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6795A - 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及使用其的机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及使用其的机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6795A
CN110446795A CN201880018461.8A CN201880018461A CN110446795A CN 110446795 A CN110446795 A CN 110446795A CN 201880018461 A CN201880018461 A CN 201880018461A CN 110446795 A CN110446795 A CN 110446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molu
abrasion performance
phase
quality
te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84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46795B (zh
Inventor
山根正明
江口逸夫
新井真人
新井勇多
石岛睦己
伊藤秀晴
小笠原义仁
藤井慎太朗
萩野源次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e Aromatic Alloy Industrial Corp
I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hree Aromatic Alloy Industrial Corp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e Aromatic Alloy Industrial Corp,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Three Aromatic Alloy Industri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46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6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46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6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C22C9/04Alloys based on copper with zinc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8/00Alloys based on zinc
    • C22C18/02Alloys based on zinc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06Sliding surface mainly made of metal
    • F16C33/12Structural composition; Use of special materials or surface treatments, e.g. for rust-proofing
    • F16C33/121Use of special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8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copper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02/00Solid materials defined by their properties
    • F16C2202/02Mechanical properties
    • F16C2202/04Hardn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04/00Metallic materials; Alloys
    • F16C2204/1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F16C2204/14Alloys based on copper with zinc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28~55%的Zn及0.5~2%的P,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电导率为10~33%IACS,当Zn的含量为[Zn]质量%时,硬度为3.6[Zn]-55HBW以上。另外,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40~55%的Zn,以及1~6%的M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电导率为10~33%IACS,当Zn的含量为[Zn]质量%时,硬度为3.6[Zn]-55HBW以上。

Description

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及使用其的机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耐磨耗性优异的铜锌合金,特别地,涉及即使相对于滑动面的变化也能够发挥耐磨耗性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
背景技术
以黄铜合金为首的含有Zn的铜合金(即,铜锌合金),不仅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还具有较高的加工性,用于电子制品的各种部件。这样的铜锌合金之中,已知有特别关注机械性质且目的在于提高其耐磨耗性的、将耐磨耗性粒子分散在母相中的粒子分散型铜锌合金。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硬盘驱动器装置的动压轴承套及止推板用铜锌合金,公开了将由Ti和/或Si与Fe、Ni、Co等铁族金属的化合物所形成的硬质颗粒作为耐磨耗性粒子分散在黄铜基体中的分散型黄铜合金。此处记载了,通过分散硬质颗粒能够提高耐磨耗性,但是如果硬质颗粒的量过多,则会增加对与其相对的对象材料的攻击性。
通过这样的分散硬质颗粒能够抑制滑动面中的磨耗的进展,另一方面,当硬质颗粒从滑动面脱落并嵌入滑动面,则对象材料相对于滑动部件自身产生更大的损伤。为此,提出了不分散硬质颗粒,与Al一同添加Fe、Mn等合金元素从而提高耐磨耗性的如高强度黄铜般的耐磨耗性优异的铜锌合金。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除了0.2~3wt%的Al、15~50wt%的Zn之外,还添加有0.1~3wt%的Si、0.1~5wt%的Mn中的至少1种的成分组成作为基体的高强度黄铜。
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除了锌之外,作为第3元素含有0.5~20wt%以上的Sn来提高耐磨耗性的铜锌合金。通过进行在铜锌合金基体内过饱和地固溶Sn的固溶强化,能够提供由固溶强化产生的高强度且耐磨耗性优异的铜锌合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495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1005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685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已知有将由Si等金属间化合物、氧化铝等氧化物所形成的硬质颗粒作为耐磨耗性粒子分散在母相中形成的粒子分散型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在母相中固溶有第3元素的固溶强化型耐磨耗性铜锌合金。此处,由于前者因硬质颗粒的脱落产生较大的损伤从而缺乏相对于滑动面变化的稳定性,特别地优选在可能受到冲击的用途中,优选如后者的固溶强化型耐磨耗性铜锌合金。
然而,伴随着磨耗的进展,在新的表面中能够形成氧化皮膜,存在下述可能,即:由于磨耗的进展从滑动面脱落的氧化皮膜的嵌入,会产生滑动面的损伤,从而磨耗过度进展。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相对于滑动面的变化也能够发挥耐磨耗性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28~55%的Zn及0.5~2%的P,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电导率为10~33%IACS,当Zn的含量为[Zn]质量%时,硬度为3.6[Zn]-55HBW以上。
在上述公开中,以质量%计,可以进一步含有3%以下的Mn和/或2%以下的Sn。
在上述公开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为5μm以下。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30~33%的Zn及0.9~2%的P,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α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及0.8~1%的P,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0.8~1%的P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0.8~1%的P、1.4~2%的Mn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51~55%的Zn、0.8~1%的P、0.8~1.1%的Mn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γ)相形成,不含有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40~55%的Zn及1~6%的M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电导率为10~33%IACS,当Zn的含量为[Zn]质量%时,硬度为3.6[Zn]-55HBW以上。
在上述公开中,以质量%计,还可以含有小于0.5%的P和/或2%以下的Sn。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算,含有44~47%的Zn、1.4~2%的Mn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不含有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为锻造材料。
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的机械装置,可以包括由上述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形成的滑动部件,以相对于被滑动部件进行滑动。
上述公开中,所述被滑动部件以及所述滑动部件可以组装在增压器内,分别为联轴器与径向轴承和/或推力轴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构成,相对于滑动面的变化也能够发挥耐磨耗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对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的成分组成、硬度、电导率、比磨耗率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2是显示基体材料的Zn含量与硬度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3是显示各铜锌合金的高温硬度测定结果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抗咬合性试验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抗咬合性的试验结果的图表。
图6是作为耐磨铜合金的适用例的机械装置的增压器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28~55%的Zn及0.5~2%的P,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电导率为10~33%IACS,当Zn的含量为[Zn]质量%时,硬度为3.6[Zn]-55HBW以上。根据该公开,主要地,能够抑制由于脱落的P的金属间化合物或氧化物所产生的损伤,相对于滑动面的变化也能够发挥耐磨耗性。
该耐磨耗性铜锌合金的合金组成,以质量%计,含有28~55%的Zn及0.5~2%的P,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构成。
Zn相比于Cu更低价,因此含量较多,另外其含量分别为使母相为α相、(α+β)相、β相或(β+γ)相。
由于P与Cu或Zn的原子半径有较大差异,通过将其固溶在母相中能够使得材料更为强化。通过在母相中固溶P,增加硬度,提高耐磨耗性。通过使得P的含量为0.5~2质量%范围内,能够提高耐磨耗性。
另外,在制造或使用时可能产生的表面的氧化皮膜中,至少产生比氧化铝更加软质的P的氧化物。由此,通过使得表面可能生成的氧化物为比较软质的材料,在磨耗进展时从滑动面即使脱落氧化皮膜的一部分也能够抑制因其嵌入而产生的滑动面的损伤,从而抑制磨耗的过度进展,能够维持增加的耐磨耗性。
在上述公开中,以质量%计算,可以进一步含有3%以下的Mn和/或2%以下的Sn。根据该公开,有助于耐磨耗性的发挥。
上述公开中,可以使金属间化合物的粒子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根据该公开,可以减小由于金属间化合物的脱落对于滑动面的影响,易于耐磨耗性的发挥。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30~33%的Zn及0.9~2%的P,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α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粒子形成的析出相。在该情况下,由于比磨耗率进一步变小,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及0.8~1%的P,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在该情况下,由于比磨耗率进一步变小,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0.8~1%的P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在该情况下,由于比磨耗率进一步变小,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0.8~1%的P、1.4~2%的Mn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在该情况下,由于比磨耗率进一步变小,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51~55%的Zn、0.8~1%的P、0.8~1.1%的Mn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γ)相形成,不含有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在该情况下,由于比磨耗率进一步变小,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同时硬度更高,能够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另外,由于金属组织不含有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于磨耗的进展而使得金属间化合物粒子脱落所产生的对于滑动面的影响。
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40~55%的Zn及1~6%的M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电导率为10~33%IACS,当Zn的含量为[Zn]质量%时,硬度为3.6[Zn]-55HBW以上。根据该公开,能够抑制因脱落的Mn的氧化物所产生的损伤,即使相对于滑动面的变化也能够发挥耐磨耗性。
该耐磨耗性铜锌合金的合金组成,以质量%计,含有40~55%的Zn以及1~6%的M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构成。
该耐磨耗性铜锌合金通过在母相中固溶Mn来提高硬度,从而提高耐磨耗性。在作为第3元素代替P而使用Mn的情况下,从与在P的情况下同样地提高比磨耗率的观点出发,Mn的含量为1~6质量%范围内。但是,当Zn的含量为大致30质量%的情况下,与P的情况不同,作为第3元素即使添加Mn比磨耗率也增大。也就是说,在将Mn作为第3元素来添加的情况下的Zn含量为40~55质量%范围内。
另外,在制造时或使用时会生成的表面氧化皮膜中至少生成比氧化铝更为软质的Mn的氧化物。通过这样,使得在表面上生成的氧化物为比较软质,能够抑制在磨耗进展时即使从滑动面脱落氧化皮膜的一部分也能够抑制其嵌入所引起的滑动面的损伤,从而抑制磨耗的过度进展,从而维持提高的耐磨耗性。
在上述公开中,以质量%计,还可以含有小于0.5%的P和/或2%以下的Sn。根据该公开,有助于发挥耐磨耗性。
在上述公开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算,含有44~47%的Zn、1.4~2%的Mn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不含有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在该情况下,由于比磨耗率进一步变小,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另外,由于金属组织不含有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能够进一步抑制因磨耗的进展而使得金属间化合物的粒子脱落所产生的对于滑动面的影响。
另外,在上述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中,为了提高相对于含有同等的Zn的基体材料的2元系铜锌合金的耐磨耗性,作为第3元素(P或Mn)及其他添加元素的固溶的量的1个指标,电导率为10~33%IACS范围内。
进一步,在上述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中,为了确保耐磨耗性,硬度可以为与基体材料相当的硬度以上的硬度。也就是说,以Zn的含量为[Zn]质量%,硬度为3.6[Zn]-55(HBW)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硬度主要通过上述第3元素及其他添加元素的固溶量来控制。
上述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为锻造材料。通过锻造,不会损坏耐磨耗性,可以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
根据本公开的机械装置包括由上述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形成的滑动部件,以与由合金钢等形成的被滑动部件材料进行滑动。根据该公开,得到的机械装置具有即使相对于滑动面的变化也能够发挥耐磨耗性的滑动部件。
上述公开中,所述被滑动部件以及所述滑动部件可以组入增压器中,分别作为联轴器以及径向轴承和/或推力轴承。根据该公开,即使相对于该增压器中的径向轴承及推力轴承的滑动面的变化也能够发挥耐磨耗性。
另外,上述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抗咬合(焼付き)性,能够适用于增压器中的径向轴承及推力轴承等滑动部件。更详细而言,上述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由于作为第3元素含有相对于Zn而言容易氧化的P或者Mn,会在滑动面生成P或Mn的软质氧化物,提高抗咬合性。
一方面,例如,在2元系的铜锌合金的情况下,由于在滑动面生成Zn的氧化物,抗咬合性减低。在铜锌合金中含有Al的情况下,Al优先被氧化,在滑动面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为硬质的氧化物,在滑动中滑动面上所生成的氧化铝易于剥离,从而易于发生咬合。另外,通过在铜锌合金中含有Mn及Si,会在母相中分散作为硬质颗粒的锰硅化物,这种情况下,Si优先被氧化,在滑动面生成二氧化硅。由于二氧化硅为硬质氧化物,滑动中在滑动面所生成的二氧化硅易于剥离,易于产生咬合。
相对于此,上述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由于在滑动面生成相比氧化铝等为软质的P或Mn的氧化物,能够提高抗咬合性。另外,增压器中的径向轴承、推力轴承等,有时暴露于大致150℃至350℃的高温。上述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的高温硬度高且材料的机械强度得到提高,可以适用于增压器中的径向轴承、推力轴承等。
以上,根据上述的公开,通过在母相中固溶P或Mn,提高硬度,增加耐磨耗性。在该情况下,在制造时、使用时会生成的滑动面的表面的氧化皮膜中,生成软质的P或Mn的氧化物。如此,通过使表面所生成的氧化物为相对软质,在磨耗进展时即使从滑动面脱落氧化皮膜的一部分也能够抑制因其嵌入所导致的滑动面的损伤,从而抑制磨耗的过度进展。因此,根据上述的公开的结构,即使相对于滑动面的变化也能够发挥耐磨耗性。
实施例
以下,对于根据本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之一的实施例,参考图1进行说明。
如图1的No.5、6、8~18、22~2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耐磨耗性铜锌合金是在含有28~55质量%的Zn的铜锌合金(基体材料:参考No.1~4)中,含有P或Mn之中的至少一种并固溶在母相中而得到的材料。由于Zn比Cu廉价,增加了其含量,另外,其含量使得母相为α相、(α+β)相、β相或(β+γ)相。例如,Zn的含量为28~55质量%,典型地,为30、40、45或52质量%。
作为提高耐磨耗性的方法,也使用如下的方法,即,将维氏硬度为1500HV左右以上的硬度的以氧化铝为代表的硬质氧化物、硬质金属间化合物分散在母相中,但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母相中固溶P、Mn来提高硬度,增加耐磨耗性。在此情况下,在制造时或使用时会产生的表面的氧化皮膜中,生成至少比氧化铝软质的P、Mn的氧化物。如此,通过使得表面所生成的氧化物为比较软质,即使随着磨耗的进展从滑动面脱落氧化皮膜的一部分,也能够抑制由于其嵌入而产生的滑动面的损伤,抑制磨耗的过度进展,能够维持提高的耐磨耗性。
另外,由于作为第3元素含有比Zn更易于氧化的P或Mn,还能够抑制脱锌腐蚀。
进一步,P与Cu或Zn的原子半径差别较大,通过将其固溶在母相中能够更加强化材料。需要说明的是,P不仅固溶在母相中,还存在与Cu、Zn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倾向,由此认为也有助于提高硬度,但是并非积极地生成金属间化合物。P的金属间化合物与Si等的金属间化合物相比为软质的材料,但至少比母相硬。因此,可以使其金属间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以便即使随着磨耗的进展而脱落,也能够降低其对于滑动面的影响。
根据本实施例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至少能够获得高于作为高强度黄铜合金所知悉的Cu-26Zn-4.2Al-2.2Fe-3Mn、作为耐磨耗性粒子而含有硬质的锰硅化物的Cu-28Zn-3.2Al-3Mn-0.6Si-1Ni的耐磨耗性。
因为对图1所示成分组成的铜锌合金进行了电导率的测定、硬度测定、比磨耗率的测定,接下来,对其结果进行说明。
将No.1~28所示的成分组成的铜锌合金的熔融金属,铸造成 的形状,对于其中一部分(No.11、13、24、26及27),进一步进行热锻造成形为35mm方形,以用于各测定。
电导率根据JIS Z 0505进行测定。另外,硬度根据JIS Z 2243测定布氏硬度。需要说明的是,试验力适当变更为500kgf(4903N)、1000kgf(9807N)、3000kgf(29420N)。
比磨耗率使用叶山式磨耗试验机通过销环试验进行测定。试验片的尺寸为5mm×5mm×25mm,对象材料使用将硬度调节为HRC50的SCM435材料,不使用润滑油,表面压力为40kgf/cm2(392N/cm2),周向速度为1.0m/sec,历程为2km。
如图1所示,No.1~4为由Cu及Zn这2元素形成的铜锌合金,是作为其他材料的比较对象的基体材料,Zn含量(质量%)分别为30%、40%、45%及52%。其结果,比磨耗率分别为4.40×10-7、7.00×10-7、5.20×10-7及4.40×10-7mm2/kgf(4.49×10-8、7.14×10-8、5.30×10-8及4.49×10-8mm2/N)。也就是说,在Zn的含量为40%时比磨耗率最大,不管是减少至30%还是增加至52%,比磨耗率都减小。另外,对于电导率,当Zn含量增加则存在增加的倾向,在29~39%IACS范围内变化。
如图2所示,对于基体材料(No.1~4)的硬度,以Zn的含量为[Zn]质量%,则可以近似为
硬度(HBW)=3.6[Zn]-55(式1)的几乎线性关系。
No.5~26之中,相比于含有同等的Zn的基体材料,比磨耗率减小,可以说通过至少添加P或Mn第3元素以及其他添加元素,提高耐磨耗性。也就是说,No.5、6、8~18及22~26的任一个,相比于含有同等的Zn的基体材料,比磨耗率减小,耐磨耗性提高。
更具体而言,Zn为约45质量%,作为第3元素而含有P的No.7~13,在含量为约0.2质量%时,比磨耗率为5.88×10-7mm2/kgf(6.00×10-8mm2/N),大于基体材料(No.3)的5.20×10-7mm2/kgf(5.30×10-8mm2/N),但是当添加量增加时比磨耗率减少,当天剑量为约1质量%时比磨耗率为最小的2.21×10-7mm2/kgf(2.25×10-8mm2/N)。由此,当含量增加,存在比磨耗率增加的倾向。也就是说,通过使得P的含量为0.5~2质量%范围内,提高耐磨耗性。
另外,Zn为约30质量%,在同样的作为第3元素而含有P的No.5及6中,通过分别含有约1质量%及约2质量%,各比磨耗率分别为2.82×10-7及2.10×10-7mm2/kgf(2.88×10-8及2.14×10-8mm2/N),小于基体材料(No.1)的4.40×10-7mm2/kgf(4.49×10-8mm2/N)。也就是说,即使在Zn的含量为约30质量%的情况下,作为第3元素而含有P,由此能够提高耐磨耗性。
另外,作为其他添加物,还可以含有Mn、Sn。如No.14~16所示,即使进一步含有Mn或Sn,也能够得到小于作为基体材料的No.3的比磨耗率。此时,Mn为3质量%以下,Sn为2质量%以下。
进一步,如No.17、18所示,在Zn的含量为大致52质量%及大致54质量%的情况下,同样地通过含有P、Mn、Sn能够相比于基体材料(No.4)的4.40×10-7mm2/kgf(4.49×10-8mm2/N)而降低。通过上述,使Zn的含量为28~55质量%范围内,以便在作为第3元素添加P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比磨耗率。
代替P而将Mn作为第3元素的情况下,基于与P的情况同样地提高比磨耗率的观点,根据No.21~24的结果,使Mn的含量为1~6质量%范围内。但是,从No.19及20的结果可知,在Zn的含量为大致30质量%的情况下,与P的情况不同,作为第3元素即使添加Mn,比磨耗率也大于基体材料(No.1)。也就是说,将Mn作为第3元素进行添加的情况下,Zn的含量为40~55质量%范围内。
另外,以Mn作为第3元素的情况下,作为其他添加物还可以含有P、Sn。如No.25、No.26所示,即使还含有Sn,相对于Zn的含量为大致45质量%的基体材料的No.3,得到更小的比磨耗率。对于P也可以同样添加。此时,使得Sn为2质量%以下。另外,出于规避与上述的将P作为第3元素的情况的重复,使得P不足0.5质量%。
将作为锻造材料的No.11、13、24、26,分别与作为铸造材料的No.10、12、23、25相比可知,锻造材料的比磨耗率维持与铸造材料相同程度,硬度具有高于铸造材料的倾向。也就是说,通过锻造,能够不损害耐磨耗性而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
上述No.5、6、8~18、22~26的电导率为11~33%IACS。可知电导率随着P、Mn、Sn的含量增加而存在降低的倾向。也就是说,为了使得P、Mn、Sn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即为了提高相对于基体材料的耐磨耗性,电导率成为固溶第3元素及其他添加元素的量的1个指标,为10~33%IACS的范围内。
另外,虽然增加硬度并不直接影响耐磨耗性,通常有助于提高耐磨耗性。例如,在No.21的情况下,相比于基体材料所对应的硬度(式1)的112HBW,为较低的96HBW的硬度,比磨耗率大于作为基体材料的No.3。这可以认为是,由于Mn的固溶产生的硬度提高较少,此外由于铸造的热历史的变动引起硬度降低,由于该硬度降低从而耐磨耗性降低。此处,为了确保耐磨耗性,需要具有基于Zn的含量通过式1计算的基体材料所对应的硬度以上的硬度。也就是说,以Zn的含量为[Zn]质量%,硬度为3.6[Zn]-55(HBW)以上。需说明的是,硬度主要通过上述第3元素及其他添加元素的固溶量来控制。
另外,P在固溶于母相中的同时存在其一部分析出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倾向。硬度被认为也会受到这样的金属间化合物的量、其粒径等的影响。也就是说,可以说与固溶量同时还由金属间化合物控制硬度。但是,如上所述,并非积极地生成金属间化合物。
另外,No.27是所谓的高强度黄铜合金,是JIS H 5120所规定的CAC303的锻造材料。其比磨耗率为7.97×10-7mm2/kgf(8.13×10-8mm2/N)。与此相比,可以说上述No.5、6、8~18及22~26任一个比磨耗率更小,耐磨耗性较高。
进一步,No.28是通过含有Mn及Si而将硬质颗粒的锰硅化物作为耐磨耗性粒子分散在母相中的高强度黄铜。其比磨耗率为8.70×10-7mm2/kgf(8.87×10-8mm2/N)。与此相比,可以说上述No.5、6、8~18及22~26的任一个比磨耗率更小,同样地耐磨耗性较高。
接着,对于图1所示成分组成的铜锌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金属组织。各铜锌合金的金属组织观察结果示于图1。No.1的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α单相形成。No.2的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α+β)相形成。No.3的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No.4的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γ)相形成。
No.5~6的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α单相形成,具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Cu,Zn)XP的粒子形成的析出相。No.7~16的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Cu,Zn)XP的粒子形成的析出相。No.17~18的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γ)相形成,不含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No.19~20的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α+β)相形成,不含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No.21~26的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不含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No.27的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α+β)相形成,不含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No.28的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金属间化合物Mn5Si3等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接着,测定图1所示成分组成的铜锌合金的高温硬度。高温硬度与上述硬度的测定同样,根据JIS Z 2243测定布氏硬度。需要说明的是,试验力为500kgf(4903N)。试验温度为150℃、200℃、250℃、300℃及350℃。
图3为显示各铜锌合金的高温硬度测定结果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同时记载了图1所示各铜锌合金的室温硬度。No.5~6相比于基体材料的铜锌合金No.1,具有高温硬度增加的倾向。No.8~16相比于基体材料的铜锌合金No.3,具有高温硬度增加的倾向。No.17至18相比于基体材料的铜锌合金No.4,具有高温硬度增加的倾向。No.22~26相比于基体材料的铜锌合金No.3,具有高温硬度增加的倾向。由该结果可知,根据本实施例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通过在母相中固溶P或者Mn,能够增加高温硬度。
另外可知,在本实施例的No.5~6、8~18、22~26中,No.5~6、9~11、15~18、25~26的任一个比磨耗率都变得更小,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
更具体而言,由于No.5~6的比磨耗率变得更小,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30~33%的Zn以及0.9~2%的P,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α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No.9~11的比磨耗率更小,由此可知,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以及0.8~1%的P,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No.15的比磨耗率更小,由此可知,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0.8~1%的P以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No.16的比磨耗率更小,由此可知,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0.8~1%的P、1.4~2%的Mn以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No.17~18的比磨耗率更小,由此可知,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51~55%的Zn、0.8~1%的P、0.8~1.1%的Mn以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γ)相形成,不含有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另外可知,No.17~18相比于No.5~6、No.9~11、No.15及No.16,具有硬度更高的倾向。
No.25~26的比磨耗率更小,由此可知,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可以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1.4~2%的Mn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不含有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接着,对于图1所示的成分组成的铜锌合金的一部分,进行抗咬合性评价。本实施例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使用No.10及No.23。比较例的铜锌合金使用No.1、No.3及No.7。进一步,作为比较例的铜锌合金,对于Cu-30质量%Zn-3质量%Al合金(No.29)、Cu-45%质量Zn-2%质量Mn-0.6质量%Si合金(No.30)也进行评价。
首先,对于抗咬合性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试验装置使用高速轴承摩擦试验装置。图4是用于说明抗咬合性试验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对于供测试轴承,面向止推环施加推力负荷。供测试轴承为中空圆板状的试验片。供测试轴承配置在保持器的圆周方向的上的4处。轴承负荷从供测试轴承的背面通过液压缸施加负荷,使得负荷阶段性增加。当实验中发生急剧的温度上升以及扭矩上升时判断为咬合,求取咬合时的轴承表面压力,记作咬合压力。轴承表面压力每隔3分钟升压0.03MPa。润滑油使用发动机油(SAE10W-30)。止推环材使用铬钼钢(SCM435)。轴的旋转数为约25000rpm。
接着,对于抗咬合性的试验结果进行说明。图5为显示抗咬合性的试验结果的图表。图5的图表中,横轴为各铜锌合金,纵轴为咬合压力,将各铜锌合金的咬合压力通过柱状图进行显示。咬合压力越大,则表明抗咬合性优异。需要说明的是,各铜锌合金的咬合压力通过4个供测试轴承的平均值来进行求取。
比较例的铜锌合金的咬合压力,No.1为大致1.4MPa,No.3为大致1.6MPa,No.7为大致0.7MPa,No.29为大致0.5MPa,No.30为大致1.0MPa。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例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No.10为大致2.7MPa,No.23为大致2.7MPa。由此,No.10及No.23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相比于No.1、No.3、No.7、No.29及No.30的铜锌合金,咬合压力增大。其结果可以明确,根据本实施例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抗咬合性优异。
如此,在含有28~55质量%的Zn的铜锌合金中,作为第3元素固溶预定量的P,在含有40~55质量%的Zn铜锌合金中作为第3元素固溶预定量的Mn,或者,进一步含有预定量的其他元素,由此,与由Cu及Zn的2元素所形成的基体材料相比能够提高耐磨耗性。这可以认为主要是通过在母相中固溶第3元素,提高了硬度,从而提高了耐磨耗性。
另外,伴随着磨耗的进展,在新的表面会形成氧化皮膜,含有P、Mn的同时不含有Si,因此不会形成Si的氧化物,该氧化皮膜至少相比铝为软质的氧化物。如此,通过使得表面所生成的氧化物为比较软质的材料,抑制伴随着磨耗的进行从滑动面所脱落的氧化皮膜的嵌入所导致的滑动面的损伤,从而能够抑制磨耗的过度进展。也就是说,即使相对于滑动面的变化也发挥耐磨耗性,其结果相比于现有材料的高强度黄铜(参考No.27、28),提高了耐磨耗性。另外,能够降低对于滑动的对象材料的攻击性。
另外,特别地,作为第3元素而含有P时,可以观察到5μm以下的粒径的金属间化合物,但这样的金属间化合物即使因为磨耗而脱落,由于不仅直径小且比较软质,能够抑制嵌入滑动面所产生高的滑动面的损伤。也就是说,可以认为能够发挥同样的耐磨耗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通过铸造或锻造可以得到铜锌合金,无需特别进行热处理,但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热处理。
根据本实施例的铜锌合金在具有旋转机构等滑动部的机械装置中,当用作相对于被滑动部件进行滑动的滑动部件时能够发挥耐磨耗性。例如,如图6所示,在作为机械装置的增压器1中,作为相对于将涡轮叶轮2与压缩机叶轮3进行连接的轴4(被滑动部件)进行滑动的径向轴承(浮动金属)5(滑动部件)和/或推力轴承6(滑动部件),可以使用本实施例的铜锌合金。特别地,在如增压器1的径向轴承5及推力轴承6那样的高速滑动中,如上所述的材料的硬度与耐磨耗性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通过使用表面会生成的氧化物为比较软质的材料的根据本实施例的铜锌合金,能够发挥耐磨耗性。
如上,对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基于此的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或添加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能够发现各种代替实施例以及改变例。例如,对于合金的成分组成,只要不丧失本公开的本质特征,可以添加追加的合金成分,以得到追加的效果。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相对于滑动面的变化也能够发挥耐磨耗性,因此,可以用作增压器的径向轴承和/或推力轴承等。

Claims (14)

1.一种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28~55%的Zn及0.5~2%的P,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电导率为10~33%IACS,当Zn的含量为[Zn]质量%时,硬度为3.6[Zn]-55HBW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3%以下的Mn和/或2%以下的S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的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30~33%的Zn及0.9~2%的P,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α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及0.8~1%的P,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0.8~1%的P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0.8~1%的P、1.4~2%的Mn及1~1.1%的Sn,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含有由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51~55%的Zn、0.8~1%的P、0.8~1.1%的Mn及1~1.1%的Sn,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γ)相形成,不含有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9.一种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40~55%的Zn及1~6%的M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电导率为10~33%IACS,当Zn的含量为[Zn]质量%时,硬度为3.6[Zn]-55HBW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还含有小于0.5%的P和/或2%以下的Sn。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质量%计,含有44~47%的Zn、1.4~2%的Mn及1~1.1%的Sn,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杂质形成,金属组织的母相由β单相形成,不含有由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形成的析出相。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所述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为锻造材料。
13.一种机械装置,包括由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耐磨耗性铜锌合金形成的滑动部件,以相对于被滑动部件进行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械装置,所述被滑动部件以及所述滑动部件组装在增压器内,分别为联轴器与径向轴承和/或推力轴承。
CN201880018461.8A 2017-03-24 2018-03-23 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及使用其的机械装置 Active CN1104467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9926 2017-03-24
JP2017-059926 2017-03-24
PCT/JP2018/011817 WO2018174259A1 (ja) 2017-03-24 2018-03-23 耐摩耗性銅亜鉛合金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機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6795A true CN110446795A (zh) 2019-11-12
CN110446795B CN110446795B (zh) 2021-06-04

Family

ID=63585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8461.8A Active CN110446795B (zh) 2017-03-24 2018-03-23 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及使用其的机械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3172B2 (zh)
JP (1) JP6803457B2 (zh)
CN (1) CN110446795B (zh)
DE (1) DE112018001576T5 (zh)
WO (1) WO2018174259A1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247098B (de) * 1965-01-12 1966-05-25 Benno Dipl Ing Sixt Messinghartlot
JPS5770247A (en) * 1980-10-22 1982-04-30 Hitachi Chem Co Ltd Wear resistant and high tension brass alloy
JPS63290231A (ja) * 1987-05-20 1988-11-2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金型用黄銅材
US6040097A (en) * 1996-11-30 2000-03-21 Orion Electric Co., Ltd. Solution for making photoconductive layer and an electrophotographic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layer in CRT
JP2002349572A (ja) * 2001-05-29 2002-12-0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耐摩耗性に優れた銅合金製動圧軸受け用スリーブおよびスラストプレート
JP2006188722A (ja) * 2005-01-04 2006-07-20 Dowa Mining Co Ltd 黄銅材料の製造法および黄銅材料
JP2009013487A (ja) * 2007-07-09 2009-01-22 Komatsu Ltd 摺動部品及び摺動機構
CN101688268A (zh) * 2007-05-15 2010-03-31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不含Pb的铜合金滑动材料和滑动轴承
CN102230103A (zh) * 2011-04-08 2011-11-02 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黄铜
CN102230104A (zh) * 2011-04-08 2011-11-02 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 高强度弹性合金黄铜
CN102828063A (zh) * 2012-09-18 2012-12-19 苏州天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铅环保高强度耐磨铜基新型合金棒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052480A1 (en) * 2011-08-30 2013-02-28 Daido Metal Company Ltd. Copper-based sliding material
US20130115128A1 (en) * 2011-11-07 2013-05-09 Nibco Inc. Sulfur-rich corrosion-resistant copper-zinc alloy
CN104284990A (zh) * 2012-08-09 2015-01-14 Ykk株式会社 紧固件用铜合金
CN104294082A (zh) * 2014-11-03 2015-01-21 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黄铜合金
CN105039777A (zh) * 2015-05-05 2015-11-11 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削加工黄铜合金及制备方法
CN106460135A (zh) * 2014-04-30 2017-02-22 株式会社开滋 使用黄铜的热锻件的制造方法和热锻件、以及使用该热锻件成形的阀门、水龙头等浸湿制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9942A (en) * 1979-09-11 1981-02-10 Olin Corporation Copper base alloy containing manganese and cobalt
US5137685B1 (en) 1991-03-01 1995-09-26 Olin Corp Machinable copper alloys having reduced lead content
JP3408929B2 (ja) 1996-07-11 2003-05-19 同和鉱業株式会社 銅基合金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ID19391A (id) 1996-09-09 1998-07-09 Toto Ltd Bahan logam, kuningan, metoda pembuatan kuningan, aloi tembaga, anggota pembentuk saluran air
JPH10183275A (ja) 1996-11-01 1998-07-14 Toto Ltd 銅合金、銅合金からなる接水部材及び銅合金の製造方法
JP4100583B2 (ja) 1997-08-25 2008-06-11 中越合金鋳工株式会社 鉄系材料と高力黄銅合金を接合する方法
CN1277638A (zh) 1997-11-11 2000-12-20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金属材料、黄铜及其制备方法
JP2000345255A (ja) 1998-11-04 2000-12-12 Toto Ltd 形状記憶特性を有するCu−Zn−Sn系合金および黄銅加工品の製造方法
JP2000192175A (ja) 1998-12-28 2000-07-11 Toto Ltd 冷間加工用銅合金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29807B2 (ja) 1999-10-01 2008-08-06 Dowa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用銅合金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2001241445A (ja) 2000-02-28 2001-09-07 Daido Metal Co Ltd 銅系摺動材料、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すべり軸受
JP2002256362A (ja) 2000-12-28 2002-09-11 Toto Ltd 黄 銅
JP2002285263A (ja) 2001-03-26 2002-10-03 Toto Ltd 黄 銅
JP2003073759A (ja) 2001-04-26 2003-03-12 Toto Ltd 制振特性を有するCu−Zn−Sn系合金
JP2002349573A (ja) 2001-05-29 2002-12-0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耐摩耗性に優れた銅合金製動圧軸受け用スリーブおよびスラストプレート
JP3718147B2 (ja) 2001-07-31 2005-11-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内燃機関用のターボ式過給機
CN1263876C (zh) 2001-10-26 2006-07-12 十堰益民铜材有限公司 超薄强化紫铜带及其加工方法
JP2003147459A (ja) 2001-11-09 2003-05-21 Toto Ltd 銅合金鋳造部材および銅合金鋳造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3268514A (ja) 2002-03-15 2003-09-25 Toto Ltd 黄銅の製造方法
JP4296344B2 (ja) 2003-03-24 2009-07-15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銅合金材
FI118328B (fi) * 2005-02-18 2007-10-15 Luvata Oy Metalliseoksen käyttö
AT501806B1 (de) 2005-03-03 2007-04-15 Miba Gleitlager Gmbh Gleitlager
JP5050226B2 (ja) 2005-03-31 2012-10-17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銅合金材料の製造法
CN100378235C (zh) 2005-09-02 2008-04-02 黄克竹 一种防污及耐海水腐蚀用铜合金
CN100387739C (zh) 2006-01-13 2008-05-14 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 耐腐蚀合金黄铜h80及其铜带的制作方法
CN100389218C (zh) 2006-01-13 2008-05-21 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 耐腐蚀合金黄铜h65及其铜带的制作方法
CN100389217C (zh) 2006-01-13 2008-05-21 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 耐腐蚀合金黄铜h70及其铜带的制作方法
JP4781145B2 (ja) 2006-03-30 2011-09-28 Jx日鉱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Cu−Zn−Sn系合金及びCu−Zn−Sn系合金条を用いた端子、コネクタ、またはリレー
JP5148078B2 (ja) 2006-06-28 2013-02-20 株式会社東芝 回路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5247010B2 (ja) 2006-06-30 2013-07-24 Jx日鉱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高強度で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Cu−Zn系合金
AT505290B1 (de) 2007-08-08 2008-12-15 Miba Gleitlager Gmbh Gleitlagerwerkstoff aus einer legierung auf kupferbasis
JP5191725B2 (ja) 2007-08-13 2013-05-08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Cu−Zn−Sn系銅合金板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法並びにコネクタ
GB0717629D0 (en) 2007-09-11 2007-10-24 Neue Schule Ltd Copper alloy to manufcture equestrian bit mouthpiece
JP5156316B2 (ja) 2007-09-26 2013-03-06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Cu−Sn−P系銅合金板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法並びにコネクタ
US8273192B2 (en) * 2008-06-11 2012-09-25 Xiamen Lota International Co., Ltd. Lead-free, bismuth-free free-cutting phosphorous brass alloy
JP5618314B2 (ja) * 2009-03-26 2014-11-05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金属材の製造方法及び金属材
JP5339995B2 (ja) 2009-04-01 2013-11-13 Jx日鉱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Cu−Zn−Sn系合金板及びCu−Zn−Sn系合金Snめっき条
JP5253440B2 (ja) 2010-03-01 2013-07-31 大同メタル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過給機のすべり軸受
AT509867B1 (de) 2010-04-15 2011-12-15 Miba Gleitlager Gmbh Mehrschichtgleitlager mit einer antifrettingschicht
JP5045784B2 (ja) * 2010-05-14 2012-10-10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用銅合金、電子機器用銅合金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用銅合金圧延材
WO2011155648A1 (ko) 2010-06-11 2011-12-15 한국조폐공사 내변색성이 우수한 주화 제조용 백색계열 동합금
EP2759612B1 (en) 2011-09-20 2017-04-26 Mitsubishi Shindoh Co., Ltd. Copper alloy she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pper alloy sheet
DE102012014851A1 (de) 2011-09-22 2013-03-28 Kme Germany Gmbh & Co. Kg Kupferwerkstoff für die Herstellung eines silberfarbigen Produktes mit einer antimikrobiellen Oberfläche
JP6188273B2 (ja) 2011-11-18 2017-08-30 Jx金属株式会社 放熱性及び繰り返し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銅合金板
JP5130406B1 (ja) 2012-03-29 2013-01-30 Jx日鉱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Cu−Zn−Sn系銅合金条
CN103757467A (zh) 2012-06-17 2014-04-30 王林海 合金黄铜h75
CN103757468A (zh) 2012-06-17 2014-04-30 王林海 合金黄铜h68
CN103757466A (zh) 2012-06-17 2014-04-30 王林海 合金黄铜h59
DE102012013817A1 (de) 2012-07-12 2014-01-16 Wieland-Werke Ag Formteile aus korrosionsbeständigen Kupferlegierungen
CN103056552B (zh) 2013-01-16 2015-04-08 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焊接的无铅铜合金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5901B (zh) 2013-01-16 2014-11-26 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铅环保合金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2472B (zh) 2013-01-16 2017-05-03 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焊接的环保锡锌锰铜合金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5899B (zh) 2013-01-16 2014-12-17 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铅环保高强度耐磨铜基新型合金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60605B (zh) 2013-01-16 2015-06-03 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铅环保高强度耐磨铜基合金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5900B (zh) 2013-01-16 2015-04-08 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焊接的高稳定性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257912B2 (ja) 2013-03-25 2018-01-10 Jx金属株式会社 導電性及び応力緩和特性に優れる銅合金板
DE102013208497A1 (de) 2013-05-08 2014-11-13 Federal-Mogul Wiesbaden Gmbh Kupferlegierung, Verwendung einer Kupferlegierung, Lager mit einer Kupferlegier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Lagers aus einer Kupferlegierung
CN103555994B (zh) 2013-10-18 2015-10-07 苏州天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锻造而成的具有优越塑性的合金锭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88115A (zh) * 2015-08-28 2015-11-25 尚成荣 一种高变形黄铜螺钉用线材的生产工艺
DE102015116314A1 (de) * 2015-09-25 2017-03-30 Berkenhoff Gmbh Verwendung eines aus einer Kupfer-Zink-Mangan-Legierung ausgebildeten metallischen Elements als elektrisches Heizelement
JP2016164311A (ja) 2016-04-05 2016-09-08 Jx金属株式会社 放熱性及び繰り返し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銅合金板
DE202016102696U1 (de) 2016-05-20 2017-08-29 Otto Fuchs - Kommanditgesellschaft - Sondermessinglegierung sowie Sondermessinglegierungsprodukt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247098B (de) * 1965-01-12 1966-05-25 Benno Dipl Ing Sixt Messinghartlot
JPS5770247A (en) * 1980-10-22 1982-04-30 Hitachi Chem Co Ltd Wear resistant and high tension brass alloy
JPS63290231A (ja) * 1987-05-20 1988-11-2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金型用黄銅材
US6040097A (en) * 1996-11-30 2000-03-21 Orion Electric Co., Ltd. Solution for making photoconductive layer and an electrophotographic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layer in CRT
JP2002349572A (ja) * 2001-05-29 2002-12-0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耐摩耗性に優れた銅合金製動圧軸受け用スリーブおよびスラストプレート
JP2006188722A (ja) * 2005-01-04 2006-07-20 Dowa Mining Co Ltd 黄銅材料の製造法および黄銅材料
CN101688268A (zh) * 2007-05-15 2010-03-31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不含Pb的铜合金滑动材料和滑动轴承
JP2009013487A (ja) * 2007-07-09 2009-01-22 Komatsu Ltd 摺動部品及び摺動機構
CN102230103A (zh) * 2011-04-08 2011-11-02 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黄铜
CN102230104A (zh) * 2011-04-08 2011-11-02 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 高强度弹性合金黄铜
US20130052480A1 (en) * 2011-08-30 2013-02-28 Daido Metal Company Ltd. Copper-based sliding material
US20130115128A1 (en) * 2011-11-07 2013-05-09 Nibco Inc. Sulfur-rich corrosion-resistant copper-zinc alloy
CN104284990A (zh) * 2012-08-09 2015-01-14 Ykk株式会社 紧固件用铜合金
CN102828063A (zh) * 2012-09-18 2012-12-19 苏州天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铅环保高强度耐磨铜基新型合金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60135A (zh) * 2014-04-30 2017-02-22 株式会社开滋 使用黄铜的热锻件的制造方法和热锻件、以及使用该热锻件成形的阀门、水龙头等浸湿制品
CN104294082A (zh) * 2014-11-03 2015-01-21 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黄铜合金
CN105039777A (zh) * 2015-05-05 2015-11-11 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削加工黄铜合金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邱光斌: "合金元素对无铅易切削黄铜性能的影响 ", 《上海有色金属》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90302A1 (en) 2019-12-26
WO2018174259A1 (ja) 2018-09-27
US11473172B2 (en) 2022-10-18
CN110446795B (zh) 2021-06-04
JPWO2018174259A1 (ja) 2020-01-09
DE112018001576T5 (de) 2019-12-19
JP6803457B2 (ja) 2020-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43827B2 (ja) Pbフリー銅合金摺動材料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5209646B (zh) 铜合金、铜合金的用途、含铜合金的轴承以及生产由铜合金形成的轴承的方法
JP5613973B2 (ja) 銅系焼結摺動部材
JPWO2007126006A1 (ja) 軸受性に優れた摺動材料用銅合金
JP3373709B2 (ja) 銅系すべり軸受材料および内燃機関用すべり軸受
US8900721B2 (en) Bronze alloy,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sliding member comprising bronze alloy
US20100002968A1 (en) Plain Bearing
KR101327059B1 (ko) 스와시 플레이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JPS5846539B2 (ja) 軸受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3898619B2 (ja) 摺動用銅基合金
Sımsek et al. Dry Sliding Wear Behaviors of Iron Addition to Nickel–Aluminum Bronze Produced by Mechanical Alloying
JP2006242386A (ja) 滑り軸受
CN109296643B (zh) 一种应用于滑动轴承的双层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46795A (zh) 耐磨耗性铜锌合金以及使用其的机械装置
US5665480A (en) Copper-lead alloy bearing
JP3298636B2 (ja) 摺動材料
JP2866384B2 (ja) 耐摩耗性を有する摺動部材用アルミニウム青銅鋳物
JP3042539B2 (ja) 摺動材料
JP6363931B2 (ja) すべり軸受用銅合金
JP2021113609A (ja) 多層滑り軸受要素
KR100501619B1 (ko) 싱크로나이저링용 고강도 내마모성 동합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940117B1 (ko) 자기윤활 베어링용 Fe 합금,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자기윤활 베어링
JPH04110430A (ja) 摺動材料
JPS6056220B2 (ja) アルミニウム軸受合金
JP4136056B2 (ja) すべり軸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