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5825A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5825A
CN109955825A CN201811440788.2A CN201811440788A CN109955825A CN 109955825 A CN109955825 A CN 109955825A CN 201811440788 A CN201811440788 A CN 201811440788A CN 109955825 A CN109955825 A CN 109955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backrest
gear
seat
backres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407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5825B (zh
Inventor
深渡濑修
松崎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55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5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5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5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belt tension during us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195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6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195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 B60R2022/1957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actu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022/3402Retractor casings; Moun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belt tension during us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 B60R2022/4473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belt tension during us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using an electric retraction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靠背,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支撑乘员的背部;电动机,安装于构成座椅靠背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齿轮,沿着座椅靠背框架与电动机相邻配置,来自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该齿轮;卷取装置,沿着座椅靠背框架与齿轮相邻配置,具备卷挂有织带的卷轴,并且来自电动机的驱动力经由齿轮被传递至该卷取装置;以及预紧器部件,沿着座椅靠背框架与卷取装置相邻配置,进行工作而强制性地使卷轴进行卷取。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5-18663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构成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坐垫的内部相邻地配置有带预紧器的卷收器和电动机的构造。
在日本特开2005-186633号公报中,通过在座椅配置卷收器(卷取装置)及电动机,即使变更座椅的朝向也能够约束乘员。然而,由于穿过座椅的内部来配设肩带,所以织带的弯折点变多,拉出织带时的摩擦阻力变大。另一方面,若将卷收器(卷取装置)及电动机配置于座椅靠背的上部,则能够减少织带的弯折点,但座椅靠背上部的设计面会鼓出,因此,在确保设计的自由度的观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公开考虑上述事实,目的在于在座椅搭载有卷取装置及电动机的车辆用座椅中,得到一种能够顺利地拉出织带且能够确保设计的自由度的车辆用座椅。
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靠背,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支撑乘员的背部;电动机,安装于构成所述座椅靠背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齿轮,沿着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电动机相邻配置,来自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该齿轮;卷取装置,沿着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齿轮相邻配置,具备卷挂有织带的卷轴,并且经由所述齿轮被传递来自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及预紧器部件,沿着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卷取装置相邻配置,进行工作而强制性地使所述卷轴进行卷取。
在该车辆用座椅中,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安装有电动机,与该电动机相邻地配置有齿轮。另外,与齿轮相邻的配置有卷取装置,在该卷取装置设置有卷挂有织带的卷轴。而且,与卷取装置相邻地配置有预紧器部件,该预紧器部件构成为进行工作而强制性地使卷轴旋转。这样,通过在座椅靠背的上部配置电动机、齿轮、卷取装置及预紧器部件,与将上述部件配置于座椅靠背的下部或座椅坐垫内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织带的弯折点。
另外,电动机、齿轮、卷取装置及预紧器部件沿着座椅靠背框架配置。由此,与将上述部件在离开座椅靠背框架的方向上并列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缩小座椅靠背上部的设计面的鼓出。
第二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一方案为基础,所述电动机配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前表面侧,所述卷取装置及所述预紧器部件配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背面侧。
在该车辆用座椅中,由于成为座椅靠背框架的前表面侧及背面侧的两侧鼓出的结构,所以能够使座椅靠背的鼓出不容易显眼。另外,通过将预紧器部件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背面侧,与预紧器部件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前表面侧的结构相比,能够使预紧器部件远离乘员。其结果,即使在工作时预紧器部件会因火药等而成为高温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热向乘员传递。此外,并非限定于电动机的整体配置于座椅靠背的前表面的构造,而是广泛地包括电动机配置于比座椅靠背的座椅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前表面侧处的结构。另外,并非限定于卷取装置及预紧器部件的整体配置于座椅靠背的背面的构造,而是广泛地包括卷取装置及预紧器部件配置于比座椅靠背的座椅前后方向的中心靠背面侧处的结构。
第三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一方案为基础,所述电动机、所述齿轮、所述卷取装置及所述预紧器部件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背面侧沿座椅上下方向并列配置。
在该车辆用座椅中,与电动机、齿轮、卷取装置及预紧器部件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前表面侧的结构相比,能够使这些部件远离乘员。由此,能够抑制从电动机、齿轮及卷取装置产生的振动或声音向乘员传递。另外,能够抑制在预紧器部件工作时热向乘员传递。
第四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一方案为基础,所述电动机、所述齿轮及所述卷取装置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背面侧沿座椅宽度方向并列配置。
在该车辆用座椅中,与将电动机、齿轮及卷取装置集中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一侧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座椅靠背的左右的鼓出为相同程度。
第五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一~第四方案中的任一方案为基础,所述卷取装置具备限制织带产生的约束力的限力器部件。
在该车辆用座椅中,在预紧器部件工作时,限力器部件限制织带的乘员的约束力。
第六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五方案为基础,所述限力器部件沿着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卷轴相邻配置。
在该车辆用座椅中,与卷轴和限力器部件成为一体的卷取装置相比,能够减小卷取装置的外形。由此,能够缩小由卷取装置引起的座椅靠背上部的设计面的鼓出。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座椅,在座椅上载有卷取装置及电动机的车辆用座椅中,能够顺利地拉出织带,且能够确保设计的自由度。
根据第二方案的车辆用座椅,既能确保设计的自由度,又能抑制在预紧器部件工作时热向乘员传递。
根据第三方案的车辆用座椅,既能确保设计的自由度,又能良好地维持乘员的舒适性。
根据第四方案的车辆用座椅,容易使座椅靠背的设计左右对称。
根据第五方案的车辆用座椅,能够良好地维持乘员的约束性能。
根据第六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与卷轴和限力器部件成为一体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将会基于以下附图来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局部切断并从座椅宽度方向观察时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变形例的与图2对应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局部切断并从座椅宽度方向观察时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局部切断并从背面侧观察时的状态的放大后视图。
图6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局部切断并从座椅宽度方向观察时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7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局部切断并从背面侧观察时的状态的放大后视图。
图8是将比较例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局部切断并从座椅宽度方向观察时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3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进行说明。此外,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FR表示座椅前方向,箭头UP表示座椅上方向,箭头RH表示座椅右方向。以下,在使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就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
(车辆用座椅的整体构造)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具备座椅靠背12。座椅靠背12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构成为由该座椅靠背12支撑乘员的背部。另外,座椅靠背12的下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未图示的座椅坐垫的后端部。
座椅靠背12具备座椅靠背框架13。座椅靠背框架13是形成座椅靠背12的骨架的框架。座椅靠背框架13构成为包括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框架14和将侧框架14的上端部彼此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连结的上框架16。
左右一对侧框架14以座椅前后方向为厚度方向而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另外,侧凸缘14A从侧框架14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座椅前方侧延伸出。因而,侧框架14的从座椅上方侧观察时的截面形成为大致L字状。如图2所示,在侧框架14的上部形成有弯曲部14B。并且,弯曲部14B以向座椅后方侧凸出的方式弯曲。侧框架14的比弯曲部14B靠下方侧的部分随着朝向座椅下方侧而向座椅前方侧倾斜。
如图1所示,侧框架14的上端部彼此由上框架16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连结。上框架16以座椅前后方向为厚度方向而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该上框架16的座椅宽度方向两端部重叠接合于侧框架14的背面侧。另外,上侧凸缘16A从上框架16的座椅上方侧的端部向座椅前方侧延伸。并且,上侧凸缘16A的座椅宽度方向两端部沿着上框架16向座椅下方侧弯曲并与侧凸缘14A对合。
另外,在上框架16设置有撑条安装部18。撑条安装部18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有一对,分别形成为以座椅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大致棱柱状。并且,在撑条安装部18的上端面形成有安装孔18A。在安装孔18A中插入有头枕20的头枕撑条24。
头枕20设置于比座椅靠背12靠座椅上方侧处,构成为包括头枕本体22和头枕撑条24。在头枕本体2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构成为能够从座椅后方侧支撑乘员的头部。一对头枕撑条24从头枕本体22的下表面向座椅下方侧延伸出。头枕撑条24形成为以座椅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大致圆柱状,该头枕撑条24的下端部插入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撑条安装部18。
在此,在座椅靠背框架13设置有安全带装置26。以下,对安全带装置26进行说明。
(安全带装置)
如图2所示,安全带装置26构成为主要包括壳体28、带引导件30、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作为卷取装置的卷收器31及预紧器部件34。
壳体28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上端部,包括前壁部28A、下壁部28B、后壁部28C及上壁部28D而形成为大致箱状。另外,在壳体28的上壁部28D与后壁部28C之间形成有开口部28E,通过该开口部28E将织带W向壳体28的外侧拉出。在此,在壳体28的上壁部28D设置有带引导件30。
带引导件30立设于上壁部28D,在该带引导件30形成有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带插通孔30A。并且,在带插通孔30A中插通有织带W。
电动机38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上端部的前表面F侧,收纳于壳体28内的前部。并且,在电动机38上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构成为通过向该电动机38通电来驱动电动机38。另外,在电动机38设置有以座椅宽度方向为轴向的未图示的输出轴,在该输出轴安装有电动机侧齿轮38A。因而,通过电动机38驱动,电动机侧齿轮38A绕输出轴旋转。
电动机侧齿轮38A与连结齿轮36啮合。连结齿轮36设置于壳体28内的座椅前后方向中央部。另外,连结齿轮36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与电动机38相邻配置。即,连结齿轮36配置于电动机38的座椅后方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壳体28。并且,通过电动机38驱动,驱动力向与电动机侧齿轮38A啮合的连结齿轮36传递,连结齿轮36旋转。此外,该连结齿轮36相当于本公开的“齿轮”。
连结齿轮36与设置于卷收器31的卷收器侧齿轮32A啮合。卷收器31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上端部的背面B侧,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与连结齿轮36相邻。另外,卷收器31构成为包括卷轴32和作为限力器部件的扭杆33。
卷轴32形成为以座椅宽度方向为轴向的大致圆筒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壳体28。在卷轴32的外周面卷挂有织带W。织带W从卷轴32通过壳体28的开口部28E而插通于带引导件30的插通孔30A。
在此,在卷轴32设置有卷收器侧齿轮32A。卷收器侧齿轮32A与卷轴32设置在同轴上,构成为与卷轴32一起旋转。并且,如上所述,卷收器侧齿轮32A与连结齿轮36啮合。因而,当电动机38驱动时,经由连结齿轮36使卷收器侧齿轮32A旋转从而使卷轴32旋转。即,构成为来自电动机38的驱动力经由连结齿轮36向卷轴32(卷收器31)传递。另外,在卷轴32的中心安装有扭杆33。
预紧器部件34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与卷收器31相邻配置。具体而言,预紧器部件34以座椅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而形成为大致圆柱状,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的背面B配置。并且,预紧器部件34的上端部连接于卷收器31的卷轴32。预紧器部件34的下端部连接于连接器35。在此,在预紧器部件34的内部收纳有火药,在工作时火药着火而产生气体,由此,强制性地使卷轴32旋转而卷取织带W。
电动机38及预紧器部件34与未图示的ECU(Electrical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另外,ECU与预测碰撞的碰撞预测传感器及检测碰撞的碰撞检测传感器电连接。并且,在由碰撞预测传感器预测到碰撞的情况下,ECU使电动机38驱动。由此,电动机38的驱动力经由连结齿轮36向卷轴32传递,卷轴32旋转而卷取织带W。另外,在由碰撞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碰撞的情况下,预紧器部件34工作,使卷轴32瞬时旋转而提高织带W的约束力。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卷轴32设置有扭杆33,所以伴随于卷轴32的旋转而扭杆33扭转变形。由此,能够限制织带W的约束力。即,在乘员向座椅前方侧进行了惯性移动时,织带W通过扭杆33而松弛,由此,能够减轻织带W对乘员施加的负荷。
(作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车辆用座椅10中,在座椅靠背框架13的上部配置有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卷收器31及预紧器部件34。由此,与将这些部件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下部或座椅坐垫内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织带W的弯折点。即,在将卷收器31配置于座椅靠背12的下端部的结构中,需要使从卷收器31拉出的织带W沿着座椅靠背12的背面B攀爬至座椅靠背12的上端部,会在织带W产生弯折点。其结果,摩擦阻力与弯折点的增多量相应地增加,在乘员拉出织带W时需要更大的力。
相对于此,若在座椅靠背框架13的上部配置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卷收器31及预紧器部件34,则无需使织带W沿着座椅靠背12的背面B攀爬,弯折点变少。即,摩擦阻力减小,能够顺利地拉出织带W。
另外,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卷收器31及预紧器部件34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配置。由此,与将这些构件在离开座椅靠背框架13的方向上并列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将座椅靠背12上部的设计面的鼓出抑制为最小限度。关于该作用,参照比较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比较例的车辆用座椅100构成为包括座椅靠背102。壳体106安装于构成座椅靠背102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104的背面B侧。另外,在壳体106内配置有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卷收器31及预紧器部件34。此外,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卷收器31及预紧器部件34分别为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
壳体106在座椅侧视图中为以座椅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大致矩形状,在壳体106内的下端部配置有电动机38。另外,相对于电动机38在座椅上方侧且座椅后方侧配置有连结齿轮36。而且,相对于连结齿轮36在座椅上方侧且座椅前方侧配置有卷收器31,在该卷收器31的上端部连接有预紧器部件34。
如以上这样,在比较例的车辆用座椅100中,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卷收器31及预紧器部件34全部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04的背面B侧。另外,这些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离开座椅靠背框架104而配置。因而,在座椅靠背102的上端部会形成设计面向座椅后方侧鼓出而成的膨胀部108。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如上所述,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卷收器31及预紧器部件34全部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配置。由此,与比较例的构造相比能够抑制座椅靠背12的鼓出,能够确保设计的自由度。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38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前表面F侧,卷收器31及预紧器部件34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背面B侧。由此,成为座椅靠背框架13的前表面F侧及背面B侧这两侧鼓出的结构,因此能够使座椅靠背12的鼓出不容易显眼。
另外,通过将预紧器部件34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背面B侧,与预紧器部件34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前表面F侧的结构相比,能够使预紧器部件34远离乘员。其结果,即使在工作时预紧器部件34会因火药等而成为高温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热向乘员传递。即,既能确保设计的自由度,又能抑制在预紧器部件34工作时热向乘员传递。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卷收器31具备扭杆33,所以能够抑制在预紧器部件34工作时织带W对乘员的约束力变得过大。即,在乘员向座椅前方侧进行了惯性移动时,织带W通过扭杆33而松弛,由此能够减轻织带W对乘员施加的负荷,能够良好地维持乘员的约束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了通过设置在壳体28上的带引导件30而拉出织带W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变形例的结构。
(变形例)
如图3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在壳体28上未设置带引导件。另外,壳体28的上壁部28D与后壁部28C之间封闭,未形成图2的开口部28E。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在壳体28的上壁部28D与前壁部28A之间形成有开口部28F,通过该开口部28F而从卷收器31拉出织带W。
在以上说明的变形例的构造中,无需另外设置带引导件30,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4、5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同样的结构及作用,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适当说明。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40构成为包括座椅靠背42,座椅靠背42具备座椅靠背框架13。座椅靠背框架13是形成座椅靠背42的骨架的框架,构成为包括左右一对侧框架14和将侧框架14的上端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连结的上框架16。
在此,在座椅靠背框架13设置有安全带装置44。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装置44构成为主要包括壳体46、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作为卷取装置的卷收器31及预紧器部件34。
壳体46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上端部的背面B侧,包括前壁部46A、下壁部46B、后壁部46C及上壁部46D而形成为大致箱状。另外,在壳体46内的下端部配置有电动机38。在此,在电动机38的座椅右侧安装有电动机侧齿轮38A。因而,通过电动机38驱动,电动机侧齿轮38A绕输出轴旋转。
电动机侧齿轮38A与连结齿轮36啮合。连结齿轮36设置于壳体46内的座椅上下方向中央部,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与电动机38相邻配置。即,连结齿轮36配置于电动机38的座椅上方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壳体46。
连结齿轮36与卷收器31的卷收器侧齿轮32A啮合。卷收器31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而在连结齿轮36的座椅上方侧与连结齿轮36相邻配置。另外,卷收器31构成为包括卷轴32和作为限力器部件的扭杆33。
预紧器部件34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与卷收器31相邻配置。具体而言,预紧器部件34以座椅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而形成为大致圆柱状,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的背面B配置。并且,预紧器部件34的上端部连接于卷收器31的卷轴32,在预紧器部件34的下端部连接有连接器35。
如以上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卷收器31及预紧器部件34在座椅靠背框架13的背面B侧沿座椅上下方向并列配置。
(作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40中,与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卷收器31及预紧器部件34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前表面F侧的结构相比,能够使这些部件远离乘员。由此,能够抑制从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及卷收器31产生的振动或声音向乘员传递。其结果,既能确保设计的自由度,又能良好地维持乘员的舒适性。其他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7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同样的结构及作用,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适当说明。
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50构成为包括座椅靠背52,座椅靠背52具备座椅靠背框架13。座椅靠背框架13是形成座椅靠背42的骨架的框架,构成为包括左右一对侧框架14和将侧框架14的上端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连结的上框架16。
在此,在座椅靠背框架13设置有安全带装置54。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装置54构成为主要包括壳体56、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作为卷取装置的卷收器57及预紧器部件34。
壳体56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上端部的背面B侧,包括前壁部56A、下壁部56B、后壁部56C及上壁部56D而形成为大致箱状。在此,壳体56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28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壳体46相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形成得长。
在壳体56内的下端部配置有电动机38。另外,在电动机38的座椅左侧安装有电动机侧齿轮38A。因而,通过电动机38驱动,电动机侧齿轮38A绕输出轴旋转。
电动机侧齿轮38A与连结齿轮36啮合。连结齿轮36配置于电动机38的座椅上方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壳体56。另外,连结齿轮36与在构成卷收器5的作为限力器部件的扭杆60上形成的卷收器侧齿轮60A啮合。
卷收器57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在连结齿轮36的座椅上方侧与连结齿轮36相邻配置,构成为包括卷轴58和扭杆60。
卷轴58形成为以座椅宽度方向为轴向的大致圆筒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壳体56。并且,在该卷轴58的外周面卷挂有织带W。并且,织带W从卷轴58通过壳体56的开口部56E而向座椅前方侧拉出。
在此,扭杆60从卷轴58的座椅右侧的端部向座椅右侧延伸出。即,扭杆60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与卷轴58相邻配置。另外,扭杆60的座椅左侧的端部连结于卷轴58,在扭杆60的座椅右侧的端部形成有卷收器侧齿轮60A。并且,该卷收器侧齿轮60A与连结齿轮36啮合。
预紧器部件34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与卷收器57相邻配置。具体而言,预紧器部件34以座椅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而形成为大致圆柱状,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3的背面B配置。并且,预紧器部件34的上端部连接于卷收器31的卷轴58,在预紧器部件34的下端部连接有连接器35。
如以上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卷收器57及预紧器部件34在座椅靠背框架13的背面B侧沿座椅宽度方向并列配置。
(作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50中,与将电动机38、连结齿轮36及卷收器57集中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3的座椅宽度方向一侧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座椅靠背52的左右的鼓出为相同程度。其结果,容易使座椅靠背52的设计左右对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卷轴58和扭杆60成为一体的卷收器57相比,能够减小卷轴58(卷收器57)的外形。由此,能够缩小由卷收器57引起的座椅靠背52的鼓出。即,与卷轴58和扭杆60成为一体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其他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以上,虽然对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的车辆用座椅进行了说明,但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案来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将安全带装置设置于座椅靠背的左侧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安全带装置设置于座椅靠背的右侧。在该情况下,从座椅靠背的右侧拉出肩带(织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预紧器部件34配置于座椅靠背的背面B侧,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座椅靠背的前表面F侧配置预紧器部件34。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在预紧器部件34与乘员之间设置隔热件等,也能够抑制热向乘员传递。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具备作为限力器部件的扭杆的结构,但不限于此,只要具有限制织带产生的约束力的功能即可,也可以采用扭杆以外的限力器部件。另外,也可以采用不具备限力器部件的卷收器。

Claims (6)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具有:
座椅靠背,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支撑乘员的背部;
电动机,安装于构成所述座椅靠背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
齿轮,沿着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电动机相邻配置,来自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该齿轮;
卷取装置,沿着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齿轮相邻配置,具备卷挂有织带的卷轴,并且来自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经由所述齿轮而传递至该卷取装置;及
预紧器部件,沿着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卷取装置相邻配置,进行工作而强制性地使所述卷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电动机配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前表面侧,
所述卷取装置及所述预紧器部件配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背面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电动机、所述齿轮、所述卷取装置及所述预紧器部件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背面侧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并列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电动机、所述齿轮及所述卷取装置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背面侧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卷取装置具备限制织带产生的约束力的限力器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限力器部件沿着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卷轴相邻配置。
CN201811440788.2A 2017-12-25 2018-11-29 车辆用座椅 Active CN1099558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8411 2017-12-25
JP2017248411A JP6988458B2 (ja) 2017-12-25 2017-12-25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5825A true CN109955825A (zh) 2019-07-02
CN109955825B CN109955825B (zh) 2021-10-08

Family

ID=66768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40788.2A Active CN109955825B (zh) 2017-12-25 2018-11-29 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0081B2 (zh)
JP (1) JP6988458B2 (zh)
CN (1) CN109955825B (zh)
DE (1) DE10201812778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64129B2 (ja) * 2020-08-07 2023-04-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15A (zh) * 1995-10-20 1997-06-25 Trw乘员约束系统公司 具有带子预拉器和限力器的带子伸缩装置
US6264280B1 (en) * 1996-03-11 2001-07-24 Ab Volvo Safety-belt arrangement
US20040036345A1 (en) * 2002-08-20 2004-02-26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Four-point seat belt having electric motor driven retractor
JP2005186633A (ja) * 2003-12-24 2005-07-14 Honda Motor Co Ltd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およびその作動方法
US20150183396A1 (en) * 2013-12-31 2015-07-02 Amsafe, Inc. Restraint system pretension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36312B1 (fr) * 1995-07-03 1997-09-19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Armature de dossier pour siege de vehicule et siege comportant une telle armature de dossier
US6499554B1 (en) * 1999-08-06 2002-12-31 Hideaki Yano Seat belt retractor
JP4726099B2 (ja) * 2000-04-21 2011-07-20 タカタ株式会社 モータ式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ー
US6726249B2 (en) * 2000-05-26 2004-04-27 Takata Corporation Motorized seat belt retractor
JP3810060B2 (ja) * 2001-12-27 2006-08-1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巻取装置
US6655743B1 (en) * 2002-04-11 2003-12-02 Island Pyrochemical Industries Corp.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seat belt module
JP2006327413A (ja) * 2005-05-26 2006-12-07 Takata Corp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付車両
US20060006269A1 (en) * 2004-07-09 2006-01-12 Trw Automotive Gmbh Safety belt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otor in a safety belt system
JP2006282015A (ja) * 2005-03-31 2006-10-19 Takata Corp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付車両
DE102005017282B4 (de) * 2005-04-14 2016-09-15 Trw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oder Regelung eines elektrischen Gurtaufrollers sowie elektrischer Gurtaufroller
JP2006290285A (ja) * 2005-04-14 2006-10-26 Takata Corp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付車両
JP2006298142A (ja) * 2005-04-20 2006-11-02 Takata Corp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付車両
EP2279917B1 (en) * 2006-02-03 2012-06-20 TK Holdings Inc.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t belt control
JP2008213526A (ja) * 2007-02-28 2008-09-18 Takata Corp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4889579B2 (ja) * 2007-06-26 2012-03-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4489122B2 (ja) * 2008-01-07 2010-06-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4806693B2 (ja) * 2008-04-18 2011-11-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10058744A (ja) 2008-09-05 2010-03-1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乗員拘束装置
JP5261736B2 (ja) * 2008-09-16 2013-08-14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02791540B (zh) * 2010-03-04 2015-12-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安全带装置
JP5462070B2 (ja) * 2010-05-17 2014-04-02 タカタ株式会社 位置検知装置、この位置検知装置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の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5547055B2 (ja) * 2010-12-21 2014-07-0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5664495B2 (ja) 2011-08-08 2015-02-0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を装備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5724862B2 (ja) 2011-12-12 2015-05-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DE102014204311B4 (de) 2013-03-15 2020-08-06 Subaru Corporation Vierpunkt-Sicherheitsgurtvorrichtung
US8998262B2 (en) * 2013-06-24 2015-04-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elt load limiter
JP6312626B2 (ja) * 2015-04-24 2018-04-1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6175099B2 (ja) * 2015-05-27 2017-08-0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17109571A (ja) * 2015-12-15 2017-06-2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6631369B2 (ja) * 2016-04-04 2020-01-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JP6566910B2 (ja) * 2016-05-12 2019-08-2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15A (zh) * 1995-10-20 1997-06-25 Trw乘员约束系统公司 具有带子预拉器和限力器的带子伸缩装置
US6264280B1 (en) * 1996-03-11 2001-07-24 Ab Volvo Safety-belt arrangement
US20040036345A1 (en) * 2002-08-20 2004-02-26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Four-point seat belt having electric motor driven retractor
JP2005186633A (ja) * 2003-12-24 2005-07-14 Honda Motor Co Ltd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およびその作動方法
US20150183396A1 (en) * 2013-12-31 2015-07-02 Amsafe, Inc. Restraint system pretension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27786B4 (de) 2023-02-23
DE102018127786A1 (de) 2019-06-27
CN109955825B (zh) 2021-10-08
JP6988458B2 (ja) 2022-01-05
JP2019111992A (ja) 2019-07-11
US10640081B2 (en) 2020-05-05
US20190193674A1 (en) 2019-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16982B1 (en) Vehicle seat
CN103221260B (zh) 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
EP2962895B1 (en) Vehicle seat
JP7087189B2 (ja) ベルトリトラクタ
WO2016167180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WO2014077392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89747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6891742B2 (ja) 3点式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WO2007115301A3 (en) Harness tension sensor and crash occurrence sensor
CN109955825A (zh) 车辆用座椅
WO2010134596A1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501284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KR101550152B1 (ko) 하이트 링크 보호장치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시트
CN208198334U (zh) 一种新型主动式双预紧安全带系统
KR101366609B1 (ko) 다기능의 시트벨트 버클 장치
JP2016097869A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2022531672A (ja)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
JP200710637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717134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204020652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靠背
CN104163126A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靠背
JP717134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KR101500427B1 (ko)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시트벨트
JP2007112198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18100006A (ja) トング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