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6772B - 键盘乐器 - Google Patents

键盘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6772B
CN108986772B CN201810557749.4A CN201810557749A CN108986772B CN 108986772 B CN108986772 B CN 108986772B CN 201810557749 A CN201810557749 A CN 201810557749A CN 108986772 B CN108986772 B CN 1089867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member
fixing
fitting
instrument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77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6772A (zh
Inventor
星野晓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505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37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6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6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6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6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GREPRESENTATION OF MUSIC; RECORDING MUSIC IN NOTATION FORM; ACCESSORIES FOR MUSIC OR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SUPPORTS
    • G10G5/00Supports for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G5/005Supports for musical instruments while playing, e.g. cord, strap or harnes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BORGANS, HARMONIUMS OR SIMILAR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ASSOCIATED BLOWING APPARATUS
    • G10B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2Keyboards; Key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02Cas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10H1/34Switch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s or mechanical 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4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individual ke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种键盘乐器,具备:具有键盘单元(1)的乐器主体(2)、支承该乐器主体(2)的支架(3)、用于将乐器主体(2)固定于支架(3)的第1固定部件即主体固定部(35)、用于将支架(3)固定于乐器主体(2)的第2固定部件即侧板固定部(36)、以及在主体固定部(35)和侧板固定部(36)的一方以及另一方分别配置于乐器主体(2)的前后的状态下对主体固定部(35)和侧板固定部(36)进行固定的第2固定部件即前侧螺纹部件(37)。因此,在使乐器主体(2)支承于支架(3)的状态下,能够从乐器主体(2)的前后方向通过前侧螺纹部件(37)对主体固定部(35)和侧板固定部(36)进行固定。

Description

键盘乐器
关联申请的参照:本申请主张以2017年6月1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109554为基础的优先权,将该基础申请的内容全部援用于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键盘乐器等键盘乐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电子键盘乐器中,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已知一种具备搭载有键盘单元的乐器主体和支承该乐器主体的支架的构造的键盘乐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7832号公报
这种电子键盘乐器的支架具备相互对置的一对侧板和安装于这一对侧板的后部侧的后板。在该情况下,在一对侧板的各对置面的上部,从侧板的前端部朝向后部侧设置有供乐器主体的两侧部嵌合的引导凹部。另外,在这一对侧板中的位于各引导凹部下侧的侧板的前部和后部设置有弯折成L字形状的固定配件。
在这样的电子键盘乐器中,在将乐器主体安装于支架时,预先组装支架,将乐器主体的两侧部从其后部侧插到并嵌入于该支架的一对侧板的各对置面上所设置的各引导凹部,在该状态下穿过设置在L字形状的固定配件上的安装孔而将螺钉螺固于乐器主体的底部,由此将乐器主体固定于支架。
然而,在这样的电子键盘乐器中,在将乐器主体的两侧部嵌入到支架的一对侧板中的各对置面上所设置的各引导凹部的状态下,在将乐器主体的底部螺钉固定于侧板的固定配件时,必须进入到乐器主体的下侧来进行螺钉固定,因此存在组装操作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键盘乐器,组装操作性良好、能够可靠且良好地将乐器主体组装于支架。
本发明的键盘乐器,具备:乐器主体,具有第1固定部件;支架,支承所述乐器主体;导轨,包括第2固定部件,对所述乐器主体向所述支架的嵌合进行引导;以及第3固定部件,对所述第1固定部件以及所述第2固定部件进行固定,所述第1固定部件以及所述第2固定部件位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后方向。
本发明的键盘乐器,具备:乐器主体,具有键盘;支架,支承所述乐器主体;第1固定部件,具有第1孔,用于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乐器主体;第2固定部件,具有第2孔,用于将所述乐器主体固定于所述支架;以及第3固定部件,在插通于位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后方向的所述第1孔以及所述第2孔的状态下,将所述第1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第2固定部件,所述第1固定部件以及所述第2固定部件抵接或者接近,相对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在所述第1固定部件与所述第2固定部件的对置面的前方形成的第1角度大于相对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形成于所述对置面的后方的第2角度,所述第3固定部件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侧朝向后部侧方斜向地插通于所述第1孔及所述第2孔。
本发明的键盘乐器,具备:乐器主体,包括具有第1孔的第1固定部件;支架,包括具有第2孔的第2固定部件,支承所述乐器主体;以及第3固定部件,在插通于位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后方向的所述第1孔和所述第2孔的状态下,对所述第1固定部件以及所述第2固定部件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当与以下的附图一起考虑以下的详细记述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键盘乐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键盘乐器的主视图。
图3A和图3B表示图2所示的键盘乐器,图3A是其俯视图,图3B是其右侧视图。
图4A~图4C表示图1所示的键盘乐器的乐器主体,图4A是其主视图,图4B是其俯视图,图4C是其左侧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键盘乐器的A-A向视中关闭了键盘盖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键盘乐器中打开了键盘盖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键盘乐器中将乐器主体从背面侧安装于支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键盘乐器的支架中的位于左侧的侧板的嵌合凹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7所示的键盘乐器的乐器主体中的左侧的侧壁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从前侧斜下方观察图9所示的左侧的侧壁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1A、图11B表示在图8所示的侧板上安装多个部件的状态,图11A是表示将后侧固定部件的卡止部、位置限制部件的钩部及前侧固定部件中的侧板固定部的加强板安装于侧板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1B是表示在侧板上安装导轨而组装侧板固定部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2A和图12B表示图10所示的乐器主体中的前侧固定部件的主体固定部,图12A是将该主体固定部分解表示的放大立体图,图12B是表示将该主体固定部组装后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将乐器主体的侧壁部插入到图7所示的支架的嵌合凹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表示在图13所示的键盘乐器中,在支架的嵌合凹部嵌合了乐器主体的侧壁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5A~图15C是表示图14所示的键盘乐器的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15A是表示其B-B向视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15B是表示其C-C向视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15C是表示其D-D向视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5,对应用了本发明的键盘乐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3B所示,该键盘乐器具备搭载有键盘单元1的乐器主体2、以及具有支承该乐器主体2的两侧部的一对侧板4的支架3。
如图1~图3B所示,支架3具备一对侧板4、架设在这一对侧板4的后端部之间的后板5、架设在一对侧板4的下部之间的踏板部件6。在该情况下,在踏板部件6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多个脚踏板7。
如图1~图6所示,乐器主体2形成为横长的大致箱形状。即,该乐器主体2具备横向较长的带板状的底板8、在该底板8的前端部立起设置的前板9、在底板8的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的两端部立起设置的一对侧壁部10、在底板8的后端部立起设置的背板11、以及设置于该背板11和一对侧壁部10的各上端部的顶板12。
在该情况下,如图1~图6所示,前板9的高度形成得比背板11的高度低。顶板1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底板8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短。另外,该顶板12为,位于其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的两端部从一对侧壁部10突出,该突出的两端部配置在支架3的一对侧板4上。由此,乐器主体2形成为顶板12的前侧朝上方开放的横长的大致箱形状。
如图1~图6所示,在该乐器主体2的内部,以向乐器主体2的前侧上方露出的状态设置有键盘单元1。如图5及图6所示,该键盘单元1具备配置在乐器主体2的底板8上的键盘底架13、排列在该键盘底架13上的多个键14、及根据该多个键14各自的按键操作而对各键14分别施加动作载荷的弦槌部件15。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在该乐器主体2上设置有能够开闭地覆盖键盘单元1的键盘盖16。该键盘盖16具备前盖17和后盖18,前盖17的后端部和后盖18的前端部通过铰链19以能够弯折的方式连结。在该情况下,在前盖17的前端部设置有前引导轴17a,该前引导轴17a沿着分别设于一对侧壁部10的各内表面的第1引导槽10a移动。
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在后盖18的前端部设置有后引导轴18a,该后引导轴18a沿着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10的各第1引导槽10a移动。在该后盖18的后端部通过连结轴20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支承臂20的一端部。该支承臂20的另一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设置在侧壁部10的内表面上的支承轴21,并以该支承轴21为中心沿上下方向旋转。
在该情况下,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支承臂20上设置有辅助引导轴22,该辅助引导轴22沿着以支承轴21为中心的圆弧状设置于侧壁部10的内表面的第2引导槽10b移动。在该辅助引导轴22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齿轮23,该齿轮23与以支承轴21为中心的圆弧状的齿条24啮合而滚动。
由此,如图5及图6所示,该键盘盖16为,在将前盖17和后盖18朝向乐器主体2的前侧拉出时,前盖17的前引导轴17a和后盖18的后引导轴18a沿着侧壁部10的第1引导槽10a移动,伴随于此,支承臂20以支承轴21为中心逆时针旋转而将后盖18的后端部推起。由此,如图5所示,键盘盖16配置在键盘单元1的上侧而覆盖键盘单元1。
另外,如图6所示,该键盘盖16为,当使前盖17和后盖18朝向乐器主体2的后部侧移动时,在前盖17的前引导轴17a和后盖18的后引导轴18a沿着侧壁部10的第1引导槽10a移动的同时,通过铰链19而后盖18相对于前盖17以后部降低的方式逐渐弯折,并且支承臂20以支承轴2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而将后盖18的后端部拉下。
由此,如图6所示,键盘盖16为,通过铰链19而弯折后的后盖18接近背板11而大致平行地垂下,前盖17以与顶板12的下侧大致平行的状态配置,由此使键盘单元1向前侧上方露出。另外,如图2、图4~图6所示,在乐器主体2的底部8的下表面,位于左右两侧地设置有扬声器部29。另外,在该乐器主体2的顶板12上设置有乐谱架12a。
如图7、图9、图10和图13所示,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由合成树脂形成。在该侧壁部10的外侧部设有第1嵌合部101。该第1嵌合部101具备设置于侧壁部10的外侧部的上部侧的第1嵌合凸部102、以比该第1嵌合凸部102凹陷的状态设置于第1嵌合凸部102的下部侧的第1嵌合凹部103、以及设置在第1嵌合凸部102与第1嵌合凹部103之间的第1引导部104。
另外,如图7、图8以及图13所示,在支架3的一对侧板4的相互对置的对置面上,分别设置有凹形状的第2嵌合部25,该第2嵌合部25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于设置在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各第1嵌合部101。该凹形状的第2嵌合部25具备与侧壁部10的第1嵌合凹部103对应的第2嵌合凸部251、与侧壁部10的第1嵌合凸部102对应的第2嵌合凹部252、以及设置在第2嵌合凸部251和第2嵌合凹部252之间且与侧壁部10的第1引导部104对应的第2引导部253。
在该情况下,如图7和图8所示,侧板4的凹形状的第2嵌合部25从侧板4的后端部朝向前侧设置。即,该第2嵌合部25为,在位于侧板4的前端侧的前端部25c被堵塞的状态下,位于侧板4的后端侧的后端部开放。在该情况下,第2嵌合部25形成为侧板4的厚度方向的深度与乐器主体2的侧壁部10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大小。
即,如图7及图8所示,第2嵌合部25的第2嵌合凸部251为,侧板4的厚度方向的深度以侧板4的厚度的大致一半左右的深度形成得较浅。由此,第2嵌合凸部251与侧壁部10的第1嵌合凹部103嵌合。第2嵌合部25的第2嵌合凹部252为,侧板4的厚度方向的深度形成得比第2嵌合凸部251的深度更深。由此,第2嵌合凹部252与侧壁部10的第1嵌合凸部102嵌合。
另外,如图8所示,该第2嵌合部25为,其后部侧的内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开口宽度)形成得比前部侧的内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更长(宽)。即,第2嵌合部25的第2嵌合凹部252为,其后部侧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开口宽度)形成得比前部侧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更长(宽)。
另外,如图8所示,该第2嵌合部25具备设置在第2嵌合凸部251与第2嵌合凹部252之间的第2引导部253。该第2引导部253为,其前部侧位于第2嵌合部25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在后部侧比其前部侧更低的位置,在第2嵌合部25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设置有台阶部,整体被设置为台阶状。
而且,如图8、图13以及图14所示,该第2嵌合部25的第2嵌合凹部252的上端具有在乐器主体2的第1嵌合部101嵌合于第2嵌合部25的状态下与第1嵌合部101接触的第1上端部25d、以及配置于比第1上端部25d更靠后侧且不与第1嵌合部101接触的第2上端部25e。
另外,如图8所示,在侧板4的位于第2嵌合部25的后部侧的上部,设置有比侧板4的厚度稍薄的金属件安装部25a。位于该金属件安装部25a的后端部的部位的侧板4比金属件安装部25a的厚度更薄,且以与第2嵌合凹部252相同的深度形成。
由此,如图7、图8、图13以及图14所示,第2嵌合部25为,在嵌合了乐器主体2的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时,在设置于位于后部侧的上部的金属件安装部25a下配置了侧壁部10的位于第1嵌合凸部102的后部的上端部的状态下,在金属件安装部25a的上端面配置设置于侧壁部10的上部的顶板12,在后端部的开放的部位遍及其上端部地配置背板11。因此,该第2嵌合部25将一对侧壁部10隐藏而从外部看不到。
另外,如图9和图10所示,乐器主体2的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为,其外周形状形成为与侧板4的第2嵌合部25的内周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该第1嵌合部101形成为其第1嵌合凸部102的厚度从前端部遍及到后端部与第2嵌合部25的第2嵌合凹部252的厚度方向的深度大致相同的大小,第1嵌合凹部103的厚度从前端部遍及到后端部形成得稍微薄于第2嵌合凸部251的厚度。
另外,如图7、图9及图10所示,该第1嵌合凹部103的前部侧形成为尖细的形状。即,第1嵌合部101为,其前部侧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侧板4的第2嵌合部25的后端部侧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短。另外,在该第1嵌合凹部103的外侧面设置有倾斜状的侧面引导部26。
如图10所示,该侧面引导部26倾斜为,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的第1嵌合凹部103中的前部侧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厚度),从其前侧部的后部即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间部朝向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的前端部,与第2嵌合凸部251的厚度方向的长度(深度)相比逐渐变短(薄)。
另外,如图7、图9及图10所示,在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的上端面、即第1嵌合凸部10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倾斜状的上边引导部27。该上边引导部27倾斜为,与第2嵌合部25嵌合的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从位于比第1嵌合部101的前侧部的后部即前后方向的中间部靠前侧的部位朝向第1嵌合部101的前端部逐渐变短。由此,一对侧壁部10的前侧部形成为尖细形状。
因此,如图7、图13及图14所示,该乐器主体2为,在将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插入支架3的侧板4的第2嵌合部25时,侧壁部10的前端部形成为尖细形状,即第2嵌合部25的后端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的前端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更长,由此第1嵌合部101的前部侧具有余量地插入第2嵌合部25的后部侧。
即,如图7、图13以及图14所示,该乐器主体2为,通过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的前部侧的外侧面上所设置的倾斜状的侧面引导部26,侧壁部10的前端部的厚度变薄,并且通过在侧壁部10的前部侧的上端部设置的倾斜状的上边引导部27,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的前部侧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第2嵌合部25的后端部侧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短。
因此,如图13和图14所示,乐器主体2为,在从其后部侧插入到支架3的一对侧板4之间时,一对侧壁部10中的各第1嵌合部101的前部侧具有余量地插入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的后部侧。在该情况下,第2嵌合部25为,在第2嵌合凹部252的内部的位于前部侧的第1上端部25d,形成有与侧壁部10的上端面的上边引导部27为相同形状的倾斜部25b。
由此,如图14所示,第2嵌合部25为,在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嵌合于其内部时,侧壁部10的上端部与第2嵌合部25内的第1上端部25d紧密接触,侧壁部10的上边引导部27与第2嵌合部25的倾斜部25b紧密接触,并且侧壁部10的前端部与第2嵌合部25内的前端部25c抵接或接近。
另外,如图14所示,该第2嵌合部25为,在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嵌合于其内部时,侧壁部10的位于第1嵌合凸部102的后部的上端部不接触地配置在后侧上部的金属件安装部25a的下表面即第2上端部25e下,在后端部的开放的部位从其下端部遍及到上端部地配置有背板11,而堵塞所开放的后端部。
在该情况下,如图9、图10以及图13所示,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具备设置在第1嵌合凸部102与第1嵌合凹部103之间且与第2引导部253对应的第1引导部104。该第1引导部104为,在其前部侧比第1嵌合部101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间部稍高的位置,且在后部侧比前部侧低的位置,在第1嵌合部10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设置有台阶部,整体被设置为与第2引导部253相同的台阶状。
并且,如图9和图10所示,在这一对侧壁部10的各外侧面的每一个上,沿着侧壁部10的前后方向设置而加强侧壁部10的多个横肋28a和沿着侧壁部10的上下方向设置而加强侧壁部10的多个纵肋28b被设置为格子状。在该情况下,位于侧壁部10的第1嵌合凹部103的前部侧的横肋28a和纵肋28b以沿着侧面引导部26的倾斜而倾斜的状态设置。
另外,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多个横肋28a被设置为,位于其外部侧的各外端部与多个纵肋28b的位于外部侧的各外端部相比,更朝向侧壁部10的外部侧突出。因此,如图13所示,侧壁部10为,在其第1嵌合部101插入侧板4的第2嵌合部25时,多个纵肋28b不与第2嵌合部25的内表面接触,而多个横肋28a与第2嵌合部25的内表面接触地滑动,由此,顺利地插入到第2嵌合部25内。
另一方面,如图7~图11B所示,在支架3上设置有引导部件30,在使位于乐器主体2的两侧的一对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滑动而与一对侧板4各自的第2嵌合部25嵌合时,该引导部件30相对于第2嵌合部25对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进行引导。
如图7~图11B所示,该引导部件30具备供一对侧壁部10分别嵌合的第2嵌合部25的第2嵌合凸部251和在与该第2嵌合凸部251之间形成引导槽32的导轨33。导轨33通过螺钉30a分别在一对侧板4上沿着其前后方向安装。由此,导轨33通过形成在其与第2嵌合凸部251之间的引导槽32,对在侧壁部10的下部沿着其前后方向设置的引导突起31进行引导。
在该情况下,如图8和图11(b)所示,在导轨33的上部,朝向一对侧板4的对置面侧突出地设置有辅助肋33a。该辅助肋33a用于在将乐器主体2配置在一对侧板4之间时防止乐器主体2的不慎落下而确保安全性。另外,在该导轨33的上端面上,沿着导轨33设置有用于形成引导槽32的轨道突起片33b。
另外,如图7~图11B所示,在乐器主体2和支架3上设置有前侧固定部件34,该前侧固定部件34从乐器主体2以及支架3的前侧对位于乐器主体2的左右两侧的各前侧下部和与其对应的一对侧板4的各前侧部进行固定。该前侧固定部件34将乐器主体2相对于支架3的一对侧板4在其前后方向和与其正交的左右方向上进行固定。
即,如图7~图15A所示,该前侧固定部件34具备分别设置在位于乐器主体2的底板8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各前侧部的主体固定部35、分别设置在与此对应的一对侧板4的各前侧部的侧板固定部36、以及将这些侧板固定部36和主体固定部35从乐器主体2的前侧朝向后部侧方分别斜向地紧固的多个前侧螺纹部件37(第3固定部件)。
如图8、图11A和图11B、图13以及图15A所示,侧板固定部36具备设置于引导部件30的导轨33的轨道固定体38和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加强板39。轨道固定体38以朝向支架3的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设置在导轨33的前侧部。
如图8、图11A和图11B、图13以及图15A所示,加强板39是将金属板的后端部朝向支架3的后部侧方斜向地弯折而成的,通过螺钉39b安装于一对侧板4。即,该加强板39为,其斜向地弯折的部分穿过设置于导轨33的开口部33c而以朝向一对侧壁部10的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配置于轨道固定体38的后表面。
在该情况下,如图15A所示,在轨道固定体38上设置有供前侧螺纹部件37从乐器主体2的前侧朝向后部侧方斜向地插入的第1插入孔38a。另外,在加强板39上,与轨道固定体38的第1插入孔38a在同一轴上对应地设置有供前侧螺纹部件37插入的第2插入孔39a。
另外,如图10、图12A~图15A所示,前侧固定部件34的主体固定部35具备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底板8的前侧下表面的乐器固定体40、以及以朝向乐器主体2的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配置于乐器固定体40内的金属制的螺纹固定片41。如图12A及图12B所示,乐器固定体40具备安装于乐器主体2的底部8的下表面的安装部42、以及一体地设置于该安装部42的下表面的筒部43。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该乐器固定体40的筒部43的上部与安装部42的开口部42a对应地设置于安装部42的下表面。另外,该筒部43的前部以与轨道固定体38同样地朝向乐器主体2的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设置于安装部42。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螺纹固定片41是将金属板的上部41b朝向乐器主体2的前侧弯折而成的。该螺纹固定片41为,在从安装部42的开口部42a向筒部43内插入时,所弯折的上部41b配置在安装部42的安装凹部42b内,并在该状态下配置在筒部43的内表面。
在该情况下,如图12A、图12B和图15A~图15C所示,在筒部43的前端部设置有第3插入孔43a,该第3插入孔43a供前侧螺纹部件37从乐器主体2的前侧朝向后部侧方斜向地插入。另外,在螺纹固定片41上,与乐器固定体40的第3插入孔43a在同一轴上对应地设置有与前侧螺纹部件37螺合的螺纹孔41a。
由此,如图13~图15A所示,前侧固定部件34为,在位于乐器主体2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壁部10从侧板4的后端部侧向一对侧板4各自的第2嵌合部25插入并嵌合时,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各主体固定部35的乐器固定体40与分别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各侧板固定部36的各加强板39抵接或接近地配置。
在该情况下,如图15A所示,主体固定部35与侧板固定部36相互对置的对置面从乐器主体2的前侧朝向后部侧方斜向地倾斜。即,相对于侧板的内表面形成于对置面的前方的角度(形成于更靠近乐器主体的前部的位置的角度:第1角度FA)比相对于侧板的内表面形成于对置面的后方的角度(形成于更靠近乐器主体的后部的位置的角度:第2角度SA)大。另外,前侧螺纹部件37以从乐器主体2的前侧朝向后部侧方斜向地倾斜的状态插通于侧板固定部36的第1插入孔38a、第2插入孔39a、主体固定部35的第3插入孔43a、螺纹孔41a。
另外,如图14以及图15A所示,该前侧固定部件34为,在各主体固定部35抵接或者接近各侧板固定部36时,在各侧板固定部36各自的轨道固定体38上设置的第1插入孔38a、在各侧板固定部36各自的加强板39上设置的第2插入孔39a、在各主体固定部35各自的乐器固定体40的筒部43上设置的第3插入孔43a、以及在各主体固定部35各自的螺栓固定片41上设置的螺纹孔41a,以从前部朝向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对应地配置在同一轴上。
因此,如图15A所示,该前侧固定部件34为,当从乐器主体2以及支架3的前侧使前侧螺纹部件37插入到轨道固定体38的第1插入孔38a、加强板39的第2插入孔39a、以及乐器固定体40的筒部43的第3插入孔43a,并使该插入的前侧螺纹部件37与螺纹固定片41的螺纹孔41a螺合而紧固时,乐器固定体40靠向侧板固定部36,由此将乐器主体2固定于支架3。
在该情况下,如图14以及图15A所示,前侧固定部件34为,在乐器固定体40靠向侧板固定部36并按压时,前侧螺纹部件37将乐器固定体40与侧板固定部35从前侧向后部侧倾斜地紧固,由此将乐器主体2相对于支架3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固定,并且将乐器主体2相对于支架3在左右方向上也同时进行固定。
另一方面,如图7、图13~图15C所示,乐器主体2和支架3具备:后侧固定部件44,从乐器主体2的后方分别固定位于乐器主体2的两侧的各侧壁部10的各后端部、和与其对应的一对侧板4的各后端部;以及位置限制部件45,限制乐器主体2的各侧壁部10相对于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内的位置。
如图7、图13~图15B所示,后侧固定部件44具备分别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各后侧上部的卡止部46、分别设置在位于乐器主体2的两侧的各侧壁部10的后侧上部并与卡止部46嵌合的嵌合部47、以及使该嵌合部47在与卡止部46嵌合的状态下固定的后侧螺纹部件48。
如图8、图11A、图11B、图13~图15B所示,卡止部46为,将金属板的后端部弯折成大致U字形状,在该弯折的大致U字形状的部位设置螺纹孔46a,在使该大致U字形状的部位的凸部侧朝向侧板4的后方的状态下,通过螺钉46b(参照图11B)安装于在侧板4的第2嵌合部25的后侧上部设置的金属件安装部25a。
如图7、图13~图15B所示,嵌合部47为,在乐器主体2的侧壁部10的后侧上部设置为大致U字形状。该嵌合部47在大致U字形状的中心部设置有螺纹插入孔47a,将该大致U字形状的部分的凹部侧朝向乐器主体2的前侧配置,卡止部46以咬入的状态与该大致U字形状的部分嵌合。
由此,如图13~图15B所示,后侧固定部件44为,在位于乐器主体2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壁部10从一对侧板4的后端部侧插入并嵌合于一对侧板4各自的第2嵌合部25时,分别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后部上侧的各卡止部46与分别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各嵌合部47相对地咬入而嵌合。
另外,如图13~图15B所示,该后侧固定部件44为,在一对侧板4的各卡止部46咬入并嵌合于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各嵌合部47时,设置于各卡止部46的各螺纹孔46a与设置于各嵌合部47的各螺纹插入孔47a以大致水平的状态在同一轴上对应。
因此,如图13~图15B所示,该后侧固定部件44为,在各卡止部46的各螺纹孔46a与各嵌合部47的各螺纹插入孔47a在同一轴上对应的状态下,使后侧螺纹部件48从乐器主体2的后方插入各嵌合部47的螺纹插入孔47a,将该插入的后侧螺纹部件48与各卡止部46的螺纹孔46a螺合而紧固,由此将一对侧壁部10的各后部固定于一对侧板4的各后部。
另一方面,如图7~图11以及图13~图15C所示,位置限制部件45具备:钩部50,通过螺钉50a分别安装于一对侧板4各自上所设置的各第2嵌合部25的各前部的内表面;以及卡合部51,分别一体地设置于位于乐器主体2的两侧的一对侧壁部10的各前端部并分别与各钩部50卡合。
如图8、图13~图15C所示,钩部50是将金属板的前端弯折成大致コ字形状而成的,在使弯折成大致コ字形状的前端部与第2嵌合部25内的前端部25c接触或接近的状态下,通过螺钉50a(参照图11B)安装于第2嵌合部25内。
如图10、图13~图15C所示,卡合部51是设置于侧壁部10的前端部的薄壁部,在该薄壁部的表面上,多个引导肋51a沿着前后方向排列成齿状,通过该多个引导肋51a引导而咬入并卡止于钩部50。
由此,如图13~图15C所示,位置限制部件45为,在位于乐器主体2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壁部10从一对侧板4的后端部侧插入并嵌合于一对侧板4各自的第2嵌合部25时,分别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各卡合部51咬入并嵌合于分别安装于一对侧板4的各钩部50,由此限制各侧壁部10相对于各第2嵌合部25内的位置。
接着,对这样的键盘乐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组装该键盘乐器的情况下,预先独立地组装乐器主体2和支架3。即,在组装乐器主体2的情况下,在底板8的前端部安装前板9,在该底板8的两侧安装一对侧壁部10。
在该状态下,将键盘单元1和键盘盖16组装到乐器主体2内。然后,在乐器主体2的底板8的后端部安装背板11,在该背板11和一对侧壁部10的各上部安装顶板12。之后,在乐器主体2的底板8的下表面安装扬声器部29。其结果,组装成乐器主体2。
另一方面,在组装支架3的情况下,在使一对侧板4相互对置的状态下将后板5架设在一对侧板4的后端部之间,并且在一对侧板4的下部之间架设踏板部件6。此时,预先在踏板部件6上安装多个脚踏板7。由此,组装成支架3。
然后,将乐器主体2安装于该支架3。此时,预先在一对侧板4的对置面上安装前侧固定部件34的侧板固定部36、导向部件30的导轨33、后侧固定部件44的卡止部46、以及位置限制部件45的钩部50。在该情况下,在位于分别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的下侧的、各侧板4的对置面上的前侧部的两侧分别安装前侧固定部件34的加强板39。
在该状态下,在将前侧固定部件34的加强板39插入到导轨33的开口部33c的状态下,通过螺钉30a将导轨33分别固定到位于第2嵌合部25的下侧的各侧板4的对置面上。由此,在导轨33的轨道突起片33b与第2嵌合部25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引导槽32。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设置于导轨33的前侧固定部件34的轨道固定体38的后面配置有加强板39,因此通过该加强板39来加强轨道固定体38。此时,轨道固定体38的第1插入孔38a与加强板39的第2插入孔39a以从前侧朝向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在同一轴上对应。
另外,此时,在将后侧固定部件44的卡止部46的弯折成大致U字形状的部位朝向侧板4的后方的状态下,通过螺钉46b将该卡止部46安装于在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的后部上侧所设置的金属件安装部25a。同样,在使位置限制部件45的钩部50的弯折成大致コ字形状的部位与侧板4的第2嵌合部25内的前端部25c接触或接近的状态下,通过螺钉50a将钩部50安装于第2嵌合部25内。
另一方面,在乐器主体2的底板8的前侧的下表面两侧安装前侧固定部件34的主体固定部35。此时,预先组装前侧固定部件34的主体固定部35。即,使螺纹固定片41从乐器固定体40的安装部42的开口部42a插入到主体固定部35的乐器固定体40的筒部43内,使螺纹固定片41的上部41b配置在安装部42的安装凹部42b内,使螺纹固定片41配置在筒部43的后部侧的内表面。
于是,设置于乐器固定体40的筒部43的第3插入孔43a与设置于螺纹固定片41的螺纹孔41a,以从前侧朝向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在同一轴上对应。由此,组装成主体固定部35。将该主体固定部35的安装部42安装于乐器主体2的底板8的前侧的下表面两侧。由此,主体固定部35安装于乐器主体2的底板8的下表面的前部两侧。
另外,此时,后侧固定部件44的嵌合部47以其弯折成大致U字形状的部位的凹部侧朝向前侧的状态一体地设置于一对侧壁部10的各后侧上部。另外,位置限制部件45的卡合部51以朝向乐器主体2的前侧的状态一体地设置于一对侧壁部10的各前端部。
在这样的状态下,将乐器主体2安装于支架3。在该情况下,将位于乐器主体2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壁部10的各第1嵌合部101嵌入到分别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对置面的各第2嵌合部25。此时,在使一对侧板4立起而使支架3立起的状态下,从该支架3的后方将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各第1嵌合部101插入到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
在该情况下,第2嵌合部25的后部侧的内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开口宽度)比第2嵌合部25的前部侧的内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更长(宽),且第2嵌合部25内的后端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的前部侧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更长。因此,能够使一对侧壁部10的各第1嵌合部101的前部侧具有余量、容易且良好地插入到各第2嵌合部25的后部侧。
另外,一对侧壁部10的前侧部形成为尖细形状,由此能够将一对侧壁部10的前部侧容易地插入到各第2嵌合部25的后部。即,乐器主体2的侧壁部10中的第1嵌合凹部103的前端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第1嵌合凹部103的后端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更短,因此能够使一对侧壁部10的各第1嵌合部101的前部侧具有余量、容易且良好地插入各第2嵌合部25的后部侧。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乐器主体2的侧壁部10的第1嵌合凹部103的前部侧的外侧面设置有侧面引导部26,所以侧壁部10的前端部的厚度由于该侧面引导部26而变薄。因此,位于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的各前端部之间的长度,比分别设置于支架3的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内的各对置面之间的长度更短。
由此,在该键盘乐器中,在将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各第1嵌合部101插入到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时,由于一对侧壁部10的各前侧部形成为尖细形状,由此能够使一对侧壁部10的各第1嵌合部101的前部侧具有余量、容易且良好地插入到各第2嵌合部25的后部侧。
此时,在引导部件30的导轨33上,向对置的侧板4的内表面侧分别突出有辅助肋33a,因此在将乐器主体2从后方插入一对侧板4之间时,能够使位于乐器主体2的两侧的一对侧壁部10的下部配置于辅助肋33a。因此,能够防止乐器主体2不慎落下,因此能够确保安全性。
在该状态下,使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的各下部的各引导突起31,配置到在一对侧板4上所安装的各导轨33的轨道突起片33b与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引导槽32。此时,一对侧壁部10的前侧部形成为尖细形状,由此能够容易且良好地将一对侧壁部10的各引导突起31配置于在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之间形成的引导槽32。
这样,当使乐器主体2朝向一对侧板4的前侧移动时,一对侧壁部10的各引导突起31沿着形成于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的内表面与轨道突起片33b之间的引导槽32滑动。此时,设置于一对侧壁部10的各外侧面上的多个横肋28a的各外端部比位于多个纵肋28b的外部侧的各外端部更朝向侧壁部10的外部侧突出。
因此,在一对侧壁部10的各第1嵌合部101插入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时,多个纵肋28b不会与各第2嵌合部25的内表面接触,多个横肋28a沿着各第2嵌合部25的内表面滑动。由此,多个纵肋28b不会损伤各第2嵌合部25的内表面,能够通过多个横肋28a使一对侧壁部10顺畅地滑动而插入到各第2嵌合部25内。
如此,在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各第1嵌合部101嵌合于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内时,第1嵌合部101的第1嵌合凸部102配置于第2嵌合部25的第2嵌合凹部252,第1嵌合部101的第1嵌合凹部103配置于第2嵌合部25的第2嵌合凸部251。因此,第1嵌合部101的第1引导部104与第2嵌合部25的第2引导部253对应地配置。
在该状态下,第1嵌合部101的第1嵌合凸部102的上端部与第2嵌合部25的第2嵌合凹部252的第1上端部25d接触,不与第2嵌合凹部252的第2上端部25e接触。因此,设置于侧壁部10的上端部的前部侧的上边引导部27与第2嵌合部25的第2嵌合凹部252的第1上端部25d的倾斜部25b紧密接触,并且侧壁部10的前端部与第2嵌合部25内的前端部25c抵接或接近。
另外,此时,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前侧固定部件34的主体固定部35与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前侧固定部件34的侧板固定部36对应地抵接或接近。另外,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后侧固定部件44的嵌合部47与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后侧固定部件44的卡止部46对应地咬入,并且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限位部件45的卡合部51与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限位部件45的钩部50对应地咬入。
在该状态下,前侧固定部件34的主体固定部35与侧板固定部36的各对置面,以从乐器主体2的前部朝向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对应地抵接或接近。另外,此时,设置在前侧固定部件34的侧板固定部36的轨道固定体38上的第1插入孔38a、设置在各侧板固定部36各自的加强板39上的第2插入孔39a、设置在各主体固定部35各自的乐器固定体40的筒部43的第3插入孔43a、和设置在各主体固定部35各自的螺纹固定片41上的螺纹孔41a,在从前部朝向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下在同一轴上对应。
由此,使前侧螺纹部件37从乐器主体2和支架3的前侧插入到轨道固定体38的第1插入孔38a、加强板39的第2插入孔39a、以及乐器固定体40的筒部43的第3插入孔43a中,并使该插入的前侧螺纹部件37与螺纹固定片41的螺纹孔41a螺合而紧固。
于是,乐器固定体40靠近侧板固定部36,乐器主体2固定于支架3。此时,在前侧螺纹部件37从乐器主体2的前部朝向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下,将前侧固定部件34的主体固定部35和侧板固定部36以从乐器主体2的前部朝向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紧固。因此,乐器主体2相对于支架3在其前后方向上被固定,并且乐器主体2相对于支架3在其左右方向上也同时被固定。
另外,在该状态下,设置在后侧固定部件44的卡止部46上的螺纹孔46a与设置在后侧固定部件44的嵌合部47上的螺纹插入孔47a以大致水平的状态在同一轴上对应。由此,使后侧固定部件44的后侧螺纹部件48从乐器主体2的后方插入嵌合部47的螺纹插入孔47a,并使该插入的后侧螺纹部件48与卡止部46的螺纹孔46a螺合而紧固。于是,在卡止部46进一步咬入嵌合部47的状态下,一对侧壁部10的后部被固定于一对侧板4的后部。
而且,在该状态下,分别设置在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上的限位部件45的卡合部51进一步咬入并嵌合于分别设置在一对侧板4上的限位部件45的各钩部50。此时,卡合部51是设置在侧壁部10的前端部的薄壁部,在该薄壁部的表面上,多个引导肋51a沿着前后方向排列成齿状。因此,卡合部51被该多个引导肋51a引导而咬入并卡止于钩部50。
由此,位置限制部件45为,在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从一对侧板4的后端部侧插入并嵌合于一对侧板4各自的第2嵌合部25时,一对侧壁部10的各卡合部51咬入并嵌合于一对侧板4的各钩部50,由此能够正确且良好地限制一对侧壁部10相对于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内的位置。
因此,通过限制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各第1嵌合部101相对于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内的嵌合位置,能够防止第2嵌合部25的前端部25c由于一对侧壁部10的各第1嵌合部101的前端部相对于第2嵌合部25的前端部25c抵接所引起的冲击而破损,能够使各侧壁部10的各第1嵌合部101高精度、良好地嵌合于各第2嵌合部25内。
如此,在位于乐器主体2的两侧的一对侧壁部10安装于支架3的一对侧板4之间时,位于乐器主体2的左右方向的顶板12的两端部配置于一对侧板4的上端部,并且位于乐器主体2的左右方向的背板11的两端部配置在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的后端部内。因此,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被隐藏而不能够从外部看到,因此,外观变得简洁,设计性提高。
在使用这样的键盘乐器的情况下,首先,将键盘盖16收纳到乐器主体2内的后部侧,使键盘单元1向外部上方露出。此时,使键盘盖16的前盖17和后盖18朝向乐器主体2的后部侧移动。于是,前盖17的前引导轴17a和后盖18的后引导轴18a一边沿着侧壁部10的第1引导槽10a移动,一边通过铰链19使后盖18相对于前盖17以后部降低的方式逐渐弯折。
此时,支承臂20以支承轴2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而后盖18的后端部被按下。因此,如图6所示,键盘盖16在通过铰链19而弯折的后盖18接近背板11而大致平行地垂下、前盖17与顶板12的下侧大致平行的状态下收纳在乐器主体2内的后部侧。由此,键盘单元1向前侧上方露出。
在该状态下,能够对从乐器主体2露出的键盘单元1的多个键14进行按键操作而进行演奏。即,当对键盘单元1的多个键14进行按键操作时,与被按键操作的键14对应的弦槌部件15旋转,对所按键的键14施加动作载荷。因此,能够得到与声学钢琴的键触感近似的键触感,因此能够良好地进行演奏,并且能够使与演奏相应的乐音从扬声器部29良好地放音。
另外,在不通过该键盘乐器进行演奏的情况下,能够将键盘盖16的前盖17和后盖18朝向乐器主体2的前侧拉出而覆盖键盘单元1。此时,前盖17的前引导轴17a和后盖18的后引导轴18a沿着侧壁部10的第1引导槽10a移动,与此相伴随,支承臂20以支承轴21为中心逆时针旋转而将后盖18的后端部推起。由此,键盘盖16配置在键盘单元1的上侧而覆盖键盘单元1。
如此,根据该键盘乐器,具备具有键盘单元1的乐器主体2、支承该乐器主体2的支架3、用于将乐器主体2固定于支架3的第1固定部件即主体固定部35、用于将支架3固定于乐器主体2的第2固定部件即侧板固定部36、以及在主体固定部35以及侧板固定部36位于乐器主体2的前后方向的状态下固定主体固定部35以及侧板固定部36的第3固定部件即前侧螺纹部件37,由此能够组装操作性良好、可靠且良好地将乐器主体组装于支架。
即,在该键盘乐器中,在使乐器主体2支承于支架3的状态下,能够将前侧螺纹构件37从乐器主体2的前方插入,对主体固定部35以及侧板固定部36进行固定,因此不需要进入到乐器主体2的下侧来将乐器主体2固定于支架3,因此能够组装操作性良好、可靠且良好地将乐器主体组装于支架。
在该情况下,作为第1固定部件的主体固定部35具备具有第3插入孔43a的乐器固定体40、以及具有螺纹孔41a的螺纹固定片41,作为第2固定部件的侧板固定部36具备具有第1插入孔38a的轨道固定体38、以及具有第2插入孔39a的加强板39,作为第3固定部件的前侧螺纹部件37穿过分别配置于乐器主体2的前后方向的状态的第1插入孔38a、第2插入孔39a以及第3插入孔43a而螺固于螺纹孔41a,由此能够从乐器主体2的前方通过前侧螺纹部件37可靠地固定主体固定部35和侧板固定部36。
即,在将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配置在支架3的一对侧板4之间时,该前侧固定部件34能够使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下表面的前侧部的主体固定部35的前表面与设置于侧板4的对置面的前侧部的侧板固定部36的后表面对应。因此,在该状态下,能够将前侧螺纹部件37从乐器主体2的前侧插入到第1插入孔38a、第2插入孔39a以及第3插入孔43a中,并能够将该插入的前侧螺纹部件37与螺纹孔41a螺合而紧固,因此能够可靠地固定主体固定部35和侧板固定部36。
另外,该前侧固定部件34为,主体固定部35和侧板固定部36抵接或者接近的对置面,从乐器主体2的前侧朝向后部侧方斜向地设置,前侧螺纹部件37从乐器主体2的前侧朝向后部侧方斜向地插入到第1插入孔38a、第2插入孔39a以及第3插入孔43a中,该插入的前侧螺纹部件37与螺纹孔41a螺合,由此能够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将主体固定部35和侧板固定部36可靠地固定。
即,在该键盘乐器中,前侧固定部件34能够将乐器主体2相对于支架3的一对侧板4在其前后方向和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固定,由此也能够组装操作性良好、可靠且良好地将乐器主体组装于支架。
在该情况下,前侧固定部件34的主体固定部35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下表面的前侧部,前侧固定部件34的侧板固定部36设置于支架3的前部侧的与主体固定部35的前侧对应的位置,前侧固定部件34的前侧螺纹部件37能够从乐器主体2的前方固定主体固定部35和侧板固定部36,由此在使乐器主体2支承于支架3的状态下,能够从乐器主体2的前方通过前侧螺纹部件37固定主体固定部35和侧板固定部36,因此不需要进入乐器主体2的下侧而将乐器主体2固定于支架3。
另外,在该键盘乐器中,具备设置在乐器主体2与一对侧板4相互对置的对置面上并对乐器主体2的侧壁部10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30,因此,在将乐器主体2配置到一对侧板4之间时,能够通过引导部件30良好地引导乐器主体2的侧壁部10,由此也能够组装操作性良好、可靠且良好地将乐器主体组装于支架。
即,引导部件30具备对侧壁部10的下端部进行引导的导轨33,由此,在将乐器主体2配置在侧板4之间时,能够通过导轨33顺畅且良好地引导乐器主体2的侧壁部10,由此能够使侧壁部10可靠且良好地嵌合于第2嵌合部25。
在该情况下,导轨33沿着其前后方向安装于侧板4,在与第2嵌合部25之间形成有用于对侧壁部10的引导突起31进行引导的引导槽32,因此在将乐器主体2配置在侧板4之间时,能够通过引导槽32顺畅且良好地引导侧壁部10的引导突起31,由此能够使侧壁部10可靠且良好地嵌合于侧板4的嵌合凹部25。
另外,在该键盘乐器中,从一对侧板4的各后端部朝向前侧分别设置有供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嵌合的嵌合凹部25,由此能够从一对侧板4的后方使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滑动地嵌合于在一对侧板4上设置的各嵌合凹部25,由此能够提高组装操作性,并且能够将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隐藏为从外部看不见,因此能够提高设计性。
即,该第2嵌合部25为,在位于乐器主体2的前部侧的前端部25c被堵塞,乐器主体2的后部侧开放,侧壁部10的前端部与嵌合凹部25的前端部25c抵接或接近的状态下,配置侧壁部10,由此在使侧壁部10嵌合于第2嵌合部25内时,能够将侧壁部10隐藏为从外部看不到,由此能够提高设计性。
在该情况下,乐器主体2的顶板12的两端部配置于一对侧板4的上端部,背板11的两端部配置于一对侧板4的各第2嵌合部25的后端部内,因此,能够将一对侧壁部10的上部及后端部可靠地隐藏为从外部看不到,由此能够使键盘乐器整体的外观简洁,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设计性。
另外,根据该键盘乐器,具备具有键盘单元1的乐器主体2、支承该乐器主体2的支架3、用于将乐器主体2固定于支架3的第1固定部件即嵌合部47、用于将支架3固定于乐器主体2的第2固定部件即卡止部46、以及在嵌合部47以及卡止部46位于乐器主体2的前后方向的状态下对嵌合部47以及卡止部46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即后侧螺纹部件48,由此能够组装操作性良好、可靠且良好地将乐器主体组装于支架。
即,在该键盘乐器中,与前侧固定部件34相同,能够在使乐器主体2支承于支架3的状态下从乐器主体2的后方插入后侧螺纹部件48,对嵌合部47以及卡止部46进行固定,因此不需要进入乐器主体2的下侧而将乐器主体2固定于支架3,因此能够组装操作性良好、可靠且良好地将乐器主体组装于支架。
在该情况下,作为第1固定部件的嵌合部47具有螺纹插入孔47a,作为第2固定部件的卡止部46具有螺纹孔46a,作为固定部件的后侧螺纹部件48在沿着乐器主体2的前后方向配置有螺纹孔46a以及插入孔47a的状态下穿过嵌合部47的螺纹插入孔47a而与卡止部46的螺纹孔46a螺固,由此能够从乐器主体2的后方通过后侧螺纹部件48可靠地固定嵌合部47和卡止部46。
另外,在该键盘乐器中,后侧固定部件44的嵌合部47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后端部,后侧固定部件44的卡止部46设置于支架3的侧板4的后端部的与嵌合部47对应的位置,后侧螺纹部件48从乐器主体2的后方对嵌合部47和卡止部46进行固定,由此不需要在使乐器主体2支承于支架3的状态下,从乐器主体2的后方通过后侧螺纹部件48对嵌合部47和卡止部46进行固定,因此不需要进入乐器主体2的下侧而将乐器主体2固定于支架3。
在该情况下,后侧固定部件44为,其卡止部46的后端部被弯折成大致U字形状,在该弯折的大致U字形状的后端部的凸部侧朝向侧板4的后方的状态下被安装于一对侧板4的各嵌合凹部25的各后部上侧,后侧固定部件44的嵌合部47在大致U字形状的凹部侧朝向前侧的状态下设置于一对侧壁部10的各后侧上部,因此能够使卡止部46咬入嵌合部47,而对一对侧壁部10的各后端部与一对侧板4的各后端部进行固定。
即,该后侧固定部件44能够在使卡止部46的螺纹孔46a与嵌合部47的螺纹插入孔47a在同一轴上对应的状态下,将后侧螺纹部件48从乐器主体2的后方插入嵌合部47的螺纹插入孔47a,并使该插入的后侧螺纹部件48与卡止部46的螺纹孔46a螺合而紧固,因此能够在使该卡止部46可靠地咬入嵌合部47的状态下,牢固地固定一对侧壁部10的后部和一对侧板4的后部。
而且,在该键盘乐器中,具备对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相对于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各嵌合凹部25内的位置进行限制的位置限制部件45,由此在使乐器主体2的侧壁部10嵌合到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各嵌合凹部25内时,能够将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准确且良好地限位在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各嵌合凹部25内。
即,该位置限制部件45具备分别设置于嵌合凹部25内的各前端部的钩部50、以及分别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各前端部而与钩部50卡合的卡合部51,由此,在使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配置到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各嵌合凹部25内时,能够使卡合部51与钩部50卡合,由此能够将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准确且良好地限位在设置于一对侧板4的各嵌合凹部25内。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乐器主体2的一对侧壁部10的第1嵌合部101的前侧部设置的侧面引导部26和上边引导部27形成为直线的倾斜部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依次具有台阶地倾斜的阶梯状的倾斜部,并且也可以是平缓地弯曲的弯曲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支架3的一对侧板的各对置面上分别设置有第2嵌合部25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仅在一对侧板的各相向面中的一方的侧板4的对置面上设置第2嵌合部25的构造。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支架3的一对侧板的各对置面上分别设置有第2嵌合部25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需要在侧板上设置第2嵌合部25,也可以是在一对侧板的各对置面上设置导轨33而不设置第2嵌合部25的构造。在该情况下,不一定需要从支架3的后侧插入乐器主体2,也可以从支架3的前侧插入乐器主体,另外,也可以从支架3的上方插入乐器主体2。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通过前侧螺纹部件37将前侧固定部件34的主体固定部35与侧板固定部36进行紧固时,在使前侧螺纹部件37从乐器主体的前侧朝向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下紧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使前侧螺纹部件37从乐器主体的前侧朝向后部侧方倾斜的状态下进一步从前侧朝向后部上方倾斜,由此在使前侧螺纹部件37向三维方向倾斜了的状态下将主体固定部35与侧板固定部36进行紧固。
这样,在使前侧螺纹部件37向三维方向倾斜了的状态下将主体固定部35与侧板固定部36进行紧固的情况下,能够将乐器主体2相对于支架3在其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这三个方向上进行固定,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牢固地且高效地将乐器主体2安装于支架3。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主体固定部35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底板8的下表面的前侧部,将侧板固定部36设置于侧板4的对置面的前侧部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将主体固定部35设置于乐器主体2的底板8的下表面的后侧部,将侧板固定部36设置于侧板4的对置面的后侧部,从乐器主体2的后方通过前侧螺纹部件37对主体固定部35和侧板固定部36进行固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通过前侧固定部件34和后侧固定部件44将乐器主体2固定于支架3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仅通过前侧固定部件34将乐器主体2固定于支架3,另外,也可以仅通过后侧固定部件44将乐器主体2固定于支架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乐器主体2安装于支架时,使乐器主体2相对于支架移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支架3相对于乐器主体2移动,另外,也可以使乐器主体2与支架3的双方移动。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更和变形。因此,本发明包含落入所附的专利请求范围及其等同范围内的改变和变形。特别是,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中的任意2个以上的任意的一部分或全部组合,能够认为是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键盘乐器,具备:
乐器主体,具有第1固定部件;
支架,支承所述乐器主体;
导轨,包括第2固定部件,对所述乐器主体向所述支架的嵌合进行引导;以及
第3固定部件,对所述第1固定部件以及所述第2固定部件进行固定,
所述第1固定部件具有第1孔,所述第2固定部件具有第2孔,所述第3固定部件在插通了位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后方向的状态的所述第1孔和所述第2孔的状态下,对所述第1固定部件以及所述第2固定部件进行固定,
所述第1固定部件以及所述第2固定部件抵接或者接近的对置面设置为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侧向后部侧方斜向倾斜,所述第3固定部件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侧朝向后部侧方斜向地插通所述第1孔及所述第2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乐器,其中,
相对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在所述第1固定部件与所述第2固定部件的对置面的前方形成的第1角度大于相对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形成于所述对置面的后方的第2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乐器,其中,
所述第1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乐器主体的下表面的前侧部,所述第2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前侧部的与所述第1固定部件的前侧对应的位置,所述第3固定部件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方对所述第1固定部件和所述第2固定部件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乐器,其中,
具备位置限制部件,该位置限制部件对所述乐器主体相对于所述支架的位置进行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乐器,其中,
所述位置限制部件具备:钩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前端部;以及卡合部,设置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端部,与所述钩部卡合。
6.一种键盘乐器,具备:
乐器主体,具有键盘;
支架,支承所述乐器主体;
第1固定部件,具有第1孔,用于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乐器主体;
第2固定部件,具有第2孔,用于将所述乐器主体固定于所述支架;以及
第3固定部件,在插通于位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后方向的所述第1孔以及所述第2孔的状态下,将所述第1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第2固定部件,
所述第1固定部件以及所述第2固定部件抵接或者接近,
相对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在所述第1固定部件与所述第2固定部件的对置面的前方形成的第1角度大于相对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形成于所述对置面的后方的第2角度,
所述第3固定部件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侧朝向后部侧方斜向地插通于所述第1孔及所述第2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乐器,其中,
所述第1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乐器主体的下表面的前侧部,所述第2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前侧部的与所述第1固定部件的前侧对应的位置,所述第3固定部件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方对所述第1固定部件和所述第2固定部件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乐器,其中,
具备位置限制部件,该位置限制部件对所述乐器主体相对于所述支架的位置进行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乐器,其中,
所述位置限制部件具备:钩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前端部;以及卡合部,设置于所述乐器主体的前端部,与所述钩部卡合。
CN201810557749.4A 2017-06-01 2018-06-01 键盘乐器 Active CN108986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0580.5A CN116543727A (zh) 2017-06-01 2018-06-01 键盘乐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9554A JP6323700B1 (ja) 2017-06-01 2017-06-01 鍵盤楽器
JP2017-109554 2017-06-0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50580.5A Division CN116543727A (zh) 2017-06-01 2018-06-01 键盘乐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6772A CN108986772A (zh) 2018-12-11
CN108986772B true CN108986772B (zh) 2023-07-14

Family

ID=6214388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7749.4A Active CN108986772B (zh) 2017-06-01 2018-06-01 键盘乐器
CN202310750580.5A Pending CN116543727A (zh) 2017-06-01 2018-06-01 键盘乐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50580.5A Pending CN116543727A (zh) 2017-06-01 2018-06-01 键盘乐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3591B2 (zh)
JP (1) JP6323700B1 (zh)
CN (2) CN108986772B (zh)
RU (1) RU2677159C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83768B2 (ja) * 2018-12-20 2022-12-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楽器
JP6868199B2 (ja) * 2019-07-16 2021-05-1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
USD946647S1 (en) * 2020-12-08 2022-03-22 Kawai Musical Instruments Manufacturing Co., Ltd. Electronic piano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7865A (ja) * 1992-04-23 1993-11-12 Yamaha Corp 電子楽器の外装構造
US5465644A (en) * 1992-03-31 1995-11-14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Stand structure for a keyed instrument
JPH10282950A (ja) * 1997-04-03 1998-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鍵盤楽器の組立式キャビネット装置
CN1601602A (zh) * 2003-09-25 2005-03-30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电子键盘乐器
JP2005122088A (ja) * 2003-09-25 2005-05-12 Yamaha Corp 電子鍵盤楽器及び楽器用椅子
CN101025915A (zh) * 2005-12-27 2007-08-29 雅马哈株式会社 键盘乐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26271Y1 (zh) 1969-09-01 1974-07-16
JPS58118495U (ja) 1982-02-03 1983-08-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
JPS58118496U (ja) 1982-02-03 1983-08-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
JPS60161400U (ja) 1984-04-05 1985-10-26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
US6180859B1 (en) 1998-09-30 2001-01-30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Panel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JP3636640B2 (ja) 2000-06-16 2005-04-06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電子鍵盤楽器用外装構造
JP2002287739A (ja) 2001-03-23 2002-10-04 Yamaha Corp ピアノの鍵盤蓋構造
US20030051594A1 (en) 2001-09-19 2003-03-20 Yamah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JP4079013B2 (ja) 2003-03-04 2008-04-23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の構造
DE602004022731D1 (de) 2003-03-18 2009-10-08 Yamaha Corp Elektronisches Musikinstrument
JP4059132B2 (ja) 2003-04-28 2008-03-12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の屋根板取付構造
US7425672B2 (en) 2004-12-24 2008-09-16 Yamaha Corporation Exterior structur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JP4244924B2 (ja) 2004-12-28 2009-03-25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のケース体構造
JP4534889B2 (ja) 2005-07-20 2010-09-01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4839969B2 (ja) 2006-06-08 2011-12-21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5200450B2 (ja) 2006-09-21 2013-06-05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鍵盤楽器
JP5469227B2 (ja) 2006-12-25 2014-04-16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電子鍵盤楽器
EP1998317B1 (en) 2007-05-28 2016-03-23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Electronic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JP5239403B2 (ja) 2008-03-04 2013-07-17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鍵盤楽器
JP5487608B2 (ja) 2008-12-17 2014-05-07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鍵盤楽器
JP5572945B2 (ja) 2008-12-26 2014-08-20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鍵盤楽器
US8502062B2 (en) 2010-07-12 2013-08-06 Yamah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US8916757B2 (en) 2011-07-07 2014-12-23 Yamaha Corporation Lid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for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JP2013097278A (ja) 2011-11-02 2013-05-20 Roland Corp 楽器
US9430993B2 (en) 2013-12-24 2016-08-30 Casio Computer Co., Ltd. Keyboard lid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and keyboard instrument
JP6413594B2 (ja) 2014-10-10 2018-10-31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スピーカボックス構造
JP2017049301A (ja) 2015-08-31 2017-03-09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音源モジュール、鍵盤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楽器
JP6667136B2 (ja) 2016-01-20 2020-03-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機器ケース、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楽器
JP6555644B2 (ja) 2016-12-22 2019-08-0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5644A (en) * 1992-03-31 1995-11-14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Stand structure for a keyed instrument
JPH05297865A (ja) * 1992-04-23 1993-11-12 Yamaha Corp 電子楽器の外装構造
JPH10282950A (ja) * 1997-04-03 1998-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鍵盤楽器の組立式キャビネット装置
CN1601602A (zh) * 2003-09-25 2005-03-30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电子键盘乐器
JP2005122088A (ja) * 2003-09-25 2005-05-12 Yamaha Corp 電子鍵盤楽器及び楽器用椅子
CN101025915A (zh) * 2005-12-27 2007-08-29 雅马哈株式会社 键盘乐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50335A1 (en) 2018-12-06
CN116543727A (zh) 2023-08-04
US10643591B2 (en) 2020-05-05
CN108986772A (zh) 2018-12-11
JP2018205468A (ja) 2018-12-27
RU2677159C1 (ru) 2019-01-15
JP6323700B1 (ja) 2018-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6772B (zh) 键盘乐器
CN112543970A (zh) 键盘乐器
CN108986776B (zh) 键盘乐器
JP2009172043A (ja) 引出式収納装置
JP2006330671A (ja) 鍵盤楽器のペダル装置
JP5277836B2 (ja) 鍵盤装置
JP4589288B2 (ja) 操作卓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用ブラケット
US7902445B2 (en) Hous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JP6597816B2 (ja) 鍵盤楽器
JP5212083B2 (ja) 楽器の譜面板支持構造
JP6491854B2 (ja) 引戸用施錠装置
JP3102337B2 (ja) ペダル装置
JP2006350056A (ja) 外装ケース
EP1808849A1 (en) Keyboard instrument and fallboard structure thereof
JP4781182B2 (ja) 家具
JP5336104B2 (ja) 扉への施錠装置の取付構造
JP2009263927A (ja) 扉へのヒンジ取付構造
JP3220848B2 (ja) 雨戸のがたつき防止構造
JP5413794B2 (ja) 鍵盤楽器
KR20240020198A (ko) 레버 핸들 조작 기구 및 문 개방 장치
JP4305718B2 (ja) 扉又は引出の構造
JP3547252B2 (ja)
JP2022028127A (ja) トリガ構造及びスライドアシストユニット
JP3795287B2 (ja) 弦楽器
JP2003239575A (ja) 合成樹脂製扉へのシリンダ錠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