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7463B - 线圈部件 - Google Patents

线圈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7463B
CN109427463B CN201811018518.2A CN201811018518A CN109427463B CN 109427463 B CN109427463 B CN 109427463B CN 201811018518 A CN201811018518 A CN 201811018518A CN 109427463 B CN109427463 B CN 1094274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lead
conductor portion
conductor
ho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85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7463A (zh
Inventor
山中博光
桥本兴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27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7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7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7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45Magnetic cores made from sheets, e.g. grain-orie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01F2027/2809Printed windings on stacked lay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能够减少从空洞部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线圈部件具有:基体;和线圈,设置于基体内并卷绕为螺旋状。线圈具有沿第一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导体部和多个引出导体部。多个引出导体部从第一方向观察与基体中的线圈导体部的径向外侧的区域亦即侧隙部重叠。基体在沿第一方向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具备空洞部。空洞部具备与第一引出导体部在第一方向重叠的第一空洞部。第一空洞部位于从与第一空洞部重叠的第一引出导体部沿第一方向远离两个间距以上的位置。

Description

线圈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线圈部件,存在日本专利第427218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该线圈部件具有基体和设置于基体内并卷绕为螺旋状的线圈。线圈具有沿第一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导体部和多个引出导体部。基体在沿第一方向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设置有空洞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72183号公报
该空洞部是为了抑制因加热导致线圈、形成线圈的导体膏膨胀而使应力影响到导体间的磁性体(基体)并使电感值降低而设置的。然而,已知若要制造、使用上述现有那样的线圈部件,则产生从空洞部朝向基体的外部延伸的裂纹,存在该裂纹到达基体的外部之虞。而且,镀覆液、水分在裂纹中传递,会从基体的外部浸入至基体的内部的空洞部,在沿第一方向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产生线圈导体部的迁移(migration),结果,线圈导体部之间的绝缘性降低,存在可靠性降低之虞。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既在基体设置空洞部来抑制电感值降低又能够减少从空洞部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的线圈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线圈部件具备:
基体;和
线圈,设置于上述基体内并卷绕为螺旋状,
上述线圈具有沿第一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导体部与多个引出导体部,
上述多个引出导体部从上述第一方向观察与上述基体中的上述线圈导体部的径向外侧的区域亦即侧隙部重叠,
上述基体在沿上述第一方向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具备空洞部,
上述空洞部包括与上述多个引出导体部中的第一引出导体部在上述第一方向重叠的第一空洞部,
上述第一空洞部位于从与上述第一空洞部重叠的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在上述第一方向远离两个间距以上的位置,在上述基体中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重叠并距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比两个间距近的区域不存在上述空洞部。
这里,一个间距是指第一方向上的线圈导体间的距离。空洞部位于从第一引出导体部远离一个间距的位置是指沿第一方向在第一引出导体部与空洞部之间夹着一个线圈导体部。即,X位于从Y远离x个间距以上的位置是指沿第一方向在X与Y之间夹着x个以上线圈导体部。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由于第一空洞部位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所以能够减少从线圈导体部的角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另外,由于第一空洞部位于从与第一空洞部重叠的第一引出导体部在第一方向远离两个间距以上的位置,所以能够减少从第一空洞部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即,根据本发明的线圈部件,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引出导体部重叠并距第一引出导体部比两个间距近的区域不配置空洞部,仅在从第一引出导体部沿第一方向远离两个间距以上的位置配置与第一引出导体部重叠的空洞部(第一空洞部)。因此,既能够减少对磁性体的应力来抑制电感值降低的情况,又能够抑制空洞部到达外部的裂纹的产生,从而抑制镀覆液、水分浸入至基体。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空洞部位于从与上述第一空洞部重叠的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在上述第一方向远离三个间距以上的位置。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第一空洞部位于从与第一空洞部重叠的第一引出导体部在第一方向上远离三个间距以上的位置,所以能够使第一空洞部远离第一引出导体部,能够进一步减少从第一空洞部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上述空洞部包括与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在上述第一方向不重叠的第二空洞部,
上述第二空洞部位于从上述第一方向观察沿平面方向从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空开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宽度的1/2以上的距离而分离的位置。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第二空洞部位于从第一方向观察沿平面方向从第一引出导体部空开第一引出导体部的宽度的1/2以上的距离而分离的位置,所以能够使第二空洞部远离第一引出导体部,能够进一步减少从第二空洞部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空洞部位于上述线圈的上述第一方向的中央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减少第一空洞部,并能够减少从线圈导体部的角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空洞部位于处在上述第一方向的最外的线圈导体部和与该最外的线圈导体部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一空洞部对于应力的集中位置亦即最外的线圈导体部的角发挥更大的缓和效果,能够更有效地减少从线圈导体部的角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基体具备多个第一空洞部。多个第一空洞部彼此可以空开两个间距以上的距离配置。
在基体具备多个第一空洞部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空洞部彼此空开两个间距以上的距离配置,从而即便在线圈导体的数量多、容易产生应力的情况下,也能够不过度配置第一空洞部地抑制电感值的降低。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空洞部中的一个位于处在上述第一方向的最外的线圈导体部和与该最外的线圈导体部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上述多个第一空洞部的一个位于上述线圈的上述第一方向的中央部,
上述多个第一空洞部的另一个位于处在上述第一方向的最外的线圈导体部和与该最外的线圈导体部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即便在线圈导体部较厚、更大的应力集中在线圈导体部的角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多个第一空洞部发挥大的应力缓和效果,能够减少从线圈导体部的角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空洞部位于并联电连接的两层的线圈导体部之间。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即便在并联电连接的两层的线圈导体部之间经由空洞部产生裂纹,由于两层的线圈导体部为同电位,所以也不产生迁移,可靠性不降低。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横剖面中,第一引出导体部朝向第一空洞部凸出,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最大厚度a与从通过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最大宽度的基准面S到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上述第一空洞部侧的面为止的最大距离b的关系为b/a>1/2。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一引出导体部成为相对于基准面向第一空洞部侧突出的形状,第一引出导体部能够对基体的第一空洞部侧的侧隙部施加按压力。由此,裂纹不会从第一空洞部发展到侧隙部,能够进一步减少从第一空洞部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空洞部的上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厚度为0.8μm以上10μm以下。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空洞部的第一方向的最大厚度为0.8μm以上10μm以下,所以即便是所使用的温度的上限(回流温度),也能够维持空洞部而不消失,能够保持应力缓和效果,能够进一步减少从线圈导体部的角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线圈包括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来连接多个线圈导体层的连接部,上述连接部与上述空洞部接触。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虽然连接部的厚度较厚,容易产生连接部的应力,但由于连接部与第一空洞部接触,所以能够借助第一空洞部缓和连接部的应力,能够减少连接部附近的基体的裂纹的产生。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线圈导体部包括相互面接触并沿上述第一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导体层。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增加线圈导体部的剖面积,能够减少线圈导体部的直流电阻。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具备:
基体;
线圈,设置于上述基体内并卷绕为螺旋状,
上述线圈具有沿第一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导体部与多个引出导体部,
上述多个引出导体部从上述第一方向观察与上述基体中的上述线圈导体部的径向外侧的区域亦即侧隙部重叠,
上述基体在沿上述第一方向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引出导体部在上述第一方向重叠的第一空洞部,
在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横剖面中,第一引出导体部朝向第一空洞部凸出,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最大厚度a与从通过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最大宽度的基准面S到上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上述第一空洞部侧的面为止的最大距离b的关系为b/a>1/2。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第一空洞部位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所以能够减少从线圈导体部的角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另外,第一引出导体部成为相对于基准面向第一空洞部侧突出的形状,第一引出导体部能够对基体的第一空洞部侧的侧隙部施加按压力。由此,裂纹不会从第一空洞部发展到侧隙部,能够减少从第一空洞部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部件,能够在基体设置空洞部来抑制电感值的降低并且减少从空洞部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线圈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线圈部件的剖视图。
图4A是第二引出导体部的横剖视图。
图4B是其他第二引出导体部的横剖视图。
图4C是另一第二引出导体部的横剖视图。
图5A是引出导体印刷片材的剖视图。
图5B是线圈导体印刷片材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线圈部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8是线圈部件的端面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线圈部件;10…基体;10a…侧隙部;11…磁性层;20…线圈;21~26…第一~第六线圈导体部;27…连接部;31…第一外部电极;32…第二外部电极;41…第一空洞部;42…第二空洞部;51~54…第一~第四引出导体部;52A、52B…第二引出导体部;52a…第一面;Z…第一方向;S…基准面;W…宽度;L…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线圈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线圈部件的剖视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线圈部件1具有:基体10;线圈20,设置于基体10的内部;以及第一外部电极31和第二外部电极32,设置于基体10的表面并与线圈20电连接。
线圈部件1经由第一外部电极31、第二外部电极32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的配线电连接。线圈部件1例如作为噪声除去滤波器使用,被用于个人计算机、DVD播放器、数码相机、TV、移动电话以及汽车电子化等电子设备。
基体10包括多个磁性层11,多个磁性层11沿第一方向Z层叠。磁性层11例如由Ni-Cu-Zn系的材料等磁性材料构成。磁性层11的厚度例如为5μm以上30μm以下。此外,基体10也可以部分地包括非磁性层。
基体10形成为大致直六面体状。基体10的表面具有:第一端面15;第二端面16,位于第一端面15的相反侧;以及4个侧面17,位于第一端面15与第二端面16之间。第一端面15以及第二端面16在与第一方向Z正交的方向对置。
第一外部电极31对基体10的第一端面15的整个面和基体10的侧面17的第一端面15侧的端部进行覆盖。第二外部电极32对基体10的第二端面16的整个面和基体10的侧面17的第二端面16侧的端部进行覆盖。
线圈20沿着第一方向Z卷绕为螺旋状。线圈20的第一端从基体10的第一端面15露出,与第一外部电极31电连接。线圈20的第二端从基体10的第二端面16露出,与第二外部电极32电连接。线圈20例如由Ag或Cu等导电性材料构成。
线圈20具有在平面上卷绕的多个线圈导体部21~26和与线圈导体部21~26连接的多个引出导体部51~54。线圈导体部21~26的厚度与引出导体部51~54的厚度例如为30μm。
线圈导体部21~26以及引出导体部51~54分别设置于磁性层11上,沿第一方向Z层叠。即,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第一线圈导体部21、第二线圈导体部22、第三线圈导体部23、第四线圈导体部24、第五线圈导体部25、第六线圈导体部26、第三引出导体部53以及第四引出导体部54沿第一方向Z依次层叠。
第一线圈导体部21与第二线圈导体部22并联电连接,构成第一并联组P1。第三线圈导体部23与第四线圈导体部24并联电连接,构成第二并联组P2。第五线圈导体部25与第六线圈导体部26并联电连接,构成第三并联组P3。第一并联组P1、第二并联组P2以及第三并联组P3在第一外部电极31与第二外部电极32之间串联电连接。第一并联组P1与第一外部电极31经由并联电连接的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连接。第三并联组P3与第二外部电极32经由并联电连接的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线圈导体部21与第二线圈导体部22为相同形状。第一线圈导体部21的第一端与第二线圈导体部22的第一端经由连接部27和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连接,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与第一外部电极31连接。第一线圈导体部21的第二端与第二线圈导体部22的第二端经由连接部27连接。由此,第一线圈导体部21与第二线圈导体部22成为同电位。连接部27在第一方向Z贯通磁性层11,沿第一方向Z延伸。
第三线圈导体部23与第四线圈导体部24为相同形状。第三线圈导体部23的第一端与第四线圈导体部24的第一端经由连接部27连接。第三线圈导体部23的第二端与第四线圈导体部24的第二端经由连接部27连接。由此,第三线圈导体部23与第四线圈导体部24成为同电位。
第五线圈导体部25与第六线圈导体部26为相同形状。第五线圈导体部25的第一端与第六线圈导体部26的第一端经由连接部27连接。第五线圈导体部25的第二端与第六线圈导体部26的第二端经由连接部27和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连接,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跟第二外部电极32连接。由此,第五线圈导体部25与第六线圈导体部26成为同电位。
第一线圈导体部21、第二线圈导体部22的第二端与第三线圈导体部23、第四线圈导体部24的第一端经由连接部27连接。第三线圈导体部23、第四线圈导体部24的第二端与第五线圈导体部25、第六线圈导体部26的第一端经由连接部27连接。由此,第一线圈导体部21、第二线圈导体部22(第一并联组P1)、第三线圈导体部23、第四线圈导体部24(第二并联组P2)以及第五线圈导体部25、第六线圈导体部26(第三并联组P3)串联连接。
如图3所示,引出导体部51~54从第一方向Z观察与基体10中的线圈导体部21~26的径向外侧的区域亦即侧隙部10a重叠。侧隙部10a是指线圈导体部21~26的侧部与基体10的端面之间的区域。这样,通过将引出导体部51~54配置为与侧隙部10a重叠,能够缩短引出导体部51~54的电气长度(electrical lengths),能够减小引出导体部51~54的电阻值。
基体10在沿第一方向Z相邻的线圈导体部21~26之间设置有与引出导体部51~54在第一方向Z重叠的第一空洞部41。第一空洞部41设置于第三线圈导体部23与第四线圈导体部24之间。如图2的阴影所示,第一空洞部41以从第一方向Z观察与线圈导体部21~26重叠的方式形成为环状。第一空洞部41例如通过利用烧制将涂覆于磁性层11的树脂材料烧掉而形成。
第一空洞部41位于在第一方向Z上从与第一空洞部41重叠的引出导体部51~54远离两个间距以上而非一个间距以内的位置。一个间距是指在第一方向Z上引出导体部与第一空洞部41之间夹着一个线圈导体部。
具体而言,与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重叠的图3的右侧的第一空洞部41位于远离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三个间距的位置。即,在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与第一空洞部41之间夹着第一~第三线圈导体部21~23这3个线圈导体部。
同样,与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重叠的图3的左侧的第一空洞部41位于远离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三个间距的位置。即,在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与第一空洞部41之间夹着第四~第六线圈导体部24~26这3个线圈导体部。
因此,由于第一空洞部41位于沿第一方向Z相邻的第三线圈导体部23、第四线圈导体部24之间,所以能够减少从线圈导体部(特别是位于第一方向Z的最外的第一线圈导体部21、第六线圈导体部26)的角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具体而言,若在回流(reflow)时等对线圈部件1加热,则线圈导体部膨胀而在基体10产生应力。例如,在基体10由铁素体构成情况下,铁素体的线膨胀系数为1×10-5(1/K),在线圈导体部由银构成的情况下,银的线膨胀系数为1.89×10-5(1/K),线圈导体部的线膨胀系数大于基体10的线膨胀系数。
而且,由于该应力集中在位于第一方向Z的最外的第一线圈导体部21、第六线圈导体部26的角,所以存在产生朝向基体10的外部方向并与外界相连的裂纹之虞。鉴于此,通过在基体10设置第一空洞部41,能够借助第一空洞部41对线圈导体部施加于基体10的应力进行缓和,能够抑制从第一线圈导体部21、第六线圈导体部26的角朝向基体10的外部并与外界相连的裂纹的产生。
另外,由于第一空洞部41位于在第一方向Z上从与第一空洞部41重叠的引出导体部51~54远离两个间距以上(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三个间距)的位置,所以能够减少从第一空洞部41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具体而言,因引出导体部51~54的收缩而在与引出导体部51~54重叠的基体10的侧隙部10a产生拉伸应力。为了通过第一空洞部41获得足够的应力缓和效果,将第一空洞部41配置为与引出导体部51~54重叠,但在第一空洞部41的端部与引出导体部51~54很近的情况下,存在因拉伸应力的作用使得裂纹从第一空洞部41的端部伸展而到达基体10的外部之虞。鉴于此,通过使引出导体部51~54与第一空洞部41的距离分离两个间距以上,能够减少施加于第一空洞部41的端部的拉伸应力,能够缩短从第一空洞部41的端部朝向基体10的外部延伸的裂纹的长度,裂纹不会到达基体10的外部。
如图3所示,第一空洞部41位于线圈20的第一方向Z的中央部。即,当对在第一空洞部41的上下配置的线圈导体部的数量进行计数时,为相等的数量(在该实施方式中为3个)。此外,也可以在第一空洞部41的上下配置不同数量的线圈导体部。因此,能够减少第一空洞部41并且降低从线圈导体部的角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如图3所示,第一空洞部41位于并联电连接的两个层第三线圈导体部23、第四线圈导体部24之间。因此,即便在并联电连接的两个层第三线圈导体部23、第四线圈导体部24之间经由第一空洞部41产生裂纹,由于两个层第三线圈导体部23、第四线圈导体部24为同电位,所以也难以产生迁移、难以产生短路(short path),因而可靠性不会降低。
如图3所示,优选第一空洞部41的第一方向Z的最大厚度为0.8μm以上10μm以下。该最大厚度例如是指25℃的温度状态时的厚度。第一空洞部41的最大厚度大于相同温度下的线圈导体的膨胀厚度。因此,即便是所使用的温度的上限(回流温度(例如260℃)),也能够维持第一空洞部41而不消失,能够保持应力缓和效果,可进一步减少从线圈导体部的角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与此相对,若第一空洞部41的最大厚度过小,则存在第一空洞部41消失之虞,若第一空洞部41的最大厚度过大,则基体10的强度降低。
另外,优选第一空洞部41的宽度为线圈导体部的宽度的0.5倍以上。由此,能够获得应力缓和效果,能够进一步减少从线圈导体部的角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如图2所示,优选连接部27与第一空洞部41接触。即,连接部27露出于第一空洞部41。因此,连接部27的厚度较厚,容易产生连接部27的应力,但由于连接部27与第一空洞部41接触,所以通过第一空洞部41能够缓和连接部27的应力,能够减少连接部27的周围的基体10的裂纹的产生。
图4A是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横剖视图。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横剖面是指与第二引出导体部52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面。其中,上下方向为第一方向Z,上侧为第一空洞部41侧。
如图4A所示,在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横剖面中,第二引出导体部52朝向第一空洞部41凸出,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最大厚度a与从通过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最大宽度的基准面S到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第一空洞部41侧的第一面52a为止的最大距离b的关系为b/a>1/2。即,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相对于基准面S位于上侧(第一空洞部41侧)的剖面积大于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相对于基准面S位于下侧(第一空洞部41的相反侧)的剖面积。
基准面S通过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宽度方向的左右的端部。最大厚度a是指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第一方向Z的厚度。最大距离b是指从基准面S到与最大厚度a对应的第一面52a为止的距离。
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上侧的第一面52a以及下侧的第二面52b为凸形状。第一面52a位于比基准面S靠上侧的位置。第二面52b位于比基准面S靠下侧的位置。第一面52a比第二面52b更远离基准面S。
此外,也可以如图4B的第二引出导体部52A所示,第二面52b位于比基准面S靠上侧的位置。此时,第二面52b为凹形状。另外,也可以如图4C的第二引出导体部52B所示,第二面52b与基准面S为同一面。此时,第二面52b为直线形状。图4B与图4C的第二引出导体部52A、52B满足b/a>1/2。
因此,第二引出导体部52成为相对于基准面S向第一空洞部41侧突出的形状,第二引出导体部52能够对基体10的第一空洞部41侧的侧隙部10a施加按压力。由此,裂纹不会从第一空洞部41发展至侧隙部10a,能够进一步减少从第一空洞部41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第三引出导体部53的结构是与第二引出导体部52同样的结构。由此,第三引出导体部53能够对基体10的第一空洞部41侧的侧隙部10a施加按压力,能够不使裂纹从第一空洞部41发展至侧隙部10a。
第一引出导体部51的形状为将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形状上下反转的形状,第四引出导体部54的形状为将第三引出导体部53的形状上下反转的形状。即,所层叠的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中的第一空洞部41侧的第二引出导体部52满足b/a>1/2,所层叠的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中的第一空洞部41侧的第三引出导体部53满足b/a>1/2。
对满足b/a>1/2的引出导体部(第二引出导体部52、第三引出导体部5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5A所示,在磁性层11a涂覆膏状的引出导体层500(引出导体部),形成多个引出导体印刷片材101。如图5B所示,在磁性层11a涂覆膏状的线圈导体层200(线圈导体部),进而在磁性层11a涂覆阶梯差吸收用的磁性层11b,形成多个线圈导体印刷片材102。然后,如图2所示,通过将多个引出导体印刷片材101与多个线圈导体印刷片材102层叠、压接,从而引出导体部的第一空洞部侧的面成为凸形状,能够制造满足b/a>1/2的引出导体部。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线圈部件的侧面的剖视图。图8是线圈部件的第一端面的剖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洞部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洞部的结构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6、图7以及图8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A中,设置有与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在第一方向Z重叠的第一空洞部41和与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在第一方向Z不重叠的第二空洞部42。
第一空洞部41设置于第五线圈导体部25与第六线圈导体部26之间,位于在第一方向Z从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远离五个间距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一空洞部41进一步远离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能够进一步减少从第一空洞部41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另外,第一空洞部41位于处在第一方向Z的最外的第六线圈导体部26和与之相邻的第五线圈导体部25之间。因此,由于第一空洞部41配置于第六线圈导体部26的附近,所以对于应力的集中位置亦即最外的第六线圈导体部26的角发挥更大的缓和效果,能够更有效地减少从第六线圈导体部26的角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第二空洞部42设置于第一线圈导体部21与第二线圈导体部22之间,位于在第一方向Z从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远离一个间距的位置。另外,第二空洞部42位于从第一方向Z观察沿平面方向(与第一方向Z正交的方向)从第一引出导体部51以及第二引出导体部52空开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宽度W的1/2以上的距离L而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二空洞部42远离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能够进一步减少从第二空洞部42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同样,在线圈部件1A中,设置有与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在第一方向Z重叠的第二空洞部42和与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在第一方向Z不重叠的第一空洞部41。
第二空洞部42设置于第一线圈导体部21与第二线圈导体部22之间,位于在第一方向Z从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远离五个间距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二空洞部42进一步远离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能够进一步减少从第二空洞部42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第二空洞部42设置于第一线圈导体部21与第二线圈导体部22之间,位于在第一方向Z从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远离一个间距的位置。即,第二空洞部42位于处在第一方向Z的最外的第一线圈导体部21和与该最外的第一线圈导体部21相邻的第二线圈导体部22之间。
因此,由于第二空洞部42位于沿第一方向Z相邻的第一线圈导体部21、第二线圈导体部22之间,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从线圈导体部的角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此时,由于第二空洞部42配置于第一线圈导体部21的附近,所以对于应力的集中位置亦即最外的第一线圈导体部21的角发挥更大的缓和效果,能够更有效地减少从第一线圈导体部21的角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另外,第一空洞部41位于从第一方向Z观察在平面方向(与第一方向Z正交的方向)从第三引出导体部53以及第四引出导体部54空开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的宽度W的1/2以上的距离L而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一空洞部41远离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能够进一步减少从第一空洞部41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以上,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A中,与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在第一方向Z重叠的第一空洞部41和与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在第一方向Z不重叠的第一空洞部41是相同的空洞部。即,该空洞部形成为从第一方向Z观察与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重叠的部分中断的C字形。
另外,与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在第一方向Z不重叠的第二空洞部42和与第三引出导体部53、第四引出导体部54在第一方向Z重叠的第二空洞部42是相同的空洞部。即,该空洞部形成为从第一方向Z观察与第一引出导体部51、第二引出导体部52重叠的部分中断的C字形。
(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导体部以及空洞部的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导体部以及空洞部的结构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结构是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B中,线圈导体部21~26分别包括彼此面接触并沿第一方向Z层叠的多个(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两层)线圈导体层200。即,线圈导体部21~26通过多次涂覆线圈导体层200而形成。因此,能够增加线圈导体部21~26的剖面积,能够减少线圈导体部21~26的直流电阻。
如图9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B中,除了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A的空洞部以外,还具有位于线圈20的第一方向Z的中央部的第一空洞部41。第一空洞部41设置于第三线圈导体部23与第四线圈导体部24之间,以从第一方向Z观察与线圈导体部21~26重叠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因此,即便在线圈导体部21~26较厚、更大的应力集中在线圈导体部的角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一空洞部41、第二空洞部42发挥大的应力缓和效果,能够减少从线圈导体部的角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空洞部的位置(间距)不同。其他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与图1~图3所示的线圈部件1同样,第四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具有:基体10;线圈20,设置于基体10内,并卷绕为螺旋状。线圈20具有沿第一方向Z层叠的多个线圈导体部21~26与多个引出导体部51~54。多个引出导体部51~54从第一方向Z观察与基体10的侧隙部10a重叠。
基体10在沿第一方向Z相邻的线圈导体部21~26之间设置有与引出导体部51~54在第一方向Z重叠的第一空洞部41。第一空洞部41位于从与第一空洞部41重叠的引出导体部51~54在第一方向Z远离一个间距或两个间距以上的位置。
与图4A~图4C所示的第二引出导体部52、52A、52B同样,在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横剖面中,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最大厚度a与从通过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最大宽度的基准面S到第二引出导体部52的第一空洞部41侧的第一面52a为止的最大距离b的关系为b/a>1/2。其中,第一引出导体部、第三引出导体部、第四引出导体部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因此,由于第一空洞部41位于沿第一方向Z相邻的线圈导体部21~26之间,所以能够减少从线圈导体部的角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另外,第二引出导体部52成为相对于基准面S向第一空洞部41侧突出的形状,第二引出导体部52能够对基体10的第一空洞部41侧的侧隙部10a施加按压力。由此,裂纹不会从第一空洞部41发展至侧隙部10a,能够减少从第一空洞部41到达基体10的外部的裂纹的产生。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设计变更。例如,可以对第一~第四实施方式各自的特征点进行各种组合。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引出导体部可以不满足b/a>1/2,只要第一空洞部位于从与第一空洞部重叠的引出导体部在第一方向离开两个间距以上的位置即可。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空洞部可以不位于从与第一空洞部重叠的引出导体部在第一方向远离两个间距以上的位置,只要引出导体部满足b/a>1/2即可。
另外,线圈导体部以及引出导体部的数量的增减是自由的。另外,第一空洞部以及第二空洞部的数量的增减是自由的。另外,并联电连接的线圈导体部的数量也可以为1个或3个以上。
(实施例)
表1中示出实施例1~5与比较例1、2中的裂纹的产生率。
[表1]
Figure GDA0002770311050000151
Figure GDA0002770311050000161
实施例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当。实施例2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当。实施例3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当。
对于实施例4而言,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1重线圈(各线圈导体部串联连接),引出导体部不满足b/a>1/2。
对于实施例5而言,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3重线圈(3个线圈导体部并联连接),引出导体部不满足b/a>1/2。
对于比较例1而言,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不存在第一空洞部。
对于比较例2而言,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空洞部位于距引出导体部一个间距的位置,引出导体部不满足b/a>1/2。
如表1所示,使实施例1~5与比较例1、2各自的线圈部件的数量为40个来进行裂纹的产生的试验。
结果,在实施例1~3中,从线圈导体部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从空洞部向基体的外部方向伸展的裂纹均不产生。在实施例4、5中,不产生从线圈导体部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但稍微产生了从空洞部未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从空洞部未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是指从线圈导体部的侧面伸展至基体的侧隙部的宽度的1/3以上的裂纹。然而,该裂纹未从空洞部到达基体的外部。因此,对于实施例1~5而言,作为产品是合格的,包括在本发明内。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产生了从线圈导体部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在比较例2中,产生了从空洞部到达基体的外部的裂纹。

Claims (14)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体;和
线圈,设置于所述基体内并卷绕为螺旋状,
所述线圈具有沿第一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导体部和多个引出导体部,
所述多个引出导体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与所述基体中的所述线圈导体部的径向外侧的区域亦即侧隙部重叠,
所述基体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具备空洞部,
所述空洞部包括与所述多个引出导体部中的第一引出导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重叠的第一空洞部,
所述第一空洞部位于从与所述第一空洞部重叠的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两个间距以上的位置,
在所述基体中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重叠并距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比两个间距近的区域不存在所述空洞部,
所述线圈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多个线圈导体部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空洞部接触,
其中,一个间距是指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线圈导体部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洞部位于从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三个间距以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洞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不重叠的第二空洞部,
所述第二空洞部位于从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沿平面方向空开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宽度的1/2以上的距离而分离的位置,
所述平面方向是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洞部位于所述线圈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央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洞部位于处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外的线圈导体部和与该最外的线圈导体部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具备多个第一空洞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空洞部彼此空开两个间距以上的距离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空洞部中的一个位于处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外的线圈导体部和与该最外的线圈导体部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空洞部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线圈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央部,
所述多个第一空洞部中的另一个位于处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外的线圈导体部和与该最外的线圈导体部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洞部位于并联电连接的两层的线圈导体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横剖面中,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朝向所述第一空洞部凸出,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最大厚度a与从通过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最大宽度的基准面S到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所述第一空洞部侧的面为止的最大距离b的关系为b/a>1/2。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洞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厚度为0.8μm以上10μm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导体部包括彼此面接触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导体层。
14.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体;和
线圈,设置于所述基体内并卷绕为螺旋状,
所述线圈具有沿第一方向层叠并相互连接的多个线圈导体部和与线圈导体部连接的多个引出导体部,
所述多个引出导体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与所述基体中的所述线圈导体部的径向外侧的区域亦即侧隙部重叠,
所述基体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线圈导体部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引出导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重叠的第一空洞部,
在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横剖面中,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朝向所述第一空洞部凸出,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最大厚度a与从通过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最大宽度的基准面S到所述第一引出导体部的所述第一空洞部侧的面为止的最大距离b的关系为b/a>1/2,
所述线圈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多个线圈导体部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空洞部接触。
CN201811018518.2A 2017-09-05 2018-09-03 线圈部件 Active CN1094274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0139A JP6686991B2 (ja) 2017-09-05 2017-09-05 コイル部品
JP2017-170139 2017-09-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7463A CN109427463A (zh) 2019-03-05
CN109427463B true CN109427463B (zh) 2021-03-05

Family

ID=65363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8518.2A Active CN109427463B (zh) 2017-09-05 2018-09-03 线圈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1324B2 (zh)
JP (1) JP6686991B2 (zh)
CN (1) CN109427463B (zh)
DE (1) DE1020181214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04784B2 (en) 2017-10-25 2019-12-1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Inductor structure for integrated circuit
US10475877B1 (en) * 2018-08-21 2019-11-1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terminal inductor for integrated circuit
JP7180329B2 (ja) * 2018-11-30 2022-11-30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イル部品
KR102130678B1 (ko) * 2019-04-16 2020-07-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전자 부품
JP7147713B2 (ja) * 2019-08-05 2022-10-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7251395B2 (ja) * 2019-08-05 2023-04-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7184030B2 (ja) 2019-12-27 2022-12-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7196831B2 (ja) * 2019-12-27 2022-12-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7151738B2 (ja) * 2020-03-10 2022-10-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7222383B2 (ja) * 2020-08-26 2023-02-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Dc/dcコンバータ部品
CN116529840A (zh) * 2020-10-20 2023-08-0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层叠型线圈部件
KR20240001636A (ko) * 2022-06-27 2024-01-03 주식회사 모다이노칩 전자 부품
WO2024070406A1 (ja) * 2022-09-30 2024-04-04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4421A (ja) * 1994-08-19 1996-03-08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540688A (zh) * 2003-04-25 2004-10-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低电感且电感波动小的高频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352018A (ja) * 2005-06-20 2006-12-28 Tdk Corp 積層型電子部品
CN1906717A (zh) * 2005-01-07 2007-01-3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叠片线圈
JP2010192889A (ja) * 2009-01-22 2010-09-02 Ngk Insulators Ltd 積層型インダ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1876B2 (ja) * 2000-01-12 2004-08-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3109820A (ja) * 2001-09-28 2003-04-11 Nec Tokin Corp 積層型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145427B2 (en) * 2003-07-28 2006-12-05 Tdk Corporation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5217268A (ja) * 2004-01-30 2005-08-11 Tdk Corp 電子部品
KR101214731B1 (ko) * 2011-07-29 2012-12-2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인덕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520604B2 (ja) * 2015-09-18 2019-05-29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WO2017110460A1 (ja) * 2015-12-25 2018-05-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低背インダクタ
JP6508145B2 (ja) * 2016-08-24 2019-05-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4421A (ja) * 1994-08-19 1996-03-08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540688A (zh) * 2003-04-25 2004-10-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低电感且电感波动小的高频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906717A (zh) * 2005-01-07 2007-01-3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叠片线圈
JP2006352018A (ja) * 2005-06-20 2006-12-28 Tdk Corp 積層型電子部品
JP2010192889A (ja) * 2009-01-22 2010-09-02 Ngk Insulators Ltd 積層型インダ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47015A (ja) 2019-03-22
JP6686991B2 (ja) 2020-04-22
US10741324B2 (en) 2020-08-11
US20190074131A1 (en) 2019-03-07
CN109427463A (zh) 2019-03-05
DE102018121461A1 (de) 2019-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7463B (zh) 线圈部件
US11817252B2 (en) Multilayer coil component
CN108109807B (zh) 电子部件
KR101555189B1 (ko) 적층 코일 부품
US10153079B2 (en) Laminated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145453B2 (en) Coil component
JP2017183663A (ja) コイル部品
JP2017069460A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30915B2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2017216288A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WO2012144103A1 (ja) 積層型インダクタ素子及び製造方法
US10614946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JP2017216290A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6675933B2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7373902B2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US11756717B2 (en) Coil component
JP6980891B2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6923027B2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2018125455A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KR20170032017A (ko) 적층 인덕터
JP2022055671A (ja) コイル部品
JP2021040160A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2018113314A (ja) コイル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