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2620B - 自动售货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售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2620B
CN110322620B CN201910221751.9A CN201910221751A CN110322620B CN 110322620 B CN110322620 B CN 110322620B CN 201910221751 A CN201910221751 A CN 201910221751A CN 110322620 B CN110322620 B CN 1103226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ure
commodity
conveyance tray
vending machine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17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2620A (zh
Inventor
横田義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22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2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2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2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Abstract

一种在确保防盗性的同时将商品良好地交出的自动售货机。自动售货机具有输送托盘,输送托盘能在配设有商品收纳搁板的商品收纳库的内部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并且能在载置商品的接收姿势和交出所载置的商品的交出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通过在以接收姿势的状态接收自商品收纳搁板送出的商品之后向下方移动,并向交出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由此向规定的商品取出区域交出商品,其中,输送托盘具有挡板构件,挡板构件设为能够以相对于基准部接近和远离的方式摆动,在处于接收姿势的情况下,变为允许与基准部一起使商品载置于自身的载置姿势,在处于交出姿势的情况下,以远离基准部的方式摆动而变为随着远离商品收纳搁板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引导姿势。

Description

自动售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输送托盘的自动售货机。
背景技术
在进行商品的销售的自动售货机中,有设为在将收纳于商品收纳库的商品收纳搁板的商品向输送托盘送出后,利用输送托盘输送并向规定的商品取出区域交出的自动售货机。商品取出区域是经由商品取出口与商品收纳库的外部连通的空间,若使用者将手自商品取出口伸入,则能够取出购入的商品。
而且,对于该自动售货机,提出一种如下的自动售货机:输送托盘能够在载置商品的接收姿势和交出所载置的商品的交出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处于接收姿势的输送托盘接收并载置自商品收纳搁板送出的商品,之后输送托盘变为交出姿势并向商品取出区域交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9944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自动售货机,输送托盘变为交出姿势,由此,将手自商品取出区域向商品收纳搁板伸入变得困难,因此能够使防盗性提高。
但是,由于在交出商品时自接收姿势向交出姿势进行姿势变更,有商品以倒置的状态向商品取出区域交出这样的担忧。特别是在商品是盒饭类的情况下,若商品变成倒置的姿势,则该商品的品质明显受到损害而并不理想。
本发明鉴于上述事实,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防盗性的同时将商品良好地交出的自动售货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具有输送托盘,所述输送托盘能够在配置有商品收纳搁板的商品收纳库的内部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并且能够在载置商品的接收姿势和交出所载置的商品的交出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通过在以所述接收姿势的状态接收自所述商品收纳搁板送出的商品之后向下方移动,并向所述交出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由此将接收的商品向规定的商品取出区域交出,所述输送托盘具有:基准部,其在所述输送托盘处于所述接收姿势的情况下载置商品,以及引导部,其在所述输送托盘处于所述接收姿势的情况下随着接近所述商品收纳搁板而逐渐向上方延伸并向所述基准部引导自所述商品收纳搁板送出的商品,另一方面,在所述输送托盘处于所述交出姿势的情况下以遮挡自所述商品取出区域通向所述商品收纳搁板的空间的方式突出,所述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托盘具有挡板构件,所述挡板构件设为能够以相对于所述基准部接近和远离的方式摆动,在处于所述接收姿势的情况下,所述挡板构件变为允许与所述基准部一起使商品载置于自身的载置姿势,另一方面,在处于所述交出姿势的情况下,所述挡板构件以远离所述基准部的方式摆动而变为随着远离所述商品收纳搁板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引导姿势。
而且对于本发明,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托盘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能够移动地配设于所述基准部的距所述商品收纳搁板较远的缘部,配置为能够处于自所述基准部的缘部向上方呈弯曲状地延伸的脱离防止姿势和顶端部向远离所述引导部的方向摆动了的允许通过姿势,在所述限制部变为所述脱离防止姿势的情况下,所述挡板构件变为所述载置姿势,另一方面,在所述限制部变为所述允许通过姿势的情况下,所述挡板构件变为所述引导姿势。
而且对于本发明,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托盘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库绕沿着水平延伸的轴心旋转,通过使所述引导部的上端部向远离所述商品收纳搁板的方向旋转而自所述接收姿势向所述交出姿势进行姿势变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输送托盘的引导部在该输送托盘处于交出姿势的情况下以遮挡自商品取出区域通向商品收纳搁板的空间的方式突出,因此能够使防盗性提高。而且,对于设为能够以相对于输送托盘的基准部接近和远离的方式摆动的挡板构件,由于其在该输送托盘处于接收姿势的情况下变为允许与该基准部一起使商品载置于自身的载置姿势,另一方面在输送托盘处于交出姿势的情况下以远离基准部的方式摆动而变为随着远离商品收纳搁板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引导姿势,因此能够在保持商品的姿势的状态下交出商品,由此不会使商品处于倒置的姿势,没有降低商品的品质的担忧。因此,起到能够在确保防盗性的同时将商品良好地交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的方式的自动售货机的外观主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的外门打开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4是在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中输送托盘正在旋转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5是在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中输送托盘正在进一步旋转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6是表示适用于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适用于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的升降装置的图。
图8示意性地表示适用于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的升降装置,是输送托盘相对于图7上升后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11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的主要部分,是表示输送托盘旋转后的状态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12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的主要部分,是表示输送托盘进一步旋转后的状态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13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的主要部分,是表示输送托盘进一步旋转后的状态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14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的主要部分,是表示输送托盘进一步旋转后的状态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15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的主要部分,是表示输送托盘进一步旋转后的状态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16是图3等所示的输送托盘的立体图。
图17是将图16所示的输送托盘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图16所示的输送托盘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输送托盘处于图14所示的状态的情况的侧剖视图。
图20是表示输送托盘处于图15所示的状态的情况的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商品取出区域;12、商品收纳搁板;50、输送托盘;51、侧板;51a、旋转轴;52、中央板;52a、基准部;52b、弯曲部;52c、引导部;53、限制板;53a、摆动轴;54、挡板构件;55、姿势调整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适当的实施方式。
图1~图5分别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在此举例示出的自动售货机是以容器装商品、盒装商品等定形商品,或者袋装商品等不定形商品作为销售对象的通用的自动售货机,具有主体柜10以及外门20。
主体柜10形成为前表面开口的箱状。外门20形成为厚度尺寸较大的平板状,以开闭主体柜10的前表面开口的方式保持于主体柜10的一侧部。虽未在图中明确示出,但是主体柜10以及外门20分别具有绝热功能,在将主体柜10的前表面开口利用外门20闭塞的情况下,在主体柜10的内部构成成为绝热空间的商品收纳库11。
在主体柜10的商品收纳库11中,沿着上下方向设有多层商品收纳搁板12。商品收纳搁板12通过将多个沿着前后方向收纳多个商品W的货道12a左右并列设置来构成,以各商品收纳搁板12的前端位于同一铅直面(以下,称为“交出面”)的状态配设于商品收纳库11。
商品收纳搁板12能够配置于商品收纳库11的任意的高度位置,能够设定为彼此高度不同。此外,在各商品收纳搁板12能够任意设定货道12a沿着左右方向的宽度。设定于商品收纳搁板12的货道12a能够单独动作并将收纳的商品W依次向前方送出,从而使位于最前列的商品W通过交出面向下方落下。
在本实施的方式中,如图3所示,举例示出了构成为利用螺旋件的旋转将货道12a的商品W依次向前方送出的,被称为所谓的螺旋架的商品收纳搁板12。另外,作为商品收纳搁板12,不一定限于利用螺旋件的旋转将商品W送出的商品收纳搁板,也能够适用构成为例如利用输送传送带的驱动将商品W向前方送出的商品收纳搁板。
如图1所示,在外门20设有窗部21以及商品取出口22。窗部21通过配设多层玻璃等透明并且具有绝热性的面材23来构成,在主体柜10的前表面开口利用外门20闭塞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在全部的商品收纳搁板12的货道12a中收纳于最前列的商品W。另外,虽未在图中明确示出,但是在货道12a设定有识别号码,并且识别号码以能够通过窗部21目视确认的方式表示于货道12a的前端。
商品取出口22是用于供使用者接收购入商品的开口,形成于外门20比窗部21靠下方的位置。根据图3也可明确,商品取出口22的开口上缘22a设定为位于比配设于最下层的商品收纳搁板12更靠下方。该商品取出口22利用设置于外门20的取出盖24而处于常闭的状态,能够通过将取出盖24向内侧按压转动而打开。取出盖24利用沿着左右方向的开闭轴24a通过上端部支承于外门20。虽未在图中明确示出,但是对于在外门20位于商品取出口22的周围的部分,在与取出盖24相向的部分的整周上配设有防止商品收纳库11的内部气氛与外部空气通过商品取出口22流通的垫片。
此外,如图1所示,在自动售货机的外门20,操作部30集中设置于窗部21的侧方的部位。操作部30用于供使用者使用自动售货机时操作,其具有纸币插入口31、硬币投入口32、退还杆33、硬币退还口34、输入部35以及显示部36。
纸币插入口31是用于接收纸币的开口,硬币投入口32是用于接收硬币的开口。退还杆33供使用者在进行货币的退还的情况下操作。硬币退还口34是将退还的硬币、零钱交出的部分。输入部35用于指示购入的商品。在本实施的方式中,构成了具有0~9数字键的输入部35,所述0~9数字键在投入了货币的情况下变为有效,用于直接输入收纳有购入商品的货道12a的识别号码。显示部36用于显示自输入部35输入的输入信息、销售中、投入金额、零钱不足、纸币中止这样在使用自动售货机时必要的各种信息。
如图3~图5所示,在商品收纳库11的前端部确保有商品取出区域11A以及输送区域11B。商品取出区域11A是使用者购入了的商品W最终被输送到的最下方的空间,在外门20处于闭塞的状态的情况下,构成于商品取出口22的上缘以下的部位。输送区域11B是用于将自商品收纳搁板12的各货道12a送出的商品W向商品取出区域11A输送的空间,与商品取出区域11A连续地设置于商品取出区域11A的上方。输送区域11B的前后尺寸以及左右尺寸都构成为与商品取出区域11A大致同等。
在商品取出区域11A配设有取出引导件40。取出引导件40是用于接收向商品取出区域11A交出的商品W的盘状构件,如图2~图5所示,构成为具有底壁部41以及左右一对侧壁部42。底壁部41在接近外门20的平坦的前半部分41a与远离外门20的平坦的后半部分41b之间具有以随着接近外门20而逐渐变低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分41c,在商品W交出到倾斜部分41c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底壁部41利用倾斜部分41c的倾斜作用发挥将商品W向接近外门20的前半部分41a引导的功能。一对侧壁部42是以自底壁部41的两侧彼此平行的方式竖立设置的平板状构件。
如图6所示,在输送区域11B配设有输送托盘50以及升降装置60。输送托盘50通过在一对侧板51之间配设中央板52来构成,中央板52沿着左右方向的尺寸设定为与商品收纳搁板12的总宽度大致相同。
输送托盘50的中央板52是将基准部52a、弯曲部52b以及引导部52c成形为一体的构件。在侧板51配置为图3中的实线所示的接收姿势的情况下,基准部52a是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顶端缘接近外门20的方式配置的部分,以随着远离外门20而逐渐向上方倾斜的方式设置。弯曲部52b是自基准部52a的后端部逐渐向上方呈弯曲状地延伸的曲面部分。引导部52c是自弯曲部52b的端缘部以随着去向上方而逐渐接近商品收纳搁板12的方式倾斜延伸的部分。
如图6~图9所示,升降装置60用于使输送托盘50在商品收纳库11的输送区域11B沿着上下方向移动,通过在输送托盘50的侧板51分别设置升降体61、62以及姿势规定辊63,另一方面在主体柜10设置左右一对升降导轨64、65来构成。
升降体61、62被支承为能够以沿着左右方向的旋转轴51a为中心相对于输送托盘50的侧板51旋转,升降体61具有上下一对引导辊61a,升降体62具有上下一对引导辊62a。
姿势规定辊63以能够绕沿着左右方向的轴线旋转的方式配设于输送托盘50的侧板51。升降导轨64、65是借助主引导路64a、65a将升降体61、62的引导辊61a、62a在沿着长度方向的直线上引导的长条构件,以在作为输送区域11B的两侧的位置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安装于主体柜10。
此外,在一侧的升降导轨64设有用于引导处于接收姿势的侧板51的姿势规定辊63的辅助引导路64b。辅助引导路64b以与主引导路64a平行的方式并列设置,发挥将侧板51的姿势规定辊63沿着上下方向引导的功能。
如图6~图8所示,在该升降装置60中,在一侧的升降导轨64附设有链轮66。对于链轮66,虽未在图中明确示出,但是其利用电动马达等旋转致动器正转/反转,以轴线在升降导轨64的上方区域沿着左右方向水平的状态安装于主体柜10。在该链轮66卷绕有同步链条67。对于同步链条67,一侧的端部与在输送托盘50的一侧的端部设置的升降体61的上端面连接,且另一侧的端部与平衡配重68的上端面连接。以下,在区别两个升降体61、62的情况下,将借助同步链条67与平衡配重68连接的升降体称为“主升降体61”,将另一者称为“从升降体62”。
对此,在另一者的升降导轨65未设有相当于链轮66、同步链条67的结构,之前的平衡配重68与从升降体62之间利用唯一拉索69连接。拉索69是在护套69a的内部配设了金属制的内部缆线69b而成的,借助护套69a保持于主体柜10的开口上缘部。拉索69的两端部分别向下方延伸,自护套69a的各端部延伸出来的内部缆线69b的端部与从升降体62的上端面以及平衡配重68的上端面连接。内部缆线69b的长度设定为能够在中途不松弛地将从升降体62与平衡配重68之间连接的长度。
根据适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升降装置60的自动售货机,使链轮66旋转时,同步链条67的交出长度变化,如图7以及图8所示,能够借助主升降体61使输送托盘50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此时,由于与同步链条67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的平衡配重68与输送托盘50反方向地上下移动,因此由拉索69的内部缆线69b连接的从升降体62变为与平衡配重68反方向地上下移动。换言之,对于从升降体62,无需链轮66、同步链条67、平衡配重68,通过设置唯一拉索69来与主升降体61同步地上下移动。因此,在相对于升降导轨64、65配置于任意的位置的情况下,输送托盘50的左右的高度也总是相同,并且姿势也总是维持为水平。在输送托盘50上下移动中,由于在输送托盘50的侧板51设置的姿势规定辊63总是被升降导轨64的辅助引导路64b在直线上引导,因此侧板51维持在接收姿势,并且输送托盘50没有相对于升降体61、62相对地旋转的情况。因此,若使输送托盘50相对于商品收纳搁板12定位并停止,则中央板52的引导部52c在跨越左右方向的全长上配置为同样高度,即使要将商品W自任意货道12a送出,也能够可靠地接收于侧板51之间的基准部52a。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主体柜10设有用于使输送托盘50以沿着左右方向的旋转轴51a为中心相对于升降体61、62相对地旋转的姿势控制轨道71。姿势控制轨道71是设置于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轨道构成构件70的引导构件。该姿势控制轨道71以与升降导轨64的辅助引导路64b连续的方式构成,能够在输送托盘50向下方移动而到达规定的姿势变更开始位置以后与侧板51的姿势规定辊63卡合。换言之,在输送托盘50超过姿势变更开始位置向下方移动时,如图10~图15所示,姿势规定辊63自辅助引导路64b向姿势控制轨道71转移,由于姿势控制轨道71的作用,姿势规定辊63的位置向逐渐远离外门20的方向移动,侧板51以输送托盘50的引导部52c远离商品收纳搁板12的方式旋转。在姿势规定辊63到达了姿势控制轨道71的终端的情况下,如图3中的双点划线以及图15所示,输送托盘50旋转90°而变为交出姿势。因此,自商品收纳搁板12的货道12a向输送托盘50的中央板52送出的商品W可靠地向取出引导件40的上表面交出。
对于姿势变更为该交出姿势的输送托盘50,中央板52的引导部52c配置于商品取出口22的大致中央的高度位置。姿势变更开始位置只要是输送托盘50超过以图3中的单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向下方移动后的位置即可。以图3中的单点划线所示的输送托盘50的位置是在将商品W自最下层的商品收纳搁板12送出的情况下能够在中央板52接收商品W的位置。
在此,在输送托盘50于以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变为交出姿势的情况下,引导部52c变为向外门20大致水平地突出,变为以遮挡自商品取出区域11A通向商品收纳搁板12的空间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使不另外配设防盗板等阻挡板来使自商品取出区域11A通向商品收纳搁板12的空间变窄,也能够有效地防止通过商品取出口22的盗窃。而且,由于没有使自商品取出区域11A通向商品收纳搁板12的空间变窄,因此能够使输送托盘50移动到与取出引导件40的上表面极接近的位置。因此,能够尽可能低降低将商品W向取出引导件40交出时的冲击,对于抗冲击相对不强的商品W也能够不对其造成损伤地销售。
而且在自动售货机中,将限制板(限制部)53设置于输送托盘50,并且将用于使限制板53动作的限制控制轨道72与姿势控制轨道71相同地设置于轨道构成构件70。
限制板53是在输送托盘50的侧板51比基准部52a的顶端缘更接近外门20的部位配设为能够借助摆动轴53a摆动的平板状构件,其沿着左右方向的尺寸形成为与中央板52大致相同。
如图3中的实线以及单点划线所示,该限制板53在配置为自基准部52a的顶端缘向上方呈弯曲状地突出的脱离防止姿势的情况下,发挥在一对侧板51之间闭塞基准部52a的顶端延长区域的功能。如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限制板53自该状态在顶端缘以摆动轴53a为中心向远离中央板52的引导部52c的方向摆动而配置为允许通过姿势的情况下,能够打开基准部52a的顶端延长区域。
如图10所示,在上述限制板53,第1连杆构件80的一端部借助臂53b枢转止动。第1连杆构件80借助沿着左右方向的第1枢转止动轴81与限制板53的臂53b连接,第1连杆构件80的另一端部能够旋转地与第2连杆构件82的一端部连接。
第2连杆构件82在姿势规定辊63以及旋转轴51a适当地迂回而延伸,其另一端部在侧板51的上方部借助沿着左右方向的第2枢转止动轴83与侧板51连接。在第1连杆构件80与第2连杆构件82之间的连接部配设有与上述的轨道构成构件70的限制控制轨道72卡合的限制控制辊84。
限制控制轨道72以与升降导轨64的主引导路64a连续的方式设置,能够在输送托盘50向下方移动并到达上述的姿势变更开始位置之后与限制控制辊84卡合。
换言之,在输送托盘50配置于比姿势变更开始位置靠上方的情况下,限制控制辊84被升降导轨64的主引导路64a在上下方向上引导,相对于侧板51不相对移动。在限制控制辊84配置于主引导路64a的情况下,限制板53保持在上述的脱离防止姿势,处于相对于处于接收姿势的输送托盘50的基准部52a自其前端向上方呈弯曲状地突出的状态。
输送托盘50超过姿势变更开始位置并向下方移动时,限制控制辊84自主引导路64a向限制控制轨道72转移,由于限制控制轨道72的作用,如图10~图15所示,依次变更限制控制辊84相对于侧板51的位置,使限制板53向上述的允许通过姿势移动。限制板53变为允许通过姿势而使在中央板52接收的商品W的交出变为可能是在输送托盘50变成了图14所示的打开姿势的时刻。
而且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输送托盘50设有挡板构件54以及姿势调整构件55。
挡板构件54由金属板加工而成型,是左右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长条平板状构件。该挡板构件54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具有与基准部52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的大小。
在此,对于基准部52a来说,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在输送托盘50处于接收姿势的情况下,具有:与弯曲部52b形成为一体的后端部52a1;配置于该后端部52a1的前侧的前端部52a2;以及配置于该后端部52a1与前端部52a2之间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挡板轴部52a3。
而且,对于挡板构件54,后端部分54a呈卷曲状地卷绕,通过挡板轴部52a3在该后端部分54a相对地贯穿,挡板构件54能够绕该挡板轴部52a3的中心轴线摆动。换言之,挡板构件54能够以相对于基准部52a(基准部52a的前端部52a2)接近和远离的方式摆动。
也如图18所示,设有多个(在图示的例中是3个)姿势调整构件55,分别由金属板加工而成型。这样的姿势调整构件55具有基部55a、安装端部55b以及作用端部55c。基部55a是在图18中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部分。安装端部55b是由基部55a的前端缘部向上方弯曲的部分,安装于限制板53。作用端部55c是由基部55a的后端缘部向下方弯曲的部分,自上方向下方贯通在基准部52a的前端部52a2形成的调整孔56。
对于该姿势调整构件55,在限制板53处于脱离防止姿势的情况下,基部55a载置于基准部52a的前端部52a2的上表面,从而使挡板构件54载置于该基部55a的上表面并使该挡板构件54成为载置姿势。该挡板构件54在处于载置姿势的情况下允许与基准部52a的后端部52a1一起使商品W载置于自身(参照图17)。
而且,在如图14所示的由于输送托盘50变为打开姿势而使限制板53变为允许通过姿势的情况,如图19所示,通过姿势调整构件55以基部55a远离基准部52a的前端部52a2的方式变位,使挡板构件54以远离基准部52a(基准部52a的前端部52a2)的方式摆动。
其后,在如图15所示的输送托盘50变为交出姿势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作用端部55c自调整孔56脱离,使挡板构件54进一步摆动而使其成为随着远离商品收纳搁板12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引导姿势。
以下,说明在自动售货机中销售商品W时的一系列动作,同时详细叙述本发明的特征部分。
首先,在自动售货机处于销售待机状态的情况下,输送托盘50在以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维持于交出姿势,并且输送托盘50的限制板53维持在允许通过姿势。在此状态下,由于中央板52的引导部52c以大致水平地向外门20突出并且遮挡自商品取出区域11A通向商品收纳搁板12的空间的方式配置,因此该引导部52c成为阻挡板而发挥功能,即使有恶意的人推开了取出盖24,手也不能够到商品收纳搁板12的货道12a,能够有效地防止通过商品取出口22的盗窃。
当自该销售待机状态通过外门20的操作部30来进行商品W的购入操作而使货道12a被指示时,通过链轮66旋转来使输送托盘50向上方移动并相对于对应的商品收纳搁板12定位配置。其间,伴随着输送托盘50的上升,直到到达最下层的商品收纳搁板12的期间,姿势规定辊63自姿势控制轨道71向升降导轨64的辅助引导路64b转移,并且限制控制辊84自限制控制轨道72向主引导路64a转移。因此,成为输送托盘50姿势变更为接收姿势并且限制板53姿势变更为脱离防止姿势的状态。由此,在货道12a进行动作而自最前列将商品W送出时,该商品W借助输送托盘50的引导部52c被中央板52的上表面接收。
在此,输送托盘50的中央板52构成为将引导部52c与基准部52a之间利用弯曲状的弯曲部52b连续。因此,自商品收纳搁板12的货道12a送出的商品W不会在中途停止地在引导部52c以及弯曲部52b前进并在基准部52a通过,没有招致商品W自商品收纳搁板12的送出不良的担忧。而且,由于在基准部52a的顶端延长区域配设的限制板53处于保持在脱离防止姿势的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被引导至基准部52a的商品W自输送托盘50脱离的事态,没有招致与面材23碰撞的事态的担忧。这样一来在输送托盘50接收到的商品W载置于处于载置姿势的挡板构件54以及基准部52a。
在货道12a进行动作并经过规定的时间时,通过链轮66旋转来使输送托盘50向下方移动,恢复到上述的销售待机状态。其间,在输送托盘50,姿势规定辊63通过自升降导轨64的辅助引导路64b向姿势控制轨道71转移来以旋转轴51a为中心旋转,姿势自接收姿势向交出姿势变更。与此同时限制控制辊84自主引导路64a向限制控制轨道72转移,限制板53的姿势自脱离防止姿势向允许通过姿势变更。而且追随着限制板53自脱离防止姿势向允许通过姿势变更,姿势调整构件55以远离基准部52a的方式变位,由此,挡板构件54以远离基准部52a的前端部52a2的方式摆动,变为随着远离商品收纳搁板12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引导姿势。
如上述那样在输送托盘50处于接收姿势的情况下变为载置姿势的挡板构件54在输送托盘50变为交出姿势的情况下变为引导姿势,从而能够以保持商品W的姿势的状态向取出引导件40的上表面交出商品W,若将取出盖24推开,则能够通过商品取出口22接收购入商品。换言之,能够不使商品W处于倒置的姿势地交出商品W,没有招致商品W的品质低下的担忧。因此,能够在确保防盗性的同时将商品W良好地交出。
此外,姿势调整构件55安装于限制板53,由于姿势调整构件55在限制板53自脱离防止姿势向允许通过姿势变更的时刻以远离基准部52a的方式变位,因此能够在限制板53自脱离防止姿势向允许通过姿势变更的时刻使挡板构件54自载置姿势向引导姿势摆动,能够可靠地进行商品W自输送托盘50的交出。

Claims (3)

1.一种自动售货机,其具有输送托盘,所述输送托盘能够在配置有商品收纳搁板的商品收纳库的内部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并且能够在载置商品的接收姿势和交出所载置的商品的交出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通过在以所述接收姿势的状态接收自所述商品收纳搁板送出的商品之后向下方移动,并向所述交出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由此将接收的商品向规定的商品取出区域交出,
所述输送托盘具有:
基准部,其在所述输送托盘处于所述接收姿势的情况下载置商品,以及
引导部,其在所述输送托盘处于所述接收姿势的情况下随着接近所述商品收纳搁板而逐渐向上方延伸并向所述基准部引导自所述商品收纳搁板送出的商品,另一方面,在所述输送托盘处于所述交出姿势的情况下以遮挡自所述商品取出区域通向所述商品收纳搁板的空间的方式突出,
所述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托盘具有挡板构件,所述挡板构件设为能够以相对于所述基准部接近和远离的方式摆动,在处于所述接收姿势的情况下,所述挡板构件变为允许与所述基准部一起使商品载置于自身的载置姿势,另一方面,在处于所述交出姿势的情况下,所述挡板构件以远离所述基准部的方式摆动而变为随着远离所述商品收纳搁板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引导姿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托盘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能够移动地配设于所述基准部的距所述商品收纳搁板较远的缘部,配置为能够处于自所述基准部的缘部向上方呈弯曲状地延伸的脱离防止姿势和顶端部向远离所述引导部的方向摆动了的允许通过姿势,
在所述限制部变为所述脱离防止姿势的情况下,所述挡板构件变为所述载置姿势,另一方面,在所述限制部变为所述允许通过姿势的情况下,所述挡板构件变为所述引导姿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托盘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库绕沿着水平延伸的轴心旋转,通过使所述引导部的上端部向远离所述商品收纳搁板的方向旋转而自所述接收姿势向所述交出姿势进行姿势变更。
CN201910221751.9A 2018-03-29 2019-03-22 自动售货机 Active CN1103226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5430A JP7043926B2 (ja) 2018-03-29 2018-03-29 自動販売機
JP2018-065430 2018-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2620A CN110322620A (zh) 2019-10-11
CN110322620B true CN110322620B (zh) 2021-08-24

Family

ID=68112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1751.9A Active CN110322620B (zh) 2018-03-29 2019-03-22 自动售货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43926B2 (zh)
CN (1) CN11032262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1416Y2 (zh) * 1986-02-05 1992-09-29
JP3476648B2 (ja) * 1996-11-28 2003-12-10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
JP2001076238A (ja) * 1999-09-08 2001-03-23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装置
CN1549213A (zh) * 2003-05-20 2004-11-24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
JP4960006B2 (ja) * 2006-04-12 2012-06-27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
EP2383708B1 (en) * 2007-05-16 2014-07-30 Sanden Corporation Commodity carrying out device
CN102236935B (zh) * 2010-05-04 2013-04-24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售货机及其出货装置
JP5593951B2 (ja) * 2010-08-19 2014-09-2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
JP5736869B2 (ja) * 2011-03-16 2015-06-1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
JP5994441B2 (ja) * 2012-07-09 2016-09-2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搬送装置
CN103295324B (zh) * 2013-05-31 2015-04-22 杭州以勒自动售货机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售货机的出货机构
JP2015045947A (ja) * 2013-08-27 2015-03-12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取出口構造
CN104290963A (zh) * 2014-10-22 2015-01-21 尚宝泰机械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碗装方便面装箱机的翻碗机构
CN204256836U (zh) * 2014-12-16 2015-04-08 长沙金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防盗的自动售货机
ITMI20150158A1 (it) * 2015-02-06 2016-08-06 F A S Int S P A Distributore automatico a cassetti sovrapposti
CN104616396B (zh) * 2015-02-10 2018-03-09 广东生态谷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自动售卖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4833465U (zh) * 2015-08-07 2015-12-02 湖南中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货道结构及具有该货道结构的自动售货机
JP6666546B2 (ja) * 2016-02-22 2020-03-18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
CN106485834B (zh) * 2016-09-29 2019-07-19 江苏蓝天空港设备有限公司 自动售货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2620A (zh) 2019-10-11
JP2019175325A (ja) 2019-10-10
JP7043926B2 (ja) 2022-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2620B (zh) 自动售货机
JP4904875B2 (ja) 商品搬送装置および自動販売機
CN107924595B (zh)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取出口结构
JP2002092725A (ja) 自動販売機
CN109272650B (zh) 商品排出装置
JP5994441B2 (ja) 商品搬送装置
JP4830864B2 (ja) 自動販売機
CN111833523B (zh) 自动售货机及其货道出货方法
JP4228805B2 (ja) 自動販売機
JPH08202935A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4968181B2 (ja) 商品搬出装置
JP4950604B2 (ja) 硬貨包装機
JP2023039677A (ja) 商品収納装置
JP5994442B2 (ja) 商品検出装置
JP4019898B2 (ja) 商品収納装置
JP2002358563A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5904040B2 (ja) 商品搬送装置
JP6943433B2 (ja) 棒金処理装置
EP4177854A2 (en) Coin handling apparatus
JP3975635B2 (ja) 自動販売機
JP5949239B2 (ja) 昇降装置
JP3664370B2 (ja) リフト駆動機構
JP2003272040A (ja) 自動販売機
JP4811071B2 (ja) 自動販売機
JP2007172355A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