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8517A -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8517A
CN112188517A CN202010926855.2A CN202010926855A CN112188517A CN 112188517 A CN112188517 A CN 112188517A CN 202010926855 A CN202010926855 A CN 202010926855A CN 112188517 A CN112188517 A CN 112188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cell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paramet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68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268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85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8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85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包括: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所述LTE小区。因此可以减少小区重建次数,可以降低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NR)系统应用而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生活。由于NR应用配置尚未健全,因此终端可以通过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接入并通过双连接技术(DualConnectivity)使用NR的空口资源,其中,双连接技术定义为(EUTRA-NR DualConnectivity,ENDC)。因此,使用ENDC可以使终端同时连接到多个小区,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降低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本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所述LTE小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驻留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小区驻留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所述LTE小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向所述终端发送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保持所述终端持续驻留在所述LTE小区。
第四方面,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通过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在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且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LTE小区。因此可以减少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直接进行LTE小区重建的情况,可以减少小区重建次数,可以降低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区驻留方法或者小区驻留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区驻留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界面的举例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驻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驻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ENDC双连接技术可以实现LTE小区与NR小区的协同工作。随着NR网络的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终端性能的提升,终端也可以支持NR网络,即终端可以驻留在NR小区(NewRadio,NR)。图1示出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区驻留方法或者小区驻留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终端支持NR网络且处于NR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网络设备可以给终端添加NR小区。当终端获取到该NR小区时,可以获取该NR小区的NR配置参数。在终端获取到该NR配置参数时,终端可以检测该NR参数是否正确。当终端检测到该NR参数配置正确时,终端可以驻留在该NR小区。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驻留在LTE小区且终端检测到NR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可以触发LTE重建。当终端检测到该NR配置参数配置失败,触发LTE重建时,终端会向网络设备发送重建原因。但是由于NR参数配置失败触发LTE重建或者LTE参数配置失败触发LTE重建时,终端发送的重建原因均设置为reconfigurationFailure,因此网路设备无法区分参数配置失败的原因,网络设备会重复发送相同的NR配置参数。因此当LTE重建后,网络设备会发起相应的NR测量,即会给终端继续添加NR小区。但是网络设备给终端添加的NR小区与LTE重建之前添加的NR小区一致,会出现NR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导致LTE小区多次发起重建的问题,会出现终端的无线链路失败,终端掉网情况,使得小区驻留效率较低,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可选的,当终端驻留在LTE小区时,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发送参数配置信息,该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当前LTE小区参数配置调整,相关测量配置以及相关切换参数。该优化参数中还可以携带NR小区的NR配置参数。当终端检测到该NR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会导致LTE小区的参数全部失效,增加网络设备对LTE小区参数的重新配置步骤,增加终端的处理流程,降低小区驻留效率,增加终端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驻留的方法,可以降低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2-附图9,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驻留方法进行详细介绍。附图2-附图9所示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例如可以为终端。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1-步骤S102。
S101,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包括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根据一些实施例,LTE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可以提高终端的通信速度。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是指当前终端驻留在LTE小区,即终端当前驻留的网络小区为LTE小区。
易于理解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NR)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第一NR小区仅仅是指网络设备配置的NR小区中的其中一个,并不特指某一固定NR小区。网络设备即基站。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基站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支持ENDC双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网络中终端可以叫做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
根据一些实施例,图3示出示出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区驻留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终端的当前位置覆盖有多个LTE小区时,终端在驻留在LTE小区之前,终端可以获取多个LTE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基于多个LTE小区的信号强度值,终端可以驻留在信号强度最大值对应的LTE小区。例如,当在终端的当前位置覆盖有多个LTE小区,多个LTE小区例如可以分别为Q小区、W小区、E小区和R小区。其中Q小区、W小区、E小区和R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可以不同。当终端处于Q小区、W小区、E小区和R小区覆盖范围内时,终端可以获取Q小区、W小区、E小区和R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并将Q小区、W小区、E小区和R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发送至网络设备。当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Q小区、W小区、E小区和R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时,网络设备可以将终端驻留在信号强度最大值对应的LTE小区,此时用户可以使用终端玩游戏或者浏览资讯。该终端驻留在LTE小区即为终端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此时终端可以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NR小区。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的当前位置覆盖有一个LTE小区时,终端可以驻留在该LTE小区。该终端驻留在LTE小区即为终端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此时终端可以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数配置信息是指当终端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参数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包括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第一配置参数仅仅是指与LTE小区的配置参数,并不特指某一固定参数。例如第一配置参数可以是当前LTE小区参数的调整配置参数,第一配置参数还可以是小区切换参数。第二配置参数仅仅是指与第一NR小区的配置参数,并不特指某一固定参数。当第一NR小区变化时,第二配置参数进行相应变化。
易于理解的是,该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当前LTE小区参数的调整配置参数,相关测量配置参数以及相关切换参数等。该第一配置参数例如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调整当前LTE小区的配置参数。该第一配置参数例如还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进行LTE小区的切换的配置参数。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时,终端可以接收该参数配置信息。终端接收到的参数配置信息例如可以是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S102,在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LTE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接收到网络设备参数配置信息时,终端可以检测第一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以及检测第二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例如终端可以先检测第一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可以减少小区驻留的检测步骤,减少小区驻留时间,提高小区驻留效率。当终端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终端可以检测第二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当终端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且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
易于理解的是,终端接收到网络设备参数配置信息例如可以是当前LTE小区参数的调整配置参数以及A NR小区的配置参数。当终端接收到网络设备参数配置信息时,终端可以采用参数配置算法检测当前LTE小区参数的调整配置参数以及A NR小区的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当终端检测到当前LTE小区参数的调整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且A NR小区的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持续驻留在当前LTE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时,终端可以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与LTE小区对应的图标。该图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动画图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通过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在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且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LTE小区。因此在确定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可以不驻留在第一NR小区,持续驻留在LTE小区,可以减少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直接进行LTE小区重建的情况,可以减少小区重建次数,提高小区驻留效率,可以降低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终端对第一配置参数的检测,可以保留网络设备对当前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可以优化LTE小区的配置参数,可以降低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提高终端的性能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01-步骤S203。
S201,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包括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具体过程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S202,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检测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时,终端可以检测第一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当终端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终端可以检测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且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可以使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降低终端脱网的概率。
根据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01-步骤S304。S301,获取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S302,在检测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LTE小区;S303,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S304,在检测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终端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终端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当终端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时,终端可以接收到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当终端在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且第二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当终端检测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当终端检测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可以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网络设备接收到该提示信息时,网络设备可以重新获取NR小区的配置参数,并将该配置参数发送至终端。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接收到该第二配置参数时,终端可以检测第二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终端在检测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终端可以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终端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之后,终端可以先检测第一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当终端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可以发起针对LTE小区的重建请求,此时,终端不需要检测第二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因此,终端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直接进行LTE小区的重建,可以减少对第二配置参数的检测操作,可以减少无线链接的操作步骤。
S203,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终端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终端可以检测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即终端可以检测第二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当终端检测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终端可以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例如终端接收到的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例如可以是小区切换参数以及F NR小区的配置参数。当终端接收到该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时,终端可以采用参数配置算法检测小区切换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当小区切换参数配置成功时,终端可以检测F NR小区的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当终端检测到FNR小区的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终端同时驻留在当前LTE小区和F NR小区。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时,终端可以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与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对应的显示图标。终端同时驻留在当前LTE小区和FNR小区,终端可以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与LTE小区和F NR小区对应的显示图标。此时,终端界面的举例示意图可以如图6所示。
根据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持续驻留在LTE小区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401-步骤S403。S401,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S402,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NR小区的第三配置参数,第三配置参数基于第二配置参数生成;S403,在第三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可以持续驻留在LTE小区。当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时,终端可以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当网络设备接收该提示信息时,网络设备可以获取第一NR小区的第三配置参数,该第三配置参数是网络设备基于第二配置参数生成的。例如网络设备可以调整第二配置参数,并将调整后的第二配置参数作为第三配置参数。当网络设备获取到第三配置参数时,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三配置参数发送至终端。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NR小区的第三配置参数时,终端可以检测第三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当终端检测到第三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终端可以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持续驻留在LTE小区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501-步骤S503。S501,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S502,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NR小区的第四配置参数;S503,在第四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二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可以持续驻留在LTE小区。当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时,终端可以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当网络设备接收该提示信息时,网络设备可以获取第二NR小区的第四配置参数。其中,第二NR小区是指不同于第一NR小区的NR小区,并不特指某一固定NR小区。当网络设备获取到第四配置参数时,网络设备可以将第四配置参数发送至终端。终端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NR小区的第四配置参数时,终端可以检测第四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当终端检测到第四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终端可以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二NR小区。此时,终端可以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与LTE小区和第二NR小区对应的显示图标。
根据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601-步骤S602。S601,将参数标识设置为预设标识;S602,将参数标识发送至网络设备,预设标识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检测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可以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终端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时,终端可以将参数标识设置为预设标识。终端将参数标识设置为预设标识时,终端可以将参数标识发送至网络设备,预设标识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易于理解的是,该参数标识例如可以是configurationFailure。当终端检测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可以将configurationFailure设置为true。当终端将参数标识设置为预设标识时,终端根据协议在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v1510-IEs的结构中增加以下字段,以便网络设备可以获取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的信息:
configurationFailure ENUMERATED{true}OPTIONAL。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通过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并在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检测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可以保持终端一直处于LTE小区连接态,可以降低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另外,在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终端可以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可以提升终端的性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其次,终端在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且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可以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可以减少重复获取第二配置参数的情况,可以避免频繁的重复添加相同NR小区配置参数的情况,减少空口的信令负担,可以降低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10,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驻留装置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0所示的小区驻留装置,用于执行本申请图2-图9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图2-图9所示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0,其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区驻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小区驻留装置1000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用户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根据一些实施例,该小区驻留装置1000包括参数接收单元1001和小区驻留单元1002,具体用于:
参数接收单元1001,用于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包括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小区驻留单元1002,用于在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LTE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小区驻留单元1002,用于在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之后之后,还具体用于:
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小区驻留单元1002,用于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持续驻留在LTE小区之后,还具体用于:
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NR小区的第三配置参数,第三配置参数基于第二配置参数生成;
在第三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小区驻留单元1002,用于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持续驻留在LTE小区之后,还具体用于:
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NR小区的第四配置参数;
在第四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二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小区驻留装置1000还包括标识设置单元1003,用于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时,具体用于:
将参数标识设置为预设标识,并将参数标识发送至网络设备,预设标识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小区驻留装置1000还包括请求发起单元1004,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参数信息之后之后,在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发起针对LTE小区的重建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装置,参数接收单元可以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包括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小区驻留单元可以在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LTE小区。因此,小区驻留装置可以确定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且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不驻留在第一NR小区,持续驻留在LTE小区,可以减少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直接进行LTE小区重建的情况,可以减少小区重建次数,提高小区驻留效率,可以降低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将结合附图11,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驻留的法进行详细介绍。附图11所示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例如可以为网络设备。
请参见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701-步骤S702。
S701,在终端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向终端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包括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NR小区仅仅是指网络设备配置的NR小区中的其中一个,并不特指某一固定NR小区。当终端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配置第一NR小区。网络设备可以配置参数配置信息,并将配置完成的参数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检测到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参数配置信息时,终端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并检测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是否配置成功。当终端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且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可以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S702,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保持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且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可以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当网络设备接收到该提示信息时,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且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网络设备可以保持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801-步骤S803。S801,接收终端发送的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S802,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保持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S803,基于预设规则获取NR小区的配置参数,并将配置参数发送至终端。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且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终端可以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当网络设备检测到终端发送该提示信息时,网络设备可以接收该提示信息。当网络设备接收到提示信息时,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且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网络设备可以保持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网络设备可以基于预设规则获取NR小区的配置参数,并将配置参数发送至终端,可以减少网络设备频繁发送第二配置参数导致终端频繁重建的情况,可以减少终端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
根据一些实施例,NR小区的配置参数包括第三配置参数。网络设备基于预设规则获取NR小区的配置参数时,网络设备可以获取第一NR小区的第三配置参数,将第三配置参数作为配置参数。其中,该第三配置参数基于第二配置参数生成。例如网络设备获取到T 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例如可以是T12,网络设备可以对第二配置参数T12进行调整生成第三配置参数T13。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三配置参数T13作为NR小区的配置参数,并将该第三配置参数T13发送至终端。
根据一些实施例,NR小区的配置参数包括第四配置参数。网络设备基于预设规则获取NR小区的配置参数时,网络设备可以获取第二NR小区的第四配置参数,将第四配置参数作为配置参数。例如网络设备获取到T 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例如可以是T12,网络设备可以获取Y NR小区的第四配置参数Y12。网络设备可以将第四配置参数Y12作为NR小区的配置参数,并将该第四配置参数Y12发送至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网络设备通过在终端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可以向终端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包括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以便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可以保持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可以减少终端因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导致终端频繁进行小区重建的情况,可以减少终端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另外,网络设备可以避免向终端添加无效的NR小区,导致空口资源的浪费的现象,可以减少空口信令的负担。
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驻留装置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3所示的小区切换装置,用于执行本申请图11-图1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图11-图12所示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3,其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区驻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小区驻留装置1300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用户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根据一些实施例,该小区驻留装置1300包括参数发送单元1301和小区保持单元1302,具体用于:
小区配置单元1301,用于在终端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向终端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包括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小区保持单元1302,用于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保持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小区驻留装置1300还包括信息接收单元1303,用于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之前,接收终端发送的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该小区驻留装置1300还包括参数发送单元1304,用于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保持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之后,基于预设规则获取NR小区的配置参数,并将配置参数发送至终端。
根据一些实施例,配置参数包括第三配置参数或第四配置参数,参数发送单元1304用于基于预设规则获取NR小区的配置参数时,具体用于:
获取第一NR小区的第三配置参数,将第三配置参数作为配置参数,其中,第三配置参数基于第二配置参数生成;或
获取第二NR小区的第四配置参数,将第四配置参数作为配置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装置,参数发送单元在终端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向终端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包括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小区保持单元可以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保持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可以减少终端因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导致终端频繁进行小区重建的情况,可以减少终端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
请参见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所述终端14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404,用户接口1403,存储器14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402。
其中,通信总线14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其中,用户接口14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和GPS,可选用户接口14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网络接口14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其中,处理器14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401利用各种借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14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05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4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14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4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4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1405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14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4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4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14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401的存储装置。如图14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4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用于小区驻留的应用程序。
在图14所示的终端1400中,用户接口14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而处理器14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405中存储的小区驻留的应用程序,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包括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在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LTE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处理器1401用于在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之后之后,还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处理器1401用于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持续驻留在LTE小区之后,还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NR小区的第三配置参数,第三配置参数基于第二配置参数生成;
在第三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一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处理器1401用于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持续驻留在LTE小区之后,还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NR小区的第四配置参数;
在第四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LTE小区和第二NR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处理器1401用于发送提示信息至网络设备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将参数标识设置为预设标识,并将参数标识发送至网络设备,预设标识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根据一些实施例,处理器14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之后,还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发起针对LTE小区的重建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终端,通过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在检测到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且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LTE小区。因此终端可以确定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且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不驻留在第一NR小区,持续驻留在LTE小区,可以减少在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直接进行LTE小区重建的情况,可以减少小区重建次数,可以降低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处理器,至少一个网络接口,用户接口,存储器,至少一个通信总线。
根据一些实施例,网络设备的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小区切换的应用程序,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在终端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向终端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包括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保持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网络设备的处理器用于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之前,还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终端发送的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在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保持终端持续驻留在LTE小区之后,还包括:
基于预设规则获取NR小区对应的配置参数,并将配置参数发送至终端。
根据一些实施例,网络设备的处理器用于配置参数包括第三配置参数或第四配置参数,基于预设规则获取NR小区对应的配置参数,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NR小区的第三配置参数,将第三配置参数作为配置参数,其中,第三配置参数基于第二配置参数生成;或
获取第二NR小区的第四配置参数,将第四配置参数作为配置参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DVD、CD-ROM、微型驱动器以及磁光盘、ROM、RAM、EPROM、EEPROM、DRAM、VRAM、闪速存储器设备、磁卡或光卡、纳米系统(包括分子存储器IC),或适合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类型的媒介或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借助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单元”和“模块”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其他部件配合完成特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其中硬件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服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进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公开教导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公开涵盖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记载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所述LTE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所述LTE小区和所述第一NR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则持续驻留在所述LTE小区之后,还包括:
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NR小区的第三配置参数,所述第三配置参数基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生成;
在所述第三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所述LTE小区和所述第一NR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持续驻留在所述LTE小区之后,还包括:
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NR小区的第四配置参数;
在所述第四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同时驻留在所述LTE小区和所述第二NR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将参数标识设置为预设标识,并将所述参数标识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所述预设标识用于提示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参数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失败时,发起针对所述LTE小区的重建请求。
7.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处于LTE小区连接态时,向所述终端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的第一配置参数以及第一NR小区的第二配置参数;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保持所述终端持续驻留在所述LTE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
所述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配置成功时,若所述第二配置参数配置失败,保持所述终端持续驻留在所述LTE小区之后,还包括:
基于预设规则获取NR小区的配置参数,并将所述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第三配置参数或第四配置参数,所述基于预设规则获取NR小区的配置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NR小区的第三配置参数,将所述第三配置参数作为所述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三配置参数基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生成;或
获取第二NR小区的第四配置参数,将所述第四配置参数作为所述配置参数。
10.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方法。
CN202010926855.2A 2020-09-07 2020-09-07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1885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6855.2A CN112188517A (zh) 2020-09-07 2020-09-07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6855.2A CN112188517A (zh) 2020-09-07 2020-09-07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8517A true CN112188517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25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6855.2A Pending CN112188517A (zh) 2020-09-07 2020-09-07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85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435A1 (zh) * 2022-07-12 2024-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失败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505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在双连接中建立无线承载的方法、网络节点及通信装置
CN104468029A (zh) * 2013-09-18 2015-03-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4936163A (zh) * 2015-06-18 2015-09-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双连接辅基站添加方法、装置及其基站
CN105637967A (zh) * 2013-09-27 2016-06-01 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 用于在支持双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内执行服务小区的激活/去激活的方法及设备
CN107318150A (zh) * 2017-07-28 2017-11-03 浙江大学 一种lte‑u独立系统的用户驻留流程
CN107453854A (zh) * 2016-05-23 2017-12-08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入站用户移动性信息的参考信号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90154A (zh) * 2016-08-05 2018-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872851A (zh) * 2016-09-28 2018-04-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系统以及基站
US20180368016A1 (en) * 2017-05-19 2018-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ons to provide a network icon in non-standalone mode
CN110351805A (zh) * 2018-04-04 2019-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51790A (zh) * 2018-04-04 2019-10-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双连接的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536485A (zh) * 2013-09-27 2019-12-03 Sk电信有限公司 支持双连接的用户设备
CN110557781A (zh) * 2019-05-16 2019-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636593A (zh) * 2019-09-16 2019-12-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模式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830227A (zh) * 2013-07-04 2020-02-21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多连接性的方法
CN110881205A (zh) * 2018-09-05 2020-03-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驻留方法、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0086953A1 (en) * 2018-10-26 2020-04-30 Google Llc Efficient handling of a resource control state change and multi-node connectivity
CN111093234A (zh) * 2019-11-04 2020-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交叉流程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46541A (zh) * 2020-01-13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1263415A (zh) * 2020-01-17 2020-06-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驻留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8118A (zh) * 2020-02-25 2020-06-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436073A (zh) * 2019-02-14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1466135A (zh) * 2017-10-10 2020-07-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报告nsa/sa nr指示符
CN111479333A (zh) * 2019-01-23 2020-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526551A (zh) * 2020-04-17 2020-08-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0227A (zh) * 2013-07-04 2020-02-21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多连接性的方法
CN104349505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在双连接中建立无线承载的方法、网络节点及通信装置
CN104468029A (zh) * 2013-09-18 2015-03-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0536485A (zh) * 2013-09-27 2019-12-03 Sk电信有限公司 支持双连接的用户设备
CN105637967A (zh) * 2013-09-27 2016-06-01 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 用于在支持双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内执行服务小区的激活/去激活的方法及设备
CN104936163A (zh) * 2015-06-18 2015-09-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双连接辅基站添加方法、装置及其基站
CN107453854A (zh) * 2016-05-23 2017-12-08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入站用户移动性信息的参考信号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90154A (zh) * 2016-08-05 2018-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872851A (zh) * 2016-09-28 2018-04-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系统以及基站
US20180368016A1 (en) * 2017-05-19 2018-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ons to provide a network icon in non-standalone mode
CN107318150A (zh) * 2017-07-28 2017-11-03 浙江大学 一种lte‑u独立系统的用户驻留流程
CN111466135A (zh) * 2017-10-10 2020-07-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报告nsa/sa nr指示符
CN110351790A (zh) * 2018-04-04 2019-10-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双连接的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351805A (zh) * 2018-04-04 2019-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881205A (zh) * 2018-09-05 2020-03-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驻留方法、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0086953A1 (en) * 2018-10-26 2020-04-30 Google Llc Efficient handling of a resource control state change and multi-node connectivity
CN111479333A (zh) * 2019-01-23 2020-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436073A (zh) * 2019-02-14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0557781A (zh) * 2019-05-16 2019-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636593A (zh) * 2019-09-16 2019-12-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模式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093234A (zh) * 2019-11-04 2020-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交叉流程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46541A (zh) * 2020-01-13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1263415A (zh) * 2020-01-17 2020-06-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驻留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8118A (zh) * 2020-02-25 2020-06-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526551A (zh) * 2020-04-17 2020-08-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435A1 (zh) * 2022-07-12 2024-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失败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4250B (zh) 一种小区注册方法及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4258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ploying an indication of stored temporary information during redirection
WO2018166234A1 (zh) 一种搜网方法及装置
US11224027B2 (en) Cell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9137337A1 (zh) 小区选择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431913B (zh) 连接管理方法、用户设备、核心网实体及系统
CN109429328B (zh) 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0933704B (zh)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961676B (zh) 一种搜网方法、装置及介质
US91856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based services
KR102305807B1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2119673B (zh) 支持多种无线通信协议的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WO2018133519A1 (zh) 一种小区注册方法及装置
KR20220051416A (ko) 핫스팟 접속 구축 방법 및 단말 장치
WO2019047117A1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831227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1263437B (zh) 一种寻呼消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260088B (zh) 保持通话业务的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800794A (zh) 解调参考信号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2188517A (zh)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EP4007372A1 (en) Network handover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1565479B (zh)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CN110881183B (zh) 紧急业务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WO2022068903A1 (zh) 网络选择方法、信息发送方法、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3114798B (zh) 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