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0227A - 用于多连接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连接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30227A CN110830227A CN201911299361.XA CN201911299361A CN110830227A CN 110830227 A CN110830227 A CN 110830227A CN 201911299361 A CN201911299361 A CN 201911299361A CN 110830227 A CN110830227 A CN 1108302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terminal
- connectivity
- information
- sm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4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779 in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50096310 SIB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50039363 SIB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1000000913 Duane retraction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162 direct recoil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415 in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150274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rb-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1022742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Unconventional myosin IC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973503 Homo sapiens 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MIB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1005487 SCARB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7118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member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29 gener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0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a plurality of users or terminals, e.g. group communication or moving wireless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data streams, e.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carrier aggregation [CA] 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plit of the control plane or user plan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5—Determination of target cell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UE] properties, e.g. UE service capabil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7—Determination of target cell based on access point [AP] properties, e.g. AP service capabil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36/28—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由两个或更多基站所服务的终端执行的用于使用两个或更多基站的多连接性的方法以及由第二基站执行的用于支持使用两个或更多基站的多连接性的方法。由终端执行的方法包括:利用第一基站配置传统信令无线电载体SRB;从第一基站接收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利用第二基站配置专用于所述多连接性的SRB;向第一基站传送多连接性配置完成消息;以及利用第二基站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其中,专用SRB是对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应用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SRB。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7月2日、申请号为201480048208.9、发明名称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支持多连接的控制方法和用于支持多连接的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并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连接性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终端和平板PC的广泛分布以及基于无线因特网技术的移动计算的迅速发展,正需要无线网络容量的创新性增加。
当前,尽管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长期演进(LTE)系统)已在全世界被商业化、并且其能提供比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更高的吞吐量,但是仍然难以适应迅速增加的移动数据。
在许多研究中,预测移动用户的业务量将迅速增加。新的先进的物理层技术的部署或附加谱的分配正被看作满足以上业务量的迅速爆炸性增加的代表性方案。然而,物理层技术已经正接近它们的理论限值,并且附加频率谱的分配也不能是用于蜂窝网络的容量扩展的基础方案。
所以,对于以下技术的需求正在增加,该技术能通过在具有许多业务需求的站点中分级部署小小区、并使能宏基站和小小区基站之间的紧密合作,来增加无线网络的容量。
在使得长期演进(LTE)标准化的第3代伙伴项目(3GPP)标准化组织中,为了有效适应迅速增加的数据业务需求,对于小小区增强(SCE)的技术的标准化正在进行。
然而,迄今已进行仅对于小区发现的初始讨论,并且还没有提出用于小区发现的规定和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能在其中各类基站共存的异类网络环境中向终端提供多连接的、用于支持多连接性的设备。
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连接性的方法。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由两个或更多基站所服务的终端执行的用于使用两个或更多基站的多连接性的方法可包括:利用第一基站配置传统信令无线电载体SRB;从第一基站接收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利用第二基站配置专用于所述多连接性的SRB;向第一基站传送多连接性配置完成消息;以及利用第二基站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其中,专用SRB是对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应用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SRB。
而且,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由第二基站执行的用于支持使用两个或更多基站的多连接性的方法可包括:从第一基站接收多连接性配置请求消息;利用终端配置专用于所述多连接的信令无线电载体SRB;向第一基站传送对于所述多连接性配置请求消息的应答消息;根据从第一基站接收到的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利用已经完成多连接性配置的终端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其中,专用SRB是对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应用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SRB。
而且,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支持多连接性的设备可包括:第一基站,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和媒体存取控制(MAC)层;和第二基站,经由回程与该第一基站连接,支持用于终端的多连接性,并包括RRC层、PDCP层、RLC层、和MAC层。而且,当支持用于终端的多连接性时,该第二基站的RRC层失活。
这里,该第一基站可提供信令载体和数据载体,而该第二基站可提供数据载体。
这里,当该第二基站配置用于多连接性的无线电资源时,该第二基站可向该第一基站传递对于该终端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配置信息。
这里,该配置信息可包括关于信道状态信息(CSI)、解调参考信号(DM-RS)、探测参考信号(SRS)、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断续接收(DRX)、和物理资源块(PRB)分配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而且,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中执行的支持多连接性的方法可包括:第一基站从终端接收多连接性的测量结果;第一基站基于该测量结果确定是否配置多连接性;当确定配置多连接性时,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传递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的信息;和第二基站基于所传递的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的信息,来生成用于配置用于终端的多连接性的控制信息。
这里,在所述传递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的信息的步骤中,该第一基站可向该第二基站传递测量结果和关于终端的信息,并且所述关于终端的信息包括半永久调度(SPS)配置信息、断续接收(DRX)配置信息、测量报告周期信息、测量配置参数信息、服务信息、和载体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这里,在所述传递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的信息的步骤中,该第一基站可传递关于终端的容量的信息、和关于第二基站在多连接性的支持期间、考虑到终端的容量、而期望支持的功能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这里,其中该控制信息可包括终端执行对于第二基站的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所需要的信息、关于第二基站向终端分配的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身份(C-RNTI)的信息、关于第二基站向终端分配的半永久调度RNTI(SPS-RNTI)的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关于第二基站向终端分配的第二基站的DRX操作配置参数的信息、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用于支持多连接性的协调调度/协调波束形成(CS/CB)资源分配信息、关于第二基站的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息、第二基站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关于第二基站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信息、关于第二基站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信息、和关于第二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分配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这里,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基站向第一终端传递用于配置用于终端的多连接性的控制信息;第一基站基于用于配置用于终端的多连接性的控制信息来生成控制消息;和第一基站向终端传送该控制消息。
这里,在所述生成控制消息的步骤中,该控制消息可被生成为包括关于C-RNTI的信息、关于SPS-RNTI的信息、关于频率的信息、关于载波聚合的信息、关于CS/CB的信息、关于用于开始多连接性的定时器的信息、和关于用于开始多连接性的定时偏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者该控制消息可被生成为包括从第二基站传递的、用于配置用于终端的多连接性的控制信息。
而且,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在终端中执行的支持多连接性的方法可包括:终端标识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中的、与支持多连接性的第二基站的无线电信道中发生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和终端向其中不发生RLF的第一终端报告在与第二基站的无线电链路中发生RLF。
这里,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终端释放与第二基站的多连接性。
这里,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终端从第一基站接收用于第二基站的多连接性的失活指示;和终端响应于该失活指示使得与第二基站的多连接性失活。
这里,所述失活多连接性的步骤可包括:终端维持用于与第二基站的多连接性的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和在恢复第二基站的RLF之后,终端通过使用该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来激活与第二基站的多连接性。
这里,所述失活多连接性的步骤可包括:终端从第一基站接收指示与第二基站的多连接性的激活的控制消息;和终端激活与第二基站的多连接性,其中该控制消息包括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
这里,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终端停止通过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向第二基站的传送。
而且,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在基站中执行的支持多连接性的方法可包括:向终端传递关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WLAN AP)的信息;从终端接收关于WLAN AP的测量结果信息;基于关于WLAN AP的测量结果信息,来确定是否执行使用WLAN AP的卸载;和当确定执行卸载时,向终端传送指示使用WLAN AP的卸载的控制消息。
这里,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终端向基站传送关于终端是否支持WLAN功能的信息、关于是否激活WLAN功能的信息、和命令尝试扫描WLAN AP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这里,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基站通过与位于基站的服务区内的至少一个WLAN AP通信,来获得关于卸载的信息、和用于扫描WLAN AP并测量WLAN AP的信息。
这里,在所述传送关于WLAN AP的信息的步骤中,基站可向终端传送服务集合标识符(SSID)信息、WLAN频带信息、和基站能控制或连接的至少一个WLAN AP的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这里,在所述传送关于WLAN AP的信息的步骤中,传送关于至少一个WLAN AP的测量的信息,并且所述测量的信息可包括WLAN AP的测量阈值和测量周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这里,所述传送关于WLAN AP的信息的步骤可包括:配置包括关于WLAN AP的信息和关于WLAN AP的测量的信息的WLAN系统信息块(WLAN SIB);和广播该WLAN SIB。
这里,所述传送关于WLAN AP的信息的步骤可进一步包括:当WLAN SIB改变时,通过使用指示WLAN SIB的改变的特定调度标识符,来向终端通知WLAN SIB的改变。
这里,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从终端接收命令尝试扫描WLAN AP的控制消息;和响应于命令尝试扫描WLAN AP的控制消息,激活终端能连接的至少一个WLAN AP。
这里,该测量结果信息可包括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号对干扰比(SIR)、比特能量/噪声功率(EbNo)、接收信道功率指示符(RCPI)、和接收信号对噪声指示符(RSNI)中的至少一个。
这里,指示卸载的控制消息可包括特定WLAN AP的标识信息、卸载目标服务的标识符信息、和关于卸载的开始的定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这里,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向终端请求关于是否支持使用WLAN AP的卸载功能的报告;和从终端接收关于是否支持卸载功能的信息。
而且,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在终端中执行的支持多连接性的方法可包括:终端基于预先配置的测量条件测量从至少一个小区传送的信号;和基于测量结果尝试预占特定小区,其中该终端不尝试预占不传送同步信号、或者仅间歇传送用于小区的检测的信号的小区。
这里,在所述测量从至少一个小区传送的信号的步骤中,该终端可在连接释放时、根据从其连接被释放的基站接收的小区优先级信息,来执行测量。
这里,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通过对基于小区优先级信息执行的测量的结果进行分类,来配置测量报告消息;和传送该测量报告消息。
而且,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在向终端提供与第二基站的多连接性的第一基站中执行的、支持多连接性的方法可包括:配置用于对准该第一基站和该第二基站的下行链路同步的信息;和向终端传送包括用于对准下行链路同步的信息的、断续接收(DRX)操作配置信息。
这里,所述用于对准下行链路同步的信息可包括关于第一基站的系统帧数(SFN)和第二基站的SFN之间的差别的信息、和关于第一基站的下行链路同步和第二基站的下行链路同步之间的差别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这里,所述用于对准下行链路同步的信息可以是终端根据第一基站的DRX参数操作而配置的信息。
这里,所述用于对准下行链路同步的信息可包括关于长DRX周期参数和短DRX周期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这里,所述用于对准下行链路同步的信息可包括第一基站配置的DRX参数和第二基站配置的DRX参数,并且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所配置的DRX参数的全部或部分是不同的。
这里,第一基站配置的DRX周期和第二基站配置的DRX周期之一可被配置为另一个的倍数。
这里,第一基站配置的DRX参数和第二基站配置的DRX参数可分别包括关于持续时间的开始点的信息。
这里,可配置第一基站配置的DRX参数,使得第二基站的持续时间的开始点和结束点被包括在第一基站的持续时间中,使得第二基站的持续时间的仅开始点被包括在第一基站的持续时间中,或者使得第二基站的持续时间的仅结束点被包括在第一基站的持续时间中。
这里,可配置第一基站配置的DRX参数和第二基站配置的DRX参数之中的、用于确定是否维持上行链路同步的定时器值,使得终端根据该第一基站配置的定时器值操作。
这里,当对于终端配置多连接性时,第一基站可向第二基站提供用于DRX参数的配置的与终端的容量对应的参考信息、指南信息、关于DRX参数的最大值的信息、和关于DRX参数的最小值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有利效果】
根据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支持多连接性的控制方法,终端能配置与多个基站的多连接性,或者与不同基站执行并维持通过其交换控制信号的控制平面的连接配置和通过其交换数据的数据平面的连接配置,由此能增强当终端由单一基站服务时或者当终端维持用于与单一基站的控制信号和数据的交换的连接配置时能发生的、无效资源分配、连接管理、和移动性管理。
所以,能增强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并且能降低终端的资源分配和功耗。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能通过使用小小区基站来配置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配置示例。
图2图示了不理想回程环境中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配置示例。
图3A到3C图示了用于使用小基站来配置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示例。
图4是图示了用于由于宏基站的RLF、而释放多连接性并切换到单连接性的示例的消息序列图。
图5是图示了用于多连接性配置的终端、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消息传送和接收的过程的示例的消息序列图。
图6是图示了终端、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例的消息序列图。
图7是图示了终端和维持多连接性的基站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和多连接性释放过程的示例的消息序列图。
图8图示了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或释放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的示例。
图9图示了代表多连接性配置中的主基站的改变的“mobilityControlInfo”信息元素的示例。
图10图示了用于报告终端的多连接性配置或释放过程的完成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的示例。
图11是图示了用于执行移交的过程的示例的消息序列图。
图12代表基站中的发现信号传送的示例。
图13是图示了使用小基站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中的、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根据接收功率的双向链路边界的图形。
图14图示了终端的DRX操作。
图15图示了用于多连接性终端的DRX操作对准方法。
图16A、16B、16C和16D图示了数据平面(UP:用户平面)协议结构的示例。
图17是解释用于执行移交的过程的概念图。
图18示范性图示了在使用小基站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中的、其中小基站位于宏基站的边界的情况。
图19图示了使用NCT小区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配置示例。
图20图示了用于多连接性的为了报告PHR和BSR而使用的MAC控制消息的配置示例。
图21图示了用于配置专用无线电资源的控制消息“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的示例。
图22图示了用于配置专用无线电资源的控制消息中的“'logicalChannelConfigIE”的示例。
图23是图示了使用WLAN系统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卸载过程的消息序列图。
图24是图示了用于支持RAT间CA功能的过程的消息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发明可被预期为各种修改和替换形式,但是其特定实施例作为示例在图中示出并且将在这里进行详细描述。
然而,应理解的是,不存在将本发明限于公开的特定形式的意图,而是相反,本发明应覆盖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效和替换。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仅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不意欲成为本发明的限制。如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意欲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按照别的方式清楚地指明。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和/或“包涵”当在这里使用时,规定阐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
除非按照别的方式定义,否则包括这里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惯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它们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按照理想或过分正式的含义解释,除非这里明确进行了这样的定义。
这里使用的术语“终端”可被称为基站(MS)、UE、用户终端(UT)、无线终端、接入终端(AT)、订户单元、订户站(SS)、无线装置、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送/接收单元(WTRU)、移动节点、移动站或其它术语。终端的各个实施例可包括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便携式计算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诸如数字相机的拍摄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游戏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音乐存储和播放仪器、能够无线因特网接入和浏览的因特网家庭仪器、以及具有这样的功能的组合的便携式单元或终端,但是不限于此。
这里使用的术语“基站”一般表示与终端通信的固定或移动点,并且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eNB)、基本收发信机系统(BTS)、接入点、中继站、微微小区、和其它术语。
其后,将参考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为了促进本发明的整体理解,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元件,并且省略相同元件的重复描述。
<用于具有不理想回程的网络环境的协议结构和用于改进协议过程的方法>
图1图示了能通过使用小小区基站来配置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配置示例。
如图1中所示,能通过使用小小区基站配置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可被配置为其中存在各类小区的分级小区网络。
即,本地接入移动网络可通过使用具有大服务区的至少一个宏基站(或宏小区)101和具有相对较小服务区的微层中的至少一个小基站(或小小区)102来配置。在图1中,宏小区可由云基站104来管理。
至少一个宏基站101所使用的频带(F1)和至少一个小基站102所使用的频带(F2)可相同或不同。微层中的小基站102可在其中存在宏基站的环境中部署,或者可在其中不存在宏基站的环境中独立部署。
可考虑理想回程和不理想回程两者用于网络、宏基站(或宏小区)和小基站(或小小区)之间的连接。理想回程可经由诸如光纤或视线(LoS)超高频波的专用线路、来提供具有高吞吐量和低等待时间属性的点到点连接。然而,不理想回程意味着传统回程,其被配置为具有有限吞吐量和高等待时间属性的有线或无线网络,诸如x数字订户线路(x-DSL)、非视线(NLoS)超高频波、中继站等。由此,不理想回程具有高等待时间和有限传输速度的属性。
在其中使用小基站(或,小小区)配置本地接入网的情况下,可存在以下优点,即,能通过使用室内或室外热点区域中的诸如小基站的低功率节点来有效提供服务。这里,低功率节点意味着与宏节点和基站(BS)类别相比具有较低传输功率的节点。例如,低功率节点可包括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等。
基站或增强节点B(eNB)意味着移动通信网络中具有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功能的节点。每一基站或每一eNB可构建一个或多个小区(或,扇区)。例如,当基站或eNB支持使用两个或多个分量载波(CC)的载波聚合(CA)功能时,每一分量载波可操作为小区。在以下描述中,可使用术语“基站”用于LTE系统中的eNB和小区两者,并且仅当必要时区分eNB和小区。即,在其中它们不被描述为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基站意味着构成一个或多个小区的eNB。在该情况下,eNB可意味着具有RRC功能并与网关(GW)或移动管理实体(MME)对接的节点。
在本发明中,解释长期演进(LTE)系统和/或增强LTE(LTE-A)系统的附加功能和技术问题,用于通过使用低功率节点来增强室内和/或室外热点区域中的性能。
可如下表1中所示根据宏基站的频带(F1)和小基站的频带(F2)来配置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部署场景。而且,可附加考虑双工方式(FDD或TDD)。表格1代表根据频率管理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部署场景示例。
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每一层可通过使用多个分量载波(CC)来支持独立CA功能。
[表格1]
作为3GPP LTE和/或LTE-A系统中通过使用多个小区或频率来提供服务的技术,CA或协调多点传送和接收(CoMP)是可用的。这样的技术增强小区边缘的传送吞吐量和用户性能。在传统LTE和/或LTE-A系统中,CA或CoMP技术仅被应用到eNB内小区情况或回程中具有非常小传送等待时间的传送点。
为了增强系统的传送速度、移动性性能、和低功耗操作,需要在包括宏基站和小基站的分级小区环境中使用eNB间或站点间CA或CoMP技术的方法、以及考虑到不理想回程网络以及理想回程而引入eNB间或站点间CA/CoMP技术的方法。
表格1中示出了在使用小基站配置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中、对于宏层频率(F1)和本地节点层频率(F2)的管理的示例。
图2图示了不理想回程环境中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配置示例。
不理想回程环境中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可通过使用图2中示出的传统频带来配置。
参考图2,宏eNB#1 202可在宏层和本地节点层中配置小小区210和211以及小eNB206,以使用相同频带(CC1,CC2,CC3)。宏eNB#2 203可与本地节点层中的小小区208和209以及小eNB 207的频率(CC7,CC8,CC9)不同地配置宏层中的频率(CC1,CC2,CC3)。
在不理想回程环境中,可考虑基于不理想回程的站点间CA,其考虑宏基站的服务区内的小小区和小eNB。这里,小eNB应能够对于维持与小基站的单连接的终端以及双连接性终端提供独立服务,。由此,小基站被配置为具有独立第2层/第3层无线电协议,并维持与服务网关(S-GW)的S1接口。用于支持多连接性的小基站意味着支持单独RRC功能或部分RRC功能的基站。
小基站可具有通过不理想回程204到S-GW 201的直接接口作为到S-GW 201的S1接口(即,小eNB 206的情况)。而且,小基站可具有通过不理想回程205到S-GW 201的直接接口(即,小eNB 207的情况)。而且,小基站可具有经由宏基站202或203到S-GW 201的间接接口(即,小小区210、211和209的情况)。而且,小基站可经由宏基站203通过使用无线回程212而维持到S-GW 201的接口(即,小eNB 208的情况)。
<基于小基站的多连接性功能支持>
■基于小基站的多连接性功能的背景和目的
如图1和图2中所示,基于小基站的技术通过在宏基站(或,大区域基站)的大服务区内部署具有相对较小服务区的小基站(或,小区域基站),来增强终端的移动性功能和系统或用户的每一单位区域的传送吞吐量。
本地层中的宏基站的频带(F1)和小基站的频带(F2)可以是相同频带或不同频带。宏层中的小基站可被部署在其中存在宏基站的环境中,或者可被独立部署在其中不存在宏基站的服务区并且仅部署小基站的环境中。
其中终端基于小基站技术而同时维持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连接的双连接性技术可实现传送吞吐量的增加和终端功耗的增强。而且,双连接性使得可能通过维持与宏基站的连接、而防止当仅使用与小基站的单连接时出现的频繁移交,并降低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界内移交或界外移交的失败。
为了基于小基站技术来支持双连接性功能,可考虑其中宏基站和小基站使用相同频带的环境(共信道环境)(F1=F2)、以及其中宏基站和小基站使用不同频带的环境(F1≠F2)。
而且,在关于小基站技术的讨论中,不理想回程意味着除了以下情况的情况,其中通过被应用了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的光纤来连接远程无线电头端(RRH)或无线电和模拟处理单元(RU),并且双连接性应考虑eNB内情况和eNB间情况两者。而且,应在双连接性中考虑以下参数。
●系统吞吐量(容量)
●每用户吞吐量
●分组延迟峰值(例如,由于移动性的延迟)
●移动性性能度量(移交故障(HOF)/无线电链路故障RLF)、停留时间(ToS))
●UE功耗
●网络信令开销、负荷
■宏小区和小基站之间的功能划分
本地接入移动网络可通过增强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信令过程,而进行更有效的业务卸载和移动性控制。为了有效的业务卸载,可考虑控制平面方面和用户平面方面(或,业务数据平面)的协议结构增强。
下表2表示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无线电协议配置的示例。而且,图3A到3C图示了用于使用小基站来配置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示例。
可如表2中所示考虑用于在宏节点和本地节点之间配置无线电协议的方法。图3A到3C中可示出根据表2中示出的每一方法的无线电协议配置。
图3A到3C中图示的无线电协议结构聚焦于控制平面中的RRC功能,并且可与图3A到3C中图示的情况不同地配置包括PDCP的RLC层和MAC层的功能。例如,根据图3A和3B的方法1和2的PDCP功能可操作为仅位于宏基站处。作为选择,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每一个可被配置为执行独立PDCP功能。
[表格2]
在其中如方法1中所示宏基站全面负责控制平面的配置的情况下,宏基站可全面负责用于UE的无线电载体的连接建立/修改/释放、测量/报告、移动性控制等。而且,小基站可集中于用户业务传送。例如,在图3A中图示的配置协议结构的方法1中,信令无线电载体(SRB)可被配置为仅对应于宏基站,并且数据无线电载体(DRB)可被配置为对应于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
为了小基站的小区支持多连接性(或,站点间CA)UE(终端),应向宏基站的RRC传递关于该小区所属的小基站(eNB)的RRC连接配置的所有信息,例如,CSI/物理资源块(PRB)/SRS分配信息、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分配信息。理由在于,应向多连接性终端分别分配宏基站和小基站的PUCCH资源,并且多连接性终端应向宏基站和小基站分别传送PUCCH。
而且,如上所述,当基站(或eNB)通过使用两个或多个分量载波支持CA时,每一分量载波可作为小区操作。与此类似,当小基站支持eNB内CA时,小基站的小区之中的仅代表性小区可被分配PUCCH资源。即,可指定支持eNB内CA的小基站的小区之中的特定小区,并且可控制指定的小区被分配PUCCH资源,并且通过该PUCCH资源传送上行链路物理层控制信息。
在其中通过小基站的数据载体传递用户业务的情况下,可使用小基站的层-2功能(PDCP、RLC和MAC)。可通过定义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新接口通过不理想回程在宏基站的RRC与小基站的PHY层和L2子层之间传递原语。而且,可在多连接性的配置期间传递相关参数。例如,可基于作为传统eNB间接口的X2接口来定义新接口(其后,称为“Xs接口”)。
Xs接口是用于控制消息转发或数据转发的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接口。Xs接口可通过使用理想或不理想回程来配置,如上所述。而且,可使用有线或无线回程(参考图2的212)。
当应用方法1时,在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控制平面方面,为了传递资源分配信息,每当配置基站之间的多连接性(或站点间CA)时,应向配对基站传递全部分配信息。即,宏基站的RRC也应该知道用于仅从小基站接收服务的终端的资源分配信息。小基站能向仅小基站服务的终端(“单连接性终端”)以及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服务的终端(“多连接性终端”)提供服务。由此,在方法1的情况下,当配置用于多连接性的无线电资源时,小基站可传递关于对于与小基站连接的单连接性终端分配或配置的无线电资源的信息,并因此宏基站能对于多连接性终端有效配置小基站的无线电资源,而没有与已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冲突或重复。为此,每当配置多连接性时,应向宏基站的RRC传递小基站的CSI/DM-RS/SRS/PUCCH资源分配信息和PRB信息。
表格3描述了当应用方法1时用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RRC功能划分。在表格3中,“O”指示对应功能可用。
[表格3]
以下两个方案可被看作每当配置多连接性时、向宏基站的RRC传递小基站的CSI/DM-RS/SRS/PUCCH资源分配信息和PRB信息的方法。这里,DM-RS可意味着用于数据的相干解调能利用的UE-特定参考信号。
●使用eNB之间的X2接口:定义新消息或在现有消息中定义新字段
●引入新Xs接口,用于宏基站的RRC与小基站的PHY层和L2子层之间的原语和消息的传输。
-对于用于在宏基站的RRC与小基站的PHY层和L2子层之间传递原语的方法,应考虑以下问题。
□CSI测量报告的传送延迟等
而且,在用户平面方面,以下方案可被看作用于传递用户业务的方法。
-连接数据载体的方法
□可能通过使用Xs接口经由宏基站向小基站传递用户业务,或者向小基站直接传递用户业务。
-根据连接服务将数据无线电载体(DRB)映射到站点(宏基站或小基站)
□可根据数据尺寸或服务属性来确定映射方法。
*例如,可通过与宏基站的连接来服务诸如语音服务等的实时服务或小数据传送。
*例如,可通过与小基站的连接来服务非实时服务或大数据传送。
根据方法1,即使当宏基站的RRC通过使用RRC重新配置控制消息代替小基站的RRC来配置用于小基站的无线电资源时,MAC层中使用调度标识符(例如,半永久调度(SPS)-RNTI、C-RNTI等)的动态调度可分别由宏基站和小基站执行。在该情况下,由于终端对于每一基站测量CSI或CQI并将其报告给每一基站,所以可能不出现小基站应向宏基站传递从终端接收的测量报告用于动态调度的报告延迟的问题。而且,为了根据小基站的无线电信道状态、负荷状态等的多连接性的静态或半静态管理和控制,可将小基站的测量结果传递到宏基站。而且,当必要时,多连接性终端可根据基站的多连接性配置或指示,通过使用宏基站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向宏基站直接报告关于小基站的测量结果,诸如CQI、CSI等。
在方法1中,其中将宏基站生成的RRC消息传递到小基站并且小基站将其传递到多连接性终端的方法、以及其中将RRC消息从宏基站直接传送到多连接性终端的方法是可能的。然而,当从小基站传递RRC消息时,由于小基站不生成用于多连接性终端的RRC功能,所以可以不在小基站中配置SRB。由此,为了支持多连接性功能,可配置用于在小基站和终端之间传递RRC消息或其他信令消息的专用载体,使得控制消息能通过该专用载体在小基站和多连接性终端之间传递或交换。特别是,可配置和管理专用信令载体或专用逻辑信道,用于在不执行用于多连接性终端的RRC功能的小基站和多连接性终端之间传递用于支持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RLC功能或MAC功能的控制消息。在该情况下,多连接性终端可通过传统信令无线电载体(SRB)向宏基站传送RRC控制消息,并且可通过使用用于多连接性功能支持的专用载体或向其分派逻辑信道标识符的专用逻辑信道,来传送RRC控制消息、和用于支持RLC功能或MAC功能的控制消息。特别是,为了小基站向多连接性终端传递小基站的系统信息,可使用上述专用载体或专用逻辑信道。即,即使当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小基站的系统信息改变时,多连接性终端也可通过专用信令信道从宏基站或小基站接收改变的系统信息。
在方法1中,即使当在小基站中不存在用于多连接性终端的RRC实体时,也能假设配置RRC连接,并且这样可将用于生成传统信令无线电载体(SRB)的RRC控制消息以及用于控制RLC功能和MAC功能的控制消息传递到多连接性终端。在该情况下,可在SRB0、SRB1和SRB2之间选择性生成和管理传统信令无线电载体。例如,为了支持多连接性功能,小基站和多连接性终端可仅对于RRC消息配置向其应用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SRB2。这里,可从宏基站的安全性密钥或小基站的安全性密钥生成用于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安全性密钥或完整性密钥。然而,使用宏基站的安全性密钥用于降低终端的复杂度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在其中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具有RRC功能、并且根据方法2划分RRC功能用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情况下,可考虑以下情况,其中宏基站的主-RRC(或“M-RRC”)被配置为负责无线电资源测量(RRM)和测量报告、移动性控制等,并且小基站的从-RRC(或,辅助RRC或“S-RRC”)被配置为负责无线电载体的配置/改变/释放。在该情况下,在图3B中图示的协议结构中,SRB和DRB可被配置为对应于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
由此,尽管划分RRC功能用于M-RRC和s-RRC,但是更有效的是,仅M-RRC存储和管理RRC上下文信息。
为了由小基站中的小区支持站点间CA UE,可将用于s-RRC连接的配置的一些信息传递到宏基站的M-RRC。当将用户业务传递到本地层节点的数据载体时,可使用小基站中的层-2功能(PDCP、RLC和MAC)。
在方法2中,可在表格4中示出M-RRC和S-RRC的功能划分。在表格4中,“O”指示对应功能可用,并且“△”指示对应功能选择性可用,并且“X”指示对应功能不可用。如表格4中所示,对于M-RRC的管理下的s-RRC功能,可选择性配置它们的参数,或者可限制使用一些功能。
[表格4]
当应用方法2时,作为在RRC之间传递信令消息的方法,可定义使用eNB之间的X2接口的新消息,或者可在现有消息中定义新字段。而且,可对于相关控制消息的传递,定义用于在宏基站的M-RRC和小基站的S-RRC之间传递消息的新Xs接口。
可以与方法1相同地配置用于在用户平面中传递业务的方法。
方法3是其中对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每一个存在RRC功能、并且每一基站执行RRC功能的方法。即,每一节点的RRC可对于UE分别执行无线电载体的配置/改变/释放、测量/报告、移动性控制等。
由此,每一节点可控制无线电资源对于其的分配。而且,在方法3的情况下,可在S-GW中执行数据业务切换,或者每一节点可确定并传递数据业务。
而且,对于方法3,宏基站和小基站可共享单一C-RNTI,或者每一基站可单独具有其C-RNTI。这里,C-RNTI可意味着调度标识符、或用于区分特定UE或多个UE以便执行资源分配而使用的终端标识符。SPS-RNTI是对于半永久调度(SPS)向小区中的UE唯一分派的调度标识符。
当根据方法3支持多连接功能时,应在基站和网关之间维持两个S1接口。而且,尽管每一基站能管理其RRC上下文用于多连接性UE,但是单一基站将RRC上下文管理为集成的仍然是更有效率的。例如,可应用传统方法,其中当应用CA功能时,仅PCell管理RRC上下文。由此,即使当应用方法3时,宏基站仍可执行移动性管理和确定,并因此可引入用于基站之间的移动性管理的控制消息或信令消息。然而,即使对于方法3,仍可在多连接性的配置时,基于基站之间交换的控制消息通过协商,来确定C-RNTI或用于多连接性UE的DRX-参数的配置。
而且,即使当应用方法3时,仍可能由基站共享仅以下必要信息用于多连接性UE(或,站点间CA UE)。
●多连接性UE(或,站点间CA UE)的标识符(C-RNTI或临时移动订户身份(TMSI))
●关于多连接性UE的配置的SRB/DRB的信息
●多连接性UE的DRX参数
当应用方法3时,可如同表格5中所示那样来配置用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RRC功能划分。在表格5中,“O”指示对应功能可用,并且“△”指示对应功能选择性可用,并且“X”指示对应功能不可用。
[表格5]
当应用方法3时,为了在用户平面中传递业务,可使用其中引入诸如业务数据切换的功能、并根据与每一节点连接的DRB通过在S-GW中使用该功能来执行路径切换的方法、以及其中根据与每一节点连接的DRB将业务传递到另一节点或直接传递到UE的方法。
在根据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上述方法1到3来配置RRC功能和传递用户数据的方法和过程中应考虑以下。
●用于确定主要节点的标准和方法
-终端容量
-终端移动速度
-终端的连接服务属性
□等待时间、抖动方差、分组尺寸等
-每一节点的负荷状态
●下行链路传送数据的HARQ
-方法1:分配用于每一节点(宏、小)的PUCCH资源并且每一节点执行HARQ
□在方法1(或方法2)的情况下,向一个节点(例如,宏基站)分配用于所有节点的PUCCH资源。
-方法3:执行独立HAQR操作
●上行链路传送数据的HARQ
-方法1、方法2:在单一节点(宏或小)中传送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并且仅单一节点执行HARQ操作
-方法3:执行独立HAQR操作
●优选的是,不允许其中宏基站(或小基站)分配用于小基站(或宏基站)的资源的交叉层调度。即,仅在理想回程的情况下可考虑交叉层调度。这里,资源分配可以是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的动态资源分配。
-下行链路调度中的考虑
□当执行交叉层调度时,应克服由于CSI报告等待时间导致的CSI报告可靠性降级的问题。
-上行链路调度
□当执行交叉层调度时,应克服由于节点之间的SRS测量报告传输的延迟导致的SRS测量报告可靠性降级的问题。
□包括宏基站和小基站的CA环境中的PCell之间的关系和优先级
-允许UP节点之间的交叉层调度
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过程可根据用于多连接性的上述无线电协议结构而不同。
首先,将解释用于方法1(宏基站配置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并且小基站配置仅用户平面的情况)和方法2(宏基站配置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并且小基站配置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功能的一些的情况)的多连接性配置过程。
考虑方法1到3的上述RRC功能划分仅是没有修改的使用当前RRC功能的情况的示例。
为了支持多连接性功能,方法1到3中的相应功能和操作过程可通过宏基站和小基站的角色划分、基站之间的新功能或新控制消息的引入、以及与终端的信令,而被用作选择性组合。例如,当基于方法1或方法2配置用于多连接性的控制平面的结构时,结合上述RRC功能之中的“RRC配置/维持/释放”,宏基站负责SRB管理,并且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每一个向多连接性终端分别分配调度标识符(例如,C-RNTI),由此每一基站能有区别地传送调度信息。而且,结合“CA小区管理”,尽管宏基站和小基站分别管理用于支持CA功能的小区配置,但是仅宏基站能在多连接性功能支持方面控制支持CA功能的基站中的PCell改变。与此类似,在多连接性功能的支持中,具有相对大服务区的宏基站可被配置为担当负责包括移动性管理的控制平面、并通过使用用户平面来传递用户数据的主基站。而且,具有相对小服务区的小基站可被配置为担当负责用户平面、并提供用于传递用户数据的无线电资源的辅基站。
首先,如果维持与宏基站或小基站的连接的终端确定多连接性的配置是必要的,而与无线电协议结构无关,则其可向基站传送请求多连接性的配置的控制消息。而且,与终端的请求分离地,如果基站确定多连接性的配置对于服务所提供到的终端是必要的,则基站可向对应终端传送用于配置多连接性的控制消息。在该情况下,基站可基于终端所测量并报告的邻近小区的测量结果、基站所监视、收集、估计或测量的信息、终端的容量、终端的移动性状态、正提供的服务的属性(例如,等待时间、抖动方差、分组尺寸等)、邻近小区(或节点)的负荷状态等,来确定是否配置多连接性。
可在网络中进行关于是否配置多连接性的最终确定。由此,即使终端请求多连接性的配置,终端也能被配置为基于上述信息仅维持与宏基站或小基站的单连接。
根据以下情况可发生基站(小区)和终端之间的RLF。例如,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可发生RLF,诸如其中终端在无线电链路监视(RLM)过程期间找到物理层误差的情况、其中因为终端不能维持物理层同步所以其确定“失步”的情况、其中终端在尽可能多的尝试之后最终未达成随机接入过程的情况、其中不管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中执行的自动重发请求(ARQ)过程等而最终未达成终端和基站(或小区)之间的数据传送的数据恢复的情况等。上述RLF可由基站自己确定,或者其能由终端通过单独过程报告。
与上述RLF发生有关,如果多连接性终端在基站的无线电信道上标识RLF,则其可通过使用在没有RLF的情况下维持其无线电信道的另一基站来报告RLF。例如,当多连接性终端识别到小基站的RLF时,它可向宏基站报告该RLF。而且,当多连接性终端识别到宏基站的RLF时,它可向小基站报告该RLF。
当发生支持多连接性的基站之中的基站的RLF时,多连接性终端可释放与对应基站的连接,并且基站可基于终端的RLF报告或单独RLF定时器的期满,来识别对应基站的连接释放。
然而,当多连接性终端识别到小基站的RLF并向宏基站报告该RLF时,宏基站可控制终端释放与小基站的连接,并且与小基站的连接失活。
与此类似,如果由于RLF而使得小基站失活,则宏基站可控制终端停止向小基站的传送。即,终端可停止使用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向小基站的上行链路传送。如果由于RLF而使得小基站失活,则可维持对应连接上的无线电资源的配置信息。在接收到终端的测量结果或恢复小基站的RLF之后,通过使用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或RA过程的传送,来检查该恢复和连接重新建立,并且可执行小基站的激活过程。而且,可基于从基站向多连接性终端传送的MAC控制消息,来执行失活连接的激活。
当基站向终端传送指示另一基站的激活或失活的MAC控制消息时,该MAC控制消息可被传送为包括要激活或失活的基站的标识信息。在该情况下,该标识信息可以是基站的唯一小区标识符、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而使用的小区索引信息、对应小区的频率标识信息、或对应小区的物理层标识信息等。
而且,宏基站和小基站可使用相同参数用于DRX或DTX操作。然而,可限制性使用部分不同的参数。当配置多连接性时,可使用控制消息基于基站之间的协商来配置上述参数(例如,C-RNTI和DRX参数)。
在通过使用多连接性提供服务的方法中,尽管配置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多连接性,但是宏基站可提供诸如因特网协议上的语音(VoIP)的要求低等待时间和高服务质量(或高可靠性)的服务,并且宏基站或小基站可提供其他服务(例如,尽力(BE)服务)。
首先,当应用方法1时,尽管完成多连接性的配置,但是仅在图3A中示出的宏基站中存在RRC,并且小基站的RRC对于处于与小基站的单连接性的终端执行RRC功能。由此,多连接性终端可通过接收经由Xs接口从宏基站RRC向小基站传递的RRC消息、或者通过宏基站的资源从宏基站传送的RRC消息来操作。另外,终端可通过宏基站或小基站的上行链路资源之中的可用资源、来向基站传送RRC消息。即使在该情况下,可仅通过宏基站的资源来传送应紧急处理或需要高可靠性的RRC消息(例如,触发移交的测量报告消息、小基站RLF消息等)。
如上所述,当发生以下几种情况之一时,可确定基站(或小区)和终端之间的RLF,诸如其中终端在无线电链路监视(RLM)过程期间找到物理层误差的情况、其中因为终端不能维持物理层同步所以其确定“失步”的情况、其中终端在尽可能多次尝试之后最终未达成随机接入过程的情况、其中最终未达成终端和基站(或小区)之间的数据传送的数据恢复的情况等。
如果发生宏基站的RLF,则多连接性终端可向小基站传送报告宏基站的RLF状态的RRC消息、用于宏基站的RLF相关控制消息、用于宏基站的连接重新配置RRC消息、或用于宏基站的测量报告RRC消息。小基站可通过Xs接口向宏基站传递从终端接收的RRC消息。在该情况下,响应于经由小基站从多连接性终端传递的RRC控制消息,宏基站可通过宏基站的下行链路资源、使用对于该终端分配的调度标识符、来向对应终端传送应答RRC消息。然而,如果没有恢复宏基站的RLF状态,则可执行用于释放与宏基站的连接的过程。即,终端可释放与RLF状态下的宏基站的连接,并仅维持与小基站的连接。在该实例中,小基站的RRC可通过生成与从终端接收的RLF报告对应的控制消息并向终端传送该控制消息、或向终端传送通知多连接性的释放的RRC重新配置控制消息,而向终端通知释放了终端的多连接性功能。
如上所述,在由于RLF而释放在执行多连接性的同时与宏基站的连接的情况下,可维持与小基站的连接,并且可通过小基站的RRC控制来维持服务连续性。
图4是图示了用于由于宏基站的RLF而释放多连接性并切换到单连接性的示例的消息序列图。
参考图4,终端410通过使用多连接性功能从宏基站420和小基站430接收服务(S401)。
当在宏基站420中发生RLF时(S402),终端410可在任意时间识别宏基站420的RLF,生成控制消息,并向小基站430报告该RLF(S403)。
小基站430可通过基站之间的Xs接口将从终端410报告的报告消息传递到宏基站420(S404)。
已标识了多连接性终端410和宏基站420之间的RLF的宏基站420确定是否是否多连接性(S405)。
而且,当宏基站420根据RLF的恢复失败或其他原因确定释放多连接性时,它向小基站430传送通知与终端410的多连接性的释放的消息(S406)。在该实例中,宏基站420向小基站430传递包括关于与多连接性终端410的连接的配置信息的终端上下文信息(UE上下文信息)。
在步骤S406中,被报告了多连接性的释放以及与宏基站420的连接的释放的小基站430激活用于终端420的RRC功能,并生成用于多连接性的释放和连接重新配置的控制消息(S407)。
而且,小基站430可向终端410传送指示多连接性的释放的连接重新配置控制消息(S408)。
接收到用于与小基站430的单连接性的连接重新配置消息的终端向小基站430传送指示连接重新配置消息的接收的应答消息(S409),并执行重新配置相关参数等的过程。
然后,终端410维持与小基站430的单连接性,并由小基站430提供相关服务(S410)。
在图4中图示的过程中,可省略其中终端410向小基站430报告宏基站420的RLF的步骤S403、和其中小基站430通过Xs接口传递RLF的步骤S404。换言之,宏基站420可基于定时器直接确定在识别出终端和宏基站之间的RLF之后是否释放多连接性(S405),并通过选择性应用图4的S406之后的步骤,来控制使用与小基站的单连接性执行服务提供过程。
而且,在终端识别出小基站的RLF时,它不能由于RLF而向小基站传送报告RLF的RRC控制消息。与此类似,当发生小基站的RLF时,终端可被控制为停止向小基站传送。即,终端可被控制为停止使用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向小基站的上行链路传送。在该实例中,终端可向宏基站传送关于小基站的RLF的报告消息,并且宏基站可通过Xs接口向小基站通知该RLF。然而,在该情况下,可存在在小基站识别到RLF之前、由于基站之间的回程延迟而出现延迟的问题。因为RLF在一些情况下可仅被限制为小基站和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所以终端可通过使用MAC层控制消息或上行链路物理层信道代替RRC消息,来向小基站报告该RLF。作为选择,终端可向宏基站报告该RLF,并且宏基站可向小基站报告该RLF,使得能相对降低处理延迟。
而且,当小基站配置多个小区、并且多连接性终端通过与多个小区连接而被提供基于eNB内CA功能的服务时,可仅在支持eNB内CA的小基站的多个小区之中的、配置了其PUCCH资源的小区中发生RLF。即,如果通过使用小基站的eNB内CA功能向多连接性终端提供来自多个小区的服务,则在多连接性的配置阶段,对于参与eNB内CA功能的多个小区之中的单一小区配置PUCCH资源。在小基站的多个小区之中,配置了其PUCCH资源的小区可负责多连接性终端的主要控制功能。然而,宏基站负责多连接性终端的主要控制功能(当宏基站正支持eNB内CA功能时,宏基站的小区中的主小区负责该主要控制功能)。而且,如果在配置了其PUCCH资源的小区中发生RLF,则多连接性终端可确定小基站处于RLF状态,并向正支持宏基站的CA功能的其他小区(或,宏基站的PCell)或小基站报告该RLF。
如上所述,当通过使用多连接性功能而被提供服务的终端识别到小基站的RLF并向宏基站报告该RLF时,宏基站可控制小基站使得多连接性功能失活,而不释放其中发生RLF的小基站(或小区)的多连接性。如果必要的话,宏基站可在接收到指示小基站的RLF的报告之后、在预定义时间段中(或,通过使用定时器)而使得其中发生RLF的小基站(或小区)失活,在尝试恢复RLF的同时基于定时器确定是否释放多连接性,并向终端传送相关控制消息。当与此类似由于RLF而使得小基站失活时,终端可被控制为停止向小基站的传送。即,宏基站可控制终端停止通过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向小基站的上行链路传送。例如,以下过程可被应用到上述操作。
1)终端识别出小基站的RLF。
2)终端向宏基站报告小基站的RLF。
①宏基站传送控制消息,命令其中发生RLF的小基站(或小区)的多连接性支持的失活。
3)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小基站(或小区)在预定义时间段期间(或通过使用定时器(例如,多连接性RLF恢复定时器)失活,并且维持多连接性功能。
①终端停止向小基站(或小区)传送或从小基站(或小区)接收。
②终端尝试恢复RLF。
4)如果在多连接性RLF恢复定时器期满之前恢复小基站的RLF,则激活其RLF被恢复的小基站(或小区)用于多连接性支持。
①终端向宏基站报告恢复了小基站(或小区)的RLF。
②终端传送命令小基站的激活的控制消息。
③通过使用多连接性功能来提供服务。
5)如果在多连接性RLF恢复定时器期满之前没有恢复小基站的RLF,则确定释放多连接性功能。
①宏基站传送命令多连接性功能的释放的重新配置消息。
在步骤1)到5)之中的步骤2)和3)中,如果必要的话,宏基站可确定释放多连接性,并传送命令多连接性的释放的控制消息,而不执行其中发生RLF的小基站(或小区)的基于定时器的失活操作。
而且,在步骤4)的①中,终端可通过使用RA过程连接到小基站,并向小基站报告恢复了小基站(或小区)的RLF。在该情况下,小基站可通过基站间接口(例如,Xs接口)将其传递到恢复了RLF的宏基站,或者终端可将其报告到宏基站。而且,小基站可被激活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使得能与终端交换数据。
此外,如果当执行步骤4)和5)时、并且在释放多连接性功能之前、检测到能支持多连接性的新的小基站(或小区),则终端可向宏基站报告关于新的辅助小基站(或新小区)的信息。接收到关于新的小基站的报告的宏基站可在与对应小基站协商之后、通过使用新的小基站代替其中发生RLF的小基站,传送用于提供多连接性服务的连接重新配置控制消息,并通过使用多连接性功能来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小基站可被控制为每当配置多连接性时、向宏基站传递关于小基站的CSI/DM-RS/SRS/PUCCH的资源分配信息、PRB信息等的信息,或者根据单独配置的条件向宏基站周期性传递关于小基站的CSI/DM-RS/SRS/PUCCH的资源分配信息、PRB信息、或以上信息的一部分(例如,仅改变的或更新的信息)。
当配置多连接性时,可从小基站向宏基站传递仅用于多连接性终端的CSI/DM-RS/SRS/PUCCH的资源分配信息和PRB信息,使得宏基站可生成用于配置多连接性的控制消息。在该实例中,小基站可向宏基站传递用于多连接性终端的调度标识符。调度标识符可包括用于传送功率控制的TPC-RNTI、SPS-RNTI、C-RNTI等。而且,PUCCH资源分配信息可包括关于用于传送H-ARQ确收(ACK)、H-ARQ未确收(NACK)、调度请求(SR)、PMI、CQI、CSI等的资源的信息。
宏基站可生成用于配置多连接性的RRC消息。然后,它可向多连接性终端和小基站传送生成的RRC消息,或者传递在该RRC消息中仅包括用于小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的单独控制消息。而且,宏基站可配置包括关于多连接性终端的测量、报告和DRX操作的配置信息的控制消息,并将该控制消息传递到小基站。
宏基站可向小基站传递优选DRX操作参数(例如,是否应用短DRX周期、定时器信息、关于持续时间的信息、关于用于对准持续时间的开始点的信息等)、测量报告周期、测量配置参数(例如,测量目标频率等)、服务和载体属性信息。接收到优选DRX操作参数的小基站可通过参考接收的优选DRX操作参数,来配置相关参数。在该实例中,小基站可通过改变从宏基站传递的参数来确定多连接性参数,并将确定的参数传递到宏基站。
当应用图3B中图示的无线电结构配置方法2时,在配置多连接性功能的完成之后,宏基站的RRC可充当M-RRC,并且小基站的RRC可充当S-RRC,如图3B中所示。即使在该情况下,小基站仍可被控制为每当配置多连接性时、向宏基站传递关于小基站的CSI/DM-RS/SRS/PUCCH的资源分配信息、PRB信息等的信息,或者根据单独配置的条件向宏基站周期性传递用于小基站的CSI/DM-RS/SRS/PUCCH的资源分配信息、PRB信息、或以上信息的一部分(例如,仅改变的或更新的信息)。
在方法2中,宏基站可负责RRC连接配置的一部分。由此,如上所述,宏基站可被配置和管理为不需要标识小基站的用于CSI/DM-RS/SRS/PUCCH的资源分配信息和PRB信息。在该情况下,当配置多连接性时,可通过使用多连接性配置消息向终端通知向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共同应用的连接配置参数(例如,DRX配置参数、与测量和报告相关的参数等)。而且,诸如参考信号和PRB的信息的剩余参数可由宏基站的M-RRC和小基站的S-RRC分别配置和分配。
然而,即使对于方法2,当配置多连接性时,仅用于对应终端的小基站的用于CSI/DM-RS/SRS/PUCCH的资源分配信息和PRB信息可被传递到宏基站,并且宏基站可生成用于配置多连接性的控制消息。作为选择,宏基站可向小基站传递用于终端的宏基站的用于CSI/DM-RS/SRS/PUCCH的资源分配信息和PRB信息,并且小基站可生成用于配置多连接性的控制消息。
当M-RRC和S-RRC生成RRC消息并独立传送到终端时,终端应将与RRC消息对应的应答消息传递到每一RRC(即,M-RRC或S-RRC)。
为了终端向对应RRC精确传递应答消息,可考虑以下方法。
例如,终端向M-RRC传送的RRC消息可通过宏基站的上行链路资源传送,并且终端向S-RRC传送的RRC消息可通过小基站的上行链路资源传送,由此每一基站能标识所接收的RRC消息是向其传送的消息。
作为选择,终端可传送应答消息,包括能用于标识接收的消息被传送到哪个基站的标识符或单独标识信息。在该情况下,终端可通过使用可用资源来传送应答消息,而不管该可用资源用于宏基站还是小基站,并且接收该消息的基站(或小区)可标识接收的消息是否指定了它。如果接收的消息指定了另一基站,则该基站可通过Xs接口向另一基站的RRC传递接收的消息。
图5是图示了用于多连接性配置的终端、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消息传送和接收的过程的示例的消息序列图。
参考图5,可在与宏基站的连接设立过程中配置用于多连接性的终端510的测量和报告参数(S501)。
如果终端510的测量和报告参数没有在连接设立过程中配置,则终端510可在与作为服务基站的宏基站通信的同时,通过单独控制消息从宏基站520接收用于多连接性的测量和报告参数(S502)。
在终端510维持与宏基站520的连接(例如,终端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同时,如果在终端50执行相关测量之后出现用于多连接性的事件,则终端510可向宏基站520报告测量结果(S503)。这里,该事件可意味着其中宏基站520的接收信号功率、小基站530的接收信号功率、以上两个接收信号功率之间的比较、任意偏移值等满足配置的阈值的情况。接收功率值可利用定义接收信号质量的参数来配置,诸如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接收的参考信号功率(RSRP)、接收的参考信号质量(RSRQ)、Eb/No、SIR等。而且,在步骤S503中,终端510可通过使用用于报告测量结果的控制消息、或通过使用用于配置多连接性的单独请求消息,来报告测量结果。该单独请求消息可利用RRC控制消息、MAC控制协议数据单元(PDU)、或单独指示比特信息来配置。例如,当使用单独指示比特信息时,终端可根据事件或用户的请求向基站传送多连接性指示比特,并且基站可配置用于多连接性的测量或报告的参数,并且终端可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报告测量结果的控制消息,来向基站传送多连接性的请求或测量结果。终端可通过RRC控制消息、MAC控制PDU、或单独物理层控制信息,向基站传送多连接性指示比特或多连接性请求消息。
一旦接收到测量结果或多连接性请求,宏基站520就可确定是否对于对应终端510配置多连接性(S504)。如果确定配置多连接性,则宏基站520可向小基站530传送多连接性配置请求消息(S505)。这里,宏基站520可向小基站530传递从终端510报告的测量结果和关于对应终端50的信息。
在步骤S505,宏基站520可向小基站530传递用于终端51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例如,SPS配置信息、DRX配置信息等)。例如,DRX配置信息可包括是否应用短DRX周期的指示、定时器信息、关于持续时间的信息、关于用于对准持续时间的开始点的信息等。而且,宏基站520可向小基站530传递测量报告周期性、测量配置参数(例如,测量目标频率等)、以及关于服务和载体的属性的信息。
如果宏基站520被配置为不在步骤S505向小基站530传递以上信息,则宏基站可通过使用单独控制消息向小基站传递以上信息。
小基站530可在完成多连接性配置之后,通过使用从宏基站520传递的信息,考虑到是否向终端510应用DRX等,来分配无线电资源。
而且,在步骤S505中,为了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基站之间的控制参数的配置,考虑到终端的容量,宏基站520可向小基站530提供参考信息、指南信息、或对于在执行多连接性的同时支持的每一功能应配置的每一参数的最大/最小值。这里,在执行多连接性的同时支持的功能可包括能由终端同时传送或接收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信道的配置信息、CA支持功能信息、终端的传送功率、终端支持的频带、终端支持的RF串的数目、终端支持的等级的数目、传送块(TrBK)的尺寸、关于MIMO和CoMP功能支持的信息、关于上行链路空间复用支持的信息、物理共享信道的支持的传送模式(例如,TM1、TM2、……、TM10)、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报告配置信息(例如,与周期性或非周期性CQI/PMI/RI报告配置相关的终端的容量)。每一终端支持的功能可通过使用特征组指示(FGI)信息来指示。
在其中宏基站向小基站传送关于终端的容量的信息的情况下、或者在宏基站考虑到终端的容量而向小基站提供关于多连接性支持功能之中的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每一功能的指南信息、或关于每一参数的最大/最小值的信息的情况下,可向终端传递多连接性配置信息,用于分离宏基站所管理的无线电资源的范围和小基站所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范围。例如,考虑到多连接性终端的最大传送功率,可对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每一个将最大传送功率的值或最大传送功率的容限值配置为有区别的。而且,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每一个传送的数据的最大(或最小)尺寸(例如,传输块(TrBK)尺寸)或物理层传送模式(TM)的范围可被配置为分离的。
返回参考图5,当小基站530从宏基站520接收多连接性配置请求消息时,它可确定是否接受该多连接性配置请求并然后生成相关控制信息(S506)。如果在步骤S505中该多连接性配置请求消息是报告或指示宏基站的多连接性的判断的消息,则可省略步骤S506。代替步骤S506,可生成用于应答该多连接性配置请求所需要的控制信息。这里,在小基站530中生成的用于多连接性配置的控制消息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关于终端执行对小基站的随机接入的非竞争随机接入(RA)前导码的分配的信息(例如,可用RA资源、前导码索引信息等)
·小基站对于终端分配的C-RNTI
·关于小基站对于终端分配的或要分配的DRX操作配置参数的信息
·关于是否应用短DRX周期的信息、定时器信息、持续时间信息、关于用于对准持续时间的开始点等的信息
·小基站对于终端分配的SPS-RNTI、用于控制诸如小基站的最大传送功率的功率的参数
-用于功率控制的RNTI
□TPC-PUCCH-RNTI(传送功率控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RNTI)
□TPC-PUSCH-RNTI(传送功率控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RNTI)
-宏基站和小基站的传送功率和接收功率之间的偏移值
·小基站的标识符信息(例如,SPS-RNTI/C-RNTI)
·用于支持多连接性的协调调度/协调波束形成(CS/CB)资源分配信息
·小基站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
-小基站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分配信息
-小基站的CSI/DM-RS/SRS资源分配信息和物理资源块(PRB)信息
返回参考图5,小基站530可利用生成的用于多连接性的控制信息向宏基站520传送用于多连接性配置请求的应答消息(S507)。
当宏基站520从小基站530接收到多连接性配置应答消息时,它生成用于多连接性配置的消息(S508)。这里,宏基站520中生成的消息可包括要用于多连接性配置的C-RNTI、SPS-RNTI、频率(载波)信息、CA信息、CS/CB信息、用于开始多连接性的相关定时器信息、或用于开始多连接性的定时偏移信息。然而,宏基站520可以不在步骤S508生成用于多连接性配置的附加参数。即,宏基站520可仅向终端510传送从小基站530生成和传递的以下信息。
·关于终端执行对小基站的随机接入的非竞争随机接入(RA)前导码的分配的信息(例如,可用RA资源、前导码索引信息等)
·小基站对于终端分配的C-RNTI
·小基站对于终端分配的SPS-RNTI
·关于小基站对于终端分配的或要分配的DRX操作配置参数的信息
·关于是否应用短DRX周期的信息、定时器信息、持续时间信息、关于用于对准持续时间的开始点的信息等
·用于控制诸如小基站的最大传送功率的功率的参数
-用于功率控制的RNTI
□TPC-PUCCH-RNTI
□TPC-PUSCH-RNTI
-宏基站和小基站的传送功率和接收功率之间的偏移值
·小基站的标识符信息(例如,SPS-RNTI/C-RNTI)
·用于支持多连接性的协调调度/协调波束形成(CS/CB)资源分配信息
·小基站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
-小基站的PUCCH资源分配信息
-小基站的CSI/DM-RS/SRS资源分配信息和PRB信息
宏基站520可向小基站510传送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命令多连接性的配置的消息)(S509)。这里,宏基站520可利用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或作为单独消息来传送用于多连接性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关于终端510的多连接性目标基站的信息等。
作为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可将步骤506中小基站530生成的用于多连接性配置的控制消息传送到终端510,而没有添加/删除/修改参数。作为选择,除了从小基站530传送的信息之外,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可进一步包括在步骤508中由宏基站520生成的控制信息。作为选择,在步骤S509中终端510接收仅包括多连接性配置信息的控制消息之后,宏基站520可通过传送用于命令多连接性的附加控制消息(例如,RRC控制消息、MAC控制PDU、物理层指示、PDCCH(或ePDCCH)等)来命令多连接性的开始。
在步骤S510中,用于作为多连接性的目标的小基站530的下行链路接收或上行链路传送的附加定时器或定时偏移信息可经由在步骤S509中从宏基站520传送的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而传送到终端510。
终端510可在步骤S509中从宏基站520接收控制消息,并在相关定时器期满之后执行步骤S510。这样的定时器或定时偏移信息可根据宏基站520和小基站530之间的回程的特性来确定,并使用单独的专用控制消息或系统信息而传送到终端。
在步骤S510中,多连接性终端510执行向小基站530的上行链路传送的过程和终端510执行从小基站530的下行链路接收的过程可被配置为不同的过程。在该情况下,上行链路传送过程和下行链路接收过程的顺序可根据是否维持多连接性终端510和小基站530之间的物理层上行链路同步来确定。
例如,如果小基站和终端之间的物理层上行链路同步被预先建立或并非必要,则终端可首先从小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消息并然后执行向小基站的上行链路传送。然而,如果需要建立小基站和终端之间的物理层上行链路同步,则终端可首先使用随机接入过程等执行上行链路传送过程,用于获得物理层上行链路同步,并然后执行从小基站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接收。
从宏基站520接收了多连接性命令消息的终端510可执行多连接性配置完成报告过程(S511)。在步骤S511中,终端510可通过向宏基站520和小基站530之一或两者传送通知多连接性配置的完成的单独控制消息,来执行多连接性配置完成报告过程。而且,多连接性配置完成报告可通过传送用于使用通过多连接性配置新添加的基站(例如,图5的小基站530)的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所接收的数据的H-ARQ ACK/NACK、或基于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通过上行链路资源传送数据来完成。
特别是,当在多连接性配置期间与小基站530执行附加连接过程时,如果小基站530的覆盖范围小,或者如果宏基站520和小基站530存在于相同频率或相同频带中,则可省略终端510的随机接入过程。然而,当与小基站530的上行链路同步是必要的时或者由于用于多连接性的附加目的(例如,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功率控制等),可使用随机接入过程。在该情况下,小基站530可生成用于终端510执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RA前导码分配信息(例如,可用RA资源、前导码索引信息等)并将该信息传递到宏基站510(S507),并且然后宏基站520可在步骤S509中向终端510传送该信息。接收到RA前导码信息的终端510可通过使用在步骤S509和步骤S510之间由小基站530分配的RA前导码,来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在其中终端510执行上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情况下,可省略步骤S511的多连接性配置完成报告过程。
然后,多连接性终端510可执行与宏基站520和小基站530的多连接性操作(S512)。
另一方面,尽管在图5描绘的过程中描述了在终端510维持与宏基站520的连接的同时开始多连接性配置过程,但是可在终端510维持与小基站530的连接的同时开始多连接性配置过程。这样的情况可参考图6进行解释。
图6是图示了终端、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例的消息序列图。
在图6中图示的过程中,关于图5中图示的步骤S501到S509的描述也可应用到步骤S601到S609。然而,与图5的步骤S505不同,图6的步骤S605中执行的多连接性配置请求是将主基站从小基站630改变为宏基站620的请求、以及对于多连接性功能的附加连接配置的请求。
而且,在图6的步骤S605中,小基站630可向宏基站620传送用于多连接性配置的以下控制信息,与图5的步骤S505不同。
·用于小基站的功率控制的参数(例如,最大传送功率控制)
·小基站的标识符信息
·用于支持多连接性的CS/CB资源分配信息
·小基站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
-小基站的PUCCH资源分配信息
-小基站的CSI/DM-RS/SRS资源分配信息和PRB信息
·多连接性终端的配置参数信息
-DRX操作参数
-SPS配置参数
-用于测量和报告操作的配置参数
用于多连接性配置过程的DRX操作参数可包括关于是否应用短DRX周期的信息、定时器信息、持续时间信息、关于用于对准持续时间的开始点的信息等。而且,SPS配置参数可意味着用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多连接性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并包括预定时间段期间用于任意资源区域(频率或时间区域)的诸如半永久调度(SPS)的半永久资源分配、或永久资源分配。用于测量和报告操作的配置参数可包括测量报告周期和测量配置参数(要测量的频率等)。在步骤S605中,除了上述信息之外,小基站630可向对应终端610传递关于服务和正服务的载体的信息。
所以,在步骤S605中从小基站630接收到多连接性配置请求的宏基站620可确定是否连同多连接性配置一起改变主基站,并生成相关控制信息(S606)。这里,主基站可意味着完全或主要负责RRC功能的基站。
在步骤S606,宏基站620中生成的控制信息可包括以下信息。
·关于终端执行对宏基站的随机接入的非竞争随机接入(RA)前导码的分配的信息(例如,可用RA资源、前导码索引信息等)
·宏基站对于终端分配的C-RNTI、SPS-RNTI
如上所述,宏基站620可生成控制信息,并然后向小基站630传送包括生成的控制信息的多连接性配置请求应答消息(S607)。
当小基站630从宏基站620接收到包括生成的控制信息的多连接性配置请求应答消息时,它可向终端610传送接收的控制信息。作为选择,它可生成用于多连接性配置(例如,改变主基站)的控制信息,并将生成的控制信息包括在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中传送到终端610(S609)。
在步骤S607,宏基站620可向小基站630传递终端61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例如,SPS配置信息、DRX配置信息等)。在多连接性配置的完成之后,小基站630可考虑到终端610的DRX操作使用传递的消息来分配用于终端610的无线电资源。
在步骤S609,可通过向现有移交命令消息添加用于多连接性的控制参数(例如,包括移动性信息的连接重新配置控制消息),来配置包括关于主基站改变的指令的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
其间,宏基站620可在步骤S605通知从小基站630传递的参数的全部或一些,并向小基站630传递修改的参数。例如,宏基站620可修改DRX操作参数、资源分配参数、以及测量和报告操作配置信息的参数的一些,使用修改的参数配置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并向小基站630传送该消息。
而且,如果终端610在步骤S609通过包括改变主基站的指令的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而接收到用于向宏基站620随机接入的RA前导码分配信息,则它可通过使用该信息按照基于非竞争的方式执行向宏基站620的随机接入过程(S610)。
然后,多连接性终端610可向宏基站620和小基站630传送多连接性配置完成报告消息。如果能基于步骤S913的运行确定多连接性配置过程的完成,则可省略步骤S611。
然后,多连接性终端610可执行与宏基站620和小基站630的多连接性操作(S612)。
在图5和图6中图示的过程中,宏基站520或620和小基站530或630之间的控制消息可经由新定义的Xs接口来交换。而且,向终端510或610传送的用于多连接性配置的控制消息可包括宏基站520或620和小基站530或630的标识符。
图7是图示了终端和维持多连接性的基站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和多连接性释放过程的示例的消息序列图。
参考图7,当终端710维持与宏基站720和小基站730的多连接性时,它可从宏基站720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并经由接收的PDCCH或PDSCH接收调度信息或下行链路数据(S701)。
当终端710经由PDSCH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时,它可向宏基站720传送反馈信息(ACK或NACK)用于下行链路HARQ操作(S702)。
而且,当终端710在步骤S701经由PDCCH或PDSCH接收到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送的调度信息时,它可通过使用该调度信息来标识宏基站720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并使用标识的PUSCH来传送上行链路数据(S703)。
从终端710接收到上行链路数据的宏基站720可向终端710传送反馈信息(ACK或NACK)用于上行链路HARQ操作(S704)。
而且,终端710可经由从小基站730传送的PDCCH或PDSCH来接收调度信息或下行链路数据(S705)。
当终端710经由PDSCH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时,它可向小基站730传送反馈信息(ACK或NACK)用于下行链路HARQ操作(S706)。
然后,当终端710在步骤S705经由PDCCH或PDSCH接收到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送的调度信息时,它可通过使用该调度信息来标识小基站730的PUSCH,并使用标识的PUSCH来传送上行链路数据(S707)。
从终端710接收到上行链路数据的小基站730可向终端710传送反馈信息(ACK或NACK)用于上行链路HARQ操作(S708)。
在上述步骤S702和S706中,终端710可向宏基站720和小基站730附加传送PUCCH,用于对于从宏基站720或小基站730的下行链路数据接收的、下行链路HARQ操作中的反馈信息(ACK/NACK)传送。而且,如果必要的话,终端710可经由PUSCH而非PUCCH来传送反馈信息(ACK/NACK)用于HARQ操作。
特别是,小基站730可通过使用在步骤S705中解释的仅PDSCH而非PDCCH,来向终端710传送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和物理层控制信息。
而且,当终端710难以配置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HICH)用于向宏基站720或小基站730传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操作时,宏基站720或小基站730可通过使用PDSCH来传送ACK/NACK或上行链路物理层控制信息(例如,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功率控制信息等)。
如果终端710根据预先配置的标准检测到多连接性事件(S709,则它可向宏基站720和/或小基站730传送测量报告消息(S710)。小基站730可向宏基站720传递从终端710接收的测量报告(S711)。
宏基站720可基于从终端710和/或小基站730接收的测量报告来确定是否释放多连接性(S712)。
在该实例中,如果宏基站720确定释放多连接性,则它可向小基站730传送命令报告多连接性的释放的消息(S713)。
宏基站720或小基站730可向终端710传送命令释放多连接性的消息(S714)。
响应于命令释放多连接性的消息,终端710释放多连接性,并向宏基站720和/或小基站730传送多连接性释放完成消息(S715)。
然后,终端710维持与宏基站720的单连接(S716)。
如上面解释的,需要在宏基站和小基站中单独执行用于使用多连接性的宏基站、小基站、和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数据传送的HARQ操作。而且,终端的与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可使用物理层控制信道或物理层共享信道来传送。而且,如果必要的话,可在终端正维持多连接性的同时,向物理层控制信道传送或数据分组传送应用在预定持续时间中按照连续方式或按照分布方式向终端周期性调度(或分配)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一些资源的方法。在该情况下,相关分配信息(例如,调制和编码信息、副载波分配信息、副载波跳频信息、分配周期、连续分配持续时间、分布分配持续时间、用于分布分配的分配间隔等)可被包括在用于多连接性的连接配置过程的RRC消息中。
另一方面,当在图5的步骤S509中从宏基站520向终端510传送的用于多连接性配置的控制消息、在图6的步骤S609中从小基站630向终端610传送的用于多连接性配置的控制消息、或者在图7的步骤S714中从宏基站720或小基站730向终端710传送的用于多连接性释放的控制消息被配置为3GPP LTE/LTE-先进系统的RRC消息时,该消息可通过向传统连接重新配置消息添加用于多连接性配置或释放的参数,而如下配置。
3GPP LTE/LTE-先进系统的用于连接重新配置的RRC消息可被配置为使用信令无线电载体(SRB)从基站向终端传送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而且,它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移动性控制信息、用于无线电载体(RB)的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MAC主要配置、和物理信道配置等。
图8图示了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或释放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的示例。
图8中示出的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或释放的参数可被添加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
图8中图示的RRC消息的字段“dualConnectionCellToReleaseList”是代表用于多连接性的释放的对应小区信息的字段。而且,参数“dualConnectionCellToAddModList”、“dualConnectionCellToAddMod”和“dualConnectionCellAdd”是代表关于在多连接性的配置中要对于多连接性添加或改变的小区的信息。
用于多连接性配置或释放的RRC重新配置控制消息中的“dualConnectionCellToAddMod”信息元素(IE)可包括多连接性配置目标小区的索引信息(DcCellIndex)、作为小区标识信息的物理层标识符(phyCellId)、下行链路载波频率参数(dl-CarrierFreq)等。
而且,代表要对于多连接性添加的小区或基站的公共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的消息“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DcCell”、和代表专用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的消息“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DcCell”可被包括在“dualConnectionCellToAdd”IE中。公共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是向支持多连接性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应用的信息,并且可包括用于PDCCH、PUC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PHICH等的物理层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码元(RS)资源分配或配置信息、子帧配置信息(例如,MBSFN子帧或者TDD DL-UL子帧配置信息)、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相关信息、与DRX操作相关的公共信息(例如,用于对准DRX操作的信息)等。而且,专用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是分别向支持多连接性的节点的每一个应用的信息,并且可包括用于PDCCH、PUCCH、PCFICH、PHICH等的物理层控制信道配置信息、RS资源分配或配置信息、子帧配置信息(例如,MBSFN子帧或TDD DL-UL子帧配置信息)、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相关信息、与DRX操作相关的公共信息(例如,用于对准DRX操作的信息)等。
如图8的示例中所示,“dualConnectionCellToReleaseList”信息可利用多连接性释放目标小区的索引信息(DcCellIndex)或标识符(例如,物理层标识符)来配置,并且可被用来传递关于其连接将被释放的释放目标小区的信息。
另一方面,当如图6所示将主基站从小基站630改变为宏基站620时,可使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的“mobilityControlInfo”字段来代表这样的主基站改变。
图9图示了代表多连接性配置中的主基站的改变的“mobilityControlInfo”信息元素的示例。
如图9中所示,可使用现有“targetPhysCellId”字段来代表宏基站620的标识符,并且可通过使用现有“newUE-Identity”字段来分配宏基站620要使用的C-RNTI。而且,终端610在图6的步骤S610中对宏基站620执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RA前导码分配信息可使用现有“rach-ConfigDedicated”字段来代表。
而且,可使用用来确定移交的成功的定时器“t304”作为从接收用于多连接性的连接重新配置消息的时间点到接收重新配置完成消息的时间点的定时器值,以确定多连接性的重新配置的成功。作为选择,可考虑到支持多连接性的小基站和宏基站之间的不理想回程环境而引入新定时器(例如,“t333”)。在该情况下,消息可被传送为包括对应参数信息。
而且,如图6中所示,当改变主基站并需要SPS资源和SPS-RNTI分配用于提供实时服务时,传统SPS配置消息(例如,sps-config)可一起传送或使用单独无线电资源传送。
图10图示了用于报告终端的多连接性配置或释放过程的完成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的示例。
如上所述,基站通过使用RRC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向终端传送用于多连接性配置的控制消息或用于多连接性释放的控制消息。当终端接收到该消息时,它可通过添加多连接性相关信息(例如,“dualConnectionReconfig”字段)来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控制消息,并将该消息传送到基站,以便向基站报告成功接收了用于多连接性重新配置的控制消息,并且对应过程完成。例如,终端可在图5的步骤S511、图6的步骤S611、或图7的步骤S714向基站传送该控制消息。
在其中使用多连接性功能的小基站和宏基站正服务该终端的情况下,终端的移动状态估计的结果可作为固定状态被报告到基站,或者基站可估计上行链路以便标识该终端处于固定状态。例如,当终端正按照非常低的速度(例如,步行速度)移动或几乎处于固定状态时,基站可基于或使用从终端报告的相关信息(例如,代表终端的移动速度的比特、速度级别、或速度信息)来确定终端的移动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使用宏基站和小基站的多连接性功能中,小基站可被配置为主基站,并且宏基站可被配置为辅基站。用于多连接性的主(或,母)基站可意味着管理负责移动性管理和RRC功能的控制平面的基站,而辅基站可意味着由主基站控制并管理其控制平面、负责用于多连接性终端的用户平面、并附加执行数据转发功能的基站。
即,在其中终端按照非常低的速度移动或几乎固定状态的情况下,小基站可负载控制平面,并且宏基站可附加负责用户平面以便支持多连接性功能。在该情况下,可释放多连接性功能,使得可使用小基站的单连接来提供服务。作为选择,可通过使用对应小基站簇内的一个或多个小基站,仅基于小基站来支持多连接性功能。即使当通过仅使用小基站来支持多连接性功能时,小基站也可被分别配置为主基站或辅基站,使得它们的每一个执行主基站的角色或辅基站的角色,以便支持多连接性功能。
■基于小小区增强(SCE)的多连接性的技术问题
在小小区环境中,可为了移动性管理功能的增强而考虑引入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分离(分裂或分拆)(其后称为“C/U-平面分离”)、移动性状态估计(MSE)性能增强、RRC信令分集、转发移交(HO)功能等。
C/U-平面分离功能是通过分离负责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服务小区而操作用户平面和数据平面的方法,其中宏基站负责控制平面并且本地层的小基站负责用户平面。宏基站管理系统信息的传送、以及用于无线电资源和移动性控制的信令无线电载体(SRB)和RRC功能,并且用户数据业务主要通过小基站传输。这样的C/U-平面分离技术可被应用到其中宏基站的频率和小基站的频率相同(即,F1=F2)的共信道环境、和其中宏基站的频率和小基站的频率不同(即,F1≠F2)的频率间环境两者。特别是,该技术对于频率间环境更有效。
RRC信令分集方法是用于增强终端的移交命令的接收效率的方法,其中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向终端传送移交命令,以便防止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移交失败。然而,应解决终端难以在移交命令的接收之前标识基站的移交判决时间的问题、对于其中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传送移交命令并且终端接收移交命令的过程的调度问题、以及C-RNTI管理的问题。
在传统移交过程中,源基站向终端传送命令执行移交的移交命令,该命令包括目标基站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例如,目标基站的调度标识符(C-RNTI)、包括RA前导码索引的RA参数等)。然后,终端通过使用接收的HO命令中包括的信息对目标基站执行RA,并通过使用HO命令中包括的C-RNTI来接收目标基站的物理层控制信道。然而,当终端没有接收到HO命令时,经常发生移交失败。由此,为了使用其中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分别向终端传送HO命令的RRC信令分集方法,应准备目标基站接收HO命令的方法。为此,可考虑以下方法。
1)其中源基站在HO命令的传送之前向目标基站传送对于对应终端的目标基站的C-RNTI分配信息、以便使得目标基站能接收HO命令的方法
2)其中使用专用C-RNTI用于终端从目标基站接收HO命令的方法。关于专用C-RNTI的信息可被包括在SIB信息中,或被管理为系统级别的固定值。作为选择,当配置RRC连接时,能传送关于接收邻近基站的HO命令而使用的专用C-RNTI的信息。
3)其中目标基站通过使用与源基站中使用的C-RNTI相同的C-RNTI而传送HO命令的方法
即使当终端接收到用于通过使用RRC信令分集方法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两者接收HO命令的调度信息时,为了向通过其传送HO命令的PDSCH资源应用HARQ,应建立目标基站和终端之间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同步。如果在建立目标基站和终端之间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同步之前、终端通过使用RRC信令分集方法从目标基站接收到HO命令,则能使用其中仅接收HO命令而不应用HARQ的方法。
而且,当终端通过使用RRC信令分集方法从目标基站接收到HO命令时,能使用代表终端能从目标基站有效接收HO命令的持续时间的定时器(例如,目标基站HO命令接收定时器)。在该情况下,如果终端在定时器期满之前不能从目标基站接收到HO命令,则能标识发生HO失败。
而且,当终端向源基站传送触发HO的测量报告消息时、当移交运行定时器(例如,3GPP LTE系统的T304定时器;当源基站接收到命令执行HO的连接重新配置控制消息时该定时器启动,并且当完成HP时该定时器结束;如果在定时器期满之前没有完成HO,则开始连接重新建立过程)期满时、或者当在移交过程期间识别到RLF或HOF时,对应定时器能启动。作为选择,可使用源基站HO命令接收定时器。例如,当终端传送触发HO的测量报告消息时,能启动源基站HO命令接收定时器。终端能从源基站接收HO命令,直到源基站HO命令接收定时器期满为止。而且,源基站HO命令接收定时器的期满可被配置为触发目标基站HO命令接收定时器的启动。由此,如果终端在源基站HO命令接收定时器期满之前不能从源基站接收到HO命令,则终端能执行用于从目标基站接收HO命令的接收操作,直到目标基站HO命令接收定时器期满为止。
所以,如果终端在执行移交的同时未能在HO命令接收定时器期满之前从源基站接收到HO命令,则终端可尝试从目标基站接收HO命令,直到指示接收HO命令的有效持续时间的定时器期满为止。而且,在终端尝试从目标基站接收HO命令直到指示接收HO命令的有效持续时间的定时器期满为止的同时,它可同时尝试从源基站接收HO命令。
关于诸如源基站HO命令接收定时器或目标基站HO命令接收定时器的定时器信息可通过被包括在基站的SIB信息中或通过使用单独控制消息而被通知到终端。
转发移交技术可与传统3GPP移交机制冲突。而且,尽管这是为了改进乒乓(ping-pong)问题而引入的多连接性技术,但是其仍难以完全防止乒乓问题。
在转发移交技术中,在终端选择目标基站并接入它之后,目标基站通过使用从终端接收的信息(例如,移交UE标识符、源基站标识符等),而从源基站获得关于用于向终端提供的服务的连接的信息、和关于终端的信息。
作为通常转发移交技术,使用这样的方法,其中在终端接入目标基站并配置与目标基站的连接之前,终端释放与源基站的连接。
然而,在传统3GPP移交机制(称为“后向移交”)中,源基站确定目标基站,并命令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然后,终端接入目标基站以便报告移交的完成。即,在释放与源基站的连接之前,建立与目标基站的连接。即,在终端向目标基站报告移交的完成之后,目标基站向源基站报告移交的完成,并且源基站释放用于该终端的资源和信息。
为了通过降低乒乓问题和移交失败的频率来改进移交性能,可与传统3GPP移交方法组合使用上述转发移交技术。
例如,当终端发现满足移交条件(或移交事件)的基站时,终端接入对应基站并配置与对应基站(目标基站)的连接。在配置与目标基站的连接的过程期间,终端向目标终端报告关于源基站(或小区)的信息,诸如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PCI)、小区全局标识符(CGI)、小区类型信息、或提供的服务的连接配置信息。然后,目标基站可基于从终端获得的源基站信息、通过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的控制信令、向源基站请求关于与终端的连接的配置信息,获得该信息,并接收用于维持提供的服务的连续性的数据。而且,源基站已从目标基站接收到关于移交终端的信息的请求,源基站可向目标基站传送该终端的连接配置信息、或用于维持提供的服务的连续性的数据和相关信息,并释放用于该终端的无线电资源。
为了执行上述移交机制,源基站可广播关于在移交过程期间能由终端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基站的信息作为SIB,或通过使用控制消息向终端传送该信息。广播或传送的信息可包括关于一个或多个基站的物理层标识符、CGI、容量信息、版本信息、指示移交条件的信息(例如,诸如RSRP、RSRQ等的无线电信道质量阈值、事件条件信息、用于移交的定时器信息等)。
图11是图示了用于执行交换的过程的示例的消息序列图。
维持与源基站1120的连接并从源基站1120接收服务的终端1110根据连接配置信息执行用于测量和报告的过程(S1103)。
其间,源基站1120与邻居基站1130交换信息(例如,基站的负荷状态信息、用于支持移动性的控制信息、用于控制基站之间的干扰的控制信息、用于配置多连接性的控制信息等)(S1102)。
在步骤S1103,如果终端1110向源基站报告触发移交的测量结果,则源基站1120向终端1110传送移交运行消息(S1104)。
源基站1120可通过一个或多个系统信息块(SIB)向所有基站广播关于能被终端选择为目标基站的一个或多个基站的信息(S1101)。作为选择,在步骤S1103或S1104期间,源基站1120可通过使用单独控制消息向终端传送能被选择为目标基站的一个或多个基站的标识符、连同系统信息。特别是,在步骤S1104中,在从终端1110接收到测量结果之后,源基站1120可通过使用与步骤S1102中类似的信令接口与目标基站1130交换信息,并基于信息交换向终端1110传送目标基站113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例如,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的随机接入参数、诸如C-RNTI的调度标识符等)。
经由步骤S1101从源基站1120传送的信息或单独控制消息可由在移交期间能被配置为目标基站的一个或多个移交目标基站的基站列表构成。该基站列表可包括相应基站的物理层标识符、相应基站的唯一标识符、相应基站的容量信息、相应基站的版本信息、和代表移交条件的信息(例如,诸如RSRP、RSRQ等的无线电信道质量阈值、关于事件条件的信息、和关于用于执行移交的定时器的信息)。而且,基站列表可根据相应基站(或小区)的优先级、终端的偏好、或无线电信道质量而按照升序或降序来构造。
当终端1110可在步骤S1104接收到移交运行消息、或在从源基站1120接收的基站列表中发现满足移交条件(或事件)的基站时,终端1110可确定是否执行移交(S1105)。
已基于步骤S1104或S1105接收到执行移交的指令、或已确定执行移交的终端1110执行对目标基站1130的随机接入过程,并向目标基站1130报告移交的完成(S1106)。
在步骤S1106,终端1110可向目标基站1130报告关于源基站1120的信息(例如,源基站标识符、源基站中的调度标识符、连接配置信息等)和唯一终端标识符(例如,临时移动站标识符(TMSI)、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MAC地址、IP地址等)。
目标基站接收关于移交终端1110的信息(例如,连接配置信息、RRC上下文信息等)、和通过使用从终端1110报告的源基站1120的信息或终端1110的信息而提供的服务的数据(S1107)。
然后,源基站1120可释放用于移交终端1110的无线电资源(S1108)。
目标基站1130可执行与终端1110的会话重新配置过程,并通过维持服务连续性来向终端1110提供服务(S1109)。
在图11中图示的过程中,可利用至少一个控制消息来执行该过程的每一步骤。由此,每一步骤可通过诸如终端1110、源基站1120和目标基站1130的各个节点之间的至少一个消息传送或接收来执行。
作为选择,配置与源基站1120的连接并从源基站1120接收服务的终端1110可在步骤S1103报告测量结果。源基站1120可基于从终端1110接收的测量报告来确定移交,经由步骤S1102的基站间接口与至少一个邻近基站交换控制消息,并配置至少一个目标基站。而且,在步骤S1104,源基站1120可在移交消息中配置至少一个目标基站信息,并向终端1110传送该移交消息。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105,终端1110可确定在步骤S1104接收的目标基站列表中的最佳目标基站。然后,可根据图11中图示的步骤S1106到S1109来执行目标基站1130、终端1110和源基站1120之间的操作步骤。
可独立于多连接性配置来应用上述移交过程。而且,通过配置包括至少一个基站作为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的候选基站的上述目标基站列表,在上述宏基站改变过程或小基站添加/释放过程中,图11中图示的步骤可被选择性应用到多连接性终端。为了支持多连接性,可选择性使用图11中图示的步骤的一部分,用于小基站的添加或释放,这与图5中图示的小基站添加过程以及图7中图示的小基站释放过程不同。
例如,在图11的步骤S1101中,宏基站(例如,基站1120)可经由系统信息向终端1110提供关于能支持与宏基站的多连接性的小基站的列表的信息。这里,该列表可包括关于至少一个小基站的信息。例如,该信息可包括小基站的物理层身份、小基站的唯一身份,小基站的容量信息、小基站的版本信息、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条件(例如,诸如RSRP、RSRQ等的无线电信道质量阈值、事件条件信息、或关于用于执行多连接性功能的定时器的信息)等。
在该情况下,终端1110可以是仅具有与宏基站1120的单连接的终端、或者是具有与宏基站1120和小基站的多连接性的多连接性终端。在步骤S1103,终端1110可通过单连接或多连接性在被提供来自宏基站的服务的同时执行测量和报告操作。
而且,在步骤S1103,终端1110可传送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小基站添加请求消息,或者当测量结果满足预先配置的事件条件时,仅报告触发小基站的添加的测量结果。这里,小基站的添加可以是用于从单连接触发多连接性功能的小基站的添加、或用于维持多连接性的终端的小基站的添加(例如,小基站的改变或新的小基站的添加)。
在步骤S1104,宏基站1120可根据在步骤S1103的终端1110的报告来确定小基站的添加或改变,并向终端1110传送命令小基站的添加或改变的控制消息。这里,该控制消息可包括关于至少一个小基站的信息。例如,该信息可包括小基站的物理层身份、小基站的唯一身份、小基站的容量信息、小基站的版本信息、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条件(例如,诸如RSRP、RSRQ等的无线电信道质量阈值、事件条件信息、或关于用于执行多连接性功能的定时器的信息)等。在步骤S1104,宏基站1120可将该控制消息包括在用于终端111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中传送到终端1110,例如,该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可包括随机接入参数,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调度标识符(C-RNTI)、或PUCCH分配信息。
已在步骤S1104接收到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小基站的列表的终端1110可确定小基站(例如,1130),用于多连接性功能的小基站的添加(或改变)(S1105)。然后,终端可执行到对应小基站1130的随机接入过程,通过使用在步骤S1104接收的小基站113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而从对应小基站1130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或通过使用对应小基站1130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来传送控制消息或数据(S1106)。
在步骤S1106,终端1110可向宏基站1120或添加的(或改变的)小基站1130传送代表多连接性配置的完成(或,小基站的改变)的控制消息。
如果宏基站1120从终端1110或小基站1130接收到代表用于多连接性功能的小基站的改变的完成的控制消息,则宏基站1120可在先前小基站中触发用于该终端的无线电资源的释放。
按照另一方式,在步骤S1104,终端1110可使用通过系统信息或通过从宏基站1120传送的添加控制消息所预先获得的小基站列表信息,来确定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的小基站的添加或改变,而不从宏基站1120接收命令小基站的添加或改变的控制消息(S1105)。
在步骤S1105确定用于多连接性的小基站的添加或改变的终端可执行向确定为添加的目标的小基站1130的随机接入过程以便执行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的小基站的添加,或者可执行用于小基站的改变的连接重新配置过程(S1106)。
在步骤S1106中,终端1110可向宏基站1120或添加的(或改变的)小基站1130传送代表多连接性配置的完成(或,小基站的改变)的控制消息。
已从终端1110或小基站1130接收到代表用于多连接性的小基站改变的完成的控制消息的宏基站1120可在先前小基站中触发用于该终端的无线电资源的释放。
在图11的以上解释中,在其中用于执行移交或配置多连接性而提供的基站列表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基站(或小基站)的情况下,可根据基站的优先级按照升序或降序来配置列表中的基站的顺序。如果控制消息中的基站的顺序不隐式暗示优先级,则可在控制消息中包括代表基站(或小基站)的优先级的附加参数信息。与此类似,当在控制消息中显式或隐式代表基站(或小基站)的优先级时,终端可确定用于移交的目标基站或者根据优先级确定用于多连接性的小基站的添加(或改变)。
尽管当终端在小基站之间移动时、C/U平面的分离技术具有避免HOF的优点,但是在其中在宏基站中不密集部署小基站的环境中这些优点降级。而且,在其中发生宏基站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的情况下,即使小基站的无线电环境好,也存在连接失败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考虑在发生宏小区的RLF时通过小基站临时维持控制平面(C-Plane)的方法、以及即使当发生宏小区的RLF时仍允许通过小基站的数据收发的方法。
为此,如上所述,当多连接性终端标识终端所连接到的基站之中的基站的无线电信道中的RLF时,终端向其中不发生RLF的另一基站报告该基站的RLF,并且维持无线电信道。例如,当识别出小基站的RLF时,终端可向宏基站报告小基站的RLF,并且当识别出宏基站的RLF时,终端可向小基站报告宏基站的RLF。特别是,当多连接性终端识别出小基站的RLF并向宏基站报告该RLF时,宏基站可控制小基站使得小基站的连接失活,而不释放小基站的连接。在其中宏基站将发生其RLF的小基站的连接配置管理为失活状态的情况下,能维持用于多连接性的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而且,当被管理为失活状态的小基站的RLF恢复、并且小基站的无线电信道质量变好并且满足附加条件时,小基站能通过过程被激活,并能同使用多连接性功能来传送数据。然而,如果在预定时间期间被管理为失活状态的小基站没有恢复无线电链路、或者满足单独配置的多连接性释放条件,则能从多连接性排除小基站。
而且,如上所述,当从基站向终端传送通知作为多连接性配置的目标的基站的激活或失活的MAC控制消息时,要激活或失活的基站的标识信息能被包括在MAC控制消息中传送。可使用基站的唯一小区标识符、应用来配置多连接性的小区索引信息、小区的频率标识信息、或物理层标识符信息,用于基站的标识信息。
而且,在其中引入C/U-平面分离技术的情况下,应考虑宏基站负责的控制平面功能的范围。例如,仅负责宏基站中的移动性管理的无线电资源管理(RRM)级别的C/U-平面分离技术可限于具有移动性控制信息(MCI)的RRC重新配置消息向宏基站的传送。
尽管能认为宏基站负责包括无线电资源分配和连接控制的RRC功能,但是在该情况下,可存在用于经由网络在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专用无线电资源上传递分配信息的信令中的缺点。
尽管能认为宏基站负责C/U-平面分离技术中的PDCCH,但是由于信道质量指示(CQI)报告、调度限制、HARQ操作等中的问题,可导致向受限的回程环境应用这样的C/U-平面分离技术是困难的。
在终端在图5的步骤S511和图6的步骤S611传送报告多连接性配置的完成的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报告消息之后,它可对于通过多连接性的实际数据传送和接收、传送多连接性激活消息作为MAC控制消息。在该情况下,MAC控制消息可被配置为包括至少一个MAC控制PDU(或元素),并被配置为可通过使用逻辑信道标识符标识为激活消息或失活消息。即,对于配置的多连接性,能利用MAC控制PDU来配置用于在多连接性之中停止连接中的数据收发的失活控制消息。在其中从终端向基站传送这样的失活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其也可被用作请求多连接性的配置的消息。
为了支持多连接性功能,命令激活或失活的MAC控制消息可个别命令基站包括的小区之中的、被配置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基站(小区)的激活或失活。而且,在多连接性功能的支持期间,在主基站(小区)和辅基站(小区)之中,其中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的基站(或小区)可被控制以将其状态维持为激活状态而不被失活。所以,命令主基站(小区)或辅基站(小区)的激活(或失活)的MAC控制消息可被传送到其中不配置PUCCH资源的主基站或辅基站的小区。
(多层小区环境中的小基站发现)
可配置和使用用于小基站的附加发现信号。以下信号可被看作附加发现信号的候选。
●附加发现信号的候选
-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或缩减CRS
-现有UE特定信号(例如,DM-RS或SRS)
-新引入的公共信号(例如,发现参考信号(DRS))
-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子帧偏移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定位参考信号(PRS)
小基站的发现信号可意味着终端检测小基站(小区)所使用的物理层信号,以便预占(camp on)或配置与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连接。
图12代表基站中的发现信号传送的示例。
如图12中图示的,在其中引入新公共信号(例如,DRS)用于发现的情况下,发现信号可被控制为根据预先配置的传送周期不连续传送。例如,发现信号可被配置为根据时间间隔(例如,2ms、5ms、10ms、50ms、……、0.1秒、0.2秒、0.3秒等)仅在特定无线电帧或子帧中传送。而且,在时间轴上不连续传送的发现信号1201或1202可被配置为按照恒定间距在频率资源中传送、仅在特定副载波的无线电资源区域中传送(在1201的情况下)或在特定毗邻频带中传送(在1202的情况下)。例如,在其中系统带宽为20MHz的情况下,可仅通过特定频率区域(例如5MHz)来传送该发现信号。这样的发现信号1201或1202可被传送为占据子帧中的码元区域的一部分。而且,该发现信号可被传送为占据子帧的时间轴的至少一个码元持续时间,而不限于图12中图示的发现映射情况。
另外,新发现信号序列的序列的图案或新发现信号的序列的图案可根据各个小基站(或小区)或各个小基站组而被配置为不同,以便分离小基站(小区)组以及小基站(小区)。即,为了分离传送发现信号的传送点(或天线),发现信号的序列的图案或序列可被配置,使得基站(小区)、基站(小区)组、传送点、或天线能在发现过程中分离,并且终端能获得基站(小区)、基站(小区)组、传送点、或天线的标识符,或者通过发现过程标识它们。特别是,发现信号的序列的图案或序列可被配置为映射到频率轴中的副载波的无线电资源,使得终端能获得基站(小区)、基站(小区)组、传送点、或天线的标识符,或迅速标识它们。即,终端在任何一个时刻检测的发现信号可被配置为分别具有信号序列的不同图案或序列。例如,通过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两者中离散的无线电资源传送的发现信号1201可被配置为包括在任意时间具有相同图案或信号序列的发现信号1201-1和1201-2,并且这样的图案或信号序列可被配置为根据恒定时间间隔(例如,无线电帧的多个持续时间)而重复。
在时域中离散并且通过频域中的特定频带传送的发现信号1202可被传送为配置以包括在每一传送时间具有不同信号序列的图案或序列的发现信号1202-1、1202-2、1202-3和1202-4。与此类似,发现信号1201或1202可被配置以在每一传送时间具有不同信号序列的图案或序列,或者在任意持续时间(传送时间或传送次数)具有同样不同的信号序列的图案或序列。另外,构成信号序列的图案或序列的信号序列的全部元素可在它们被传送达到持续时间之后重复。
可使用构成上述发现信号序列的相应图案(或序列),用于分离基站(小区)、基站(小区)组、传送点、或天线。例如,图12的发现信号1201-1和1201-2可从不同基站(小区)、基站(小区)组、传送点、或天线传送。而且,具有不同图案或序列的发现信号1202-1、1202-2、1202-3和1202-4可从不同基站(小区)、基站(小区)组、传送点、或天线传送。在图12中,图示了这样的示例,其中基站(小区)、基站(小区)组、传送点、或天线在不同时间传送发现信号。
其间,与图12中图示的示例不同,每一基站(小区)、基站(小区)组、传送点、或天线可被配置为同时传送发现信号,所述发现信号具有不同图案(或序列)并在特定无线电帧或子帧中对准。
另外,可执行小基站(小区)的通/断操作,以便支持移动通信网络的节能功能。例如,传送状态和睡眠状态可被定义为小基站(小区)的状态。睡眠状态意味着其中基站在预定持续时间中不传送任何信号(例如,甚至发现信号或同步信号)的状态。
传送状态可被分类为活动状态和断续传送状态(DTX)状态。DTX状态意味着其中基站仅传送受限物理层信号(例如,发现信号或同步信号)的状态。另外,活动状态意味着其中基站配置与终端的连接并向终端提供服务的状态,不配置与基站的连接的空闲状态终端预占基站,或者终端从基站接收公共信息。由此,小基站(小区)可在传送状态中传送发现信号。
在发现过程期间,对于连接状态终端需要RSQR测量,用于确定作为移交目标的合适性以及获得基站(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PCI)。由此,要求利用终端的最小功耗对于小基站的测量操作的措施。
●用于使得终端的功耗最小化的措施
-新测量事件的引入
●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的变量触发技术
●用于配置到宏基站/微小区的连接的标准
-终端的移动速度
-信道质量和传送速度(缓冲状态)
-连接服务的属性
□尽力(BE)服务、语音服务
空闲状态终端可被控制为预占位于在连接释放时间配置的层中的小区,使得其能被控制为选择性预占宏基站或小基站。为此,可分派关于终端将预占的小区的属性的优先级,并且当终端释放到每一小区的连接时,可向终端传递关于每一预占目标小区的优先级的信息。另外,为了节能,终端可被控制为不预占按照DTX模式操作的基站。这里,DTX模式表示其中基站不传送信号、或基站仅间歇传送诸如用于终端和基站之间的同步的同步信号、或用于基站的检测的发现信号的最小信号的状态。
●仅分派关于终端预占的小区的属性(宏/微)的优先级
●防止终端预占按照DTX模式操作的小基站
当终端测量发现信号或报告测量结果时,终端可根据网络设置的优先级执行测量或报告。连接状态终端可根据基站为了测量和报告所设置的配置控制消息中包括的配置条件,测量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发现信号和其他参考信号。然后,终端可基于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优先级信息按照升序或降序,来配置关于测量的接收信号的测量报告消息,并报告该测量报告。
而且,空闲状态终端可对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执行测量,基于通过系统信息或在从连接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时接收的连接释放控制消息而获得的、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优先级信息,按照升序或降序来配置关于测量的接收信号的测量报告消息,并报告该测量报告消息。
而且,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操作状态改变(例如,转变为DTX状态或活动状态)可通过用于测量配置的控制消息报告到终端。例如,关于其状态从活动状态改变为DTX状态或从DTX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的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信息(例如,物理小区标识符(PCI)、载波频率、小区全局标识符(CGI)、测量阈值、优先级、发现信号的配置和传送信息等)可通过在通知测量配置(或,报告配置)的添加/删除/改变的控制消息中添加/删除/改变测量目标信息而报告到终端。这里,关于操作状态改变的一个或多个基站或基站组的信息可被包括在通知测量配置的添加/删除/改变的控制消息中而传送。
通过通知测量配置的添加/删除/改变的控制消息而被通知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操作状态改变的终端可根据对应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活动状态或DTX状态而执行测量和报告操作。
发现信号可被配置以便分离活动状态和DTX状态。例如,基站传送的发现信号可被配置为根据基站的操作状态(活动状态或DTX状态)具有不同序列图案或序列。作为选择,可使用用于分离活动状态和DTX状态的掩码(或扰码)用于该发现信号。作为选择,可传送分离活动状态和DTX状态的信息(指示符),或者可分离标识符用于活动状态基站/基站组和DTX状态基站/基站组,使得终端能被配置为选择性检测活动状态基站/基站组或DTX状态基站/基站组。
按照另一方式,发现信号(例如,DRS)的无线电资源位置可对于按照活动状态传送的DRS和按照DTX状态传送的DRS而不同地分配,使得终端能基于仅DRS的无线电资源位置,来标识基站的操作状态。在该情况下,可根据基站的操作状态在时间轴(传送时间)或频率轴(特定副载波或频带)中不同地分配DRS的无线电资源位置。
按照另一方式,可根据基站的操作状态不同地分配除了发现信号之外的参考信号的无线电资源位置,使得终端能基于参考信号的无线电资源位置来标识基站的操作状态。例如,可根据基站的操作状态在时间轴(传送时间)或频率轴(特定副载波或频带)中不同地分配PSS/SSS、CRS、缩减CRS或PRS的无线电资源位置。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可在接收和检测发现信号或参考信号的步骤中标识终端处于活动状态还是DTX状态。
为了帮助终端测量和检测DTX状态的基站,基站可向终端提供信息。例如,关于位于服务区内的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信息、发现信号配置信息、和邻近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标识符信息等可作为系统信息或经由专用控制信令传送到终端。这里,发现信号配置信息可包括信号序列的图案或序列、传送周期、接收周期、扰码(或掩码)、无线电资源位置(传送时间、副载波)、用于发现信号传送时间的偏移信息等。
如上所述,当基站被管理为处于其中基站在任意持续时间中不传送任何信号(例如,发现信号或同步信号)的睡眠状态、或处于被分类为活动状态和DTX状态的传送状态时,需要控制信令和过程,用于管理基站的状态转变,用于使得终端标识基站的状态,或用于根据标识基站的状态的终端的请求来触发基站的状态转变。需要用于使得状态转变的时间最小化的方法用于这样的状态转变。
<从DTX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
终端可经由上述系统信息或专用控制信令,而获得基站的服务区内的或与基站相邻的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DTX状态信息。
维持用于接收服务的连接的终端(例如,RRC连接终端)可按照背景方式执行对于DTX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自发搜索,并且当测量结果不小于预先配置的阈值时(例如,当发现信号或其他参考信号的RSRQ或RSRP不小于阈值时),向基站报告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测量报告。接收到终端的测量报告的基站可确定是否将对应基站(小区)或(多个)基站组的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使得基站能向报告了测量结果的终端或其他终端提供服务。然后,基站可经由基站间或小区间接口向对应基站(小区)或(多个)基站组传送请求(或命令)向活动状态的状态转变的控制消息,或者可向位于网络中的相关控制功能实体传送请求控制消息。这里,该控制消息可包括要向对应基站应用的初始配置条件(例如,传送功率、传送频率、系统带宽、系统帧数(SFN)、或同步配置信息等)用于转变到活动状态。按照DTX状态操作的基站(小区)或(多个)基站组可根据邻近基站的请求或位于网络中的相关控制功能实体的请求而将其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并向终端提供服务。如果终端处于不与基站具有连接的空闲状态,则终端可在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将其状态改变为连接状态之后执行上述过程。
按照另一方式,可使用其中终端通过使用对应基站或(多个)基站组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接入按照DTX状态操作的基站(小区)或(多个)基站组的方法。为此,需要终端经由系统信息或专用控制信令,而获得基站的服务区内的或与终端相邻的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DTX状态信息和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信息(例如,用于初始接入的RA无线电资源、或基于竞争使用的PUSCH)。在终端获得关于按照DTX状态操作的基站(小区)或(多个)基站组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信息的这样的情况下,终端可对按照DTX状态操作的基站或基站组执行测量,并且当测量结果不小于预先配置的阈值时(例如,当发现信号或其他参考信号的RSRQ或RSRP不小于阈值时),通过经由上行链路资源接入基站或基站组,而请求基站或基站组而将它们的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
而且,当按照DTX状态操作的基站(小区)或基站组被配置为支持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辅小区(SCell)时,终端可对按照DTX状态操作的基站(小区)或基站组执行测量,并当测量结果不小于预定阈值时,按照载波聚合功能向主小区(PCell)报告该测量结果。接收到测量结果的PCell可向已配置为对于测量结果中的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支持CA功能的(多个)SCell传送请求转变为活动状态的控制消息,并向终端传送通知对应(多个)SCell的激活的控制消息。接收到用于按照DTX状态操作的(多个)SCell的激活控制消息的终端可从其状态从DTX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的(多个)SCell接收服务。
为了向至少一个终端同时通知失活SCell的激活信息,基站可传送公共控制消息。可通过使用附加调度标识符(例如,用于通知基站(小区)的活动状态转变或SCell的激活的附加分配的RNTI)向至少一个终端传送这样的公共控制消息。
如果终端通过多连接性从宏基站和小基站接收到服务,则终端可对按照DTX状态操作的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执行测量,并且当测量结果不小于预定阈值时,向宏基站报告该测量结果。当测量结果中的对应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是已被配置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小基站或小基站组时,接收到测量结果的宏基站可传送请求对应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将其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的控制消息,并向终端传送通知对应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激活的控制消息。接收到通知对应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激活的控制消息的终端可从其状态从DTX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的对应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接收服务。
然而,如果测量结果中的对应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不是已被配置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小基站或小基站组时,宏基站可向对应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传送命令改变为活动状态的控制消息,并生成用于支持包括对应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多连接性功能的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和向终端传送。由此,接收到用于支持包括对应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多连接性功能的连接重新配置消息的终端可从其状态从DTX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的对应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接收服务。
在上述过程中,可分离用于其状态从DTX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的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多连接性功能的配置和激活。如果终端与基站交换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和用于其的应答消息(完成或确收消息),则可完成多连接性功能的配置。而且,多连接性功能的激活可意味着其中终端接收激活控制消息的情况、或其中终端通过使用随机接入资源或其他上行链路资源向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成功传送信息的情况。
上述从DTX状态到活动状态的状态转变的过程可仅通过终端的请求来触发。然而,基站可根据基站应通过将其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而向其提供服务的多个终端的请求,而确定当前处于活动状态的基站的负荷状态、或整个网络的负荷分布状态等。所以,如果终端向按照DTX状态操作的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请求向活动状态的改变,则基站或网络可拒绝该请求。
而且,基站向终端传送的用于通知基站(小区)或基站组转变为活动状态的控制消息可包括传送功率、传送频率、系统带宽、系统帧数(SFN)、指示状态转变时间点的信息、用于操作改变的定时器信息(例如定时器开始点、定时器值、定时器期满条件等)、或同步配置信息等。控制消息可按照专用控制消息、公共控制消息、或系统信息的形式传送到终端。
<从活动状态到DTX状态的转变>
为了将按照活动状态操作的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转变为DTX状态,能考虑以下方法和过程。
在其中存在通过配置到活动状态的小基站的连接、而提供服务的终端的情况下,可基于缓冲状态报告和正提供的服务的属性信息,来执行向没有期望转变为DTX状态的另一小基站(小区)或宏基站(小区)的移交过程,由此终端能释放与对应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连接,并在维持服务连续性的同时执行向DTX状态的转变。
而且,利用终端配置其连接的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被配置为用于支持CA功能的(多个)SCell并被激活,并且配置的(多个)SCell可通过使用来自终端的缓冲状态报告(例如,在终端的传送缓冲器中是否存在数据)和提供的服务的属性信息被失活,并然后改变为DTX状态。关于转变为DTX状态,基站可向终端传送通知向DTX状态的转变、和对于CA功能配置的(多个)SCell的失活指令的控制消息。当终端接收到控制消息时,为了使得(多个)SCell失活,终端可执行停止相关定时器(例如,sCellDeactivationTimer)、停止通过用于(多个)SCell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送控制信息、并刷新HARQ缓冲器等的失活过程。
特别是,在其中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被配置为SCell以支持用于一个或多个终端的CA功能的情况下,可在标识使得与以下所有终端的连接失活之后,执行向DTX状态的转变,所述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对于所述终端被配置为SCell。为了向一个或多个终端同时通知SCell被失活,可使用公共控制消息。该公共控制消息可使用单独调度标识符(例如,为了通知基站转变为DTX状态、或使得SCell失活而附加分配的RNTI)传送到终端。已接收到用于SCell的失活的公共控制消息的终端可执行停止相关定时器(例如,sCellDeactivationTimer)、停止通过用于(多个)SCell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送控制信息、并刷新HARQ缓冲器等的失活过程。
然而,在其中终端接收通知向DTX转变或SCell的失活的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在为了向DTX转变而定义的附加定时器参数期满的情况下(如果其存在的话),终端可执行停止(多个)SCell的相关定时器、停止通过用于(多个)SCell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送控制信息、并刷新HARQ缓冲器等的失活过程。
在其中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正通过利用宏基站执行的多连接性功能向终端提供服务的情况下,为了转变为DTX状态,可释放与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多连接性功能。作为选择,尽管维持用于多连接性功能的支持的配置,但是可传送用于使得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失活的控制消息。所以,尽管终端和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之间的连接保持为配置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但是其多连接性功能被失活的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可转变为DTX状态。在该情况下,可基于来自终端的缓冲状态报告(例如,在终端的传送缓冲器中是否存在数据)和提供的服务的属性信息,对于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确定在维持多连接性或释放多连接性的同时是否执行失活。在其中假设从活动状态转变为DTX状态的小基站或小基站组支持多连接性功能并将与一个或多个终端的至少一个连接维持激活的情况下,小基站或小基站组可在标识使得利用所有终端配置的所有连接失活之后,执行向DTX状态的转变。
在其中不存在与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连接的终端、并且仅空闲状态终端预占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的情况下(即,不存在这样的终端,其配置与即将将其状态从活动状态改变为DTX状态的基站(小区)的连接,并从基站接收服务),小基站或小基站组可将其状态改变为DTX状态,而没有服务区中的涉及到DTX状态的状态转变的任何附加通知。
按照另一方式,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可通过使用系统信息在服务区内通知其到DTX状态的状态转变。在该情况下,小基站(小区)或小基站组可通过使用系统信息改变周期按照下一系统信息改变间隔来执行到DTX状态的状态转变,或者当通知到DTX状态的状态转变的改变的单独配置的定时器期满时,执行到DTX状态的状态转变。这里,单独配置的定时器可经由系统信息或其他控制消息向终端通知,并且关于定时器的开始和期满条件的信息可一起提供给终端。
特别是,在其中使用系统信息的情况下,可在系统信息中传送通知转变为DTX状态的指示符或与转变为DTX状态相关的信息。即,通知对应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状态将在系统信息的下一改变时间中从活动状态改变为DTX状态的信息、将在系统信息块(例如,SIB1、SIB2或其他SIB)中传送。这里,与转变为DTX状态相关的信息可包括转变为DTX状态(或睡眠状态)的指示符信息、发现信号的配置和传送周期信息、或小区标识符信息。终端可从系统信息获得与转变为DTX状态相关的信息,并标识对应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状态将在系统信息的下一改变时间中从活动状态改变为DTX状态。
在使用定时器的情况下,终端可根据使用系统信息或控制消息获得的定时器值、定时开始条件、和定时器结束条件来启动对应定时器,并且当定时器达到定时器值并满足结束条件时,标识对应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状态将从活动状态改变为DTX状态。
按照另一方式,在其中对于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操作状态改变(改变为活动状态、DTX状态或睡眠状态)通知系统信息的改变的情况下,用于公共信息传送的RNTI可被单独分配和使用用于标识系统信息的改变、操作状态改变等。例如,可使用用于通知系统信息的改变的系统信息–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SI-RNTI)、或用于通知寻呼信息的寻呼-RNTI(P-RNTI)。作为选择,可使用附加DTX-RNTI(或,睡眠-RNTI)用于通知转变为DTX状态(或,睡眠状态)。在该情况下,基站可在传送对应RNTI之后将其状态立即改变为DTX状态(或,睡眠状态),或者如果附加定时器期满则可将其状态改变为DTX状态(或,睡眠状态)。在该情况下,当终端接收到对应RNTI时或者当在接收到对应RNTI后相关定时器期满时,终端可标识对应基站或基站组将要将其状态从活动状态改变为DTX状态(或,睡眠状态)。对于该情况,关于对应定时器的信息可被包括在系统信息或其他控制消息中传送到终端,并且对应定时器的开始条件和结束条件也可被传送到终端。特别是,可使用其中经由对应RNTI的传送向终端通知对应定时器的开始点的方法。
基站(小区)或基站组将其状态从活动状态改变为DTX状态或从DTX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所需的时间可考虑到系统性能被确定为最小转变时间。
然而,用于基站的最小转变时间标准和用于终端的最小转变时间可彼此不同。例如,对于终端,应在几毫秒内完成从活动状态到DTX状态(或从DTX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转变。相反,基站需要较长转变时间因为其对于多个终端执行相关过程。
即,当基站(小区)的状态从活动状态改变为DTX状态时,可要求几百毫秒或几秒作为最小转变时间,因为移交或连接重新配置过程对于维持与基站具有连接的所有终端的服务连续性是必要的。而且,当基站(小区)的状态从DTX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时,在接收到请求改变的控制消息或终端的请求之后需要附加时间,用于配置基站的初始条件(例如,传送功率、系统带宽、系统帧数(SFN)、发现信号、同步配置信息等)。
如上面解释的,用于通知基站的状态改变(活动-到-DTX、或DTX-到-活动)而向终端传送的控制消息可包括关于传送功率、传送频率、系统带宽、SFN、状态改变时间、用于操作改变的定时器(定时器开始点、定时器值、定时器结束条件等)等的信息。该控制消息可作为专用控制消息、公共控制消息、或系统信息传送到终端。接收到通知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操作状态改变的控制消息的终端可根据定时器开始条件或参考时间来开始定时器操作,当定时器期满或定时器满足附加配置的定时器结束条件时标识操作状态改变,并根据对应基站(小区)或基站组的改变的状态(活动状态或DTX状态)操作。
■在共信道环境中通过使用至少一个基站的无线电资源来改进系统性能的方法
在其中宏基站和小基站使用相同频带的共信道环境中可出现DL/UL不平衡现象。在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服务区彼此重叠并且它们使用相同频带的情况下,当终端接收从小基站传送的信号时,从宏基站传送的信号可充当干扰。
图13是图示了使用小基站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中的、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根据接收功率的双向链路边界的图形。
如图13中图示的,对于位于小基站(小区)和宏基站(小区)的服务区之间的终端,由于上行链路边界1301和下行链路边界1302之间的差别1303可出现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边界的不平衡问题。根据以上问题,可出现功率控制的问题,或者当在共信道环境中支持多连接性时,终端的上行链路接收可变得困难。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考虑引入分离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技术(其后,称为“DL/UL分拆”)。
即,终端可从宏基站接收下行链路,并向小基站传送上行链路。在其中引入以上DL/UL分拆技术的情况下,应考虑用于HARQ操作的方法。例如,在终端从宏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之后,终端可通过使用DL/UL分拆技术向小基站传送通知是否成功接收了数据的ACK/NACK信息,或者终端可向宏基站传送用于下行链路数据接收的反馈信息。
而且,当使用DL/UL分拆技术时,可经由小基站向宏基站传递负责下行链路数据传送的宏基站的信道上的包括测量结果(例如,CQI或CSI)的终端的报告。作为选择,尽管使用DL/UL分拆技术,但是可在应用几乎空白子帧(ABS)方案的子帧中通过宏基站的上行链路传送该报告。
另外,当引入DL/UL分拆技术时,对于终端的公共参数的考虑是必要的。在其中终端维持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多连接性的情况下,应考虑专用无线电资源的配置、物理层控制信息传送、和断续接收(DRX)参数等。
特别是,当使用DL/UL分拆技术时,终端的DRX参数可被配置为与DTX参数分离。作为选择,它们可与传统情况类似地被配置为集成在DRX参数中,并且可考虑用于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的公共参数的配置。
■多连接性终端的DRX操作控制
对于维持多连接性的配置的终端,根据图3A中图示的无线电协议结构1的宏基站的RRC和根据图3B中图示的结构2的M-RRC可配置用于DRX操作的参数,并且可向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等同应用相关DRX参数而没有分离。
当不存在要传送的数据时或者在预定时间过去而没有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之后,与基站交换数据的终端可执行DRX操作。而且,如果在从DRX操作过去预定时间(例如,LTE系统中的“timeAlignmentTimer”的期满)之后、终端被确定为不维持上行链路物理层同步,则基站可释放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并探测用于终端的参考信号(SRS)资源。
在其中终端维持与两个基站的多连接性的情况下,即使当终端不具有要在上行链路中传送的数据时,宏基站是否具有要向终端传送的数据与小基站是否具有要向终端传送的数据可以是不同的。由此,在配置多连接性的基站之一不具有要传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即使对应基站开始不活动定时器的计数,也可出现其中另一基站具有要向终端传送的数据并且向终端传送数据的情况。
所以,可出现失配状态,其中配置多连接性的基站之一将终端识别为执行DRX操作,而另一基站将终端识别为不执行DRX操作。
然后,如果确定终端的上行链路同步维持定时器(例如,“timeAlignmentTimer”)期满并且不维持上行链路同步,则基站可释放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和SRS资源用于多连接性终端。
所以,可出现这样的状态,其中对于配置多连接性的两个基站之一释放PUCCH和SRS资源并执行DRX操作,并且仅另一基站交换数据并维持上行链路同步和控制信道资源。
如果划分单一载体用于两个基站,则能减轻上述问题。即,可仅经由宏基站传送实时服务,并且可通过使用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向终端传送非实时服务(例如,尽力服务、网络浏览等)。在该情况下,由于下行链路中存在具有相同服务属性的数据,所以可通过使用相同DRX参数来操作维持多连接性的两个基站。然而,在其中使用限制回程链路连接支持多连接性的基站的情况下,基站的DRX操作开始点可由于回程链路的等待时间而变得不同。
作为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可使用这样的方法,其中用于多连接性终端的DRX操作被限于仅由宏基站执行,并且在满足DRX操作的开始的预定时间过去之后,小基站被失活而不是开始DRX操作,或者从多连接性释放。
即,如果预定时间过去(例如,用于DRX操作的“drx-InactivityTimer”的期满、用于使得配置多连接性的小区失活的附加定时器的期满、或用于释放配置多连接性的小区的定时器的期满)而没有维持多连接性的终端和小基站之间的数据交换,则可使用失活或释放对应小基站的方法。这里,用于使得配置多连接性的小区失活的定时器可使用传统CA配置参数之中的“sCellDeactivationTimer”,或者可引入用于使得多连接性的小区失活的单独定时器参数(例如,“dualConnectCellDeactivationTimer”)。作为选择,可引入用于使得配置多连接性的小区失活的单独定时器参数,或者当满足DRX条件时,对应小基站可被控制为从多连接性的配置释放。通过向终端传送用于小基站的失活的MAC控制消息,小基站可被控制为失活。而且,在释放多连接性的情况下,通过向终端传送MAC控制消息或RRC信令消息,小基站可被控制为从多连接性释放。在使得小基站失活或从多连接性的配置释放小基站的这样的情况下,可通过小基站向宏基站的通知、或通过从终端向宏基站传送的MAC消息或RRC信令消息,来通知小基站的失活或释放。当使得小基站失活时,终端可通过使用宏基站的可用上行链路资源、或通过执行对于小基站的随机接入过程,来请求小基站的激活。
这里,小基站的失活意味着这样的状态,其中多连接性终端不向小基站传送上行链路数据或控制信息,诸如信道质量指示(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排序指示(R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TI)、探测参考码元(SRS)等,并且它不监视小基站的下行链路中的PDCCH、ePDCCH、PDSCH等。然而,允许终端执行对小基站的RA过程,或者向小基站传送物理层上行链路控制信令信息(或比特),用于激活多连接性的配置。
而且,当小基站的小区半径为大约几十米时,它可能并非必须维持物理层上行链路同步,用于获取上行链路用户之间的正交性。所以,可以不需要使用“timeAlignmentTimer”、时间提前(TA)信息等的上行链路同步维持过程。
而且,假设向几个或几十个用户提供来自具有小服务区的小基站的服务。在这样的环境下,当终端配置连接时,小基站可向被配置有与其的连接的终端分派专用RA前导码,或者当配置连接时,小基站可控制终端总是使用上行链路控制资源的一部分(例如,调度请求(SR)),而不管终端的DRX操作或小基站是否失活。
所以,当必要时,维持与小基站的连接的终端可通过使用在连接配置时分派的RA前导码执行基于非竞争的RA过程,或者通过在任意时间使用分配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来传送必要信息,而不管DRX操作、是否维持物理层同步、或是否使得小基站失活。
而且,小基站可通过向终端分配RA前导码,而允许配置与其的连接的终端使用RA前导码,用于请求上行链路资源或传送HARQ ACK/NACK。即,终端可为了通知是否成功接收到下行链路分组的上行链路反馈信息(HARQ ACK/NACK)的目的,而使用分配的RA前导码的传送。为此,当小基站配置与终端的连接时,小基站可向终端单独分配RA前导码用于上行链路HARQ ACK/NACK传送。
由此,尽管在满足DRX操作的条件(例如,用来确定是否维持上行链路同步的定时器“timeAlignmentTimer”的期满)时、多连接性终端执行DRX操作,仍可使用其中没有释放地维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ePDCCH)和SRS资源的方法。由此,不管终端是否维持与基站的上行链路同步,终端可被控制为保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SRS资源,直到接收到命令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SRS资源的释放的控制消息为止。
在多连接性终端的情况下,可能的是,即使当终端正执行DRX操作时,终端也经由与小基站维持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执行上行链路传送,并且终端通过基于非竞争的RA过程向使用专用RA前导码的小基站请求上行链路资源、或者通过基于竞争的RA过程向宏基站请求上行链路资源。
而且,为了激活根据上述方法失活的小基站,宏基站可传送命令小基站的激活的下行链路MAC控制消息。根据失活过程使得小基站失活的终端可标识从宏基站传送的MAC控制消息,并通过监视对应小基站的下行链路信道来接收下行链路信息。在宏基站传送下行链路MAC控制消息的这样的情况下,MAC控制消息可包括构成多连接性的小基站的标识信息(或索引信息)。
图14图示了终端的DRX操作。
参考图14,DRX操作可利用短DRX操作1401和长DRX操作1402配置。
短DRX操作1401可包括持续时间时段1405,其中终端使用短DRX周期1403监视下行链路信号1410和1411直到应用了短DRX周期的定时器期满为止,并且可包括DRX的机会时段1406,其中终端执行睡眠操作,而不监视下行链路信号和执行上行链路传送。
短DRX周期1403和长DRX周期1404两者可包括持续时间时段1405和DRX的机会时段1406。
当执行DRX操作的终端通过在持续时间时段中监视下行链路信道来标识下行链路信号1410时,可启动不活动定时器1408和重传定时器(HARQ RTT定时器1409)。
在其中终端成功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如果不活动定时器1408期满,则可进入DRX的机会时段。然而,在其中出现重传的情况下,终端可在下行链路中传送HARQ反馈信息,并监视在重传定时器1411(例如,LTE系统的“drx-RetransmissionTimer”)操作的同时重传的下行链路信号1411。
如果通过上述过程完成了成功接收,则终端可进入DRX的机会时段1406。与此类似,在DRX操作的持续时间时段之后,其中终端在比持续时间时段更长的时间中执行接收以执行下行链路接收、上行链路传送、或HARQ操作的支持的时段可被定义为活动时间1413。
如果在短DRX周期完成时执行数据接收或传送,则终端可在对应时间(称为1415)重启短DRX周期所应用到的定时器1407,并且短DRX周期所应用到的短DRX操作1401可延长。
如果短DRX周期所应用到的定时器1407期满,则终端可执行长DRX周期1404所应用到的长DRX操作1402。
对于多连接性终端的DRX操作,应考虑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同步。在上述DRX操作中,由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缓冲状态可变得不同,所以对两个基站的DRX不活动计数器的计数开始时间可变得不同。由于此,可发生失配状态,其中构成多连接性的基站之中的基站将该终端识别为执行DRX操作,并且这些基站之中的另一基站将该终端识别为不执行DRX操作。
然而,在其中宏基站和小基站的下行链路对准使得它们具有同步的子帧边界和相同系统帧数(SFN)的情况下,可通过使用用于DRX操作的现有定时器参数来支持终端的DRX操作。
即,可通过使用公共DRX参数来支持DRX操作,诸如DRX周期(例如,图14的1401和1402)和相关定时器(例如图14的1407、1408、1409和1414),所述DRX周期的每一个包括持续时间时段(例如,图14的1405)和睡眠时段(例如,图14的1406)。
例如,在其中向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等同应用多连接性终端的DRX参数的情况下,即使当使用相同DRX不活动定时器值时,根据由于两个基站的缓冲状态导致的、对应定时器的计数开始时间的差别,DRX操作的开始时间可变得不同。然而,通过使得两个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的开始点(例如,子帧)彼此一致,两个基站两者可被配置为基于相同DRX周期操作。
然而,即使维持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多连接性的终端按照上述方式通过使用相同DRX参数利用相同DRX周期执行DRX操作,在定时器1407期满之前基于短DRX周期1403操作之后,相应基站的长DRX周期1401的开始时间可彼此不一致。
即,即使当等同配置短DRX操作1401和相关定时器(包括应用短DRX周期的定时器1407、“drx-RetransmissionTimer”、和不活动定时器)时,宏基站和小基站的长DRX周期的开始时间(例如,图14的1416)可根据它们的数据缓冲状态而变得不同。
然而,当由于SFN的不对准、使得宏基站和小基站的下行链路不同步或这两个基站的系统帧数(SFN)不同时,为了对于两个基站向终端公共应用DRX参数(例如,两个基站之中的基站的参数),应附加使用以下信息。
●在其中SFN不同的情况下,关于SFN的偏移或差值的信息,其能被使用由终端标识两个基站的SFN之间的差别
●在其中即使等同配置SFN、两个基站的下行链路在子帧级别也没有同步的情况下,关于下行链路同步的偏移或差值的信息,其能被使用由终端估计或标识两个基站之间的同步差
多连接性终端能通过在使得终端的功耗最小化的同时、基于上述SFN(或下行链路同步)偏移值或差值、对准用于DRX操作的DRX周期,来监视构成多连接性的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
对于多连接性终端的DRX操作,可基于宏基站的DRX参数来配置公共参数。在该情况下,尽管小基站应根据DRX参数来执行DRX操作,但是小基站可被控制,使得当执行与宏基站的数据传送/接收或不满足DRX操作条件时,其不执行DRX操作,并且当与宏基站相关地满足DRX操作条件时,其执行DRX操作。
而且,当终端维持多连接性时,可应用用于短DRX周期和长DRX周期的仅一个的DRX参数,使得能防止终端和构成多连接性的基站之间的DRX操作和状态的失配,并能执行有效DRX操作。例如,在其中终端仅应用短DRX周期的情况下,即使当应用短DRX周期的定时器(例如,图14的1407)期满时,终端可被控制以不应用长DRX周期而应用短DRX周期。
其中当终端维持多连接性时、宏基站和小基站配置相应DRX参数的方法可被看作另一方法。该情况基本上假设终端的DRX操作状态在宏基站和小基站中不同。例如,终端可在维持具有针对宏基站的数据交换的操作状态的同时,执行没有针对小基站的数据交换的DRX操作过程,并且反之亦然。
由此,可对于宏基站和小基站不同地配置所有DRX参数,诸如持续时间、DRX周期、短DRX维持持续时间、不活动定时器、HARQ RTT定时器、DRX ReTX定时器、timeAlignmentTimer等,或者可对于宏基站和小基站不同地配置它们中的一部分。
而且,为了等同配置一些参数(例如,定时器值、持续时间时段、DRX周期值、是否应用短DRX周期),当在配置多连接性的步骤中配置两个基站之间的DRX操作时,可在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交换用于参数的配置的控制消息。所以,在小基站改变小基站为了多连接性终端所选择的DRX参数并向终端传送的情况下,应在向终端传送该信息之前或之后,向小基站传送该信息。
图15图示了用于多连接性终端的DRX操作对准方法。
如图15中所示,在用于多连接性终端的DRX操作参数配置中,即使当向宏基站和小基站应用不同参数时,执行DRX操作的终端的持续时间开始点也可对准,以便对于宏基站和小基站在相同子帧处开始。
而且,宏基站和小基站的DRX周期可被配置为一个成为另一个的倍数。由此,尽管各个基站基于不同DRX周期执行DRX操作,也可配置DRX参数,以便对准两个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以在同一子帧中开始,并所以终端的DRX操作的复杂度可降低并且DRX性能可增强。
如图15中图示的,诸如持续时间1502和1511、DRX周期1503和1512、不活动定时器1507和1516、HARQ RTT定时器1508和1517、DRX ReTx定时器1506和1518等的DRS操作参数被不同地应用到宏基站DRX操作1501和小基站DRX操作1510。
由此,对于终端在持续时间时段中接收新数据1509和1514的情况以及重传1506和1515的情况,活动时间1504和1513可变得不同。然而,即使当DRX周期和持续时间时段参数不同时,宏基站的用于DRX操作1501的持续时间时段1502的开始点和小基站的用于DRX操作1510的持续时间时段1511的开始点可被控制为对准。
为此,当配置多连接性时,向终端通知用于对准持续时间时段的开始子帧的信息(例如,SFN、通知无线电帧或子帧的信息)可被包括在DRX参数信息中。
如上面解释的,可使用对准持续时间时段开始点、以对准用于宏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的开始点和用于小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的开始点的方法,用于对准多连接性终端的DRX参数。然而,按照另一方式,可使用在多连接性终端执行DRX操作的同时、配置参数以使得各持续时间时段之间的重叠持续时间最大化的方法。
即,参考图15解释了对准宏基站的DRX操作1501和小基站的DRX操作1510的持续时间时段的开始点的方法。按照另一方式,可考虑通过在提供多连接性的基站的DRX参数之中、提供用于使得相对较短的持续时间时段(例如,宏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1502)被包括在相对较长的持续时间时段(例如,小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1511)中的、关于持续时间时段开始点的参数、来控制DRX操作的方法。
关于多连接性基站的DRX参数的配置,以下方法可被看作用于使得宏基站(或小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包括小基站(或宏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的方法。
1)配置参数使得小基站(或宏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的开始点和结束点两者在宏基站(或小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内对准的方法
2)配置参数以使得小基站(或宏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的仅开始点在宏基站(或小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内对准的方法
3)配置参数以使得小基站(或宏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的仅结束点在宏基站(或小基站)的持续时间时段内对准的方法
作为对准DRX参数的另一方法,可使用对准持续时间时段的结束点的方法,与上述对准持续时间时段的开始点的方法类似。如上所述,用于DRX对准的参数的配置在SFN、无线电帧、或子帧级别中可以是可能的。基站可经由配置多连接性的控制消息向终端传递对应帧或子帧的指示信息与相关偏移信息。
而且,考虑到当宏基站配置多连接性时从小基站传递的小基站的DRX参数,宏基站可将其DRX参数的一些(例如,短或长DRX周期、短DRX维持持续时间、或持续时间时段等)配置为与小基站的对应DRX参数相同、或者与小基站的对应DRX参数具有预定关系(例如,成为对应DRX参数的倍数)。
如上所述,在其中宏基站向小基站请求多连接性的配置、用于配置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基站之间的控制参数的步骤中,宏基站可通过考虑终端的容量,向小基站提供参考信息、指南信息、或相应参数的最大/最小值。
例如,宏基站可向小基站提供短或长DRX周期、短DRX维持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时段配置信息。而且,在多连接性的准备步骤中在基站之间协商传送功率参考值、构成多连接性的基站之间的传送功率比、或构成多连接性的基站的传送功率偏移信息之后,宏基站可经由多连接性配置控制消息来向终端传递最终确定的控制参数,并控制终端将其传送功率控制在配置的参数的范围内,并执行DRX操作。
即使在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将宏基站和小基站的DRX参数配置为对于多连接性终端对准的情况下,终端和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相应基站可与对方基站独立地执行DRX操作。换言之,多连接性终端可根据对于宏基站配置的DRX参数执行对于宏基站的DRX操作,并根据对于小基站配置的DRX参数执行对于小基站的DRX操作。
另外,为了简化用于多连接性终端的DRX参数的信令,当在配置多连接性的步骤中配置DRX操作参数时,可通过应用长DRX周期和短DRX周期的仅一个来限制DRX参数。
当多连接性终端执行DRX操作时,如果用于确定是否维持与宏基站(或小基站)的上行链路同步的定时器“timeAlignmentTimer”期满、并且用于构成多连接性的另一基站(即,小基站(或宏基站))的相同定时器期满,则与基站的同步可被终端确定为维持,并且终端可基于该确定操作。
由此,对于多连接性终端,用于确定在DRX操作期间是否维持上行链路同步的定时器“timeAlignmentTimer”可参考宏基站来配置或者可以不配置。
即,如果尽管用于小基站的相同定时器期满但是用于宏基站的定时器“timeAlignmentTimer”不期满,则终端可被控制为维持用于小基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而不释放。
所以,在终端中的上行链路传送必需的情况下,终端可通过使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调度请求(SR)字段来请求资源,并传送必须经由上行链路传送的控制信息。即使在使用上述方法的情况下,如果通过激活或失活过程使得小基站(或,小基站的小区)失活,则终端可被控制为释放小基站(或,小基站的小区)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作为用于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宏基站的无线电资源来改进系统容量的方法,除了DL/UL分拆技术之外,应考虑按照更有效和稳定的方式提供实时服务的方法。
能通过利用宏基站和小基站的多连接性来改进系统容量。然而,由于小基站的小服务范围,所以按照比预定速度(例如,60Km/h)更快的速度移动的终端的诸如VoIP等的实时服务可能是不稳定的。
所以,即使当利用宏基站和小基站维持多连接性时,也可考虑其中仅宏基站提供实时服务的方法。
■用于数据平面的无线电协议结构
在其中宏基站经由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Xs接口向小基站转发(或传递)从网关传递的数据的情况下,宏基站可执行流控制功能,以便根据用于流控制的目标数量来调整向小基站传递的数据的数量。用于流控制的目标数量可由宏基站确定,或者由小基站考虑到小基站能对于多连接性分配的无线电资源容量来确定。当配置多连接性时,关于用于多连接性的无线电资源容量的信息可从小基站传递到宏基站。
如果相同载体的数据被划分并通过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传送,则宏基站可根据当配置载体的连接时、小基站能对于多连接性分配的无线电容量来向小基站传递数据,并通过使用宏基站的无线电资源向多连接性终端传送对应载体的数据。
图16A、16B、16C和16D图示了数据平面(UP:用户平面)协议结构的示例。
图16A图示了其中分离通过宏基站1602和小基站1603提供服务的载体的数据平面结构的第一示例。
即,在第一示例中,可仅通过宏基站1602执行第一载体1605的数据传送/接收,并且可仅通过小基站1603执行第二载体1606的数据传送/接收。而且,宏基站1602和小基站1603的每一个维持与网关1601的相应独立S1接口1604。而且,宏基站1602和小基站1603可独立执行PDCP层1607和1610、RLC层1608和1611、以及MAC层1609和1612的无线电协议功能。
宏基站1602和小基站1603之间的上述流控制对于第一示例不是必需的。然而,存在的缺点在于,当宏基站和小基站独立执行PDCP功能1607和1610时,应对于这两个基站分别执行加密功能。所以,即使当终端通过使用多个加密密钥执行加密功能、或者宏基站1602和小基站1603独立执行PDCP功能1607和1610时,应通过使用相同加密密钥或能共享的加密密钥,向多连接性终端提供与单一加密功能类似的功能。为此,能控制多连接性终端使用宏基站1602和小基站1603的加密密钥的仅一个。
图16B图示了其中分离通过宏基站1614和小基站1615提供服务的载体的数据平面协议结构的第二示例。然而,在第二示例中,宏基站1614和小基站1615的无线电协议结构不是独立的。
即,在第二示例中,小基站不维持与网关1613的独立S1接口1616,并通过使用Xs接口1617经由宏基站1614来配置S1接口。而且,用于向小基站1615提供第二载体1619的服务的PDCP的功能1623由宏基站1614执行。
与第一示例不同,由于仅在宏基站1614中执行PDCP的功能1620和1623,所以并非必须按照第一示例的方式独立执行加密功能。然而,宏基站1614和小基站1615之间的流控制是必要的。
宏基站1614和小基站1615的每一个向多连接性终端提供不同载体的相应服务。可对终端的PDCP层中的相应载体执行对应数据上的顺序聚合(例如,依次传递或重新排序)的功能。可通过使用RLC层的ARQ功能来执行对于初始传送失败的重传的控制,并且其中初始传送失败的基站可执行重传。即,如果数据传送在宏基站1614中失败,则宏基站1614的RLC层1621执行重传,并且如果数据传送在小基站1615中失败,则小基站1615的RLC层1624执行重传。
在其中宏基站1614和小基站1615两者经由上行链路接收从终端传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对于第二载体1619在宏基站的PDCP层1623中执行用于向网关1613传递接收的数据的顺序聚合功能,并且对于第一载体1618在宏基站的PDCP层1620中执行用于向网关1613传递接收的数据的顺序聚合功能。
通过使用RLC层的ARQ功能来执行用于初始传送失败的重传的控制,标识初始传送失败的基站请求数据向终端的重传,并且多连接性终端向对应基站传送重传数据。即,在其中宏基站1614标识数据接收的失败的情况下,宏基站1614的RLC层1621执行ARQ功能,并且在其中小基站1615标识数据接收的失败的情况下,小基站1615的RLC层1624执行ARQ功能。在第二示例中,RLC层1621和1624的功能以及MAC层1622和1625的功能可由相应基站执行为对于相应载体分离。
图16C和图16D分别图示了数据平面协议结构的第三示例和第四示例。
第三示例和第四示例是其中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提供用于相同第二载体服务的服务的协议结构。在第三和第四示例中,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流控制是必要的。
在第三示例中,第一载体1630通过使用宏基站1627的PDCP 1633、RLC1634、和MAC1635功能向多连接性终端提供服务。而且,通过在PDCP层下划分宏基站1627和小基站1628的无线电协议功能来执行第二载体1631。
宏基站1627的PDCP层1636对于宏基站1627和小基站1628两者执行PDCP功能,用于提供第二载体1631的服务。独立执行RCL层1637和1639的功能以及MAC层1638和1640的功能。即,通过使用宏基站1627的PDCP1636、RLC 1637和MAC 1638的功能以及RLC 1639和MAC1640的功能,向多连接性终端提供第二载体1631的服务。
由此,多个载体之中的第二载体1631的数据可通过宏基站1627和小基站1628两者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从多连接性终端传送或由多连接性终端接收。
在多连接性终端中,可在终端的PDCP层中执行对应数据的顺序聚合(例如,依次传递或重新排序)的功能。可通过使用RLC层的ARQ功能来执行用于初始传送失败的重传的控制,并且其中初始传送失败的基站可执行重传。即,如果数据传送在宏基站1627中失败,则宏基站1627的RLC层1637执行重传,并且如果数据传送在小基站1628中失败,则小基站1628的RLC层1639执行重传。
而且,终端在上行链路中传送的第二载体1631的数据可通过小基站1628和宏基站1627的无线电资源来接收。这里,对于要向网关1626传递的数据的顺序聚合功能可由宏基站1627的PDCP层1636执行。标识初始传送失败的基站请求数据向终端的重传,并且多连接性终端向对应基站传送重传数据。即,对于第二载体的服务,如果宏基站1627标识了数据接收的失败,则宏基站1627的PDCP层1637执行ARQ功能用于重传,并且如果小基站1628标识了数据接收的失败,则小基站1628的RLC层1639执行ARQ功能用于重传。
接收到第二载体的数据的小基站1628可通过使用利用宏基站1627配置的Xs接口1632,来经由宏基站1627向网关1626传递数据。
第四示例是这样的协议结构,其中通过划分宏基站1642和小基站1643的RLC功能来执行第二载体1646的服务。
即,宏基站1642的RLC层1652执行M-RLC功能,并且小基站1643的RLC层1654执行s-RLC功能。
与第三示例类似,在第四示例中,宏基站1642的PDCP层1651对于宏基站1642和小基站1643两者执行PDCP功能,用于提供第二载体1646的服务,并且独立执行MAC层1653和1655的功能。
即,第二载体1646的服务通过使用宏基站1642的PDCP 1651、RLC 1652和MAC 1653以及小基站1643的RLC 1654和MAC 1655,向多连接性终端提供其服务。
由此,多个载体之中的第二载体1646的数据可通过宏基站1642和小基站1643两者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从多连接性终端传送或由多连接性终端接收。
在多连接性终端中,可在终端的PDCP层中执行对应数据的顺序聚合(例如,依次传递或重新排序)的功能。而且,终端在上行链路中传送的第二载体1646的数据可通过小基站1643和宏基站1642的无线电资源来接收。这里,对于要向网关1641传递的数据的顺序聚合功能可由宏基站1642的PDCP层1651执行。
包括用于相应基站的重传的ARQ功能的RLC的功能可根据宏基站1642和小基站1643的RLC功能的分离程度而变得不同。由此,用于第二载体服务的重传功能可与第三示例类似地对于每一基站执行,或者通过限制重传功能在小基站1643中操作。
在第四示例中,以下方法也是可能的,其中省略执行用于第二载体1646的服务的s-RLC功能的小基站1643的RLC层1654,并且宏基站1642的RLC层1652对于小基站1643执行RLF功能。换言之,对于第二载体的服务,宏基站1642和小基站1643可独立执行仅MAC功能1653和1455,并且小基站1643的PDCP和RLC功能可在宏基站1642的PDCP层1651和RLC层1652中执行。这里,ARQ重传功能可在宏基站1642的RLC 1652中执行,可选择能使用无线电资源的宏基站1642和小基站1643之一,并且当初始传送失败时,选择的基站可执行重传。
如上面解释的,图16c的第三示例是这样的结构,其中对于相同第二载体服务使用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来提供服务。而且,图16a中图示的第一示例仅使用宏基站1602来执行第一载体的数据传送/接收,并且仅使用小基站1603来执行第二载体1606的数据传送/接收。尽管第一示例具有容易使用现有基站功能的优点,但是其具有的缺点在于,小基站1603和宏基站1602应分别配置与网关1601的S1接口1604,独立执行PDCP功能,并独立执行加密功能。而且,尽管第三示例具有仅宏基站1627维持与网关1626的S1接口1629、并执行单一PDCP的功能的优点,但是存在的缺点在于,独立执行RLC层1637和1439以及MAC层1638和1440的功能,并且资源分配和相关控制信息(例如,BSR、PHR)传送/接收的复杂度增加,因为宏基站1627和小基站1628两者传送相同第二载体服务。
可通过仅利用第一方法和第三方法的优点来配置用户平面无线电协议。例如,仅宏基站1627维持与网关1626的S1接口1629,并且宏基站1627和小基站1628之一可被控制为在任意时间对于第二载体的服务执行数据分组的传送和接收。
即,在预定持续时间中,宏基站可通过考虑宏基站和小基站的负荷状态、无线电信道环境、终端容量等来提供第二载体的服务。而且,在预定持续时间之后,小基站可通过考虑宏基站和小基站的负荷状态、无线电信道环境、终端容量等来提供第二载体的服务。根据上述方法,由于在任意时间仅一个基站甚至对于多连接性终端而服务载体,所以用于独立执行RLC层和MAC层的功能的资源分配和相关控制信息传送/接收的复杂度可降低。如上所述,预定持续时间(例如,多连接性eNB操作持续时间)可被配置为几百毫秒到几十秒,并可根据多连接性所提供的服务的属性来配置。多连接性eNB操作持续时间的参数可在配置多连接性的步骤中配置,或者可被控制为在多连接性服务的提供期间按照静态方式改变。
■用于解决由于频繁移交在路径切换中增加信令的问题的方法
为了降低由于频繁移交导致的网络级别信令开销,可考虑利用多连接性功能的上述C/U-平面分离技术。
图17是解释用于执行移交的过程的概念图。
当终端在通过使用多连接性功能同时维持与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的连接的同时移动时,如图17中图示的,可使用多连接性功能用于本地层中宏基站1701和1705与小基站1702、1703和1704之间的移交过程。
换言之,通过使用多连接性功能仅在第一宏基站1701和第二宏基站1705之间执行移交过程,并且可在宏基站和小基站1702、1703和1704之间执行比移交过程简单的除了移交过程之外的其他过程,诸如连接重新配置、用于多连接性的小基站添加/删除/改变等。
为此,当终端在本地层中的小基站1702和小基站1703之间移动时,能通过不使用移交过程而使用用于多连接性的小基站添加或删除的功能,来降低网络级别路径切换和信令开销。
对于不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终端,移交过程对于本地层中的宏基站1705和小基站1704之间的移动可以是必需的。
如果终端1706在移动为配置到宏基站1705的连接的同时、标识出小基站1702的信道质量好,则终端可将其报告给宏基站1701,并通过不使用移交过程而使用多连接性功能来配置与小基站1702的附加连接,以便同时配置与宏基站1701和小基站1702的连接。
然后,如果连续移动的终端1706标识出小基站1703具有比小基站1702的信道质量更好的信道质量,则终端可在维持与宏基站1701的连接的同时、释放与小基站1702的连接,并通过使用用于多连接性的小基站添加和删除功能来添加小基站1703。
而且,如果终端1706移动到其中不能维持与小基站1703的连接的区域,则终端可释放与小基站1703的连接,并在仅维持与宏基站1701的连接的同时终止多连接性功能。
如果移动终端1706标识出宏基站1705具有比宏基站1701的信道质量更好的信道质量,则终端可根据移交过程执行从宏基站1701到宏基站1705的移交。
如果维持与宏基站1705的连接的终端1706标识出具有好信道质量的小基站1704,则终端可通过多连接性功能添加与小基站1704的连接,来同时配置与宏基站1705和小基站1704两者的连接。
如果终端1706从小基站1704的服务区移出并所以信道质量变差,则终端可通过释放与小基站1704的连接来终止多连接性功能,并仅维持与宏基站1705的连接。其间,在上述解释中,如果在宏基站1701和宏基站1705的移交区域1707中存在小基站,则可在维持与小基站和宏基站的多连接性的同时执行宏基站之间的移交过程。
在现有移动性管理中,终端比较测量的新小区或邻近小区的接收信号(例如,RSRP、RSRQ)与移动性管理事件的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执行移动性控制过程。
在现有移动性管理方法中,根据与其配置单一连接的服务小区确定阈值。作为选择,在CA环境的情况下,基于主小区(PCell)或辅小区(SCell)确定阈值。在该情况下,对于所有小区,如果由于SCell的接收信号变得比PCell的接收信号更好所以满足事件条件(例如,3GPP LTE系统中的事件A3),则执行将对应SCell改变为PCell并将PCell改变为SCell的移交过程。
然而,当维持多连接性的配置的终端移动时,需要进一步考虑。即,即使当由于终端测量的小区的接收信号比宏小区的接收信号更好所以满足移交事件时,终端也能释放与宏基站的连接,并且如果新小区是小基站,则执行向新小区的移交。所以,根据测量的小区是小基站还是宏基站,用于确定是否满足触发移交的A3事件的标准应变得不同。
为此,在图3B中图示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第二示例的情况下,应在宏基站的M-RRC中配置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和报告,并且应生成相关控制消息。这里,可在用于相关配置的控制消息中添加新字段(例如,“celltype”参数,对于宏小区变为“1”,或者对于小小区变为“0”),或者可使用现有字段(例如,“measId”可被用作区分用于宏小区或小小区)来标识对应小区的类型(宏小区或小小区)。
基于上述信息,当前情况可被标识为终端通过测量报告的传送触发移交,终端简单报告测量报告,或触发构成多连接性的小小区的添加/改变/释放。
作为其他方法,存在向宏小区和小小区单独分配系统信息中包括的诸如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和唯一小区标识符(CGI)的小区标识符的方法、以及使得终端通过使用附加方法标识附近小区是宏小区还是小小区的方法。
终端可周期性地或当发生事件时向基站报告测量结果。这里,在终端根据事件的发生报告测量报告的情况下,当在事件的发生之后触发时间(TTT)定时器期满时,终端可报告测量结果。使用TTT定时器用于防止当发生触发移交的A3事件时由于即刻报告的测量结果引起的频繁移交而造成的乒乓效应、或者防止移交失败。
然而,对于维持多连接性的配置的终端,关于用于触发和执行移交的参数(包括这样的TTT定时器)的特定考虑是必要的。
换言之,即使在通过附近小区或新小区的信号质量比宏小区(当前PCell)的信号质量更好而标识出满足触发移交的A3事件的情况下,可根据附近小区或新小区是宏小区还是新小区,而使用包括TTT定时器的区别参数。
例如,作为使用两个或多个TTT定时器的方法,可操作两个TTT定时器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或HetNet功能)。
TTT定时器之一(例如,TTT_SCell)可被配置为具有相对较短TTT定时器值,并被使用用于小小区的添加/改变/删除,并且TTT定时器的另一个(例如,TTT_PCell)可被配置为具有相对较长TTT定时器值,并被使用用于触发宏小区的移交。
如果满足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事件的附近小区或新小区是小小区,则终端可被控制以通过使用短TTT_SCell定时器来报告测量结果。相反,如果附近小区或新小区是宏小区,则终端可被控制以通过使用长TTT_PCell定时器来报告测量结果。由此,当附近小区或新小区是宏小区并且其满足A3事件时,基站可通过向终端传送用于宏小区之间的移交的连接重新配置控制消息,来控制终端执行移交过程。
而且,当附近小区或新小区是小小区并且其满足A3事件时,基站可通过向终端传送在多连接性的配置中命令小小区的添加/改变的控制消息、而不是连接重新配置控制消息,来控制终端执行用于配置多连接性的相关控制过程。
除了上面描述的TTT定时器之外,可定义用于小小区管理的附加事件,诸如CA环境中用于SCell管理的A6事件,可区别定义用于各个事件的阈值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或者附加参数可被定义和操作用于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报告、移交故障(HOF)报告等。
■使用一个或多个基站的无线电资源增强用户传送率
在作为基于分组的移动通信系统的3GPP LTE系统中,对于单一基站(eNB),能通过传统CA功能或经由理想回程链路连接的RRH操作多个服务小区,来增强用户传送率。这里,单一基站的含义是通过单一RRC功能管理和控制基站的多个小区,诸如关于区域内的终端的连接配置、无线电资源分配、测量配置和报告、移动性功能等。
然而,当宏小区和小小区通过同一基站中的不理想回程链路连接时,或者当宏小区和小小区属于不同基站时,不可能增强用于传统LTE系统的用户传送率。由此,必须引入新功能,诸如基于小小区的多连接性功能等。
图18示范性图示了其中小基站位于使用小基站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中的宏基站的边界的情况。
如图18中图示的,为了增强位于宏基站的边界中的小基站(区域A)中的用户传送率,应认为在具有不同基站的环境中支持多连接性功能。
即,位于区域A 1804中的终端1805应支持属于宏基站1801的小基站1803和宏基站1802之间的多连接性功能,以便通过附近小基站1803被提供有使用传统CA或CoMP功能不能提供的高QoS服务。
■传递用于多连接性的系统信息
多连接性终端可经由专用控制消息接收其连接被附加配置用于多连接性的、宏基站或小基站的系统信息,或在配置多连接性的过程中从对应基站的广播信道获得该系统信息。
在其中在完成多连接性配置之后、构成多连接性的基站的系统信息改变的情况下,可将对应基站的系统信息的全部或部分经由专用控制消息传送到终端。这里,在其中传送系统信息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可仅传送改变的信息,或者终端可被控制为接收通过提供未改变系统信息的列表而广播的系统信息。当仅提供改变的系统信息块(SIB)或关于未改变SIB的信息时,可使用位图用于指示构成系统信息的SIB之中的改变的SIB。通知改变了哪些SIB的信息可作为用于传送系统信息块的调度信息的SIB1传送,或通过用于系统信息传送的单独资源传送。作为选择,通知改变了哪些SIB的信息可连同通过使用寻呼RNTI(P-RNTI)的寻呼信道传送的系统信息改变消息一起、使用位图信息等来传送。
而且,多连接性终端可从使用P-RNTI向小区中的所有终端广播的寻呼信道上的系统信息改变消息(而不是专用控制消息)获得通知改变了哪些SIB的信息,并基于通知改变了哪些SIB的信息通过广播信道接收从基站向所有终端广播的系统信息。在该情况下,终端可被控制为通过指示改变了哪些SIB而选择性接收仅改变的系统信息,并且信息可按照位图形式表示。关于宏基站的改变的系统信息的信息能经由专用控制消息传送,并且可选择性传送仅改变的SIB。
作为传递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系统信息的另一方法,附加系统信息块或系统信息消息可被定义为包括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所必需的系统信息参数、和多连接性基站的系统信息中的仅公共系统信息块。在构造用于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附加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块或系统信息消息)时,基站可经由专用控制消息向终端传送附加系统信息。而且,当改变构成附加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块或系统信息消息)的参数的全部或一些时,基站可通过基于仅改变的系统信息参数构造专用控制消息或重构整个专用控制消息,来向多连接性终端传送专用控制消息。
在其中终端接收到仅包括公共系统信息或用于多连接性的必要系统信息参数的附加系统信息块或系统信息消息的情况下,终端可从通过广播信道从基站传送的系统信息块获得其他系统信息块或系统信息消息。这里,终端通过专用控制消息接收的系统信息可比通过广播信道接收的系统信息具有更高优先级。然而,当终端接收到指示系统信息的改变的控制消息或寻呼信道消息时,终端应通过使用广播信道或专用控制消息来更新系统信息。
作为另一方法,当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基站如上所述报告系统信息的全部或部分的改变时,多连接性终端可向基站选择性通知终端需要哪个信息,并且基站可将控制消息配置为仅包括终端请求的系统信息,并通过专用控制消息向终端传送该控制消息。
即,基站可向终端传送仅改变的系统信息,或通过位图参数指示改变的系统信息来向终端通知改变的系统信息。标识改变了系统信息的全部或一些的事实的多连接性终端可仅选择自己需要的系统信息,并请求基站向自己传送选择的系统信息。请求必要系统信息的控制消息可按照MAC层控制消息或RRC层控制消息的形式配置,并传送到宏基站或小基站。在特定情况下,可通过使用物理层指示信道或物理控制信道的特定字段来请求系统信息。
接收对于系统信息的全部或一些的传送请求的多连接性基站可配置对应系统信息,并通过专用控制消息将其传送到终端。
多连接性终端可更新存储的系统信息,根据依据该请求从基站接收的改变的系统信息,来执行必要参数和操作的配置。
例如,当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基站(或小区)的系统信息之中的、关于包括物理信道配置的基站(或小区)的无线电资源的分配的系统信息、关于位于相同频率或邻近频率中的小区的小区重新选择的系统信息、相同频率中的邻近小区的列表信息(例如,限制其接入的小区的列表信息(黑列表)、或其接入可能的小区的列表信息(白列表)等)、关于使用诸如WLAN(例如,工业、科学、医学(ISM)频带)的未许可频带的rat间系统的系统信息、或关于诸如MBMS、地震和海啸报警系统(ETWS)、和商业移动报警服务(CMAS)的的服务的系统信息中的一些改变时,多连接性终端可向终端通知以上信息之中存在改变的系统信息。如果向多连接性终端通知系统信息改变,则终端可向基站选择性请求自己必需的系统信息,经由专用控制消息从基站接收对应系统信息,并基于接收的系统信息来更新存储的系统信息。特别是,在其中关于诸如WLAN的未许可频带中存在的系统的系统信息如同单独配置那样传递的情况下,即使当基站没有通知系统信息改变时,终端也能选择性请求和接收对应系统信息。
<用于新载体类型(NCT)小区的控制信道性能增强和接入控制>
3GPP LTE系统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支持各种系统带宽的带宽可伸缩性。而且,LTE系统采用载波聚合(CA)功能,其中单一终端与多个小区同时交换分组数据以增强系统吞吐量。
LTE系统使用作为用于估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质量的公共信号的、物理信道上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然而,为了由终端接收分组数据,除了CRS之外需要附加参考信号。所以,晚于版本-10的3GPP LTE系统采用UE-特定参考信号(DM-RS)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用于信道状态估计,由此CRS的效率与为了CRS传送占用的无线电资源相比降低,并且无效性增加。
由此,能考虑引入非反向兼容新载波类型(NCT)技术,以增强使用小小区的分级小区环境中的谱效率和能量效率。
图19图示了使用NCT小区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配置示例。
如图19中图示的,使用至少一个NCT小区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可通过使用能在没有关联小区的情况下操作的单机NCT小区1906和1907、并通过使用通过关联小区的控制信令是可能的非单机NCT小区1905和1908来配置。
非单机NCT小区可通过如图19的非单机NCT小区1908图示的那样使用宏基站1904作为关联小区、或通过如非单机NCT小区1905图示的那样使用小基站作为关联小区来操作。换言之,小基站1905意味着通过使用CC1作为小基站操作的小区,并通过使用CC11来配置非单机NCT 1905。
另外,单机NCT小区可构造本地接入移动网络,其中它能通过具有到S-GW 1901的S1接口和宏基站1904的小区连接到S-GW 1901。即,尽管单机NCT小区能作为单机NCT小区1906经由不理想回程1902连接到S-GW1901,但是它可如同单机NCT小区1907那样利用具有到S-GW 1901的S1接口的小区、使用不理想回程1910、通过到宏基站1904的连接构造网络。
当然,单机NCT小区1906和宏基站1904可通过使用连接1909配置必要接口。在图19中,连接1909和1910可利用理想回程、不理想回程、或使用射频的无线电信道来配置。
■NCT小区应用到的场景
如图19中图示的,使用NCT小区的本地接入移动网络的配置可被看作将NCT小区分类为使用关联小区执行控制信令的非单机NCT小区、和没有关联小区独立操作的单机NCT小区。
向NCT小区应用的频率可以是除了传统频带之外的新频带。
使用关联小区的非单机NCT小区可操作为宏基站或小基站,并且可按照MBSFN子帧的形式操作,使得能增强MBMS服务或单播服务的效率。
在非单机NCT小区中,可通过关联小区来接收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并且可使用NCT小区的增强PDCCH(ePDCCH)或关联小区的PDCCH通过交叉调度来提供下行链路服务。能通过使用关联小区来提供上行链路服务。
●NCT宏基站:室外小区(提供单播服务)
-在提供MBMS服务的同时,通过关联小区提供相关信令
□关联UL:计数和指示传送
□关联DL:MBMS SIB改变和会话开始通知
●NCT小基站:室内/室外小区(提供单播服务)
单机NCT小区可在无需关联小区的情况下独立提供服务。诸如ePDCCH和增强PHICH(ePHICH)的新控制信道的配置能增强系统性能,并且能引入用于小基站的有效发现信号。
●NCT宏基站:室外小区(提供MBMS服务)
●NCT小基站:室内小区
■物理层信道的配置
宏NCT小区可如同现有小区那样传送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当向宏NCT小区引入缩减CRS时,可通过使用以上信号执行同步配置和跟踪过程。然而,需要更有效的方式,以防止在传统终端的小区搜索过程期间尝试预占NCT小区。
此外,在其中小NCT小区传送传统PSS/SSS的情况下,宏基站的干扰可使得同步信号的检测困难。尽管非单机NCT小区能通过使用兼容关联小区执行同步配置和跟踪过程,但是单机NCT小区可需要物理信道强度(PCI)的分配、用于PCI的获取的物理信道、和操作增强PSS/SSS的方法。
■下行链路信道的配置
作为用于NCT小区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除了作为ePDCCH传送的物理层控制信道之外,可考虑以下控制信道或信令方法。
●系统信息传送(仅用于单机NCT小区)
-主信息块(MIB)传送:等于现有方法
-SIB传送:等于现有方法
□然而,宏小区干扰的考虑在共信道情况下是必须的。
●PSS/SSS的配置(对于单机NCT小区按优先次序排列)
-与传统PSS/SSS相同的PSS/SSS的可能使用。然而,它们的位置能改变。
□对于宏小区干扰的考虑是必须的□在非PSS/SSS的情况下:用于PCI获取的新物理信道、或使用任意物理信道的映射规则(初步识别)
-在非单机小区的情况下,操作在没有同步信道的情况下是可能的。
●通过其传送H-ARQ ACK/NACK信息的ePHICH的配置
-对于有效HARQ操作需要
●用于NCT小区的关联小区的RA分配和相关信息可通过关联小区的SIB传递
-用于NCT小区的附加SIB的引入、或新字段向SIB2的添加
●关于不具有PDCCH的子帧的考虑
-PRB映射方法
-用于缩减CRS、CSI-RS和DM-RS的资源分配方法
-PCFICH=0配置改变
□当前:不支持PDSCH的载波上的子帧
□改变:NCT小区上的解释的添加
□或,在SIB1信息中指示
■用于单机NCT小区的接入控制方法
对于单机NCT小区,应传送以上解释的同步信道(例如,PSS/SSS等)和最小系统信息(例如,MIB、SIB1、SIB2),以便终端获得用于配置物理层信道所需要的最小信息,诸如下行链路物理层同步、系统带宽、小区标识符、和随机接入资源,而没有关联小区的帮助。
而且,当缩减CRS的测量不足以由终端发现NCT小区或执行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时,如果必要的话,需要附加参考信号的引入或RS传送的修改。而且,必须分析增强控制信道(ePDCCH)的引入给予NCT小区环境什么效果。例如,需要增强用于SIB/SIB2传送资源、寻呼信息资源、和RA应答传送资源的调度方法。
■公共搜索空间的配置
尽管假设将ePDCCH用作NCT小区的物理层控制信道,但是对于用于随机接入、寻呼和系统信息接收的公共搜索空间的考虑并不令当前ePDCCH满意。
由此,需要终端接收以下消息的公共搜索空间的设计。
●当对NCT小区执行RA过程时的RA应答消息
●来自NCT小区的寻呼信息
●包括NCT小区的SIB1的系统信息块
使用未许可频带的基于LTE的系统或WLAN系统可被看作NCT小区的的特定情况。例如,使用未许可频带的基于LTE的系统(例如,未许可-LTE(U-LTE))的节点(例如,基站、小区、或新类型接入点(AP))可以不传送调度信息用于无线电资源分配。而且,U-LTE节点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可在作为关联小区的LTE基站(小区)中通过使用现有交叉调度方法来传送。在该情况下,终端可通过从作为关联小区的LTE小区传送的物理层控制信道或物理层共享信道,来接收U-LTE节点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
■多连接性配置中的功率余量报告(PHR)和缓冲状态报告(BSR)报告方法
维持与基站的连接的终端向基站报告功率余量信息,用于配置终端的最大传送功率和上行链路传送的传送功率。而且,终端向基站报告缓冲状态信息用于上行链路调度。这些报告信息可如同配置为MAC控制消息(控制PDU)那样传送。
图20图示了用于多连接性的为了报告PHR和BSR而使用的MAC控制消息的配置示例。
如图20中图示的,MAC消息可包括MAC报头2001和MAC有效载荷2002。
MAC报头2001可包括多个MAC子报头2007、2008、2009等。MAC有效载荷2002可包括MAC控制消息2003和2004、MAC SDU 2005、和填充部分2009。
PHR或BSR信息可被配置为MAC控制消息2003和2004。而且,MAC子报头2007或2008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CID)可指示对应MAC控制消息是否是PHR、BSR、或其他MAC控制消息。
在其中BSR根据通过连接配置控制消息或连接重新配置控制消息进行的逻辑信道配置(例如,“LogicalChannelConfig”消息)报告特定逻辑信道组(LCG)的缓冲状态的情况下,它可在如图20的BSR类型1 2019图示的包括对应LCG ID和缓冲尺寸信息的MAC控制消息中传送。作为选择,在其中对于终端配置两个或多个LCG的情况下,为了报告所有LCG的缓冲状态,它们被配置在如图20的BSR类型2 2020图示的MAC控制消息中传送。
关于用于区分LCG的LCG ID,当进行多连接性的配置或重新配置时,LCG ID可被限制为仅通过宏基站配置。而且,在其中在多连接性配置中仅通过特定基站提供LCG的情况下,为了终端标识LCG ID和提供它的基站,相关控制信息可被包括在用于多连接性的配置或重新配置的控制消息中,或者可使用附加控制消息用于向终端报告。
然而,在其中配置多连接性的情况下,控制消息可根据传送实体而变化。例如,在其中如图3a中图示的RRC功能位于宏基站中、并且通过宏基站的RRC功能生成并传送所有RRC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如上面解释的,终端可通过使用图19的BSR类型1 2019执行用于单一LCG的报告,或通过使用图19的BSR类型2 2020的MAC控制消息配置执行用于相应LCG组的报告。
然而,在其中宏基站和小基站所提供的服务的属性不同的情况下,即,仅通过宏基站提供特定服务(例如,实时服务)并且每一基站提供附加调度功能的情况下,缓冲状态报告方法应变得不同。例如,可考虑对于配置多连接性的终端配置三个LCG组LCG0、LCG1和LCG2、实时服务属于LCG1、并且仅小基站提供LCG2服务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向宏基站传送的缓冲状态信息应包括LCG1信息而非LCG2信息。而且,向小基站传送的缓冲状态信息应包括LCG2信息而非LCG1信息。由此,当终端通过使用BSR类型1来报告缓冲状态时不存在问题。然而,如果终端通过使用BSR类型2来报告缓冲状态,则应在终端和宏基站之间显式或隐式认识到向宏基站传送的BSR信息不包括LCG2的缓冲状态信息。而且,应在终端和宏基站之间显式或隐式认识到向小基站传送的BSR信息不包括LCG1的缓冲状态信息。
而且,在其中如图3b中图示的将RRC功能划分为宏基站的M-RRC和小基站的s-RRC、并且s-RRC可能通过使用附加逻辑信道配置控制消息来配置用于提供服务的逻辑信道的情况下,逻辑信道配置控制消息中的包括上行链路逻辑信道上的LCG配置的配置信息应被配置为可区别M-RRC和s-RRC。而且,该配置信息应由终端单独管理。由此,上行链路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可具有用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不同逻辑信道配置,并由此LCG的配置可不同。在该情况下,即使当使用图20的MAC控制消息配置时,终端也应单独生成和传送关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MAC控制消息。为此,用于MAC控制消息的MAC子报头的LCID可被单独分派到宏基站和小基站。
然而,即使对于图3b的方案,当仅通过宏基站的M-RRC配置上行链路逻辑信道、并且小基站的s-RRC仅基于M-RRC作出的逻辑信道配置来执行调度操作时,能如以上方案中解释的那样通过使用BSR类型1来报告特定LCG ID的缓冲状态信息,或者能通过使用BSR类型2来报告小基站控制的逻辑信道的缓冲状态信息。在该情况下,BSR类型2的缓冲状态信息并不是BSR尺寸#0、BSR尺寸#1、BSR尺寸#2和BSR尺寸#3的所有信息,而可以根据终端向宏基站还是小基站传送缓冲状态信息、按照(BSR尺寸#0,BSR尺寸#2,BSR尺寸#3)、(BSR尺寸#0,BSR尺寸#1,BSR尺寸#2)等的形式来配置。作为选择,BSR类型2的缓冲状态信息可被配置为包括BSR尺寸#0、BSR尺寸#1、BSR尺寸#2和BSR尺寸#3的所有信息,并将不必要的LCG的缓冲尺寸(例如,以上示例中的BSR尺寸#1或BSR尺寸#2)指示为“0”。
作为在多连接性配置中控制缓冲状态报告的另一方法,可对于宏基站和小基站或者经由用于操作MAC功能的参数配置控制消息(例如,LTE系统的MAC-MainConfig消息)根据服务属性,来单独配置用于缓冲状态报告的定时器值(例如,periodicBSR-Timer、retxBSR-Timer等)。
作为另一方法,终端可通过使用BSR类型2向宏基站或小基站传送周期性缓冲状态报告或规则缓冲状态报告。而且,终端非周期性或频繁传送的缓冲状态报告(例如,LTE系统的填充BSR)可通过仅使用BSR类型1仅传送到负责对应服务的调度的特定基站(宏基站和小基站之一)。
用于在预定持续时间中限制不必要频繁的BSR传送的定时器(例如,sr-ProhibitTimer)可被独立管理用于构成多连接性的各个小区。作为选择,当配置多连接性时,用于宏基站或小基站的定时器值(sr-ProhibitTimer)可被配置为“0”。
换言之,在其中基站提供不同LCG服务的情况下,终端可向宏基站传送用于LCG1的BSR,并向小基站传送用于LCG2的BSR。在该情况下,如果共同使用当配置多连接性时设置的单一sr-ProhibitTimer值,则可出现其中在定时器期满之前用于LCG2的BSR不能被传送到小基站的问题。由此,能对于构成多连接性的每一小区独立管理用于限制不必要频繁的BSR传送的定时器(例如,sr-ProhibitTimer)。作为选择,宏基站或小基站的定时器值当配置多连接性时可被配置为“0”,或者可根据服务属性(例如,对于每一LCG)而被配置为不同值。
能根据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执行上述BSR消息生成和报告。
即,终端可根据在多连接性环境中用于配置逻辑信道的控制消息基于优先级来生成BSR消息,并向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的基站传送,这将在以下描述中解释。例如,在其中对于宏基站和小基站不同地配置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情况下,终端可被控制为根据对于各个基站不同配置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来生成和传送BSR消息。
多连接性终端管理对于终端连接到的各个基站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即,通过其经由宏基站(或小基站)提供服务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在对应基站内有效。由此,在其中通过使用多连接性功能通过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服务相同逻辑信道的情况下,终端可通过考虑属于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每一个的逻辑信道,对于各个基站不同地配置和管理多连接性服务下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例如,尽管多连接性服务下的逻辑信道在宏基站中具有第三优先级,但是其可在小基站中具有第一或第二优先级。
所以,当通过多连接性提供服务时,可在用于配置逻辑信道的控制消息中、对于各个基站单独配置逻辑信道的优先级、prioritisedBitRate、bucketSizeDuration或logicalChannelGroup参数。这里,优先级参数指示对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等级。而且,prioritisedBitRate参数是根据对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表示比特率的信息,并被表示为在单位时间持续时间终端传送的信息数量(比特或字节)。
作为用于对于各个基站配置用于配置逻辑信道的控制消息的方法,可使用这样的方法,其中在单一控制消息(例如,分离信息元素(IE)或字段)中对于各个基站配置优先级、prioritisedBitRate、bucketSizeDuration或logicalChannelGroup参数。作为选择,可对于各个基站配置包括优先级、prioritisedBitRate、bucketSizeDuration或logicalChannelGroup参数的单独附加控制消息。
图21图示了用于配置专用无线电资源的控制消息“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的示例。
如图21中图示的,在用于配置专用无线电资源的控制消息“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中,可对于宏基站和小基站单独配置信息元素“logicalChannelConfig”。
在图21中图示的消息示例中,“logicalChannelConfig_MeNB_DC”意味着在多连接性期间用于宏基站的逻辑信道配置IE,并且“logicalChannelConfig_SeNB_DC”意味着在多连接性期间用于小基站的逻辑信道配置IE。
图22图示了用于配置专用无线电资源的控制消息中的“logicalChannelConfigIE”的示例。
关于多连接性功能,作为用于对于各个基站分离逻辑信道配置参数的方法,可使用对于宏基站和小基站分离“logicalChannelConfig IE”中的参数的方法,如图22中图示的那样。
如图22中图示的那样,构成上行链路参数“ul-SpecificParameters”的子参数的全部或一些可被单独选择性配置为宏基站参数(例如,priority_MeNB_DC、prioritisedBitRate_MeNB_DC、logicalChannelGroup_MeNB_DC)或小基站参数(例如,priority_SeNB_DC、prioritisedBitRate_SeNB_DC、logicalChannelGroup_SeNB_DC)。
作为选择,logicalChannelConfig IE中的上行链路参数“ul-SpecificParameters“可被划分为用于宏基站(例如,ul-SpecificParameters_MeNB_DC)和用于小基站(例如,ul-SpecificParameters_SeNB_DC)的控制消息。
作为另一方法,为了简化用于配置逻辑信道的控制消息的配置,逻辑信道的优先级、prioritisedBitRate、bucketSizeDuration或logicalChannelGroup参数可在不分离基站的情况下在单一逻辑信道配置控制消息中配置,并传送到终端。在该情况下,对于仅通过对应基站提供的服务,可通过使用隐式方法来重新排列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使得能向各个基站应用不同优先级。例如,在其中宏基站提供数据载体(DRB)LCH#1和LCH#2并且小基站通过使用多连接性功能提供数据载体LCH#2的情况下,可配置并传送将LCH#1的优先级设置为“1”并将LCH#2的优先级设置为“2”的单一控制消息。在该情况下,终端接收用于配置逻辑信道的控制消息,对于宏基站的数据载体根据接收的控制消息向LCH#1应用优先级“1”并向LCH#2应用优先级“2”,并根据应用的优先级操作。然而,尽管在控制消息中将LCH#2的优先级设置为“2”,但是由于LCH#1的服务不由小基站提供,所以终端可实质上向LCH#2应用优先级“1”,并根据应用的优先级操作。
为了宏基站和小基站向配置多连接性的终端有效传送数据,终端可向宏基站报告在预定持续时间中从小基站接收的数据的尺寸(数据量)。
换言之,终端可经由多连接性配置参数或单独控制消息向宏基站报告在预定持续时间中从小基站接收的数据的尺寸。这里,终端可根据配置的参数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向宏基站报告数据的尺寸。
当宏基站从终端接收到关于数据的尺寸的信息时,它可估计用于小基站具有的对应服务(或载体)的传送缓冲器的尺寸,并基于估计的传送缓冲器的尺寸执行向小基站的分组数据转发。
对于上述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流控制,小基站可经由基站间接口向宏基站传递关于在传送缓冲器中剩余的数据的尺寸的信息用于多连接性终端。
然而,在其中小基站通过使用不理想回程(即,不理想回程)向宏基站传送关于传送缓冲器的信息和数据转发的请求消息、并且宏基站在接收到请求消息时执行向小基站的数据转发的情况下,存在由于使用不理想回程两次导致的等待时间。
所以,如果多连接性终端向宏基站直接传递关于在预定持续时间中从小基站接收的数据的尺寸的信息,则能降低由于不理想回程导致的等待时间。
终端可连同BSR信息向宏基站传送关于在预定持续时间中从小基站接收的数据的尺寸的信息。作为选择,终端可按照MAC控制消息或RRC控制消息的形式向宏基站报告数据的尺寸的信息。
在宏基站按照RRC控制消息的MAC控制消息的形式配置参数设置信息以控制终端报告关于从小基站接收的数据的尺寸的信息之后,当配置多连接性时,宏基站可连同其他控制消息一起向终端传送该控制消息,或者通过使用单独控制消息来传送该控制消息。这里,参数设置信息可包括关于单位时间、报告周期、报告条件、或接收数据的尺寸(或范围)的配置信息。该单位时间可意味着其中估计从小基站接收的数据的尺寸的预定时间。
关于流控制,宏基站可存储已向小基站转发的数据。如果通过从小基站或终端传送的控制信息标识出完成向小基站转发的数据的接收,则宏基站可删除存储的数据,并向小基站转发新数据。例如,在其中小基站向宏基站传递关于已完成其传送的数据的信息(例如,对应载体的分组序列号(SN))的情况下,宏基站可标识从小基站接收的信息,并删除存储的与标识的信息对应的数据。然后,宏基站可向小基站传递通过使用多连接性提供的服务的新数据。作为选择,在其中终端向宏基站报告关于完成其接收的数据的信息(例如,对应载体的分组序列号(SN))的情况下,宏基站可从存储的数据中删除与关于数据接收的完成的信息对应的数据,并向小基站转发新数据。
当支持多连接性的小基站改变时,需要基于宏基站、小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控制信息交换而执行的上述流控制。例如,当向终端提供多连接性的小基站改变时,在小基站重新配置的过程中可需要向新添加的目标小基站或宏基站传递在提供服务的小基站(即,源小基站)中剩余的数据的过程。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数据转发,宏基站可向小基站传送所存储的数据之中的、仅排除了完成其从源小基站向终端的传送的数据或在终端中完成其接收的数据之外的数据。通过上述转发过程,即使当改变支持多连接性的小基站时,仍可保持服务连续性。由此,即使当向多连接性终端提供服务的小基站改变时,宏基站仍可以不向新的小基站或新的宏基站不必要地传递在源基站中剩余的数据。
另一方面,在其中终端向宏基站报告关于完成其接收的数据的信息(例如,对应载体的分组SN)的情况下,当小基站改变时,宏基站可如上所述执行数据转发,以有效提供多连接性功能而没有不必要的数据转发。
使用PHR用于由终端报告终端的标称最大传送功率与相应连接小区的UL-SCH或PUCCH的估计功率之间的差别,并用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关于PHR,可通过在用于配置MAC功能的参数的控制消息(例如,LTE系统的“MAC-MainConfig”消息)中包括的“phr-config”信息中设置“periodicPHR-Timer”、“prohibitPHR-Timer”和“dl-PathlossChange”,来配置与终端的PHR相关的参数。
例如,当“prohibitPHR-Timer”期满并且存在通过上行链路的传送机会时,如果发生大于“dl-PathlossChange”的路径损耗改变,则终端可向服务小区传送PHR MAC控制消息。这里,服务小区是在终端最后传送信号之后的路径损耗估计的基准。
为了支持多连接性功能,可向终端传送关于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传送功率差的信息,或者可引入用于配置小基站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的附加参数,由此终端能通过考虑其服务区彼此不同的宏基站和小基站,来控制终端的传送功率。
即,为了由终端考虑到根据终端向哪个基站(宏基站或小基站)传送导致路径损耗不同、而控制其传送功率,应对于宏基站和小基站单独提供关于路径损耗估计基准的信息。
为了支持多连接性功能,终端可通过分离向宏基站传送的情况和向小基站传送的情况,而生成用于PHR的MAC控制消息,并向对应基站传送MAC控制消息。在该情况下,终端可通过使用现有PHR 2010和扩展PHR 2013MAC控制消息,向对应基站报告PHR信息,如图20中图示的那样。
■与WLAN互相作用的方法
通过使用无线LAN系统卸载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在本地接入移动网络中是重要的。然而,由于WLAN系统和移动通信网络具有不同接入方案、无线电资源结构、调度方式等,所以通过以上两个系统的集成获取服务连续性(无缝方案)具有难度。
作为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WLAN功能的一些可由无线电接入网(RAN)支持,由此使得WLAN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更有效地互相作用。例如,通过改进终端执行的搜索接入点(AP)的过程、或通过向终端传递服务属性信息,可增强两个系统的互相作用的性能。
如果在支持WLAN和移动通信系统两者的终端所执行的AP发现中不存在限制,则终端的功耗可变大。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通常使用其中仅当用户激活终端的WiFi功能时、终端搜索AP的方法。除了这样的通常方法之外,可使用其中即使当激活WiFi功能时终端仍通过使用附加定时器周期性搜索AP的方法、或其中移动通信系统向终端提供关于AP的信息并且终端仅搜索对应AP的方法。
图23是图示了使用WLAN系统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卸载过程的消息序列图。
参考图23,移动通信基站2302与系统中的WLAN AP 2330通过控制信令2313交换或收集用于数据卸载、AP发现、或测量的信息(S2314)。
基站2302可经由系统信息向终端2310传送关于能控制或连接到的AP的信息(例如,服务集合标识符(SSID)、WLAN频带信息、位置信息等)和与AP的测量相关的信息(例如,AP测量阈值、测量周期定时器信息等)(S2301)。作为选择,基站2320可经由专用控制消息向支持WLAN的终端2310传送关于AP的信息和与AP的测量相关的信息(S2301)。
关于终端是否支持WLAN的信息可从终端的容量的方面获得。可通过使用LTE系统的特征组指示(FGI)信息向移动网络传递关于终端支持的WiFi(或WLAN)功能的信息(例如,支持的WiFi版本、可使用频带、用于WiFi的无线电容量信息等)。当终端在移动网络中注册时,或者当终端配置与移动网络的连接时,可向移动网络报告终端的WiFi-相关FGI信息。
支持WLAN的终端2310向基站2320报告WiFi-相关信息(S2302)。这里,终端的WiFi-相关信息报告可意味着生成和传送与以下情况对应的控制消息,其中用户激活或失活WiFi(即,接通/关断WLAN功能)的情况、或其中用户通过终端的用户界面点击或触摸WLAN图标而尝试扫描WLAN AP的情况。通过上述WiFi-相关信息报告过程,终端310可向基站2320报告关于是否激活终端的WLAN功能或用户是否期望使用WLAN功能的信息。从终端2310向基站2320传送的控制消息可被配置为MAC控制消息、RRC控制消息、或上层消息(例如,非接入层(NAS)消息或应用层信息)。而且,当终端2310仅向基站2320通知关于是否激活WLAN功能或是否尝试扫描WLAN AP的信息时,终端2310可仅传送指示位信息,其指示在物理层控制信道的字段中包括的内容,或者具有构成MAC或RRC控制消息的字段信息的形式。
其间,在图23中图示的过程中,仅当通过步骤S2302终端报告尝试扫描WALN AP时,步骤S2301中解释的基站可被配置为向终端传送专用控制消息,包括关于终端位于的区域的邻近AP的信息、它们的测量相关信息、或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ANDSF)相关信息消息。即,可交换图23的步骤2301和S2302的执行顺序。当在步骤S2301之前执行步骤S2302时,基站2320可在步骤S2301通过单独控制消息向终端2310传送关于邻近AP的信息和它们的测量相关信息,而不是向终端2310传送系统信息。
而且,当基站2320在步骤S2302接收到指示终端尝试扫描WLAN APS的消息时,基站2320可接通或激活在终端位于的区域中的、基站2320控制或者能连接的WLAN AP。即,当基站2320根据当前正向终端提供的服务或终端重新请求其配置的服务的属性、确定通过WLAN执行数据卸载时,基站2320可通过控制信令步骤S2314接通或激活与终端相邻的、已操作的WLAN AP或可控制的WLAN AP,由此通过对应WLAN AP执行数据卸载以提供服务。
其间,位置与终端相邻的WLAN AP 2330可根据利用其维持控制信令的基站2320的请求或控制执行接通/关断,或根据通过网络的操作、管理和维护(OAM)的功能的控制执行接通/关断。
在接通或激活时,WLAN AP 2330可向终端传送信标或广告信息(S2304)。
终端2310可基于从基站2320接收的AP信息或测量相关信息(例如,AP测量阈值、测量周期定时器信息等)对邻近WLAN AP执行测量(S2305)。
然后,终端2310可向基站报告所测量的邻近WLAN AP的接收功率(例如,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号对干扰比(SIR)、比特能量/噪声功率(EbNo)、接收信道功率指示符(RCPI)、接收信号对噪声指示符(RSNI)等)(S2306)。
在S2306中,仅当WLAN AP的接收功率大于AP测量阈值时,终端可向基站2320报告关于WLAN AP的信息和测量结果。
另一方面,如果在预定时间结束之前没有从终端2310报告测量结果,则基站2320可确定邻近AP的接收功率不满足终端2310中的AP测量阈值。在该情况下,基站2320可经由步骤S2314的控制信令请求WLAN AP 2330调整传送功率,或者经由单独控制信令向终端2310传送关于可用AP的附加信息(例如,SSID、WLAN频带信息、地点信息等)和/或测量相关信息(例如,AP测量阈值、测量周期定时器信息等),以便终端2310测量或搜索新AP。
在其中在步骤S2305中所有WLAN AP的测量的接收功率不满足测量阈值的情况下,终端可基于从基站2320接收的测量相关信息来配置测量周期定时器,并在定时器期满之前停止测量或搜索AP,由此使得终端2310的不必要功耗最小化。
一旦从终端2310接收到测量结果报告,基站2320可基于测量结果确定是否通过WLAN AP执行数据卸载(S2307),并然后向WLAN AP 2330传递与数据卸载相关的信息(S2308).
而且,基站2320可向终端2310传送用于命令使用WLAN AP 2330的数据卸载的控制消息(S2309)。这里,命令数据卸载的控制消息可包括对应AP的SSID信息、数据卸载的目标服务的服务标识符信息、数据卸载开始定时信息等。而且,控制消息可包括用于拒绝数据卸载的控制信息。
一旦从基站2320接收到命令数据卸载的控制消息,终端2310可从控制消息获得对应AP的SSID信息、数据卸载的目标服务的服务标识符信息、和数据卸载开始定时信息。然后,终端2310可基于获得的信息通过WLAN AP开始数据传送/接收(S2310)。
终端2310能通过上述数据卸载过程通过搜索WLAN AP或对于WLAN AP执行测量,来降低不必要功耗。而且,WLAN AP能通过使用上述过程降低功耗。
终端2320可通过与终端2310的协商如图23图示确定是否使用利用WLAN AP的数据卸载功能。即,基站2320可向终端2310传送请求或标识是否使用利用WLAN AP的数据卸载功能的控制消息。作为选择,基站2320可通过使用系统信息向终端2310传送请求关于是否支持数据卸载功能的报告的信息。作为选择,终端2310可在配置与基站2320的连接时、向基站2320传送关于是否支持数据卸载功能的信息,或者通过使用终端的容量信息(例如FGI信息)来指示它。作为选择,当终端2310从基站2320接收请求或标识是否使用数据卸载功能的控制消息时,终端2310可根据终端2310的选择或用户的手动选择,通过向基站2320传送确认数据卸载功能的使用的控制消息的过程,来确定是否使用数据卸载功能。确认数据卸载功能的使用的以上过程可根据从终端2310到基站2320的请求来执行,或者通过根据预先配置的配置信息或用户的手动选择在请求服务的连接配置阶段传送相关信息来执行。
关于根据用户选择的数据卸载功能的使用,终端可通过终端的显示部件显示以下信息,并通过确认动作(例如,点击或触摸对应图标)来执行相关过程。
●用于确认是否使用数据的请求(或标识)信息
●指示是否存在与终端相邻的可使用WLAN AP的信息
关于移动通信系统和WLAN系统的交互作用,如上所述,基站可基于与终端(或,终端的用户)的协商确定是否执行使用WLAN AP的数据卸载,并通过使用WLAN AP的数据卸载来提供服务。
即,在其中终端向基站报告WLAN信息的情况下,用户配置意味着WLAN的使用的WiFi的激活,或者用户通过终端的用户界面选择WLAN的使用来传送指示尝试扫描WLAN AP的控制消息,可通过图23的过程的全部或部分来提供使用WLAN AP的服务。例如,在图23的步骤S2302中,终端2310可尝试扫描WLAN AP,并且还使用通过步骤S2301或另一方法获得的AP信息向基站2320请求向WLAN AP的服务切换或与WLAN AP的合作服务。在其中终端在步骤S2302向基站2320请求向WLAN AP的服务切换或与WLAN AP的合作服务的情况下,终端230可向基站2320报告获得的AP信息(例如,SSID、AP的接收信号强度、AP的负荷信息等)。已在步骤S2302从终端2310接收到向WLAN AP的服务切换或与WLAN AP的合作服务的请求的基站2320可基于终端的请求和报告的信息,确定是否执行使用WLAN AP的数据卸载,并向终端2310传送步骤S2309的命令使用WLAN AP的数据卸载的消息。
基站(或小区)可利用WLAN相关信息和相关参数来配置系统信息块(SIB),其构成向其服务区内的终端传送公共信息的系统信息。其后,SIB可被称为“WLAN SIB”。如图23的步骤S2301中解释的,WLAN SIB可包括关于基站能控制或连接到的AP的信息(例如,SSID、WLAN频带信息、地点信息等)和AP测量相关信息(例如,AP测量阈值、测量周期定时器信息等)。WLAN SIB可被传送到位于基站(或小区)的服务区内的终端。
AP信息可包括一个或多个WLAN AP的列表,并且包括每一WLAN AP的标识符信息、频带、频率带宽、和地理地点信息等。标识符信息作为用于标识AP的标识符,可以是服务集合标识符(SSID)、基本服务集合标识符(BSSID)、或同类扩展服务集合标识符(HESSID)。
而且,WLAN AP的频带和频率带宽信息可包括指示各个WLAN AP的传送频率、系统带宽或列表中包括的各个AP的支持的WLAN标准版本的信息。各个AP的地理地点信息可意味着用于终端的基于地点的服务(LBS)而提供的位置信息、或用于估计终端的位置而提供的信息。
AP测量相关信息可以是AP接收功率的参考值(或阈值),作为用于确定是否切换到WLAN AP正服务的WLAN AP或通过数据卸载正服务的WLAN AP、所使用的AP测量的参考值。例如,基站可通过WLAN SIB向终端提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号对干扰比(SIR)、比特能量/噪声功率(EbNo)、接收信道功率指示符(RCPI)、和接收信号对噪声指示符(RSNI)中的至少一个的参考值(或阈值),作为AP测量相关信息。如果必要的话,终端可测量在通过基站的专用控制消息配置的测量和报告参数中包括的AP的接收信号功率、或WLAN SIB的列表中包括的AP,并向基站报告它们。
而且,WLAN SIB可传送位于基站的服务区内的AP的负荷状态信息。这里,负荷状态信息可以是通过WLAN系统的信标从AP传送的信息、或基站(或小区)通过单独过程收集的信息。为了测量终端能接入的AP的负荷状态信息,终端可尝试接入AP,并向基站(或小区)报告在预定时间段期间(或使用定时器)用于各个AP的接入成功率或失败率。作为选择,终端可向基站报告在预定时间段期间接入各个AP之后、从各个AP接收或向各个AP传送的数据的数量(或传送速度)、数据重传比率、在载波感测(CS)之后占用无线电信道所需的时间、或从信道占用变得必要的时间点到信道被实际占用的时间点所消耗的时间。
基站(或小区)可通过使用与通知系统信息改变的传统方法不同的单独过程,来向终端通知WLAN SIB的改变。例如,为了单独通知WLAN SIB的改变,可按照基站特定方式或系统特定方式在调度标识符(例如,C-RNTI)之中静态分配特定调度标识符。通过上述特定调度标识符(例如,WLAN-RNTI),可向位于基站的服务区内的终端通知WLAN SIB的改变。
在其中终端正通过WLAN功能被服务、假设使用WLAN功能、或激活WLAN功能的情况下,终端可通过检测基站通过其传送调度信息的资源区域中的WLAN-RNTI、并基于WLAN-RNTI所指示的调度信息接收改变的WLAN SIB,而更新存储的信息。
相反,如果终端不使用WLAN功能或者WLAN功能失活,则终端可以不检测WLAN-RNTI,或省略WLAB SIB更新过程。
而且,基站可基于系统信息传送通过使用除了上述方法之外的另一方法来传送与位于服务区中的WLAN AP相关的控制消息。即,基站可通过使用WLAN-RNTI、或通过使用除了WLAN-RNTI之外用于与WLAN系统交互作用所静态分配的另一WLAN-RNTI标识符(例如,WLAN-RNTI2),来传送控制消息。例如,基站可通过使用WLAN-RNTI(或,WLAN-RNTI2)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PDCCH或ePDCCH)传送调度信息。而且,基站可通过应用该调度信息所指示的调制和/或编码方案,通过物理层共享信道(PDSCH)的无线电资源,向终端传送与WLAN系统或基站中的AP的操作相关的控制消息。
用于WLAN系统或基站中的AP的操作的控制消息可通过使用上述WLAN SIB被配置为AP的列表形式。所以,AP列表可包括关于AP的信息(例如,每一WLAN AP的标识符信息、频带、频率带宽、和地理地点信息等)、AP测量相关信息(例如,AP测量阈值、测量周期定时器信息等)、或终端能接入的AP的负荷状态。
如果必要的话,基站可通过使用向终端唯一分配的调度标识符(例如,C-RNTI)而不是WLAN-RNTI(或,WLAN-RNTI2),向终端传送上述控制消息作为专用控制消息。而且,如果必要的话,基站可经由专用控制消息传送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数据卸载目标AP(其后,称为“目标AP”)。
而且,为了支持有效数据卸载功能,基站可通过使用终端的测量结果、基站(或小区)和(多个)AP之间的协商、或网络OAM功能,来选择目标AP。通过选择的目标AP和基站之间的信息交换(或协商),目标AP可向基站传递AP资源分配信息用于(要通过数据卸载来服务的)终端,并且基站可向终端传送所传递的AP资源分配信息。终端可在不执行载波感测过程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用于目标AP的所接收的资源分配信息而被服务,或者通过在目标AP的服务区内使用基于非竞争的载波感测过程而分配的时间/频率资源而被服务。
如上所述,在其中按照列表形式配置用于AP操作的控制消息(其是通过除了WLANSIB和系统信息传送方法之外的另一方法传送的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列表中的AP的序列可指示AP的优先级、或基于负荷状态的接入容易度的排序(例如,按照升序或降序的方式)。
与以上描述不同,基站可通过使用WLAN AP来提供服务,而不与终端或用户协商。
换言之,基站可在配置与终端的连接的同时、或在配置与终端的连接之后提供服务的同时,标识通过WLAN AP提供服务的必要性。然后,基站可在图23的步骤S2301向终端提供WLAN AP信息,并控制终端对WLAN AP执行测量,并报告测量结果。基站可基于测量结果确定通过WLAN AP的服务提供是否是可能的,并且如果可能的话,通过使用WLAN AP来提供服务。此后,当服务结束或不再必须使用WLAN AP提供服务时,基站可完成使用WLAN AP的服务。
为此,当对应终端的WLAN功能失活时,基站可通过向终端传送用于使能WLAN功能的控制消息,而激活终端的WLAN功能。基站可通过使用WLAN AP来提供服务,并且当服务结束时向终端传送用于使得终端的WLAN功能失活的控制消息。基站可向终端传送该控制消息作为RRC控制消息、MAC控制消息、或物理层控制消息。而且,可使用控制消息用于激活或失活终端中的特定WLAN系统,或用于激活或失活仅WLAN AP测量功能。控制消息的目的是通过防止不必要WLAN AP测量来降低终端的功耗。
终端可提供用于激活或失活终端的WLAN功能的部件或方法。例如,用户可配置是否允许基站激活或失活终端的WLAN功能。作为选择,当终端向移动网络初始注册时,或者根据用户是否同意服务预订、终端的容量、或设置条件,可控制是否允许基站激活或失活终端的WLAN功能。
上述使用WLAN AP的数据卸载功能可被操作并定义为LTE系统和WiFi系统之间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间CA功能或无线电资源聚合功能。
灵活聚合诸如LTE和WLAN AP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的无线电资源并向终端提供聚合的无线电资源的功能可被定义为RAT间CA(或,无线电资源聚合)功能。为此,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可利用位于其服务区内的WLAN AP维持图23的步骤S2314的控制信令,并通过将相关信息(RAT间CA相关信息)构造为附加SIB或现有SIB中的附加信息,而向终端传送该相关信息。在该情况下,当终端配置与基站的连接或者从空闲状态预占基站时,终端可通过当配置连接时向基站报告关于WLAN AP的测量结果、或根据用于测量和报告操作的设置参数来报告测量结果,而标识基站能支持利用WLAN AP的RAT间CA功能,并且能通过RAT间CA功能被服务。
而且,为了支持RAT间CA功能,WLAN AP正服务的终端可被控制为测量移动通信基站的接收质量(例如,RSSI、RSRQ、RSRP、SIR、EbNo、EcNo、RSCP等)并向WLAN AP报告它们,WLAN AP可经由控制信令向基站、实体、或支持RAT间CA功能的功能块传送报告的接收质量、基站的标识信息(例如,物理层标识符(PCI)、公共地面移动网络标识符(PLMN ID)、全球小区标识符(GCI)等)、基站的频带或载波索引、波束方向索引或根据波束形成的标识符等。WLAN AP正服务的终端可被控制为通过使用通过上述WLAN AP收集的关于基站的信息来配置与移动通信基站的连接,并且可通过使用RAT间CA功能或将终端的服务实体从WLAN AP改变为基站,来维持服务连续性。
关于经由RAT间CA功能提供用于终端的服务或在WLAN AP和移动通信基站之间切换连接配置,可定义用于触发终端对于基站或WLAN AP的测量和测量的报告的条件(或事件),并且终端可被控制为当满足该条件(或事件)时、向基站或WLAN AP报告测量结果。上述过程可使用图24的过程,这将在以下描述中解释。
图24是图示了用于支持RAT间CA功能的过程的消息序列图。
参考图24,空闲状态的终端2410可预占移动通信基站2420,并经由系统信息从基站2420接收AP信息和测量相关信息(S2401)。
作为选择,终端2410可配置与基站2420的连接,转变到其中收发可能的状态(例如,LTE系统的RRC_connected状态),并从基站2420接收用于配置AP信息和用于测量/报告的控制参数的控制消息(S2402)。
而且,当终端不由WLAN AP 2430服务时,终端2410可通过WLAN AP2430所广播的信标或广告信息,来接收AP信息和测量/报告相关信息(S2403)。
作为选择,终端2410可在与WLAN AP 2430连接并由WLAN AP 2430服务的同时,从WLAN AP 2430接收AP信息和用于测量/报告的控制信息(S2404)。
如果终端2410不处于其通过使用RAT间CA功能维持与基站2420和WLAN AP 2430的连接的状态,则终端2410可通过使用步骤S2402和S2404的仅一个过程来接收用于AP信息和测量/报告相关信息的控制消息。
终端2410可通过使用WLAN AP 2430或基站2420的测量/报告参数(它们通过使用步骤S2401、S2402、S2403和S2404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来配置)来对于WLAN AP 2430或基站2420执行测量。
当基于用于WLAN AP 2430或基站2420的测量/报告相关参数满足条件或事件时,终端2410可向WLAN AP 2430或基站2420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报告测量结果(S2406)。在步骤S2406之前或之后的步骤中,终端的用户或终端可按照单独控制信令消息的形式,向基站2420或WLAN AP 2430传送指示信息,该信息请求RAT间CA功能或RAT间切换的支持,或指示偏好。这样的控制信令消息可被构造为RRC消息、MAC控制PDU、和物理层指示符之一,并且接收到该信令消息的基站2420或WLAN 2430可通过考虑该请求或偏好信息,来确定支持RAT间CA功能还是执行RAT间切换。
已从终端2410接收到关于基站2420的测量结果的WLAN AP 2430或已从终端2410接收到关于WLAN AP 2430的测量结果的基站2420可确定是应用RAT间CA功能还是执行RAT间切换,用于在WLAN AP 2430和基站2420之间改变服务连接实体(例如,是否执行用于维持服务连续性的操作,诸如RAT间移交或切换)(S2407)。如果存在用于控制RAT间CA功能或RAT间转变的单独实体或功能块,则请求该实体执行RAT间CA功能或RAT间转变。
另外,基站2420和WLAN AP 2430可传送或交换与RAT间CA功能或RAT间切换相关的信息,以准备RAT间CA功能或RAT间转变(S2408)。
然后,基站2420或WLAN AP 2430可向终端传送用于命令或拒绝RAT间CA功能或RAT间切换的控制消息(S2409)。
已接收到命令RAT间切换的控制消息的终端2410可将其服务点从基站2420改变为WLAN AP 2430,并通过维持与WLAN AP 2430的连接而从WLAN AP 2430接收服务。
作为选择,终端2410可将其服务点从WLAN AP 2430改变为基站2420,并通过配置与基站2420的连接而从基站2420接收服务(S2411)。
其间,已接收到拒绝RAT间切换的控制消息的终端2410可在相关定时器期满或新事件发生之前,从其当前服务实体接收服务,而不执行RAT间CA功能或RAT间切换,或者请求利用基站2420的载体的重新配置。
如果终端2410接收到命令执行RAT间CA功能的控制消息,则终端2410可通过配置或维持与WLAN AP 2430和基站2410两者的连接,来接收服务。在其中终端通过使用RAT间CA功能从基站2420和WLAN AP 2430接收服务的情况下,可根据服务的类型、形式或需求来限制基站2420和WLAN AP2430所提供的服务。而且,在其中终端通过聚合基站2420和WLAN AP2430的无线电资源来接收服务的情况下,终端240可维持包括用于资源分配的调度信息和反馈信息的控制信息传送信道,或者向基站2420和WLAN AP 2430单独传送控制信息。而且,可使用动态分配、静态分配、或半静态分配,用于分配调度信息和控制信息传送信道的资源。在使用静态(或半静态)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可保留基站2420或WLAN AP 2430的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即,可预先分配用于通过基站2420或WLAN AP 2430的无线电资源传送数据的传送时间或周期,或者可对于其分配特定频带(或(多个)副载波)。
诸如包括图23和图24中解释的数据卸载的WLAN AP和基站之间的一起操作功能、和RAT间无线电资源聚合的基站的功能(即,交互作用触发、数据卸载的确定、提供AP信息、生成基站和WLAN AP之间的控制信令等)可被实现为基站的内部功能或网络中的附加功能。
而且,WLAN AP正服务的终端可支持包括向基站的服务切换或与基站的合作操作的一起操作、或WLAN AP和基站之间的RAT间无线电资源聚合。即,图23和图24中描述的WLANAP 2330和2430正服务的终端2310和2410可向WLAN AP报告关于终端预占的基站2320和2420或邻近基站的测量结果和/或服务切换请求消息。一旦接收到测量结果和/或服务转变请求消息,WLAN AP 2330和2430就可通过使用图23的步骤S2314或图24的步骤S2412的控制信令,向基站2320和2420(或,负责一起操作或RAT间无线电资源聚合功能的节点)传送请求服务切换或合作服务的控制消息。
已从WLAN AP接收到请求服务切换或合作服务的控制消息的移动基站可配置与终端的连接,并提供所请求的向基站的服务切换、或所请求的与基站的合作操作。在该情况下,能使用以下两种方法用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连接的配置。
1)通过寻呼过程配置与终端的连接
2)通过WLAN AP向终端传递服务转变请求的接受信息,并且终端经由随机接入过程配置与基站的连接。
根据从WLAN AP到移动基站的服务切换或合作操作的上述请求,对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连接的配置,终端可向移动基站传送终端的信息(例如,终端标识符、关于作为服务切换的目标的服务的信息(服务类型、诸如QoS的服务属性))和关于基站的测量结果(例如,基站标识符、接收信号信息(RSRQ、RSRP、RSCP、SIR等))。
对于根据方法1)的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连接的配置,基站可基于通过WLAN AP由终端报告的终端和基站的信息,来确定是执行从WLAN AP到基站的服务切换还是执行合作服务。如果确定该服务切换请求的接受,则终端可向终端传送寻呼消息以便配置连接,并提供服务切换或合作服务。与此类似,在其中为了提供服务切换或合作服务而执行寻呼过程的情况下,用于RAT间服务切换/合作服务、WLAN AP和基站之间的一起合作、或RAT间无线电资源聚合的终端信息、WLAN AP信息、服务属性信息、连接载体属性信息等可被包括在寻呼消息中传送。
对于根据方法2)的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连接的配置,基站可基于通过WLAN AP由终端报告的终端和基站的信息,确定是执行从WLAN AP到基站的服务切换还是执行合作服务,并向WLAN AP传递确定结果。通过WLAN AP接收到指示服务切换或合作服务的接受的控制消息的终端可执行向基站的随机接入过程,以便配置与基站的连接,并被提供有服务切换或合作服务。在该情况下,对于终端的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关于对其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基站的信息(基站标识符等)、用于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参数(RA前导码索引、RA资源信息)、要向基站应用的调度标识符(C-RNTI)等可被包括在通过WLAN AP传送的、指示服务切换或合作服务的接受的控制消息中,而传送到终端。
对于服务切换或合作服务,当终端根据方法1)执行寻呼过程或终端根据方法2)执行随机接入过程时,用于RAT间服务切换/合作服务、WLAN AP和基站之间的一起合作、或RAT间无线电资源聚合的终端信息、WLAN AP信息、服务属性信息、连接载体属性信息等可被包括在用于对应RA前导码传送的应答消息(例如,RA应答消息)或终端在接收到RA应答消息之后传送的消息(例如,RA消息3)中而传送。
终端信息可以是终端特定标识符(TMSI,IMSI)、调度标识符(C-RNTI)等,并且WLANAP信息可包括AP标识符(SSID)、AP位置信息等。服务属性信息和连接载体属性信息可包括通过RAT间服务切换/合作服务、WLAN AP和基站之间的一起合作、或RAT间无线电资源聚合而提供的服务的属性信息,并包括构成配置在基站/WLAN AP和终端之间连接的逻辑信道或无线电信道的载体属性信息的参数。
参考图23和图24解释的用于AP和移动通信基站之间的服务切换(例如,数据卸载或服务连续性功能的支持)或合作服务(例如,多连接性功能或无线电资源聚合(RRA)的支持)的方法和过程可不仅被应用到WLAN AP,而且被应用到与未许可频带(例如,ISM频带或TV空白频带)中操作的无线电接入装置的交互作用、服务切换、或合作服务。例如,上述方法和过程可在使用未许可频带基于LTE/LTE-A无线电接入规范的AP类型设备、用于无线回程的收发设备、和移动基站之间的信令过程中使用。即,使用未许可频带基于LTE/LTE-A无线电接入规范的AP类型设备或用于无线回程的收发设备可被用作以上描述中的WLAN AP的替代。
结合本发明中解释的各个定时器操作,定时器的开始意味着定时器的计数器值从初始值(或,单独指定的值或先前值)增加(或减小),定时器的期满意味着当定时器的计数器值满足对于定时器的结束配置的条件时的情况。而且,定时器的停止意味着停止定时器的计数器值的增加(或减小)操作。
尽管已参考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仅进行各种其它修改和改变,而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由两个或更多基站所服务的终端执行的用于使用两个或更多基站的多连接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基站配置传统信令无线电载体SRB;
从第一基站接收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
利用第二基站配置专用于所述多连接性的SRB;
向第一基站传送多连接性配置完成消息;以及
利用第二基站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其中,专用SRB是对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应用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SR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二基站的安全性密钥生成用于所述加密的安全性密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二基站的系统信息改变时,通过所述专用SRB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改变的系统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连接性是双连接性,其中所述第一基站是主基站,并且所述第二基站是辅基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连接性配置完成消息包括由所述终端使用的定时器值,以确定所述多连接性是否被成功配置。
6.一种由第二基站执行的用于支持使用两个或更多基站的多连接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基站接收多连接性配置请求消息;利用终端配置专用于所述多连接的信令无线电载体SRB;
向第一基站传送对于所述多连接性配置请求消息的应答消息;根据从第一基站接收到的多连接性配置命令消息,利用已经完成多连接性配置的终端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其中,专用SRB是对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应用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SR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二基站的安全性密钥生成用于所述加密的安全性密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二基站的系统信息改变时,通过所述专用SRB向所述第二基站传送改变的系统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连接性是双连接性,其中所述第一基站是主基站,并且所述第二基站是辅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连接性配置请求消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半永久调度(SPS)配置信息的用于所述终端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断续接收DRX配置信息和载体属性信息、关于终端的信息、来自终端的测量结果、测量配置参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3-0078605 | 2013-07-04 | ||
KR20130078605 | 2013-07-04 | ||
KR10-2013-0082433 | 2013-07-12 | ||
KR20130082433 | 2013-07-12 | ||
KR10-2013-0085003 | 2013-07-18 | ||
KR20130085003 | 2013-07-18 | ||
KR10-2013-0110554 | 2013-09-13 | ||
KR20130110554 | 2013-09-13 | ||
KR10-2013-0126778 | 2013-10-23 | ||
KR20130126778 | 2013-10-23 | ||
KR20130130541 | 2013-10-30 | ||
KR10-2013-0130541 | 2013-10-30 | ||
KR20140002566 | 2014-01-08 | ||
KR10-2014-0002566 | 2014-01-08 | ||
KR20140015103 | 2014-02-10 | ||
KR10-2014-0015103 | 2014-02-10 | ||
KR20140024561 | 2014-02-28 | ||
KR10-2014-0024561 | 2014-02-28 | ||
KR20140031154 | 2014-03-17 | ||
KR10-2014-0031154 | 2014-03-17 | ||
PCT/KR2014/005918 WO2015002466A2 (ko) | 2013-07-04 | 2014-07-02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연결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제어 방법 및 복수 연결 지원 장치 |
CN201480048208.9A CN105519167B (zh) | 2013-07-04 | 2014-07-02 |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支持多连接的控制方法和用于支持多连接的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48208.9A Division CN105519167B (zh) | 2013-07-04 | 2014-07-02 |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支持多连接的控制方法和用于支持多连接的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30227A true CN110830227A (zh) | 2020-02-21 |
CN110830227B CN110830227B (zh) | 2022-08-19 |
Family
ID=5214425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99361.XA Active CN110830227B (zh) | 2013-07-04 | 2014-07-02 | 用于多连接性的方法 |
CN201811570420.8A Active CN109510697B (zh) | 2013-07-04 | 2014-07-02 | 处理无线电链路故障的方法 |
CN201480048208.9A Active CN105519167B (zh) | 2013-07-04 | 2014-07-02 |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支持多连接的控制方法和用于支持多连接的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70420.8A Active CN109510697B (zh) | 2013-07-04 | 2014-07-02 | 处理无线电链路故障的方法 |
CN201480048208.9A Active CN105519167B (zh) | 2013-07-04 | 2014-07-02 |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支持多连接的控制方法和用于支持多连接的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9763151B2 (zh) |
KR (4) | KR102237240B1 (zh) |
CN (3) | CN110830227B (zh) |
WO (1) | WO2015002466A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88517A (zh) * | 2020-09-07 | 2021-01-05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52753A1 (ja) * | 2005-11-04 | 2007-05-10 | Nec Corporation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USRE49879E1 (en) | 2010-01-12 | 2024-03-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720334B1 (ko) * | 2010-01-12 | 2017-04-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 동작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JP2014072778A (ja) * | 2012-09-28 | 2014-04-21 | Ntt Docomo Inc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JP6259578B2 (ja) * | 2013-03-25 | 2018-01-10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 |
KR102091696B1 (ko) * | 2013-08-08 | 2020-03-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매크로 셀과 스몰 셀 간 스위칭 동작 수행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5023067A1 (ko) | 2013-08-12 | 2015-02-1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기지국 연결 기반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링크 실패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
CN112566160B (zh) * | 2013-08-13 | 2024-10-18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装置 |
KR102071372B1 (ko) * | 2013-09-16 | 2020-01-3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포밍을 고려한 drx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CN105580487B (zh) * | 2013-09-25 | 2019-04-26 | 索尼公司 | 远程通信装置和方法 |
JP6282830B2 (ja) * | 2013-09-26 | 2018-02-2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
JP6251538B2 (ja) * | 2013-10-15 | 2017-12-20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局 |
US9838901B2 (en) * | 2013-10-23 | 2017-12-0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porting a radio link probl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CN105684491B (zh) * | 2013-10-30 | 2020-02-07 | 株式会社Kt | 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配置双连接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4602226A (zh) * | 2013-10-31 | 2015-05-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KR101904951B1 (ko) * | 2013-11-13 | 2018-10-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위한 타겟 셀 검색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5123405A1 (en) * | 2014-02-12 | 2015-08-20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pecial handling of low priority cells |
JP2015153056A (ja) * | 2014-02-13 | 2015-08-24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文書閲覧管理サーバ及び文書閲覧管理プログラム |
EP3107351B1 (en) * | 2014-03-05 | 2018-05-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forwarding control method, controller and access point |
EP3503656A1 (en) * | 2014-03-14 | 2019-06-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
JP6245354B2 (ja) * | 2014-04-14 | 2017-12-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 |
JP6370921B2 (ja) | 2014-04-24 | 2018-08-08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測定実行方法及び端末 |
WO2015170768A1 (ja) * | 2014-05-09 | 2015-11-12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
US20150334767A1 (en) * | 2014-05-13 | 2015-11-19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of Handling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
CN111432420A (zh) * | 2014-06-23 | 2020-07-17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
KR102157185B1 (ko) * | 2014-07-04 | 2020-09-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접속 계층을 통해 서비스 연결을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US9730231B1 (en) * | 2014-07-15 | 2017-08-08 | Ntt Docomo, Inc. | User equipment,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activation timer control method |
US11445493B2 (en) | 2014-07-31 | 2022-09-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176962B1 (en) * | 2014-07-28 | 2020-10-1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006406B2 (en) * | 2014-07-31 | 2021-05-1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occasion configuration |
MX367251B (es) * | 2014-08-07 | 2019-08-1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Alineación de espacios de medición y señales de descubrimiento. |
US20160044591A1 (en) * | 2014-08-07 | 2016-02-11 | Acer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Access Network Detection and Selection |
WO2016021306A1 (ja) | 2014-08-07 | 2016-02-1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10111148B2 (en) * | 2014-08-20 | 2018-10-23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working optimization in connection with cellular handover |
WO2016036154A1 (ko) * | 2014-09-04 | 2016-03-10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포지셔닝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KR102388484B1 (ko) * | 2014-09-12 | 2022-04-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
US9887907B2 (en) | 2014-09-18 | 2018-02-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ase station initiated control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supplemental link |
CN105515740B (zh) * | 2014-09-24 | 2019-05-31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快速信道测量和反馈的方法 |
US10440765B2 (en) * | 2014-09-24 | 2019-10-08 | Apple Inc. | Multi-RAT radio resource aggregation with split bearer support |
US10075888B2 (en) * | 2014-09-25 | 2018-09-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rvice-specific air-interface selection |
US10631287B2 (en) * | 2014-09-26 | 2020-04-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
EP3202217B1 (en) * | 2014-09-29 | 2021-05-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dication to the master e-node b of successful primary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
CN107079305B (zh) * | 2014-10-10 | 2020-09-0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
JP6507556B2 (ja) * | 2014-10-16 | 2019-05-0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20160128130A1 (en) * | 2014-10-31 | 2016-05-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ixed-mode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
US10342066B2 (en) * | 2014-11-07 | 2019-07-02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 connectivity management |
JP2017535206A (ja) * | 2014-11-19 | 2017-11-24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メッセージ伝送方法、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
US9832808B2 (en) * | 2014-12-02 | 2017-11-2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to provide dual connectivity using LTE master eNodeB and Wi-Fi based secondary eNodeB |
US10219178B2 (en) * | 2014-12-02 | 2019-02-2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Channel aggregation using Wi-Fi |
KR102319836B1 (ko) * | 2014-12-16 | 2021-11-0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과 단말 간 통신 방법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06171025B (zh) * | 2014-12-31 | 2019-10-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车联网传输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
WO2016114691A1 (en) * | 2015-01-13 | 2016-07-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network node, a wireless device and respective method performed thereby for use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therebetween in a cell of the network node |
KR102363164B1 (ko) * | 2015-01-19 | 2022-02-1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등급에 기초하여 단말을 스케줄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346585B1 (ko) * | 2015-01-20 | 2022-01-04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이종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의 ca 방법 및 장치 |
US9913290B2 (en) | 2015-01-26 | 2018-03-06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6121731A1 (ja) * | 2015-01-28 | 2016-08-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
WO2016122589A1 (en) * | 2015-01-30 | 2016-08-04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Improvements in handovers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
GB2534865A (en) * | 2015-01-30 | 2016-08-10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089648B2 (en) * | 2015-01-30 | 2021-08-10 | Kyocera Corporation | User terminal for executing dual connectivity |
WO2016122232A1 (ko) * | 2015-01-30 | 2016-08-04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링크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KR102321191B1 (ko) * | 2015-01-30 | 2021-11-03 |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
US10420021B2 (en) * | 2015-02-03 | 2019-09-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selecting network and routing traffic |
US10779354B2 (en) | 2015-03-03 | 2020-09-15 | Kyocera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terminal, and processor |
EP3253132B1 (en) | 2015-03-03 | 2023-02-15 | Kyocera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cessor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terminal and user terminal |
WO2016140409A1 (ko) * | 2015-03-04 | 2016-09-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기 접속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0869344B2 (en) | 2015-03-19 | 2020-12-15 | Acer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radio bearer transmiss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
US10104627B2 (en) * | 2015-03-20 | 2018-10-1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WO2016151459A2 (en) | 2015-03-20 | 2016-09-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network coexistence |
WO2016152140A1 (ja) * | 2015-03-25 | 2016-09-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
US9961718B2 (en) * | 2015-03-27 | 2018-05-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LTE/LTE-A networks including contention-based frequency spectrum |
KR102305115B1 (ko) * | 2015-04-02 | 2021-09-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 설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KR101870022B1 (ko) * | 2015-04-02 | 2018-06-22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무선 베어러 재구성 방법 및 그 장치 |
EP3700276A1 (en) * | 2015-04-07 | 2020-08-26 | Fujitsu Limited | Deactiv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econdary cell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6162744B (zh) | 2015-04-13 | 2021-01-2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分流的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
GB2537404B (en) * | 2015-04-16 | 2018-04-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WLAN-LTE Interworking |
CN107637116B (zh) | 2015-04-18 | 2021-06-08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为lte-wlan聚合系统分配用于wlan网络的小区索引的方法及其设备 |
WO2016169801A1 (en) * | 2015-04-21 | 2016-10-2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Improvements in small cell mobility with dual/multi connectivity |
CN106102092B (zh) * | 2015-04-28 | 2019-09-10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回报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装置及方法 |
US10212732B2 (en) * | 2015-04-28 | 2019-02-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data using contention based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KR102237511B1 (ko) * | 2015-04-29 | 2021-04-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US9918252B2 (en) * | 2015-05-15 | 2018-03-13 | Mediatek Inc. | Rate adaptation for LTE-WLAN aggregation |
KR102055921B1 (ko) * | 2015-05-21 | 2019-12-13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기지국 장치 및 통신 시스템 |
WO2016190254A1 (ja) * | 2015-05-22 | 2016-12-01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
WO2016195735A1 (en) * | 2015-05-29 | 2016-12-08 | Yujian Zhang | Seamless mobility for 5g and lte systems and devices |
US10292080B2 (en) * | 2015-06-10 | 2019-05-14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aggregating WLAN and LTE system |
US9894681B2 (en) * | 2015-06-12 | 2018-02-13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Uplink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US10200177B2 (en) | 2015-06-12 | 2019-02-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Scheduling request on a secondary cell of a wireless device |
US9948487B2 (en) | 2015-06-15 | 2018-04-17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10229135B2 (en) * | 2015-06-22 | 2019-03-12 | Apple Inc. | Cellular network information |
EP3324698B1 (en) * | 2015-07-15 | 2020-09-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2450976B1 (ko) * | 2015-07-31 | 2022-10-0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부차반송파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7022870A1 (en) * | 2015-08-03 | 2017-02-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356653B2 (en) | 2015-08-07 | 2019-07-16 | Intel Corporation | Multi-user based splitting for multi-rat aggregation |
CN106455131B (zh) * | 2015-08-10 | 2022-04-15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wlan承载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GB2541392A (en) * | 2015-08-14 | 2017-02-22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6488473B (zh) * | 2015-08-26 | 2021-10-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9986458B2 (en) * | 2015-08-27 | 2018-05-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itigating constrained backhaul availability betwee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and core network |
US10542547B2 (en) * | 2015-09-01 | 2020-01-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rvice-based cell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
CN108353443B9 (zh) * | 2015-09-07 | 2022-10-25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用于实现多连接的无线电资源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535254B (zh) * | 2015-09-09 | 2022-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多点传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7047831A1 (ko) * | 2015-09-14 | 2017-03-23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베어러를 설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WO2017078503A1 (ko) * | 2015-11-05 | 2017-05-11 |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 비인가 대역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KR102460350B1 (ko) * | 2015-11-06 | 2022-10-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448173B1 (ko) * | 2015-11-19 | 2022-09-2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캐리어 집적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10244527B2 (en) * | 2015-12-18 | 2019-03-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dropping uplink grant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to mitigate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
CN106936560B (zh) * | 2015-12-29 | 2020-04-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帧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17113279A1 (zh) * | 2015-12-31 | 2017-07-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US10536940B2 (en) | 2016-01-12 | 2020-01-14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Discovery signal block mapping |
CN106961713B (zh) * | 2016-01-12 | 2021-07-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接入方法及终端和基站 |
CN112135337A (zh) * | 2016-01-14 | 2020-1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激活类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
WO2017126919A1 (en) * | 2016-01-19 | 2017-07-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adio link failu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JP6480021B2 (ja) | 2016-01-21 | 2019-03-0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ユーザ端末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
EP3409074B1 (en) * | 2016-01-27 | 2023-03-29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split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for different connections |
WO2017131905A1 (en) * | 2016-01-28 | 2017-08-03 | Googl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mobility of user sessions with multi-access connectivity |
TWI578810B (zh) * | 2016-02-02 | 2017-04-11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 小型基地台、大型基地台及用於小型基地台之傳輸協助方法 |
US10560978B2 (en) | 2016-02-04 | 2020-02-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trol plane connectivity for wireless devices |
JP6665298B2 (ja) * | 2016-02-05 | 2020-03-13 |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サービス伝送のための方法、移動局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
JP6682898B2 (ja) * | 2016-02-17 | 2020-04-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の処理方法 |
WO2017146535A1 (en) * | 2016-02-26 | 2017-08-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connected mode discontinuous operation in beamformed system |
CN107135542A (zh) * | 2016-02-26 | 2017-09-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JP6583535B2 (ja) | 2016-03-11 | 2019-10-0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lanシステム、無線lan基地局、無線lan端末、通信方法 |
US11140215B2 (en) * | 2016-03-18 | 2021-10-05 | Plume Design, Inc. | Claiming network devices for a home network in a distributed Wi-Fi network |
US10492114B2 (en) * | 2016-03-22 | 2019-11-26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radio connections with a virtual access point |
US10848281B2 (en) * | 2016-03-28 | 2020-11-24 | Lg Electronics Inc. |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band |
EP3437397B1 (en) * | 2016-03-31 | 2022-10-19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08886761B (zh) | 2016-03-31 | 2023-04-28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网络 |
CN108781347B (zh) | 2016-03-31 | 2022-01-04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操作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的方法 |
EP4109804A1 (en) * | 2016-04-01 | 2022-12-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existance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KR20170112945A (ko) | 2016-04-01 | 2017-10-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기 간 통신과 셀룰라 통신의 공존 방법 및 장치 |
US10200991B2 (en) * | 2016-04-25 | 2019-02-05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ss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WO2017185252A1 (en) * | 2016-04-27 | 2017-11-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amping |
US10028128B2 (en) * | 2016-04-29 | 2018-07-17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Procedures to support network slic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425926B2 (en) * | 2016-05-10 | 2019-09-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additional system information |
JPWO2017195724A1 (ja) * | 2016-05-11 | 2019-03-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 |
WO2017197122A1 (en) * | 2016-05-12 | 2017-11-16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radio resources for vehicle (v2x) communications from an overlapping resource pool |
US10219259B2 (en) * | 2016-05-13 | 2019-02-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based cell selection |
US10362530B2 (en) * | 2016-05-16 | 2019-07-23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access in 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11012577B2 (en) * | 2016-05-18 | 2021-05-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enabling differentiated charging support |
GB2557889B (en) * | 2016-05-24 | 2019-02-2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information provision |
EP3466187B1 (en) * | 2016-05-25 | 2022-01-1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 a 5g radio access network |
WO2017208408A1 (ja) * | 2016-06-01 | 2017-12-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基地局、移動局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WO2017212314A1 (en) * | 2016-06-08 | 2017-12-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aling and using transmit patterns |
US10149193B2 (en) | 2016-06-15 | 2018-12-0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network resources |
CN109315008B (zh) * | 2016-06-24 | 2021-07-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连接通信方法和设备 |
ES2878125T3 (es) * | 2016-06-24 | 2021-11-1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étodo y dispositivo de transmisión de información |
CN109417736B (zh) | 2016-06-29 | 2021-05-11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操作移动通信网络的方法、基站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KR102280393B1 (ko) | 2016-06-30 | 2021-07-21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다중연결 통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JP6645920B2 (ja) * | 2016-07-06 | 2020-02-14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 |
CN107623932B (zh) * | 2016-07-15 | 2019-08-3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系统信息区域或网络区域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
EP3481110A4 (en) * | 2016-07-20 | 2020-02-26 | LG Electronics Inc. -1- | SIB OF INTEREST REQU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20180027430A1 (en) * | 2016-07-20 | 2018-01-25 | Zinwave Limited | Techniques for locating distributed antenna locations |
CN107659947B (zh) * | 2016-07-26 | 2022-08-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状态测量方法及装置、系统 |
CN112218362B (zh) * | 2016-07-26 | 2022-04-12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US10333672B2 (en) * | 2016-07-28 | 2019-06-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mi-persistent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 (MRS) configuration |
WO2018024395A1 (en) | 2016-08-04 | 2018-02-08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WO2018031799A1 (en) * | 2016-08-10 | 2018-02-15 | Idac Holdings, Inc. | Connectivity supervision and recovery |
US11102693B1 (en) * | 2016-08-11 | 2021-08-24 |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igning a mobility parameter to a wireless device operating in connected mode |
CN107734569B (zh) * | 2016-08-11 | 2021-0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TWI666958B (zh) * | 2016-08-11 | 2019-07-21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 支持多連接性的通訊系統及其連接方法 |
CN108781373B (zh) * | 2016-08-12 | 2022-04-08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无线链路失败检测的处理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US10524277B2 (en) * | 2016-08-13 | 2019-12-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ondary base station mobility |
US10645750B2 (en) * | 2016-08-15 | 2020-05-05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Advance scheduling for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ing uplink beacons |
US20180054806A1 (en) * | 2016-08-22 | 2018-02-22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coupling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10574565B2 (en) | 2016-08-22 | 2020-02-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vent trigger for independent links |
WO2018060538A1 (en) * | 2016-09-27 | 2018-04-0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ulti-cell allocation |
CN107889152B (zh) | 2016-09-29 | 2021-10-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空口通信方法和装置 |
US10517023B2 (en) * | 2016-09-29 | 2019-12-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JP6791253B2 (ja) * | 2016-09-30 | 2020-11-2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装置、及び方法 |
EP3301986A1 (en) * | 2016-09-30 | 2018-04-04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mproved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ofdm numerology schemes |
CN109644499A (zh) * | 2016-09-30 | 2019-04-16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用于基于通信系统中的公共资源来控制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
US9942886B1 (en) * | 2016-10-07 | 2018-04-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Variabl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signaling and transmission |
US10165041B2 (en) * | 2016-10-13 | 2018-12-25 | Equalearning Cor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interrupted learning |
RU2720583C1 (ru) * | 2016-10-24 | 2020-05-12 |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с Корп., Лтд. |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параметров луч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
CN109076627B (zh) * | 2016-10-27 | 2022-08-09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建立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
US10848977B2 (en) | 2016-11-02 | 2020-11-24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Dual connectivity with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
US20180124831A1 (en) | 2016-10-29 | 2018-05-03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Dual connectivity scheduling request for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less device |
US10200910B1 (en) * | 2016-10-31 | 2019-02-05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dynamically modify a buffer status report (BSR) timer in a wireless relay |
WO2018083551A1 (en) * | 2016-11-01 | 2018-05-1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Flexible beam configurations for disparate deployment scenarios |
EP3471485A4 (en) * | 2016-11-01 | 2020-02-26 | LG Electronics Inc. -1-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F DYNAMIC VARIABLE SIZ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US10454836B2 (en) | 2016-11-01 | 2019-10-22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apting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US10433352B2 (en) | 2016-11-01 | 2019-10-01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Operatio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node supporting mobilit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0284730B2 (en) | 2016-11-01 | 2019-05-07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charging and performance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CN106797648B (zh) | 2016-11-04 | 2020-12-1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Rrc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EP3536025B1 (en) * | 2016-11-04 | 2020-08-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dentifying a beam for accessing a target cell of a wireless handover |
WO2018082521A1 (en) * | 2016-11-04 | 2018-05-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dio link monitoring |
US10505870B2 (en) | 2016-11-07 | 2019-12-10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sponsive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US10469376B2 (en) | 2016-11-15 | 2019-11-0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network routing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CN108112040B (zh) * | 2016-11-24 | 2021-01-1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US10039006B2 (en) * | 2016-12-05 | 2018-07-31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system providing local data breakout within mobility networks |
WO2018103018A1 (en) * | 2016-12-07 | 2018-06-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 method for managing a high frequency connection a terminal and a base station |
CN106792938B (zh) * | 2016-12-08 | 2020-09-04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面向5g用户为中心网络的基于双连接设计的移动性增强方案 |
US10506640B2 (en) | 2016-12-21 | 2019-12-10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system information |
EP3340518A1 (en) * | 2016-12-21 | 2018-06-27 | Gemalto M2M GmbH | Method for operating a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ng in parallel in a cellular network |
WO2018112849A1 (zh) * | 2016-12-22 | 2018-06-2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非连续接收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US20190342802A1 (en) | 2016-12-27 | 2019-11-0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System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 A connection setup method, user equipment, common central control nod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856151B2 (en) | 2016-12-27 | 2020-12-01 | Bandwidthx Inc. | Radio management based on user intervention |
WO2018125702A1 (en) * | 2016-12-27 | 2018-07-05 | Bandwidthx Inc. | Radio management |
CN108513728B (zh) * | 2016-12-30 | 2021-03-1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系统信息发送方法、系统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
WO2018124953A1 (en) * | 2017-01-02 | 2018-07-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dio network nodes,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10248382B (zh) | 2017-01-05 | 2020-09-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282892B (zh) * | 2017-01-06 | 2019-08-0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的传输方法、中央单元及分布式单元 |
CN108282799B (zh) * | 2017-01-06 | 2022-04-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网元及系统 |
US10264075B2 (en) * | 2017-02-27 | 2019-04-16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multiplexing service information from sensor data |
US10575331B2 (en) * | 2017-02-28 | 2020-02-25 |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location privacy of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users |
EP3370447B1 (en) * | 2017-03-01 | 2019-10-02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user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
US10469286B2 (en) | 2017-03-06 | 2019-11-0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managing client devices using a virtual anchor manager |
US10779273B2 (en) | 2017-03-10 | 2020-09-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R uplink transmit beam selection based on PDCCH/PDSCH receive beams |
JP6798623B2 (ja) * | 2017-03-15 | 2020-12-0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アクセス禁止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CN107104721B (zh) * | 2017-03-23 | 2021-06-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8174624A1 (ko) * | 2017-03-23 | 2018-09-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lte/nr 인터워킹을 위한 단말 능력을 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08633032B (zh) * | 2017-03-24 | 2021-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rrc消息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
US10325341B2 (en) | 2017-04-21 | 2019-06-18 | Intel Corporation | Handling pipeline submissions across many compute units |
JP6602814B2 (ja) * | 2017-04-24 | 2019-11-06 | 株式会社東芝 | 通信中継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US10673751B2 (en) | 2017-04-27 | 2020-06-02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services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US10212289B2 (en) | 2017-04-27 | 2019-02-1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esources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US10749796B2 (en) | 2017-04-27 | 2020-08-18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processing paths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US10819606B2 (en) | 2017-04-27 | 2020-10-27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processing paths in a converged network |
KR20180122935A (ko) | 2017-05-04 | 2018-11-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UE autonomous handover에서의 measurement report/event 운용 및 네트워크 시그널링 방법 |
WO2018203716A1 (ko) | 2017-05-04 | 2018-11-0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 자율 핸드오버에서의 측정 리포트 이벤트 운용 및 네트워크 시그널링 방법 |
CN109246824A (zh) * | 2017-05-04 | 2019-01-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US10609610B2 (en) | 2017-05-04 | 2020-03-31 | Ofinno, Llc | Beam-based mobility setting change |
US10644777B2 (en) * | 2017-05-05 | 2020-05-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RS) for layer-3 (L3) mobility |
WO2018205095A1 (zh) * | 2017-05-08 | 2018-11-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
US10382903B2 (en) | 2017-05-09 | 2019-08-13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ulti-slicing orches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ce and/or content delivery |
US10257668B2 (en) | 2017-05-09 | 2019-04-0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Dynamic network slice-switching and handover system and method |
US10506482B2 (en) * | 2017-05-12 | 2019-12-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sioning physical signals and channels for mobile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11528749B2 (en) | 2017-06-08 | 2022-12-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
US11419143B2 (en) | 2017-06-08 | 2022-08-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
US10420034B1 (en) * | 2017-06-09 | 2019-09-17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ly controlling uplink communications parameters by an access point |
MX2019014853A (es) | 2017-06-15 | 2020-02-1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Procedimiento para transmitir señal, dispositivo de red y dispositivo terminal. |
CN110720230A (zh) * | 2017-06-15 | 2020-01-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测量间隔配置方法、装置、设备、终端及系统 |
CN109151802B (zh) * | 2017-06-15 | 2020-10-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基站和终端 |
EP3639615B1 (en) * | 2017-06-16 | 2021-09-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nnec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8230982A1 (en) * | 2017-06-16 | 2018-12-2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nnec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6156630A (zh) * | 2017-06-16 | 2023-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功率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
EP3416427A1 (en) | 2017-06-16 | 2018-12-19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participating in a system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procedure |
US11395338B2 (en) * | 2017-07-12 | 2022-07-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resource set configuration for 5G next radio system |
US11470672B2 (en) | 2017-07-21 | 2022-10-1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ulti-connection recovery method in non-activated state and device therefor |
US10070344B1 (en) | 2017-07-25 | 2018-09-0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utilization of slices in a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 environment |
US10869349B2 (en) * | 2017-08-01 | 2020-12-15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dual connectivity |
US11147114B2 (en) * | 2017-08-01 | 2021-10-12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handling dual connectivity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16782398A (zh) | 2017-08-10 | 2023-09-19 | 夏普株式会社 | 基站、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
US10334527B2 (en) | 2017-08-11 | 2019-06-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or system for scheduling multiple receive chains |
US10708972B2 (en) | 2017-08-17 | 2020-07-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dio link management in a split RAN architecture |
WO2019048384A1 (en) * | 2017-09-06 | 2019-03-14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USE OF DUAL BEAM BY USER EQUIPMENT TO SUPPORT MULTI-CONNECTIV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A3074301C (en) * | 2017-09-07 | 2021-05-04 | Ofinno, Llc | Uplink beam management |
US11297502B2 (en) | 2017-09-08 | 2022-04-05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gotiating security and integrity algorithms |
US11184080B2 (en) | 2017-09-11 | 2021-11-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dio link monitoring and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operation |
JP6564827B2 (ja) * | 2017-09-28 | 2019-08-2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10757567B2 (en) * | 2017-09-28 | 2020-08-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ual connectivity reporting of a change in user equipment measurement capability |
CN118201100A (zh) * | 2017-09-28 | 2024-06-1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多个带宽部分上执行数据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US10979958B2 (en) * | 2017-09-28 | 2021-04-13 | Apple Inc.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and obtain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for SIB1-BR during handover |
CN111108764B (zh) * | 2017-10-26 | 2022-10-18 | 南通朗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729522A (zh) * | 2017-10-27 | 2019-05-07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故障弱化模式下的空口加密方法及装置 |
EP4366354A3 (en) | 2017-10-30 | 2024-07-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obtaining ue security capabilities |
WO2019084901A1 (zh) * | 2017-11-03 | 2019-05-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11565406B (zh) | 2017-11-09 | 2022-03-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频率测量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09787730B (zh) * | 2017-11-14 | 2020-07-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19098928A1 (en) * | 2017-11-16 | 2019-05-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
US11191001B2 (en) * | 2017-11-21 | 2021-11-30 | 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over schemes for millimeter wave (MMW)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KR20200088842A (ko) * | 2017-11-24 | 2020-07-23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무선 로컬 영역 네트워크의 액세스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
US10687378B2 (en) | 2017-11-27 | 2020-06-16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multi-connection 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US10104548B1 (en) | 2017-12-18 | 2018-10-16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instantiation of virtual service slices for autonomous machines |
KR20200093057A (ko) * | 2018-01-11 | 2020-08-04 |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 측정에서 또는 더 많은 측정들에서의 변경을 다루기 위한 제1 기지국, 제2 기지국, 사용자 장비, 및 그에 의해 수행되는 방법들 |
KR102008892B1 (ko) * | 2018-01-17 | 2019-08-08 | 국방과학연구소 | 주파수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
US10893431B2 (en) * | 2018-01-19 | 2021-01-12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failure reporting under multicell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115892B2 (en) * | 2018-02-15 | 2021-09-07 | Ofinno, Llc | Beam failure information for radio configuration |
JP2021517436A (ja) * | 2018-04-04 | 2021-07-15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
CN110351790A (zh) * | 2018-04-04 | 2019-10-18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双连接的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
EP3777317A1 (en) * | 2018-04-05 | 2021-02-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asurement gap communication |
US10499294B1 (en) * | 2018-04-17 | 2019-12-03 | Amdocs Development Limited |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mitigation of user-specific ping-pong handover |
WO2019200550A1 (zh) * | 2018-04-18 | 2019-10-2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接入方法及装置 |
EP3791621B1 (en) * | 2018-05-07 | 2023-07-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asurement reporting timer |
US10805822B2 (en) * | 2018-05-18 | 2020-10-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easurement reporting enhancement for aerial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109285B2 (en) * | 2018-05-24 | 2021-08-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Cell design for URLLC reliability |
CN116456462A (zh) | 2018-05-28 | 2023-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0581727A (zh) | 2018-06-08 | 2019-12-17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无线电信网络 |
US10972968B2 (en) | 2018-06-19 | 2021-04-06 | T-Mobile Usa, Inc. | Selecting a 5G cell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1477708B2 (en) * | 2018-06-21 | 2022-10-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cket switched voice call capability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11139929B2 (en) * | 2018-07-11 | 2021-10-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reliability techniques for shared spectrum |
CN108566672B (zh) * | 2018-07-12 | 2021-02-2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
US11296827B2 (en) | 2018-07-27 | 2022-04-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eedback mode indication for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
US11452169B2 (en) * | 2018-08-15 | 2022-09-20 | Google Llc | Preventing inadvertent idle mode in multi-node connectivity environments |
CN110858993B (zh) | 2018-08-22 | 2021-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递的方法和装置 |
US11546819B2 (en) | 2018-08-23 | 2023-01-03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10708969B2 (en) * | 2018-09-04 | 2020-07-07 | Google Llc | Dual connectivity capability modification |
CN110913422B (zh) * | 2018-09-18 | 2022-05-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小区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GB201815377D0 (en) * | 2018-09-21 | 2018-11-07 | British Telecomm |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WO2020060339A1 (ko) * | 2018-09-21 | 2020-03-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수 빔 및/또는 다수 패널을 고려한 상향링크 송수신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12690014B (zh) | 2018-09-21 | 2024-08-06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操作网络管理节点的方法、网络管理节点和数据载体 |
CN110943816B (zh) * | 2018-09-21 | 2021-06-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WO2020068651A1 (en) * | 2018-09-26 | 2020-04-02 | Intel Corporation | Rlf handling during multi-connectivity handover |
EP4274302A3 (en) * | 2018-09-27 | 2023-12-20 | Apple Inc. | Pdcp and rohc handling for multi-connectivity handover |
KR20200047401A (ko) | 2018-10-25 | 2020-05-0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다중 캐리어 환경에서 무선 링크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11132203B (zh) * | 2018-10-31 | 2021-11-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方法及终端 |
US11202259B2 (en) * | 2018-11-02 | 2021-12-14 | Apple Inc.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station power saving |
CN111182590B (zh) * | 2018-11-09 | 2022-12-1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和通信节点 |
WO2020102975A1 (en) * | 2018-11-20 | 2020-05-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less procedure |
EP3900282B1 (en) * | 2018-12-17 | 2024-04-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delay management in ecpri network |
US11509448B2 (en) * | 2018-12-21 | 2022-11-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multiple active BWPs |
TWI690234B (zh) * | 2018-12-27 | 2020-04-0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調配通道狀態回報的基站與通道狀態回報調配方法 |
CN111385850B (zh) * | 2018-12-29 | 2023-04-07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基于条件切换的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1432173B2 (en) * | 2018-12-30 | 2022-08-30 | Bull Sas | Radio scanner mounted in a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ructure |
EP3884708A1 (en) | 2019-01-02 | 2021-09-29 | Google LLC | Multiple active-coordination-set aggregation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
WO2020156887A1 (en) * | 2019-01-29 | 2020-08-06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New radio - dual connectivity enhancements for lte |
US10980025B2 (en) * | 2019-01-31 | 2021-04-13 |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transition management in a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ystem |
CN111526543A (zh) * | 2019-02-02 | 2020-08-11 | 索尼公司 |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
WO2020166021A1 (ja) * | 2019-02-14 | 2020-08-20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
US20220159758A1 (en) * | 2019-03-04 | 2022-05-19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ata Duplication |
KR20210134917A (ko) * | 2019-03-29 | 2021-11-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조건부 핸드오버를 실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WO2020199221A1 (zh) * | 2019-04-04 | 2020-10-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
KR102477824B1 (ko) | 2019-04-12 | 2022-12-1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링크 실패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
CN111294830B (zh) * | 2019-04-29 | 2021-05-28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多小区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
WO2020222597A1 (ko) * | 2019-04-30 | 2020-11-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링크를 통해 ul 전송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KR20200132605A (ko) | 2019-05-17 | 2020-11-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지연 감소를 위한 전송 경로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
US10952270B1 (en) * | 2019-05-20 | 2021-03-16 | Sprint Spectrum L.P. | Dynamic sharing of secondary node resources among multiple primary nodes in dual-connectivity service |
EP3906750B1 (en) * | 2019-05-31 | 2024-04-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secondary cell group (scg) in a dual connectivity (dc) mode |
CN110213812B (zh) * | 2019-06-05 | 2022-01-2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节能控制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20220279613A1 (en) * | 2019-08-15 | 2022-09-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ew radio (nr) early measurement with multiple secondary nodes (multi-sns) |
WO2021029084A1 (ja) * | 2019-08-15 | 2021-02-18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
CN111836318B (zh) * | 2019-08-21 | 2021-12-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链路失败处理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WO2021051269A1 (zh) * | 2019-09-17 | 2021-03-2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获取方法、信息获取装置和电子设备 |
WO2021054963A1 (en) | 2019-09-19 | 2021-03-25 | Google Llc | Enhanced beam searching for active coordination sets |
US11425557B2 (en) | 2019-09-24 | 2022-08-23 | EXFO Solutions SAS | Monitoring in a 5G non-standalone architecture to determine bearer type |
JP2021052283A (ja) * | 2019-09-24 | 2021-04-01 | Kddi株式会社 | 複数の事業者の存在を考慮した報知情報を用いる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11638121B2 (en) * | 2019-10-03 | 2023-04-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al time difference (RTD) reporting for mobile device-based positioning |
US11716686B2 (en) * | 2019-10-03 | 2023-08-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ross-cell group wake up messaging |
CN114651517A (zh) * | 2019-11-07 | 2022-06-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功率高效建立的系统和方法 |
CN112788649B (zh) * | 2019-11-07 | 2023-04-07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1145411A (zh) * | 2019-12-16 | 2020-05-12 | 北京码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5g的智能小区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13286350B (zh) * | 2020-02-19 | 2022-07-29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不连续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US12028924B2 (en) | 2020-04-21 | 2024-07-02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ulti-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2048035B2 (en) * | 2020-04-28 | 2024-07-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ding and releasing a secondary cell in a multi-cell connectivity configuration |
US11451671B2 (en) | 2020-04-29 | 2022-09-20 | EXFO Solutions SAS | Identification of 5G Non-Standalone Architecture traffic on the S1 interface |
CN113747420B (zh) * | 2020-05-29 | 2023-02-0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多连接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
CN111736560B (zh) * | 2020-07-06 | 2021-05-07 | 河南工学院 | 实时传输智能工厂的自动化设备故障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
CN114126013A (zh) * | 2020-08-28 | 2022-03-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制式能力的管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RU2751083C1 (ru) * | 2020-10-02 | 2021-07-08 |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етевого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етевого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
CN114762393B (zh) * | 2020-10-10 | 2024-05-2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多连接设备的站点唤醒方法、装置及介质 |
US20220120842A1 (en) * | 2020-10-15 | 2022-04-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in an inactive state |
IT202000031130A1 (it) * | 2020-12-16 | 2022-06-16 | Athonet S R L | Metodo per il collegamento selettivo di dispositivi mobili alle reti 4g o 5g e federazione di reti 4g o 5g che implementano tale metodo |
CN114760596B (zh) * | 2021-01-11 | 2023-08-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WO2022236731A1 (en) * | 2021-05-12 | 2022-11-17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configuring ue with priority indication for measurement task |
KR102470541B1 (ko) * | 2021-08-05 | 2022-11-25 | 주식회사 블랙핀 |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세컨더리 기지국을 변경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13891361B (zh) * | 2021-10-12 | 2023-05-1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扩容方法及装置 |
WO2023153701A1 (ko) * | 2022-02-11 | 2023-08-1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듀얼 커넥티비티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
DE102022205636B3 (de) * | 2022-06-02 | 2023-09-21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r datenverbindung eines benutzergerätes in einem mobilen netz |
WO2024035314A1 (en) * | 2022-08-08 | 2024-02-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ignaling of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and/or reception information |
WO2024034707A1 (ko) * | 2022-08-11 | 2024-02-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기 모델에 대한 온라인 학습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WO2024064356A1 (en) * | 2022-09-23 | 2024-03-28 | Ofinno, Llc | Fast primary cell switching |
WO2024085445A1 (ko) * | 2022-10-17 | 2024-04-2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통신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
WO2024105651A1 (en) * | 2023-02-10 | 2024-05-23 | Lenovo (Singapore) Pte Limited | Aligning user equipment (u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to cell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
WO2024171415A1 (ja) * | 2023-02-16 | 2024-08-2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85215A (zh) * | 2007-08-13 | 2010-07-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 |
CN101978736A (zh) * | 2008-03-21 | 2011-02-16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实现从分组交换域到电路交换域的回退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2046985A2 (en) * | 2010-10-04 | 2012-04-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dt measurement report in 3gpp system |
CN102752819A (zh) * | 2011-04-18 | 2012-10-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中继节点切换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02883441A (zh) * | 2011-07-15 | 2013-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宽带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20130044708A1 (en) * | 2011-08-16 | 2013-02-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efficientl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139911A (zh) * | 2011-11-25 | 2013-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84087B1 (en) * | 1999-06-09 | 2003-06-24 | Infineon Technologies North America Corp. | Power control during inter-generation soft handoffs |
KR20020093322A (ko) | 2001-06-08 | 2002-12-16 |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 피코 셀 환경에서 고속 이동 단말기의 다중망 연결핸드오버 방법 |
KR100642722B1 (ko) | 2004-12-18 | 2006-11-10 | 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 | 다중 접속 방식 계층적 셀룰러 망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다중접속 방식 이동통신 단말기 |
EP2262328B1 (en) | 2005-12-14 | 2012-09-26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direct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
KR20090039968A (ko) | 2007-10-19 | 2009-04-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정보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
US8780732B2 (en) * | 2008-03-18 | 2014-07-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network management by assistance from terminal using control-plane signaling between terminal and network |
WO2010013942A2 (en) * | 2008-07-29 | 2010-02-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KR101218143B1 (ko) | 2008-12-16 | 2013-01-03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기지국의 저전력 운용 방법 |
CN101827426B (zh) * | 2009-03-04 | 2013-04-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多载波系统中监听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396288B (zh) * | 2009-03-12 | 2015-05-13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无线电链路失败的监控方法和设备 |
US8767604B2 (en) * | 2009-03-31 | 2014-07-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873715B (zh) * | 2009-04-24 | 2014-08-2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CoMP下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和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PL3419366T3 (pl) * | 2009-06-15 | 2021-05-1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Sposób operacji nieciągłego odbioru do agregacji nośnych długoterminowej ewolucji zaawansowanej |
KR101565619B1 (ko) * | 2009-07-22 | 2015-11-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 단말의 세션 전환 방법 및 장치 |
CN101998525B (zh) * | 2009-08-13 | 2014-1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载波上的不连续接收实现方法及系统 |
US8774135B2 (en) * | 2009-08-17 | 2014-07-0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failure recovery |
CN102036347B (zh) * | 2009-09-29 | 2013-08-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不连续接收配置的实现方法、网元及用户设备 |
CN102111857B (zh) * | 2009-12-23 | 2015-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
KR101781853B1 (ko) * | 2010-02-09 | 2017-09-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셀의 구성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6160992B (zh) * | 2010-02-12 | 2020-07-03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增强无线发射/接收单元的小区边缘性能的方法及网络 |
CN102823167B (zh) * | 2010-03-24 | 2015-09-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减少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
US8731543B2 (en) | 2010-05-26 | 2014-05-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a logged measur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S2610634T3 (es) * | 2010-08-13 | 2017-04-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étodo para proveer información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celular |
US8855004B2 (en) * | 2010-09-22 | 2014-10-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a radio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AU2011308916B2 (en) * | 2010-10-01 | 2016-06-3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KR101375451B1 (ko) * | 2010-12-22 | 2014-04-10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링크 실패 최소화를 위한 무선환경 최적화 방법 및 장치 |
US8797924B2 (en) * | 2011-05-06 | 2014-08-05 |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operation for TDD (time division duplex) and 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mode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A) |
CN102892130B (zh) * | 2011-07-21 | 2015-08-19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参数调整方法 |
US8831619B2 (en) * | 2011-07-21 | 2014-09-09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of sharing inform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network technologies and the base stations |
US9451505B2 (en) * | 2011-10-20 | 2016-09-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failure and retry mechanisms during eHRPD pre-registration |
KR101932984B1 (ko) | 2012-03-02 | 2018-12-2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헤테로지니어스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단말기 관리 방법 |
US20130229931A1 (en) | 2012-03-02 | 2013-09-05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s of managing terminal performed in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ES2632475T3 (es) * | 2012-11-13 | 2017-09-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étodo para modificar valores de parámetro para modo de extensión de largo alcance y nodo correspondiente |
US9300460B2 (en) * | 2013-01-08 | 2016-03-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connectivity in a TDD system |
JP5993098B2 (ja) * | 2013-01-11 | 2016-09-14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セキュリティ情報を適用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EP3313135B1 (en) * | 2013-04-05 | 2020-05-06 | Kyocera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coordination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
US9084165B2 (en) * | 2013-10-02 | 2015-07-14 | Public Wireles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ployment operations for small cells in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
-
2014
- 2014-07-02 WO PCT/KR2014/005918 patent/WO2015002466A2/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7-02 CN CN201911299361.XA patent/CN110830227B/zh active Active
- 2014-07-02 US US14/902,713 patent/US9763151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7-02 KR KR1020140082409A patent/KR10223724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7-02 CN CN201811570420.8A patent/CN109510697B/zh active Active
- 2014-07-02 CN CN201480048208.9A patent/CN105519167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2-20 US US15/437,325 patent/US1000995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21 US US15/985,455 patent/US10536986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1-16 KR KR1020200152619A patent/KR10233854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1
- 2021-03-30 KR KR1020210041283A patent/KR20210037656A/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1-04 KR KR1020210150309A patent/KR10246260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85215A (zh) * | 2007-08-13 | 2010-07-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 |
CN101978736A (zh) * | 2008-03-21 | 2011-02-16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实现从分组交换域到电路交换域的回退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2046985A2 (en) * | 2010-10-04 | 2012-04-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dt measurement report in 3gpp system |
CN102752819A (zh) * | 2011-04-18 | 2012-10-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中继节点切换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02883441A (zh) * | 2011-07-15 | 2013-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宽带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20130044708A1 (en) * | 2011-08-16 | 2013-02-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efficientl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139911A (zh) * | 2011-11-25 | 2013-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RAPPORTEUR (SAMSUNG): "R2-080892 "E-UTRA RRC Updated version of CR 001 (v05)"", 《3GPP TSG_RAN\WG2_RL2》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88517A (zh) * | 2020-09-07 | 2021-01-05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10135962A (ko) | 2021-11-16 |
CN110830227B (zh) | 2022-08-19 |
US9763151B2 (en) | 2017-09-12 |
KR102462602B1 (ko) | 2022-11-03 |
CN109510697A (zh) | 2019-03-22 |
US20170164419A1 (en) | 2017-06-08 |
KR102338542B1 (ko) | 2021-12-13 |
US10536986B2 (en) | 2020-01-14 |
WO2015002466A2 (ko) | 2015-01-08 |
WO2015002466A3 (ko) | 2015-03-19 |
KR20210037656A (ko) | 2021-04-06 |
CN105519167A (zh) | 2016-04-20 |
US20180279403A1 (en) | 2018-09-27 |
KR20150005458A (ko) | 2015-01-14 |
KR20200131207A (ko) | 2020-11-23 |
CN105519167B (zh) | 2020-01-14 |
US10009952B2 (en) | 2018-06-26 |
KR102237240B1 (ko) | 2021-04-07 |
US20160219475A1 (en) | 2016-07-28 |
CN109510697B (zh) | 2021-07-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462602B1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연결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제어 방법 및 복수 연결 지원 장치 | |
US11057814B2 (en) | Seamless mobility for 5G and LTE systems and devices | |
US20200236648A1 (en) | Beam Paging Assistance | |
KR102072556B1 (ko) | 헤테로지니어스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단말기 관리 방법 | |
US20190261155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 |
JP2024023803A (ja) | 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およびSgNB | |
JP6994038B2 (ja) | マルチキャリア動作のためのヌメロロジー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セット | |
JP6105641B2 (ja) | 移動通信のための物理レイヤおよびリンクレイヤにお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KR101896001B1 (ko) | 이종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단말의 이동성 관리 방법 | |
WO2019169359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erarchical paging, cell selection and cell reselection | |
KR102411643B1 (ko) | RRC INACTIVE 상태 Data 전송을 위한 QoS 결정과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150114890A (ko) | 단말의 세컨더리 셀 동작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KR20230127600A (ko) |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 셀그룹을 활성화하거나 비활성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30127609A (ko) |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 셀그룹을 활성화하거나 비활성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30127601A (ko) |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 셀그룹을 활성화하거나 비활성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30127595A (ko) |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 셀그룹을 활성화하거나 비활성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30127598A (ko) |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 셀그룹을 활성화하거나 비활성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30127592A (ko) |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 셀그룹을 활성화하거나 비활성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150111799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송파 결합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