重氮黄(颜料黄12、颜料黄13、颜料黄17、颜料黄1)、汉扎黄等,作为红颜料,可列举出亮洋红6B、色淀红C、沃丘格红等。作为蓝颜料,可列举出酞菁蓝、酞菁绿、碱蓝等,作为黑颜料,可列举出炉法炭黑、槽法炭黑等炭黑、苯胺黑等。
本发明的印刷墨液以利用JIS K 5701-1中记载的基于L型粘度计的方法而测定的粘度达到10Pa·s以上且60Pa·s以下的方式进行调整并使用。此时,关于本发明的印刷墨液所含的颜料的含量,黄墨液中的黄颜料的含量为印刷墨液的7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红墨液中的红颜料的含量为印刷墨液的13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蓝墨液中的蓝颜料的含量为16质量%以上且23质量%以下,黑墨液中的黑颜料的含量为17质量%以上且24质量%以下。
除了包含着色颜料之外,还可以包含填充颜料。作为填充颜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蜡石粘土等粘土、滑石、硫酸钡、碳酸钙、重质碳酸钙、碳酸钡、二氧化硅、膨润土、氧化钛等公知颜料中的1种或2种以上。
作为干燥剂,只要是氧化聚合干燥型印刷墨液中通常使用的干燥剂,即可无特别限定地使用。可列举出例如钴、锰、铅、铁、锌、钙、铈、稀土等金属与辛酸、环烷酸、新癸酸、桐油酸、亚麻籽油酸、大豆油酸、树脂酸等羧酸形成的盐、即金属皂;或者与钴、锰、铅、铁、锌、钙、铈、稀土等金属形成的硼酸盐等。这些干燥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本发明的印刷墨液所使用的石油系蜡的熔点为80℃以下,在常温下为固体。为了使耐粘脏性更良好,优选使用熔点为50℃以上的石油系蜡。石油系蜡是指通过石油的提纯而得到的不规则形状的蜡。可例示出正链烷烃、异链烷烃、环烷烃和它们的混合物,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包含80质量%以上正链烷烃的物质,更优选使用包含85质量%以上正链烷烃的物质。通过并用上述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和这种石油系蜡,能够使印刷墨液的耐粘脏性良好。
石油系蜡可直接添加至印刷墨液中,更优选在与溶剂进行加热搅拌后,冷却至室温为止,并以由此得到的混合物的形式进行添加。作为此时使用的溶剂,可以适当使用与用于调整上述清漆的溶剂相同的溶剂,并没有特别限定。
石油系蜡优选以正链烷烃的含量达到印刷墨液的0.1质量%以上的方式来使用。此外,若蜡的含量过多,则后加工性变差,因此,优选以正链烷烃的含量达到印刷墨液的3质量%以下的范围来使用,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印刷墨液优选在包含上述石油系蜡的基础上,还包含平均粒径D50为2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粒子。需要说明的是,D50也被称为中值粒径,表示在粒度分布中从粒径小的一侧计数时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曲线的50%。
作为这种粒子,可以为正球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可列举出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费托蜡、树脂粒子、它们的复合体,也可以组合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通过在石油系蜡的基础上并用这种粒子,能够使耐粘脏性、后加工性(润滑性)良好。
本发明的印刷墨液更优选在上述石油系蜡的基础上并用淀粉。通过在石油系蜡的基础上并用淀粉,能够使耐粘脏性更良好。优选使用平均粒径D50为10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淀粉。
印刷墨液中的平均粒径D50为2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粒子与平均粒径D50为10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淀粉的总含量优选为0.5质量%以上,优选为3.0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印刷墨液优选包含选自磷酸、磷酸的铵盐、磷酸的碱金属盐、磷酸的碱土金属二氢盐、柠檬酸、柠檬酸的铵盐、柠檬酸的碱金属盐、柠檬酸的镁盐中的一种以上的防污剂粒子。防污剂粒子的含量优选为印刷墨液的0.01质量%以上且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0.2质量%以下。能够抑制印刷中的润版液的用量,防止凝固延迟,使耐粘脏性良好。
本发明的印刷墨液可根据需要而包含抗结皮剂、粘度调节剂、分散剂、上述之外的防污剂、乳化调节剂、抗氧化剂等助剂。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并用上述石油系蜡、平均粒径D50为2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蜡粒子之外的蜡。作为这些助剂,可以适当地使用现有公知的助剂。
可推测本发明的印刷墨液的耐粘脏性优异的理由如下所示。
本发明的印刷墨液通过使用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从而印刷至涂料纸、消光涂料纸时的凝固时间变短。此外,本发明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与石油系蜡的组合的相容性低,在印刷后容易分离。通过它们的协同效应而使石油系蜡容易聚集至墨液涂膜表面,能够利用少量的蜡来有效地防止粘脏。
进而,通过将印刷墨液的粘度设为10Pa·s以上且60Pa·s以下,并将此时的颜料浓度设为上述范围内,从而使得堆存性和流动性优异,且印刷时进入至墨液涂膜中的水量成为适当量,能够防止凝固延迟。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粘脏。
本发明的印刷墨液无论单独使用,还是将例如本发明的黄墨液与通常的(不使用本发明的)红墨液、蓝墨液、黑墨液以套件的形式使用,均能够削减粉末的散布量,且防止粘脏。进而,若将本发明的黄墨液、红墨液、蓝墨液、黑墨液以套件的形式使用,则能够更有效地缩短至印刷于纸面的印刷墨液凝固为止的时间,能够使耐粘脏性良好。
<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印刷墨液可使用上述原料,并利用现有公知的方法来制造。作为一例,向使树脂类、植物油类或脂肪酸酯类或它们的混合物、进而根据需要使用的石油系溶剂、螯合化剂、其它助剂等加热溶解而制备的清漆中,根据需要添加着色颜料、填充颜料、溶剂和其它添加剂,利用搅拌机充分进行预混合后,利用喷丸磨机、辊磨机等进行混炼。在混炼后,添加清漆、石油系溶剂、植物油、其它蜡、抗氧化剂、乳化调节剂等助剂,并充分地进行搅拌混合。石油系蜡可以在预混合时进行添加,也可以在混炼后进行添加。
这些原料根据印刷墨液所需的粘度、流动性来调整用量。此外,这些原料的添加时期并不固定,根据混合状态来适当地调整。
<印刷物>
本发明的印刷物通过使用上述那样的印刷墨液组合物,并利用平版胶版印刷机进行印刷而得到。作为基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基材,特别适合于在涂料纸、消光涂料纸、优质纸上的印刷。本发明的印刷物的粘脏少。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配合组成等其它的数值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是质量基准。
<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
(松香改性酚醛树脂1的合成)
向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导入装置的四口烧瓶中投入对叔丁基苯酚1000份、92%对甲醛360份、二甲苯1000份、50%氢氧化钠10份,升温至95度,一边维持相同温度一边反应6小时后,将水300份和盐酸13份混合后再添加,进行中和后,进一步添加水1000份,将上清液取出至与上述相同的装置中,升温至120度并搅拌30分钟,取出上清液而得到固体成分为57%的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1。测定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1的重均分子量,其结果,平均核体数为1.7。
向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导入装置的四口烧瓶中投入酸值为165mgKOH/g的脂松香970份、马来酸酐14份,升温至180度,添加季戊四醇107份、氧化锌2份,升温至250度,一边维持相同温度一边反应至酸值达到20mgKOH/g以下为止。其后,降温至180度,一边维持相同温度一边使用滴液漏斗以2.5份/分钟的滴加速度滴加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1,在50%甲苯溶液的25℃时的Gardner粘度达到F~G的时刻停止滴加,在30分钟后取出树脂,得到松香改性酚醛树脂1。所滴加的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1为570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1的重均分子量为65000、AF-6号溶剂浊点为110、软化点为168度。
(松香改性酚醛树脂2的合成)
向具备搅拌机和温度计的加压反应釜中投入对叔丁基苯酚1000份,以120度进行加热溶解,添加92%对甲醛285份、氢氧化钙8份,升温至130度,一边维持相同温度一边反应2小时后,进行脱压,进一步以相同温度搅拌20分钟,取出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2。测定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2的重均分子量,其结果,平均核体数为3.0。
向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导入装置的四口烧瓶中投入酸值为165mgKOH/g的脂松香1050份、马来酸酐14份,升温至180度,添加季戊四醇115份、氧化锌2份,升温至250度,一边维持相同温度一边反应至酸值达到20mgKOH/g以下为止。其后,降温至180度,一边维持相同温度一边阶段性地投入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2,在50%甲苯溶液的Gardner粘度达到F~G的时刻停止投入,在30分钟后取出树脂,得到松香改性酚醛树脂2。所投入的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2为700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2的重均分子量为145000,AF-6号溶剂浊点为195度,软化点为176度。
(松香改性酚醛树脂3的合成)
向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导入装置的四口烧瓶中投入对叔丁基苯酚1000份、92%对甲醛445份、二甲苯1000份、50%氢氧化钠10份,升温至95度,一边维持相同温度一边反应6小时后,将水300份与盐酸13份混合后再添加,进行中和后,进一步添加水1000份,取出上清液而得到固体成分为58%的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3。测定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3的重均分子量,其结果,平均核体数为1.0。
向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导入装置的四口烧瓶中投入酸值为165mgKOH/g的脂松香970份、马来酸酐14份,升温至180度,添加季戊四醇107份、氧化锌2份,升温至250度,一边维持相同温度一边反应至酸值达到20mgKOH/g以下为止。其后,降温至180度,一边维持相同温度一边使用滴液漏斗以2.5份/分钟的滴加速度滴加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3,在50%甲苯溶液的25℃时的Gardner粘度达到F~G的时刻停止滴加,在30分钟后取出树脂,得到松香改性酚醛树脂3。所滴加的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3为480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3的重均分子量为52000,AF-6号溶剂浊点为60度,软化点为162度。
(松香改性酚醛树脂4的合成)
向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导入装置的四口烧瓶中投入对叔丁基苯酚1000份、92%对甲醛300份、二甲苯1000份、50%氢氧化钠10份,升温至95度,一边维持相同温度一边反应6小时后,将水300份与盐酸13份混合后再添加,进行中和后,进一步添加水1000份,将上清液取出至与上述相同的装置中,升温至120度并搅拌140分钟,取出上清液而得到固体成分为56%的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4。测定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4的重均分子量,其结果,平均核体数为3.8。
向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导入装置的四口烧瓶中投入酸值为165mgKOH/g的脂松香1010份、马来酸酐14份,升温至180度,添加季戊四醇110份、氧化锌2份,升温至250度,一边维持相同温度一边反应至酸值达到20mgKOH/g以下为止。其后,降温至180度,一边维持相同温度一边使用滴液漏斗以2.5份/分钟的滴加速度滴加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4,在50%甲苯溶液的Gardner粘度达到F~G的时刻下停止滴加,在30分钟后取出树脂,得到松香改性酚醛树脂4。所滴加的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4为1430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4的重均分子量为215000,AF-6号溶剂浊点为222度,软化点为190℃。
<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的制备>
向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导入装置的四口烧瓶中投入450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1、大豆色拉油(Nissin Oillio(株)制)400份,以180度过热搅拌1小时。其后,添加AF-6号溶剂140份,降温至160度,添加乙酰乙酸乙酯铝二正丁酸酯10份,将相同温度保持1小时,得到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1。
除了分别使用松香改性酚醛树脂2~4来代替松香改性酚醛树脂1之外,同样地操作而得到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2~4。
<基础墨液的制备>
(基础墨液Y的制备)
投入SYMULER Fast Yellow GFconc(DIC(株)制)18份、72份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1、AF-6号溶剂10份,使用三辊磨进行混炼,直至利用JIS K5701-1的捏合度试验中记载的方法所测定的位置A的槽深度达到7.5μm以下为止,从而制备出基础墨液Y1。除了分别使用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2~4来代替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1之外,同样地操作而得到基础墨液Y2~Y4。
(基础墨液M的制备)
投入SYMULER Brilliant Carmine 6B 226(DIC(株)制)28份、60.4份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1、AF-6号溶剂11.6份,使用三辊磨进行混炼,直至利用JIS K5701-1的捏合度试验中记载的方法所测定的位置A的槽深度达到7.5μm以下为止,从而制备出基础墨液M1。除了分别使用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2~4来代替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1之外,同样地操作而得到基础墨液M2~M4。
(基础墨液C的制备)
投入FASTGEN BlueFA5375(DIC(株)制)30份、58份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1、AF-6号溶剂12份,使用三辊磨进行混炼,直至利用JIS K5701-1的捏合度试验中记载的方法所测定的位置A的槽深度达到7.5μm以下为止,从而制备出基础墨液C1。除了分别使用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2~4来代替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1之外,同样地操作而得到基础墨液C2~C4。
(基础墨液B的制备)
投入炭黑MA7(三菱化学(株)制)28份、60.4份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1、AF-6号溶剂11.6份,使用三辊磨进行混炼,直至利用JIS K5701-1的捏合度试验中记载的方法所测定的位置A的槽深度达到7.5μm以下为止,从而制备出基础墨液B1。除了分别使用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2~4来代替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1之外,同样地操作而得到基础墨液B2~B4。
<印刷墨液的制备>
使用69.0份基础墨液Y1、24.5份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1、石油系蜡混合物0.3份、PTFE蜡0.1份、辛酸钴溶液1.0份、AF-6号溶剂5.1份而得到黄墨液Y1。黄墨液Y1中的正链烷烃的含量为0.13质量%、颜料的含量为14.0质量%。
同样地操作,以表1~表4所示的配比来制备黄墨液Y2~Y11、红墨液M1~M11、蓝墨液C1~C11、黑墨液B1~B11。黄墨液Y1~Y11、红墨液M1~M11、蓝墨液C1~C11、黑墨液B1~B11的粘度在10Pa·s~60Pa·s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墨液的粘度使用L型粘度计,并利用JIS K5701-1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用于制备墨液的基础墨液、印刷墨液树脂清漆之外的成分如下所示。
(石油系蜡混合物)
将熔点为61℃、正链烷烃的比率为90%的石油系蜡35份与AF6号溶剂65份进行加热搅拌后,冷却至室温为止,制成混合物并使用。
(淀粉混合物)
将平均粒径D50为20μm的淀粉20份利用80份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1进行分散并使用。
(防污剂混合物)
将六偏磷酸钠20份利用80份印刷墨液用树脂清漆1进行分散、混炼,直至利用JISK5701-1的捏合度试验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时的位置A的槽深度达到7.5μm以下为止并使用。
(辛酸钴溶液)
使用将辛酸钴50份用大豆油50份溶解而得的溶液。
[表1]
[表2]
[表3]
[表4]
<评价>
使用所制备的印刷墨液,利用下述条件进行印刷,并进行印刷物的性能评价。将结果汇总于表5~表8。
(印刷条件)
印刷机:MANROLAND公司制ROLAND 704印刷机(分离连续给水方式)
润版液:PLEACERT SD100(DIC GRAPHICS(株)制)浓度为2.0%
印刷速度:8000张/小时
温度/湿度:室温25℃、湿度55%
印刷用纸:OK TOPCOAT N(王子制纸(株)制)
(耐粘脏性)
将包含实心部分和非画线部分的图案印刷3000份,并将其堆叠起来。经过6小时后,通过目视来评价墨液是否发生粘脏。
○…良好。利用+的数量来评价纸面上的墨液的润湿感的高低。
+越多,则润湿感越低,越良好。
Δ…略微观察到粘脏。
×…粘脏的部分多,发生了印刷物彼此粘着的粘连。
(堆存性)
通过目视和指触来评价印刷3000张后的印刷机辊上、胶布上的堆积状况。
○…良好。
Δ…略微观察到堆积物。
×…堆积物多。
(流动性)
向印刷机的墨液罐中投入墨液,通过目视来评价印刷中的墨液的流动状态。
○…良好。
×…墨液未被均匀消耗,罐中产生墨液未移动的部分。
(后加工适应性)
使用棒涂机N0.6,在印刷物上涂布水性清漆(DIC GRAPHICS公司制、DICSAFEC1151),在常温下干燥1晚。第二天,通过基于透明胶带的剥离试验来评价后加工适应性。
○…透明胶带从印刷物的基底部分被取下。
Δ…透明胶带的一部分从墨液面被取下。
×…透明胶带从墨液与清漆的界面被剥离。
[表5]
[表6]
[表7]
[表8]
由表5~8可知,本发明的印刷墨液显示出优异的耐粘脏性、堆存性、流动性、后加工性。
Claims (9)
1.一种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清漆,所述清漆含有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干燥剂;
黄颜料;以及
熔点为80℃以下且含有正链烷烃的石油系蜡,
所述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的利用L型粘度计而测定的粘度为10Pa·s以上且60Pa·s以下,
所述正链烷烃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3质量%以下,
所述黄颜料的含量为7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
2.一种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清漆,所述清漆含有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干燥剂;
红颜料;以及
熔点为80℃以下且含有正链烷烃的石油系蜡,
所述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的利用L型粘度计而测定的粘度为10Pa·s以上且60Pa·s以下,
所述正链烷烃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3质量%以下,
所述红颜料的含量为13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
3.一种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清漆,所述清漆含有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干燥剂;
蓝颜料;以及
熔点为80℃以下且含有正链烷烃的石油系蜡,
所述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的利用L型粘度计而测定的粘度为10Pa·s以上且60Pa·s以下,
所述正链烷烃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3质量%以下,
所述蓝颜料的含量为16质量%以上且23质量%以下。
4.一种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清漆,所述清漆包含AF溶剂6号的浊点为100℃以上且210℃以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干燥剂;
黑颜料;以及
熔点为80℃以下且含有正链烷烃的石油系蜡,
所述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的利用L型粘度计而测定的粘度为10Pa·s以上且60Pa·s以下,
所述正链烷烃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3质量%以下,
所述黑颜料的含量为17质量%以上且24质量%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平均粒径D50为2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平均粒径D50为10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淀粉。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选自磷酸、磷酸的铵盐、磷酸的碱金属盐、磷酸的碱土金属二氢盐、柠檬酸、柠檬酸的铵盐、柠檬酸的碱金属盐、柠檬酸的镁盐中的一种以上的防污剂。
8.一种墨液套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
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
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以及
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
9.一种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基材;以及
配置在所述基材上的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的墨液涂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60223 | 2017-08-23 | ||
JP2017160223 | 2017-08-23 | ||
PCT/JP2018/030755 WO2019039449A1 (ja) | 2017-08-23 | 2018-08-21 | 酸化重合乾燥型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および印刷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65695A true CN111065695A (zh) | 2020-04-24 |
Family
ID=65439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55638.1A Pending CN111065695A (zh) | 2017-08-23 | 2018-08-21 | 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和印刷物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63013B2 (zh) |
CN (1) | CN111065695A (zh) |
WO (1) | WO2019039449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37353A (zh) * | 2021-09-03 | 2021-11-12 | 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墨连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29857B (zh) * | 2021-12-28 | 2024-05-10 | 福建省沙县金沙白炭黑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油墨专用白炭黑的生产工艺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59774A (ja) * | 2002-07-30 | 2004-02-26 |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 防汚加工剤 |
JP2007254629A (ja) * | 2006-03-24 | 2007-10-04 | Toyo Ink Mfg Co Ltd | 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
JP2010047670A (ja) * | 2008-08-20 | 2010-03-04 |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 印刷液用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印刷液 |
JP2011144315A (ja) * | 2010-01-18 | 2011-07-28 |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 オフセットインキ組成物および印刷物 |
CN102382213A (zh) * | 2010-08-04 | 2012-03-21 | Dic油墨株式会社 | 光聚合引发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印刷油墨组合物 |
JP5700153B1 (ja) * | 2014-03-24 | 2015-04-15 |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ヒートセット型オフセットインキ組成物 |
JP2015083637A (ja) * | 2013-10-25 | 2015-04-30 | Dicグラフィックス株式会社 | 印刷インキ用ワニス、印刷インキ、及び印刷物 |
JP2016017171A (ja) * | 2014-07-11 | 2016-02-01 | Dicグラフィックス株式会社 | 平版印刷インキ用組成物 |
TW201604249A (zh) * | 2014-06-25 | 2016-02-01 | Dic Graphics Corp | 印刷墨水組合物 |
CN105461595A (zh) * | 2014-09-25 | 2016-04-06 | 马肯依玛士公司 | 新型化合物 |
JP6051345B2 (ja) * | 2014-12-22 | 2016-12-27 | Dicグラフィックス株式会社 | 酸化重合型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酸化重合型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印刷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79846B2 (ja) * | 1993-09-01 | 2000-08-21 |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 印刷インキ |
JP3240768B2 (ja) * | 1993-09-01 | 2001-12-25 |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 ロジン変性フェノール樹脂の製造方法 |
JPH08259651A (ja) * | 1995-03-20 | 1996-10-08 | Harima Chem Inc | 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用バインダー樹脂 |
JPH08325500A (ja) * | 1995-06-05 | 1996-12-10 | Toray Ind Inc | 水なし平版用インキ組成物 |
JP3392113B2 (ja) * | 2000-04-19 | 2003-03-31 | サカタインクス株式会社 | 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
JP5108430B2 (ja) * | 2007-09-21 | 2012-12-26 | 株式会社Dnpファインケミカル | インキ組成物 |
JP2010260896A (ja) * | 2009-04-30 | 2010-11-18 | Dnp Fine Chemicals Co Ltd | 平版印刷インキ |
JP6098932B2 (ja) * | 2013-03-07 | 2017-03-22 | 荒川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インキ用樹脂組成物、印刷インキ用ワニス、および印刷インキ |
JP2016166266A (ja) * | 2015-03-09 | 2016-09-15 |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平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
JP2016169323A (ja) * | 2015-03-13 | 2016-09-23 |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平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
JP6128159B2 (ja) * | 2015-04-24 | 2017-05-17 |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平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および印刷物 |
-
2018
- 2018-08-21 WO PCT/JP2018/030755 patent/WO201903944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8-21 JP JP2019537414A patent/JP696301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8-21 CN CN201880055638.1A patent/CN11106569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59774A (ja) * | 2002-07-30 | 2004-02-26 |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 防汚加工剤 |
JP2007254629A (ja) * | 2006-03-24 | 2007-10-04 | Toyo Ink Mfg Co Ltd | 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
JP2010047670A (ja) * | 2008-08-20 | 2010-03-04 |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 印刷液用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印刷液 |
JP2011144315A (ja) * | 2010-01-18 | 2011-07-28 |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 オフセットインキ組成物および印刷物 |
CN102382213A (zh) * | 2010-08-04 | 2012-03-21 | Dic油墨株式会社 | 光聚合引发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印刷油墨组合物 |
JP2015083637A (ja) * | 2013-10-25 | 2015-04-30 | Dicグラフィックス株式会社 | 印刷インキ用ワニス、印刷インキ、及び印刷物 |
JP5700153B1 (ja) * | 2014-03-24 | 2015-04-15 |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ヒートセット型オフセットインキ組成物 |
TW201604249A (zh) * | 2014-06-25 | 2016-02-01 | Dic Graphics Corp | 印刷墨水組合物 |
JP2016017171A (ja) * | 2014-07-11 | 2016-02-01 | Dicグラフィックス株式会社 | 平版印刷インキ用組成物 |
CN105461595A (zh) * | 2014-09-25 | 2016-04-06 | 马肯依玛士公司 | 新型化合物 |
JP6051345B2 (ja) * | 2014-12-22 | 2016-12-27 | Dicグラフィックス株式会社 | 酸化重合型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酸化重合型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印刷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凌云星等: "《油墨技术手册 上》", 31 May 2009, 印刷工业出版社 * |
吕百龄: "《实用工业助剂全书》", 31 July 20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杜三立: "《印刷工业化学药品手册》", 31 October 1980, 轻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37353A (zh) * | 2021-09-03 | 2021-11-12 | 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墨连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3637353B (zh) * | 2021-09-03 | 2023-10-24 | 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墨连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9039449A1 (ja) | 2019-11-14 |
JP6963013B2 (ja) | 2021-11-05 |
WO2019039449A1 (ja) | 2019-0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43248B2 (ja) | 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 |
JP6128159B2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および印刷物 | |
CN111065695A (zh) | 氧化聚合干燥型胶版印刷墨液组合物和印刷物 | |
JP2018159013A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用樹脂および平版印刷インキと印刷物 | |
JP2014070167A (ja) | ロジン多価アルコールエステル樹脂、インキ乳化適性向上剤、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用ワニス及びオフセット印刷用インキ組成物 | |
JP2013112756A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および印刷物 | |
JP2014181313A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および印刷物 | |
CN112996866A (zh) | 胶版印刷用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胶版印刷用油墨组合物的印刷物的制造方法 | |
JP2010189624A (ja) | ロジン変性アルキッド樹脂、それを使用したオフセットインキおよびその印刷物 | |
JP7003600B2 (ja) | オーバープリントワニス組成物および印刷物 | |
WO2012070093A1 (ja) | 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用ロジン変性フェノール樹脂の製造方法及び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用ワニスの製造方法 | |
JP6056922B2 (ja) | 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および印刷物 | |
JP4968391B1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および印刷物 | |
JP5958031B2 (ja) | 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および印刷物 | |
JP2013023618A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用樹脂および平版印刷インキと印刷物 | |
JP2014173056A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用樹脂および平版印刷インキと印刷物 | |
JP2012188608A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およびその印刷物 | |
JP2013023617A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および印刷物 | |
JP2013213113A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用樹脂および平版印刷インキ | |
JP2013057038A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およびその印刷物 | |
JP6284033B2 (ja) | 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用ロジン変性フェノール樹脂の製造方法、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用ゲルワニス、およびオフセット印刷インキ | |
JP7342684B2 (ja) | 浸透乾燥型オフセット印刷用カラーインキ | |
JP5708946B2 (ja) | 印刷インキ用バインダー、印刷インキ用ワニスおよび印刷インキ | |
JP2017137421A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用樹脂および平版印刷インキ | |
JP2011225750A (ja) | 平版印刷インキ用樹脂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樹脂を用いた平版印刷インキおよび印刷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