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1458A - 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51458A CN108351458A CN201680064172.2A CN201680064172A CN108351458A CN 108351458 A CN108351458 A CN 108351458A CN 201680064172 A CN201680064172 A CN 201680064172A CN 108351458 A CN108351458 A CN 1083514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acid
- cured layer
- methyl
- res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6—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an anti-static effect,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5/72—Cured, e.g. vulcanised, cross-link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8—Dimensions, e.g. volume
- B32B2309/10—Dimensions, e.g. volume linear, e.g. length, distance, width
- B32B2309/105—Thickn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光学膜(16)具有:作为1/4波长相位差膜的膜基材(12)、和位于膜基材(12)的一面侧的至少2层的固化层。在将至少2层的固化层中最接近膜基材(12)的固化层设为第1固化层(13)、将接着第1固化层(13)而接近膜基材(12)的固化层设为第2固化层(14)、将第1固化层(13)的厚度设为L1(μm)、将第2固化层(14)的厚度设为L2(μm)时,L1<L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作为1/4波长相位差膜(以下也记载为λ/4膜)的膜基材的一面侧具有至少2层的固化层的光学膜、具有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具有该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观察者经由立体图像(3D影像)观察用的偏光眼镜、偏光太阳镜(以下也称为“偏光眼镜等”)观察液晶显示装置中显示的图像时,在观察者横着躺卧的状态下,以直立的状态为基准,偏光眼镜等的透过轴(使直线偏振光透过的轴)倾斜,因此发生交调失真(亮度变化、暗转)。为了减轻这样的交调失真,改善图像的可见性,已知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见侧的最表面配置λ/4膜。
即,在相对于液晶盒配置于可见侧的偏振片中,通过以λ/4膜的滞相轴与起偏镜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大致成为30°~60°的方式将λ/4膜粘贴于起偏镜的可见侧,来自起偏镜的直线偏振光被λ/4膜变换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由此,在观察者戴着偏光眼镜等观察显示图像的情况下,无论起偏镜的透过轴(垂直于吸收轴)与偏光眼镜等的透过轴如何偏离,都能够将从偏振片射出的光(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中所含的、与偏光眼镜等的透过轴平行的光的成分导入观察者的眼中。因此,能够抑制显示图像由于观察的角度而变得难以看到,能够减轻上述的交调失真。应予说明,以下将λ/4膜粘贴于起偏镜而成的偏振片也称为圆偏振片。
就λ/4膜而言,例如使用将聚合物膜相对于长度方向基本上在45゜的方向上拉伸的、所谓倾斜拉伸的方法制造为长尺寸状。通过采用卷对卷方式将长尺寸状的λ/4膜与长尺寸状的起偏镜贴合,制造长尺寸状的圆偏振片,能够将长尺寸状的圆偏振片在规定的位置切断而得到各个圆偏振片,因此圆偏振片的生产率飞跃地提高。
从防止圆偏振片的物理损伤的观点出发,已知在λ/4膜上形成固化层的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使用在λ/4膜上形成了固化层的光学膜制造圆偏振片的情况下,在经倾斜拉伸的λ/4膜上形成了固化层后,将光学膜暂时卷取为卷状,从卷状的卷状体将光学膜抽出,采用卷对卷方式与长尺寸状的起偏镜贴合,制造圆偏振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79204号公报(参照权利要求1、段落[0026]、[0029]、[0033]、图1、图2等)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λ/4膜上以单层形成固化层来构成光学膜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包含该光学膜的圆偏振片来构成液晶显示装置,获知在采用偏光眼镜等的图像观察时发生可见性的降低(特别是对比度的降低)。对于其原因,推测如下所述。
在λ/4膜上以单层形成了固化层后的光学膜如上所述被卷取为卷状而成为长尺寸卷状体,作为这样的长尺寸卷状体来将其保存或搬运。此时,如果长尺寸卷状体的保存或搬运时的环境成为高温高湿(或者如果进行设想成这样的严酷环境的湿热耐久试验),则使通过λ/4膜的倾斜拉伸所产生的残留应力缓和。其结果λ/4膜要在其取向方向(倾斜拉伸方向)上收缩(λ/4膜要发生尺寸变化)。
此时,如果单层的固化层薄,则变得容易发生固化不良,变得不能发挥λ/4膜的表面保护这样的固化层本来的功能。因此,对于单层的固化层需要某种程度的厚度。但是,如果使单层的固化层变厚,则由于固化层组合物中所含的溶剂向λ/4膜浸透而使机械强度变弱的区域(脆弱的区域)在膜厚方向上变厚,因此上述区域追随λ/4膜的尺寸变化而引起尺寸变化。因此,变得不能通过整个固化层来抑制λ/4膜的尺寸变化。其结果在光学膜的长尺寸卷状体中发生起因于λ/4膜的尺寸变化的扭曲,由于该扭曲,变得也容易发生粘连(膜之间的贴附)、黑带(在周方向上带状的条纹)。如果这样地光学膜的卷绕状态变得不再良好,则为了制造圆偏振片而从长尺寸卷状体将光学膜抽出时,不能确保光学膜的平面性,认为这样的光学膜的平面性的降低在将光学膜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成为对比度不均而显现出。
因此,为了抑制上述的对比度不均,在利用固化层实现λ/4膜的表面保护的同时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λ/4膜的尺寸变化引起的光学膜的卷状变形、由此抑制从卷状体抽出时的光学膜的平面性的降低变得必要。但是,对于这点,目前为止尚无任何研究。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光学膜、具有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和具有该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光学膜在通过固化层实现1/4波长相位差膜的表面保护的同时能够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1/4波长相位差膜的尺寸变化导致的光学膜的卷状变形,由此能够抑制从卷状体抽出时的平面性的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通过制成在作为1/4波长相位差膜的膜基材的一面侧具有至少2层的固化层的构成,适当地设定上述2层的固化层的膜厚的大小关系,从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构成实现。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光学膜是具有作为1/4波长相位差膜的膜基材和位于上述膜基材的一面侧的至少2层的固化层的光学膜,将上述至少2层的固化层中最接近上述膜基材的固化层设为第1固化层,将接着上述第1固化层而接近上述膜基材的固化层设为第2固化层,将上述第1固化层的厚度设为L1(μm),将上述第2固化层的厚度设为L2(μm)时,L1<L2。
发明的效果
通过用多个层构成作为1/4相位差膜的膜基材上的固化层,适当地设定上述多个层中膜基材侧的2层(第1固化层、第2固化层)的膜厚的大小关系,从而通过固化层(特别是第2固化层)实现1/4波长相位差膜的表面保护,同时能够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1/4波长相位差膜的尺寸变化引起的光学膜的卷状变形。其结果即使将光学膜从卷状体抽出时也能够抑制光学膜的平面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概略的构成进行分解而示、同时将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光学膜的构成一并示出的截面图。
图2为表示上述光学膜的另一构成的截面图。
图3为表示上述光学膜的又一构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果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基于附图进行说明,则如下所示。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将数值范围表示为A~B的情况下,规定为在该数值范围中包含下限A和上限B的值。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
本申请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研究了以下的构成的光学膜。即,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是具有作为1/4波长相位差膜(λ/4膜)的膜基材和位于上述膜基材的一面侧的至少2层的固化层的光学膜,将上述至少2层的固化层中最接近上述膜基材的固化层设为第1固化层,将接着上述第1固化层而接近上述膜基材的固化层设为第2固化层,将上述第1固化层的厚度设为L1(μm),将上述第2固化层的厚度设为L2(μm)时,为
L1<L2。
该特征是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各权利要求涉及的发明共同的技术特征。
对上述光学膜的构成产生的效果的显现机制或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推测如下所述。
在作为λ/4膜的膜基材上具有至少2层的固化层的构成中,与最接近膜基材的第1固化层的厚度L1相比,其次接近膜基材的第2固化层的厚度L2更大。由于第2固化层的膜厚厚,因此能够利用该第2固化层实现λ/4膜(膜基材)的表面保护。
另外,由于第1固化层薄,因此通过形成第1固化层的组合物中所含的溶剂浸透到λ/4膜而使机械强度变弱的区域(形成第1固化层的成分与形成λ/4膜的成分混合的混合区域中比较脆弱的区域)也在膜厚方向上变薄。因此,在包含第1固化层和第2固化层的整个固化层中机械强度相对强的区域增大。因此,使高温高湿环境下通过λ/4膜的倾斜拉伸而产生的残留应力被缓和,由此即使λ/4膜要在取向方向(倾斜拉伸方向)上收缩,也能够通过整个固化层来抑制λ/4膜的尺寸变化。其结果,即使在将光学膜卷取成卷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卷状体中的扭曲、该扭曲引起的光学膜的粘连和黑带的产生。即,抑制光学膜的卷状变形成为可能。其结果,将光学膜从卷状体抽出时,能够确保光学膜的平面性。
通过这样确保光学膜的平面性,在整个膜面良好地发挥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因此即使在使用上述光学膜构成圆偏振片,将该圆偏振片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采用偏光太阳镜等的图像观察时的可见性的降低(对比度的降低)。
本实施方式的偏振片为上述的光学膜位于起偏镜的一面侧的构成。根据上述光学膜的构成,即使在将光学膜卷取成卷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卷状体的卷状变形,确保光学膜的平面性。由此,即使将上述光学膜粘贴于起偏镜来构成偏振片(例如圆偏振片),也能够良好地确保偏振片的平面性。其结果,在将上述偏振片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采用偏光太阳镜等的图像观察时的可见性的降低(例如对比度不均)。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为上述偏振片位于显示盒的至少一面侧的构成。通过使用平面性优异的上述偏振片来构成图像显示装置,能够抑制采用偏光太阳镜等观察图像时的可见性的降低(例如对比度不均)。
以下对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具体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像显示装置的构成]
图1为将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概略的构成分解表示的截面图。图像显示装置1例如为液晶显示装置,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后述的偏振片5(特别是后述的光学膜16上)经由填充层31将保护部3贴合而构成。填充层31是由丙烯酸系树脂等光固化性树脂构成的粘接层(空隙填充剂),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偏振片5的整个表面形成。保护部3保护液晶显示面板2的表面,例如由丙烯酸系树脂、玻璃制成的前面板构成。予以说明,可代替前面板而使用触摸面板(静电容量方式、电阻膜方式等)作为保护部3。
液晶显示面板2在用一对基板夹持着液晶层的液晶盒4(显示盒)的两侧分别配置偏振片5·6而构成。偏振片5经由粘合层7粘贴于液晶盒4的一面侧(例如可见侧)。偏振片6经由粘合层8粘贴于液晶盒4的另一面侧(例如背光9侧)。对液晶显示面板2的驱动方式并无特别限定,能够采用IPS(In Plane Switching)方式、TN(Twisted Nematic)方式、VA(Vertical Alignment)方式等各种驱动方式。
偏振片5由透过规定的直线偏振光的起偏镜11、在起偏镜11的保护部3侧依次层叠的膜基材12、第1固化层13和第2固化层14、在起偏镜11的液晶盒4侧层叠的背面保护膜15构成。由膜基材12、第1固化层13和第2固化层14构成在起偏镜11的可见侧的面所形成的作为保护膜的光学膜16。膜基材12由例如纤维素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构成,也称为纤维素酯膜基材。通过在膜基材12上设置固化层(第1固化层13、第2固化层14),能够保护偏振片5的表面。
为了保护偏振片5的背面而设置了背面保护膜15。背面保护膜15可由与膜基材12同样的材料(例如纤维素酯)构成,也可由其他材料构成。另外,背面保护膜15可由具有光学补偿功能的膜(相位差膜)构成,也可由对于透过光几乎不赋予相位差的零相位差膜构成。
偏振片6将透过规定的直线偏振光的起偏镜21、在起偏镜21的液晶盒4侧所配置的表面保护膜22和在起偏镜21的与液晶盒4的相反侧所配置的背面保护膜23层叠而构成。起偏镜21以透过轴与起偏镜11垂直的方式配置(正交尼科耳状态)。为了保护偏振片6的表面和背面而设置了表面保护膜22和背面保护膜23,它们可由与偏振片5的膜基材12同样的材料(例如纤维素酯)构成,也可由其他材料构成。
以下对于上述的偏振片5的可见侧的光学膜16进一步说明。
用水糊将光学膜16的膜基材12与起偏镜11贴合,其膜厚优选为例如5~50μm的范围内。通过将膜基材12薄膜化,能够将光学膜16和偏振片5薄膜化,能够有助于图像显示装置1整体的薄型化。
膜基材12由1/4波长相位差膜(λ/4膜)构成。λ/4膜是对于透过光赋予波长的1/4左右的面内相位差的层,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实施了倾斜拉伸的膜构成。λ/4膜的滞相轴与起偏镜11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交叉角)为30°~60°,由此来自起偏镜11的直线偏振光被λ/4膜(膜基材12)变换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
因此,在观察者戴着偏光太阳镜观察显示图像的情况下,无论起偏镜11的透过轴(与吸收轴垂直)与偏光太阳镜的透过轴怎样偏离,都能够将从偏振片5所射出的光(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中所含的、与偏光太阳镜的透过轴平行的光的成分导入观察者的眼睛中。由此,能够抑制由于观察的角度而难以看到显示图像。另外,即使在观察者没有戴着偏光太阳镜的情况下,由于从偏振片5射出而入射到观察者的眼睛中的是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因此与直线偏振光直接入射到观察者的眼睛中的构成相比,也能够减轻观察者的眼睛的负担。予以说明,为了观察立体图像,替代偏光太阳镜而使用偏光眼镜观察显示图像的情况下,出于与上述相同的理由,也能够抑制由于观察的角度而难以看到显示图像。
在光学膜16中,将膜基材12上的多个固化层中最接近膜基材12的第1固化层13的厚度设为L1(μm),将接着接近膜基材12的第2固化层14的厚度设为L2(μm)时,本实施方式中,为
L1<L2
。通过这样设定L1和L2的大小关系,能够利用第2固化层14实现膜基材12的表面保护,同时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膜基材12的尺寸变化导致的光学膜16的卷状变形。其结果,即使将光学膜16从卷状体抽出时,也能够抑制光学膜16的平面性的降低。其详细的理由如上所述。
第2固化层14包含:具有脂环结构的树脂、和用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的微粒,第1固化层13可包含:与第2固化层14的具有脂环结构的树脂不同的树脂、和用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的微粒。
通过第2固化层14包含具有脂环结构的树脂,实现低透湿的第2固化层14(低透湿层)。在膜基材12上经由第1固化层13形成了该第2固化层14。即,在第2固化层14与膜基材12之间存在着第1固化层13。该第1固化层13包含用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的微粒。上述微粒由于具有吸湿性(吸水性),因此例如将上述光学膜16作为保护膜用水糊贴合于起偏镜11的单面时,即使水糊的水分进入了膜基材12,由于第1固化层13(上述微粒)的吸湿性,该水分也会从膜基材12透到第1固化层13。由此能够抑制膜基材12由于含水而变形(膨胀),能够使如下情形减轻:由于该变形而对第2固化层14赋予拉伸应力,产生由该应力引起的负荷。
另外,通过第1固化层13包含与实现低透湿的第2固化层14的树脂不同的树脂(例如优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即使对在该第1固化层13上所形成的第2固化层14施加了来自外部的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用第1固化层13将该冲击缓和(吸收)。进而,通过使第2固化层14中也含有用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的微粒,能够提高第2固化层14的硬度。予以说明,在第2固化层14中,由于利用具有脂环结构的树脂实现低透湿,因此即使第2固化层14含有具有吸湿性的上述微粒,也能够实现低透湿的第2固化层14。
通过这样制成抑制膜基材12的含水引起的变形、用第1固化层13吸收冲击的构成,在某种程度上确保第2固化层14的硬度,从而即使对第2固化层14施加了外力(例如图像显示装置1的曲面化产生的弯曲应力、来自外部的冲击)的情况下,第2固化层14也变得难以开裂。因此,即使是设置低透湿的第2固化层14的构成,也能够减轻第2固化层14的开裂。
另外,进入了膜基材12的水糊的水分由于透到第1固化层13侧,因此也能够抑制膜基材12的含水引起的尺寸变形和含水引起的相位差变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将光学膜16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1时的对比度的降低,同时在使用了偏光眼镜等的图像观察时减轻膜基材12的相位差变动引起的交调失真。
另外,第2固化层14中所含的树脂(具有脂环结构的树脂)和上述微粒的相容性差。因此,如果在膜基材12上直接设置第2固化层14,则与来自膜基材12的抽出物(例如添加物)反应,上述微粒变得容易凝聚,上述微粒的层变得容易在第2固化层14内分离而形成。如果形成上述微粒的层,则第2固化层14表面处的外光的反射光与上述微粒的层处的外光的反射光干涉,在黑显示时产生不均。
另一方面,如果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膜基材12与第2固化层14之间设置第1固化层13,由于该第1固化层13的存在,在第2固化层14中所含的上述微粒变得难以与来自膜基材12的抽出物反应,上述微粒变得难以凝聚。因此,变得难以形成上述微粒的层,能够减轻起因于上述层的形成的上述的显示不均。
另外,在第1固化层13中不含上述微粒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微粒的有无,在第2固化层14与第1固化层13之间产生折射率差,产生该折射率差引起的光的干涉。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1固化层13中也含有与第2固化层14中所含的微粒相同的微粒,因此能够使第2固化层14与第1固化层13中的折射率差变小,能够减轻起因于上述折射率差的光的干涉。
第1固化层13含有的树脂(与第2固化层14的树脂不同的树脂)优选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如果第1固化层13过于柔软,则即使在其上形成第2固化层14,作为光学膜16的硬度,也难以形成高硬度。通过将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与用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的微粒并用,能够在不损害缓冲性的范围形成比较硬的第1固化层13。因此,通过在包含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的第1固化层13上形成第2固化层14,可容易地提高光学膜16的硬度。
第1固化层13的厚度L1优选为0.5μm以上且3μm以下。在L1为上述范围的情况下,能够确保第2固化层14的硬度,同时确实地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膜基材12的尺寸变化。
顺便提及,如果L1不到0.5μm,则第1固化层13过薄,变得容易引起固化不良。如果在第1固化层13中产生固化不良,则在其上形成了第2固化层14时,来自第1固化层13的抽出物在第2固化层14凝聚,第2固化层14变得难以发挥规定的硬度。另一方面,如果L1超过3μm,则第1固化层13过度变厚,形成第1固化层13的组合物中所含的溶剂浸透至膜基材12,机械强度变弱的区域在膜厚方向上变厚,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膜基材12的尺寸变化变得困难。
上述的光学膜16也可用于偏振片以外的用途。这种情况下,第1固化层13和第2固化层14可设置于膜基材12的两面。另外,也可将2个偏振片5配置于液晶盒4的两侧而构成图像显示装置1。
图2为表示光学膜16的另一构成的截面图。光学膜16相对于第2固化层14,在第1固化层13的相反侧的表面可具有作为功能性层的抗静电层17。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在膜基材12的一面侧可形成3层以上的固化层,进而可在最表面的固化层上形成上述的抗静电层17。
另外,图3为表示光学膜16的又一构成的截面图。光学膜16可在膜基材12的一面侧(第2固化层上)和另一面侧这两者具有抗静电层17,虽然没有图示,但也可只在膜基材12的与第1固化层13的相反侧的面具有抗静电层17。
这样,通过光学膜16在膜基材12的至少一面侧还具有抗静电层17,防止膜的带电,能够抑制膜卷取时的粘连,能够进一步抑制光学膜16的卷状变形。另外,由于能够对光学膜16赋予抗静电功能,因此例如将上述光学膜16应用于表面容易带电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偏振片(例如在图像显示装置1上作为保护部3设置触摸面板的构成中该图像显示装置1中的触摸面板侧的偏振片5)变得非常有效。
[光学膜]
以下对光学膜16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第2固化层>
本实施方式的第2固化层含有具有脂环结构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以下也简单地记载为固化性树脂)。作为脂环结构,具体地,可列举出降冰片基、三环癸基、四环十二烷基、五环十五烷基、金刚烷基、双金刚烷基(ジアマンタニル)等。
所谓活性能量线,定义为能够使产生活性种的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分解而产生活性种的能量线。作为这样的活性能量线,可列举出可见光、紫外线(UV)、电子束(EB)、红外线、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光能量线。不过,从具有一定的能量水平、固化速度快、并且照射装置比较便宜且为小型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紫外线。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优选具有烯属不饱和双键。作为烯属不饱和双键基,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烯丙基等聚合性官能团,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酰基和-C(O)OCH=CH2。
具有脂环结构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优选通过脂环结构的烃基与具有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基团经由连接基结合而构成。作为连接基,可列举出单键、亚烷基、酰氨基、氨基甲酰基、酯基、氧羰基、醚基等或将它们组合而成的基团。具体地,通过具有脂环结构的二醇、三醇等多元醇与具有(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烯丙基等的羧酸、羧酸衍生物、环氧衍生物、异氰酸酯衍生物化合物等的一段或二阶段的反应,能够容易地合成。
以下用下述通式(I)~(VII)表示具有脂环结构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的具体的化合物,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1]
通式(I)
(式中,R1为氢原子或碳数1~3的烷基,R2为碳数1~5的亚烷基或亚烷氧基,R3为氢原子或碳数1~3的烷基,n为1或2的整数。)
[化2]
通式(II)
(式中,R1、R3和n为与上述通式(I)相同的含义。)
通式(I)和通式(II)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3的烷基,优选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R2表示碳数1~5的亚烷基或亚烷氧基,优选表示亚甲基、亚乙基、亚甲氧基、亚乙氧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3的烷基,优选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
以下示出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优选的具体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3]
A-1
A-2
A-3
以下示出由通式(II)表示的化合物的优选的具体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4]
A-4
A-5
A-6
作为由上述通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市售品,例如能够列举出NK ESTER A-DCP(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5]
通式(III)
通式(III)中,L和L’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以上的连接基,不同时成为二价。n表示1~3的整数。
[化6]
通式(IV)
通式(IV)中,L和L’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以上的连接基,不同时成为二价。n表示1~2的整数。
[化7]
通式(V)
通式(V)中,L和L’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以上的连接基,不同时成为二价。n表示1~2的整数。
[化8]
通式(VI)
通式(VI)中,L、L’和L”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以上的连接基。
[化9]
通式(VII)
通式(VII)中,L和L’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以上的连接基,不同时成为二价。
以下示出由上述通式(III)~(VII)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10]
A-7
A-8
A-9
A-10
[化11]
A-11
A-12
A-13
[化12]
A-14
A-15
A-16
第2固化层优选含有30质量%以上的具有脂环结构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
(光聚合引发剂)
为了促进活性射线固化树脂的固化,第2固化层优选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用质量比表示,优选为成为光聚合引发剂:活性射线固化树脂=20:100~0.01:100的含量。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具体地,能够列举出烷基苯基酮系、苯乙酮、二苯甲酮、羟基二苯甲酮、米蚩酮、α-戊基肟酯(α-アミロキシムエステル)、噻吨酮等和它们的衍生物,并不特别地限定于这些。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出BASF日本(株)制造的イルガキュア184、イルガキュア907、イルガキュア651等作为优选的例示。
(微粒)
第2固化层可含有微粒。作为微粒,并无特别限制,可列举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五氧化锑等,优选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微粒可以是内部具有空洞的中空粒子。其中,用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而成的微粒给予固化层以适度的硬度,发挥良好的机械特性,因此特别优选。对于含量,优选成为微粒:活性射线固化树脂=0.1:100~400:100的含量。
(聚合物硅烷偶联剂)
所谓聚合物硅烷偶联剂,是指聚合性单体与硅烷偶联剂(反应性硅烷化合物)的反应物。这样的聚合物硅烷偶联剂例如能够按照日本特开平11-116240号公报中公开的聚合性单体与反应性硅烷化合物的反应物的制法得到。
作为聚合性单体,具体地,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甲基)丙烯酸三氟甲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三氟甲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乙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乙基-2-全氟丁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全氟甲酯、(甲基)丙烯酸二全氟甲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甲基-2-全氟乙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己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癸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十六烷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系单体;苯乙烯、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α-メチルシチレン)、氯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及其盐等苯乙烯系单体;全氟乙烯、全氟丙烯、偏氟乙烯等含氟乙烯基单体;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有硅的乙烯基系单体;马来酸酐、马来酸、马来酸的单烷基酯和二烷基酯;富马酸、富马酸的单烷基酯和二烷基酯;马来酰亚胺、甲基马来酰亚胺、乙基马来酰亚胺、丙基马来酰亚胺、丁基马来酰亚胺、己基马来酰亚胺、辛基马来酰亚胺、十二烷基马来酰亚胺、硬脂基马来酰亚胺、苯基马来酰亚胺、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含有腈基的乙烯基系单体;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有酰氨基的乙烯基系单体;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新戊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肉桂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类;乙烯、丙烯等烯烃类;丁二烯、异戊二烯等共轭二烯类;氯乙烯、偏氯乙烯、烯丙基氯、烯丙醇、丙烯酸系树脂单体类;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丙烯酸正十八烷基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反应性硅烷化合物,优选使用由下述式(1)表示的有机硅化合物。
X-R-Si(OR)3 (1)
(式中,R表示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中的碳数1~10的有机基团。X为选自(甲基)丙烯酰基、环氧基(缩水甘油氧基)、尿烷基、氨基、氟基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官能团。)
作为由式(1)表示的有机硅化合物,具体地,可列举出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3,3,3-三氟丙基二甲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β-缩水甘油氧基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脲基异丙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全氟辛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全氟辛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全氟辛基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使聚合性单体与反应性硅烷化合物反应,制备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具体地,能够制备通过相对于聚合性单体100重量份以0.5~20重量份、进而1~10重量份的范围混合了反应性硅烷化合物的有机溶剂溶液,在其中添加聚合引发剂,进行加热而得到。
(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微粒的制备方法)
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微粒具体地能够通过在微粒的有机溶剂分散液中加入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在碱存在下用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将微粒被覆而制备。在能够确保光学膜中使用时的光学特性的方面,优选得到的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微粒的平均粒径的范围为5~500nm,更优选为10~200nm。
第2固化层中的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微粒的含量用固体成分计,从确保第2固化层的膜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5~80质量份,更优选为1~60质量份。
(导电剂)
在第2固化层中,为了赋予抗静电性,可含有导电剂。作为优选的导电剂,可列举出金属氧化物粒子或π共轭系导电性聚合物。另外,离子液体也优选用作导电性化合物。另外,也可使第2固化层中不含导电剂,而在第2固化层上形成抗静电层。应予说明,关于抗静电层的详细情况将后述。
(添加剂)
在第2固化层中,从使涂布性变得良好的观点出发,可含有氟-硅氧烷接枝化合物、氟系化合物、有机硅系化合物、HLB值为3~18的化合物。通过调整这些添加剂的种类、添加量,容易控制亲水性。所谓HLB值,是Hydrophile-Lipophile-Balance,即亲水性-亲油性的平衡值,是表示化合物的亲水性或亲油性的大小的值。HLB值越小,则亲油性越高,值越大,则亲水性越升高。另外,HLB值能够根据以下的计算式求出。
HLB=7+11.7Log(Mw/Mo)
式中,Mw表示亲水基的分子量,Mo表示亲油基的分子量,为Mw+Mo=M(化合物的分子量)。或者根据格里芬法,可列举出HLB值=20×亲水部的化学式量的总和/分子量(J.Soc.Cosmetic Chem.,5(1954),294)等。
以下列举出HLB值为3~18的化合物的具体的化合物,但并不限定于此。()内表示HLB值。花王株式会社制造:エマルゲン102KG(6.3)、エマルゲン103(8.1)、エマルゲン104P(9.6)、エマルゲン105(9.7)、エマルゲン106(10.5)、エマルゲン108(12.1)、エマルゲン109P(13.6)、エマルゲン120(15.3)、エマルゲン123P(16.9)、エマルゲン147(16.3)、エマルゲン210P(10.7)、エマルゲン220(14.2)、エマルゲン306P(9.4)、エマルゲン320P(13.9)、エマルゲン404(8.8)、エマルゲン408(10.0)、エマルゲン409PV(12.0)、エマルゲン420(13.6)、エマルゲン430(16.2)、エマルゲン705(10.5)、エマルゲン707(12.1)、エマルゲン709(13.3)、エマルゲン1108(13.5)、エマルゲン1118S-70(16.4)、エマルゲン1135S-70(17.9)、エマルゲン2020G-HA(13.0)、エマルゲン2025G(15.7)、エマルゲンLS-106(12.5)、エマルゲンLS-110(13.4)、エマルゲンLS-114(14.0)、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サーフィノール104E(4)、サーフィノール104H(4)、サーフィノール104A(4)、サーフィノール104BC(4)、サーフィノール104DPM(4)、サーフィノール104PA(4)、サーフィノール104PG-50(4)、サーフィノール104S(4)、サーフィノール420(4)、サーフィノール440(8)、サーフィノール465(13)、サーフィノール485(17)、サーフィノールSE(6)、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X-22-4272(7)、X-22-6266(8)。
所谓氟-硅氧烷接枝化合物,是指至少在氟系树脂中使硅氧烷和/或含有有机硅氧烷单体的聚硅氧烷和/或有机聚硅氧烷接枝化而得到的共聚物的化合物。这样的氟-硅氧烷接枝化合物能够采用后述的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方法制备。或者,作为市售品,能够列举出富士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ZX-022H、ZX-007C、ZX-049、ZX-047-D等。
作为氟系化合物,能够列举出DIC株式会社制造的メガファックシリーズ系列(F-477、F-487、F-569等)、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オプツールDSX、オプツールDAC等。
作为有机硅系化合物,能够列举出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KF-351、KF-352、KF-353、KF-354L、KF-355A、KF-615A、KF-945、KF-618、KF-6011、KF-6015、KF-6004、毕克化学日本株式会社制造:BYK-UV3576、BYK-UV3535、BYK-UV3510、BYK-UV3505、BYK-UV3500、BYK-UV3510等。相对于第2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优选以0.005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的范围添加这些成分。就这些成分而言,只要总添加剂量为0.005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则可添加2种以上。
(紫外线吸收剂)
第2固化层可含有后述的纤维素酯膜中说明的紫外线吸收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用质量比表示,优选是成为紫外线吸收剂:固化性树脂=0.01:100~20:100的含量。
(溶剂)
第2固化层优选通过将上述的形成第2固化层的成分用溶剂稀释而制成第2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采用以下的方法将其在第1固化层上涂布,进行干燥、固化而设置。
作为溶剂,优选酮(甲乙酮、丙酮等)和/或醋酸酯(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醇(乙醇、甲醇、正丙醇、异丙醇)、丙二醇单甲基醚、环己酮、甲基异丁基酮等。就第2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涂布量而言,湿膜厚成为0.1~80μm的量是适当的,优选地,是湿膜厚成为0.5~30μm的量。另外,作为干膜厚,为平均膜厚0.01~20μm的范围,优选为1~15μm的范围。更优选为2~12μm的范围。
第2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涂布方法能够使用照相凹版涂布机、浸涂机、反转涂布机、线棒涂布机、口模式涂布机、喷墨法等公知的方法。
(第2固化层的形成方法)
在后述的第1固化层上涂布了第2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后,进行干燥、固化(照射活性射线(也称为UV固化处理)),进而,根据需要,在UV固化后可进行加热处理。UV固化后的加热处理温度优选60℃以上,更优选为100℃以上,特别优选为120℃以上。通过在这样的高温下进行UV固化后的加热处理,能够得到膜强度优异的第2固化层。
一般地,就干燥工艺而言,如果开始干燥,已知干燥速度从一定的状态慢慢地变化到减少的状态。将干燥速度一定的区间称为恒率干燥区间,将干燥速度减少的区间称为减率干燥区间。
干燥优选在上述干燥区间的温度为30℃以上进行。更优选地,上述干燥区间的温度为50℃以上。
作为UV固化处理的光源,只要是产生紫外线的光源,则能够不受限制地使用。例如,能够使用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碳弧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等。
照射条件因各个灯而异,活性射线的照射量通常为50~1000mJ/cm2的范围,优选为50~300mJ/cm2的范围。另外,在UV固化处理中,为了防止氧导致的反应阻碍,也能够进行氧除去(例如氮吹扫等采用非活性气体的置换)。通过调整氧浓度的除去量,能够控制表面的固化状态。
照射活性射线时,优选边在膜的搬运方向上赋予张力边进行,更优选也边在宽度方向上赋予张力边进行。赋予的张力优选30~300N/m。对赋予张力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在背辊上在搬运方向上赋予张力,也可用拉幅机在宽度方向或双轴方向上赋予张力。由此能够得到平面性更为优异的膜。
<第1固化层>
第1固化层含有与第2固化层中所含的树脂不同的树脂。作为第1固化层的树脂,优选含有丙烯酸系材料。作为丙烯酸系材料,能够使用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这样的单官能或多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由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和(甲基)丙烯酸的羟基酯等合成的多官能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另外,除了这些以外,能够使用具有丙烯酸酯系的官能团的聚醚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聚硫醇多烯树脂等。
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这两者,“(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这两者,“(甲基)丙烯酰基”表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这两者。例如,“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表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和“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这两者。
作为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酰基吗啉、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乙基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磷酸(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磷酸(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壬基酚(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壬基酚(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壬基酚(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二甘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基丙基邻苯二甲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氢邻苯二甲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氢邻苯二甲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六氢氢邻苯二甲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四氢氢邻苯二甲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八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八氟丙酯、由2-金刚烷和金刚烷二醇衍生的1元的具有单(甲基)丙烯酸酯的丙烯酸金刚烷酯等金刚烷衍生物单(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2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新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3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3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六(甲基)丙烯酸酯等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将这些(甲基)丙烯酸酯的一部分用烷基、ε-己内酯取代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
特别地,优选使用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酯系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树脂、紫外线固化型聚酯丙烯酸酯系树脂、紫外线固化型环氧丙烯酸酯系树脂、紫外线固化型多元醇丙烯酸酯系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环氧树脂等,特别优选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酯系树脂。
作为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酯系树脂,优选多官能丙烯酸酯。作为该多官能丙烯酸酯,优选选自季戊四醇多官能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多官能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二季戊四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中。
其中,多官能丙烯酸酯为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作为多官能丙烯酸酯的单体,例如可列举出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甘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五甘油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四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甘油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五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酸性丙烯酸酯等。另外,可使用单官能丙烯酸酯。作为单官能丙烯酸酯,可列举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丙烯酸异硬脂酯、丙烯酸苄酯、乙基卡必醇丙烯酸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四氢糠酯、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环己酯等。这样的丙烯酸酯能够由日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等得到。
在丙烯酸系材料中,出于能够设计所期望的分子量、分子结构,可使第1固化层具有适度的硬度并且容易地获得所形成的第1固化层的物性的平衡的理由,能够优选使用多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通过使多元醇、多元异氰酸酯和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反应而得到。
作为在第1固化层的形成中使用的第1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中所含的溶剂,优选使膜基材溶解或溶胀的溶剂。通过溶剂使膜基材溶解或溶胀,第1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变得容易从膜基材的表面浸透到内部,能够提高膜基材与第1固化层的密合性。
另外,在膜基材的表层附近形成膜基材的树脂成分与第1固化层的树脂成分混在一起的层,通过该层的作用,能够使膜基材与第1固化层的折射率倾斜,能够防止干涉不均的发生。
作为膜基材,使用了后述的纤维素酯系树脂的情况下,作为使膜基材表面溶解或溶胀的溶剂,例如可列举出二丁基醚、二甲氧基甲烷、二甲氧基乙烷、二乙氧基乙烷、环氧丙烷、1,4-二噁烷、1,3-二氧戊环、1,3,5-三噁烷、四氢呋喃、茴香醚和苯乙醚等醚类、以及丙酮、甲乙酮、二乙基酮、二丙基酮、二异丁基酮、环戊酮、环己酮、甲基环己酮和甲基环己酮等酮类、以及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正戊酯、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醋酸正戊酯和γ-丁内酯等酯类、以及甲基溶纤剂、溶纤剂、丁基溶纤剂、溶纤剂乙酸酯等溶纤剂类,能够将它们单独地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优选使用醋酸甲酯、醋酸乙酯、甲乙酮、乙酰丙酮、丙酮和环己酮中的至少1种。
第1固化层优选包含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列举出2,2-乙氧基苯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联苯甲酰、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对-氯二苯甲酮、对-甲氧基二苯甲酮、米蚩酮、苯乙酮、2-氯噻吨酮等。可将它们单独地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一起使用。
第1固化层优选包含光增感剂。作为光增感剂,能够列举出三乙胺、三乙醇胺、2-二甲基氨基乙醇等叔胺、三苯基膦等烷基膦系、β-硫二甘醇等硫醚系,也能够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者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第1固化层优选包含流平剂。在流平剂中,最优选使用丙烯酸系流平剂。通过使用流平剂,能够防止第1固化层形成时可产生的、膜厚不均、涂液排斥等缺陷。另外,通过使用丙烯酸系流平剂,与使用了氟系、有机硅系的流平剂的情形相比,能够防止在第1固化层上将第2固化层层叠时的再涂性、第1固化层与第2固化层的密合性的劣化。
另外,可在第1固化层中添加季铵阳离子、导电性金属微粒等而对第1固化层赋予导电性。
作为第1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涂布方法,能够采用浸涂法、旋涂法、流涂法、喷涂法、辊涂法、凹印辊涂布法、气刀涂布法、刮棒涂布法、线棒涂布法、刮刀涂布法、反转涂布法、传递辊涂布法、微凹版涂布法、舔涂法、流延涂布法、缝孔涂布法、压延涂布法、口模式涂布法等。其中特别是形成均一的薄膜层的情况下,优选微凹版涂布法,另外,必须形成厚膜层的情况下,优选口模式涂布法。
第1固化层含有与第2固化层含有的微粒相同的微粒,即,用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的微粒。此时,第2固化层中所含的上述微粒的含量a与第1固化层中所含的上述微粒的含量b之比a/b可以为1,优选为2以上且10以下。其原因如上所述。
此外,第1固化层除了上述微粒以外,可包含与第2固化层同样的添加物。另外,第1固化层能够采用与第2固化层的形成方法同样的方法在膜基材上形成。
<背涂层>
可在光学膜的设置了固化层(第1固化层、第2固化层)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设置背涂层。背涂层采用涂布、CVD等、为了矫正因设置固化层、其他层而产生的卷曲而设置。即,通过使其具有要使设置了背涂层的面为内侧而蜷曲的性质,能够使卷曲的程度平衡。予以说明,背涂层也优选兼作防粘连层而涂设,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其具有防粘连功能,优选在背涂层涂布组合物中添加微粒。
作为在背涂层中添加的微粒,作为无机化合物的例子,能够列举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碳酸钙、碳酸钙、滑石、粘土、烧成高岭土、烧成硅酸钙、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锌、ITO、水合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镁和磷酸钙。从雾度降低的方面出发,优选微粒含有硅,特别优选二氧化硅。这些微粒例如以アエロジルR972、R972V、R974、R812、200、200V、300、R202、OX50、TT600(以上为日本アエロジル(株)制造)的商品名市售,能够使用。氧化锆的微粒例如以アエロジルR976和R811(以上为日本アエロジル(株)制造)的商品名市售,能够使用。作为聚合物微粒的例子,能够列举出有机硅树脂、氟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优选有机硅树脂,特别优选具有三维的网状结构的有机硅树脂,例如以トスパール103、105、108、120、145、3120和240(以上为东芝シリコーン(株)制造)的商品名市售,能够使用。
这些中,由于アエロジル200V、アエロジルR972V在将雾度保持得低的同时防粘连效果大,因此特别优选使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光学膜的背面侧的动摩擦系数优选为0.9以下,特别优选为0.1~0.9。
相对于粘结剂,优选含有0.1~50质量%的在背涂层中所含的微粒,更优选含有0.1~10质量%。设置了背涂层时的雾度的增加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特别优选为0.0~0.1%。
背涂层具体地优选通过将包含使透明树脂膜(膜基材)溶解的溶剂或使其溶胀的溶剂的组合物涂布而形成。作为使用的溶剂,也有时在使其溶解的溶剂和/或使其溶胀的溶剂的混合物以外还包含不使其溶解的溶剂,只要使用根据透明树脂膜的卷曲程度、树脂的种类以适当的比例将它们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和涂布量形成即可。
在想要增强防卷曲功能的情况下,对于采用的溶剂组成,将使其溶解的溶剂和/或使其溶胀的溶剂的混合比率变大、将不使其溶解的溶剂的比率变小是有效的。该混合比率优选为(使其溶解的溶剂和/或使其溶胀的溶剂):(不使其溶解的溶剂)=10:0~0.3:9.7。作为这样的混合组合物中所含的、使透明树脂膜溶解或溶胀的溶剂,例如有二噁烷、丙酮、甲乙酮、N,N-二甲基甲酰胺、醋酸甲酯、醋酸乙酯、环己烷、双丙酮醇、1,3-二氧戊环、N-甲基吡咯烷酮、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碳酸亚丙酯、环戊酮、3-戊酮、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乳酸乙酯、双(2-甲氧基乙基)醚、醋酸2-甲氧基乙酯、丙二醇二甲基醚、三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氯乙烷、三氯乙烷、氯仿等。作为不使其溶解的溶剂,例如有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丙二醇单甲基醚、或烃类(甲苯、二甲苯、环己醇)等。
优选使用照相凹版涂布机、浸涂机、反转涂布机、线棒涂布机、口模式涂布机等将这些涂布组合物以湿膜厚1~100μm涂布于透明树脂膜的表面,特别优选为5~30μm。背涂层可含有树脂作为粘结剂。作为用作背涂层的粘结剂的树脂,例如能够列举出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醋酸乙烯酯与乙烯醇的共聚物、部分水解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氯化聚氯乙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乙烯基系聚合物或共聚物、硝基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优选乙酰基取代度1.8~2.3、丙酰基取代度0.1~1.0)、二乙酰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树脂等纤维素衍生物、马来酸和/或丙烯酸的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系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酯聚氨酯树脂、聚醚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醚树脂、聚酰胺树脂、氨基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树脂、丁二烯-丙烯腈树脂等橡胶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氟系树脂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如,作为丙烯酸系树脂,アクリペットMD、VH、MF、V(三菱レイヨン(株)制造)、ハイパールM-4003、M-4005、M-4006、M-4202、M-5000、M-5001、M-4501(根上工业株式会社制造)、ダイヤナールBR-50、BR-52、BR-53、BR-60、BR-64、BR-73、BR-75、BR-77、BR-79、BR-80、BR-82、BR-83、BR-85、BR-87、BR-88、BR-90、BR-93、BR-95、BR-100、BR-101、BR-102、BR-105、BR-106、BR-107、BR-108、BR-112、BR-113、BR-115、BR-116、BR-117、BR-118等(三菱レイヨン(株)制造)的以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为原料制造的各种均聚物以及共聚物等已市售,也能够适当地从其中选择优选的产品。优选为二乙酰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这样的纤维素系树脂层。
就涂设背涂层的顺序而言,可以是涂设光学膜的与背涂层相反侧的固化层之前也可以是之后,在背涂层兼具防粘连层的情况下优选先涂设。或者也能够在固化层的涂设的前后分为2次以上涂布背涂层。
<光学膜特性>
(表面形状)
固化层(第1固化层、第2固化层)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JIS B0601:2001)优选2~100n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2~20nm的范围内。通过规定为上述范围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可见性、透明性优异。算术平均粗糙度Ra是按照JIS B0601:2001采用光学干涉式表面粗糙度计(ZYGO公司制造、NewView)测定的值。
(雾度)
从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时的可见性出发,光学膜的雾度优选为0.05%~10%的范围内。雾度能够按照JIS K7105和JIS K7136测定。
(硬度)
对于光学膜的硬度,优选作为硬度的指标的铅笔硬度为HB以上。如果铅笔硬度为HB以上,则在偏振片化工序中难以划伤。铅笔硬度通过将制作的光学膜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条件下调湿2小时以上后在加重500g条件下使用JIS S 6006规定的试验用铅笔、按照JIS K5400规定的铅笔硬度评价方法进行测定而得到。
<膜基材>
作为构成光学膜的膜基材的树脂,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赛璐玢、纤维素系树脂或它们的衍生物、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乙烯醇、间同立构聚苯乙烯、聚碳酸酯、降冰片烯树脂、聚甲基戊烯、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砜、聚砜类、聚醚酮酰亚胺、聚酰胺、氟树脂、尼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系或聚芳酯类、氨基甲酸酯改性丙烯酸系、ARTON(商品名、JSR公司制造)或APEL(商品名、三井化学公司制造)这样的环烯烃系树脂等。优选地,膜基材以纤维素系树脂、特别是纤维素酯作为主成分。例如,作为膜基材,可列举出二乙酸纤维素膜、三乙酸纤维素膜、乙酸丙酸纤维素膜、乙酸丁酸纤维素膜。
作为纤维素酯膜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出Konica Minolta Tack KC8UX、KC4UX、KC8UY、KC4UY、KC6UA、KC4UA、KC2UA、KC4UE和KC4UZ(以上由柯尼卡美能达(株)制造)。纤维素酯膜的折射率优选为1.45~1.55。折射率能够按照JIS K7142-2008测定。
(纤维素系树脂)
纤维素系树脂(纤维素酯、纤维素酯树脂)优选为纤维素的低级脂肪酸酯。所谓低级脂肪酸,意味着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脂肪酸。作为纤维素的低级脂肪酸酯,例如能够使用乙酸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丁酸纤维素等、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等混合脂肪酸酯。特别优选使用的纤维素的低级脂肪酸酯为二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这些纤维素酯能够单独或混合使用。
二乙酸纤维素优选使用平均乙酰化度(结合醋酸量)51.0%~56.0%的二乙酸纤维素。作为市售品,可列举出(株)大赛璐制造的L20、L30、L40、L50、伊士曼化工日本(株)制造的Ca398-3、Ca398-6、Ca398-10、Ca398-30、Ca394-60S。
三乙酸纤维素优选使用平均乙酰化度(结合醋酸量)54.0~62.5%的三乙酸纤维素,更优选为平均乙酰化度为58.0~62.5%的三乙酸纤维素。
三乙酸纤维素优选含有三乙酸纤维素A和三乙酸纤维素B。三乙酸纤维素A是数均分子量(Mn)为125000以上且不到155000、重均分子量(Mw)为265000以上且不到310000、Mw/Mn为1.9~2.1的三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B是乙酰基取代度为2.75~2.90、Mn为155000以上且不到180000、Mw为290000以上且不到360000、Mw/Mn为1.8~2.0的三乙酸纤维素。
乙酸丙酸纤维素具有碳原子数2~4的酰基作为取代基,将乙酰基的取代度设为X、将丙酰基或丁酰基的取代度设为Y时,优选同时满足下述式(I)和(II)。
式(I)2.6≤X+Y≤3.0
式(II)0≤X≤2.5
特别优选为1.9≤X≤2.5、0.1≤Y≤0.9。
就上述酰基的取代度的测定方法而言,能够按照ASTM-D817-96进行测定。纤维素酯的数均分子量(Mn)和分子量分布(Mw)能够使用高速液相色谱测定。测定条件如下所述。
溶剂:二氯甲烷
柱:Shodex K806、K805、K803G(将3根昭和电工(株)制连接使用)
柱温度:25℃
试样浓度:0.1质量%
检测器:RI Model 504(GL Sciences Inc.制造)
泵:L6000(日立制作所(株)制造)
流量:1.0ml/min
校正曲线:使用了采用标准聚苯乙烯STK标准聚苯乙烯(东曹(株)制造)Mw=1000000~500的13个样品得到的校正曲线。就13个样品而言,优选大致等间隔地使用。
(热塑性丙烯酸系树脂)
膜基材可在纤维素酯树脂中并用热塑性丙烯酸系树脂而构成。在并用的情况下,热塑性丙烯酸系树脂与纤维素酯树脂的含有质量比优选为热塑性丙烯酸系树脂:纤维素酯树脂=95:5~50:50。
在丙烯酸系树脂中也包含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丙烯酸系树脂,并无特别限制,优选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50~99质量%和可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单元1~50质量%组成。作为可共聚的其他单体,可列举出烷基数的碳数为2~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烷基数的碳数为1~18的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α,β-不饱和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等含有不饱和基团的二元羧酸、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α,β-不饱和腈、马来酸酐、马来酰亚胺、N-取代马来酰亚胺、戊二酸酐等,这些可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并用。
这些中,从共聚物的耐热分解性、流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特别优选使用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另外,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80000~500000,更优选为110000~500000的范围内。
丙烯酸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能够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作为丙烯酸系树脂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出デルペット60N、80N(旭化成化学(株)制造)、ダイヤナールBR52、BR80、BR83、BR85、BR88(三菱レイヨン(株)制造)、KT75(电气化学工业(株)制造)等。丙烯酸系树脂也能够将2种以上并用。
(λ/4膜)
作为膜基材,可使用λ/4膜。通过使用λ/4膜,在将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组装到图像显示装置中的情况下,不仅可见性优异,而且交调失真也优异,从这点出发优选。
所谓λ/4膜,是指对于规定的光的波长(通常可见光区域)、膜的面内相位差成为约1/4的膜(1/4波长相位差膜)。为了在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内获得大致完全的圆偏振光,λ/4膜优选为在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内具有大致波长的1/4的相位差的宽频带λ/4膜。
λ/4膜优选用波长550nm测定的面内延迟值Ro(550)在60nm以上且220nm以下的范围内,更优选为80nm以上且200nm以下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90nm以上且190nm以下的范围。应予说明,面内延迟值Ro用以下的式子表示。
Ro=(nx-ny)×d
式中,nx、ny为23℃55%RH、波长550nm下的折射率中在膜的面内最大的折射率(也称为滞相轴方向的折射率)和在膜面内与滞相轴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d为膜的厚度(nm)。Ro能够使用自动双折射率计KOBRA-21ADH(王子计测机器(株)制造)、在23℃、55%RH的环境下通过各波长下的双折射率测定算出。
进而,为了作为λ/4膜有效地发挥功能,优选同时满足Ro(590)-Ro(450)≥2nm的关系,更优选为Ro(590)-Ro(450)≥5nm,进一步优选为Ro(590)-Ro(450)≥10nm。应予说明,Ro(A)是指波长Anm处测定的面内延迟值。
如果以λ/4膜的滞相轴与后述的起偏镜的透过轴的角度基本上成为45°的方式进行层叠,则得到圆偏振片。所谓基本上为45°,意味着为30°~60°的范围,更优选为40°~50°的范围。λ/4膜的面内的滞相轴与起偏镜的透过轴的角度优选为41~49°,更优选为42~48°,进一步优选为43~47°,更进一步优选为44~46°。
作为λ/4膜,只要是光学上透明的树脂,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环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乳酸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上述的纤维素系树脂等。其中,从耐化学品性的观点出发,λ/4膜优选为纤维素系树脂或聚碳酸酯系树脂。另外,从耐热性的观点出发,λ/4膜优选为纤维素系树脂。
(延迟调整剂)
λ/4的延迟调整能够通过在上述的膜基材中添加以下的延迟调整剂而进行。作为延迟调整剂,能够使用欧州专利911,656A2号说明书中记载的、具有二个以上的芳香族环的芳香族化合物。
另外,可将2种以上的芳香族化合物并用。在该芳香族化合物的芳香族环中,除了芳香族烃环以外,还包含芳香族性杂环。特别优选为芳香族性杂环,芳香族性杂环一般为不饱和杂环。其中特别优选1,3,5-三嗪环。
(微粒)
在膜基材中,为了提高处理性,优选含有例如丙烯酸系粒子、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烧成硅酸钙、水合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镁、磷酸钙等的无机微粒、交联高分子等消光剂。另外,对丙烯酸系粒子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多层结构丙烯酸系粒状复合体。这些中,从能够使膜基材的雾度变小的方面出发,优选二氧化硅。作为微粒的1次平均粒径,优选20nm以下,更优选为5~16n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5~12nm的范围内。
(酯化合物)
从环境变化中的尺寸稳定性的观点出发,膜基材优选含有由下述通式(X)表示的酯化合物或糖酯。首先对由通式(X)表示的酯化合物进行说明。
通式(X)B-(G-A)n-G-B
(式中,B表示羟基或羧酸残基,G表示碳数2~12的亚烷基二醇残基或碳数6~12的芳基二酚残基或碳数为4~12的氧亚烷基二醇残基,A表示碳数4~12的亚烷基二羧酸残基或碳数6~12的芳基二羧酸残基。n表示1以上的整数。)
通式(X)中,作为碳数2~12的亚烷基二醇成分,有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2-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3,3-二羟甲基戊烷)、2-正-丁基-2-乙基-1,3-丙二醇(3,3-二羟甲基庚烷)、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2-十八烷二醇等,将这些二醇作为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特别是碳数2~12的亚烷基二醇与乙酸纤维素的相容性优异,因此特别优选。作为碳数6~12的芳基二酚成分,例如有氢醌、间苯二酚、双酚A、双酚F、联苯酚(ビスフェニル)等,这些二酚能够作为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另外,作为碳数4~12的氧亚烷基二醇成分,例如有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等,能够将这些二醇作为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作为碳数4~12的亚烷基二羧酸成分,例如有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戊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等,将这些各自使用1种或者作为2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作为碳数6~12的亚芳基二羧酸成分,有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5-萘二甲酸、1,4-萘二甲酸等。以下示出由通式(X)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化合物X-1~化合物X-17),但并不限定于此。
[化13]
[化14]
[化15]
(糖酯化合物)
接下来对糖酯化合物进行说明。作为糖酯化合物,是纤维素酯以外的酯,是将下述单糖、二糖、三糖或寡聚糖等糖的OH基的全部或一部分酯化而成的化合物。作为糖,例如能够列举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木糖、阿戊糖、乳糖、蔗糖、蔗果四糖、1F-果糖基蔗果四糖、水苏糖、麦芽糖醇、乳糖醇、乳果糖、纤维素二糖、麦芽糖、纤维素三糖、麦芽三糖、蜜三糖和蔗果三糖。此外,也可列举出龙胆二糖、龙胆三糖、龙胆四糖、木三糖、半乳糖基蔗糖等。这些化合物中,特别优选具有呋喃糖结构和/或吡喃糖结构的化合物。这些中,优选蔗糖、蔗果三糖、蔗果四糖、1F-果糖基蔗果四糖、水苏糖等,更优选为蔗糖。另外,作为寡聚糖,麦芽寡糖、异麦芽寡糖、果寡糖、半乳寡糖、木寡糖也能够优选地使用。
用于对糖进行酯化的单羧酸并无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公知的脂肪族单羧酸、脂环族单羧酸、芳香族单羧酸等。使用的羧酸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混合。作为优选的脂肪族单羧酸,能够列举出醋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2-乙基己烷羧酸、十一烷酸、月桂酸、十三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十九烷酸、花生酸、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二十六烷酸、二十七烷酸、二十九烷酸、三十烷酸、三十二烷酸等饱和脂肪酸、十一碳烯酸、油酸、山梨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等。作为优选的脂环族单羧酸的例子,能够列举出环戊烷羧酸、环己烷羧酸、环辛烷羧酸或它们的衍生物。作为优选的芳香族单羧酸的例子,能够列举出苯甲酸、在苯甲酸的苯环中引入了烷基、烷氧基的芳香族单羧酸、肉桂酸、二苯基乙醇酸、联苯甲酸、萘甲酸、四氢萘甲酸等具有2个以上的苯环的芳香族单羧酸或者它们的衍生物,更具体地,能够列举出二甲苯甲酸、2,3-二甲基苯甲酸、3,5-二甲基苯甲酸、连三甲苯酸、γ-异杜基酸、杜基酸、米酮酸、α-异杜基酸、枯酸、α-甲苯甲酸、氢化阿托酸、阿托酸、氢化肉桂酸、水杨酸、邻-、间、对-茴香酸、木榴油酸、邻-、间、对-高水杨酸、邻-焦儿茶酸、β-二羟基苯酸、香草酸、异香草酸、藜芦酸、邻-藜芦酸、没食子酸、细辛酸、扁桃酸、高茴香酸、高香草酸、高藜芦酸、邻-高藜芦酸、酞酮酸、对-香豆酸,特别优选苯甲酸。在酯化了的酯化合物中,优选通过酯化引入了乙酰基的乙酰基化合物。
由通式(X)表示的酯化合物或糖酯化合物优选在乙酸纤维素膜中含有1~30质量%,更优选含有5~25质量%,特别优选含有5~20质量%。
(增塑剂)
膜基材根据需要可含有增塑剂。作为增塑剂,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出多元羧酸酯系增塑剂、乙醇酸酯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系增塑剂、磷酸酯系增塑剂、多元醇酯系增塑剂、丙烯酸系增塑剂等。这些中,从容易将纤维素酯膜控制到后述的延迟值的方面出发,优选丙烯酸系增塑剂。
多元醇酯系增塑剂是由2元以上的脂肪族多元醇和单羧酸的酯构成的增塑剂,优选在分子内具有芳香环或环烷基环。优选为2~20元的脂肪族多元醇酯。
予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膜基材中含有上述的增塑剂的情况下,相对于乙酸纤维素,优选含有1~50质量%,更优选含有5~35质量%,特别优选含有5~25质量%。
(紫外线吸收剂)
本实施方式的膜基材可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由于吸收400nm以下的紫外线,因此能够提高耐久性。紫外线吸收剂优选为特别是波长370nm下的透射率成为10%以下的紫外线吸收剂,更优选地,上述透射率为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羟基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水杨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镍络盐系化合物、无机粉体等。
更具体地,例如能够使用5-氯-2-(3,5-二-仲-丁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H-苯并三唑-2-基)-6-(直链和侧链十二烷基)-4-甲基苯酚、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2,4-苄氧基二苯甲酮等。它们可使用市售品,例如能够优选使用BASF日本公司制造的チヌビン109、チヌビン171、チヌビン234、チヌビン326、チヌビン327、チヌビン328等チヌビン类。
优选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特别优选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等。此外,具有1,3,5-三嗪环的化合物等圆盘状化合物也优选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使用。另外,作为紫外线吸收剂,高分子紫外线吸收剂也能够优选使用,特别优选使用聚合物型的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能够使用作为市售品的BASF日本公司制造的チヌビン109(辛基-3-[3-叔-丁基-4-羟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酯和2-乙基己基-3-[3-叔-丁基-4-羟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酯的混合物)、チヌビン928(2-(2H-苯并三唑-2-基)-6-(1-甲基-1-苯基乙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等。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能够使用作为市售品的BASF日本公司制造的チヌビン400(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羟基苯基和环氧乙烷的反应生成物)、チヌビン460(2,4-双[2-羟基-4-丁氧基苯基]-6-(2,4-二丁氧基苯基)-1,3,5-三嗪)、チヌビン405(2-(2,4-二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和(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酸酯的反应生成物)等。
就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方法而言,可在甲醇、乙醇、丁醇等醇、二氯甲烷、醋酸甲酯、丙酮、二氧戊环等有机溶剂或者它们的混合溶剂中将紫外线吸收剂溶解后添加到成为膜基材的树脂溶液(胶浆)中,或者可直接在胶浆组成中添加。对于如无机粉体那样在有机溶剂中不溶解的紫外线吸收剂,在有机溶剂与乙酸纤维素中使用溶解器、砂磨机分散后添加到胶浆中。
就紫外线吸收剂的使用量而言,相对于乙酸纤维素膜,优选0.5~10质量%,更优选0.6~4质量%。
(抗氧化剂)
本实施方式的膜基材可进一步含有抗氧化剂(防劣化剂)。抗氧化剂具有如下职能:延迟或防止乙酸纤维素膜由于乙酸纤维素膜中的残留溶剂量的卤素、磷酸系增塑剂的磷酸等而分解。作为抗氧化剂,优选使用受阻酚系的化合物,例如能够列举出2,6-二-叔-丁基-对-甲酚、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三甘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4-双-(正-辛硫基)-6-(4-羟基-3,5-二-叔-丁基苯胺基)-1,3,5-三嗪、2,2-硫代-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等。相对于乙酸纤维素膜,这些化合物的添加量用质量比例表示,优选1ppm~10000ppm,更优选10~1000ppm。
(缺陷)
膜基材优选直径5μm以上的缺陷为1个/10cm四方以下。更优选为0.5个/10cm四方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个/10cm四方以下。其中,缺陷的直径在缺陷为圆形的情况下表示其直径,在不为圆形的情况下采用下述方法用显微镜观察来确定缺陷的范围,设为其最大直径(外接圆的直径)。
在缺陷为气泡、异物的情况下,缺陷的范围是用微分干涉显微镜的透过光观察缺陷时的影子的大小。在缺陷为辊伤的转印、擦伤等表面形状的变化的情况下,能够用微分干涉显微镜的反射光观察缺陷来确认大小。
如果缺陷的个数比1个/10cm四方多,例如在后工序中的加工时等对膜施加张力时,有时以缺陷为基点,膜断裂,生产率降低。另外,如果缺陷的直径成为5μm以上,能够通过偏振片观察等用目视确认,有时在用作光学构件时产生亮点。
另外,即使不能用目视确认的情况下,在形成了固化层时,有时也不能均一地形成涂膜,成为缺陷(涂布遗漏)。在此,缺陷是指在溶液制膜的干燥工序中由于溶剂的急剧的蒸发而产生的膜中的空洞(发泡缺陷)、起因于制膜原液中的异物、制膜中混入的异物的膜中的异物(异物缺陷)。另外,膜基材在按照JIS-K7127-1999的测定中,至少一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对断裂伸长率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定,现实上为250%左右。抑制起因于异物、发泡的膜中的缺陷对于使断裂伸长率变大是有效的。
(光学特性)
就膜基材而言,优选其全光线透射率为90%以上,更优选为92%以上。另外,作为现实上的上限,为99%左右。雾度值优选2%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全光线透射率、雾度值能够按照JIS K7361和JIS K7136进行测定。
<纤维素酯膜的制膜>
接下来,对作为膜基材的一例的纤维素酯膜的制膜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制膜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作为纤维素酯膜的制膜方法,能够使用吹胀法、T型模头法、压延法、切削法、流延法、乳液法、热压法等制造法。
(有机溶剂)
可用于形成采用后述的溶液流延制膜法制造纤维素酯膜时的树脂溶液(胶浆组合物)的有机溶剂只要同时将纤维素酯树脂、其他添加剂溶解,则能够不受限制地使用。例如,作为氯系有机溶剂,能够列举出二氯甲烷,作为非氯系有机溶剂,能够列举出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戊酯、丙酮、四氢呋喃、1,3-二氧戊环、1,4-二噁烷、环己酮、甲酸乙酯、2,2,2-三氟乙醇、2,2,3,3-六氟-1-丙醇、1,3-二氟-2-丙醇、1,1,1,3,3,3-六氟-2-甲基-2-丙醇、1,1,1,3,3,3-六氟-2-丙醇、2,2,3,3,3-五氟-1-丙醇、硝基乙烷、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等,可优选使用二氯甲烷、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酮。优选为上述溶剂将纤维素酯树脂、其他添加剂合计溶解了15~45质量%的胶浆组合物。
(溶液流延制膜法)
在溶液流延制膜法中,通过使树脂和添加剂溶解于溶剂而制备胶浆的工序、将胶浆在带状或转鼓状的金属支承体上流延的工序、将流延的胶浆干燥为网状物的工序、从金属支承体剥离的工序、进行拉伸或宽度保持的工序、进一步进行干燥的工序、将完成的纤维素酯膜卷取的工序进行。
作为金属支承体,优选使用不锈钢带或者用铸件对表面进行了镀敷整饰的转鼓。
流延(流延)的宽度能够规定为1~4m。流延工序的金属支承体的表面温度设定为-50℃~溶剂没有沸腾发泡的温度。温度高时,网状物的干燥速度能够变快,因此优选,但如果过高,有时网状物发泡、平面性劣化。
作为优选的支承体温度,在0~100℃中适当地确定,更优选5~30℃。或者,通过进行冷却而使网状物凝胶化、在大量含有残留溶剂的状态下从转鼓剥离也是优选的方法。对控制金属支承体的温度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有吹送温风或冷风的方法、使温水接触金属支承体的背侧的方法。使用温水由于有效率地进行热的传送,因此直至金属支承体的温度成为一定的时间短而优选。
使用温风的情况下,考虑溶剂的蒸发潜热引起的网状物的温度降低,有时在使用溶剂的沸点以上的温风的同时,边也防止发泡边使用比目标的温度高的温度的风。
特别优选在从流延至剥离的期间改变支承体的温度和干燥风的温度,有效率地进行干燥。
为了纤维素酯膜获得良好的平面性,从金属支承体将网状物剥离时的残留溶剂量优选为10~150质量%,更优选为20~40质量%或60~130质量%,特别优选为20~30质量%或70~120质量%。残留溶剂量由下述式定义。
残留溶剂量(质量%)={(M-N)/N}×100
应予说明,M为在网状物或膜的制造中或制造后的任意的时刻选取的试样的质量,N为将质量M的试样在115℃下1小时加热后的质量。
在纤维素酯膜的干燥工序中,将网状物从金属支承体剥离,进行干燥,优选使残留溶剂量成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0.01质量%以下。
在膜干燥工序中,一般采取辊干燥方式(使网状物交替地通过上下配置的多个辊而使其干燥的方式)、采用拉幅机方式边搬运网状物边干燥的方式。
在拉伸工序中,能够对于膜的长度方向(MD方向)和宽度方向(TD方向)逐次或同时地进行拉伸。就相互正交的2轴方向的拉伸倍率而言,优选各自最终地在MD方向上设为1.0~2.0倍,在TD方向上设为1.05~2.0倍的范围,更优选在MD方向上以1.0~1.5倍、在TD方向上以1.05~2.0倍的范围进行。例如,可列举出使多个辊带有周速差,在其间利用辊周速差在MD方向上进行拉伸的方法;将网状物的两端用夹子、针固定,使夹子、针的间隔在行进方向上加大而在MD方向进行拉伸的方法;同样地在横向上加大而在TD方向上进行拉伸的方法;或者使MD方向和TD方向同时加大而在两方向上进行拉伸的方法等。
制膜工序的这些宽度保持或宽度方向的拉伸优选采用拉幅机进行,可以是针板拉幅机也可以是布铗拉幅机。
拉幅机等的制膜工序中的膜搬运张力也取决于温度,但优选120~200N/m,更优选140~200N/m,最优选140~160N/m。
将纤维素酯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Tg时,进行拉伸时的温度优选为(Tg-30)~(Tg+100)℃,更优选为(Tg-20)~(Tg+80)℃,进一步优选为(Tg-5)~(Tg+20)℃。
纤维素酯膜的Tg能够通过构成膜的材料种类和构成的材料的比率进行控制。纤维素酯膜的干燥时的Tg优选110℃以上,更优选120℃以上。特别优选为150℃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90℃以下,更优选为170℃以下。纤维素酯膜的Tg能够采用JIS K7121中记载的方法等求出。使拉伸时的温度成为150℃以上、使拉伸倍率成为1.15倍以上时,适度地使表面粗糙,因此优选。通过使纤维素酯膜表面粗糙,滑动性提高,同时表面加工性提高,因此优选。
(熔融流延制膜法)
纤维素酯膜可采用熔融流延制膜法制膜。熔融流延制膜法是指将包含纤维素酯树脂、增塑剂等其他添加剂的组合物加热到显示出流动性的温度而熔融,然后将流动性的包含纤维素酯的熔融物流延。
对于熔融流延制膜法而言,从机械强度和表面精度等方面出发,优选熔融挤出法。就用于熔融挤出的多个原材料而言,优选通常预先混炼并造粒。
造粒可以是公知的方法,例如,通过将干燥纤维素酯、增塑剂、其他添加剂用进料器供给至挤出机,使用单螺杆、双螺杆的挤出机进行混炼,从模头挤出成丝束状,进行水冷或空冷,进行切割而形成。
添加剂可在供给至挤出机之前混合,也可分别地用各自的进料器供给。
为了均一地混合,优选预先将粒子、抗氧化剂等少量的添加剂混合。
就挤出机而言,优选尽可能地在低温下加工为能够造粒的程度以使得抑制剪切力、以树脂不劣化(分子量降低、着色、凝胶生成等)。例如,在双螺杆挤出机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深槽型的螺杆,在同方向上使其旋转。从混炼的均一性出发,优选咬合型。
使用如上所述得到的粒料进行膜制造。当然也可不造粒,将原材料的粉末直接用进料器供给至挤出机,直接进行膜制造。
将使用单螺杆、双螺杆型的挤出机挤出上述粒料时的熔融温度设为200~300℃左右,用叶盘型的过滤器等过滤而将异物除去后,从T型模头流延成膜状,用冷却辊和弹性触摸辊对膜进行压料,在冷却辊上使其固化,从而对纤维素酯膜进行制膜。
从供给料斗向挤出机导入时,优选使其在真空下或减压下、非活性气体气氛下,防止氧化分解等。
挤出流量优选通过导入齿轮泵等来稳定地调整。另外,对于在异物的除去中使用的过滤器,优选使用不锈钢纤维烧结过滤器。不锈钢纤维烧结过滤器是制作出使不锈钢纤维体复杂地缠结的状态后进行压缩、将接触部位烧结而一体化的产物,能够通过其纤维的粗度和压缩量来改变密度,调整过滤精度。
增塑剂、粒子等添加剂可预先与树脂混合,也可在挤出机的中途混炼。为了均一地添加,优选使用静态混合机等混合装置。
用冷却辊和弹性触摸辊对纤维素酯膜进行压料时的触摸辊侧的纤维素酯膜温度优选设为膜的Tg以上且(Tg+110℃)以下。以这样的目的使用的具有弹性体表面的辊能够使用公知的辊。
弹性触摸辊也称为夹压旋转体。作为弹性触摸辊,也能够使用已市售的产品。
从冷却辊将纤维素酯膜剥离时,优选控制张力来防止膜的变形。
另外,就如上述那样得到的纤维素酯膜而言,优选在通过与冷却辊相接的工序后通过上述拉伸操作进行拉伸。
就拉伸的方法而言,能够优选使用公知的辊拉伸机、拉幅机等。就拉伸温度而言,优选通常在构成膜的树脂的Tg~(Tg+6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在卷取前,以成为制品的宽度将端部纵切而裁断,为了防止卷绕中的贴附、划伤,可在两端施以滚花加工(压花加工)。就滚花加工的方法而言,能够通过使用在侧面具有凹凸的图案的金属环进行加热、加压来进行加工。在膜两端部的夹子的把持部分,通常纤维素酯膜变形,不能作为制品使用,因此将其切除、再利用。
(倾斜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λ/4膜能够采用倾斜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制造。倾斜拉伸膜的制造方法是制造相对于膜的延长方向以超过0°且不到90°的角度具有滞相轴的拉伸膜的方法。作为倾斜拉伸前的未拉伸膜,能够使用上述的纤维素酯膜。
其中,相对于膜的延长方向的角度是膜面内的角度。滞相轴通常在拉伸方向或与拉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显现,因此通过相对于膜的延长方向以超过0°且不到90°的角度进行拉伸,能够制造具有该滞相轴的拉伸膜。
膜的延长方向与滞相轴所成的角度(取向角θ)能够在超过0°且不到90°的范围内任意地设定为所期望的角度,更优选为10°~80°,进一步优选为40°~50°。
(倾斜拉伸)
倾斜拉伸膜能够使用倾斜拉伸装置(倾斜拉伸拉幅机)制作。作为倾斜拉伸拉幅机,能够优选使用如下装置:通过使轨道图案多种多样地变化,能够自由地设定膜的取向角,进而,能够使膜的取向轴在整个膜宽度方向上左右均等地高精度地取向,并且能够高精度地控制膜厚度、延迟。
(膜基材的物性)
纤维素酯膜基材的膜厚优选5~200μm,更优选为5~80μm,特别优选为5~34μm。通过在薄膜的纤维素酯膜基材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固化层,更容易发挥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膜基材的长度优选500~10000m,更优选为1000~8000m。通过规定为上述长度的范围,固化层等的涂布中的加工适合性、膜基材自身的处理性优异。
另外,膜基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2~10nm,更优选为2~5nm。算术平均粗糙度Ra能够根据JIS B0601:1994测定。
<其他层>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中能够设置减反射层、导电性层等其他层。
(减反射层)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能够在固化层上涂设减反射层而用作具有减少外光反射的功能的减反射膜。
优选以通过光学干涉使反射率减小的方式考虑折射率、膜厚、层数、层顺序等来将减反射层层叠。减反射层优选由折射率比作为支承体的保护膜低的低折射率层构成或者将折射率比作为支承体的保护膜高的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组合而构成。
〈低折射率层〉
低折射率层优选含有二氧化硅系微粒,其折射率在23℃、波长550nm测定中优选为1.30~1.45的范围。
低折射率层的膜厚优选为5nm~0.5μ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0nm~0.3μm的范围内,最优选为30nm~0.2μm的范围内。
对于低折射率层形成用组合物,作为二氧化硅系微粒,特别优选包含至少1种以上的具有外壳层、内部为多孔质或空洞的粒子。特别优选该具有外壳层、内部为多孔质或空洞的粒子是中空二氧化硅系微粒。
予以说明,在低折射率层形成用组合物中可同时含有由下述通式(OSi-1)表示的有机硅化合物或其水解物、或者其缩聚物。
通式(OSi-1):Si(OR)4
式中,R表示碳数1~4的烷基。作为由通式表示的有机硅化合物,具体地,优选使用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异丙氧基硅烷等。
另外,在低折射率层形成用组合物中可含有:以35~80质量%的范围含有氟原子、并且含有交联性或聚合性的官能团的含氟化合物为主的、具有热固化性和/或光固化性的化合物。具体为含氟聚合物或者含氟溶胶凝胶化合物等。作为含氟聚合物,例如,除了含有全氟烷基的硅烷化合物[例如(十七氟-1,1,2,2-四氢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水解物、脱水缩合物以外,还可列举出以含氟单体单元和交联反应性单元作为结构单元的含氟共聚物。此外,可将溶剂,根据需要将硅烷偶联剂、固化剂、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到低折射率层形成用组合物中。
〈高折射率层〉
在高折射率层中,在23℃、波长550nm测定中,优选将折射率调整至1.4~2.2的范围。另外,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优选5nm~1μm,更优选为10nm~0.2μm,最优选为30nm~0.1μm。折射率的调整能够通过添加金属氧化物微粒等来实现。另外,使用的金属氧化物微粒的折射率优选为1.80~2.60,更优选为1.85~2.50。
对金属氧化物微粒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具有选自Ti、Zr、Sn、Sb、Cu、Fe、Mn、Pb、Cd、As、Cr、Hg、Zn、Al、Mg、Si、P和S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金属氧化物。
〈抗静电层〉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可在固化层上具有抗静电层(导电性层)。抗静电层优选包含导电性化合物。作为导电性化合物,例如能够列举出金属氧化物微粒、π共轭系导电性聚合物化合物、离子性化合物等。其中,从进行了更严格的湿热耐久试验后也能够稳定地维持抗静电性能的方面出发,优选金属氧化物微粒。
〈金属氧化物微粒〉
对金属氧化物微粒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具有选自Ti、Zr、Sn、Sb、Cu、Fe、Mn、Pb、Cd、As、Cr、Hg、Zn、Al、Mg、Si、P和S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金属氧化物作为金属氧化物微粒。在这些金属氧化物微粒中可掺杂Al、In、Sn、Sb、Nb、卤素元素、Ta等的微量的原子。另外,金属氧化物微粒可以是包含上述任一个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其中,优选使用选自氧化锆、氧化锑、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铟锡(ITO)、锑掺杂氧化锡(ATO)和锑酸锌中的至少1种的金属氧化物微粒作为主成分,特别优选为锑掺杂氧化锡(ATO)、锑酸锌这样的锑化合物。
这些金属氧化物微粒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200nm,更优选为10~150nm。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能够由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得到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进行计量。予以说明,也可采用利用动态光散射法、静态光散射法等的粒度分布计等计量上述平均粒径。如果粒径过小,则金属氧化物微粒变得容易凝聚,分散性劣化。如果粒径过大,则雾度显著地上升,不优选。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形状优选为米粒状、球状、立方体状、纺锤形状、针状或不定形状。
〈π共轭系导电性聚合物〉
作为π共轭系导电性聚合物,只要是主链由π共轭系构成的有机高分子,就能够使用。例如可列举出聚噻吩类、聚吡咯类、聚苯胺类、聚亚苯基类、聚乙炔类、聚亚苯基亚乙烯基类、聚并苯类、聚噻吩亚乙烯基类以及它们的共聚物。从聚合的容易性、稳定性方面出发,优选聚噻吩类、聚苯胺类、聚乙炔类。
π共轭系导电性聚合物即使在未取代的状态下,也获得充分的导电性、在粘结剂树脂中的溶解性,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电性、溶解性,可将烷基、羧基、磺基、烷氧基、羟基、氰基等官能团引入π共轭系导电性聚合物。
作为这样的π共轭系导电性聚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噻吩、聚(3-甲基噻吩)、聚(3-乙基噻吩)、聚(3-丙基噻吩)、聚(3-丁基噻吩)、聚(3-己基噻吩)、聚(3-辛基噻吩)、聚(3-癸基噻吩)、聚(3-十二烷基噻吩)、聚(3-溴噻吩)、聚(3-氯噻吩)、聚(3-氰基噻吩)、聚(3-苯基噻吩)、聚(3,4-二甲基噻吩)、聚(3,4-二丁基噻吩)、聚(3-羟基噻吩)、聚(3-甲氧基噻吩)、聚(3-乙氧基噻吩)、聚(3-丁氧基噻吩)、聚(3-己氧基噻吩)、聚(3-辛氧基噻吩)、聚(3-癸氧基噻吩)、聚(3-十二烷氧基噻吩)、聚(3,4-二羟基噻吩)、聚(3,4-二甲氧基噻吩)、聚(3,4-二乙氧基噻吩)、聚(3,4-二丙氧基噻吩)、聚(3,4-二丁氧基噻吩)、聚(3,4-二己氧基噻吩)、聚(3,4-二辛氧基噻吩)、聚(3,4-二癸氧基噻吩)、聚(3,4-二(十二烷氧基)噻吩)、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3,4-亚丙基二氧噻吩)、聚(3,4-亚丁基二氧噻吩)、聚(3-甲基-4-甲氧基噻吩)、聚(3-甲基-4-乙氧基噻吩)、聚(3-羧基噻吩)、聚(3-甲基-4-羧基噻吩)、聚(3-甲基-4-羧基乙基噻吩)、聚(3-甲基-4-羧基丁基噻吩)、聚吡咯、聚(N-甲基吡咯)、聚(3-甲基吡咯)、聚(3-乙基吡咯)、聚(3-N-丙基吡咯)、聚(3-丁基吡咯)、聚(3-辛基吡咯)、聚(3-癸基吡咯)、聚(3-十二烷基吡咯)、聚(3,4-二甲基吡咯)、聚(3,4-二丁基吡咯)、聚(3-羧基吡咯)、聚(3-甲基-4-羧基吡咯)、聚(3-甲基-4-羧基乙基吡咯)、聚(3-甲基-4-羧基丁基吡咯)、聚(3-羟基吡咯)、聚(3-甲氧基吡咯)、聚(3-乙氧基吡咯)、聚(3-丁氧基吡咯)、聚(3-己氧基吡咯)、聚(3-甲基-4-己氧基吡咯)、聚苯胺、聚(2-甲基苯胺)、聚(3-异丁基苯胺)、聚(2-苯胺磺酸)、聚(3-苯胺磺酸)、聚苯基乙炔等。这些可各自单独地使用,即使是由2种构成的共聚物也能够优选使用。
这些π共轭系导电性聚合物中可添加掺杂剂成分。作为掺杂剂成分,例如可列举出卤素类、路易斯酸、质子酸、过渡金属卤化物等低分子量掺杂剂、聚阴离子这样的聚合物等。
所谓聚阴离子,是具有作为对于π共轭系导电性聚合物的掺杂剂发挥功能的阴离子基的高分子,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聚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聚亚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聚酰亚胺、取代或未取代的聚酰胺、取代或未取代的聚酯和它们的共聚物,由具有阴离子基的结构单元和不具有阴离子基的结构单元组成。
聚亚烷基为主链由亚甲基的重复构成的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戊烯、聚己烯、聚乙烯醇、聚乙烯基酚、聚丙烯腈、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等。
聚亚烯基是由主链中含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键的结构单位组成的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含有选自亚丙烯基、1-甲基亚丙烯基、1-丁基亚丙烯基、1-癸基亚丙烯基、1-氰基亚丙烯基、1-苯基亚丙烯基、1-羟基亚丙烯基、1-亚丁烯基、1-甲基-1-亚丁烯基、1-乙基-1-亚丁烯基、1-辛基-1-亚丁烯基、2-甲基-1-亚丁烯基、2-乙基-1-亚丁烯基、2-丁基-1-亚丁烯基、2-己基-1-亚丁烯基、2-辛基-1-亚丁烯基、2-癸基-1-亚丁烯基、2-苯基-1-亚丁烯基、2-亚丁烯基、1-甲基-2-亚丁烯基、1-乙基-2-亚丁烯基、1-辛基-2-亚丁烯基、2-甲基-2-亚丁烯基、2-乙基-2-亚丁烯基、2-丁基-2-亚丁烯基、2-己基-2-亚丁烯基、2-辛基-2-亚丁烯基、2-癸基-2-亚丁烯基、2-苯基-2-亚丁烯基、2-丙烯苯基-2-亚丁烯基、2-亚戊烯基、4-乙基-2-亚戊烯基、4-丙基-2-亚戊烯基、4-丁基-2-亚戊烯基、4-己基-2-亚戊烯基、4-氰基-2-亚戊烯基、3-甲基-2-亚戊烯基、3-苯基-2-亚戊烯基、4-羟基-2-亚戊烯基、亚己烯基等中的1种以上的结构单位的聚合物。
作为聚酰亚胺,可列举出由均苯四甲酸二酐、联苯四甲酸二酐、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2,2’,3,3’-四羧基二苯醚二酐、2,2’-[4,4’-二(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等酸酐与氧二胺(オキシジアミン)、对苯二胺、间苯二胺、二苯甲酮二胺等二胺组成的聚酰亚胺。
作为聚酰胺,可列举出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0等。作为聚酯,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
作为聚阴离子的阴离子基,只要是可发生对π共轭系导电性聚合物的化学氧化掺杂的官能团即可,从制造的容易性、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一取代硫酸酯基、一取代磷酸酯基、磷酸基、羧基、磺基等。进而,从官能团的对π共轭系导电性聚合物的掺杂效果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磺基、一取代硫酸酯基、羧基。
作为聚阴离子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乙烯基磺酸、聚苯乙烯磺酸、聚烯丙基磺酸、聚丙烯酸乙酯磺酸、聚丙烯酸丁酯磺酸、聚(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聚异戊二烯磺酸、聚乙烯基羧酸、聚苯乙烯羧酸、聚烯丙基羧酸、聚丙烯酰基羧酸、聚甲基丙烯酰基羧酸、聚(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烷羧酸)、聚异戊二烯羧酸、聚丙烯酸等。可以是这些的均聚物,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共聚物。这些中,优选聚苯乙烯磺酸、聚异戊二烯磺酸、聚丙烯酸乙酯磺酸、聚丙烯酸丁酯磺酸。这些聚阴离子与粘结剂树脂的相容性高,能够进一步提高得到的抗静电层的导电性。
除了聚阴离子以外,只要能够将π共轭系导电性聚合物氧化还原,就能够使用以下这样的给体性或受体性的掺杂剂。
作为给体性掺杂剂,可列举出钠、钾等碱金属、钙、镁等碱土类金属、四甲基铵、四乙基铵、四丙基铵、四丁基铵、甲基三乙基铵、二甲基二乙基铵等季铵化合物等。
作为受体性掺杂剂,能够使用Cl2、Br2、I2、ICl、IBr、IF等卤素化合物、PF5、AsF5、SbF5、BF5、BCl5、BBr5、SO3等路易斯酸、四氰基乙烯、四氰基环氧乙烷、四氰基苯、二氯二氰基苯醌、四氰基醌二甲烷、四氰基氮杂萘等有机氰基化合物、质子酸、有机金属化合物、富勒烯、氢化富勒烯、氢氧化富勒烯、羧酸化富勒烯、磺酸化富勒烯等。
作为质子酸,可列举出无机酸、有机酸。作为无机酸,例如可列举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氢氟酸、高氯酸等。另外,作为有机酸,可列举出有机羧酸、有机磺酸等。
作为有机羧酸,能够使用在脂肪族、芳香族、环状脂肪族等中具有1个或2个以上的羧基的有机羧酸。例如可列举出甲酸、醋酸、草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富马酸、丙二酸、酒石酸、柠檬酸、乳酸、琥珀酸、一氯醋酸、二氯醋酸、三氯醋酸、三氟醋酸、硝基醋酸、三苯基醋酸等。
作为有机磺酸,能够使用在脂肪族、芳香族、环状脂肪族等中含有1个或2个以上的磺基的有机磺酸、或含有磺基的高分子。
作为含有1个磺基的有机磺酸,例如可列举出甲磺酸、乙磺酸、1-丙磺酸、1-丁磺酸、1-己磺酸、1-庚磺酸、1-辛磺酸、1-壬磺酸、1-癸磺酸、1-十五烷磺酸、2-溴乙磺酸、3-氯-2-羟基丙磺酸、三氟甲磺酸、三氟乙磺酸、抗敌素甲磺酸、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氨基甲磺酸、1-氨基-2-萘酚-4-磺酸、2-氨基-5-萘酚-7-磺酸、3-氨基丙磺酸、N-环己基-3-氨基丙磺酸、苯磺酸、烷基苯磺酸、对-甲苯磺酸、二甲苯磺酸、乙基苯磺酸、丙基苯磺酸、丁基苯磺酸、戊基苯磺酸、己基苯磺酸、庚基苯磺酸、辛基苯磺酸、壬基苯磺酸、癸基苯磺酸、十六烷基苯磺酸、2,4-二甲基苯磺酸、二丙基苯磺酸、4-氨基苯磺酸、邻-氨基苯磺酸、间-氨基苯磺酸、4-氨基-2-氯甲苯-5-磺酸、4-氨基-3-甲基苯-1-磺酸、4-氨基-5-甲氧基-2-甲基苯磺酸、2-氨基-5-甲基苯-1-磺酸、4-氨基-2-甲基苯-1-磺酸、5-氨基-2-甲基苯-1-磺酸、4-氨基-3-甲基苯-1-磺酸、4-乙酰氨基-3-氯苯磺酸、4-氯-3-硝基苯磺酸、对-氯苯磺酸、萘磺酸、甲基萘磺酸、丙基萘磺酸、丁基萘磺酸、戊基萘磺酸、4-氨基-1-萘磺酸、8-氯萘-1-磺酸、萘磺酸福尔马林缩聚物、三聚氰胺磺酸福尔马林缩聚物、蒽醌磺酸、芘磺酸等。另外,也能够使用它们的金属盐。
作为含有2个以上的磺基的有机磺酸,例如可列举出乙二磺酸、丁二磺酸、戊二磺酸、癸二磺酸、邻-苯二磺酸、间-苯二磺酸、对-苯二磺酸、甲苯二磺酸、二甲苯二磺酸、氯苯二磺酸、氟苯二磺酸、二甲基苯二磺酸、二乙基苯二磺酸、苯胺-2,4-二磺酸、苯胺-2,5-二磺酸、3,4-二羟基-1,3-苯二磺酸、萘二磺酸、甲基萘二磺酸、乙基萘二磺酸、十五烷基萘二磺酸、3-氨基-5-羟基-2,7-萘二磺酸、1-乙酰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2-氨基-1,4-苯二磺酸、1-氨基-3,8-萘二磺酸、3-氨基-1,5-萘二磺酸、8-氨基-1-萘酚-3,6-二磺酸、4-氨基-5-萘酚-2,7-二磺酸、4-乙酰氨基-4’-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4-乙酰氨基-4’-马来酰亚胺基芪-2,2’-二磺酸、萘三磺酸、二萘基甲烷二磺酸、蒽醌二磺酸、蒽磺酸等。另外,也能够使用它们的金属盐。相对于后述的作为粘结剂使用的树脂100质量份,上述的导电性化合物优选0.01质量份~300质量份,更优选为0.1质量份~100质量份。
〈离子性化合物〉
作为离子性化合物,可列举出由咪唑鎓系、吡啶鎓系、脂环式胺系、脂肪族胺系、脂肪族鏻系的阳离子与BF4 -、PF6 -等无机离子系、CF3SO2 -、(CF3SO2)2N-、CF3CO2 -等氟系的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等。
另外,作为离子性化合物,能够列举出日本特公昭49-23828号、49-23827号、47-28937号中看到的阴离子性高分子化合物、日本特公昭55-734号、日本特开昭50-54672号、日本特公昭59-14735号、57-18175号、57-18176号、57-56059号等中看到的、在主链中具有解离基的紫罗烯型聚合物、日本特公昭53-13223号、57-15376号、日本特公昭53-45231号、55-145783号、55-65950号、55-67746号、57-11342号、57-19735号、日本特公昭58-56858号、日本特开昭61-27853号、62-9346号中看到的、在侧链中具有阳离子性解离基的阳离子性侧基型聚合物等。另外,也优选含有日本特开平9-203810号中记载的紫罗烯导电性聚合物或具有分子间交联的季铵阳离子导电性聚合物(例如以下所示的P-1)等。上述的聚合物化合物一般在约0.05μm~0.5μm的粒子大小范围,优选为0.05μm~0.2μm的范围的粒子大小。就该聚合物与后述的粘结剂的比率而言,相对于聚合物100质量份,从与膜基材的密合性的方面出发,优选粘结剂为10~400质量份,特别优选地,相对于聚合物100质量份,粘结剂为100~200质量份。
[化16]
P-1
此外,也可列举出阴离子性抗静电剂、非离子性抗静电剂、两性离子性抗静电剂等。
作为阴离子性抗静电剂,例如可列举出脂肪酸盐类、高级醇硫酸酯盐类、液体脂肪油硫酸酯盐类、脂肪族胺和脂肪属酰胺的硫酸盐类、脂肪属醇磷酸酯盐类、二元脂肪酸酯的磺酸盐类、脂肪族酰胺磺酸盐类、烷基烯丙基磺酸盐类、福尔马林缩合的萘磺酸盐类等,作为阳离子性抗静电剂,例如可列举出脂肪族胺盐类、季铵盐类、烷基吡啶鎓盐等。
作为非离子性抗静电剂,例如可列举出聚氧乙烯烷基醚类、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类、聚氧乙烯烷基酯类、山梨糖醇酐烷基酯类、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烷基酯类等。
作为两性离子性抗静电剂,例如可列举出咪唑啉衍生物、甜菜碱型高级烷基氨基衍生物、硫酸酯衍生物、磷酸酯衍生物等。
具体的化合物记载于丸茂秀雄著《抗静电剂高分子的表面改性》幸书房、增补《塑料和橡胶用添加剂实用便览p333~p455》化学工业社刊、日本特开平11-256143号、日本特公昭52-32572号、日本特开平10-158484号等中。
就抗静电层的表面电阻率而言,优选为调整到1013Ω/sq(25℃、55%RH)以下的层。更优选为1010Ω/sq(25℃、55%RH)以下,特别优选为109Ω/sq(25℃、55%RH)以下。另外,就抗静电层的表面电阻率而言,优选为调整到103Ω/sq(25℃、55%RH)以上的层。更优选为107Ω/sq(25℃、55%RH)以上。
其中,就表面电阻率的测定而言,是将试样在25℃、55%RH的条件下调湿24小时、使用电阻率计测定的值。另外,作为电阻率计装置,能够使用例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ハイレスタUP MCP-HT450。
接下来对抗静电层中可含有的粘结剂进行说明。抗静电层的树脂粘结剂优选为固化性树脂。其中,从涂膜的制膜性、物理的特性以及与层叠膜的密合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活性能量线固化树脂。所谓活性能量线固化树脂,是指通过紫外线、电子束这样的活性射线照射经过交联反应等进行固化的树脂。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树脂,优选使用包含具有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单体的成分,通过照射紫外线、电子束这样的活性射线,从而固化并形成活性能量线固化树脂层。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树脂,可列举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电子束固化性树脂等作为代表性的树脂,特别优选紫外线固化树脂。
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例如优选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树脂、紫外线固化型聚酯丙烯酸酯系树脂、紫外线固化型环氧丙烯酸酯系树脂、紫外线固化型多元醇丙烯酸酯系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环氧树脂等。其中优选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酯系树脂。
紫外线固化型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树脂一般通过使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单体或预聚物反应而得到的生成物进一步与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以下规定在丙烯酸酯中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只表示丙烯酸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等具有羟基的丙烯酸酯系的单体反应,从而能够容易地得到。例如优选使用日本特开昭59-151110号公报中记载的物质、ユニディック17-806(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100份与コロネートL(日本聚氨酯株式会社制造)1份的混合物等。
作为紫外线固化型聚酯丙烯酸酯系树脂,一般能够列举出使聚酯多元醇与丙烯酸2-羟基乙酯、2-羟基丙烯酸酯系的单体反应而容易地形成的树脂,能够使用日本特开昭59-151112号公报中记载的树脂。
作为紫外线固化型环氧丙烯酸酯系树脂的具体例,能够列举出将环氧丙烯酸酯制成低聚物、在其中添加反应性稀释剂、光聚合引发剂、使其反应而生成的树脂,能够使用日本特开平1-105738号中记载的树脂。
作为紫外线固化型多元醇丙烯酸酯系树脂的具体例,能够列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等。
从反应促进的方面出发,这些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优选与光聚合引发剂一起使用。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具体地,能够列举出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乙酮、二苯甲酮、羟基二苯甲酮、米蚩酮、α-戊基肟酯、噻吨酮等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可与光增感剂一起使用。上述光聚合引发剂也能够作为光增感剂使用。
另外,环氧丙烯酸酯系的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时,能够使用正丁胺、三乙胺、三正丁基膦等增感剂。相对于固化性树脂100质量份,在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或光增感剂为0.1~20质量份,优选为1~15质量份。
作为其他单体,例如,作为不饱和双键为一个的单体,能够列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环己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等一般的单体。另外,作为具有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单体,能够列举出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1,4-环己烷二丙烯酸酯、1,4-环己基二甲基二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另外,日本特开2006-3647号公报记载的单体等也能够优选使用。
作为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市售品,能够适当地选择利用アデカオプトマーKR-BY系列:KR-400、KR-410、KR-550、KR-566、KR-567、BY-320B(旭电化株式会社制造);コーエイハードA-101-KK、A-101-WS、C-302、C-401-N、C-501、M-101、M-102、T-102、D-102、NS-101、FT-102Q8、MAG-1-P20、AG-106、M-101-C(广荣化学株式会社制造);セイカビームPHC2210(S)、PHCX-9(K-3)、PHC2213、DP-10、DP-20、DP-30、P1000、P1100、P1200、P1300、P1400、P1500、P1600、SCR900(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KRM7033、KRM7039、KRM7130、KRM7131、UVECRYL29201、UVECRYL29202(大赛璐-UCB株式会社制造);RC-5015、RC-5016、RC-5020、RC-5031、RC-5100、RC-5102、RC-5120、RC-5122、RC-5152、RC-5171、RC-5180、RC-5181(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オーレックスNo.340クリヤ(中国涂料株式会社制造);サンラッドH-601、RC-750、RC-700、RC-600、RC-500、RC-611、RC-612(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SP-1509、SP-1507(昭和高分子株式会社制造);RCC-15C(グレース日本株式会社制造)、アロニックスM-6100、M-8030、M-8060(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NK HARD B-420、NK ESTER A-IB、B-500(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等。
另外,在固化性树脂中也包含热固化性树脂。作为热固化性树脂,能够列举出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乙烯酯树脂、酚醛树脂、热固化性聚酰亚胺树脂、热固化性聚酰胺酰亚胺等。
作为不饱和聚酯树脂,例如有邻苯二甲酸系树脂、间苯二甲酸系树脂、对苯二甲酸系树脂、双酚系树脂、丙二醇-马来酸系树脂、将双环戊二烯或其衍生物引入不饱和聚酯组成并低分子量化的、或者添加了被膜形成性的蜡配混料的低苯乙烯挥发性树脂、添加了热塑性树脂(聚醋酸乙烯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苯乙烯、饱和聚酯等)的低收缩性树脂、将不饱和聚酯直接用Br2溴化、或者将氯桥酸、二溴新戊二醇共聚等的反应性类型、将氯化石蜡、四溴双酚等卤化物与三氧化锑、磷化合物的组合、氢氧化铝等用作添加剂的添加型的阻燃性树脂、与聚氨酯、有机硅杂化或IPN(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化的强韧性(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高伸长率)的强韧性树脂等。
作为环氧树脂,例如能够列举出包含双酚A型、酚醛清漆酚型、双酚F型、溴化双酚A型的缩水甘油醚系环氧树脂、包含缩水甘油胺系、缩水甘油酯系、环式脂肪系、杂环式环氧系的特殊环氧树脂等。作为乙烯酯树脂,例如有使普通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等不饱和一元酸开环加成反应而得到的低聚物在苯乙烯等单体中溶解的产物。另外,也有在分子末端、侧链具有乙烯基、含有乙烯基单体等特殊类型。
作为缩水甘油醚系环氧树脂的乙烯酯树脂,例如有双酚系、酚醛清漆系、溴化双酚系等,作为特殊乙烯酯树脂,有乙烯酯氨基甲酸酯系、异氰脲酸乙烯酯系、侧链乙烯酯系等。酚醛树脂以酚类和甲醛类为原料进行缩聚而得到,有甲阶型和酚醛清漆型。
作为热固化性聚酰亚胺树脂,例如有马来酸系聚酰亚胺,例如聚马来酰亚胺胺、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双马来酰亚胺、二烯丙基双酚A树脂、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等、以及纳迪克酸改性聚酰亚胺和乙炔末端聚酰亚胺等。
抗静电层可含有无机粒子、有机粒子。这些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1~5μm,更优选为0.1~5.0μm,特别优选为0.1~4.0μm。另外,抗静电层可含有粒径不同的2种以上的粒子。相对于固化性树脂100质量份,粒子优选以成为0.1~30质量份的方式进行配合。
另外,在抗静电层中,作为固化助剂可含有在聚氨酯树脂的侧链具有乙烯基和羧基、重均分子量为10000以上且30000以下、并且双键当量为500以上且2000以下的聚合物;在聚合物的侧链具有乙烯基、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以上且100000以下、双键当量为1000以下、聚合物T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以上且120℃以下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其他官能硫醇化合物等。作为其他官能硫醇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1,4-双(3-巯基丁酰氧基)丁烷、季戊四醇四(3-巯基丁酸酯)、1,3,5-三(3-巯基丁氧基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等。作为市售品,可列举出昭和电工公司制造、商品名カレンズMT系列等。
另外,抗静电层可含有氟-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所谓氟-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是由氟单体与丙烯酸系单体构成的共聚物树脂。特别优选由氟单体链段和丙烯酸系单体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氟-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的分子量用数均分子量计,优选为5000~1000000,更优选为10000~300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0~100000。氟-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的制造能够采用以多元过氧化物作为聚合引发剂的公知的制造工艺(例如参照日本特公平5-41668号公报、日本特公平5-59942号公报)制造。
所谓多元过氧化物,是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过氧键的化合物。作为多元过氧化物,能够使用日本特公平5-59942号公报中记载的各种多元过氧化物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作为氟-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的市售品,可列举出日本油脂株式会社的商品名、モディパーF-200、モディパーF-600、モディパーF-2020等。
从提高面状均一性、同时通过具有高速涂布适合性从而提高生产率的方面出发,优选在抗静电层中还含有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氟系化合物。另外,作为氟系化合物,能够列举出氟-硅氧烷接枝聚合物等。
抗静电层可含有具有色调调整功能的色调调整剂(染料或颜料等)、电磁波遮蔽剂或红外线吸收剂等作为对各种显示元件的色修正用滤色器。
进而,为了保持与上覆涂层的易粘接性,抗静电层可含有纤维素酯系树脂或丙烯酸系树脂。
在用于涂设抗静电层的涂布组合物中,优选使用以下的溶剂。作为溶剂,能够适当地将烃、醇类、酮类、酯类、二醇醚类、其他溶剂混合来使用,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
作为上述烃类,可列举出苯、甲苯、二甲苯、己烷、环己烷等。作为醇类,可列举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2-丁醇、叔丁醇、戊醇、2-甲基-2-丁醇、环己醇等。作为酮类,可列举出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作为酯类,可列举出甲酸甲酯、甲酸乙酯、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异丙酯、醋酸戊酯、乳酸乙酯、乳酸甲酯等。作为二醇醚(C1~C4)类,可列举出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丙二醇单甲基醚(PGME)、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单正丙基醚、丙二醇单异丙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或丙二醇单(C1~C4)烷基醚酯类(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等)。作为其他溶剂,可列举出二氯甲烷、N-甲基吡咯烷酮等。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也优选使用将它们适当混合而成的溶剂。
作为抗静电层涂布组合物的涂布方法,使用照相凹版涂布机、浸涂机、反转涂布机、线棒涂布机、口模式涂布机、或喷涂、喷墨涂布等,在膜基材的一面以湿膜厚0.1~100μm、优选0.5~30μm、用干膜厚表示以平均膜厚0.1~30μm、优选1~20μm涂布,涂布后加热干燥,根据需要固化而形成。固化工序通过加热处理或UV固化处理进行。
作为UV固化处理的光源,只要是产生紫外线的光源,则能够不受限制地使用。例如能够使用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碳弧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等。照射条件因各个灯而异,活性射线的照射量通常为5~500mJ/cm2,优选为5~200mJ/cm2。另外,照射活性射线时,优选边在膜的搬运方向上给予张力边进行,更优选地,边在宽度方向上也给予张力边进行。给予的张力优选30~500N/m。对给予张力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在背辊上在搬运方向上给予张力,也可用拉幅机在宽度方向或双轴方向上给予张力。由此能够得到平面性更为优异的膜。抗静电层可以为1层也可以为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
抗静电层可通过上述的涂布设置,也可采用蒸镀这样的方法设置。予以说明,抗静电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更优选为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偏振片>
接下来,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偏振片进行说明。偏振片能够采用一般的方法制作。例如,也能够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等贴合,优选对光学膜进行碱皂化处理,将处理过的光学膜在碘溶液中浸渍拉伸,在制作的偏振膜(起偏镜)的一面使用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水糊、水系的粘接剂)使其贴合。
在起偏镜的另一面可将该光学膜贴合,也可将上述的膜基材等贴合。在另一面贴合的膜基材的膜厚从平滑性、协调卷曲平衡、进一步提高防卷偏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5~100μm的范围,更优选5~34μm的范围。
作为偏振片的主要的构成要素的偏振膜是只使一定方向的偏波面的光通过的元件,现在已知的代表性的偏振膜为聚乙烯醇系偏振膜。上述偏振膜中有用碘使聚乙烯醇系膜染色的偏振膜和用二色性染料使聚乙烯醇系膜染色的偏振膜,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就偏振膜而言,使用对聚乙烯醇水溶液进行制膜、使其单轴拉伸并染色或者染色后单轴拉伸后、优选用硼化合物进行了耐久性处理的产物。偏振膜的膜厚为5~30μm,优选为8~15μm。
<圆偏振片>
也能够使用光学膜构成圆偏振片。即,能够将偏振片保护膜、起偏镜、λ/4膜依次地层叠来构成圆偏振片。这种情况下,λ/4膜的滞相轴与偏振膜的吸收轴(或透过轴)所成的角度为45°。优选长尺寸状偏振片保护膜、长尺寸状起偏镜、长尺寸状λ/4膜(长尺寸倾斜拉伸膜)依次层叠而形成。
圆偏振片能够使用掺杂了碘或二色性染料的聚乙烯醇拉伸而成的产物作为起偏镜、以λ/4膜/起偏镜的构成贴合而制造。起偏镜的膜厚为5~40μm,优选为5~30μm,特别优选为5~20μm。
圆偏振片能够采用一般的方法制作。即,优选在将聚乙烯醇系膜在碘溶液中浸渍拉伸而制作的起偏镜的一面使用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将经碱皂化处理的λ/4膜贴合。
<粘合层>
为了将液晶盒的基板与偏振片贴合而用于偏振片的膜单面的粘合层在光学上当然是透明的,优选显示适度的粘弹性、粘合特性。
作为具体的粘合层,例如能够使用丙烯酸系共聚物、环氧系树脂、聚氨酯、有机硅系聚合物、聚醚、缩丁醛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合成橡胶等粘接剂或粘合剂等的聚合物,采用干燥法、化学固化法、热固化法、热熔融法、光固化法等形成膜并使其固化。其中,丙烯酸系共聚物最容易控制粘合物性,并且透明性、耐候性、耐久性等优异,能够优选地使用。
<图像显示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从通过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而发挥可见性优异的性能的方面出发优选。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可列举出反射型、透射型、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或者TN型、STN型、OCB型、VA型、IPS型、ECB型等各种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器等。这些图像显示装置中,从高可见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液晶显示装置。
可在可见侧偏振片的光学膜的固化层的可见侧进一步配置保护部。该保护部能够由前面板、触摸面板构成。将上述保护部经由用于将与固化层之间的空隙填埋的填充剂(光固化型树脂)贴合于上述固化层。对保护部的前面板并无特别限制,能够使用亚克力板、玻璃板等现有公知的前面板。另外,前面板的材质、厚度等能够根据图像显示装置的用途适当地选择。
作为填充剂,优选无溶剂填充剂,作为市售品,例如能够列举出SVR1120、SVR1150、SVR1320、SVR1241H(以上为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制造)或者HRJ-60、HRJ-302、HRJ-53(以上为协立化学产业株式会社制造)等。在使用填充剂的情况下,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将多种并用。
光学膜与前面板的贴合例如能够如下所述进行。首先,准备填充剂。然后,在光学膜的固化层的表面涂布填充剂,在填充剂的涂膜上将前面板重叠。在该状态下,通过光照射等使填充剂固化,使光学膜与前面板贴合。将填充剂涂布于固化层的表面时,通过使固化层的表面自由能成为30mN/m以上,在填充剂在固化层的端部不会被排斥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均一地铺展的状态,得到可见性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应予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份”或“%”的表述,只要无特别说明,则表示“质量份”或“质量%”。
<光学膜1的制作>
[纤维素酯膜1的制作]
〈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制备〉
アエロジルR812(日本アエロジル(株)制造、一次粒子的平均直径7nm) 10质量份
乙醇 90质量份
将以上用溶解器搅拌混合30分钟后,用マントンゴーリン进行了分散。在二氧化硅分散液中边搅拌边投入88质量份的二氯甲烷,用溶解器搅拌混合30分钟,制作了二氧化硅分散稀释液。用微粒分散稀释液过滤器(アドバンテック东洋(株):聚丙烯卷绕滤筒过滤器TCW-PPS-1N)过滤。
〈胶浆组合物1的制备〉
(纤维素酯树脂)
乙酸纤维素A(由棉籽绒合成的乙酸纤维素、乙酰基取代度2.45、Mw=200000) 90质量份
(添加剂)
由通式(X)表示的酯(例示化合物X-1) 5质量份
由通式(X)表示的酯(例示化合物X-12) 4质量份
(紫外线吸收剂)
チヌビン928(BASF日本(株)制造) 3质量份
(微粒)
二氧化硅分散稀释液 4质量份
(溶剂)
二氯甲烷 432质量份
乙醇 38质量份
将以上投入密闭容器,加热,边搅拌边完全地溶解,使用安积滤纸(株)制造的安积滤纸No.24过滤,制备胶浆(胶浆组合物1)。
接下来,使用带式流延装置,在不锈钢带支承体均一地流延。在不锈钢带支承体使溶剂蒸发直至残留溶剂量成为100质量%,从不锈钢带支承体上剥离。对于纤维素酯膜的网状物,在35℃下使溶剂蒸发,纵切为1.15m宽,使用倾斜拉伸拉幅机在拉伸温度175℃、拉伸倍率1.5倍下进行倾斜拉伸,以拉幅机出口处的牵引张力200N/m、取向角θ(膜宽度方向与滞相轴所成的角度)成为45°的方式在倾斜方向上进行了拉伸。然后,边在120℃的干燥装置内用多个辊搬运,边使其干燥了15分钟后,纵切为1.3m宽,对膜两端实施宽10mm、高5μm的滚花加工,卷绕于卷芯,得到了作为λ/4膜的纤维素酯膜1。纤维素酯膜1的膜厚为30μm,卷长为3900m,面内延迟Ro为135nm,厚度方向延迟Rt为140nm,取向角θ为45°。
[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微粒的制备]
在容器中添加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荣社化学(株)制造:ライトエステルM)30ml、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株)制造:KBM-803)1ml、作为溶剂的四氢呋喃100ml、作为聚合引发剂的偶氮异丁腈(关东化学(株)制造:AIBN)50mg,用N2气置换后,在80℃下加热3小时,制备了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得到的聚合物硅烷偶联剂的分子量为16000。应予说明,分子量的测定采用凝胶渗透色谱装置测定。
接下来,对二氧化硅溶胶(日挥触媒化成工业(株)制造:Si-45P、SiO2浓度30重量%、平均粒径45nm、分散介质:水)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用超滤膜法将水溶剂置换为乙醇,制备了二氧化硅微粒的乙醇分散液100g(SiO2浓度30重量%)。
将该二氧化硅微粒乙醇分散液100g和聚合物硅烷偶联剂1.5g分散于丙酮20g(25ml),向其中添加浓度29.8重量%的氨水20mg,在室温下搅拌30小时,使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吸附于二氧化硅微粒。
然后,添加平均粒径5μm的二氧化硅粒子,搅拌2小时,使溶液中的未吸附的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吸附于二氧化硅粒子,接下来,通过离心分离将吸附了未吸附的聚合物硅烷偶联剂的平均粒径5μm的二氧化硅粒子除去。在吸附了聚合物硅烷偶联剂的二氧化硅微粒分散液中加入乙醇1000g,使二氧化硅微粒沉降,将其分离,进行减压干燥,接下来,在25℃下干燥8小时,得到了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二氧化硅(1)。得到的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二氧化硅(1)的平均粒径为57nm。平均粒径采用激光粒径测定装置测定。
[第1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制备]
将上述制作的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二氧化硅(1)和下述的化合物搅拌混合,制备了第1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
(微粒)
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二氧化硅(1) 10质量份
(活性射线固化树脂)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U-4H、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制造)
35质量份
(光聚合引发剂)
イルガキュア184(BASF日本(株)制造) 5质量份
(添加剂)
KF-642(聚醚改性硅油、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2质量份
(溶剂)
丙二醇单甲基醚 80质量份
醋酸甲酯 20质量份
[第2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制备]
将上述制作的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二氧化硅(1)和下述的化合物搅拌混合,制备了第2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
(微粒)
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二氧化硅(1) 50质量份
(活性射线固化树脂)
NK ESTER A-DCP(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35质量份
(光聚合引发剂)
イルガキュア184(BASF日本(株)制造) 5质量份
(添加剂)
KF-642(聚醚改性硅油、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2质量份
(溶剂)
丙二醇单甲基醚 80质量份
醋酸甲酯 20质量份
[抗静电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制作]
〈粒子分散液的制备〉
在甲醇分散锑复合氧化物胶体(固体成分60%、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锑酸锌溶胶、商品名:セルナックスCX-Z610M-F2)6.0kg中边搅拌边缓慢地添加异丙醇6.0kg,制备了粒子分散液。
〈抗静电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制备〉
将上述粒子分散液和下述的化合物搅拌混合,制备了抗静电层形成用组合物。
[光学膜1的制作]
在上述制作的纤维素酯膜1的A面(不与流延带相接的面)上,使用挤出涂布机将上述第1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在恒率干燥区间温度50℃、减率干燥区间温度50℃下干燥后,边进行氮吹扫以致成为氧浓度为1.0体积%以下的气氛,边使用紫外线灯,在照射部的照度为100mW/cm2、使照射量成为0.25J/cm2,使涂布层固化,形成了干膜厚0.5μm的第1固化层。
接下来,在第1固化层上,使用微凹版涂布机涂布上述制作的第2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在恒率干燥区间温度50℃、减率干燥区间温度50℃下干燥后,边进行氮吹扫以致成为氧浓度为1.0体积%以下的气氛,边使用紫外线灯,在照射部的照度为100mW/cm2、使照射量成为0.3J/cm2,使涂布层固化,形成了干膜厚2μm的第2固化层。
接下来,使用超声波均化器对上述抗静电层形成用组合物处理了5分钟后,用孔径30μm的聚丙烯制过滤器过滤后,使用挤出涂布机涂布,在80℃下干燥后,使用紫外线灯,在照射部的照度为100mW/cm2、使照射量为0.2J/cm2,使涂布层固化,制作干膜厚1.0μm的抗静电层,制作了光学膜1。将制作的光学膜1卷绕成卷状。
<光学膜2~10、12、13的制作>
除了如表1所示改变了构成第1固化层的树脂、第1固化层的膜厚、第2固化层中的二氧化硅微粒的有无、第2固化层的膜厚、抗静电层的有无以外,与光学膜1的制作同样地制作了光学膜2~10、12、13。予以说明,在光学膜1~3、5~8、12中,只在膜基材的单面(第2固化层上)形成抗静电层,在光学膜10中,在膜基材的两面形成了抗静电层。
<光学膜11的制作>
除了将胶浆组合物1的乙酸纤维素A(90质量份)替换为环烯烃树脂(JSR(株)ARTONG7810 Mw=140000)100质量份以外,与光学膜1的制作同样地制作了光学膜11。
<偏振片101的制作>
将光学膜1粘贴于偏振膜的一面,将作为市售品的光学膜的KC4UZ(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造)粘贴于偏振膜的另一面,制作了偏振片101。更详细地,如下所述。
(a)偏振膜的制作
将在皂化度99.95摩尔%、聚合度2400的聚乙烯醇(以下简写为PVA)100质量份中浸渍有甘油10质量份和水170质量份的产物熔融混炼,脱泡后,从T型模头熔融挤出到金属辊上,制膜。然后,进行干燥-热处理,得到了PVA膜。得到的PVA膜的平均厚度为15μm,水分率为2.4%,膜宽为3m。
接下来,对于得到的PVA膜,按照预溶胀、染色、采用湿式法的单轴拉伸、固定处理、干燥、热处理的顺序连续地处理,制作了偏振膜。即,将PVA膜在温度30℃的水中浸渍30秒而预溶胀,在碘浓度0.4g/L、碘化钾浓度40g/L的温度35℃的水溶液中浸渍3分钟。接下来,在硼酸浓度4%的50℃的水溶液中在对膜施加的张力为700N/m的条件下进行6倍的单轴拉伸,在碘化钾浓度40g/L、硼酸浓度40g/L、氯化锌浓度10g/L的温度30℃的水溶液中浸渍5分钟,进行了固定处理。然后,将PVA膜取出,在温度40℃下热风干燥,进而在温度100℃下进行了5分钟热处理。得到的偏振膜的平均厚度为5μm,偏振性能是:透射率为43.0%,偏振度为99.5%,2色性比为40.1。
(b)偏振片的制作
按照下述工序1~5制作了偏振片。
工序1:将上述的偏振膜在固体成分2质量%的聚乙烯醇粘接剂溶液的贮存槽中浸渍了1~2秒。
工序2:对于光学膜1和KC4UZ,在下述条件下实施了碱皂化处理。接下来,将工序1中浸渍于聚乙烯醇粘接剂溶液中的偏振膜所附着的过剩的粘接剂轻轻地除去,将该偏振膜用光学膜1的固化层的相反面和KC4UZ夹持而层叠配置。
(碱皂化处理)
皂化处理后,按照水洗、中和、水洗的顺序进行,接下来,在100℃下干燥。
工序3:将上述的层叠物用2个旋转的辊夹持,用20~30N/cm2的压力以约2m/min的速度使其贴合。此时,留意以致不产生气泡地实施。
工序4:对工序3中制作的试样,在温度100℃的干燥机中干燥处理5分钟,制作了偏振片。
工序5:在工序4中制作的偏振片的保护膜(KC4UZ)侧涂布市售的丙烯酸系粘合剂以致干燥后的厚度成为5μm,用110℃的烘箱干燥5分钟,形成粘合层,在粘合层粘贴了剥离性的保护膜。将该偏振片裁断(冲切),制作了偏振片101。
<液晶显示装置201的制作>
将市售的液晶显示装置(SONY制60型显示器BRAVIA LX900)的上侧偏振片剥离,将上述偏振片101作为上侧偏振片,贴合于液晶盒。即,使得偏振片101的KC4UZ成为液晶盒侧,将偏振片101的粘合层与液晶盒的玻璃贴合。此时,以上侧偏振片(偏振片101)的透过轴成为上下方向、而且下侧偏振片的透过轴成为左右方向的方式正交尼科耳配置。
<偏振片102~113的制作>
除了将偏振片101的光学膜1分别变为光学膜2~13以外,与偏振片101的制作同样地制作了偏振片102~113。
<液晶显示装置202~213的制作>
除了将偏振片101变为偏振片102~113以外,与液晶显示装置101的制作同样地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202~213。
<评价>
(对比度不均评价)
在通常的实验室内的荧光灯点亮下,在规定的台上放置液晶显示装置,同时在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斜上约50cm的距离处配置白炽电灯(100W)。然后,边将白炽电灯点亮,边使用色彩色差计(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ティクス公司制CS-100)测定将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点亮而使其白显示时的亮度和使背光熄灭而使其黑显示时的亮度,根据下式算出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定点(10点)的正面对比度。
正面对比度(%)={(白显示时的亮度)/(黑显示时的亮度)}×100
应予说明,亮度测定时的光学环境模拟了实际使用液晶显示装置时的代表性的光学环境。
对于液晶显示装置201~213分别进行了这样的正面对比度的算出。然后,基于以下的标准对于对比度不均进行了评价。
《评价标准》
◎◎:正面对比度的波动为不到1%,完全没有对比度不均。
◎:正面对比度的波动为1%以上且不到3%,对比度不均非常小。
○:正面对比度的波动为3%以上且不到5%,对比度不均小。
△:正面对比度的波动为5%以上且不到10%,稍有对比度不均,但无实际损害性。
×:正面对比度的波动为10%以上,对比度不均大,有实际损害性。
(粘连评价)
将制作的光学膜1~13各自卷绕2600m,在高温高湿条件下(40℃90%RH)下静置了200小时后,由卷绕状态通过目视判断粘连的发生,基于以下的标准进行了评价。
《评价标准》
◎:无粘连的发生。
○:用手灯照,勉强看到粘连,但无实际损害性。
○△:即使没有手灯,也看到粘连,但无实际损害性。
△:粘连弱地发生,但无实际损害性。
×:粘连强地发生,有实际损害性。
(黑带评价)
将制作的光学膜1~13各自卷绕2600m,在高温高湿条件下(40℃90%RH)静置200小时后,由卷绕状态通过目视判断黑带的产生,基于以下的标准进行了评价。
《评价标准》
◎:无黑带的发生。
○:用手灯照,勉强看到黑带,但无实际损害性。
○△:即使没有手灯,也看到黑带,但无实际损害性。
△:黑带弱地产生,但无实际损害性。
×:黑带强地产生,有实际损害性。
将各光学膜1~13的主要的组成、参数和各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中。应予说明,表1中,CE是指纤维素酯,COP是指环烯烃树脂,UA是指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PETA是指季戊四醇三/四丙烯酸酯。
由表1可知,对于光学膜1~11而言,在对比度不均、粘连、黑带的所有评价中都获得了良好的结果(△以上)。认为这是因为:由于第1固化层比第2固化层薄,因此通过第1固化层形成时的溶剂向膜基材浸透所形成的机械强度弱的区域变薄,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膜基材要在取向方向上收缩,通过第1固化层和第2固化层也抑制膜基材的尺寸变化和光学膜的卷状变形,由此确保了将光学膜以平面抽出时的平面性。
另外,由光学膜1~7和光学膜8~9的结果可以说:通过第2固化层包含具有脂环结构的树脂(例如A-DCP)和二氧化硅微粒,第1固化层包含与上述树脂不同的树脂(例如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PETA)和二氧化硅微粒,从而特别是抑制对比度不均的效果升高。认为这是因为:通过使第1固化层和第2固化层成为上述构成,能够抑制膜基材的含水引起的尺寸变形,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光学膜的卷状变形。
另外,由光学膜2和7的结果可知,在第1固化层包含氨基甲酸酯系的树脂的情况下,与包含非氨基甲酸酯系的树脂的情形相比,抑制对比度不均、粘连、黑带的效果高。认为这是因为:通过第1固化层包含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二氧化硅微粒,形成比较硬的第1固化层,通过在这样的第1固化层上形成第2固化层,整个固化层的硬度提高,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膜基材的尺寸变化和光学膜的卷状变形。
另外,如光学膜5那样第1固化层的膜厚L1为0.3μm的情况下,抑制对比度不均的效果小。认为这是因为:如果第1固化层过薄,则变得容易发生第1固化层的固化不良,对其上的第2固化层给予规定的硬度变得困难,由于第1固化层和第2固化层的硬度不足,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膜基材的尺寸变形的效果变小,抑制光学膜的卷状变形并且抑制对比度不均的效果变小。因此,就第1固化层的膜厚L1而言,可以说优选如光学膜1~3那样确保0.5μm以上。
另外,在如光学膜6那样第1固化层的膜厚L1为3.2μm的情况下,抑制对比度不均的效果也小。认为这是因为:如果第1固化层过度变厚,则通过第1固化层形成时的溶剂向膜基材浸透所形成的机械强度弱的区域过度变厚,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膜基材的尺寸变化的效果变小。因此,可以说第1固化层的膜厚L1优选为光学膜3中的2.8μm与光学膜6中的3.2μm之间的值即3.0μm以下。
另外,由光学膜2和4的结果可知,对于光学膜包含抗静电层的构成而言,与不含抗静电层的构成相比,抑制对比度不均、粘连、黑带的效果高。认为这是因为:通过设置抗静电层,防止膜的带电,能够抑制膜卷绕时的粘连,能够进一步抑制光学膜的卷状变形。
予以说明,确认了即使在膜基材上设置3层以上的固化层而构成了光学膜的情况下,通过使最接近膜基材的固化层的膜厚比其次接近膜基材的固化层的膜厚要薄,也能够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膜基材的尺寸变化和光学膜的卷状变形。另外,确认了即使用纤维素酯树脂和环烯烃树脂以外的树脂(丙烯酸系、聚碳酸酯、聚酯等)构成了膜基材的情况下,通过与上述同样地设定膜基材上的2个固化层的膜厚,也能够抑制光学膜的卷状变形。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如下所述表达。
1.光学膜,该光学膜具有:作为1/4波长相位差膜的膜基材、和位于上述膜基材的一面侧的至少2层的固化层,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至少2层的固化层中最接近上述膜基材的固化层设为第1固化层、将接着上述第1固化层而接近上述膜基材的固化层设为第2固化层、将上述第1固化层的厚度设为L1(μm)、将上述第2固化层的厚度设为L2(μm)时,为L1<L2。
2.上述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固化层包含:具有脂环结构的树脂、和被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而成的微粒,上述第1固化层包含:与上述第2固化层的上述具有脂环结构的树脂不同的树脂、和被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而成的微粒。
3.上述2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固化层包含的上述树脂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固化层的厚度L1为0.5μm以上且3μm以下。
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膜基材的至少一面侧还具有抗静电层。
6.偏振片,其特征在于,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位于起偏镜的一面侧。
7.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6中所述的偏振片位于显示盒的至少一面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学膜可在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中利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图像显示装置
4 液晶盒(显示盒)
5 偏振片
11 起偏镜
12 膜基材(1/4波长相位差膜)
13 第1固化层
14 第2固化层
16 光学膜
17 抗静电层
Claims (7)
1.一种光学膜,该光学膜具有:
作为1/4波长相位差膜的膜基材、和
位于所述膜基材的一面侧的至少2层的固化层,
在将所述至少2层的固化层中最接近所述膜基材的固化层设为第1固化层、将接着所述第1固化层而接近所述膜基材的固化层设为第2固化层、将所述第1固化层的厚度设为L1(μm)、将所述第2固化层的厚度设为L2(μm)时,L1<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2固化层包含:具有脂环结构的树脂、和被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而成的微粒,
所述第1固化层包含:与所述第2固化层的所述具有脂环结构的树脂不同的树脂、和被聚合物硅烷偶联剂被覆而成的微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1固化层所包含的所述树脂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1固化层的厚度L1为0.5μm以上且3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在所述膜基材的至少一面侧还具有抗静电层。
6.一种偏振片,其中,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位于起偏镜的一面侧。
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片位于显示盒的至少一面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217481 | 2015-11-05 | ||
JP2015-217481 | 2015-11-05 | ||
PCT/JP2016/070960 WO2017077740A1 (ja) | 2015-11-05 | 2016-07-15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51458A true CN108351458A (zh) | 2018-07-31 |
CN108351458B CN108351458B (zh) | 2021-05-25 |
Family
ID=58661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64172.2A Active CN108351458B (zh) | 2015-11-05 | 2016-07-15 | 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73363B2 (zh) |
KR (1) | KR102041740B1 (zh) |
CN (1) | CN108351458B (zh) |
TW (1) | TWI600919B (zh) |
WO (1) | WO2017077740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62344A (zh) * | 2020-09-04 | 2021-01-0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用于偏振片保护膜的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2162430A (zh) * | 2020-09-04 | 2021-01-0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实现非线偏振出射光的液晶显示装置 |
CN112747565A (zh) * | 2021-01-26 | 2021-05-04 | 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极卷的真空烘烤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43933B (zh) * | 2017-05-26 | 2022-11-22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光学膜、窗膜和抬头显示设备 |
JP7300906B2 (ja) * | 2018-11-16 | 2023-06-30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
CN113568198A (zh) * | 2021-07-08 | 2021-10-29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偏光片的贴合方法及其显示器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03009A (ja) * | 2002-10-31 | 2004-07-22 |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
JP2006195169A (ja) * | 2005-01-13 | 2006-07-27 | Chisso Corp | 位相差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CN101074996A (zh) * | 2006-05-16 | 2007-11-21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防眩性硬涂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
JP2009098648A (ja) * | 2007-09-27 | 2009-05-07 | Toray Ind Inc | 位相差フィルム、円偏光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
CN101432643A (zh) * | 2006-04-28 | 2009-05-13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复合偏振片及使用该复合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
JP2010082859A (ja) * | 2008-09-30 | 2010-04-15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
US20110123768A1 (en) * | 2009-11-25 | 2011-05-26 | Fujifilm Corporation | Plastic film,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polariz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2445720A (zh) * | 2010-09-30 | 2012-05-09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制作光学膜的方法 |
CN102621606A (zh) * | 2011-01-31 | 2012-08-0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防眩膜、偏振片、图像显示器和制备防眩膜的方法 |
CN103862771A (zh) * | 2012-12-10 | 2014-06-18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表面处理层积膜以及使用该表面处理层积膜的偏光板 |
JP2014240906A (ja) * | 2013-06-12 | 2014-12-2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具備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
CN104345367A (zh) * | 2013-07-25 | 2015-02-1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相位差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04583848A (zh) * | 2012-08-21 | 2015-04-29 | Lg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各向异性膜 |
WO2015133160A1 (ja) * | 2014-03-03 | 2015-09-1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機能性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79008B2 (ja) | 2012-07-04 | 2017-02-1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4038180A (ja) | 2012-08-15 | 2014-02-27 | Konica Minolta Inc | 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6046647B2 (ja) * | 2013-01-18 | 2016-12-2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2014170130A (ja) | 2013-03-04 | 2014-09-18 | Fujifilm Corp |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4209162A (ja) * | 2013-03-28 | 2014-11-06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US20160077267A1 (en) * | 2013-05-17 | 2016-03-17 | Konica Minolta, Inc. |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with |
WO2015060167A1 (ja) | 2013-10-24 | 2015-04-30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5102813A (ja) * | 2013-11-27 | 2015-06-0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WO2015098685A1 (ja) * | 2013-12-27 | 2017-03-23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2015179204A (ja) | 2014-03-19 | 2015-10-08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WO2015151795A1 (ja) * | 2014-04-03 | 2015-10-08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2016
- 2016-07-15 KR KR1020187010906A patent/KR10204174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7-15 CN CN201680064172.2A patent/CN108351458B/zh active Active
- 2016-07-15 WO PCT/JP2016/070960 patent/WO201707774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7-15 JP JP2017548652A patent/JP6673363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7-28 TW TW105123909A patent/TWI60091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03009A (ja) * | 2002-10-31 | 2004-07-22 |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
JP2006195169A (ja) * | 2005-01-13 | 2006-07-27 | Chisso Corp | 位相差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CN101432643A (zh) * | 2006-04-28 | 2009-05-13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复合偏振片及使用该复合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074996A (zh) * | 2006-05-16 | 2007-11-21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防眩性硬涂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
JP2009098648A (ja) * | 2007-09-27 | 2009-05-07 | Toray Ind Inc | 位相差フィルム、円偏光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
JP2010082859A (ja) * | 2008-09-30 | 2010-04-15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
US20110123768A1 (en) * | 2009-11-25 | 2011-05-26 | Fujifilm Corporation | Plastic film,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polariz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2445720A (zh) * | 2010-09-30 | 2012-05-09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制作光学膜的方法 |
CN102621606A (zh) * | 2011-01-31 | 2012-08-0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防眩膜、偏振片、图像显示器和制备防眩膜的方法 |
CN104583848A (zh) * | 2012-08-21 | 2015-04-29 | Lg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各向异性膜 |
CN103862771A (zh) * | 2012-12-10 | 2014-06-18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表面处理层积膜以及使用该表面处理层积膜的偏光板 |
JP2014240906A (ja) * | 2013-06-12 | 2014-12-2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具備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
CN104345367A (zh) * | 2013-07-25 | 2015-02-1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相位差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
WO2015133160A1 (ja) * | 2014-03-03 | 2015-09-1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機能性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杨忠芝 等: "液晶显示器(LCD)防眩膜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广东科技》 * |
袁东芝 等: "PET型光学薄膜用涂层及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化学与黏合》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62344A (zh) * | 2020-09-04 | 2021-01-0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用于偏振片保护膜的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2162430A (zh) * | 2020-09-04 | 2021-01-0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实现非线偏振出射光的液晶显示装置 |
CN112162344B (zh) * | 2020-09-04 | 2022-05-1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用于偏振片保护膜的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2747565A (zh) * | 2021-01-26 | 2021-05-04 | 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极卷的真空烘烤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077740A1 (ja) | 2017-05-11 |
KR20180056700A (ko) | 2018-05-29 |
KR102041740B1 (ko) | 2019-11-06 |
JP6673363B2 (ja) | 2020-03-25 |
JPWO2017077740A1 (ja) | 2018-08-23 |
TW201716802A (zh) | 2017-05-16 |
CN108351458B (zh) | 2021-05-25 |
TWI600919B (zh) | 2017-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51458A (zh) | 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 |
CN101253229B (zh) | 纤维素酯薄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 |
CN101253429B (zh) | 偏振片及使用该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 |
TWI389948B (zh) | 纖維素酯薄膜,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 |
KR101581488B1 (ko) | 광학 필름, 반사 방지 필름,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 |
CN100497448C (zh) | 拉伸纤维素酯膜、硬涂膜、防反射膜、光学补偿膜、以及使用其的偏振片和显示装置 | |
KR101454054B1 (ko) | 광학 필름,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 |
CN101253440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KR101618423B1 (ko) | 방현성 필름, 그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터치 패널용 부재 | |
CN108603961A (zh) | 偏振片、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 |
TWI599485B (zh) | Optical film, polariz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
CN108369356A (zh) | 异形显示装置 | |
CN105473653B (zh) | 酰化纤维素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 |
JP5994746B2 (ja) |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液晶表示装置 | |
JP6695658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偏光板キット | |
JP6164050B2 (ja)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 |
TW200907491A (en) |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 display | |
TW200827874A (en) | Composite retardation plate,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omposite optical memb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04245156A (zh) | 硬涂膜的制造方法 | |
WO2016035404A1 (ja)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CN104640695A (zh) | 光学膜 | |
JP2015025877A (ja)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WO2016009743A1 (ja)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17021181A (ja)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WO2016013261A1 (ja)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