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3304A - 打入机、打击机构以及移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打入机、打击机构以及移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3304A
CN110573304A CN201880028117.7A CN201880028117A CN110573304A CN 110573304 A CN110573304 A CN 110573304A CN 201880028117 A CN201880028117 A CN 201880028117A CN 110573304 A CN110573304 A CN 110573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portions
striking mechanism
striking
rotating member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81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3304B (zh
Inventor
斋藤刚
茂哲仁
清原大树
西田昌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hine Hold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Machine Hold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chine Holding Co filed Critical Machine Holding Co
Priority to CN2023103177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768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3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3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3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3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7Mechanic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6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electric po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9/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fluid-pressure drive, i.e. driven directly by fluids, e.g. having several percussive tool bit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B25D9/04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fluid-pressure drive, i.e. driven directly by fluids, e.g. having several percussive tool bit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of the hammer piston type, i.e. in which the tool bit or anvil is hit by an impuls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371Use of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利用马达的转矩使打击机构抵抗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移动时能抑制马达的负荷转矩增加的打入机。打入机具备能够向第一方向(B1)及与第一方向(B1)相反的第二方向(B2)移动的打击机构(12)和使打击机构(12)向第一方向(B1)移动来打击紧固件的第一移动机构,打入机具有:马达;因马达的转矩而旋转并使打击机构(12)抵抗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向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45);以及在使打击机构(12)向第二方向(B2)移动时抑制马达的转矩增加的转矩抑制机构(45A~45H)。

Description

打入机、打击机构以及移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打击机构移动来打击紧固件的打入机、打击机构以及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公知有使打击机构移动来打击紧固件的打入机,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该打入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入机具有外壳、机头(nose)部、马达壳体、蓄压室、打击机构、电动马达、动力变换机构、减速机以及钉匣(magazine)。机头部固定于外壳,马达壳体与外壳连接,蓄压室设于外壳内。打击机构设于外壳,打击机构具有活塞及钻头。在减速机的输出轴设有第一锥齿轮。
动力变换机构是设置在外壳内的凸轮板,并在凸轮板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凸轮板将电动马达的转矩变换成钻头的移动力。凸轮板具有多个突起。在钻头设有齿条。钉匣安装于外壳,而且收纳有紧固件。向机头部供给钉匣内的紧固件。
若电动马达停止,则活塞因蓄压室的压力而停止在下止点。若电动马达旋转,则其转矩经由减速机传递至凸轮板。若凸轮板的突起与齿条卡合,则打击机构抵抗蓄压室的压力而朝向上止点移动。若打击机构到达上止点,则凸轮板的突起从齿条脱离,打击机构朝向下止点移动,从而打击机构打击紧固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02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入机中,由于使打击机构抵抗蓄压室的压力而移动,在打击机构从下止点朝向上止点移动时,马达的负荷转矩增加。因此,在打入机的设计中,与打击机构位于上止点附近时的马达的负荷量相符地选择马达的尺寸、减速齿轮等驱动部。本申请发明人认识到:为了实现马达的小型、轻型化,优选抑制打击机构位于上止点附近时的马达的负荷,使移动打击机构时的马达的负荷均匀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利用马达的转矩使打击机构抵抗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移动时能够抑制马达的负荷转矩增加的打入机、打击机构以及移动机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入机具备打击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上述打击机构能够向第一方向及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上述第一移动机构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来打击紧固件,上述打入机的特征在于,具有:马达;第二移动机构,其因上述马达的转矩而旋转,并且使上述打击机构抵抗上述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转矩抑制机构,在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时,上述转矩抑制机构抑制上述马达的转矩增加。
发明的效果
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入机在使打击机构抵抗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向第二方向移动时,能够抑制马达的转矩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侧视本发明的打入机的实施方式1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侧视打入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具体例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具体例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具体例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打入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7是示出电动马达的负荷转矩与打击机构的移动量的关系的线图。
图8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另一具体例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另一具体例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另一具体例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另一具体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图11的驱动撞击针杆的图。
图13是侧视打入机的实施方式2的整体剖视图。
图14是图13的打入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3的打入机的柱塞及平衡块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图13的打入机的柱塞及平衡块从图15的位置进一步动作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图13的打入机的柱塞及平衡块从图16的位置进一步动作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2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19是示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打入机的几个实施方式中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各图中,对同一结构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所示的打入机10具有外壳11、打击机构12、压力室13、动力变换机构14以及电动马达15。打击机构12配置为从外壳11的内部贯穿至外部。压力室13使打击机构12在第一方向B1上从上止点朝向下止点移动。动力变换机构14使打击机构12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B2上移动。电动马达15的转矩向动力变换机构14传递。
外壳11具有主体16、罩17、把手18、马达壳体19以及连接部20。罩17封闭主体16的开口部。把手18及马达壳体19与主体16连接。把手18及马达壳体19与连接部20连接。蓄压容器21及缸筒22设置在外壳11内,环状的连接件23连接蓄压容器21与缸筒22。压力室13形成于蓄压容器21内。
打击机构12具有活塞24及驱动撞击针杆(Driver blade)25。活塞24在缸筒22内能够在缸筒22的中心线A1方向上移动。驱动撞击针杆25固定于活塞24。中心线A1方向与第一方向B1及第二方向B2平行。如图2所示,在活塞24的外周安装有密封部件83,密封部件83与缸筒22的内表面接触来形成密封面。密封部件83气密地密封图1所示的压力室13。
在压力室13内封入有压缩气体。封入在压力室13内的气体除空气之外,还可以封入惰性气体、例如氮气、稀有气体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压力室13内封入空气的例子进行说明。
驱动撞击针杆25由金属制成。如图3、图4及图5所示,驱动撞击针杆25具有板状的主体部25K和设于主体部25K的多个凸部25A~25H。驱动撞击针杆25能够沿中心线A1方向移动。多个凸部25A~25H设于驱动撞击针杆25的移动方向。多个凸部25A~25H在中心线A1方向上空开恒定间隔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撞击针杆25设有八个凸部25A~25H。凸部25A~25H从驱动撞击针杆25的边缘26突出。凸部25A~25H从边缘26突出的方向是与中心线A1相交的方向。
凸部25A~25H在中心线A1方向上依次配置。在中心线A1方向上,在距活塞24的距离最小的部位配置有凸部25A,在距活塞24的距离最大的部位配置有凸部25H。从边缘26至凸部25A~25H各自的前端的突出量H1在凸部25A~25H中各不相同。在中心线A1方向上,距活塞24的距离最小的凸部25A的突出量H1最小,随着距活塞24的距离变大,凸部25A~25H的突出量H1依次变大。
支架27从主体16的内部贯穿至外部地配置。支架27由铝合金制成或者由合成树脂制成。支架27具有筒状的负载承受部28、与负载承受部28连续的圆弧形状的罩29、以及与负载承受部28连续的机头部30。机头部30具有射出路34。机头部30的一部分配置于外壳11之外。
负载承受部28配置在主体16内,负载承受部28具有轴孔31。在负载承受部28内设有缓冲件32。缓冲件32由橡胶状弹性材料一体成形。缓冲件32具有轴孔33。轴孔31、33相连,驱动撞击针杆25在轴孔31、33及射出路34内能够沿中心线A1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电动马达15设置在马达壳体内19。电动马达15具有转子15A及定子15B,转子15A固定于马达轴35。马达轴35由轴承36能够旋转地支撑。马达轴35能够以轴线A2为中心旋转。设有相对于连接部20能够拆装的蓄电池37,蓄电池37向电动马达15供电。
蓄电池37具有收纳壳体38和收纳在收纳壳体38内的电池单体。电池单体是能够进行充电及放电的二次电池,电池单体能够使用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镍镉电池的任一种。蓄电池37是直流电源。在收纳壳体38内设有第一端子,第一端子与电池单体连接。在连接部20固定有第二端子,若将蓄电池37安装于连接部20,则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能够通电地连接。
如图2所示,齿轮箱39不能旋转地设置在外壳11内。减速机40设置在齿轮箱39内。减速机40具有输入部件41、输出部件42以及三组行星齿轮机构。输入部件41固定于马达轴35。输入部件41由轴承43能够旋转地支撑。输入部件41及输出部件42能够以轴线A2为中心旋转。马达轴35的旋转力经由输入部件41而传递至输出部件42。减速机40使输出部件42相对于输入部件41的转速成为低速。
如图2所示,动力变换机构14配置在罩29内。动力变换机构14将输出部件42的旋转力变换为打击机构12的移动力。动力变换机构14具有与输出部件42一体旋转的销轮轴44、固定于销轮轴44的销轮45、以及设于销轮45的多个销45A~45H。销轮45具有板部45J、45K。板部45J、45K在轴线A2方向上空开间隔地相互平行配置。多个销45A~45H配置在板部45J、45K彼此之间。
销45A能够相对于凸部25A卡合及脱离,销45B能够相对于凸部25B卡合及脱离,销45C能够相对于凸部25C卡合及脱离。销45D能够相对于凸部25D卡合及脱离,销45E能够相对于凸部25E卡合及脱离。销45F能够相对于凸部25F卡合及脱离,销45G能够相对于凸部25G卡合及脱离。销45H能够相对于凸部25H卡合及脱离。
销轮轴44由轴承46、47能够旋转地支撑。销轮轴44能够以轴线A2为中心旋转。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与轴线A2垂直的俯视情况下,轴线A2与中心线A1不相交。
如图3所示,在销轮45的旋转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即八个销45A~45H。在销轮45的径向上,从八个销45A~45H各自的中心至轴线A2为止的半径R1分别不同。在销轮45的外周上,设有在旋转方向上配置于不同区域的第一区域85及第二区域86。第一区域85在销轮45的旋转方向上设置在大致270度的范围内,第二区域86在销轮45的旋转方向上设置在大致90度的范围内。第一区域85具有恒定的半径R5。第二区域86的半径R6不均一。半径R5比半径R6大。也就是说,第二区域86通过将销轮45的旋转方向的一部分切口来形成。八个销45A~45H在销轮45的旋转方向上设于与第一区域85对应的部位。
从八个销45A~45H中的在销轮45的旋转方向上位于前端的销45A的中心至轴线A2的半径R1最大。随着向在销轮45的旋转方向上位于后端的销45H接近,半径R1减小。在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从销45A~45H各自的中心至轴线A2为止的半径R1全部不同。在销轮45旋转的情况下,以轴线A2为中心的八个销45A~45H的移动范围在驱动撞击针杆25的边缘26的移动范围外。
旋转限制机构48设置在齿轮箱39内。旋转限制机构48配置于输入部件41与输出部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旋转限制机构48是滚动体,例如是辊或球。旋转限制机构48配置在行星齿轮机构的旋转构件、例如行星架49与齿轮箱39之间。
若从电动马达15向行星架49传递第一方向的转矩,则旋转限制机构48允许销轮45因该转矩而在图3中绕逆时针方向旋转。若从驱动撞击针杆25向销轮45施加图3中顺时针方向的转矩,并且该转矩传递至行星架49而施加第二方向的转矩,则旋转限制机构48嵌入行星架49与齿轮箱39之间,阻止销轮45在图3中绕顺时针方向旋转。
并且,如图1所示,钉匣50由机头部30及外壳11支撑。钉51收纳在钉匣50内。多个钉51利用连接构件例如金属丝、粘接剂来连结。钉匣50具有进给机构,进给机构向射出路34供给钉匣50内的钉51。
马达基板52设置在马达壳体19内,图6所示的逆变电路53设于马达基板52。逆变电路53具有多个开关元件,多个开关元件能够分别单独地接通及断开。
如图1所示,控制基板54设置在外壳11内,图6所示的控制器84设于控制基板54。控制器84是具有输入口、输出口、中央运算处理装置以及存储装置的微型计算机。
如图1所示,在把手18设有触发器55。触发器55能够相对于把手18移动。触发开关56设置在把手18内,若对触发器55施加操作力则触发开关56接通,若解除操作力则触发开关56断开。
如图2所示,推杆57安装于机头部30。推杆57能够相对于机头部30在中心线A1方向上移动。设有在中心线A1方向上对推杆57施力的弹性部件58。弹性部件58是金属制的压缩螺旋弹簧,弹性部件58在从缓冲器32离开的方向上对推杆57施力。在机头部30设有推杆限位件59,由弹性部件58施力的推杆57与推杆限位件59接触而停止。
设有图6所示的按钮开关60。若推杆57被推压至被打入材料W1,并且推杆57在接近缓冲器32的方向上移动预定量,则按钮开关60接通。若解除向被打入材料W1推压推杆57的力,则按钮开关60断开。设有检测销轮45的旋转角度、即相位的相位检测传感器61。向控制器84输入触发开关56的信号、按钮开关60的信号以及相位检测传感器61的信号。
作业者使用打入机10的作业例、控制器84进行的控制例如下。控制器84判断打击钉51的条件是否成立。若控制器84检测到触发开关56的断开、或者按钮开关60的断开的至少一方,则判断为打击钉51的条件不成立,将逆变电路53的开关元件全部断开。因此,不向电动马达15供给蓄电池37的电力,电动马达15停止。
并且,如图3所示,销45G与凸部25G卡合,打击机构12在待机位置停止。若打击机构12位于待机位置,则活塞24从缓冲器32离开。若打击机构12在待机位置停止,则驱动撞击针杆25的前端在中心线A1方向上位于钉51的头部与机头部30的前端之间。若打击机构12在待机位置停止,并且如图1所示地推杆57从被打入材料W1离开,则推杆57与推杆限位件59接触而停止。
另外,控制器84基于从相位检测传感器61输出的信号,检测到打击机构12位于待机位置,从而控制器84使电动马达15停止。旋转限制机构48在电动马达15停止时使打击机构12停止在待机位置。打击机构12承受压力室13的作用力,打击机构12所承受到的作用力经由销轮45传递至销轮轴44。因此,销轮轴44承受图3中顺时针方向的转矩。销轮轴44所承受到的转矩传递至行星架49,旋转限制机构48嵌入行星架49与齿轮箱39之间。因此,阻止销轮轴44在图3中绕顺时针方向旋转,打击机构12停止在图3的待机位置。
若控制器84检测到触发开关56接通、且按钮开关60接通,则判断为打击钉51的条件成立,并反复进行接通及断开逆变电路53的开关元件的控制,将蓄电池37的电力供给至电动马达15。这样,电动马达15的马达轴35旋转。马达轴35的转矩经由减速机40传递至销轮轴44。
销轮45在图3中绕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击机构12从待机位置抵抗压力室13的力而向第二方向B2移动,压力室13的气压上升。打击机构12在第二方向B2移动是指打击机构12在图1中上升。另外,在销45H与凸部25H卡合后,销45G从凸部25G脱离。若打击机构12如图4所示地到达上止点,则驱动撞击针杆25的前端位于比钉51的头部靠上的位置。并且,在打击机构12到达上止点后,销45H从凸部25H脱离。这样,打击机构12因压力室13的气压而向第一方向B1移动。打击机构12在第一方向B1移动是指打击机构12在图1中下降。驱动撞击针杆25对位于射出路34的钉51进行打击,从而钉51被打入至被打入材料W1。
并且,若钉51整体嵌入被打入材料W1而钉51停止,则驱动撞击针杆25的前端因其反作用力而从钉51离开。并且,活塞24如图5所示地碰撞到缓冲件32,缓冲件32弹性变形,从而吸收打击机构12的动能。活塞24碰撞到缓冲器32的时刻的打击机构12的位置是下止点。
并且,电动马达15的马达轴35在驱动撞击针杆25打击钉51后也旋转。而且,若销45A与凸部25A卡合,则打击机构12在图1中再次上升。若控制器84检测到打击机构12到达图3的待机位置,则使电动马达15停止。若电动马达15停止,则旋转限制机构48将打击机构12保持于待机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打击机构12位于下止点的状态,通过销45A与凸部25A卡合,销45B与凸部25B卡合,销45C与凸部25C卡合,销45D与凸部25D卡合,销45E与凸部25E卡合,销45F与凸部25F卡合,销45G与凸部25G卡合,销45H与凸部25H卡合,从而打击机构12到达上止点。此外,由于两组销与凸部卡合,所以若下一个销与凸部卡合,则先卡合着的销与凸部脱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由销轮45的旋转来切换将销轮45的转矩传递至打击机构12的销,半径R1依次变短。因此,在打击机构12因销轮45的转矩而上升时,随着打击机构12接近上止点,相当于力矩臂的半径R1变短。因此,能够抑制销轮45的负荷转矩、即电动马达15的负荷转矩随着打击机构12接近上止点而增加。负荷转矩是为了使打击机构12上升而需要的转矩。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根据使打击机构12向接近上止点的方向移动时的负荷转矩的增加量,分别设定从销45A~45H各自的中心至轴线A2的半径R1,以抑制电动马达15的负荷转矩的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从轴线A2至销45A~45H的各个的中心的半径R1不同。销轮45的第一区域85的半径R5比第二区域86的半径R6大。并且,销轮45优选由质量或比重比树脂、碳系材料高的金属材料形成。尤其,销轮45的第一区域85的材料优选使用质量比第二区域86的材料高的材料,或者销轮45的第一区域85的材料优选是高质量且高比重的材料。
这基于以下理由。在为了使打击机构12上升而使销轮45旋转的情况下,对销轮45作用旋转方向的惯性力矩。因此,在打击机构12位于下止点附近等、电动马达15为轻负荷时,销轮45高速旋转,利用销轮45的第一区域85的高质量材料能够使销轮45积蓄惯性力矩。
而且,是因为:因为打击机构12位于上止点附近,所以电动马达15成为高负荷,并且在成为低速旋转的区域、或者电动马达15停止的区域内,通过由销轮45所积蓄的惯性力矩,来更加减少电动马达15的负荷转矩。
即,在销轮45的第一区域85的旋转方向上,依次朝向径向内侧配置有销45A~45H,因而敢于由高质量材料来形成销轮45的第一区域85。因此,能够利用飞轮效应来进一步减少电动马达15的负荷转矩。
并且,随着接近活塞24,设于驱动撞击针杆25的八个凸部25A~25H的突出量H1逐渐变短。因此,能够圆滑地进行销与凸部的卡合及脱离。
图7是示出电动马达的负荷转矩与打击机构的移动量的关系的特性的一例。打击机构的移动量是打击机构从待机位置到上止点的移动量。实线的特性是实施例,虚线的特性是比较例。比较例的销轮为从轴线至销的中心的距离恒定。实施例中的负荷转矩的增加量比比较例中的负荷转矩的增加量小。负荷转矩的增加量是指负荷转矩的增加比例或者负荷转矩的增加率。
参照图8至图10对销轮45及驱动撞击针杆25的其它例进行说明。从销45A~45E各自的中心至轴线A2的半径R2全部相同。从销45F~45H各自的中心至轴线A2的半径R3全部相同。半径R3比半径R2小。
设于驱动撞击针杆25的凸部25A~25E各自的突出量H2全部相同。凸部25F~25H各自的突出量H3全部相同。突出量H2比突出量H3小。在图8、图9及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打击机构12从待机位置移动至上止点的期间内,销45F相对于凸部25F卡合及脱离,销45G相对于凸部25G卡合及脱离,并且销45H与凸部25H卡合。在图8、图9及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打击机构12从下止点移动至待机位置之前的期间内,销45A~45E相对于凸部25A~25E卡合及脱离。
因此,与在打击机构12从待机位置移动至上止点的期间内传递转矩的销45F~45H对应的半径R3比与在打击机构12从下止点移动至待机位置之前的期间内传递转矩的销45A~45E对应的半径R2短。因此,能够抑制在打击机构12从待机位置移动至上止点的期间内的负荷转矩相对于在打击机构12从下止点移动至待机位置之前的期间内的负荷转矩增加。
参照图11对销轮45及驱动撞击针杆25的其它例进行说明。图11所示的销轮45具有板部45J和沿板部45J的旋转方向设置的销45A~45H。销45A~45H是与图3所示的销45A~45H相同的结构。图11的销轮45不具备图2的板部45K。驱动撞击针杆25与板部45J在轴线A2方向上空开间隔地设置。在驱动撞击针杆25中的接近销轮45一侧的表面62设有凸部62A~62H。凸部62A~62H在中心线A1方向上以恒定的间隔设置。如图12所示,凸部62A~62H从表面62突出的突出量H4全部相同。
若使用图11所示的驱动撞击针杆25作为图2的打击机构12,则销45G与凸部62G卡合而打击机构12停止在待机位置。而且,若销轮45在图11中绕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在销45H与凸部62H卡合后,销45G从凸部62G脱离,打击机构12到达上止点。另外,若销45H从凸部62H脱离,则打击机构12下降来打击紧固件,并且打击机构12到达下止点。
在打击机构12到达下止点后,若销轮45在图11中绕逆时针方向旋转,则销45A与凸部62A卡合,打击机构12从下止点上升。销45B相对于凸部62B卡合及脱离,销45C相对于凸部62C卡合及脱离,销45D相对于凸部62D卡合及脱离,销45E相对于凸部62E卡合及脱离,销45F相对于凸部62F卡合及脱离,销45G与凸部62G卡合,若打击机构12到达待机位置,则销轮45停止。在图11所示的销轮45及驱动撞击针杆25中,能够得到与图3至图8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图13所示的打入机110具有外壳111、打击机构112、钉匣113、电动马达114、变换机构115、控制基板116、电池组件117以及反作用吸收机构208。外壳111具有筒状的壳体部119、与壳体部119连接的把手120、以及与壳体部119连接的马达壳体121。安装部122与把手120及马达壳体121连接。射出部123设于壳体部119之外,射出部123固定于壳体部119。射出部123具有射出路124。用户用手握持把手120,能够将射出部123的前端推压至被打入材料W1。
钉匣113由马达壳体121及射出部123支撑。马达壳体121在中心线E1方向上配置在把手120与钉匣113之间。钉匣113收纳多个紧固件125。紧固件125包括钉,紧固件125的材质包括金属、有色金属、钢。紧固件125彼此通过连接构件相互连接。连接构件可以是线、粘接剂、树脂的任一种。紧固件125呈棒状。钉匣113具有送料器。送料器将收纳在钉匣113内的紧固件125送至射出路124。
打击机构112贯穿壳体部119的内外地设置。打击机构112具有配置在壳体部119内的柱塞126、和固定于柱塞126的驱动撞击针杆127。柱塞126由金属制成或者由合成树脂制成。
驱动撞击针杆127由金属制成。导向轴128设置在壳体部119内。中心线E1通过导向轴128的中心。导向轴128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有色金属、钢的任一种。如图13及图14所示,上支架129及下支架130固定地设置在外壳111内。上支架129及下支架13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有色金属、钢的任一种。导向轴128固定于上支架129及下支架130。导向杆设置在壳体部119内。导向杆设有两根,并且两根导向杆固定于上支架129及下支架130。两根导向杆均是板部状,并且配置为与中心线E1平行。
柱塞126安装于导向轴128的外周面,柱塞126能够沿导向轴128在中心线E1方向上动作。导向轴128以中心线E1为中心地在径向上定位柱塞126。导向杆以中心线E1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定位柱塞126。驱动撞击针杆127能够与柱塞126一起相对于中心线E1平行地动作。驱动撞击针杆127能够在射出路124内动作。
反作用吸收机构208吸收外壳111所承受的反作用。如图14及图15所示,反作用吸收机构208具有筒状的平衡块118和设于平衡块118的卡合部200、201。平衡块118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有色金属、钢、陶瓷的任一种。平衡块118安装于导向轴128。平衡块118能够沿导向轴128在中心线E1方向上动作。导向轴128相对于中心线E1在径向上定位平衡块118。导向杆以中心线E1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定位平衡块118。
弹簧136配置在壳体部119内,弹簧136在中心线E1方向上配置在柱塞126与平衡块118之间。作为一例,弹簧136能够使用金属制的压缩螺旋弹簧。弹簧136能够沿中心线E1方向伸缩。弹簧136的在中心线E1方向上的第一端部与柱塞126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弹簧136的在中心线E1方向上的第二端部与平衡块118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弹簧136承受中心线E1方向的压缩力而积蓄弹性能。弹簧136是对打击机构112及平衡块118施力的施力机构的一例。
柱塞126从弹簧136承受在中心线E1方向上接近下支架130的第一方向D1的作用力。平衡块118从弹簧136承受在中心线E1方向上接近上支架129的第二方向D2的作用力。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相互反向,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与中心线E1平行。柱塞126及平衡块118从作为在物理上相同的构件的弹簧136承受作用力。
平衡块缓冲器137及柱塞缓冲器138设置在壳体部119内。平衡块缓冲器137配置在上支架129与平衡块118之间。柱塞缓冲器138配置在下支架130与柱塞126之间。平衡块缓冲器137及柱塞缓冲器138均由合成橡胶制成。
图13及图14所示的打入机110示出中心线E1为与铅垂线平行的状态的例子。将打击机构112或柱塞126又或平衡块118分别向第一方向D1动作的情况称作下降。将打击机构112或平衡块118分别向第二方向D2动作的情况称作上升。打击机构112及平衡块118能够分别在中心线E1方向上往复动作。
图13所示的电池组件117能够相对于安装部122安装及拆下。电池组件117具有收纳壳体139和收纳在收纳壳体139内的多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是能够进行充电及放电的二次电池,电池单体能够使用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镍镉电池的任一种。电池组件117是直流电源,电池组件117的电力能够向电动马达114供给。
图13所示的控制基板116设置在安装部122内,图6所示的控制器140及逆变电路141设于控制基板116。控制器140是具有输入口、输出口、运算处理部以及存储部的微型计算机。逆变电路141具有多个开关元件,多个开关元件能够分别接通及断开。控制器140输出控制逆变电路141的信号。在电池组件117与电动马达114之间形成有电路。逆变电路141是电路的一部分,并且连接及切断电路。
如图13所示,触发器142及触发开关143设于把手120,若用户对触发器142施加操作力,则触发开关143接通。若用户解除对触发器142施加的操作力,则触发开关143断开。位置检测传感器144设置在外壳111内。位置检测传感器144例如基于电动马达114的旋转角度,推断柱塞126及平衡块118在中心线E1方向上的位置并输出信号。图13所示的打入机110不具备图6所示的按钮开关60。控制器140接收触发开关143的信号、位置检测传感器144的信号,并输出控制逆变电路141的信号。
图13所示的电动马达114具有转子184及定子145,马达轴146安装于转子184。若从电池组件117向电动马达114供电,则马达轴146旋转。减速机147配置在马达壳体121内。减速机147具有多组行星齿轮机构、输入构件148以及输出构件149。输入构件148与马达轴146连接。电动马达114及减速机147以中心线E1为中心而呈同心状地配置。图13所示的打入机100示出中心线E1与轴线E2所成的角度为90度的例子。
变换机构115将输出构件149的旋转力变换成打击机构112的动作力及平衡块118的动作力。变换机构115具有第一齿轮150、第二齿轮151以及第三齿轮152。第一齿轮150、第二齿轮151以及第三齿轮152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有色金属、钢的任一种。支架153设置在外壳111内,输出构件149由支架153能够旋转地支撑。第一齿轮150固定于输出构件149。第二齿轮151由支撑轴154能够旋转地支撑。第三齿轮152由支撑轴155能够旋转地支撑。支撑轴154、155安装于支架153。第一齿轮150能够以轴线E2为中心旋转,第二齿轮151能够以轴线E3为中心旋转,第三齿轮152能够以轴线E4为中心旋转。
如图14所示,轴线E2、E3、E4在中心线E1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轴线E3配置在轴线E2与轴线E4之间。轴线E2、E3、E4相互平行。第三齿轮152在中心线E1方向上配置在第二齿轮151与上支架129之间。第一齿轮150在中心线E1方向上配置在第二齿轮151与钉匣113之间。
如图15所示,第一齿轮150的外径、第二齿轮151的外径以及第三齿轮152的外径相同。第二齿轮151与第一齿轮150及第三齿轮152啮合。凸轮辊157设于第一齿轮150,两个凸轮辊158、202设于第二齿轮151,两个凸轮辊159、203设于第三齿轮152。凸轮辊157能够相对于第一齿轮150自转。两个凸轮辊158、202配置在以轴线E3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两个凸轮辊158、202能够分别相对于第二齿轮151自转。通过凸轮辊157的自转中心的假想圆G1具有半径R11。通过凸轮辊158、202的自转中心的假想圆G2具有半径R12。假想圆G1以轴线E2为中心,假想圆G2以轴线E3为中心。半径R12比半径R11小。
两个凸轮辊159、203能够分别相对于第三齿轮152自转。通过凸轮辊159的假想圆G3具有半径R13。通过凸轮辊203的假想圆G4具有半径R14。假想圆G3、G4均以轴线E4为中心。半径R14比半径R13小。半径R13、R14比半径R12小。这样,半径R11与半径R12相互不同,半径R13与半径R14相互不同。
作为一例,凸轮辊157、158、159、202、203的材质包括金属、有色金属以及钢。凸轮辊157、158、159、202、203呈圆筒形状,凸轮辊157、158、159、202、203的外径全部为相同。
若向电动马达114供给电池组件117的电力而马达轴146正转,则马达轴146的旋转力经由减速机147传递至第一齿轮150。若第一齿轮150在图15中顺时针旋转,则第二齿轮151逆时针旋转,第三齿轮152顺时针旋转。
如图15所示,卡合部204、205、206设于柱塞126。若第一齿轮150在图15中顺时针旋转,则凸轮辊157能够相对于卡合部204卡合及脱离。若第二齿轮151逆时针旋转,则凸轮辊158能够相对于卡合部205卡合及脱离,并且凸轮辊202能够相对于卡合部206卡合及脱离。若第三齿轮152顺时针旋转,则凸轮辊159能够相对于卡合部200卡合及脱离,并且凸轮辊203能够相对于卡合部201卡合及脱离。
接下来,对打入机100的使用例进行说明。若控制器140检测到触发开关143的断开,则不向电动马达114供电,使马达轴146停止。若电动马达114停止,则如图14所示,柱塞126停止在与柱塞缓冲件138接触的位置即下止点。并且,由弹簧136的弹力对平衡块118施力,平衡块118停止在与平衡块缓冲件137接触的位置即上止点。控制器140通过处理位置检测传感器144的信号,来推断柱塞126及平衡块118在中心线E1方向上的位置。
若用户将射出部123的前端推压至被打入材料W1,并且控制器140检测到触发开关143的接通,则控制器140向电动马达114供电,使马达轴146正转。马达轴146的旋转力由减速机147放大之后传递至第一齿轮150,第一齿轮150如图15中左侧所示地顺时针旋转。
若第一齿轮150顺时针旋转,则第二齿轮151逆时针旋转,并且第三齿轮152顺时针旋转。若第一齿轮150顺时针旋转,并且凸轮辊157与卡合部204卡合,则如图15中右侧所示,柱塞126抵抗弹簧136的作用力而向第二方向D2工作。也就是说,打击机构112上升。并且,若第三齿轮152顺时针旋转,并且凸轮辊259与卡合部200卡合,则平衡块118向第一方向D1动作。也就是说,平衡块118如图15中右侧所示地下降。
另外,在凸轮辊157与卡合部204卡合的状态下,凸轮辊158与卡合部205卡合。之后,凸轮辊157从卡合部204脱离。并且,如图16中左侧所示,在凸轮辊158与卡合部205卡合的状态下,凸轮辊202与卡合部206卡合。因此,打击机构12进一步上升。
并且,如图15中右侧所示,在凸轮辊159与卡合部200卡合的状态下,凸轮辊203与卡合部201卡合。接下来,如图16中左侧所示,凸轮辊159从卡合部200脱离。因此,平衡块118进一步下降。
而且,如图16中右侧所示,若柱塞126到达上止点,并且凸轮辊202从卡合部206脱离,则如图17所示,柱塞126因弹簧136的作用力而下降。并且,如图16中右侧所示,若平衡块118到达下止点,并且凸轮辊203从卡合部201脱离,则如图17所示,平衡块118因弹簧136的作用力而上升。
若柱塞126下降、即打击机构112下降,则驱动撞击针杆127对位于射出路124的紧固件125进行打击。紧固件125被打入至被打入材料W1。在驱动撞击针杆127打击紧固件125后,柱塞126碰撞到柱塞缓冲件138。柱塞缓冲器138吸收打击机构112的动能的一部分。并且,平衡块118碰撞到平衡块缓冲件137。平衡块缓冲件137吸收反作用吸收机构208的动能的一部分。
这样,在打击机构112向第一方向D1动作来打击紧固件125时,平衡块118在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第二方向D2上动作。因此,能够减少打击机构112打击紧固件125时的反作用。
控制器140推断柱塞126在中心线E1方向上的位置,在从柱塞126开始下降的时刻至碰撞到柱塞缓冲件138的期间内,使电动马达114停止。因此,柱塞126停止在与柱塞缓冲件138接触的下止点,平衡块118停止在与平衡块缓冲件137接触的上止点。而且,若用户解除对触发器142的操作力,并再次对触发器142施加操作力,则控制器140使电动马达114旋转,打击机构112及平衡块118与上述相同地动作。
在柱塞126抵抗弹簧136的作用力而上升时,将电动马达114的转矩传递至柱塞126的构件由凸轮辊157切换为凸轮辊158、202。此处,半径R12比半径R11小。因此,在打击机构112因电动马达114的转矩而上升时,随着打击机构112接近上止点,力矩臂变短。因此,在打击机构112接近上止点时,能够抑制电动马达114的负荷转矩增加。此外,从打击机构112对第一齿轮150施加的转矩在图15及图16中为逆时针方向。
并且,在平衡块118抵抗弹簧136的作用力而下降时,将电动马达114的转矩传递至平衡块118的构件由凸轮辊159切换为凸轮辊203。此处,半径R14比半径R13小。因此,在平衡块118因电动马达114的转矩而下降时,随着平衡块118接近下止点,力矩臂变短。因此,在平衡块118接近下止点时,能够抑制电动马达114的负荷转矩增加。此外,从反作用吸收机构208经由第三齿轮152、第二齿轮151对第一齿轮150施加的转矩在图15及图16中为逆时针方向。
图18所示的打入机100是不具备图13及图14所示的反作用吸收机构208的例子。图18所示的打入机100除反作用吸收机构208的动作之外,能够得到与图13及图14所示的打入机100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实施方式3)
图19是示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3的示意图。打入机70具有外壳71、电动马达72、缸筒73、打击机构74、凸轮75、弹簧76以及缓冲件77。电动马达72、缸筒73、凸轮75、弹簧76以及缓冲件77设置在外壳71内。缸筒73固定地设置在外壳71内,打击机构74能够在缸筒73的中心线A3方向上移动。打击机构74具有活塞80及驱动撞击针杆81。弹簧76是金属制的压缩弹簧,弹簧76以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缸筒73内。弹簧76利用弹性复原力向第一方向B3、即接近缓冲件77的方向对打击机构74施力。图19示出活塞80被推压至缓冲件77而打击机构74位于下止点的状态。
凸轮75安装于旋转轴78,并设有连接及切断旋转轴78与电动马达72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离合器。若离合器连接,则凸轮75因电动马达72的转矩而逆时针旋转。在凸轮75的外周面形成有卷绕部75A。从轴线A4至卷绕部75A的半径、即半径R4在凸轮75的旋转方向上不同。
在外壳71内设有一对导向辊82。线79的第一端部与凸轮75连接,线79的第二端部与活塞80连接。线79通过一对导向辊82之间。
在外壳71内设有检测凸轮75的旋转方向的相位的相位检测传感器。在外壳71内设有控制电动马达72的旋转及停止的控制器。向控制器输入相位检测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器控制离合器的连接及切断。
图19的打入机70中,若电动马达72停止,则打击机构74因弹簧76的作用力被推压至缓冲件77而停止在下止点。若电动马达72旋转,则凸轮75在图19中逆时针旋转,线79卷绕在卷绕部75A上而被牵引。若线79被牵引,则打击机构74向第二方向B4移动,即上升。若打击机构74到达上止点,则控制器切断离合器。这样,打击机构74因弹簧76的力而下降来打击紧固件。若打击机构74下降,则从卷绕部75A抽出线79。之后,若活塞80碰撞到缓冲件77,则控制器使电动马达72停止,从而打击机构74停止在下止点。
在利用电动马达72的转矩使凸轮75旋转来使打击机构74上升时,随着打击机构74的上升,线79卷绕在卷绕部75A的位置P1的半径R4变小。这样,随着打击机构74的上升,从轴线A4至位置P1的半径R4、即力矩臂变短,从凸轮75传递至线79的牵引力增加。因此,在使打击机构74上升时,能够抑制电动马达72的负荷转矩增加。
对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1至3中说明的事项的含义进行说明。销轮45及凸轮75是第一旋转构件的一例。第一齿轮150及第二齿轮151是第二旋转构件的一例,第三齿轮152是第三旋转构件的一例。压力室13及弹簧76、136是第一移动机构的例子,电动马达15、72、114是马达的例子。主体部25K是第一主体部的一例。柱塞126是第二主体部的一例。销轮45、凸轮75、第一齿轮150以及第二齿轮151是第二移动机构的例子。弹簧136是第三移动机构的一例。第三齿轮152、凸轮辊159、203是第四移动机构的一例。销45A~45H、卷绕部75A、凸轮辊157、158、159、202、203是转矩抑制机构的例子。凸部25A~25H及凸部62A~62H是多个第一卡合部的例子。销45A~45H是多个第二卡合部的例子。卡合部204、205、206是第三卡合部的一例。凸轮辊157、158、202是第四卡合部的一例。卡合部200、201是第五卡合部的一例。凸轮辊159、203是第六卡合部的一例。销45F、45G、45H是高负荷卡合部的例子,销45A~45E是低负荷卡合部的例子。上止点是第一位置的例子,下止点是第二位置的例子。线79是线材的例子,销45A~45H及卷绕部75A是传递部的例子。轴线A2是第一轴线的一例,轴线E2、E3是第二轴线的一例。轴线E4是第三轴线的一例。半径R1、R2、R3、R4、R5、R6、R11、R12、R13、R14是距离的一例。反作用吸收机构208是反作用吸收机构的一例,平衡块118是平衡块的一例。
打入机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1、2及3,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实施方式1、2及3中,使打击机构向第二方向移动的马达除电动马达之外,还包括液压马达、气压马达。电动马达可以是有刷马达或者无刷马达的任一种。电动马达的电源可以是直流电源或者交流电源的任一种。旋转构件除销轮及凸轮之外,还包括齿轮、带轮、旋转轴。
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卡合部相对于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量可以是距主体部的边缘的距离或者距主体部的中心线的距离的任一种。多个第二卡合部是设于旋转构件的多个销,除此之外,还可以是设于齿轮的外周面的多个齿。从轴线至第二卡合部的距离相当于从轴线至齿顶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1中参照图3、图4、图5、图8、图9、图10及图11的说明中,记载有销轮45因电动马达15的转矩而逆时针旋转的内容。相对于此,对从打击机构12对销轮45施加的转矩为顺时针方向来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2中,打入机10的第一移动机构及第三移动机构可以分别独立地设置,也可以共用。在图14所示的打入机10中,弹簧136具有作为向第一方向D1对打击机构112施力的第一移动机构的作用和作为向第二方向D2对反作用吸收机构208施力的第三移动机构的作用。相对于此,也能够分别设置作为向第一方向对打击机构施力的第一移动机构的金属弹簧和作为向第二方向对反作用吸收机构施力的第三移动机构的金属弹簧。
在实施方式2中,以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的第二旋转构件可以为单个,也可以为多个。若旋转构件为单个,则多个第四卡合部全部设于单个的第二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能够以单个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若第二旋转构件为多个,则第四卡合部分别设于多个第二旋转构件。多个第二旋转构件能够以各自不同的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在多个第二旋转构件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第四卡合部。分别设于多个第二旋转构件的第四卡合部的距各个第二旋转构件的中心即第二轴线的距离相互不同。此外,在多个第四卡合部设于单个第二旋转构件的情况下,从该第二旋转构件的中心即第二轴线至第四卡合部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2中,能够采用多个第二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结构。例如,能够通过在多个第二旋转构件卷绕同步带来实施。在该情况下,任意设计设于各第二旋转构件的卡合部的位置、各第二旋转构件中的卡合部的配置半径、设于打击机构的卡合部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2中,在参照图15、图16及图17的说明中,示出第一齿轮150因电动马达114的转矩而顺时针旋转的例子。相对于此,示出从打击机构112对第一齿轮150施加的转矩为逆时针方向的例子。
在实施方式3中,线材包括线、电缆以及绳索。在实施方式3中,线材也可以在凸轮与打击机构之间卷绕于带轮。在实施方式3中参数图19的说明中,示出凸轮75因电动马达72的转矩而逆时针旋转的例子。相对于此,示出从打击机构74对凸轮75施加的转矩为顺时针方向的例子。
在说明实施方式1、2及3的图中,旋转构件的顺时针旋转及逆时针旋转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进行的定义,只要是相互相反的方向即可。
使打击机构向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气压弹簧、金属弹簧、有色金属弹簧、磁弹簧以及合成橡胶。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压力室13是气压弹簧的一例。金属弹簧及有色金属弹簧可以是压缩弹簧或者拉伸弹簧的任一种。在实施方式1、2及3中说明的金属包括铁、钢。在实施方式1、2及3中说明的有色金属包括铝。
磁弹簧利用磁铁的同极彼此的排斥力来使打击机构向第一方向移动。合成橡胶利用合成橡胶的排斥力来使打击机构向第一方向移动。磁弹簧或者合成橡胶设置在外壳内。
另外,第二移动机构也能够组合带轮、链轮、链条、线、电缆等动力传递构件来构成。第四移动机构也能够组合带轮、链轮、链条、线、电缆等动力传递构件来构成。再者,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定义为第一施力机构,第二移动机构能够定义为第二施力机构。进而,第三移动机构能够定义为第三施力机构,第四移动机构能够定义为第四施力机构。打击机构能够停止在待机位置,并且打击机构也能够将下止点作为待机位置。
另外,被打入材料包括地板、墙壁、天花板、柱以及屋顶。被打入材料的材质包括木材、混凝土以及石膏。
符号的说明
10、70、100—打入机,12、74、112—打击机构,13—压力室,15、72、114—电动马达,25K—主体部,25A~25H、62A~62H—凸部,45—销轮,45A~45H—销,75—凸轮,75A—卷绕部,76、136—弹簧,79—线,85—第一区域,86—第二区域,118—平衡块,126—柱塞,150—第一齿轮,151—第二齿轮,152—第三齿轮,157、158、159、202、203—凸轮辊,200、201、204、205、206—卡合部,208—反作用吸收机构,A2、A4、E2、E3、E4—轴线,B1、B3、D1—第一方向,B2、B4、D2—第二方向,H1、H2—突出量,R1、R2、R3、R4、R5、R6、R11、R12、R13、R14—半径。

Claims (15)

1.一种打入机,具备打击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上述打击机构能够向第一方向及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上述第一移动机构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来打击紧固件,
上述打入机的特征在于,具有:
马达;
第二移动机构,其因上述马达的转矩而旋转,并且使上述打击机构抵抗上述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
转矩抑制机构,在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抑制上述马达的转矩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击机构具有能够向上述第一方向及上述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一主体部和从上述第一主体部突出的多个第一卡合部,
上述第二移动机构具有因上述马达的转矩而以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的第一旋转构件和多个第二卡合部,该多个第二卡合部相对于上述第一旋转构件在旋转方向上设置,并且能够相对于多个第一卡合部卡合及脱离,
上述转矩抑制机构包含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及上述多个第二卡合部,
上述多个第二卡合部包含距上述第一轴线的距离相互不同的至少两个第二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在与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从上述第一主体部突出,并且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
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包含从上述第一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量相互不同的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方向是上述打击机构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方向,上述第二方向是上述打击机构从上述第二位置朝向上述第一位置移动的方向,
上述打击机构在从上述第二位置朝向上述第一位置移动时能够停止在待机位置,
上述多个第二卡合部包含高负荷卡合部和低负荷卡合部,上述高负荷卡合部在使上述打击机构从上述待机位置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时与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卡合,上述低负荷卡合部在使上述打击机构从上述第二位置向上述待机位置移动时与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卡合,
从上述第一轴线至上述高负荷卡合部的距离与从上述第一轴线至上述低负荷卡合部的距离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于上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外周并在上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上设于不同范围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
上述第一区域的半径比上述第二区域的半径大,
构成上述第一区域的材料的质量比构成上述第二区域的材料的质量高,
上述多个第二卡合部在上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上设于与上述第一区域对应的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移动机构包含利用气体的压力来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的压力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移动机构包含利用弹性复原力来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的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移动机构具有第一旋转构件和卷绕部以及线材,上述第一旋转构件因上述马达的转矩而以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上述卷绕部相对于上述第一旋转构件在旋转方向上设置,上述线材卷绕于上述卷绕部并牵引上述打击机构,
从上述第一轴线至上述卷绕部的距离在上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上不同,上述转矩抑制机构是上述卷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击机构具有能够向上述第一方向及上述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主体部和设于上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三卡合部,
上述第二移动机构具有第二旋转构件和多个第四卡合部,上述第二旋转构件因上述马达的转矩而以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上述多个第四卡合部相对于上述第二旋转构件在旋转方向上设置并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三卡合部卡合及脱离,
上述转矩抑制机构包含上述第三卡合部及上述多个第四卡合部,
上述多个第四卡合部包含距上述第二轴线的距离相互不同的至少两个第四卡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旋转构件包含多个第二旋转构件,
上述多个第二旋转构件能够以各自不同的上述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
在上述多个第二旋转构件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上述第四卡合部,
分别设于上述多个第二旋转构件的上述第四卡合部的距各个上述第二旋转构件的中心即上述第二轴线的距离相互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设有反作用吸收机构和第三移动机构以及第四移动机构,上述反作用吸收机构能够向上述第一方向及上述第二方向移动,并向与上述打击机构相反的方向移动,上述第三移动机构使上述反作用吸收机构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上述第四移动机构因上述马达的转矩而旋转,并使上述反作用吸收机构抵抗上述第三移动机构的力而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
上述反作用吸收机构具有能够向上述第一方向及上述第二方向移动的平衡块和设于上述平衡块的第五卡合部,
上述第四移动机构具有第三旋转构件和多个第六卡合部,上述第三旋转构件因上述马达的转矩而以第三轴线为中心旋转,上述多个第六卡合部相对于上述第三旋转构件在旋转方向上设置并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五卡合部卡合及脱离,
上述转矩抑制机构包含上述第五卡合部及上述多个第六卡合部,
上述多个第六卡合部包含距上述第三轴线的距离相互不同的至少两个第六卡合部。
12.一种打击机构,具有主体部和多个第一卡合部,上述主体部能够向第一方向及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在与上述主体部的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从上述主体部突出,并且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
上述打击机构利用具备与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二卡合部的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
上述打击机构的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包含从上述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量相互不同的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
13.一种移动机构,具有旋转构件和传递部,上述旋转构件能够以轴线为中心旋转,上述传递部在上述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上设置,并且将力传递至向第一方向移动来打击紧固件的打击机构,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上述移动机构的特征在于,
上述传递部的距上述轴线的距离在上述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上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递部是与设于上述打击机构的多个第一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二卡合部,
上述多个第二卡合部包含距上述轴线的距离相互不同的至少两个第二卡合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递部是设于上述旋转构件的外周面的卷绕部,
设有卷绕于上述卷绕部并与上述打击机构连接的线材,
上述卷绕部的距上述轴线的距离在上述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上不同。
CN201880028117.7A 2017-04-26 2018-03-30 打入机、打击机构以及移动机构 Active CN110573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7759.1A CN116276821A (zh) 2017-04-26 2018-03-30 打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6869 2017-04-26
JP2017-086869 2017-04-26
JP2017-225719 2017-11-24
JP2017225719 2017-11-24
PCT/JP2018/013672 WO2018198670A1 (ja) 2017-04-26 2018-03-30 打込機、打撃機構及び移動機構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7759.1A Division CN116276821A (zh) 2017-04-26 2018-03-30 打入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3304A true CN110573304A (zh) 2019-12-13
CN110573304B CN110573304B (zh) 2023-04-07

Family

ID=639197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7759.1A Pending CN116276821A (zh) 2017-04-26 2018-03-30 打入机
CN201880028117.7A Active CN110573304B (zh) 2017-04-26 2018-03-30 打入机、打击机构以及移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7759.1A Pending CN116276821A (zh) 2017-04-26 2018-03-30 打入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491629B2 (zh)
JP (1) JP6915682B2 (zh)
CN (2) CN116276821A (zh)
DE (1) DE112018002219T5 (zh)
TW (1) TWI754047B (zh)
WO (1) WO201819867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5788A (zh) * 2020-04-14 2020-07-28 佘昕 一种混凝土路面拉伸钢筋打入装置
TWI824800B (zh) * 2022-10-31 2023-12-01 力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打釘機之內轉子式擊釘驅動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49722B1 (en) * 2016-11-30 2022-01-05 Koki Holdings Co., Ltd. Driver
WO2020086468A1 (en) * 2018-10-25 2020-04-30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ed fastener drive having split gear box
JP7205617B2 (ja) * 2019-03-29 2023-01-17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
TWI795560B (zh) * 2019-04-30 2023-03-11 鑽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氣壓式釘槍及其位置異常排除方法
US11951601B2 (en) 2019-06-14 2024-04-0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Lifter mechanism for a powered fastener driver
US20220219301A1 (en) 2019-06-14 2022-07-14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Lifter mechanism for a powered fastener driver
CN217394880U (zh) * 2019-06-14 2022-09-09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动力紧固件驱动器
US11511406B2 (en) * 2019-08-26 2022-11-29 Taizhou Dajiang Ind. Co., Ltd Control and protection mechanism and nail gun having same
CN115135456A (zh) * 2020-03-05 2022-09-30 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打入机
CN219255473U (zh) 2020-03-25 2023-06-27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紧固件驱动器
TWI741577B (zh) * 2020-04-29 2021-10-01 唐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揮擊工具
CN115229735A (zh) * 2021-04-25 2022-10-25 重庆弘愿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紧固件驱动工具
JP2023064260A (ja) * 2021-10-26 2023-05-11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ち込み工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74882A (ja) * 1986-08-02 1988-07-19 デ−ンバ・メタルバ−レンファブリ−ク・ゲ−エムベ−ハ− 電動式打ち込み装置
US5720423A (en) * 1995-07-25 1998-02-24 Makita Corporation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20060027622A1 (en) * 2004-08-09 2006-02-09 Pei-Chang Su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electric nailing gun
US20160288305A1 (en) * 2015-03-30 2016-10-06 Senco Brands, Inc. Lift mechanism for framing nailer
CN106457539A (zh) * 2014-05-30 2017-02-2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打钉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704666U1 (zh) 1986-08-02 1987-05-21 Demba Metallwarenfabrik Gmbh, 2072 Bargteheide, De
JP2658724B2 (ja) 1992-03-25 1997-09-30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バネ駆動式釘打機
US5941441A (en) 1998-03-10 1999-08-24 Ilagan; Artemio M. Electric nailing gun
JP4588599B2 (ja) * 2005-09-26 2010-12-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込み作業工具
JP4664240B2 (ja) * 2006-06-12 2011-04-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込み作業工具
US8011547B2 (en) * 2007-10-05 2011-09-06 Senco Brands, Inc.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ing a gas spring
US8763874B2 (en) * 2007-10-05 2014-07-01 Senco Brands, Inc. Gas spring fastener driving tool with improved lifter and latch mechanisms
DE102010032401B4 (de) 2010-07-27 2015-04-23 PROMESS Gesellschaft für Montage- und Prüfsysteme 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Nieten, insbesondere zum Hochgeschwindigkeitsnieten
US10195728B2 (en) * 2013-07-31 2019-02-05 Koki Holdings Co., Ltd. Fastener driving tool
FR3009735B1 (fr) * 2013-08-14 2018-09-28 Intermas Nets Sa Panneau d'occultation
TWI659811B (zh) 2014-08-28 2019-05-21 日商工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釘入機
EP3000560A1 (de) 2014-09-25 2016-03-30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Eintreibgerät mit Gasfeder
US9926721B2 (en) * 2015-01-13 2018-03-27 Danuser Llc Post driver apparatus
JP2016190277A (ja) 2015-03-31 2016-11-1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JP6485544B2 (ja) * 2015-06-10 2019-03-20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74882A (ja) * 1986-08-02 1988-07-19 デ−ンバ・メタルバ−レンファブリ−ク・ゲ−エムベ−ハ− 電動式打ち込み装置
US5720423A (en) * 1995-07-25 1998-02-24 Makita Corporation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20060027622A1 (en) * 2004-08-09 2006-02-09 Pei-Chang Su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electric nailing gun
CN106457539A (zh) * 2014-05-30 2017-02-2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打钉机
US20160288305A1 (en) * 2015-03-30 2016-10-06 Senco Brands, Inc. Lift mechanism for framing nail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5788A (zh) * 2020-04-14 2020-07-28 佘昕 一种混凝土路面拉伸钢筋打入装置
CN111455788B (zh) * 2020-04-14 2021-11-09 吕元顺 一种混凝土路面拉伸钢筋打入装置
TWI824800B (zh) * 2022-10-31 2023-12-01 力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打釘機之內轉子式擊釘驅動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15682B2 (ja) 2021-08-04
JPWO2018198670A1 (ja) 2020-03-05
TWI754047B (zh) 2022-02-01
CN110573304B (zh) 2023-04-07
TW201841715A (zh) 2018-12-01
DE112018002219T5 (de) 2020-02-27
WO2018198670A1 (ja) 2018-11-01
CN116276821A (zh) 2023-06-23
US20210101272A1 (en) 2021-04-08
US11491629B2 (en) 2022-11-08
US20230050091A1 (en) 2023-02-16
US11858101B2 (en)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3304B (zh) 打入机、打击机构以及移动机构
JP7081595B2 (ja) 打込機
CN112584978A (zh) 打入机
CN109982813B (zh) 钉打机
CN114310796A (zh) 打入机
CN111315537B (zh) 打入机
CN113490574A (zh) 打入机
JP2018039064A (ja) 打込機
JP2019098443A (ja) 打込機
JP6673524B2 (ja) 打込機
JP6766727B2 (ja) 打込機
JP6790629B2 (ja) 打込機
JP6753341B2 (ja) 打込機
TWI833787B (zh) 釘打機
JP7115025B2 (ja) 打込機
JP2018202509A (ja) 打込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