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9290B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9290B
CN113619290B CN202110478352.8A CN202110478352A CN113619290B CN 113619290 B CN113619290 B CN 113619290B CN 202110478352 A CN202110478352 A CN 202110478352A CN 113619290 B CN113619290 B CN 1136192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temperature
transport
unit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83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9290A (zh
Inventor
植松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19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9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9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9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进行考虑了由输送被印刷介质的输送部进行的被印刷介质的惯性输送的印刷控制。印刷装置(1)具备:输送部(压纸辊(5)),输送被印刷介质(热敏带(21));印刷部(热敏头(6)),对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温度检测部(热敏电阻(15)),检测印刷部的温度;以及控制部(控制电路(10)),在使输送部进行被印刷介质的输送、且使印刷部进行向被印刷介质的印刷时,在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成为了第一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输送部,使得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并且控制印刷部,使得在从开始向输送部的控制起至实际上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为止的期间继续向被印刷介质的印刷。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主张以2020年5月8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20-082791号为基础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该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的公开涉及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利用热敏头在被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的标签打印机。这样的标签打印机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628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热敏头的温度随着印刷而上升,因此需要用于使该温度不超过动作保证温度的上限的对策。
以往,作为该对策,例如进行如下停止处理:利用设置在热敏头附近的热敏电阻检测印刷处理中的热敏头的温度,在该温度成为了规定温度以上时立即停止印刷和被印刷介质的输送。然而,在被印刷介质的输送由DC马达进行的情况下,无法使被印刷介质的输送立即停止,有时会产生被印刷介质的惯性输送。因此,有时在印刷处理中进行停止处理而印刷处理被中断,之后,在再次开始印刷处理的情况下,由于在停止处理时产生的被印刷介质的惯性输送,产生印刷结果产生间隙的印刷遗漏,印刷品质下降。
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行考虑了由输送被印刷介质的输送部引起的被印刷介质的惯性输送的印刷控制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具备:输送部,输送被印刷介质;印刷部,对所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温度检测部,检测所述印刷部的温度;以及控制部,在使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且使所述印刷部进行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时,在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成为了第一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送部,使得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并且控制所述印刷部,使得在从开始向所述输送部的控制起至实际上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为止的期间继续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进而基于所述期间内的假定的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惯性输送量进行所述期间内的所述印刷部的控制。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印刷方法,在使输送部进行被印刷介质的输送、且使印刷部进行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时,检测所述印刷部的温度,在检测出的所述温度成为了第一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送部,使得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并且控制所述印刷部,使得在从开始向所述输送部的控制起至实际上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为止的期间继续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进而基于所述期间内的假定的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惯性输送量进行所述期间内的所述印刷部的控制。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记录介质,记录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处理器执行如下处理:在使输送部进行被印刷介质的输送、且使印刷部进行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时,检测所述印刷部的温度,在检测出的所述温度成为了第一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送部,使得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并且控制所述印刷部,使得在从开始向所述输送部的控制起至实际上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为止的期间继续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进而基于所述期间内的假定的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惯性输送量进行所述期间内的所述印刷部的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方式,能够防止由于由输送被印刷介质的输送部引起的被印刷介质的惯性输送而产生的印刷遗漏。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印刷装置1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打开了盖3的状态下的印刷装置1的图。
图3是表示印刷装置1的硬件构造的框图。
图4是表示印刷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停止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惯性输送量表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基于本方式和现有方式的印刷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停止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惯性输送量表的另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上升温度表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打开了盖3的状态下的印刷装置1的图。以下,参照图1以及图2,对印刷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1是对作为被印刷介质的热敏带21进行印刷的标签打印机。以下,以使用热敏带21的热敏方式的标签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使用墨带的热转印方式的标签打印机。印刷装置1从计算机100取得印刷图案等印刷数据。计算机100基于用户的操作制作在热敏带21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图案。
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具备装置框体2、开闭自如的盖3以及窗4。在装置框体2形成有将热敏带21向装置框体2的外部排出的排出口2a。另外,在装置框体2设置有电源线连接端子、作为接口部11(参照图3)发挥功能的外部设备连接端子、存储介质插入口等。
盖3配置在装置框体2的侧方。使用者通过按下按钮3a来解除锁定机构,如图2所示,能够打开盖3。在盖3上,为了即使在盖3关闭的状态下也能够目视确认印刷装置1是否收容有热敏带21,而形成有窗4。
如图2所示,装置框体2具备介质适配器收容部2b、压纸辊5以及热敏头6。在介质适配器收容部2b中收容有介质适配器20。另外,装置框体2在排出热敏带21的排出口2a与热敏头6之间具备全切割器7、半切割器8和光电传感器9。半切割器8、全切割器7、光电传感器9从排出口2a侧依次配设。
介质适配器20收容热敏带21。收容于介质适配器20的热敏带21例如在长度方向上卷绕而以具有圆筒形状的状态收容。介质适配器20与热敏带21的带宽度一致地设计。在该例子中,介质适配器20是带宽度6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
在印刷装置1中,通过将收容有热敏带21的介质适配器20收容于印刷装置1,从而将热敏带21收容于印刷装置1。另外,印刷装置1能够收容与不同的带宽度对应的介质适配器。具体而言,印刷装置1例如除了图2所示的6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20之外,还能够收容12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18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等。
热敏带21例如具有从下层起依次层叠有隔膜、粘合层、基材、显色层和保护层的5层构造。隔膜以覆盖粘合层的方式可剥离地粘贴在基材上。隔膜的材料例如是纸,但不限于纸,也可以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粘合层是涂布于基材的粘合材料。基材的材料例如为有色的PET。显色层是通过热能的加热而显色的热敏显色层。保护层的材料例如为透明的PET。热敏带21的结构不限于这样的5层构造的结构。例如,热敏带21也可以不具有保护层而使显色层露出。
压纸辊5是输送热敏带21的输送部。压纸辊5通过输送用马达32(参照图3)的旋转而旋转。压纸辊5一边将从介质适配器20抽出的热敏带21夹持在与热敏头6之间一边旋转,从而将热敏带21向输送方向输送。
热敏头6是对热敏带21进行印刷的印刷部。热敏头6具有在与热敏带21的输送方向正交的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6a(参照图3),通过利用发热元件6a对热敏带21进行加热,从而进行每次1行印刷。
全切割器7是切断热敏带21的第一切断装置,通过对热敏带21进行全切割来制作带片。此外,全切割是指将构成热敏带21的全部层沿着热敏带21的宽度方向切断的动作。
半切割器8是切断热敏带21的第二切断装置,通过对热敏带21进行半切割而在热敏带21上形成切缝。此外,半切割是指将热敏带21中的隔膜以外的层沿着宽度方向切断的动作。
光电传感器9是为了检测热敏带21的前端而配置在热敏带21的输送路径上的传感器。光电传感器9例如具备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发光元件例如是发光二极管,受光元件例如是光电二极管。光电传感器9通过受光元件检测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光,向后述的控制电路10(参照图3)输出信号。控制电路10例如基于由受光元件检测出的反射光量的变化,检测热敏带21的前端。此外,光电传感器9不限于检测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光的光电反射器(photoreflector)。光电传感器9也可以是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相对配置的光遮断器(photointerruptor)。
图3是表示印刷装置1的硬件构造的框图。印刷装置1除了上述的构成要素之外,如图3所示,具备控制电路10、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2、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3、头驱动电路14、热敏电阻15、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输送用马达32、编码器33、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34、切割器马达35、以及带宽度检测开关36。
控制电路10是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处理器的控制部。控制电路10通过将保存在ROM12中的程序在RAM13中展开并执行,来控制印刷装置1的各部(例如,压纸辊5、热敏头6)。
在ROM12中保存有用于进行后述的图4所示的处理的程序、执行程序所需的各种数据(例如字体、后述的惯性输送量表等)。RAM13是用于执行程序的工作存储器。此外,在保存在印刷装置1中的处理中使用的程序以及数据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包含ROM12、RAM13那样的物理性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头驱动电路14在控制电路10的控制下,基于印刷数据和控制信号来控制对热敏头6所具有的发热元件6a的通电。热敏头6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6a,通过利用该发热元件6a对热敏带21进行加热,从而在热敏带21上进行每次1行的印刷。即,在印刷装置1中,控制电路10是通过经由头驱动电路14控制对发热元件6a的通电来控制热敏头6的控制部。
热敏电阻15被埋入热敏头6。热敏电阻15是检测热敏头6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
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在控制电路10的控制下驱动输送用马达32。输送用马达32是DC马达。输送用马达32使压纸辊5旋转。
压纸辊5是通过输送用马达32的驱动力而旋转,并沿着热敏带21的长度方向(副扫描方向、输送方向)输送热敏带21的输送部。压纸辊5从介质适配器20抽出热敏带21,输送热敏带21。
即,在印刷装置1中,控制电路10是通过经由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31控制输送用马达32来控制压纸辊5的控制部。
编码器33向控制电路10输出与输送用马达32或压纸辊5的驱动量(旋转量)相应的信号。编码器33可以设置于输送用马达32的旋转轴,也可以设置于压纸辊5的旋转轴。控制电路10能够基于来自编码器33的信号来确定热敏带21的输送量,也能够测定热敏带21的输送速度。
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34在控制电路10的控制下驱动切割器马达35。全切割器7通过切割器马达35的动力进行动作,切断热敏带21的全部的层,制作带片。半切割器8通过切割器马达35的动力进行动作,切断热敏带21中的隔膜以外的层。
带宽度检测开关36是用于基于介质适配器20的形状来检测收容于介质适配器20的热敏带21的宽度的开关,设置于介质适配器收容部2b。带宽度检测开关36在介质适配器收容部2b设置有多个。与不同的带宽度对应的介质适配器20构成为将多个带宽度检测开关36按分别不同的组合按下。由此,控制电路10根据被按下的带宽度检测开关36的组合,确定介质适配器20的种类,检测收容于介质适配器20的热敏带21的宽度(带宽度)。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印刷装置1中,在印刷处理中热敏头6的温度上升而成为了第一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停止处理,印刷处理被暂时中断,所述停止处理为:控制压纸辊5,使得热敏带21的输送停止,并且控制热敏头6,使得在从开始对压纸辊5的控制起至实际上热敏带21的输送停止为止的期间(热敏带21被惯性输送的期间)继续向热敏带21的印刷。之后,在热敏头6的温度下降而变得小于第二温度(<第一温度)的情况下,再次开始被中断的印刷处理。由此,在热敏带21被惯性输送的期间也进行印刷,因此能够得到没有印刷遗漏的印刷结果。另外,产生这样的热敏带21的惯性输送的理由是因为,在通过作为输送用马达32的DC马达进行热敏带21的输送的情况下,即使控制为使热敏带21的输送停止,也无法立即使热敏带21的输送停止。参照图4至图7对这样的印刷控制处理进行具体说明。
图4是表示印刷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也表示印刷方法。图5是表示停止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惯性输送量表的一例的图。图7是表示基于本方式和现有方式的印刷结果的一例的图。此外,图4和图5所示的处理是通过处理器执行保存在ROM12中的程序而由控制电路10进行的处理。图4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例如在印刷装置1从计算机100与印刷图案等印刷数据一起取得印刷指示时开始。
当开始图4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时,控制电路10首先开始印刷处理(步骤S11)。在此,控制电路10基于印刷数据来控制压纸辊和热敏头6,开始使得在热敏带21每次1行地印刷印刷图案的处理。
接着,控制电路10取得热敏头6的温度(步骤S12)。在此,控制电路10取得热敏电阻15检测出的热敏头6的温度。
接着,控制电路10判定在步骤S12中取得的热敏头6的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步骤S13)。在此,第一温度是基于热敏头6的动作保证温度的上限值而决定的温度,设为即使由于后述的步骤S15的停止处理中的印刷引起的温度上升,热敏头6的温度也不超过动作保证温度的上限值的程度的温度。例如,在假定热敏头6的动作保证温度的上限值为65℃、停止处理中的印刷引起的温度上升最大为2℃的情况下,第一温度设为63℃(65℃-2℃)。由此,能够使热敏头6的温度不超过动作保证温度的上限值。
在步骤S13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接着,控制电路10判定是否印刷处理结束。(步骤S14)。在此,控制电路10判定在步骤S11中开始的印刷处理是否进行到最后为止。
在步骤S14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印刷控制处理结束。在该情况下,虽然未图示,但利用全切割器7或半切割器8进行热敏带21的切断。另一方面,在步骤S14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S12,继续印刷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3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即,热敏头的温度为第一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接下来,控制电路10进行停止处理(步骤S15)。在步骤S15的停止处理中,如图5所示,控制电路10首先决定惯性输送量(步骤S21)。惯性输送量是停止处理中(更详细而言,从开始后述的步骤S22的输送停止控制起至实际上热敏带21的输送停止为止的期间)的假定的热敏带21的惯性输送量。在此,控制电路10参照保存在ROM12中的惯性输送量表来导出惯性输送量。如图6所示,在惯性输送量表中保存有与热敏带21的带宽度相应的惯性输送量,控制电路10导出与相应的带宽度相应的惯性输送量。例如,在收容于印刷装置1的热敏带21的带宽度为6mm的情况下,作为惯性输送量而导出6行。由此,能够考虑热敏带21的带宽度来决定惯性输送量。
接着,控制电路10进行输送停止控制(步骤S22)。在此,控制电路10控制压纸辊5,使得热敏带21的输送停止。在该情况下,作为输送用马达32的DC马达被输入用于使该DC马达停止的控制信号。
接着,控制电路10进行在步骤S21中决定的惯性输送量相应量的印刷(步骤S23)。在此,控制电路10控制热敏头6,使得进行该惯性输送量相应量的印刷。即,对本来预定印刷的印刷数据内容的后续内容,从压纸辊5的停止控制开始时起,印刷惯性输送量相应量。另外,此时的向发热元件6a的通电时间也可以基于开始步骤S22的输送停止控制之前的热敏带21的输送速度、或者基于假定的热敏带21的惯性输送速度来决定。当步骤S23的惯性输送量相应量的印刷结束时,停止处理结束。
这样,当图4的步骤S15的停止处理结束时,接着,控制电路10与步骤S12同样地取得热敏头6的温度(步骤S16)。
接着,控制电路10判定在步骤S16中取得的热敏头6的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步骤S17)。在此,第二温度是小于第一温度的温度,设为能够再次开始印刷处理的温度。例如,第二温度在第一温度为63℃的情况下设为60℃。
在步骤S17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16。另外,在步骤S15的停止处理结束后,在步骤S13的判定结果重复为“否”的期间,成为印刷处理中断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S17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0再次开始被中断的印刷处理(步骤S18),处理返回到步骤S14。另外,在再次开始步骤S18的印刷处理的过程中,控制电路10控制压纸辊5,使得热敏带21的输送再次开始,并且控制热敏头6,使得向热敏带21的印刷再次开始。
根据以上说明的印刷控制处理,在印刷处理中由于热敏头6的温度上升而进行停止处理而印刷处理被暂时中断,之后,在由于热敏头6的温度下降而再次开始印刷处理的情况下,即使在停止处理中热敏带21被惯性输送的期间也进行印刷,因此能够得到没有印刷遗漏的印刷结果。关于此时的印刷结果,当列举具体例与现有方式的印刷结果进行对比说明时,如图7所示,在现有方式中,当停止处理开始时,立即进行使印刷和热敏带21a的输送停止的控制,因此在热敏带21a的惯性输送中不进行印刷,结果,在停止处理开始位置与印刷处理再次开始位置之间产生不进行印刷的间隙,得到了有印刷遗漏的印刷结果。与此相对,在本方式(基于图4的印刷控制处理的方式)中,由于在停止处理中的热敏带21的惯性输送中也进行印刷(即,由于进行考虑了热敏带21的惯性输送的印刷控制),在停止处理开始位置与印刷处理再次开始位置之间也进行印刷,能够得到没有印刷遗漏且没有因停止引起的偏移的印刷结果。
<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图4的步骤S15的停止处理,进行了图5所示的停止处理,但也可以进行图8所示的停止处理。图8是表示停止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图8所示的停止处理是在图5所示的停止处理中的从步骤S21到步骤S23的处理之前,追加了使热敏带21的输送速度降低等的处理(从步骤S31到步骤S33)的处理。由此,能够减少停止处理中的热敏带21的惯性输送量,另外,也能够减少该惯性输送量的偏差。
详细而言,在图8所示的停止处理中,首先,控制电路10进行输送速度降低控制(步骤S31)。在此,控制电路10控制压纸辊5,使得热敏带21的输送速度阶段性或连续地降低。例如,控制压纸辊5,使得20mm/s的输送速度阶段性或连续地降低至10mm/s。
接着,控制电路10测定输送速度(步骤S32)。在此,控制电路10基于来自编码器33的信号,测定热敏带21的输送速度。
接着,控制电路10决定通电时间(步骤S33)。在此,控制电路10基于在步骤S32中测定出的输送速度,决定在之后的步骤S23中进行的印刷中的向发热元件6a的通电时间。由此,能够防止在之后的步骤S23中进行的印刷中的印刷品质的下降。
然后,控制电路10在从开始步骤S31的输送速度降低控制起进行了热敏带21的规定输送量(例如32行的量的输送量)的输送之后,进行上述的步骤S21到步骤S23的处理,结束图8所示的停止处理。但是,在图8的步骤S23中进行的印刷中的通电时间如上所述,设为在步骤S33中决定的通电时间。另外,在从开始步骤S31的输送速度降低控制起进行热敏带21的规定输送量的输送的期间的印刷中,也可以使向发热元件6a的通电时间比停止处理开始前的通电时间长。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图5的步骤S21(图8的步骤S21也同样)中,控制电路10根据热敏带21的带宽度来决定惯性输送量,但也可以根据热敏带21的带宽度以及输送速度来决定惯性输送量。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保存有与热敏带21的带宽度以及输送速度的组合相应的惯性输送量的惯性输送量表预先保存于ROM12,控制电路10参照该惯性输送量表导出惯性输送量。图9是表示这样的惯性输送量表的一例的图。例如,在收容于印刷装置1的热敏带21的带宽度为6mm且该时间点的输送速度为输送速度A的情况下,作为惯性输送量而导出6行。这样,也能够考虑热敏带21的带宽度以及输送速度来决定惯性输送量。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图5的步骤S23(图8的步骤S23也同样)的惯性输送量相应量的印刷中,也可以将该惯性输送量作为固定值,省略步骤S21的惯性输送量决定的处理。保存在上述的惯性输送量表的惯性输送量、作为上述固定值的惯性输送量也可以每次都被更新为基于实际的热敏带21的惯性输送量而被学习的惯性输送量,所述实际的热敏带21的惯性输送量基于来自编码器33的信号而测定。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步骤S13的判定中使用的第一温度如上所述,基于热敏头6的动作保证温度的上限值来决定,设为即使由于在步骤S15的停止处理中进行的印刷,热敏头6的温度也不超过动作保证温度的上限值的程度的温度。例如,控制电路10也可以参照上升温度表进行这样的第一温度的决定。图10是表示上升温度表的一例的图。在上升温度表中,如图10所示,保存有与假定在停止处理中印刷的印刷数据(例如印刷数据量)相应的热敏头6的假定的最大的上升温度。控制电路10也可以参照这样的上升温度表,将从热敏头6的动作保证温度的上限值减去相应的上升温度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一温度而导出。由此,能够使第一温度成为与假定在停止处理中印刷的印刷数据相应的温度。或者,在上升温度表中,可以保存与假定在停止处理中的热敏带21的输送速度相应的热敏头6的假定最大的上升温度,也可以保存与假定在停止处理中印刷的印刷数据和停止处理中的热敏带21的假定输送速度的组合相应的热敏头6的假定的最大的上升温度。另外,这样的上升温度表例如保存在ROM12中。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发明而示出具体例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Claims (7)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输送被印刷介质;
印刷部,对所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
温度检测部,检测所述印刷部的温度;以及
控制部,在使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且使所述印刷部进行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时,在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成为了第一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送部,使得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并且控制所述印刷部,使得在从开始向所述输送部的控制起至实际上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为止的期间继续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进而基于所述期间内的假定的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惯性输送量进行所述期间内的所述印刷部的控制,
所述期间内的假定的所述惯性输送量基于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宽度、或者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宽度以及输送速度来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且使所述印刷部进行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时,在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成为了所述第一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送部,使得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速度阶段性或连续地降低,之后,控制所述输送部,使得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成为了所述第一温度以上之后,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送部,使得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再次开始,并且控制所述印刷部,使得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再次开始,所述第二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基于所述印刷部的动作保证温度的上限值来决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基于所述上限值和假定在所述期间被印刷的印刷数据来导出。
6.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输送部进行被印刷介质的输送、且使印刷部进行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时,检测所述印刷部的温度,
在检测出的所述温度成为了第一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送部,使得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并且控制所述印刷部,使得在从开始向所述输送部的控制起至实际上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为止的期间继续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进而基于所述期间内的假定的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惯性输送量进行所述期间内的所述印刷部的控制,
所述期间内的假定的所述惯性输送量基于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宽度、或者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宽度以及输送速度来导出。
7.一种记录介质,记录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处理器执行如下处理:
在使输送部进行被印刷介质的输送、且使印刷部进行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时,检测所述印刷部的温度,
在检测出的所述温度成为了第一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送部,使得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并且控制所述印刷部,使得在从开始向所述输送部的控制起至实际上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停止为止的期间继续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进而基于所述期间内的假定的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惯性输送量进行所述期间内的所述印刷部的控制,
所述期间内的假定的所述惯性输送量基于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宽度、或者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宽度以及输送速度来导出。
CN202110478352.8A 2020-05-08 2021-04-30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ctive CN1136192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2791A JP7088233B2 (ja) 2020-05-08 2020-05-08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82791 2020-05-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9290A CN113619290A (zh) 2021-11-09
CN113619290B true CN113619290B (zh) 2023-03-07

Family

ID=78377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8352.8A Active CN113619290B (zh) 2020-05-08 2021-04-30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88233B2 (zh)
CN (1) CN11361929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5793A (ja) * 2006-01-11 2007-07-26 Alps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
JP2011062896A (ja) * 2009-09-16 2011-03-31 Toshiba Tec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と、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を用いた印刷方法
JP2015164760A (ja) * 2014-02-28 2015-09-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8052106A (ja) * 2016-09-26 2018-04-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14751A (zh) * 2018-01-10 2019-07-1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0271308A (zh) * 2018-03-15 2019-09-2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时性存储介质
CN110293770A (zh) * 2018-03-22 2019-10-0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10744926A (zh) * 2018-07-23 2020-02-0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8890B2 (ja) * 1996-12-27 2007-06-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字装置
US8077192B2 (en) 2008-01-07 2011-12-13 Zink Imaging, Inc. Platen temperature model
JP5950089B2 (ja) 2012-03-28 2016-07-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7073974B (zh) * 2015-08-21 2018-08-31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9311335B (zh) * 2016-10-04 2021-01-05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
JP6978195B2 (ja) * 2016-12-14 2021-12-0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5793A (ja) * 2006-01-11 2007-07-26 Alps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
JP2011062896A (ja) * 2009-09-16 2011-03-31 Toshiba Tec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と、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を用いた印刷方法
JP2015164760A (ja) * 2014-02-28 2015-09-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8052106A (ja) * 2016-09-26 2018-04-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14751A (zh) * 2018-01-10 2019-07-1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0271308A (zh) * 2018-03-15 2019-09-2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时性存储介质
CN110293770A (zh) * 2018-03-22 2019-10-0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10744926A (zh) * 2018-07-23 2020-02-0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9290A (zh) 2021-11-09
JP2021176692A (ja) 2021-11-11
JP7088233B2 (ja)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43561B1 (en) Record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a record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program
US10899147B2 (en) Print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0014751B (zh)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US10124600B2 (en) Printing device, printing method, and nonvolatile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H06152907A (ja) 記録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11052676B2 (en) Print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CN110744926B (zh)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6421846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1064907A1 (ja) 検証装置
CN113619290B (zh)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7350681B2 (ja)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40202A (ja) 印刷装置用リボン、該リボンを用いる印刷装置、リボン種類検知方法
JP6406401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867079B (zh)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及计算机可读的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
JP2006198859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396432B2 (ja)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079223A1 (en) Printing device, printing method, and nonvolatile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7318254B2 (ja)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22018324A (ja) 印刷装置、被印刷媒体幅導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401073B2 (ja) 印字装置
JP7024363B2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05144B2 (ja) プリンタ
JP4939142B2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