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3770A -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3770A
CN110293770A CN201910196467.0A CN201910196467A CN110293770A CN 110293770 A CN110293770 A CN 110293770A CN 201910196467 A CN201910196467 A CN 201910196467A CN 110293770 A CN110293770 A CN 110293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ape member
printing
hemisect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64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3770B (zh
Inventor
小泽健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078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88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3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3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3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3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663Controlling cutting, cutting resulting in special shapes of the cutting line, e.g. controlling cutting positions, e.g. for cutting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a printed im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41J11/703Cutting of t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印刷装置(1)具备将感热带(42)输送的压辊(7)、对感热带(42)进行印刷的热敏头(8)、对感热带(42)进行半切割的半切割器(10)、以及控制电路(12)。在进行半切割后,控制电路(12)控制压辊(7)以使其将感热带(42)向与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直到感热带(42)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热敏头(8)的头位置。热敏头(8)在由于感热带(42)向反方向的输送而印刷开始区域到达头位置后,对感热带(42)进行印刷。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本申请基于2018年3月22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53772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已知有向包括基材和分离体的带部件上印刷字符、图形等并通过将已印刷的带部件切断来制作标签的标签打印机。在标签打印机中,有除了将带部件完全切断的全切割器以外还具有半切割器的结构。具备半切割器的标签打印机例如记载在日本专利文献的特开2004-216692号公报中,通过在带部件的前端附近进行半切割,能够制作出基材容易从分离体剥掉的标签。
根据印刷长度,有在印刷中带部件到达进行半切割的位置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以往的标签打印机中,如果带部件到达进行半切割的位置则进行将印刷和输送这双方暂且停止而进行半切割、然后再次开始印刷和输送这样的控制。
但是,如果在印刷的中途将输送停止,则印刷位置会发生稍稍的偏差,从而有可能因漏印、印字不匀等而印刷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辊,将带部件输送;印刷头,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印刷;半切割器,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半切割;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输送辊,以使得在进行上述半切割后,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印刷头的头位置;上述印刷头,在由于上述带部件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而上述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头位置之后,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印刷。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辊,将带部件输送;印刷头,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印刷;半切割器,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半切割;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输送辊,以使得在进行上述印刷后,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半切割器的切割器位置;上述半切割器,在由于上述带部件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而上述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切割器位置之后,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半切割。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辊,将带部件输送;印刷头,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印刷;半切割器,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半切割;以及控制部,在进行上述印刷或上述半切割的一方后,使上述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到达上述印刷或上述半切割的另一方的实施位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是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带部件进行半切割;在进行了上述半切割后,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印刷装置的印刷头的位置;在由于上述带部件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而上述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印刷头的上述位置之后,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印刷。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是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带部件进行印刷;在进行了上述印刷后,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印刷装置具备的半切割器的切割器位置;当由于上述带部件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而上述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切割器位置,则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半切割。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是记录有印刷装置执行的计算机可读取的程序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程序执行以下处理:在印刷装置的半切割器对带部件执行了半切割后,使上述印刷装置的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印刷装置的印刷头的位置;以及当由于上述带部件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而上述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印刷头的上述位置,则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印刷。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是记录有印刷装置执行的计算机可读取的程序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程序执行以下处理:在印刷装置的印刷头对带部件执行了印刷后,使上述印刷装置的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印刷装置具备的半切割器的切割器位置;以及当由于上述带部件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而上述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切割器位置,则使上述半切割器将上述带部件进行半切割。
将以下详细记述与以下附图结合考虑,能得到本申请的更深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将盖4关闭的状态下的印刷装置1的平面图。
图2是将盖4打开的状态下的印刷装置1的平面图。
图3是介质适配器20的立体图。
图4是用来说明被印刷介质40的结构的图。
图5是用来说明感热带42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印刷装置1的硬件构造的框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
图8是用来说明图7所示的处理的各工序中的感热带42的状态的图。
图9是第2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
图10是用来说明图9所示的处理的各工序中的感热带42的状态的图。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
图12是用来说明图11所示的处理的各工序中的感热带42的状态的图。
图13是第4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
图14是用来说明图13所示的处理的各工序中的感热带42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将盖4关闭的状态下的印刷装置1的平面图。图2是将盖4打开的状态下的印刷装置1的平面图。以下,参照图1及图2对印刷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1是对被印刷介质40具有的感热带42进行印刷的标签打印机。以下,以使用感热带42的感热方式的标签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但印刷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印刷装置1也可以是使用墨带的热转印方式的标签打印机。此外,印刷装置1也可以是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此外,印刷装置1既可以通过单路(single path)(一路)方式进行印刷,也可以通过多路(扫描)方式进行印刷。
印刷装置1如图1所示,具备装置壳体2、输入部3、开闭自如的盖4、窗5和显示部6。此外,虽然没有图示,但在装置壳体2上设置有电源线连接端子、外部设备连接端子、存储介质插入口等。
输入部3设置在装置壳体2的上表面。输入部3具备输入键、十字键、变换键、决定键等各种键。盖4配置在装置壳体2上。使用者通过将按钮4a按下而将锁定机构解除,从而如图2所示能够将盖4打开。在盖4,为了在盖4关闭的状态下也能够目视确认在印刷装置1中是否收容有被印刷介质40而形成有窗5。此外,盖4具有显示部6。
显示部6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等。显示部6显示与来自输入部3的输入对应的字符等、用于各种设定的选择菜单、关于各种处理的消息等。另外,显示部6既可以是带有触摸面板的显示器,也可以作为输入部3的一部分发挥功能。
装置壳体2如图2所示,在盖4的下方具备介质适配器收容部2a、压辊7和热敏头8。在介质适配器收容部2a中收容介质适配器20,该介质适配器20收容有被印刷介质40。此外,装置壳体2还在将感热带42排出的排出口2b与热敏头8之间具备全切割器9、半切割器10和光传感器11。半切割器10、全切割器9、光传感器11从排出口2b侧起以该顺序配设。另外,关于介质适配器20及被印刷介质40在后面叙述。
压辊7是将感热带42输送的输送辊。压辊7通过输送用马达32(参照图6)的旋转而旋转。输送用马达32例如是步进马达、直流(DC)马达等。压辊7通过一边将从介质适配器20送出的感热带42夹持在压辊7与热敏头8之间一边旋转,从而将感热带42向输送方向输送。
热敏头8是对感热带42进行印刷的印刷头。热敏头8具有在与感热带42的输送方向正交的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8a(参照图6),通过用发热元件8a将感热带42加热而一行一行地进行印刷。
全切割器9是对感热带42进行全切割的切断装置,将感热带42切断而制作带片。另外,全切割是将构成感热带42的层全部沿着感热带42的宽度方向切断的动作。
半切割器10是对感热带42进行半切割的切断装置,在感热带42上形成切割线。另外,半切割是将感热带42中的后述分离体L1(参照图5)以外的层沿着宽度方向切断的动作。
光传感器11是为了检测感热带42的前端而配置在感热带42的输送路上的传感器。光传感器11例如具备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发光元件例如是发光二极管,受光元件例如是光敏二极管。光传感器11将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光用受光元件检测,向后述的控制电路12(参照图6)输出信号。控制电路12例如基于由受光元件检测出的反射光量的变化来检测感热带42的前端。另外,光传感器11并不限于检测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光的光反射器。光传感器11也可以是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对置配置的光截断器(photointerrupter)。
图3是介质适配器20的立体图。图4是用来说明被印刷介质40的结构的图。图5是用来说明感热带42的结构的图。以下,参照图3至图5,对介质适配器20及被印刷介质40的结构进行说明。
介质适配器20是用来收容被印刷介质40的介质适配器,以利用者能够更换印刷介质40的方式收容被印刷介质40。即,介质适配器20以利用者使被印刷介质40相对于介质适配器20放入放出为前提而设计。
介质适配器20如图3所示,具备适配器主体21和相对于适配器主体21开闭自如地安装的适配器盖22。被印刷介质40被收容在由适配器主体21和适配器盖22划分出的介质适配器20的内部空间内。
此外,介质适配器20对应于被印刷介质40具有的感热带42的带宽度而设计。介质适配器20应收容的感热带42的带宽度被显示在适配器主体21的区域21a。在该例中,介质适配器20是带宽度6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
在印刷装置1中,通过将收容有被印刷介质40的介质适配器20收容到印刷装置1中,将被印刷介质40收容到印刷装置1中。另外,印刷装置1能够收容与不同的带宽度对应的介质适配器。印刷装置1具体而言例如能够除了图3所示的6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20以外,还收容9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12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18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等。
被印刷介质40如图4所示,具备纸管41、感热带42、防松散片43和提示片(attention sheet)44。
纸管41是卷绕着感热带42的圆筒部件,具有中空部分41a。感热带42是在较长方向上被卷绕而具有圆筒形状的印刷用的带部件,被以具有中空部分42a的方式卷绕。防松散片43是被粘贴在感热带42的圆环形状的侧面的一方(侧面42c)上的粘附片。提示片44是粘贴在感热带42的圆环形状的侧面的另一方(侧面42b)上的粘附片。
纸管41设置在感热带42的中空部分42a。纸管41是圆筒部件,在被印刷介质40被收容在介质适配器20中的状态下,形成在适配器主体21的底面上的突出部被插通到纸管41的中空部分41a。纸管41对于在将感热带42用压辊7输送时不弄伤被印刷介质40而使被印刷介质40在介质适配器20的内部顺畅地旋转是有用的。
感热带42例如具有图5所示那样的5层构造。即,依次层叠有分离体L1、粘附层L2、基材L3、显色层L4和保护层L5。分离体L1以将粘附层L2覆盖的方式可剥离地粘贴于基材L3。分离体L1的材料例如是纸,但并不限于纸,也可以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粘附层L2是涂覆于基材L3的粘附件。基材L3的材料例如是有色的PET。显色层L4是通过热能的加热而显色的感热显色层。保护层L5的材料例如是透明的PET。
感热带42的结构并不限于图5所示的结构。例如,感热带42也可以是不具有保护层L5而显色层L4露出的结构。
感热带42在卷绕在纸管41上的状态下具有与纸管41对应的形状。即,感热带42具有圆筒形状,两侧面(侧面42b、侧面42c)具有圆环形状。
防松散片43是用来维持感热带42的形状的粘附片。感热带42有由于湿度变化而膨胀的情况。但是,通过将防松散片43粘贴到感热带42的侧面42c,能够抑制伴随着膨胀的感热带42的形状变化、即感热带42的松散。此外,防松散片43在由于被印刷介质40的掉落等而对感热带42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形状变化。
防松散片43具有开口部43a和粘附面43b。开口部43a是与纸管41的中空部分41a相同的大小或比纸管41的中空部分41a大。防松散片43以使开口部43a与感热带42的中空部分42a对置的方式被粘贴到侧面42c。此外,防松散片43优选具有将感热带42的侧面42c覆盖的大小。即,防松散片43优选比侧面42c大。由此,能够将感热带42整体用粘附面保持,所以能够更可靠地维持形状。
此外,防松散片43的形状优选的是与侧面42c的形状近似的形状。即,如果侧面42c是圆环形状,则防松散片43也优选具有圆环形状。由此,能够减小不对感热带42的形状维持做出贡献的区域,所以能够减小防松散片43的大小。此外,由于粘附面的露出也变少,所以还能够抑制灰尘、尘埃等向防松散片43的附着。
提示片44是表示被印刷介质40的种类(更严格地讲是感热带42的种类)的粘附片。感热带42根据带宽度以及被印刷面的颜色差异而存在各种各样的种类。由于提示片44包含用来确定种类的信息,所以通过将提示片44粘贴到感热带42的侧面42b,利用者能够容易地确定被印刷介质40的种类。
提示片44具有开口部44a和粘附面44b。开口部44a比感热带42的中空部分42a小,进而比纸管41的中空部分41a小。提示片44以使开口部44a与感热带42的中空部分42a对置的方式被粘贴到侧面42b。此外,提示片44优选的是,例如在被印刷介质40的销售时等,至少在开始被印刷介质40的使用之前,比感热带42的侧面42b小。更详细地讲,提示片44的面积优选的是比感热带42的侧面42b的面积小。由此,感热带42的侧面42b中的被提示片44覆盖的区域变小,所以感热带42的剩余量的确认变得容易。
纸管41、防松散片43、提示片44的材料并不限于纸。但是,如果这些部件是纸制的,则能够将用尽了感热带42的已使用的被印刷介质40作为可燃垃圾丢弃。因此,纸管41、防松散片43、提示片44的材料优选的是纸。
图6是表示印刷装置1的硬件构造的框图。印刷装置1除了上述的构成要素以外,如图6所示,还具备控制电路12、ROM(Read Only Memory)13、RAM(Random Access Memory)14、显示驱动电路15、头驱动电路16、热敏电阻17、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输送用马达32、编码器33、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34、切割器马达35、带宽度检测开关36。
控制电路12是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处理器的控制部。控制电路12通过将保存在ROM13中的程序展开到RAM14中并执行,来控制印刷装置1的各部的动作。
在ROM13中,保存有程序、程序的执行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例如字体等)。RAM14是在程序的执行中使用的工作存储器。另外,在保存印刷装置1的处理中使用的程序及数据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包括ROM13、RAM14那样的物理性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显示驱动电路15是液晶显示驱动器电路、有机EL显示驱动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15基于保存在RAM14中的显示数据对显示部6进行控制。
头驱动电路16在控制电路12的控制下,基于印刷数据和控制信号,控制向热敏头8具有的发热元件8a的通电。热敏头8是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8a的印刷头。热敏头8通过用发热元件8a将感热带42加热从而一行一行地进行印刷。热敏电阻17埋入在热敏头8中。热敏电阻17测量热敏头8的温度。
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在控制电路12的控制下将输送用马达32驱动。输送用马达32既可以是例如步进马达,也可以是直流(DC)马达。输送用马达32使压辊7旋转。另外,输送用马达32在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的控制下,不仅向将感热带42送出的方向即正向旋转,而且还向将感热带42卷回的方向即反向旋转。
压辊7是通过输送用马达32的驱动力而旋转、沿着感热带42的较长方向(副扫描方向、输送方向)将感热带42输送的输送辊。压辊7当输送用马达32向正向旋转时,从介质适配器20将感热带42送出,当输送用马达32向反向旋转时,将从介质适配器20送出的感热带42卷回。
即,在印刷装置1中,控制电路12是通过经由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对输送用马达32进行控制、来控制压辊7的控制部。
编码器33根据输送用马达32或压辊7的驱动量(旋转量)将信号向控制电路12输出。编码器33既可以设置于输送用马达32的旋转轴,也可以设置于压辊7的旋转轴。控制电路12能够基于来自编码器33的信号来确定感热带42的输送量。
另外,在输送用马达32是步进马达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2可以基于向驱动输送用马达32的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输入的信号(输入脉冲数)来确定输送量。因而,在输送用马达32是步进马达的情况下,可以将编码器33省略,控制电路12可以基于向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输入的信号(输入脉冲数)来确定输送量。
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34在控制电路12的控制下将切割器马达35驱动。全切割器9通过切割器马达35的动力而动作,将感热带42切断,制作带片。半切割器10通过切割器马达35的动力而动作,将感热带42中的分离体L1以外的层(L2-L4)切断。
带宽度检测开关36是用来基于介质适配器20的形状而检测收容在介质适配器20中的感热带42的宽度的开关,设置于介质适配器收容部2a。带宽度检测开关36在介质适配器收容部2a设置有多个。构成为,与不同的带宽度对应的介质适配器20将多个带宽度检测开关36分别以不同的组合按下。由此,控制电路12根据被按下的带宽度检测开关36的组合,确定介质适配器20的种类,检测收容在介质适配器20中的感热带42的宽度(带宽度)。
[第1实施方式]
图7是印刷装置1进行的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图8是用来说明图7所示的处理的各工序中的感热带42的状态的图。以下,参照图7及图8,对印刷装置1进行的处理具体地说明。
在印刷装置1中,如果印刷命令被输入,则控制电路12例如通过将保存在ROM13中的程序向RAM14读出并执行,从而开始图7所示的处理。图8的(a)表示图7所示的处理开始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感热带42的前端42T位于全切割器9的切割器位置(以下记作全切割器位置)。
另外,图8中的“全”表示全切割器位置。“半”表示半切割器10的切割器位置(以下记作半切割器位置)。“头”表示热敏头8的头位置。
控制电路12首先使压辊7将感热带42输送,直到感热带42的半切割位置到达半切割器位置(步骤S1)。半切割位置是指感热带42的区域中的被进行半切割的区域的位置。在为了容易将基材L3从分离体L1剥掉而进行半切割的情况下,半切割位置是距感热带42的前端42T为规定距离的位置。该规定距离例如是几mm左右。
在印刷装置1中,如图2所示,半切割器10位于全切割器9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因此,在步骤S1中,控制电路12对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进行控制而使压辊7正旋转,从而将半切割位置输送到半切割器位置。即,在进行半切割之前,控制电路12使感热带42向正向输送,直到感热带42的半切割位置到达半切割器10的切割器位置。图8的(b)表示步骤S1的输送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输送结束,则控制电路12对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34进行控制,以使半切割器10对感热带42进行半切割(步骤S2)。图8的(c)表示步骤S2的半切割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进行了半切割,则之后控制电路12使压辊7将感热带42反向输送,直到感热带42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热敏头8的头位置(步骤S3)。即,控制电路12控制压辊7以将感热带42向与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直到印刷开始区域到达头位置。印刷开始区域是指感热带42的印刷区域中的距感热带42的前端42T最近的区域。此外,印刷区域是指感热带42的区域中的被热敏头8进行印刷的区域。印刷开始区域与感热带42的前端42T之间的区域是不进行印刷的区域。印刷开始区域与半切割位置之间的区域是成为标签的空白的区域。
在半切割位置处于半切割器位置的图8的(c)所示的状态下,印刷开始区域位于热敏头8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因此,在步骤S3中,控制电路12对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进行控制而使压辊7反向旋转,从而将印刷开始区域输送到头位置。图8的(d)表示步骤S3的输送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输送结束,则控制电路12进行印刷控制(步骤S4)。这里,控制电路12对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和头驱动电路16进行控制,以使得压辊7正旋转而将感热带42输送,并且热敏头8基于印刷数据进行印刷。即,热敏头8在通过感热带42的向反向的输送而印刷开始区域到达头位置后,向感热带42进行印刷。图8的(e)表示步骤S4的印刷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进行了印刷,则之后控制电路12使压辊7将感热带42输送,直到感热带42的全切割位置到达全切割器位置(步骤S5)。全切割位置是指感热带42的区域中的进行全切割的区域的位置。全切割位置例如是从印刷区域的后端离开了标签的空白的长度的位置。
在印刷结束后的图8的(e)所示的状态下,全切割位置位于全切割器9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因此,在步骤S5中,控制电路12对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进行控制而使压辊7正旋转,从而将全切割位置输送到全切割器位置。图8的(f)表示步骤S5的输送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输送结束,则控制电路12控制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34,以使全切割器9对感热带42进行全切割(步骤S6)。由此,感热带42被切断,制作出从作为连续介质的感热带42分离出的作为带片的标签。图8的(g)表示步骤S6的全切割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如以上这样,在图7所示的处理中,由于在进行印刷之前先进行半切割,所以能够不在印刷的中途将输送停止地进行印刷。因此,根据印刷装置1,通过进行图7所示的处理,能够防止起因于半切割的印刷品质的下降。
进而,在图7所示的处理中,在半切割后,压辊7反向旋转,直到印刷开始区域到达头位置。由此,能够调整制作出的标签的前端的空白量。因此,根据印刷装置1,通过进行图7所示的处理,能够防止生成具有过大的空白的标签,能够防止感热带42的浪费。
另外,在图8中,以印刷长度PL1相比于热敏头8与半切割器10之间的距离充分长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通过图7所示的处理得到的防止印刷品质下降的效果不依赖于印刷长度PL1。印刷装置1通过进行图7所示的处理,不论是印刷长度短的情况还是长的情况,都能够同样地实现高印刷品质。
此外,以全切割器9位于半切割器10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全切割器9与半切割器10的位置关系并不限于该例。半切割器10也可以位于全切割器9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在此情况下,在图7所示的步骤S1中,控制电路12可以对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进行控制而使压辊7反向旋转,从而将半切割位置输送到半切割器位置。
[第2实施方式]
图9是第2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图10是用来说明图9所示的处理的各工序中的感热带42的状态的图。图9所示的处理在基于印刷数据决定先行进行印刷和半切割的哪个这一点上,与图7所示的处理不同。以下,参照图8至图10对印刷装置1进行的处理具体地说明。
在印刷装置1中,如果印刷命令被输入,则控制电路12例如通过将保存在ROM13中的程序读出到RAM14中并执行而开始图9所示的处理。图10的(a)与图8的(a)相同,表示图9所示的处理开始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感热带42的前端42T位于全切割器位置。
控制电路12首先取得印刷数据(步骤S11),基于印刷数据计算印刷长度(步骤S12)。
另外,印刷长度是由印刷装置1制作的标签的长度,更详细地讲,是带片中的从分离体L1剥掉而使用的作为成果物的长度。在带片的前端附近进行半切割的情况下,则例如如图8的(g)及图10的(g)所示,半切割位置与全切割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印刷长度(印刷长度PL1、印刷长度PL2)。
当计算出印刷长度,则控制电路12基于计算出的印刷长度,决定是否先行进行半切割(步骤S13)。在从印刷开始区域开始了印刷的情况下,在印刷中半切割位置是否到达半切割器位置取决于印刷长度。在根据印刷长度能够判断出在印刷中半切割位置不到达半切割器位置的情况下,即使在先行进行了印刷的情况下在印刷的中途印刷也不停止。因此,在步骤S13中,可以是,在根据印刷长度能够判断出在印刷中半切割位置不到达半切割器位置的情况下,决定为先行进行印刷,在能够判断出半切割位置到达半切割器位置的情况下,决定为先行进行半切割。
如果决定了先行进行半切割(步骤S13的“是”),则控制电路12进行从步骤S14到步骤S17、步骤S22及步骤S23的处理。这些处理与图7所示的步骤S1到步骤S6的处理是同样的,各处理后的感热带42的状态是从图8的(b)到图8的(g)所示那样的。
另一方面,如果决定了不先行进行半切割即先行进行印刷(步骤S13的“否”),则控制电路12使压辊7将感热带42反向输送,直到感热带42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热敏头8的头位置(步骤S18)。
在感热带42的前端42T处于全切割器位置的图10的(a)所示的状态下,印刷开始区域位于热敏头8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因此,在步骤S18中,控制电路12对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进行控制而使压辊7反向旋转,从而将印刷开始区域输送到头位置。图10的(b)表示步骤S18的输送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输送结束,则控制电路12进行印刷控制(步骤S19)。这里,控制电路12对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和头驱动电路16进行控制,以使得一边由压辊7正旋转而将感热带42输送,一边由热敏头8基于印刷数据进行印刷。图10的(c)表示步骤S19的印刷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进行了印刷,则之后控制电路12使压辊7将感热带42输送,直到感热带42的半切割位置到达半切割器位置(步骤S20)。
在印刷结束了的图10的(c)所示的状态下,半切割位置位于半切割器10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因此,在步骤S20中,控制电路12对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进行控制而使压辊7正旋转,从而将半切割位置输送到半切割器位置。图10的(d)表示步骤S20的输送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输送结束,则控制电路12对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34进行控制,以使半切割器10对感热带42进行半切割(步骤S21)。图10的(e)表示步骤S21的半切割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进行了半切割,则之后控制电路12使压辊7将感热带42输送,直到感热带42的全切割位置到达全切割器位置(步骤S22)。
在半切割结束了的图10的(e)所示的状态下,全切割位置位于全切割器9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因此,在步骤S22中,控制电路12对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进行控制而使压辊7正旋转,从而将全切割位置输送到全切割器位置。图10的(f)表示步骤S22的输送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输送结束,则控制电路12对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34进行控制,以使全切割器9对感热带42进行全切割(步骤S23)。由此,感热带42被切断,制作出从作为连续介质的感热带42分离出的作为带片的标签。图10的(g)表示步骤S23的全切割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如以上这样,在图9所示的处理中,也与图7所示的处理同样,能够不在印刷的中途将输送停止地进行印刷。因此,根据印刷装置1,通过进行图9所示的处理,能够防止起因于半切割的印刷品质下降。
此外,图9所示的处理与图7所示的处理的相同点也在于,在印刷开始前,压辊7反向旋转直到印刷开始区域到达头位置。因此,根据印刷装置1,通过进行图9所示的处理,与进行图7所示的处理的情况同样,能够防止生成具有过大的空白的标签,能够防止感热带42的浪费。
进而,在图9所示的处理中,基于印刷数据决定先行进行印刷和半切割的哪个。例如,在如图10的(g)所示那样印刷长度PL2较短的情况下,将印刷比半切割先行进行。由此,能够减小制作标签所需要的反向输送量,能够防止无用的输送。因此,根据印刷装置1,通过进行图9所示的处理,能够缩短标签制作时间。
另外,表示了在图9的步骤S13中基于印刷长度来决定是否先行进行半切割的例子,但是否先行进行半切割可以基于印刷数据来决定。例如,也可以是,代替印刷长度而根据印刷数据计算从印刷开始区域到最终的印刷行的距离(图8的(g)的距离PL1a、图10的(g)的距离PL2a等),基于该距离来决定是否先行进行半切割。在此情况下,能够更正确地判断是否在印刷的中途发生输送停止。因而,例如在印刷区域的后半部分包含较多空白行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判断应先行进行印刷和半切割的哪个,能够防止无用的输送。
[第3实施方式]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图12是用来说明图11所示的处理的各工序中的感热带42的状态的图。图11所示的处理与图9所示的处理的不同点在于,不论印刷长度如何都将印刷比半切割先行进行。以下,参照图10至图12,对印刷装置1进行的处理具体地说明。
在印刷装置1中,如果印刷命令被输入,则控制电路12通过将例如保存在ROM13中的程序向RAM14读出并执行而开始图11所示的处理。图12的(a)与图10的(a)相同,表示图11所示的处理开始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感热带42的前端42T位于全切割器位置。
控制电路12首先取得印刷数据(步骤S31),基于印刷数据计算印刷长度(步骤S32)。这些处理与图9所示的步骤S11及步骤S12的处理是同样的。
然后,控制电路12使压辊7将感热带42反向输送,直到感热带42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热敏头8的头位置(步骤S33)。
在感热带42的前端42T处于全切割器位置的图10的(a)及图12的(a)所示的状态下,印刷开始区域位于热敏头8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因此,在步骤S33中,控制电路12对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进行控制而使压辊7反向旋转,从而将印刷开始区域输送到头位置。图10的(b)及图12的(b)表示步骤S33的输送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输送结束,则控制电路12进行印刷控制(步骤S34)。这里,控制电路12对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和头驱动电路16进行控制,以使得一边由压辊7正旋转而将感热带42输送,一边由热敏头8基于印刷数据进行印刷。图10的(c)及图12的(c)表示步骤S34的印刷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进行了印刷,则之后控制电路12判定在步骤S32中计算出的印刷长度是否比规定长度长(步骤S35)。这里,规定长度例如是热敏头8与半切割器10之间的距离。
在印刷长度比规定长度长的情况下(步骤S35的“是”),如图12的(c)所示,在印刷结束时半切割位置位于比半切割器位置更靠输送方向下游侧。在此情况下,控制电路12使压辊7反向旋转,使压辊7将感热带42反向输送,直到半切割位置到达半切割器位置(步骤S36)。图12的(d)表示步骤S36的输送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印刷长度是规定长度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5的“否”),如图10的(c)所示那样,在印刷结束时半切割位置位于比半切割器位置更靠输送方向上游侧。在此情况下,控制电路12使压辊7正旋转而使压辊7将感热带42输送,直到半切割位置到达半切割器位置(步骤S37)。图10的(d)表示步骤S37的输送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输送结束,则控制电路12对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34进行控制,以使半切割器10对感热带42进行半切割(步骤S38)。图10的(e)及图12的(e)表示步骤S38的半切割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进行了半切割,则之后控制电路12使压辊7将感热带42输送,直到感热带42的全切割位置到达全切割器位置(步骤S39)。
在半切割结束后的图10的(e)及图12的(e)所示的状态下,全切割位置位于全切割器9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因此,在步骤S39中,控制电路12对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进行控制而使压辊7正旋转,从而将全切割位置输送到全切割器位置。图10的(f)及图12的(f)表示步骤S39的输送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输送结束,则控制电路12对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34进行控制,以使全切割器9对感热带42进行全切割(步骤S40)。由此,将感热带42切断,制作出从作为连续介质的感热带42分离出的作为带片的标签。图10的(g)及图12的(g)表示步骤S40的全切割结束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如以上这样,在图11所示的处理中,也与图7及图9所示的处理同样,能够不在印刷的中途将输送停止地进行印刷。因此,根据印刷装置1,通过进行图11所示的处理,能够防止起因于半切割的印刷品质下降。
此外,图11所示的处理与图7及图9所示的处理的相同点也在于,在印刷开始前,压辊7反向旋转直到印刷开始区域到达头位置。因此,根据印刷装置1,通过进行图11所示的处理,能够防止生成具有过大的空白的标签,能够防止感热带42的浪费。
[第4实施方式]
图13是第4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图14是用来说明图13所示的处理的各工序中的感热带42的状态的图。图13所示的处理与图7所示的处理的不同点在于,进行用来制作多片标签的连续印刷。以下,参照图13及图14对印刷装置1进行的处理具体地说明。
在印刷装置1中,当印刷命令被输入,则控制电路12通过将例如保存在ROM13中的程序向RAM14读出并执行而开始图13所示的处理。图14的(a)表示图13所示的处理开始时的感热带42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感热带42的前端42T位于全切割器位置。
控制电路12首先进行从步骤S41到步骤S44的处理。这些处理与图7所示的从步骤S1到步骤S4的处理是同样的。图14的(b)至图14的(d)分别表示步骤S42、步骤S43、步骤S44的处理后的感热带42的状态。
然后,控制电路12判定是否结束印刷(步骤S45),反复进行从步骤S41到步骤S44的处理,直到印刷张数的量的印刷结束。在第2次以后的步骤S41中,控制电路12使压辊7正旋转,直到位于比已印刷的印刷开始区域靠输送方向上游的半切割位置(以下记作第2半切割位置)到达半切割器位置。即,控制电路12使压辊7将感热带42向正向输送,直到第2半切割位置到达半切割器位置。图14的(e)、图14的(f)、图14的(g)分别表示第2次的步骤S42、步骤S43、步骤S44的处理后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当印刷结束,则之后控制电路12使压辊7将感热带42输送,直到感热带42的全切割位置到达全切割器位置(步骤S46),对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34进行控制,以使全切割器9对感热带42进行全切割(步骤S47)。图14的(h)表示步骤S47的处理后的感热带42的状态。
如以上这样,在图13所示的处理中,即使在进行多张的连续印刷的情况下,也与图7、图9及图11所示的处理同样,能够不在印刷的中途将输送停止地进行印刷。因此,根据印刷装置1,通过进行图13所示的处理,能够防止起因于半切割的印刷品质下降。
此外,图13所示的处理与图7、图9及图11所示的处理的相同点也在于,在印刷开始前,压辊7反向旋转直到印刷开始区域到达头位置。因此,根据印刷装置1,通过进行图13所示的处理,能够防止生成具有过大的空白的标签,能够防止感热带42的浪费。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发明的理解变容易而表示的具体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程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中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有输入部3和显示部6的印刷装置1,但印刷装置也可以不具有输入部及显示部,也可以从印刷装置之外的电子设备接收印刷数据及印刷命令。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半切割位置设置在比印刷区域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例子,但半切割位置也可以设置在比印刷区域靠输送方向上游侧。即,半切割的切割线形成在通过全切割制作出的带片的一方的端部附近就可以。
在第1实施方式及第4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半切割后进行印刷的例子,在第2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根据印刷数据决定先行进行半切割和印刷的哪个的例子,在第3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印刷后进行半切割的例子。这样,在印刷装置1中,控制电路12先进行印刷和半切割的哪个都可以。控制电路12在进行印刷或半切割的一方后,使压辊7将感热带42向与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直到感热带42到达印刷或半切割的另一方的实施位置,从而能够不在印刷的中途将输送停止地进行印刷。

Claims (12)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输送辊,将带部件输送;
印刷头,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印刷;
半切割器,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半切割;以及
控制部,控制上述输送辊,以使得在进行上述半切割后,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印刷头的头位置;
上述印刷头,在由于上述带部件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而上述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头位置之后,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印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半切割之前,使上述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向正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半切割器的切割器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进行连续印刷的情况下,在进行了上述印刷后,使上述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向上述正向输送,直到位于比上述印刷开始区域更靠输送方向上游的上述带部件的第2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切割器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印刷数据,决定先行进行上述印刷和上述半切割的哪个;
在先行进行上述半切割的情况下,在进行上述半切割后,上述控制部使上述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向上述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头位置;
在先行进行上述印刷的情况下,在进行上述印刷之后,上述控制部使上述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向正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半切割器的切割器位置。
5.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输送辊,将带部件输送;
印刷头,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印刷;
半切割器,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半切割;以及
控制部,控制上述输送辊,以使得在进行上述印刷后,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半切割器的切割器位置;
上述半切割器,在由于上述带部件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而上述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切割器位置之后,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半切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印刷之前,使上述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向上述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印刷头的头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基于印刷数据计算出的印刷长度比规定的长度长的情况下,在进行上述印刷之后,使上述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向上述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切割器位置;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印刷长度是上述规定的长度以下的情况下,在进行上述印刷之后,使上述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正向输送,直到上述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切割器位置。
8.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输送辊,将带部件输送;
印刷头,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印刷;
半切割器,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半切割;以及
控制部,在进行上述印刷或上述半切割的一方后,使上述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到达上述印刷或上述半切割的另一方的实施位置。
9.一种控制方法,是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带部件进行半切割;
在进行了上述半切割后,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印刷装置的印刷头的位置;
在由于上述带部件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而上述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印刷头的上述位置之后,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印刷。
10.一种控制方法,是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带部件进行印刷;
在进行了上述印刷后,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印刷装置具备的半切割器的切割器位置;
当由于上述带部件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而上述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切割器位置,则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半切割。
11.一种记录介质,是记录有印刷装置执行的计算机可读取的程序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程序执行以下处理:
在印刷装置的半切割器对带部件执行了半切割后,使上述印刷装置的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印刷装置的印刷头的位置;以及
当由于上述带部件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而上述印刷开始区域到达上述印刷头的上述位置,则对上述带部件进行印刷。
12.一种记录介质,是记录有印刷装置执行的计算机可读取的程序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程序执行以下处理:
在印刷装置的印刷头对带部件执行了印刷后,使上述印刷装置的输送辊将上述带部件沿向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直到上述带部件的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印刷装置具备的半切割器的切割器位置;以及
当由于上述带部件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而上述半切割位置到达上述切割器位置,则使上述半切割器将上述带部件进行半切割。
CN201910196467.0A 2018-03-22 2019-03-15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Active CN110293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7846.9A CN113858823B (zh) 2018-03-22 2019-03-15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3772 2018-03-22
JP2018053772A JP6891840B2 (ja) 2018-03-22 2018-03-22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7846.9A Division CN113858823B (zh) 2018-03-22 2019-03-15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3770A true CN110293770A (zh) 2019-10-01
CN110293770B CN110293770B (zh) 2021-10-29

Family

ID=679834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7846.9A Active CN113858823B (zh) 2018-03-22 2019-03-15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CN201910196467.0A Active CN110293770B (zh) 2018-03-22 2019-03-15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7846.9A Active CN113858823B (zh) 2018-03-22 2019-03-15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9147B2 (zh)
JP (2) JP6891840B2 (zh)
CN (2) CN1138588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9290A (zh) * 2020-05-08 2021-11-0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17328B2 (ja) * 2018-03-15 2020-07-0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91840B2 (ja) * 2018-03-22 2021-06-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15647B2 (ja) 2020-02-21 2024-01-1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707A (ja) * 1994-07-15 1996-01-30 Brother Ind Ltd テープ状ラベル作成装置
JPH11227276A (ja) * 1998-02-14 1999-08-24 Nippon Typewriter Co Ltd 長尺印字媒体の印字装置
JPH11320993A (ja) * 1998-05-15 1999-11-24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刷装置
CN1228191C (zh) * 2001-08-27 2005-11-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纸带打印装置和方法
JP2006150833A (ja) * 2004-11-30 2006-06-15 Max Co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ラベルシートの分離カット方法
JP2006327130A (ja) * 2005-05-30 2006-12-07 Canon Finetech Inc 記録装置
JP2012179882A (ja) * 2011-03-03 2012-09-20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ラベルライター
US20130149019A1 (en) * 2011-12-09 2013-06-13 Yoshihiko Sugimura Label creation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executable on label creation device
JP2015123667A (ja) * 2013-12-26 2015-07-0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表裏判別方法
JP2016137627A (ja) * 2015-01-27 2016-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93712A (ja) * 1997-01-17 1998-07-28 Seiko Epson Corp 用紙切断機構を備えた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876533B2 (ja) 1998-06-22 2007-01-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3948408B2 (ja) 2003-01-14 2007-07-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51014B2 (ja) * 2003-05-22 2009-04-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JP5753415B2 (ja) * 2011-03-22 2015-07-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7405933A (zh) * 2015-03-12 2017-11-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标签制作方法、程序、带打印装置和线缆用标签
JP6891840B2 (ja) 2018-03-22 2021-06-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707A (ja) * 1994-07-15 1996-01-30 Brother Ind Ltd テープ状ラベル作成装置
JPH11227276A (ja) * 1998-02-14 1999-08-24 Nippon Typewriter Co Ltd 長尺印字媒体の印字装置
US6142688A (en) * 1998-02-14 2000-11-07 Nippon Typewriter Co., Lt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on elongated medium to be printed
JPH11320993A (ja) * 1998-05-15 1999-11-24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刷装置
CN1228191C (zh) * 2001-08-27 2005-11-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纸带打印装置和方法
JP2006150833A (ja) * 2004-11-30 2006-06-15 Max Co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ラベルシートの分離カット方法
JP2006327130A (ja) * 2005-05-30 2006-12-07 Canon Finetech Inc 記録装置
JP2012179882A (ja) * 2011-03-03 2012-09-20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ラベルライター
US20130149019A1 (en) * 2011-12-09 2013-06-13 Yoshihiko Sugimura Label creation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executable on label creation device
CN103158368A (zh) * 2011-12-09 2013-06-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标签创建装置和馈送控制方法
JP2015123667A (ja) * 2013-12-26 2015-07-0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表裏判別方法
JP2016137627A (ja) * 2015-01-27 2016-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9290A (zh) * 2020-05-08 2021-11-0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3619290B (zh) * 2020-05-08 2023-03-0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66642A (ja) 2019-10-03
CN110293770B (zh) 2021-10-29
JP7184121B2 (ja) 2022-12-06
CN113858823A (zh) 2021-12-31
US20190291478A1 (en) 2019-09-26
JP6891840B2 (ja) 2021-06-18
CN113858823B (zh) 2023-08-11
JP2021142753A (ja) 2021-09-24
US10899147B2 (en)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3770A (zh)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JP2008279678A (ja) 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テープ印刷装置
US8564632B2 (en) Thermal printer
WO2015033702A1 (ja) 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印字方法
KR101018954B1 (ko) 감열성 점착 시이트용 열활성화장치
US6795103B2 (en) Thermal printer having thermally activating apparatus for heat-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CN110271308A (zh)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时性存储介质
JP2014218044A (ja) プリンタ
US8654160B2 (en)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JP5999575B2 (ja) テープ印字装置
JP2011156683A (ja) 台紙なしラベルプリンタ
US9073346B1 (en) Method for thermal head energizing time control at astable voltage
JP3941106B2 (ja) 印字用テープ及びテープ印字装置
JP2004188935A (ja) 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764879B2 (ja) プリンター
JP5888226B2 (ja) 印字履歴制御方法
JP2009018446A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2019155751A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7251519A (ja) 印字装置
JPH07251520A (ja) 印字装置
JP2019025886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テープ判別方法、およびテープ
JP2006007733A (ja) 印刷装置
JPH11105324A (ja) 熱転写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