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1550B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1550B
CN110861550B CN201910670565.3A CN201910670565A CN110861550B CN 110861550 B CN110861550 B CN 110861550B CN 201910670565 A CN201910670565 A CN 201910670565A CN 110861550 B CN110861550 B CN 1108615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dive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eb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05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61550A (zh
Inventor
关塚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61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1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61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1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72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characterised by the triggering system
    • B60N2/42781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characterised by the triggering system mechanical trigg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72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characterised by the triggering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60N2/4221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due to impact coming from the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 B60N2/42754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of the cushion
    • B60N2/42763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of the cushion with anti-submarin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2Construction of belts or 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195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195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 B60R22/1951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in vehicle or relative to seat bel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195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 B60R22/1952Transmission of tensioning power by cable; Return motion lock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6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28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3点式安全带装置,乘员约束用的织带的一端配置于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侧,供被插通而支撑于所述织带的中间部的舌片卡合的带扣配置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杆状的下潜限制构件,沿座椅宽度方向架设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通过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就座乘员向所述织带施加的第一载荷而工作,从工作前的通常位置朝向工作后的限制位置而向车辆上方侧移动;及一对载荷传递构件,将所述下潜限制构件与所述织带的一端及所述带扣沿座椅前后方向分别连结。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日本实开平2-021134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4-189097号公报中,有时会发生被安全带装置约束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成为向座椅座垫陷入的姿势的所谓下潜现象。关于用于防止该下潜现象的发生的技术,以往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中,在3点式安全带装置的带扣经由载荷传递构件而连结有设置于座椅座垫的前部的前移防止构件。在该车辆用座椅中,当通过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的乘员的前方移动而带扣被向前方拉拽时,从载荷传递构件向前移防止构件传递载荷,前移防止构件从低位置通常状态移动到突出工作状态,从而防止下潜现象。
另一方面,在下述专利文献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中,在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左右一对支撑臂,在一对支撑臂之间架设有下潜限制构件。另外,设置于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一侧的作业板与3点式安全带装置的带扣经由缆线而连结。并且,设为支撑臂与该作业板的转动联动地转动的结构。在该车辆用座椅中,当通过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的乘员的前方移动而带扣被向前方拉拽时,以通过缆线的牵引力使作业板移动到比规定的位置靠下方侧处为条件,支撑臂被转动至规定的位置。由此,能够使下潜限制构件移动至上方的工作后位置,防止下潜现象。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中,将使前移防止构件或下潜限制构件向座椅上方侧移动的移动机构仅设置于3点式安全带的带扣侧。因而,在沿着座椅宽度方向配置的前移防止构件或下潜限制构件的移动中,可能会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产生偏差。因此,在使下潜限制构件的移动稳定而有效地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这一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的车辆用座椅。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座椅具备:3点式安全带装置,乘员约束用的织带的一端配置于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侧,供被插通而支撑于所述织带的中间部的舌片卡合的带扣配置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杆状的下潜限制构件,沿座椅宽度方向架设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通过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就座乘员向所述织带施加的第一载荷而工作,从工作前的通常位置朝向工作后的限制位置而向车辆上方侧移动;及一对载荷传递构件,将所述下潜限制构件与所述织带的一端及所述带扣沿座椅前后方向分别连结。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通过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的就座乘员向座椅前方的惯性移动,从就座乘员向织带施加第一载荷。并且,通过经由载荷传递构件而向下潜限制构件传递载荷,下潜限制构件移动至座椅上方侧的限制位置。其结果,由下潜限制构件限制要向座椅前方惯性移动的就座乘员的臀部的移动。
在此,向下潜限制构件传递的载荷从配置于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织带的一端及带扣经由载荷传递构件而传递。因而,与从座椅宽度方向的一侧向下潜限制构件传递载荷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下潜限制构件的两端部均等地移动。其结果,下潜限制构件从通常位置到限制位置的移动稳定,下潜现象的发生被有效地抑制。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一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为基础,在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座椅前后方向的前部形成有随着朝向座椅后方而向座椅上方倾斜的长孔状的引导孔,在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比所述3点式安全带装置的所述织带的一端及所述带扣靠座椅后方处设置有锚定部,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在工作前的状态下架设于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位于所述引导孔的前端的所述通常位置,在工作后的状态下架设于沿着所述引导孔向座椅后方且座椅上方移动而位于该引导孔的后端的所述限制位置,一对所述载荷传递构件以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在所述锚定部处折返的方式将所述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织带的一端及所述带扣分别连结。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一对载荷传递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在锚定部处折返,一对载荷传递构件将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与织带的一端及带扣分别连结。因而,当通过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的就座乘员向座椅前方的惯性移动而向织带施加第一载荷时,经由在锚定部处折返的载荷传递构件而向下潜限制构件传递座椅后方向的载荷。在此,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架设于在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座椅前后方向的前部形成的一对引导孔,该引导孔被设为随着朝向座椅后方而向座椅上方倾斜的长孔状。因而,下潜限制构件沿着引导孔顺利地向座椅上方移动。其结果,下潜限制构件从通常位置到限制位置的移动更稳定,并且仅通过现有的座椅座垫框架的稍微的形状变更就能够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有助于低成本化。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二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为基础,在所述引导孔的构成前端部且下部的缘部形成有能够将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在所述通常位置处卡定的第一卡定凸部,在该引导孔的构成上部的缘部形成有能够将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在所述限制位置处卡定的第二卡定凸部。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能够由形成为引导孔的第一卡定凸部及第二卡定凸部将下潜限制构件向工作前的通常位置和工作后的限制位置分别卡定。因而,在3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通常使用时,能够将下潜限制构件保持于工作前的通常位置,不会给就座乘员的乘坐感带来违和感。另外,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能够将下潜限制构件保持于工作后的限制位置,能够有效地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二方案或第三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为基础,一对所述载荷传递构件至少在将所述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带扣连结的所述载荷传递构件具备使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的所述下潜限制构件从通常位置向限制位置的移动速度降低的限力器机构。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通过在载荷传递构件设置限力器机构,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能够减少下潜限制构件沿着引导孔从通常位置移动到限制位置时的触底载荷。因而,能够抑制向下潜限制构件、引导孔、载荷传递构件、织带这样的构成构件施加的负荷。而且,也能够减少在碰撞时从织带向就座乘员施加的负荷。
在以往周知的3点式安全带装置中,织带在与带扣的连结部处折返,分为约束就座乘员的肩部的所谓肩带部和约束就座乘员的腰部的所谓腰带部。因此,当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而就座乘员向前方移动时,从就座乘员向肩带部和腰带部施加的载荷向带扣传递。由此,向连结于带扣的载荷传递构件输入的载荷容易比向连结于织带的一端的载荷传递构件输入的载荷大。因而,配置于带扣侧的下潜限制构件的一端的移动速度有可能比下潜限制构件的另一端的移动速度快。
在此,上述限力器机构至少设置于将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端与带扣连结的载荷传递构件。因而,通过由限力器使配置于带扣侧的下潜限制构件的一端的移动速度降低,能够使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更均等地移动。其结果,有助于有效地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四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为基础,所述限力器机构设定于所述载荷传递构件的中间部且配置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侧部。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限力器机构设定于载荷传递构件的中间部且配置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侧部。因而,由于限力器机构配置于座椅座垫框架的外侧,所以容易利用现有的座椅座垫框架的构造,成为通用性高的构造。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二方案或第三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为基础,所述下潜限制构件能够一边在所述下潜限制构件与所述引导孔之间产生规定的阻力一边从所述通常位置向所述限制位置移动,该阻力被设定成,与在所述座椅座垫框架中设置于供所述织带的一端配置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所述引导孔处产生的阻力相比,在所述座椅座垫框架中设置于供所述带扣配置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所述引导孔处产生的阻力大。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将在使下潜限制构件从通常位置向限制位置移动时与引导孔之间产生的阻力设定成与配置织带的一端的一侧相比配置带扣的一侧大。由此,如上所述,考虑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向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两端输入的载荷的偏差,在输入载荷大的带扣侧的一端与引导孔之间产生的阻力被设定为比另一端大。其结果,能够使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更均等地移动,进而有助于有效地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一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为基础,在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一对连杆机构,该一对连杆机构具备:第一连杆,配置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且座椅宽度方向外侧,且一端连结于所述载荷传递构件的一端,另一端连结于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旋转轴;及第二连杆,配置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且座椅宽度方向内侧,且一端连结于所述旋转轴,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连杆机构通过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就座乘员向所述织带施加的第一载荷而转动,能够使所述下潜限制构件从所述通常位置向所述限制位置移动。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就座乘员向所述织带施加的第一载荷经由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座椅座垫框架的连杆机构而向下潜限制构件传递。并且,下潜限制构件能够从工作前的通常位置向工作后的限制位置移动。因而,与在座椅框架的侧面形成支撑下潜限制构件向座椅上方的移动的左右一对引导孔的情况相比,向座椅座垫框架施加的设计上的制约少,通用性提高。
本发明的第八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二方案或第三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为基础,一对所述载荷传递构件的一端分别连结于所述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部。
在本发明的第八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在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从织带的一端及带扣分别经由载荷传递构件而向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部传递载荷。因而,由于使下潜限制构件从工作前的通常位置向工作后的限制位置而向座椅上方移动的载荷从该中央部的一点输入,所以能够抑制在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移动速度产生偏差。其结果,下潜限制构件从通常位置到限制位置的移动稳定,下潜现象的发生被有效地抑制。
本发明的第九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一方案~第八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为基础,具备预紧器机构,该预紧器机构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或预测到正面碰撞时工作而向所述织带施加第二载荷,所述第二载荷被设定成比在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工作时向所述织带施加的所述第一载荷小。
在本发明的第九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当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或预测到正面碰撞时预紧器机构工作时,向织带施加第二载荷,要向座椅前方惯性移动的就座乘员的腰部的约束功能有效地发挥。由此,下潜现象的发生被抑制。在此,在预紧器机构工作时向织带施加的第二载荷被设定为比在下潜限制构件工作时向织带施加的第一载荷小。因而,防止在预紧器机构工作的同时下潜限制构件工作而互相阻碍两者的功能。因而,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或预测到正面碰撞时,预紧器机构和下潜限制构件对乘员的约束性能良好地发挥,下潜现象的发生进一步被抑制。
本发明的第十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九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为基础,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形成为长条的中空管状,在该下潜限制构件的内部设置有所述预紧器机构。
在本发明的第十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在下潜限制构件的内部设置有预紧器机构。因而,例如,与在座椅座垫框架的侧部配置预紧器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预紧器机构的搭载空间小型化,进而能够抑制车辆用座椅的大型化。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八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为基础,具备预紧器机构,该预紧器机构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或预测到正面碰撞时工作,通过使所述下潜限制构件绕着座椅宽度方向的轴旋转而卷收一对所述载荷传递构件的一端来向所述织带施加第二载荷,
在该预紧器机构工作时向所述织带施加的所述第二载荷被设定为比在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工作时向所述织带施加的所述第一载荷小。
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一对载荷传递构件的一端分别连结于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部。因而,在预紧器机构工作时经由连结于带扣的载荷传递构件和连结于织带的一端的载荷传递构件双方而向织带施加第二载荷。由此,在预紧器机构工作时由织带左右均等地约束就座乘员的腰部,要向座椅前方惯性移动的腰部的移动被限制。另外,与第九方案所述的发明同样,防止在预紧器机构工作的同时下潜限制构件工作而互相阻碍两者的功能。因而,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或预测到正面碰撞时,预紧器机构和下潜限制构件对乘员的约束性能良好地发挥,下潜现象的发生进一步被抑制。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由于设为了上述结构,所以下潜限制构件从通常位置到限制位置的移动稳定,下潜现象的发生被有效地抑制。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由于设为了上述结构,所以下潜限制构件从通常位置到限制位置的移动更稳定,并且仅通过现有的座椅座垫框架的稍微的形状变更就能够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有助于低成本化。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由于设为了上述结构,所以提高通常时的车辆用座椅的使用性,并且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下潜现象的发生被有效地抑制。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由于设为了上述结构,所以能够抑制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向下潜限制构件、引导孔、载荷传递构件、织带这样的构成构件施加的负荷。而且,也能够减少在碰撞时从织带向就座乘员施加的负荷。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由于设为了上述结构,所以容易利用现有的座椅座垫框架的构造,能够得到通用性高的车辆用座椅构造。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由于设为了上述结构,所以在下潜限制构件工作时能够使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更均等地移动。
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由于设为了上述结构,所以与在座椅框架的侧面形成支撑下潜限制构件向座椅上方的移动的左右一对引导孔的情况相比,向座椅座垫框架施加的设计上的制约少,能够提高通用性。
本发明的第八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由于设为了上述结构,所以下潜限制构件从通常位置到限制位置的移动稳定,下潜现象的发生被有效地抑制。
本发明的第九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由于设为了上述结构,所以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或预测到正面碰撞时,预紧器机构和下潜限制构件对乘员的约束性能良好地发挥,下潜现象的发生进一步被抑制。
本发明的第十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由于设为了上述结构,所以能够使预紧器机构的搭载空间小型化,进而能够抑制车辆用座椅的大型化。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由于设为了上述结构,所以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或预测到正面碰撞时,使下潜限制构件的移动稳定,并且预紧器机构和下潜限制构件对乘员的约束性能良好地发挥,下潜现象的发生进一步被抑制。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将会参照附图来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A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中的下潜限制构件的工作前的状态的从座椅宽度方向观察时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2B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中的下潜限制构件的工作后的状态的从座椅宽度方向观察时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的引导孔的放大图;
图4A是示出沿着图2的4A-4A线切断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4B是示出沿着图2的4B-4B线切断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5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与图2A对应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5B是示出沿着图5A的5B-5B线切断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6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限力器机构的变形例的与图5A对应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6B是将图6A的单点划线所示的区域Q放大示出的放大图;
图7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中的设置于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左侧的引导孔的放大图;
图7B是示出设置于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右侧的引导孔的与图7A对应的放大图;
图8是对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向3点式安全带装置的织带施加的载荷进行说明的概略主视图;
图9A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与图2A对应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9B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与图2B对应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10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与图1对应的立体图;
图11A是示出图10所示的车辆用座椅中的预紧器机构的工作前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11B是示出图1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中的预紧器机构的工作后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12A是将作为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的预紧器机构放大示出的放大立体图;
图12B是示出沿着图12A的12B-12B线切断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B,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FR、箭头UP表示搭载有车辆用座椅10的车辆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另外,箭头RH表示车辆宽度方向的右方,箭头LH表示车辆宽度方向的左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座椅10的座椅前后方向、座椅上下方向、座椅宽度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车辆上下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分别一致。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各图中有时省略一部分标号。
如图1所示,车辆用座椅10具备:座椅座垫16,连结于车身的地板,供乘员P就座;座椅靠背18,以能够倾倒的方式连结于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成为乘员P的靠背;及头枕20,连结于座椅靠背18的上端部,支撑乘员P的头部。
需要说明的是,若进行补充,则在图2A、图2B中,作为应该保护的乘员的模型而示出了碰撞试验用的AM50(美国成人男性的第50百分位)的假人(人偶)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0的座椅座垫16的状态。该假人以在碰撞试验法中确定的标准的就座姿势就座,车辆用座椅10位于与该就座姿势对应的基准设定位置。以下,将假人视为乘员而称作“乘员P”。
另外,在该车辆用座椅10配设有用于将乘员P约束于车辆用座椅10的3点式安全带装置22(以下,也简称作“安全带装置22”)。安全带装置22构成为包括约束就座于座椅座垫16的乘员P的织带24、以被织带24插通的状态支撑于织带24的舌片26及供舌片26卡合的带扣28。
织带24是用于约束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0的乘员的非伸缩性的带状构件。以下,以左舵车的副驾驶席或右舵车的驾驶席为例来进行说明。该织带24的一端24A配置于车辆用座椅10的座椅宽度方向右侧,连结于后述的下潜防止机构40。另外,织带24的另一端卡定于卷收器30的未图示的卷轴,卷收器30固定于在车辆用座椅10的座椅宽度方向右侧配置的中央支柱(图示省略)的下端部。而且,织带24的中间部插通于在上述中央支柱的上部配设的肩锚定件32并折返。
在织带24中的从插通于肩锚定件32的部分到一端24A之间的部分插通有舌片26,比该舌片26靠座椅上方侧的部位被设为约束乘员P的肩部及胸部的肩带部24B。另一方面,比舌片26靠座椅下方侧的部位被设为约束乘员P的腰部L的腰带部24C。
另一方面,在车辆用座椅10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左侧配置有带扣28,该带扣28连结于后述的下潜防止机构40。另外,带扣28具备与舌片26卡合的未图示的卡合部和解除该卡合的未图示的解除部。并且,通过使舌片26卡合于带扣28,乘员P能够成为三点式的安全带装置22的织带佩戴状态。
如上所述,构成安全带装置22的织带24的一端24A及带扣28连结于作为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下潜防止机构40。该下潜防止机构40组装于构成座椅座垫16的骨架的座椅座垫框架34。以下,对车辆用座椅10的座椅座垫16和下潜防止机构40进行详细说明。
(座椅座垫16)
如图1及图2所示,座椅座垫16具备构成座椅座垫16的骨架的座椅座垫框架34。在座椅座垫框架34上,从座椅上方安装有未图示的座椅座垫软垫,并且座椅座垫软垫(图示省略)的表面被座椅表皮(标号省略)覆盖。
座椅座垫框架34构成为包括分别构成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一对座垫侧框架36(以下,简称作“侧框架36”)。侧框架36被设为金属制,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作为一例,侧框架36以座椅宽度方向为板厚方向,上侧端部及下侧端部分别朝向座椅宽度方向中央折弯,座椅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被设为向座椅宽度方向中央开放的通道形状。
另外,在侧框架36的前端固定有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前框架37的两端部,在后端固定有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后框架41的两端部。由此,座椅座垫框架34具备在俯视下呈大致矩形框状的骨架。而且,侧框架36的后端经由倾斜机构(标号省略)而与构成座椅靠背18的骨架的未图示的靠背侧框架的下端连结。并且,通过倾斜机构,座椅靠背框架以能够倾倒的方式被支撑,并且能够调整座椅靠背框架相对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倾斜角度。
而且,在座垫侧框架36的下部连结有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且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一对上轨38。一对上轨38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撑于固定于车身的地板并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下轨39。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上轨38及下轨39的图示。
(下潜防止机构40)
下潜防止机构40构成为包括下潜限制构件42、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形成于一对座垫侧框架36的前部的一对引导孔46及设置于座垫侧框架36的后部的一对锚定部48。下潜防止机构40基本上在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上被设为左右对称构造。以下,以下潜防止机构40的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左侧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下潜限制构件42由以座椅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的中空管状(杆状)的主体部50和配置于主体部5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一对保持部52构成。主体部5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插通于形成于一对座垫侧框架36的后述的一对引导孔46。由此,主体部50架设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另外,主体部50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向座椅外侧分别突出。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A所示,主体部5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被树脂制的套筒构件54覆盖。因而,在一对引导孔46之间架设有下潜限制构件42的状态下,下潜限制构件42经由套筒构件54而支撑于引导孔46。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设为在主体部50不装配套筒构件54的结构。
一对保持部52具备圆盘状的头部52A和从头部52A的中央向座椅宽度方向中央立设的圆柱状的轴部52B。头部52A的外径尺寸被设定得比形成为中空管状的主体部50的外径尺寸大。并且,保持部52的轴部52B分别压入于主体部5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参照图4A)。
如图2A所示,载荷传递构件44作为一例而由线构件构成,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在车辆用座椅10的座椅宽度方向左侧,载荷传递构件44的后端44A固定于带扣28的下端,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固定于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的座椅宽度方向左侧端部。更具体而言,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形成为圆环状,主体部50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左端部插通于其中。并且,在组装了下潜防止机构40的状态下,在座垫侧框架36的座椅宽度方向左侧面与保持部52的头部52A之间的间隙保持着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参照图4A)。需要说明的是,保持部52的头部52A也兼具有作为防止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从引导孔46脱落的止动件的功能。
载荷传递构件44从与下潜限制构件42连结的前端44B向大致座椅前后方向的后方延伸。之后,在设置于座垫侧框架36的后部且比带扣28靠座椅后方处的锚定部48处折返,向座椅前方且座椅上方延伸,固定于带扣28的下端。
另外,如图2A及图4B所示,锚定部48由锚定螺栓48A和锚定螺母48B构成。锚定螺栓48A通过锚定螺母48B而紧固固定于座垫侧框架36的后部且座椅宽度方向的左侧面。锚定螺栓48A的头部48A1形成为圆盘状且座椅宽度方向被设为头部高度方向。在该头部48A1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向头部48A1的径向外侧延伸出的环状的凸部48A2。并且,若在夹设有座垫侧框架36的状态下将锚定螺栓48A与锚定螺母48B紧固,则在座垫侧框架36的座椅宽度方向左侧面与凸部48A2之间的间隙插入载荷传递构件44的中间部,绕圈并折返。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折返点处,为了防止载荷传递构件44的脱落,由一体地形成于座垫侧框架36的截面L字状的卡合爪49保持载荷传递构件44。需要说明的是,锚定部48也可以安装于固定于座垫侧框架36的下方的上轨38。另外,锚定螺母48B也可以设为焊接螺母。
如图2及图3所示,引导孔46形成于座垫侧框架36的前部。该引导孔46形成为在座椅宽度方向的侧视下随着朝向座椅后方而向座椅上方倾斜的长孔状。具体而言,具备在座椅宽度方向的侧视下向座椅后方开放的圆弧状的前缘部46A和从前缘部46A的上端连续地形成且向座椅后方且座椅上方倾斜的直线状的上缘部46B。另外,引导孔46具备从前缘部46A的下端连续地形成且与上缘部46B大致水平地形成的下缘部46C和从上缘部46B及下缘部46C的后端连续地形成且向座椅前方开放的圆弧状的后缘部46D。
另外,在下缘部46C的前端形成有向座椅上方突出的山形形状的第一卡定凸部56。另一方面,在上缘部46B的中间部及后端分别形成有向座椅下方突出的山形形状的第二卡定凸部5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孔46的上端优选位于与设置于座垫侧框架36的后部的锚定部48在座椅上下方向上相同的位置或比锚定部48靠座椅下方侧处。
下潜限制构件42通过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而工作,能够从图2A所示的工作前的通常位置到图2B所示的工作后的限制位置一边在引导孔46的内部滑动一边向座椅上方移动。具体而言,在下潜限制构件42的工作前的状态,换言之,车辆用座椅10的通常使用时的状态下,下潜限制构件4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配置于构成引导孔46的前端的圆弧状的前缘部46A的内侧。在该状态下,在座椅宽度方向的侧视下在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后方配置有第一卡定凸部56(参照图3的实线所示的下潜限制构件的位置)。
在此,在引导孔46中,第一卡定凸部56与上缘部46B之间的尺寸w1被设定为比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的外径尺寸W小。因而,在下潜限制构件42的工作前的状态下,由第一卡定凸部56限制下潜限制构件42的移动。换言之,下潜限制构件42被保持于引导孔46的前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导孔46中,第二卡定凸部58与下缘部46C之间的尺寸w2被设定得比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的外径尺寸W大。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下潜限制构件42的保持部52的图示。
另一方面,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乘员P从图2A所示的碰撞前的通常位置向图2B所示的碰撞后的前方位置朝向座椅前方惯性移动。伴随于此,在约束乘员P的织带24上施加座椅前方向的第一载荷F1,带扣28被向座椅前方侧拉出(参照图2B的箭头F1)。由此,载荷经由载荷传递构件44而向下潜限制构件42传递。在此,由于载荷传递构件44以中间部在锚定部48处折返的方式配置,所以从织带24施加的座椅前方向的第一载荷F1相对于下潜限制构件42成为座椅后方向的载荷f1而传递(参照图2B的箭头f1)。
当向下潜限制构件42施加载荷f1(f1=F1)时,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在该状态下,下潜限制构件42被抵靠于引导孔46的下缘部46C,并且被向座椅后方拉拽。之后,下潜限制构件42一边使引导孔46的第一卡定凸部56塑性变形一边将引导孔46扩张,沿着引导孔46向座椅后方且座椅上方移动。之后,当下潜限制构件42到达引导孔46的后端时,下潜限制构件42配置于座椅上方侧的限制位置(参照图3的单点划线所示的下潜限制构件的位置)。由此,通过碰撞时的惯性移动,一边向车辆用座椅10陷入一边要向座椅前方移动的乘员P的臀部D的移动被下潜限制构件42限制。由此,下潜现象的发生被有效地抑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所需的第一载荷F1的大小被设定为2kN~3kN左右。
在此,在下潜限制构件42刚到达工作后的限制位置后,通过座椅后方向的载荷f1而下潜限制构件42被抵靠于引导孔46的上端(参照图3的箭头R1)。因而,即使从乘员P的臀部D向下潜限制构件42输入座椅前方向的载荷,下潜限制构件42也会沿着引导孔46的上端向前方移动后卡定于第二卡定凸部58。因而,由第二卡定凸部58限制下潜限制构件42向座椅前方的移动。由此,在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后,能够将下潜限制构件42在限制位置处保持。
以上是设置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下潜防止机构40的详细说明。在设置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下潜防止机构40中,如图1所示,在载荷传递构件44的后端44A连结于织带24的一端24A这一点上结构不同。但是,其他结构左右对称地构成,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作用以及效果)
接着,对本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座椅10中,通过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的乘员P向座椅前方的惯性移动,从乘员P向织带24施加第一载荷F1。并且,通过载荷经由载荷传递构件44而向下潜限制构件42传递,下潜限制构件42移动至座椅上方的限制位置。由此,由下潜限制构件42限制要向座椅前方惯性移动的乘员P的臀部D的移动。
在此,向下潜限制构件42传递的载荷从配置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织带24的一端24A及带扣28经由载荷传递构件44而传递。因而,与从座椅宽度方向的一侧向下潜限制构件42传递载荷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均等地移动。其结果,下潜限制构件42从通常位置到限制位置为止的移动稳定,下潜现象的发生被有效地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在锚定部48处折返,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将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两端与织带24的一端24A及带扣28分别连结。因而,当通过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的乘员P向座椅前方的惯性移动而向织带24施加第一载荷F1时,经由在锚定部48处折返的载荷传递构件44而向下潜限制构件42传递座椅后方向的载荷f1。在此,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架设于在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座椅前后方向的前部形成的一对引导孔46。该引导孔46被设为随着朝向座椅后方而向座椅上方倾斜的长孔状。因而,下潜限制构件42沿着引导孔46顺利地向座椅上方移动。其结果,下潜限制构件42从通常位置到限制位置为止的移动更加稳定,并且仅通过现有的座椅座垫框架34的稍微的形状变更就能够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能够有助于低成本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于引导孔46的第一卡定凸部56及第二卡定凸部58,能够将下潜限制构件42向工作前的通常位置和工作后的限制位置分别卡定(保持)。因而,在安全带装置22的通常使用时,能够将下潜限制构件42保持于工作前的通常位置,不会对乘员P的乘坐感造成违和感。另外,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能够将下潜限制构件42保持于工作后的限制位置,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孔46和下潜限制构件42经由安装于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的树脂制的套筒构件54而抵接。因而,与不安装套筒构件54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下潜限制构件42沿着引导孔46移动时的异响的发生。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5及图6,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6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同样的结构·作用,标注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5A示出了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左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60的座椅座垫框架34时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60中,在配置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的中间部分别设置有限力器机构62这一点上具有特征。需要说明的是,限力器机构62左右对称地设置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因而,省略设置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右侧的限力器机构62的图示。
如图5A、图5B所示,限力器机构62在载荷传递构件44中设定于位于座垫侧框架36的锚定部48与下潜限制构件42之间的部位。该限力器机构62由圆筒状的管构件64和配置于管构件64的内部并且固定于载荷传递构件的挤拉构件66构成。管构件64作为一例而被设为金属制,以座椅前后方向为轴(长度)方向而配置。管构件64的前部被设为圆筒状的大径部64A。另外,在大径部64A的后端一体地设置有具有比大径部64A的内径尺寸w3小的内径尺寸w4的圆筒状的小径部64B。另外,管构件64经由托架74而固定于座垫侧框架36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左侧面。
挤拉构件66形成为圆柱状,在轴芯部形成有沿着轴向贯通的贯通孔68。另外,在该贯通孔68中插通并固定有载荷传递构件44。由此,挤拉构件66与载荷传递构件44同轴地配置,并且与载荷传递构件44的座椅前后方向的移动联动而沿座椅前后方向移动。另外,挤拉构件66的外径尺寸w5与大径部64A的内径尺寸w3大致一致,在与大径部64A同轴地配置的状态下能够在大径部64A的内部滑动。
挤拉构件66在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前同轴地配置于大径部64A的内部(参照图5B所示的实线位置)。并且,当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而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时,伴随于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部向座椅后方移动,挤拉构件66在大径部64A的内部向座椅后方移动,到达大径部64A与小径部64B的交界(参照图5B所示的单点划线位置)。并且,当向载荷传递构件44进一步施加超过规定的值的载荷时,挤拉构件66一边使小径部64B塑性变形一边使其内径尺寸扩张。由此,在小径部64B与挤拉构件66之间产生了阻力的状态下挤拉构件66在小径部64B的内部向座椅后方移动。由此,构成为在挤拉构件66通过小径部64B的期间,使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端部的移动速度降低并且也吸收动能。
需要说明的是,该挤拉构件66达到大径部64A与小径部64B的交界的定时被设定成在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后下潜限制构件42到达引导孔46的后端(限制位置)之前。该设定通过调整大径部64A轴向的尺寸来进行。由此,在下潜限制构件42到达引导孔46的后端之前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移动速度被降低。其结果,构成为下潜限制构件42到达了引导孔46的后端时的触底载荷被减少。
(作用以及效果)
接着,对本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基本上沿袭了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所以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60中,通过在载荷传递构件44设置限力器机构62,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下潜限制构件42沿着引导孔46从通常位置移动到限制位置时的触底载荷被减少。因而,能够抑制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向下潜限制构件42、引导孔46、载荷传递构件44、织带24这样的构成构件施加的负荷。而且,也能够减少在碰撞时从织带24向乘员P施加的负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力器机构62设定于载荷传递构件44的中间部且配置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侧部。因而,由于限力器机构62配置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所以容易利用现有的座椅座垫框架34的构造,能够设为通用性高的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
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60中,设为了通过将管构件64的小径部64B的内径尺寸w4设定为比挤拉构件66的外径尺寸w5小而在小径部64B与挤拉构件66之间产生阻力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除了将小径部64B的内径尺寸w4设定为比挤拉构件66的外径尺寸w5小的结构之外,也可以通过调整小径部64B的板厚的大小来调整在小径部64B与挤拉构件66之间产生的阻力的大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60中,也可以取代上述的限力器机构62而应用图6所示的限力器机构70。该限力器机构62由分别固定于左右一对座垫侧框架36的一对挤拉销72构成。该一对挤拉销72从座垫侧框架36的侧面立设,与载荷传递构件44对向配置。另外,一对挤拉销72沿着从座椅前后方向稍微倾斜的方向并列设置。
并且,载荷传递构件44的中间部通过一对挤拉销72之间而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该中间部弯曲成大致S字状。其结果,当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而载荷传递构件44的中间部向座椅后方移动时,通过与一对挤拉销7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降低载荷传递构件44的移动速度。并且,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减少下潜限制构件42沿着引导孔46从通常位置移动到限制位置时的触底载荷。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图8,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8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同样的结构·作用,标注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A、图7B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下潜限制构件42的保持部52的图示。
图7A示出了在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左侧的座垫侧框架36形成的引导孔82A的放大图。另外,图7B示出了在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右侧的座垫侧框架36形成的引导孔82B的放大图。如这些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80中,在下潜限制构件42沿着引导孔82A、82B移动时与引导孔82A、82B之间产生阻力这一点上具有特征。另外,在该阻力的大小在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不同这一点上具有特征。
如图7A所示,在构成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左侧的座垫侧框架36形成有被设为长孔的引导孔82A。引导孔82A的结构基本上沿袭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孔46的结构,但在上缘部46B与下缘部46C之间的尺寸w6被设定为比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的外径尺寸W小这一点上不同。
另一方面,如图7B所示,在构成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右侧的座垫侧框架36形成有被设为长孔的引导孔82B。在该引导孔82B中,基本上也沿袭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孔46的结构。但是,上缘部46B与下缘部46C之间的尺寸w7被设定为比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的外径尺寸W小。而且,该尺寸w7被设定为比引导孔82A侧的尺寸w6大。
上述的引导孔82A、82B的尺寸w6、w7都被设定为比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的外径尺寸W小。因而,当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时,下潜限制构件42一边按压引导孔82A、82B的下缘部46C一边被向座椅后方拉拽。并且,一边使下缘部46C塑性变形一边使引导孔82A、82B扩张至图7A、图7B的单点划线所示的外形线,向座椅后方且座椅上方移动。因而,在下潜限制构件42沿着引导孔82A、82B移动时产生阻力。
在此,上缘部46B与下缘部46C之间的尺寸被设定成引导孔82B侧的w7比引导孔82A侧的w6大。因而,关于在下潜限制构件42沿着引导孔82A、82B移动时产生的阻力,引导孔82A侧的阻力比引导孔82B侧的阻力大。其结果,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向限制位置的移动速度与座椅宽度方向右侧相比在座椅宽度方向左侧被大幅减速。
在此,基于图8对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乘员P向织带24施加的带载荷进行说明。如该图所示,当在乘员P处于安全带装置22的佩戴状态时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从要向座椅前方惯性移动的乘员P向织带24施加座椅前方向的载荷。并且,该载荷在肩带部24B中被向肩带部24B的插通于肩锚定件32的部位和肩带部24B的插通于舌片26的部位分散传递,在腰带部24C中被向腰带部24C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一端24A)和腰带部24C的插通于舌片26的部位分散传递(参照图8的箭头f2)。因此,在与下潜防止机构40连结的织带24的一端24A及带扣28中,与向织带24的一端24A传递的载荷相比,向与舌片26连结的带扣28传递的载荷大。因而,向下潜限制构件42传递的载荷与座椅宽度方向的右侧相比在左侧大,在该左侧向下潜限制构件的限制位置移动的速度比右侧快。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潜限制构件42沿着引导孔82A、82B移动时产生的阻力被设定成与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右侧(反带扣28侧)的引导孔82B相比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左侧(带扣28侧)的引导孔82A处大。其结果,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移动速度被调整成均一。
(作用以及效果)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由于基本上沿袭了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所以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80中,在使下潜限制构件42从通常位置向限制位置移动时与引导孔82A、82B之间产生的阻力被设定成,与配置织带24的一端24A的一侧(座椅宽度方向右侧)相比,配置带扣28的一侧(座椅宽度方向左侧)大。由此,如上所述,考虑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向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两端输入的载荷的偏差,在载荷大的带扣28侧的一端在引导孔82A与下潜限制构件42之间产生的阻力被设定为比在另一端的引导孔82B与下潜限制构件42之间产生的阻力大。其结果,能够使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更均等地移动,进而能够有助于有效地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孔82A的尺寸w6和引导孔82B的尺寸w7都被设定为比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的外径尺寸W小。因而,在下潜限制构件工作时,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向限制位置的移动速度被降低,引导孔82A、82B具有作为限力器的功能。因而,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减少下潜限制构件42沿着引导孔46从通常位置移动到限制位置时的触底载荷。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了在下潜限制构件42移动时通过形成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引导孔82A、82B来产生阻力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仅在形成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左侧的引导孔82A与下潜限制构件42之间产生阻力的结构。即使在该情况下,在从织带24施加的载荷集中的带扣28侧,也能够使下潜限制构件42的移动速度减速,因此能够使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均等地移动。即,也可以使引导孔82B的尺寸w7与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的外径尺寸W相等或比外径尺寸W大。只要至少引导孔82A的尺寸w6被设定为比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的外径尺寸W小即可。
另外,本实施方式设为了将引导孔82A的尺寸w6设定为比引导孔82B的尺寸w7小而使在引导孔82A侧产生的阻力比在引导孔82B侧产生的阻力大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尺寸w6与尺寸w7为同一尺寸,设定分体的加强板,使引导孔82A的周缘的板厚增加来使阻力增加。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A、图9B,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9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同样的结构·作用,标注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图9A、图9B是从座椅宽度方向左侧观察车辆用座椅90的座椅座垫框架34时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90中,在构成为包括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孔46而具备连杆机构94的下潜防止机构92这一点上具有特征。以下,对设置于车辆用座椅90的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左侧的下潜防止机构92进行说明。
下潜防止机构92具备设置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前部且座椅宽度方向两侧部的一对连杆机构94和架设于一对连杆机构94之间且以座椅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而配置的下潜限制构件42。另外,下潜防止机构92具备连结于一对连杆机构94的载荷传递构件44和设置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后部且座椅宽度方向两侧部的一对锚定部48。需要说明的是,下潜限制构件42、载荷传递构件44、锚定部48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9A所示,连杆机构94构成为包括第一连杆96及第二连杆98。并且,在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前的状态下,在侧视下连杆机构94配置成向座椅后方且座椅下方开放的大致L字形状(图9A所示的连杆机构94的位置,以下,将该状态称作“通常位置”)。
第一连杆96被设为钢板制,并且形成为大致长条板状。该第一连杆96构成连杆机构94的一端侧的部分(下方侧的部分),并且以座椅宽度方向为板厚方向而与座垫侧框架36的前部且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相邻地配置。另外,第一连杆96在通常位置下配置成在侧视下沿大致座椅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并且,在第一连杆96的下端96A连结着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而且,第一连杆96的上端96B由以座椅宽度方向为轴向的旋转轴99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座垫侧框架36。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连杆96在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前的状态下由未图示的卡定单元保持于通常位置。另外,该卡定单元被设为当向第一连杆96的下端96A施加规定的值(例如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载荷F1同样的2kN~3kN左右)以上的座椅后方向的载荷时被解除的结构。关于该卡定单元,也可以应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限力器机构62、70。
第二连杆98与第一连杆96同样,被设为钢板制,并且形成为大致长条板状。第二连杆98构成连杆机构94的另一端侧的部分(上方侧的部分),并且以车辆宽度方向为板厚方向而配置于座垫侧框架36的前部且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另外,第二连杆98在通常位置下配置成在侧视下沿大致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并且,第二连杆98的前端98A固定于第一连杆96的旋转轴99。由此,第二连杆98由旋转轴99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持于座垫侧框架36,并能够与第一连杆96的转动联动而转动。而且,第二连杆98的后端98B与下潜限制构件4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结。
并且,当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而从乘员P向织带24施加第一载荷F1时,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在该状态下,从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向第一连杆96的下端96A传递座椅后方向的载荷。由此,以旋转轴99为中心而连杆机构94相对于座垫侧框架36向转动方向一侧(图9B的箭头C1方向)相对转动,并且第二连杆98的后端98B向座椅上方移动。其结果,下潜限制构件42与第二连杆98的转动联动而向座椅上方移动(图9B所示的连杆机构94的位置,以下,将该状态称作“限制位置”)。
在下潜限制构件42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而要向座椅前方惯性移动的乘员P的臀部D的移动被下潜限制构件42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车辆用座椅90的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左侧的连杆机构94与设置于上述的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右侧的连杆机构左右对称,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作用以及效果)
接着,对第四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90中,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乘员P向织带24施加的载荷经由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连杆机构94而向下潜限制构件42传递。并且,下潜限制构件42能够从工作前的通常位置向工作后的限制位置移动。因而,例如,与在座椅座垫框架34的侧面形成支撑下潜限制构件42向座椅上方的移动的左右一对引导孔的情况相比,向座椅座垫框架34施加的设计上的制约少,能够提高通用性。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图11B,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同样的结构·作用,标注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图10是从座椅宽度方向右侧观察车辆用座椅100的座椅座垫框架34时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0中,在左右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分别连结于下潜限制构件42的长度方向(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这一点上具有特征。而且,在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一侧设置有电动机式的预紧器机构110这一点上具有特征。
如图10所示,在搭载于车辆用座椅100的下潜防止机构102中,在座椅座垫框架34的前部且座椅宽度方向两侧部分别形成有引导孔46。并且,在该一对引导孔46之间架设有构成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在该主体部5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将设置成左右一对的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分别连结的连结部104。
各载荷传递构件44的中间部插通于在座垫侧框架36的座椅前后方向中间部形成的贯通孔106,各载荷传递构件44从座垫侧框架36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配置到外侧。具体而言,各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通过焊接等手段而连结于在主体部5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设置的连结部104。另外,载荷传递构件44在俯视下以随着朝向座椅后方而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倾斜的状态延伸。并且,载荷传递构件44通过在座垫侧框架36的座椅前后方向中间部形成的贯通孔106而向座椅座垫框架34的外侧延伸。之后,载荷传递构件44在锚定部48处折返后,分别连结于对应的织带24的一端24A及带扣28的下端。
根据上述结构,当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而从乘员P向织带24施加第一载荷(在图10中省略标号)时,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在该状态下,从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向下潜限制构件42的连结部104传递座椅后方向的载荷。由此,能够将经由左右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而传递的载荷在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部合成。因而,即使在从织带24向左右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施加的载荷产生偏差的情况下,也有助于沿着引导孔46使下潜限制构件42的左右两侧均等地移动。
另一方面,在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座椅宽度方向左侧)设置有预紧器机构110。该预紧器机构110具备未图示的电动机。该电动机收容于在座垫侧框架36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面固定的壳体114的内部,以旋转轴的轴向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的姿势配置。另外,在电动机的旋转轴上同轴地固定有齿轮。
另外,预紧器机构110具备一端与固定于电动机的齿轮啮合的齿条118。齿条118以座椅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与电动机相邻配置。该齿条118的后端与固定于电动机的齿轮,构成为通过电动机正反旋转而沿座椅前后方向移动。
而且,齿条118的前端配置于下潜限制构件4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下方侧,与设置于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一端的齿轮120啮合。并且,构成为,通过伴随于电动机的正反旋转而齿条118沿座椅前后方向移动,齿轮120进行正反旋转,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绕着长度方向的轴进行正反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紧器机构110基于来自搭载于车辆的ECU122的信号而工作。ECU122与电动机电连接。另外,ECU122也与检测车辆的碰撞的未图示的碰撞检测传感器电连接。并且,在ECU122中,构成为以基于来自未图示的碰撞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检测或预测到车辆的正面碰撞为条件,使电动机向旋转方向的一侧旋转。
根据上述结构,当预紧器机构110工作时,通过电动机旋转而齿轮120旋转,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绕着长度方向的轴旋转(图11A的箭头C2方向)。由此,在主体部50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被卷收于主体部50。在该状态下,与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的后端44A连结的织带24的腰带部24C的左右两侧被向座椅下方侧拉入。换言之,经由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而向织带24施加第二载荷F2(参照图9B所示的箭头F2)。其结果,构成为,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使织带24对乘员P的腰部L的约束力迅速提高,限制向座椅前方的惯性移动而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载荷F2优选被设定为1kN~2kN左右。
在此,上述的在预紧器机构110工作时(电动机112工作时)经由载荷传递构件44而向织带24施加的第二载荷F2被设定为比成为下潜限制构件42的工作条件的第一载荷(2kN~3kN左右)小。因而,防止在预紧器机构110工作的同时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而互相阻碍两者的功能。因而,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预紧器机构110和下潜限制构件42对乘员P的约束性能良好地发挥。
(作用以及效果)
接着,对第五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0中,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在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从织带24的一端24A及带扣28经由载荷传递构件44而向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部传递第一载荷。因而,使下潜限制构件42从工作前的通常位置向工作后的限制位置而向座椅上方移动的载荷从该中央部的一点输入,因此能够抑制在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移动速度产生偏差。其结果,下潜限制构件42从通常位置到限制位置的移动稳定,下潜现象的发生被有效地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分别连结于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部。因而,在预紧器机构110工作时经由连结于带扣28的载荷传递构件44和连结于织带24的一端24A的载荷传递构件44双方而向织带24施加第二载荷F2。由此,在预紧器机构110工作时由织带24左右均等地约束乘员P的腰部L,要向座椅前方惯性移动的腰部L的移动被限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预紧器机构110工作时向织带24施加的第二载荷F2被设定为比在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时向织带24施加的第一载荷(2kN~3kN左右)小。因而,能够防止在预紧器机构110的工作的同时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而互相阻碍两者的功能。其结果,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预紧器机构110和下潜限制构件42对乘员P的约束性能良好地发挥,下潜现象的发生进一步被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下潜防止机构102中,左右一对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部及载荷传递构件44与下潜限制构件42连结的连结部104配置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因而,能够抑制向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空间的扩大,能够提高车室内空间的设计自由度。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2A、图12B,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20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同样的结构·作用,标注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图12A是从座椅宽度方向右侧观察车辆用座椅200的座椅座垫框架34时的立体图。另外,图12B是示出以图12A的12B-12B线切断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200中,在下潜限制构件42的内部具备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工作的预紧器机构202这一点上具有特征。
预紧器机构202构成为包括设置于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一方的端部的缸部204和向该缸部204供给气体的圆柱状的充气机20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缸部204设置于下潜限制构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左侧的端部。
缸部204构成为以构成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中空管状的主体部50为缸,将插入于主体部50的内部的活塞208以能够通过从充气机206供给的气体压而滑动的方式保持。
如图12A、图12B所示,在压入于主体部5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保持部52形成有沿着轴向贯通的线保持孔210。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在插通于该线保持孔210的状态下插入于主体部50的内部。而且,在载荷传递构件44的前端44B通过铆接而固定有活塞208。活塞208成为圆柱状,同轴地配置于主体部50的内部。活塞208的外径尺寸与主体部50的内径尺寸大致一致,通过沿着轴向接受规定的压力而能够在主体部50的内部沿轴向滑动。由此,形成为管状的主体部50作为所谓的缸发挥功能,在主体部50中由保持部52和活塞208区隔开的内部的空间212被保持为气密性高的状态。
另外,在主体部50的一端经由未图示的安装托架而安装有中空圆柱状的充气机206。该充气机206被设为金属制,以座椅前后方向为轴向而配置于主体部50的外侧且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充气机206的后端被设为气体喷出部206A。该气体喷出部206A从形成于主体部50的安装孔(标号省略)向主体部50内插入,能够向保持部52与活塞208之间的空间212供给气体。
而且,充气机206与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与搭载于车辆的ECU122电连接。另外,ECU122也与检测车辆的碰撞的未图示的碰撞检测传感器电连接。并且,在ECU122中,构成为以基于来自未图示的碰撞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检测或预测到车辆的正面碰撞为条件,使充气机206工作。
根据上述结构,当充气机206工作时,从气体喷出部206A向主体部50内的空间212供给气体。之后,活塞208从图12B的实线位置沿着主体部50的轴向移动至图12B的单点划线位置(参照图12B所示的箭头f3)。由此,固定于活塞208的载荷传递构件44被向主体部50内拉入。并且,经由载荷传递构件44而向织带24施加第二载荷F2(参照图12B的箭头F2)。其结果,构成为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使织带24对乘员P的腰部L的约束力迅速提高,限制向座椅前方的惯性移动而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预紧器机构202工作时(充气机206工作时)经由载荷传递构件44而向织带24施加的第二载荷F2优选与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被设为1kN~2kN左右。由此,防止在预紧器机构202工作的同时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而互相阻碍两者的功能。因而,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预紧器机构202和下潜限制构件42对乘员P的约束性能良好地发挥。
(作用以及效果)
接着,对第六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200中,当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预紧器机构202工作时,向织带24施加第二载荷F2,要向座椅前方惯性移动的乘员P的约束性能有效地发挥。由此,下潜现象的发生被抑制。在此,在预紧器机构202工作时向织带24施加的第二载荷F2被设定为比在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时向织带24施加的第一载荷(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图示)小。因而,防止在预紧器机构202工作的同时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而互相阻碍两者的功能。其结果,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预紧器机构202和下潜限制构件42对乘员P的约束性能良好地发挥,下潜现象的发生进一步被抑制。
另外,在发生了车辆前部的斜碰撞等的情况下,即使在预紧器机构202没有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向织带24施加第一载荷为条件而使下潜限制构件42工作。由此,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以外的碰撞形态下也能够准确地抑制下潜现象的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预紧器机构202设置于形成为长条的中空管状的下潜限制构件42的主体部50的内部。因而,例如与在座椅座垫框架34的侧部配置预紧器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预紧器机构202的搭载空间小型化,进而能够抑制车辆用座椅200的大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为了通过预紧器机构202工作而连结于带扣28的载荷传递构件44被拉入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配置于座椅座垫框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右侧且与织带24的一端24A连结的载荷传递构件44被拉入的结构。或者,也可以设为将预紧器机构202配设于下潜限制构件4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而左右一对载荷传递构件双方被拉入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中,设为将3点式安全带装置22的卷收器30及肩带锚定件32固定于中央支柱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将卷收器及肩带锚定件配设于座椅靠背18的内部的车辆用座椅(所谓内置带座椅)。
除此之外,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各种变更而实施。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的多个变形例能够适当组合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
3点式安全带装置,乘员约束用的织带的一端配置于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侧,供被插通而支撑于所述织带的中间部的舌片卡合的带扣配置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杆状的下潜限制构件,沿座椅宽度方向架设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通过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就座乘员向所述织带施加的第一载荷而工作,从工作前的通常位置朝向工作后的限制位置而向车辆上方侧移动;及
一对载荷传递构件,将所述下潜限制构件与所述织带的一端及所述带扣沿座椅前后方向分别连结,
在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座椅前后方向的前部形成有随着朝向座椅后方而向座椅上方倾斜的长孔状的引导孔,
在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比所述3点式安全带装置的所述织带的一端及所述带扣靠座椅后方处设置有锚定部,
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在工作前的状态下架设于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位于所述引导孔的前端的所述通常位置,在工作后的状态下架设于沿着所述引导孔向座椅后方且座椅上方移动而位于该引导孔的后端的所述限制位置,
一对所述载荷传递构件以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在所述锚定部处折返的方式将所述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织带的一端及所述带扣分别连结,
所述下潜限制构件能够一边在所述下潜限制构件与所述引导孔之间产生规定的阻力一边从所述通常位置向所述限制位置移动,该阻力被设定成,与在所述座椅座垫框架中设置于供所述织带的一端配置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所述引导孔处产生的阻力相比,在所述座椅座垫框架中设置于供所述带扣配置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所述引导孔处产生的阻力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
在所述引导孔的构成前端部且下部的缘部形成有能够将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在所述通常位置处卡定的第一卡定凸部,在该引导孔的构成上部的缘部形成有能够将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在所述限制位置处卡定的第二卡定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
一对所述载荷传递构件至少在将所述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带扣连结的一侧的所述载荷传递构件具备限力器机构,所述限力器机构使伴随于车辆的正面碰撞的所述下潜限制构件从通常位置向限制位置的移动速度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
所述限力器机构设定于所述载荷传递构件的中间部且配置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
一对所述载荷传递构件的一端分别连结于所述下潜限制构件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
具备预紧器机构,该预紧器机构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或预测到正面碰撞时工作,通过使所述下潜限制构件绕着座椅宽度方向的轴旋转而卷收一对所述载荷传递构件的一端来向所述织带的一部分施加第二载荷,
在该预紧器机构工作时向所述织带施加的所述第二载荷被设定成比在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工作时向所述织带施加的所述第一载荷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
所述下潜限制构件与所述引导孔经由安装于所述下潜限制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树脂制的套筒构件而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
所述下潜限制构件的外径尺寸被设定为比所述引导孔的上缘部与下缘部之间的尺寸小,
当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工作时,由所述下潜限制构件使所述引导孔塑性变形,而使所述下潜限制构件从通常位置向限制位置的移动速度降低。
9.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
3点式安全带装置,乘员约束用的织带的一端配置于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侧,供被插通而支撑于所述织带的中间部的舌片卡合的带扣配置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杆状的下潜限制构件,沿座椅宽度方向架设于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通过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就座乘员向所述织带施加的第一载荷而工作,从工作前的通常位置朝向工作后的限制位置而向车辆上方侧移动;
一对载荷传递构件,将所述下潜限制构件与所述织带的一端及所述带扣沿座椅前后方向分别连结;及
预紧器机构,该预紧器机构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或预测到正面碰撞时工作而向所述织带施加第二载荷,
所述第二载荷被设定成比在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工作时向所述织带施加的所述第一载荷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座椅,
所述下潜限制构件形成为长条的中空管状,在该下潜限制构件的内部设置有所述预紧器机构。
CN201910670565.3A 2018-08-27 2019-07-24 车辆用座椅 Active CN1108615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8738A JP7095492B2 (ja) 2018-08-27 2018-08-27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8-158738 2018-08-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1550A CN110861550A (zh) 2020-03-06
CN110861550B true CN110861550B (zh) 2022-05-27

Family

ID=67742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0565.3A Active CN110861550B (zh) 2018-08-27 2019-07-24 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8062B2 (zh)
EP (1) EP3616982B1 (zh)
JP (1) JP7095492B2 (zh)
CN (1) CN1108615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41442C2 (en) * 2015-09-07 2019-10-01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 & Development Co Ltd Method and vehicle seat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deformation portion
JP7040407B2 (ja) 2018-11-05 2022-03-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7132141B2 (ja) * 2019-02-04 2022-09-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装置、バックル装置のシート搭載構造、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11390244B2 (en) * 2019-12-10 2022-07-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am based seat belt pretensioner
JP7365229B2 (ja) * 2019-12-27 2023-10-19 株式会社Subaru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FR3110522A1 (fr) 2020-05-20 2021-11-26 Faurecia Sièges d'Automobile Siège de véhicule comprenant un dispositif de sécurité
JP7431112B2 (ja) * 2020-06-12 2024-02-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7372892B2 (ja) * 2020-10-05 2023-11-01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13335159A (zh) * 2021-06-08 2021-09-0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防下潜结构的座椅及汽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1881A1 (de) * 1986-09-19 1988-04-07 Daimler Benz Ag Rueckhaltevorrichtung fuer einen fahrzeuginsassen
FR2747080A1 (fr) * 1996-04-05 1997-10-10 Renault Assise de sieg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e barre d'antisoumarinage deployable
US6050635A (en) * 1997-12-24 2000-04-18 Bertrand Faure Equipements S.A. Seat pan of an automobile vehicle seat including an anti-sub-marining device
US6254181B1 (en) * 1999-01-28 2001-07-03 Bertrand Faure Equipements Sa Vehicle seat having a movable safety bar
CN1545458A (zh) * 2001-02-21 2004-11-10 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用座椅
US7413246B2 (en) * 2002-07-10 2008-08-19 Takata Corporation Safety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98855U (zh) * 1986-12-19 1988-06-27
JPH0221134U (zh) 1988-07-29 1990-02-13
JPH0413423U (zh) * 1990-05-24 1992-02-03
JP2948665B2 (ja) 1991-01-08 1999-09-13 タカタ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DE29610078U1 (de) * 1996-06-07 1996-10-02 Trw Repa Gmbh Rückhaltesystem für Fahrzeuginsassen
JP3721038B2 (ja) 1999-09-07 2005-11-3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シート
JP2001247010A (ja) * 1999-12-28 2001-09-11 Takata Corp 乗員保護装置
JP2003080984A (ja) * 2001-09-12 2003-03-19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US6682141B2 (en) * 2001-09-14 2004-01-27 The Boeing Company Seat assembly having a seat repositioning device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JP3972736B2 (ja) * 2002-06-04 2007-09-05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JP4024662B2 (ja) 2002-12-11 2007-12-19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US6974187B2 (en) 2004-01-28 2005-12-13 Tachi-S Co., Ltd. Vehicle seat structure
JP5486349B2 (ja) 2010-03-01 2014-05-0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398855B2 (ja) 2015-04-20 2018-10-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035515B2 (ja) * 2017-12-25 2022-03-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7056508B2 (ja) * 2018-10-19 2022-04-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1881A1 (de) * 1986-09-19 1988-04-07 Daimler Benz Ag Rueckhaltevorrichtung fuer einen fahrzeuginsassen
FR2747080A1 (fr) * 1996-04-05 1997-10-10 Renault Assise de sieg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e barre d'antisoumarinage deployable
US6050635A (en) * 1997-12-24 2000-04-18 Bertrand Faure Equipements S.A. Seat pan of an automobile vehicle seat including an anti-sub-marining device
US6254181B1 (en) * 1999-01-28 2001-07-03 Bertrand Faure Equipements Sa Vehicle seat having a movable safety bar
CN1545458A (zh) * 2001-02-21 2004-11-10 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用座椅
US7413246B2 (en) * 2002-07-10 2008-08-19 Takata Corporation Safety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1550A (zh) 2020-03-06
US10988062B2 (en) 2021-04-27
EP3616982A1 (en) 2020-03-04
JP7095492B2 (ja) 2022-07-05
US20200062149A1 (en) 2020-02-27
EP3616982B1 (en) 2022-01-26
JP2020032764A (ja) 2020-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1550B (zh) 车辆用座椅
JP429070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10065467B (zh) 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
KR100737599B1 (ko) 펌핑레버와 일체로 형성된 리클라이너 레버
JP518284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10304012B (zh) 车辆座椅安全带装置
EP2492158B1 (en) Seat belt assembly
WO2007091575A1 (ja) 車両シート
EP2065262A2 (en) Rear-seat occupant protection apparatus
US10618437B2 (en) Vehicle seat
JP2010195181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29444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0125007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EP3521112B1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JP429070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9154745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429070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10558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8090224A (ja) シートベルト内蔵車両用シート
JP6958454B2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692705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307749B2 (ja) プリテンショナ
JP2020075675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19182017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19162951A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