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7123A - 液晶组合物、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组合物、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7123A
CN110537123A CN201880026514.0A CN201880026514A CN110537123A CN 110537123 A CN110537123 A CN 110537123A CN 201880026514 A CN201880026514 A CN 201880026514A CN 110537123 A CN110537123 A CN 110537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group
light absorption
liquid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65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7123B (zh
Inventor
星野渉
新居辉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37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7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7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7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65Cells in which the active layer comprises a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10Esters
    • C08F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38Polymers
    • C09K19/3833Polymers with mesogenic groups in the side chain
    • C09K19/3842Polyvinyl derivatives
    • C09K19/3852Poly(meth)acrylate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52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which are not liquid crystals, e.g. additives with special physical aspect: solvents, solid particles
    • C09K19/60Pleochroic dy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5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photoconducting or a ferro-electric layer, the properties of which can be optically or electrically varied
    • G02F1/1351Light-absorbing or block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04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dye
    • G02F2202/043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dye pleochroic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形成高取向度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液晶组合物、使用了液晶组合物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为含有具有重复单元的直链状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成为390nm以下的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及二色性物质的液晶组合物。

Description

液晶组合物、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组合物、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当需要激光及自然光等照射光的衰减功能、偏振光功能、散射功能、遮光功能等时,利用了根据按各自的功能而不同的原理而工作的装置。
因此,在按各自的功能而不同的制造工序中还制造了与上述功能对应的产品。
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中,为了控制显示中的旋光性及双折射性而使用了线偏振片及圆偏振片。
并且,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中,为了防止外光的反射还使用了圆偏振片。
以往,在这些偏振片(偏振元件)中,广泛使用了碘来作为二色性物质,但还对替代碘而使用有机色素来作为二色性物质的偏振元件进行了研究。
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有“一种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特征在于,含有至少一种热致液晶性二色性色素及至少一种热致液晶性高分子,上述热致液晶性二色性色素在光吸收各向异性膜中的质量含有率为30%以上。”([权利要求1])。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75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人等对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进行了研究的结果,发现根据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形成中所使用的热致液晶性高分子的种类,有时随着二色性物质的取向度降低而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取向度变得不够充分,且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高取向度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液晶组合物、使用了液晶组合物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课题而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作为与二色性物质一同进行掺合的液晶性化合物,同时使用化学结构中具有重复单元的直链状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及化学结构中不具有重复单元的规定的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由此能够形成取向度高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并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以下构成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1]一种液晶组合物,其含有具有重复单元的直链状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成为390nm以下的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及二色性物质。
[2]根据[1]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中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具有由后述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
[3]根据[2]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中后述式(1)中的L1为氧化烯结构。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中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熔点为200℃以下。
[5]一种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使用[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组合物而形成。
[6]一种层叠体,其具有基材和设置于基材上的[5]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
[7]根据[6]所述的层叠体,其还具有设置于光吸收各向异性膜上的λ/4板。
[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5]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或者[6]或[7]所述的层叠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形成高取向度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液晶组合物、使用了液晶组合物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有时根据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进行,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
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记载在“~”的前后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含的范围。
并且,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的总称,(甲基)丙烯酰基为“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的总称。
[液晶组合物]
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为含有具有重复单元的直链状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成为390nm以下的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及二色性物质的液晶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能够形成取向度高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理由的细节虽不清楚,但大致推定为如下。
首先,认为当不掺和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而使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与二色性物质完全相容时,二色性物质的取向度成为与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取向度大致相等的取向度。
因此,能够推断所形成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取向度提高的原因在于,通过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掺和,二色性物质相对于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相容性降低(即,二色性物质的结晶性提高),其结果,二色性物质的取向度提高。
〔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含有直链状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
在此,“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是指在化学结构中具有重复单元的液晶性化合物。
作为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日本特开2011-237513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热致液晶性高分子、日本特开2016-00405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具有热致液晶性的二色性色素聚合物。
并且,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可在末端具有交联性基团(例如,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
作为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所具有的重复单元,例如可列举通过(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而获得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重复单元;聚合乙二醇而获得的聚乙二醇中的乙二醇单元;聚合丙二醇而获得的丙二醇单元;等。
这些中,从成为原料的单体的多样性及处理性容易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通过(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而获得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重复单元。
作为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例如,优选列举具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以下,也称为“重复单元(1)”。)的液晶性化合物。
[化学式1]
上述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L1及L2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2价的连接基团,M1表示由后述式(1-1)表示的介晶基团,T1表示末端基。
对上述式(1)中的L1及L2所表示的2价的连接基团进行说明。
作为2价的连接基团,例如可列举碳原子数1~30的亚烷基,构成亚烷基的-CH2-的1个以上可以被-O-、-(CH2)n-、-(CF2)n-、-Si(CH2)n-、-(Si(CH3)2O)n-、-N(Z)-、-C(Z)=C(Z’)-、-C(Z)=N-、-N=C(Z)-、-C(Z)2-C(Z’)2-、-C(O)-、-OC(O)-、-C(O)O-、-O-C(O)O-、-N(Z)C(O)-、-C(O)N(Z)-、-C(Z)=C(Z’)-C(O)O-、-O-C(O)-C(Z)=C(Z’)-、-C(Z)=N-、-N=C(Z)-、-C(Z)=C(Z’)-C(O)N(Z”)-、-N(Z”)-C(O)-C(Z)=C(Z’)-、-C(Z)=C(Z’)-C(O)-S-、-S-C(O)-C(Z)=C(Z’)-、-C(Z)=N-N=C(Z’)-、-C≡C-、-N=N-、-S-、-S(O)-、-S(O)(O)-、-(O)S(O)O-、-O(O)S(O)O-、-SC(O)-、或、-C(O)S-所取代。另外,n表示1~3的整数,Z、Z’及Z”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氰基或卤原子。
并且,作为碳原子数1~30的亚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一烷基、亚十二烷基、亚十三烷基、亚十四烷基、亚十五烷基、亚十六烷基、亚十七烷基、亚十八烷基等。
并且,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12。
本发明中,上述式(1)中的L1优选为构成上述亚烷基的-CH2-的1个以上被-O-所取代的氧化烯结构。
作为氧化烯结构,例如可列举由*-(CH2-CH2O)n1-*表示的氧乙烯结构、由*-(CH2-CH2-CH2O)n2-*或*-(CH(CH3)-CH2O)n2-*表示的氧亚丙基结构、由*-(CH2-CH2-CH2-CH2O)n3-*表示的氧亚丁基结构。另外,n1、n2及n3分别独立地表示1~20的整数,*表示与上述式(1)中的氧原子或M1的键合位置。
另一方面,上述式(1)中的L2优选为单键。
接着,对上述式(1)中的T1所表示的末端基进行说明。
作为末端基,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氢原子、卤素原子、氰基、硝基、羟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1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1~10的氧羰基、碳原子数1~10的酰氧基、碳原子数1~10的酰氨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羰基氨基、碳原子数1~10的磺酰氨基、碳原子数1~10的氨磺酰基、碳原子数1~10的氨基甲酰基、碳原子数1~10的亚磺酰基及碳原子数1~10的脲基等。这些末端基还可以经这些基团或日本特开2010-24403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聚合性基团取代。
接着,对上述式(1)中的M1、即,由下述式(1-1)表示的介晶基团进行说明。
[化学式2]
上述式(1-1)中,A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选自由芳香族烃基、杂环基及脂环式基团组成的组中的2价的基团,L3表示单键或2价的连接基团,m表示1~10的整数,*表示与L1或L2的键合位置。当m为2~10的整数时,多个A1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L3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由A1表示的2价基团优选为4~6元环。
并且,由A1表示的2价基团可以是单环,也可以是稠环。
并且,作为A1可以具有的取代基,例如可列举烷基、氟化烷基及烷氧基等。
作为A1所表示的2价芳香族烃基,可列举亚苯基、亚萘基、芴-二基、蒽-二基及并四苯-二基等,从介晶骨架的设计的多样性或原材料的获取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为亚苯基或亚萘基,更优选为亚苯基。
作为A1所表示的2价杂环基,可以是芳香族或非芳香族中的任一种,但从取向度进一步提高的观点考虑,优选为2价芳香族杂环基。
作为除了构成2价芳香族杂环基的碳以外的原子,可列举氮原子、硫原子及氧原子。当芳香族杂环基具有多个除了碳以外的构成环的原子时,这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2价芳香族杂环基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亚吡啶基(吡啶-二基)、哒嗪-二基、咪唑-二基、亚噻吩基(噻吩-二基)、亚喹啉基(喹啉-二基)、亚异喹啉基(异喹啉-二基)、噁唑-二基、噻唑-二基、噁二唑-二基、苯并噻唑-二基、苯并噻二唑-二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二基、噻吩并噻唑-二基、噻唑并噻唑-二基、噻吩并噻吩-二基及噻吩并噁唑-二基等。
作为A1所表示的2价脂环式基的具体例,可列举亚环戊基及亚环己基等。
另一方面,作为L3所表示的2价的连接基团,可列举-O-、-(CH2)g-、-(CF2)g-、-Si(CH3)2-、-(Si(CH3)2O)g-、-(OSi(CH3)2)g-、-N(Z)-、-C(Z)=C(Z’)-、-C(Z)=N-、-N=C(Z)-、-C(Z)2-C(Z’)2-、-C(O)-、-OC(O)-、-C(O)O-、-O-C(O)O-、-N(Z)C(O)-、-C(O)N(Z)-、-C(Z)=C(Z’)-C(O)O-、-O-C(O)-C(Z)=C(Z’)-、-C(Z)=N-、-N=C(Z)-、-C(Z)=C(Z’)-C(O)N(Z”)-、-N(Z”)-C(O)-C(Z)=C(Z’)-、-C(Z)=C(Z’)-C(O)-S-、-S-C(O)-C(Z)=C(Z’)-、-C(Z)=N-N=C(Z’)-、-C≡C-、-N=N-、-S-、-S(O)-、-S(O)(O)-、-(O)S(O)O-、-O(O)S(O)O-、-SC(O)-及-C(O)S-等,也可以为将这些基团组合2个以上而成的基团。另外,g表示1~10的整数,Z、Z’及Z”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氰基或卤原子。
作为M1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以下结构。另外,下述具体例中,“Ac”表示乙酰基。
[化学式3]
[化学式4]
作为具有重复单元(1)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由下述结构式表示的高分子化合物。另外,下述结构式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化学式5]
[化学式6]
[化学式7]
[化学式8]
[化学式9]
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具有重复单元(1)时的重复单元(1)的含量相对于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所具有的所有重复单元100质量%,优选为20~100质量%,更优选为30~99.9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99.0质量%。
本发明中,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中所包含的各重复单元的含量根据为了得到各重复单元而使用的各单体的加入量(质量)来计算。
重复单元(1)可以在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中单独包含一种,也可以包含两种以上。若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包含两种以上的重复单元(1),则存在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相对于溶剂的溶解性提高且液晶相转变温度的调整变得容易等优点。当包含两种以上的重复单元(1)时,优选为其合计量在上述范围内。
当包含两种以上的重复单元(1)时,可以同时使用T1中不包含聚合性基团的重复单元(1a)和T1中包含聚合性基团的重复单元(1b)。由此,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固化性进一步提高。
该情况下,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中的T1中包含聚合性基团的重复单元(1a)相对于T1中不包含聚合性基团的重复单元(1b)的比例(T1中包含聚合性基团的重复单元(1b)/T1中不包含聚合性基团的重复单元(1a))以质量比计优选为0.005~4,更优选为0.01~2.4。若质量比为4以下,则存在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取向度进一步提高的优点。若质量比为0.05以上,则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固化性进一步提高。
并且,从调整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对溶剂的溶解性及液晶相转变温度的观点考虑,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可以具有除重复单元(1)以外的其他重复单元(以下,简称为“重复单元(2)”。)。
在此,作为重复单元(2),可列举除了不具有介晶基团这一点以外,与上述重复单元(1)相同的重复单元。
在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具有重复单元(2)的情况下,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成为重复单元(1)与重复单元(2)的共聚物,但可以是嵌段聚合物、交替聚合物、无规聚合物及接枝聚合物等任一种聚合物。
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具有重复单元(2)时的重复单元(2)的含量相对于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所具有的所有重复单元100质量%,优选为0.5~40质量%,更优选为1~30质量%。
重复单元(2)可以在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中单独包含一种,也可以包含两种以上。当包含两种以上的重复单元(2)时,优选其合计量在上述范围内。
<物性>
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2000~300000,更优选为2000~100000。若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Mw在上述范围内,则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处理变得容易。
其中,本发明中的重均分子量及数平均分子量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而测定的值。
·溶剂(洗脱液):N-甲基吡咯烷酮
·装置名:TOSOH HLC-8220GPC
·管柱:连接3根TOSOH TSKgel Super HZM-H(4.6mm×15cm)而使用
·管柱温度:25℃
·试样浓度:0.1质量%
·流速:0.35ml/min
·校准曲线:使用基于TOSOH CORPORATION制TSK标准聚苯乙烯Mw=2800000~1050(Mw/Mn=1.03~1.06)为止的7个样品的校准曲线
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液晶性可以显示向列性及近晶性中的任一个,但优选至少显示向列性。
显示向列相的温度范围优选为室温(23℃)~400℃,从处理或制造适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0℃~300℃。
<含量>
本发明中,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成为液晶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中的8~99质量%的量,更优选为成为8~96质量%的量。
在此,“液晶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是指除溶剂的成分,作为固体成分的具体例,可列举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及后述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以及二色性物质、聚合引发剂、表面改良剂等。
〔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含有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
在此,“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是指在化学结构中不具有重复单元的液晶性化合物。
作为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日本特开2013-228706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液晶性化合物。
作为上述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例如可优选列举具有由下述式(2)表示的结构的液晶性化合物。
[化学式10]
T2-L1-M1-L2-T1 (2)
上述式(2)中,T1及T2分别独立地表示末端基,L1及L2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2价的连接基团,M1表示由下述式(2-1)表示的介晶基团。
[化学式11]
上述式(2-1)中,A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选自由芳香族烃基、杂环基及脂环式基团组成的组中的2价的基团,L3表示单键或2价的连接基团,m表示1~10的整数,*表示与L1或L2的键合位置。m为2~10的整数时,多个A1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L3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此,作为上述式(2)中的T1及T2所表示的末端基,可列举与上述式(1)中的T1相同的末端基。
并且,作为上述式(2)中的L1及L2所表示的2价的连接基团,可列举分别独立地与上述式(1)中的L1及L2相同的基团。
并且,作为上述式(2)中的M1所表示的介晶基团,可列举与上述式(1)中的M1所表示的介晶基团、即,由上述式(1-1)表示的介晶基团相同的介晶基团。
<物性>
上述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在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90nm以下。
若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90nm以下,则混合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提高二色性物质的取向度时,能够不降低可视区域中的取向度而提高二色性物质的取向度。
在此,最大吸收波长是指在石英比色池(光路长度1cm)中放入溶解于氯仿中的样品,并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3100PC、SHIMADZU公司制),以采样间距1nm测量240~600nm的范围的吸收光谱而求出的最大吸收波长。
上述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分子量优选为小于1700,更优选为200~1500,进一步优选为200以上且小于1000。
并且,上述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液晶性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向列性、近晶性等。
并且,作为显示液晶相的温度,优选为0℃~350℃,更优选为10℃~300℃,进一步优选为20℃~270℃。尤其,从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取向度进一步提高的原因考虑,显示液晶相的下限温度(以下,在本说明书中还简称为“熔点”。)优选为200℃以下。
在此,关于本发明中的液晶相转变温度,在光学显微镜(Nikon公司制ECLIPSELV100POL)中配置两个偏振片,以使吸收轴垂直,并在两个偏振片之间配置放置于热板上的样品,一边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一边改变热板的温度,由此记录相转变温度。
<含量>
本发明中,上述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成为液晶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中的1~90质量%的量,更优选为成为5~80质量%的量。
并且,上述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3~300质量份,更优选为5~200质量份。
〔二色性物质〕
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所含有的二色性物质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以往公知的二色性色素。
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日本特开2013-228706号公报的[0067]~[0071]段、日本特开2013-227532号公报的[0008]~[0026]段、日本特开2013-209367号公报的[0008]~[0015]段、日本特开2013-014883号公报的[0045]~[0058]段、日本特开2013-109090号公报的[0012]~[0029]段、日本特开2013-101328号公报的[0009]~[0017]段、日本特开2013-037353号公报的[0051]~[0065]段、日本特开2012-063387号公报的[0049]~[0073]段、日本特开平11-305036号公报的[0016]~[0018]段、日本特开2001-133630号公报的[0009]~[0011]段、日本特开2011-215337号公报的[0030]~[0169]段、日本特开2010-106242号公报的[0021]~[0075]段、日本特开2010-215846号公报的[0011]~[0025]段、日本特开2011-048311号公报的[0017]~[0069]段、日本特开2011-213610号公报的[0013]~[0133]段、日本特开2011-237513号公报的[0074]~[0246]段、日本专利申请2015-001425号公报的[0022]~[0080]段、日本专利申请2016-006502号公报的[0005]~[0051]段、WO2016/060173号公报的[0005]~[0041]段、WO2016/136561号公报的[0008]~[0062]段、日本专利申请2016-044909号公报的[0014]~[0033]段、日本专利申请2016-044910号公报的[0014]~[0033]段、日本专利申请2016-095907号公报的[0013]~[0037]段、日本专利申请2017-045296号公报的[0014]~[0034]段等中所记载的二色性色素。
本发明中,从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取向度进一步提高的原因考虑,二色性物质优选为具有由下述式(3)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以下,还称为“特定二色性色素化合物”。)。
[化学式12]
L4-A2-N=N-A3-N=N-A4-L5 (3)
式(3)中,A2、A3及A4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2价的芳香族基团。其中,A2、A3及A4中的任一个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2价的噻吩并噻唑基。
L4及L5分别独立地表示取代基。
对上述式(3)中,A2、A3及A4所表示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2价的芳香族基团”进行说明。
作为上述取代基,例如可列举日本特开2011-237513号公报的[0237]~[0240]段中所记载的取代基组G,其中可优选列举卤原子、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等)、芳氧基羰基(例如,苯氧基羰基、4-甲基苯氧基羰基、4-甲氧基苯氧基羰基等)等,可更优选列举烷基,可进一步优选地列举碳原子数1~5的烷基。
作为2价的芳香族基团,例如可列举2价的芳香族烃基及2价的芳香族杂环基。
作为上述2价的芳香族烃基,例如可列举碳原子数6~12的亚芳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亚苯基、亚铜基、均三甲苯、甲亚苯基、亚二甲苯基等。其中,优选为亚苯基。
并且,作为上述2价的芳香族杂环基,优选为来源于单环或2环性的杂环的基团。作为除了构成芳香族杂环基的碳以外的原子,可列举氮原子、硫原子及氧原子。当芳香族杂环基具有多个除了碳以外的构成环的原子时,这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芳香族杂环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亚吡啶基(吡啶-二基)、亚喹啉基(喹啉-二基)、异亚喹啉基(异喹啉-二基)、苯并噻二唑-二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二基、噻吩并噻唑-二基(本发明中,称为“噻吩并噻唑基”。)等。
上述2价的芳香族基团中,优选为2价的芳香族烃基。
在此,A2、A3及A4中的任一个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2价的噻吩并噻唑基。2价的噻吩并噻唑基的取代基的具体例与上述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2价的芳香族基团”中的取代基相同,优选的方式也相同。
A2、A3及A4中,优选A3为2价的噻吩并噻唑基。该情况下,A2及A3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2价的芳香族基团。
当A3为2价的噻吩并噻唑基时,优选A2及A3中的至少一个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2价芳香族烃基,优选A2及A3这两者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2价芳香族烃基。
上述式(3)中,对L4及L5所表示的“取代基”进行说明。
作为上述取代基,优选为了提高偶氮化合物的溶解性或向列型液晶性而导入的基团、为了调节作为色素的色调而导入的具有供电子性或吸电子性的基团或为了固定取向而导入的具有交联性基团(聚合性基团)的基团。
例如,作为取代基,包含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2,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1~8的烷基,例如可列举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六烷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等)、烯基(优选为碳原子数2~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2~12,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2~8的烯基,例如可列举乙烯基、芳基、2-丁烯基、3-戊烯基等)、炔基(优选为碳原子数2~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2~12、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2~8的炔基,例如可列举炔丙基、3-戊炔基等)、芳基(优选为碳原子数6~3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6~2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例如可列举苯基、2,6-二乙基苯基、3,5-二三氟甲基苯基、苯乙烯基、萘基、联苯基等)、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氨基(优选为碳原子数0~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0~1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0~6的氨基,例如可列举未经取代的氨基、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苯胺基等)、烷氧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5,例如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等)、氧羰基(优选为碳原子数2~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2~15,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2~10,例如可列举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等)、酰氧基(优选为碳原子数2~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2~1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2~6,例如可列举乙酰氧基、苯甲酰氧基、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等)、酰氨基(优选为碳原子数2~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2~1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2~6,例如可列举乙酰氨基、苯甲酰氨基等)、烷氧基羰基氨基(优选为碳原子数2~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2~1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2~6,例如可列举甲氧基羰基氨基等)、芳氧基羰基氨基(优选为碳原子数7~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7~16,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7~12,例如可列举苯氧基羰基氨基等)、磺酰氨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1~6,例如可列举甲烷磺酰氨基、苯磺酰氨基等)、氨磺酰基(优选为碳原子数0~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0~1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0~6,例如可列举氨磺酰基、甲基氨磺酰基、二甲基氨磺酰基、苯基氨磺酰基等)、氨甲酰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1~6,例如可列举未经取代的氨甲酰基、甲基氨甲酰基、二乙基氨甲酰基、苯基氨甲酰基等)、烷硫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1~6,例如可列举甲硫基、乙硫基等)、芳硫基(优选为碳原子数6~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6~16,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6~12,例如可列举苯硫基等)、磺酰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1~6,例如可列举甲磺酰基、甲苯磺酰基等)、亚磺酰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1~6,例如可列举甲烷亚磺酰基、苯亚磺酰基等)、脲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1~6,例如可列举未经取代的脲基、甲基脲基、苯基脲基等)、磷酸酰胺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1~6,例如可列举二乙基磷酸酰胺基、苯基磷酸酰胺基等)、羟基、巯基、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硝基、异羟肟酸基、亚磺基、肼基、亚氨基、偶氮基、含杂原子环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3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2的含杂原子环基,例如为具有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等杂原子的含杂原子环基,例如可列举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咪唑基、吡啶基、喹啉基、呋喃基、哌啶基、吗啉基、苯并恶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等)、甲硅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3~4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3~30,尤其优选为碳原子数3~24的甲硅烷基,例如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等)。
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被这些取代基所取代。并且,当具有2个以上的取代基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彼此键合而形成环。
作为L4及L5所表示的取代基优选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炔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氧羰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酰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酰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羰基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磺酰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氨磺酰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氨甲酰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硫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磺酰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脲基、硝基、羟基、氰基、亚氨基、偶氮基、卤素原子及含杂原子环基,更优选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氧羰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酰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氨基、硝基、亚氨基及偶氮基。
L4及L5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包含交联性基团(聚合性基团),更优选L4及L5这两者包含交联性基团。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二色比。并且,由于能够促进二色性色素化合物本身的固化,因此具有能够提高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固化性及耐久性这一优点。
作为交联性基团,具体而言,可列举日本特开2010-244038号公报的[0040]~[0050]段中所记载的聚合性基团,从反应性及合成适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及苯乙烯基,优选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
作为L4及L5的优选的方式,可列举被上述交联性基团所取代的烷基、被上述交联性基团所取代的二烷氨基及被上述交联性基团所取代的烷氧基。
从二色比提高这一观点考虑,由上述式(3)表示的结构优选为由下述式(4)表示的结构。
[化学式13]
上述式(4)中,A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2价的芳香族基团。
上述式(4)中,L6及L7分别独立地表示取代基。
上述式(4)中,E表示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中的任一个原子。
上述式(4)中,R2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及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中的任一个基团或原子。
上述式(4)中,R3表示氢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
上述式(4)中,R4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
上述式(4)中,n表示0或1。其中,当E为氮原子时,n为1,当E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n为0。
上述式(4)中,A5所表示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2价的芳香族基团”的具体例及优选方式与上述式(3)中的A1~A3所表示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2价的芳香族基团”相同。
作为A5的尤其优选的方式,为亚苯基。
上述式(4)中,L6及L7所表示的“取代基”的具体例及优选方式与上述式(3)中的L4及L5所表示的“取代基”相同。
作为L6及L7的更优选的方式,L6及L7中的至少一个包含交联性基团,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式,L6及L7这两者包含交联性基团。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二色比。并且,具有如下优点,即由于能够促进二色性色素化合物本身的固化,因此能够提高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固化性及耐久性。
并且,作为L6及L7的交联性基团的更优选的方式,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
上述式(4)中,E表示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中的任意原子,从合成适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氮原子。
并且,从容易使特定二色性色素化合物成为在短波长侧具有吸收的化合物(例如,在500~530nm附近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化合物)的观点考虑,上述式(1)中的E优选为氧原子。
另一方面,从容易使特定二色性色素化合物成为在长波长侧具有吸收的化合物(例如,在600nm附近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化合物)的观点考虑,上述式(1)中的E优选为氮原子。
上述式(4)中,R2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及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中的任意基团或原子,优选氢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
接着,对R2所表示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及“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进行说明。
作为取代基,例如可列举卤原子等。
作为烷基,可列举碳原子数1~8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烷基。其中,优选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1~3的直链状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或乙基。
作为烷氧基,可列举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其中,优选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进一步优选为甲氧基或乙氧基。
上述式(4)中,R3表示氢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优选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
R3所表示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的具体例及优选方式与上述的式(4)的R2中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另外,当E为氮原子时,R3成为式(4)中所存在的基团(即,是指n=l的情况)。另一方面,当E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R3成为式(4)中不存在的基团(即,是指n=0的情况)。
上述式(4)中,R4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
R4所表示的“取代基”的具体例及优选方式与上述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2价的芳香族基团”中的取代基相同,优选的方式也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上述式(4)中,n表示0或1。其中,当E为氮原子时,n为1,当E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n为0。
本发明中,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二色性物质,例如从使光吸收各向异性膜接近黑色的观点考虑,优选同时使用在波长370~550nm的范围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至少一种色素化合物和在波长500~700nm的范围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至少一种色素化合物。
本发明中,从耐按压性变得进一步良好的理由考虑,优选二色性物质具有交联性基团。
作为交联性基团,具体而言,例如优选(甲基)丙烯酰基、环氧基、氧杂环丁基、苯乙烯基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酰基。
<含量>
本发明中,上述二色性物质的含量优选为成为液晶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中的2~90质量%的量,更优选为成为3~80质量%的量。
并且,从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取向度及均匀性的平衡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上述二色性物质的含量相对于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2~400质量份,更优选为3~30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4~200质量份。
〔聚合引发剂〕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液晶组合物优选为含有聚合引发剂。
作为聚合引发剂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具有感光性的化合物、即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各种化合物。关于光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可列举α-羰基化合物(美国专利第2367661号、美国专利第2367670号的各说明书)、偶姻醚(美国专利第2448828号说明书)、α-烃取代的芳香族偶姻化合物(美国专利第2722512号说明书)、多核醌化合物(美国专利第3046127号及美国专利第2951758号的各说明书)、三芳基咪唑二聚体与对氨基苯基酮的组合(美国专利第3549367号说明书)、吖啶及吩嗪化合物(日本特开昭60-105667号公报及美国专利第4239850号说明书)、噁二唑化合物(美国专利第4212970号说明书)及酰基氧化膦化合物(日本特公昭63-40799号公报、日本特公平5-2923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095788号公报及日本特开平10-029997号公报)等。
作为这种光聚合引发剂,还能够使用市售品,可列举BASF公司制的IRGACURE(以下,还缩写为“Irg”)-184、IRGACURE-907、IRGACURE-369、IRGACURE-651、IRGACURE-819、IRGACURE-0XE-01及IRGACURE-0XE-02等。
当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含有聚合引发剂时,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液晶组合物中的上述二色性物质、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及上述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优选为0.1~30质量份,更优选为0.3~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20质量份。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0.1质量份以上,由此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耐久性变良好,且为30质量份以下,由此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取向变得更良好。
〔溶剂〕
从操作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优选含有溶剂。
作为溶剂,例如可列举酮类(例如,丙酮、2-丁酮、甲基异丁酮、环戊酮、环己酮等)、醚类(例如,二噁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环戊基甲基醚、四氢吡喃、二氧戊环等)、脂肪族烃类(例如,己烷等)、脂环式烃类(例如,环己烷等)、芳香烃类(例如,苯、甲苯、二甲苯、三甲基苯等)、卤化碳类(例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二氯苯、氯甲苯等)、酯类(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乳酸乙酯等)、醇类(例如,乙醇、异丙醇、丙醇、环己醇、异戊醇、新戊醇、二丙酮醇、苄醇等)、溶纤剂类(例如,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1,2-二甲氧基乙烷等)、溶纤剂乙酸酯类、亚砜类(例如,二甲基亚砜等)、酰胺类(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N-乙基吡咯烷酮等)及杂环化合物(例如,吡啶等)等有机溶剂及水。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这些溶剂中,从发挥本发明的溶解性优异这一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酮类(尤其环戊酮、环己酮)、醚类(尤其四氢呋喃、环戊基甲基醚、四氢吡喃、二氧戊环)及酰胺类(尤其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N-乙基吡咯烷酮)。
当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含有溶剂时,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液晶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80~99质量%,更优选为83~9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5~96质量%。
〔表面改进剂〕
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优选包含表面改进剂。通过包含表面改进剂,可预期涂布表面的平滑性提高,取向度进一步提高或者抑制凹陷及不均而面内的均匀性提高的效果。
作为表面改进剂,优选使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在涂布表面侧呈水平,并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11-237513号公报的[0253]~[0293]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水平取向剂)。
当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含有表面改进剂时,表面改进剂的含量相对于液晶组合物中的上述二色性物质与上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优选为0.001~5质量份,优选为0.01~3质量份。
[光吸收各向异性膜]
本发明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使用上述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而形成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
作为本发明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可列举依次包括将上述液晶组合物涂布于基材上而形成涂布膜的工序(以下,还称为“涂布膜形成工序”。)和使涂布膜中所含有的二色性物质取向的工序(以下,还称为“取向工序”。)的方法。
以下,对制作本发明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进行说明。
〔涂布膜形成工序〕
涂布膜形成工序为将上述液晶组合物涂布于基材上而形成涂布膜的工序。
通过使用含有上述的溶剂的液晶组合物,或者通过加热等将液晶组合物形成为熔融液等液态物来使用,容易在基材上涂布液晶组合物。
作为液晶组合物的涂布方法,可列举辊涂法、凹版印刷法、旋涂法、线棒涂布法、挤出涂布法、直接凹版涂布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模涂法、喷涂法及喷墨法等公知的方法。
本方式中,例示了在基材上涂布有液晶组合物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设置在基材上的取向膜上涂布液晶组合物。在后面对基材及取向膜的详细内容进行叙述。
〔取向工序〕
取向工序为使涂布膜中所含有的二色性物质取向的工序。由此,可得到光吸收各向异性膜。
取向工序中可以具有干燥处理。通过干燥处理能够从涂布膜去除溶剂等成分。干燥处理可以通过将涂布膜在室温下放置规定时间的方法(例如,自然干燥)进行,也可以通过进行加热和/或送风的方法进行。
在此,液晶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二色性物质有时通过上述的涂布膜形成工序或干燥处理而取向。例如,作为包含溶剂的涂布液而制备液晶组合物的方式中,通过对涂布膜进行干燥,并从涂布膜去除溶剂,可得到具有光吸收各向异性的涂布膜(即,光吸收各向异性膜)。
取向工序中优选为具有加热处理。由此,能够使涂布膜中所含有的二色性物质取向,因此能够将加热处理后的涂布膜优选为地用作光吸收各向异性膜。
关于加热处理,从制造适性等方面考虑,优选为10~250℃,更优选为25~190℃。并且,加热时间优选为1~300秒,更优选为1~60秒。
取向工序中可以具有在加热处理后实施的冷却处理。冷却处理为将加热后的涂布膜冷却至室温(20~25℃)左右的处理。由此,能够固定涂布膜中所含有的二色性物质的取向。作为冷却方法,并无特别限定,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实施。
通过以上工序能够得到光吸收各向异性膜。
另外,本方式中,作为使涂布膜中所含有的二色性物质取向的方法,可列举干燥处理及加热处理等,但并不限定于此,能够通过公知的取向处理来实施。
〔其他工序〕
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上述取向工序后具有使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固化的工序(以下,还称为“固化工序”。)。
关于固化工序,例如可通过加热及/或光照射(曝光)来实施。其中,固化工序优选为通过光照射来实施。
固化中使用的光源能够使用红外光、可见光或紫外线等各种光源,但优选为紫外线。并且,固化时可以一边加热一边照射紫外线,也可以经由仅使特定波长透射的过滤器照射紫外线。
并且,曝光可以在氮环境下进行。当通过自由基聚合进行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固化时,可减少基于氧的聚合阻碍,因此优选为在氮环境下进行曝光。
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膜厚优选为0.1~5.0μm,更优选为0.3~1.5μm。取决于液晶组合物中的二色性物质的浓度,但膜厚为0.1μm以上时,可得到优异的光吸收度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且膜厚为5.0μm以下时,可得到优异的透射率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
[层叠体]
本发明的层叠体具有基材及设置在在基材上的本发明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
并且,本发明的层叠体可以在上述光吸收各向异性膜上具有λ/4板。
而且,本发明的层叠体可以选在上述基材与上述光吸收各向异性膜之间具有取向膜。
以下,对构成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各层进行说明。
〔基材〕
作为基材,能够根据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用途而选择,例如可列举玻璃及聚合物薄膜。基材的透光率优选为80%以上。
当作为基材而使用聚合物薄膜时,优选为使用光学各向同性的聚合物薄膜。聚合物的具体例及优选为的方式能够应用日本特开2002-022942号公报的[0013]段的记载。并且,即使为如以往已知的聚碳酸酯或聚砜般容易显现双折射的聚合物也能够使用通过对国际公开第2000/26705号公报中所记载分子进行修饰而降低了显现性的基材。
〔光吸收各向异性膜〕
关于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如上述,因此省略其说明。
〔λ/4板〕
“λ/4板”是指具有λ/4功能的板,具体而言,为具有将某特定波长的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或将圆偏振光转换为线偏振光)的功能的板。
例如,作为λ/4板为单层结构的方式,具体而言,可列举延伸聚合物薄膜、或在支撑体上设置有具有λ/4功能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相位差膜等,并且作为λ/4板为多层结构的方式,具体而言,可列举层叠λ/4板与λ/2板而成的宽频带λ/4板。
λ/4板与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可以相接而设置,也可以在λ/4板与光吸收各向异性膜之间设置有其他层。作为这种层,可列举用于确保密合性的粘附层或粘接层。
〔取向膜〕
本发明的层叠体中,可以在基材与光吸收各向异性膜之间具有取向膜。
关于取向膜,只要能够在取向膜上将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二色性物质设为所希望的取向状态,则可以为任何层。
能够通过如针对有机化合物(优选为聚合物)在膜表面的摩擦处理、无机化合物的斜向蒸镀、具有微槽的层的形成、或者利用Langmuir-Blodgett法(LB膜)得到的有机化合物(例如ω-二十三酸、二(十八烷基)甲基氯化铵、硬脂酸甲酯)的累积的方法来设置。而且,还已知通过电场的赋予、磁场的赋予或光照射来产生取向功能的取向膜。其中,本发明中,从控制取向膜的预倾角的容易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为通过摩擦处理形成的取向膜,从取向均匀性的方面考虑,还优选为通过光照射形成的光取向膜。
<摩擦处理取向膜>
作为通过摩擦处理形成的取向膜中使用的聚合物材料,在很多文献中均有记载,且能够得到多种市售品。本发明中,优选为使用聚乙烯醇或聚酰亚胺及其衍生物。关于取向膜,能够参考国际公开第2001/88574A1号公报的43页24行~49页8行的记载。取向膜的厚度优选为0.01~10μm,进一步优选为0.01~1μm。
<光取向膜>
作为通过光照射形成的取向膜中所使用的光取向材料,在很多文献等中均有记载。本发明中,例如作为优选为的例子可列举日本特开2006-2851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07683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3813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09407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2172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404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5643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3318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09831号公报、日本专利第3883848号、日本专利第4151746号中所记载的偶氮化合物、日本特开2002-22903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芳香族酯化合物、日本特开2002-26554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317013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具有光取向性单元的马来酰亚胺和/或烯基取代的纳迪克酰亚胺(nadimide)化合物、日本专利第4205195号、日本专利第4205198号中所记载的光交联性硅烷衍生物、日本特表2003-520878号公报、日本特表2004-529220号公报或者日本专利第4162850号中所记载的光交联性聚酰亚胺、聚酰胺或酯。更优选为偶氮化合物、光交联性聚酰亚胺、聚酰胺或酯。
通过对由上述材料形成的光取向膜实施线偏振光或非偏振光照射而制造光取向膜。
本说明书中,“线偏振光照射”“非偏振光照射”是指用于使光取向材料发生光反应的操作。所使用的光的波长根据所使用的光取向材料而不同,只要是该光反应中所需要的波长,则并无特别限定。光照射中所使用的光的峰值波长优选为200nm~700nm,更优选为光的峰波长为400nm以下的紫外光。
关于光照射中所使用的光源,能够列举通常使用的光源,例如钨灯、卤素灯、氙灯、氙闪光灯、汞灯、汞氙灯、碳弧灯等灯、各种激光器[例如半导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氦镉激光器及YAG(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发光二极管以及阴极射线管等。
作为得到线偏振光的方法,能够采用使用偏振片(例如,碘偏振片、二色性色素偏振片、线栅偏振片)的方法、使用利用了棱镜系元件(例如Glan-Thompson棱镜)或Brewster角的反射型起偏器的方法或使用从具有偏振光的激光源射出的光的方法。并且,可以使用过滤器或波长转换元件等来仅选择性地照射所需要的波长的光。
当所照射的光为线偏振光时,可采用从上表面或背面与取向膜表面垂直或倾斜地对取向膜照射光的方法。光的入射角度根据光取向材料而不同,优选为0~90°(垂直),优选为40~90°。
当为非偏振光时,从斜向对取向膜照射非偏振光。其入射角度优选为10~80°,更优选为20~60°,进一步优选为30~50°。
照射时间优选为1分~60分,更优选为1分~10分。
当需要进行图案化时,能够采用将使用了光掩模的光照射实施图案制作中所需要的次数的方法或基于利用激光扫描写入图案的方法。
〔用途〕
本发明的层叠体能够用作偏振元件(偏振片),例如能够用作线偏振片或圆偏振片。
当本发明的层叠体不具有上述λ/4板等光学各向异性层时,层叠体能够用作线偏振片。
另一方面,当本发明的层叠体具有上述λ/4板时,层叠体能够用作圆偏振片。
[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或上述的层叠体。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显示元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液晶单元、有机电致发光(以下,简称为“EL”)显示面板及等离子显示面板等。
这些中,优选为液晶单元或有机EL显示面板,更优选为液晶单元。即,作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优选为作为显示元件而使用了液晶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作为显示元件而使用了有机EL显示面板的有机EL显示装置,更优选为液晶显示元件。
〔液晶表示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优选为列举具有上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和液晶单元的方式。更优选为具有上述的层叠体(其中,不包含λ/4板)和液晶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另外,本发明中,设置于液晶单元的两侧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中,优选为作为正面侧的偏振元件使用本发明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更优选为作为正面侧及背面侧的偏振元件使用本发明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
以下,对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单元进行详细说明。
<液晶单元>
液晶显示装置中所利用的液晶单元优选为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模式、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光学补偿弯曲)模式、IPS(In-Plane-Switching:面内切换)模式或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模式,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通过TN模式的液晶单元,在未施加电压时棒状液晶性分子实质上水平取向,而且以60~120゜扭曲取向。TN模式的液晶单元作为彩色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而被最广泛利用,且在许多文献中有记载。
通过VA模式的液晶单元,在施加电压时棒状液晶性分子实质上垂直取向。关于VA模式的液晶单元,除了(1)使棒状液晶性分子在未施加电压时实质上垂直取向,且在实施电压时实质上水平取向的狭义的VA模式的液晶单元(日本特开平2-176625号公报中所记载)以外,还包括(2)为了扩大视角,将VA模式多域化的(MVA模式的)液晶单元(SID97,Digestof tech.Papers(论文集)28(1997)845中所记载)、(3)使棒状液晶性分子在未施加电压时实质上垂直取向,且在施加电压时扭曲多域取向的模式(n-ASM模式)的液晶单元(日本液晶讨论会的论文集58~59(1998)中所记载)及(4)SURVIVAL模式的液晶单元(LCDinternational 98中发表)。并且,可以为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图案化垂直取向)型、光取向(Optical Alignment)型及PSA(Polymer-Sustained Alignment:聚合物稳定取向)中的任一种。关于这些模式的详细内容,在日本特开2006-215326号公报及日本特表2008-538819号公报中有详细记载。
IPS模式的液晶单元中,棒状液晶性分子相对于基板实质上平行取向,且通过对基板面施加平行的电场而液晶分子平面响应。IPS模式在未施加电场的状态下成为黑色显示,且上下一对偏振片的吸收轴正交。在日本特开平10-05498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20232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29252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13340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30521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307291号公报等中公开了使用光学补偿片减少倾斜方向上的黑色显示时的漏光,并改进视角的方法。
〔有机EL显示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例如优选为列举从观看侧依次具有光吸收各向异性膜、λ/4板及有机EL显示面板的方式。
更优选为从观看侧依次具有具备λ/4板的上述的层叠体和有机EL显示面板的方式。该情况下,层叠体中,从观看侧依次配置有基材、根据需要设置的取向膜、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及λ/4板。
并且,有机EL显示面板为使用在电极之间(阴极及阳极之间)夹着有机发光层(有机电致发光层)而成的有机EL元件而构成的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的构成并无特别限制,可采用公知的构成。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中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及处理步骤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则能够适当进行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由以下所示的实施例而限定性解释。
[合成例1]
〔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1的合成〕
按照下述步骤1~3对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1进行了合成。
<步骤1>
[化学式14]
将4-(2-羟乙基)苯胺20g溶解于浓盐酸37mL及水300mL中,在外温0℃下搅拌了30分钟。在外温0℃将内温维持在10℃以下,滴加了将亚硝酸钠10.4g溶解于水80mL中而得的溶液。在内温10℃以下搅拌20分钟,从而制备了重氮溶液。
并且,将氢氧化钠18.6g溶解于水500mL中,并滴加邻甲基苯酚16.2g,在外温0℃下搅拌10分钟,从而制备了耦合剂溶液。
接着,将内温维持在10℃以下并向制备的耦合剂溶液滴加了上述制备的重氮溶液。滴加结束后,在室温下搅拌了1小时。
接着,使用稀盐酸水进行中和直至pH成为8~9,析出了固体。滤出已析出的固体,用水清洗之后,在40℃下进行干燥,获得了黄色固体P1-A 35g。
<步骤2>
[化学式15]
将35g丙烯酸酯原料B溶解于四氢呋喃(THF)400mL中,并添加了甲磺酰氯10.66g。在外温0℃下搅拌5分钟,并将内温维持在10℃以下,滴加了二异丙基乙胺12.03g。在内温10℃以下搅拌30分钟,制备了丙烯酸酯原料溶液。
接着,在外温0℃下搅拌叔丁氧基钾11.36g和THF200mL,将内温维持在10℃以下,并滴加了将黄色固体P1-A 19.88g溶解在THF200mL而得的溶液。在室温下将反应溶液搅拌1小时之后,添加甲醇100mL和水1000mL使其晶化。在外温80℃下将所获得的固体溶解于乙酸乙酯500mL中,并添加正己烷550mL,降温至室温,从而使固体析出。使用正己烷清洗所获得的固体,并在室温下进行干燥,从而获得了黄色固体P1-B 32g。
<步骤3>
[化学式16]
将31.13g黄色固体P1-B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125mL中,一边流入氮气一边搅拌了1小时。在外温90℃下进行加热,添加溶解有0.52g的聚合引发剂V-601的二甲基乙酰胺10mL溶液,并加热了2小时。将聚合引发剂的添加和外温90℃下的2小时加热重复2次,使黄色固体P1-B聚合。反应结束后,在100℃下将反应液加热了2小时。然后,将内温降低至60℃,并添加了二甲基乙酰胺125mL。
接着,将反应溶液在外温0℃下进行冷却,并添加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2g,将内温维持在15℃以下并添加了丙烯酰率45.6g。在室温下反应2小时之后,添加乙酸乙酯500mL,滴加到甲醇2000mL中使聚合物固体析出。用甲醇清洗滤出的聚合物固体,并在室温下进行干燥,获得了黄色固体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1 31.6g。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到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1进行了分析的结果,数均分子量(Mn)为9000,重均分子量(Mw)为19000(均为聚苯乙烯换算)。
[合成例2]
〔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2的合成〕
按照下述步骤1~3对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2进行了合成。
<步骤1>
[化学式17]
除了将作为原料的4-(2-羟乙基)苯胺改变为4-丙基苯胺以外,以与黄色固体P1-A的合成相同的方法合成了黄色固体P2-A。
<步骤2>
[化学式18]
除了将作为原料的黄色固体P1-A改变为黄色固体P2-A以外,以与黄色固体P1-B的合成相同的方法合成了黄色固体P2-B。
<步骤3>
将30g黄色固体P2-B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120mL中,一边流入氮气一边搅拌了1小时。在外温90℃下进行加热,添加溶解有0.60g的聚合引发剂V-601的二甲基乙酰胺10mL溶液,并加热了2小时。将聚合引发剂的添加和外温90℃下的2小时加热重复2次,使黄色固体P2-B聚合。反应结束后,在100℃下加热了2小时。然后,将内温降低至60℃,添加乙酸乙酯150mL,滴加到甲醇2000mL中使聚合物固体析出。用甲醇清洗滤出的聚合物固体,并在室温下进行干燥,获得了黄色固体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2 29g。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到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2进行了分析的结果,数均分子量(Mn)为6600,重均分子量(Mw)为14000(均为聚苯乙烯换算)。
[合成例3]
〔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3的合成〕
按照下述步骤1~3对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3进行了合成。
<步骤1>
[化学式19]
向2-氯乙氧基乙氧基乙醇(14.05g)的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60mL)添加二丁基羟基甲苯(BHT)(100mg),在冰冷下滴加了丙烯酰氯(7.54g)及三乙胺(8.89g)。搅拌1小时之后,对反应液进行了过滤。接着,添加碳酸钾(15.7g)、碘化钾(0.57g)、对羟基苯甲醛(9.25g)、二丁基羟基甲苯(BHT)(100mg),在110℃下搅拌4小时之后,添加乙酸乙酯和水,并通过分液操作对反应液进行了清洗。而且,通过蒸发器对反应液进行浓缩之后,返回到室温并添加将25mL乙腈、2.36g磷酸二氢钠二水合物溶解于8mL水而成的磷酸缓冲液及11.2mL双氧水(30质量%),接着添加了33.4g的25质量%亚氯酸钠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6小时并静置8小时之后,添加水而收集所得到的沉淀,从而得到了16.9g(收率69%)白色固体的化合物P3-A。
<步骤2>
[化学式20]
向甲磺酰氯(MsCl)(73.4mmol,5.7mL)的四氢呋喃(THF)溶液(70mL)添加二丁基羟基甲苯(BHT)(200mg),并冷却至内温-5℃。以内温不会上升至0℃以上的方式向其中滴加了化合物P3-A(66.7mmol,21.6g)和二异丙基乙胺(DIPEA)(75.6mmol,13.0mL)的THF溶液。在-5℃下搅拌30分钟之后,添加N,N-二甲基-4-氨基吡啶(DMAP)(200mg),并以内温不会上升至0℃以上的方式滴加了二异丙基乙胺(75.6mmol,13.0mL)和4-羟基-4’-甲氧基联苯(60.6mmol,12.1g)的四氢呋喃(THF)及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搅拌了4小时。添加甲醇(5mL)而停止反应之后,添加了水和乙酸乙酯。对于用乙酸乙酯提取的有机层,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并进行基于使用了乙酸乙酯及己烷的柱色谱的纯化,从而得到了作为白色固体的化合物P3-B 18.7g(收率61%)。
1H-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溶剂:CDCl3)δ(ppm):3.65-3.82(m,6H),3.85(s,3H),3.85-3.95(m,2H),4.18-4.28(m,2H),4.28-4.40(m,2H),5.82(dd,1H),6.15(dd,1H),6.43(dd,1H),6.90-7.05(m,4H),7.20-7.30(m,2H),7.45-7.65(m,4H),8.10-8.20(m,2H)
<步骤3>
[化学式21]
将化合物(P3-B)(1.0g)的DMAc溶液(3.3mL)加热至内温80℃。向其中添加2,2’-偶氮双(2-甲基丙酸)二甲基(0.54mmol,0.12g)(商品名“V-601”、Wako Pure Chemical,Ltd.制)的DMAc溶液(0.5mL),在80℃下搅拌了2小时。然后,通过1H-NMR光谱测定确认聚合性基团的消失,并冷却至室温。添加甲醇并进行过滤,使用甲醇清洗残渣而得到了0.95g作为白色固体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到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3进行了分析的结果,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聚苯乙烯换算)。
[合成例4]
〔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4的合成〕
按照下述步骤1~3对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4进行了合成。
<步骤1>
[化学式22]
将氢氧化钠(34.2g)溶解于1L水,在氮环境下添加4,4’-二羟基联苯(40.6g)及溴乙醇(37.2g)并在95℃下搅拌了10小时。
然后,冷却至室温,添加浓盐酸将反应体系调整为酸性之后进行过滤及干燥,从而得到了包含化合物P4-A的白色固体。
将所得到的白色固体溶解于400mL二甲基乙酰胺(DMAc),在冰冷下,滴加3-氯丙酰氯(62.0g),并搅拌了5小时。添加甲醇(40mL)而停止反应之后,添加了水和乙酸乙酯。
对于通过分液操作进行了清洗的有机层,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并向所得到的浓缩物添加了氯仿。在通过过滤去除了已析出的固体之后,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并进行基于使用了乙酸乙酯/氯仿的柱色谱的纯化,从而得到了20.3g(收率29%)作为白色固体的化合物P4-A。
1H-NMR(溶剂:DMSO-d6)δ(ppm):2.80-2.90(t,2H),3.75-3.85(t,2H),4.15-4.25(m,2H),4.35-4.45(m,2H),6.75-6.85(m,2H),6.90-7.00(m,2H),7.30-7.50(m,4H),9.40(brs,1H)
<步骤2>
[化学式23]
将4.0g化合物P4-A、8.08g在合成例3中所制备的化合物P3-A及二氯甲烷100mL进行混合,并在室温下进行了搅拌。向混合物添加N,N-二甲基氨基吡啶152mg及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I)9.56g,并在室温下搅拌了12小时。
然后,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添加甲醇120mL和1M、盐酸水120mL而进行过滤,从而得到了白色固体。添加乙酸乙酯和水对所得到的白色固体进行分液,并用1N盐酸水、饱和食盐水对所收集的有机层进行清洗之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了干燥。滤出硫酸钠,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进行基于硅胶色谱的纯化而得到了5.4g(收率69%)化合物P4-B。
1H-NMR(溶剂:CDCl3)δ(ppm):2.87(t,2H)、3.68-3.82(m,8H),3.90(t,2H),4.18-4.28(m,4H),4.28-4.38(m,2H),4.46-4.54(m,2H),5.84(dd,1H),6.16(dd,1H),6.43(dd,1H),6.90-7.05(m,4H),7.20-7.30(m,2H),7.48-7.65(m,4H),8.10-8.20(m,2H)
<步骤3>
[化学式24]
将化合物P3-B(0.8g)及化合物P4-B(0.2g)的DMAc溶液(3.3mL)加热至内温80℃。向其中添加2,2’-偶氮双(2-甲基丙酸)二甲基(0.54mmol,0.12g)的DMAc溶液(0.5mL),并在80℃下搅拌了2小时。然后,通过1H-NMR光谱测定确认聚合性基团的消失,并冷却至室温。添加甲醇而进行过滤,并用甲醇清洗残渣而得到了0.90g作为白色固体的化合物P4-C。向所得到的化合物P4-C的氯仿溶液(7mL)添加二丁基羟基甲苯(BHT)(50mg)及三乙胺(0.7ml),并加热至内温50℃。在50℃下搅拌9小时之后,通过1H-NMR光谱测定确认原料的消失,并冷却至室温。向其中添加甲醇而进行过滤,并用甲醇清洗残渣而得到了0.8g作为白色固体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4。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到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4进行了分析的结果,重均分子量(Mw)为17000(聚苯乙烯换算)。
[合成例5]
〔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5的合成〕
按照下述步骤1及步骤2,合成了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5。
<步骤1>
[化学式25]
除了使用4-羟基-4’-氰基联苯代替了4-羟基-4'-甲氧基联苯以外,以与化合物P3-B相同的方法合成了化合物P5-B。另外,根据分子量适当地调整了4-羟基-4’-氰基联苯的量。
<步骤2>
[化学式26]
使用化合物P3-B及化合物P5-B作为单体,除此以外,以与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3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并合成了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5。另外,根据组成比适当地调整了化合物P3-B及化合物P5-B的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到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5进行了分析的结果,重均分子量(Mw)为13000(聚苯乙烯换算)。
[合成例6]
〔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6的合成〕
按照下述步骤1及步骤2,合成了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6。
<步骤1>
[化学式27]
4-(4-羟基苯基)苯甲酸乙酯通过Macromolecules,2002,35,1663-1671中所记载的方法进行了合成。
除了使用4-(4-羟基苯基)苯甲酸乙酯代替了4-羟基-4’-甲氧基联苯以外,以与化合物P3-B相同的方法合成了化合物P6-B。另外,根据分子量适当地调整了4-(4-羟基苯基)苯甲酸乙酯的量。
<步骤2>
[化学式28]
使用化合物P3-B及化合物P6-B作为单体,除此以外,以与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3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并合成了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6。另外,根据组成比适当地调整了化合物P3-B及化合物P6-B的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到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6进行了分析的结果,重均分子量(Mw)为15000(聚苯乙烯换算)。
[合成例7]
〔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7的合成〕
按照下述步骤1及步骤2,合成了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7。
<步骤1>
[化学式29]
4-(4-羟基苯基)苯甲酸甲酯通过Macromolecules,2002,35,1663-1671中所记载的方法进行了合成。
除了使用4-(4-羟基苯基)苯甲酸甲酯代替了4-羟基-4’-甲氧基联苯以外,以与化合物P3-B相同的方法合成了化合物P7-B。另外,根据分子量适当地调整了4-(4-羟基苯基)苯甲酸甲酯的量。
<步骤2>
[化学式30]
使用化合物P3-B及化合物P7-B作为单体,除此以外,以与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3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并合成了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7。根据组成比适当地调整了化合物P3-B及化合物P7-B的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到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7进行了分析的结果,重均分子量(Mw)为14000(聚苯乙烯换算)。
〔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等〕
准备了下述表1及表2的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等一览中所示的化合物L1~L20。
另外,这些化合物中表示液晶性且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90nm以下的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如下述表1所示为化合物L1~L15。
[表1]
[表2]
[实施例1]
〔取向膜的制作〕
用碱性洗涤剂对玻璃基材(Central Glass Co.,Ltd.制,钠钙玻璃,尺寸300mm×300mm,厚度1.1mm)进行清洗,接着注入纯水之后对玻璃基材进行了干燥。
用#4的杆将下述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1涂布于干燥后的玻璃基材上,在80℃下对经涂布的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1进行15分钟的干燥之后在250℃下加热1小时,从而在玻璃基材上形成了涂布膜。
对所获得的涂布膜实施1次摩擦处理(1000旋转、台速度1.8m/分),在玻璃基材上制作了取向膜1(在下述表3中标记为“PI”。)。
〔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制作〕
在所得到的取向膜1上,以1000旋转旋转涂布下述液晶组合物1而形成了涂布膜。
将涂布膜在室温下干燥30秒钟之后,进一步在150℃下加热了15秒钟。
接着,将涂布膜冷却至室温之后,在80℃下加热1分钟,由此在取向膜1上制作了吸光各向异性膜1。
[化学式31]
[实施例2]
〔取向膜的制作〕
用碱性洗涤剂对玻璃基材(Central Glass Co.,Ltd.制,钠钙玻璃,尺寸300mm×300mm,厚度1.1mm)进行清洗,接着注入纯水之后对玻璃基材进行了干燥。
用#12的杆将下述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2涂布于干燥后的玻璃基材上,在110℃下对经涂布的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2进行2分钟的干燥而在玻璃基材上形成了涂布膜。
对所得到的涂布膜进行1次摩擦处理(辊的转速:1000旋转/间隔厚度2.9mm,台速度1.8m/分)而在玻璃基材上制作了取向膜2(在下述表3中标记为“PVA”。)。
(改性聚乙烯醇)
[化学式32]
(式中,赋予重复单元的数值表示各重复单元的摩尔比率。)
〔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制作〕
在所得到的取向膜2上,以1000旋转旋转涂布下述液晶组合物2而形成了涂布膜。
将涂布膜在室温下干燥30秒钟之后,进一步在150℃下加热了15秒钟。
接着,将涂布膜冷却至室温之后,在80℃下加热1分钟,由此在取向膜2上制作了吸光各向异性膜2。
[实施例3~24、比较例1~6]
将液晶组合物中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二色性物质、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聚合引发剂、表面改进剂及溶剂的种类或含量变更为如下述表3~7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在取向膜上制作了吸光各向异性膜。
并且,以下示出二色性物质D2~D6的结构式。
[化学式33]
[评价]
<取向度>
在光学显微镜(NIKON CORPORATION制,产品名“ECLIPSE E600 POL”)的光源侧插入有线起偏器的状态下,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安装到样品台,使用多通道光谱仪(Ocean Optics,Inc.,产品名“QE65000”)测定下述表3~7中所记载的波长区域下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光吸收度,并通过以下式计算了取向度。将结果示于下述表3~表7。
取向度:S=[(Az0/Ay0)-1]/[(Az0/Ay0)+2]
Az0: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相对于吸收轴方向的偏振光的光吸收度
Ay0: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相对于偏振光轴方向的偏振光的光吸收度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由表3~表7所示的结果示出,若使用不混合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而制备的液晶组合物,则所获得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取向度差(比较例1)。
并且,示出了若使用混合不具有液晶性的聚合性化合物而制备的液晶组合物来代替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则所获得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取向度比比较例1差(比较例2~6)。
相对于此,示出了若与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一同使用混合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90nm以下的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而制备的液晶组合物,则所获得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取向度提高(实施例1~24)。
尤其,由实施例6、7、11及14的结果可知,若表示液晶相的上限温度、即熔点为200℃以下,则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取向度进一步提高。

Claims (8)

1.一种液晶组合物,其含有:具有重复单元的直链状的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成为390nm以下的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及二色性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中,
所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具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
所述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L1及L2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2价的连接基团,M1表示由下述式(1-1)表示的介晶基团,T1表示末端基,
所述式(1-1)中,A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选自由芳香族烃基、杂环基及脂环式基团组成的组中的2价的基团,L3表示单键或2价的连接基团,m表示1~10的整数,*表示与L1或L2的键合位置,当m为2~10的整数时,多个A1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L3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中,
所述式(1)中的L1为氧化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中,
所述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熔点为200℃以下。
5.一种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使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组合物而形成。
6.一种层叠体,其具有基材及设置于所述基材上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叠体,其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膜上的λ/4板。
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或者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层叠体。
CN201880026514.0A 2017-04-25 2018-04-24 液晶组合物、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5371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5997 2017-04-25
JP2017085997 2017-04-25
PCT/JP2018/016618 WO2018199096A1 (ja) 2017-04-25 2018-04-24 液晶組成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7123A true CN110537123A (zh) 2019-12-03
CN110537123B CN110537123B (zh) 2021-12-24

Family

ID=63918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6514.0A Active CN110537123B (zh) 2017-04-25 2018-04-24 液晶组合物、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89302B2 (zh)
JP (1) JP6932184B2 (zh)
CN (1) CN110537123B (zh)
WO (1) WO201819909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8051A (zh) * 2016-12-28 2019-08-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晶性组合物、高分子液晶化合物、吸光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5244436A (zh) * 2020-03-11 2022-10-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晶组合物、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41743B2 (ja) * 2018-12-12 2020-08-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0122117A1 (ja) * 2018-12-13 2020-06-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314170B2 (ja) * 2018-12-14 2023-07-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0209089A1 (ja) * 2019-04-12 2020-10-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505487B2 (ja) * 2019-04-25 2024-06-25 Jnc株式会社 化合物、液晶組成物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JP7350855B2 (ja) * 2019-07-03 2023-09-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液晶層、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1045192A1 (ja) * 2019-09-05 2021-03-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組成物、偏光子層、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1059946A1 (ja) * 2019-09-25 2021-04-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膜、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組成物、化合物
WO2021131792A1 (ja) 2019-12-26 2021-07-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吸収異方性層、積層体、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JPWO2022215757A1 (zh) * 2021-04-09 2022-10-13
WO2022270222A1 (ja) 2021-06-21 2022-12-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投影システム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04420A (ja) * 1988-06-02 1989-12-08 Canon Inc 情報表示装置
JPH06273729A (ja) * 1993-03-19 1994-09-3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液晶性高分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素子
JPH0756151A (ja) * 1993-08-20 1995-03-03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液晶性高分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素子
JPH0764064A (ja) * 1993-08-27 1995-03-10 Kuraray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JPH07206599A (ja) * 1993-10-06 1995-08-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導電性有機材料配向膜の製造方法及び導電性有機材料配向膜を用いた有機電子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08129163A (ja) * 1994-10-31 1996-05-21 Casio Comput Co Ltd 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0940955A (ja) * 1995-07-31 1997-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91737A (ja) * 1999-09-27 2001-04-06 Nippon Mitsubishi Oil Corp 紫外線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照射装置
JP2005077665A (ja) * 2003-08-29 2005-03-24 Chisso Corp 異方性光散乱膜、その製法および光学素子
CN101194191A (zh) * 2005-04-15 2008-06-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滤色片的制造方法、滤色片、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装置
CN101246284A (zh) * 2007-02-15 2008-08-20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CN101300307A (zh) * 2005-11-07 2008-11-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聚合物膜、制备聚合物膜的方法、光学膜和偏振片及使用该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646695A (zh) * 2007-03-30 2010-02-10 Dic株式会社 高分子稳定化液晶组合物、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
US20100143709A1 (en) * 2008-12-05 2010-06-10 Eric Baer Confined crystallization multilayer films
CN101781570A (zh) * 2009-01-16 2010-07-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晶性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吸光各向异性膜、偏振元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22705A (zh) * 2010-03-31 2012-12-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其的显示装置
CN103492363A (zh) * 2011-04-27 2014-01-01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高分子以及光学各向异性体
CN103781755A (zh) * 2011-09-08 2014-05-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高分子材料和膜
CN105467652A (zh) * 2014-09-30 2016-04-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US9318716B1 (en) * 2011-10-18 2016-04-19 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Process for making electronically active functionalized silsequioxane nanostructures of controlled morphology through covalent synthesi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710801A (en) * 2000-02-03 2001-08-14 Tokyo Magnetic Printing Co.,Ltd. Reversible information display medium of liquid crystal type and noncontact ic card utilizing the same
WO2006080573A1 (en) * 2005-01-31 2006-08-03 Fujifilm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liquid crystal element, and siloxane polymer
JP2007009120A (ja) * 2005-07-01 2007-01-18 Fujifilm Holdings Corp 液晶組成物、液晶素子、及びシロキサンポリマー架橋体
JP2009098596A (ja) * 2007-09-28 2009-05-07 Fujifilm Corp 光学異方性膜、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566178B2 (ja) 2010-05-07 2014-08-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吸収異方性膜、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I556971B (zh) * 2011-04-13 2016-11-11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薄膜
JP6427340B2 (ja) * 2013-09-11 2018-1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層とその製造方法、積層体と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6343914B2 (ja) * 2013-11-29 2018-06-20 Dic株式会社 化合物、重合体、液晶配向膜、液晶表示素子、及び光学異方体
US9678384B2 (en) * 2014-10-20 2017-06-13 Fujifilm Corporation Retardation film, composi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tarda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04420A (ja) * 1988-06-02 1989-12-08 Canon Inc 情報表示装置
JPH06273729A (ja) * 1993-03-19 1994-09-3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液晶性高分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素子
JPH0756151A (ja) * 1993-08-20 1995-03-03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液晶性高分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素子
JPH0764064A (ja) * 1993-08-27 1995-03-10 Kuraray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JPH07206599A (ja) * 1993-10-06 1995-08-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導電性有機材料配向膜の製造方法及び導電性有機材料配向膜を用いた有機電子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08129163A (ja) * 1994-10-31 1996-05-21 Casio Comput Co Ltd 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0940955A (ja) * 1995-07-31 1997-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91737A (ja) * 1999-09-27 2001-04-06 Nippon Mitsubishi Oil Corp 紫外線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照射装置
JP2005077665A (ja) * 2003-08-29 2005-03-24 Chisso Corp 異方性光散乱膜、その製法および光学素子
CN101194191A (zh) * 2005-04-15 2008-06-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滤色片的制造方法、滤色片、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00307A (zh) * 2005-11-07 2008-11-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聚合物膜、制备聚合物膜的方法、光学膜和偏振片及使用该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246284A (zh) * 2007-02-15 2008-08-20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CN101646695A (zh) * 2007-03-30 2010-02-10 Dic株式会社 高分子稳定化液晶组合物、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
US20100143709A1 (en) * 2008-12-05 2010-06-10 Eric Baer Confined crystallization multilayer films
CN101781570A (zh) * 2009-01-16 2010-07-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晶性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吸光各向异性膜、偏振元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22705A (zh) * 2010-03-31 2012-12-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其的显示装置
CN103492363A (zh) * 2011-04-27 2014-01-01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高分子以及光学各向异性体
CN103781755A (zh) * 2011-09-08 2014-05-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高分子材料和膜
US9318716B1 (en) * 2011-10-18 2016-04-19 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Process for making electronically active functionalized silsequioxane nanostructures of controlled morphology through covalent synthesis
CN105467652A (zh) * 2014-09-30 2016-04-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 VILLACAMPA等: "Mesomorphic and Orientational Study of Materials Processed by In Situ Photopolymerization of Reactive Liquid Crystal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
刘剑等: "侧链型偶氮聚合物液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致取向", 《高分子学报》 *
施娜娜等: "液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应用化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8051A (zh) * 2016-12-28 2019-08-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晶性组合物、高分子液晶化合物、吸光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0168051B (zh) * 2016-12-28 2022-11-2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晶性组合物、高分子液晶化合物、吸光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US11505744B2 (en) 2016-12-28 2022-11-22 Fujifilm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line composition, polymer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light absorption anisotropic film, lamin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5244436A (zh) * 2020-03-11 2022-10-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晶组合物、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9096A1 (ja) 2018-11-01
CN110537123B (zh) 2021-12-24
US20200033663A1 (en) 2020-01-30
JP6932184B2 (ja) 2021-09-08
JPWO2018199096A1 (ja) 2020-02-27
US11789302B2 (en) 202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7123A (zh) 液晶组合物、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JP7125463B2 (ja) 液晶性組成物、高分子液晶化合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622902B2 (ja) 着色組成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377927B2 (ja) 異方性光吸収膜および積層体
JP5522047B2 (ja) 重合性キラル化合物、重合性液晶組成物、液晶性高分子及び光学異方体
JP7280229B2 (ja) 偏光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WO2009078431A1 (ja)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重合性液晶組成物、液晶性高分子および光学異方体
JP2010105940A (ja) 重合性化合物、重合性液晶化合物、重合性液晶組成物、液晶性高分子及び光学異方体
US11543697B2 (en) Polariz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WO2020004106A1 (ja) 偏光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42701A (ja)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並びに、光配向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セ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7108051B2 (ja) 液晶組成物、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741743B2 (ja) 液晶組成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987892B2 (ja) 液晶性組成物、側鎖型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0520769A (zh) 各向异性光吸收膜及层叠体
JP7231716B2 (ja) 偏光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011004B2 (ja) 液晶組成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