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7638A - 粘合带卷 - Google Patents

粘合带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7638A
CN108307638A CN201680020390.6A CN201680020390A CN108307638A CN 108307638 A CN108307638 A CN 108307638A CN 201680020390 A CN201680020390 A CN 201680020390A CN 108307638 A CN108307638 A CN 108307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tape
weight
adhesive
mentioned
pv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03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7638B (zh
Inventor
原田智仁
陈柏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732270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830763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6/05829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158412A1/ja
Publication of CN108307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7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7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7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7/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157/02Copolymers of mineral oil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04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chlorine atoms
    • C08L27/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4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245Vinyl resins, e.g. polyvinyl chloride [PV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02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undling cab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carrier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7/00Presence of natural 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9/00Presence of diene 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7/00Presence of halogenated polymer
    • C09J2427/006Presence of halogenated polymer in the substr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带卷,其为将粘合带沿长度方向卷绕而成的粘合带卷,所述粘合带包含聚氯乙烯(PVC)薄膜和配置于该PVC薄膜的一个表面的粘合剂层。在上述粘合带卷中,上述粘合带以使上述粘合剂层的表面抵接于该粘合带的背面的方式进行卷绕。上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为25N/19mm以下。上述粘合带卷的解卷力FUW[N/19mm]为上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N/19mm]的15%以上且80%以下。

Description

粘合带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聚氯乙烯(PVC)薄膜的粘合带被卷绕成卷状而成的粘合带卷。
本申请基于2015年4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75201号、2015年7月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33295号及2015年12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257443号主张优先权,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被并入本说明书中作为参照。
背景技术
在作为支承基材的PVC薄膜的至少一个表面配置有粘合剂层的粘合带(以下也称为“PVC粘合带”)在电绝缘用、包装用、保护用等各种用途中得到广泛使用。作为涉及PVC粘合带的现有技术文献,可列举出专利文献1和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8-2599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2495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使用前的PVC粘合带典型的是制备成以使粘合剂层的表面抵接于该PVC粘合带的背面的方式卷绕成卷状的粘合带卷的形态。作为这种卷形态的PVC粘合带,从使用时的作业性(例如电线等的捆束作业性)等观点出发,理想的是以由卷形态解卷(即,自卷中拉出PVC粘合带)时可获得适度的阻力的方式构成。
另外,作为PVC粘合带的用途的一例,可列举出在组装于车辆的线束(wireharness)中卷绕在电线周围的用途。若能够使可如此在线束中使用的PVC粘合带轻量化,则可通过车辆的轻量化而有助于该车辆的燃料效率的提高,因此有意义。为了使PVC粘合带轻量化,将由即使在塑料中比重也较大的PVC构成的构件即PVC薄膜变薄是有效的。然而,若将构成PVC粘合带的PVC薄膜变薄,则往往产生如下等不良情况而解卷作业性降低:使该粘合带由卷形态解卷时粘合带被拉伸而使宽度尺寸变得不稳定、或者在解卷的中途粘合带碎裂。
本发明是鉴于该情况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卷形态的解卷作业性良好的粘合带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将PVC粘合带沿长度方向卷绕而成的粘合带卷,所述PVC粘合带包含聚氯乙烯薄膜(PVC薄膜)和配置于该PVC薄膜的一个表面的粘合剂层。在上述粘合带卷中,上述粘合带以使上述粘合剂层的表面(粘合面)抵接于该粘合带的背面(即与粘合面处于相反侧的表面)的方式进行卷绕。此处,上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为25N/19mm以下。另外,上述粘合带卷的解卷力FUW[N/19mm]为上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N/19mm]的15%以上且80%以下。通过这样构成,可制成解卷作业性良好的粘合带卷。
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以上述粘合带卷的解卷力FUW为5N/19mm以上且10N/19mm以下的方式优选实施。这样构成的粘合带卷在解卷时不易产生PVC粘合带的碎裂或过度变形,且对解卷赋予适度的阻力,因此使用方便性良好。
在优选的一个方式中,可将上述粘合剂层的厚度设为例如5μm以上且18μm以下。这样构成的粘合带卷的解卷作业性良好,且适于PVC粘合带的轻量化。
在优选的一个方式的粘合带卷中,上述PVC薄膜的厚度为100μm以下。根据此处公开的技术,可提供一种即使在如此具备较薄的PVC薄膜的构成中也具有良好的解卷作业性的粘合带卷。
上述PVC薄膜中可含有弹性体。在使用这种组成的PVC薄膜的构成中,可适宜地实现满足上述FUW及FUW/FE50的粘合带卷。从PVC粘合带的低温特性提高(例如低温下的柔软性的提高)的观点来看,使PVC薄膜含有弹性体也可变得有利。PVC薄膜中的上述弹性体的含量例如可设为1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左右。通过上述弹性体的含量的增大,存在低温下的柔软性提高,使PVC粘合带由卷形态解卷时有效地防止碎裂现象的倾向。另一方面,若上述弹性体的含量过多,则PVC薄膜过于软化,使PVC粘合带由卷形态解卷时可能有宽度尺寸的稳定性降低的情况。
上述PVC薄膜典型的是含有增塑剂。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以上述PVC薄膜中的增塑剂的含量例如为10重量%以上且60重量%以下左右的方式优选实施。根据这种组成的PVC薄膜,存在同时实现良好的解卷作业性、良好的低温特性及良好的耐热性(例如耐热劣化性)的倾向。
构成上述PVC粘合带的PVC薄膜优选含有脂肪酸金属盐。通过使PVC薄膜含有脂肪酸金属盐,存在耐热劣化性提高的倾向。作为脂肪酸金属盐,可优选地采用含有属于周期表的1族、2族、12族、13族及14族中的任一者的至少1种金属元素(其中Pb除外)脂肪酸金属盐。其中,优选为含有选自由Li、Na、Ca、Mg、Zn、Ba及Sn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金属元素的脂肪酸金属盐。
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以上述PVC薄膜中的上述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例如为0.02重量%以上且1重量%以下左右的方式优选实施。根据这种组成的PVC薄膜,存在同时实现良好的低温特性与良好的耐热性(典型的是耐热劣化性)的倾向。
此处公开的粘合带卷由于解卷作业性优异,因此可以以一边使上述粘合带卷解卷、一边在被粘物(例如构成线束的电线)上卷绕构成该粘合带卷的粘合带的方式适宜地使用。因此,作为本发明的其他观点,提供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准备此处公开的任一粘合带卷;以及一边使上述粘合带卷解卷,一边在构成线束的电线的周围卷绕构成该粘合带卷的粘合带。另外,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其他观点,提供一种线束,其包含电线和构成此处公开的任一粘合带卷的粘合带,上述粘合带卷绕于上述电线的周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粘合带卷的构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对于本说明书中特别言及的事项以外且对于本发明的实施而言所必需的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关于发明的实施的教导和申请时的技术常识来加以理解。本发明可基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与该领域中的技术常识而实施。
此处公开的粘合带卷具有将PVC粘合带沿长度方向卷绕而成的构成。上述PVC粘合带具备PVC薄膜和配置于该PVC薄膜的一个表面的粘合剂层。
<PVC薄膜>
上述PVC薄膜典型的是通过利用公知的方法将含有规定成分的PVC组合物薄膜化而得到。此处,PVC组合物是指主成分(指含有最多的成分,可以是含有超过50重量%的成分)为PVC的组合物。利用该PVC组合物,可形成作为支承粘合剂层的基材(支承基材)而显示出适宜的物性的PVC薄膜(典型的是包含软质氯乙烯树脂的薄膜)。PVC薄膜中的PVC的含量典型的是超过40重量%,通常设为50重量%以上为适当。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以上述PVC薄膜中的PVC的含量超过50重量%(典型的是55重量%以上、例如60重量%以上)的方式优选实施。
(PVC)
构成上述PVC组合物的PVC可以是以氯乙烯作为主单体(指单体成分中的主成分,可以是占单体成分的超过50重量%的单体)的各种聚合物。即,此处所谓PVC的概念除了氯乙烯的均聚物以外,也包括氯乙烯与各种共聚单体的共聚物。作为上述共聚单体,可例示:偏二氯乙烯;乙烯、丙烯等烯烃(优选为碳数2~4的烯烃);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以下将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总称为“(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等含有羧基的单体或其酸酐(马来酸酐等);(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与碳数1~10左右的烷基醇或环烷基醇的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系单体;苯乙烯、经取代的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甲苯等苯乙烯系单体;丙烯腈等。作为上述共聚物,优选氯乙烯的共聚比率为70重量%以上(优选为90重量%以上)的共聚物。通过利用适当的方法(典型的是悬浮聚合法)使这样的单体聚合而获得PVC。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PVC组合物中所含的PVC的平均聚合度例如可为约600~1800左右。考虑到兼顾加工性(成形性)与强度等,通常可优选地采用上述平均聚合度处于约800~1600(例如约900~1500)左右的范围的PVC。
(增塑剂)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PVC薄膜典型的是含有增塑剂。作为增塑剂,可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已知显示出PVC的塑化效果的各种材料。作为上述增塑剂的例子,可列举出:苯甲酸酯(苯甲酸二醇酯等)、邻苯二甲酸酯、对苯二甲酸酯、偏苯三甲酸酯、均苯四甲酸酯等芳香族羧酸酯;己二酸酯、癸二酸酯、壬二酸酯、马来酸酯、柠檬酸酯(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等)等脂肪族羧酸酯;多元羧酸与多元醇的聚酯;此外可列举出聚醚系聚酯、环氧系聚酯(环氧化大豆油或环氧化亚麻籽油等环氧化植物油、环氧化脂肪酸烷基酯等)、磷酸酯(磷酸三甲苯酯等)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增塑剂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系增塑剂),例如可使用邻苯二甲酸与碳数4~16(优选为6~14、典型的是8~13)的烷基醇的二酯,作为适宜例,可列举出: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等。其中,优选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作为上述对苯二甲酸酯(对苯二甲酸酯系增塑剂),例如可使用对苯二甲酸与碳数4~16(优选为6~14、典型的是8~13)的烷基醇的二酯,作为一个适宜例,可列举出对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
作为上述偏苯三甲酸酯(偏苯三甲酸酯系增塑剂),例如可使用偏苯三甲酸与碳数6~14(典型的是8~12)的烷基醇的三酯,作为适宜例,可列举出:偏苯三甲酸三正辛酯、偏苯三甲酸三(2-乙基己基)酯、偏苯三甲酸三异壬酯、偏苯三甲酸三正癸酯、偏苯三甲酸三异癸酯等。
作为上述均苯四甲酸酯(均苯四甲酸酯系增塑剂),例如可使用均苯四甲酸与碳数6~14(典型的是8~12)的烷基醇的四酯,作为适宜例,可列举出:均苯四甲酸四正辛酯、均苯四甲酸四(2-乙基己基)酯、均苯四甲酸四正癸酯等。
作为上述己二酸酯(己二酸酯系增塑剂),例如可使用己二酸与碳数4~16(优选为6~14、典型的是8~13)的烷基醇的二酯,作为适宜例,可列举出:己二酸二正辛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异壬酯等。
作为上述聚酯(聚酯系增塑剂),例如可使用由琥珀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柠檬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等多元羧酸与(聚)乙二醇(此处所谓“(聚)乙二醇”是指包括乙二醇和聚乙二醇的含义。以下相同)、(聚)丙二醇、(聚)丁二醇、(聚)己二醇、(聚)新戊二醇、聚乙烯醇等多元醇所得的聚酯化合物。作为上述多元羧酸,优选为碳数4~12(典型的是6~10)的脂肪族二羧酸,作为适宜例,可列举出己二酸及癸二酸。特别是在通用性、价格的方面,理想的是己二酸。作为上述多元醇,优选为碳数2~10的脂肪族二醇,作为适宜例,可列举出乙二醇、丁二醇(例如1,3-丁二醇、1,4-丁二醇)等。
PVC薄膜中的增塑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增塑剂的含量例如可设为PVC薄膜的10重量%以上,从获得更良好的塑化效果的观点来看,优选设为15重量%以上。也可将增塑剂的含量设为20重量%以上。另外,增塑剂的含量例如可设为低于50重量%,从耐热性(典型的是耐热劣化性)等观点来看,通常设为40重量%以下是适当的,优选设为35重量%以下(例如30重量%以下)。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相对于100重量份PVC,增塑剂的用量通常设为15~75重量份是适当的,优选设为20~60重量份,更优选设为30~50重量份。
(弹性体)
此处公开的技术优选的一个方式中,可使PVC薄膜含有弹性体。通过使PVC薄膜含有弹性体,可抑制室温(例如25℃左右)下的强度等特性、耐热性(例如耐热劣化性)的降低,且使低温下的柔软性提高。因此,通过使用该PVC薄膜,可实现在解卷作业性的基础上低温特性(例如低温下的裂纹防止性)也优异的PVC粘合带卷。使PVC薄膜含有弹性体也有助于提高该PVC薄膜的强度。
作为弹性体,可利用公知的各种聚合物材料。作为这样的弹性体的非限定性例子,可列举出:氯化聚乙烯(CPE)、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例如乙酸乙烯酯含量为约10重量%以上、典型的是约10~25重量%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典型的是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例如苯乙烯含量为约35重量%以下、典型的是约10~35重量%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氯磺化聚乙烯(CSM)、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其他合成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等)、它们的复合物、改性物等。弹性体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作为PVC薄膜中所含有的弹性体,优选选择与PVC的相容性良好的材料。由此,可使PVC薄膜及使用该PVC薄膜的PVC粘合带的低温特性有效地提高。从PVC粘合带的外观质量等观点来看,上述弹性体优选以在PVC薄膜中可实现良好的相容状态的范围内的组成(含量)来使用。上述相容状态例如可通过对PVC薄膜直接或在拉伸(例如沿移动方向拉伸至2倍左右)的状态下观察白浊的有无而把握。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作为可优选地使用的弹性体的非限定性例子,可列举出:氯化聚乙烯(例如氯含量为约25~50重量%、典型的是约30~45重量%、优选为约35~45重量%的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例如丙烯腈含量为约15~50重量%、典型的是约25~45重量%、优选为约30~40重量%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例如乙酸乙烯酯含量为约30~75重量%、典型的是约40~70重量%、优选为约50~65重量%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
PVC薄膜中的弹性体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以获得所期望的效果的方式而设定。通常,将PVC薄膜中的弹性体的含量设为约0.5重量%以上较为适当,从获得更高的效果的观点来看,优选设为约1重量%以上。另外,从上述相容性等观点来看,PVC薄膜中的弹性体的含量通常设为约低于40重量%较为适当,优选为约3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约30重量%以下(例如约25重量%以下)。从容易取得使用弹性体的效果与其他特性的平衡的观点来看,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以PVC薄膜中的弹性体的含量为约1~20重量%(典型的是约1~15重量%、优选为约1~10重量%、例如约3~8重量%)的方式优选实施。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相对于100重量份PVC,弹性体的含量通常设为约1重量份以上较为适当,从获得更高的效果的观点来看,优选为2重量份以上。另外,从相容性等观点来看,相对于100重量份PVC,弹性体的含量通常设为约75重量份以下较为适当,优选为约55重量份以下(典型的是约50重量份以下、例如约45重量份以下)。优选的一个方式中,相对于100重量份PVC,可将弹性体的含量设为约2~25重量份(例如约5~20重量份)。
(脂肪酸金属盐)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PVC薄膜优选除了PVC及增塑剂以外还含有脂肪酸金属盐。对于PVC薄膜,在该PVC薄膜或PVC粘合带的加工时、在该粘合带的使用环境中,有时上述PVC薄膜中所含的PVC受到热、紫外线或剪切力等之类的物理能量等,由于以此为起因的化学反应等而变色,或者使物理、机械或电气特性受损。通过使PVC薄膜中含有脂肪酸金属盐,该脂肪酸金属盐可作为防止或抑制上述化学反应的稳定剂而发挥功能。另外,防止或抑制上述化学反应(典型的是氯化氢的脱离)可对PVC粘合带的耐热劣化性提高作出有利贡献。
作为脂肪酸金属盐,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可作为PVC薄膜的稳定剂而发挥功能的化合物。例如,构成脂肪酸金族盐的脂肪酸可自月桂酸、蓖麻油酸、硬脂酸等碳数10~20(典型的是12~18)左右的饱和或不饱和的脂肪酸(可为羟基脂肪酸)中优选地选择。从PVC薄膜的成形性或加工性等观点来看,可优选地使用硬脂酸金属盐。另外,从PVC薄膜或PVC粘合带的抑制经时变化、低温下的柔软性等观点来看,可优选地使用月桂酸金属盐。也可将硬脂酸金属盐与月桂酸金属盐组合使用。在该情况下,月桂酸金属盐的使用量相对于硬脂酸金属盐的使用量的比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以重量基准计可设为约0.1~10,通常设为约0.2~5(例如约0.5~2)较为适当。
作为构成脂肪酸金属盐的金属,考虑到近年来对环境卫生的意识提高,可优选地使用铅以外的金属(非铅金属)。根据此处公开的技术,可实现即使在这样不使用含铅的稳定剂的方式中也显示出良好的耐热劣化性的PVC粘合带。作为上述金属,例如可选择属于周期表的1族、2族、12族、13族及14族(但Pb除外)的任一者的金属元素,作为适宜例,可列举出Li、Na、Ca、Mg、Zn、Ba及Sn。作为上述脂肪酸金属盐,从成本、获取容易性等观点来看,可优选地采用Ca盐、Ba盐。另外,从PVC薄膜的成形性、加工性等观点来看,可优选地采用Zn盐。于优选的一个方式中,可将Ca盐与Zn盐组合使用。在该情况下,Zn盐的使用量相对于Ca盐的使用量的比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以重量基准计可设为约0.1~10,通常设为约0.2~5(例如约0.5~2)较为适当。此处公开的技术例如可以以按上述重量比含有硬脂酸Ca与月桂酸Zn的方式、按上述重量比含有硬脂酸Zn与月桂酸Ca的方式优选实施。此外,在容许使用脂肪酸Pb盐的用途中,也可在PVC薄膜中含有脂肪酸Pb盐。
脂肪酸金属盐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定。脂肪酸金属盐的使用量(使用2种以上的情况下为它们的总量)例如可设为使PVC薄膜中的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成为约0.01重量%以上的量,从获得更高的效果的观点来看,优选设为约0.02重量%以上,更优选设为约0.05重量%以上。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通常设为PVC薄膜的约5重量%以下较为适当,从低温下的柔软性等观点来看,优选设为约3重量%以下,更优选设为约1重量%以下(典型的是约0.5重量%以下、例如约0.3重量%以下)。
(抗氧化剂)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PVC薄膜中,除了PVC及增塑剂以外,还可含有抗氧化剂。通过使PVC薄膜含有抗氧化剂,可使PVC粘合带的耐热性(典型的是耐热劣化性)提高。
作为抗氧化剂,可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可发挥抗氧化功能的公知的材料。作为抗氧化剂的例子,可列举出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胺系抗氧化剂等。抗氧化剂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抗氧化剂的适宜例,可列举出受阻酚系抗氧化剂等酚系抗氧化剂。作为受阻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列举出: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1010”,Ciba Japan K.K.制造)、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1076”,Ciba Japan K.K.制造)、4,6-双(十二烷硫基甲基)-邻甲酚(商品名“Irganox 1726”,Ciba Japan K.K.制造)、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245”,Ciba Japan K.K.制造)、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商品名“TINUVIN 770”,Ciba Japan K.K.制造)、琥珀酸二甲酯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的缩聚物(琥珀酸二甲酯-1-(2-羟基乙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缩聚物)(商品名“TINUVIN 622”,Ciba Japan K.K.制造)等。其中,优选为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1010”,CibaJapan K.K.制造)、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245”,Ciba Japan K.K.制造)等。
抗氧化剂的使用量(使用2种以上的情况下为它们的总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设为使PVC薄膜中的抗氧化剂的含量成为约0.001重量%以上的量。从获得更高的效果的观点来看,通常将PVC薄膜中的抗氧化剂的含量设为约0.005重量%以上较为适当,优选设为约0.01重量%以上,更优选设为约0.05重量%以上。优选的一个方式中,可将PVC薄膜中的抗氧化剂的含量设为约0.1重量%以上,也可设为约0.5重量%以上,进而也可设为约1重量%以上(例如约1.5重量%以上)。抗氧化剂的含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通常设为PVC薄膜的约5重量%以下(典型的是约3重量%以下)较为适当。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PVC薄膜中,可以在不会显著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视需要进而含有可于PVC薄膜(特别是PVC粘合带用PVC薄膜)中使用的公知的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的例子,可列举出:颜料或染料等着色剂、脂肪酸金属盐以外的稳定剂(例如月桂酸二辛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稳定化助剂(例如亚磷酸三烷基酯等亚磷酸酯、水滑石或沸石等无机化合物)、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改性剂、阻燃剂、抗静电剂、防霉剂、润滑剂等。这些添加剂的使用量可设为在PVC薄膜的领域中通常的量。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PVC薄膜优选为不含如三羟甲基丙烷等在分子内具有多个聚合性这样的官能团(例如(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这是因为,如此具有多个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有时会通过氧化等聚合而发挥使PVC薄膜硬化的作用,由此可能损害低温特性。
这样的组成的PVC薄膜典型的是通过将具有对应组成的PVC组合物利用热塑性树脂薄膜的领域中公知的方法成形为薄膜形状而获得。作为这样的公知的成形方法,例如可利用熔融挤出成形法(吹胀法(inflationmethod)、T模法等)、熔融流延法、压延法等。此处公开的技术即使在上述PVC薄膜使用未实施交联剂的添加或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等有意提高该PVC薄膜整体的交联性的处理的PVC薄膜的方式中也可优选地实施。利用这样的PVC薄膜,存在获得低温特性更良好的PVC粘合带的倾向。PVC薄膜的交联程度可通过将该PVC薄膜1g投入至四氢呋喃(THF)10mL中并进行搅拌,以目视观察PVC薄膜溶解于THF中的情况而把握,此时可将残留对THF的不溶成分的PVC薄膜判断为有意地导入了交联结构的PVC薄膜。
作为一例,将使用压延法的情况下的典型的薄膜制成顺序的概要表示于以下。
(1)计量:根据目标组成而计量PVC、增塑剂及视需要使用的其他材料。
(2)混合:对所计量的各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制备均匀的混合物(典型的是粉末状的混合物、即混合粉末)。
(3)混炼:对上述(2)中所制备的混合物进行加热而使其熔融化,利用2根或3根以上的混炼辊(典型的是金属制的辊)进行混炼。混炼辊的温度例如设定为100℃~250℃(优选为150℃~200℃)较为适当。
(4)压延成形:将上述(3)中所得的混炼物投入至压延成形机中,成形具有任意厚度的PVC薄膜。厚度的控制可通过调整压延辊的间距和/或辊间的速度比而进行。辊间的速度比可调整为优选1.0~1.5、更优选1.1~1.4、例如1.2~1.3的范围。
上述PVC组合物(即构成PVC薄膜的树脂材料)的动力粘度没有特别限定。从较薄的(例如厚度低于100μm、典型的是厚度80μm以下的)PVC薄膜的制造容易性的观点来看,通常上述PVC组合物的动力粘度为约4000Pa·s以下(例如约3500Pa·s以下)较为有利。优选的一个方式中,上述PVC组合物的动力粘度可为约3000Pa·s以下(更优选为约2800Pa·s以下、例如约2500Pa·s以下)。利用由显示出这样的动力粘度的PVC组合物形成的PVC薄膜,可适宜地实现-20℃下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大的PVC粘合带。上述PVC组合物的动力粘度例如可设为约1000Pa·s以上,从PVC薄膜的强度等观点来看,通常设为约1300Pa·s以上(例如约1500Pa·s以上)较为适当。
此处,上述PVC组合物的动力粘度是指基于JIS K 7210(2009)中记载的流动试验方法而测定的值。具体而言,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的流动试验仪(毛细管流变仪)CFT-500D/100D,在设定为160℃且容积为1cm3的活塞内填充作为测定试样的PVC薄膜并使其熔融,将由施加40MPa的载荷(P)并从孔径(D)1mm、长度(L)1mm的模头挤出时的流动速率(Q)求出的动力粘度(单位:Pa·s)作为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动力粘度。
上述动力粘度可通过PVC组合物中所含的成分(PVC及视需要使用的增塑剂、弹性体及其他添加剂)的选择及它们的配混比而调节。例如,通过使用平均聚合度更低的PVC、使用熔体流动速率(MFR)更小的弹性体、选择与PVC的相容性更良好的弹性体、进一步增多增塑剂的使用量等方法的1种或2种以上,从而存在上述PVC组合物的动力粘度大体变低的倾向。
此处公开的粘合带中,上述PVC薄膜可构成由该PVC薄膜的单层或多层形成的支承基材,也可构成除了该PVC薄膜以外还包含其他层的支承基材。优选的一个方式中,上述其他层可为设置于PVC薄膜的表面的印刷层、剥离处理层、底漆层等辅助性层。或者,上述PVC薄膜也可构成使该PVC薄膜与PVC薄膜以外的树脂薄膜层叠的构成的支承基材。作为优选的一个方式,可列举出在由单层的PVC薄膜形成的支承基材的单面配置有粘合剂层的构成。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支承基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只要为PVC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可成为25N/19mm以下的厚度即可。支承基材(例如由单层的PVC薄膜形成的支承基材)的厚度例如可设为约200μm以下,通常为约150μm以下(例如约120μm以下)较为适当。此处公开的技术的应用意义有在以较薄的PVC薄膜作为支承基材的PVC粘合带卷中可更良好地发挥的倾向。例如,作为上述支承基材,可优选地采用厚度为约100μm以下(典型的是低于约100μm、更优选为约9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约80μm以下)的PVC薄膜。上述支承基材也可为厚度约75μm以下的PVC薄膜。支承基材的厚度典型的是约10μm以上、通常为约25μm以上,从处理性、低温下的裂纹防止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为约50μm以上(例如约60μm以上)。上述支承基材的厚度例如可优选地应用于电线、配管等的保护或捆束、将电线等的周围包围而进行保护的波纹管(corrugate tube)的被覆、集束有多根电线的物体(集束电线)的被覆、电绝缘等中所使用的粘合带。
支承基材中的配置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也可视需要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酸处理、碱处理、底涂剂(底漆)的涂布、抗静电处理等以往公知的表面处理。这样的表面处理可为用以提高基材与粘合剂层的密接性、换言之用以提高粘合剂层对基材的锚固性的处理。底漆的组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从公知的组成中适宜选择。底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优选为约0.01μm以上且约1μm以下,更优选为约0.1μm以上且约1μm以下。
仅在支承基材的一个表面配置粘合剂层的构成的PVC粘合带中,在未配置粘合剂层的一侧的表面(背面),也可以出于印字性的提高、光反射性的降低、重叠贴附性的提高等目的而对上述背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酸处理、碱处理等处理。
此外,在PVC粘合带的背面,也可视需要实施剥离处理、抗静电处理等以往公知的表面处理。例如,通过在基材的背面设置长链烷基系、有机硅系等的剥离处理层,可减轻粘合带卷的解卷力。此处公开的粘合带卷即使在未对PVC粘合带的背面实施如上所述的剥离处理的形态下也可优选地实施。
<粘合剂层>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粘合剂层典型的是由具有如下性质的材料(粘合剂)构成的层:在室温附近的温度区域中呈现柔软的固体(粘弹性体)的状态,通过压力而简单地粘接于被粘物。此处所谓粘合剂是如“C.A.Dahlquist,“Adhesion:Fundamental andPractice”,mcLaren&Sons,(1966)P.143”中所定义的那样,一般而言可为具有满足复数拉伸模量E*(1Hz)<107dyne/cm2的性质的材料(典型的是在25℃下具有上述性质的材料)。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粘合剂层可为由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水溶性粘合剂组合物、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热熔型粘合剂组合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等各种形态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此处,所谓“活性能量射线”是指具有可引起聚合反应、交联反应、起始剂的分解等化学反应的能量的能量射线,是包含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之类的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电子束、中子射线、X射线之类的放射线等的概念。从抑制PVC薄膜中的增塑剂向粘合剂层转移而容易抑制粘合力的经时变化等方面来看,优选由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
构成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上述粘合剂可为含有在粘合剂的领域中公知的橡胶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聚酯系聚合物、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聚醚系聚合物、有机硅系聚合物、聚酰胺系聚合物、氟系聚合物等各种橡胶状聚合物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基础聚合物(聚合物成分中的主成分)的粘合剂。此处,所谓橡胶系粘合剂是指含有橡胶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关于丙烯酸系粘合剂及其他粘合剂也同样。另外,所谓丙烯酸系聚合物是指在聚合物结构中含有源自1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丙烯酸系单体)的单体单元的聚合物,典型的是指以超过50重量%的比率含有源自丙烯酸系单体的单体单元的聚合物。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谓(甲基)丙烯酰基是指包括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的含义。
作为此处公开的PVC粘合带的粘合剂层,从低温特性及被粘物选择性的广泛度的观点来看,可优选地采用以橡胶系粘合剂作为主成分的粘合剂层(橡胶系粘合剂层)。上述橡胶系粘合剂可为含有选自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的1种或2种以上的橡胶系聚合物的粘合剂。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谓“主成分”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是指含有最多的成分,典型的是指含有超过50重量%的成分。作为橡胶系聚合物,可使用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的任一者。作为天然橡胶,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可在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的公知的材料。此处所谓天然橡胶并不限定于未改性的天然橡胶,是包括例如通过丙烯酸酯等进行了改性的改性天然橡胶的概念。也可将未改性天然橡胶与改性天然橡胶组合使用。作为合成橡胶,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可于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的公知的材料。作为适宜例,可列举出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苯乙烯-异戊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等。这些合成橡胶可为未改性,也可经过改性(例如羧基改性)。橡胶系聚合物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优选的一个方式的PVC粘合带具有由水分散型橡胶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橡胶系粘合剂层,所述水分散型橡胶系粘合剂组合物是在橡胶系胶乳中视需要而配混增粘树脂及其他添加剂而成的。上述橡胶系胶乳可为公知的各种橡胶系聚合物分散于水中而成的胶乳。可使用天然橡胶胶乳及合成橡胶胶乳的任一者。作为天然橡胶胶乳,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可在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的公知的材料。此处所谓天然橡胶胶乳并不限定于未改性的天然橡胶胶乳,是包括例如通过丙烯酸酯等进行了改性的改性天然橡胶胶乳的概念。也可将未改性天然橡胶胶乳与改性天然橡胶胶乳组合使用。作为合成橡胶胶乳,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可在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的公知的材料。作为适宜例,可列举出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胶乳(SBR胶乳)、苯乙烯-异戊二烯橡胶胶乳、氯丁二烯橡胶胶乳等。这些合成橡胶胶乳中所含的合成橡胶可为未改性,也可经过改性(例如羧基改性)。橡胶系胶乳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优选的一个方式的橡胶系粘合剂组合物(例如水分散型橡胶系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这两者作为橡胶系聚合物。利用这样的粘合剂组合物,可形成显示出良好的粘合特性的PVC粘合带。例如可形成显示出适于电线、配管等的保护、捆束、如上所述的波纹管的被覆、电绝缘等用途的粘合特性的PVC粘合带。作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重量比(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优选为约10:90~90:10的范围,更优选为约20:80~80:20的范围,进而更优选为约30:70~70:30的范围。作为上述合成橡胶,可优选地采用SBR。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的粘合剂层(典型的是橡胶系粘合剂层)除了如上所述的基础聚合物以外,也可含有增粘树脂。作为增粘树脂,可自公知的各种增粘树脂中选择适当的增粘树脂使用。例如可使用选自松香系树脂、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酚醛系树脂、香豆酮-茚系树脂、酮树脂等各种增粘树脂的1种或2种以上。
作为松香系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歧化松香、氢化松香、聚合松香、马来松香(maleic rosin)、富马松香(fumaric rosin)等松香衍生物、酚改性松香、松香酯等。作为酚改性松香,例如可列举出:使酚类与天然松香、松香衍生物进行加成反应所得的物质、或使甲阶酚醛型酚醛树脂与天然松香、松香衍生物反应所得的酚改性松香等。作为松香酯,例如可列举出使上述松香系树脂与多元醇反应而成的酯化物等。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将松香酚树脂制成酯化物。
作为萜烯系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萜烯树脂(α-蒎烯树脂、β-蒎烯树脂、柠檬烯树脂等)、萜烯酚树脂、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氢化萜烯树脂等。
作为石油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脂肪族系(C5系)石油树脂、芳香族系(C9系)石油树脂、脂肪族/芳香族共聚系(C5/C9系)石油树脂、这些的氢化物(例如对芳香族系石油树脂进行氢化所得的脂环族系石油树脂)、它们的各种改性物(例如马来酸酐改性物)等。
作为酚醛系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苯酚、间甲酚、3,5-二甲苯酚、对烷基苯酚、间苯二酚等各种酚类与甲醛的缩合物。作为酚醛系树脂的其他例,可列举出:使上述酚类与甲醛于碱催化剂下进行加成反应所得的甲阶酚醛、或使上述酚类与甲醛于酸催化剂下进行缩合反应所得的酚醛清漆等。
作为香豆酮-茚系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香豆酮-茚树脂、氢化香豆酮-茚树脂、酚改性香豆酮-茚树脂、环氧改性香豆酮-茚树脂等。
作为酮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通过酮类(例如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脂肪族酮;苯乙酮等芳香族酮;环己酮、甲基环己酮等脂环式酮等)与甲醛的缩合而得到的酮树脂。
所使用的增粘树脂的软化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软化点为60~160℃的增粘树脂。另外,也可使用常温下为液状的增粘树脂。从平衡良好地兼顾凝聚力与低温特性(例如低温下的解卷性或粘合力)的观点来看,可优选地使用软化点为约60~140℃(更优选为约80~120℃)的增粘树脂。例如优选为使用软化点处于上述范围的石油树脂。需要说明的是,增粘树脂的软化点可基于JIS K2207中所规定的软化点试验方法(环球法)而测定。
粘合剂层中所含的聚合物成分与增粘树脂的比率没有特别限定,可根据用途而适宜地决定。相对于100重量份聚合物成分,增粘树脂的含量以不挥发成分基准计例如可设为约20重量份以上,通常设为约50重量份以上较为适当。从获得更高的使用效果的观点来看,相对于100重量份聚合物成分,增粘树脂的使用量可设为约80重量份以上,也可设为约100重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低温特性等观点来看,相对于100重量份聚合物成分,增粘树脂的使用量通常设为约200重量份以下较为适当,优选设为约150重量份以下。
此外,上述粘合剂层也可视需要含有粘度调整剂(增粘剂等)、流平剂、增塑剂、软化剂、填充剂、颜料、染料等着色剂、光稳定剂、抗老化剂、抗氧化剂、耐水化剂、抗静电剂、发泡剂、消泡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交联剂等在粘合剂的领域中一般的各种添加剂。
粘合剂层的形成可适宜采用以往公知的各种方法进行。例如可采用通过在如上所述的基材(典型的是PVC薄膜)上直接赋予(典型的是涂布)粘合剂组合物并使其干燥而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直接法)。另外,也可采用通过对具有剥离性的表面(剥离面)赋予粘合剂组合物并使其干燥而在该表面上形成粘合剂层,并将该粘合剂层转印至基材的方法(转印法)。也可将这些方法组合。作为上述剥离面,可利用剥离衬垫的表面、经过剥离处理的支承基材背面等。
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例如可使用凹印辊式涂布机、逆转辊涂布机、接触辊涂布机、浸渍辊涂布机、棒式涂布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等公知或惯用的涂布机而进行。粘合剂层典型的是连续地形成,根据目的及用途,也可形成为点状、条纹状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图案。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粘合剂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以此处公开的FUW/FE50能够成为适当的范围的方式而适宜设定。一个方式中,粘合剂层的厚度可设为约30μm以下,通常优选设为25μm以下,更优选设为约20μm以下(典型的是低于约20μm、例如约18μm以下)。另外,从获得适当的粘合力的观点来看,粘合剂层的厚度通常设为约3μm以上较为适当,优选设为约5μm以上(例如约7μm以上)。
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以粘合剂层的厚度为约5μm以上且低于20μm(典型的是约7μm以上且18μm以下,更优选为约10μm以上且15μm以下,例如约10μm以上且13μm以下)的粘合带卷的形态优选实施。上述粘合剂层的厚度的范围例如可优选地应用于在电线、配管等的保护、捆束、如上所述的波纹管的被覆、电绝缘等中使用的粘合带卷。其中,对于支承基材的厚度低于约100μm(例如低于约90μm)的粘合带卷中,从解卷力的调整等观点来看,将粘合剂层的厚度设为上述范围较为有利。
<粘合带卷>
将此处公开的粘合带卷的一个构成例示于图1。图1所示的粘合带卷100具有将PVC粘合带1沿长度方向卷绕而成的构成,所述PVC粘合带1具备:具有第一面11A及第二面11B的支承基材(例如单层的PVC薄膜)11、及配置于该第一面11A上的粘合剂层21。在粘合带卷100中,粘合带1通过使粘合剂层21抵接于支承基材的第二面11B来保护其表面(粘合面)21A。
构成此处公开的粘合带卷的粘合带(PVC粘合带)典型的是通过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50%拉伸力FE50为25N/19mm以下。显示出该50%拉伸力FE50的PVC粘合带即使在使用了较薄的(例如100μm以下、进而为80μm以下的)PVC薄膜的构成中,也存在柔软性高、低温特性(低温下难以产生;的性能)变良好的倾向。从该观点来看,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以上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为24N/19mm以下(例如22N/19mm以下)的方式优选实施。50%拉伸力FE50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为5N/19mm以上。从粘合带的处理性(例如从粘合带卷的解卷作业性)的观点来看,通常将50%拉伸力FE50设为10N/19mm以上较为适当,优选设为12N/19mm以上,更优选设为超过13N/19mm(例如15N/19mm以上)。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例如可通过适当设定构成该粘合带的支承基材(典型的是PVC薄膜)的厚度或组成而调节。
此处公开的粘合带卷典型的是通过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解卷力FUW[N/19mm]为上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N/19mm]的15%以上且80%以下。即,FUW/FE50的值处于15%~80%的范围。通过将FUW/FE50设为上述范围,即使在50%拉伸力FE50为25N/19mm以下的柔软性高的粘合带卷绕而成的粘合带卷中,也可实现良好的解卷作业性。使解卷作业性提高例如可有利地有助于卷绕作业的自动化、高速化、卷绕精度的提高等方面。从获得更高的卷绕作业性的观点来看,可将粘合带卷的FUW/FE50设为60%以下(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FUW/FE50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通常设为18%以上较为适当,优选设为20%以上,更优选设为25%以上。
此处公开的粘合带卷的解卷力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以使FUW/FE50的值成为15%~80%的方式进行设定。从减轻对解卷施加的作业负载的观点来看,通常将上述解卷力设为18N/19mm以下较为适当。通过将解卷力设为15N/19mm以下(优选为13N/19mm以下、更优选为12N/19mm以下),存在容易实现良好的解卷作业性(例如自动化适应性的提高、高速解卷适应性的提高等)的倾向。另外,通过将解卷力设为2N/19mm以上(优选为3N/19mm以上、更优选为4N/19mm以上、例如5N/19mm以上),存在容易使卷绕精度提高的倾向。优选的一个方式中,可将粘合带卷的解卷力设为3~12N/12mm(例如5~10N/19mm)。特别是在使用较薄的(例如100μm以下、进而为80μm以下的)PVC薄膜的构成中,将粘合带卷的解卷力设为上述范围较为适宜。粘合带卷的解卷力例如可通过支承基材的组成、支承基材的背面处理的有无、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的组成、粘合剂层的厚度等而调节为适当的范围。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优选地应用于通过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低温拉伸断裂伸长率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而更优选为80%以上、例如100%以上)的PVC粘合带卷绕而成的粘合带卷。如此即使在低温下柔软性(延伸性)也高的PVC粘合带(特别是PVC薄膜的厚度为100μm以下、进而为80μm以下的PVC粘合带)存在低温特性(对于在线束中卷绕于电线周围的用途而言,防止低温下产生裂纹的性能)优异的倾向,另一方面,往往解卷作业性容易变低。因此,应用本发明而使解卷作业性提高的意义较大。此处公开的技术例如可以以上述低温拉伸断裂伸长率为约100%~200%(优选为110%~170%)的PVC粘合带卷绕而成的粘合带卷的形态优选实施。
构成此处公开的粘合带卷的PVC粘合带的总厚(支承基材与粘合剂层的合计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PVC粘合带的薄化及轻量化的观点来看,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以该PVC粘合带的总厚低于约120μm(更优选为低于约110μm、进而更优选为低于约100μm、例如低于约90μm)的方式优选实施。另外,从容易获得良好的解卷作业性的方面来看,PVC粘合带的厚度设为约55μm以上较为适当,通常优选设为约60μm以上(更优选为约70μm以上、进而更优选为约75μm以上、例如约80μm以上)。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从PVC粘合带的轻量化的观点来看,此处公开的技术可以以该PVC粘合带的单位面积重量为约120g/m2以下、优选为约110g/m2以下、更优选为约100g/m2以下、例如约90g/m2以下的方式优选实施。另外,从容易获得良好的解卷作业性的方面来看,PVC粘合带的单位面积重量设为约55g/m2以上较为适当,通常优选设为约60g/m2以上(更优选为约70g/m2以上、进而更优选为约75g/m2以上、例如约80g/m2以上)。
此处公开的技术中,PVC粘合带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可根据目的或用途而适宜设定。上述PVC粘合带的宽度例如可为5mm~55mm、通常为10mm~40mm、优选为15mm~30mm(典型的是15mm~25mm)。在这样的宽度的PVC粘合带中,可适宜地发挥应用本发明的效果。此处公开的技术例如可以以宽度约19mm的PVC粘合带卷绕成卷状的粘合带卷的形态优选实施。
此处公开的粘合带卷的直径没有特别限定,从卷绕作业性的观点来看,上述粘合带卷的直径不过大是有利的。从该观点来看,粘合带卷的直径通常设为20cm以下(典型的是5cm~20cm)较为适当。此处公开的技术例如可以以直径处于15cm以下(例如5cm~15cm)的范围的粘合带卷的形态适宜地实施。
<用途>
此处公开的粘合带卷由于解卷作业性优异,因此可以在假设一边使粘合带卷解卷一边将粘合带贴附(典型的是卷绕)于被粘物的使用方式的各种领域中优选地使用。例如适宜于电线、配管等的保护、捆束、将电线等的周围包围而进行保护的波纹管的被覆、电绝缘等用途。其中,作为优选的用途,可列举出在线束(例如汽车及其他车辆的线束、特别是具备内燃机的车辆的线束等)中卷绕在构成该线束的电线(典型的是多根电线)周围的用途。此处,在构成线束的电线的周围卷绕有PVC粘合带的方式的例子中,包括在该电线的周围卷绕有PVC粘合带的方式、在容纳有上述电线的筒(例如波纹管)的周围卷绕有PVC粘合带的方式。另外,此处公开的粘合带并不限定于上述用途,也可在迄今使用PVC粘合带的各种领域、例如电气部件(变压器、线圈等)、电子部件等的层间、外表面的绝缘、固定、显示、识别等领域中适宜地使用。
通过该说明书而公开的事项包括如下者。
(1)一种粘合带卷,其为将粘合带在长度方向上卷绕而成的粘合带卷,所述粘合带包含PVC薄膜与配置于该PVC薄膜的一个表面的粘合剂层,
在上述粘合带卷中,上述粘合带以使上述粘合剂层的表面抵接于该粘合带的背面的方式进行卷绕,
上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为约25N/19mm以下,且
上述粘合带卷的解卷力FUW[N/19mm]为上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N/19mm]的约15%~约80%。
(2)如上述(1)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解卷力FUW为约5N/19mm~约10N/19mm。
(3)如上述(1)或(2)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约5μm~约18μm。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PVC薄膜的厚度为约100μm以下。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粘合带的单位面积重量为约100g/m2以下。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粘合带的宽度为约15mm~约25mm。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粘合带在-20℃下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约80%以上(典型的是约80%以上且约300%以下)。
(8)如上述(1)~(7)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构成上述PVC薄膜的树脂材料的动力粘度为约3000Pa·s以下(典型的是约3000Pa·s以下且约1000Pa·s以上)。
(9)如上述(1)~(8)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PVC薄膜包含弹性体。
(10)如上述(9)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弹性体包含选自下述物质中的1种或2种以上:
(A)氯含量为约25~50重量%(例如约35~45重量%)的氯化聚乙烯、
(B)(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C)丙烯腈含量为约15~50重量%(例如约30~40重量%)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及
(D)乙酸乙烯酯含量为约30~75重量%(例如约50~65重量%)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11)如上述(9)或(10)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PVC薄膜中的上述弹性体的含量为约1重量%以上且约30重量%以下。
(12)如上述(1)~(11)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PVC薄膜包含约10重量%以上且约60重量%以下的增塑剂。
(13)如上述(12)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增塑剂包含选自苯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对苯二甲酸酯、偏苯三甲酸酯、均苯四甲酸酯、己二酸酯、癸二酸酯、壬二酸酯、马来酸酯及柠檬酸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
(14)如上述(1)~(13)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PVC薄膜包含脂肪酸金属盐。
(15)如上述(14)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脂肪酸金属盐为硬脂酸金属盐、月桂酸金属盐、或硬脂酸金属盐与月桂酸金属盐的组合。
(16)如上述(14)或(15)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PVC薄膜中的上述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为约0.02重量%以上且约1重量%以下。
(17)如上述(1)~(16)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构成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选自橡胶系粘合剂、聚酯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聚醚系粘合剂及有机硅系粘合剂。
(18)如上述(1)~(17)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粘合剂层是以橡胶系粘合剂作为主成分的橡胶系粘合剂层。
(19)如上述(1)~(18)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粘合剂层系以10:90~90:10的重量比含有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例如SBR)。
(20)如上述(1)~(19)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粘合剂层包含选自松香系树脂、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酚醛系树脂、香豆酮-茚系树脂及酮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增粘树脂。
(21)如上述(1)~(20)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粘合剂层包含橡胶系聚合物和作为增粘树脂的石油树脂,
上述石油树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橡胶系聚合物100重量份为50~150重量份。
(22)一种粘合带卷,其为将粘合带沿长度方向卷绕而成的粘合带卷,所述粘合带包含PVC薄膜与配置于该PVC薄膜的至少一个表面的粘合剂层,
在上述粘合带卷中,上述粘合带以使上述粘合剂层的表面抵接于该粘合带的背面的方式进行卷绕,
上述PVC薄膜的厚度为约50μm以上且约100μm以下,
上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约5μm以上且约18μm以下,
上述粘合带的宽度为约15mm以上且约25mm以下,
上述PVC薄膜含有弹性体、增塑剂和脂肪酸金属盐,
上述弹性体包含选自下述物质中的1种或2种以上:(A)氯含量为约25~50重量%(例如约35~45重量%)的氯化聚乙烯、(B)(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C)丙烯腈含量为约15~50重量%(例如约30~40重量%)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及(D)乙酸乙烯酯含量为约30~75重量%(例如约50~65重量%)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上述弹性体的含量为上述PVC薄膜的约1重量%以上且约30重量%以下,
上述粘合剂层为橡胶系粘合剂层,
解卷力FUW为约5N/19mm以上且约10N/19mm以下。
(23)如上述(22)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增塑剂包含选自苯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对苯二甲酸酯、偏苯三甲酸酯、均苯四甲酸酯、己二酸酯、癸二酸酯、壬二酸酯、马来酸酯及柠檬酸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
(24)如上述(22)或(23)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脂肪酸金属盐为硬脂酸金属盐、月桂酸金属盐、或硬脂酸金属盐与月桂酸金属盐的组合,
上述PVC薄膜中的上述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为约0.02重量%以上且约1重量%以下。
(25)如上述(22)~(24)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橡胶系粘合剂层含有橡胶系聚合物与增粘树脂,
上述橡胶系聚合物系以10:90~90:10的重量比包含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例如SBR),
作为上述增粘树脂,含有相对于上述橡胶系聚合物100重量份为50~150重量份的石油树脂。
(26)如上述(22)~(25)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其中,上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为约25N/19mm以下,且
上述粘合带卷的解卷力FUW[N/19mm]为上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N/19mm]的约15%~约80%。
(27)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线束的方法,其包含:
准备上述(1)~(26)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
一边使上述粘合带卷解卷,一边在构成上述线束的电线的周围卷绕上述粘合带。
(28)一种线束,其在电线的周围卷绕有从上述(1)~(26)中任一项的粘合带卷退卷的粘合带。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相关的一些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定于该具体例所示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中的“份”及“%”只要无特别说明,则为重量基准。
<使用材料>
于以下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的简称如下所示。
(脂肪酸金属盐)
A1:硬脂酸钙(岸田化学株式会社制品)
A2:月桂酸钙(岸田化学株式会社制品)
(弹性体)
E1:Kaneka Corporation制品,(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商品名“Kane Ace B22”
E2:Zeon Corporation制品,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含量为31~36%,商品名“Nipol 1052J”
E3:JSR株式会社制品,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含量为41.5%,等级名“PN20HA”
E4: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品,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含有率为55%,商品名“Soarblen BH”
E5: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品,氯化聚乙烯,氯含量为38.0~41.0%,商品名“Elaslen 401A”
E7:JSR株式会社制品,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线性结构,苯乙烯含量为40%,等级名“TR2000”
<粘合带的制作>
(实施例1)
按照固体成分基准,将SBR胶乳(Zeon Corporation制品,商品名“Nipol LX426“)60份、天然橡胶胶乳(GOLDEN HOPE公司制品,商品名”HYTEX HA”)40份及石油树脂乳液120份加以混合而制备水分散型橡胶系粘合剂组合物。作为上述石油树脂乳液,使用将石油树脂(Exxon公司制品,脂肪族系烃树脂,商品名“Escorez 1202”,软化点为100℃)75份溶解于甲苯25份中,并于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花王株式会社制品,商品名“EMULGEN 920”)3.5份及水46.5份,通过均质搅拌机进行搅拌乳化而成的混合物。以下,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记为“粘合剂组合物A”。
将表1中所示的各原料以成为表1中所示的组成(即,以0.10%的比率含有脂肪酸金属盐A1、以25%的比率含有增塑剂、以6%的比率含有弹性体E1、剩余部分为PVC的组成)的方式计量并加以混合,进行混炼后,通过压延成形机于成形温度150℃下成形为厚度为70μm的长条的薄膜形状。以此方式获得例1的PVC薄膜(支承基材)。此处,作为表1中所示的增塑剂,使用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株式会社J-plus制品,商品名“DINP”)。作为表1中所示的PVC,使用平均聚合度为1000的聚氯乙烯(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品,商品名“TK-1000”)。
使用逗点直接涂布机(comma directcoater)在上述PVC薄膜的一个表面涂布上述粘合剂组合物A,并使其干燥,为了进行后述低温卷绕试验而以充分的长度进行卷取,获得原料片卷。粘合剂组合物A的涂布量以干燥后可形成表1中所示厚度的粘合剂层的方式进行调整。将上述原料片卷以粘合带的宽度成为19mm的方式切断(分割),获得实施例1的粘合带卷。
(实施例2~7及比较例1~2)
将PVC薄膜(支承基材)的组成与粘合剂层的厚度设为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实施例2~7及比较例1~2的粘合带卷。
需要说明的是,将各例的PVC薄膜沿移动方向(MD)拉伸为约2倍的长度,通过目视观察外观,结果实施例1~5及比较例1~2的PVC薄膜均透明。实施例6、7的PVC薄膜中观察到少许白浊。
<测定及评价>
(50%拉伸力的测定)
将自各例的粘合带卷中退卷的粘合带(宽19mm)切为100mm的长度而制作测定样品。在23℃、50%RH的环境下,将上述测定样品设置于拉伸试验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Autograph AG-20kNG)(卡盘间距离50mm),以3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沿长度方向拉伸50%(即,直至成为1.5倍的长度)时,记录对上述拉伸试验机施加的载荷作为50%拉伸力(N/19mm)。
(解卷力的测定)
基于JIS Z 0237(2009年)中所记载的“高速解卷力”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具体而言,在23℃、50%RH的环境下,在解卷力测定装置(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AutographAG-Xplus系列)的一个卡盘上以夹具固定各例的粘合带卷,用另一个卡盘抓持自该粘合带卷中抽出的粘合带的一端。在解卷速度为1m/分钟的条件下自该状态测定解卷力(N/19mm)。
(捆束作业性评价)
假设在与上述解卷力测定同等的条件下一边从粘合带卷使粘合带解卷一边将该粘合带卷绕在多根电线的周围而进行捆束的状况,观察上述解卷力测定中的粘合带的解卷状况,按以下3个阶段评价捆束作业性。
E:能够以宽度尺寸的变动为2mm以下的适度且稳定的张力将从粘合带卷解卷的粘合带卷取于卷取装置。此时,在目视下没有发现皱褶的产生、松弛(捆束作业性:优)。
G:能够以宽度尺寸的变动为2mm以下的适度且稳定的张力将从粘合带卷解卷的粘合带卷取于卷取装置。此时,在目视下没有发现皱褶的产生,但有时观察到少许松弛(捆束作业性:良)。
P:在解卷力的测定开始时粘合带大幅伸长,无法将所解卷的粘合带紧密地卷取于卷取装置(捆束作业性差)。
将所得的结果与各例的粘合带卷的大致构成一同表示于表1中。
[表1]
如表1所示那样,50%拉伸力FE50为25N/19mm以下的PVC粘合带卷绕而成的粘合带卷中,FUW/FE50处于15%~80%的范围的实施例1~7与比较例1、2相比,解卷作业性(捆束作业性)均明显良好。FUW/FE50为20%以上的实施例1~6的粘合带卷的捆束作业性特别优异。
<参考实验例>
将构成各例的粘合带卷的粘合带切成宽10mm、长100mm的尺寸而制作测定样品,基于JIS K 7161中记载的“塑料-拉伸特性”的试验方法测定-20℃下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使用的测定装置及测定条件如下所示。
装置:拉伸试验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Autograph AG-20kNG)
测定条件:卡盘间距离50mm、拉伸速度300mm/分钟
以上述条件将各测定样品沿长度方向拉伸,根据样品断裂的时刻的卡盘间距离X(mm),通过下式:拉伸断裂伸长率(%)=(X-50)/50×100而求出低温拉伸断裂伸长率。其结果,实施例1~7的粘合带的低温拉伸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14%、147%、110%、120%、107%、138%及49%,比较例1、2的粘合带的低温拉伸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47%及125%。亦即,实施例1~6及比较例1、2的粘合带与实施例7的粘合带相比,低温拉伸断裂伸长率的值较大,低温下的柔软性(延伸性)良好。根据该结果可知:实施例1~6的粘合带卷的解卷作业性优异,且所退卷的粘合带的低温特性亦优异。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些仅为例示,并非限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包含对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化、变更的方案。
附图标记说明
1 PVC粘合带(粘合带)
11 支承基材
11A 第一面
11B 第二面
21 粘合剂层
21A 表面(粘合面)
100 粘合带卷

Claims (27)

1.一种粘合带卷,其为将粘合带沿长度方向卷绕而成的粘合带卷,所述粘合带包含聚氯乙烯薄膜和配置于该聚氯乙烯薄膜的一个表面的粘合剂层,
在所述粘合带卷中,所述粘合带以使所述粘合剂层的表面抵接于该粘合带的背面的方式进行卷绕,
所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为25N/19mm以下,
所述粘合带卷的解卷力FUW[N/19mm]为所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N/19mm]的15%以上且8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解卷力FUW为5N/19mm以上且10N/19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μm以上且18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聚氯乙烯薄膜的厚度为100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聚氯乙烯薄膜包含弹性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聚氯乙烯薄膜中的所述弹性体的含量为1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聚氯乙烯薄膜包含10重量%以上且60重量%以下的增塑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聚氯乙烯薄膜包含脂肪酸金属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聚氯乙烯薄膜中的所述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为0.02重量%以上且1重量%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粘合带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00g/m2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粘合带的宽度为15mm以上且25m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粘合带在-20℃下的拉伸断裂强度为80%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构成所述聚氯乙烯薄膜的树脂材料的动力粘度为3000Pa·s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弹性体包含选自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以及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增塑剂包含选自苯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对苯二甲酸酯、偏苯三酸酯、均苯四酸酯、己二酸酯、癸二酸酯、壬二酸酯、马来酸酯以及柠檬酸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
16.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脂肪酸金属盐为硬脂酸金属盐、月桂酸金属盐、或硬脂酸金属盐与月桂酸金属盐的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构成所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选自橡胶系粘合剂、聚酯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聚醚系粘合剂以及有机硅系粘合剂。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粘合剂层是以橡胶系粘合剂为主成分的橡胶系粘合剂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粘合剂层以10:90~90:10的重量比包含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粘合剂层包含选自松香系树脂、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酚醛系树脂、香豆酮-茚系树脂以及酮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增粘树脂。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粘合剂层包含橡胶系聚合物和作为增粘树脂的石油树脂,
所述石油树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橡胶系聚合物100重量份为50~150重量份。
22.一种粘合带卷,其为将粘合带沿长度方向卷绕而成的粘合带卷,所述粘合带包含聚氯乙烯薄膜和配置于该聚氯乙烯薄膜的至少一个表面的粘合剂层,
在所述粘合带卷中,所述粘合带以使该粘合剂层的表面抵接于该粘合带的背面的方式进行卷绕,
所述聚氯乙烯薄膜的厚度为5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μm以上且18μm以下,
所述粘合带的宽度为15mm以上且25mm以下,
所述聚氯乙烯薄膜包含弹性体、增塑剂和脂肪酸金属盐,
所述弹性体包含选自下述物质中的1种或2种以上:
(A)氯含量为25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的氯化聚乙烯、
(B)(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C)丙烯腈含量为15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以及
(D)醋酸乙烯酯含量为30重量%以上且75重量%以下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所述弹性体的含量为所述聚氯乙烯薄膜的1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
所述粘合剂层为橡胶系粘合剂层,
所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为25N/19mm以下。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增塑剂包含选自苯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对苯二甲酸酯、偏苯三酸酯、均苯四酸酯、己二酸酯、癸二酸酯、壬二酸酯、马来酸酯以及柠檬酸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脂肪酸金属盐为硬脂酸金属盐、月桂酸金属盐、或硬脂酸金属盐与月桂酸金属盐的组合,
所述聚氯乙烯薄膜中的所述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为0.02重量%以上且1重量%以下。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橡胶系粘合剂层包含橡胶系聚合物和增粘树脂,
所述橡胶系聚合物以10:90~90:10的重量比包含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相对于所述橡胶系聚合物100重量份,包含50~150重量份的石油树脂作为所述增粘树脂。
26.根据权利要求22~2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其中,所述粘合带的解卷力FUW为5N/19mm以上且10N/19mm以下,且该解卷力FUW[N/19mm]为所述粘合带的50%拉伸力FE50[N/19mm]的15%以上且80%以下。
27.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其包含:
准备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
一边使所述粘合带卷解卷,一边在构成所述线束的电线的周围卷绕所述粘合带。
CN201680020390.6A 2015-04-01 2016-03-16 粘合带卷 Active CN1083076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5201 2015-04-01
JP2015075201 2015-04-01
JP2015133295A JP6633306B2 (ja) 2015-04-01 2015-07-02 粘着テープ
JP2015-133295 2015-07-02
JP2015-257443 2015-12-28
JP2015257443A JP6791629B2 (ja) 2015-04-01 2015-12-28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
PCT/JP2016/058293 WO2016158412A1 (ja) 2015-04-01 2016-03-16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7638A true CN108307638A (zh) 2018-07-20
CN108307638B CN108307638B (zh) 2021-03-23

Family

ID=5732270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0390.6A Active CN108307638B (zh) 2015-04-01 2016-03-16 粘合带卷
CN201610197030.5A Pending CN106047196A (zh) 2015-04-01 2016-03-31 粘合带
CN201610196750.XA Pending CN106047195A (zh) 2015-04-01 2016-03-31 粘合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7030.5A Pending CN106047196A (zh) 2015-04-01 2016-03-31 粘合带
CN201610196750.XA Pending CN106047195A (zh) 2015-04-01 2016-03-31 粘合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3) JP6633306B2 (zh)
CN (3) CN108307638B (zh)
TW (3) TWI7022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2478A (zh) * 2019-08-15 2022-02-18 电化株式会社 粘着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82423B2 (ja) * 2016-12-08 2020-04-15 株式会社クラレ 可塑剤の含有率の測定方法
JP2018165318A (ja) * 2017-03-28 2018-10-25 株式会社ノリタケ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ド 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組成物とそれを用いたマスキングシート
EP3636722B1 (en) * 2017-06-09 2021-06-30 Denka Company Limit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US20200299549A1 (en) * 2017-10-05 2020-09-24 Denka Company Limited Adhesive sheet, protective material, and wire harness
KR101891684B1 (ko) * 2017-12-15 2018-08-24 (주)엠에스코리아 접착제 도포를 이용한 다중관체 및 제조 장치
EP3831905B1 (en) 2018-08-03 2022-06-15 Denka Company Limited Adhesive agent and adhesive tape using said adhesive agent
KR102176356B1 (ko) * 2018-12-20 2020-11-09 주식회사 오아시스 실링테이프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JP2021030708A (ja) * 2019-08-29 2021-03-01 株式会社シード 字消し、鉛筆類および熱変色インキ含有筆記具共用の消字組成物、ならびに熱変色インキの消字体
JP7388196B2 (ja) * 2020-01-06 2023-11-29 株式会社レゾナック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EP4249242A1 (en) * 2020-11-20 2023-09-27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Adhesive tape and use of same
CN113861875A (zh) * 2021-09-29 2021-12-31 福建友谊胶粘带集团有限公司 耐高温汽车线束胶带
JP2023075659A (ja) * 2021-11-19 2023-05-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およびその利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01911A (ja) * 2007-02-20 2008-09-04 Lintec Corp マスキングテープ
CN101555391A (zh) * 2008-04-07 2009-10-1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片
CN103502373A (zh) * 2011-03-08 2014-01-0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带或粘合片
CN104130724A (zh) * 2014-07-23 2014-11-05 日东电工(上海松江)有限公司 氯乙烯系胶粘片和胶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5960A (ja) * 1996-09-20 1998-04-14 Nichiban Co Ltd 粘着テープ及び救急絆創膏
JPH11209718A (ja) * 1998-01-27 1999-08-03 Nitto Denko Corp ポリ塩化ビニル系粘着テープ
CA2282098C (en) * 1998-09-30 2008-02-19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for skin adhesion and first-aid adhesive plaster using the same
JP2002105268A (ja) * 2000-09-29 2002-04-10 Sekisui Chem Co Ltd カレンダー成形用塩化ビニル樹脂組成物、及び塩化ビニル樹脂製粘着シート
JP2003119300A (ja) * 2001-10-09 2003-04-23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テープ用支持体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DE10259618A1 (de) * 2002-12-18 2004-07-08 Tesa Ag Klebeband zum Schützen, Kennzeichnen, Isolieren und Ummanteln
JP4181883B2 (ja) * 2003-01-29 2008-11-19 ニチバン株式会社 ロール状医療用粘着テー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01911A (ja) * 2007-02-20 2008-09-04 Lintec Corp マスキングテープ
CN101555391A (zh) * 2008-04-07 2009-10-1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片
CN103502373A (zh) * 2011-03-08 2014-01-0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带或粘合片
CN104130724A (zh) * 2014-07-23 2014-11-05 日东电工(上海松江)有限公司 氯乙烯系胶粘片和胶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美)纳斯(NASS,L.I.)等: "《聚氯乙烯大全 第3卷》", 31 August 198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2478A (zh) * 2019-08-15 2022-02-18 电化株式会社 粘着带
CN114072478B (zh) * 2019-08-15 2023-07-25 电化株式会社 粘着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8462A (zh) 2017-03-01
CN106047196A (zh) 2016-10-26
JP6633306B2 (ja) 2020-01-22
CN108307638B (zh) 2021-03-23
JP2016194033A (ja) 2016-11-17
JP6791629B2 (ja) 2020-11-25
TWI702274B (zh) 2020-08-21
TW201702335A (zh) 2017-01-16
JP2016194043A (ja) 2016-11-17
CN106047195A (zh) 2016-10-26
JP6749096B2 (ja) 2020-09-02
TWI717345B (zh) 2021-02-01
TWI707936B (zh) 2020-10-21
JP2016194042A (ja) 2016-11-17
TW201641639A (zh) 2016-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7638A (zh) 粘合带卷
CN108307637A (zh) 粘合带
JP5572546B2 (ja) 粘着フィルム
CN101555391B (zh) 粘合片
JP6342941B2 (ja) ポリ塩化ビニル粘着テープ
JP7075936B2 (ja) 粘着テープ用基材、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747819B (zh) 黏著帶
JP2010047758A (ja) 片面もしくは両面に接着剤が塗布されたキャリア材料を有する、ワイヤまたはケーブルの絶縁及び巻回のための接着テープ、並びにそれの使用
JP6785058B2 (ja) ゴム系粘着テープ
JP7315495B2 (ja) 水系のエマルジョン型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
WO2016158412A1 (ja)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
EP4249242A1 (en) Adhesive tape and use of same
CN104974678A (zh) 粘合片
JP7474796B2 (ja) 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3075659A (ja) 粘着テープおよびその利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