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7863A - 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7863A
CN1867863A CNA2004800297493A CN200480029749A CN1867863A CN 1867863 A CN1867863 A CN 1867863A CN A2004800297493 A CNA2004800297493 A CN A2004800297493A CN 200480029749 A CN200480029749 A CN 200480029749A CN 1867863 A CN1867863 A CN 1867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tream
housing
heat transmission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297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5739C (zh
Inventor
濑户毅
高城邦彦
木下悟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67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7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57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573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4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multiple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02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04N9/3105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all colours simultaneously, e.g. by using two or more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其具备:射出光的光源装置(10),构成用于对光源装置(10)的射出光进行调制或进行合成的光学系统的光学构成部(20),投影来自光学构成部(20)的射出光的投影部(30),使用于对光源装置(10)进行冷却的冷却流体进行流通的流路(55),和构成外装的壳体(70)。流路(55)具有连接到光源装置(10)的连接流路(13,16),和与连接流路(13,16)连续的散热用流路(50)。散热用流路(50)设置于壳体(70)。由此,能够提供不使用风扇而以自然空气冷却使冷却效率提高的投影机。

Description

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机,详细地是涉及为了对光源装置进行冷却而使冷却流体进行循环的投影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投影机的高亮度化和小型化不断发展,装置内的热密度相比于从前有所上升。为此,对于对是热产生源的光源装置、或接受光源装置的射出光而发热的光阀等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特别需要冷却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其中,在将是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LED)用于光源装置的投影机中,也是同样的状况,需要冷却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已经提出如下照明装置:其在将是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LED)用于光源装置的投影机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排列多个LED元件的LED阵列面板,对照射面上的光的强度分布为均匀的照明光进行输出,而作为投影机的光源(特开2002-374004号公报)。
并且,已经提出如下装置:其在采用阴极射线管的投影机的情况下,通过接近于对图像进行显示的阴极射线管的表面而设置冷却槽,在其内部填充冷却用液体,并通过循环机构使冷却用液体在冷却槽中进行循环,而降低阴极射线管的温度(特开平8-242463号公报)。
另外,还提出如下装置:在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到液晶面板并将液晶面板的显示像投影到屏幕的液晶投影机的情况下,在两面形成有面积比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大的透明部的容器内封入通过热而气化的透明冷却介质。然后,在该容器内,设置具有使吸收热量后气化的冷却介质再度液化并散热到容器外的气化制冷剂收容室的冷却器,通过在该冷却器的一面配置液晶面板,而使在液晶面板中产生的热进行冷却(实开平1-75288号公报)。
可是,依照特开平8-242463号公报,作为循环机构,使用金属管或散热板而使热量散热、冷却,如果使用冷却风扇进行冷却,则因为必需在构成投影机的外装的壳体的内部设置冷却风扇,而存在投影机太大型化的问题。并且,由于使用风扇,存在关于投影机的噪音也产生限制的问题。而且,依照实开平1-75288号公报,由于用于对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风扇处在壳体内,通过风扇使壳体内的热散热到壳体外,故在光源装置中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的情况下,存在关于投影机的小型化和噪音而产生限制的问题。
并且,依照特开平8-242463号公报,在不采用冷却风扇的情况下,利用在壳体内部的自然空气冷却而进行冷却,在使用阴极射线管的情况下,因为阴极射线管的发热量大,能确保与壳体内部的温度差所以能够冷却。相对于此,在光源装置中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的情况下,相比较于阴极射线管的发热量,发热量本身就小,另一方面因为需要更低地保持光源装置本身的温度,所以在温度变高的壳体内部的自然空气冷却方面,存在进行循环的液体的温度和壳体内部的温度差小而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不使用风扇通过自然空气冷却而使冷却效率提高的投影机。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射出光的光源装置,构成用于对光源装置的射出光进行调制或合成的光学系统的光学构成部,投影来自光学构成部的射出光的投影部,用于对光源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流体所流通的流路,和构成外装的壳体;流路具有连接到光源装置的连接流路,和与该连接流路连续的散热用流路,在壳体上设置散热用流路。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散热用流路被设置于壳体上,所以可以进行利用外部气体的空气的流动(对流)的自然冷却。相比较于现有的散热用流路处于壳体内部的情况,可以使冷却效率提高。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使冷却流体在流路内进行循环的泵。
根据该投影机,通过采用泵,因为能够使冷却流体在流路内积极地流通并循环,所以可以使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散热用流路,由壳体和与该壳体接合的至少1个构件而构成;通过在壳体和构件间设置用于使冷却流体进行循环的空间而形成。
根据该投影机,能够一体地形成壳体和流路,因为壳体兼作流路的一部分,所以可以使冷却效率进一步提高。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散热用的散热片。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即使在壳体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流路的情况下通过散热片也能够将热量进行散热,所以可以使冷却效率提高。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使散热用流路突出于壳体的外表面而形成,并兼作散热用的散热片。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散热用流路,突出于壳体的外表面而设置,所以还积极地具有使来自冷却流体的热散热到外部空气的作为散热片的功能,可以使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与壳体的光源装置及光学构成部相对的位置设置维护用的开口部,并设置覆盖开口部的盖构件,在开口部的周围设置散热用流路。
根据该投影机,由于设置维护用的开口部,装配后的维护作业,即使不拆卸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也能够使用开口部而进行。因此,提高了维护作业的效率。而且,因为在开口部的周围设置散热用流路,所以即使在为了维护作业而拆卸盖构件时,也不必拆卸流路的连接。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壳体,至少由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而构成,在第1壳体构件上设置散热用流路,在第2壳体构件中设置光源装置和连接流路;在第1壳体构件的与光源装置及光学构成部相对的位置设置维护用的开口部,并设置覆盖开口部的盖构件,在开口部的周围设置散热用流路。
根据该投影机,在对第1壳体构件所具备的散热用流路和连接到第2壳体构件所具备的光源装置的连接流路进行连接的情况下,装配第1壳体构件侧和第2壳体构件侧之后,由于使用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的维护用的开口部而可以进行流路的连接作业,故作业效率提高了。并且,装配后的维护作业,因为即使不拆卸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同样地也能够使用开口部而进行,所以提高了维护作业的效率。而且,因为在开口部的周边设置散热用流路,所以即使在为了维护作业而拆卸盖构件时,也不必拆卸流路的连接。
如此地,通过采取设置开口部的方式,在维护时,无需进行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的拆卸。因此,无需为了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的拆卸,而在流路中使用塑料制或硅制的具有柔性的管。因为无需气体透过量大的柔性的管,所以也不存在冷却流体的蒸发消散等问题,并且,也不需要为了补充蒸发消散的冷却流体的储备容器。其,对于投影机的小型化的效果非常大。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壳体,至少由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而构成,在第1壳体构件处具备散热用流路、连接流路和光源装置。
根据该投影机,将流通冷却流体的流路和光源装置全部组装到第1壳体构件中。因此,在第1壳体构件中,组装成将连接流路和散热用流路连接了的状态。由此,因为无需在组装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之后再进行流路连接,所以能够更加提高流路连接的作业效率。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壳体,至少由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而构成,在第1壳体构件处具备散热用流路、连接流路、光源装置、光学构成部和投影部。
根据该投影机,有提高流路连接的作业效率的效果。
并且,在其效果之外,由于在第1壳体构件中具备光源装置、光学构成部及投影部,在直到来自光源装置的射出光到达投影部的光学系统中,在进行用于使光轴一致的光轴调整等的光学调整作业后的状态下,就能够将光源装置、光学构成部及投影部组装到第1壳体构件。并且反之,因为在将光源装置、光学构成部及投影部组装到第1壳体构件后的状态下也能进行光轴调整等的光学调整,所以在光学调整作业方面具有自由度,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壳体,至少由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而构成,在第1壳体构件处具备散热用流路、连接流路、光源装置和光学构成部,并在第2壳体构件中具备投影部;并具备定位机构,其在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的组装时,对光学构成部和投影部可以定位地对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定位。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在组装时,能够对第1壳体构件侧的光源装置及光学构成部和第2壳体构件侧的投影部进行定位,所以即使光学系统被分开到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也能够保持光轴等被光学调整后的位置关系。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壳体,至少由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而构成,在第1壳体构件中具备使冷却流体在流路内进行循环的泵。
根据该投影机,相比较于不使用泵而利用冷却流体的蒸发-凝结的循环,通过使用泵,因为能够使冷却流体在流路内积极地流通并循环,所以可以更加提高冷却效率。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第1壳体构件构成包括壳体的至少上面的上侧,第2壳体构件构成包括壳体的至少底面的下侧,在第1壳体构件上至少设置散热用流路。
根据该投影机,在第1壳体构件上,由于在是容易引起外部空气的对流的部位的上面和侧面设置冷却用的流路,自然冷却的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设置将在光学构成部产生的热传到连接流路的传热构件。
根据该投影机,即使在光阀等光学构成部由于光源的射出光而发热的情况下,因为其热量通过传热构件传到流路而被冷却,光学构成部不受热的影响,可以发挥本来的功能。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光源装置,具有发光元件或发光元件阵列作为光源。
根据该投影机,由于在光源装置中使用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或将发光二极管(LED)构成为阵列状的元件,能够小型化光源装置,能够有助于投影机的大幅度的小型化。另外,在光源装置中使用发光元件或发光元件阵列的情况下,虽然发热量不太大,但是因为需要更低地保持光源装置本身的温度,所以在温度变高的壳体内部的自然空气冷却中,进行循环的液体的温度和壳体内部的温度差小而冷却效率变低。从而,通过在壳体外表面设置散热用流路,可进行自然空气冷却。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光源装置,具备发光元件、粘接固定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基座、在发光元件基座对光源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流体的流入路和流出路;流入路和流出路,对于粘接固定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基座的面,大致平行地设置。
在此,作为发光元件,能够采用发光二极管(LED)。
根据该投影机,发光元件可以通过冷却流体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冷却,因为冷却流体的流入路和流出路,对于发光元件的粘接固定于发光元件基座的面大致平行地设置,在光源装置内冷却流体的流路被控制,冷却流体可顺畅地流动而能够提高冷却效果。
并且,通过冷却流体流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高效冷却发光元件。
如此地,因为能够减少冷却流体的流量,所以能够减少冷却流体的压力。由此,因为能够减少加在发光元件自身、将外部控制电路与发光元件进行电连接的连接部上的应力,所以能够长期维持光源装置的性能。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设置用于握持投影机主体的握持构件。
根据该投影机,由于在壳体上设置握持构件,能够通过握持握持构件而移动投影机。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具有用于握持投影机主体的握持部,并在握持部的周围具备散热用流路。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在壳体上具有握持部,并在其周围具备散热用流路,所以用户,握持握持构件就能够移动投影机,并且通过散热用流路,可以进行利用外部空气的流动的自然冷却,由此而能够对冷却流体进行冷却。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握持部设置用于握持投影机主体的握持构件。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在壳体上具有握持部,并在其握持部设置握持构件,所以用户,握持握持部就能够移动投影机,并且通过散热用流路,可以进行利用外部空气的流动的自然冷却,由此而能够对冷却流体进行冷却。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握持部设置维护用的开口部及覆盖开口部的盖构件。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在壳体的握持部设置维护用的开口部及盖构件,所以能够不对投影机的壳体进行拆卸或取下散热用流路而从开口部对投影机内部进行维护,并且,维护后,通过安装盖构件而握持握持部就能够移动投影机。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具有保持散热用流路的保持部;散热用流路,压入到保持部而固定。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散热用流路固定于保持部,冷却流体的热通过散热用流路而传导到壳体,所以能够对冷却流体进行冷却。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散热用流路,配置于保持部,通过由于高压流体而使散热用流路膨胀,而固定于保持部。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散热用流路更可靠地固定于保持部,冷却流体的热通过散热用流路而传导到壳体,所以能够对冷却流体进行冷却。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保持部和散热用流路之间,具备传导热量的热传导构件并将其固定。
根据该投影机,散热用流路的热量通过热传导构件更容易传导到壳体,使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散热用流路的保持构件,和在壳体上对保持构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保持构件,将散热用流路压入而被固定于保持部。
根据该投影机,散热用流路,因为由保持构件更可靠地保持固定于保持部,散热用流路的热量通过保持构件而传导到壳体,所以能够对冷却流体进行冷却。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保持构件及散热用流路,配置于保持部,通过高压流体而使散热用流路膨胀,由此而固定于保持部。
根据该投影机,散热用流路,通过保持构件更可靠地固定于保持部,散热用流路的热量通过保持构件而传导到壳体,能够对冷却流体进行冷却。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保持部和保持构件之间、保持构件和散热用流路之间的至少一方之间,具备传导热量的热传导构件并将其固定。
根据该投影机,相比较于不具备热传导构件的情况,散热用流路的热量通过热传导构件更容易传导到壳体,使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主体内部形成散热用流路。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在壳体的主体内部,形成散热用流路,所以冷却流体的热能够直接传导到壳体,可对冷却流体的热有效地进行冷却。
并且,因为不在投影机的外观面侧设置散热用流路,所以在壳体的形状、设置于壳体的外观面的各种开关面板、各种印刷等的设计中具有自由度。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主体内部插入散热用流路。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冷却流体的热有效地传导到壳体,所以能够对冷却流体的热进行冷却。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壳体,由主壳体构件和副壳体构件而构成,在主壳体构件的主体内部形成多个贯通孔;散热用流路,通过对合主壳体构件和副壳体构件而构成。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通过对合在内部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主壳体构件和副壳体构件而构成的散热用流路,冷却流体的热有效地传导到壳体,所以能够对冷却流体的热进行冷却。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主壳体构件的端部设置连接多个贯通孔的多个槽;散热用流路,通过对合主壳体构件和副壳体构件而构成。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通过对合在端部设置有连接多个贯通孔的多个槽的主壳体构件和副壳体构件所构成的散热用流路,冷却流体的热有效地传导到壳体,所以能够对冷却流体的热进行冷却。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副壳体构件,在对向于主壳体构件的多个贯通孔的位置处设置连接贯通孔的多个槽;散热用流路,通过对合主壳体构件和副壳体构件而构成。
根据该投影机,因为通过对合主壳体构件、和在对向于多个贯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贯通孔的多个槽的副壳体构件所构成的散热用流路,冷却流体的热被有效地传导到壳体,所以能够对冷却流体的热进行冷却。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第1壳体构件,包括壳体的上面及相对向的一组侧面;散热用流路,遍布第1壳体构件的上面及一组侧面而设置。
依照该构成,通过在第1壳体构件的、为容易发生外部的空气的对流的部位的上面及侧面设置冷却用的流路,使自然冷却的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第1壳体构件及散热用流路,为金属制。
依照该构成,通过外部空气的对流,可以从第1壳体构件及散热用流路双方散热到外部空气中,能够提高自然空气冷却的冷却效率。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发光元件浸渍于冷却流体中,流入路和流出路,在平面方向上夹着发光元件而在对向的位置处具备2对,并且,分别大致平行地配置,流入路和流出路相邻而具备,对于发光元件,在距流出路的直角方向距离,比距流入路的直角方向距离离开的位置处而具备。
依照该构成,因为冷却流体的流入路和流出路,夹着发光元件对向而设置,所以冷却流体边冷却发光元件边顺畅地流动排出。并且,因为流入路和流出路,相邻配置,冷却流体,流过发光元件的周围而从与流入路相邻的流出路排出,所以在光源装置内可顺畅地进行冷却流体的循环。
进而,流出路,因为按比流入路离开发光元件的距离而配置,所以例如,在发光元件基座的冷却流体所流动的部分的平面是圆形形状的情况下,流出路的流出口内侧的交叉部,由于形成比其他交叉部尖锐的角部,所以冷却流体,通过该角部,被分流成从流出路直接排出的流路、和沿发光元件的周围而进行旋转流动的流路。
通过如此地对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因为冷却流体沿发光元件的周围顺畅地流动,所以能够有效地进行发光元件的冷却。并且,由此,因为发光元件的温度分布变得均匀,所以难于产生热应力,能够防止在发光元件中产生变形、破坏而滑动,能够防止因热应力而引起的发光元件的劣化。
并且,冷却流体,例如,虽然通过泵等而流动起来,但由于冷却流体顺畅地流动,则为了得到相同冷却效果用少量流量即可,由此能够包括泵而使光源装置小型化。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发光元件浸渍于冷却流体中,流入路和流出路,在平面方向上夹着发光元件而对向的位置处具备1对,并且,分别平行地配置,对于发光元件,在距流出路的直角方向距离比距流入路的直角方向距离离开的位置处而具备。
依照该构成,相比较于前述的设置2对流入路和流出路的结构,虽然稍微减小光源装置的冷却效果,但是因为流入路和流出路是1对,所以能够简化结构,而进行小型化。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发光元件浸渍于冷却流体中,流入路和流出路,分别对向而具备,发光元件,在连结对向的流入路的直线和连结对向的流出路的直线交叉的位置处而具备。
依照该构成,冷却流体,向发光元件流入,接触发光元件之后,由于被发光元件分流成直角方向,沿发光元件流动后从流出路排出,冷却流体,因为沿发光元件顺畅地流动,所以能够得到前述的冷却效果和均匀的温度分布。并且,与将前述的流入路和流出路设置成平行的结构相比,通过将流入路、流出路,配置成十字状,能够将相邻的流入路、流出路的距离设定得大,还有容易制造的效果和容易小型化的效果。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流入路和流出路,在剖面方向上具备多个。
依照该构成,因为前述的流入路和流出路,在剖面方向上还设置多个,冷却流体,相比较于仅在平面方向上设置流入路、流出路的结构,因为能够增加流量,所以能够更加提高冷却效果和温度的均匀性。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粘接固定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基座的面上,形成冷却流体的导流路。
依照该构成,因为在发光元件基座上形成用于使冷却流体顺利流动、而且对流动方向进行引导的,例如,朝向发光元件而倾斜的放射状或圆弧状的槽或突起,所以能够自由地对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由此,能够提高冷却流体的流动性、循环性,更加提高冷却效果。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发光元件基座的周缘部具备冷却流体的流路,具备在该流路中进行流通的流入路和流出路。
依照该构成,因为能够对从发光元件传导热量的发光元件基座进行冷却,相比较于直接冷却前述的发光元件的结构,虽然冷却效果稍微减小,但是因为发光元件不直接接触冷却流体,所以冷却流体的压力不加到发光元件上,能够减少不纯物的侵入等所造成的发光元件的机械的、化学的、光学的特性的变化及经时变化。
并且,例如,在使流路形成为环状的情况下,冷却流体,因为沿发光元件基座的周围的该流路旋转地进行流动,所以能够顺畅地使冷却流体进行流动。由此,为了得到相同冷却效果用少量流量即可,能够包括泵而使光源装置小型化。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流入路和流出路,在平面方向上夹着发光元件而对向的位置处具备2对,并且,分别大致平行地配置,流入路和流出路相邻而具备,对于发光元件,在距流出路的直角方向距离比距流入路的直角方向距离离开的位置处而具备。
依照该构成,因为冷却流体的流入路和流出路,在夹着发光元件对向而设置的流路中进行流通,所以冷却流体顺畅地流动,并列出。并且,因为流入路和流出路相邻配置,冷却流体,在粘接固定发光元件的周围的发光元件基座的流路中流动而从与流入路相邻的流出路排出,所以在光源装置内顺畅地进行冷却流体的循环。
进而,流出路,因为按比流入路离开发光元件的距离而配置,所以例如,在发光元件基座的冷却流体所流动的部分的平面是圆形形状的情况下,流出路的流出口内侧的交叉部,由于形成比其他交叉部尖锐的角部,所以冷却流体通过该角部,被分流成从流出路直接排出的流路、和沿发光元件基座的周围而进行流动的流路。
通过如此地对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因为粘接固定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基座被冷却,所以在发光元件中难于产生热应力,能够防止因热应力而引起的发光元件的破坏。
并且,冷却流体,例如,虽然通过泵等而流动起来,但由于冷却流体顺畅地流动,则为了得到相同冷却效果用少量流量即可,由此能够包括泵而使光源装置小型化。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流入路和流出路,在平面方向上夹着发光元件而对向的位置处具备1对,并且,分别平行地配置,对于发光元件,在距流出路的直角方向距离比距流入路的直角方向距离离开的位置处而具备。
依照该构成,相比较于前述的设置2对流入路和流出路的结构,虽然稍微减小光源装置的冷却效果,但是因为仅具备1对流入路和流出路,所以能够简化结构,进行小型化。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流入路和流出路,分别对向而具备,发光元件,在连结对向的流入路的直线和连结对向的流出路的直线交叉的位置处而具备。
依照该构成,冷却流体,因为朝向发光元件基座流入,被发光元件基座分流成2个方向,沿发光元件基座流动后从流出路排出,所以能够得到前述的冷却效果和均匀的温度分布。并且,与将前述的流入路和流出路设置成平行的结构相比,通过将流入路、流出路配置成十字状,能够将相邻的流入路、流出路的距离设定得大,还有容易制造的效果和容易小型化的效果。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流入路和流出路,在剖面方向上具备多个。
依照该构成,因为前述的流入路和流出路,在剖面方向上还设置多个,冷却流体,相比较于仅在平面方向上设置流入路、流出路的结构,因为能够增加流量,所以能够更加提高冷却效果和温度的均匀性。
并且,依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发光元件,被浸渍于设置于光源装置的将发光元件基座的面作为内面的一部分的冷却流体贮存室内的冷却流体中,连通到冷却流体贮存室的流入路和流出路的相对冷却流体贮存室的各连通位置和连接方向,被设定成:从流入路向流出路的冷却流体贮存室内的冷却流体的流路,能够引导伴随冷却流体贮存室内的旋转流或分支流的搅拌流。
依照该构成,因为贮存室内的冷却流体的流路,能够引导伴随旋转流或分支流的搅拌流那样地设定,所以冷却液体顺畅地流动,可以更加提高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投影机的概略构成图。
图2表示投影机,(a)为概略平面图,(b)为概略剖面图及(c)为部分剖面图。
图3是表示光源装置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光源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投影机的概略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投影机的概略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散热用流路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光源装置及光学构成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光源装置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光源装置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光源装置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投影机的变形例的概略剖面图。
图14是表示散热用流路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1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投影机,(a)为概略平面图,(b)为其它的概略平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第1壳体构件的概略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第1壳体构件的概略剖面图。
图1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第1壳体构件,(a)为概略剖面图,(b)为部分剖面图。
图1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第1壳体构件,(a)为概略立体图,(b)为概略剖面图。
图2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第1壳体构件,(a)为概略立体图,(b)为概略剖面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第1壳体构件的概略立体图。
图22是主壳体构件的概略立体图。
图23表示主壳体构件,(a)为概略立体图,(b)为概略正面图及(c)为概略剖面图。
图2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的副壳体构件,(a)为概略正面图,(b)为概略剖面图。
图25是主壳体构件和副壳体构件进行接合之后的概略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形态1
图1是使本发明具体化后的投影机的概略构成图。利用图1对投影机的概略构成进行说明。
投影机1,作为光源装置10而具备分别射出红色光(R)、绿色光(G)、蓝色光(B)的3个光源装置10R、10G、10B。并且,射出各色光的光源装置10R、10G、10B,使用发光元件作为发光源。并且作为发光元件在本实施方式1中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构成在实施方式1中的光源装置10的3个光源装置10R、10G、10B,作为分别的光源装置而构成,通过流路11、12(后述)等进行连接而作为一体的光源装置10。
而且,具备用于分别对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各色光进行调制及合成的光学构成部20。在调制用中使用光阀22,并分别采用红色用的光阀22R、绿色用的光阀22G、蓝色用的光阀22B。并且在合成用中使用分色棱镜26。而且,具备用于放大并投影被调制及合成后的光的投影部30。投影部30,由投影透镜32构成。
其次,对投影机的工作进行说明。
从构成光源装置10的3个光源装置10R、10G、10B射出各色光。然后,所射出的各色光入射到在分别对向于各色光的位置上所具备的构成光学构成部20的光阀22。
光阀22具有对成为图像的本源的图像数据进行控制的功能,并具有对各色光进行调制的功能。入射到光阀22的各色光,红色光(R)被红色用的光阀22R调制、绿色光(G)被绿色用的光阀22G调制、蓝色光(B)被蓝色用的光阀22B调制。然后,被调制而从光阀22射出的各色光入射到构成光学构成部20的分色棱镜26。
分色棱镜26具有对各色光进行合成的功能。入射到该分色棱镜26的各色光被合成,射出合成后的光。然后,射出的合成光,入射到投影部30。
投影部30由多个投影透镜32构成,具有在投影用中对光进行放大的功能。入射到该投影部30的合成光被放大后射出。从投影透镜32射出的放大后的合成光被作为图像投影到设置于投影机1外的屏幕40上。如此地投影机1对图像进行投影。
在此,对流通冷却流体而对光源装置10进行冷却的流路55的构成进行说明。
流路55具有直列连接3个光源装置10R、10G、10B的流路11、12,连接到位于上流的光源装置10R的连接流路16A和连接到位于下流侧的光源装置10B的连接流路13。连接流路16A与使冷却流体进行循环的泵60的排出口相连接。并且,连接流路13通过流路中继部14而连接到散热用流路50的一端,散热用流路50的另一端则通过流路中继部15及连接流路16B而连接到泵60的吸入口。实施方式1的散热用流路50,以多重地形成U字形弯曲部的路径而设置。在此,连接流路16及连接流路13被连接成:通过流路中继部15及流路中继部14而与散热用流路50的两端连续地进行连接。
其次,对流通在流路中的冷却流体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一连串的流路55内填充冷却流体。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采用乙二醇的冷却流体。而且,为了使冷却流体在流路55内进行循环,使用泵60。
首先,由于泵60的驱动,冷却流体在一个方向上流动起来。在实施方式1中,冷却流体被设定为:按从泵60流过连接流路16A并流入到红色用的光源装置10R的方向,进行流动。
通过泵60的驱动,冷却流体流过连接流路16A后流入到红色用的光源装置10R,并吸收作为发光元件的红色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的热量,流出到流路11侧。然后,流出的冷却流体流过流路11,并流入到绿色用的光源装置10G。流入的冷却流体,吸收绿色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的热量,流出到流路12侧。然后,流出的冷却流体流过流路12,并流入到蓝色用的光源装置10B。流入的冷却流体,吸收蓝色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的热量,流出到连接流路13。
然后,在光源装置10B中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流体流过连接流路13,并经由流路中继部14流入到散热用流路50。散热用流路50为形成多重的弯曲部的路径,延续直到流路中继部15。构成该散热用流路50的材料,在实施方式1中采用由热传导率高的铜类的金属所构成的管。
当冷却流体在散热用流路50中流通时,将在光源装置10的红色用的光源装置10R、绿色用的光源装置10G及蓝色用的光源装置10B中所吸收的热量高效地传热到散热用流路50。然后,被传热后的散热用流路50,通过周围外部空气的对流,而高效地散热到外部空气中。散热用流路50通过进行散热而温度下降,因此在散热用流路50中流通的冷却流体也被冷却。
在此,散热用流路50为多重地形成U字形弯曲部的路径,是为了通过使流路长度变长、使与外部空气进行接触的表面积变大,而以自然空气冷却使冷却流体高效地进行冷却的缘故。
在散热用流路50中流通而被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入到流路中继部15,并流过与流路中继部15连接的连接流路16B,流入泵60。然后被冷却了的冷却流体通过泵60,流过连接流路16A,并流入到红色用的光源装置10R。
通过冷却流体如此地在流路55内进行循环,发生一连串的热循环,可以通过利用外部空气的对流的自然冷却而对光源装置10进行冷却。
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使冷却流体以从光源装置10R向光源装置10G、从光源装置10G向光源装置10B的顺序进行流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重要的是:根据光学系统的配置关系及光源装置10R、10G、10B的发热的关系,提高冷却效率地进行流动。并且,因光源装置10R、10G、10B的发热量的差别,也会出现分别组成流路而对光源装置10R、10G、10B进行冷却的情况,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流路构成而冷却。
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以1个系列的流路55而使冷却流体进行循环,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泵60等有充足的循环能力的情况下,也可以以2个系列的流路进行循环,而使冷却效率提高。
虽然实施方式1中的构成光源装置10的3个光源装置10R、10G、10B,分别作为光源装置而构成,由流路11、12等进行连接而作为一体的光源装置1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从最初就作为一体的光源装置10而构成,流路11、12以构成光源装置10的构件而构成。通过该构成,能够实现光源装置10的更加小型化。
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流路55的材料中,采用热传导率高的铜类的金属,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能够使用热传导率高的铝合金等金属。
图2(a),是投影机的概略平面图;同图(b),是同图(a)的A-A线的剖面图;同图(c)是部分剖面图。用图2对投影机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在图2(a)中所示地,构成投影机1的外装的壳体70,若大体划分一下,则由第1壳体构件70A和第2壳体构件70B的2部分构成。第1壳体构件70A构成包括了投影机1的上面及相对向的左右侧面的上侧。
第2壳体构件70B构成包括了投影机1的下面(底面)的下侧。
在第1壳体构件70A中,在对向于光源装置10和光学构成部20的位置处开口部75(以虚线图示)设置成大致四边形状。在实施方式1中,因为光源装置10和光学构成部20位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大致中央,所以开口部75也大致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大致中央。而且,以覆盖设置成大致四边形状的开口部75的形状,而设置大致四边形状的盖构件80。盖构件80,通过螺纹件82,螺纹固定于第1壳体构件70A而不会脱落。
散热用流路50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上面及左右侧面的外表面侧。并且,散热用流路50按多重地形成U字形弯曲部的路径而设置。而且,散热用流路50也成为设置于开口部75的周围的构成。
如在图2(b)中所示地,在第2壳体构件70B中,设置光源装置10、光学构成部20及投影部30。并且,在光源装置10上连接着连接流路13和连接流路16。而且,在连接流路13上连接着用于与散热用流路50进行连接的流路中继部14。同样地在连接流路16上连接着用于与散热用流路50进行连接的流路中继部15。而且,在第2壳体构件70B,设置支脚构件77,以使投影机1稳定置于桌上。
其次,对投影机1的装配进行说明。
在对散热用流路50进行了固定的第1壳体构件70A上,使对连接了连接流路13、16和流路中继部14、15的光源装置10,光学构成部20,投影部30,泵60及虽未图示但用于使这些进行工作的电源和驱动用电路等进行固定后的第2壳体构件70B,通过定位而进行固定。固定为使用螺纹件等而进行固定。其次,利用开口部75,将散热用流路50的一端部与流路中继部14进行连接,并将另一端部与流路中继部15进行连接。
一完成连接,就将盖构件80设置于开口部75,并将盖构件80固定到第1壳体构件70A。固定由螺纹件82进行。并且,在被设置于第2壳体构件70B侧的光源装置10、光学构成部20和投影部30中,使光学性的调整(例如,对准光轴的调整等)作业,在装配之前预先进行。通过以上完成机构的装配和流路的装配。
其次,对冷却流体的工作进行说明。
冷却流体通过以一体设置于光源装置10的泵60(参照图1),而吸收在各光源装置10R、10G、10B内产生的热量,按图2(b)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流过连接流路13,通过流路中继部14,流入到所连接的散热用流路50。然后,冷却流体一边将所吸收的热量传热到散热用流路50一边按通过U字形弯曲部而多次往返的路径以图2(a)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在散热用流路50内流动。散热用流路50,因为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上面及侧面,所以容易发生外部空气的对流,而将被传热的热量通过外部空气的对流高效地散热到外部空气中。由于进行散热而使散热用流路50的温度下降,对在降温后的散热用流路50内流通的冷却流体进行冷却。然后,被冷却后的冷却流体流过流路中继部15,按图2(b)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流过连接流路16,返回到泵60(参照图1)中。然后被冷却后的冷却流体再次通过泵60(参照图1),而流入到光源装置10。
由于冷却流体在如此地构成的流路55内进行循环,发生一连串的热循环,可以通过自然冷却而对光源装置10进行冷却。
图2(c),是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外表面的散热用流路50的部分放大图。散热用流路50使用由热传导率高的铜类的金属所形成的管。并且,第1壳体构件70A由热传导率高而重量轻的镁合金而形成。当然第1壳体构件70A并不限于镁合金,也能够使用热传导率高的铝合金等的金属。还有,在有冷却能力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合成树脂。而且,散热用流路50,在第1壳体构件70A的外表面,通过进行部分地焊接57而被固定。还有固定并不限于焊接57,也可以采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等。并且,通过对第1壳体构件70A,进行具备对散热用流路50进行固定的机构、例如可夹着散热用流路50的外形剖面形状地进行固定的具有少许柔性的形状部的成形加工,而能够使固定简化。
在此,关于光源装置10,详细地叙述其构成及工作。
图3~图5,是表示光源装置的图。
图3,是光源装置的平面图,省略了记载于图4中的透镜盖130及固定环140。图4,是光源装置的剖面图。图5,是详细表示光源装置的发光元件基座的平面图。在图3、图4中,光源装置10,由发光元件基座120、粘接固定于发光元件基座120的作为发光元件的LED芯片100、固定环140和透镜盖130而构成。
LED芯片100,平面形状为大致正方形,在上面具备p电极101,在下面具备n电极102,在形成于发光元件基座120的凹部的底部122的大致中央部被银糊剂等导电性材料粘接固定,p电极101,由线构件110连接到引线基板160。
发光元件基座120,外形为长方体,在中央,形成开口部宽而底部狭窄的凹部。发光元件基座120,贯穿设置:从外缘贯通于凹部的冷却流体150进行流通的流入路124、126,和流出路125、127。流入路124、126,流出路125、127,一部分设置成面对后述的LED芯片100的上面的剖面高度;平面位置,朝向沿着LED芯片100的一边的方向而形成。
在图3中,流入路124、126,流出路125、127,分别平行而形成;流出路125、127,设置于:距其长度方向的相对LED芯片100的直角方向距离H,比距流入路124、126的长度方向的相对LED芯片100的直角方向距离h离开的位置处。流出路125、127与凹部的斜面部121交叉的交叉部125A和127A,从平面上看比另一方的交叉部125B和127B的角尖锐地形成。
在图5中,发光元件基座120的底部122,朝向LED芯片100,形成风车状的冷却流体150的导流路128。导流路128,在底部122形成为槽状,或形成为突起状。该导流路128,既可以为风车状,也可以为直线放射状,在从底部122的外周附近直到LED芯片100的周围附近的范围而形成;优选:LED芯片100的周围,具备冷却流体150沿着LED芯片100进行旋转地能够流动的范围的空间。
发光元件基座120,能够使用热传导率高的铝合金或铜合金等,以下以使用比重小能够轻量化的铝合金的情况作为实施例而进行说明。该发光元件基座120,为了使从LED芯片100所射出的可见光高效地在斜面部121及底部122的表面反射,而被实施抛光、细小凹凸精加工(漫反射精加工)及形成光的反射层的镀敷等。并且,虽未图示,发光元件基座120,连接到外部控制电路。
在发光元件基座120的上面123,嵌入有引线基板160的固定环140,被紧密固定。
引线基板160,是由金属形成的长方形状的薄板,配置于流入路126和流出路127的中间,其两端,从固定环140延伸出去,内侧的一端,通过线构件110与LED芯片100的p电极101连接,另一端,虽未图示,连接到外部控制电路。
在固定环140的上面141,紧密固定透镜盖130,由这些透镜盖130、固定环140和发光元件基座120的凹部而形成使冷却流体150流动的冷却流体贮存室(以下,称为贮存室)170。
LED芯片100,根据来自外部控制电路的发光信号而发光。
其次,用图3、图5对冷却流体150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此,对以光源装置10G(参照图1)为例的情况下的流动简单地进行说明。
流入路124、126,连接到流路11(参照图1);流出路125、127,连接到流路12(参照图1)。而且,通过散热用流路50(参照图1)的流通过程使冷却流体150被冷却,再次从流入路124、126,流入到光源装置10G内。
从流入路124、126流入的冷却流体150,在发光元件基座120的贮存室170内按箭头A方向进行流动。然后,由于流入路126和流出路127,流入路124和流出路125,在平面方向上位置偏移,所以被流出路125、127和斜面部121的交叉部125A、127A所分流。然后,一部分从流出路125、127排出到外部;一部分按箭头B方向流动,并从流出路125、127排出,进行前述的循环。
如以图5进行说明地,在形成导流路128的情况下,按前述(参照图3)的箭头A及B地进行流动,并沿箭头C方向向LED芯片100流动,进行绕LED芯片100的周围的如箭头D所示的流动。
在此,作为构成实施方式1中的光源装置10R、10G、10B的光源的LED芯片100,既可以由1个发光元件(LED)而构成,也可以将发光元件(LED)构成为阵列状。由此,能够自由设定明亮程度,而且能够小型化光源装置10R、10G、10B。
依照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1,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1)因为散热用流路50,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容易发生外部空气对流的侧面及上面的外表面侧,所以可以通过自然空气冷却对冷却流体进行冷却。相比较于现有地在壳体内部有散热用流路的情况,可以使冷却效率提高。并且,因为散热用流路50为通过U字形弯曲部而多次往返的路径,使流路长度变长,所以能够增大与外部空气进行接触的表面积,可以通过自然空气冷却对冷却流体更加高效地进行冷却。因而,可以使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2)因为通过采用泵60,使冷却流体在流路55内能够积极地进行流通循环,所以可以使冷却效率更加提高。并且,因为即使设置开口部75,在开口部75的周围设置散热用流路50,所以能够保持使冷却效率提高的效果。
(3)因为设置开口部75,即使在装配第1壳体构件70A和第2壳体构件70B之后也能进行流路连接,所以作业效率提高。并且装配之后的维护作业,因为通过利用开口部75,即使不拆卸第1壳体构件70A和第2壳体构件70B也能进行,所以不拆卸流路55的连接就可以解决,作业效率提高。
(4)因为不必进行第1壳体构件70A和第2壳体构件70B的拆卸,所以在流路中不必使用塑料制或硅制的具有柔性的管。因此,也不存在来自管的冷却流体的蒸发消散等问题,并且,也不需要用于补充蒸发消散的冷却流体的储备容器。其对于投影机1的小型化的效果非常大。
(5)散热用流路50,采用由热传导率高的金属所形成的管,在第1壳体构件70A的侧面及上面的外表面侧突出而配置。因此,散热用流路50,具有兼具散热片功能的效果,使自然冷却的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6)因为第1壳体构件70A,为热传导率高的金属(镁合金),所以作为散热板而起作用,使自然冷却的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7)因为冷却流体150的流入路124和流出路125、流入路126和流出路127,夹着发光元件而对向设置,关于距LED芯片100的距离,流出路125、127这一方处于外侧,所以可以由流出路125、127的交叉部125A、127A进行分流。而且,因为冷却流体150绕LED芯片100的周围旋转地流动,所以冷却流体一边冷却发光元件一边顺畅地流动排出。
(8)并且,因为流入路126和流出路125、流入路124和流出路127,相邻配置,冷却流体150在LED芯片100的周围流动而使之冷却,并从与流入路相邻的流出路排出,所以在光源装置10内冷却流体的循环可以顺畅地进行。
(9)通过如此地对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因为冷却流体沿LED芯片100顺畅地流动,所以能够有效地进行LED芯片100的冷却。并且,因为由此使LED芯片100的温度分布变得均匀,所以难于产生热应力,能够防止因热应力引起的LED芯片100的劣化。
(10)并且,虽然冷却流体通过泵60而流动,但由于冷却流体顺畅地流动,故为了得到相同冷却效果只用少量流量即可,能够减小泵60的动力,能够包括泵60而对光源装置10进行小型化。
实施方式2
图6,是使本发明具体化的投影机的概略剖面图。利用图6而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在图6中,为在第1壳体构件70A中,组装构成光学系统的构件10、20、30和构成流路的构件13、14、15、16、50的全部的构成。具体地,在第1壳体构件70A中,设置构成光学系统的光源装置10、光学构成部20和投影部30,设置构成流路的散热用流路50,连接到光源装置10的连接流路13、16及流路中继部14、15。
装配,就是在对散热用流路50进行了固定的第1壳体构件70A中,将对连接流路13、16,流路中继部14、15进行了连接的光源装置10固定。在此,将散热用流路50的一端部与流路中继部14进行连接,并将另一端部与流路中继部15进行连接。由此,构件流路55。然后,将光学构成部20、投影部30固定于第1壳体构件70A。其次,对第2壳体构件70B和第1壳体构件70A进行固定。固定使用螺纹件等而进行固定。由此,完成装配。
依照实施方式2,得到以下的效果。
(1)因为在第1壳体构件70A中安装光源装置10、散热用流路50,所以能够利用流路中继部14、15而对第1壳体构件70A、光源装置10侧的连接流路13、16和散热用流路50进行连接。由此,因为不必在组装第1壳体构件70A和第2壳体构件70B之后才进行流路的连接作业,所以能够更加提高流路连接的作业效率。并且,除该效果外,因为将光学构成部20和投影部30组装于第1壳体构件70A中,所以可以以第1壳体构件70A为基准进行光轴调整等光学调整而能够更加提高光学调整的作业效率。
(2)并且,因为在第1壳体构件70A上不设置开口部75,所以能够将散热用流路50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上面的整个面上,而可以更加提高冷却效率。另外,不设置开口部75的情况下的维护作业,要拆卸第1壳体构件70A侧和第2壳体构件70B侧。但是,因为光学系统的构件10、20、30和流路相关的构件13、14、15、16、50全都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侧,所以不必拆卸流路55的连接,即可简单地进行壳体的拆卸作业。
在实施方式2中,虽然为在第1壳体构件70A上不设置开口部75的构成,但是也能够采用设置开口部75而由盖构件80覆盖的构成。该情况下,散热用流路50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优选设置于开口部75的周围。由此,因为在组装后的维护作业中,通过利用开口部75,不拆卸第1壳体构件70A侧和第2壳体构件70B侧也能进行,所以作业效率提高。
实施方式3
图7,是使本发明具体化的投影机的概略剖面图。利用图7而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在图7中,在第1壳体构件70A中,设置构成流路的散热用流路50,连接到光源装置10的连接流路13、16,流路中继部14、15,构成光学系统的光源装置10及光学构成部20。并且,在第2壳体构件70B中,设置构成光学系统的投影部30。在此,因为构成流路的构件13、14、15、16、50全都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所以在仅组装好第1壳体构件70A的状态下即可进行流路连接。
并且,在光学构成部20中设置两处定位用的凸状部28。并且,在投影部30也设置两处定位用的凹状部34。在组装第1壳体构件70A和第2壳体构件70B的情况下,通过使设置于光学构成部20的两处凸状部28和设置于投影部30的两处凹状部34互相接合,而确定第1壳体构件70A和第2壳体构件70B的位置使得光学构成部20和投影部30的光轴一致。
依照实施方式3,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1)当组装时,组装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光源装置10及光学构成部20、和组装于第2壳体构件70B的投影部30的位置,利用是定位机构的凸状部28和凹状部34而能够进行定位。因此,即使光学系统被分开到第1壳体构件70A和第2壳体构件70B,也可以保持光轴等被光学调整好的位置关系不变地进行组装。
实施方式4
图8,是关于本发明的散热用流路的构成的剖面图。利用图8而对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
在图8中,在第1壳体构件70A的外表面侧,固定一片构件90,在构件90上形成剖面大致半圆弧形的鼓条部92,在该鼓条部92和第1壳体构件70A之间构成剖面大致半圆形的空间94。冷却流体在该空间94中流通。
构件90,采用热传导率高的铜类的金属,并且第1壳体构件70A由热传导率高而质量轻的镁合金形成。还有,构成散热用流路50的构件90的材料,并不限于铜类的金属,也能够使用热传导率高的铝合金等金属。并且,第1壳体构件70A并不限于镁合金,也能够使用热传导率高的铝合金等金属。
作为形成空间94的方法,通过对构件90进行金属模的挤压而形成鼓条部92,并用焊接等将已形成鼓条部92的构件90固定到第1壳体构件70A,由此能够形成空间94。并且,作为其他的方法,也可以在第1壳体构件70A,通过预先对除了形成空间94的部分以外的部分进行固定而对形成空间94的部分进行送入高压流体的成形,而将其形成。
依照实施方式4,得到以下的效果。
(1)通过从鼓条部92向外部空气散热而可以得到冷却流体被冷却的、与在实施方式1中所述的同样的效果。除此之外的效果为:因为是能够一体地形成第1壳体构件70A和散热用流路50,冷却流体直接接触第1壳体构件70A的结构,所以热量直接传热到第1壳体构件70A;因为第1壳体构件70A作为散热板的作用而能够进行散热,所以使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在实施方式4中,作为散热用流路50,虽然形成鼓条部92和第1壳体构件70A之间的剖面大致半圆形的空间94,但是也可以例如,如在图14中所示地,通过使空间94的形状成为对于第1壳体构件70A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形状而实施。由此,作为散热用流路50,鼓条部92的表面积扩大,产生与散热片同样的效果,散热效率更加提高。其结果,冷却流体的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并且,也可以为在第1壳体构件70A的内面侧,固定构件90而形成空间94的构成。该场合下,因为冷却用流体的热量从第1壳体构件70A的外表面侧利用第1壳体构件70A的作为散热板的作用而能够进行散热,所以冷却用流体被冷却,而保持冷却效率。
实施方式5
图9,是采用本发明的传热构件时的光源装置及光学构成部的概略立体图。利用图9而对实施方式5进行说明。还有,在图9中,省略分色棱镜26。
在图9中,光阀22R由液晶面板23R和框架24R所构成,光阀22G由液晶面板23G和框架24G所构成,光阀22B由液晶面板23B和框架24B所构成。
在此,关于从光源装置10所射出的射出光的影响,以光源装置10R为例进行说明。
从光源装置10R所射出的射出光,在光学上,被对向的光阀22R所调制。但是,在热学上,使对向的光阀22R发热。具体来说,构成光阀22R的、液晶面板23R及固定液晶面板23R的塑料制或金属制的框架24R,由于光源装置10R的射出光而温度上升。而且,光阀22R的热通过向壳体内的外部空气的散热而被冷却。但是,因为冷却效率不太高,和液晶面板23R的特性受温度影响等,由于液晶面板23R的温度上升,而降低调制功能及对图像数据进行控制的功能。在光阀22G、22B中也发生同样的问题。
于是在实施方式5中,如在图9中所示地,构成为:用传热构件97A连接光阀22B和光阀22G,用传热构件97B连接光阀22G和光阀22R,通过传热构件97C将光阀22R与连接到光源装置10R的连接流路16进行连接。具体地,光阀22B、22G、22R之间分别连接传热构件97A、97B到各框架24B、24G、24R。在实施方式5中传热构件97为对97A、97B、97C的总称。
通过如此地进行连接,光阀22的热量通过传热构件97而被传热到连接流路16,光阀22被冷却。
将传热构件97C连接到连接流路16,是因为在实施方式1中,相比较于光阀22的温度,连接流路16的温度为更低温度。在用传热构件97将光阀22与连接流路13、16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对光阀22的温度和连接流路13、16的温度进行比较,连接到温度比光阀22低的连接流路侧。
在实施方式5中,作为传热构件97,使用热传导效率高的传热用带。但是,传热构件97,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将热传导效率高的衬垫构件压接于光阀22和连接流路13或连接流路16之间而进行固定的结构。
依照实施方式5,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1)通过传热构件97,光阀22的温度被有效地冷却,可以使构成光阀的液晶面板23R、23G、23B的调制性能及对图像数据进行控制的性能不降低,可以稳定地发挥光阀22本来的功能。
实施方式6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平面图。相对于:在前述实施方式1中,作为光源装置10的结构,是对于LED芯片100而将流入路、流出路设置成平行的构成;而在实施方式6中,如在图10中所示地是以使流入路、流出路对向于LED芯片100的构成而实施。利用图10而对实施方式7进行说明。还有,在实施方式6中的剖面关系,因为与图4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在图10中,LED芯片100,平面形状为大致正方形,在上面具备p电极101,在下面具备n电极102,n电极102被银糊剂等导电性材料粘接固定于形成于发光元件基座120的贮存室170的底部122的大致中央部位处,p电极101,通过线构件110连接到引线基板160。
发光元件基座120,平面外形为大致正方形,在中央形成开口部宽而底部狭窄的贮存室170。发光元件基座120,穿通设置从外缘贯通于贮存室170的冷却流体150进行流通的流入路124、126,和流出路125、127。流入路124、126,流出路125、127,设置成面对LED芯片100的上面的剖面高度;平面位置,朝向LED芯片100的角部,流入路124和126、流出路125和127相互对向地形成。
在底部122的表面,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优选设置槽状或突起状的冷却流体150的导流路,此时,该导流路,沿图中箭头E方向而形成。因为在实施方式6中,光源装置10的与外部间的连接构成,也与记载于实施方式1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从流入路124、126所流入的冷却流体150,向着LED芯片100的角部流动,并被该角部分流为2个方向(图中,箭头E),沿着LED芯片100的边而流动,排出到流出路125、127。
从而,依照实施方式6,因为冷却流体150,向着LED芯片100的角部而流入,被该角部分流为2个方向,沿着LED芯片100的边流动并从流出路排出,所以能够得到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的冷却效果和均匀的温度分布。并且,与实施方式1的将流入路124、126和流出路125、127设置成平行的结构相比,通过将流入路124、126和流出路125、127配置成十字状,能够将相邻的流入路124和流出路125、127,及流入路124和流出路125、127的距离设定得大些。而且,还有容易制造的效果和容易小型化的效果。
还有,虽未图示,从实施方式6的构成,也可考虑仅具备1对流出路和流入路的结构。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在与流入路126对向的位置处设置流出路127(在图10中示出的流入路124的位置处设置流出路127)。
以这样的结构,相比较于在实施方式6中所示的设置两对流入路和流出路的情况,光源装置10的冷却效果虽然稍微减小,但是能够得到几乎等同的效果。
另外,因为仅设置1对流入路126和流出路127,所以能够对光源装置10的结构进行简化,并进行小型化。
实施方式7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光源装置的平面图。并且,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光源装置的剖面图。相对于:在前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6中,作为光源装置10的结构,是LED芯片100浸渍于冷却流体150中的构成;而在实施方式7中,如在图11中所示地,LED芯片100并不浸渍于冷却流体150中,以在发光元件基座120的周缘部设置冷却流体150的流路的构成而实施。利用图11及图12而对实施方式7进行说明。
在图11中,省略了固定环140、透镜盖130。在图11、图12中,LED芯片100,平面形状为大致正方形,在上面具备p电极101、n电极102,下面被粘接材料等粘接固定于形成于发光元件基座120的凹部的底部122的大致中央部位。p电极101、n电极102,通过线构件110分别连接到引线基板161、162。
发光元件基座120,外形为圆柱状,在中央形成开口部宽而底部狭窄的凹部,在外缘部,形成冷却流体150的环状的流路129。流路129,底部比发光元件基座120的底部122的面深地形成,上部开口。穿通设置从外周部贯通该流路129和发光元件基座120的流入路124、126,和流出路125、127。
流入路124、126,流出路125、127,分别平行地形成,流出路125、127,在距其长度方向的相对LED芯片100的直角方向距离H,比距流入路124、126的长度方向的相对LED芯片100的直角方向距离h离开的位置处设置。流出路125、127与流路129交叉的交叉部125A和127A,平面上看比另一方的交叉部125B和127B尖锐地形成。
流路129的上部开口部,通过固定环140而由粘接等方法粘接固定于发光元件基座120,被密闭封堵。
在图12中,固定环140,形成为在剖面方向上设置2级台阶部的环状,外周,为与发光元件基座120的外周大致相同的形状,通过合成树脂而成形。在该固定环140,嵌入成形并紧密固定引线基板161、162,其两端被露出,引线基板161的内侧端部由LED芯片100的p电极101和线构件110所连接,外侧端部,连接到未图示的外部控制电路。并且,引线基板162的内侧端部由LED芯片100的n电极102和线构件110所连接,外侧端部,连接到未图示的外部控制电路。
在固定环140的上面,紧密固定着透镜盖130,由这些发光元件基座120、固定环140和透镜盖130而形成收置LED芯片100的空间。
LED芯片100,得到来自外部控制电路的发光信号而发光。
发光元件基座120,虽然能够使用热传导率高的铝合金或铜合金等,但是优选采用比重小而能够轻量化的铝合金。该发光元件基座120,为了使从LED芯片100所射出的可见光高效地在斜面部121及底部122的表面反射,而被实施抛光、细的凹凸精加工(漫反射精加工)及形成光的反射层的镀敷等。
在此,关于假设光源装置10为光源装置10G(参照图1)的情况下的流动简单地进行说明。流入路124、126,连接到流路11(参照图1),流出路125、127,连接到流路12(参照图1)。而且,通过散热用流路50(参照图1)的流通过程冷却流体150被冷却,再次从流入路124、126,流入到光源装置10G内。
从流入路124、126流入的冷却流体150,如在图11中所示的箭头那样地沿流路129的壁而流动,并被流出路125、127的交叉部125A、127A分流为排出方向和沿流路129的方向。这样一来,冷却流体150顺畅地在流路内流动。
从而,依照实施方式7,相比较于记载于前述的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6的直接以冷却流体150对LED芯片100进行冷却的结构,虽然冷却效率稍减,但是通过使冷却流体强制性地流动而将被传递到热传导效率高的发光元件基座120的热量传递到流体,能够得到充分的冷却效果。
并且,流出路125、127,因为对于LED芯片100比流入路124、126位于外侧,与流路129的交叉部125A、127A,变得比另一方的交叉部125B、127B尖锐,所以冷却流体150被该交叉部125A、127A所分流,沿着壁顺畅地在流路129内流动。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并减小泵60(参照图1)的动力,能够包括泵60而对光源装置进行小型化。
而且,因为冷却流体150不直接接触LED芯片100,所以能够减少因冷却流体150而引起的LED芯片100的磨损、因不纯物的侵入而引起的LED芯片100的特性的变化、被认为产生于冷却流体150内的气泡等的影响,能够长期维持良好的性能。
还有,虽未图示,在实施方式7中具备了2对流入路和流出路,但是也可考虑具备1对流入路和流出路的光源装置。即,为省去在图11中所示的流入路126和流出路127,并由流入路124和流出路125而构成的光源装置10。此时,也能够为仅由流入路126和流出路127形成的构成,效果也相同。
该情况下,相对于具备2对流入路和流出路的结构,冷却效率虽稍微减小,但是有能够简化结构、能够进行小型化的效果。
实施方式8
图15,是使本发明具体化后的另外的投影机的概略平面图。图15(a),为在投影机上具备握持部的概略平面图。同图(b),为在投影机的握持部具备保持构件的概略平面图。利用图15而对实施方式8进行说明。
在图15(a)中,在投影机1的第1壳体构件70A的外观上面,配设与在图2(a)中所示的散热用流路50的流路配置不相同的流路配置的散热用流路50。散热用流路50的构成等,与图2(a)相同。并且,具备用于用户握持投影机1而使之进行移动的握持部200。握持部200,具备于从第1壳体构件70A的上面的左右端侧的大致中央部直至厚度方向(图中进深侧:左右面侧)及第2壳体构件70B侧的左右端侧的区域。而且,在握持部200的周围配设散热用流路50。由此,用户,能够在投影机1的厚度方向握持具备于左右端侧的握持部200。
在图15(b)中,投影机1,具备以覆盖在图15(a)中所具备的握持部200的形状,粘接固定于握持部200的握持构件210。握持构件210,由热传导率比金属材料小的合成树脂材料、橡胶类材料等成形,投影机1的热量难以传导到握持构件210。并且,握持构件210,作为用户握持握持构件210时的防滑措施,而在握持构件210的外观面上形成凹凸形状。
在图15中进行图示的记号14’、15’,表示分别对应于在图2(b)的图中所示的流路中继部14及流路中继部15的散热用流路50的部分。并且,在同图中所示的箭头,表示在散热用流路50中流通的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从壳体70的内部的流路流动到流路中继部14’的冷却流体,如箭头所示地在散热用流路50中流通,流动到流路中继部15’,并流动到壳体70的内部的流路。
依照上述实施方式8,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1)因为在壳体70上设置握持部200,并且,在该握持部200的周围具备散热用流路50,所以,用户,能够握持握持部200而移动投影机1,并通过散热用流路50,还可以进行利用外部空气的流动的自然冷却。
(2)因为在握持部200,具备覆盖握持部200的形状的,难于传导壳体70的热量的握持构件210,所以,用户,能够握持握持构件210而移动投影机,并通过散热用流路,还可以进行利用外部空气的流动的自然冷却。
还有,在图15(a)中所示的握持部200,虽然具备于从第1壳体构件70A的上面的左右端侧的大致中央到左右面侧的区域的2个部位,但是除此以外,也可以将握持部200设置于左右任何一方。并且,也可以设置在第1壳体构件70A的与投影部30相反侧(图中下侧)。握持部200的位置和大小,能够考虑散热用流路50的配置的关系和握持的容易程度而确定。
为了让用户明确识别握持部200,也可以通过印刷等对握持部200上色。由此,用户,易于识别握持部200,可以不接触发热的散热用流路50而握持握持部200地移动投影机1。
同样地,为了让用户明确识别握持构件210,也可以通过印刷或成形材料本身的颜色而对握持构件210上色。由此,用户,易于识别握持构件210,可以不接触发热的散热用流路50而握持握持构件210地移动投影机1。
并且,也可以在图15(a)中所示的握持部200上设置与在图2(a)中所示同样的维护用的开口部(省略图示)。并且,此时,设置覆盖开口部的盖构件,维护后,通过螺纹件用盖构件能够覆盖开口部并进行固定。由此,能够不拆卸第1壳体构件70A、第2壳体构件70B及散热用流路50而从开口部对投影机1的内部进行维护,并且,维护后,可以通过用螺纹件固定盖构件而握持握持部200地移动投影机1。
并且,虽未图示,在图15(b)中所示的握持构件200,也可以用覆盖散热用流路50的形状,设置于散热用流路50的上部。由此,因为可以使散热用流路50的流路长度也变长而扩大散热面积200,而能够提高散热效果。并且,能够握持握持构件210而移动投影机1。
实施方式9
图16,是在第1壳体构件的内面侧设置散热用流路的概略剖面图。利用图16而对实施方式9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9,是将散热用流路50保持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内面侧的结构的实施例。第1壳体构件70A,在内面侧设置具备剖面U字形凹部形状的保持部220而成形。保持部220,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对应于上面侧及左右面侧的内面侧。并且,组装方法为:将高热传导性材料的热传导构件240固定于保持部220的凹部内面,其后,夹着热传导构件240地在保持部220中压入散热用流路50而在保持部220中固定散热用流路50。还有,散热用流路50的连接到投影机1的内部的流路中继部14及15的流路部51,从第1壳体构件70A的侧面突出到投影机1的内部方向。
由此,散热用流路50,通过保持部220和热传导构件240而紧密固定。通过设置热传导构件240,因为能够尽可能减小散热用流路50和保持部220的接触面中的间隙(空气隔热层),所以能够使热阻为最小限度。因此。散热用流路50的热量通过热传导构件240而有效地传导到第1壳体构件70A而散热。
在实施方式9中,作为热传导构件240,使用是高热传导性材料的热传导性双面粘接带。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石墨片等高热传导性材料。石墨片,具有各向异性,热传导率面方向(压延方向)为600~800W/(m·K),厚度方向为15W/(m·K)。在使用石墨片作为热传导构件240的情况下,虽然也传热到为厚度方向的第1壳体构件70A的外观面方向,但是因为压延方向的传导率高,所以采取在为压延方向的第1壳体构件70A的投影部30侧、与投影部30相反侧设置散热部等,散热到外部的结构较好。并且,作为高热传导性材料,也可以使用硅润滑脂等液体的填充材料等。因为使用硅润滑脂能够消除保持部220和散热用流路50的接触面处的空气层,能够更紧密而固定,所以作为减小传热损失的方法有效果。
还有,在实施方式9中,虽然通过热传导构件240,将散热用流路50压入到保持部220中而固定,但是只要是由热传导性高的材料而成形的壳体70,不使用热传导构件240而将散热用流路50直接压入到保持部220中进行固定即可。
实施方式10
图17,是在第1壳体构件的内面侧设置散热用流路和保持构件的概略剖面图。利用图17而对实施方式10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0,是利用保持构件230而将散热用流路50保持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内面侧的结构的实施例。第1壳体构件70A,与实施方式9同样地,在内面侧设置具备剖面U字形凹部形状的保持部220而成形。保持部220,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对应于上面侧及左右面侧的内面侧。并且,位于散热用流路50和保持部220之间的保持构件230,由热传导率高的铜类的薄板而成形为波板形状。
组装方法为:通过在保持构件230的凹部压入散热用流路50而使保持构件230和散热用流路50成为一体,将保持构件230的凸部插入到保持部220中而对散热用流路50进行固定。该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减少在保持构件230的凹部和散热用流路50之间、和保持构件230的凸部和保持部220之间出现空气隔热层,使传热损失为最小限度,而使用与实施方式9同样的热传导性双面粘接带,夹入各自之间。还有,散热用流路50的连接到投影机1的内部的流路中继部14及15的流路部51,从第1壳体构件70A的侧面向投影机1的内部方向突出。
由此,散热用流路50,通过保持构件230和热传导构件240和保持部220而紧密固定。由于设置保持构件230,散热用流路50的压入变得容易,由于保持构件230的弹力,能够将其紧密固定于保持部220。并且,通过热传导构件240,因为能够尽可能减小散热用流路50和保持构件230、保持构件230和保持部220的接触面处的间隙(空气隔热层),所以能够使热阻为最小限度。因此,散热用流路50的热量通过热传导构件240及保持构件230而有效地传导到第1壳体构件70A地散热。
实施方式11
图18,是在第1壳体构件的内面侧设置散热用流路和保持构件的概略剖面图。并且,图18,是通过高压流体使散热用流路变形而将其固定于保持部的图。图18(a),是通过高压流体使散热用流路变形,将其固定于保持构件及保持部的概略剖面图。同图(b),是将散热用流路插入到保持构件,并通过高压流体使散热用流路变形而将其固定于保持构件的剖面图。利用图18而对实施方式11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1,虽然为与实施方式10同样的结构,但是并不将散热用流路50压入到保持构件230中,而是通过使高压流体在散热用流路50中进行流动而使散热用流路50膨胀(塑性变形),使散热用流路50固定于保持构件230中的实施例。
组装方法,如在图18(b)中所示那样地,将保持构件230插入到保持部220中,并将散热用流路50插入到保持构件230的凹部中之后,通过使高压流体在散热用流路50的内部进行流动使散热用流路50膨胀(塑性变形)而与保持部件230的凹部接合。此时,保持构件230,由于保持构件230的不接触散热用流路50的凸部234变形成为锚形状,散热用流路50比实施方式10更可靠地被固定。其后,将固定有散热用流路50的保持构件230固定于保持部220中。在此,在实施方式11中使用液体作为高压流体。
根据该组装方法,因为保持构件230和散热用流路50的紧密接合性提高,并在接触面处难于出现空气隔热层,所以不必使用热传导构件240。
也可以在实施方式9中将散热用流路50插入到第1壳体构件的保持部220中,并通过使高压流体在该散热用流路50中进行流动使散热用流路50膨胀而将其固定于保持部220中。由此,由于保持部220和散热用流路50被紧密固定而也不需要热传导构件240。进而,在实施方式9、10、11中,由于将散热用流路50配置于壳体内面侧而还具有能够带来壳体的设计的自由度和审美性的效果。
实施方式12
图19,是在第1壳体构件的内部形成散热用流路的图,图19(a),表示概略立体图,同图(b),表示其概略剖面图。利用图19而对实施方式12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2,如在图19(a)中所示那样地,是通过形成为在第1壳体构件70A的主体内部插入散热用流路50的结构而使散热用流路50和第1壳体构件70A的紧密接合性提高的实施例。
如在图19(a)中所示那样地,通过在通过注射模塑成形等而对第1壳体构件70A进行成形时,同时,插入散热用流路50而在第1壳体构件70A的主体内部固定设置散热用流路50的方法而实现。还有,虽然以图中的虚线所示的散热用流路50的U字形弯曲部,为稀疏的配置,但是在实际中,以稠密的配置,而配设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上面侧及左右面侧的3个方向上。还有,散热用流路50,其连接到投影机1的内部的流路中继部14及15的流路部51及52,从第1壳体构件70A的侧面向投影机1的内部方向突出。
如在图19(b)中所示那样地,配设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主体内部的散热用流路50的接触面被紧密固定。由此,通过冷却流体的热量有效地传导到壳体而能够对冷却流体的热量进行冷却。并且,因为不在投影机的外观面侧设置散热用流路,所以在第1壳体构件70A的形状,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外观面的各种开关面板,各种印刷等设计中有自由度。因为在第1壳体构件70A的主体内部一体形成散热用流路50,所以关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制造也廉价,可谋求生产性的提高。
实施方式13
图20,是通过在第1壳体构件的主体内部设置成为流路的空间而形成散热用流路的图,图20(a),表示概略立体图,同图(b),表示其概略剖面图。利用图20而对实施方式13进行说明。
如在图20(a)中所示那样地,在通过注射模塑成形等而对第1壳体构件70A进行成形时,同时,为了形成流路,在形成剖面圆形的连续空间的套管模的剖面圆形部分的中心使分离位置对准,通过适当使用滑动模及其他套管模的成形模而成形。如在图20(b)中所示那样地,在第1壳体构件70A的主体内部作为剖面圆形的连续空间形成散热用流路50。并且,连接到投影机1的内部的流路中继部14及15的流路部71及72,从第1壳体构件70A的侧面向投影机1的内部方向突出地形成。
由此,在散热用流路50的内部流通的冷却流体的热量,能够直接传导到第1壳体构件70A,能够进一步对冷却流体进行冷却。并且,与实施方式12同样地,因为不在投影机1的外观面侧设置散热用流路,所以在第1壳体构件70A的形状,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外观面的各种开关面板,各种印刷等的设计方面有自由度。因为在第1壳体构件70A的主体内部一体形成散热用流路50,所以涉及第1壳体构件70A的制造也廉价,能谋求生产性的提高。
实施方式14
图21,是由主壳体构件和在该主壳体构件的两端面侧构成的副壳体构件而构成第1壳体构件的概略立体图。图22是主壳体构件成形后的概略立体图。图23,是对成形后的主壳体构件实施加工的图,图23(a),为其概略立体图,同图(b),为其概略正面图,同图(c),为其概略剖面图。利用图21~图23而对实施方式14进行说明。
如在图21中所示地,在实施方式14中,第1壳体构件70A,以具有大致コ字形剖面的形状,而形成投影机1的上面侧及左右面侧的3个方向的面。而且,第1壳体构件70A,为具备具有3个方向的面的主壳体构件250,和以对应于端面形状的形状为其两端面部分的副壳体构件260的构成。
如在图22中所示地,主壳体构件250,将在主壳体构件250的主体内部形成大致圆形剖面,并成为散热用流路的贯通孔252,在两端面方向以大致均匀的间距稠密地设置。主壳体构件250,在通过铝合金的挤压成形而使主壳体构件250的外形被成形的同时,还形成贯通孔252。
如在图23(a)中所示地,将主壳体构件250成形后,在主壳体构件250的两端面,通过钻孔等切削形成用于连接全部贯通孔252的连接槽256及257。
如在图23(c)中所示地,在形成于主壳体构件250的贯通孔252的两端面,形成并列连接所有贯通孔252的连接槽256及257。在该连接槽256及257的中央附近,具有连接到投影机1的内部的流路中继部14及15的流路口253及254的流路部258及259,如在图23(b)中所示地,从主壳体构件250的上面内侧向投影机1的内部方向突出地固定。
如上述地,通过使加工后的主壳体构件250的两端面和副壳体构件260通过扩散接合而紧密接合保证防水性,并由贯通孔252和形成于两端面侧的连接槽256及257而构成散热用流路270(成为在图21中所示的结构)。
对上述的散热用流路270中的冷却流体的流动情况进行说明。
冷却流体,按照在图23(c)中用箭头表示的路径使冷却流体进行流动。详细地,冷却流体,从投影机1的内部所具备的流路,通过流路口253而流入到连接槽256中。然后,流入到连接槽256的冷却流体,并列地流过贯通孔252而流入连接槽256。然后,通过流路口253,冷却流体以流入到在投影机1的内部具备的流路的路径在散热用流路270中循环流通。通过冷却流体在该散热用流路270中流通,冷却流体所具有的热量,直接传导到主壳体构件250,从主壳体构件250的主体表面散热到外部空气中而使冷却流体被冷却。
还有,连接槽256,不仅具有并列连接贯通孔252的作用,还具有作为散热用流路270中的公共的压力室的作用。并且,使贯通孔252的流路截面的大小,根据部位而变化。由此,因为能够将对并列连接的全部贯通孔252中流通的冷却流体所加的压力调整得大致相同,所以能够使由贯通孔252的流路中的冷却流体引起的温度梯度变小。并且能够缩短流路长度使压力损失变小。由此,在散热用流路270中流通的冷却流体的冷却效率很大地提高。
由于采用实施方式14的构成,通过适当调整连接槽256、257的形状,流路口253、254的位置和贯通孔252的分别的流路截面的大小,能够使贯通孔252中流通的冷却流体的压力变得均匀,由此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并且,因为不在投影机1的外观面侧设置散热用流路,所以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外观面的各种开关面板,各种印刷等的设计中有自由度。因为在主壳体构件250的主体内部一体形成构成散热用流路270的贯通孔252,所以涉及主壳体构件250的制造也廉价,能谋求生产性的提高。
并且,也可以:应用上述结构,不仅可以并列连接全部的贯通孔252,而且按区域,例如,分成主壳体构件250的上面侧、左侧面侧、右侧面侧的3个方向,而构成散热用流路270。可以考虑主壳体构件250的形状等,而使散热用流路270各式各样地变形。
另外,主壳体构件250和副壳体构件260,通过扩散接合,而紧密接合。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主壳体构件250和副壳体构件260之间设置排列了对应于贯通孔252的孔的板状的弹性密封构件(例如,橡胶类构件等),通过螺旋夹等机械接合而固定主壳体构件250和副壳体构件260。通过这样,因为能够拆卸主壳体构件250和副壳体构件260,所以在拆卸清理等维护性方面有效。
另外,贯通孔252的形状,为大致圆形截面。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大致四边形截面或大致多边形截面。
另外,主壳体构件250的外观面是光滑面。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与挤压成形的挤压方向平行地设置槽或散热片等。由此,能够增多用于对冷却流体的热量进行散热的表面积,能够更加提高冷却效率。
另外,副壳体构件260的形状,虽然为对应于主壳体构件250的端面形状的コ字形的形状,但是只要能够覆盖形成于主壳体构件250的贯通孔252及连接槽256、257,可以形成散热用流路270则无论什么形状均可。
另外,主壳体构件250,通过铝合金的挤压成形而成形。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通过使用热传导率高的镁合金或铝合金等的注射模塑成形而成形。
实施方式15
图24,是在副壳体构件上形成连接贯通孔的连接槽的图。图25,是接合主壳体构件和副壳体构件时的概略剖面图。利用图24及图25而对实施方式15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5中,第1壳体构件70A的构成,虽然与前述实施方式4相同,但是有不同之处:在副壳体构件260上形成连接主壳体构件250的贯通孔252的连接槽266。
图24(a),是副壳体构件的概略正面图,同图(b),是在同图(a)中所示的C-C线处的概略剖面图。
如在图24(a)及图24(b)中所示地,在副壳体构件260上,在对应于主壳体构件250的贯通孔252的位置处,形成凹部那样地形成用于连接贯通孔252的相邻的流路的连接槽266。副壳体构件260,由热传导率高的铜类的薄板构成,通过加压,以形成凹状而形成连接槽266。
在实施方式15中,如在图22所示地在已形成贯通孔252的状态的主壳体构件250的两端面,通过使形成有连接槽266的副壳体构件260通过扩散接合而紧密接合(成为在图21中所示的结构),由此构成散热用流路270。
如在图25中所示地,使主壳体构件250和副壳体构件260紧密接合而构成散热用流路270。通过由连接槽266连接相邻的贯通孔252,连接成往返弯曲状而形成1条散热用流路270。在构成该散热用流路270的贯通孔252的一端,设置连接到投影机1的内部的流路中继部14及15的流路口253及254。
在散热用流路270中的冷却流体的流动的方式,按照在同图中用箭头表示的路径进行流动。
冷却流体,从投影机1的内部所具备的流路,通过流路口253而流入到1条贯通孔252中,流过连接槽266并流入到相邻的贯通孔252中。反复进行该流通而在散热用流路270中流通,冷却流体按照从另一端所具备的流路口254流入到投影机1的内部所具备的流路的路径而在散热用流路270中循环流通。由此,冷却流体所具有的热量,直接传导到主壳体构件250,从主壳体构件250的主体表面散热到外部空气中而使冷却流体被冷却。
通过采用实施方式15的构成,冷却流体的热量有效地传导到构成第1壳体构件70A的主壳体构件250及副壳体构件260而能够对冷却流体的热进行冷却。并且,因为不在投影机1的外观面侧设置散热用流路,所以在设置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外观面的各种开关面板,各种印刷等的设计中有自由度。因为在主壳体构件250的主体内部一体形成构成散热用流路270的贯通孔252,所以涉及主壳体构件250的制造也廉价,能谋求生产性的提高。
在实施方式15中,副壳体构件260,由热传导率高的铜类的薄板构成,通过由加压形成凹状而形成连接槽266。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使用热传导率高的镁合金或铝合金等的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凹部地形成连接槽266。
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以下地改变。
变形例1
虽然在前述实施方式1~3中,为将散热用流路50固定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外表面侧的构成,但是,也可以:例如,如在图13所示地,将散热用流路50固定于第1壳体构件70A的内面侧,在外表面侧构成散热片72而实施。由此通过提高使用了热传导率高而质量轻的镁合金的第1壳体构件70A的散热效率而更加提高冷却用流体的冷却效率。
还有,关于其他的构成因为与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说明的内容相同所以省略。
变形例2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投影机1的光源装置10,采用3个光源装置10R、10G、10B,射出3色(红,绿,蓝)光;作为构成光学构成部20的光阀22,采用3个光阀22R、22G、22B,分别调制射出光。但是,作为其他构成,也可以为:采用1个光源装置,射出白色光;并被1个光阀所调制;并被投影部30放大;并投影到屏幕40的方式的投影机1。并且,还可以为:采用1个光源装置,射出白色光;并将所射出的光分光成3色(红,绿,蓝);并由3个光阀22R、22G、22B进行调制;并由分色棱镜26对调制后的3色(红,绿,蓝)光进行合成;并被投影部30放大;并投影到屏幕40的方式的投影机1。由此,由于能够自由地选择在设计光源装置10、光学构成部20上采用的构成,设计的自由度变宽,能够使设计效率提高。
变形例3
虽然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冷却流体进行循环而采用泵60,但是,也可以是:例如,冷却效率虽稍微变低,但不用泵,而以利用冷却流体的蒸发-凝结的循环进行冷却的冷却方式。由此,能够更加小型化投影机。
变形例4
虽然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却流体,使用采用乙二醇的冷却流体,但是也能够使用氮气(N2)、氩气(Ar)等气体,或纯水、氟类碳氢化合物或者硅油等液体。
变形例5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10中,也可以使形成于粘接固定有LED芯片100的发光元件基座120的贮存室170的底部122的面积,与LED芯片100的外形面积大致相同。并且,也可以使贮存室170的底部122的直径与LED芯片100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同。通过那样地形成贮存室170,并构成光源装置10,能够更加小型化光源装置10。
涉及LED芯片100的冷却,虽然不能在底部122设置导流路128等,但是通过使冷却流体150主要绕LED芯片100的上面侧旋转地进行流动而对LED芯片100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投影机在用于对光源装置进行冷却时有效,特别适合于在光源中采用发光元件的投影机。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Claims (30)

1.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射出光的光源装置,构成用于对上述光源装置的射出光进行调制或合成的光学系统的光学构成部,投影来自上述光学构成部的射出光的投影部,用于对上述光源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流体所流通的流路,和构成外装的壳体;
上述流路,具有连接到光源装置的连接流路,和与该连接流路连续的散热用流路,在上述壳体上设置有上述散热用流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使上述冷却流体在上述流路内进行循环的泵。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散热用流路,由上述壳体和与该壳体接合的至少1个构件而构成,其通过在上述壳体和上述构件间设置用于使上述冷却流体进行循环的空间而形成。
4.按照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用的散热片。
5.按照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散热用流路突出于上述壳体的外表面而形成,兼用作散热用的散热片。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的与上述光源装置及上述光学构成部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维护用的开口部,并设置有覆盖上述开口部的盖构件,在上述开口部的周围设置有上述散热用流路。
7.按照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至少由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构成,在上述第1壳体构件上设置有散热用流路,在上述第2壳体构件中设置有上述光源装置和上述连接流路;
在上述第1壳体构件的与上述光源装置及上述光学构成部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维护用的开口部,并设置有覆盖上述开口部的盖构件,在上述开口部的周围设置有上述散热用流路。
8.按照权利要求1或3~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至少由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构成,在上述第1壳体构件处具备上述散热用流路、上述连接流路和上述光源装置。
9.按照权利要求1或3~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至少由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构成,在上述第1壳体构件处具备上述散热用流路、上述连接流路、上述光源装置、上述光学构成部和上述投影部。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3~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至少由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构成,在上述第1壳体构件处具备上述散热用流路、上述连接流路、上述光源装置和上述光学构成部,在上述第2壳体构件中具备上述投影部;
并具备定位机构,其在上述第1壳体构件和上述第2壳体构件的组装时,可对上述光学构成部和上述投影部定位地来对上述第1壳体构件和上述第2壳体构件定位。
11.按照权利要求8~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至少由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构成,在上述第1壳体构件中具备使上述冷却流体在上述流路内进行循环的泵。
12.按照权利要求7~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壳体构件构成包括上述壳体的至少上面的上侧,上述第2壳体构件构成包括上述壳体的至少底面的下侧,在上述第1壳体构件处至少设置有上述散热用流路。
13.按照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传热构件,其将在上述光学构成部所产生的热传递到上述连接流路。
14.按照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装置,作为光源具有发光元件或发光元件阵列。
15.按照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装置,具备:发光元件、粘接固定上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基座以及在上述发光元件基座中对上述光源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流体的流入路和流出路;
上述流入路和上述流出路,对于粘接固定上述发光元件的上述发光元件基座的面,大致平行地设置。
1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握持上述投影机主体的握持构件。
1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上具有用于握持上述投影机主体的握持部,在上述握持部的周围具备上述散热用流路。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握持部上设置有用于握持上述投影机主体的握持构件。
19.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握持部处设置有维护用的开口部及覆盖该开口部的盖构件。
2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上具有保持上述散热用流路的保持部;
上述散热用流路,压入到上述保持部而固定。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散热用流路,配置于上述保持部,通过高压流体使上述散热用流路膨胀,而将其固定于上述保持部。
22.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保持部和上述散热用流路之间,具备传导热的热传导构件并将其固定。
2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保持上述散热用流路的保持构件,和在上述壳体处保持上述保持构件的保持部;
上述保持构件,压入有上述散热用流路而将其固定于上述保持部。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构件及上述散热用流路,配置于上述保持部,通过高压流体使上述散热用流路膨胀,而将其固定于上述保持部。
25.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保持部和上述保持构件之间、上述保持构件和上述散热用流路之间的至少一方之间,具备传导热的热传导构件并将其固定。
2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的主体内部形成有上述散热用流路。
2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的主体内部插入有上述散热用流路。
2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由主壳体构件和副壳体构件而构成,在上述主壳体构件的主体内部形成有多个贯通孔;
上述散热用流路,通过对合上述主壳体构件和上述副壳体构件而构成。
29.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壳体构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多个上述贯通孔的多个槽;
上述散热用流路,通过对合上述主壳体构件和上述副壳体构件而构成。
30.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副壳体构件的、与上述主壳体构件的多个上述贯通孔对向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上述贯通孔的多个槽;
上述散热用流路,通过对合上述主壳体构件和上述副壳体构件而构成。
CNB2004800297493A 2003-10-10 2004-10-12 投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57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2675 2003-10-10
JP352675/2003 2003-10-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7863A true CN1867863A (zh) 2006-11-22
CN100545739C CN100545739C (zh) 2009-09-30

Family

ID=34431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974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5739C (zh) 2003-10-10 2004-10-12 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334898B2 (zh)
JP (1) JP4274178B2 (zh)
KR (1) KR100805457B1 (zh)
CN (1) CN100545739C (zh)
TW (1) TW200527108A (zh)
WO (1) WO200503625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8512C (zh) * 2004-10-15 2009-06-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射型视频显示装置
US7578595B2 (en) 2004-10-15 2009-08-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ojection type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CN107765496A (zh) * 2016-08-23 2018-03-06 株式会社理光 光源装置、图像投影装置、光源装置的设置方法
CN108445699A (zh) * 2015-05-12 2018-08-2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CN109976072A (zh) * 2017-12-27 2019-07-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CN112585534A (zh) * 2018-08-27 2021-03-30 索尼公司 波长转换元件、光源模块及投影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3171B1 (ko) * 2005-03-08 2007-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열장치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프로젝터
KR100688978B1 (ko) * 2005-04-21 2007-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투사장치
JP4266959B2 (ja) * 2005-06-08 2009-05-27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冷却装置および投写型光学装置
US20060279706A1 (en) * 2005-06-14 2006-12-14 Bash Cullen E Projection system
KR100628726B1 (ko) * 2005-07-26 2006-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투사장치
JP4910496B2 (ja) * 2005-11-04 2012-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JP4657242B2 (ja) * 2006-04-27 2011-03-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5081558B2 (ja) * 2007-09-28 2012-11-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US7914152B2 (en) * 2008-02-01 2011-03-29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Portable projector using an LED and related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JP5125877B2 (ja) * 2008-08-21 2013-01-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CA2741479A1 (en) * 2008-10-22 2010-04-29 Vec Industries, L.L.C. Wind turbine blad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JP5361414B2 (ja) * 2009-01-26 2013-12-04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489748B2 (ja) * 2010-01-27 2014-05-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JP5804522B2 (ja) * 2010-05-31 2015-11-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DE202010014718U1 (de) 2010-09-24 2011-01-20 Printprocess Ag Belichtungsanordnung
JP5740989B2 (ja) * 2011-01-11 2015-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786335B2 (ja) * 2011-01-11 2015-09-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WO2012098899A1 (ja) * 2011-01-21 2012-07-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DE102011086498B4 (de) 2011-11-16 2021-07-29 Werner Kroffl Projektionsanlage
JP5692655B2 (ja) * 2011-11-17 2015-04-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投影装置
CN103246144B (zh) * 2012-02-08 2015-06-03 英济股份有限公司 微投影装置及其光源模组
CN103324013B (zh) * 2012-03-23 2015-07-2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JP6286569B2 (ja) * 2014-09-26 2018-03-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及び放熱方法
CN107111216B (zh) 2014-12-31 2021-02-26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用于图像投影仪的高对比度分立输入棱镜
JP6604033B2 (ja) * 2015-05-20 2019-11-13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7045002A (ja) * 2015-08-28 2017-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7135218A (ja) 2016-01-26 2017-08-03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荷電粒子ビームレンズ装置、荷電粒子ビームカラム、および荷電粒子ビーム露光装置
US9891509B2 (en) 2016-06-17 2018-02-13 Mimono LLC Projector holder
CN108469711A (zh) 2017-02-23 2018-08-3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光源模块
JP6658712B2 (ja) * 2017-10-25 2020-03-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047376B2 (ja) * 2017-12-27 2022-04-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08506478U (zh) * 2018-07-23 2019-02-1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式散热模块与投影装置
CN114063371B (zh) * 2020-07-31 2023-05-2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装置及投影设备
CN213276234U (zh) 2020-09-29 2021-05-2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75288A (en) 1987-09-18 1989-03-20 Seiko Epson Corp Resistant layer for conduction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US5282121A (en) 1991-04-30 1994-01-25 Vari-Lite, Inc. High intensity lighting projectors
JP3385482B2 (ja) 1993-11-15 2003-03-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機器
JPH08242463A (ja) 1995-03-06 1996-09-17 Sony Corp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H10171362A (ja) * 1996-12-06 1998-06-26 Hitachi Ltd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JPH11204952A (ja) 1998-01-14 1999-07-30 Toyo Electric Mfg Co Ltd 電気機器収納箱
JP2000284701A (ja) * 1999-03-31 2000-10-13 Sony Corp 表示装置
JP2000305470A (ja) 1999-04-23 2000-11-02 Sony Corp 表示装置
US6488378B1 (en) * 1999-05-28 2002-12-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JP2001133885A (ja) * 1999-08-26 2001-05-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3870694B2 (ja) 2000-12-08 2007-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2374004A (ja) 2001-06-14 2002-12-26 Nitto Kogaku Kk Ledアレイパネル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02372748A (ja) * 2001-06-15 2002-12-26 Minolta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
US6758583B2 (en) * 2001-09-01 2004-07-06 Coretronic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cooling system having a double exhaust fan for a projector
JP4262535B2 (ja) * 2003-06-20 2009-05-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JP4033161B2 (ja) * 2004-04-02 2008-0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20060044524A1 (en) * 2004-08-31 2006-03-02 Feliss Norbert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ling a beam projector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8512C (zh) * 2004-10-15 2009-06-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射型视频显示装置
US7578595B2 (en) 2004-10-15 2009-08-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ojection type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CN108445699A (zh) * 2015-05-12 2018-08-2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CN107765496A (zh) * 2016-08-23 2018-03-06 株式会社理光 光源装置、图像投影装置、光源装置的设置方法
CN109976072A (zh) * 2017-12-27 2019-07-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CN109976072B (zh) * 2017-12-27 2022-04-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CN112585534A (zh) * 2018-08-27 2021-03-30 索尼公司 波长转换元件、光源模块及投影显示装置
CN112585534B (zh) * 2018-08-27 2022-10-04 索尼公司 波长转换元件、光源模块及投影显示装置
US11868033B2 (en) 2018-08-27 2024-01-09 Sony Group Corporation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5036257A1 (ja) 2006-12-21
KR100805457B1 (ko) 2008-02-20
WO2005036257A1 (ja) 2005-04-21
TWI295405B (zh) 2008-04-01
US20050157269A1 (en) 2005-07-21
TW200527108A (en) 2005-08-16
JP4274178B2 (ja) 2009-06-03
CN100545739C (zh) 2009-09-30
US7334898B2 (en) 2008-02-26
KR20060085655A (ko) 200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7863A (zh) 投影机
CN1652017A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CN2684234Y (zh) 光学装置、光学单元和投影仪
CN1216318C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N1828406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N1655055A (zh) 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637469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00350208C (zh)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CN1827293A (zh) 冷却组件、其制造方法、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673854A (zh) 光调制元件保持体、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827292A (zh) 冷却单元、其制造方法、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880844A (zh)
CN1534355A (zh) 发光装置用组件、发光装置、背侧光照射装置、显示装置
CN1698009A (zh) 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658040A (zh) 照明装置和使用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955837A (zh) 投影机
CN1609701A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CN1828407A (zh) 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928708A (zh) 投影装置
CN1629722A (zh) 光学装置、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仪
CN1648706A (zh) 光调制元件保持体、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605929A (zh)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CN1658063A (zh) 光调制元件、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795416A (zh) 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494649A (zh) 带有贮液箱的热交换器和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