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6072B - 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6072B
CN109976072B CN201811588135.9A CN201811588135A CN109976072B CN 109976072 B CN109976072 B CN 109976072B CN 201811588135 A CN201811588135 A CN 201811588135A CN 109976072 B CN109976072 B CN 109976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frigerant
flow path
moisture absorb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81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6072A (zh
Inventor
冈田尚也
杉山伸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76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6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6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6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9/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vaporation of a refrigerant but without recovery of the vapo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25B15/16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using desorption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7/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intermittently, e.g. absorption or adsorpt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a single mode of oper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5B1/00 - F25B21/00, e.g. using selective radiation effect
    • F25B23/006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a single mode of oper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5B1/00 - F25B21/00, e.g. using selective radiation effect boiling cool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3/00Colour photography, other than mere exposure or projection of a colour film
    • G03B33/10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 G03B33/12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using beam-splitting or beam-combining systems, e.g. dichroic mirr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投影仪,具有冷却性能优异、小型且静音性优异的冷却装置,具有:光源装置,射出光;光调制装置,对来自光源装置的光进行调制;投射光学装置,投射由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冷却装置,通过使制冷剂变化成气体,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冷却装置具有:制冷剂生成部,生成制冷剂;制冷剂传送部,朝向冷却对象传送所生成的制冷剂,制冷剂生成部具有:吸湿放湿部件;第1送风装置,将投影仪的外部的空气送出到吸湿放湿部件;热交换部,与制冷剂传送部连接;加热部,对吸湿放湿部件进行加热;第2送风装置,向热交换部送出吸湿放湿部件的由加热部加热后的部分的周围的空气,热交换部通过被冷却,从流入到热交换部的空气生成制冷剂,吸湿放湿部件被固定。

Description

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作为对投影仪进行冷却的单元,提出有基于使用送风装置的空冷的冷却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基于使用送出制冷剂液的泵和供制冷剂液通过的配管的液冷的冷却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76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94655号公报
近年来,伴随投影仪的高亮度化等,由冷却单元冷却的冷却对象的热量增加,要求提高冷却单元的冷却性能。但是,在上述的空冷和液冷等的冷却单元中提高冷却性能的情况下,存在冷却单元大型化从而投影仪大型化的问题。此外,在空冷的情况下,还存在送风装置的噪声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冷却性能优异、小型且静音性优异的冷却装置的投影仪。
本发明的投影仪的一个方式是具有冷却对象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该投影仪具有:光源装置,其射出光;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号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进行调制;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以及冷却装置,其通过使制冷剂变化成气体,对所述冷却对象进行冷却,所述冷却装置具有:制冷剂生成部,其生成所述制冷剂;以及制冷剂传送部,其朝向所述冷却对象传送所生成的所述制冷剂,所述制冷剂生成部具有:吸湿放湿部件;第1送风装置,其向所述吸湿放湿部件送出所述投影仪的外部的空气;热交换部,其与所述制冷剂传送部连接;加热部,其对所述吸湿放湿部件进行加热;以及第2送风装置,其向所述热交换部送出所述吸湿放湿部件的由所述加热部加热后的部分的周围的空气,所述热交换部通过被冷却,从流入到所述热交换部的空气生成所述制冷剂,所述吸湿放湿部件被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的一个方式,冷却装置能够利用制冷剂传送部将由制冷剂生成部生成的制冷剂传送到冷却对象,通过利用作为吸热反应的制冷剂变化成气体,从冷却对象带走热而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基于制冷剂变化成气体的冷却积极地从冷却对象带走热,因此,与如空冷和液冷那样仅利用向制冷剂的热传递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情况相比,冷却性能优异。由此,在得到与空冷和液冷相同的冷却性能的情况下,与空冷和液冷相比,容易使冷却装置整体小型化。
此外,在基于制冷剂变化成气体的冷却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变化成气体的制冷剂与冷却对象接触的表面积,能够提高冷却性能。因此,即使增大冷却装置的冷却性能,也能够抑制噪声变大。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的一个方式,能够得到具有冷却性能优异、小型且静音性优异的冷却装置的投影仪。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的一个方式,能够在制冷剂生成部中生成制冷剂,因此,无需使用者补充制冷剂,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此外,能够利用制冷剂生成部调整需要制冷剂时生成所需的量,因此,无需预先在贮存箱等中积存制冷剂,能够减轻投影仪的重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的一个方式,能够利用吸湿放湿部件吸收从第1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能够将由吸湿放湿部件吸收的水分作为水蒸气释放到由第2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内。而且,能够利用热交换部使作为水蒸气释放到空气中的水分冷凝而生成制冷剂。由此,能够从投影仪内的氛围气生成制冷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的一个方式,吸湿放湿部件被固定。因此,例如,无需设置使吸湿放湿部件旋转的驱动部,能够减少制冷剂生成部的功耗。此外,第1送风装置将投影仪的外部的空气送出到吸湿放湿部件,因此,能够利用投影仪的进气风扇作为第1送风装置。由此,能够在不另外设置送风装置的情况下生成制冷剂。因此,能够抑制投影仪的部件个数增加。此外,能够抑制送风装置的数量增加,因此,能够抑制从投影仪产生的噪声增大。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吸湿放湿部件是层叠能够供空气在第1方向上流通的第1层和能够供空气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流通的第2层而构成的,所述第1送风装置使空气沿着所述第1方向通过所述第1层,所述第2送风装置使空气沿着所述第2方向通过所述第2层而送出到所述热交换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分成供在第1方向上通过吸湿放湿部件的空气流动的流道和供在第2方向上通过吸湿放湿部件的空气流动的流道。由此,能够在使不同的空气通过吸湿放湿部件的同时,抑制不同的空气相互混杂。因此,能够抑制在从第2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中混合从第1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等投影仪的外部的空气,能够抑制从第2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的湿度下降。由此,通过对热交换部进行冷却,能够适当地生成制冷剂。此外,能够抑制投影仪的外部的空气中包含的异物混合到空气中。
也可以是,所述第1层和所述第2层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吸湿放湿部件是交替地层叠所述第1层和所述第2层而构成的。
根据该结构,使来自第1送风装置的空气通过而被第1层吸收的水分容易移动到相邻的第2层。由此,第2层容易成为包含水分的状态,通过使来自第2送风装置的空气通过第2层,容易将水蒸气释放到空气中。因此,能够使送出到热交换部的来自第2送风装置的空气适当地包含水分,能够适当地生成制冷剂。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热交换部被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放出并通过所述第1层后的空气冷却。
根据该结构,无需另外设置对热交换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能够抑制投影仪的部件个数增加。此外,与另外设置送风装置作为对热交换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从投影仪产生的噪声变大。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制冷剂生成部还具有:吸湿放湿流道部,在其内部固定有所述吸湿放湿部件;第1流道部,其具有与所述吸湿放湿流道部连接的第1开口;第2流道部,其具有与所述吸湿放湿流道部连接的第2开口;以及流道切换部,其以能够切换的方式封闭所述第1开口和所述第2开口中的一方,所述第1送风装置经由所述第1流道部的内部而朝向所述第1开口送出空气,所述第2送风装置经由所述第2流道部的内部而朝向所述第2开口送出空气,在利用所述流道切换部封闭所述第2开口并敞开所述第1开口的情况下,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从所述第1开口流入到所述吸湿放湿流道部并通过所述吸湿放湿部件,在利用所述流道切换部封闭所述第1开口并敞开所述第2开口的情况下,从所述第2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从所述第2开口流入到所述吸湿放湿流道部并通过所述吸湿放湿部件,流入到所述热交换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流道切换部将第1开口和第2开口切换成封闭和敞开,能够将流入到吸湿放湿流道部的空气切换成来自使吸湿放湿部件吸收水分的第1送风装置的空气和来自从吸湿放湿部件释放水分的第2送风装置的空气。由此,通过对固定于吸湿放湿流道部内部的吸湿放湿部件交替地反复进行吸湿和放湿,能够生成制冷剂。
此外,由于可将与吸湿放湿流道部连接的流道部切换成第1流道部和第2流道部,因此,在供来自第2送风装置的空气流动的第2流道部与吸湿放湿流道部连接的情况下,无需将供来自第1送风装置的空气流动的第1流道部与吸湿放湿流道部连接。因此,在构成连接供来自第2送风装置的空气流动的第2流道部与吸湿放湿流道部而进行循环的循环路径的情况下,容易封闭循环路径。因此,能够抑制从第2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的湿度下降,能够适当地生成制冷剂。此外,能够抑制异物进入循环路径内。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流道切换部根据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朝向所述第1开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量和从所述第2送风装置朝向所述第2开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量,切换所述第1开口和所述第2开口的封闭。
根据该结构,能够与从各送风装置放出的空气的流量对应地适当选择流入到吸湿放湿流道部的空气。
也可以构成为,在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朝向所述第1开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量比从所述第2送风装置朝向所述第2开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量大的情况下,所述流道切换部封闭所述第2开口,在从所述第2送风装置朝向所述第2开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量比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朝向所述第1开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量大的情况下,所述流道切换部封闭所述第1开口。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各空气的流量差对流道切换部施加力,从而容易地切换流道切换部。由此,无需另外设置驱动部等以切换流道切换部,能够降低制冷剂生成部的功耗。
也可以构成为,在利用所述流道切换部封闭所述第2开口并敞开所述第1开口的情况下,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通过所述吸湿放湿部件,送出到所述冷却对象。
根据该结构,更加容易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送风装置和所述第2送风装置被控制成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放出的空气的流量与从所述第2送风装置放出的空气的流量的合计恒定。
根据该结构,容易使从第1送风装置和第2送风装置产生的噪声的大小恒定。由此,即使在控制第1送风装置和第2送风装置而进行了上述流道切换部的切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噪声的大小发生变动。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制冷剂生成部还具有第3送风装置,该第3送风装置对所述热交换部进行冷却。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不引导从第1送风装置放出的空气的情况下,利用第3送风装置容易地对热交换部进行冷却。
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所述流道切换部的切换来控制所述第3送风装置。
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在利用流道切换部封闭第1开口并敞开第2开口的情况下,使空气从第3送风装置放出而对热交换部进行冷却,在利用流道切换部封闭第2开口并敞开第1开口的情况下,使第3送风装置停止。由此,能够在来自第2送风装置的空气流入到热交换部的情况下,选择性地驱动第3送风装置。因此,能够减少第3送风装置的功耗。此外,如果在吸湿放湿部件从来自第1送风装置的空气吸收水分时使第3送风装置停止,则能够在不从第3送风装置产生噪声的情况下,减少从投影仪产生的噪声。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2送风装置使空气通过所述吸湿放湿部件而送出到所述热交换部,所述加热部具有:加热主体部,其对通过所述吸湿放湿部件之前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所述第2送风装置。
根据该结构,加热部能够通过利用第2送风装置向吸湿放湿部件送出空气,对吸湿放湿部件进行加热。由此,即使将加热主体部配置于远离吸湿放湿部件的位置,也能够由加热部对吸湿放湿部件进行加热。因此,能够提高加热部的结构的自由度。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制冷剂生成部具有供从所述第2送风装置放出的空气循环的循环路径,所述循环路径穿过所述吸湿放湿部件和所述热交换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封闭循环路径,抑制投影仪的外部的空气进入循环路径内,容易将送出到热交换部的空气的湿度维持在较高的状态。因此,能够通过对热交换部进行冷却,适当地生成制冷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的一个方式,如上所述,能够划分不同的空气流动的流道并使不同的空气分别通过吸湿放湿部件。因此,即使密闭循环路径,也能够使来自第1送风装置的空气和来自第2送风装置的空气通过吸湿放湿部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封闭循环路径,更加适当地维持空气的湿度。因此,能够通过对热交换部进行冷却,更加适当地生成制冷剂。此外,通过高精度地密闭循环路径,能够进一步抑制异物进入循环路径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生成部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生成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热交换部的部分剖面立体图。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光调制单元和光合成光学系统的立体图。
图7是从光入射侧观察到的第1实施方式的光调制单元的图。
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光调制单元的图且是沿图7中的VIII-VIII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制冷剂保持部的图。
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冷剂生成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示意性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生成部的概略结构图。
图12是示意性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生成部的概略结构图。
标号说明
1:投影仪;2:光源装置;6:投射光学装置;10:冷却装置;20、120、220:制冷剂生成部;22:加热部;22a:加热主体部;23:第2送风装置;25b:放湿流道部;27、227:循环路径;30:热交换部;40、140、240:吸湿放湿部件;41:第1层;42:第2层;4BP、4GP、4RP:光调制装置(冷却对象);50:制冷剂传送部;60:第1送风装置;226a:吸湿放湿流道部;226b:第1流道部;226c:第2流道部;226f:第1开口;226g:第2开口;260:第3送风装置;290a:流道切换部;D1:第1方向;D2:第2方向;W:制冷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仪。此外,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各构造中的比例和数量等与实际构造中的比例和数量等不同。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投影仪1具有光源装置2、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光调制单元4R、光调制单元4G、光调制单元4B、光合成光学系统5和投射光学装置6。光调制单元4R具有光调制装置4RP。光调制单元4G具有光调制装置4GP。光调制单元4B具有光调制装置4BP。
光源装置2朝向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射出被调整成具有大致均匀的照度分布的照明光WL。光源装置2例如具有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将来自光源装置2的照明光WL分离成红色光LR、绿色光LG和蓝色光LB。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具有第1分色镜7a、第2分色镜7b、第1反射镜8a、第2反射镜8b、第3反射镜8c和中继透镜8d。
第1分色镜7a将从光源装置2射出的照明光WL分离成红色光LR以及混合绿色光LG和蓝色光LB而成的光。第1分色镜7a具有使红色光LR透过并且反射绿色光LG和蓝色光LB的特性。第2分色镜7b将混合绿色光LG和蓝色光LB而成的光分离成绿色光LG和蓝色光LB。第2分色镜7b具有反射绿色光LG并且使蓝色光LB透过的特性。
第1反射镜8a配置于红色光LR的光路中,将透过第1分色镜7a后的红色光LR朝光调制装置4RP反射。第2反射镜8b和第3反射镜8c配置于蓝色光LB的光路中,将透过第2分色镜7b后的蓝色光LB引导至光调制装置4BP。
光调制装置4RP、光调制装置4GP和光调制装置4BP分别由液晶面板构成。光调制装置4RP根据图像信号对来自光源装置2的光中的红色光LR进行调制。光调制装置4GP根据图像信号对来自光源装置2的光中的绿色光LG进行调制。光调制装置4BP根据图像信号对来自光源装置2的光中的蓝色光LB进行调制。由此,各光调制装置4RP、4GP、4BP形成与各色光对应的图像光。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光调制装置4RP、4GP、4BP各自的光入射侧和光射出侧配置有偏振片。
在光调制装置4RP的光入射侧配置有将入射到光调制装置4RP的红色光LR平行化的场透镜9R。在光调制装置4GP的光入射侧配置有将入射到光调制装置4GP的绿色光LG平行化的场透镜9G。在光调制装置4BP的光入射侧配置有将入射到光调制装置4BP的蓝色光LB平行化的场透镜9B。
光合成光学系统5由大致立方体状的十字分色棱镜构成。光合成光学系统5对来自光调制装置4RP、4GP、4BP的各色的图像光进行合成。光合成光学系统5朝向投射光学装置6射出合成后的图像光。投射光学装置6由投射透镜组构成。投射光学装置6朝向屏幕SCR放大投射由光合成光学系统5合成后的图像光即由光调制装置4RP、4GP、4BP调制后的光。由此,在屏幕SCR上显示放大后的彩色图像(影像)。
如图2所示,投影仪1还具有冷却装置10。冷却装置10通过使制冷剂W变化成气体,对投影仪1具备的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W例如是液态的水。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制冷剂W变化成气体的情况简称作气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对象包含光调制单元4R、4G、4B。
冷却装置10具有制冷剂生成部20和制冷剂传送部50。制冷剂生成部20是生成制冷剂W的部分。制冷剂传送部50是朝向冷却对象传送所生成的制冷剂W的部分。能够通过使由制冷剂传送部50送出到冷却对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光调制单元4R、4G、4B)的制冷剂W气化而从冷却对象带走热,冷却装置10能够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以下,对各部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示意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生成部20的概略结构图。图4是示出制冷剂生成部2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如图3和图4所示,制冷剂生成部20具有循环管道25、吸湿放湿部件40、第1送风装置60、热交换部30、加热部22、第2送风装置23和吸湿管道21。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D1轴平行的方向称作“第1方向D1”,与D2轴平行的方向称作“第2方向D2”,与D3轴平行的方向称作“第3方向D3”。第1方向D1、第2方向D2和第3方向D3彼此垂直。
如图3所示,循环管道25具有加热流道部25a、放湿流道部25b和送风流道部25c。加热流道部25a在第1方向D1上延伸。在加热流道部25a的第1方向D1的一侧(+D1侧)的端部设置有与后述的第1盖部32的连通孔32c连接的循环管道25的流入口。
放湿流道部25b从加热流道部25a的第1方向D1的另一侧(-D1侧)的端部向第2方向D2的一侧(+D2侧)延伸。如图4所示,放湿流道部25b的与第2方向D2垂直的截面形状例如为矩形。如图3所示,送风流道部25c从放湿流道部25b的第2方向D2的一侧的端部向第1方向D1的一侧延伸。在送风流道部25c的第1方向D1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与后述的第1盖部32的连通孔32b连接的循环管道25的流出口。
热交换部30是生成制冷剂W的部分。图5是示出热交换部30的部分剖面立体图。如图5所示,热交换部30具有流通部31、第1盖部32和第2盖部33。流通部31具有在第1方向D1上延伸的管状的多个配管部31a。配管部31a朝第1方向D1的两侧开口。配管部31a的与第1方向D1垂直的截面形状例如为圆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通部31是沿着第3方向D3层叠多个层而构成的,该层是沿着第2方向D2排列多个配管部31a而构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通部31的第3方向D3的尺寸例如比流通部31的第2方向D2的尺寸小,在与第1方向D1垂直的方向的流通部31的尺寸中最小。
第1盖部32与流通部31的第1方向D1的另一侧(-D1侧)的端部连接。第1盖部32呈在第2方向D2上较长的长方体箱状。配管部31a的第1方向D1的一端朝第1盖部32的内部开口。如图3所示,在第1盖部32的内部设置有间隔部32a。间隔部32a将第1盖部32的内部间隔成在第2方向D2上排列的第1空间S1和第2空间S2。在图3中,第1空间S1位于第2空间S2的右侧(+D2侧)。
在第1盖部32上形成有连通孔32b,该连通孔32b连接第1空间S1与循环管道25中的送风流道部25c的内部。在第1盖部32上形成有连通孔32c,该连通孔32c连接第2空间S2与循环管道25中的加热流道部25a的内部。
第2盖部33与流通部31的第1方向D1的一侧(+D1侧)的端部即连接有第1盖部32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连接。如图5所示,第2盖部33呈在第2方向D2上较长的长方体箱状。配管部31a的第1方向D1的另一端朝第2盖部33的内部开口。第2盖部33的内部与第1盖部32不同,未被间隔。第2盖部33的内部经由流通部31的配管部31a的内部而分别与第1盖部32的内部中的第1空间S1和第2空间S2连接。第2盖部33与制冷剂传送部50连接。由此,热交换部30与制冷剂传送部50连接。另外,在图5中省略第2盖部33的第1方向D1的一侧的壁。
如图3所示,吸湿管道21具有吸湿流道部21b、冷却流道部21a和连接流道部21c。吸湿流道部21b在第1方向D1上延伸。如图3和图4所示,吸湿流道部21b与循环管道25中的放湿流道部25b交叉。如图3所示,吸湿流道部21b的第1方向D1的另一侧(-D1侧)的端部开口。吸湿流道部21b的开口是供来自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流入的吸湿管道21的流入口。如图4所示,吸湿流道部21b的与第1方向D1垂直的截面形状例如为梯形。
如图3所示,冷却流道部21a在第2方向D2上延伸。冷却流道部21a的第2方向D2的另一侧(-D2侧)的端部开口。冷却流道部21a的开口例如是吸湿管道21的流出口。在冷却流道部21a中,在第1方向D1上贯穿配置有热交换部30的流通部31。由此,在冷却流道部21a的内部配置有流通部31。连接流道部21c连接吸湿流道部21b与冷却流道部21a。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吸湿放湿部件40是在第1方向D1上延伸的梯形柱状的部件。吸湿放湿部件40的第2方向D2的尺寸随着朝向第3方向D3的一侧(+D3侧)而变小。吸湿放湿部件40是多孔材料制的。吸湿放湿部件40具有吸湿放湿性。吸湿放湿部件40固定于循环管道25与吸湿管道21交叉的部分即放湿流道部25b与吸湿流道部21b交叉的部分的内部。吸湿放湿部件40填充到放湿流道部25b与吸湿流道部21b交叉的部分的内部,切断放湿流道部25b的内部与吸湿流道部21b的内部。
吸湿放湿部件40是在第3方向D3上层叠第1层41和第2层42而构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各设置有多个第1层41和第2层42。在图4中,第1层41例如设置有3个,第2层42例如设置有2个。吸湿放湿部件40是交替地层叠第1层41和第2层42而构成的。
第1层41具有在第1方向D1上贯穿第1层41的无数的贯通孔41a,能够供空气经由贯通孔41a在第1方向D1上流通。第1层41的贯通孔41a的第1方向D1两侧的端部朝吸湿流道部21b的内部开口。第2层42具有在第2方向D2上贯穿第2层42的无数的贯通孔42a,能够供空气经由贯通孔42a在与第1方向D1交叉的第2方向D2上流通。第2层42的贯通孔42a的第2方向D2两侧的端部朝放湿流道部25b的内部开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湿放湿部件40例如是以交替地改变贯通孔的朝向的方式层叠具有贯通孔的板状的部件,并在朝层叠着的板状部件的外部露出的面上涂覆具有吸湿放湿性的物质而制成的。另外,朝层叠着的板状部件的外部露出的面包含吸湿放湿部件40的外表面、第1层41的贯通孔41a的内侧面和第2层42的贯通孔42a的内侧面。另外,吸湿放湿部件40也可以由整体上具有吸湿放湿性的物质制成。作为具有吸湿放湿性的物质,例如可举出沸石等。
如图3所示,加热部22具有加热主体部22a。加热主体部22a配置于循环管道25的内部。更加详细而言,加热主体部22a配置于循环管道25中的加热流道部25a的内部。加热主体部22a例如是电加热器。加热主体部22a对加热流道部25a内部的氛围气进行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部22具有第2送风装置23。
第2送风装置23配置于循环管道25的内部。更加详细而言,第2送风装置23配置于循环管道25中的送风流道部25c的内部。第2送风装置23例如是轴流风扇。第2送风装置23将从第1方向D1的另一侧(-D1侧)吸入的空气放出到第1方向D1的一侧(+D1侧)。第2送风装置23经由连通孔32b向第1空间S1送出空气。
从第2送风装置23经由第1空间S1而流入到热交换部30的空气通过多个配管部31a中的与第1空间S1连接的配管部31a的内部,流入到第2盖部33的内部。流入到第2盖部33的内部的空气通过多个配管部31a中的与第2空间S2连接的配管部31a的内部而流入到第2空间S2,从连通孔32c流入到循环管道25中的加热流道部25a的内部。流入到加热流道部25a的空气经由放湿流道部25b而流入到送风流道部25c,再次被第2送风装置23吸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生成部20具有循环路径27,该循环路径27供从第2送风装置23放出的空气循环。循环路径27至少由循环管道25和热交换部30构成。循环路径27穿过加热主体部22a、吸湿放湿部件40和热交换部30。由于如上所述循环管道25的内部和吸湿管道21的内部被吸湿放湿部件40切断,因此,循环路径27的内部与吸湿管道21的内部切断。循环路径27被密闭,可抑制来自外部的空气流入到循环路径27的内部。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第2送风装置23放出并在循环路径27内循环的空气称作空气AR2。
第2送风装置23通过使空气AR2在循环路径27的内部循环,如图4所示,在放湿流道部25b的内部,使空气AR2沿着第2方向D2通过第2层42而送出到热交换部30。空气AR2穿过第2层42的贯通孔42a而通过第2层42。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中的第2层42之前的空气AR2通过加热流道部25a,被加热主体部22a加热。即,加热主体部22a对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之前的空气AR2进行加热。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部22通过利用第2送风装置23将由加热主体部22a加热后的空气AR2送出到吸湿放湿部件40,对吸湿放湿部件40进行加热。由此,第2送风装置23将吸湿放湿部件40的由加热部22加热后的部分周围的空气送出到热交换部30。
第1送风装置60是将外部的空气取入投影仪1内的进气风扇。如图2所示,第1送风装置60还向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R、4G、4B送出空气AR1。第1送风装置60只要能够送出空气AR1,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轴流风扇,也可以是离心风扇。
如图3所示,第1送风装置60从吸湿流道部21b的流入口向吸湿管道21的内部送出空气AR1。如图4所示,流入到吸湿流道部21b的空气AR1沿着第1方向D1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的第1层41。空气AR1穿过第1层41的贯通孔41a而通过第1层41。这样,第1送风装置60将投影仪1外部的空气AR1送出到吸湿放湿部件40,沿着第1方向D1使空气AR1通过第1层41。
如图3所示,通过第1层41后的空气AR1经由连接流道部21c而流入到冷却流道部21a。通过冷却流道部21a的空气AR1喷射到流通部31的外表面,沿第2方向D2通过流通部31。由此,流通部31被空气AR1冷却。即,热交换部30被从第1送风装置60放出并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的第1层41后的空气AR1冷却。在图3中,在冷却流路部21a中,空气AR1从右侧向左侧通过流通部31。
当来自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的第1层41时,空气AR1中包含的水蒸气被第1层41从贯通孔41a的内侧面吸收。被第1层41吸收的水分浸透到吸湿放湿部件40内,还移动至与第1层41层叠的第2层42。而且,由加热主体部22a加热后的温度较高的空气AR2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的第2层42。由此,对第2层42进行加热,被第2层42吸收的水分从贯通孔42a的内侧面气化并释放到空气AR2中。
包含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的第2层42而从空气AR1吸收的水蒸气的空气AR2,被第2送风装置23送出到热交换部30。从第1空间S1向热交换部30流入的空气AR2在流通部31的内部流动。更加详细而言,空气AR2在流通部31的配管部31a的内部流动。流通部31被在吸湿管道21的冷却流道部21a中沿着第2方向D2流动的空气AR1从外部冷却。
当对流通部31进行冷却时,在配管部31a的内部流动的温度较高的空气AR2被冷却,空气AR2中包含的水蒸气冷凝而成为液态的水即制冷剂W。这样,热交换部30通过被冷却,从流入到热交换部30的空气AR2生成制冷剂W。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传送部50是多孔材料制的,利用虹吸现象传送制冷剂W。作为制冷剂传送部50的材质,例如可举出聚丙烯、棉、多孔金属等。制冷剂传送部50的材质优选是能够相对增大制冷剂传送部50的表面张力的材质。如图5所示,制冷剂传送部50具有第1捕捉部51、第2捕捉部52、第3捕捉部53和连接部54。
第1捕捉部51固定于第1盖部32的内侧面中的第1方向D1上的另一侧(-D1侧)的缘部。第1捕捉部51呈较薄的带状,沿着第1盖部32的缘部成为矩形框状。第2捕捉部52固定于第2盖部33的内侧面中的第1方向D1上的一侧(+D1侧)的缘部。第2捕捉部52呈较薄的带状,沿着第2盖部33的缘部成为矩形框状。
第3捕捉部53从第1捕捉部51通过配管部31a的内部而延伸至第2捕捉部52,连接第1捕捉部51与第2捕捉部52。第3捕捉部53呈在第1方向D1上延长的较薄的带状。
连接部54是连接制冷剂生成部20与冷却对象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54与第2捕捉部52连接,从第2盖部33的内部起贯穿第2盖部33的壁而向第2盖部33的外部突出。向第2盖部33的外部突出的连接部54延伸至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G(参照图6)。连接部54呈较薄的带状。连接部54的宽度例如比第1捕捉部51的宽度、第2捕捉部52的宽度和第3捕捉部53的宽度大。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R、4G、4B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中适当地用PZ轴表示设正侧为上侧、负侧为下侧的上下方向PZ。将与投射光学装置6中的最靠光射出侧的投射透镜的光轴AX平行的方向即与投射光学装置6的投影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作“光轴方向PX”,在图中适当地用PX轴表示。光轴方向PX与上下方向PZ垂直。此外,将与光轴方向PX和上下方向PZ双方垂直的方向称作“宽度方向PY”,在图中适当地用PY轴表示。
另外,上下方向PZ、上侧和下侧仅是用于说明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除了用这些名称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图6是示出光调制单元4R、4G、4B和光合成光学系统5的立体图。图7从光入射侧观察到的光调制单元4G的图。图8是示出光调制单元4G的图且是沿图7中的VIII-VIII的剖视图。
如图6所示,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R、光调制单元4G和光调制单元4B被配置成包围光合成光学系统5的周围。光调制单元4R和光调制单元4B在宽度方向PY上隔着光合成光学系统5而彼此配置于相反侧。光调制单元4G配置于光合成光学系统5的光轴方向PX的光入射侧(-PX侧)。光调制单元4R的构造、光调制单元4G的构造和光调制单元4B的构造除了配置的位置和姿势不同这一点以外都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代表性地仅对光调制单元4G进行说明。
光调制单元4G具有保持框架80,该保持框架80保持光调制装置4GP。如图6~图8所示,保持框架80呈在供光入射到光调制装置4GP的方向上扁平且在上下方向PZ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状。光调制装置4GP的光入射的方向例如是光轴方向PX。
如图8所示,保持框架80具有贯通孔81,该贯通孔81在供光入射的方向上贯穿保持框架80。在贯通孔81的光入射侧(在图中为-PX侧)的缘上设置有贯通孔81的宽度变宽的阶梯部83。光调制装置4GP嵌入到阶梯部83并保持于保持框架80。如图7所示,在保持框架80的光入射侧的表面中的上下方向PZ上的两侧部分上形成有插入槽82a、82b。
如图6~图8所示,投影仪1还具有冷却促进部70,该冷却促进部70设置于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G。冷却促进部70具有制冷剂保持部71和固定部件72。制冷剂保持部71安装在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G的保持框架80的表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保持部71设置在保持框架80中的供光入射到光调制装置4GP的一侧(-PX侧)的表面上。制冷剂保持部71是保持制冷剂W的多孔质部件制的。作为制冷剂保持部71的材质,例如可举出聚丙烯、棉、多孔金属等。制冷剂保持部71的材质例如可以与制冷剂传送部50的材质相同。制冷剂保持部71的材质优选是能够相对增大制冷剂保持部71的表面张力的材质。
图9是示出制冷剂保持部71的图。如图9所示,制冷剂保持部71具有:矩形框状的主体部71a;以及插入部71b、71c,它们设置于主体部71a的上下方向PZ的两侧端部。如图8所示,主体部71a覆盖保持框架80的供光入射到光调制装置4G的一侧(-PX侧)的表面的一部分。主体部71a的内缘侧的部分覆盖光调制装置4GP的外缘部分。插入部71b弯折后插入到保持框架80的插入槽82a。插入部71c弯折后插入到保持框架80的插入槽82b。
固定部件72是固定制冷剂保持部71的部件。如图6和图8所示,固定部件72是板状的部件。固定部件72例如是金属制的。固定部件72具有矩形框状的框部72a、安装部72b和插入部72c。如图7和图8所示,框部72a覆盖制冷剂保持部71的外缘部。保持框架80、制冷剂保持部71和框部72a层叠在通过光调制单元4G的光的方向(光轴方向PX)上。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层叠保持框架80、制冷剂保持部71和框部72a的方向简称作“层叠方向”。固定部件72利用框部72a在与保持框架80之间在层叠方向(光轴方向PX)上夹住制冷剂保持部71进行固定。
框部72a的内缘设置于比制冷剂保持部71的内缘靠外侧的位置。因此,从层叠方向的固定部件72侧观察,制冷剂保持部71的一部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比框部72a靠内侧的部分露出。
如图6和图8所示,安装部72b分别设置于框部72a的上下方向PZ的两端部中的宽度方向PY的两端部。安装部72b从框部72a向保持框架80侧(+PX侧)突出。安装部72b与设置在保持框架80侧面的突起卡合。由此,固定部件72固定于保持框架80。
插入部72c设置于框部72a的上下方向PZ的两端部。插入部72c从框部72a向保持框架80侧(+PX侧)突出。插入部72c插入到保持框架80的插入槽82a、82b。插入部72c在插入槽82a、82b的内部按压制冷剂保持部71的插入部71b、71c。
冷却促进部70分别设置于多个光调制单元4R、4G、4B。即,制冷剂保持部71和固定部件72分别设置于多个光调制单元4R、4G、4B。如图9所示,设置于各光调制单元4R、4G、4B中的光调制单元4G的制冷剂保持部71G与制冷剂传送部50连接。更加详细而言,制冷剂传送部50的连接部54与制冷剂保持部71G的下端部连接。
关于安装在光调制单元4B上的制冷剂保持部71B和安装在光调制单元4R上的制冷剂保持部71R,除了未与连接部54连接这一点以外,都与安装在光调制单元4G上的制冷剂保持部71G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孔材料制的连结部73a、73b,该多孔材料制的连结部73a、73b将设置在多个光调制单元4R、4G、4B上的制冷剂保持部71彼此相互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在光调制单元4G上的制冷剂保持部71G的两侧经由连结部73a、73b而连结有安装在光调制单元4B上的制冷剂保持部71B和安装在光调制单元4R上的制冷剂保持部71R。
连结部73a连结安装在光调制单元4G上的制冷剂保持部71G与安装在光调制单元4B上的制冷剂保持部71B。由此,制冷剂保持部71B经由制冷剂保持部71G与制冷剂传送部50(连接部54)连接。如图6所示,连结部73a设置有包覆部74,该包覆部74覆盖连结部73a。包覆部74例如是树脂制的薄膜等。
连结部73b连结安装在光调制单元4G上的制冷剂保持部71与安装在光调制单元4R上的制冷剂保持部71。由此,制冷剂保持部71R经由制冷剂保持部71G与制冷剂传送部50(连接部54)连接。虽然省略图示,但与连结部73a同样,连结部73b也设置有包覆部74。
由制冷剂生成部20生成的制冷剂W被制冷剂传送部50的连接部54传送到制冷剂保持部71G。传送到制冷剂保持部71G的制冷剂W经由连结部73a而传送到制冷剂保持部71B,并且经由连结部73b而传送到制冷剂保持部71R。这样,由制冷剂生成部20生成的制冷剂W传送到3个光调制单元4R、4G、4B。而且,通过使被传送并被制冷剂保持部71保持的制冷剂W气化,对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R、4G、4B进行冷却。
根据本实施方式,冷却装置10能够利用制冷剂传送部50将由制冷剂生成部20生成的制冷剂传送到冷却对象,通过利用作为吸热反应的制冷剂W的气化,从冷却对象带走热而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基于制冷剂W的气化的冷却积极地从冷却对象带走热,因此,与如空冷和液冷那样仅利用向制冷剂的热传递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情况相比,冷却性能优异。由此,在得到与空冷和液冷相同的冷却性能的情况下,与空冷和液冷相比,容易使冷却装置10整体小型化。
此外,在基于制冷剂W的气化的冷却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气化的制冷剂W与冷却对象接触的表面积,能够提高冷却性能。因此,即使增大冷却装置10的冷却性能,也能够抑制噪声变大。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具有冷却性能优异、小型且静音性优异的冷却装置10的投影仪1。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制冷剂生成部20中生成制冷剂W,因此,无需使用者补充制冷剂W,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此外,由于能够利用制冷剂生成部20调整需要制冷剂W时生成所需的量,因此,无需预先在贮存箱等中积存制冷剂W,能够减轻投影仪1的重量。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吸湿放湿部件40吸收从第1送风装置60送出的空气AR1中包含的水蒸气,能够将由吸湿放湿部件40吸收的水分作为水蒸气释放到由第2送风装置23送出的空气AR2内。而且,能够利用热交换部30使作为水蒸气释放到空气AR2中的水分冷凝而生成制冷剂W。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从投影仪1内的氛围气生成制冷剂W。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吸湿放湿部件40被固定。因此,例如,无需设置使吸湿放湿部件40旋转的驱动部,能够减少制冷剂生成部20的功耗。此外,第1送风装置60将投影仪1外部的空气送出到吸湿放湿部件40,因此,能够利用投影仪1的进气风扇作为第1送风装置60。由此,能够在不另外设置送风装置的情况下生成制冷剂W。因此,能够抑制投影仪1的部件个数增加。此外,由于能够抑制送风装置的数量增加,因此,能够抑制从投影仪1产生的噪声增大。
此外,例如在制冷剂生成部20中,在从第2送风装置23向热交换部30送出的空气AR2的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即使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有时也难以生成制冷剂W。例如,在投影仪1外部的空气等混入的情况下,向热交换部30送出的空气AR2的湿度有时下降。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吸湿放湿部件40是层叠能够供空气AR1在第1方向D1上流通的第1层41和能够供空气AR2在与第1方向D1交叉的第2方向D2上游通的第2层42而构成的。因此,能够划分供在第1方向D1上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的空气AR1流动的流道和供在第2方向D2上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的空气AR2流动的流道。由此,能够抑制空气AR1等投影仪1外部的空气混合到空气AR2中,能够抑制空气AR2的湿度下降。因此,通过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能够适当地生成制冷剂W。此外,能够抑制投影仪1外部的空气中包含的异物混合到空气AR2中。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被配置成在相互切断了吸湿流道部21b的内部和放湿流道部25b的内部的状态下,吸湿流道部21b和放湿流道部25b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第1层41中的贯通孔41a的第1方向D1的两端部朝吸湿流道部21b的内部开口,贯通孔41a不朝放湿流道部25b的内部开口。第2层42中的贯通孔42a的第2方向D2的两端部朝放湿流道部25b的内部开口,贯通孔42a不朝吸湿流道部21b的内部开口。
因此,可抑制在吸湿流道部21b的内部流动的空气AR1在吸湿流道部21b的内部经由第1层41的贯通孔41a而在第1方向D1上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另一方面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而流入到放湿流道部25b。此外,可抑制在放湿流道部25b的内部流动的空气AR2在放湿流道部25b的内部经由第2层42的贯通孔42a而在第2方向D2上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另一方面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而流入到吸湿流道部21b。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使不同的空气AR1、AR2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的同时,抑制不同的空气AR1、AR2相互混合。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吸湿放湿部件40是交替地层叠多个第1层41和多个第2层42而构成的。因此,通过空气AR1通过而被第1层41吸收的水分容易移动到相邻的第2层42。由此,第2层42容易成为包含水分的状态,通过使空气AR2通过第2层42,容易将水蒸气释放到空气AR2。因此,能够使空气AR2适当地包含水分,能够适当地生成制冷剂W。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热交换部30被从第1送风装置60放出并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的第1层41后的空气AR1冷却。因此,无需另外设置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的冷却部,能够抑制投影仪1的部件个数增加。此外,与另外设置送风装置作为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的冷却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从投影仪1产生的噪声变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送风装置60向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R、4G、4B送出空气AR1。因此,容易利用空气AR1使传送到光调制单元4R、4G、4B的制冷剂W气化,能够进一步对光调制单元4R、4G、4B进行冷却。此外,由于无需另外设置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送风装置,因此,能够抑制投影仪1的部件个数增加,能够抑制噪声变大。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向投影仪1内部取入外部空气的作为进气风扇的第1送风装置60,促进送出到冷却对象的制冷剂W气化。因此,即使降低第1送风装置60的输出,也能够得到与没有设置冷却装置10时同等的冷却性能。因此,能够降低作为进气风扇的第1送风装置60的输出而减少从第1送风装置60产生的噪声,能够进一步提高投影仪1的静音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加热部22具有:加热主体部22a,其对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之前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第2送风装置23。因此,加热部22能够通过利用第2送风装置23向吸湿放湿部件40送出空气,对吸湿放湿部件40进行加热。由此,即使将加热主体部22a配置于远离吸湿放湿部件40的位置,也能够由加热部22对吸湿放湿部件40进行加热。因此,能够提高加热部22的结构的自由度。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制冷剂生成部20具有循环路径27,该循环路径27供从第2送风装置23放出的空气AR2循环。因此,通过密闭循环路径27,能够抑制投影仪1外部的空气进入循环路径27内,容易将送出到热交换部30的空气AR2的湿度维持在较高的状态。因此,通过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能够适当地生成制冷剂W。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能够划分不同的空气AR1、AR2流动的流道并使不同的空气AR1、AR2分别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因此,即使密闭循环路径27,也能够使来自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和来自第2送风装置23的空气AR2通过吸湿放湿部件40。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封闭循环路径27,更加适当地维持空气AR2的湿度。因此,通过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能够更加适当地生成制冷剂W。此外,通过高精度地密闭循环路径27,能够抑制异物进入循环路径27内。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制冷剂传送部50利用虹吸现象传送制冷剂W。因此,无需另外准备泵等动力以传送制冷剂W。由此,能够抑制投影仪1的部件个数增加,容易使投影仪1更加小型且轻量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制冷剂传送部50具有多孔材料制的连接部54,该多孔材料制的连接部54连接制冷剂生成部20与冷却对象。因此,能够使连接部54吸收制冷剂W并利用虹吸现象传送。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制冷剂传送部50具有第2捕捉部52,该第2捕捉部52设置于第2盖部33的内部。第2捕捉部52与连接部54连接。因此,能够由第2捕捉部52吸收贮存于第2盖部33内部的制冷剂W,利用虹吸现象传送到连接部54。由此,容易没有浪费地将所生成的制冷剂W送出到冷却对象。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制冷剂传送部50具有:第1捕捉部51,其设置于第1盖部32的内部;以及第3捕捉部53,其连接第1捕捉部51与第2捕捉部52。由此,能够利用第1捕捉部51吸收贮存于第1盖部32内部的制冷剂W,利用虹吸现象经由第3捕捉部53而传送到第2捕捉部52。因此,能够将贮存于第1盖部32内部的制冷剂W从第2捕捉部52传送到连接部54,并传送到冷却对象。因此,容易更加没有浪费地将所生成的制冷剂W送出到冷却对象。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3捕捉部53穿过配管部31a的内部。因此,能够由第3捕捉部53吸收贮存于配管部31a内部的制冷剂W并经由第2捕捉部52和连接部54而传送到冷却对象。因此,容易更加没有浪费地将所生成的制冷剂W送出到冷却对象。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连接部54的宽度例如比第1捕捉部51的宽度、第2捕捉部52的宽度和第3捕捉部53的宽度大。因此,容易相对增大连接部54的宽度,能够增加可由连接部54传送的制冷剂W的量。因此,容易利用制冷剂传送部50将制冷剂W送出到冷却对象,容易进一步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此外,另一方面,容易使第1捕捉部51的宽度、第2捕捉部52的宽度和第3捕捉部53的宽度较小。因此,能够减少被第1捕捉部51、第2捕捉部52和第3捕捉部53保持的制冷剂W的量。由此,能够减少以被第1捕捉部51、第2捕捉部52和第3捕捉部53保持的方式残留在热交换部30内部的制冷剂W的量,容易更加没有浪费地将所生成的制冷剂W送出到冷却对象。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制冷剂保持部71,该制冷剂保持部71设置于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R、4G、4B,保持制冷剂W。因此,能够在制冷剂W气化之前预先利用制冷剂保持部71相对于光调制单元4R、4G、4B保持传送到光调制单元4R、4G、4B的制冷剂W。由此,容易没有浪费地利用所生成的制冷剂W,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装置10的冷却性能。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制冷剂保持部71安装在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R、4G、4B的表面上,并且是多孔材料制的。而且,从层叠方向的制冷剂保持部71侧观察,制冷剂保持部71中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因此,容易从制冷剂保持部71的露出部分使制冷剂W气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装置10的冷却性能。此外,制冷剂保持部71是多孔材料制的,因此,容易利用虹吸现象使制冷剂W均匀地遍及设置有制冷剂保持部71的冷却对象的表面上,容易进一步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此外,例如,在利用粘接剂将制冷剂保持部71固定于保持框架80的情况下,有时粘接剂被制冷剂保持部71吸收,堵塞多孔材料制的制冷剂保持部71的孔。因此,有时制冷剂W难以被制冷剂保持部71吸收,难以利用制冷剂保持部71保持制冷剂W。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固定部件72,该固定部件72在与保持框架80之间夹住制冷剂保持部71进行固定。因此,能够在不使粘接剂附着于制冷剂保持部71的情况下,将制冷剂保持部71固定于保持框架80。由此,能够抑制难以利用制冷剂保持部71保持制冷剂W。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72是金属制的。因此,固定部件72的导热率较高且容易被冷却。因此,容易通过来自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和制冷剂W的气化使固定部件72的温度下降,容易进一步对与固定部件72接触的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制冷剂保持部71设置在保持框架80的供光入射到光调制装置4GP侧的表面上。因此,能够抑制从制冷剂保持部71气化后的制冷剂W的水蒸气对从光调制装置4GP向光合成光学系统5射出的光带来影响。由此,能够抑制在从投影仪1投射的图像中产生噪声。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制冷剂保持部71设置有连结部73a、73b,该连结部73a、73b分别设置于设置有多个的光调制单元4R、4G、4B,将多个制冷剂保持部71彼此相互连结。因此,通过使制冷剂传送部50与1个制冷剂保持部71连接,能够还向其它制冷剂保持部71传送制冷剂W。由此,能够简单地引绕投影仪1内部的制冷剂传送部50。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连结部73a、73b设置有包覆部74,该包覆部74覆盖连结部73a。因此,能够抑制沿连结部73a、73b移动的制冷剂W在连结部73a、73b中气化。由此,能够抑制制冷剂W气化而无助于冷却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R、4G、4B,能够抑制所生成的制冷剂W变得浪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连结部73a、73b同样地包覆连接部54。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在传送到冷却对象的期间内制冷剂W气化。因此,能够将制冷剂W有效地传送到冷却对象,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所生成的制冷剂W变得浪费。连接部54和连结部73a、73b例如可以利用管等包覆周围。此外,连接部54和连结部73a、73b也可以对表面实施抑制气化的涂敷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下述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通过对与上述相同的结构适当标注相同的标号等而省略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10是示出本变形例的制冷剂生成部12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在本变形例中,吸湿管道121的吸湿流道部121b与图4所示的吸湿流道部21b不同,如图10所示,与第1方向D1垂直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本变形例的制冷剂生成部120还具有第2吸湿管道129。第2吸湿管道129具有第2吸湿流道部129b。第2吸湿流道部129b与第3方向D3垂直,并且在与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双方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第2吸湿流道部129b在吸湿流道部121b与放湿流道部25b交叉的部分处与吸湿流道部121b和放湿流道部25b交叉。空气AR1a流入到第2吸湿管道129。空气AR1a例如是利用与第1送风装置60不同的送风装置从投影仪的外部吸入的空气。
本变形例的吸湿放湿部件140固定于吸湿流道部121b、放湿流道部25b和第2吸湿流道部129b交叉的部分的内部。吸湿放湿部件140例如是在第3方向D3上延伸的正六棱柱。吸湿放湿部件140填充到各流道部交叉的部分的内部,将吸湿流道部121b的内部、放湿流道部25b的内部和第2吸湿流道部129b的内部彼此切断。吸湿放湿部件140是在第3方向D3上层叠第1层41、第2层42和第3层143而构成的。第1层41、第2层42和第3层143分别各设置有多个(在图中为各设置有2个)。依次交替地层叠有第1层41、第2层42和第3层143。
第3层143具有在第2吸湿流道部129b延伸的方向上贯穿第3层143的无数的贯通孔143a,能够供空气经由贯通孔143a在第2吸湿流道部129b延伸的方向上流通。第3层143的贯通孔143a的第2吸湿流道部129b的延伸方向两侧的端部朝第2吸湿流道部129b的内部开口。第3层143经由贯通孔143a使空气AR1a通过,由此,吸收空气AR1a中包含的水蒸气。
根据本变形例,吸湿放湿部件140具有第1层41和第3层143,作为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的层。因此,能够使吸湿放湿部件140从空气AR1和空气AR1a吸收水分。由此,容易使吸湿放湿部件140吸收水分,能够适当地生成制冷剂W。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构成为存在相邻地层叠作为吸收水分的层的第1层41和第3层143的部位,但不限于此。层叠各层的顺序、各层的数量等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交替地层叠作为吸收水分的层的第1层41或第3层143中的任意一个层与作为释放水分的层的第2层42。此外,还可以连续地层叠多个相同的层。此外,除了第2层42以外,还可以设置释放水分的层。
此外,设第1层41和第2层42中的空气流通的方向为相互垂直的方向,但不限于此。第1层41和第2层42中的空气流通的方向只要相互交叉,则没有特别限定。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生成部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另外,有时通过对与上述相同的结构适当标注相同的标号等而省略说明。图11和图12是示意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生成部220的概略结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制冷剂生成部220具有循环管道226、缓冲部293、流道切换部290a、290b和第3送风装置260。循环管道226具有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第1流道部226b、第2流道部226c、第3流道部226d和第4流道部226e。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延伸的一个方向称作“第4方向D4”,在图11和图12中用D4轴表示。此外,在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中,将D4轴的负侧(-D4侧)称作“上游侧”、D4轴的正侧(+D4侧)称作“下游侧”。
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的第4方向D4的两端部开口。在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的内部固定有吸湿放湿部件240。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湿放湿部件240是具有吸湿放湿性的多孔材料制的,能够供空气在第4方向D4上流通。
第1流道部226b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的上游侧(-D4侧)的端部连接。第1流道部226b具有第1开口226f,该第1开口226f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的上游侧的端部连接。来自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流入到第1流道部226b。流入到第1流道部226b的空气AR1朝向第1开口226f流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送风装置60经由第1流道部226b的内部而朝向第1开口226f送出空气AR1。
第2流道部226c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的上游侧(-D4侧)的端部连接。第2流道部226c具有第2开口226g,该第2开口226g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的上游侧的端部连接。第2流道部226c的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与热交换部30连接。在第2流道部226c的内部配置有加热主体部22a。
第1流道部226b和第2流道部226c各自的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连接的一侧侧的端部在与第4方向D4垂直的方向(图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朝向上游侧(-D4侧)呈Y字状地分支成两岔。第1流道部226b和第2流道部226c各自的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连接的一侧的端部彼此连接。
第3流道部226d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的下游侧(+D4侧)的端部连接。第3流道部226d具有第3开口226h,该第3开口226h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的下游侧的端部连接。第3流道部226d的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例如延伸至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R、4G、4B。
第4流道部226e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的下游侧(+D4侧)的端部连接。第4流道部226e具有第4开口226i,该第4开口226i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的下游侧的端部连接。第4流道部226e的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与热交换部30连接。由此,第2流道部226c和第4流道部226经由热交换部30连接。在第4流道部226e的内部配置有第2送风装置23。
如图12所示,利用第2送风装置23使空气AR2流入到第4流道部226e的内部。第4流道部226e内部的空气AR2经由热交换部30而流入到第2流道部226c。流入到第2流道部226c的空气AR2朝向第2开口226g流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送风装置23经由第2流道部226c的内部而朝向第2开口226g送出空气AR2。
第3流道部226d和第4流道部226e各自的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连接的一侧的端部在与第4方向D4垂直的方向(图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朝向下游侧(+D4侧)呈Y字状地分支成两岔。第3流道部226d和第4流道部226e各自的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连接的一侧的端部彼此连接。在图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第4流道部226e配置有第3流道部226d的一侧(图的左侧)与相对于第2流道部226c配置有第1流道部226b的一侧相同。
流道切换部290a具有:铰链部292a,其设置在第1流道部226b与第2流道部226c的连接部分处的角部的内侧面上;以及封闭盖部291a,其在循环管道226的内部以铰链部292a为支点转动。封闭盖部291a进行转动,由此,切换如图11所示封闭第2开口226g的状态和如图12所示封闭第1开口226f的状态。由此,流道切换部290a以能够切换的方式封闭第1开口226f和第2开口226g中的一方。
流道切换部290b具有:铰链部292b,其设置在第3流道部226d与第4流道部226e的连接部分处的角部的内侧面上;以及封闭盖部291b,其在循环管道226的内部以铰链部292b为支点转动。封闭盖部291b进行转动,由此,切换如图11所示封闭第4开口226i的状态和如图12所示封闭第3开口226h的状态。由此,流道切换部290b以能够切换的方式封闭第3开口226h和第4开口226i中的一方。
在图11中示出利用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2开口226g且利用流道切换部290b封闭第4开口226i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第1开口226f和第3开口226h敞开,连接第1流道部226b、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和第3流道部226d而构成吸湿路径228。由此,流入到第1流道部226b的来自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从第1开口226f流入到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在第4方向D4上通过吸湿放湿部件240,从第3开口226h流入到第3流道部226d。
如上所述,第3流道部226d延伸至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R、4G、4B,因此,流入到第3流道部226d的空气AR1送出到作为冷却对象的光调制单元4R、4G、4B。即,在利用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2开口226g并敞开第1开口226f的情况下,从第1送风装置60送出的空气AR1从第1开口226f流入到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而通过吸湿放湿部件240,送出到冷却对象。
另一方面,在图12中示出利用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1开口226f且利用流道切换部290b封闭第3开口226h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连接第2流道部226c、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第4流道部226e和热交换部30而构成循环路径227。由此,由第2送风装置23送出的空气AR2从第4流道部226e经由热交换部30流入到第2流道部226c,从第2开口226g流入到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而且,空气AR2在第4方向D4上通过吸湿放湿部件240,从第4开口226i再次返回到第4流道部226e,进入第2送风装置23。
这样,在利用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1开口226f并敞开第2开口226g的情况下,从第2送风装置23送出的空气AR2从第2开口226g流入到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而通过吸湿放湿部件240,流入到热交换部30。循环路径227被密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道切换部290a根据从第1送风装置60朝向第1开口226f送出的空气AR1的流量和从第2送风装置23朝向第2开口226g送出的空气的流量,切换第1开口226f和第2开口226g的封闭。
在从第1送风装置60朝向第1开口226f送出的空气AR1的流量比从第2送风装置23朝向第2开口226g送出的空气AR2的流量大的情况下,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2开口226g。例如,当从图12所示的状态起增大朝向第1开口226f送出的空气AR1的流量时,由空气AR1施加到封闭盖部291a的力变大。而且,当空气AR1的流量大于空气AR2的流量时,由空气AR1施加到封闭盖部291a的力比由空气AR2施加到封闭盖部291a的力大。由此,如图11所示,封闭着第1开口226f的封闭盖部291a以铰链部292a为中心转动,封闭第2开口226g。
另一方面,在从第2送风装置23朝向第2开口226g送出的空气AR2的流量比从第1送风装置60朝向第1开口226f送出的空气AR1的流量大的情况下,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1开口226f。例如,当从图11所示的状态起增大朝向第2开口226g送出的空气AR2的流量时,由空气AR2施加到封闭盖部291a的力变大。而且,当空气AR2的流量比空气AR1的流量大时,由空气AR2施加到封闭盖部291a的力比由空气AR1施加到封闭盖部291a的力大。由此,如图12所示,封闭着第2开口226g的封闭盖部291a以铰链部292a为中心转动,封闭第1开口226f。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来自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的流量和来自第2送风装置23的空气AR2的流量,能够在第1开口226f与第2开口226g之间切换由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的开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送风装置60和第2送风装置23被控制成从第1送风装置60放出的空气AR1的流量与从第2送风装置23放出的空气AR2的流量的合计恒定。因此,例如,在如上所述使空气AR1的流量和空气AR2的流量中的一方增加的情况下,另一方的空气的流量伴随一方的空气的流量增加而减少。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封闭第2开口226g和第4开口226i并敞开第1开口226f和第3开口226h的情况下,以使来自第2送风装置23的空气AR2的流量为0,即使来自第2送风装置23的送风停止的方式控制各空气的流量。
流道切换部290b与上述的流道切换部290a的切换连动。具体而言,在流道切换部290a从封闭第1开口226f的状态切换到封闭第2开口226g的状态的情况下,流道切换部290b从封闭第3开口226h的状态切换到封闭第4开口226i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流道切换部290a从封闭第2开口226g的状态切换到封闭第1开口226f的状态的情况下,流道切换部290b从封闭第4开口226i的状态切换到封闭第3开口226h的状态。
缓冲部293设置在连接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与第1流道部226b的角部的内侧面、连接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与第2流道部226c的角部的内侧面、连接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与第3流道部226d的角部的内侧面以及连接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与第4流道部226e的角部的内侧面上。缓冲部293是弹性部件。缓冲部293例如是橡胶制的。各缓冲部293与封闭各开口的状态下的封闭盖部291a、291b的前端部接触。
第3送风装置260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第3送风装置260只要能够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轴流风扇,也可以是离心风扇。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流道切换部290a的切换来控制第3送风装置260。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在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1开口226f并敞开第2开口226g的情况下,第3送风装置260将空气AR3送出到热交换部30,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在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2开口226g并敞开第1开口226f的情况下,第3送风装置260停止送风,停止热交换部30的冷却。
由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上述的各送风装置。未图示的控制部可以是控制除了投影仪的制冷剂生成部以外的部分的控制部,也可以是另外设置于制冷剂生成部220的控制部。
首先,控制部通过使从第1送风装置60向第1流道部226b流入的空气AR1的流量比从第2送风装置23向第2流道部226c流入的空气AR2的流量大,切换流道切换部290a、290b,如图11所示,处于封闭第2开口226g和第4开口226i并敞开第1开口226f和第3开口226h的状态。由此,构成吸湿路径228,使来自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通过吸湿放湿部件240。因此,空气AR1中包含的水蒸气被吸湿放湿部件240吸收。
接着,控制部通过使从第2送风装置23向第2流道部226c流入的空气AR2的流量比从第1送风装置60向第1流道部226b流入的空气AR1的流量大,切换流道切换部290a、290b,如图12所示,处于封闭第1开口226f和第3开口226h并敞开第2开口226g和第4开口226i的状态。由此,构成密闭的循环路径227,由加热主体部22a加热后的空气AR2通过吸湿放湿部件240。因此,被吸湿放湿部件240吸收的水分释放到空气AR2。从吸湿放湿部件240释放水分后的空气AR2流入到热交换部30。
控制部切换流道切换部290a、290b而处于如图12所示的状态,并且,控制第3送风装置260以将空气AR3送出到热交换部30。由此,可在热交换部30的内部对空气AR2进行冷却而生成制冷剂W。
然后,控制部通过使从第1送风装置60向第1流道部226b流入的空气AR1的流量比从第2送风装置23向第2流道部226c流入的空气AR2的流量大,切换流道切换部290a、290b而再次处于图11所示的状态。由此,使吸湿放湿部件240再次吸收空气AR1中包含的水蒸气。这时,控制部使第3送风装置260停止。
如上所述,控制部控制第1送风装置60和第2送风装置23,利用流道切换部290a、290b每隔规定时间交替地切换图11所示的状态和图12所示的状态。由此,通过吸湿放湿部件240的空气在空气AR1与空气AR2之间切换,交替地反复吸湿和放湿,由此,生成制冷剂W。
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流道切换部290a,该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连接的第1开口226f和第2开口226g中的一方。因此,能够利用流道切换部290a将第1开口226f和第2开口226g切换成封闭和敞开,能够将流入到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的空气切换成来自使吸湿放湿部件240吸收水分的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和来自从吸湿放湿部件240释放水分的第2送风装置23的空气AR2。由此,对固定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内部的吸湿放湿部件240交替地反复吸湿和放湿,由此,能够生成制冷剂W。
此外,可将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连接的流道部切换成第1流道部226b和第2流道部226c,因此,在供来自第2送风装置23的空气AR2流动的第2流道部226c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连接的情况下,无需将供来自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流动的第1流道部226b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连接。因此,在连接供来自第2送风装置23的空气AR2流动的第2流道部226c与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而构成循环路径227的情况下,容易封闭循环路径227。因此,能够抑制从第2送风装置23送出的空气AR2的湿度下降,能够适当地生成制冷剂W。此外,能够抑制异物进入循环路径227内。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流道切换部290a根据从第1送风装置60朝向第1开口226f送出的空气AR1的流量和从第2送风装置23朝向第2开口226g送出的空气AR2,切换第1开口226f和第2开口226g的封闭。因此,能够与从各送风装置放出的空气的流量对应地适当选择流入到吸湿放湿流道部226a的空气。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第1送风装置60朝向第1开口226f送出的空气AR1的流量比从第2送风装置23朝向第2开口226g送出的空气AR2的流量大的情况下,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2开口226g。此外,在从第2送风装置23朝向第2开口226g送出的空气AR2的流量比从第1送风装置60朝向第1开口226f送出的空气AR1的流量大的情况下,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1开口226f。因此,能够利用各空气的流量差对流道切换部290a施加力,容易地切换流道切换部290a。由此,无需另外设置驱动部等以切换流道切换部290a,能够降低制冷剂生成部220的功耗。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利用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2开口226g并敞开第1开口226f的情况下,从第1送风装置60送出的空气AR1通过吸湿放湿部件240,送出到冷却对象。因此,更加容易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送风装置60和第2送风装置23被控制成从第1送风装置60放出的空气AR1的流量与从第2送风装置23放出的空气AR2的流量的合计恒定。因此,容易使从第1送风装置60和第2送风装置23产生的噪声的大小恒定。由此,即使在控制第1送风装置60和第2送风装置23而进行了上述的流道切换部290a的切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噪声的大小发生变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的第3送风装置260。因此,能够在不引导从第1送风装置60放出的空气AR1的情况下,容易地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根据流道切换部290a的切换来控制第3送风装置260。因此,例如,能够在利用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1开口226f并敞开第2开口226g的情况下,使空气AR3从第3送风装置260放出而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在利用流道切换部290a封闭第2开口226g并敞开第1开口226f的情况下,使第3送风装置260停止。由此,能够在来自第2送风装置23的空气AR2流入到热交换部30的情况下,选择性地驱动第3送风装置260。因此,能够减少第3送风装置260的功耗。此外,由于可在吸湿放湿部件240从来自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吸收水分时使第3送风装置260停止,因此,能够在不从第3送风装置260产生噪声的情况下,减少从投影仪产生的噪声。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缓冲部293,该缓冲部293在封闭盖部291a、291b封闭各开口时,与封闭盖部291a、291b的前端部接触。因此,即使封闭盖部291a、291b以较大的速度转动,也能够利用缓冲部293吸收与循环管道226的内侧面碰撞时的冲击。由此,能够抑制在对流道切换部290a、290b进行了切换时,封闭盖部291a、291b与循环管道226的内侧面碰撞而产生噪声。此外,缓冲部293是弹性部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密封封闭盖部291a、291b与循环管道226的内侧面之间。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密封循环路径22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将从第1送风装置60放出的空气AR1的一部分送出到热交换部30,对热交换部30进行冷却。在该结构中,例如,从第1送风装置60放出的空气AR1中的一部分通过与第1流道部226b不同的流道而喷射到热交换部30。在该结构中,也可以不设置第3送风装置260。
此外,第1送风装置60、第2送风装置23和第3送风装置260可以被控制成来自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的流量、来自第2送风装置23的空气AR2的流量以及来自第3送风装置260的空气AR3的流量的合计恒定。根据该结构,更加容易使从投影仪产生的噪声恒定。此外,也可以在来自第1送风装置60的空气AR1通过吸湿放湿部件240的期间内,不使第3送风装置260停止。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从第3送风装置260放出的空气AR3的流量比来自第2送风装置23的空气AR2通过吸湿放湿部件240的期间更低。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与上述的流道切换部290a同样,利用空气的流量差来切换流道切换部290b。此外,流道切换部290a、290b也可以具有使封闭盖部291a、291b转动的驱动部。在该情况下,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驱动部以切换流道切换部290a、290b。
此外,在图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第4流道部226e配置有第3流道部226d的一侧也可以是相对于第2流道部226c配置有第1流道部226b的一侧的相反侧。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吸湿放湿部件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吸湿放湿部件的形状可以与配置吸湿放湿部件的流道部的截面形状对应地适当确定。
此外,由制冷剂生成部生成的制冷剂只要能够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则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不是水。此外,制冷剂传送部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制冷剂传送部只要能够将制冷剂传送到冷却对象,则没有特别限定。制冷剂传送部也可以具有传送制冷剂的泵以及供由泵传送的制冷剂通过的配管。此外,制冷剂传送部例如也可以利用重力将制冷剂传送到冷却对象。
此外,冷却促进部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冷却促进部只要能够促进传送到冷却对象的制冷剂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冷却促进部的制冷剂保持部也可以是通过加工等形成在冷却对象的表面上的细微凹凸。在该情况下,可利用凹凸保持制冷剂。此外,制冷剂保持部也可以是设置在冷却对象的表面上的亲水性涂层等。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加热部不限于上述结构。加热部也可以是与吸湿放湿部件接触而对吸湿放湿部件进行加热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加热部也可以不对通过吸湿放湿部件之前的空气进行加热。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设冷却对象为光调制单元,但不限于此。冷却对象也可以包含光调制装置、光调制单元、光源装置、对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的波长转换元件、对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扩散的扩散元件以及对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的偏振方向进行转换的偏振转换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根据该结构,能够与上述同样地对投影仪的各部进行冷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透射型投影仪的情况的例子,但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反射型投影仪。这里,“透射型”是指包含液晶面板等的光调制装置使光透过的类型。“反射型”是指光调制装置对光进行反射的类型。另外,光调制装置不限于液晶面板等,也可以是使用例如微镜的光调制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使用3个光调制装置的投影仪的例子,但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仅使用1个光调制装置的投影仪、使用4个以上的光调制装置的投影仪。
此外,上述说明的各结构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Claims (12)

1.一种投影仪,其具有冷却对象,其特征在于,该投影仪具有:
光源装置,其射出光;
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号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进行调制;
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以及
冷却装置,其通过使制冷剂变化成气体,对所述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所述冷却装置具有:
制冷剂生成部,其生成所述制冷剂;以及
制冷剂传送部,其朝向所述冷却对象传送所生成的所述制冷剂,
所述制冷剂生成部具有:
吸湿放湿部件;
第1送风装置,其向所述吸湿放湿部件送出所述投影仪的外部的空气;
热交换部,其与所述制冷剂传送部连接;
加热部,其对所述吸湿放湿部件进行加热;以及
第2送风装置,其向所述热交换部送出所述吸湿放湿部件的由所述加热部加热后的部分的周围的空气,
所述热交换部通过被冷却,从流入到所述热交换部的空气生成所述制冷剂,
所述吸湿放湿部件被固定,
所述吸湿放湿部件是层叠能够供空气在第1方向上流通的第1层和能够供空气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流通的第2层而构成的,
所述第1送风装置使空气沿着所述第1方向通过所述第1层,
所述第2送风装置使空气沿着所述第2方向通过所述第2层而送出到所述热交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层和所述第2层分别设置有多个,
所述吸湿放湿部件是交替地层叠所述第1层和所述第2层而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部被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放出并通过所述第1层后的空气冷却。
4.一种投影仪,其具有冷却对象,其特征在于,该投影仪具有:
光源装置,其射出光;
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号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进行调制;
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以及
冷却装置,其通过使制冷剂变化成气体,对所述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所述冷却装置具有:
制冷剂生成部,其生成所述制冷剂;以及
制冷剂传送部,其朝向所述冷却对象传送所生成的所述制冷剂,
所述制冷剂生成部具有:
吸湿放湿部件;
第1送风装置,其向所述吸湿放湿部件送出所述投影仪的外部的空气;
热交换部,其与所述制冷剂传送部连接;
加热部,其对所述吸湿放湿部件进行加热;以及
第2送风装置,其向所述热交换部送出所述吸湿放湿部件的由所述加热部加热后的部分的周围的空气,
所述热交换部通过被冷却,从流入到所述热交换部的空气生成所述制冷剂,
所述吸湿放湿部件被固定,
所述制冷剂生成部还具有:
吸湿放湿流道部,在其内部固定有所述吸湿放湿部件;
第1流道部,其具有与所述吸湿放湿流道部连接的第1开口;
第2流道部,其具有与所述吸湿放湿流道部连接的第2开口;以及
流道切换部,其以能够切换的方式封闭所述第1开口和所述第2开口中的一方,
所述第1送风装置经由所述第1流道部的内部而朝向所述第1开口送出空气,
所述第2送风装置经由所述第2流道部的内部而朝向所述第2开口送出空气,
在利用所述流道切换部封闭所述第2开口并敞开所述第1开口的情况下,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从所述第1开口流入到所述吸湿放湿流道部并通过所述吸湿放湿部件,
在利用所述流道切换部封闭所述第1开口并敞开所述第2开口的情况下,从所述第2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从所述第2开口流入到所述吸湿放湿流道部并通过所述吸湿放湿部件,流入到所述热交换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道切换部根据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朝向所述第1开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量和从所述第2送风装置朝向所述第2开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量,切换所述第1开口和所述第2开口的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朝向所述第1开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量比从所述第2送风装置朝向所述第2开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量大的情况下,所述流道切换部封闭所述第2开口,
在从所述第2送风装置朝向所述第2开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量比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朝向所述第1开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量大的情况下,所述流道切换部封闭所述第1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在利用所述流道切换部封闭所述第2开口并敞开所述第1开口的情况下,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通过所述吸湿放湿部件,送出到所述冷却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第1送风装置和所述第2送风装置被控制成从所述第1送风装置放出的空气的流量与从所述第2送风装置放出的空气的流量的合计恒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制冷剂生成部还具有第3送风装置,该第3送风装置对所述热交换部进行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流道切换部的切换来控制所述第3送风装置。
11.一种投影仪,其具有冷却对象,其特征在于,该投影仪具有:
光源装置,其射出光;
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号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进行调制;
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以及
冷却装置,其通过使制冷剂变化成气体,对所述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所述冷却装置具有:
制冷剂生成部,其生成所述制冷剂;以及
制冷剂传送部,其朝向所述冷却对象传送所生成的所述制冷剂,
所述制冷剂生成部具有:
吸湿放湿部件;
第1送风装置,其向所述吸湿放湿部件送出所述投影仪的外部的空气;
热交换部,其与所述制冷剂传送部连接;
加热部,其对所述吸湿放湿部件进行加热;以及
第2送风装置,其向所述热交换部送出所述吸湿放湿部件的由所述加热部加热后的部分的周围的空气,
所述热交换部通过被冷却,从流入到所述热交换部的空气生成所述制冷剂,
所述吸湿放湿部件被固定,
所述第2送风装置使空气通过所述吸湿放湿部件而送出到所述热交换部,
所述加热部具有:
加热主体部,其对通过所述吸湿放湿部件之前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
所述第2送风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制冷剂生成部具有供从所述第2送风装置放出的空气循环的循环路径,
所述循环路径穿过所述吸湿放湿部件和所述热交换部。
CN201811588135.9A 2017-12-27 2018-12-25 投影仪 Active CN1099760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0700 2017-12-27
JP2017250700A JP6992502B2 (ja) 2017-12-27 2017-12-27 プロジェク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6072A CN109976072A (zh) 2019-07-05
CN109976072B true CN109976072B (zh) 2022-04-01

Family

ID=66950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8135.9A Active CN109976072B (zh) 2017-12-27 2018-12-25 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5414B2 (zh)
JP (1) JP6992502B2 (zh)
CN (1) CN1099760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201303A (ja) * 2019-06-06 2020-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20201426A (ja) 2019-06-12 2020-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874792B2 (ja) * 2019-07-19 2021-05-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919689B2 (ja) * 2019-09-20 2021-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223281B2 (ja) * 2019-09-24 2023-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358978B2 (ja) * 2019-12-25 2023-10-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334765B2 (ja) * 2021-07-28 2023-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透過型液晶パネル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7914A (ja) * 2004-08-09 2006-02-16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CN1867863A (zh) * 2003-10-10 2006-11-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JP2016200653A (ja) * 2015-04-08 2016-1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TW201643539A (zh) * 2015-04-08 2016-12-16 Seiko Epson Corp 投影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0403Y2 (ja) * 1978-09-20 1983-04-2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調機用風路切換弁
JPH0871355A (ja) * 1994-08-31 1996-03-19 Natl House Ind Co Ltd 除湿装置
JP4407082B2 (ja) 2000-07-21 2010-02-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発熱体の冷却システムおよび熱管理システム
JP2002115868A (ja) 2000-07-31 2002-04-19 Mitsubishi 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 デシカント空調システム
JP3583062B2 (ja) 2000-09-29 2004-10-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素子および投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224530A (ja) 2001-01-31 2002-08-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複合デシカント材、および複合デシカント材を用いた固定デシカント器、および固定デシカント器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2002253924A (ja) * 2001-03-05 2002-09-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デバイスとこの除湿デバイスを使用する除湿装置
JP2002267306A (ja) 2001-03-08 2002-09-18 Hitachi Ltd 冷風発生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乾式加工装置
JP2002372748A (ja) * 2001-06-15 2002-12-26 Minolta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
JP4419646B2 (ja) * 2004-03-30 2010-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7103830A (ja) * 2005-10-07 2007-04-19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
JP4773260B2 (ja) 2006-04-25 2011-09-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却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5180525B2 (ja) * 2007-07-02 2013-04-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09224406A (ja) 2008-03-13 2009-10-01 Fujitsu Ltd 排熱利用システム
JP2009222998A (ja) * 2008-03-17 2009-10-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
EP2273308A4 (en) * 2008-03-28 2014-04-02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PROJECTION IMAGE DISPLAY UNIT
JP2010107751A (ja) 2008-10-30 2010-05-13 Hitachi Ltd プロジェクタ
JP2010113204A (ja) * 2008-11-07 2010-05-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5609213B2 (ja) 2010-04-01 2014-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3198861A (ja) 2012-03-23 2013-10-03 Shimizu Corp デシカントエレメント
JP2015001686A (ja) * 2013-06-18 2015-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252733B2 (ja) 2013-08-09 2017-12-27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デシカント式車両空調装置
JP6160373B2 (ja) * 2013-09-03 2017-07-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JP2015194716A (ja) * 2014-03-17 2015-1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
US10184699B2 (en) * 2014-10-27 2019-01-22 Ebullient, Inc. Fluid distribution unit for two-phase cooling system
JP7031373B2 (ja) * 2018-03-01 2022-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7863A (zh) * 2003-10-10 2006-11-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JP2006047914A (ja) * 2004-08-09 2006-02-16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JP2016200653A (ja) * 2015-04-08 2016-1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TW201643539A (zh) * 2015-04-08 2016-12-16 Seiko Epson Corp 投影機
CN107430323A (zh) * 2015-04-08 2017-1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17263A (ja) 2019-07-18
US20190196313A1 (en) 2019-06-27
CN109976072A (zh) 2019-07-05
JP6992502B2 (ja) 2022-01-13
US10705414B2 (en)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6072B (zh) 投影仪
CN110007549B (zh) 投影仪
CN109976071B (zh) 投影仪
US11029588B2 (en) Projector
US10514594B2 (en) Projector
CN111694207B (zh) 投影仪
CN112213905B (zh) 投影仪
CN111999971B (zh) 投影仪
CN111694206A (zh) 投影仪
JP2020201303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2213904B (zh) 投影仪
CN112631049B (zh) 投影仪
JP2022148079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22071452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21103229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21063961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