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2860A - 一种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2860A
CN110122860A CN201910448184.0A CN201910448184A CN110122860A CN 110122860 A CN110122860 A CN 110122860A CN 201910448184 A CN201910448184 A CN 201910448184A CN 110122860 A CN110122860 A CN 110122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vegetables
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81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宪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4481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28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2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28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属于食品加工领域。该工艺技术通过将生物惰性的异麦芽酮糖引入酵素生产体系,预防了自然发酵过程中有害微生物的侵染,富集了酵素酿造所必需的微生物菌群、并使其快速生长繁殖成为优势菌群,有益于避免因有害微生物引起的酵素生产食品安全风险。该工艺技术安全、简单、可控制,适合于规模化工业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酵素是以植物、动物或食用菌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而形成的一类具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一类发酵制品。依据国家行业标准《酵素产品分类导则》定义,酵素可分为食用酵素、农用酵素、饲用酵素、日化酵素、环保酵素等,目前的酵素多由药食同源类食材或中草药发酵酿制而成,是一类典型的传统保健食品。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酵素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占有率迅猛增加,但目前的酵素生产均为开放式的自然发酵,厂区的卫生状况、发酵过程控制等因素严重影响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而不稳定的微生物种群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同时诱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亟需开发过程可控的生产工艺新技术。
异麦芽酮糖是由蔗糖异构酶催化蔗糖转化而形成的一种由葡萄糖和果糖通过β-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二糖结构,最早发现于蜂蜜中,是一种天然的健康糖。异麦芽酮糖是一种生物惰性的碳水化合物,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微生物都不能将其分解代谢,仅有极少数的益生菌能够利用其生长繁殖,主要包括兼性厌氧发酵的部分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等。而这些能够利用异麦芽酮糖生长的益生菌特别适合于酵素酿造,是酵素发酵过程中所必需的微生物菌群。如果以异麦芽酮糖为碳源进行酵素酿制,在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将诱发酵素酿制所必需的微生物在短时间内生长为优势菌群,避免非酵素酿造微生物生长繁殖,进而从工艺技术层面保证了酵素制品的食品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酵素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有害微生物污染问题,提供一种风险可控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以预防酵素生产过程中因有害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按3~8%的重量体积比将异麦芽酮糖加入水中,加热煮沸后晾至25~30℃,备用。
2.取新鲜果蔬或中草药一种或多种,用水洗净后晾晒沥干表面水分,切片(段)备用。
3.将切片(段)的低糖果蔬或中草药按重量体积比为3:10~2:5的比例加入装有异麦芽酮糖水溶液的发酵容器中,将容器密封,并在容器上外联发酵栓。
4.调整发酵容器内温度,完成前期发酵。
5.将发酵容器内温度调低,完成中期发酵。
6.继续将发酵容器内温度调低,完成后熟发酵。
7.将固液混合发酵液导入酵素榨汁机中,进行榨汁过滤,获得酵素发酵液。
8.将酵素发酵液通过巴氏杀菌机杀菌后,无菌灌装,获得酵素成品。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果蔬还包括含糖果蔬,在完成步骤4)后,将含糖果蔬与发酵罐中异麦芽酮糖水溶液和低糖果蔬或中药材的体积比按1:6的比例加入发酵容器,密闭,再进行步骤5)。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低糖果蔬的含糖量小于0.5%。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含糖果蔬的含糖量大于0.5%。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的前期发酵温度为25~30℃,厌氧培养5~6天。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6)中的中期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8~10天。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7)中的后熟发酵温度为16~20℃,发酵90~100天。
本发明中的原料包括低糖果蔬(0.5%以下)和含糖果蔬(0.5%以上),如果在所用食材中包括有含糖果蔬时,应首先将低糖果蔬或中药材与异麦芽酮糖溶液混合发酵,待第一次发酵结束后,在将其它含糖食材混入后继续发酵。
本发明中的异麦芽酮糖是一种生物惰性的碳水化合物,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微生物都不能以其为碳源进行生长,仅有极少数的厌氧或兼性厌氧益生菌能够利用异麦芽酮糖生长繁殖。因此,通过在前期异麦芽酮糖培养基中的自然发酵,实现富集酵素酿制所必需的益生菌、排除酵素酿制非必需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保证酵素生产的食品安全性,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定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称取异麦芽酮糖5kg,置于装有煮沸后的100L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并降温至25~30℃。
2.将果蔬或中草药用水冲洗干净后,晾晒沥干表面水分,切片或段备用。
3.将低糖果蔬或中草药按3:10的比加入装有异麦芽酮糖水溶液的发酵容器中,密闭、外联发酵栓。
4.将发酵容器内温度调整为25~30℃,保持5~6天,完成前期发酵。
5.打开发酵容器,将含糖果蔬与发酵罐中异麦芽酮糖水溶液和低糖果蔬或中药材的体积比按1:6的比例加入发酵容器后,密闭。
6.将发酵容器的温度调降为20~25℃后,保持8~10天,完成中期发酵。
7.将发酵温度调降为16~20℃,保持90~100天,完成后熟发酵。
8.将固液混合发酵液导入酵素榨汁机中,进行榨汁过滤,获得酵素发酵液。
9.将酵素发酵液通过巴氏杀菌机杀菌,无菌灌装,获得酵素成品。
实施例2
1.称取异麦芽酮糖5kg,置于装有煮沸后的100L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并降温至25~30℃。
2.将低糖果蔬或中草药用水冲洗干净后,晾晒沥干表面水分。
3.将低糖果蔬或中草药按3:10的比加入发酵容器中,密闭、外联发酵栓。
4.将发酵容器内温度调整为25~30℃,保持5~6天,完成前期发酵。
5.将发酵容器的温度调降为20~25℃后,保持8~10天,完成中期发酵。
6.将发酵温度调降为16~20℃,保持90~100天,完成后熟发酵。
7.将固液混合发酵液导入酵素榨汁机中,进行榨汁过滤,获得酵素发酵液。
8.将酵素发酵液通过巴氏杀菌机杀菌,无菌灌装,获得酵素成品。

Claims (7)

1.一种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重量体积百分比为3~8%的异麦芽酮糖水溶液,加热煮沸后凉至25~30℃;
2)取新鲜果蔬或中草药一种或多种,用水洗净后晾晒沥干表面水分,切片或段备用;
3)将低糖果蔬或中药材与异麦芽酮糖水溶液按重量体积百分比为3:10~2:5的比例加入到发酵容器中,将容器密封,并在容器上外联发酵栓;
4)调整发酵容器内温度,完成前期发酵;
5)将发酵容器内温度调低,完成中期发酵;
6)继续将发酵容器内温度调低,完成后熟发酵;
7)将固液发酵混合液导入酵素榨汁机中榨汁过滤,获得酵素发酵液;
8)将酵素发酵液经巴氏杀菌机灭菌后,无菌灌装,获得酵素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蔬还包括含糖果蔬,在完成步骤4)后,将含糖果蔬与发酵罐中水溶液和低糖果蔬或中药材的体积比按1:6的比例加入发酵容器,密闭,再进行步骤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糖果蔬的含糖量小于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糖果蔬的含糖量大于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前期发酵温度为25~30℃,厌氧培养5~6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中期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8~10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后熟发酵温度为16~20℃,发酵90~100天。
CN201910448184.0A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 Pending CN1101228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8184.0A CN110122860A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8184.0A CN110122860A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2860A true CN110122860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82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8184.0A Pending CN110122860A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28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0057A (zh) * 2020-01-15 2020-05-15 李宪臻 一种酒糟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5745A (zh) * 2017-06-30 2017-09-05 张萌 调节肠道菌群与通便功能的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1065A (zh) * 2017-05-31 2017-12-01 云南肠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菊芋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CN107410802A (zh) * 2017-08-07 2017-12-01 云南肠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蔓越莓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8712A (zh) * 2017-08-07 2018-01-12 云南肠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提高品质的液体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8696A (zh) * 2017-09-30 2018-02-09 安徽利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7712236A (zh) * 2017-09-30 2018-02-23 安徽利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虫草元宝枫酵素压片果糖的制备方法
CN109170863A (zh) * 2018-09-27 2019-01-11 陕西澳邦大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糖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9922A (zh) * 2018-11-30 2019-02-15 青岛科海生物有限公司 金刺梨酵素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1065A (zh) * 2017-05-31 2017-12-01 云南肠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菊芋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CN107125745A (zh) * 2017-06-30 2017-09-05 张萌 调节肠道菌群与通便功能的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0802A (zh) * 2017-08-07 2017-12-01 云南肠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蔓越莓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8712A (zh) * 2017-08-07 2018-01-12 云南肠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提高品质的液体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8696A (zh) * 2017-09-30 2018-02-09 安徽利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7712236A (zh) * 2017-09-30 2018-02-23 安徽利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虫草元宝枫酵素压片果糖的制备方法
CN109170863A (zh) * 2018-09-27 2019-01-11 陕西澳邦大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糖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9922A (zh) * 2018-11-30 2019-02-15 青岛科海生物有限公司 金刺梨酵素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0057A (zh) * 2020-01-15 2020-05-15 李宪臻 一种酒糟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98135B2 (ja) 茶系発酵飲料、栄養補助食品の製造方法
CN101215518B (zh) 荔枝果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7775A (zh) 一种野樱莓活性植物乳酸菌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0331B (zh) 一种双菌发酵红树莓全汁果酒的制备方法
CN106398961A (zh) 一种百合茶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76871A (zh) 一种红树莓果醋的制备方法
CN103251013A (zh) 一种即食调味乳酸菌低温发酵酸菜制备工艺
CN105462801B (zh) 一种天然柠檬液态发酵果醋的制备方法
CN102604806A (zh) 红茶生物菌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09875039A (zh) 一种混菌分段发酵余甘子酵素产品的制备工艺及制备的酵素产品
CN105962341A (zh) 百合营养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2860A (zh) 一种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
CN106367249B (zh) 一种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发酵的猕猴桃啤酒的制备方法
CN105647737B (zh) 一种木耳菌黑蒜酒
CN104450398B (zh) 一种高γ‑氨基丁酸梨酒的酿造方法
CN101843309B (zh) 制取乳酸蜜的加工方法
CN103653107A (zh) 一种益生菌发酵猕猴桃汁的制备方法
CN108949491A (zh) 一种酸梨醋及其酿造方法
CN108902953A (zh) 复合果蔬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4771A (zh) 罗汉果乳酸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9832614A (zh) 一种桑葚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3250A (zh) 一种含活性乳酸菌的方格星虫果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90768A (zh) 一种海红果酒醇酯比的控制方法
CN110800901A (zh) 一种植物益生菌发酵山药浆的方法
TW541336B (en)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ruit enzy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