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0663A - 柔性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0663A
CN110010663A CN201910007195.5A CN201910007195A CN110010663A CN 110010663 A CN110010663 A CN 110010663A CN 201910007195 A CN201910007195 A CN 201910007195A CN 110010663 A CN110010663 A CN 110010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ilm
film portion
layer
coating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71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承和
安晟相
李政宪
金圭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10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0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1Metallic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区和驱动区,其中控制显示面板的信号控制芯片安装在驱动区上;第一基膜部分,其设置在显示区下面并且包括金属层;和第二基膜部分,其设置在驱动区下面并形成为透明的。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5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01612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柔性显示设备,详细而言,涉及包括在制造柔性显示设备时使用的基膜的柔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并且该显示面板通过在基板上形成若干层和元件而制造。通常,玻璃已被用作显示面板的基板。然而,因为玻璃基板是刚性的,所以难以使显示设备弯曲或变形。近来,已经开发出一种使用诸如轻量且能易于变形的塑料的柔性基板的柔性显示设备。
柔性显示设备可根据用途或形状分为可弯曲显示设备、可折叠显示设备、可卷曲显示设备。当使用诸如塑料的柔性基板时,这些柔性显示设备可以弯曲或折叠。然而,柔性基板具有弹性,并且具有即使在柔性基板弯曲时也趋于重新变平的特性。换句话说,存在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翘曲的缺点。
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包含不形成在本国中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包括金属的基膜的柔性显示设备,并且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设备,该柔性显示设备具有在安装驱动芯片的部分下面的透明基膜,即使该柔性显示设备具有包括金属的基膜。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区和驱动区;第一基膜部分,其设置在显示区下面并包括金属层;和第二基膜部分,其设置在驱动区下面并形成为透明的。控制显示面板的信号控制芯片安装在驱动区上。
第一基膜部分和第二基膜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由相同材料形成的层。
第一基膜部分可包括:包括金属层的基膜;和附接在显示区的底部的粘合剂层。
第二基膜部分可包括由与第一基膜部分的粘合剂层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外部粘合剂层。
第一基膜部分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粘合剂层与基膜之间的膜层。
第二基膜部分可包括:外部粘合剂层,其由与第一基膜部分的粘合剂层相同的材料形成;和外部膜层,其由与第一基膜部分的膜层相同的材料形成。
第二基膜部分可以包括设置在与第一基膜部分的金属层对应的层中的透明层。
第一基膜部分和第二基膜部分可以分别进一步包括涂层,第一基膜部分可以包括设置在金属层上方和下方的涂层,第二基膜部分可以包括设置在透明层上方和下方的涂层。
第一基膜部分和第二基膜部分可以分别进一步包括涂层,第一基膜部分可以包括基于金属层设置在上方和下方的涂层,并且第二基膜部分可以仅包括涂层。
第一基膜部分可以进一步包括涂层,第二基膜部分可以包括透明层和涂层,第一基膜部分可以包括基于金属层设置在上方和下方的涂层,并且透明层可以设置在第二基膜部分中的涂层上。
第二基膜部分的透明层可以设置在与第一基膜部分的金属层对应的层中。
第一基膜部分和第二基膜部分可以分别进一步包括:涂层,涂层可以在第一基膜部分中基于金属层设置在上方和下方,并且涂层可以在第二基膜部分中具有弯曲结构;和粘合剂层,用于固定涂层的弯曲结构。
金属层可以由诸如铝的金属或由金属片形成。
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驱动区内并且与信号控制芯片相邻设置的对准键。
可以进一步包括附接在显示面板的驱动区的一侧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附接在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侧上的主印刷电路板(PCB)。
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并且感应触摸的触摸面板。
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触摸面板上的窗。
缓冲层可以进一步包括在金属层下面作为第一基膜部分。
显示面板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弯曲区上的防裂层。弯曲区可以设置在所述驱动区中且设置在信号控制芯片和显示区之间。
柔性显示设备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基膜部分中的金属层下方的压力传感器层。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由于柔性显示设备具有包括金属层的基膜,因此其在弯曲期间固定在相应位置并且不再展开。另一方面,在柔性显示设备中,由于透明层形成的基膜可以附在安装驱动芯片的部分下面,因此在安装驱动芯片时识别对准键,从而正确安装驱动芯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其中图1的柔性显示设备被折叠的结构的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部分的制造步骤的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基膜部分的制造步骤的视图。
图5是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图5的柔性显示设备中的对准键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部分模块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部分模块的截面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的截面图。
图11至图13示出了图10中所示的基膜的示例性变型。
图14是示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视图。
图1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图1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构思,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述的实施例,所有这些都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精神或范围。
为了清楚地解释本发明构思,省略了与本发明构思不直接相关的部分,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附于相同或相似的组成元件。
另外,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易于描述,任意地示出了附图中所示的每个构造的尺寸和厚度,但是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夸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附图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易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的厚度。
将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此外,在说明书中,词语“上”或“上方”意味着位于目标部分上或下方,并不一定意味着基于重力方向位于目标部分的上侧。
另外,除非明确地相反描述,否则词语“包括”及诸如“包含”或“含有”变型将被理解为暗示包括所述元件,但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短语“在平面上”意味着从顶部观察目标部分,并且短语“在截面上”意味着观察通过从侧面竖直切割目标部分而形成的截面。
现在,将参考图1描述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部分10,其包括显示面板100;以及基膜部分20,其包括基膜300。
显示面板部分10包括显示面板100和设置在其上的组成元件,如图1所示。即,显示面板部分10包括显示面板100、偏振器250、触摸面板200、信号控制芯片400、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410和主印刷电路板(PCB)450。
显示面板100可以使用柔性有机发光面板,其中有机发光元件形成在诸如塑料的基板上。有机发光面板具有的优点在于,即使当显示面板弯曲以适合与柔性显示设备一起使用时,显示亮度也不会改变。然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不限于有机发光面板。
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和其上设置有信号控制芯片400的驱动区。
首先,将描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
触摸面板200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上,偏振器250设置在触摸面板200和显示面板100之间。
触摸面板200是能够通过触摸显示在显示面板100上的图像来执行输入的输入设备。即,触摸面板200感测执行触摸的位置,使得柔性显示设备可以执行其操作。
另一方面,偏振器250改善了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的特性,从而起到容易识别从显示面板100提供的图像的作用。此外,可以减少显示面板100和触摸面板200之间的干涉。
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偏振器250的位置和触摸面板200的位置可以彼此交换,使得偏振器250可以设置在触摸面板200上。
而且,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不仅可以显示图像,还可以具有允许触摸感测的结构,同时显示面板100具有一个面板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偏振器250。
触摸面板200、偏振器250和显示面板100可以通过粘合剂层(未示出)彼此附接。
此外,信号控制芯片400安装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上。信号控制芯片400电连接到显示面板100的每个像素。每个像素由从信号控制芯片400提供的信号控制。从而发出预定亮度的光。在安装信号控制芯片400时,在柔性基板上形成有对准键(参见图6),以帮助信号控制芯片400与显示面板100的柔性基板的对准。因此,信号控制芯片400可以被无错位地安装在显示面板100上。
柔性印刷电路板410附接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的外侧。在柔性印刷电路板410中形成有布线,并且相应的布线连接到信号控制芯片400。
主印刷电路板(PCB)450附接在柔性印刷电路板410的外侧。布线可以形成在主印刷电路板(PCB)450中,并且主印刷电路板(PCB)450可以包括以芯片形式安装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执行显示设备中包括的电子设备的整个控制,并将待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数据发送到信号控制芯片400。从主控制器提供的数据通过形成在主印刷电路板(PCB)45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410中的布线以及形成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中的布线发送到信号控制芯片400。主印刷电路板(PCB)450可以由诸如柔性印刷电路板410的柔性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刚性材料形成。
诸如窗的保护显示面板部分10的层可以进一步附接在显示面板部分10上。
接下来,将描述附接在显示面板部分10下面并具有片材形状的基膜部分20。
基膜部分20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100下面的组成元件,并且如图1所示分成两个部分。即,基膜部分20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下面的第一基膜部分21和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下面的第二基膜部分22。
首先,将描述第一基膜部分21的结构。
第一基膜部分21包括基膜300、膜层310、粘合剂层320和压力传感器层350。
当显示面板部分10弯曲时,因为显示面板部分10可以接收弹性恢复力,所以需要包括金属层的基膜300被固定在相应位置处。金属层由诸如铝(Al)的金属形成,并且金属层可以是固体金属层或可以包括金属图案。基膜300可以包括覆盖金属层的上部或下部的粘合剂层(未示出)。粘合剂层可包括压敏粘合剂(PSA)。
膜层310设置在基膜300和显示面板100之间,并且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和基膜300之间的缓冲物。膜层310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
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省略膜层310。膜层310起到支撑基膜300的作用,并且可以在仅由基膜300支撑的结构中省略膜层310。省略膜层310的结构在图14和图15中示出。
粘合剂层320设置在膜层310上,并且显示面板100和膜层310通过粘合剂层320附接。粘合剂层320可以由强粘合剂材料形成,使得膜层310和显示面板100彼此不分离。
膜层310和基膜300也可以通过粘合剂层附接。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层350包括在基膜300下面。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省略压力传感器层350,并且如果按压显示设备,则感测压力使得显示设备可改变所显示的图像。
接下来,将描述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下面的第二基膜部分22。
外部膜层315作为基膜部分20被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下面。外部膜层315由与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下面的膜层310相同的材料形成。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外部膜层315可以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
外部膜层315通过外部粘合剂层325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的下表面。外部粘合剂层325也由与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下面的粘合剂层320相同的材料形成。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外部粘合剂层325可以由强粘合剂材料形成,使得外部膜层315和显示面板100不会彼此分离。
当比较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时,在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基膜部分22具有其中不包括基膜300和下面的层并且同样包括设置在基膜300上的层的结构。也就是说,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可以具有彼此对应的层,并且一些层可以彼此不对应。在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粘合剂层320与外部粘合剂层325以及膜层310与外部膜层315是彼此对应的层,并且基膜300和压力传感器层350是层彼此不对应的层。而且,在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的层由相同材料形成。
第二基膜部分22仅由透明层形成。也就是说,包括金属层的基膜300不包括在第二基膜部分22中,使得当在外部膜层315下方观察显示面板100时,可以识别信号控制芯片400和显示面板100的顶部处的对准键。即,即使在底部识别出对准键时,也可以在将信号控制芯片400安装在显示面板400上时容易地对准信号控制芯片400。另一方面,如果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下面的第二基膜部分22包括金属基膜300,则可能无法识别对准键,使得可能发生信号控制芯片400的未对准。因此,在本发明构思中,第二基膜部分22形成为透明而不包括类似金属层的不透明材料,使得具有即使粘合第二基膜部分22也能够在底部识别对准键的优点。
另外,由于第二基膜部分22形成为透明的,在通过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将柔性印刷电路板410粘合到显示面板100之后,还可以通过检查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凹口来检查柔性印刷电路板410的粘合是否存在问题。
在图1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层之间另外形成粘合剂层以粘合各层,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所使用的粘合剂层可以是压敏粘合剂(PSA)。
另一方面,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内的未设置信号控制芯片400的部分处设置有弯曲区。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设备在弯曲区中折叠,从而具有如图2所示的结构。
图2是示出折叠图1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结构的视图。
图2示出了显示面板100在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与驱动区之间的弯曲区中折叠的结构。弯曲区是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中且在驱动区中设置在信号控制芯片400与显示区之间的区。
如果显示面板100在弯曲区中折叠,则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下面,使得可以减小在平面图中由显示面板100占据的面积。结果,包括柔性显示设备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具有小面积。如图2所示,在使用对准键安装信号控制芯片400之后形成折叠结构。
接下来,在如图2所示的折叠结构中,柔性显示设备可以基于存在于显示区中的一个轴线或更多轴线折叠。在这种情况下,基膜300的金属层支撑折叠结构以不再展开。
参照图2,与图1不同,在折叠到显示面板100的上表面中的部分(即,弯曲区)处另外形成防裂层105。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省略防裂层105,并且防裂层105是用于保护设置在弯曲区上的布线不会断开的层。可以通过涂覆和固化由紫外线固化的树脂来形成防裂层105。
柔性显示设备通过分别制造显示面板部分10和基膜部分20并粘合它们的方法制造。
接下来,参考图3和图4描述制造如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步骤。
首先,通过图3描述制造显示面板部分10的方法。
图3是示出制造图1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部分的步骤的视图。
首先,描述图3(A)。
用于制造显示面板部分10的显示面板部分模块包括显示面板100、用于上下保护显示面板100的释放膜层340、以及将释放膜层340和显示面板100粘合的弱粘合剂层330。
粘合于显示面板100的两侧的释放膜层340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释放膜层340保护显示面板100以在制造显示面板100的过程中不被损坏,并且实际上不包括在显示设备和显示面板部分10中。
显示面板100和两个释放膜层340通过弱粘合剂层330粘合。使用弱粘合剂层330的原因是必须去除释放膜层340。因此,弱粘合剂层330具有弱粘合性,使得其可以容易地剥离,并且可以使用压敏粘合剂中具有弱粘合强度的粘合剂。
图3(B)示出了设置在显示面板100下面的释放膜层340被移除。这示出了在即将使基膜部分20粘合在显示面板100下面之前的步骤。
图3(B)还示出了设置在顶部上的释放膜层340被附接的状态。然而,位于顶部的释放膜层340也将被去除,并且参考图1,触摸面板200和偏振器250附接在设置在顶部的释放膜层340被去除的位置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触摸面板200和偏振器250的粘合可以在基膜部分20的粘合之前执行。
接下来,通过图4描述制造基膜部分20的方法。
图4是示出制造图1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基膜部分的步骤的视图。
首先,描述图4(A)。
用于制造基膜部分20的基膜部分模块具有其中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通过上释放膜层340和下释放膜层341连接的结构。
基膜部分模块具有其中上释放膜层340和下释放膜层341进一步粘合到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的结构。
上释放膜层340保护基膜部分20,直到基膜部分20附接到显示面板部分10。虽然未示出,但是上释放膜层340和基膜部分20之间可以进一步包括弱粘合剂层。
另一方面,下释放膜层341通过弱粘合剂层330和330-1附接到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下释放膜层341具有当基膜部分20附接到显示面板部分10时防止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分离的功能,并且在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附接到显示面板部分10之后被去除。
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具有台阶,使得附接到第二基膜部分22的弱粘合剂层330-1可以形成得比附接到第一基膜部分21的弱粘合剂层330厚。如果台阶大,则可以另外形成透明膜以减少第二基膜部分22下面的台阶。
第一基膜部分21在粘合之后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下面,并且第二基膜部分22在粘合之后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下面。
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的结构与图1中的相同,并且省略其另外的描述。
参照图4(B),在去除上释放膜层340之后,将基膜部分模块粘合到显示面板部分模块。
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彼此分离,使得即使去除上释放膜层340,下释放膜层341也固定两个基膜部分21和22不分离。在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附接到显示面板部分10之后,去除下释放膜层341。
由于第二基膜部分22不包括金属层并且形成为透明的,因此当从底部观察时可以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顶部上的对准键,使得信号控制芯片400的对准是可能的,并且可以在显示面板100的底部处检查当将柔性印刷电路板410附接到显示面板100时使用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的凹口。
接下来,基于显示面板100通过图5分别描述显示区和驱动区。
图5是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110和驱动区120。
显示区110包括显示图像的像素,并且在每个像素中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从而根据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发光。
显示面板100由诸如柔性塑料的基板形成,因此通过具有柔性特性而可以折叠显示区110中的任何部分。然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显示区110可以被制造为具有基于特定位置的折叠结构。
另一方面,驱动区120设置在显示区的外侧。
驱动区120包括对显示区110的像素施加控制信号的信号控制芯片400和用以将信号施加到每个像素的布线(未示出)。
而且,在驱动区120中,弯曲区设置在信号控制芯片400和显示区110之间。没有单独的层附接在弯曲区的上方和下方,并且弯曲区可以如图2所示地折叠。
而且,在驱动区120中,对准键405形成在安装信号控制芯片400的部分处,并且这在图6中示出。
图6是示出图5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对准键的放大图。
如图6所示,具有十字形状的对准键405形成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120中安装信号控制芯片400的位置附近。如图6所示,对准键405可以是设置在设置信号控制芯片400的区域内,或者可以设置在设置信号控制芯片400的区域附近。
如果信号控制芯片400与要安装的显示面板100重叠,则对准键405被覆盖。因此,可以在显示面板100下方观看对准键405的同时安装信号控制芯片400。当考虑到这一点时,尽管在柔性显示设备中使用包括金属的基膜300,但是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120下面的第二基膜部分22具有透明结构。
接下来,描述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部分模块的结构。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部分模块的截面图。
根据图7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部分20进一步包括缓冲层170,与图4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同,并且不包括压力传感器层。
根据图7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部分模块具有其中上释放膜层340和下释放膜层341附接到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的结构。
用于制造基膜部分20的基膜部分模块具有其中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通过上释放膜层340和下释放膜层341连接的结构。
在将基膜部分20附接到显示面板部分10之前,上释放膜层340和下释放膜层341保护基膜部分20。此外,下释放膜层341执行防止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在上释放膜层340移除的状态下分离的功能。
第一基膜部分21在附接之后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下方,并且第二基膜部分22在附接之后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下方。
第一基膜部分21包括基膜300、粘合剂层320和缓冲层170。
基膜300包括金属层,并且金属层可以由诸如铝(Al)的金属形成。金属层由固体金属层或包括金属图案的层制成。
缓冲层170设置在基膜300下面。缓冲层170可以由具有弹性的透明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具有减轻在显示设备下面提供的冲击的功能。在图7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缓冲层170也由透明材料形成。
粘合剂层320分别设置在基膜300与缓冲层170之间以及基膜300上。粘合剂层320可以由强粘合剂材料形成,使得基膜300和显示面板100彼此不分离。粘合剂材料可以使用压敏粘合剂(PSA)。
另一方面,弱粘合剂层330设置在缓冲层170和下释放膜层341之间,使得可以容易地去除下释放膜层341。
另一方面,第二基膜部分22包括外部基膜305、外部缓冲层175和设置在其间或外侧的外部粘合剂层325。
不同于基膜300,外部基膜305不包括金属层。即,外部基膜305具有透明特性,并且由透明绝缘材料形成。外部基膜305的结构稍后将在图10至图13中描述。
外部缓冲层175由与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下面的缓冲层170相同的材料制成,即由具有弹性的透明绝缘材料制成。
外部粘合剂层325也由与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下面的粘合剂层320相同的材料形成。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外部粘合剂层325可以由强粘合剂材料形成,以在外部缓冲层175和外部基膜305附接到显示面板100之后不分离。粘合剂材料可以使用压敏粘合剂(PSA)。
另一方面,弱粘合剂层330-1设置在外部缓冲层175和下释放膜层341之间,从而容易去除下释放膜层341。
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通过上释放膜层340和下释放膜层341连接,以形成基膜部分模块。
在如图4所示去除上释放膜层340之后,图7中所示的基膜部分模块也附接在显示面板部分下面。在这种情况下,下释放膜层341具有防止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分离的功能。在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附接在显示面板部分下面之后,去除下释放膜层341。
第二基膜部分22包括形成为透明的外部基膜305和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外部缓冲层175,从而完全透明。结果,当从底部观察时,可以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顶部上的对准键,使得信号控制芯片400的对准是可能的,并且可以在显示面板100的底部处检查当将柔性印刷电路板410附接到显示面板100时使用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的凹口。
接下来,参考图8描述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部分模块的结构。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部分模块的截面图。
如图8所示,与图7的基膜部分模块不同,缓冲层170具有延伸到第二基膜部分22的底部的结构。
根据图8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部分模块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上释放膜层340和下释放膜层341进一步附接在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的上方和下方。上释放膜层340和下释放膜层341保护基膜部分20的顶部和底部,直到基膜部分20附接到显示面板部分10。此外,下释放膜层341执行当去除上释放膜层340时防止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彼此分离的功能。
在图8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缓冲层170也可以由具有弹性的透明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具有减轻在显示设备下面提供的冲击的功能。
图8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如下。
用于制造基膜部分20的基膜部分模块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通过设置在顶部和底部的上释放膜层340和下释放膜层341及缓冲层170连接。
第一基膜部分21在粘合之后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下方,并且第二基膜部分22在粘合之后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下方。
第一基膜部分21包括基膜300、粘合剂层320和缓冲层170。
基膜300包括金属层,并且金属层可以由诸如铝(Al)的金属形成。金属层由固体金属层或包括金属图案的层制成。
缓冲层170设置在基膜300下面。缓冲层170可以由具有弹性的透明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具有减轻在显示设备下面提供的冲击的功能。而且,缓冲层170延伸到第二基膜22的底部。
粘合剂层320分别设置在基膜300和缓冲层170之间以及基膜300上。粘合剂层320可以由强粘合剂材料形成,使得基膜300和显示面板100彼此不分离。粘合剂材料可以使用压敏粘合剂(PSA)。
下释放膜层341附接在缓冲层170下面。下释放膜层341也像缓冲层170一样延伸到第二基膜22的底部。附接下释放膜层341和缓冲层170的弱粘合剂层330也延伸到第二基膜22的底部。
设置在缓冲层170和下释放膜层341之间的弱粘合剂层330便于去除下释放膜层341。
另一方面,第二基膜部分22包括外部基膜305和外部粘合剂层325。
不同于基膜300,外部基膜305不包括金属层。即,外部基膜305具有透明特性并且由透明绝缘材料形成。外部基膜305的结构稍后将在图10至图13中描述。
外部粘合剂层325设置在外部基膜305的顶部和底部上,并且由与设置在第一基膜部分21中的粘合剂层320相同的材料形成。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外部粘合剂层325可以由强粘合剂材料形成,以在外部基膜305附接到显示面板100之后不被分离。粘合剂材料可以使用压敏粘合剂(PSA)。
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通过上释放膜层340和下释放膜层341连接,以形成基膜部分模块。
在去除上释放膜层340之后,基膜部分模块附接到显示面板部分的底部,从而将第一基膜部分21设置在显示区的底部,并且将第二基膜部分22设置在驱动区的底部。
在图8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缓冲层170和下释放膜层341防止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彼此分离。
在将基膜部分20附接到显示面板部分10之后,可以去除下释放膜层341。
由于第二基膜部分22是透明的,因此当从底部观察时可以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顶部上的对准键,使得可以对准信号控制芯片400,并且可以在显示面板100的底部处检查当将柔性印刷电路板410附接到显示面板100时使用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的凹口。
接下来,将参照图9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整个截面结构。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柔性显示设备可以具有各种层,其结构与目前描述的结构不同,并且其可以具有类似于图9的截面的结构。
图9仅示出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的上部和下部的分层关系。
根据图9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100、基膜300、缓冲层170、壳体180、窗150和保护膜160。此外,在层之间设有粘合剂层320。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部分,其包括显示面板100;以及基膜部分,其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底部并包括基膜300。
显示面板部分包括显示面板100和设置在其上的组成元件,并且包括显示面板100、窗150和保护膜160、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粘合剂层320。
另一方面,基膜部分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底部上的组成元件,并且包括基膜300、缓冲层170和壳体180、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粘合剂层320。设置在基膜300和显示面板100之间的粘合剂层320也包括在基膜部分中。基膜部分被称为基片并且在制造柔性显示设备时附接在显示面板部分的底部,并且具有当弯曲显示设备时固定显示设备的功能。
首先,描述显示面板部分。
显示面板100可以使用柔性有机发光面板,其中有机发光元件形成在例如塑料等可弯曲的基板上。有机发光面板具有即使显示面板弯曲显示亮度也不改变的优点,因此适用于柔性显示设备。然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不限于有机发光面板。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显示面板100可以具有触摸感应功能。
窗150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上,并且保护膜160设置在窗150上。显示面板100、窗150和保护膜160通过粘合剂层320粘合。
另一方面,信号控制芯片安装在显示面板100的一侧上,并且柔性印刷电路板粘合在显示面板100外侧。主印刷电路板(PCB)可以附接在柔性印刷电路板外侧。
在下文中,描述了附接在显示面板部分下面并具有片材形状的基膜部分。
基膜部分包括基膜300、缓冲层170、壳体180和粘合剂层320。
基膜300包括金属层,使得当显示面板部分10接收弹性恢复力时,显示面板部分10可以固定在相应的位置。金属层由诸如铝(Al)的金属形成,并且可以是固体金属层或包括金属图案的层。
缓冲层170设置在基膜300下面,并且执行保护显示面板100免受从底部施加的冲击的功能。缓冲层170可以由具有弹性的绝缘材料形成,例如膜或海绵。当缓冲层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下面时,缓冲层由透明材料形成。
壳体180设置在缓冲层170下面。壳体180与窗150一起包围显示面板100,并且具有保护显示面板100免受外部影响的功能。
基膜300、缓冲层170和壳体180通过粘合剂层320彼此附接。此外,粘合剂层320设置在基膜300上,以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底部。
粘合剂层320可以由强粘合剂材料形成,使得相邻的层不会彼此分离。粘合剂材料可以使用压敏粘合剂(PSA)。
在上文中,描述了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下面的基膜部分(第一基膜部分)。
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下面的第二基膜部分具有包括第一基膜部分的至少一层的结构。其它层可以进行各种改变。也就是说,在图9中设置在显示面板100下面的层中,部分层也可以分离并形成在驱动区的下面,并且其余层可以不形成在驱动区下面。然而,设置在驱动区下面的层具有透明特性。
接下来,将参照图10至图13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基膜300的结构。与图7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同,根据图10至图13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300处于基膜300和外部基膜305被分离之前的状态。
在下文中,分别描述其中设置基膜300的第一基膜区域和其中设置外部基膜305的第二基膜区域。
首先,描述图10。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的截面图。
金属层301设置在第一基膜区域中,金属层301不设置在第二基膜区域中,并且在第二基膜区域中设置透明层304代替金属层301。第一基膜区域和第二基膜区域彼此连接,但在粘合在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上之前或之后彼此分离。
根据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300由总共五层构成。
在第一基膜区域中,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分别设置在金属层301上方和下方。
也就是说,金属层301由诸如铝(Al)的金属形成,并且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固体金属层或包括金属图案的层。金属层具有在当弯曲和折叠显示设备时显示设备趋于再次返回到原始状态的某些情况下固定显示设备的功能。
第二涂层303设置在金属层301上,第一涂层302设置在第二涂层303上。另一方面,第二涂层303设置在金属层301下面,并且第一涂层302设置在第二涂层303下面。
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由诸如聚酰亚胺的透明材料形成。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涂层302使用PI-H(聚酰亚胺膜),并且第二涂层303使用TPI(热塑性聚酰亚胺)。
然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金属层301上方或下方设置仅一个涂层。当形成一个涂层时,涂层可以通过使用聚酰亚胺系材料形成。
另一方面,第二基膜区域也由五层构成。第二基膜区域与第一基膜区域在随后的工艺中分离,并且形成外部基膜305。
在第二基膜区域中,类似于第一基膜区域,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成对地附接到两侧,透明层304布置在中心。透明层304是与第一基膜区域的金属层301对应的层。也就是说,第二基膜区域不包括金属层301,而是包括透明层304。透明层304由透明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可以使用光学透明树脂(OCR)、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或压敏粘合剂(PSA)。
第二涂层303设置在透明层304上,并且第一涂层302设置在第二涂层303上。另一方面,第二涂层303设置在透明层304下面,并且第一涂层302设置在第二涂层303下面。
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由诸如聚酰亚胺的透明材料形成。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涂层302使用PI-H(聚酰亚胺膜),第二涂层303使用TPI(热塑性聚酰亚胺)。
然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透明层304上方或下方可仅设置一个涂层,并且当形成一个涂层时,可通过使用聚酰亚胺系材料形成涂层。
如图10所示,第一基膜区域和第二基膜区域被连接且然后分离,以形成基膜300和外部基膜305。接下来,它们被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
接下来,参考图11至图13描述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
图11至图13是根据图10的基膜的示例性变型。
图11至图13示出了总共五个示例性实施例。而且,类似图10,图11至图13示出了在基膜300和外部基膜305分离之前的结构。
在图11至图1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其中设置金属层301的基膜区域的结构与图10中的相同,但第二基膜区域的结构不同。因此,仅关注第二基膜区域来描述。
首先,描述图11。图11示出了图11(A)和图11(B)的示例性实施例。
现在描述图11(A)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基膜区域。
图11(A)的第二基膜区域由两层构成,并且具有其中第二涂层303设置在第一涂层302上的结构。与图10的第二基膜区域相比,省略了设置在顶部的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及透明层304。
当使用如图11(A)形成的结构时,外部基膜305仅由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形成,从而具有透明结构。
另一方面,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可以由一个涂层形成,并且当由一个涂层形成时,涂层可以通过使用聚酰亚胺系材料形成。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部基膜305也由一个涂层构成。
图11(B)的第二基膜区域由两层构成,并且与图11(A)的结构不同,上面的
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被保持。也就是说,第二涂层303设置在第一涂层302下面,并且与图10的第二基膜区域相比,省略了设置在底部的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以及透明层304。
当使用如图11(B)形成的结构时,外部基膜305仅由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构成,从而具有透明结构。
另一方面,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可以由一个涂层形成,并且当由一个涂层形成时,涂层可以通过使用聚酰亚胺系材料形成。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部基膜305也由一个涂层构成。
接下来,描述图12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2示出了图12(A)和图12(B)的两个示例性实施例。
在图12(A)的第二基膜区域中,透明绝缘材料填充在图11(A)的第二基膜区域中的空区域中,使得另外形成第二透明层304-1。第二透明层304-1可以由与透明层304相同的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与其不同的材料形成。即,可以使用OCR(光学透明树脂)、OCA(光学透明粘合剂)或PSA(压敏粘合剂),或者可以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第二涂层303和第一涂层302依次设置在第二透明层304-1下面。
当使用如图12(A)形成的结构时,外部基膜305仅由第二透明层304-1以及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形成,从而具有透明结构。
另一方面,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可以由一个涂层形成,并且当由一个涂层形成时,涂层可以通过使用聚酰亚胺系材料形成。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部基膜305也由一个涂层构成。
图12(B)的第二基膜区域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在图12(A)的第二基膜区域中的第二透明层304-1的结构延伸到包括金属层301的第一基膜区域的顶部。
图12(B)的第二基膜区域与图12(A)的第二基膜区域相同,从而如果形成外部基膜305,则具有彼此相同的分层结构。
然而,当形成图12(B)的示例性实施例时,第一基膜区域的结构是不同的,使得基膜300的结构不同于图10的结构。根据图12(B)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膜300的结构描述如下。
在根据图12(B)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基膜区域中,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基于金属层301上下设置,并且第二透明层304-1替代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形成在金属层301的第二基膜区域侧的端部上。
也就是说,金属层301由诸如铝(Al)的金属形成,并且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固体金属层或包括金属图案的层。金属层具有当弯曲和折叠显示设备时显示设备趋向于再次返回到原始状态的某些情况下固定显示设备的功能。
第二涂层303设置在金属层301上,并且第一涂层302设置在其上。另一方面,第二涂层303设置在金属层301下面,并且第一涂层302设置在其下面。
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由诸如聚酰亚胺的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涂层302使用PI-H(聚酰亚胺膜),并且第二涂层303使用TPI(热塑性聚酰亚胺)。
然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金属层301的上方或下方可以设置仅一个涂层。当形成一个涂层时,涂层可以通过使用聚酰亚胺系材料形成。
第二透明层304-1替代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形成在金属层301的第二基膜区域侧的端部上。除了第二透明层304-1及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之外的区域的尺寸可以是多样的。
第二透明层304-1可以由与透明层304相同的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与其不同的材料形成。即,可以使用OCR(光学透明树脂)、OCA(光学透明粘合剂)或PSA(压敏粘合剂),或者可以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与图12(B)不同,第二透明层304-1的结构可以延伸到金属层301的底部。
接下来,描述图13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3示出了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这在图13(A-2)中示出。包括图13(A-1)以解释制造图13(A-2)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
参考图13(A-1)描述第二基膜区域。
如图13(A-1)所示,设置在第一基膜区域上的上部第二涂层303和上部第一涂层302延伸到第二基膜区域,右端沿下方向弯曲两次而具有朝向设置在第一基膜区域上的下部第二涂层303和下部第一涂层302延伸的形状。如上所述,第二基膜区域由弯曲为结构的上部第二涂层303和上部第一涂层302形成。(参见图13(A-2))
另一方面,参照图13(A-2),第二基膜区域进一步包括粘合剂层326。即,粘合剂层326形成在由于上部第二涂层303和上部第一涂层302的弯曲而形成的空间中,使得上部第二涂层303和上部第一涂层302不再展开。
与图13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同,可以仅存在一个涂层,并且该一个涂层可以弯曲为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聚酰亚胺系材料形成该一个涂层。
在图11至图13的每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与图10类似,第一基膜区域和第二基膜区域连接然后分离,以便形成基膜300和外部基膜305。然后,基膜300和外部基膜305被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在将基膜部分20在附接到显示面板部分10之前被分成基膜300和外部基膜305之后附接的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14描述在附接基膜之后将基膜分成基膜300和外部基膜305的方法。
图1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视图。
图14仅示出了基膜作为基膜部分。然而,与图14不同,可以进一步包括层以及基膜。另外,图14使用图11(B)的示例性实施例作为基膜。
图14(A)示出了仅由基膜构成的基膜部分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的状态。
在图14中,信号控制芯片400由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上的虚线表示,以便分成驱动区和显示区。信号控制芯片400由虚线表示,因为信号控制芯片400可以实际上在基膜部分附接到显示面板100之后进行安装。
如图14(A)所示,如果图11(B)的基膜300附接到显示面板100,则第一基膜部分和第二基膜部分未分离。为了分离它们,照射激光以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区中的弯曲区中切割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下面的部分没有损坏。
在照射激光之后形成如图14(B)所示的结构。也就是说,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被分隔并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这里,第二基膜部分22具有透明结构,并包含分离的第一涂层302-1和分离的第二涂层303-1。
在图14中,基膜仅用作基膜部分,第一基膜部分21由基膜300构成,第二基膜部分22由外部基膜305构成。
由于外部基膜是透明的,因此从显示面板100的底部识别形成于设置信号控制芯片400的部分处的对准键,以在之后的过程中安装信号控制芯片400。结果,信号控制芯片400可以对准。
在下文中,参考图15描述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
图1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在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与图14不同,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由彼此不同的材料形成。
也就是说,图14的示例性实施例是这样的结构,其中第一基膜部分21的第二涂层303和第一涂层302同样存在于第二基膜部分22中,使得它们由相同材料形成。
相反,图15示出了其中第一基膜部分21和第二基膜部分22分别形成并且分别附接的结构。也就是说,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基膜部分22包括第三透明层306和第四透明层307,并且由与第一基膜部分21的第一涂层302和第二涂层303不同的材料形成。
也就是说,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是其中第一基膜21和第二基膜22不具有彼此对应的层的情况。如图15所示的情况包括在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中。
在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外部基膜仅由透明材料形成,因此从显示面板100的底部识别形成在设置信号控制芯片400的部分处的对准键,以在随后过程中安装信号控制芯片400。结果,信号控制芯片400可以对准。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二基膜部分22可以仅由一个透明层构成。
在图14和图15中,显示面板100和下面的基膜部分通过粘合剂粘合,但粘合剂未示出。
在图16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使用金属片而不是使用包括如图1所示的金属层的基膜来形成基膜300-1。
图1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图16的示例性实施例类似于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但差异在于使用金属片代替金属层。
此外,当使用金属片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省略膜层310,因此图16示出了与图1相比省略膜层310的结构。然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添加膜层310。
能够用于金属片中的金属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铝(Al)。
虽然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实用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构思,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地,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驱动区,其中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信号控制芯片安装在所述驱动区上;
第一基膜部分,所述第一基膜部分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下面并且包括金属层;和
第二基膜部分,所述第二基膜部分设置在所述驱动区下面并且形成为透明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基膜部分包括:
包括所述金属层的基膜;和
附接到所述显示区的底部的粘合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基膜部分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粘合剂层与所述基膜之间的膜层,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基膜部分包括:
由与所述第一基膜部分的所述粘合剂层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外部粘合剂层;和
由与所述第一基膜部分的所述膜层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外部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基膜部分包括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基膜部分的金属层对应的层中的透明层,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基膜部分和所述第二基膜部分分别进一步包括涂层,
所述第一基膜部分包括基于所述金属层设置在上方和下方的涂层,并且
所述第二基膜部分包括基于所述透明层设置在上方和下方的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基膜部分和所述第二基膜部分分别进一步包括涂层,
所述第一基膜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层上方和下方的涂层,并且
所述第二基膜部分仅包括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基膜部分进一步包括涂层,
所述第二基膜部分包括透明层和涂层,
所述第一基膜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层上方和下方的涂层,并且
所述透明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膜部分中的涂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基膜部分和所述第二基膜部分分别进一步包括涂层,
所述第一基膜部分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层的上方和下方的两个涂层,
所述第二基膜部分包括具有弯曲结构的涂层,并且进一步包括粘合剂层以固定涂层的所述弯曲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金属层是固体金属层或包括金属图案的层或金属片,并且
该柔性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对准键,所述对准键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驱动区内,并且设置为邻近所述信号控制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且感应触摸的触摸面板;和
设置在所述触摸面板上的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弯曲区上的防裂层,
其中所述弯曲区设置在所述驱动区中且设置在所述信号控制芯片与所述显示区之间。
CN201910007195.5A 2018-01-05 2019-01-04 柔性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00106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01612 2018-01-05
KR1020180001612A KR102507096B1 (ko) 2018-01-05 2018-01-05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0663A true CN110010663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59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7195.5A Pending CN110010663A (zh) 2018-01-05 2019-01-04 柔性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7373B2 (zh)
KR (1) KR102507096B1 (zh)
CN (1) CN11001066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2981B (zh) * 2018-07-19 2021-02-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00060639A (ko) * 2018-11-22 2020-06-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00108139A (ko) * 2019-03-06 2020-09-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10035382A (ko) * 2019-09-23 2021-04-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캐리어 패널
CN110890025A (zh) * 2019-11-27 2020-03-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KR102146730B1 (ko) * 2019-12-23 2020-08-24 (주)유티아이 플렉시블 커버 윈도우
KR20210086285A (ko) * 2019-12-31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10629A (ko) 2020-07-16 2022-01-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버 윈도우,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2164312B (zh) * 2020-09-28 2023-03-24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滑卷显示装置
CN112117319B (zh) * 2020-09-30 2022-05-2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贴合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1473A (ja) * 1995-12-01 1997-08-15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70025634A1 (en) * 2015-07-23 2017-01-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US20170047547A1 (en) * 2015-08-13 2017-02-16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6875851A (zh) * 2017-04-20 2017-06-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98264A (zh) * 2017-03-06 2017-06-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170352834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77525B1 (ko) 2013-07-30 2020-0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150533B1 (ko) * 2013-11-21 2020-09-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20150090697A (ko) * 2014-01-29 2015-08-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연성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한 터치센서모듈
US9349758B2 (en) * 2014-09-30 2016-05-24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divided power lin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KR102299875B1 (ko) * 2014-11-07 2021-09-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379355B1 (en) * 2014-12-15 2016-06-28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support layer with rounded edge
US9490312B2 (en) * 2014-12-22 2016-11-08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with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ilm
US9780157B2 (en) * 2014-12-23 2017-10-03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gate-in-panel circuit
JP2016188976A (ja) * 2015-03-30 2016-11-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369943B1 (ko) * 2015-06-25 2022-03-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US10168844B2 (en) * 2015-06-26 2019-01-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KR102443918B1 (ko) * 2016-01-22 2022-09-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KR102345612B1 (ko) * 2015-07-08 2022-0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471936B1 (ko) * 2015-12-31 2022-11-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542963B1 (ko) 2016-02-04 2023-06-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1821782B1 (ko) 2016-03-11 2018-0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제조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49220B1 (ko) * 2016-03-21 2022-09-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59838B1 (ko) * 2016-04-08 2023-07-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50696B1 (ko) * 2016-04-08 2023-07-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72720B1 (ko) * 2016-05-03 2023-08-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563284B1 (ko) * 2016-07-13 2023-08-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6786284B2 (ja) * 2016-07-15 2020-11-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6774243B2 (ja) * 2016-07-21 2020-10-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6815159B2 (ja) * 2016-10-14 2021-01-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631989B1 (ko) * 2016-10-31 2024-01-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945994B2 (ja) * 2016-12-05 2021-10-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20180066378A (ko) * 2016-12-08 2018-06-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27991B1 (ko) * 2016-12-16 2021-1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KR20180085398A (ko) * 2017-01-18 2018-07-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357392B1 (ko) * 2017-04-26 2022-0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51017B1 (ko) * 2017-08-16 2022-10-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CN109427258B (zh) * 2017-09-05 2021-09-1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102377498B1 (ko) * 2017-09-28 2022-03-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910592B2 (en) * 2017-12-22 2021-02-02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1473A (ja) * 1995-12-01 1997-08-15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70025634A1 (en) * 2015-07-23 2017-01-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US20170047547A1 (en) * 2015-08-13 2017-02-16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20170352834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6898264A (zh) * 2017-03-06 2017-06-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75851A (zh) * 2017-04-20 2017-06-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07096B1 (ko) 2023-03-08
US20190213925A1 (en) 2019-07-11
US11107373B2 (en) 2021-08-31
KR20190084185A (ko)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0663A (zh) 柔性显示设备
CN107037917B (zh) 可折叠显示器
KR102481443B1 (ko) 보호 필름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102246292B1 (ko) 휴대용 전자장치
KR20210016258A (ko) 전자 장치
KR102589994B1 (ko) 표시장치
CN214175570U (zh) 柔性显示屏以及显示装置
KR101935434B1 (ko) 윈도우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14120822A (zh) 显示装置
KR20180011443A (ko)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CN112349203A (zh)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4063712A (zh) 电子装置
KR20220077953A (ko) 표시장치
KR20220031808A (ko) 디지타이저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KR20230104364A (ko) 전자 장치
CN115705789A (zh) 可挠式显示装置
KR102557962B1 (ko)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하는 평판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15041130A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CN116778808A (zh) 显示装置以及包括在其中的下模组制造方法
KR20210025280A (ko) 필름이 접합된 커버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상기 커버의 제조 방법
KR20200042990A (ko) 표시장치
KR20220102190A (ko) 전자 장치
KR20210126837A (ko) 표시 장치
CN217740539U (zh) 显示装置
KR20160017338A (ko)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