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3721A - X射线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X射线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3721A
CN110873721A CN201910729688.XA CN201910729688A CN110873721A CN 110873721 A CN110873721 A CN 110873721A CN 201910729688 A CN201910729688 A CN 201910729688A CN 110873721 A CN110873721 A CN 110873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unit
tube current
image
imag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96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拓生
长野雅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IT and Contro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IT and Contro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IT and Contro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IT and Contro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73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7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205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raw data to produce diagnostic da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X-Ray Technique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获得一种随着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与管电压值(v)的变化,来自动调整管电流值(i)的X射线摄像装置。在位置设定部(9c)中,设定X射线发生器(1)、受检体(4)、X射线检测器(3)的几何学位置关系。管电流运算部(9e),基于从位置设定部(9c)获取的X射线发生器(1)、受检体(4)、X射线检测器(3)的几何学位置,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与相对于X射线发生器(1)的阳极电力的焦点尺寸的变化特性,以及根据受检体(4)而定的管电压值(v),来计算管电流值(i)。X射线控制部(12)基于管电流值(i)与管电压值(v)来求出X射线发生器(1)的阳极电力,并基于所求出的阳极电力来控制X射线发生器(1)的输出。

Description

X射线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根据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来自动设定放射条件的X射线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X射线透视检查装置或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装置等X射线摄像装置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所示,利用管电压值v、管电流值i这两个参数来控制X射线的投射条件。多数X射线发生器在使阳极电力(管电压值v×管电流值i)增加时,X射线的焦点尺寸会变大,从而导致获取图像产生模糊。
以往的装置中,操作者必须一边观察图像的模糊情况,一边将管电压及管电流的值输入至装置以调整焦点尺寸。此时,若要确保焦点尺寸小以避免图像产生模糊,则阳极电力将变小,其结果,因从X射线发生器输出的X射线的射线量不足,造成信噪(Signal Noise,SN)比差的获取图像。这样,管电压及管电流的最佳值必须考虑的设定是成为模糊原因的分辨率和SN比这两者,因此缺乏跟X射线相关的知识的操作者难以输入最佳值。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738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3173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5-1497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当在X射线摄像装置中决定X射线的投射条件时,若加大阳极电力,则焦点尺寸会变大而获取图像模糊,即,分辨率有可能会下降,但伴随阳极电力的增加,射线量将增加,能够获取SN比良好的图像。
由此,为了以短的摄影时间来效率良好地获取图像,必须相对于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以模糊不显著的最大阳极电力来进行摄影。然而,以往技术中,无法解决此种问题,操作者要通过目测来一边判定图像的模糊,一边决定适当的管电压值v和管电流值i。
本实施方式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而提出。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随着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与管电压值v的变化来自动调整管电流值,从而能够利用简便操作来获取高分辨率且SN比良好的图像的X射线摄像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具有如下所述的结构。
(1)位置设定部,对X射线发生器、受检体,X射线检测器的几何学位置关系进行设定。
(2)管电流运算部,基于从所述位置设定部获取的所述X射线发生器、所述受检体、所述X射线检测器的几何学位置,所计算的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与相对于X射线发生器的阳极电力的焦点尺寸的变化特性,以及根据所述受检体而定的管电压值v,来计算管电流值i。
(3)X射线控制部,基于所述管电流值i与所述管电压值v来求出X射线发生器的阳极电力,并基于所述阳极电力来控制所述X射线发生器的输出。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具有如下所述的结构。
(1)包括:图像处理部,修正摄像图像的分辨率或SN比;以及管电流修正部,根据所述图像处理部对分辨率或信噪比的修正值,来调整所述管电流值。
(2)包括:移动机构,使所述X射线发生器、所述受检体、所述X射线检测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机构控制部,控制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量;所述位置设定部,对所述X射线发生器、所述受检体、所述X射线检测器中的至少一者的移动所造成的修正后的X射线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的变化进行设定;以及所述管电流运算部,基于经所述位置设定部修正后的所述X射线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来计算所述管电流值i。
(3)包括:缩略图(thumbnail)生成部,生成修正前后的图像的缩略图;缩略图配置部,以规定的形式来显示所述缩略图;以及输入装置,从由所述缩略图配置部所配置的所述缩略图中选择规定的缩略图,且基于由所述输入装置所选择的所述缩略图,来选择用于获得摄像图像的焦点尺寸和/或管电流值i的修正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据处理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选择SN比提高与分辨率提高的处理时的显示画面例的图。
图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选择轮廓强调修正与噪声去除修正处理时的显示画面例的图。
图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选择轮廓强调修正与噪声去除修正处理时的另一显示画面例的图。
图9是表示焦点尺寸F与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p的关系的图表。
符号的说明
1:X射线管
2:X射线束
3:检测器
4:受检体
5:旋转平台
6:旋转/升降机构
7:位移机构
8:XY机构
9:数据处理部
9a:扫描控制部
9b:重建部
9c:位置设定部
9d:位置计算部
9e:管电流运算部
9f:图像处理部
9g:缩略图生成部
9h:缩略图配置部
9i:管电流修正部
10:显示部
11:机构控制部
12:X射线控制部
13:输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对于X射线CT及透视检查装置均能够适用。
[1-1.管电流值i的决定]
阳极电力w(i、v)是以管电流值i、管电压值v之积来定义,但理想的是,管电压值v是仅根据X射线的透视对象即被摄物的性状来决定,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控制焦点尺寸,使用管电流值i来作为参数。
焦点尺寸F(w(i、v))会根据阳极电力w(i、v)而变化,但根据X射线发生器的种类,变化特性不同。例如,若将焦点尺寸的最大值、最小值设为Fmax、Fmin,将阳极电力的最大值、最小值设为Wmax、Wmin,则有如下所述者,即,如
F(w(i、v))=Fmax w(i、v)=>Wmax
=f(w(i、v)) Wmin<w(i、v)<Wmax
=Fmin w(i、v)=<Wmin般,
当阳极电力w(i、v)达到最小最大值时成为固定值,从最小至最大之间根据阳极电力w(i、v)连续地变动而取f(w(i、v))的值。
而且,也有如下所述者,即,如
F(w(i、v))=F1(w1<w(i、v)=<w2)
=F2(w2<w(i、v)<w3)
=Fn(wn-1<w(i、v)<wn)
等,根据阳极电力而阶段性地变化。
因此,根据X射线发生器的种类,对焦点尺寸F与阳极电力w(i、v)的关系式进行模型(model)化,求出F(w(i、v))…式(1)。
接下来,求出焦点尺寸F(w(i、v))与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p的关系式。若纵轴取焦点尺寸F(w(i、v)),横轴取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p,则成为图9的图表。例如,若将图像发生模糊的边界设为
F(p)=2p…式(2),
则在图表的F(p)以下的区域中,图像不模糊。而且,焦点尺寸F的值越大,则X射线量越增加,图像的SN比越增加,因此,采用接近边界F(p)=2p的大的焦点尺寸为佳。表示边界的式(2)能够基于式(1)的变化特性而决定,但除了通过图像处理等来修正模糊以外,由于也根据X射线的束宽而变化,因此也可根据对象X射线装置结构、功能来通过实测或计算而决定。
此处,如上所述,若阳极电力w的控制仅利用管电流值i来进行,则根据(1)式及(2)式,求出某管电压值v且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p时的管电流值i(v、p)…(3)式。
根据操作者所设定的管电压值v、和根据X射线摄像装置的各构成零件的几何学位置而求出的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p,自动变化为使用(3)式而决定的管电流值i(v、p)的值,由此,操作者能够始终拍摄最大限度发挥装置性能的图像。
[1-2.1像素尺寸p的计算]
作为1像素尺寸p的计算方法,例如可采用下式。
摄影图像的视野FOV如下。(假设计算是通过VC函数来进行。)
通过将FOV除以输出图像的矩阵尺寸,能够算出1像素尺寸p。
其中,在透视图像的情况下,Y=0。
(1)全扫描(full scan)、半扫描(half scan)的情况
[数1]
(FOV)=Int(2K Rfull)
Figure BDA0002160098550000061
Ldet=M·Δp
K:修正系数(设为limitfanangle。0.95~1左右的值。)
Int():舍去小数点以后
Rfull:全扫描的FOV的半径(mm)
Ldet:检测器的横宽(mm)
XFCD:FCD(mm)
XFDD:FDD(mm)
Y:从Y轴基准位置算起的移动量(mm)
M:检测器通道数(pix)(mainch)
Δp:检测器通道间隔(mm)(fpd_pitch)
(2)偏移扫描(offset scan)的情况
设为L shift=0,包含在以下所述的(3)中。
(3)偏移扫描及检测器位移扫描的情况
[数2]
(FOV)=Int(2K Roff)
Figure BDA0002160098550000062
Ldet=M·Δp
K:修正系数(设为limitfanangle。0.95~1左右的值。)
Int():舍去小数点以后
Roff:偏移扫描的FOV的半径(mm)
Ldet:检测器的横宽(mm)
Lshift:检测器位移量(mm)(det_shift_length)
XFCD:FCD(mm)
XFDD:FDD(mm)
Y:从Y轴基准位置算起的移动量(mm)
M:检测器通道数(pix)(mainch)
Δp:检测器通道间隔(mm)(fpd_pitch)
[1-3.实施方式的结构]
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中,如图1的框图所示,作为X射线发生器的X射线管1、与接收从X射线管1的焦点F放射的X射线束2的检测器3夹着受检体4而相向地配置。X射线束2是以X射线光轴L为中心的棱锥状的射束。检测器3以二维空间分辨率来对透射过被置于X射线束2中的受检体4的X射线束2进行检测,并作为透射像(透射数据)而输出。X射线管1及检测器3是相向地由位移机构7予以支撑。
受检体4经由XY机构8而载置于旋转平台(table)5上。旋转平台5通过配置于其下部的旋转/升降机构6而以旋转轴18为中心来旋转。旋转轴18是与X射线束2内包含X射线光轴L的面即摄影面19正交。旋转平台5通过旋转/升降机构6而相对于摄影面19呈直角地升降。受检体4在旋转平台5上通过XY机构8而沿着摄影面19朝水平的两方向移动,从而能够相对于旋转轴18改变位置。
旋转平台5是与受检体4一同通过位移机构7而在X射线管1与检测器3之间沿着X射线光轴L移动,以变更摄影距离(焦点-旋转轴间距离)FCD。检测器3通过位移机构7而沿着X射线光轴L移动,以变更检测距离(焦点-检测器间距离)FDD。由此来变更摄影倍率FDD/FCD。
本实施方式中,X射线管1是使用所发生的X射线束2的焦点F的大小为微米级(order)的微聚焦(micro focus)X射线管,对于检测器3使用X射线I.I.(像增强管)与电视摄像机(television camera)者或者平板探测器(FlatPanel Detector,FPD),但并不限定于此。
来自检测器3的透射像被送往数据处理部9,处理结果等显示于显示部10。CT摄影是在X射线束2内使受检体4旋转,利用检测器3来获得受检体4的多个方向的透射像的摄影,由利用CT摄影获得的透射像,通过数据处理部9而重建CT摄影区域(剖面像视野)内的多个剖面像。此处,CT摄影区域是在通常的体积扫描时,包含于在旋转一圈的期间内始终对受检体4进行测定的X射线束2中的区域。
数据处理部9与显示部10为通常的计算机(computer),包含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memory)、硬盘(hard disk)、键盘(keyboard)或鼠标(mouse)等输入装置13、接口(interface)等,存储有由CT摄影的序列或数据重建剖面像的软件(software)等。操作者使用数据处理部9与显示部10,进行菜单(menu)选择或条件设定、机构部手动操作、透射像的动态图像显示、CT摄影的开始、装置的状态(status)读取、剖面像的显示、剖面像的分析、投影像的显示等。在显示部10上,还显示有FCD值、FDD值等与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相关的数据、摄影图像的缩略图、各种菜单或命令的选择画面。
在数据处理部9,连接有对旋转/升降机构6、位移机构7、XY机构8等机构部进行控制的机构控制部11。机构控制部11基于来自数据处理部9的指令,来控制旋转/升降机构6、位移机构7、XY机构8等各部的移动量,并且将移动结果所得的FCD值或FDD值等状态信号送往数据处理部9。
数据处理部9具有CT摄影的扫描控制部9a、制作剖面像的重建部9b,以作为CPU所实施的功能块。数据处理部9具有对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进行设定的位置设定部9c、基于机构控制部11的控制数据来计算X射线管1和检测器3及受检体4的几何学位置的位置计算部9d、管电流运算部9e、图像处理部9f、缩略图生成部9g、缩略图配置部9h、及对基于来自操作者的指令而运算的管电流值进行修正的管电流修正部9i,以作为本实施方式所特有的结构。
位置设定部9c基于作为固有的数据而给予至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由操作者从输入装置13给予的摄像装置的几何学位置以及由位置计算部9d所获得的X射线管1、检测器3及受检体4的移动量,来设定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位置计算部9d基于由机构控制部11所控制的旋转/升降机构6、位移机构7、XY机构8等各机构部的控制数据,计算X射线管1、检测器3及受检体4的移动量,并输出至位置设定部9c。
管电流运算部9e基于配合受检体4的性状而预先设定或者通过来自操作者的输入而设定的管电压值v、与从位置设定部9c获取的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执行式(1)至式(3),求出决定X射线管1的阳极电力的管电流值i。摄像装置所特有的值即式(1)及式(2)是由操作者或装置的制造者在管电流运算部9e中预先设定。
图像处理部9f基于来自操作者的指示,对重建部9b所制作的摄像图像实施分辨率(模糊的程度)的修正、SN比的改善处理、轮廓强调、噪声去除等图像处理。缩略图生成部9g生成重建部9b所制作的图像处理前的摄像图像、及图像处理部9f所进行的分辨率修正图像、SN比改善修正图像、轮廓强调图像、噪声去除图像的缩略图。缩略图配置部9h使缩略图生成部9g所生成的图像处理前后的摄像图像以操作者所指定的形式而显示于显示部10。
管电流修正部9i通过操作者从输入装置13选择显示于显示部10的缩略图,从而修正管电流值i。管电流值i的修正是在分辨率修正或SN比改善修正中,通过变更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来变更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p,通过变更X射线的焦点尺寸,来间接修正由管电流运算部9e所计算的管电流值。管电流修正部9i的输出侧连接于机构控制部11,以根据所述修正量来使X射线管1、检测器3及受检体4移动而调整焦点尺寸。而且,管电流修正部9i的输入侧连接于位置计算部9d,所述位置计算部9d对基于来自机构控制部11的控制数据而变化的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进行计算。
另一方面,借助轮廓强调及噪声去除的修正是由图像处理软件所进行的修正,因此,管电流修正部9i根据从输入装置13输入的轮廓强调及噪声去除的修正程度,来直接修正管电流值。因此,管电流修正部9i的输入侧连接于输入装置13,从输入装置13接收配置于缩略图配置部9h上的规定缩略图的选择信号。管电流修正部9i的输出侧连接于算出阳极电力的X射线控制部12。
在数据处理部9上,连接有X射线控制部12,所述X射线控制部12基于管电流运算部9e所计算的管电流或经管电流修正部9i修正的管电流值i、与预先根据受检体4而设定的管电压值v,来控制X射线管1的阳极电力。
在数据处理部9上,连接有操作者输入各种数据或命令的键盘、鼠标、文件读取装置等输入装置13。作为从输入装置13输入至数据处理部9的数据,除了以往公知的X射线摄像装置中输入的各种数据以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特有的数据,例如还有预定的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与受检体4相应的管电压值、缩略图的显示形式、轮廓强调或噪声去除等图像处理的种类或其等级(level)等。
[1-4.实施方式的作用]
(1)CT装置的基本动作
参照图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首先,操作者如下所述进行受检体4的扫描(CT摄影)。操作者将受检体4载放于XY机构8,打开X射线,使受检体4的透射像实时(real time)地动态显示于显示部10,并一边观察此图像,一边利用旋转/升降机构6来使受检体升降,而使受检体对准摄影面19,进而,设定管电压值v、管电流值i、积分时间、视图(view)数。此处,积分时间是检测1透射像的时间,视图数为旋转中的透射像的收集数。
当操作者开始扫描时,通过数据处理部9的扫描控制部9a,旋转平台5旋转,在旋转一圈的期间内,收集透射像而完成扫描。根据通过扫描而在360°方向上获得的与视图数相应的透射像,由重建部9b重建包含在X射线束2中的CT摄影区域并予以存储。此时,重建部9b重建与旋转轴18正交且在旋转轴18方向上等间隔地连续排列的多个剖面像,所述多个剖面像形成三维数据。通过扫描所得的三维数据可通过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rReconstruction,MPR)显示等而显示于显示部10。
(2)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
图3是对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对管电流运算部9e设定阳极电力与焦点尺寸的式(1)…F(w(i、v))(S01)。接下来,对位置设定部9c输入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数据(S02)。对管电流运算部9e设定图像模糊的边界的式(2)…F(p)=f(p)(S03)。在旋转平台5上的XY机构8上配置受检体4(S04)。对管电流运算部9e设定与受检体4相应的管电压值v(S05)。另外,所述S01至S05的处理按照任何顺序进行皆可。
管电流运算部9e基于通过所设定的式(1)及式(2)所得的1像素尺寸p与焦点尺寸F的关系来计算式(3),由此,计算出用于获取模糊少且SN比提高的图像的最佳的管电流值i(S06)。管电流运算部9e基于所获得的阳极电力w(i、v)来计算管电流值i。由管电流运算部9e所获得的管电流值i被输出至X射线控制部12,X射线控制部12根据预先设定的管电压值v与所计算出的管电流值i来计算阳极电力w(i、v)(S07),利用所获得的阳极电力w(i、v)来对X射线管1进行激磁,将所需量的X射线投射至受检体4。其结果,在显示部10中,能够显示模糊少且SN比提高的摄像图像(S08)。
具体而言,在为焦点尺寸F(w(i、v))的受检体4中设定管电压值v=100kV时,焦点尺寸F(w(i、v))与阳极电力的关系式以(1)式
F(w(i、v))[um]=w(i、v)=i×v[W]…(1)
而给出,图像模糊的边界的式(2)为
F(p)=2p…(2)
时,根据(1)、(2)式,为
F(p)=2p=i×v…(3)
根据(3)式,所求出的管电流值i=2p/v。
例如,根据(3)式,若设某X射线几何位置处的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p=50um,则管电流值i=1000uA,若变更X射线几何而成为1像素尺寸p=10um,则管电流值i=200uA。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每当变更摄影位置而1像素尺寸p发生变化时,追随于此,管电流值i将自动变更。
[1-3.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
(1)操作者即使不考虑获取图像的分辨率与SN比,也能够简单地进行最佳的摄影。
(2)操作者只要变更管电压值v与管电流值i中的管电压值v即可,因此能够简单地获取无图像模糊且SN比良好的图像。
(3)由于配合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及根据受检体4而定的管电压值v来获得最佳的阳极电力,因此能够获得模糊少即分辨率高且SN比提高的摄像图像。
[2.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以外,还追加对所拍摄的图像变更摄像装置各部的位置这一机械处理即硬件方面(hard)的处理,由此来获得使分辨率或者SN比中的任一者提高的图像。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4的流程图所示,第2实施方式中,选择是否对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分辨率或SN比的修正处理(S51)。所述选择是通过操作者从输入装置13向机构控制部11输出规定的命令而执行。若选择进行修正处理(S51的是(YES)),则机构控制部11向旋转/升降机构6、位移机构7、XY机构8等各机构部输出使X射线管1、检测器3及受检体4变化预定的移动量的控制数据(S52)。X射线管1、检测器3及受检体4基于来自机构控制部11的控制数据,从修正前的图层的摄影位置移动到修正后的位置。来自机构控制部11的控制数据也被送往位置计算部9d,位置计算部9d计算伴随修正的摄像装置各部的移动量,并将计算结果发送至位置设定部9c。
位置设定部9c基于从位置计算部9d接收的各部的移动量,将修正后的各部的几何学位置导入式(1),管电流运算部9e基于根据所设定的修正后的式(1)及式(2)而获得的1像素尺寸p与焦点尺寸F的关系,通过式相加来计算修正后的管电流值i(S06)。即,通过使摄像装置的各部朝加大焦点尺寸F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获得分辨率更高且模糊少的图像,相反地,通过使摄像装置的各部朝减小焦点尺寸F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获得SN比提高的图像。
随后,通过缩略图生成部9g,生成使摄像装置各部朝加大焦点尺寸F的方向和减小焦点尺寸F的方向移动而获得的修正后的图像与修正前的标准图像的缩略图,通过缩略图配置部9h,将这些缩略图以预先设定的形式而显示于显示部10(S09)。图6表示缩略图的显示形式的一例,是朝加大焦点尺寸F的方向与减小焦点尺寸F的方向移动两阶段,将各阶段的摄像图像的缩略图以标准图像(未修正的图像)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排列成一列者。
此种第2实施方式中,除了标准图像以外,还能够在显示部10上显示多个对于分辨率与SN比进行了硬件修正的缩略图。其结果,在正式摄像前,预备地拍摄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不同的多个图像,通过显示此缩略图,操作者选择认为最佳的缩略图,由此,在正式摄像时,能够获得具有操作者所要求的分辨率与SN比的摄影图像。
[3.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是取代第2实施方式的分辨率修正或SN比修正处理,通过图像处理部9f,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轮廓强调或噪声去除的基于软件的图像处理,从而获得提高了辨识性的图像。第3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对于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5的流程图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中,选择是否对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拍摄的图像进行轮廓强调或噪声去除的修正处理(S53)。所述选择是通过操作者从输入装置13向机构控制部11输出规定的命令而执行。若选择了进行修正处理(S53的是),则机构控制部11将根据轮廓强调或噪声去除的修正量而预先决定的系数乘以管电流运算部9e所计算出的标准图像的管电流值i,以计算修正后的管电流值i(S54)。即,当行轮廓强调或噪声去除的修正处理时,即便是因焦点尺寸F大而分辨率低但SN比优异的图像,也为分辨率高而鲜明的图像,即便是因焦点尺寸F小而分辨率高但SN比差的图像,SN比也可提高。因此,通过根据所获得的标准图像的分辨率或SN比的程度来进行轮廓强调或噪声去除,从而能够获得分辨率与SN比这两者优异的图像。
第3实施方式中,对于标准图像与进行了轮廓强调或噪声去除的修正处理的图像,通过缩略图生成部9g生成缩略图,通过缩略图配置部9h,将这些缩略图以预先设定的形式而显示于显示部10(S09)。此时,如第2实施方式的图6的显示例那样,能够进行多阶段的轮廓强调或噪声去除的修正处理,并将各阶段的摄像图像的缩略图以标准图像(未修正的图像)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排列成1列。
此种第3实施方式中,除了标准图像以外,还能够在显示部10上显示多个进行了轮廓强调或噪声去除的软件修正的缩略图。其结果,在正式摄像前,预备地拍摄轮廓强调或噪声去除的程度不同的多个图像,并显示其缩略图,由此,操作者选择认为最佳的缩略图,由此,在正式摄像时,能够获得具有操作者所要求的分辨率与SN比的摄影图像。
图7是将第2实施方式与第3实施方式予以组合时的缩略图的显示形式的一例。将通过调整分辨率与SN比的硬件修正与轮廓强调或噪声去除的软件修正而获得的多个缩略图配置于以标准图像为中心的矩阵上,由此,能够简单地选择最佳的摄像条件。
图8是将第2实施方式与第3实施方式予以组合时的缩略图的显示形式的另一例。图8中,相对于图6所示的通过调整分辨率与SN比的硬件修正而获得的各个缩略图,对通过轮廓强调或噪声去除的修正处理而获得的缩略图进行多轴显示。由此,能够向操作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项。
另外,显示形式并不限定于缩略图,只要是能够将所获取的最佳图像作为基准值,并以基准值为中心,来输入所期望的数值及任意数值范围的按键(key)、以及能够根据所述数值范围来变动焦点尺寸以获得对S/N比及分辨率(模糊程度)或者轮廓强调及噪声去除进行了微调整的图像这样的用户接口功能,则也可采用其他形式。
[4.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构成要素进行变形而具体化。而且,通过所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从实施方式所示的所有构成要素中删除若干个构成要素。进而,也可将跨及不同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适当组合。例如,本发明对于X射线CT及透视检查装置中的任一种均能够适用。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1像素尺寸p的计算方法并不限定于所述方法。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具体例。
(1)在利用X射线的摄像状态下,即在X射线摄像装置各部的某一特定几何学位置,向X射线发生器施加了规定的阳极电力的情况下,通过在设置于X射线摄像装置的液晶显示器等始终或适时地显示其焦点尺寸,能够在变更电流值时容易地判别焦点尺寸。
(2)以相对于相同状态下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1像素尺寸的比例,始终或适时地显示相对于摄像状态下的X射线发生器的阳极电力的焦点尺寸。例如,在几何学位置~所计算的1像素尺寸为100um,所述状态下的焦点尺寸为150um的情况下,显示为1.5倍。
(3)代替所述(2)的数值,使用色彩图或记号、字符串以相对于1像素尺寸的比例始终或适时显示。例如,以如“比例<1:黄、1≦比例≦1.5:绿、1.5<比例:红”那样的色彩图、“○、△、×”等记号、“良、不良”等字符串、缩略图图像等表示状态。
(4)当通过图像处理部修正摄像图像的分辨率或SN比时,显示图像处理部执行的对摄像图像的修正值,例如修正值本身的数值、基于所述修正值的修正强度。

Claims (7)

1.一种X射线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设定部,对X射线发生器、受检体、X射线检测器的几何学位置关系进行设定;
管电流运算部,基于从所述位置设定部获取的所述X射线发生器、所述受检体、所述X射线检测器的几何学位置,基于所述几何学位置所计算的获取图像的1像素尺寸与相对于所述几何学位置处的所述X射线发生器的阳极电力的焦点尺寸的变化特性,以及根据所述受检体而定的管电压值v,来计算管电流值i;以及
X射线控制部,基于所述管电流值i与所述管电压值v来求出X射线发生器的阳极电力,基于所述阳极电力来控制所述X射线发生器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摄像装置,包括:
图像处理部,修正摄像图像的分辨率或信噪比;以及
管电流修正部,根据所述图像处理部对分辨率或信噪比的修正值,来调整所述管电流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X射线摄像装置,包括:
移动机构,使所述X射线发生器、所述受检体、所述X射线检测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
机构控制部,控制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量;
所述位置设定部,对所述X射线发生器、所述受检体、所述X射线检测器中的至少一者的移动所造成的修正后的所述X射线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的变化进行设定;以及
所述管电流运算部,基于经所述位置设定部修正后的所述X射线摄像装置各部的几何学位置来计算所述管电流值i。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摄像装置,其包括:
缩略图生成部,生成修正前后的图像的缩略图;
缩略图配置部,以规定的形式来显示所述缩略图;以及
输入装置,从由所述缩略图配置部所配置的所述缩略图中选择规定的缩略图,且
基于由所述输入装置所选择的所述缩略图,来选择用于获得摄像图像的焦点尺寸和/或管电流值i的修正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X射线摄像装置,其中
显示相对于所述几何学位置处的所述X射线发生器的阳极电力的焦点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X射线摄像装置,其中
以相对于与所述几何学位置对应的所述1像素尺寸的比例,来显示相对于所述几何学位置处的所述X射线发生器的阳极电力的焦点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摄像装置,其中
显示所述图像处理部针对所述摄像图像实施的摄像图像的修正值。
CN201910729688.XA 2018-08-10 2019-08-08 X射线摄像装置 Pending CN1108737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1470 2018-08-10
JP2018151470 2018-08-10
JP2019-057782 2019-03-26
JP2019057782A JP7208079B2 (ja) 2018-08-10 2019-03-26 X線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3721A true CN110873721A (zh) 2020-03-10

Family

ID=696199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2739.4A Pending CN110987979A (zh) 2018-08-10 2019-05-21 X射线摄像装置
CN201910729688.XA Pending CN110873721A (zh) 2018-08-10 2019-08-08 X射线摄像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2739.4A Pending CN110987979A (zh) 2018-08-10 2019-05-21 X射线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08079B2 (zh)
KR (1) KR102286358B1 (zh)
CN (2) CN11098797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63959B2 (ja) 2020-12-24 2024-04-09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産業用x線撮像装置の劣化判定方法、及び劣化判定装置
CN115440553B (zh) * 2022-09-21 2023-07-04 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594A (ja) * 1995-06-30 1997-01-17 Shimadzu Corp X線撮影装置
US20030076919A1 (en) * 2001-10-22 2003-04-24 Tatsuro Suzuki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apparatus
JP2004354085A (ja) * 2003-05-27 2004-1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X線撮像方法及び装置
US20090116615A1 (en) * 2005-07-08 2009-05-07 Yuko Shinden Digital radiation image radiographing system
CN101966086A (zh) * 2009-07-27 2011-02-09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ct装置以及x射线管的控制方法
US20140119514A1 (en) * 2012-10-31 2014-05-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ation imaging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radiation imaging control apparatus, 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medical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906472A (zh) * 2012-08-07 2014-07-02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摄像系统
CN105222730A (zh) * 2015-08-31 2016-01-06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复原的工业ct几何尺寸测量方法
US20180000438A1 (en) * 2016-06-29 2018-01-04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X-ray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20180064410A1 (en) * 2016-02-22 2018-03-08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n x-ray tube fila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73895A (ja) 2001-12-04 2003-06-20 Toshiba It & Control Systems Corp X線管制御方法およびx線透視検査装置
JP2003310592A (ja) * 2002-04-22 2003-11-05 Toshiba Corp 遠隔x線撮像方法、遠隔x線撮像システム、医用画像診断装置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情報処理サービス方法、及びモダリティシミュレータシステム
JP2004209152A (ja) * 2003-01-08 2004-07-2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X線画像撮影装置
JP2004317368A (ja) 2003-04-17 2004-11-11 Toshiba It & Control Systems Corp X線透視検査装置及び最適x線条件計算プログラム
JP4537037B2 (ja) 2003-11-11 2010-09-01 東芝It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X線検査装置及びその管電圧・管電流調整方法
JP4863700B2 (ja) * 2005-02-04 2012-01-25 東芝It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X線検査装置
JP4647345B2 (ja) * 2005-03-02 2011-03-09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X線ct装置
JP2007149601A (ja) * 2005-11-30 2007-06-14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管及びそれを用いたx線検査装置
JP5171215B2 (ja) * 2007-11-08 2013-03-27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X線ct装置
JP5522350B2 (ja) * 2009-04-09 2014-06-18 東芝It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Ct装置
KR20140019631A (ko) * 2012-08-06 2014-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사선 영상 촬영 장치 및 방법
JP6771879B2 (ja) * 2014-10-31 2020-10-21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JP5868541B1 (ja) * 2015-07-23 2016-02-24 典人 畠山 X線撮影条件決定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x線システム
JP6690819B2 (ja) * 2016-03-16 2020-04-28 東芝It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JP6713860B2 (ja) * 2016-07-04 2020-06-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再構成装置、x線ct装置、および、画像再構成方法
KR101842943B1 (ko) * 2016-11-24 2018-03-29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관전류 변동 제어(tcm)를 적용한 cbct 영상 획득 방법 및 시스템
JP6125126B1 (ja) * 2017-01-18 2017-05-10 典人 畠山 X線撮影条件補正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x線システム
CN106974668B (zh) * 2017-02-21 2021-05-11 联影(贵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X射线管灯丝预热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594A (ja) * 1995-06-30 1997-01-17 Shimadzu Corp X線撮影装置
US20030076919A1 (en) * 2001-10-22 2003-04-24 Tatsuro Suzuki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apparatus
JP2004354085A (ja) * 2003-05-27 2004-1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X線撮像方法及び装置
US20090116615A1 (en) * 2005-07-08 2009-05-07 Yuko Shinden Digital radiation image radiographing system
CN101966086A (zh) * 2009-07-27 2011-02-09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ct装置以及x射线管的控制方法
CN103906472A (zh) * 2012-08-07 2014-07-02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摄像系统
US20140119514A1 (en) * 2012-10-31 2014-05-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ation imaging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radiation imaging control apparatus, 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medical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222730A (zh) * 2015-08-31 2016-01-06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复原的工业ct几何尺寸测量方法
US20180064410A1 (en) * 2016-02-22 2018-03-08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n x-ray tube filament
US20180000438A1 (en) * 2016-06-29 2018-01-04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X-ray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卫民 等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18201A (ko) 2020-02-19
JP2020027101A (ja) 2020-02-20
JP7208079B2 (ja) 2023-01-18
KR102286358B1 (ko) 2021-08-05
CN110987979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9785B2 (ja) 断層画像生成システム
JP6740060B2 (ja) X線ct装置
JP5278544B2 (ja) 同期型グリッドの箔影除去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放射線撮影装置
EP2712552B1 (en) Tomographic image gene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650250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661267B2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CN110873721A (zh) X射线摄像装置
JP4739738B2 (ja) 線量評価方法およびx線ct装置
JP5308862B2 (ja) 医用寝台装置及び医用画像撮影装置
JP2010057731A (ja) X線ct装置およびx線ct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2310943A (ja) 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JP2011220982A (ja) Ct装置
JP4697642B2 (ja) Ct装置
JP2011080971A (ja) Ct装置
JP4095091B2 (ja) 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並びに回転中心位置を求める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101391A (ja) X線検査装置
JP4505256B2 (ja) 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JP2021137259A (ja) 医用診断システム、医用診断装置、および医用情報処理装置
JP2016198277A (ja) トモシンセシス撮影の制御装置、x線撮影システム、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50465A (ja) 乳房x線撮影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397554B2 (ja) 制御装置、放射線撮影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219224A (ja) 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JP4494804B2 (ja) 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JP5985010B2 (ja)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70000337A (ko) 엑스선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