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7306A - 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7306A
CN108377306A CN201810075286.8A CN201810075286A CN108377306A CN 108377306 A CN108377306 A CN 108377306A CN 201810075286 A CN201810075286 A CN 201810075286A CN 108377306 A CN108377306 A CN 108377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reading unit
reading
unit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52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7306B (zh
Inventor
有森和彦
增田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377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7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7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7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29Detection means
    • H04N1/00734Optical detectors
    • H04N1/00737Optical detectors using the scanning elements as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8Scann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7Detecting, i.e. determining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st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04N1/0071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04N1/00713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45Detecting the leading or trailing ends of a moving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74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74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777Inhibiting, e.g. an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6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capable of performing non-simultaneous scanning at more than one scann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203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18Ske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29Detection means
    • H04N1/00734Optical detectors
    • H04N1/00737Optical detectors using the scanning elements as detectors
    • H04N1/0074Optical detectors using the scanning elements as detectors using inactive scanning elements, e.g. elements outside the scanning are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69Comparing, e.g. with thres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Optical Systems Of Projection Type Copier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图像读取装置,抑制装置的成本上升,且将与卡纸相伴的对原稿的损伤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度。图像读取装置具备:读取原稿的读取单元、在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读取单元的上游侧且将原稿向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输送的输送辊、以及接收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并控制所述输送辊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读取单元接收读取数据而取得原稿的形态,基于该形态而选择是否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
将在2017年1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015768以参照的方式援引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以下,以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扫描仪为例进行说明。在扫描仪中设有自动运送原稿的进给装置(也被称作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进纸器)),构成为能够进行多张原稿的自动输送与读取。
在此,在图像读取装置内的原稿输送路上有时产生卡纸,长久以来采用了各种卡纸检测单元。然而,在判断为卡纸的时机,处于已经对原稿施加驱动负荷的状态,有可能使原稿、装置损伤。
鉴于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利用麦克风检测在原稿输送路产生的声音,基于与声音的强度相关的基准值和与声音的持续时间相关的基准值而检测原稿的卡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93040号公报
关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卡纸检测单元,为了检测卡纸,需要设置专用的麦克风,导致装置的成本上升。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内通常设有检测原稿的通过的原稿检测单元,也具有在该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原稿前端之后在规定时间内未检测到后端的情况下判断为卡纸的方法,但在该方法中即使产生卡纸,在上述的规定时间也持续原稿的输送,因此有可能损伤原稿、装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装置的成本上升且将与卡纸相伴的对原稿的损伤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度的图像读取装置。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读取原稿的读取单元、在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读取单元的上游侧且将原稿向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输送的输送辊、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输送辊与所述读取单元之间且至少基于原稿前端的通过而生成检测信号的检测单元、以及接收所述检测信号以及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并控制所述输送辊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接收所述检测信号之后从所述读取单元接收读取数据而取得原稿的形态,基于该形态而选择是否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
在发生卡纸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读取单元取得的原稿的形态与正常输送时的原稿的形态不同。对此,利用该性质,本方案中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机构在接收所述检测信号之后从所述读取单元接收读取数据而取得原稿的形态,基于该形态而判断是否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因此无需设置检测卡纸的专用的单元就能够检测卡纸,能够抑制装置的成本上升。除此之外,也不需要在利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原稿前端的通过以后,驱动所述输送辊基于原稿长度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使其停止,因此能够将与卡纸相伴的对原稿的损伤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度。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原稿的形态”只要是指根据原稿的轮廓能够把握的原稿的形态。另外,“原稿的形态”并非是指原稿整体的形态,而是指针对至少由读取单元读取的原稿的一部分的形态。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形态中的原稿的两边缘的状态而选择是否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
根据本方案,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原稿的形态中的原稿的两边缘的状态而判断有无卡纸,选择是否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因此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是否卡纸。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在第二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原稿的一侧的边缘与另一侧的边缘不平行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
根据本方案,所述控制单元在原稿的一侧的边缘与另一侧的边缘不平行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因此能够容易进行是否卡纸的判断。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形态为在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原稿的缺陷部分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
在发生卡纸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读取单元取得的原稿的形态有时具有缺陷部分。对此,利用该性质,本方案中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单元在所述形态为在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原稿的缺陷部分的情况下判断为卡纸,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因此能够容易进行是否卡纸的判断。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读取单元,在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路上配置在原稿的第一面侧,读取原稿的第一面;第二读取单元,配置在与所述第一面侧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侧,且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位于下游侧,读取原稿的第二面;输送辊,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上游侧,将原稿向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输送;检测单元,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输送辊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之间,至少基于原稿前端的通过而生成检测信号;以及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检测信号以及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并控制所述输送辊,所述控制单元在接收所述检测信号之后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接收读取数据并取得原稿宽度,比较基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取得的第一原稿宽度和基于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取得的第二原稿宽度,选择是否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
在发生卡纸的情况下,通过在原稿输送路上错开位置进行配置的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与所述第二读取单元各自取得的原稿宽度有时不同。对此,利用该性质,本方案中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单元比较基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取得的第一原稿宽度与基于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取得的第二原稿宽度,判断有无卡纸,选择是否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因此无需设置检测卡纸的专用的单元就能够检测卡纸,能够抑制装置的成本上升。除此之外,也不需要在利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原稿前端的通过以后,驱动所述输送辊基于原稿长度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使其停止,因此能够将与卡纸相伴的对原稿的损伤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度。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在第五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原稿宽度与所述第二原稿宽度之差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
根据本方案,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原稿宽度与所述第二原稿宽度之差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卡纸而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因此能够容易进行是否卡纸的判断。
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的特征在于,具备读取原稿的读取单元、在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读取单元的上游侧且将原稿向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输送的输送辊、以及接收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并控制所述输送辊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将原稿以输送量Y最初输送的前后、进一步以所述输送量Y输送之后的状态下取得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所述读取数据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与所述读取单元的一侧端部的距离A,将原稿以所述输送量Y最初输送之前的所述距离A设为A1,以所述输送量Y最初输送之后的所述距离A设为A2,进一步以所述输送量Y输送之后的所述距离A设为A3时,在A1-A2与A2-A3之差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
在例如想要进行多张原稿的读取时,原稿在四角的一处由订书钉装订,当将其错误地直接(未拆卸订书钉)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而想要进给时,想要进给的原稿以由订书钉装订的装订位置为中心以描绘弧的方式旋转,即随着进给的推进而偏斜的程度变得显著,作为结果而形成卡纸。
这样的一系列的原稿的动作能够通过与原稿的输送相伴的边缘位置的变化来检测。
然后,根据本方案,在将原稿以输送量Y最初输送的前后、进一步以所述输送量Y输送之后的状态下取得基于读取数据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与所述读取单元的一侧端部的距离A(即,原稿的一侧的边缘位置),基于其变化而判断是否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因此无需设置检测卡纸的专用的单元就能够检测卡纸,能够抑制装置的成本上升。
除此之外,也不需要利用检测原稿的通过的检测单元并在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原稿前端的通过以后,驱动所述输送辊基于原稿长度而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使其停止,因此能够将与卡纸相伴的对原稿的损伤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度。
本发明的第八方案的特征在于,具备读取原稿的读取单元、在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读取单元的上游侧且将原稿向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输送的输送辊、以及接收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并控制所述输送辊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将原稿以输送量Y最初输送的前后与进一步以所述输送量Y输送之后的状态下取得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所述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的距离B,在将原稿以所述输送量Y最初输送之前的所述距离B设为B1、以所述输送量Y最初输送之后的所述距离B设为B2、进一步以所述输送量Y输送之后的所述距离B设为B3时,在B1-B2与B2-B3之差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
根据本方案,在将原稿以输送量Y最初输送的前后与进一步以所述输送量Y输送之后的状态下取得基于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的距离B(即原稿宽度),基于其变化而判断是否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因此获得与上述的第七方案相同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九方案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读取单元,在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路上配置在原稿的第一面侧,读取原稿的第一面;第二读取单元,配置在与所述第一面侧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侧,且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位于下游侧,读取原稿的第二面;输送辊,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上游侧,将原稿向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输送;以及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并控制所述输送辊,所述控制单元取得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一侧端部的距离X1,接着,取得以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和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配置间隔相当的输送量输送原稿时的、所述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与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一侧端部的距离X2,在所述距离X1与所述距离X2之差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
如上述那样,原稿在四角的一处被订书钉装订,在将其错误地直接(未拆卸订书钉)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而想要进给时,想要进给的原稿以由订书钉装订的装订位置为中心以描绘弧的方式旋转,即随着进给的推进而偏斜的程度变得显著,作为结果而形成卡纸。
这样的一系列的原稿的动作能够通过由在原稿输送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进行配置的两个读取单元(第一读取单元以及第二读取单元)检测出的边缘位置的不同来检测。
然后,根据本方案,基于由两个读取单元(第一读取单元以及第二读取单元)检测的边缘位置的不同而判断是否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因此无需设置检测卡纸的专用的单元就能够检测卡纸,能够抑制装置的成本上升。
除此之外,也不需要利用检测原稿的通过的检测单元并在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原稿前端的通过以后,驱动所述输送辊基于原稿长度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使其停止,因此能够将与卡纸相伴的对原稿的损伤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度。
本发明的第十方案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读取单元,在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路上配置在原稿的第一面侧,读取原稿的第一面;第二读取单元,配置在与所述第一面侧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侧,且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位于下游侧,读取原稿的第二面;输送辊,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上游侧,将原稿向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输送;以及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并控制所述输送辊,所述控制单元取得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的距离Z1,接着,取得以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和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配置间隔相当的输送量输送原稿后的、所述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的距离Z2,在所述距离Z1与所述距离Z2之差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
根据本方案,基于由两个读取单元(第一读取单元以及第二读取单元)检测的原稿宽度的不同而判断是否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因此获得与上述的第九方案相同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进给路径的侧视图。
图3是构成图像读取装置的构成要素的框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进给路径的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进给路径的图,且是表示正常的进给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的正常的进给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检测出夹纸的状态的图。
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的进给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检测出偏斜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示意性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进给路径的图。
图11是表示在第二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检测出夹纸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的正常的进给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在第三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产生歪斜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在第三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产生偏斜的状态的图。
图15是第三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的进给控制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的正常的进给状态的图。
图17是表示在第四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产生偏斜的状态的图。
图18是表示在第四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产生偏斜的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
10、扫描仪;12、下部单元;14、上部单元;16、盖部;16a、原稿载置部;18、排出托盘;20、进给口;22、边缘引导件;22a、引导面;24、排出口;26、原稿输送路;28、载置部检测传感器;30、控制部;32、进给驱动电机;34、进给辊;36、分离辊;38、输送驱动电机;40、转矩限制器;42、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42a、发光部;42b、受光部;44、重叠输送检测传感器;44a、扬声器部;44b、麦克风部;46、输送辊对;46a、输送驱动辊;46b、输送从动辊;48、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a、输送驱动辊;50、开口部;52、图像读取部;52A、第一读取单元;52B、第二读取单元;54、排出辊对;54a、排出驱动辊;54b、排出从动辊;A1、A2、A3、B1、B2、B3、C1、C2、C3、T1、T2、X1、X2、Z1、Z2、距离;G、原稿摞;P、P1、P′、P″…原稿;PF、PF1、PF′、PF″、前端;PS1、PS1′、PS1″、一侧的边缘;PS2、PS2′、PS2″、另一侧的边缘;PL、缺陷部分;PL1、PL2、缺陷部分的边缘;R1、R2、读取区域;S1、S2、S3、S4、S5、S6、S7、S8、S9、步骤;W、原稿输送区域;W1、W2、W3、W4、原稿宽度;Y、Y1、输送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实施例中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仅在最初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在以后的实施例中省略该结构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扫描仪的原稿进给路径的侧视图,图3是构成图像读取装置的构成要素的框图,图4是示意性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进给路径的图,图5是示意性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进给路径的图,且是表示正常的进给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的正常的进给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检测出夹纸的状态的图,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的进给控制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检测出偏斜的状态的图,图10是示意性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进给路径的图,图11是表示在第二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检测出夹纸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的正常的进给状态的图,图13是表示在第三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产生歪斜的状态的图,图14是表示在第三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产生偏斜的状态的图,图15是第三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的进给控制的流程图,图16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的正常的进给状态的图,图17是表示在第四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产生偏斜的状态的图,图18是表示在第四实施例的图像读取部中产生偏斜的状态的图。
另外,在各图中示出的X-Y-Z坐标系表示,X方向为装置宽度方向且是用纸宽度方向,Y方向为图像读取装置中的用纸输送方向,Z方向为与Y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是大致与输送的用纸的面正交的方向。此外,在各图中,将+Y方向侧设为装置前面侧,将-Y方向侧设为装置背面侧。
(第一实施例)
<<<发明的概要>>>
在本实施例中,其基本构想在于,在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扫描仪10的图像读取部读取原稿P的图像,基于读取到的图像信息而进行原稿P在原稿输送路径内是否发生夹纸的判断,在发生夹纸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进给控制。
<<<关于图像读取装置>>>
参照图1以及图2,扫描仪10具备下部单元12、上部单元14、盖部16、以及排出托盘18。在本实施例中,虽未图示,上部单元14以能够相对于下部单元12将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作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的方式安装于下部单元12。
另外,在下部单元12的背面侧的上部,盖部16被安装为相对于下部单元12能够转动。盖部16能够取得覆盖上部单元14的上部以及进给口20的非进给状态(未图示)、以及如图1所示向装置背面侧转动并开放进给口20的可进给状态。然后,盖部16如图1所示成为可进给状态时,盖部16的背面作为载置原稿P的原稿载置部16a而发挥功能。
另外,在下部单元12的装置前面侧设有排出原稿P的排出口24。另外,下部单元12具备能够从排出口24朝向装置前面侧拉出的排出托盘18。排出托盘18能够取得收纳于下部单元12的底部的状态(未图示)与向装置前面侧拉出的状态(参照图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托盘18通过连结多个托盘构件来构成,根据排出的原稿P的长度,能够调整从排出口24起的拉出长度。
<关于扫描仪中的原稿输送路径>
接下来,参照图2~图4,对扫描仪10中的原稿输送路26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中,关于下部单元12以及上部单元14,仅由假想线示出其壳体的外廓。此外,在图2中标注附图标记P的粗实线表示在扫描仪10内沿着原稿输送路26被输送的原稿的引导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进给口20的原稿P被取得相对下部单元12向装置背面侧转动的姿势的盖部16的背面、即原稿载置部16a支撑并载置。在进给口20能够设置多张原稿P。另外,在原稿载置部16a设有载置部检测传感器28。载置部检测传感器28构成为具有杆等的接触式传感器或者光学式传感器来作为一个例子,当在原稿载置部16a设置原稿P时,向后述的控制部30发送检测信号。然后,在原稿载置部16a能够设置多张原稿P。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原稿载置部16a设有一对边缘引导件22。边缘引导件22构成为能够在图4中的装置宽度方向上朝相互接近的方向、或者分离的方向移动。然后,当在原稿载置部16a设置原稿P时,使边缘引导件22移动至在装置宽度方向上边缘引导件22的引导面22a与原稿P的侧部接触而限制原稿P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的位置,保持原稿P的侧部。由此,边缘引导件22对原稿P的进给进行引导。此外,图4中的边缘引导件22表示在装置宽度方向、即原稿P的宽度方向上最远分离的状态。
在此,参照图4,作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最远分离的状态下的一对边缘引导件22的引导面22a间的区域而设定原稿输送区域W。具体来说,原稿输送区域W被设定为在扫描仪10中能够进给的最大尺寸的原稿P的宽度。
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6a的原稿P中,载置于最下方的原稿P在通过进给驱动电机32(参照图3)旋转驱动的进给辊34的作用下朝进给方向下游侧进给。进给辊34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例子沿装置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两个。进给辊34的外周面由高摩擦材料(例如橡胶等弹性体等)构成。
此外,在图2中,附图标记G表示载置(设置)于原稿载置部16a的原稿P的束。原稿摞G在进给开始前其前端被未图示的限位器保持于进给等待位置(图2的位置),限制该原稿摞G朝进给辊34与后述的分离辊36之间的进入。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与进给辊34对置的位置设有分离辊36。分离辊36也如图4所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与进给辊34对应的位置设有两个。分离辊36被设为在未图示的推压单元的作用下相对于进给辊34推压的状态。另外,分离辊36在输送驱动电机38(参照图3)的作用下向与进给辊34的旋转方向(在图2中为逆时针方向、即将原稿向下游侧输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图2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在本实施例中,分离辊36的外周面与进给辊34同样地由高摩擦材料(例如为橡胶等弹性体等)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分离辊36设有转矩限制器40。分离辊36构成为经由转矩限制器40接收输送驱动电机38的驱动转矩。
在此,当从进给辊34接收的旋转转矩超过转矩限制器40的限制转矩时,分离辊36在转矩限制器40的作用下从输送驱动电机38的驱动系统分离,从动于进给辊34进行旋转(在图2中为顺时针方向)。
然后,当开始原稿P的进给并向进给辊34与分离辊36之间放入多张原稿P时,分离辊36没有从进给辊34接收旋转转矩,从动于进给辊34的旋转停止。然后,分离辊36经由转矩限制器40接收输送驱动电机38的驱动力而向与进给辊34相反的方向开始旋转(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由此除了应进给的最下位的原稿P以外的上位的原稿P(应防止重叠输送的原稿P)未受到用于进入下游侧的输送力,通过分离辊36的旋转返回输送方向上游侧。由此,防止原稿P的重叠输送。此外,应进给的最下位的原稿P与进给辊34直接接触,因此通过从进给辊34受到的输送力进入下游侧。
接着,在原稿输送路26上,在进给辊34以及分离辊36的下游侧设有检测原稿P的进给的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42。另外,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例子,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42配置于在原稿输送路26的装置宽度方向上能够进给的最大尺寸的原稿P的输送区域W内。作为一个例子,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42构成为光学式传感器,具备发光部42a与受光部42b。然后,发光部42a与受光部42b配置在夹着原稿输送路26对置的位置。然后,在向原稿输送路26输送原稿P时,原稿P遮挡来自发光部42a的检测光,由此检测出原稿P。另外,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42当检测出原稿P时向控制部30发送检测信号。
再次,参照图2,在原稿输送路26上的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4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配置有检测原稿P的重叠输送的重叠输送检测传感器44。另外,如图4所示,重叠输送检测传感器44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配置在原稿输送区域W内。在本实施例中,重叠输送检测传感器44构成为具备扬声器部44a与麦克风部44b的超声波传感器。然后,重叠输送检测传感器44从扬声器部44a朝向通过原稿输送路26的原稿P振荡超声波,利用麦克风部44b检测来自原稿P的反射音。在本实施例中,重叠输送检测传感器44构成为,不仅可以根据反射音的频率来检测原稿P的重叠输送,并且也能够检测厚纸等纸种。
另外,在原稿输送路26中,在重叠输送检测传感器44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有作为“输送辊”的输送辊对46。另外,如图4所示,输送辊对46(输送驱动辊46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设有两对。而且,输送辊对46具备输送驱动辊46a、以及相对于输送驱动辊46a从动旋转的输送从动辊46b。在本实施例中,输送驱动辊46a通过输送驱动电机38被旋转驱动。
另外,在原稿输送路26中,在输送辊对46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有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作为一个例子,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构成为具有杆的接触式传感器。然后,杆状的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配置在设于原稿输送路26的下部单元12侧的开口部50内。杆状的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的前端构成为,在原稿P的非检测状态下从开口部50突出。
然后,当沿着原稿输送路26输送原稿P时,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的杆被原稿P的前端挤压而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转动,被压入开口部50内(参照图2以及图4中的双点划线部)。由此,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出原稿P。然后,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当检测出原稿P时,向控制部30发送检测信号。此外,原稿P在将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压入到开口部50内的状态下被输送到输送方向下游侧。
在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的下游侧,设有作为“读取单元”的图像读取部52。在此,图像读取部52具备以与沿着原稿输送路26输送的原稿P的下表面、即第一面对置的方式设于下部单元12的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以与沿着原稿输送路26输送的原稿P的上表面、即第二面对置的方式设于上部单元14的第二读取单元52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构成为读取单元,作为一个例子而构成为紧贴型图像传感器模块(CISM)。
在此,参照图4,利用标注了附图标记R1的双点划线部示出第一读取单元52A中的图像传感器的读取区域。另外,利用标注了附图标记R2的双点划线部示出第二读取单元52B中的图像传感器的读取区域。如图4所示,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区域R2在原稿输送路26上位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区域R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即,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在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区域R1读取原稿P的第一面之后,在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区域R2读取原稿P的第二面。
此外,在图4中,为了说明读取区域R2与读取区域R1的位置关系,将读取区域R2图示在第一读取单元52A内,但实际上,读取区域R2设置在设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上方的第二读取单元52B内。
在图像读取部52读取原稿P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的至少一方的面的图像之后,原稿P被位于图像读取部5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排出辊对54夹压而从排出口24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排出辊对54具备排出驱动辊54a、以及相对于排出驱动辊54a从动旋转的排出从动辊54b。在本实施例中,排出驱动辊54a通过输送驱动电机38来旋转驱动。此外,输送驱动辊46a与排出驱动辊54a构成为通过共用的驱动源、即输送驱动电机38来旋转驱动,但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各自不同的驱动源独立地旋转驱动。
另外,在下部单元12内设有控制部30(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30构成为具备多个电子元件的电路。控制部30接收载置部检测传感器28、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42、重叠输送检测传感器44以及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的检测信号,控制使第一读取单元52A、第二读取单元52B、进给辊34旋转驱动的进给驱动电机32、使输送驱动辊46a以及排出驱动辊54a旋转驱动的输送驱动电机38。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控制部30构成为控制扫描仪10中的原稿P的输送以及图像读取动作。另外,控制部30也可以根据来自外部(PC等)的指示而控制扫描仪10中的原稿读取动作的执行所需的动作。
<<<关于原稿的输送>>>
接下来,参照图5~图8,说明原稿输送路26中的原稿P的输送。参照图8,作为步骤1,控制部30接收图像读取作业开始信号。然后,作为步骤S2,控制部30使进给辊34、分离辊36以及输送辊对46(输送驱动辊46a)旋转驱动,开始原稿P的进给(参照图5中的实线所示的原稿P)。然后,原稿P被边缘引导件22引导边缘PS1、PS2而向原稿输送路26的下游侧输送。然后,输送至下游侧的原稿P被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42以及重叠输送检测传感器44检测。
然后,作为步骤S3,控制部30判断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是否检测到原稿P。具体来说,从重叠输送检测传感器44朝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的原稿P′(参照图5中的标注了附图标记P′的双点划线部)的前端PF′与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接触,原稿P′的前端PF′将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朝输送方向下游侧按压。其结果是,杆状的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转动,被压入到开口部50内,检测原稿P′的前端PF′。
在此,在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没有检测出原稿P′的前端PF′的情况下,控制部30将原稿P′继续朝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并且继续步骤S3。另外,在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出原稿P′的前端PF′的情况下,作为步骤S4,控制部30使进给辊34的旋转停止,并且在图像读取部52中开始原稿P的图像读取。在此,如图5所示,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出原稿P′的前端PF′是指,原稿P′被输送辊对46夹压。因此,原稿P′在输送辊对46的作用下朝向图像读取部52被输送,在图像读取部52中进行原稿P′的图像读取。
在此,参照图6来说明图像读取部52中的原稿P的图像读取。当原稿P被输送至图像读取部52时,最初到达图像读取部52中的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区域R1。然后,原稿P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被输送,并且在读取区域R1中读取第一面的图像。
然后,作为步骤S5,控制部30判断第一读取单元52A是否检测出原稿P的第一面的图像。然后,在第一读取单元52A没有检测出原稿P的第一面的图像的情况下,将原稿P继续朝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并且继续步骤S5。另外,在第一读取单元52A检测出原稿P的第一面的图像的情况下,控制部30从步骤S5移至步骤S6。
然后,原稿P在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区域R1被读取图像,并且进一步被输送至位于读取区域R1的下游侧的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区域R2。然后,在读取区域R2中读取原稿P的与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的图像。
然后,作为步骤S6,控制部30判断第二读取单元52B(参照图2)是否检测出原稿P的第二面的图像。然后,在第二读取单元52B未检测到原稿P的第二面的图像的情况下,将原稿P继续朝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并且继续步骤S6。另外,在第二读取单元52B检测出原稿P的第二面的图像的情况下,控制部30从步骤S6移至步骤S7。
在此,作为一个例子,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构成为紧贴型图像传感器模块(CISM),构成为相对于原稿P照射光,根据从原稿P反射的光的检测光的强度来检测原稿的边缘、图像信息。
然后,作为处理的一个例子,控制部30在步骤S7中判断由第一读取单元52A读取的原稿P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边缘PS1与另一侧的边缘PS2的距离、以及由第二读取单元52B读取的原稿P的一侧的边缘PS1与另一侧的边缘PS2的距离之差是否不足规定值。换句话说,在原稿P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与下游侧检测原稿P的宽度有无变化。
在此,在图像读取部52中,原稿P从输送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通过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面(玻璃面)与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面(玻璃面)之间,并且被读取图像。然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面(玻璃面)与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面(玻璃面)在与原稿输送路26交叉的方向上隔开可供原稿P通过、且能够读取原稿P的图像的距离进行对置配置。然后,在原稿P通过第一读取单元52A与第二读取单元52B之间时,在两单元52A、52B的读取面间的距离的范围内,有时原稿P的一部分从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至少一方的读取面浮起、或者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原稿P的一部分弯曲而使原稿P的宽度发生变动。因而,本实施例的规定值被设定为比由图像读取部52的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面(玻璃面)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面(玻璃面)间的距离引起的原稿P的变动量大的值。作为一个例子,规定值被设定为数mm程度、具体来说为1mm。
例如,如图6所示,原稿P在图像读取部52中被正常输送,在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中读取第一面以及第二面的图像。然后,控制部30根据读取区域R1以及读取区域R2中的反射光的检测强度能够确定原稿P的两边缘PS1、PS2的位置,能够获得确定的两边缘PS1、PS2间的距离。
然后,当原稿P被正常输送时,读取区域R1中的原稿P的边缘PS1、PS2间的距离、即第一原稿宽度成为W1,读取区域R2中的原稿P的边缘PS1、PS2间的距离、即第二原稿宽度也成为W1。换句话说,可知第一原稿宽度与第二原稿宽度之差不足规定值。
因而,由于第一原稿宽度与第二原稿宽度之差不足规定值,因此控制部30移至步骤S8。然后,作为步骤S8,控制部30在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出原稿P的后端之后,将原稿P输送规定量、即输送至原稿P的后端脱离图像读取部52,之后,使原稿P向排出托盘18排出而结束图像读取作业。
接下来,参照图7对步骤S7中的第一原稿宽度与第二原稿宽度之差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原稿P1的厚度薄的情况下,原稿P1的刚性降低。然后,在原稿输送路26内输送较薄的原稿P1时,该原稿P1有时与原稿输送路26内的凹凸部分卡挂。然后,在该状态下继续原稿P1的输送时,原稿P1有时以与凹凸部分卡挂的部分为起点而在原稿输送路26内产生卡纸(夹纸)。例如,在较薄的原稿P1被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出之后,向图像读取部52输送时,有时与开口部50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缘卡挂。或者,有时在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的图像读取面(玻璃面)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卡挂原稿P。
然后,作为一个例子,如图7所示,原稿P1的与开口部50的缘卡挂的部分(装置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成为输送阻力,在朝向图像读取部52被输送时,与原稿P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相比而中央部分的输送延迟,原稿P1的中央部分被压坏,在原稿输送路26内产生卡纸。
因此,输送至图像读取部52的原稿P1的形态与图6所示的正常输送的原稿P的形态不同。例如,作为一个例子,如原稿P1所示,成为朝向前端PF1而原稿宽度变窄的形态。在此,原稿P1没有被检测出卡纸,越过读取区域R1而被输送至读取区域R2。然后,第一读取单元52A在读取区域R1读取原稿P1的第一原稿宽度。然后,控制部30将原稿P1中的第一原稿宽度识别为宽度W2。接下来,第二读取单元52B在读取区域R2读取原稿P1的第二原稿宽度。然后,控制部30将原稿P1中的第二原稿宽度识别为宽度W3。在此,宽度W2与宽度W3处于W2>W3的关系。
然后,作为步骤S7,在控制部30判断为原稿P1中的第一原稿宽度W2与第二原稿宽度W3之差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即判断为原稿P1产生卡纸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9。然后,控制部30使输送驱动辊46a的旋转停止,作为错误而使图像读取作业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基于在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出原稿P1的前端PF1之后、利用读取区域R1、R2分别读取到原稿P的图像的时刻下读取的图像数据而进行卡纸判断,能够使原稿的输送停止。换句话说,能够在利用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出原稿P1的前端PF1的通过之后,驱动输送辊对46基于原稿长度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在使输送辊对46停止之前进行原稿P1的卡纸检测,能够抑制与卡纸相伴的原稿P1的损伤形成。
<<<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
(1)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在原稿P中的第一原稿宽度与第二原稿宽度之差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卡纸判断,但也可以替代该结构,例如将通过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读取到的原稿P的边缘PS1、PS2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程度、或者在读取区域R1以及读取区域R2内原稿P的一部分是否遗漏作为卡纸判断的要件。
对原稿P的一部分遗漏的状态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当向图像读取部52以原稿P1的中央部分被压坏的状态输送原稿P1时,在与读取区域R1以及读取区域R2对应的位置成为原稿P1的一部分遗漏的状态、即形成有缺陷部分PL。然后,在该状态下,当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读取打印区域原稿P1的图像时,从读取到的图像数据检测出与缺陷部分PL对应的边缘PL1、PL2。换句话说,控制部30检测出在原稿P被正常输送的情况下不会检测出的边缘PL1、PL2,能够判断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遗漏了边缘PL1与边缘PL2之间的原稿P1的状态。因而,控制部30能够判断为在原稿P1中产生卡纸。
(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例子而采用以开口部50为起点而使原稿P产生卡纸的情况,例如,也存在如图9所示在原稿P产生偏斜(歪斜)的状态下向图像读取部52输送的情况、或者原稿P产生偏斜、其结果是与原稿输送路26的壁接触而产生卡纸的情况。参照图9,在产生偏斜的状态下向图像读取部52输送时,若原稿P没有产生变形等,则由第一读取单元52A读取的第一原稿宽度为W4,由第二读取单元52B读取的第二原稿宽度也为W4,因此第一原稿宽度与第二原稿宽度之差不足规定值,因此没有检测出卡纸。
在此,例如,通过未图示的检测单元来检测边缘引导件22的位置而计算边缘引导件22间的距离,将计算出的距离假设为原稿P的宽度。控制部30对第一原稿宽度W4以及第二原稿宽度W4与计算出的边缘引导件22间的距离(原稿P的宽度)进行比较时,第一原稿宽度W4以及第二原稿宽度W4大于边缘引导件22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判断为原稿P产生偏斜。因而,不仅可以检测原稿P的卡纸,还能够检测原稿P的偏斜。
或者,当对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区域R1中的原稿P的边缘检测位置与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区域R2中的原稿P的边缘检测位置进行比较时,控制部30能够识别边缘检测位置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偏移。因而,通过将装置宽度方向上的边缘检测位置的偏移也设为判断要件,由此不仅可以检测原稿P的卡纸,还能够检测原稿P的偏斜。
(3)另外,在由第一读取单元52A读取原稿P时的原稿P的第一原稿宽度为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例如原稿P为卡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为直接继续图像读取部52中的图像读取动作。在此,卡是指由国际规格ISO/IEC7810“ID-1”规定的卡。然后,作为一个例子,设定值被设定为卡的对角线长度。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0以及图11来说明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扫描仪10在图像读取部52仅由第一读取单元52A构成这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如图10所示,图像读取部52仅具备第一读取单元52A。然后,在第一读取单元52A设有读取区域R1。因而,在该结构中,在向图像读取部52输送原稿P时,仅读取原稿P的下表面侧、即第一面。
然后,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实施例的进给控制、即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省略步骤S6,并且将步骤S7的判断要件设定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要件。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S7被设定为,根据第一读取单元52A读取到的原稿P的形态而进行是继续图像读取(步骤S8)、还是使输送驱动辊46a停止(步骤S9)的判断。
参照图11对作为判断要件的原稿P的形态进行说明。图11示出较薄的原稿P1被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之后,在向图像读取部52输送时与开口部50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缘卡挂且继续朝向图像读取部52的输送的状态。换句话说,图示出原稿P1的中央部分压坏而在原稿输送路26内产生卡纸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原稿P1成为朝向前端PF1而原稿宽度变窄的形态。然后,控制部30接收由图像读取部52的第一读取单元52A读取的原稿P1的图像数据。然后,由于原稿P1的两侧部向原稿P1的中央侧倾斜,因此在由第一读取单元52A读取的图像数据中,控制部30能够判断为原稿P1的一侧的边缘PS1与另一侧的边缘PS2处于非平行状态。因而,控制部30判断为输送至图像读取部52的原稿P1的形态不正常,进行卡纸判断。然后,作为步骤S9,控制部30使输送驱动辊46a的旋转停止,作为错误而使图像读取作业结束。
另外,作为原稿P1的形态,设定为检测原稿P1的两边缘的非平行状态,但也可以替代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将在读取区域R1中读取到的原稿P1的图像数据中、在装置宽度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上是否遗漏原稿P1的一部分、即是否在原稿P1形成有缺陷部分PL设定为判断要件。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2~图15对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扫描仪10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构成为图像读取部52具备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
首先,一边参照图15,一边对正常进给原稿P时的控制进行说明。此外,针对图15中的步骤S10~步骤S12,由于与图8中的步骤S1~步骤S3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步骤S12中,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原稿P的前端PF。然后,参照图12,在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出原稿P的前端PF后,经过规定的步骤数之后,在第一读取单元52A中开始原稿P的读取。
此时,作为一个例子,第一读取单元52A检测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即边缘PS1与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即边缘PS2。然后,基于该检测信息,控制部30取得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一侧端部的距离X1、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的距离Z1、以及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另一侧端部的距离T1。换句话说,作为步骤S13,通过第一读取单元52A检测出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一侧端部的距离X1。
接下来,作为步骤S14,控制部30将原稿P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输送量Y1。在此,输送量Y1如图12所示作为一个例子与输送方向上的第一读取单元52A和第二读取单元52B的配置间隔相当。然后,在原稿P的输送量为Y1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30将原稿P继续朝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另一方面,控制部30在将原稿P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输送量Y1时,移至步骤S15。在此,在图12中,原稿P的前端PF被输送至第二读取单元52B的位置。更具体来说,输送至标注了附图标记PF′的单点划线的位置。
然后,通过第二读取单元52B读取原稿P′。此时,第二读取单元52B检测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即边缘PS1与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即边缘PS2。然后,基于该检测信息,控制部30取得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一侧端部的距离X2、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的距离Z2、以及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另一侧端部的距离T2。换句话说,作为步骤S15,利用第二读取单元52B检测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第二读取单元52B的一侧端部的距离X2。
接下来,作为步骤S16,作为一个例子,控制部30判断由步骤S13取得的距离X1与由步骤S15取得的距离X2之差是否超过预定的阈值。在此,阈值以原稿P的尺寸为单位进行设定。另外,考虑到原稿P的尺寸误差、读取精度的误差,作为一个例子,阈值被设定为0.5mm~1mm程度。然后,阈值根据原稿P的尺寸适当进行设定。具体来说,例如,在原稿P的尺寸大的情况下,将阈值设定得较小,设定为原稿P的进给异常的检测强度升高。这是因为,当原稿P的尺寸大时,原稿输送区域W(参照图4)中的朝原稿宽度方向的富余量小,即便朝原稿宽度方向的较小变动,有时也产生卡纸。
另一方面,在原稿P的尺寸小的情况下,将阈值设定得较大,设定为原稿P的进给异常的检测强度降低。这是因为,当原稿P的尺寸小时,原稿输送区域W(参照图4)中的朝原稿宽度方向的富余量大,即便朝原稿宽度方向变动,也难以产生卡纸。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原稿P以不会向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的方式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被输送。因而,在原稿宽度方向上,第一读取单元52A中的原稿P的边缘PS1的通过位置与第二读取单元52B中的原稿P的边缘PS1的通过位置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同样,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中的边缘PS2的通过位置也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
因而,距离X1与距离X2成为大致相同的值,因此变得小于阈值。其结果是,控制部30判断为原稿P在原稿输送路26内被正常输送,移至步骤S17。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原稿P以不会向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的方式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被输送,但也可以是在与原稿宽度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不产生歪斜地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被输送的状态。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歪斜是指,在原稿P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被输送时,不仅受到输送方向成分的输送力、还受到朝向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的输送力而向输送方向下游侧且原稿宽度方向被输送的状态。
换句话说,在原稿P维持倾斜的状态、且不产生歪斜地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被输送时,在第一读取单元52A中读取的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原稿P的边缘PS1的读取位置与在第二读取单元52B中读取到的边缘PS1的读取位置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同样,在第一读取单元52A中读取的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原稿P的边缘PS2的读取位置也与在第二读取单元52B中读取的边缘PS2的读取位置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因此,若在原稿P未超出原稿输送区域W的范围内即便朝原稿宽度方向倾斜而没有歪斜,则能够继续图像读取作业。
然后,作为步骤S17,控制部30继续图像读取,在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出原稿P的后端以后,使原稿P输送规定量之后,使图像读取作业结束。
接下来,参照图13以及图14,对步骤S18、换句话说进给异常进行说明。图13示出在输送的原稿P倾斜的状态下产生歪斜的状态。当原稿P产生歪斜时,原稿P向原稿宽度方向位移以后,边缘PS1以及边缘PS2在原稿宽度方向上的位置随着原稿P朝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输送进行变化。因而,在原稿宽度方向上,在第一读取单元52A中读取的边缘PS1的位置与在第二读取单元52B中读取的边缘PS1的位置不同。换句话说,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一侧端部的距离X1、以及原稿P′(参照单点划线部)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一侧端部的距离X2成为不同值。在图13中,处于X1>X2的关系。
然后,控制部30当判断为距离X1与距离X2之差超过阈值时,使输送驱动辊46a的旋转停止而使原稿P的输送停止,作为错误而使图像读取作业结束。
接下来,图14示出被输送的原稿P在原稿输送路26内产生旋转(偏斜)的状态。作为一个例子,在想要进行多张原稿P的读取时,原稿P在四角的一处由订书钉装订,当将其错误地直接(未拆卸订书钉)设置于扫描仪10而想要进给时,想要进给的原稿P以由订书钉装订的装订位置为中心以描绘弧的方式旋转。其结果是,原稿P的前端PF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呈弧状位移。具体来说,如图14所示,在前端PF被第一读取单元52A读取时,前端PF相对于第一读取单元52A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倾斜而被读取。然后,当原稿P偏斜并且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输送量Y1时,原稿P的旋转进一步增大,因此前端PF′(参照单点划线部)被第二读取单元52B读取时的相对于第二读取单元52B的倾斜角变得大于相对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倾斜角。
其结果是,在第一读取单元52A中,检测出原稿P的边缘PS1,在第二读取单元52B中,未能检测到边缘PS1,检测出前端PF′横切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区域R2的位置。因此,如图14所示,距离X2大于距离X1。另外,在第一读取单元52A中,将原稿P的边缘PS1与边缘PS2的距离取得为Z1。与之相对,在第二读取单元52B中,由于前端PF倾斜,取得为比距离Z1小的距离Z2。
其结果是,控制部30当判断为距离X1与距离X2之差超过阈值时,使输送驱动辊46a的旋转停止而使原稿P的输送停止,作为错误而使图像读取作业结束。
<<<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通过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一侧端部的距离X1以及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一侧端部的距离X2之差是否超过阈值来检测原稿P的进给异常,但不限定于该结构。
例如,也可以通过由第二读取单元52B取得的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的距离Z2相对于由第一读取单元52A取得的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的距离Z1之差是否超过阈值来判断原稿P的进给异常,也可以根据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另一侧端部的距离T1、以及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另一侧端部的距离T2之差是否超过阈值来判断原稿P的进给异常。
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判断上述的X1-X2、Z1-Z2以及T1-T2的值的至少两个是否超过相对于上述值分别设定的阈值。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6以及图18来说明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扫描仪10中,与第二实施例同样,图像读取部52仅由第一读取单元52A构成。
参照图16,当将原稿P向图像读取部52输送时,在第一读取单元52A中检测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即边缘PS1与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即边缘PS2。然后,基于该检测信息,控制部30取得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一侧端部的距离A1、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的距离B1、以及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另一侧端部的距离C1。
接下来,控制部30将原稿P以输送量Y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然后,再次,在第一读取单元52A中检测原稿P′(参照单点划线部)的一侧的端部、即边缘PS1与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即边缘PS2。然后,基于该检测信息,控制部30取得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一侧端部的距离A2、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的距离B2、以及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另一侧端部的距离C2。
另外,控制部30将原稿P′以输送量Y再次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然后,在第一读取单元52A中,检测原稿P″(参照双点划线部)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然后,基于该检测信息,控制部30取得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一侧端部的距离A3、原稿P″的一侧的端部(边缘PS1)与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的距离B3、以及原稿P″的另一侧的端部(边缘PS2)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另一侧端部的距离C3。
然后,作为一个例子,控制部30判断基于取得的距离A1、A2以及A3获得的距离A1-距离A2与距离A2-距离A3之差是否未超出预定的阈值。在未超出的情况下,判断为原稿P正常进给,继续图像读取作业。
接下来,参照图17以及图18,对原稿P的进给异常进行说明。图17图示出将由实线图示的原稿P输送至由双点划线图示的原稿P′的位置的状态,图18图示出将由实线图示的原稿P′进一步输送至由双点划线图示的原稿P″的位置的状态。在此,如图14所说明那样,作为一个例子将多张原稿P在四角的一处利用订书钉进行装订,当将其错误地直接(未拆卸订书钉)设置于扫描仪10并想要进给时,想要进给的原稿P以由订书钉装订的装订位置为中心以描绘弧的方式旋转。其结果是,原稿P的前端PF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呈弧状位移。
其结果是,相对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边缘PS1的位置在原稿P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被输送时,以边缘PS1′(参照图17)、边缘PS1″(参照图18)的顺序变化。同样,相对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边缘PS2的位置也在原稿P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被输送时,以边缘PS2′(参照图17)、边缘PS2″(参照图18)的顺序变化。由此,在第一读取单元52A中检测出的A1~A3、B1~B3以及C1~C3的值发生变化。
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原稿P朝逆时针方向偏斜,因此距离A1缓缓减少而变化为距离A2、A3。另一方面,距离C1缓缓增加而变化为距离C2、C3。同样,距离B1也缓缓增加而变化为距离B2、B3。
然后,控制部30在判断为原稿P中的偏斜增大、距离A1-距离A2与距离A2-距离A3之差超过预定的阈值时,使输送驱动辊46a的旋转停止而使原稿P的输送停止,作为错误而使图像读取作业结束。
<<<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根据距离A1-距离A2与距离A2-距离A3之差是否超过预定的阈值来检测原稿P的进给异常,但不限于该结构。
例如,也可以根据距离B1-距离B2与距离B2-距离B3之差是否超过预定的阈值来判断原稿P的进给异常,也可以根据距离C1-距离C2与距离C2-距离C3之差是否超过预定的阈值来判断原稿P的进给异常。
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判断上述的距离A1-距离A2与距离A2-距离A3之差、距离B1-距离B2与距离B2-距离B3之差以及距离C1-距离C2与距离C2-距离C3之差的至少两者是否超过相对于各个距离分别设定的阈值。
总结上述说明时,扫描仪10具备:读取原稿P的图像读取部52;在输送原稿P的原稿输送路26上设于图像读取部52的上游侧且将原稿P向图像读取部52的读取位置、即读取区域R1输送的输送辊对46;在原稿输送路26上设于输送辊对46与图像读取部52之间且至少基于原稿P的前端PF的通过而生成检测信号的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以及接收检测信号以及图像读取部52的读取数据并控制输送辊对46的控制部30,控制部30在接收检测信号之后从图像读取部52接收读取数据而取得原稿P的形态,基于该形态来选择是否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
在发生了卡纸的情况下,由图像读取部52取得的原稿P的形态与正常输送时的原稿P的形态不同。对此,利用该性质,扫描仪10的控制部30在接收检测信号之后从图像读取部52接收读取数据而取得原稿P的形态,基于该形态而判断是否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因此无需设置检测卡纸的专用的单元就能够检测卡纸,能够抑制装置的成本上升。除此之外,由于也不需要在通过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出原稿P的前端PF的通过以后将输送辊对46驱动基于原稿长度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使其停止,因此能够将与卡纸相伴的对原稿P的损伤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度。
控制部30基于形态中的原稿P的两边缘PS1、PS2的状态而选择是否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是否发生卡纸。
控制部30在原稿P的一侧的边缘PS1与另一侧的边缘PS2非平行的情况下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进行是否为卡纸的判断。
控制部30在形态为在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原稿P的缺陷部分的情况下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
在发生了卡纸的情况下,通过图像读取部52取得的原稿的形态有时具有缺陷部分。对此,利用该性质,扫描仪10的控制部30在形态为在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原稿P的缺陷部分的情况下判断为卡纸,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因此能够容易进行是否卡纸的判断。
扫描仪10具备:在输送原稿P的原稿输送路26上配置在原稿P的第一面侧、且读取原稿P的第一面的第一读取单元52A;配置在与第一面侧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侧、且在原稿输送路26上相对于第一读取单元52A位于下游侧的、读取原稿的第二面的第二读取单元52B;在原稿输送路26上设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上游侧、且将原稿向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位置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位置输送的输送辊对46;在原稿输送路26上设于输送辊对46与第一读取单元52A之间、至少基于原稿P的前端PF的通过而生成检测信号的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以及接收检测信号以及第一读取单元52A及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数据、并控制输送辊的控制部30,控制部30在接收检测信号之后,从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接收读取数据而取得原稿宽度,比较基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数据而取得的第一原稿宽度、以及基于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数据而取得的第二原稿宽度,选择是否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
在发生了卡纸的情况下,通过在原稿输送路26上偏移位置进行配置的第一读取单元52A与第二读取单元52B各自来取得的原稿宽度有时不同。对此,利用该性质,扫描仪10的控制部30比较基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数据而取得的第一原稿宽度与基于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数据而取得的第二原稿宽度,判断有无卡纸,并选择是否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因此无需设置检测卡纸的专用的单元就能够检测卡纸,能够抑制装置的成本上升。除此之外,也不需要在利用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原稿P的前端PF的通过后,驱动输送辊对46基于原稿长度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使其停止,因此能够将与卡纸相伴的对原稿P的损伤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度。
控制部30在第一原稿宽度与第二原稿宽度之差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进行是否卡纸的判断。
扫描仪10具备读取原稿P的图像读取部52;在输送原稿P的原稿输送路26上设于图像读取部52的上游侧且将原稿P向图像读取部52的读取位置输送的输送辊对46;以及接收图像读取部52的读取数据并控制输送辊对46的控制部30,控制部30在将原稿以输送量Y最初输送的前后与进一步以输送量Y输送之后的状态下取得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读取数据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边缘PS1)与图像读取部52的一侧端部的距离A,在将原稿以输送量Y最初输送之前的距离A设为A1、以输送量Y最初输送之后的距离A设为A2、进一步以输送量Y输送之后的距离A设为A3时,在A1-A2与A2-A3之差超出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
例如在想要进行多张原稿P的读取时,原稿P在四角的一处由订书钉装订,当将其错误地直接(未拆卸订书钉)设置于扫描仪10想要进给时,想要进给的原稿P以由订书钉装订的装订位置为中心以描绘弧的方式旋转,即与进给的推进相连地偏斜的程度变得显著,作为结果而成为卡纸。
这样的一系列的原稿的动作能够通过与原稿P的输送相伴的边缘位置的变化来检测。
然后,根据上述结构,在将原稿P以输送量Y最初输送的前后与进一步以输送量Y输送后的状态下取得基于读取数据获得的原稿P的一侧端部(边缘PS1)与图像读取部52的一侧端部的距离A(即,原稿P的一侧的边缘PS1),基于其变化而判断是否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因此未设置检测卡纸的专用的单元就能够检测卡纸,能够抑制装置的成本上升。
除此之外,也不需要利用检测原稿P的通过的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并在通过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原稿P的前端PF的通过以后,驱动输送辊对46基于原稿长度而被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使其停止,因此能够将与卡纸相伴的对原稿P的损伤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度。
扫描仪10具备:读取原稿P的图像读取部52;在输送原稿P的原稿输送路26上设于图像读取部52的上游侧、且将原稿P向图像读取部52的读取位置输送的输送辊对46;以及接收图像读取部52的读取数据并控制输送辊对46的控制部30,控制部30在将原稿P以输送量Y最初输送的前后与进一步利用输送量Y输送之后的状态下取得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读取数据获得的原稿P的一侧端部(边缘PS1)与另一侧端部(边缘PS2)的距离B,在将原稿P以输送量Y最初输送之前的距离B设为B1、以输送量Y最初输送之后的距离B设为B2、进一步以输送量Y输送之后的距离B为B3时,在B1-B2与B2-B3之差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原稿P以输送量Y最初输送的前后与进一步以输送量Y输送之后的状态下取得基于读取数据获得的原稿P的一侧端部(边缘PS1)与另一侧端部(边缘PS2)的距离B(即、原稿宽度),并基于其变化而判断是否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因此无需设置检测卡纸的专用的单元就能够检测卡纸,能够抑制装置的成本上升。
除此以外,也不需要利用检测原稿P的通过的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并在通过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原稿P的前端PF的通过以后,驱动输送辊对46基于原稿长度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使其停止,因此能够将与卡纸相伴的朝向原稿P的损伤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度。
扫描仪10具备:在输送原稿P的原稿输送路26上配置在原稿P的第一面侧、且读取原稿P的第一面的第一读取单元52A;配置在与第一面侧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侧、并在原稿输送路26上相对于第一读取单元52A位于下游侧的、读取原稿的第二面的第二读取单元52B;在原稿输送路26上设于图像读取部52的上游侧、并将原稿P向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位置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位置输送的输送辊对46;以及接收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数据并控制输送辊对46的控制部30,控制部30取得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边缘PS1)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一侧端部的距离X1,接下来取得以与第一读取单元52A和第二读取单元52B的配置间隔相当的输送量Y1输送原稿时的、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边缘PS1)与第二读取单元52B的一侧端部的距离X2,在距离X1与距离X2之差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
如上述那样,原稿在四角的一处利用订书钉进行装订,当将其错误地直接(未拆卸订书钉)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想要进给时,想要进给的原稿以由订书钉装订的装订位置为中心以描绘弧的方式旋转,即,与进给的推进相连而使偏斜的程度变得显著,作为结果而形成卡纸。
这样的一系列的原稿的移动能够通过由沿原稿输送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两个读取单元52A、52B(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检测的边缘位置的不同进行检测。
然后,根据上述结构,基于由两个读取单元52A、52B(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检测的边缘位置的不同而判断是否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因此无需设置检测卡纸的专用的单元就能够检测卡纸,能够抑制装置的成本上升。
除此之外,也不需要利用检测原稿P的通过的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并在通过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出原稿P的前端PF的通过以后,驱动输送辊对46基于原稿长度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使其停止,因此能够将与卡纸相伴的对原稿P的损伤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度。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于,扫描仪10具备:在输送原稿P的原稿输送路26上配置在原稿P的第一面侧且读取原稿P的第一面的第一读取单元52A;配置在与第一面侧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侧、且在原稿输送路26上相对于第一读取单元52A位于下游侧的、读取原稿的第二面的第二读取单元52B;在原稿输送路26上设于图像读取部52的上游侧、且将原稿P向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位置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位置输送的输送辊对46;以及接收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数据并控制输送辊对46的控制部30,控制部30取得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第一读取单元52A的读取数据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边缘PS1)与另一侧端部(边缘PS2)的距离Z1,接着取得以与第一读取单元52A和第二读取单元52B的配置间隔相当的输送量Y1输送原稿P时的、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第二读取单元52B的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边缘PS1)与另一侧端部(边缘PS2)的距离Z2,在距离Z1与距离Z2之差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
根据上述结构,基于由两个读取单元52A、52B(第一读取单元52A以及第二读取单元52B)检测的原稿宽度的不同而判断是否停止输送辊对46的驱动,因此无需设置检测卡纸的专用的单元就能够检测卡纸,能够抑制装置的成本上升。
除此之外,也不需要利用检测原稿P的通过的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并在通过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48检测出原稿P的前端PF的通过以后,驱动输送辊对46基于原稿长度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使其停止,因此能够将与卡纸相伴的对原稿P的损伤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度。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上述变形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是不言而喻的。

Claims (13)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读取单元,在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路上配置在原稿的第一面侧,读取原稿的第一面;
第二读取单元,配置在与所述第一面侧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侧,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位于下游侧,读取原稿的第二面;
输送辊,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上游侧,将原稿向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输送;以及
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并控制所述输送辊,
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接收读取数据并取得原稿宽度,在基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取得的第一原稿宽度和基于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取得的第二原稿宽度之差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的停止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输送辊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之间,至少基于原稿前端的通过而生成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在接收所述检测信号之后,执行所述停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载置原稿的原稿载置部;以及对载置于所述原稿载置部的原稿进行进给的进给辊,
所述输送辊设于所述进给辊的下游,
所述控制单元在执行所述停止处理时,停止所述进给辊的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完成相对于原稿的全部的读取之前进行所述停止处理。
5.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读取单元,在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路上配置在原稿的第一面侧,读取原稿的第一面;
第二读取单元,配置在与所述第一面侧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侧,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位于下游侧,读取原稿的第二面;
输送辊,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上游侧,将原稿向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输送;以及
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并控制所述输送辊,
所述控制单元取得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一侧端部之间的第一距离(X1),
接着,取得以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和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配置间隔相当的输送量输送原稿时的、所述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一侧端部之间的第二距离(X2),
在所述第一距离(X1)与所述第二距离(X2)之差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进行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的停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输送辊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之间,至少基于原稿前端的通过而生成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在接收所述检测信号之后执行所述停止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载置原稿的原稿载置部;以及对载置于所述原稿载置部的原稿进行进给的进给辊,
所述输送辊设于所述进给辊的下游,
所述控制单元在执行所述停止处理时,停止所述进给辊的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完成相对于原稿的全部的读取之前进行所述停止处理。
9.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读取单元,在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路上配置在原稿的第一面侧,读取原稿的第一面;
第二读取单元,配置在与所述第一面侧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侧,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位于下游侧,读取原稿的第二面;
输送辊,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上游侧,将原稿向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输送;以及
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并控制所述输送辊,
所述控制单元取得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的第一距离(Z1),
接着,取得以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和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配置间隔相当的输送量输送原稿后的、所述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基于所述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数据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的第二距离(Z2),
在所述第一距离(Z1)与所述第二距离(Z2)之差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进行停止所述输送辊的驱动的停止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原稿输送路上设于所述输送辊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之间,至少基于原稿前端的通过而生成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在接收所述检测信号之后,执行所述停止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载置原稿的原稿载置部;以及对载置于所述原稿载置部的原稿进行进给的进给辊,
所述输送辊设于所述进给辊的下游,
所述控制单元在执行所述停止处理时,停止所述进给辊的驱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完成相对于原稿的全部的读取之前进行所述停止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阈值以原稿的尺寸为单位进行设定。
CN201810075286.8A 2017-01-31 2018-01-25 图像读取装置 Active CN1083773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5768A JP6826317B2 (ja) 2017-01-31 2017-01-31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7-015768 2017-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7306A true CN108377306A (zh) 2018-08-07
CN108377306B CN108377306B (zh) 2020-03-31

Family

ID=61132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5286.8A Active CN108377306B (zh) 2017-01-31 2018-01-25 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9900B2 (zh)
EP (1) EP3355564B1 (zh)
JP (1) JP6826317B2 (zh)
CN (1) CN108377306B (zh)
TW (1) TWI6671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3803A (zh) * 2019-10-11 2021-04-1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472963A (zh) * 2020-03-30 2021-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及方法、图像读取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88334B2 (ja) * 2017-09-29 2022-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9068218A (ja) * 2017-09-29 2019-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148854B2 (ja) * 2018-02-15 2022-10-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JP7148866B2 (ja) * 2018-11-30 2022-10-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JP7272173B2 (ja) * 2019-08-22 2023-05-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異常判定プログラム、異常判定方法
JP7258700B2 (ja) * 2019-09-13 2023-04-17 株式会社Pfu 媒体搬送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6180A1 (en) * 2003-08-26 2005-03-17 Oki Dat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cessing medium,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inter apparatus
CN101462652A (zh) * 2007-12-17 2009-06-24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纸张偏移感测方法及纸张偏移校正方法
CN101472032A (zh) * 2007-12-28 2009-07-0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方法
CN102674045A (zh) * 2011-03-18 2012-09-19 株式会社Pfu 供纸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供纸方法
CN103625961A (zh) * 2012-08-24 2014-03-12 株式会社Pfu 原稿输送装置以及卡纸判定方法
US20150055166A1 (en) * 2013-08-21 2015-02-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operation supporting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883471A (zh) * 2014-02-27 2015-09-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便携终端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异常状态显示方法、程序
US20150264194A1 (en) * 2014-03-11 2015-09-17 Ricoh Company, Limited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282356A (zh) * 2014-05-28 2016-01-27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05849017A (zh) * 2013-12-13 2016-08-10 株式会社Pfu 原稿输送装置、卡纸判定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6027828A (zh) * 2015-03-25 2016-10-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39562A (en) * 1979-09-10 1981-04-15 Ricoh Co Ltd Transfer paper feeder of copier
US5664895A (en) * 1994-04-04 1997-09-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H08254407A (ja) * 1995-03-15 1996-10-01 Omron Corp 画像読取り幅自動判定装置
US5912448A (en) * 1997-05-16 1999-06-1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aper skew in image and document scanning devices
JP2001358914A (ja) * 2000-06-12 2001-12-26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TW585321U (en) * 2003-01-03 2004-04-21 Avision Inc Sheet feeder capable of immediately detecting a paper jam
JP4780942B2 (ja) 2003-08-26 2011-09-28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印刷装置
US20060077242A1 (en) * 2004-09-29 2006-04-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JP4386281B2 (ja) * 2005-01-31 2009-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7136774A (ja) * 2005-11-16 2007-06-07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対象物の端部検出閾値の設定方法
US7427061B2 (en) * 2006-09-21 2008-09-23 Xerox Corporation Retard feeder
JP2008239255A (ja) * 2007-02-28 2008-10-0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TWM327289U (en) * 2007-07-20 2008-02-21 Foxlink Image Tech Co Ltd Document feeder with a detecting device for paper edge
JP4492657B2 (ja) * 2007-09-14 2010-06-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原稿送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76725B2 (ja) * 2008-07-02 2013-04-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レンズシート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0091989A (ja) * 2008-10-10 2010-04-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DE102008051758A1 (de) * 2008-10-15 2010-04-22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arbeiten von Wertdokumenten
JP2010132417A (ja) 2008-12-05 2010-06-17 Oki Data Corp 印刷装置
JP5338537B2 (ja) * 2009-07-17 2013-11-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原稿送り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64045B2 (ja) * 2010-09-10 2015-02-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における記録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5949134B2 (ja) * 2012-05-18 2016-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959940B2 (ja) * 2012-05-31 2016-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12187B2 (ja) * 2012-10-31 2015-05-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060634B2 (ja) * 2012-11-12 2017-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4103445A (ja) * 2012-11-16 2014-06-05 Ricoh Co Ltd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69921B2 (ja) * 2013-08-02 2018-01-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被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US9233561B2 (en) * 2013-08-02 2016-01-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TW201522085A (zh) * 2013-12-12 2015-06-16 Foxlink Image Tech Co Ltd 防夾紙自動饋紙器
EP3064915A1 (en) * 2015-03-03 2016-09-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pectrometry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pectrometry method
US10142503B2 (en) * 2016-06-28 2018-11-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6792197B2 (ja) * 2016-12-19 2020-11-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801436B2 (ja) * 2016-12-21 2020-1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6180A1 (en) * 2003-08-26 2005-03-17 Oki Dat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cessing medium,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inter apparatus
CN101462652A (zh) * 2007-12-17 2009-06-24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纸张偏移感测方法及纸张偏移校正方法
CN101472032A (zh) * 2007-12-28 2009-07-0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方法
CN102674045A (zh) * 2011-03-18 2012-09-19 株式会社Pfu 供纸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供纸方法
CN103625961A (zh) * 2012-08-24 2014-03-12 株式会社Pfu 原稿输送装置以及卡纸判定方法
US20150055166A1 (en) * 2013-08-21 2015-02-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operation supporting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849017A (zh) * 2013-12-13 2016-08-10 株式会社Pfu 原稿输送装置、卡纸判定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4883471A (zh) * 2014-02-27 2015-09-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便携终端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异常状态显示方法、程序
US20150264194A1 (en) * 2014-03-11 2015-09-17 Ricoh Company, Limited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282356A (zh) * 2014-05-28 2016-01-27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06027828A (zh) * 2015-03-25 2016-10-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3803A (zh) * 2019-10-11 2021-04-1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1811991B2 (en) 2019-10-11 2023-1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653803B (zh) * 2019-10-11 2024-02-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472963A (zh) * 2020-03-30 2021-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及方法、图像读取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55564B1 (en) 2021-11-03
TWI667184B (zh) 2019-08-01
US20180220021A1 (en) 2018-08-02
US10389900B2 (en) 2019-08-20
EP3355564A1 (en) 2018-08-01
TW201829275A (zh) 2018-08-16
JP6826317B2 (ja) 2021-02-03
JP2018125666A (ja) 2018-08-09
CN108377306B (zh) 202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7306A (zh) 图像读取装置
TWI683778B (zh) 媒體饋送裝置及圖像讀取裝置
CN107472947A (zh) 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171731A (zh) 介质进给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TWI661709B (zh) 圖像讀取裝置、圖像讀取方法
EP1640170A1 (en) Tray on which thin plate member can be mounte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6023031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US9511936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7556252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EP1813993A1 (en) Auto document feeder paper feed tray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2022100965A (ja) 媒体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媒体給送方法
JP2021084764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2006182B2 (en) Medium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2020057895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7210368A (ja) シ−トフィ−ドスキャナ−
JP5712600B2 (ja) 用紙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用紙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用紙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9029532A (ja) カール測定装置、カール測定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58899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71808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48100A (ja) 記録装置
JP2006188293A (ja) 給紙装置
JP20080375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給紙装置
JP2005047288A (ja) 丁合検査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