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9339A - 防滑柔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用途 - Google Patents

防滑柔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89339A
CN109689339A CN201780046362.6A CN201780046362A CN109689339A CN 109689339 A CN109689339 A CN 109689339A CN 201780046362 A CN201780046362 A CN 201780046362A CN 109689339 A CN109689339 A CN 109689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carrier
coating
roughening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63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89339B (zh
Inventor
J.曼楚
Z.曼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linger and Co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tarlinger and Co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linger and Co GmbH filed Critical Starlinger and Co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9689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9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89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9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8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an anti-friction or anti-adhesiv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9/00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9/02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e.g. pres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2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a matt or rough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28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transfer from the surfaces of elements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brushes, pads,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58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fillers only, e.g. particles, powder, beads, flakes, spheres
    • B29C70/6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fillers only, e.g. particles, powder, beads, flakes, spheres the filler influencing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 e.g. by concentrating near the surface or by incorporating in the surface by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next to a particulate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24Woven 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a layer formed of particles, e.g. chips, powder or gran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00Packaging individual articles in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jars
    • B65B5/04Packaging single articles
    • B65B5/045Packaging single articles in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65D33/005Anti-slip or anti-skid bags, e.g. bags provided with anti-slip coating, ribs, stri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7Coating with only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0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D06N3/0006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using woven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0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D06N3/0015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using fibres of specified chemical or physical nature, e.g. natural silk
    • D06N3/0038Polyolefin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4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N3/045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with polyolefin or polystyrene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9/00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9/02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e.g. pressing
    • B29C2059/028Incorporating particles by impact in the surface, e.g. using fluid jets or explosive forces to implant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7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 B29C66/73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ex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stat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or by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eing a thermoplastic or a thermoset
    • B29C66/739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ex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stat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or by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eing a thermoplastic or a thermose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eing a thermoplastic or a thermoset
    • B29C66/7392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ex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stat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or by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eing a thermoplastic or a thermose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eing a thermoplastic or a thermose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at least one of the parts being a thermop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7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 B29C66/73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ex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stat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or by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eing a thermoplastic or a thermoset
    • B29C66/739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ex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stat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or by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eing a thermoplastic or a thermose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eing a thermoplastic or a thermoset
    • B29C66/7392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ex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stat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or by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eing a thermoplastic or a thermose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eing a thermoplastic or a thermose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at least one of the parts being a thermoplastic
    • B29C66/73921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extens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y the stat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or by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eing a thermoplastic or a thermose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being a thermoplastic or a thermose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at least one of the parts being a thermoplastic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both parts being thermopla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4All layers being polyme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02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particles
    • B32B2264/0214Particles made of 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32B2264/0257Polyolefin particles, e.g. polyethylene or polypropylene homopolymers or 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2201/00Chem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fibres, threads or yarns
    • D06N2201/12Fibres being in the form of a tape, strip or ribbon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22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materials
    • D06N2205/10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 granul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2209/00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 D06N2209/10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hav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 D06N2209/106Roughness, anti-slip, abrasivenes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2211/00Specially adapted uses
    • D06N2211/12Decorative or sun protection articles
    • D06N2211/20Pack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Gloves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 Wrappers (AREA)
  • Bag Frames (AREA)
  • Tub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形成防滑材料的方法。提供柔性热塑性载体(13)。提供热离型表面(45)。提供离散热塑性颗粒(39)的第一层(29),其位于热离型表面(45)上。离散颗粒(39)高于其软化温度,从而在第一层(29)中提供黏性。该方法包括:使载体(13)与黏的第一层接触以用于将第一层(29)黏附至载体(13),且之后从离型表面(45)移除载体并且随之移除被黏附至载体的黏的第一层。由此,载体(13)被提供有热的、优选地不连续的和/或弹性体的防滑涂层。利用热涂层的热能来形成在载体与涂层之间的结合。载体(13)的移除包括用拉离力来将载体拉动脱离接触。热离型表面(45)的温度高于载体(13)的熔化温度。如果载体被完全加热至离型表面的温度且同时用拉离力被拉动的话,则载体将被损坏。因此,接触时间被保持为由比热离型表面(45)的热损坏载体(13)所需要的最小时间更短。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可以被包括在防滑涂层中。

Description

防滑柔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用途
技术领域
一方面,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用于使用被加热到黏态的离散热塑性颗粒来在适合于用作例如防滑柔性包装材料的热塑性柔性载体的表面上制造防滑的(优选地,被粗糙化的)涂层的方法。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涉及防滑柔性包装袋或包覆物(wrap)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所述防滑柔性包装袋或包覆物具有带有粗糙化突出物的外表面。
背景技术
柔性热塑性包装材料(诸如,膜和编织或非编织织物)的优点包括由其制成的袋和包覆物可以是可回收的、它们(膜和织物两者)能够可热收缩到内容物上以实现紧密包裹、它们可以用清洁且快速的热结合或融合或熔接等来形成或固定或封闭。然而,它们可能会过于滑。这可能会导致被装袋的或被包覆的货物的堆叠在运送中丧失其形状,甚至破碎。这也可能会导致例如在用塑料的木材包覆物所包覆的木材堆上行走的工人滑倒并跌落,尤其是在其上面有水分、雪或冰的情况下。例如,非热塑性的牛皮纸袋对于某些目的而言也可能过于滑,尤其是在具有微细粉尘污染物的情况下。存在降低柔性材料表面的滑度的可能性。人们可以在表面中提供不滑的(例如,弹性体的)物质从而提供够高的摩擦系数,即使该表面是平滑的也如此。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在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两方面都提供高的值。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但它们对于如微细粉尘、水分、冰或油脂的存在于表面的污染物、或例如从被包装起来的内容物迁移至防滑层的外表面的滑爽剂可能会是敏感的。然而,也有可能的是,例如在袋中提供被粗糙化的外表面,该外表面的防滑突出物与另一袋的表面的适当特征产生至少一些防滑机械互锁(interlock)。这可以发挥作用,即使其物质自身不是不滑的(例如,弹性体的)也是如此。我们注意到,小于约10或最多15微米的粗糙化突出物通常被用于防粘连(antiblock)的目的,且大于约10或15微米的粗糙化突出物通常被用于防滑的目的。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通常提供良好的静摩擦系数值,而动摩擦系数值或许不是那么好。此外,有可能通过在防滑突出物自身中施加不滑的(例如,弹性体的)物质来同时利用这两者的效果。防滑柔性材料还可以被用在非包装领域中,例如作为用于建筑行业的屋顶底衬(underlayment)、土工膜、卫生覆盖材料、或者在人类健康护理或兽医学上的卫生床垫(underpad)。此外,有可能将提供防滑特征包括在制造片材(web)自身中,使得当膜或织物一开始被生成时其已经是防滑的。例如,弹性体成分可以被用在挤出中,或者粗糙化添加剂可以被掺合到待挤出的聚合物中。该集成式制造方法具有缺点。例如,同时优化防滑参数和优化膜或织物自身的制造参数可能会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有可能提供例如膜或织物的已经制成的片材,并且在随后的独立操作中将其制成防滑的。这通常包括对片材进行压花抑或在片材上形成防滑(例如,弹性体的和/或粗糙的)涂层。该独立制造方法具有优点。其使得有可能独立于片材自身的制造参数来优化产品的防滑参数。另外,其使得有可能首先最佳地获得(source)并存储货物片材的更大供应,并且然后客制化地用它来转变成防滑产品,并快速响应于单独的客户要求。
一般地,在任何情况下,如果防滑柔性(例如,包装)材料不提供适当的表观(静和/或动)摩擦系数、适当的柔性、适当的摩擦的各向同性、适当的柔性的各向同性、防滑表面的适当的耐磨损性和防滑特征的适当的耐污染性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则其能够被认为是缺点。在包装材料可以被用于围绕包裹的内容物热收缩的情况下,如果它的防滑特征损害了它的热收缩表现(例如,如果包装材料丧失了(当它被制成是防滑的时)它的收缩的均一性或各向同性的中一些或全部)的话,则其被认为是缺点。防滑的粗糙化突出物的热收缩性就它们自身而言可能会是一项缺点,因为其可能会由于其因热导致的不期望的收缩而使包装材料变形,例如,当柔性材料被融合时(例如,用柔性材料来形成袋或包覆物和/或通过融合或熔接来封闭),或当包装材料被热收缩至包裹的内容物时,或当带有可热收缩防滑粗糙化突出物的防滑耐热(例如,纸)材料的袋被用热的内容物(如水泥)填充有时,或当被包装在防滑袋中的包裹的装载物用收缩罩(shrink hood)(其被热收缩至该装载物上)覆盖时。如果防滑粗糙化突出物过于容易响应于在所提到的融合、收缩或热填充期间的热而丧失其形状(要么是由于它们的所提到的固有热收缩,和/或要么是由于它们变得过于液化且因此暴露于表面能量的影响过多并成珠状脱出(bead out))的话,则其是缺点。如果在柔性(例如,包装)材料的(手动的或其他的)纵切(slitting)或切割(例如,切割成某尺寸或形状)期间人们必须面对(例如,膜或织物)材料对于纵切或切割的(可能由防滑特征导致的)基本不均一或各向异性的阻力的话,则其也是缺点。另一项缺点可以是缺乏经济性,例如,由于在防滑成分未被利用的表面区域中使用防滑成分,或由于将对于特定的目的来说将不必被加热的片材的部分加热,或由于使用非必要地厚或重的防滑层,或由于使用过于昂贵的机器、过程步骤、和/或材料成分。基于妨碍回收的特征的任何解决方案(例如,使用粗糙的矿物颗粒用于防滑粗糙化)都是不利的。固有地妨碍使用便宜的回收材料作为原材料的用于制造防滑柔性材料的方法被认为是不利的。这样的妨碍可能例如由以下事实导致:回收的材料可能会比未使用过的材料具有更宽且更不确定的范围的参数,或者可能会具有更短耐氧化或劣化的时间,并且可能还包含有可能使得它们不适合于更精细的装置或过程步骤的微量污染物(诸如,墨水残留物或微细粉尘)。
“集成式制造方法”的示例如下。在US 7314662中,固体颗粒在挤出机中被混合至膜的熔化物质中以在膜的表面中形成突出物。作为这样的解决方案的缺点,被嵌入的颗粒打破了它们所嵌入其中的膜层的一致性且甚至是连续性,从而有可能将膜层弱化。而且,每个颗粒的仅一部分从膜突出。通常不可能提供防滑突出物的所期望的底切(undercut),并且它们是相对钝形的(blunt-shaped)。此外,突出物的尺寸以及单位表面面积的突出物数量是非常有限的。此外,膜管的整个周边必须被粗糙化。此外,该方法无法被用于将非热塑性的片材粗糙化。US 6444080及HU 0202948A2及US 7765774一起描述了固体热塑性粉末颗粒被吹送到吹制膜气泡的在其凝固线(freezing line)下方的热且黏的表面上。颗粒被黏附至黏的膜表面。热且熔化的膜的热能被用于将所黏附的颗粒融合到膜。它所具有的优点在于,颗粒不一定使壁弱化,因为它们不必进入壁。突出物可以具有带有底切的尖锐地突出的形状,从而提供与另一膜的类似突出物的剪切互锁。它们甚至能够提供与纤维状的接合材料(诸如,普通的非编织物)的有效防滑机械互锁。另外,不同于钩与环紧固件,非编织物能够毫无困难地被竖直地提离粗糙表面,即,接合系统可以具有基本为零的提升或剥离强度。该解决方案也具有缺点。颗粒的吹送或喷涂使得难以控制颗粒沿膜表面的实际配置。颗粒无法为了更强的以融合来固定(fixing-by-fusing)而被按压到热的气泡表面上,因此,粗糙化突出物可能具有非常小的占地面积(footprint)且可能会倾向于过于容易断裂。出于相同的理由,它们可能会倾向于响应于剪切载荷而围绕其足部向侧边倾斜,因此丧失其互锁的能力。突出物具有不一致的高度,具有随机地指向的顶部(这可能会让产品触摸起来感觉粗糙,且难以用笔在其上书写,或标签或胶带难以黏附于其上),并且被粗糙化的表面的印刷物可能也不足够漂亮。在侧视图中,突出物看起来像是粉末颗粒,其具有大致类似于球形的形状,其看起来好像是稍微被嵌入到基部表面中。它们具有不同的高度。示例突出物形状被图示于HU 0202948A2的图1c及图1d中(单个突出物从两个垂直方向看的侧立面):如能够看到的,突出物的形状稍微不规则,并且我们注意到,它的顶部不是平坦的,这可以在其图1d中看到。另一示例突出物形状被图示于US 7765774的图3中(防滑突出物的侧立面)。为了与纤维接合材料接合,每个突出物应当深深地进入到非编织物中,使得它们的最宽(以它们的侧视图而言)部分能够钩住一些纤维。这意味着,如果突出物的顶部到达纤维接合材料的话是不足够的。由于所提到的嵌入的球状形状,它们的最宽(以侧视图而言)部分通常比突出物的顶部稍微更靠近基部表面,因此其过于靠近基部表面并且其不足够靠近粗糙化突出物的顶部。另外,较高的突出物通过保持纤维接合材料(或纤维接合材料粘附于其上的面对的膜(facing film))远离较短的突出物来类似于间隔件般地起作用而防止较矮的突出物穿透纤维接合材料。这可能会导致仅很少的突出物变得与纤维接合元件作用。类似地,为了彼此互锁,邻接的相对的粗糙膜应完美地彼此紧靠,否则每个突出物的最宽(以侧视图而言)部分无法彼此钩住,并且最高的突出物类似于不期望的间隔件般地起作用。产品会可能会对突出物被按压(impress)从而在膜表面中在它们下方形成凹陷是敏感的,因为这进一步减小它们的底切的自由高度,即,它们的最宽(以侧视图而言)部分与基部表面之间的距离。该自由高度可能会通过微细粉尘或雪的累积而以不期望的方式进一步减小。虽然这样的形状的突出物提供与相对的相同粗糙袋表面的防滑互锁,但有趣地,它们可能会呈现为增加在平滑表面(例如,平滑的袋表面)上的滑度。我们相信,这是产品的总邻接表面极小的结果,即,该邻接表面由(少数最高的)突出物的小的顶部面积所构成。此外,不容易制造仅在一侧上被粗糙化的膜管,这是由于在吹膜时的其不对称性所引起的。此外,所吹制的黏的膜在粗糙化之前固有地无法进行印刷。US 6444080文献提到了将预制膜重新熔化以使用它而不使用在吹制膜气泡中的熔化膜的可能性,但这将非常难以在没有翘曲且不损坏膜的情况下实现,并且将该膜重新加热也将是不经济的。而且,该解决方案无法被用于将包装织物或非热塑性片材粗糙化。
根据“独立制造方法”的防滑包装材料的示例如下。在DE 3437414 Al中,压花销(embossing pin)被用于将膜的单独的点升高,在US 3283992中,线性肋部从原始表面升高,并且US 2917223描述了具有匹配的压花的防滑袋。其缺点包括:无法容易地提供粗糙化突出物的所期望的尖锐的特性(优选地,甚至具有底切),尤其是在压花编织织物的情况下,此外,防滑突出物的物质固有地与壁的物质相同,并且中空的、非实心的压花突出物不够强(例如,可能会被压挤成平坦的),并且壁可能会被弱化。此外,在防滑突出物为肋状细长形状(如在其顶视图中所看到的)的情况下,通常可能不提供防滑表面的所期望的各向同性(即,在所有剪切方向上提供一致的防滑接合),而且包装材料的柔性也可能会受到损害。此外,在具有匹配的压花的情况下,防滑效果可能仅在少数特定取向中起作用,而根本不是各向同性的。
DE 19938828 (Al)描述了用于提供具有防滑的表面处理(finish)的塑料膜的方法。高摩擦系数材料的图案被沉积到膜上。例如,热熔体粘附剂(hot melt adhesive)被熔化并从空中被滴到膜上。该解决方案的缺点呈现为难以同时控制液滴沿表面的配置以及在热熔体接触膜的时刻热熔体的温度。在膜上提供有效的且经济的单层液滴是特别困难的。此外,没有提到在结合期间对熔体与膜的任何压挤。此外,热熔体粘附剂以及适合于这样的施加的施加器是昂贵的,并且对于它们而言在熔体中使用回收材料是不利的。此外,适合于所提到的目的这样的热熔体粘附剂,如果保持暴露且尤其是如果面对另一类似的表面,如果袋被存储在温暖的仓库中,则可能会倾向于粘连。如果尚未填充的空袋出现这样的粘连的话,这尤其是问题。该方法致力于基于高摩擦系数物质来减小滑度,并且它不适合于被设定成替代性地被用于基于或部分地基于被粗糙化的表面的机械互锁来制成防滑涂层。
仍然存在对于减轻在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缺点中的一者或多者的方法以及防滑柔性材料产品的需求。关于我们的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的方法发明及方法实施例,以及进一步关于我们的用于防滑包装袋或包覆产品的产品发明,我们的目标进一步包括以下各者中的一者或多者:
■ 提供用于使用独立制造方法制造柔性材料防滑的新颖方法,这提供与制造柔性材料自身的独立性;
■ 对于转变膜、织物及柔性复合物有用的方法,即使它们是热敏感的;
■ 适合于灵活地设定基于表面物质的摩擦和基于粗糙化突出物的机械互锁的摩擦的比率的方法,有可能也影响动摩擦及静摩擦;
■ 不存在对类似于通常用于例如热熔体印刷或熔体挤出的那些的昂贵的器材和原材料的固有需求的方法;
■ 其中即使使用便宜的原材料,也有可能使防滑涂层的材料能够仅被保持熔化达非常短的时间以防止氧化或劣化的方法;
■ 其中即使是回收的原材料也可能有利地被用于防滑涂层中的方法;
■ 能够实现高线速度(line speed)的方法,例如高于50 m/min,例如约80 m/min或160 m/min或甚至更高的m/min;
■ 在速度上灵活、有可能可适合于以各种速度的各种现有的制造和转变技术独立操作以及在线操作的方法;
■ 生产具有可容易地且灵活地在宽的极限值之间设定的表观摩擦的防滑材料的方法,所述设定例如通过设定其防滑突出物的紧密度和/或形状来实现;
■ 能够用热结合(优选地用融合或熔接)来将材料添加至载体材料的方法,其可以是快速且清洁的并且与回收相容;
■ 能够最大化和/或更精确地控制对于热结合有用的所添加的热的方法,例如,通过最大化和/或精确地控制所添加的热材料在其实际被添加的时刻的温度;
■ 这样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添加用于热结合的大的、但仅局部的热能负荷(charge),而不整体熔化或损坏载体,从而产生更强的抗粘连热结合,优选地甚至不具有对强制冷却载体的固有需求;
■ 这样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由于在所添加的材料和载体材料之间使用了热结合(优选地,融合或熔接)和机械压挤的组合,而在所添加的材料和载体材料之间形成强结合;
■ 能够向多孔和无孔柔性材料两者添加防滑特征的方法;
■ 能够在不显著损害柔性材料的强度、柔性、热收缩性、柔性的各向同性和/或热收缩表现的各向同性的情况下向该柔性材料添加防滑特征的方法;
■ 能够提供防滑特征的方法,其不穿透和/或不弱化柔性载体并且同时仅以有可能小量的所添加的材料起作用,其中所添加的材料对于防滑的目的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 更适合于对防滑产品进行漂亮的印刷的需求的制造方法及这样的产品;
■ 用于制造具有防滑突出物的防滑产品的方法,包括有可能设定或微调突出物的形状;
■ 就它们自身而言可能不具有基本固有的热收缩性的防滑突出物的防滑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 具有由于防滑突出物的相对低的熔融指数(melt index)而能够至少部分地在防滑产品的加热或热收缩中幸存的防滑突出物的防滑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 具有由于防滑突出物具有底切的形状和/或尖锐地突出的特性而在机械互锁中良好地发挥作用的防滑突出物的防滑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 具有能够在机械互锁中良好地发挥作用同时还在平滑表面上提供可接受的或改进的摩擦(例如,通过排除防滑突出物中的小尖头的或尖锐的形状)的防滑突出物的防滑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 具有耐污染防滑突出物的防滑产品(及其制造方法),该防滑突出物能够在无需突出物深深地穿透到对应的纤维材料或被粗糙化的材料中的情况下有效地钩住该对应的纤维材料或被粗糙化的材料;
■ 具有防滑突出物的防滑产品(及其制造方法),该防滑突出物能够在不导致难以将对应的纤维材料从防滑产品提升或剥离(例如,以防滑突出物的相对较宽的足部)的情况下有效地钩住该对应的纤维材料;
■ 具有低的和/或各向同性的抗纵切或切割性的防滑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 具有更耐磨损的防滑粗糙化突出物(例如,具有相对较宽的足部)的可能性的防滑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 用防滑粗糙化突出物被粗糙化的防滑产品(及其制造方法),该防滑产品能够较容易地在其上书写或在其上黏附标签或胶带,并且触摸起来可以感觉更平滑;
■ 用防滑粗糙化突出物被粗糙化的防滑产品(及其制造方法),其在其互锁方面可以是通用的(universal),例如,由于突出物的真正随机尺寸和/或分布;
■ 在温暖的仓库中更抗粘连的防滑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 改进的经济性;
■ 为了可能的协同效应而组合多个所提到的目标方面的组合;
■ 所提到的产品的使用方法;
我们的认知包括如下的数个方面的组合。如果我们想要添加并热结合热聚合物层至冷的膜或织物载体,则所添加的层的热能必须足够高以用于形成热结合。即,如果冷的载体并没有至少在将形成该结合的地方变得足够热的话,则该结合可能会保持太弱,即使该结合纯粹是基于所添加的层的热熔粘附也是如此(然而,这对于我们的目标而言甚至未必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该所添加的层越薄,它所能带来的用于将冷的膜或织物成功地加热的热就越少。如果根据经济及柔性防滑涂层的需求,我们选择了低平均表面重量的所添加的涂层的话,则我们可以通过维持该所添加的涂层的相当高的且精确地控制的温度来仍然可靠地维持必要的热能。如果我们想要避免产品稍后的粘连(例如,在温暖的仓库中),且因此想要在所添加的层中使用高熔点聚合物,则涂层的必要温度甚至更高,如果我们想要将涂层明确地熔接至载体而不是施加纯粹的热熔粘附的话尤其如此。但是,即使该结合不是(纯粹地)熔接,适当地强的且非粘连的结合也会需要被结合部分的这样的高的温度:该温度在结合的位置处熔化两个被结合部分。如果我们想要避免施加非常强的或强健的压挤于(例如,膜或织物)载体和热涂层之间,则对在该涂层中的明确高的温度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以要么防止涂层穿透织物和/或要么防止涂层中的离散的熔化颗粒被按压得过于薄或过于平坦。非常薄的连续涂层通常会难以在高的温度下结合至载体,因为它们会在热结合完成之前因冷却而丧失其热能。然而,如果我们以离散的热颗粒而非具有相同表观表面重量的非常薄的连续层的形式提供热涂层,则热能够被更有效地利用于颗粒的局部热结合,即使颗粒最终被压挤以形成平坦的表面也是如此,因为颗粒具有比涂层的平均“厚度”(根据表面质量计算得出)更大的局部厚度,因此它们能够携载更大的局部热能负荷,因为它们比薄膜具有更高的体积与表面面积比(体积存储热能,而表面耗散热能)。另外,容易形成(例如,用粉末散布方式)离散颗粒的其中没有分子取向(without a molecular orientation)的低表面质量层,而非常难以制成具有相同的低表面质量的在其中没有分子取向的连续薄膜层,这例如在产品的完好的或各向同性的热收缩方面是重要的。离散层能够比薄连续层用更便宜的机械装置以及由更便宜的(有可能甚至是回收的)材料来形成。比起形成薄连续层,形成离散层可以应对熔体中的更高的粘度。在我们的情况下,热的离散颗粒可以通常比普通的印刷操作中所使用的常用墨水或其他液态热熔聚合物组合物具有显著(例如,数量级)更高的粘度。另外,例如,粉末散布能够比热熔印刷以高得多的线速度来使用。因此,在我们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地选择,基本上只是通过选择压挤值,以从所提供的热的离散颗粒层形成连续的(例如,弹性体的)最终层抑或不连续的层(例如,一层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如果我们提供被分布于并位于热离型表面上的熔化的、黏的颗粒的话,则我们可以同时提供材料沿该表面的适当地控制的分布以及其适当地高的且控制的温度,直到它们转移至载体的时刻(该颗粒在它们被转移至膜或织物之前基本上不被允许冷却)。即,如果我们使载体和位于热离型表面上的热颗粒层接触,则非常短的接触时间就可以足够用于将热颗粒从离型表面转移至载体。如果我们利用该事实并选择在将热敏感的(且被新涂覆的)(例如,膜或织物)载体从热离型表面移除之前的足够短的接触时间,则热离型表面(虽然在位于其上的热颗粒之间暴露)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将载体加热达到所不期望的程度,即使离型表面热到如果给予了足够的时间就将容易地熔化载体也是如此。这样,转移至被新涂覆的载体的热的量能够被几乎或实质上甚至完美地局限于热涂层内所携载的有用的热的量,并且能够保护载体以使其免于从热离型表面自身转移(例如,辐射和/或传导和/或对流)的潜在有害的热。旋转缠绕(rotating-winding)技术容易提供非常短的夹捏接触的可能性以及通过尝试不同的线速度来容易地找出适当的接触时间的可能性。在接触结束时且在分离之前,同时接触冷的载体和热离型表面的熔化颗粒将与载体和离型表面两者都具有粘附程度。如我们所发现的,离型表面越热,离型表面和颗粒之间的粘附就越弱。(为了说明此:如果将软化的聚乙烯颗粒保持在两个离型表面之间并与这两个离型表面对称地接触,其中一个离型表面比另一离型表面更冷,但两个离型表面的温度都高于颗粒的软化温度,则当它们被分离时,颗粒将与较冷的离型表面保持在一起且从较热的离型表面被释放。)这意味着,在分离时离型表面越热,就越容易将熔化的颗粒与该离型表面分离,这也导致优选明确热的离型表面。另一方面,如我们所发现的,在接触期间,载体的前表面越冷,则在前表面与黏的颗粒之间的粘附就越强。这意味着,在分离时前表面越冷,就越容易防止接触前表面的熔化的或软化的颗粒从前表面脱离,这导致优选明确短的接触时间,以便防止前表面在接触时间结束之前被基本上加热。对热颗粒的物质以及它们的尺寸及紧密度的选择与对它们的压挤程度的选择相组合为该方法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在对热颗粒层和载体的表面重量及温度作适当的同时选择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无需对载体进行任何预加热或任何强制冷却,且这样的适当的选择对于通常例如被用作包装材料的柔性膜和织物而言似乎非常可行。此外,我们认知的是,防滑粗糙化突出物在载体上的这样的形成能够被用于提供一致高度的突出物,每个突出物在靠近其平坦顶部处或在其平坦顶部处具有其最宽的(即,在侧视图中最宽的)部分,其益处包括:一旦这样的突出物与纤维接合材料进行接触,这样的突出物就能够钩住纤维接合材料的纤维,而对于使突出物深深地穿透纤维材料不存在任何需求。类似地,两个这样的所提到的粗糙表面的彼此互锁也好得多。这导致实质上所有粗糙化突出物一致地参与剪切互锁,从而极大地提高互锁的效率及剪切强度,而在提离互锁部分时不生成任何困难。如我们所发现的,此种种类的配置可以具有另外的益处,如稍后在本文中将变得显而易见的。将在本文中稍后描述我们的目标及认知的一些另外的部分。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中,方法发明的精髓是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 提供具有前表面的柔性载体,
■ 所提供的载体至少部分地包括热塑性第一聚合物,
■ 在提供时,载体具有足够低的温度以保持第一聚合物不熔化或软化,
■ 提供第一温度的热离型表面,
■ 提供离散颗粒的第一层,其包括热塑性第二聚合物、位于热离型表面上并且从热离型表面突出至对应的末端,
■ 在所提供的第一层中,离散颗粒至少部分地处于第二温度或高于第二温度,该第二温度高于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从而在第一层中提供至少颗粒末端的黏性,
■ 将所提供的载体的前表面与位于热离型表面上的黏的第一层带入至少部分地接触并保持处于接触中历时接触时间,以至少部分地将第一层黏附至前表面,且之后
■ 从离型表面移除载体并且随载体至少部分地移除被黏附至载体的前表面的黏的第一层,由此向载体提供热状态的涂层,以及
■ 利用热涂层的热能来形成在载体与涂层之间的结合,
■ 由此提供包括载体和被结合至载体的涂层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
■ 载体的移除包括用拉离力来将载体拉动脱离接触,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 提供高于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的第一温度,以及
■ 提供高于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的第一温度,
■ 为所述提供选择这样的载体,如果该载体被完全加热至第一温度且同时暴露于拉离力,则该载体会被损坏(例如,通过断裂、拉伸、收缩、及翘曲中的一者或多者);以及
■ 选择比最小时间更短的接触时间,该最小时间被确定为使得由于由热离型表面施加热而导致的载体损坏被限制到预先限定的可允许范围。
直接通过该方法制成的产品(即,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可以例如是防滑包装材料,例如,一个或多个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或在卷筒上的防滑包装材料或其他,例如,非包装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柔性载体可以是任何适当的载体,例如,膜、被涂覆的/未被涂覆的编织和/或非编织织物和/或其任何组合物、层叠物等。载体可以具有多壁式结构,或它可以具有单壁。载体可以是例如单个缠绕的片状(sheet)材料,或它可以是管、或有三角形撑料的管(gusseted tube)、或中心折叠的片材或任何其他适当的配置。管可以是原始地形成的管(例如,吹膜管或圆织管)或是用片状片材形成的管,例如,通过将片材边缘纵长地缝合或熔接或粘附来形成。此外,载体可以是环状(endless)载体,通常被存储在卷筒上且通过解绕和重绕(rewinding)来处理,或者载体可以包括单独的单元,例如,单独的袋或材料片。第一聚合物以及第二聚合物是热塑性的,并且可以分别包括一种或多种均聚物和/或共聚物,例如,其掺合物等。第一聚合物以及第二聚合物可进一步包括例如颜料、光吸收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填料、塑化剂、流变添加剂、或其混合物等。整个载体可以具有第一聚合物,或者载体的至少一个或多个部分包含第一聚合物。前表面可以包括第一聚合物,或者可以不具有第一聚合物。一般地,载体可以进一步包含非热塑性成分,所述非热塑性成分例如可以是结构层和/或表面涂层,例如,墨水印刷层。当提供载体时,它足够冷以保持其第一聚合物不会熔化或软化。例如,提供室温的载体,即,虽然有可能,但对载体的预加热一般是并非必要的。离型表面可以由片、或带状物、或转筒、或滚筒、或任何适当的结构的表面构成。它的形状(例如,平坦的带状物)、表面形态(例如,平滑的)及化学组分(例如,碳氟化合物)优选地经形成以有利于热的、黏的聚合物的释放。如果离型表面在环状(例如,玻璃纤维)带状物的外侧上,则带状物的内侧应当优选地也设置有离型表面以便其更好地在板(优选地,加热板)上滑动。加热板可以是平面状的或优选地轻微凸起的,以用于积极的(positive)带状物接触。关于可用该方法实现的大的线速度,优选的是避免在带状物的内表面与带状物在其上滑动的(加热)板之间的接触中完全排除空气,以避免带状物的粘连。此避免例如可以通过包括一些纹理于接触部中或者通过提供薄的空气枕(pillow)于接触部中等来完成。离型表面是热的,这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来提供:从离型表面的底侧加热所提到的片或带状物等和/或利用(红外)灯光照射离型表面来加热离型表面和/或利用电磁加热来加热离型表面和/或提供热的气体和/或热的(热辐射的)表面于离型表面周围等。所提供的第一层是不连续的,并且包含离散颗粒,所述离散颗粒包括热塑性第二聚合物。颗粒一般地可以是泡沫的或中空的,然而,实心的颗粒通常是更优选的。颗粒可以完全由第二聚合物组成,或者它们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成分。颗粒可以具有例如粉末小粒(granule)、微滴(droplet)、片屑、微粒料、纤维区段、和/或任何其他适当的颗粒形状的形式。位于离型表面上的一个颗粒可以包括例如一个(例如,或多或少地熔化的)粉末小粒,但位于离型表面上的一个颗粒包括多个这样的联结的粉末小粒也是有可能的,“联结”意味着邻近的粉末小粒当在放大下观察时不再具有明显的边界层。例如,可以存在每个分别由两个或三个联结的粉末小粒组成的离散颗粒。末端是颗粒相对于该颗粒所位于其上的离型表面的顶端,该顶端离足部最远。离散颗粒至少部分地处于第二温度或高于第二温度(这意味着,一些或所有颗粒具有一个或多个部分),或者它们的整体处于第二温度或高于第二温度。高于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的第二温度使得第二聚合物是黏的。黏性被提供在第一层中,且特别地至少在所提到的一些或所有颗粒的末端中。例如,在可行的情况下,所有颗粒以其整体是热的且是黏的。颗粒的黏性可以通过将颗粒固定在离型表面处以抵抗四处滑移或滚动而有助于维持颗粒沿离型表面的适当分布。在黏的第一层位于热离型表面上时,将前表面带入与黏的第一层至少部分地接触。该接触是至少部分的接触意味着,将前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或整个前表面)带入与黏的第一层的至少一个或多个部分(或整个黏的第一层)接触。例如,离散颗粒中的一些颗粒参与到该接触中,而其他颗粒(例如,最小的颗粒)不参与到该接触中。该接触的建立通常涉及前表面施加正的力于黏的第一层上。位于热离型表面上且从热离型表面突出至对应的末端的离散颗粒的配置固有地有助于前表面与离散颗粒形成结实的接触,而同时保持远离暴露在离散颗粒之间的热离型表面或至少避免与该热离型表面的强接触。(例如,此特征使当前解决方案区别于已知的解决方案,在已知的解决方案中,被提供用于接触的熔化颗粒完全位于热的凹版印刷滚筒或类似表面的凹痕内。) 在相互接触的短的时间段(接触时间)期间,黏的第一层(或者,如我们所说的,它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以与前表面形成粘附,并且可以开始将热转移至前表面,而另一方面,热离型表面仍然能够提供抵抗第一层的冷却的热的备援接触(backup contact),尽管仅历时非常短的时间段。结果,第一层至少部分地黏附至前表面,这意味着,也可以存在其中第一层未黏附至前表面的一个或多个位置,然而,在实践中,应当优选地使第一层的整个接触表面黏附至前表面,例如,可以利用在它们之间的适当的(例如,适度的)压挤来有利于此。当载体从热离型表面被移除时,被黏附至载体的前表面的黏的第一层随之也从离型表面至少部分地被移除,这意味着,即使在第一层被黏附至前表面的位置处,黏的第一层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也可能会保留在离型表面上。例如,在这样的位置处,第一层的整个厚度或厚度的仅一部分可以停留在离型表面上,而不是与前表面一起离开。然而,在实践中,应当将第一层的保留在离型表面上而不是紧黏至第一表面并与第一表面一起离开的这样的部分消除或至少减到最少,例如,通过离型表面的适当的表面特性和/或通过载体的适当的柔性和/或通过离散颗粒在尺寸方面的适当的均一性(即,通过使用离散颗粒的非常窄的尺寸区间)来实现。从热离型表面移除黏的第一层包括在(最初相接触的)第一层与离型表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至少只要第一层与离型表面仍然处于接触中,则该相对运动的方向优选地基本垂直于离型表面,但提供另一方向也是有可能的。在行业实施中,载体和离型表面两者可以以它们相应的线速度行进,并且所提到的基本垂直的移除将对应于载体和离型表面中没有任何一者移动得比另一者显著更快。然而,如果我们需要基本非垂直的移除方向,则我们可以提供这些速度中的一者比另一者稍微更快,或者在移除期间甚至可以提供在载体与离型表面之间的基本侧向相对位移。所提到的基本非垂直移除可以被用于形成涂层的基本非各向同性结构,例如,可以形成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倾斜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涂层。涂层的这样的非各向同性配置可以被用于提供产品的非各向同性摩擦表现:例如,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可以展现出抵抗在一个方向上的滑移的较低的摩擦、以及在相反方向上的增强的摩擦。这样的非各向同性产品可例如被用作屋顶衬垫(underlayment),该屋顶衬垫上需要基本单向的动摩擦(walkingfriction),或作为另一示例,可被用作土工膜以用于作为倾斜的地表面的衬里从而提供与覆盖的纤维土工布(geotextile)的防滑接合,以用于在斜坡上抵抗重力保持土工布。从离型表面移除的保留在前表面上的热的第一层提供在载体上的热涂层。在形成载体与涂层之间的结合时,利用热涂层的热能可以可行地意味着,能够从涂层传导至载体中的全部热能被用于加热前表面,且同时以及稍后载体和涂层两者都被允许自发地冷却。还有可能的是,强制冷却被应用至涂层和/或应用至载体,尤其是在载体相对轻量且涂层相对重的情况下。利用热能所形成的结合可以是需要热的任何种类的结合,即,热结合,例如,粘附结合和/或融合结合和/或熔接结合等。该结合的形成通常是在载体和涂层的冷却完成时(例如,当它们冷却下来至环境温度时)完成的,不过相当大的结合强度可以在完全冷却之前很久就已经提供在所形成的结合中,这取决于该结合的种类和参数。该结合的形成比所提到的冷却更晚完成也是有可能的。载体(其设置有被结合至其的涂层)被制成为构成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在宏观尺度上,涂层可以占据载体的整个前表面,但还有可能的是在宏观尺度上,载体具有前表面在其中具有涂层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从而形成形状。例如,在宏观尺度上,涂层可以占据环状载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条带(stripe)或斑点、或者袋的一个或多个侧板(side panel)的外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条带或斑点。例如,有可能的是,涂层包括具有适当地高的摩擦系数的物质(例如,弹性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例如通过强力地压挤热的第一层所形成的完美地平坦且平滑的涂层也可以是防滑的。此外,例如在所提到的接触包括在前表面与第一层的离散颗粒之间的适当地低的压挤压力的情况下,则柔性材料可以通过在其上形成适当的非平滑的(即,粗糙的)涂层而被制成是防滑的,涂层中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弹性体物质。该粗糙的涂层可以被形成为包括这样的粗糙化突出物:该粗糙化突出物提供与另一类似的被粗糙化的表面或与纤维抗滑材料的防滑机械互锁。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词语“互锁”是指部分的这样的连接:其中,一个部分的运动受到另一部分的限制和/或局限。例如,为了实现所期望的配置,在第一层中的颗粒的适当尺寸以及其适当的紧密度可以以适当的方式来选择。例如,如果较大的颗粒彼此相距更远地位于离型表面上的话,则更容易形成不连续的、或粗糙的最终涂层,而如果小的颗粒以大的表面紧密度分布在离型表面上的话,则更容易形成连续的最终涂层。连续的涂层并不需要是完全均质的涂层,但是它甚至可以被形成有平滑的平坦表面。然而,如果涂层不是完美地平滑的,而是承继了原始第一层的不连续图案中的一些,则能够有助于防止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粘连。此外,有可能在前表面的第一位置处在前表面与离散颗粒之间施加相对低的压挤压力,并且在前表面的另一位置处施加较大的压挤压力,以便形成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具有变化的粗糙度以及变化的厚度的涂层的区域。这可以例如通过在两个滚筒之间的夹捏部(nip)中施加压挤来实施,其中压挤力随着时间变化,例如,周期性地变化。可以例如通过变化的液压压挤和/或通过例如为夹捏滚筒中的至少一者提供沿其周边具有变化的硬度的压挤表面来提供压挤力的变化。这例如能够被用于提供具有这样的涂层的膜管:该涂层在对应于待形成的袋的顶部及底部的位置处较平滑(或可以说是平滑),该涂层在顶部与底部之间较粗糙,这样的配置例如有可能在方底(block-bottom)自封袋的制造中取得实用性。对适当的热塑性第二聚合物的选择例如包括:选择在第二温度下具有粘度的聚合物,其在所提到的涂层表面质量方面以及在所选择的接触方式(例如,在接触期间使用的压力分布(pressure profile)方面适当地符合我们的目标。一般地,例如,较低粘度的聚合物更适合于形成连续的、平滑的涂层,而较高粘度的聚合物更适合于形成不连续的涂层,例如,具有特定地成形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涂层。载体从热离型表面的移除包括用拉离力来将载体拉动脱离接触。在实践中,拉离力例如基本上由载体在解绕时的制动来确定,但在第一层在中间的情况下载体至离型表面的黏附或粘附也可能会增加该拉离力。通常,拉离力应被选择为至少是对于引导载体并提供所期望的接触来说所必要的最小值。所提供的热离型表面的第一温度被提供成高于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这有助于将离散颗粒的第一层保持为是明确地热的,且由此是黏的。此外,第一温度还被提供成高于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此外,整个载体对于高的第一温度敏感,即,所提供的载体如果被完全加热至第一温度且同时暴露于拉离力的话,则其会被损坏。该损坏可以例如通过断裂、拉伸、收缩、及翘曲中的一者或多者而发生。在实践中,例如,如我们所经历的,如果载体具有软化温度高于第一温度的聚合物的一个或多个基底层,则如果被暴露于所提到的条件,载体仍然会通过起皱、翘曲及拉伸、甚至断裂而被损坏,这是因为载体中的第一聚合物的软化或熔化可能会将载体弱化并且还可能会释放第一聚合物中的分子取向,从而通常导致翘曲。后者例如对于涂覆有第一聚合物的牛皮纸也成立。在该方法中,因此,保护了载体以使其免受热离型表面的有害效果影响,这是基于将接触时间选择为比最小时间更短,该最小时间被确定为使得由于由热离型表面施加热所导致的载体的损坏被限制到预先限定的可允许程度,或者甚至被设定成使得热离型表面的热不会损坏载体。这意味着,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相应地限制接触时间来将被施加至载体的离型表面的热的损坏效果限制到预先限定的(例如,不显著的或甚至为零)可允许程度。在实践中,技术人员可以首先决定在给定的应用中载体能够被允许的扭曲或翘曲或起皱或收缩或弱化等的程度,例如,以使得可以接连着在行业中成功地使用该产品,或成功地出售该产品以供行业使用。因此,最一般地,本发明方法包括:选择载体,该载体如果被完全加热至第一温度且同时暴露于拉离力则会被损坏达到第一程度;以及将接触时间选择为比加热热离型表面以使载体损坏达到第一程度的所最小要求的接触时间更短。通常,例如,在所选择的载体如果被完全加热至第一温度且同时暴露于拉离力则会通过断裂而被损坏的情况下,最低要求可以听起来像是载体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以被移除脱离接触而不断裂。为此目的,例如,该方法可包括:将接触时间选择为比最小时间更短,该最小时间被确定为使得由于由热离型表面施加热所导致的载体的损坏被限制到预先限定的可允许程度,由此提供载体的强度,该强度足以使载体承受住拉离力而不断裂。尽管如此,如我们所发现的,该方法可以容易地适合于防止对在实践中使用的载体的任何损伤(无论什么损伤)。虽然当然期望接触时间被选择为足够短以使得载体的损坏没有发生,但在实践中,载体由于热的施加而损坏达到不显著的程度在许多行业应用中是可接受的。在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的方法的经舒适地选择的速度与载体由于热而损坏的程度之间可能存在权衡,但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中的是,将最小时间选择为使得由于由热离型表面施加热所导致的载体的损坏被限制到预先限定的可允许范围。接触时间可以例如通过试误法而被设定至适当地低的值:如果一次试验的结果是翘曲或收缩等过强的话,则必须尝试较短的接触时间。在两个滚筒之间的夹捏部中,可以容易地提供的可行地短的接触时间以用于尝试,其中尝试不同的线速度。较小直径的更硬的夹捏滚筒能够提供甚至更短的接触时间。
该方法的优点包括:其提供相对于柔性载体自身的制造的独立性;其同样能够被用于膜和织物;其在选择防滑涂层的参数方面非常灵活;其不需要昂贵的器材及原材料;甚至回收的原材料也能够被用于涂层中;涂层能够被施加在印刷表面上和/或经涂覆的产品能够在其涂覆之后被印刷;其在其线速度方面是灵活的,只要接触时间足够短即可(“接触时间过短”的问题实际上不会出现);涂层不一定基本穿透载体并且甚至能够是稀疏的离散涂层,因此其在不显著损害其强度、柔性、热收缩性、柔性的各向同性、以及热收缩表现的各向同性的情况下增加柔性材料的摩擦;其是经济的;其能够提供抗粘连的防滑材料。我们注意到,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我们并不认为涂层的材料与载体的材料的融合或熔接自身意味着涂层或涂层的元件穿透或进入载体。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可以被用在许多非包装领域中,例如,作为用于建筑行业的屋顶底衬、土工膜、一次性卫生覆盖材料、或者在人类健康护理或兽医学上的一次性卫生床垫。
优选地,在该方法中,接触时间被选择为足够短,以使得载体通过断裂、拉伸、收缩和翘曲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所导致的损坏被限制到最多不显著的程度。更优选地,接触时间被选择为足够短,以使得载体的损坏被限制到最多不显著的程度。
甚至更优选地,在该方法中,接触时间被选择为足够短,以使得防止载体通过断裂、拉伸、收缩和翘曲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而被损伤。甚至更优选地,接触时间被选择为足够短,以使得防止载体被损伤。
优选地,所提供的柔性载体适合于用作柔性包装或包覆材料。例如,以便在以下各者中使用:包装袋,包括单独的袋及FFS(成型填充密封)袋,主要用于每个袋在3.5 kg与90kg之间的填充重量;以及例如包装包覆物,例如包括整理包覆物(collation wrap)、收缩包覆物、收缩罩、木材包覆物、拉伸包覆物、拉伸罩等。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在提供第一层时,离散颗粒以其整体处于第二温度或高于第二温度。其优点在于,其提供甚至更大的热能以用于结合。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高于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的第二温度。其优点在于,其提供甚至更大的热能以用于结合。
优选的情况是,在该方法中,载体的至少部分(包括第一聚合物的部分)在被带入接触与形成结合之间被防止熔化或软化。这例如应当通过选择适当地短的接触时间来实现。其优点在于,其提供更好的产品质量。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
■ 所提供的载体至少部分地包括可热收缩的第二层,该第二层包括热塑性第一聚合物,
■ 在提供载体时,载体具有低于第二层的收缩温度的温度,
■ 提供高于第二层的收缩温度的第一温度。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在一方向上的“热收缩性”在材料(诸如,第二层)的背景下应当意味着:该材料能够响应于热能传递至该材料中而在给定的方向或维度上减小其长度。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材料的“收缩温度”是指:暴露于增加的温度的材料开始热收缩所在的温度。如早先所提到的,载体能够例如包括膜以及织物,例如,经涂覆的或未经涂覆的编织织物。
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处于其原始尺寸的载体,并将接触时间选择为足够短以防止载体自其原始尺寸中的至少一者收缩超过25%(优选地超过20%、更优选地超过15%、更优选地超过10%)。其优点在于,其能够提供供用于在收缩包覆物中使用的防滑材料。
优选的情况是,在该方法中,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被提供为在经修改的粘连载荷测试中具有与其自身的小于200克(优选地小于150克、更优选地小于100克、更优选地小于80克、更优选地小于60克、更优选地小于50克、更优选地小于40克、更优选地小于3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blocking load)。该经修改的粘连载荷测试被限定如下。材料的两个样本将在这些样本的防滑侧彼此面对的情况下与彼此进行测试。该经修改的粘连载荷测试与标准ASTM D 3354-96中所限定的粘连载荷测试的不同之处在于:接触的面积为2.0 cm×5.0 cm= 10 cm2,并且在测试期间两个样本的完整的后表面用双面胶带被固定至相应的铝块,并且待测试的样本应当以面对面的方式在50℃±2℃下以15900Pa的压力被压挤来调节(condition)达260分钟,其中两个样本的完整的后表面用双面胶带被固定至相应的铝块。所提到的压力值对应于出现在所交付的防滑包装袋的托盘载荷(pallet load)的底部处的压力值,并且所提到的调节温度对应于在天气热时出现在仓库或卡车中的调节温度。此特征可以使用相对高熔点的第二聚合物利用在高的温度下实际地结合它的可能性来实现。其优点在于,它提供例如用于包装目的的高质量产品。结果是,例如使用我们的本解决方案,被填充的防滑袋或被包覆的物品能够在没有额外努力的情况下相对于彼此被竖直地提起,且类似地,被平坦地交付且被堆放在托盘上的未使用的袋能够容易地相对于彼此被提起,尤其是在将袋的包弯折之后,例如,来回弯折,如所有普通的(例如,塑料或纸质)包装袋在它们被用于填充之前所常见的那样,以打破它们可能具有的任何粘连。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载体,该载体如果被完全加热至第一温度则丧失其稳定性。此特征提供本发明的如下特征的甚至更大的重要性:保持接触时间适当地短。其优点在于,能够有可能形成强结合,甚至熔接。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离散颗粒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在离散颗粒的至少一个维度上具有至少20(优选地至少25、更优选地至少30、更优选地至少35、更优选地至少40、更优选地至少45)微米的尺寸。所提到的维度可以优选地是高度。其优点在于,较大的颗粒(具有给定的颗粒形状)提供该颗粒的较大体积与表面比率,由此提供较大的热能利用效率,如早先所提到的。理论上的上限值可以是例如约50毫米。
优选的情况是,在该方法中,离型表面的表面能量低于第二聚合物的表面能量。其优点在于,其有助于在没有残留物或在有较少的残留物的情况下将黏的第一层从离型表面移除。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在该方法中,第二聚合物的表面能量与离型表面的表面能量之间的差异小于23 mJ/m2。其优点在于,其有助于第二聚合物的熔化颗粒将离型表面稍微润湿,以便与离型表面形成适当地尖锐但又不过于尖锐的第一接触角度,这在用离散颗粒形成不连续的粗糙化涂层方面可以是有利的。
优选的情况是,在该方法中,离型表面的表面能量低于载体的前表面的表面能量。离型表面的表面能量可由已知的材料及方法来形成,诸如,硅化的表面、含氟化合物、电晕放电、火焰等等。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在该方法中,在前表面的表面能量与离型表面的表面能量之间的差异大于4 mJ/m2。其优点在于,其有助于在没有残留物或在有较少残留物的情况下将黏的第一层从离型表面移除,因为黏的第一层优选地紧黏至前表面而非紧黏至离型表面。
优选的情况是,在该方法中,该移除包括在前表面与至少大部分被接触的黏的颗粒之间提供粘附力,该粘附力大于在离型表面与至少大部分被接触的黏的颗粒之间的粘附力。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大部分”被接触的黏的颗粒意味着大于所述被接触的黏的颗粒的总数量的一半的被接触的黏的颗粒的数量。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被接触的黏的颗粒”意味着“由前表面接触的黏的颗粒”。这能够例如通过选择前表面以及离型表面的适当的表面能量来实现。其优点在于,其有助于在没有残留物或在有较少的残留物的情况下将由前表面接触的黏的颗粒从离型表面移除,因为被接触的黏的颗粒优选紧黏至前表面而不是紧黏至离型表面。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在该方法中,该移除进一步包括:提供至少大部分被接触的黏的颗粒的内聚力,该内聚力大于在离型表面与至少大部分被接触的黏的颗粒的粘附力。其优点包括:其能够导致至少大部分被接触的黏的颗粒基本上完全从离型表面被移除。“基本上完全”意味着在一次移除操作期间至少大部分被接触的黏的颗粒的聚合物的最多20%(优选地最多15%、更优选地最多10%、更优选地最多5%、更优选地最多3%、更优选地最多2%)保留在离型表面上。这例如能够通过选择黏的颗粒中的适当地大的粘度来实现。其优点在于,其提供对产品质量的更好控制。例如,其有助于提供这样的粗糙化突出物:该粗糙化突出物或多或少地在其顶部中保留离散颗粒的足部的形状,因为能够基本防止“拉开(pullaway)”作用,在“拉开”作用中颗粒的聚合物将在垂直于离型表面的方向上被拉伸(很像被拉扯的太妃糖)。如果黏的颗粒万一保留在热离型表面上未被移除且稍后(例如,一个回转之后,如果该技术基于回转的离型带状物或转筒)变旧的话,则当新的第一层被提供于热离型表面上时,在该新的第一层颗粒与旧颗粒之间的粘附力应当大于在旧颗粒与离型表面之间的粘附力,以便新的第一层将旧颗粒拾取并带走。这通常是有可能提供的,即使旧颗粒(例如,聚乙烯的旧颗粒)开始氧化也是如此。另一方面,由于旧颗粒的分解,旧颗粒可能会与离型表面具有大于新颗粒所具有的粘附力。因此,应当避免将第一层保持在离型表面上过久(例如,由于操作员失误)而没有将其移除。尽管如此,倾向于展现出快速热解且因此展现至离型表面的更强粘附的那些旧颗粒(尤其是聚丙烯的旧颗粒)通常可以变得完全分解且实质上作为烟和/或蒸汽从离型表面消失。由这样的完全分解的聚合物(例如,聚丙烯)的残留物,能够以这种自动热解的方式清洁离型表面。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所提供的第一层的离散颗粒保持位于热离型表面上足够久以将离散颗粒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处于至少半液体状态并与离型表面具有第一接触角度。“至少半液体”意味着液体或半液体。这例如能够通过使用足够长的环状带状物用于离型表面来实现,颗粒可以在离型表面上花费足够的时间,以便以所描述的方式稍微润湿离型表面,并且以便让颗粒及离型表面的表面能量相互形成第一接触角度。其优点在于,其有助于形成涂层,该涂层包括具有平坦顶部的单独的粗糙化突出物,该涂层(除了其他之外)较容易在其上书写或在其上黏附标签,且触摸起来更平滑。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第一接触角度中的至少一些小于90度(优选地小于85度、更优选地小于80度、更优选地小于75度、更优选地小于70度、更优选地小于65度)。这能够通过给予颗粒较长的时间以停留在离型表面上和/或提供颗粒中的较低粘度来实现。其优点在于,其有助于在粗糙化突出物中形成底切和/或形成与其他类似的粗糙化突出物或纤维抗滑材料更好地互锁的粗糙化突出物。另一方面,第一接触角度可以被选择为大于30度。
优选的情况是,在该方法中,所提供的第一层的离散颗粒的外表面由接触离型表面的第一部分和不接触离型表面的第二部分构成,在至少大部分所提供的离散颗粒中该第二部分的面积大于该第一部分的面积。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大部分”所提供的离散颗粒意味着大于所提供的离散颗粒的总数量的一半的所提供的离散颗粒的数量。这能够例如通过使用平坦的平滑离型表面或具有不太深的凹部的离型表面来实现。其优点在于,其有助于在接触时间期间保持前表面远离热离型表面且有可能不与热离型表面接触,以便保护载体以使其免受在离散颗粒之间的被暴露的离型表面部分的热。
优选的情况是,在该方法中,所提供的热离型表面是基本平坦的抑或它最多具有独立于所提供的第一层的离散颗粒的分布的图案。其优点在于,其有助于形成离散颗粒的随机分布,并且也有助于提供离散颗粒从离型表面突显出来(standing-out),从而有可能在接触时间期间保持前表面远离热的暴露的离型表面部分。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所提供的第一层的离散颗粒保持位于热离型表面上历时至少0.5秒(优选地历时至少1秒、更优选地历时至少1.5秒、更优选地历时至少2.0秒、更优选地历时至少2.5秒)。这例如能够通过使用足够长的环状带状物用于离型表面实现。其优点包括:其有助于适当地加热颗粒,并且其有助于颗粒丧失一些或所有的其可能的分子取向,以及稍微润湿离型表面,以及响应于颗粒的被软化或被熔化的聚合物的表面张力而变得更接近于液珠(bead)形式,或者稍微“抚平(smooth-out)”,这是有利的,因为例如其能够提供具有更一致的形状的颗粒。我们注意到,这并不意味着其尺寸更一致。
优选的情况是,在该方法中,接触时间除以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被提供成是最多0.020 s·m2/g(更优选地最多0.016 s·m2/g、更优选地最多0.013 s·m2/g、更优选地最多0.010 s·m2/g)。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意味着载体的质量除以载体的前表面的面积。其优点在于,其有助于保护载体以使载体免受离型表面的过多的热。
优选的情况是,在该方法中,位于热离型表面上的所提供的第一层的离散颗粒从离型表面突出至相应的颗粒高度,在离散颗粒中的至少一些中,颗粒高度等于颗粒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至少0.1倍(优选地至少0.2倍、更优选地至少0.3倍、更优选地至少0.4倍、甚至更优选地至少0.5倍)。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在所提供的第一层的至少大部分离散颗粒中,颗粒高度等于颗粒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至少0.1倍(优选地至少0.2倍、更优选地至少0.3倍、更优选地至少0.4倍、甚至更优选地至少0.5倍)。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提供的第一层的“大部分”离散颗粒意味着大于所提供的第一层的离散颗粒的总数量的一半的所提供的第一层的离散颗粒的数量。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是颗粒在离型表面的顶视平面图(从离散颗粒上方得到)中的最小长度(如同用在视图的平面中的卡尺所测量的)。此特征(其使第一层区别于例如凹版印刷过程中的普通印刷层)具有的优点包括:提供颗粒的更大的体积与表面比率;携载更有效的热负荷;以及有助于形成具有底切的粗糙化突出物和/或形成与其他类似的粗糙化突出物或纤维抗滑材料更好地互锁的粗糙化突出物;以及有助于在接触时间期间保持前表面远离热离型表面且有可能不与热离型表面接触。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中将涂层的平均表面质量提供成低于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的1.5倍(优选地低于1.25倍、更优选地低于1.00倍、更优选地低于0.75倍、甚至更优选地低于0.60倍)。涂层的平均表面质量是涂层的质量除以载体的被涂层占据的面积(该面积还包括在构成涂层的离散突出物之间的可能的间隙(interstice))。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意味着载体的质量除以载体的前表面的面积。除了其经济性之外,其优点还包括:其有助于保持产品的柔性,并且有助于防止载体被涂层的过多热能损坏,有可能甚至在没有强制冷却的情况下。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提供成小于500 g/m2(优选地小于420 g/m2、更优选地小于370、或320、270、220、200、180、160、140、130、或甚至120 g/m2)。如果有必要的话,平均表面重量的最低极限可例如通过包装材料的用途来隐含地确定,并且可以是例如约3 g/m2。这样的选择提高了本发明特征的重要性,如在上文的认知章节中所讨论的。此外,除了其经济性之外,其优点还包括其能够有利于使得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能够对于其随后的融合、熔接和/或热收缩需要更少的热能,其益处在于,该更少的热能将可能在更小程度上损坏涂层、使涂层扭曲、熔化或例如收缩。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热涂层的热能提供成是适当地低的,以便在无需冷却滚筒冷却的情况下维持足以用于载体的重绕的载体的断裂强度。其一个可能性例如是:提供具有相对于载体的表面质量适当地低的表面质量的(甚至明确地热的)涂层。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第二聚合物的部分带至处于高于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的离型表面温度的离型表面上,以用于提供位于离型表面上的离散颗粒的第一层。其优点在于,其消除了随着每次回转对离型表面重复地加热及冷却下来的需求。此外,其有助于通过将离散颗粒加热成黏的状态来从离散颗粒到达离型表面处的时刻起实质上立即固定离散颗粒。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以下各者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
a.)将第二聚合物的固体、液体和半液体(不过优选地为固体)部分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从空中带至离型表面上,以及
b.)将第二聚合物的比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更冷的(优选地固体)部分以从空中以外的方式带至离型表面上。
(我们注意到,第二聚合物的一部分可以比其软化温度更冷而仍然不是固体,例如,在其溶液中。)例如,第二聚合物部分可以通过重力、静电吸引力、撞击或其他适当的力或其任何组合而从空中撞击到离型表面上。第二聚合物部分通过重力分散到离型表面上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来执行,例如,通过用散布单元来散布固体的第二聚合物部分或者通过喷涂微滴等。另一方面,例如固体的第二聚合物部分可以从与离型表面接触的馈送器被直接馈送至离型表面上。其优点在于,其避免了在第二聚合物的熔化部分将通过例如与印刷装置的积极接触而被转移至热离型表面的情况下将可能涉及的困难。即,如果离型表面是如此地热且另外具有所期望的释放性质,则将难以以足够的确定性从另一隐含地也是热的的表面充分转移熔体,尤其是在熔化的第二聚合物的粘度大于通常用印刷施加的热熔体的粘度的情况下。如果第二聚合物的固体部分被带至离型表面上,则其所提供的益处是,第二聚合物在整个方法期间仅被保持处于热熔化状态或软化状态历时非常短的时间(不像例如基于熔体挤压和热熔体槽的解决方案),这能够将氧化或分解的风险降低至最小,即使在便宜的(有可能甚至是回收的)第二聚合物物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即,第二聚合物的部分(例如,粉末小粒或微粒料)与离型表面形成接触且被加热至熔化,然后例如在数秒内,它们接触前表面并冷却下来以凝固,所有这些能够在例如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发生。聚合物仅必须花费非常短的时间处于高的温度的事实使得有可能使用所期望的真正高的温度,而不会将第二聚合物分解或氧化得太多。此外,带入固体部分而不是热熔体印刷能够允许第二聚合物中的高得多的线速度以及更低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优选地,关于离型表面的有可能非常高的温度,使用被流体冷却的热防护件来保护用于将第二聚合物的部分带至离型表面的设备以使其免受辐射热。出于相同的理由,优选的是保护该装置以使其免受由热离型表面所生成的自发性热空气气流或由(例如,带形)离型表面的有可能高的速度所生成的热空气流(air draft)的不期望的影响。
优选的情况是,所提供的第一层中的离散颗粒中的至少一些基本是未被分子地取向的(molecularly unoriented)。这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来提供:通过将第二聚合物的粉末或类似的材料散布至离型表面上来形成第一层,该粉末或类似的材料是基本未被分子地取向的。这也能够例如通过将位于离型表面上的被软化的或被熔化的离散颗粒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使它们通过松弛和/或自由收缩而丧失其可能的分子取向来提供。其优点包括:其能够有助于用基本没有分子取向的涂层来形成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因此不会干扰载体的原始热收缩特性,特别是不会在一个方向上使其扭曲。此外,这样的涂层(例如,包括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能够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随后的热收缩期间更好地保持其自身的形状。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以随机分布位于离型表面上的离散颗粒的第一层。其优点包括以下各者。其有助于形成这样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该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粗糙化突出物随机分布,这已知地对于与另一类似的表面和/或与纤维抗滑材料在剪切方向上的机械互锁的各向同性是有益的。此外,如果在将黏的第一层从离型表面移除之后离散颗粒的少量残留物可能被留在(例如,带形的)离型表面上,则在接下来的循环中施加的颗粒在统计学上将迟早一定会击中它们并且有可能将它们带离离型表面。因此,在这个方面,整个离型表面的质量在使用中将是均一的。此外,在不连续的涂层中施加真正随机的图案是避免由于有可能在相应位置处涂层较厚及较薄或甚至涂层局部缺失而在所重绕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中形成凸块的非常好的手段。
优选的情况是,第一层被提供为基本上没有增粘剂。
术语“基本上没有增粘剂”在此处意味着第一层具有以重量计少于约5%的在粘附剂领域中通常被认知为增粘剂的材料。如所已知的,增粘剂被添加至粘附剂配方,以便增加其粘附。通常被用作增粘剂的材料包括:松香树脂(rosin resin)、库玛隆-茚树脂(cumarone-indene resin)、萜烯树脂(terpene resin)、以及烃树脂。此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其有助于避免产品在温暖的仓库中粘连。此外,它有利于使用较便宜的聚合物。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包括织物的载体,并防止涂层基本穿透该织物。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如果防止涂层包封与涂层接触的纱线、线带和/或纤维中的大部分,则涂层被防止基本穿透由纱线、线带和/或纤维制成的织物。这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来提供:选择第二聚合物的适当地大的粘度和/或选择在接触期间黏的第一层的适当地弱的压挤,其利用了以下事实:主要使用热能来形成涂层与载体之间的结合并且该结合主要是热结合,而不是基于涂层穿透到织物中的机械互锁式结合。其优点包括:其有助于保持载体的柔性及热收缩特性完好。
优选的情况是,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涂层被形成为不连续的。这例如能够通过在接触期间适当地适度压挤黏的第一层来实现。其优点包括:其能够通过提供非平滑的涂层表面(其不适合于沿该表面生成几乎完全排除空气的紧密接触)来有助于防止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粘连。此外,其能够有助于与适当的(例如,被粗糙化的)其他表面产生防滑机械互锁。此外,其能够有助于保持载体的柔性。
为了相同的优点,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涂层在顶视平面图中占据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面积的最多75%(更优选地最多60%、或50%、或40%、或35%、或30%、或25%、或20%、或17.5%、或15.0%、或12.5%、或10.0%、或甚至更优选地最多8.0%)。这是在微观尺度上而言的,其中,前表面被暴露所在的间隙不被认为是被占据的。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涂层被形成为包括从载体的前表面突出的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每个粗糙化突出物设置有足部,该足部是该粗糙化突出物的被结合至载体的端部。
例如,这能够通过在第一层中适当地稀疏分布离散颗粒与在接触期间适当地适度压挤黏的颗粒相结合来实现。粗糙化突出物由第一层的单个颗粒形成是有可能的,但粗糙化突出物通过联结第一层的多个颗粒(例如,通过适当地压挤第一层)而形成也是有可能的。该方法实施例的优点包括:其能够有助于与适当的(例如,被粗糙化的或纤维的)其他表面产生防滑机械互锁。此外,其能够有助于保持载体的柔性。基于将较少的材料用于涂层的其经济性也是有利的。同样是优点的是,粗糙化突出物能够具有相对平滑的表面(例如,包括平滑侧),因为基于其聚合物的表面张力,涂层被保持所处的高的温度会有可能将单独的粗糙化突出物的细微的表面粗糙度抚平。这能够改进与其他突出物且特别是与纤维的防滑互锁。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具有与前表面的在90度与178度之间(更优选地在92度与178度之间、更优选地在95度与178度之间、更优选地在97度与178度之间)的第二接触角度。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侧视图意味着从与前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向得到的非透视图,例如,在前表面的水平取向期间从左侧、或从右侧得到的视图。该视图包括粗糙化突出物以及前表面的至少利用其形成第二接触角度的那部分(的侧截面)。此处,术语“第二接触角度”是在类似于如同粗糙化突出物是位于固体前表面上的液体液滴般的意义上使用的: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二接触角度是穿过粗糙化突出物测量的、在粗糙化突出物-空气界面与载体的前表面(粗糙化突出物-空气界面与前表面相遇处)之间所夹合的角度。在实践中,这可以在放大下被观察到。此特征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来提供:在接触时间期间对具有适当地大的粘度的黏的离散颗粒施加适度压力,而同时提供其从离型表面的容易的释放。例如,此特征使我们的解决方案区别于已知的方法,在所述已知的方法中,涂层是通过将(通常是低粘度且容易润湿的(well-wetting))热熔体的层印刷到表面上制成的。该方法实施例的优点包括:其有助于提供具有底切的粗糙化突出物,这使得粗糙化突出物更适合于与面对的表面的类似的粗糙化突出物或与纤维抗滑材料在剪切方向上形成防滑机械互锁。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具有基本上平坦顶部,该基本上平坦顶部形成至少部分地包围该基本上平坦顶部的边缘。我们注意到,平坦顶部并非仅仅意味着在其侧视图中平坦的顶部,而是其意味着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基本平坦的顶部区域。并非必要的但优选的情况是,平坦顶部的平面彼此基本平行且优选地还与前表面基本平行。这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来提供:在接触时间期间对具有适当地大的粘度的黏的离散颗粒施加适度压力,而同时提供离散颗粒从离型表面的容易的且基本垂直的释放。其优点包括:能够较容易用笔在产品上书写和/或较容易将自粘附标签或胶带黏附在产品上,产品能够触摸起来感觉更平滑。可以随后向产品提供更漂亮的印刷图像。此外,因为这些平坦顶部能够一起提供基本邻接的表面,所以即使在粗糙化突出物中没有高摩擦系数的物质的情况下,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仍然可以具有在平滑的表面上的改进的摩擦。并且,如果粗糙化突出物的物质具有高摩擦系数(例如,弹性体),则粗糙化突出物的防滑效果能够由于增加的总表面(该物质可以在该总表面上邻接平滑的表面)而被更着重突出或更显著。其结果是基于弹性体物质的摩擦和基于粗糙化突出物的机械互锁的摩擦的改进的组合。边缘的存在能够例如有利于所提到的机械互锁。
为了相同的优点,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至少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提供成具有基本上平坦顶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意味着大于粗糙化突出物的总数量的一半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数量。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边缘完全包围基本上平坦顶部。其优点包括:其能够有助于在所有方向上更好地互锁。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边缘基本形成圆。其优点包括:其能够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各向同性。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粗糙化突出物的轮廓线的连接足部与边缘的至少一个部分从外部来看是凸起的。所提到的轮廓线部分是轮廓线的连接足部与边缘的那部分,并且它在前表面的水平取向期间例如可以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在该粗糙化突出物的右侧或左侧。这意味着,当从粗糙化突出物的外部观察时它是凸起的。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并且根据该词语的数学含义,轮廓线部分形成凸起的成组的点的边界,这些点属于粗糙化突出物;“凸起的轮廓线部分”也包括了笔直的轮廓线部分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至少一个轮廓线部分从外部来看是严格地凸起的。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粗糙化突出物的严格地凸起的轮廓线部分在侧视图中当从外部观察时是凸起的而不是笔直的。粗糙化突出物轮廓线部分(优选地严格地)凸起的形状(优选地在更多侧视图中、更优选地在所有侧视图中都是凸起的)已被发现是有益的,因为它给予粗糙化突出物相对大的厚度。此凸起的形状向边缘提供强度。凸起的形状还将接合纤维朝向载体有效地向下引导,由此减小在粗糙化突出物和载体被附接处(即,在足部处)在载体上和粗糙化突出物上的扭矩载荷。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基本上平坦顶部的宽度与足部宽度的比率是从0.50到1.24(优选地从0.8到1.24、更优选地从0.9到1.24、更优选地从1到1.24、更优选地从1到1.20、更优选地从1到1.18、更优选地从1到1.15、甚至更优选地从1到1.10)。其优点包括:大于0.50的比率能够有助于利用因存在平坦顶部所产生的优点,并且能够有助于提供与抗滑材料的纤维以及与类似的面对的突出物的接合。另一方面,低于1.24的比率能够有助于保持粗糙化突出物的底切足够温和以允许在提升或剥离操作中将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从纤维抗滑材料容易地(实际上不费力地)分离,以便避免防滑互锁的不期望的提升或剥离强度(例如,从钩与环紧固件中所知的)。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足部的面积基本等于或小于基本上平坦顶部的面积。优点包括:其有助于给予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底切的形状,或给予粗糙化突出物这样的形状:其中最宽的(即,在侧视图中最宽的)部分或者最大侧向凸出的部分更靠近顶部而不是更靠近足部,这使得粗糙化突出物更适合于与面对的表面的类似的粗糙化突出物或与纤维抗滑材料在剪切方向上形成防滑机械互锁。优点进一步包括:其能够有助于将平坦顶部的边缘用于与另一类似的粗糙化突出物抑或与纤维抗滑材料形成机械互锁。其特别的优点是,互锁的部分不一定必须被按压成彼此非常靠近,因为粗糙化突出物的最远的点(顶部)已经可以能够建立互锁。一旦前表面被粉尘或雪(互锁部分能够从粉尘或雪中伸出)污染,或者如果粗糙化突出物从前表面的凹陷中挺立出来(例如,因为粗糙化突出物已被按压),则这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为了相同的优点,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足部的面积小于基本上平坦顶部的面积。这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来提供:将离散颗粒保持位于热离型表面上足够长的时间以给予它们类似于杯被翻转成使其口部朝向离型表面的形状,并在接触期间施加温和的压挤,并提供使它们的从离型表面的容易的释放。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边缘角度的粗糙化突出物,该边缘角度是穿过粗糙化突出物测量的、在基本上平坦顶部与从边缘延伸到足部的斗篷状(mantle)表面之间所夹合的角度。换句话说,边缘角度是突出物的顶部和在边缘处附接到顶部的侧部彼此在边缘处所夹合的角度。其优点包括:其能够有助于使得顶部的边缘的防滑互锁更显著。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边缘角度的粗糙化突出物,该边缘角度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基本等于或小于90度。这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来提供:将离散颗粒保持位于热离型表面上足够长的时间以向它们提供与离型表面的呈锐角的第一接触角度,并且然后在接触和移除期间充分地保持颗粒的该几何形状。这样的防滑粗糙化突出物的优点是:平坦顶部的边缘(该边缘基本在顶部的平面中并且形成边缘角度)能够在无需使显著体积的纤维抗滑材料移位的情况下容易地进入到纤维抗滑材料中并与之接合。类似地,“尖锐的”边缘的升高的位置使得边缘更容易与另一类似的粗糙化突出物或甚至与在被包覆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中的木材块上行走的工人的靴子的鞋底互锁。即使粗糙化突出物使其足部位于前表面的凹陷中也能够提供互锁效果,因此,即使粗糙化突出物稍微被按压到前表面中或者以某种其他方式被放置于前表面的相应凹陷或凹痕中,也能够维持产品的防滑能力。此外,一旦前表面被粉尘或雪或冰(互锁边缘能够从粉尘或雪或冰伸出)污染,则这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为了相同的优点,进一步特别优选的情况是,边缘角度小于90度(优选地小于87度、更优选地小于84度、更优选地小于81度、更优选地小于78度)。另一方面,它可以被选择为大于30度以提供边缘的适当强度。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形成为从边缘向足部渐缩。(优选地,粗糙化突出物的多个侧视图、更优选地所有侧视图渐缩。)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向足部渐缩意味着朝向足部逐渐地变得更窄或保持相同的宽度。例如,柱是渐缩的形状(不过并不是严格地渐缩的形状)。其优点包括:此渐缩的类型将有助于在剪切载荷被施加至防滑互锁时将被接合的纤维向下拉动至载体的前表面,而纤维不会在从前表面移位的非渐缩部分处被钩住。因此,在粗糙化突出物上的扭矩是最小的,所以载体可以更弱,即,可以更便宜、更有柔性、更薄等。此外,产品可具有由基本上平坦顶部形成的相对大的表面面积,从而使得产品触摸起来平滑并且容易在其上黏附标签或胶带或在其上书写,同时还具有连接到载体的突出物足部的相对低的总表面面积,从而增加产品的柔性。此外,一旦前表面被粉尘或雪(互锁的最宽部分能够从粉尘或雪中伸出)污染,则此特征是有利的。
为了相同的优点,进一步特别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粗糙化突出物的每个侧视图形成为从边缘向足部渐缩。优点包括产品的改进的各向同性。
为了相同的优点,进一步特别优选的情况是,侧视图从边缘向足部严格地渐缩。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向足部严格地渐缩意味着朝向足部逐渐地变得更窄。例如,适当地取向的截头锥形是严格地渐缩的形状。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形成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具有随机分布的粗糙化突出物。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随机分布是指在微观尺度上的分布。其优点包括:彼此面对的两个这样的表面之间的防滑互锁能够独立于面对的表面的相对取向。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形成随机顶视平面图尺寸(top-plan-view size)的粗糙化突出物。优点包括:其能够有助于使产品是更为通用的。即,粗糙化突出物进入间隙之间并与之良好地接合、进入匹配的被粗糙化的表面的突出物之间或甚至进入匹配的抗滑材料的纤维之间的能力可以取决于粗糙化突出物的顶视平面图尺寸。即,较小的粗糙化突出物能够最佳地配合到一种种类的间隙中,而较大的粗糙化突出物能够配合到另一种类的间隙中。这意味着,具有各种尺寸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可以有可能更通用地与许多种类的匹配表面接合。
为了类似的优点,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形成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随机取向的粗糙化突出物。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粗糙化突出物在顶视平面图中的取向并不是指粗糙化突出物的聚合物的分子取向,而是指它的角度位置。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形成从其相应的足部突出至相应的突出物高度并且具有相应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extent)的粗糙化突出物,且在至少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内所述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变化系数大于突出物高度的变化系数。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如我们早先所提到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意味着其在顶视平面图中的最小长度。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变化系数是突出物高度的变化系数的至少1.15倍(优选地至少1.2倍、更优选地至少1.3倍、更优选地至少1.4倍、更优选地至少1.5倍、更优选地至少1.6倍、更优选地至少1.7倍、更优选地至少1.8倍、更优选地至少1.9倍、更优选地至少2.0倍)。
这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来提供:使用粉末来制造第一层的离散颗粒,并通过在接触期间将第一层的热颗粒压挤成或多或少均匀的突出物高度,来让粉末小粒的尺寸或体积的固有的不规则性在粗糙化突出物的不同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中显现。我们注意到,粗糙化突出物的顶部例如可以是平坦的,或者可以被结构化有规则的和/或不规则的和/或随机的结构和/或其他结构,和/或可以具有基本从离型表面的表面图案承继的图案。优点基于我们的如下认知。即,粗糙化突出物进入间隙之间并与之良好地接合、进入匹配的被粗糙化的表面的突出物之间或甚至进入匹配的抗滑材料的纤维之间的能力可以取决于粗糙化突出物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即,“较窄的”(即,在顶视平面图中较窄的)粗糙化突出物能够配合到一种种类的间隙中,而较大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粗糙化突出物能够配合到另一种类的间隙中。这意味着,具有许多种类的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各种“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值)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可以有可能更通用地与许多种类的匹配表面接合。因此,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相对大的变化系数可以是有益的。另一方面,如我们可看到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或多或少一致的高度可以有助于在平滑表面上提供更大的邻接表面(并由此提供更好的摩擦),并且还有助于提供更多的粗糙化突出物参与到与所提到的结构化匹配表面的接合中来。因此,突出物高度的相对低的变化系数可以是有益的。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至少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的顶部沿与前表面的一般平面平行的平面基本对齐。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粗糙化突出物的顶部意味着粗糙化突出物的在前表面的一般平面上方最远的点或部分。前表面的一般平面可能不包含该前表面的一些点,例如,前表面的凹痕或凸块的点。例如,在编织纤维载体的前表面的情况下,前表面的一般平面可以代表编织表面(其有可能在数学上是非平面状的但在技术上是大致平面状的)的平均值。例如,所提到的对齐的顶部是平坦的表面是有可能的,但它们是相应粗糙化突出物的相应单个点也是有可能的,这取决于粗糙化突出物的相应的形状。这例如能够通过在移除之前将第一层压挤成基本上一致的厚度来提供。所提到的方法实施例的优点包括:产品(有可能保留其粗糙化突出物的随机特性的益处)能够较容易用笔在其上书写和/或较容易让标签或胶带黏附于其上,产品能够触摸起来感觉更平滑。能够向产品提供更漂亮的印刷图像。此外,因为或多或少一致高度的粗糙化突出物能够一起提供基本上邻接的表面,所以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既能够在平滑的表面上具有改进的摩擦,又能够与另一被粗糙化的或纤维的接合表面具有改进的摩擦。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形成从其相应的足部突出至相应的突出物高度的粗糙化突出物,并且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中提供等于突出物高度的至少1.75倍(优选地至少1.8倍、更优选地至少1.9倍、更优选地至少2.0倍、更优选地至少2.1倍)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这例如能够通过在接触期间适当地强地压挤黏的第一层来实现。其优点在于,这样的宽的粗糙化突出物将不倾向于太容易断裂。为了相同的理由,它能够抵抗响应于剪切载荷而围绕其足部向侧边倾斜,因此保持其互锁的能力。如果必要的话,理论上最大的比率例如可以被限定为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等于突出物高度的最多5000倍。
优选的情况是,在接触时间期间,前表面的在相邻的黏的颗粒之间的部分被保持为不接触离型表面。这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来提供:使用适当地高的粘度的第二聚合物,同时在接触期间提供适当地温和的压挤。这样,能够防止离散颗粒被按压得过于平坦,并且它们能够一起保持前表面与热离型表面相距正的距离,尤其是在离散颗粒的紧密度对于载体的柔性方面的目的而言也足够大的情况下。此特征在与以下结合时是特别有利的:至少一些粗糙化突出物的高度为至少20微米、或更优选地30微米、或更优选地40微米。其优点包括:其减少了从热离型表面被直接转移(例如,辐射)至载体中的热能。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具有隐藏表面部分,该隐藏表面部分是粗糙化突出物的外表面的这样的部分:在从粗糙化突出物的上方得到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粗糙化突出物覆盖该部分而使得观察者无法看到。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粗糙化突出物的外表面基本是粗糙化突出物-环境空气界面,它在实践中可以意味着粗糙化突出物的能够从某处被看到的表面,且例如粗糙化突出物的足部(即,粗糙化突出物附接至载体处)不是粗糙化突出物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且因此它也不是隐藏表面部分。因此,可以通过如下来找到粗糙化突出物的隐藏表面部分:找出该突出物的外表面的哪些部分在顶视平面图中不可见,其中不可见是因为被该突出物自身隐藏起来而使得观察者无法看到。为了形成这样的粗糙化突出物,可以使用到目前为止所提到的各种技术。其优点包括:其有助于给予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底切的形状,这使得它们更适合于与面对的表面的类似的粗糙化突出物或与纤维抗滑材料在剪切方向上形成防滑机械互锁。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具有至少一个底切且包括紧接在底切上方的至少一个区域,粗糙化突出物被定尺寸成在该至少一个区域与前表面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大于10微米(优选地大于12微米、更优选地大于15微米、更优选地大于20微米)。我们注意到,所提到的至少一个区域在给定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地由边缘构成。其优点包括:其有助于维持粗糙化突出物的互锁能力,即使在污染层(例如,白霜或微细粉尘的污染层)在前表面上累积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至少只要污染层的厚度没有达到所提到的间隔的尺寸即可。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两个夹捏滚筒,并且在两个夹捏滚筒之间的夹捏部内将载体朝向热离型表面按压以提供在载体的前表面与位于热离型表面上的颗粒的黏的末端之间的接触,在载体上施加在0.001与80 N/lineal cm之间(优选地在0.002与70 N/lineal cm之间、更优选地在0.005与60 N/lineal cm之间)的夹捏压力。我们注意到,此区间包括比通常的在背景技术中的夹捏压力值低得多的值。其优点包括:提供如离散颗粒尺寸及紧密度、第二聚合物粘度及第一和第二温度的过程参数的可行的值,其夹捏压力区间能够提供上文所提到的有利的产品。低的夹捏压力不像大的夹捏压力需要那么昂贵的机械装置。优选的是,将按压载体的滚筒的宽度选择成小于载体的宽度,因为这样能够保持整个滚筒是冷的,这是由于有可能例如通过适当地高的线速度来防止载体被过度加热。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利用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的热涂层的热能来足够地加热载体的在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附近的部分,以软化或熔化在这些被加热的载体部分中的至少第一聚合物,并且之后允许载体和粗糙化突出物冷却成固体状态以形成最终的结合。这意味着,热结合能够用这样的大的热能来形成:该热能能够至少部分地实际上局部地软化或熔化载体。例如,所提到的部分可以是载体的靠近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的足部的部分。例如,有可能的是,载体的壁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足部下方在其整个厚度中或其厚度的一部分中被局部地软化或熔化。有可能的是,粗糙化突出物直接接触载体的第一聚合物,但还有可能的是,被粗糙化突出物接触的载体的前表面例如由薄的、被印刷的非热塑性层(例如,客户的图形)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软化或熔化载体的该部分的热在不熔化被印刷的层自身的情况下被转移通过该薄的被印刷层。“允许冷却”例如可以指自发性冷却以及强制冷却或两者的组合。优点包括:用大的局部热能形成的这样的结合能够更强,并且产品能够比其他产品更抵抗粘连(在温暖的仓库中)。此外,尽管存在载体的部分被软化或熔化这一事实,但能够防止载体被损坏。这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来提供:关于粗糙化突出物的温度选择适当地小尺寸和/或低紧密度的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两者提供成高于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能够融合在一起所在的融合温度。其优点包括:在这样的高的温度下形成的结合能够更强,并且能够比其他结合(例如,用普通的热熔体粘附剂形成的结合)提供对粘连(在温暖的仓库中)的更大抵抗。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高于130°C(优选地高于140°C、更优选地高于190°C、更优选地高于200°C、更优选地高于205°C、更优选地高于210°C、更优选地高于215°C)的第一温度。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高于130°C(优选地高于140°C、更优选地高于190°C、更优选地高于200°C、更优选地高于205°C、更优选地高于210°C、更优选地高于215°C)的第二温度。其基本能够提供第一层中的这样的热能负荷,该热能负荷大于(优选地远大于)对于仅保持第一层被熔化或被软化来说足够的热能负荷:其还能够将被接触的前表面显著地加热,以便结合的形成包括将两个被结合的部分显著地加热。优点包括:在这样的高的温度下形成的这样的结合能够更强,并且能够比其他结合(例如,用普通的热熔体粘附剂形成的结合)提供对粘连(在温暖的仓库中)的更大抵抗。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两者提供成低于300°C。这能够有助于防止载体由于涂层的过多的热而被损坏。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第一温度提供成比以下两者高至少30°C(优选地高至少40°C、更优选地高至少50°C、更优选地高至少50°C、更优选地高至少60°C、更优选地高至少70°C):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以及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至少一者。这样做所具有的优点在于,其提供用于产生高温结合的适当强制加热。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1至300 g/10 min(优选地0.1至25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20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15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10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8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6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4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3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2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10 g/10 min)的第二聚合物,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 1133-1在190℃、2.16 kg的载荷下确定的。优点包括:这样的聚合物(通常具有远大于用印刷施加的热熔体的典型粘度的粘度)的熔体可以有可能在没有内聚破坏(即,没有由于熔体中的内聚力过低而使该熔体分裂)的情况下从热离型表面被移除。此外,这样的经适当地选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能够提供离散颗粒的适合于形成优选的粗糙化突出物配置的粘度。即,所选择的值范围能够在直接位于热离型表面上历时一定时间的离散颗粒中提供这样的粘度,该粘度足够低以使离散颗粒适当地润湿离型表面,从而与之形成所期望地尖锐的(优选地是锐角的)第一接触角度。具有足够低的粘度的此特征可以通过在该值范围的下限中选择甚至更高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值(例如,0.5、或1.0、或1.5、或甚至是2.0 g/10 min)来进行进一步改进。另一方面,同一的所选择的值范围能够在被(例如,温和地)按压至冷的前表面历时非常短的时间的离散颗粒中提供这样的粘度,该粘度足够高以防止离散颗粒/粗糙化突出物在接触时间期间过度润湿冷的前表面,且之后,只要它们根本不热,这就有可能引起粗糙化突出物与前表面的所期望的钝角的第二接触角度。类似地,足够高的粘度能够防止离散颗粒/粗糙化突出物丧失过多它们的原始的(优选地,杯状的)形状,这是当它们停留在离型表面上时它们被提供的形状。具有足够高的粘度的此特征通过在该值范围的上限中选择甚至更低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来进行进一步改进。此外,第二聚合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越低,则在粗糙化突出物获得外部热时(例如,在产品的融合或熔接期间,或在产品的热收缩中,或者在将热的内容物填充到用该产品制成的袋中时),粗糙化突出物将越好地保持它们的原始的形状(抵抗自发性的液珠形成(bead-forming))。此外,大于0.1 g/10 min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能够有助于提供产品的容易的可密封性、可熔接性,即,当发生了粗糙化突出物在密封或熔接期间位于密封工具或熔接工具之间时,它们能够变得足够柔软地可压挤而不会保持为使得熔接工具不能邻接的“间隔件”。此特征还能够通过选择所提到的在该值范围的下限中的甚至更高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值来进行进一步改进。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一者或两者提供成低于或等于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抑或比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高最多50°C。这样做所具有的优点在于,其提供关于第一聚合物的高温结合的可能性。其胜于其他结合(例如,用普通的热熔体粘附剂的结合)的优点在于,这样的结合更强,并且产品将不粘连。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将至少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提供成具有至少30微米且最多40毫米(优选地至少40微米且最多20毫米)的顶视平面图尺寸。优点包括:这样的尺寸的粗糙化突出物足够大以提供防滑机械互锁,且足够小以保持载体的适当的柔性及热收缩性。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中提供这样的粗糙化突出物,其平均顶视平面图长宽比为至少1.0且最多20.0(优选地最多19.0、更优选地最多18.0、更优选地最多17.0、更优选地最多16.0、更优选地最多15.0、更优选地最多14.0、更优选地最多13.0、更优选地最多12.0、更优选地最多11.0、更优选地最多10.0、更优选地最多9.0、更优选地最多8.0、更优选地最多7.0、更优选地最多6.0、更优选地最多5.0、更优选地最多4.0、更优选地最多3.0、更优选地最多2.0、甚至更优选地最多1.75)。每个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其自身的顶视平面图长宽比,顶视平面图长宽比意味着在从粗糙化突出物上方得到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粗糙化突出物的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的比率。众多粗糙化突出物中的每个的顶视平面图长宽比值的平均值为最多20.0,这意味着它是20.0抑或小于20.0。其优点包括: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中,较低的平均顶视平面图长宽比值提供更大的柔性以及柔性的更大的各向同性、和更大的热收缩性以及热收缩性的更大的各向同性。此外,具有更高的平均顶视平面图长宽比值的离散颗粒(例如,长形的丝(filament))在给定的所期望的高的温度下比具有更低的平均顶视平面图长宽比值的离散颗粒(例如,粉末颗粒)更难以在不损坏载体的情况下结合至载体,后者仅可能在小的点状的斑点中熔化载体,这可能不会像沿长形斑点熔化载体那般损坏载体。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载体,该载体包括用重叠的经和纬热塑性线带(tape)或纱线所编织而成的织物;以及适当地选择包括粗糙化突出物的热涂层的所利用的热能,以用于形成载体与粗糙化突出物之间的结合而不会在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下方将重叠的经和纬线带或纱线融合在一起。这能够通过例如用试误法设定制造参数来实现。热的粗糙化突出物的热能取决于以下中的任何并且能够通过对以下中的任何的修改来加以修改:热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温度、粗糙化突出物的质量以及粗糙化突出物的比热。还有可能的是,选择具有适当热敏性的线带(或纱线)的织物来实现所期望的结果。优点包括:其保持在编织的织物载体中的柔性和热收缩性以及柔性的各向同性和热收缩性的各向同性。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载体,该载体包括用塑料线带所编织而成的织物,所述线带至少在载体的表面的一部分中被暴露;以及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中提供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至少一些),所述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关于所暴露的线带的适当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所暴露的线带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所暴露的线带的示例可以是未被载体中的涂层覆盖的线带。适当的几何特征将取决于所暴露的线带的具体情况,但通常具有基本上平坦顶部粗糙化突出物(其具有小于90度的边缘角度)能够用它们的“尖锐的”边缘钩住编织织物的重叠的经或纬线带的边缘,尤其是在织物包括意在用于增强其摩擦的所暴露的扭曲(twisted)线带的情况下。对线带边缘的这样的钩住或重叠的线带之间的些微穿透能够足以降低被粗糙化的前表面与所暴露的织物部分之间的滑移。线带可以在载体的前表面和/或后表面中被暴露,或者,例如,如果载体是以管状编织织物的形式提供的话,则线带可以在管的内侧中被暴露,而前表面是在外侧上。优点包括:具有降低的滑移的这样的接触可以例如被用在被填充有例如面粉的放置在彼此顶部上的织物袋之间,或被用在例如木材包覆物中的重叠的织物部分之间、或在重绕或处理和更换这样的被粗糙化的织物(例如,呈管形式或呈单卷绕片形式)的卷筒的任何过程中在卷筒更换处被用在重叠的卷筒端之间(潜在地甚至是在重叠的管端之间,所述管端中的一者以套叠的方式被推动到另一者内部)。即,当在卷筒更换处时织物的相应卷筒的端部必须彼此固定,以使得一者能够拉动另一者,有利的情况是,用所提到的减滑式机械互锁来有助于固定,这也是关于以下事实来说的:由于面对胶带的(一个或多个)表面能够被粗糙化的事实,可能会使得用自粘附胶带使卷筒端彼此固定变得稍微更加困难。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能够与抗滑材料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该抗滑材料是平均表面质量为17g/m2且丝厚度在25与30微米之间的普通聚丙烯纺粘型非编织织物,该减滑式机械互锁是由于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关于该抗滑材料的适当的紧密度及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抗滑材料的丝在剪切方向上形成机械结合而引起的。“普通”意味着抗滑材料和例如在本申请之时通常在卫生保健行业中使用的类似规格的货物非编织物(例如,包括其不是亲水性的、其未被涂覆、未被印刷、不皱的、并且其没有绒毛)并非显著不同。指定的非编织物的样品的照片可以在附图当中找到。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之间的静摩擦(其中抗滑材料的样本被放置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这些样本之间)是适当地高的,以在根据TAPPI T 815标准的50度角度(优选地55度角度、更优选地60度角度、更优选地65度角度)的倾斜平面式静摩擦测试中抵抗滑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必须以它们的涂层彼此面对。所有三个样本必须是平滑的、不起皱的。如所已知的,在此测试中,50度对应于1.19的静摩擦系数(C.O.F.),而例如65度意味着2.14的C.O.F.,这些在本领域中是相当大的值。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静摩擦是适当地高的,以紧接在准备(冰测试准备)之后抵抗滑动,冰测试准备包括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一个的至少载体前表面和涂层中维持在-15℃与-25℃之间的第三温度,同时将载体前表面和涂层暴露于温度在0℃与4℃之间且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中历时3分钟(优选地5分钟、更优选地8分钟)的准备时间,并且冰测试准备进一步包括:提供第三温度的抗滑材料的样本以及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二个。冰测试准备可以被用于模拟在使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袋(其中在其之间放置有一片抗滑材料)来包装冷冻食品期间有可能出现的情形。在所模拟的真实生活情形中,第一个袋填充有冷冻食品,且因此它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被其内容物保持为冰冷的(freezing cold),并且在将抗滑材料以及其他被填充的(且因此是冷的)袋分别放置于该第一个袋上之前,第一个袋花费大约3分钟来等待,其中其载体前表面以及其涂层暴露于环境空气,该环境空气的温度通常在0℃与4℃之间,并且例如如果它是在海上的冷冻鱼的包装的话,则空气湿度在最糟的情况下是100%。来自空气的水分持续地在袋的前表面和涂层上结冰,并且其所形成的冰层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厚。如果粗糙化突出物被适当地形成,则3分钟不足以使冰累积到如此厚以至于将保持被放置到结冰表面上的抗滑材料的一般平面高于第一个袋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最宽部分。在实施例遵循在本文中所大致描述的我们的教导的情况下,例如粗糙化突出物中的一些的顶部到达冰的顶层上方可以是足够的,这引起该产品空前地耐受冰累积。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冰测试准备包括:在第一个样本的载体至少前表面和涂层中维持在-15℃与-25℃之间的第三温度。如果该静摩擦测试是通过选择-15℃来实现的话,则该特征存在。如此假设是合理的:如果测试在-15℃与-25℃之间的任何温度下实现,则其将也已在-15℃下实现,因为表面越冷,冰累积就越快(见下文)。例如,第一个样本能够被平坦地附接至被准备成处于所期望的温度的厚冰块的平坦顶部(稍后这将会是倾斜的)上。这在冰测试准备的几分钟期间在第一个样本的被粗糙化的上表面中维持第三温度,其能够容易例如用红外线温度计来检查。附接至冰块的第一个样本必须在干燥的、冷的位置中准备且仅在准备时间开始的时被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第二个样本和抗滑材料样本可以被保存在第三温度的冰柜中处于低空气湿度,第二个样本根据标准适当地附接至拖动器(sled)。这样,拖动器也变得一样冷。冰测试准备在准备时间耗尽时结束。紧接于其后的是,预冷却的抗滑材料样本和包括第二个样本的拖动器组件必须分别被放置到第一个样本(它仍然附接至冰块)的结冰表面上,并且必须以冰块连同其上的整个组件适当地倾斜、其他方面根据标准TAPPI T 815来执行倾斜平面式静摩擦测试。我们注意到,必须在所提到的不寻常的温度下执行该测试的另一原因是,粗糙化突出物和主要地抗滑材料这两者的所提到的防滑系统的表现在这两者被冷却至这样的程度的情况下会变得困难。即,已知:如果温度取自18℃至-20℃之间,则用于包装材料的聚合物(特别是聚烯烃)在模量(modulus)及撕裂强度方面展现出明确的增加,而如果它们的玻璃转变温度在这两个点之间的话,则该差异是尤其显著的,正如聚丙烯的情况。此特征的优点包括:产品更能抵抗沉降在防滑表面上的冰以及微细粉尘的污染。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根据标准ASTMD3354-96,其具有与抗滑材料的小于200克(优选地小于150克、更优选地小于100克、更优选地小于80克、更优选地小于6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在测试中,样本必须这样的方式布置:以抗滑材料样本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样本上方,后者以其涂层朝向上。此特征能够通过以下步骤来提供:形成相对于抗滑材料具有适当的几何特征的粗糙化突出物,以用于防止在提离操作中与抗滑材料的丝形成显著的机械结合。多个方法实施例的产品(具有粗糙化突出物的产品)可以适合于与抗滑材料形成剪切机械互锁的目的,并且它们例如能够基于试误法来定尺寸。一般地,这样的粗糙化突出物可以具有对于剪切互锁来说最适当的几何特征,如具有包括底切的形状。例如,粗糙化突出物与前表面的所提到的钝角的第二接触角度能够有助于建立在剪切方向上的机械互锁,不过如果它似乎在提升操作中也提供所不期望的机械互锁的话,则它的程度可能会必须减小(例如,通过增加第二聚合物中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类似地,这对于以下各者也适用:具有大于其足部的基本上平坦顶部的所提到的粗糙化突出物、具有隐藏表面部分的粗糙化突出物、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底切的粗糙化突出物。我们发现,我们的方法实施例能够容易形成这样的粗糙化突出物:这些粗糙化突出物的底切固有地通常并非足够着重突出成使得在剥离及提升方向上提供与纤维抗滑材料的显著接合,相信这(除了其他之外)使我们的防滑系统区别于例如典型的钩与环紧固应用。结果是,例如使用我们的本防滑解决方案的被填充的防滑袋或被包覆的物品能够在没有额外费力情况下相对于彼此被竖直地提起,且类似地,被平坦地交付且被堆放在托盘上的未使用的袋(其中一片抗滑材料被固定至它们侧部中的一者)能够相对于彼此被容易地提起。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形成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其使得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优选地:至少大部分)基本没有分子取向。这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来提供:提供基本没有分子取向的第一层,并防止涂层变得基本被分子地取向。基本没有分子取向的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能够例如由它们在测试中(当它们被加热至软化或熔化时)的表现而被认出。即,这样的被加热的粗糙化突出物将基本不热收缩,且一般地将可能基本不变形,除了最多响应于环境和粗糙化突出物的被软化或被熔化的物质的表面能量之外。如果必要的话,所测试的粗糙化突出物在测试之前可以例如被锋利的刀片从载体脱离。它们例如可以通过将它们浸入到热硅酮油中(如收缩测试中所常见的)而被加热。替代性地,它们可以用热空气枪来加热。其优点包括:其能够有助于涂层不干扰载体的原始热收缩特性,特别地不会使其在一个方向上变化,这在产品的热收缩或熔接或融合期间能够是有益的。此外,如果这样的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被暴露于热(例如,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热收缩期间),则它们能够更好地保持它们自己的所期望的形状,这例如在以此方式制成的热收缩包裹的防滑质量方面是有益的。
优选的情况是,形成在载体与包括粗糙化突出物的涂层之间的结合包括利用热的粗糙化突出物的热能来将粗糙化突出物与载体融合。例如,有可能的是,利用增容的(compatibilising)层来构成载体的前表面以使得可形成增强的结合。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该结合的形成包括利用热的粗糙化突出物的热能来将粗糙化突出物熔接至载体。优点包括:这样的结合是强的,并且这样的被粗糙化的产品即使被存储在温暖的仓库中也是不粘连的。此外,对昂贵的(例如,包含增粘剂的)热熔体粘附剂没有任何需求,而是可以将较便宜的货物聚合物(有可能甚至是回收的聚合物)用在粗糙化突出物中。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提供在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的足部下方具有相应凹陷的前表面。这例如能够通过对粗糙化突出物进行按压来提供,或者它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来形成,例如,通过使粗糙化突出物下方的前表面变形,例如,通过压花或局部热收缩(例如,通过热的粗糙化突出物的热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此特征在结合其他所提到的优选实施例时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即,尽管存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足部停留在凹陷或凹痕中在稍微更深处这一事实,这些特征仍然有助于粗糙化突出物的最远的点(顶边缘)执行防滑互锁,所述其他优选实施例诸如,其中顶部宽度与足部宽度的比率至少是1,和/或其中足部的面积小于顶部的面积,和/或其中边缘角度为最多90度,和/或其中粗糙化突出物的侧视图(严格地)从边缘向足部渐缩,和/或其中与抗滑材料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和/或其中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相对低(这有助于即使是在产品的使用期间的热冲击之后仍然保持锐利的顶边缘)。其优点包括:此特征使得此产品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粗糙化突出物能够由于被“嵌套(nested)”至前表面中而具有更牢固的结合。此外,此特征可以是以下事实的标志:即使是在粗糙化突出物(其热结合或融合,例如熔接至载体)下方,载体也是相对地完好的和强的,即,这样的凹陷可以是载体在粗糙化突出物附近由于粗糙化突出物的热而局部熔化并热收缩(但仅在其厚度的一部分上局部熔化并热收缩)的结果,并且例如,与载体前表面局部熔化和热收缩相组合的载体后表面不熔化和不热收缩导致类双金属的表现(bimetallic-like behavior),其中前表面的局部面积变得小于后表面的局部面积,这引起了凹陷。载体主体体的保持未熔化的后部部分能够有助于载体保持是强的。
为了相同的优点,优选的情况是,凹陷的深度被形成为足够小以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保持粗糙化突出物的最宽部分位于前表面的其余部分的上方。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最宽部分是粗糙化突出物的这样的区段(通常与前表面平行):在给定的侧视图中该区段的宽度是所有中最大的。前表面的其余部分意味着前表面的除了凹陷之外的在凹陷周围的部分。术语“上方(above)”意味着在前表面被保持水平的情况下朝向上的上方。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
■ 在所提供的第一层的相邻的离散颗粒之间提供相应的颗粒间距离,以及
■ 在具有运行方向的回转的环状带状物中提供热离型表面,以及
■ 保持该环状带状物垂直于运行方向在两个侧向端位置之间交替地移位,从而提供带状物在这两个侧向端位置之间的侧向位移,该侧向位移等于或大于颗粒间距离的平均值(优选地大于平均值的2倍、更优选地大于平均值的3倍)。
带状物的该交替的侧向移位所具有的优点是出乎意料的且是本发明的特征所特有的。优点包括:其有助于避免由于有可能在相应位置处涂层较厚及较薄或甚至是局部缺失涂层而在所重绕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中形成凸块。另外的优点可以是:其有助于在统计学上用新供应的离散颗粒击中早先的被留在离型表面上的所有可能的颗粒残留物,以便从离型表面拾取残留物,这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以便防止残留物由于离型表面的明确高的温度而随着时间氧化或分解。即,被(部分地)氧化或分解的颗粒可能会比其他颗粒更难从离型表面移除。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形成包括所提供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其中涂层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袋或包覆物的外部。袋或包覆物的形成可以发生在将涂层提供于载体上之前、期间和/或之后。例如,所提供的(例如,膜或织物)袋或包覆物可以构成具有前表面的所提供的柔性载体。袋可以优选地是重负荷(heavy duty)的袋,例如,用于5至90 kg的内容物,或可以是中等负荷的袋,例如用于1至5 kg的内容物。袋可以是被提供用于包装的预先制造的单独的袋,或者它可以是在完成包装时在成型-填充-密封机上制成的袋。包覆物例如可以是整理包覆物、收缩包覆物;收缩罩、木材包覆物、拉伸包覆物、拉伸罩或任何其他种类的包装包覆物。袋可以用熔接、缝合或粘附、或以其他方式来形成和/或封闭。包覆物可以通过热(包括收缩和/或融合)或贴胶带(taping)或装订或拉伸或以其他方式被固定在内容物周围。袋和包覆物两者都可以包括膜和/或编织织物和/或非编织织物。袋和包覆物两者都可以是可热收缩的,或者可以被热收缩至其内容物上。在袋和包覆物两者中,都可以在执行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的方法之前和/或之后对载体进行印刷。
在第二方面中,产品发明的精髓是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其至少部分地用包括柔性载体的防滑柔性材料形成,该载体具有前表面,该前表面具有众多离散的、实心粗糙化突出物,
○ 朝向袋或包覆物的外部,
○ 粗糙化突出物包括热塑性第二聚合物,
○ 粗糙化突出物基本没有分子取向,
○ 粗糙化突出物具有相应的足部,该足部是粗糙化突出物的附接至载体的端部,
○ 粗糙化突出物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具有与前表面的在90度与178度之间(更优选地在91度与178度之间、更优选地在92度与178度之间、更优选地在93度与178度之间、更优选地在94度与178度之间、更优选地在95度与178度之间、更优选地在96度与178度之间、更优选地在97度与178度之间)的第二接触角度,
所述袋或包覆物新颖处在于,
粗糙化突出物(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具有基本上平坦顶部,该基本上平坦顶部形成至少部分地包围该基本上平坦顶部的边缘。
除非下文中另有指定,否则在未进一步提到的情况下,在第一方面部分中使用的关于我们使用的术语及表述和特征(或我们使用的术语及表述和特征的类似变型)的限定和评注以及目标和认知要素及所陈述的优点,在此第二方面部分中对于此第二方面部分也是有效的。
说明书允许的是,袋或包覆物可以进一步包括除了本文中所指定的突出物之外的另外的突出物。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柔性载体可以是塑料(例如,热塑性膜或织物)或非塑料(例如,牛皮纸)载体、或其复合物。当在宏观尺度上考虑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的分布时,有可能的是,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基本沿载体的整个前表面而存在,但还有可能的是,在宏观尺度上,载体具有一个或多个形成形状的位置,前表面在这些位置处具有粗糙化突出物。例如,在宏观尺度上,粗糙化突出物可以构成袋或包覆物的一个或多个侧板的外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条带或斑点。粗糙化突出物是实心的并且具有附接至载体的足部,并且这意味着粗糙化突出物不是中空的并且包括在载体上方的附加材料。该限定暗示:它们不是纯粹的压花式突出物,压花式突出物是通过局部按压载体而使载体离开其原始平面,从而在一侧上形成突出物且在另一侧上形成对应的凹陷所制成(或如同这样制成)的。允许泡沫的第二聚合物构成粗糙化突出物,然而,非泡沫的第二聚合物是优选的。一般地,粗糙化突出物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制造过程的结果,它可以通过以下来制成:与载体一起一体地模制,以及在其形成期间将所添加的主体件混合到载体的材料中,或将主体件固定(例如,粘附或融合或熔接等)至前表面,其中被固定的主体件可以是预成形的和/或它们可以在其固定期间和/或之后被成形等。产品的优点包括:这样的离散的、未被分子地取向的粗糙化突出物当在使用期间它们获得外部热(例如,来自热填充,或来自被收缩包覆物的覆盖)时能够更好地保持它们自身的所期望的形状,并且还能够抑制使载体围绕它们自身扭曲,第二接触角度有助于给予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底切的形状,这使得粗糙化突出物更适合于与面对的表面的类似的粗糙化突出物或与纤维抗滑材料在剪切方向上形成防滑机械互锁,同时平坦顶部和边缘也提供在第一方面部分中所描述的其优点。
优选的情况是,至少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是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
优选的情况是,在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中,基本上平坦顶部形成完全包围该基本上平坦顶部的边缘。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边缘基本形成圆。
优选的情况是,在防滑柔性材料中,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的平均表面质量低于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的1.5倍(优选地低于1.25倍、更优选地低于1.00倍、更优选地低于0.75倍、甚至更优选地低于0.60倍)。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的平均表面质量是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的质量除以用具有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变粗糙的载体的面积。除了其经济性之外,其优点还包括:其改进了产品的柔性。
优选的情况是,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在防滑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具有随机分布。
优选的情况是,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具有随机顶视平面图尺寸。
优选的情况是,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在防滑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具有随机取向。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粗糙化突出物在顶视平面图中的取向并不是指粗糙化突出物的聚合物的分子取向,而是指它的角度位置。
优选的情况是,在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粗糙化突出物的轮廓线的连接足部与边缘的至少一个部分从外部来看是凸起的。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至少一个轮廓线部分从外部来看是严格地凸起的。
优选的情况是,在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基本上平坦顶部的宽度与足部宽度的比率是从0.50到1.24(优选地从0.8到1.24、更优选地从0.9到1.24、更优选地从1到1.24、更优选地从1到1.20、更优选地从1到1.18、更优选地从1到1.15、甚至更优选地从1到1.10)。
优选的情况是,在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中,足部的面积基本等于或小于基本上平坦顶部的面积。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足部的面积小于基本上平坦顶部的面积。
优选的情况是,边缘形成边缘角度,该边缘角度是穿过粗糙化突出物测量的、在基本上平坦顶部与从边缘延伸到足部的斗篷状表面之间所夹合的角度。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具有这样的边缘角度:该边缘角度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基本等于或小于90度。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边缘角度小于90度(优选地小于87度、更优选地小于84度、更优选地小于81度、更优选地小于78度)。另一方面,它可以被选择为大于30度以提供边缘的适当强度。
优选的情况是,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从顶表面边缘向足部渐缩。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每个侧视图从顶表面边缘向足部渐缩。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侧视图从顶表面边缘向足部严格地渐缩。
优选的情况是,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从其相应的足部突出至相应的突出物高度并且具有相应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且在至少大部分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内,所述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变化系数大于突出物高度的变化系数。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大部分”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意味着大于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总数量的一半的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数量。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变化系数是突出物高度的变化系数的至少1.15倍(优选地至少1.2倍、更优选地至少1.3倍、更优选地至少1.4倍、更优选地至少1.5倍、更优选地至少1.6倍、更优选地至少1.7倍、更优选地至少1.8倍、更优选地至少1.9倍、更优选地至少2.0倍)。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在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中,粗糙化突出物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等于突出物高度的至少1.75倍(优选地至少1.8倍、更优选地至少1.9倍、更优选地至少2.0倍、更优选地至少2.1倍)。
优选的情况是,至少大部分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顶部沿与前表面的一般平面平行的平面基本对齐。
优选的情况是,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具有隐藏表面部分,该隐藏表面部分是粗糙化突出物的外表面的这样的部分:在从粗糙化突出物的上方得到的防滑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粗糙化突出物覆盖该部分而使得观察者无法看到。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具有至少一个底切且包括紧接在底切上方的至少一个区域,粗糙化突出物被定尺寸成在该至少一个区域与前表面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大于10微米(优选地大于12微米、更优选地大于15微米、更优选地大于20微米)。
优选的情况是,第二聚合物具有为0.1至300 g/10 min(优选地0.1至250 g/10min、更优选地0.1至20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15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100 g/10min、更优选地0.1至8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6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40 g/10min、更优选地0.1至3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2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10 g/10min)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 1133-1在190℃、2.16 kg的载荷下确定的。优点包括:第二聚合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越低,在粗糙华突出物获得外部热时(例如,在产品的融合或熔接期间、或在产品的热收缩中、或者在将热的内容物填充到用该产品制成的袋中时),粗糙化突出物将使它们原始的形状保持得越好(抵抗自发性的液珠形成)。此外,大于0.1 g/10 min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能够有助于提供产品的容易的可密封性、可熔接性,即,当发生了粗糙化突出物在密封或熔接期间位于密封或熔接工具之间时,它们能够变得足够柔软地可压挤而不会保持为使熔接工具不能邻接的“间隔件”。此特征能够通过在该值范围的下限中选择甚至更高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值(例如,0.5、或1.0、或1.5、或甚至是2.0 g/10 min)来进行进一步改进。
优选的情况是,载体至少部分地包括热塑性第一聚合物。此处,基本没有分子取向的粗糙化突出物接收到甚至更大的影响,因为具有热塑性载体的防滑柔性材料也可能会出于其他原因而接收外部的热,如用热(例如,用热吹制、融合、熔接等)来封闭、形成或收缩袋或包覆物自身。而且,产生了载体和粗糙化突出物的常见的可回收性。可热收缩载体为在载体热收缩期间粗糙化突出物的有益表现给予实在的重要性。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载体的热塑性第一聚合物是可熔接的和/或可融合的,以用于实现袋或包覆物的形成和封闭中的一者或两者。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载体至少部分地包括可热收缩层,该可热收缩层包括热塑性第一聚合物。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可热收缩层具有至少5%(优选地至少10%、更优选地至少15%、更优选地至少20%)的热收缩性。这意味着,可热收缩层在至少一方向上具有所提到的热收缩性。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在回收方面是相容的。这是有利的,因为这也有助于防滑柔性材料在粗糙化突出物位于面对的防滑柔性材料片之间的情况下与其自身融合或熔接。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一者或两者低于或等于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抑或比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高最多50°C。其优点包括:由此,粗糙化突出物的软化温度无法非常远低于载体的软化温度,这有助于避免以下情况:例如被用于融合或收缩或熔接载体的热证明为对于粗糙化突出物来说是过多的,从而导致粗糙化突出物中极低的粘度,该极低粘度将有可能导致粗糙化突出物丧失其所期望的形状达到不期望的程度。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小于500 g/m2(优选地小于420 g/m2、更优选地小于370、或320、270、220、200、180、160、140、130、或甚至120 g/m2)。相对低的表面质量的载体的优点包括:其需要较少的热来使其收缩、融合、熔接等,并且其有助于防止粗糙化突出物由于热而被损坏。
优选的情况是,至少大部分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具有至少30微米且最多40毫米(优选地至少40微米且最多20毫米)的顶视平面图尺寸。
优选的情况是,众多粗糙化突出物具有为至少1.0且最多20.0(优选地最多19.0、更优选地最多18.0、更优选地最多17.0、更优选地最多16.0、更优选地最多15.0、更优选地最多14.0、更优选地最多13.0、更优选地最多12.0、更优选地最多11.0、更优选地最多10.0、更优选地最多9.0、更优选地最多8.0、更优选地最多7.0、更优选地最多6.0、更优选地最多5.0、更优选地最多4.0、更优选地最多3.0、更优选地最多2.0、甚至更优选地最多1.75)的平均顶视平面图长宽比。其优点包括:在防滑柔性材料中,较低的平均顶视平面图长宽比值提供更大的柔性以及柔性的更大的各向同性、和(如果是可热收缩的)更大的热收缩性以及热收缩性的更大的各向同性。
优选的情况是,粗糙化突出物被固定至载体。其优点包括:其允许简单且经济的制造方式。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粗糙化突出物由被固定至载体的颗粒形成。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粗糙化突出物被固定至载体,而不显著穿透到载体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在粗糙化突出物与载体之间的分子间扩散不被认为是至载体中的穿透。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袋或包覆物包括在载体与粗糙化突出物之间的热结合。优点包括:该结合是强的,并且是清洁且经济地产生的。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袋或包覆物包括在载体与粗糙化突出物之间的融合结合。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袋或包覆物包括在载体与粗糙化突出物之间的熔接结合。优点包括:其能够经济地提供非常强的结合。
优选的情况是,载体包括用塑料线带所编织而成的织物,并且防滑柔性材料具有至少一些粗糙化突出物,所述粗糙化突出物在织物使线带彼此形成相应的重叠部(overlap)的位置处热结合至织物,织物在重叠部中没有线带之间的融合结合。
优选的情况是,载体包括用塑料线带所编织而成的织物,所述线带至少在载体的表面的一部分中被暴露,并且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至少一些)具有关于所暴露的线带的适当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所暴露的线带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
优选的情况是,该方法包括:防滑柔性材料能够与抗滑材料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该抗滑材料是平均表面质量为17g/m2且丝厚度在25与30微米之间的普通聚丙烯纺粘型非编织织物,该减滑式机械互锁是由于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关于该抗滑材料的适当的紧密度及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抗滑材料的丝在剪切方向上形成机械结合而引起的。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在防滑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之间的静摩擦(其中抗滑材料的样本被放置在防滑柔性材料的这些样本之间)是适当地高的,以在根据TAPPI T 815标准的50度角度(优选地55度角度、更优选地60度角度、更优选地65度角度)的倾斜平面式静摩擦测试中抵抗滑动。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静摩擦是适当地高的,以紧接在准备(冰测试准备)之后抵抗滑动,冰测试准备包括在防滑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一个样本的至少载体前表面和粗糙化突出物中维持在-15℃与-25℃之间的第三温度,同时将载体前表面和粗糙化突出物暴露于温度在0℃与4℃之间且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中历时3分钟(优选地5分钟、更优选地8分钟)的准备时间,并且冰测试准备进一步包括:提供第三温度的抗滑材料的样本以及防滑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二个样本。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根据标准ASTM D 3354-96,防滑柔性材料具有与抗滑材料的小于200克(优选地小于150克、更优选地小于100克、更优选地小于80克、更优选地小于6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防滑柔性材料能够与之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的另一纤维接合元件或抗滑材料被固定至袋或包覆物的外部。该另一纤维接合元件可以是任何适当的这样的元件:例如,(优选地,有纹理的)纤维或纱线区段,和/或纤维或纱线圈,和/或纤维或纱线,和/或纤维或纱线的网,以上各者被适当地固定至外部;或者例如,非编织物,该非编织物在其物质、表面质量、丝厚度和生产方法中的一者或多者方面与抗滑材料不同。例如,它可以是聚乙烯或聚酯水刺非编织织物,其平均表面质量为12或22 g/m2并且丝厚度在18与24微米之间。重要的是,该另一纤维接合元件包括具有这样的紧密度和层厚度的纤维:使得在该另一纤维接合元件的纤维与粗糙化突出物之间能够形成机械联结,并且防滑柔性材料能够与该另一纤维接合元件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该减滑式机械互锁是由于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关于该另一纤维接合元件的适当的紧密度及几何特征以用于与其丝在剪切方向上形成机械结合所引起的。固定可以包括抵抗提升和剥离的固定以及抵抗滑移的固定,这些固定全部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手段来提供,例如通过粘附、黏附、贴胶带、熔接、融合、缝合、挤出、层叠等。可以进一步通过提供分别邻近于抗滑材料或该另一纤维接合元件并被抗滑材料或该另一纤维接合元件所覆盖的粗糙化突出物来提供抵抗滑移的固定。
优选的情况是,在经修改的粘连载荷测试中,防滑柔性材料具有与其自身的小于200克(优选地小于150克、更优选地小于100克、更优选地小于80克、更优选地小于60克、更优选地小于50克、更优选地小于40克、更优选地小于3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
优选的情况是,至少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基本没有增粘剂。
优选的情况是,众多粗糙化突出物在顶视平面图中占据防滑柔性材料的面积的最多75%(更优选地最多60%、或50%、或40%、或35%、或30%、或25%、或20%、或17.5%、或15.0%、或12.5%、或10.0%、或甚至更优选地最多8.0%)。这是在微观尺度上而言的,其中,在粗糙化突出物之间的间隙(前表面在其中暴露)不被认为是被占据的。
优选的情况是,前表面在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的足部下方具有相应凹陷。
进一步优选的情况是,凹陷的深度足够小以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保持粗糙化突出物的最宽部分位于前表面的其余部分的上方。
在第三方面中,方法发明的精髓是用于生产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袋或包覆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 至少部分地用防滑柔性材料来形成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所述防滑柔性材料包括柔性载体,
■ 提供载体的前表面,
■ 在防滑柔性材料中提供众多离散的、实心粗糙化突出物,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从前表面突出并朝向袋或包覆物的外部,
■ 提供被包括在粗糙化突出物中的热塑性第二聚合物,
■ 提供基本没有分子取向的粗糙化突出物,
■ 提供具有相应的足部的粗糙化突出物,该足部是粗糙化突出物的附接至载体的端部,
■ 提供具有与前表面形成的第二接触角度的粗糙化突出物,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该第二接触角度在90度与178度之间,
所述方法的新颖之处在于,
将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提供成具有基本上平坦顶部,该基本上平坦顶部形成至少部分地包围该基本上平坦顶部的边缘。
除非下文中另有指定,否则在未进一步提到的情况下,在第一和/或第二方面部分中使用的关于我们使用的术语及表述和特征(或我们使用的术语及表述和特征的类似变型)的限定和评注以及目标和认知要素及所陈述的优点,在此第三方面部分中对于此第三方面部分也是有效的。
说明书允许的是,袋或包覆物可以被形成为根据在上文的第二方面部分中所允许的任何规格。所提供的粗糙化突出物是实心的,并且设置有附接至载体的足部,这意味着所提到的粗糙化突出物不是中空的并且包括在载体上方的附加材料。该限定暗示:它们不是纯粹地通过压花形成的,即,通过局部按压载体而使载体离开其原始平面,从而在一侧上形成突出物且在另一侧上形成对应的凹陷。一般地,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制造过程来提供或形成粗糙化突出物,它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成:与载体一起一体地模制,以及通过在其形成期间将添加的主体件混合到载体的材料中,或将预成形的主体件固定(例如,粘附或融合或熔接等)至前表面等。有可能的是,立即形成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但以下也是有可能的:例如,首先形成从前表面突出的并非平顶式的粗糙化突出物(例如,通过将大致球形的粉末小粒固定至前表面),并且接连着,将其转变成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例如,通过使其顶部区域与平坦的热离型表面接触,同时保持其足部区域足够冷以保持其不被熔化)。提供防滑柔性材料中的粗糙化突出物可以发生在用防滑柔性材料形成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之前、和/或期间、和/或者之后。
该方法的优点包括:该方法尤其适合于制造第二方面部分中所描述的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
基于生产第二方面的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的相应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该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中的一些与上文提到的第二方面发明的相应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类似。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至少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提供为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在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中提供基本上平坦顶部,该基本上平坦顶部形成完全包围该基本上平坦顶部的边缘。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基本形成圆的边缘。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在防滑柔性材料中提供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的平均表面质量,该平均表面质量低于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的1.5倍(优选地低于1.25倍、更优选地低于1.00倍、更优选地低于0.75倍、甚至更优选地低于0.60倍)。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在防滑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具有随机分布的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随机顶视平面图尺寸的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在防滑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具有随机取向的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在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提供粗糙化突出物的轮廓线的连接足部与边缘的从外部来看凸起的至少一个部分。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从外部来看严格地凸起的至少一个轮廓线部分。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在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将基本上平坦顶部的宽度与足部宽度的比率提供成在0.50与1.24之间(优选地从0.8到1.24、更优选地从0.9到1.24、更优选地从1到1.24、更优选地从1到1.20、更优选地从1到1.18、更优选地从1到1.15、甚至更优选地从1到1.10)。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在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中提供基本等于或小于基本上平坦顶部的面积的足部的面积。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小于基本上平坦顶部的面积的足部的面积。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边缘角度,该边缘角度由边缘形成并且是穿过粗糙化突出物测量的、在基本上平坦顶部与从边缘延伸到足部的斗篷状表面之间所夹合的角度。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具有这样的边缘角度:该边缘角度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基本等于或小于90度。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边缘角度小于90度(优选地小于87度、更优选地小于84度、更优选地小于81度、更优选地小于78度)。另一方面,它可以被选择为大于30度以提供边缘的适当强度。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提供成从顶表面边缘向足部渐缩。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每个侧视图提供成从顶表面边缘向足部渐缩。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侧视图提供成从顶表面边缘向足部严格地渐缩。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从其相应的足部突出至相应的突出物高度并且具有相应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以及在至少大部分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内提供大于突出物高度的变化系数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变化系数。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这样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变化系数,该变化系数是突出物高度的变化系数的至少1.15倍(优选地至少1.2倍、更优选地至少1.3倍、更优选地至少1.4倍、更优选地至少1.5倍、更优选地至少1.6倍、更优选地至少1.7倍、更优选地至少1.8倍、更优选地至少1.9倍、更优选地至少2.0倍)。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在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中提供粗糙化突出物的这样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该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等于突出物高度的至少1.75倍(优选地至少1.8倍、更优选地至少1.9倍、更优选地至少2.0倍、更优选地至少2.1倍)。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至少大部分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顶部提供成沿与前表面的一般平面平行的平面基本对齐。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具有隐藏表面部分,该隐藏表面部分是粗糙化突出物的外表面的这样的部分:在从粗糙化突出物的上方得到的防滑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粗糙化突出物覆盖该部分而使得观察者无法看到。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具有至少一个底切且具有紧接在底切上方的至少一个区域;提供这样的粗糙化突出物,该粗糙化突出物被定尺寸成在该至少一个区域与前表面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大于10微米(优选地大于12微米、更优选地大于15微米、更优选地大于20微米)。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所具有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1至300 g/10 min(优选地0.1至25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20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15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10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8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6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4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3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20 g/10 min、更优选地0.1至10 g/10 min)的第二聚合物,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 1133-1在190℃、2.16 kg的载荷下确定的。前述优点可通过在该值范围的下限中选择甚至更高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值(例如,0.5、或1.0、或1.5、或甚至2.0 g/10 min)来提供。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至少部分地包括热塑性第一聚合物的载体。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载体的热塑性第一聚合物适合于被熔接或被融合以用于实现袋或包覆物的形成和封闭中的一者或两者。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至少部分地包括可热收缩层的载体,该可热收缩层包括热塑性第一聚合物。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在可热收缩层中提供至少5%(优选地至少10%、更优选地至少15%、更优选地至少20%)的热收缩性。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在回收方面是相容的。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一者或两者提供成低于或等于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抑或比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高最多50℃。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提供成小于500 g/m2(优选地小于420 g/m2、更优选地小于370、或320、270、220、200、180、160、140、130、或甚至120 g/m2)。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至少大部分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提供成具有至少30微米且最多40毫米(优选地至少40微米且最多20毫米)的顶视平面图尺寸。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在众多粗糙化突出物中提供为至少1.0且最多20.0(优选地最多19.0、更优选地最多18.0、更优选地最多17.0、更优选地最多16.0、更优选地最多15.0、更优选地最多14.0、更优选地最多13.0、更优选地最多12.0、更优选地最多11.0、更优选地最多10.0、更优选地最多9.0、更优选地最多8.0、更优选地最多7.0、更优选地最多6.0、更优选地最多5.0、更优选地最多4.0、更优选地最多3.0、更优选地最多2.0、甚至更优选地最多1.75)的平均顶视平面图长宽比。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被固定至载体的粗糙化突出物。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由被固定至载体的颗粒形成的粗糙化突出物。例如,预成形的杯形实心颗粒可以用漆被粘附至前表面,该漆可以通过紫外照射进行交联。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被固定至载体而不显著穿透到载体中的粗糙化突出物。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在载体与粗糙化突出物之间的热结合。例如,纸质载体可以设置有由第二聚合物制成的粗糙化突出物,该第二聚合物以其他方式适合于在挤出涂覆操作中使用以用于涂覆纸张(例如,包括丙烯酸的共聚物)。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在载体与粗糙化突出物之间的融合结合。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在载体与粗糙化突出物之间的熔接结合。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载体,该载体包括用塑料线带所编织而成的织物;以及提供具有至少一些粗糙化突出物的防滑柔性材料,所述粗糙化突出物在织物使线带彼此形成相应的重叠部的位置处热结合至织物,保持织物在这些重叠部中没有线带之间的融合结合。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载体,该载体包括用塑料线带所编织而成的织物,所述线带在载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被暴露;以及提供至少一个(优选地: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其具有关于所暴露的线带的适当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所暴露的线带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防滑柔性材料,其能够与抗滑材料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该抗滑材料是平均表面质量为17g/m2且丝厚度在25与30微米之间的普通聚丙烯纺粘型非编织织物,该减滑式机械互锁是由于粗糙化突出物设置有关于该抗滑材料的适当的紧密度及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抗滑材料的丝在剪切方向上形成机械结合所引起的。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在防滑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之间的适当地高的静摩擦(其中抗滑材料的样本被放置在防滑柔性材料的样本之间),以在根据TAPPI T 815标准的50度角度(优选地55度角度、更优选地60度角度、更优选地65度角度)的倾斜平面式静摩擦测试中抵抗滑动。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适当地高的静摩擦,以紧接在准备(冰测试准备)之后抵抗滑动,冰测试准备包括在防滑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一个样本的至少载体前表面和粗糙化突出物中维持在-15℃与-25℃之间的第三温度,同时将载体前表面和粗糙化突出物暴露于温度在0℃与4℃之间且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中历时3分钟(优选地5分钟、更优选地8分钟)的准备时间,并且冰测试准备进一步包括:提供第三温度的抗滑材料的样本以及防滑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二个样本。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防滑柔性材料,根据标准ASTM D 3354-96,该防滑柔性材料具有与抗滑材料的小于200克(优选地小于150克、更优选地小于100克、更优选地小于80克、更优选地小于6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防滑柔性材料能够与之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的另一纤维接合元件或抗滑材料,该另一纤维接合元件或抗滑材料被固定至袋或包覆物的外部。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在经修改的粘连载荷测试中,提供防滑柔性材料,该防滑柔性材料具有与其自身的小于200克(优选地小于150克、更优选地小于100克、更优选地小于80克、更优选地小于60克、更优选地小于50克、更优选地小于40克、更优选地小于3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基本没有增粘剂的至少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众多粗糙化突出物,其在顶视平面图中占据防滑柔性材料的面积的最多75%(更优选地最多60%、或50%、或40%、或35%、或30%、或25%、或20%、或17.5%、或15.0%、或12.5%、或10.0%、或甚至更优选地最多8.0%)。这是在微观尺度上而言的,其中,在粗糙化突出物之间的间隙(前表面在其中暴露)不被认为是被占据的。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在前表面中提供在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的足部下方的相应凹陷。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凹陷的深度提供成足够小以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保持粗糙化突出物的最宽部分位于前表面的其余部分的上方。
在第四方面中,方法发明的精髓是使用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的包装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内容物,并提供至少一个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以及用所述至少一个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来包装该内容物,以形成至少一个包裹,
所述方法的新颖之处在于,
提供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至少一个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其包括它的优选实施例中的任何。
除非下文中另有指定,否则在未进一步提到的情况下,在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方面部分中使用的关于我们使用的术语及表述和特征(或我们使用的术语及表述和特征的类似变型)的限定和评注以及目标和认知要素及所陈述的优点,在此第四方面部分中对于此第四方面部分也是有效的。
直接通过该方法制成的产品(即,至少一个包裹)可以例如是用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包装的一个或多个包裹,或者例如是被堆放在例如一个或多个托盘上和/或地板上和/或车辆中和/或船只中的这样的包裹的一个或多个堆叠,可选地还包括适当的堆叠覆盖物,例如,拉伸罩或拉伸包覆物或收缩罩或收缩包覆物。袋或包覆物可以在包装之前(例如,单独的袋包装、成型-填充-密封的袋包装)、或期间和/或之后(例如,木材包覆、拉伸罩盖(hooding)、拉伸包覆、收缩罩盖)形成。适当的内容物可以意味着适合于用所提供的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来包装的任何内容物,例如,其具有对于此目的来说适当的尺寸、形状、数量、重量等。可能需要防滑包装袋的最关键的产品例如包括冷冻食品、有微细粉尘的产品(如水泥及面粉)、容易流动的硬质小粒(如石英砂和喷砂研磨粒)、轻量粉末(如珍珠岩和飞灰)、以及另外的产品(如大米、种子、食品和饲料成分、危险货品等)。可能需要防滑包装包覆物的最关键的产品例如包括木材、饮料罐、以及其中可以使用柔性整理包覆物而不是传统使用的纸板箱来进行整理的任何应用(例如,卫生用品等)。
该方法的优点源于所使用的包装材料的优点。
优选地,在该方法中,内容物包括以下各者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a.)粉末形式的产品,其包含尺寸小于250微米(优选地小于200微米、更优选地小于150微米、更优选地小于100微米、更优选地小于75微米、更优选地小于50微米)的颗粒;以及b.)冷冻食品。粉末形式的产品至少部分地包括小于所提到的尺寸的颗粒,并且其可以进一步适当地包括其他颗粒或任何其他东西。该特征的重要性基于以下事实:在包装这样的产品时,微细粉尘内容物会到空中并沉降在包裹上,有可能占满在粗糙化突出物周围的前表面。相同的情形还有,白霜有可能沉降在冷冻食品包裹上。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提供根据第二方面的袋或包覆物产品实施例中的任何的至少一个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其包括袋或包覆物,
■ 其中,在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中,足部的面积基本等于或小于基本上平坦顶部的面积,尤其是足部的面积小于基本上平坦顶部的面积,和/或
■ 其中,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具有边缘角度,该边缘角度在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基本等于或小于90度,尤其是其中边缘角度小于90度,和/或
■ 其中,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从顶表面边缘向足部渐缩,尤其是其中每个侧视图从顶表面边缘向足部渐缩和/或其中侧视图从顶表面边缘向足部严格地渐缩,和/或
■ 其中,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具有至少一个底切且包括紧接在底切上方的至少一个区域,粗糙化突出物被定尺寸成在该至少一个区域与前表面之间形成大于10微米的间隔,和/或
■ 其中,防滑柔性材料能够与抗滑材料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该抗滑材料是平均表面质量为17g/m2且丝厚度在25与30微米之间的普通聚丙烯纺粘型非编织织物,该减滑式机械互锁是由于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关于该抗滑材料的适当的紧密度及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抗滑材料的丝在剪切方向上形成机械结合所引起的,尤其是其中在防滑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之间的静摩擦(其中抗滑材料的样本被放置在防滑柔性材料的样本之间)是适当地高的,以在根据TAPPI T 815标准的50度角度的倾斜平面式静摩擦测试中抵抗滑动,且特别地其中静摩擦是适当地高的,以紧接在准备(冰测试准备)之后抵抗滑动,冰测试准备包括在防滑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一个样本的至少载体前表面和粗糙化突出物中维持在-15℃与-25℃之间的第三温度,同时将载体前表面和粗糙化突出物暴露于温度在0℃与4℃之间且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中历时3分钟的准备时间,并且冰测试准备进一步包括:提供第三温度的抗滑材料的样本以及防滑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二个样本,和/或尤其是其中,根据标准ASTM D3354-96,防滑柔性材料具有与抗滑材料的小于20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和/或尤其是其中,防滑柔性材料能够与之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的另一纤维接合元件或抗滑材料被固定至袋或包覆物的外部。
这些组合的优点来自于所提到的袋或包覆物产品特征,这些特征在被用于结冰的或有粉尘的情形的情况下是尤其有利的。
优选地,在该方法中,内容物包括冷冻食品。
更优选地,在该方法中,包装在船只上发生。
该组合给予本发明特殊的重要性,因为船只(例如,海上的渔船)中的储藏室可能会由于波浪而倾斜,从而产生对于良好防滑包装的强烈需求,同时冷冻食品内容物结合在船只上通常高的空气相对湿度涉及如早先所提到的袋上结霜的因素。
更优选地,该方法包括:
■ 提供板冷冻(plate-frozen)的海鲜块作为内容物,以及
■ 提供根据第二方面的产品实施例的至少两个(第一个和第二个)防滑包装袋,其中,防滑柔性材料能够与之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的另一纤维接合元件或抗滑材料被固定至袋或包覆物的外部,以及
■ 将这些块包装到袋中,以形成第一包裹和第二包裹,所述第一包裹包括第一个袋和被包装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块,所述第二包裹包括第二个袋和被包装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块,
■ 第一包裹和第二包裹适合于通过堆叠倾斜测试,在该堆叠倾斜测试期间不会在彼此之上滑动,
■ 其中,堆叠倾斜测试包括:
o 提供水平的堆叠底座,
o 用第一包裹和第二包裹形成堆叠,包括
■ 将第一包裹放置在水平的堆叠底座上,以及
■ 将第二包裹至少部分地放置在第一包裹上,其中它们的质心位于彼此上方,并且其中防滑柔性材料能够与之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的另一纤维接合元件或抗滑材料被固定至第一个袋的外部,从而提供与第二个袋的防滑柔性材料在剪切方向上的减滑式机械互锁,以及
o 将堆叠底座倾斜成斜取向,该斜取向与水平面夹合成35度的角度(优选地45度的角度),以及
o 紧接于其后,将堆叠底座转动回到水平面。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海鲜包括例如在海上捕获的鱼和其他海鲜。板冷冻被已知为是最快速的冷冻方法之一,其对于尽可能快速地冷冻渔船上的捕获物是有用的。如所已知的,板冷冻的海鲜块具有特征性的平坦形状,其平坦的顶表面和底表面由平面状的且平行的冷冻板限定,海鲜在冷冻时被保持压挤在这些板之间。这样的平坦形状冷冻块(典型的高度为约10 cm)可以容易地堆叠在彼此之上,并且这些块具有基本水平取向。在包装期间,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块放置到每个袋中,并且袋优选地被适当地封闭,例如,通过缝合和/或贴胶带和/或融合来封闭。所提供的袋适合于(即,足够防滑)引起这样的包裹适合于通过堆叠倾斜测试,在该堆叠倾斜测试期间不会在彼此之上滑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滑动意味着开始滑动和进行滑动直到撞击为止。我们注意到,这些包裹在以下情况下被认为适合于通过堆叠倾斜测试而不会在彼此之上滑动:例如,第二包裹开始在第一包裹上滑动且之后其纯粹由于作用在这些包裹之间的剪切力而最终停止。如上文中所限定的,堆叠倾斜测试实质上包括:将两个包裹放置在彼此的顶部上,其中它们的匹配的防滑表面处于适当的接合以抵抗滑移,并且使该组件暴露于暂时的35度倾斜,这模拟海浪对于船只中的储藏室的作用。在堆叠倾斜测试中,第二包裹被放置在第一包裹上,其中它们的质心位于彼此上方,这意味着它们相应的质心限定竖直线。在堆叠倾斜测试的另外的方面中,我们参考标准TAPPI T815。能够由技术人员例如通过试误法来实现适当的选择。例如,如果所选择的包裹没有通过堆叠倾斜测试,则可减少袋中的填充重量,或改进袋的防滑性能,如第二方面部分中所教导的。例如,可应用较大片的抗滑材料或另一纤维接合元件,和/或在宏观尺度上袋的较大的表面部分可设置有粗糙化突出物,和/或可变化粗糙化突出物的紧密度和/或几何形状以便在剪切方向上形成更强的减滑式机械互锁。
更优选地,在该方法中,第一包裹和第二包裹适合于通过两个相继地执行的堆叠倾斜测试,在所述堆叠倾斜测试中的任一者期间不会在彼此之上滑动,其中紧接在这些堆叠倾斜测试之间的是,以水平速度将第二包裹拉离第一包裹。
此特征所表示的是,即使在第一包裹的平坦顶部上用至少部分地水平的拉动力拖动第二包裹直到它被拉离第一包裹的情况下,这些包裹也不会丧失过多它们的相互防滑性能。为了实现拉离,将顶部的包裹倾斜以使它站立到其边缘上,否则可能会过于困难或不可能使它滑动。为了使得袋适合于这样的包裹,技术人员应提供足够数量的粗糙化突出物于第二个袋的表面中以及提供粗糙化突出物的足够强度以抵抗断裂或变形,以便在第二包裹被拉离第一包裹时提供适当数量的粗糙化突出物幸存。技术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在拉离期间,更好的是抗滑材料或另一纤维接合元件的丝断裂,而不是粗糙化突出物断裂。即,在实践中,抗滑材料或另一纤维接合元件能够具有的可用于与粗糙化突出物接合的自由丝比第二个袋中的可用于与这些丝形成机械结合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数量要多得多。因此,可能的“粗糙化突出物-丝”基本接合的数量实质上受到可用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数量的限制。因此,如果丝中的一些或许多在拉离期间断裂,只要有足够多的粗糙化突出物仍然是有用的,则不存在大问题。
提供这样的包裹的优点包括:这样的包裹能够更好地满足在渔船上所产生的需求。即,由于捕渔行业中的特殊物流,冷冻块包裹的堆叠通常被手动地重新堆叠至少一次,并且因为包裹是硬的且呈块形(例如,不同于单独地快速冷冻的青豆的袋包裹),所以它们无法滚动离开(roll off)彼此,而是它们必须被竖直地提起抑或被水平地拉离彼此。这是涉及到所提到的拉离操作的过程。
此外,优选地,该方法包括使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围绕内容物至少部分地热收缩。这可以用热吹风枪和/或在加热隧道中和/或用任何其他适当的手段来发生。如我们所提到的,袋或包覆物可以例如是膜或织物。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该术语至少部分地意味着,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以保持未收缩,且此外,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以被热收缩到这样的程度:该程度小于基于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的热收缩能力将可能达到的程度。
此外,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对至少一个包裹进行堆叠。堆叠可以包括:将包裹堆放在地板或地面上和/或车辆中和/或船只中和/或在一个或多个托盘或类似的存储及运送机构上。堆叠可以包括:例如,通过将堆叠放置在(一个或多个)其他堆叠的顶部上,来以多层堆叠应用堆叠。堆叠优选地以这样的方式配置:该方式适合于利用被设置在包裹中的防滑特征来在堆叠中的彼此接触的相应包裹中的至少一些之间提供减滑式的相互接触。堆叠可以进一步包括:施加适当的堆叠覆盖物,例如,拉伸罩或拉伸包覆物或收缩罩或收缩包覆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的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粉末施加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粉末施加器的示意性侧截面。
图4是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的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是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的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所提供的第一层的侧视图。
图7是离型表面带状物上的所提供的第一层的顶视图。
图8是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的设备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9是防滑柔性材料的侧视图。
图10是防滑柔性材料的透视图。
图11是防滑柔性材料的顶视图。
图12a是防滑柔性材料的透视图。
图12b是防滑柔性材料的包装袋的透视图。
图12c是防滑柔性材料的包装袋的透视图。
图12d是防滑柔性材料的包装包覆物的透视图。
图12e是防滑柔性材料的包装袋的透视图。
图12f是防滑柔性材料的包装袋的透视图。
图12g是防滑柔性材料的包装包覆物的透视图。
图13是防滑柔性材料的侧视图。
图14是防滑柔性材料的侧视图。
图15是防滑柔性材料的侧视图。
图16是防滑柔性材料的顶视图。
图17是所提供的第一层的侧视图。
图18是防滑柔性材料的侧视图。
图19是根据背景技术的自动化袋放置设备的示意性侧截面。
图20包括自动化袋放置设备的示意性侧截面。
图21包括自动化袋放置设备的示意性侧截面。
图22包括自动化袋放置设备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截面。
图23是自动化袋放置设备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截面。
图24是防滑柔性材料的包装袋的透视图。
图25是包裹的堆叠的侧截面。
图26是包裹的堆叠的侧截面。
图27是防滑柔性材料的照片。
图28是抗滑材料的照片。
图29是防滑柔性材料的照片。
图30是防滑柔性材料的照片。
图31是防滑柔性材料的照片。
图32是防滑柔性材料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
示例1:设备
见附图,特别是图1至图5、图7和图8。图1的设备包括涂覆了聚四氟乙烯(PTFE)的玻璃纤维带状物8,该带状物的外表面构成离型表面45。存在用于加热带状物8的相对的内表面的加热板33。在带状物8上方存在粉末施加器47,该粉末施加器适合于将聚合物粉末46施加到热离型表面45上。粉末施加器47例如可以是散布涂布器单元。一般地,粉末施加器47可以优选地包括水平筛,该水平筛优选地在与带状物8的运行方向67平行的方向上摇动,以使粉末小粒49均匀地分布在带状物8(未示出)上。带状物8围绕滚筒被驱动,这些滚筒中的一个(夹捏滚筒37)与另一夹捏滚筒37形成夹捏部36。这两个夹捏滚筒37适合于在它们之间的夹捏部36中精确地压挤离型表面45和载体13。载体13从卷筒解绕并重绕到另一卷筒上,并且通过在它们之间的夹捏部36和冷却单元22。(替代性地,在其他处理机器在该设备前面和/或后面的情况下的线内(inline)操作也是有可能的;未示出。) 冷却单元22是一组滚筒,该组滚筒支撑载体13但不接触其前表面14。使带状物8在带状物8运行方向67上回转,并在载体13运行方向67上以相同的速度拉动载体13。粉末施加器47将第二聚合物的粉末小粒49施加到热离型表面45上。当粉末小粒49到达夹捏部36的时候,它们形成为离散颗粒39,它们由于热而是黏的。在夹捏部36中,颗粒39被转移至载体前表面14并被结合至前表面14,而在重绕之前在冷却单元22中被冷却以凝固。因为热离型表面45与粉末施加器47之间的距离小,所以粉末施加器47可以在粉末施加器47下方设置有热防护件32。热防护件32可以是连接至冷却流体的两排横向方向布置的交错铜管。存在空气防护壁1,该空气防护壁保护粉末施加器47以使其免于来自离型表面45的方向的热空气流。图2示出了粉末施加器47的可能的实施例。热防护件32(经流体冷却的板)将粉末输送器48与离型表面45分离。粉末46从粉末输送器48上下来。粉末输送器48例如可以是带输送器、或固定的表面或者被摇动的表面。图3以侧截面示出了粉末施加器47的另一可能的实施例。其包括容器17,在该容器的壁18中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19。一个或多个开口19可以是连续的间隙、或者一个或多个成形的(例如,圆形)孔口。粉末46被包含在容器17中并通过开口19被馈送到离型表面45上。开口19具有开口尺寸2,其优选地显著大于壁18的厚度21。可选地,可以摇动容器17,例如在所示出的摇动方向72上摇动。在容器17下方可以存在热防护件32。图4示出了该设备的另一可能的实施例。带状物8被布置成处于竖直取向,其中夹捏部36位于其下端处。粉末施加器47将粉末46施加(实质上,黏附)到在带状物8运行方向67上竖直向上运行的离型表面45上。粉末施加器47可以是例如喷涂枪、或(例如,带、或振动式)输送器,并且能够优选地接触离型表面45(在这种情况下,它需要进行内部冷却)(未示出)。粉末施加器47将粉末46施加成断断续续的斑点,其对应于载体13被支撑输送器77以断断续续地提供的单独的袋3的形式提供至夹捏部36。(替代性地,如果单独的袋3被提供以形成连续的表面的话,则粉末施加可以是连续的;未示出。) 带状物8和支撑输送器77同步地运行,该运行可以是连续的运行或断断续续的运行。图5的设备与图4的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带状物8被布置成三角形形状。
示例2: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2的方法和防滑柔性材料2(膜载体13)。
见附图,特别是图6至图12。此示例是基于实际的制造结果。图27中的是防滑柔性材料2的照片,其非常类似于此示例中所描述的防滑柔性材料。图28中的是我们使用的一片20×20 mm抗滑材料73的照片。为了形成防滑柔性材料2,我们提供柔性载体13,它是壁厚度为约100微米的聚乙烯膜管。它适合于例如单独地快速冷冻蔬菜的成型-填充-密封(FFS)包装以用于制成每个袋3是25 kg填充重量的包裹。载体13的平均表面质量为约186 g/m2。(如果我们使用单片膜而不是所提到的管的话,则载体13的平均表面质量将为约93 g/m2。) 它的前表面14是在管在平放状态下它的外主要表面中的一个。前表面14的表面能量为约33mJ/m2(没有施加任何表面预处理)。载体13完全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聚乙烯掺合物组成,作为热塑性第一聚合物。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为约122℃,并且第一聚合物的软化温度为约102℃。我们以20℃的温度提供载体13。我们提供250℃(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的第一温度的热聚四氟乙烯(PTFE)离型表面45。离型表面45的表面能量为约18.5mJ/m2。离型表面45在宏观尺度上是基本平坦的,而在微观尺度上根据经PTFE涂覆的玻璃纤维带状物8的玻离纤维芯的图案有非常轻微的纹理,该带状物的外表面构成了我们的离型表面45。图案独立于所提供的第一层29的离散颗粒39的分布。我们通过将粉末46(由粒料研磨而成)从空中散布至处于250℃的第一温度的热离型表面45上来提供离散颗粒39的第一层29,该粉末是线性中密度聚乙烯(第二聚合物),其具有根据ISO 1133-1在190℃、2.16 kg的载荷下确定的为4.0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由此,我们提供以随机分布位于离型表面45上的离散颗粒39的第一层29。(替代性地,我们可使用火焰喷涂器材,其由第二聚合物的粉末46或棒材或线材发挥作用,以用于从空中将第二聚合物的液体和/或半液体部分喷涂至离型表面45上。进一步替代性地,我们可将比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更冷的第二聚合物的粉末46或溶液转移至经流体冷却的输送器(诸如,带状输送器或振动式输送器)的表面上,该输送器的经冷却的卸料端与热离型表面45接触以便将第二聚合物的比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更冷的部分带至离型表面45上,而不是从空中带至离型表面45上。) 第二聚合物的表面能量为约33mJ/m2。粉末46的尺寸为0至300微米。所散布的粉末46以及所提供的离散颗粒39的平均表面质量为约8 g/m2。我们将所提供的第一层29的离散颗粒39保持位于热离型表面45上历时约9.29秒,该时间足够长以将实质上所有离散颗粒39提供成处于至少半液体状态并且与离型表面45具有第一接触角度28,第一接触角度28被估计为在约59与64度之间。由于源于从粒料研磨而成的粉末46并且花费所提到的时间位于热离型表面45上,所以每个所提供的离散颗粒39以及由颗粒39形成的每个粗糙化突出物50实质上是完全未被分子地取向的。离散颗粒39的尺寸为约80至1000微米,后面一种尺寸的颗粒39包括多个合并的粉末小粒49。在顶视平面图中,典型的颗粒39的尺寸为约300微米。当考虑离散颗粒39的紧密度时,在相邻的离散颗粒39的中心之间的平均距离42为约2000微米。位于热离型表面45上的离散颗粒39从热离型表面45突出至它们的对应的末端43。所提供的第一层29的离散颗粒39的外表面由接触离型表面45的第一部分30和不接触离型表面45的第二部分69构成,在每个所提供的离散颗粒39中,第二部分69的面积基本上大于第一部分30的面积。在实质上所有离散颗粒39中,颗粒高度40等于颗粒39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42的至少0.5倍。在所提供的第一层29中,所有离散颗粒39在其整体上处于约250℃的温度(第二温度),而第二聚合物的维卡软化温度(A/50 N)是114℃,这在第一层29中引起离散颗粒39的整体(包括它们的末端43)的黏性。我们提供两个夹捏滚筒37,并且在载体13上施加0.784 N/lineal cm的夹捏部36压力将使载体13和热离型表面45在两个夹捏滚筒37之间的夹捏部36内朝向彼此按压,以提供载体前表面14与颗粒39的黏的末端43之间的接触。在接触期间,我们施加2904 Pa的平均压挤压力。我们使载体13(即,膜管)和离型表面45(即,经PTFE涂覆的玻璃纤维带状物8)保持以一致的线速度在夹捏滚筒37之间运行。我们为将离型表面45朝向前表面14按压的夹捏滚筒37提供耐热硅酮橡胶表面,并且我们用泡沫弹性体来形成将载体13朝向离型表面45按压的夹捏滚筒37表面,我们将该泡沫弹性体的硬度选择成提供(在所提到的夹捏部36压力下)前表面14与离型表面45之间的邻接(其中第一层29在中间),邻接长度81为27 mm,该邻接长度81是在运行方向67上测量的。见图8。夹捏滚筒37的直径可以取决于设备的总体布局(例如,带状物8的长度和宽度等),但一般地,直径可以例如在60 mm与600 mm之间。我们保持环状带状物8垂直于运行方向67在其两个侧向端位置9之间交替地移位,从而提供带状物8在这两个端位置9之间的侧向位移10,该侧向位移10为约30 mm,其大于颗粒间距离35的平均值的10倍。我们选择线速度以提供约0.0235秒的接触时间,在该接触时间期间,我们保持前表面14与位于热离型表面45上的黏的离散颗粒39的至少大部分接触。该接触时间除以载体13的平均表面质量被提供为约0.0001263 s·m2/g。利用所提到的过程参数,我们获得以下结果。载体13没有受到来自离型表面45的热的任何损伤。(为进行比较,在相同的配置中,40微米厚的聚乙烯单层片膜载体13经历翘曲、起皱、横向收缩(cross-shrink)及拉伸达到了排除将膜产品出售的程度,即,薄膜由于离型表面45的热而被损坏。) 最多是,少量的离散颗粒39保持不接触,它们由所散布的最小粉末小粒49构成(它们将可能一旦新的粉末小粒49落于其上就在带状物8的接下来的回转中被拾取)。由此,我们将第一层29的接触的离散颗粒39黏附至前表面14,并且之后从热离型表面45移除载体13并且随之移除黏附至其前表面14的实质上所有黏的颗粒39,并且由此我们提供具有热状态的涂层16的载体13。在移除之后,热涂层16的自由表面可以(优选地)被保持没有任何接触直到其冷却下来,但是也是有可能的是,当涂层16仍然热且黏时,将它与(优选地经冷却的)表面接触,例如,以便使涂层16进一步成形以提供例如粗糙化突出物50中的基本上平坦顶部62或结构化顶部(接触未示出)。由于所提到的所提供的表面能量,在前表面14与被接触的黏的颗粒39之间的粘附力大于在离型表面45与被接触的黏的颗粒39之间的粘附力。由于第二聚合物的足够低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即,由于足够大的熔体粘度),在颗粒39中,被接触的黏的颗粒39的内聚力大于在离型表面45与被接触的黏的颗粒39之间的粘附力,从而导致被接触的黏的颗粒39从离型表面45实质上完全移除,其中,在一个移除操作期间,估计一定不到1%的被接触的黏的颗粒39的聚合物保留在离型表面45上。涂层16并不穿透或进入到载体13中,前表面14与涂层16之间的分子间扩散则除外。利用热涂层16的热能,我们在载体13与涂层16之间形成结合12。由此,我们提供了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其包括载体13和结合至载体13的涂层16。接触时间足够短以防止载体13由于离型表面45的热而扭曲或被损坏达到任何程度。载体13的所有部分(载体13的邻近于黏附至其前表面的热颗粒39的部分除外)在带入接触和形成结合12之间被防止熔化或软化。在提供高于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能够融合在一起所在的融合温度的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两者的情况下,我们利用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50的热涂层16的热能来足够地加热邻近于粗糙化突出物50的载体部分15,以熔化在被加热的载体部分15中的它的物质(即,第一聚合物),并且之后允许载体13和粗糙化突出物50自发地冷却成固体状态以用于形成最终的结合12。由此,我们将粗糙化突出物50与载体13融合,并且特别地,熔接。该结合12证明是明确地强的以抵抗粗糙化突出物50的断裂。可能是由于载体前表面14的局部的且表面的轻微热收缩,前表面14呈现为在粗糙化突出物50中的一些的足部55下方(特别是在较大的粗糙化突出物50的足部55下方)设置有相应凹陷23,其中,凹陷23的深度足够小以在粗糙化突出物50的每个侧视图中保持粗糙化突出物50的最宽部分66位于前表面14的其余部分的上方。载体13以其整体构成包括热塑性第一聚合物的可热收缩的第二层,该第二层无疑在高于122℃的温度收缩,因此第一温度远高于第二层的收缩温度。载体13是足够热敏感的,在被完全加热至第一温度的情况下完全丧失其稳定性。接触时间足够短以防止载体13自其原始尺寸中的任何发生任何收缩。而且,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中,涂层16的平均表面质量为约8g/m2,这仅等于载体13的平均表面质量的0.043倍,这也有助于对载体13的保护以使其免于由于过多的热而损坏。我们提供热涂层16的热能,该热能是适当地低的以在无任何强制冷却(诸如,例如冷滚筒冷却)的情况下维持载体13的实质上完好的断裂强度,该断裂强度对于载体13的重绕来说是远远足够的。在接触时间期间,在相邻的黏的颗粒39之间的前表面14的大部分被保持不接触离型表面45。由于涂层16的相对低的表面质量和相对大的离散颗粒的尺寸41,我们形成了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不连续涂层16。在顶视平面图中,涂层16占据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面积的约7.8%。所形成的涂层16包括从载体13的前表面14突出的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50,每个粗糙化突出物50设置有足部55,该足部55是该粗糙化突出物50的被结合至载体13的端部。我们提供在粗糙化突出物50的多个侧视图中与前表面14形成第二接触角度68的许多粗糙化突出物50,该第二角度在约130度与140度之间。为了提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我们为几乎所有粗糙化突出物50提供基本上平坦顶部62,其形成完全包围该基本上平坦顶部62的边缘53,该边缘53在许多情况下基本形成圆。在几乎所有的粗糙化突出物50中,在粗糙化突出物50的多个侧视图中,粗糙化突出物50的连接足部55与边缘53的至少一个轮廓线部分52被形成为从外部来看是严格地凸起的,这些是严格地凸起的轮廓线部分61。在许多粗糙化突出物50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基本上平坦顶部的宽度63与足部宽度56的比率被提供为在1与1.10之间。在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50中,足部55的面积被提供为小于基本上平坦顶部62的面积。在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50中,粗糙化突出物50设置有边缘角度54,该边缘角度是穿过粗糙化突出物50测量的、在基本上平坦顶部62与从边缘53延伸到足部55的斗篷状表面59之间所夹合的角度,其中边缘角度54通常小于90度。在许多粗糙化突出物50中,边缘角度54为约75度。许多粗糙化突出物50被形成为严格地渐缩的粗糙化突出物74,其在粗糙化突出物50的每个侧视图中从边缘53向足部55严格地渐缩。我们为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50提供隐藏表面部分58,该隐藏表面部分是粗糙化突出物5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在从粗糙化突出物50的上方得到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顶视平面图中,粗糙化突出物50覆盖该部分而使得观察者无法看到。这些粗糙化突出物50具有至少一个底切65,并且它们中的很多包括紧接在底切65上方的至少一个区域51,从而在该至少一个区域51与前表面14之间形成间隔71,该间隔大于20微米。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顶视平面图中,粗糙化突出物50从离散颗粒39承继了它们的随机分布。由于所提供的第二聚合物的粉末46在尺寸上不是完全均一的,所以我们形成了随机顶视平面图尺寸64的粗糙化突出物50。实质上粗糙化突出物50中没有一者设置有小于40微米或大于6 mm的顶视平面图尺寸64。我们提供在250微米与800微米之间的平均的或典型的粗糙化突出物顶视平面图尺寸64。如果所应用的散布涂覆操作提供颗粒39的足够均一的分布的话,则仅少数粉末小粒49黏附且合并在一起以形成颗粒39,并且相对较大的顶视平面图尺寸64或者相对较大的顶视平面图长宽比的粗糙化突出物50以及绝大多数粗糙化突出物50可以源于源于单个粉末小粒49的颗粒39,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呈现为具有在1.0与1.6之间的顶视平面图长宽比。(长宽比基本意味着在从粗糙化突出物50的上方得到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顶视平面图中粗糙化突出物50的顶视平面图尺寸64与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60的比率。)这可以产生具有小于1.6(约1.2或甚至比这更小)的平均顶视平面图长宽比的众多粗糙化突出物50。在顶视平面图中许多粗糙化突出物50并非是完全圆形的,并且它们展现出: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顶视平面图中,粗糙化突出物50被形成为随机取向。我们形成了从其相应的足部55突出至相应的突出物高度57的粗糙化突出物50,它们具有为约110微米的基本上一致的突出物高度57并且具有基本上不同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60,其中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60的变化系数是突出物高度57的变化系数的至少2.0倍。实质上所有粗糙化突出物50的顶部均沿与前表面14的一般平面平行的平面44基本对齐。在许多粗糙化突出物50中,粗糙化突出物50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60被形成为等于突出物高度57的至少10倍。所提供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能够与抗滑材料73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该抗滑材料是平均表面质量为17g/m2且丝厚度在25与30微米之间的普通聚丙烯纺粘型非编织织物,该减滑式机械互锁是由于粗糙化突出物50关于该抗滑材料73具有适当的紧密度及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抗滑材料73的丝在剪切方向上形成机械结合。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两个样本之间的静摩擦(其中抗滑材料73的样本被放置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样本之间)是适当地高的,以在根据TAPPI T 815标准的75度角度的倾斜平面式静摩擦测试中抵抗滑动。我们测量到在1539 Pa的压力下(在其他方面根据ISO 8295),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两个样本之间(其中抗滑材料73的样本被放置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样本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10.2。该所选择的压力值可行地模拟真实生活中袋3包裹的堆叠中的压力条件,并且我们注意到,10.2的测试结果是相当大的值。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不显著黏附至抗滑材料73抵抗提升或剥离式分离,它们展现出可忽略的相互粘连载荷。由于粗糙化突出物50没有分子取向并且由于第二聚合物的相对低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如我们所发现的,即使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热收缩之后,也维持粗糙化突出物50的所提到的摩擦有效性。即,我们使用Bosch PHG 630 DCE热空气枪(在其第6温度等级,以最大空气速度,其中空气温度高于200℃,历时130秒)来使膜收缩以模拟收缩包覆物的收缩操作。我们让该膜在所有方向上自其原始尺寸收缩10%(防滑柔性材料2在所有方向上均展现出至少30%的热收缩性)。结果是,与抗滑材料73的静摩擦系数实质上保持完好不受收缩的影响。而且,在热收缩之前和之后,粗糙化突出物50在形状上的差异在视觉上不明显。膜呈现为如同其中不存在任何粗糙化突出物50一样收缩,即,它的收缩表现实质上未受到粗糙化突出物50的影响。我们在平放的膜管的前侧和其背侧两者上形成粗糙化突出物50,这些粗糙化突出物占据在该平放的膜管的主要外表面中间的条带76,粗糙化突出物50朝向管的外部6。在环状管的背侧上,我们固定抗滑材料73的环状条75,其覆盖背侧的被粗糙化的表面部分。见图12a。我们例如用纤维喷涂的热熔体粘附剂或优选地用挤出层叠法来完成该固定,其中我们使用被挤出的聚烯烃聚合物的窄而连续的液珠来包封非编织物的纤维并将其固定至膜,对夹在冷却的金属滚筒之间之间的膜/熔体/非编织物进行压挤,所述金属滚筒即使是在它击穿(strike through)该非编织织物时也不会黏附至熔体。通过横向熔接和切割,我们用已设置有抗滑材料73的管来形成包装袋3(即,25-kg重负荷袋3)和包装包覆物79(即,收缩包覆物79)(例如,用于罐头的收缩整理包覆物79)两者。袋3的一侧具有固定至其的抗滑材料73,且袋3的另一、相对侧是粗糙化侧7(其中粗糙化突出物50朝向袋3的外部6突出),该粗糙化侧能够抓住(gripwith)抗滑材料73。图12b示出了袋3的粗糙化侧7,图12c示出了袋3的具有抗滑材料73的相对侧,图12d示出了准备好收缩的所准备的包覆物79,其中粗糙化突出物50朝向包覆物79的外部6突出。图12e示出了袋3的粗糙化侧7,其中粗糙化突出物50占据在袋3表面中间的斑点,并且图12f示出了相同的袋3的相对侧,其中,抗滑材料73占据在袋3表面中间的斑点。例如,可通过滑移切割单元将这样的抗滑材料73的片施加到管。图12g示出了已经被收缩至一包裹罐头上的图12d的包覆物79,其中粗糙化突出物50朝向包覆物79的外部6突出。
示例3: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2的方法和防滑柔性材料2(经涂覆的织物25载体13)。
见附图,特别是图6至图13。此示例是基于实际的制造结果。图29中的是防滑柔性材料2的照片。在这张照片中,能够看到被粗糙化的织物25的折叠的边缘,在侧视图中具有粗糙化突出物50。“3mm”线示出织物25的线带26的宽度。在左边的纤维是在数次不同的剪切测试期间从抗滑材料73被撕裂出的纤维。小的粉尘小粒来自于微细粉尘污染。此示例与示例2如下基本不同。为了形成防滑柔性材料2,我们提供柔性载体13,它是用织物25表面质量为75 g/m2的聚丙烯线带26所编织而成的圆织聚丙烯织物25的管,在其两个主要外表面(即,前表面和后表面)上挤出涂覆有表面质量为30 g/m2的聚丙烯层。(替代性地,管可在其两个主要外表面上层叠有聚丙烯膜,该聚丙烯膜例如是双向拉伸(biaxially oriented )聚丙烯膜。) 因此,管状载体13的平均表面质量是210 g/m2。前表面14的表面能量为约30mJ/m2(没有施加任何表面预处理)。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为约170℃,并且第一聚合物的软化温度为约125℃。我们提供255℃的第一温度的离型表面45。我们通过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4.0的聚丙烯(第二聚合物)的粉末46(由粒料研磨而成)从空中散布到处于255℃的第一温度的热离型表面45上来提供离散颗粒39的第一层29,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 1133-1在230℃、2.16 kg的载荷下确定的。第二聚合物的表面能量为约30 mJ/m2。粉末46的尺寸为0至300微米。所散布的粉末46以及所提供的离散颗粒39的平均表面质量为约5g/m2。我们将所提供的第一层29的离散颗粒39保持位于热离型表面45上历时约8.0秒,这时间足够长以将实质上所有离散颗粒39提供成处于至少半液体状态并且与离型表面45具有第一接触角度28,第一接触角度28被估计为在约59与64度之间。在所提供的第一层29中,所有离散颗粒39以其整体处于约255℃的温度(第二温度),而第二聚合物的维卡软化温度(A,ISO 306)是128℃,这在第一层29中引起离散颗粒39的整体(包括它们的末端43)的黏性。我们在载体13上施加0.735 N/lineal cm的夹捏部36压力。在接触期间,我们施加2722 Pa的平均压挤压力。我们选择线速度以提供约0.0203秒的接触时间。利用所提到的过程参数,我们获得以下结果。接触时间足够短以防止载体13由于离型表面45的热而被扭曲或被损坏达到任何程度。我们将粗糙化突出物50与载体13融合,并且特别地,熔接。该结合12证明是明确地强的以抵抗粗糙化突出物50的断裂。载体13的织物25在重叠部38(位于粗糙化突出物50下方)中保持没有在其线带26之间的融合结合12。在粗糙化突出物50的足部55下方,没有任何凹陷23能够被看到。在大部分粗糙化突出物50中,边缘角度54通常小于90度。在许多粗糙化突出物50中,边缘角度54为约75度。其结果是,许多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具有关于线带26(所述线带暴露于载体13的总内部管表面中)的适当的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所暴露的线带27中的许多形成明确的减滑式机械互锁。根据依照TAPPI T 815标准的60度角度的倾斜平面式静摩擦测试的结果,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两个样本之间的静摩擦(其中抗滑材料73的样本被放置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样本之间)是适当地高的,以抵抗滑动(即,拖动器组件不滑动而是停留在原地)。此外,所提到的静摩擦是适当地高的,以紧接在准备(冰测试准备)之后抵抗滑动,冰测试准备包括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一个样本的载体13和粗糙化突出物50中维持约-20℃的第三温度,同时将载体前表面14和粗糙化突出物50暴露于温度为约3℃且相对湿度为100%(通过利用超声波空气加湿器在环境空气中生成的浓的水雾来实现)的空气中历时长达19分钟的准备时间,并且冰测试准备进一步包括:提供第三温度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二个样本以及抗滑材料73的样本。尽管存在前表面在19分钟的准备时间之后因霜而变白这一事实,静摩擦仍然是适当地高的。在不提供雾的情况下,甚至更长的准备时间是适用的。所证明的是,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摩擦对在其被粗糙化的表面上的冰累积相当不敏感,这使得它对于冷冻食品包装袋3及木材包覆物79特别有用。我们测量到在1539 Pa的压力下(在其他方面根据ISO 8295),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两个样本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其中抗滑材料73的样本被放置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样本之间)为10.3。另一方面,在紧接在粘连载荷测试之前的包括用1500Pa的压力压挤样本的准备之后,根据我们的粘连测试的结果,防滑柔性材料2具有与抗滑材料73的根据标准ASTM D 3354-96的2.94克的平均粘连载荷。如果在准备中我们还包括在压挤期间将两个样本以±8度的角度相对旋转来回重复三次的话,则结果是平均粘连载荷不大于19.4克。与抗滑材料73的静摩擦系数被发现为实质上保持完好不受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热收缩的影响。我们在平放的膜管的前侧和其背侧两者上形成粗糙化突出物50,这些粗糙化突出物占据在该平放的膜管的主要外表面中间的条带76,粗糙化突出物50朝向管的外部6。在环状管的背侧上,我们固定抗滑材料73的环状条75,其覆盖背侧的被粗糙化的表面部分。我们优选地用挤出层叠法来完成该固定。通过(优选地超声波地)横向缝合和切割,我们用已设置有抗滑材料73的管来形成包装袋3,即,25-kg重负荷袋3。袋3的一侧具有被固定到其的抗滑材料73,且袋3的另一、相对侧是粗糙化侧7,该粗糙化侧能够抓住抗滑材料73。我们准备了尺寸是53×53×10 cm的测试块11(模拟冷冻鱼块11)并将它们冷却至-20℃。我们以每个袋一个块11来填充袋3,并用断断续续的横向熔接来将袋3封闭(将空气压力通过断断续续的熔接缝放出)。为了执行堆叠倾斜测试,我们将包裹以一个在另一个顶部上的方式居中地放置于板上并使板倾斜成与水平面夹合成45度角度的倾斜取向,并且然后将板转动回到水平面。然后,我们水平地拖动顶部的包裹离开底部的包裹(为此,我们必须将顶部的包裹稍微倾斜以使它以其边缘站立,否则将实质上不可能使它滑动),并且然后再次成功地重复该倾斜测试。(替代性地,当我们使用尺寸为0至300微米且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8.5 g/10 min的聚丙烯粉末46时,以约16.7 g/m2的表面质量且其中加热时间为约12.5秒,其中夹捏部36压力为0.274 N/lineal cm,并且估计的接触时间为约0.02秒,我们得到了使用高度为40 mm(但在其他方面根据TAPPI T 815标准)的钢制拖动器进行的倾斜平面式静摩擦测试的结果如下: 直接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的两个样本(在其之间没有放置任何抗滑材料73)之间的静摩擦被测量为高于1.34,其中一些样本对展现出1.68的摩擦系数。摩擦被证明对表面之间存在水泥粉尘污染不敏感。没有粗糙化的经涂覆的基底织物25展现出0.45的静摩擦系数。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替代方案,我们可使用粉末46的非常窄的粒级(size fraction),以便甚至更好地控制该过程(例如,以便实现非常均匀和一致的接触和按压,以及更完全地从离型表面移除熔化的离散颗粒39),并且以便在被粗糙化的表面之间具有甚至更大的静摩擦系数。例如,尺寸在100微米与110微米之间的粉末46是有利的。或者,替代性地,粉末46的尺寸区间可以被限定在任何两个极限值(下限值和上限值)之间,而在这些极限值之间的差异等于或低于10或甚至5微米以及下限值的10%或甚至5%中的一者或两者)。
示例4: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2的方法和防滑柔性材料2(未经涂覆的织物25载体13) 。
见附图,特别是图14。此示例是基于实际的制造结果。图30中的是防滑柔性材料2的照片。此示例与示例3如下基本不同。为了形成防滑柔性材料2,我们提供柔性载体13,它是用织物25表面质量为65 g/m2的聚丙烯线带26所编织而成的圆织聚丙烯织物25管(未被挤出涂覆)。因此,管状载体13的平均表面质量是130 g/m2。我们提供255°C的第一温度的离型表面45。我们使用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5的聚丙烯(第二聚合物)的旋转成型粉末46,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 1133-1在230°C、2.16 kg的载荷下确定的。粉末46的尺寸被筛为0至550微米。所散布的粉末46以及所提供的离散颗粒39的平均表面质量为14.6 g/m2。我们将所提供的第一层29的离散颗粒39保持位于热离型表面45上历时8.0秒。在所提供的第一层29中,所有离散颗粒39以其整体处于约255°C的温度(第二温度)。我们在载体13上施加1.225 N/lineal cm的夹捏部36压力。在接触期间,我们施加3952 Pa的平均压挤压力。我们选择线速度以提供约0.0233秒的接触时间。利用所提到的过程参数,我们获得以下结果。接触时间足够短以防止载体13由于离型表面45的热而被扭曲或被损坏达到任何程度。我们将粗糙化突出物50与载体13融合,并且特别地,熔接。织物25在重叠部38(位于粗糙化突出物50下方)中保持没有在其线带26之间的融合结合12。在粗糙化突出物足部55下方,没有任何凹陷23能够被看到。我们无论如何都防止涂层16穿透织物25。许多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具有关于线带26(所述线带暴露于载体13的总的内部和外部管表面中)的适当的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所暴露的线带27中的许多形成明确的减滑式机械互锁。与在前两个示例中的情况相比,粗糙化突出物50更容易从前表面14断裂。
示例5: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2的方法和防滑柔性材料2(膜载体13,弹性体涂层16)。
见附图,特别是图15至图16。此示例是基于实际的制造结果。图31中的是防滑柔性材料2的照片。请注意,在这张照片中,折叠的产品样本的两个层二者都是可见的,因为膜是清澈透明的。该示例与示例2如下基本不同。为了形成防滑柔性材料2,我们在其上提供柔性载体13,该柔性载体是清澈透明的复合物并且包括聚酰胺膜和聚乙烯层(用挤出涂覆制成)。它的前表面14是聚乙烯表面。因此,前表面14包括作为热塑性第一聚合物的低密度聚乙烯。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为约122°C,并且第一聚合物的软化温度为约102°C。我们通过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40的低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的掺合物(第二聚合物)的粉末46(由粒料研磨而成)从空中散布到处于253°C的第一温度的热离型表面45上来提供离散颗粒39的第一层29,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 1133-1在190°C、2.16 kg的载荷下确定的。为了避免产品稍后的粘连,第二聚合物中的EVA相对贫乏且没有增粘剂。第二聚合物的DSC熔化温度在100°C与110°C之间,这在包含EVA的聚合物等级内被认为是高的。粉末46的尺寸为100至500微米。所散布的粉末46以及所提供的离散颗粒39的平均表面质量为约7 g/m2。我们应用每分钟160米的制造线速度。我们注意到,这在本领域中是相当大速度,并且我们看不到在理论上阻止技术人员进一步增加速度的任何技术因素,例如,通过应用更长的离型表面45带状物8长度来实现。我们将所提供的第一层29的离散颗粒39保持位于热离型表面45上历时4.00秒,这时间足够长以将实质上所有离散颗粒39提供成处于至少半液体状态并且与离型表面45具有第一接触角度28,第一接触角度28被估计为在约59与64度之间。在所提供的第一层29中,所有离散颗粒39以其整体处于约253°C的温度(第二温度),而第二聚合物的维卡软化温度(A/50 N)低于100°C,这在第一层29中引起离散颗粒39的整体(包括它们的末端43)的黏性。我们施加0.735 N/lineal cm的夹捏部36压力。在接触期间,我们施加2722 Pa的平均压挤压力。我们应用0.0101秒的接触时间。利用所提到的过程参数,我们获得以下结果。我们为实质上每个粗糙化突出物50提供基本上平坦顶部62,其中边缘53基本形成圆。我们在绝大多数的粗糙化突出物50的每个侧视图中提供从1至1.10的基本上平坦顶部的宽度63与足部宽度56的比率。我们在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中提供这样的粗糙化突出物50:我们估计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平均顶视平面图长宽比在1.0与1.1之间,因为它们在顶视平面图中看起来实质上是圆形。因为实质上所有粗糙化突出物50具有相同的(低的)高度57,所以它们相应的体积的所有变化(源于粉末小粒49的体积变化)呈现在它们的不同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60中。因此,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60的变化系数被估计为远超过突出物高度57的变化系数的3倍。在经修改的粘连载荷测试中,所提供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被测量为具有为13.66克的与它自身的平均粘连载荷。这是良好的值,并且它表示当产品被存储在温暖的仓库中时产品将实质上不会粘连。该参数是具有相对高的熔化温度且没有增粘剂的涂层16的第二聚合物的结果。所提供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2事实上不能够与抗滑材料73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基本减滑式机械互锁。我们测量了静摩擦系数及动摩擦系数(在1539 Pa的压力下,在其他方面根据ISO 8295,在下文如下),并且我们发现在每种情况下这些摩擦系数彼此非常接近,如技术人员所已知的,一旦发生了产品被剪切加载达到其开始滑移的程度,这便提供产品的所期望的表现。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粗糙化侧7与其自身的摩擦系数为0.96,对于许多实际的应用而言其被认为是足够高的值,并且就便宜的涂层16材料、7 g/m2的低涂层16重量和至少160 m/min的高转变速度而言其是经济的。粗糙化侧7与平滑的聚乙烯表面的摩擦系数是0.5,其中所提到的平滑的聚乙烯表面具有为0.44的与其自身的摩擦系数。
示例6: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2的方法和防滑柔性材料2(膜载体13,弹性体涂层16)。
此示例是基于实际的制造结果。图32中的是防滑柔性材料2的照片。此示例与示例5如下基本不同。我们提供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50的低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的掺合物(第二聚合物)的粉末46(由粒料研磨而成),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1133-1在190°C、2.16 kg的载荷下确定的。为了避免产品的稍后的粘连,第二聚合物中的EVA相对贫乏且没有增粘剂。第二聚合物的DSC熔化温度在97°C与108°C之间。粉末46的尺寸为100至400微米。所散布的粉末46以及所提供的涂层16的平均表面质量为约16.3 g/m2。我们应用每分钟80米的制造线速度。我们将所提供的第一层29的离散颗粒39保持位于热离型表面45上历时8.00秒,这时间足够长以将实质上所有离散颗粒39提供成处于至少半液体状态并且与离型表面45具有第一接触角度28,第一接触角度28被估计为在约59与64度之间。我们施加4.9 N/lineal cm的夹捏部36压力。我们应用约0.024秒的接触时间。利用所提到的过程参数,我们获得以下结果。如在照片中能够看到的,源于相应的粉末小粒49的许多颗粒39被使得在涂层16中合并,但涂层16仍然是不连续的。该防滑柔性材料2可以被用在较大的摩擦系数有必要的地方。
示例7: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2的方法和防滑柔性材料2(印刷的膜载体13,弹性体涂层16)。
此示例是基于实际的制造结果。此示例与示例5如下基本不同。我们提供的载体13是富含低密度聚乙烯的回收的聚乙烯掺合物的重负荷包装膜管,它的厚度是100微米,其前表面14已使用基于溶剂的(solvent-based)丙烯酸基柔性版墨水印刷有客户的图形。所散布的粉末46以及所提供的涂层16的平均表面质量为约5 g/m2。我们应用每分钟80米的制造线速度。我们将所提供的第一层29的离散颗粒39保持位于热离型表面45上历时8.00秒,这时间足够长以将实质上所有离散颗粒39提供成处于至少半液体状态并且与离型表面45具有第一接触角度28,第一接触角度28被估计为在约59与64度之间。利用所提到的过程参数,我们获得以下结果。尽管存在涂层16的第二聚合物没有增粘剂这一事实,但是利用热涂层16的大的热能,我们仍然能够在被印刷的载体前表面14与不连续涂层16之间形成明确地强的结合12。粗糙化突出物50呈现为不可能用指甲将其从被印刷的膜表面刮掉。我们的观点是,在我们的方法中,即使所使用的粉末46是没有EVA或其他类似粘附剂的聚乙烯或聚丙烯,也可以实质上有可能熔接适当地选择的基于溶剂或基于水的墨水材料(例如,低耐热性的墨水材料(例如,主要是丙烯酸基的墨水材料)),不过可能会发生其颜料颜色的一些修改,在给定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这不损伤产品。印刷品的可熔接性和颜色保持还可以取决于其所包含的颜料的种类。替代性地,透明的热密封漆层(由例如基于溶剂或基于水的聚烯烃溶液印刷出来)也可提供涂层16至经印刷和涂漆的前表面14的适当熔接。
示例8: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2的方法和防滑柔性材料2(各种形状示例)。
见附图,特别是图17至图18。在图17中,能够看到不同形状的所提供的离散颗粒39的侧视图。如果我们将粉末小粒49保持位于热离型表面45上历时相对短的时间和/或提供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相对低(即,例如低于4.0)的第二聚合物,则第一接触角度28(在颗粒39与离型表面45之间)可以被提供成相对大,即,例如处于90度或高于90度。这样的粗糙化突出物50可以由图示的所提供的离散颗粒39形成,见图18,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边缘角度54是相对大的,即,例如处于90度或高于90度。
示例9:使用的方法。
见图19至图26。除了其他之外,可以按如下方式使用防滑包装袋3(例如,在示例3中制成的防滑包装袋)。图19a、图19b、图19c以侧截面图示了根据背景技术的自动化袋3放置过程。真空头78将空的平放的袋3的堆叠中的顶部袋3的袋口5拾取并将它拉离其他的袋3。利用在示例3中所制成的我们目前的袋3,此操作并不是总是有可能的,因为如果第一个袋3的粗糙化侧7应当在被固定至第二个袋3的抗滑材料73上滑动的话,则这些平放的袋3不会在彼此之上滑移。图20a、图20b、图20c和图20d中图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空的防滑袋3的堆叠包含呈如下形式的袋3:其中每个袋3以使袋底部4平行且邻近于袋口5并且袋3的抗滑材料73从外部不可见的方式被单独地折叠。因此,在彼此顶部的这些袋3仅接触彼此的粗糙化侧7,其中被包括在袋3中间中的抗滑材料73不接触。真空头78能够拾取顶部袋3的袋口5且将袋3展开(使其抗滑材料73毫无困难地在其抗滑材料73上滑移)以完成袋3放置操作。图21a、图21b、图21c、21d中图示了另一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其中袋3的袋底部4被定位成高于它们的袋口5的方式来准备空的袋3。当真空头78拾取顶部袋3的袋口5时,因为袋底部4的被升高的定位,所以顶部袋3与下方一层的袋3几乎完全分离。如果真空头78足够快地水平地拉动袋3,则动力(dynamics)可以足够在顶部袋3的水平行进期间将顶部袋3的袋底部4保持在空中。图22a、图22b、图22c中图示了另一可能的解决方案。顶部袋3的袋底部4被额外的真空头78拾取,并且额外的分离片70被插入(从袋底部4的方向被拉入)到顶部袋3下方。分离片70可以是从滚筒滚动离开的柔性片。然后,顶部袋3可以如通常在背景技术中那样来使用,并且分离片70可以在下一循环之前折回(retrace)。图23中图示了另一可能的解决方案。这些平放的袋3是以这样的布置来准备的:这些袋在堆叠中具有交替的取向(关于抗滑材料73朝向哪个方向而言)。第1个、第3个、第5个等袋3使抗滑材料73朝向上,而第2个、第4个、第6个等袋3使抗滑材料73朝向下。因此,所准备的空的袋3堆叠可以如通常在背景技术中那样利用真空头78来使用。此外,图24示出了侧边有三角形撑料的(side gusseted)袋3,它的袋口5以该平放的袋3的上壁在其中具有邻近袋口5的孔34的方式形成,使得一些真空头78能够穿过孔34直接(暂时地)拾取下面的平放的壁。这可以有助于避免有可能源于袋3壁太软所导致的问题。此外,图25示出了填充有板冷冻海鲜块11的所提到的袋3的包裹的暂时堆叠的示意性侧截面。有时,有必要形成这样的包裹的暂时堆叠,其不需要抵抗滑移的稳定性,但需要容易拆卸的可能性(例如,在装运的手动重新堆叠期间)。平坦块11形状的包裹是以这样的布置来准备的:其中它们在堆叠中具有交替的取向(关于抗滑材料73朝向哪个方向而言)。第1个、第3个、第5个等包裹使抗滑材料73朝向上,而第2个、第4、第6个等包裹使抗滑材料73朝向下。因此,暂时地准备的包裹堆叠可以如通常在背景技术中那样手动地拆卸。图26示出了填充有板冷冻海鲜块11的所提到的袋3的包裹的稳定堆叠的示意性侧截面。这些包裹具有一致的取向。

Claims (203)

1.一种用于形成防滑柔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前表面的柔性载体,所述所提供的载体至少部分地包括热塑性第一聚合物,所述载体在提供时具有足够低的温度以保持所述第一聚合物不会熔化或软化;
提供第一温度的热离型表面;
提供离散颗粒的第一层,所述离散颗粒包括热塑性第二聚合物、位于所述热离型表面上并且从所述热离型表面突出至对应的末端,在所述所提供的第一层中,所述离散颗粒至少部分地处于第二温度或高于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高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从而在所述第一层中提供至少所述颗粒末端的黏性;
将所述所提供的载体的所述前表面与位于所述热离型表面上的所述黏的第一层带入至少部分接触,并使所述所提供的载体的所述前表面与位于所述热离型表面上的所述黏的第一层保持处于接触中达接触时间,以用于至少部分地使所述第一层黏附至所述前表面,并且之后
从所述离型表面移除所述载体,并且随所述载体至少部分地移除被黏附至所述载体的前表面的所述黏的第一层,由此向所述载体提供热状态的涂层,并利用所述热涂层的热能来形成在所述载体与所述涂层之间的结合,由此提供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包括所述载体和被结合至所述载体的所述涂层;
所述载体的移除包括用拉离力来将所述载体拉动脱离所述接触,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
提供高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的所述第一温度;以及
提供高于所述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的所述第一温度;
选择这样的载体,所述载体如果被完全加热至所述第一温度且同时暴露于所述拉离力则会被损坏(例如,通过断裂、拉伸、收缩、及翘曲中的一者或多者);以及
选择比最小时间更短的所述接触时间,所述最小时间被确定为使得由于由所述热离型表面施加热而导致的所述载体的损坏被限制于预先限定的可允许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所提供的柔性载体适合于用作柔性包装或包覆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提供所述第一层时,所述离散颗粒以其整体处于所述第二温度或高于所述第二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高于所述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的所述第二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载体的至少部分、即包括所述第一聚合物部分在所述带入接触与形成所述结合之间被防止熔化或软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所提供的载体至少部分地包括可热收缩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包括所述热塑性第一聚合物,
在提供所述载体时,所述载体具有低于所述第二层的收缩温度的温度,
提供高于所述第二层的收缩温度的所述第一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处于其原始尺寸的所述载体,并将所述接触时间选择为足够短以防止所述载体自其原始尺寸中的至少一者收缩超过2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这样的载体,所述载体如果被完全加热至所述第一温度则丧失其稳定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时间被选择为足够短,以使得所述载体通过断裂、拉伸、收缩和翘曲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所导致的所述损坏被限制到最多不显著的程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时间被选择为足够短,以使得防止所述载体通过断裂、拉伸、收缩和翘曲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而被损伤。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被提供为在经修改的粘连载荷测试中具有与其自身的小于20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离散颗粒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在所述离散颗粒的至少一个维度上具有至少20微米的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离型表面的表面能量低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表面能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表面能量与所述离型表面的表面能量之间的差异小于23 mJ/m2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离型表面的表面能量低于所述载体的所述前表面的表面能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前表面的表面能量与所述离型表面的表面能量之间的差异大于4 mJ/m2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除包括在所述前表面与至少大部分所述被接触的黏的颗粒之间提供粘附力,所述粘附力大于在所述离型表面与至少大部分所述被接触的黏的颗粒之间的粘附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除进一步包括提供至少大部分所述被接触的黏的颗粒的内聚力,所述内聚力大于在所述离型表面与至少大部分所述被接触的黏的颗粒之间的粘附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所提供的第一层的所述离散颗粒保持位于所述热离型表面上足够久,以将所述离散颗粒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处于至少半液体状态并与所述离型表面具有第一接触角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接触角度中的至少一些小于90度(优选地小于85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所提供的第一层的所述离散颗粒的外表面由接触所述离型表面的第一部分和不接触所述离型表面的第二部分构成,在至少大部分所述所提供的离散颗粒中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面积。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所提供的热离型表面是基本平坦的,抑或所述所提供的热离型表面最多具有独立于所述所提供的第一层的所述离散颗粒的分布的图案。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所提供的第一层的所述离散颗粒保持位于所述热离型表面上达至少0.5秒。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时间除以所述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被提供成最多为0.020 s·m2/g。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位于所述热离型表面上的所述所提供的第一层的所述离散颗粒从所述离型表面突出至相应的颗粒高度,在所述离散颗粒中的至少一些中,所述颗粒高度等于所述颗粒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至少0.1倍。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所提供的第一层的至少大部分所述离散颗粒中,所述颗粒高度等于所述颗粒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至少0.1倍。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中提供所述涂层的这样的平均表面质量,所述平均表面质量低于所述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的1.5倍。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小于500 g/m2的所述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
29.根据权利要求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适当地低的所述热涂层的热能,以用于在无需冷却滚筒冷却的情况下维持所述载体的对于所述载体的重绕来说足够的断裂强度。
30.根据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二聚合物的部分带至处于离型表面温度的所述离型表面上以用于提供位于所述离型表面上的所述离散颗粒的所述第一层,所述离型表面温度高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各者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
a.)将所述第二聚合物的固体、液体和半液体部分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从空中带至所述离型表面上,以及
b.)以与从空中不同的方式将所述第二聚合物的比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更冷的部分带至所述离型表面上。
32.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所提供的第一层中的所述离散颗粒中的至少一些基本是未分子地取向的。
33.根据权利要求1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以随机分布位于所述离型表面上的所述离散颗粒的所述第一层。
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层被提供为基本上没有增粘剂。
35.根据权利要求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包括织物的所述载体,并防止所述涂层基本穿透所述织物。
36.根据权利要求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涂层被形成为不连续的。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涂层在顶视平面图中占据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面积的最多75%。
38.根据权利要求36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涂层被形成为包括从所述载体的前表面突出的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每个粗糙化突出物设置有足部,所述足部是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被结合至所述载体的端部。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具有与所述前表面的在90度与178度之间(优选地在92度与178度之间)的第二接触角度。
40.根据权利要求38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具有基本上平坦顶部,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形成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的边缘。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大部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提供成具有基本上平坦顶部。
42.根据权利要求40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边缘完全包围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边缘基本形成圆。
44.根据权利要求40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轮廓线的连接所述足部与所述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从外部来看是凸起的。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轮廓线部分从外部来看是严格地凸起的。
46.根据权利要求40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的宽度与足部宽度的比率是从0.50到1.24。
47.根据权利要求40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足部的面积基本等于或小于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的面积。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足部的所述面积小于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的所述面积。
49.根据权利要求40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具有边缘角度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所述边缘角度是穿过所述粗糙化突出物测量的、在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与从所述边缘延伸到所述足部的斗篷状表面之间所夹合的角度。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具有所述边缘角度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所述边缘角度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基本等于或小于90度。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边缘角度小于90度(优选地小于87度)。
52.根据权利要求40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形成为从所述边缘至所述足部渐缩。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每个侧视图形成为从所述边缘至所述足部渐缩。
54.根据权利要求52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侧视图从所述边缘至所述足部严格地渐缩。
55.根据权利要求40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在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具有随机分布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
56.根据权利要求40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具有随机顶视平面图尺寸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
57.根据权利要求40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在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具有随机取向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
58.根据权利要求38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从其相应的足部突出至相应的突出物高度并且具有相应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粗糙化突出物,且在至少大部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内所述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变化系数大于所述突出物高度的变化系数。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变化系数是所述突出物高度的变化系数的至少1.15倍(优选地至少1.2倍)。
60.根据权利要求38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至少大部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顶部沿与所述前表面的一般平面平行的平面基本对齐。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从其相应的足部突出至相应的突出物高度的粗糙化突出物,并且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中提供等于所述突出物高度的至少1.75倍(优选地至少1.8倍)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
62.根据权利要求38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触时间期间,所述前表面的在相邻的黏的颗粒之间的部分被保持为不接触所述离型表面。
63.根据权利要求38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具有隐藏表面部分,所述隐藏表面部分是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外表面的这样的部分:在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上方得到的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所述粗糙化突出物覆盖所述部分而使得观察者无法看到。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具有至少一个底切且包括紧接在所述底切上方的至少一个区域,所述粗糙化突出物被定尺寸成在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与所述前表面之间形成大于10微米的间隔。
65.根据权利要求38至6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两个夹捏滚筒,并且在所述两个夹捏滚筒之间的夹捏部内将所述载体朝向所述热离型表面按压,以提供在所述载体的所述前表面与所述颗粒的所述黏的末端之间的接触,在所述载体上施加在0.001与80 N/lineal cm之间(优选地在0.002与70 N/lineal cm之间)的夹捏压力。
66.根据权利要求38至6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所述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所述热涂层的热能来足够地加热所述载体的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附近的部分,以软化或熔化在所述被加热的载体部分中的至少所述第一聚合物,并且之后允许所述载体和所述粗糙化突出物冷却至固体状态以形成最终的结合。
67.根据权利要求38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两者提供成高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能够融合在一起所在的融合温度。
68.根据权利要求38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高于130°C的所述第一温度。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高于130°C的所述第二温度。
70.根据权利要求68至6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低于300°C的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两者。
71.根据权利要求38至7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比以下两者高至少30°C的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以及所述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至少一者。
72.根据权利要求38至7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1至300 g/10 min的所述第二聚合物,所述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 1133-1在190℃、2.16 kg的载荷下确定的。
73.根据权利要求38至7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一者或两者提供成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抑或比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高最多50°C。
74.根据权利要求38至7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大部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提供成具有至少30微米且最多40毫米的顶视平面图尺寸。
75.根据权利要求38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中提供这样的粗糙化突出物: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平均顶视平面图长宽比至少为1.0且最多为20.0。
76.根据权利要求38至7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所述载体,所述载体包括用重叠的经和纬热塑性线带或纱线所编织而成的织物;以及适当地选择包括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所述热涂层的所利用的热能,以用于在所述载体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之间形成所述结合而不会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下方将所述重叠的经和纬线带或纱线融合在一起。
77.根据权利要求38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所述载体,所述载体包括用塑料线带所编织而成的织物,所述线带在所述载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被暴露;以及在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中提供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关于所述暴露的线带的适当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所述暴露的线带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
78.根据权利要求38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能够与抗滑材料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的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所述抗滑材料是平均表面质量为17g/m2且丝厚度在25与30微米之间的普通聚丙烯纺粘型非编织织物,所述减滑式机械互锁是由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关于所述抗滑材料的适当的紧密度及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所述抗滑材料的丝在所述剪切方向上形成机械结合而引起的。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之间的静摩擦是适当地高的,以在根据所述TAPPI T 815标准的50度角度的倾斜平面式静摩擦测试中抵抗滑动,其中所述抗滑材料的样本被放置在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样本之间。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静摩擦是适当地高的,以紧接在准备、即所述冰测试准备之后抵抗所述滑动,所述冰测试准备包括在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一个样本的至少所述载体前表面和所述涂层中维持在-15℃与-25℃之间的第三温度,同时将所述载体前表面和所述涂层暴露于温度在0℃与4℃之间且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中达3分钟的准备时间,并且所述冰测试准备进一步包括:提供所述第三温度的所述抗滑材料的样本以及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二个样本。
81.根据权利要求78至8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根据所述标准ASTM D3354-96,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具有与所述抗滑材料的小于20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
82.根据权利要求38至8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所述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具有基本没有分子取向的所述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
83.根据权利要求38至8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在所述载体与包括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所述涂层之间的结合包括:利用所述热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所述热能来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与所述载体融合在一起。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结合包括:利用所述热的粗糙化突出物的所述热能来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熔接至所述载体。
85.根据权利要求38至8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前表面提供成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的足部下方具有相应凹陷。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凹陷的深度被形成为足够小以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保持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最宽部分位于所述前表面的其余部分的上方。
87.根据权利要求1至8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所提供的第一层的相邻的离散颗粒之间提供相应的颗粒间距离,以及提供呈具有运行方向的回转的环状带状物的形式的所述热离型表面,以及保持所述环状带状物垂直于所述运行方向在两个侧向端位置之间交替地移位,从而提供所述带状物在所述两个侧向端位置之间的侧向位移,所述侧向位移等于或大于所述颗粒间距离的平均值。
88.根据权利要求1至8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包括所述所提供的有防滑涂层的柔性材料的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其中所述涂层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袋或包覆物的外部。
89.一种防滑包装袋(3)或包装包覆物(79),所述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至少部分地用包括柔性载体(13)的防滑柔性材料(2)形成,所述载体(13)具有前表面(14),所述前表面具有众多离散的、实心粗糙化突出物(50),所述粗糙化突出物朝向所述袋(3)或包覆物(79)的外部(6),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包括热塑性第二聚合物,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基本没有分子取向,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具有相应的足部(55),所述足部(55)是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的附接至所述载体(13)的端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具有与所述前表面(14)的在90度与178度之间的第二接触角度(68),所述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的特征在于,
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中的至少一些、即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具有基本上平坦顶部(62),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形成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62)的边缘(53)。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至少大部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是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
91.根据权利要求89至90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在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中的至少一些中,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62)形成完全包围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62)的所述边缘(53)。
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所述袋或包覆物包括基本形成圆的所述边缘(53)。
93.根据权利要求89至92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中,所述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50)的平均表面质量低于所述载体(13)的平均表面质量的1.5倍。
94.根据权利要求89至93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50)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的顶视平面图中具有随机分布。
95.根据权利要求89至94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具有随机顶视平面图尺寸。
96.根据权利要求89至95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的顶视平面图中具有随机取向。
97.根据权利要求89至96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在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的轮廓线的连接所述足部(55)与所述边缘(53)的至少一个部分(52)从外部来看是凸起的。
98.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轮廓线部分(52)从外部来看是严格地凸起的。
99.根据权利要求89至98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在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的宽度(63)与足部宽度(56)的比率是从0.50到1.24。
100.根据权利要求89至99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在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中的至少一些中,所述足部(55)的面积基本等于或小于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62)的面积。
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足部(55)的面积小于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62)的面积。
102.根据权利要求89至101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边缘(53)形成边缘角度(54),所述边缘角度是穿过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测量的、在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62)与从所述边缘(53)延伸到所述足部(55)的斗篷状表面(59)之间所夹合的角度。
103.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中的至少一些具有这样的所述边缘角度(54):所述边缘角度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基本等于或小于90度。
104.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边缘角度(54)小于90度。
105.根据权利要求89至104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从所述顶表面边缘(53)至所述足部(55)渐缩。
106.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每个侧视图从所述顶表面边缘(53)至所述足部(55)渐缩。
107.根据权利要求105至106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侧视图从所述顶表面边缘(53)至所述足部(55)严格地渐缩。
108.根据权利要求89至107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从其相应的足部(55)突出至相应的突出物高度(57)并且具有相应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60),且在至少大部分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内所述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60)的变化系数大于所述突出物高度(57)的变化系数。
109.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60)的变化系数是所述突出物高度(57)的变化系数的至少1.15倍。
110.根据权利要求108至109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在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中的至少一些中,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60)等于所述突出物高度(57)的至少1.75倍。
111.根据权利要求89至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至少大部分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的顶部沿与所述前表面(14)的一般平面平行的平面(44)基本对齐。
112.根据权利要求89至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中的至少一些具有隐藏表面部分(58),所述隐藏表面部分是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的外表面的这样的部分:在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的上方得到的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的顶视平面图中,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覆盖所述部分而使得观察者无法看到。
113.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中的至少一些具有至少一个底切(65)且包括紧接在所述底切(65)上方的至少一个区域(51),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被定尺寸成在所述至少一个区域(51)与所述前表面(14)之间形成大于10微米的间隔(71)。
114.根据权利要求89至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具有为0.1至300 g/10 min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所述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1133-1在190℃、2.16 kg的载荷下确定的。
115.根据权利要求89至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所述载体(13)至少部分地包括热塑性第一聚合物。
116.根据权利要求115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所述载体(13)的所述热塑性第一聚合物是可熔接的和/或可融合的,以用于实现所述袋(3)或包覆物(79)的形成和封闭中的一者或两者。
117.根据权利要求115至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载体至少部分地包括可热收缩层,所述可热收缩层包括所述热塑性第一聚合物。
118.根据权利要求117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可热收缩层具有至少5%的热收缩性。
119.根据权利要求115至118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在回收方面是相容的。
120.根据权利要求115至119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一者或两者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抑或比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高最多50°C。
121.根据权利要求115至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载体(13)的平均表面质量小于500 g/m2
122.根据权利要求89至121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至少大部分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具有至少30微米且最多40毫米的顶视平面图尺寸(64)。
123.根据权利要求89至122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众多粗糙化突出物(50)具有至少为1.0且最多为20.0的平均顶视平面图长宽比。
124.根据权利要求89至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袋或包覆物,其中,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被固定至所述载体。
125.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由被固定至所述载体(13)的颗粒(39)形成。
126.根据权利要求124至125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被固定至所述载体(13),而不显著穿透到所述载体(13)中。
127.根据权利要求124至126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所述袋或包覆物包括在所述载体(13)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之间的热结合(12)。
128.根据权利要求127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所述袋或包覆物包括在所述载体(13)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之间的融合结合(12)。
129.根据权利要求128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所述袋或包覆物包括在所述载体(13)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之间的熔接结合(12)。
130.根据权利要求89至129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载体(13)包括用塑料线带(26)所编织而成的织物(25),并且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具有至少一些粗糙化突出物(50),所述至少一些粗糙化突出物在所述织物(25)使所述线带(26)彼此形成相应的重叠部(38)所在的位置处热结合至所述织物(25),所述织物(25)在所述重叠部(38)中没有所述线带(26)之间的融合结合(12)。
131.根据权利要求89至130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载体(13)包括用塑料线带(26)所编织而成的织物(25),所述线带(26)至少在所述载体(13)的表面的一部分中被暴露,并且至少一个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具有关于所述暴露的线带(26)的适当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所述暴露的线带(26)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
132.根据权利要求89至131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能够与抗滑材料(73)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所述抗滑材料是平均表面质量为17g/m2且丝厚度在25与30微米之间的普通聚丙烯纺粘型非编织织物,所述减滑式机械互锁是由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具有关于所述抗滑材料(73)的适当的紧密度及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所述抗滑材料(73)的丝在所述剪切方向上形成机械结合引起的。
133.根据权利要求132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的两个样本之间的静摩擦是适当地高的,以在根据TAPPI T 815标准的50度角度的倾斜平面式静摩擦测试中抵抗滑动,其中所述抗滑材料(73)的样本被放置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的所述样本之间。
134.根据权利要求133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静摩擦是适当地高的,以紧接在准备、即所述冰测试准备之后抵抗所述滑动,所述冰测试准备包括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一个样本的至少所述载体前表面(14)和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中维持在-15℃与-25℃之间的第三温度,同时将所述载体前表面(14)和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暴露于温度在0℃与4℃之间且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中达3分钟的准备时间,并且所述冰测试准备进一步包括:提供所述第三温度的所述抗滑材料(73)的样本以及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二个样本。
135.根据权利要求132至134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根据标准ASTMD 3354-96,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具有与所述抗滑材料(73)的小于20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
136.根据权利要求132至135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能够与之在所述剪切方向上形成所述减滑式机械互锁的另一纤维接合元件或所述抗滑材料(73)被固定至所述袋(3)或包覆物(79)的外部(6)。
137.根据权利要求89至136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在经修改的粘连载荷测试中具有与其自身的小于20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
138.根据权利要求89至137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至少大部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基本没有增粘剂。
139.根据权利要求89至138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众多粗糙化突出物(50)在顶视平面图中占据所述防滑柔性材料(2)的面积的最多75%。
140.根据权利要求89至139中任一项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前表面(14)在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31)中的至少一些的足部(55)下方具有相应凹陷(23)。
141.根据权利要求140所述的袋(3)或包覆物(79),其中,所述凹陷(23)的深度足够小以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保持所述粗糙化突出物(50)的最宽部分(66)位于所述前表面(14)的其余部分的上方。
142.一种用于生产根据权利要求89至14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至少部分地用防滑柔性材料来形成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所述防滑柔性材料包括柔性载体;
提供所述载体的前表面;
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中提供众多离散的、实心粗糙化突出物,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从所述前表面突出并朝向所述袋或包覆物的外部;
提供被包括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的热塑性第二聚合物;
提供基本没有分子取向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
提供具有相应的足部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所述足部是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附接至所述载体的端部,
提供具有与所述前表面形成的第二接触角度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所述第二接触角度在90度与178度之间,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即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提供成具有基本上平坦顶部,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形成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的边缘。
143.根据权利要求14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大部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提供为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
144.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4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中提供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形成完全包围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的边缘。
145.根据权利要求144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基本形成圆的所述边缘。
146.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4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中将所述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的平均表面质量提供成低于所述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的1.5倍。
147.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具有随机分布的所述众多离散的粗糙化突出物。
148.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具有随机顶视平面图尺寸的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
149.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4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具有随机取向的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
150.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4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提供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轮廓线的连接所述足部与所述边缘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部分从外部来看是凸起的。
151.根据权利要求150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从外部来看严格地凸起的所述至少一个轮廓线部分。
152.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提供在0.50与1.24之间的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的宽度与足部宽度的比率。
153.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5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中提供基本等于或小于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的面积的所述足部的面积。
154.根据权利要求15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小于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的面积的所述足部的面积。
155.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5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边缘角度,所述边缘角度由所述边缘形成并且是穿过所述粗糙化突出物测量的、在所述基本上平坦顶部与从所述边缘延伸到所述足部的斗篷状表面之间所夹合的角度。
156.根据权利要求15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具有这样的边缘角度,所述边缘角度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基本等于或小于90度。
157.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边缘角度小于90度。
158.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些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提供成从所述顶表面边缘至所述足部渐缩。
159.根据权利要求15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每个侧视图提供成从所述顶表面边缘至所述足部渐缩。
160.根据权利要求158至1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侧视图提供成从所述顶表面边缘至所述足部严格地渐缩。
161.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6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从其相应的足部突出至相应的突出物高度并且具有相应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以及在至少大部分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内提供所述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变化系数,所述变化系数大于所述突出物高度的变化系数。
162.根据权利要求16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的变化系数提供成是所述突出物高度的变化系数的至少1.15倍。
163.根据权利要求161至16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中提供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这样的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所述最小顶视平面图长度等于所述突出物高度的至少1.75倍。
164.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6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大部分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的顶部提供成沿与所述前表面的一般平面平行的平面基本对齐。
165.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6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具有隐藏表面部分,所述隐藏表面部分是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外表面的这样的部分:在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上方得到的所述防滑柔性材料的顶视平面图中,所述粗糙化突出物覆盖所述部分而使得观察者无法看到。
166.根据权利要求16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提供成具有至少一个底切且具有紧接在所述底切上方的至少一个区域,提供被定尺寸成在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与所述前表面之间形成大于10微米的间隔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
167.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6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具有为0.1至300 g/10 min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所述第二聚合物,所述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1133-1在190℃、2.16 kg的载荷下确定的。
168.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至少部分地包括热塑性第一聚合物的所述载体。
169.根据权利要求16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所述载体的所述热塑性第一聚合物,所述热塑性第一聚合物是可熔接的或可融合的,以用于实现所述袋或包覆物的形成和封闭中的一者或两者。
170.根据权利要求168至16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至少部分地包括可热收缩层的所述载体,所述可热收缩层包括所述热塑性第一聚合物。
171.根据权利要求170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可热收缩层中提供至少5%的热收缩性。
172.根据权利要求168至17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在回收方面是相容的。
173.根据权利要求168至17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中的一者或两者提供成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抑或比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高最多50℃。
174.根据权利要求168至17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小于500 g/m2的所述载体的平均表面质量。
175.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7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大部分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提供成具有至少30微米且最多40毫米的顶视平面图尺寸。
176.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7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众多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提供至少为1.0且最多为20.0的平均顶视平面图长宽比。
177.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7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被固定至所述载体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
178.根据权利要求17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由被固定至所述载体的颗粒形成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
179.根据权利要求177至17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被固定至所述载体而不显著穿透到所述载体中的所述粗糙化突出物。
180.根据权利要求177至1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在所述载体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之间的热结合。
181.根据权利要求180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在所述载体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之间的融合结合。
182.根据权利要求18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在所述载体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之间的熔接结合。
183.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8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所述载体,所述载体包括用塑料线带所编织而成的织物;以及提供具有至少一些粗糙化突出物的所述防滑柔性材料,所述粗糙化突出物在所述织物使所述线带彼此形成相应的重叠部的位置处被热结合至所述织物,保持所述织物在所述重叠部中没有所述线带之间的融合结合。
184.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8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所述载体,所述载体包括用塑料线带所编织而成的织物,所述线带在所述载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被暴露;以及提供至少一个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具有关于所述暴露的线带的适当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所述暴露的线带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
185.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8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所述防滑柔性材料,所述防滑柔性材料能够与抗滑材料在剪切方向上形成减滑式机械互锁,所述抗滑材料是平均表面质量为17g/m2且丝厚度在25与30微米之间的普通聚丙烯纺粘型非编织织物,所述减滑式机械互锁是由于所述粗糙化突出物设置有关于所述抗滑材料的适当的紧密度及几何特征以用于与所述抗滑材料的丝在所述剪切方向上形成机械结合而引起的。
186.根据权利要求18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之间的静摩擦,其中所述抗滑材料的样本被放置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的所述样本之间,所述静摩擦是适当地高的,以在根据所述TAPPI T 815标准的50度角度的倾斜平面式静摩擦测试中抵抗滑动。
187.根据权利要求18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适当地高的所述静摩擦,以紧接在准备、即所述冰测试准备之后抵抗所述滑动,所述冰测试准备包括在所述防滑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一个样本的至少所述载体前表面和所述粗糙化突出物中维持在-15℃与-25℃之间的第三温度,同时将所述载体前表面和所述粗糙化突出物暴露于温度在0℃与4℃之间且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中达3分钟的准备时间,并且所述冰测试准备进一步包括:提供所述第三温度的所述抗滑材料的样本以及所述防滑柔性材料的两个样本中的第二个样本。
188.根据权利要求185至18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这样的所述防滑柔性材料,根据标准ASTM D 3354-96,所述防滑柔性材料具有与所述抗滑材料的小于20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
189.根据权利要求185至18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所述防滑柔性材料能够与之在所述剪切方向上形成所述减滑式机械互锁的另一纤维接合元件或所述抗滑材料,所述另一纤维接合元件或所述抗滑材料被固定至所述袋或包覆物的外部。
190.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8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这样的所述防滑柔性材料:所述防滑柔性材料在经修改的粘连载荷测试中具有与其自身的小于200克的平均粘连载荷。
191.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9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基本没有增粘剂的至少大部分所述粗糙化突出物。
192.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9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众多粗糙化突出物提供成在顶视平面图中占据所述防滑柔性材料的面积的最多75%。
193.根据权利要求142至19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前表面中提供在所述平顶式粗糙化突出物中的至少一些的足部下方的相应凹陷。
194.根据权利要求19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凹陷的深度提供成足够小以在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至少一个侧视图中保持所述粗糙化突出物的最宽部分位于所述前表面的其余部分的上方。
195.一种使用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的包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内容物,并提供至少一个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以及用所述至少一个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来包装所述内容物,以用于形成至少一个包裹,
所述包装方法的特征在于,
提供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89至14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
196.根据权利要求195所述的方法,所述内容物包括以下各者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a.)粉末形式的产品,所述粉末形式的产品包含尺寸小于250微米的颗粒;以及b.)冷冻食品。
197.根据权利要求19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00至101、103至107、113、132至13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
198.根据权利要求196至19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内容物包括冷冻食品。
199.根据权利要求198所述的方法,所述包装是在船只上发生的。
200.根据权利要求199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板冷冻的海鲜块作为内容物,并提供至少两个、即第一和第二根据权利要求136所述的防滑包装袋;以及将所述块包装到所述袋中,以形成第一包裹和第二包裹,所述第一包裹包括所述第一袋和被包装在所述第一袋中的一个或多个块,所述第二包裹包括所述第二袋和被包装在所述第二袋中的一个或多个块,所述第一包裹和所述第二包裹适合于通过所述堆叠倾斜测试,在堆叠倾斜测试期间不在彼此之上滑动。
201.根据权利要求200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包裹和所述第二包裹适合于通过两个相继地执行的堆叠倾斜测试,在所述堆叠倾斜测试中的任一者期间不在彼此之上滑动,其中紧接在所述堆叠倾斜测试之间的是,以水平速度将所述第二包裹拉离所述第一包裹。
202.根据权利要求195至20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包装袋或包装包覆物围绕所述内容物至少部分地热收缩。
203.根据权利要求195至20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至少一个包裹进行堆叠。
CN201780046362.6A 2016-05-26 2017-04-20 防滑柔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用途 Active CN1096893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HUP1600341 2016-05-26
HU1600341A HUP1600341A2 (en) 2016-05-26 2016-05-26 Antislip flexible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king and use
PCT/HU2017/000029 WO2017203306A1 (en) 2016-05-26 2017-04-20 Antislip flexible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king and u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9339A true CN109689339A (zh) 2019-04-26
CN109689339B CN109689339B (zh) 2021-11-16

Family

ID=89992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6362.6A Active CN109689339B (zh) 2016-05-26 2017-04-20 防滑柔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用途

Country Status (24)

Country Link
US (2) US11529647B2 (zh)
EP (1) EP3463805B1 (zh)
JP (1) JP6937825B2 (zh)
KR (1) KR102258432B1 (zh)
CN (1) CN109689339B (zh)
AR (1) AR108593A1 (zh)
AU (1) AU2017271019B2 (zh)
BR (1) BR112018074263B1 (zh)
CA (1) CA3025625A1 (zh)
CO (1) CO2018013798A2 (zh)
DK (1) DK180251B1 (zh)
ES (1) ES2907726T3 (zh)
HU (2) HUP1600341A2 (zh)
MA (1) MA45094B1 (zh)
MX (1) MX2018014477A (zh)
PH (1) PH12018502466A1 (zh)
PL (1) PL3463805T3 (zh)
PT (1) PT3463805T (zh)
RS (1) RS62992B1 (zh)
RU (1) RU2727481C2 (zh)
SA (1) SA518400507B1 (zh)
TW (1) TWI781103B (zh)
WO (1) WO2017203306A1 (zh)
ZA (1) ZA20180795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3196A (zh) * 2020-04-09 2020-08-04 广州新文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共挤重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6258A (zh) * 2020-06-30 2020-11-24 嘉兴恒美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粘衬装置
CN113905953A (zh) * 2019-05-31 2022-01-07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CN115783456A (zh) * 2023-02-02 2023-03-14 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 包装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21003B1 (en) * 2017-12-06 2023-11-15 TWE Meulebeke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nonwoven sheet material having an impermeable layer on one side and an anti-slip coating on the other side
WO2019197851A1 (en) 2018-04-12 2019-10-17 Flexinnova Kft Process for forming a transportable stack, transportable stack and process for transporting a transportable stack
US20190337679A1 (en) * 2018-05-02 2019-11-07 Rolanda Gontz Easy open disposable bag
WO2020070800A1 (ja) * 2018-10-02 2020-04-09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撥液性プラスチック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104745B1 (ko) * 2019-04-29 2020-04-24 이은진 유아용 턱받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CA3194945A1 (en) * 2020-10-13 2022-04-21 Gregory Berguig Paper recyclable heat sealable bag
CN112497885B (zh) * 2020-11-30 2023-03-24 重庆鼎盛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蒸煮袋的复合工艺
CN115906316B (zh) * 2022-11-21 2023-09-22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对基体无负面力学影响的核壳载体设计与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9686A (zh) * 1998-12-04 2002-01-02 Hcd卫生组合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花式结构的、膨松的非织造带或薄膜的方法和装置
CN1427769A (zh) * 2000-05-09 2003-07-02 阿尔戈特普有限公司 热塑防滑片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016825A1 (en) * 2004-05-27 2008-01-24 Mandzsu Jozsef Sr Packaging Methods And Packaging Matreials For Fine Powders
CN101175421A (zh) * 2005-03-11 2008-05-07 3M创新有限公司 固定件的制造方法
US20080140043A1 (en) * 2005-03-11 2008-06-12 Zoltan Mandzsu Methods For Making Fasten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17223A (en) 1955-10-19 1959-12-15 Cromwell Paper Co Non-slip bag
US3283992A (en) 1964-04-17 1966-11-08 Union Carbide Canada Ltd Embossed anti-skid bags
SU735422A1 (ru) * 1978-03-22 1980-05-25 Уфимский Завод Резиновых Технических Изделий Им. М.В.Фрунз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шероховки листовых заготовок из эластич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JPS56169067A (en) * 1980-05-30 1981-12-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Manufacture of coarse surface film
DE3437414C2 (de) 1984-10-12 1994-08-04 Nordenia Verpackung Gmbh Vorrichtung zur Bearbeitung von als Folienbahn vorliegenden Kunststoffolien sowie bearbeitete Kunststoffolie
FI82820C (fi) * 1987-08-18 1991-04-25 Ahlstroem Oy Friktionsyta foer foerpackningsfolie eller annan yta.
JPH0717008B2 (ja) * 1991-03-28 1995-03-01 龍 西村 表面被覆用プラスチックパウダ付着フイルムとその表面被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428726B2 (ja) * 1997-02-05 2010-03-10 ヨーゼフ セニア マンズス 熱可塑性フィルムを粗面化する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ムの滑りを減少させるシステム
WO2000050229A1 (en) * 1999-02-25 2000-08-3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Web having discrete stem regions
DE19938828A1 (de) 1999-08-19 2001-03-01 F & B Verpackungen Gmbh Papier- oder Kunststoffsack mit rutschhemmender Beschichtung
US6835686B2 (en) * 2001-07-05 2004-12-28 Millennium Specialty Chemicals Catalyst system and process for rearrangement of epoxides to allylic alcohols
US7044989B2 (en) * 2002-07-26 2006-05-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brasive product,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 same
HUP0202948A2 (hu) 2002-09-05 2004-05-28 József Mandzsu Csúszásmentes csomagolási eljárás és csúszásmentes fagyasztott csomag
PT1545874E (pt) 2002-09-26 2008-02-25 Marko I R D C Inc Filme elastomérico com aditivo anti-derrapante
US7636988B2 (en) * 2006-09-11 2009-12-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s for making fasteners
EP2679112A1 (en) * 2012-06-26 2014-01-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asteners and precursor webs, a fastener and a precursor web
DE102014208249A1 (de) * 2014-04-30 2015-11-0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merfolien oder plattenförmigen Elementen aus Polymer
HUP1600339A2 (en) * 2016-05-26 2017-12-28 Flexinnova Kft Frozen fish block package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and using the packag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9686A (zh) * 1998-12-04 2002-01-02 Hcd卫生组合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花式结构的、膨松的非织造带或薄膜的方法和装置
CN1427769A (zh) * 2000-05-09 2003-07-02 阿尔戈特普有限公司 热塑防滑片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016825A1 (en) * 2004-05-27 2008-01-24 Mandzsu Jozsef Sr Packaging Methods And Packaging Matreials For Fine Powders
CN101175421A (zh) * 2005-03-11 2008-05-07 3M创新有限公司 固定件的制造方法
US20080140043A1 (en) * 2005-03-11 2008-06-12 Zoltan Mandzsu Methods For Making Fastener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5953A (zh) * 2019-05-31 2022-01-07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CN111483196A (zh) * 2020-04-09 2020-08-04 广州新文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共挤重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3196B (zh) * 2020-04-09 2022-11-04 广州新文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共挤重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6258A (zh) * 2020-06-30 2020-11-24 嘉兴恒美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粘衬装置
CN115783456A (zh) * 2023-02-02 2023-03-14 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 包装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5783456B (zh) * 2023-02-02 2024-01-30 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 包装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K180251B1 (en) 2020-09-15
ES2907726T3 (es) 2022-04-26
RU2018145725A3 (zh) 2020-06-26
MX2018014477A (es) 2019-06-06
JP6937825B2 (ja) 2021-09-22
KR20190013906A (ko) 2019-02-11
MA45094B1 (fr) 2022-03-31
RU2018145725A (ru) 2020-06-26
PL3463805T3 (pl) 2022-04-11
BR112018074263A2 (pt) 2019-03-06
PT3463805T (pt) 2022-03-01
CO2018013798A2 (es) 2019-03-08
ZA201807950B (en) 2020-05-27
SA518400507B1 (ar) 2023-01-19
EP3463805B1 (en) 2021-12-22
HUE058208T2 (hu) 2022-07-28
CN109689339B (zh) 2021-11-16
AU2017271019A1 (en) 2019-01-17
RU2727481C2 (ru) 2020-07-21
US20220008954A2 (en) 2022-01-13
HUP1600341A2 (en) 2017-11-28
RS62992B1 (sr) 2022-03-31
MA45094A (fr) 2021-03-24
DK201870829A1 (en) 2019-02-01
JP2019519371A (ja) 2019-07-11
TW201801997A (zh) 2018-01-16
CA3025625A1 (en) 2017-11-30
US20220055066A1 (en) 2022-02-24
BR112018074263B1 (pt) 2023-05-16
US20190299248A1 (en) 2019-10-03
WO2017203306A1 (en) 2017-11-30
AR108593A1 (es) 2018-09-05
PH12018502466A1 (en) 2019-09-23
US11529647B2 (en) 2022-12-20
KR102258432B1 (ko) 2021-05-31
AU2017271019B2 (en) 2022-08-04
EP3463805A1 (en) 2019-04-10
TWI781103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9339A (zh) 防滑柔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用途
US7459180B2 (en) Process for making skid resistant moisture barriers
TWI734786B (zh) 防滑可熱密封塑膠撓性包裝袋及其製造方法與設備
CN106573705B (zh) 带模切幅材和重闭机构的易开且可重闭的带角撑板的包装
US5392592A (en) Hot-melt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packaging, preform, and method
SE451688B (sv) Sett att framstella en halkfri strengsprutad plastfilm varvid en beleggning pafores varefter filmen streckes sa att bristningar i beleggningen uppstar
EP0708610B1 (en) Heat stabilized pile fabric
JP2001511084A (ja) 熱可塑性フィルムを粗面化する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ムの滑りを減少させるシステム
CN106998986B (zh) 清扫用片材
WO1993019654A1 (en)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tile carpet
FR2820060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utilisation rationnelle d'adhesif a effet prolonge d'une part en usine et d'autre part lors d'usage personnel
JPH0892531A (ja) ホットメルト接着剤の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EP3119600B1 (fr) Recipient perfectionne pour produits salissant et decontaminant
WO2003002681A1 (en) Sheet material having a fibrous and adhesive surface
KR890001239B1 (ko) 미끄럼성이 없는 플라스틱필름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WO1998013435A1 (fr) Procede de traitement anti-adherent d'un adhesif thermofusible collant en surface
TW202319616A (zh) 標線材的製作
JP2001048113A (ja) 粒状アスファル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FR2753715A1 (fr) Procede de traitement anti-adherent d'un adhesif thermofusible collant en surface
BE717119A (zh)
EP1021341A1 (en) Method for packaging of hot melt adhesives
JPS58193260A (ja) 開封および取扱いを容易化するスリツプ防止フランジを有する再閉鎖可能な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