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4940A - 黏著帶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黏著帶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4940A
TW202224940A TW110143182A TW110143182A TW202224940A TW 202224940 A TW202224940 A TW 202224940A TW 110143182 A TW110143182 A TW 110143182A TW 110143182 A TW110143182 A TW 110143182A TW 202224940 A TW202224940 A TW 2022249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tape
adhesive
mass
base material
material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3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田智仁
中川善夫
福井悠太
阿部亮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4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49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 C09J133/064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containing anhydride, COOH or COOM groups, with M being metal or onium-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4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16Plastic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02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undling cab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carrier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1/00Presence of unspecified 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7/00Presence of halogenated polymer
    • C09J2427/006Presence of halogenated polymer in the substr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既保持各種用途所需之作為黏著帶之功能、性能,又具有耐磨耗性之黏著帶。上述黏著帶具備包含聚氯乙烯系膜之基材層、及配置於上述基材層之至少一個表面之黏著劑層。於該黏著帶中,上述基材層包含聚氯乙烯及塑化劑。又,上述基材層中之上述塑化劑之含量為20質量%以上且未達36質量%。進而,上述基材層之厚度超過115 μm且未達400 μm。而且,上述黏著帶基於ISO6722在荷重450 g、砂紙移動速度1500 mm/分鐘之條件下進行測定之耐磨耗試驗中之耐磨耗值為300 mm以上。

Description

黏著帶及其用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聚氯乙烯(PVC)膜之黏著帶、及使用該黏著帶之線束。 本申請主張基於在2020年11月20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2020-193648號之優先權,並將該申請之全部內容作為參照而併入至本說明書中。
於PVC膜之至少一個表面配置有黏著劑層之黏著帶(以下亦稱為「PVC黏著帶」)因其良好之作業性而被廣泛應用於電絕緣用、包裝用、保護用等各種用途。作為與PVC黏著帶相關之先前技術文獻,可例舉專利文獻1~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9/069577號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8/225541號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第2019/049565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上述PVC黏著帶較佳地用作汽車、航空器等中佈設之包含多個電線群之線束中之電線綁帶。此種線束根據其佈設路徑可能會干涉主體或其他零件,故而在由PVC黏著帶纏繞之電線束之外側進而安裝波紋管或扭曲管、PVC管、PVC片材等外裝保護材。近年來,作為電線綁帶,就輕量化或防止捆束後膠帶端部剝離(亦稱為「端末剝離」)、確保線束之彎曲性等功能、性能方面而言,趨於變薄,此種黏著帶通常耐磨耗性較低,故而使用上述外裝保護材必不可少。
另一方面,當著眼於生產性時,上述外裝保護材之安裝基本上要靠人工作業,工作負擔較大。若不需要外裝保護材,則能夠省去安裝作業並減少零件數量,有望促進自動化等而提高生產性。進而認為亦能實現線束整體上之輕量化。但是,如上所述電線綁帶為了所需之功能、性能等,使用耐磨耗性相對較低之較薄者。此種膠帶若以不使用外裝保護材而露出之狀態使用,則有與其他構件等接觸導致破損而無法滿足實際使用時之耐久性之虞。若增加膠帶厚度,則可提高耐磨耗性,但擔憂防膠帶端部剝離性及彎曲性會下降,亦與輕量化相悖。總而言之,耐磨耗性與黏著帶功能、性能之維持、輕量化存在技術上之取捨關係。
本發明者等人針對兼顧上述耐磨耗性與黏著帶功能、性能之維持、輕量化而反覆專心研究,結果完成本發明。即,本發明提供一種既保持電線捆束等各種用途所需之作為黏著帶之功能、性能,又具有可省去外裝保護材之耐磨耗性之黏著帶。相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此種黏著帶之線束。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根據本說明書,提供一種具備包含聚氯乙烯系膜之基材層、及配置於上述基材層之至少一個表面之黏著劑層之黏著帶。於該黏著帶中,上述基材層包含聚氯乙烯及塑化劑。又,上述基材層中之上述塑化劑之含量為20質量%以上且未達36質量%。進而,上述基材層之厚度超過115 μm且未達400 μm。而且,上述黏著帶基於ISO6722在荷重450 g、砂紙移動速度1500 mm/分鐘之條件下進行測定之耐磨耗試驗中之耐磨耗值為300 mm以上。藉由上述構成之黏著帶,既能保持黏著帶所需之功能或性能(例如防端末剝離性或彎曲性),又能實現可省去外裝保護材之耐磨耗性。上述耐磨耗值更佳為500 mm以上。
於若干較佳之態樣中,上述基材層之厚度T S[μm]相對於上述黏著劑層之厚度T PSA[μm]之比(T S/T PSA)為6~13之範圍內。藉由滿足上述比(T S/T PSA)之黏著帶,能夠較佳地實現利用此處揭示之技術所獲得之效果。
於若干較佳之態樣中,上述基材層進而包含彈性體。又,上述彈性體之含量於上述基材層中未達50質量%。藉由該構成,容易獲得更高之耐磨耗值,能夠發揮更優異之耐磨耗性。
於若干較佳之態樣中,上述基材層包含羧酸酯及聚酯系塑化劑中之至少一種作為上述塑化劑。藉由使用羧酸酯及聚酯系塑化劑中之至少一種作為基材層中所包含之塑化劑,能夠較佳地發揮利用此處揭示之技術所獲得之效果。
於若干態樣中,上述黏著劑層係由包含橡膠乳膠或丙烯酸系聚合物乳液、及黏著賦予樹脂乳液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藉由使用此種橡膠系黏著劑或丙烯酸系黏著劑,而獲得展現出良好之黏著特性之PVC黏著帶。此種PVC黏著帶例如能夠發揮可長期防端末剝離之性能。於若干較佳之態樣中,上述橡膠乳膠包含天然橡膠乳膠及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乳膠。
又,根據本說明書,提供一種具有於電線周圍纏繞有此處揭示之任一黏著帶之構成之線束。於此線束中,上述黏著帶之背面未被保護材覆蓋而露出。此處揭示之黏著帶既保持電線捆束等用途所需之功能、性能,又具有得到改善之耐磨耗性,因此,無需以往為了實現耐磨耗性而配置於綁帶之背面之保護材。不具有保護材之線束之生產性優異,且可實現輕量化。
以下,對本發明之適宜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說明書中特別提及之事項以外且對於本發明之實施而言所必需之情況,可基於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關於發明之實施之指示以及提出申請時之技術常識而被業者所理解。本發明可基於本說明書中揭示之內容及該領域中之技術常識而實施。
<黏著帶之構成例> 此處揭示之黏著帶係具備包含聚氯乙烯系膜之基材層、及配置於基材層之至少一個表面之黏著劑層的黏著帶。黏著帶例如可為於基材(支持基材)之單面具有黏著劑層之附基材之單面黏著帶之形態,亦可為於基材之雙面具有黏著劑層之形態的附基材之雙面黏著帶。再者,此處揭示之黏著帶可為卷狀,亦可為單片狀。又,黏著帶亦可對該膠帶端部實施切縫加工,以提高膠帶纏繞作業時之膠帶之可切割性。
將此處揭示之黏著帶之一構成例示於圖1。圖1所示之PVC黏著帶1構成為單面黏著帶,其具備具有第一面11A及第二面11B之基材層(例如單層之PVC膜)11、以及配置於該第一面11A上之黏著劑層21。使用前(即,向被黏著體貼附之前)之黏著帶1例如可為如圖1所示,藉由在長度方向捲繞而使黏著劑層21抵接於基材層11之第二面11B,從而保護其表面(黏著面)21A之黏著帶卷之形態。或者,亦可為黏著劑層21之表面21A由至少與黏著劑層21對向之側成為剝離面之剝離襯墊保護之形態。作為剝離襯墊,可無特別限定地使用公知或慣用者。例如,可使用於塑膠膜或紙等基材之表面具有剝離處理層之剝離襯墊、或者包含氟系聚合物(聚四氟乙烯等)或聚烯烴系樹脂(聚乙烯、聚丙烯等)此種低接著性材料之剝離襯墊等。
<耐磨耗特性> 此處揭示之黏著帶之特徵在於耐磨耗試驗中之耐磨耗值為300 mm以上。藉由耐磨耗值為300 mm以上之黏著帶,實現優異之耐磨耗性。例如,於線束之電線捆束用途中,能夠實現可省去外裝保護材之耐磨耗性。上述耐磨耗值較佳為500 mm以上,更佳為700 mm以上,進而較佳為900 mm以上,尤佳為1100 mm以上。上述耐磨耗值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就兼顧黏著帶所需之其他功能或性能(例如防端末剝離性或彎曲性)之觀點而言,可為3000 mm以下,亦可為2000 mm以下(例如1500 mm以下)。上述耐磨耗試驗係基於ISO6722在荷重450 g、砂紙移動速度1500 mm/分鐘之條件下實施。詳細而言,利用下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於此處揭示之技術中,上述耐磨耗特性主要可藉由基材層厚度之設定及基材層中之塑化劑含量之選定來實現。更具體而言,在具備厚度處於超過115 μm且未達400 μm之範圍之基材層之構成中,藉由自20質量%以上且未達36質量%之範圍中適當選定塑化劑之含量,既能保持黏著帶所需之功能或性能(例如彎曲性或防止端末剝離),又能實現根據上述耐磨耗試驗所得之耐磨耗值為300 mm以上之耐磨耗性。對此方面進行詳述。本發明者等人於提高PVC黏著帶之耐磨耗性之研究中,首先關於根據上述耐磨耗試驗所得之磨耗體積,根據使黏著帶之厚度(更具體而言為基材層之厚度)變化之3D-CAD(Three Dimensional-Computer-Aided Design三維電腦輔助設計)模擬進行估算,獲得磨耗體積約與厚度之平方成正比之關係式。將其套用到表示磨耗性與機械特性之關係的磨耗模型式(Ratner式),獲得以下關係式。
[數1]
Figure 02_image001
上式中,K5為常數,W為荷重,H為硬度,σ為拉伸強度,ε為斷裂時伸長率,μk為動摩擦係數,t為厚度。而且,針對基材層中之塑化劑使用量不同之黏著帶,藉由實驗驗證與上式之物性項(H×σ×ε)/μk之關聯性,獲得如下結果:塑化劑使用量與動摩擦係數(μk)呈正比例關係,塑化劑使用量與拉伸強度、斷裂時伸長率(σ×ε)呈反比例關係。將其套用到上式,求出與磨耗距離L之關係,結果獲得如下見解:於基材層之厚度未達400 μm以保持黏著帶所需之功能或性能(例如防端末剝離性或彎曲性)之構成中,基材層厚度超過115 μm,且塑化劑量為20質量%以上且未達36質量%之範圍時,可使與磨耗距離L相對應之耐磨耗值成為300 mm以上。本發明基於上述技術思想實施下述實施例所示之實驗,並具體化。再者,上述說明係基於本發明者等人進行之模擬、實驗、考察,此處揭示之技術不限定於上述解釋。
<基材層> 此處揭示之基材層包含PVC膜。PVC膜典型地藉由利用公知之方法對包含規定成分之PVC組合物進行膜化而獲得。此處,所謂PVC組合物,係指樹脂成分中之主成分,即含有超過50質量%之成分為PVC之組合物。藉由該PVC組合物,可形成展現出適宜作為黏著帶之基材之物性的PVC膜(典型地為包含軟質PVC樹脂之膜)。PVC於上述PVC組合物中所含之樹脂成分中佔有之比率較佳為80質量%以上,更佳為大約90質量%以上。亦可樹脂成分之實質上之全部量均為PVC。
(PVC) 構成上述PVC組合物之PVC可為以氯乙烯作為主單體(單體成分中之主成分,即佔有超過50質量%之單體)之各種聚合物。即,此處所述之PVC之概念中,除了氯乙烯之均聚物以外,還包括氯乙烯與各種共聚單體之共聚物。作為上述共聚單體,可例示:偏二氯乙烯;乙烯、丙烯等烯烴(較佳為碳數2~4之烯烴);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以下,將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統稱為「(甲基)丙烯酸」)、馬來酸、富馬酸等含羧基之單體或其酸酐(馬來酸酐等);(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與碳數1~10左右之醇烷基或環烷基醇之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系單體;苯乙烯、經取代之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甲苯等苯乙烯系單體;丙烯腈等。作為上述共聚物,較佳為氯乙烯之共聚比率為70質量%以上(更佳為90質量%以上)者。藉由適當之方法(典型地為懸浮聚合法)使此種單體聚合而獲得PVC。
PVC組合物中所含之PVC之平均聚合度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大約800~1800左右。考慮到加工性(成形性)與強度之兼顧等,較佳為上述平均聚合度處於大約1000~1500左右之範圍之PVC組合物。
基材層中之PVC之含有比率典型地為30質量%以上,亦可為40質量%以上。就較佳地展現PVC之作用之觀點而言,PVC之含有比率適宜為50質量%以上(例如超過50質量%),較佳為55質量%以上,更佳為6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65質量%以上。藉由增加基材層中之PVC量,易提高耐磨耗性。基材層中之PVC之比率之上限例如為大約80質量%以下,就柔軟性或追隨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75質量%以下,更佳為70質量%以下,例如亦可為65質量%以下。
(塑化劑) 此處揭示之基材層包含塑化劑。藉由使用適當量之塑化劑,較佳地獲得兼顧作為黏著帶之功能、性能(例如防端末剝離性或彎曲性)與耐磨耗性之黏著帶。作為塑化劑,可無特別限定地使用已知展現出PVC之塑化效果之各種材料。作為上述塑化劑之例,可例舉:苯甲酸酯(二醇苯甲酸酯等)、鄰苯二甲酸酯、對苯二甲酸酯(對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偏苯三甲酸酯、均苯四甲酸酯等芳香族羧酸酯;己二酸酯、癸二酸酯、壬二酸酯、馬來酸酯、檸檬酸酯(乙醯基檸檬酸三丁酯等)等脂肪族羧酸酯;多元羧酸與多元醇之聚酯;此外可例舉聚醚系聚酯、環氧系聚酯(環氧化大豆油或環氧化亞麻籽油等環氧化植物油、環氧化脂肪酸烷基酯等)、磷酸酯(磷酸三甲苯酯)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塑化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適當組合使用2種以上。
作為上述鄰苯二甲酸酯(鄰苯二甲酸酯系塑化劑),例如可使用鄰苯二甲酸與碳數4~16(較佳為6~14,典型地為8~13)之烷基醇之二酯,作為適宜例,可例舉: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等。
作為上述偏苯三甲酸酯(偏苯三甲酸酯系塑化劑),例如可使用偏苯三甲酸與碳數6~14(典型地為8~12)之烷基醇之三酯,作為適宜例,可例舉:偏苯三甲酸三正辛酯、偏苯三甲酸三(2-乙基己基)酯、偏苯三甲酸三異壬酯、偏苯三甲酸三正癸酯、偏苯三甲酸三異癸酯等。
作為上述均苯四甲酸酯(均苯四甲酸酯系塑化劑),例如可使用均苯四甲酸與碳數6~14(典型地為8~12)之烷基醇之四酯,作為適宜例,可例舉:均苯四甲酸四正辛酯、均苯四甲酸四(2-乙基己基)酯、均苯四甲酸三正癸酯等。
作為上述己二酸酯(己二酸酯系塑化劑),例如可使用己二酸與碳數4~16(較佳為6~14,典型地為8~13)之烷基醇之二酯,作為適宜例,可例舉:己二酸二正辛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異壬酯等。
作為上述聚酯(聚酯系塑化劑),例如可使用由琥珀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檸檬酸、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等多元羧酸與(聚)乙二醇(此處,所謂「(聚)乙二醇」,係總括地指代乙二醇及聚乙二醇之含義;以下相同)、(聚)丙二醇、(聚)丁二醇、(聚)己二醇、(聚)新戊二醇、聚乙烯醇等多元醇獲得之聚酯化合物。作為上述多元羧酸,較佳為碳數4~12(典型地為6~10)之脂肪族二羧酸,作為適宜例,可例舉己二酸及癸二酸。特別是就通用性或價格之方面而言,較理想為己二酸。作為上述多元醇,較佳為碳數2~10之脂肪族二醇,作為適宜例,可例舉乙二醇、丁二醇(例如1,3-丁二醇、1,4-丁二醇)等。
於若干較佳之態樣中,作為基材層中所含之塑化劑,較佳為使用羧酸酯。作為羧酸酯,可單獨使用如上所述之芳香族羧酸酯及脂肪族羧酸酯中之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
塑化劑之分子量並無特別限定。於若干態樣中,使用分子量未達1500(例如未達1000)者作為塑化劑。上述塑化劑之分子量例如為250以上,亦可為400以上。上述塑化劑之分子量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就處理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分子量為800以下(例如未達600,進而未達500)者。其中,較佳為使用具有上述分子量之羧酸酯。
於若干態樣中,基材層可包含聚酯系塑化劑作為塑化劑。藉由此種態樣,容易獲得以高水準兼顧耐熱劣化性與其他特性之黏著帶。於若干較佳之態樣中,基材層組合包含聚酯系塑化劑與羧酸酯。藉由上述態樣,藉由聚酯系塑化劑與羧酸酯之分子間相互作用,能夠抑制上述羧酸酯之揮發或向黏著劑層之轉移。此情況就抑制基材層之加熱劣化或抑制黏著力之經時變化之觀點而言較佳。於該態樣中,更佳為併用分子量為1000以上之聚酯系塑化劑與分子量未達1000之羧酸酯。
作為分子量未達1000之羧酸酯(PLL),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之如上所述之芳香族羧酸酯及脂肪族羧酸酯中之分子量未達1000者。例如可使用:鄰苯二甲酸酯(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等)、己二酸酯(己二酸二正辛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異壬酯等)、偏苯三甲酸酯(偏苯三甲酸三正辛酯、偏苯三甲酸三(2-乙基己基)酯等)、均苯四甲酸酯(均苯四甲酸四正辛酯、均苯四甲酸四(2-乙基己基)酯、均苯四甲酸三正癸酯等)、檸檬酸酯、癸二酸酯、壬二酸酯、馬來酸酯、苯甲酸酯等。
作為PLL,較佳為使用芳香族羧酸酯。其中,較佳為源自三官能以上(典型地為三官能或四官能)之芳香族羧酸之酯化合物,作為具體例,可例舉偏苯三甲酸酯及均苯四甲酸酯。此種PLL容易發揮由上述分子間相互作用所帶來之效果,與PVC之相容性亦良好。又,與源自一官能或二官能之芳香族羧酸之酯化合物相比,存在揮發性較低之傾向,就該方面而言亦較佳。
PLL之分子量典型地為250以上,就耐熱劣化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400以上,更佳為500以上。此處揭示之技術可於使用分子量600以上(更佳為650以上,例如700以上)之PLL之態樣中較佳地實施。PLL之分子量之上限只要未達1000則並無特別限定。就處理性等觀點而言,通常較佳為使用分子量950以下(例如900以下)之PLL。
PLL中之酯殘基之碳數較佳為6以上,更佳為8以上。此種PLL容易發揮由上述分子間相互作用所帶來之效果。又,存在由於分子量增大,而揮發性下降之傾向,就該方面而言亦較佳。進而,藉由使分子鏈變長,而使彎曲性增大,於室溫下容易成為液狀之形態,從而使處理性提高。上述酯殘基之碳數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就處理性或與PVC之相容性等觀點而言,通常為16以下,較佳為14以下,更佳為12以下(例如10以下)。
作為分子量1000以上之聚酯系塑化劑(PLH),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之如上所述之聚酯系塑化劑中之分子量為1000以上者。就塑化效果或低溫下之柔軟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碳數4~12(典型地為6~10)之脂肪族二羧酸與多元醇之聚酯。其中,較佳為由以己二酸作為主成分之二羧酸與新戊二醇、丙二醇、乙二醇等脂肪族二醇獲得之己二酸系聚酯塑化劑。此種己二酸系聚酯塑化劑富有與PLL、PVC之分子間相互作用,藉此可較佳地發揮抑制塑化劑揮發之效果。
關於可作為此處揭示之技術中之PLH而使用之市售品,具體可例舉:DIC股份有限公司之名為「W-230H」、「W-1020EL」、「W-1410EL」、「W-2050」、「W-2300」、「W-2310」、「W-2314」、「W-2360」、「W-360ELS」、「W-4010」之商品等;ADEKA股份有限公司之名為「P-300」、「PN-250」、「PN-400」、「PN-650」、「PN-1030」、「PN-1430」之商品等;花王股份有限公司之名為「HA-5」之商品等。
PLH之分子量較佳為1000以上。就容易實現所期望之效果之觀點而言,通常使用分子量2000以上(例如3000以上)之PLH較為有利。此處揭示之技術可於使用分子量4000以上(例如5000以上)之PLH之態樣中較佳地實施。PLH之分子量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通常適宜設為未達100000。就更好地發揮PVC之塑化效果而容易實現PVC黏著帶所需之柔軟性之觀點而言,PLH之分子量較佳為未達50000,更佳為未達25000,進而較佳為未達10000。
再者,本說明書中之塑化劑之「分子量」係根據化學式求出之分子量,關於分子量為1000以上者,係指基於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掌握之以標準聚苯乙烯為基準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作為基材層中所含之塑化劑,於併用PLH與PLL之態樣中,PLH之調配量相對於PLL之調配量之比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將基材層中所含之PLH之質量(W PLH)相對於PLL之質量(W PLL)之比(W PLH/W PLL)設為0.1~500左右。就較佳地展現併用之效果之觀點而言,通常將W PLH/W PLL設為0.5~100較為有利,較佳為設為1~50。就以更高水準兼顧耐加熱劣化性與其他特性(抑制黏著力之經時變化、於較廣之溫度區域內之柔軟性等)之觀點而言,於若干較佳之態樣中,可將W PLH/W PLL設為1~25,更佳為設為1~15(例如1~10),進而較佳為設為超過1且未達7(典型地為超過1且未達5,例如2~4.5)。
於此處揭示之技術中,基材層中之塑化劑之含量(於使用2種以上之情形時為其等之合計量)係自20質量%以上且未達36質量%之範圍中選擇。基材層中之塑化劑之含量就耐磨耗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35質量%以下,可為34質量%以下,亦可為33質量%以下(例如32質量%以下)。藉由減少塑化劑量,即便於具有相對較薄之基材層之構成中,亦能獲得目標耐磨耗性。又,就兼顧黏著帶所需之其他功能或性能(例如防端末剝離性或彎曲性)之觀點而言,上述塑化劑之含量適宜設為22質量%以上,較佳為24質量%以上,可為26質量%以上,亦可為27質量%以上(例如30質量%以上)。上述塑化劑之含量可較佳地應用於線束之電線之保護或捆束所使用之黏著帶的基材層。
上述塑化劑之含量亦可根據與基材層中之PVC之相對關係而特定出。塑化劑之含量(於使用2種以上之情形時為其等之合計量)相對於PVC 100質量份典型地為未達63質量份,就耐磨耗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未達60質量份,更佳為未達57質量份,可為54質量份以下,亦可為51質量份以下。又,就兼顧黏著帶所需之其他功能或性能(例如防端末剝離性或彎曲性)之觀點而言,上述塑化劑之含量相對於PVC 100質量份,典型地為28質量份以上,較佳為30質量份以上,更佳為32質量份以上,可為34質量份以上,亦可為36質量份以上(例如40質量份以上)。
(脂肪酸金屬鹽) 此處揭示之技術中之基材層較佳為除了PVC及塑化劑以外,亦含有脂肪酸金屬鹽。基材層存在如下情況:於PVC膜或PVC黏著帶之加工時或者於該黏著帶之使用環境中,上述PVC膜中所含之PVC受到如熱、紫外線或剪力等之物理能量等,因由此引起之化學反應等而變色,或者損及物理、機械或電特性。藉由使基材層含有脂肪酸金屬鹽,該脂肪酸金屬鹽可作為防止或抑制上述化學反應之穩定劑而發揮功能。
作為脂肪酸金屬鹽,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之能夠作為PVC膜之穩定劑而發揮功能之化合物。例如,構成脂肪酸金族鹽之脂肪酸較佳為自月桂酸、蓖麻油酸、硬脂酸等碳數10~20(典型地為12~18)左右之飽和或不飽和之脂肪酸(可為羥基脂肪酸)中選擇。就PVC膜之成形性或加工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硬脂酸金屬鹽。又,就抑制PVC膜或PVC黏著帶之經時變化或低溫下之柔軟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月桂酸金屬鹽。於若干較佳之態樣中,可將硬脂酸金屬鹽與月桂酸金屬鹽組合使用。於此種情形時,月桂酸金屬鹽之使用量相對於硬脂酸金屬鹽之使用量之比並無特別限定,例如以質量基準計可設為0.1~10,通常適宜設為0.2~5(例如0.5~2)。
作為構成脂肪酸金屬鹽之金屬,考慮到近年來對環境衛生之意識提高,較佳為使用鉛以外之金屬(非鉛金屬)。根據此處揭示之技術,即便於如此般不使用含鉛之穩定劑之態樣中,亦能實現展現出良好特性之PVC黏著帶。作為上述金屬,例如可選擇屬於週期表之第1族、第2族、第12族、第13族及第14族(其中Pb除外)之任一者之金屬元素,作為適宜例,可例舉:Li、Na、Ca、Mg、Zn、Ba及Sn。作為上述脂肪酸金屬鹽,就成本或獲取容易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採用Ca鹽或Ba鹽。又,就PVC膜之成形性或加工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採用Zn鹽。於若干較佳之態樣中,可將Ca鹽及Zn鹽組合使用。於此種情形時,Zn鹽之使用量相對於Ca鹽之使用量之比並無特別限定,例如以質量基準計可設為0.1~10,通常適宜設為0.2~5(例如0.5~2)。此處揭示之技術例如可以按上述質量比含有硬脂酸Ca及月桂酸Zn之態樣、或者按上述質量比含有硬脂酸Zn及月桂酸Ca之態樣適當地實施。再者,於容許使用脂肪酸Pb鹽之用途中,亦可使PVC膜含有脂肪酸Pb鹽。
脂肪酸金屬鹽之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定。基材層中之脂肪酸金屬鹽之含量(於使用2種以上之情形時為其等之合計量)例如可設為0.01質量%以上,就獲得更高之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設為0.05質量%以上,更佳為設為0.1質量%以上。脂肪酸金屬鹽之使用量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制,通常適宜設為基材層中之10質量%以下,就低溫下之柔軟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設為5質量%以下,亦可為3質量%以下。
(抗氧化劑) 於此處揭示之技術中之基材層中,除了PVC及塑化劑以外,還可含有抗氧化劑。藉由使基材層含有抗氧化劑,能夠實現耐久性更優異之PVC黏著帶。
作為抗氧化劑,可無特別限定地使用能夠發揮抗氧化功能之公知之材料。作為抗氧化劑之例,可例舉:酚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硫系抗氧化劑、胺系抗氧化劑等。抗氧化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
作為抗氧化劑之適宜例,可例舉受阻酚系抗氧化劑等酚系抗氧化劑。作為受阻酚系抗氧化劑,例如可例舉:季戊四醇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1010」,日本汽巴公司製造)、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商品名「Irganox 1076」,日本汽巴公司製造)、4,6-二(十二烷硫基甲基)-鄰甲酚(商品名「Irganox 1726」,日本汽巴公司製造)、三乙二醇二[3-(3-第三丁基-5-甲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245」,日本汽巴公司製造)、癸二酸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商品名「TINUVIN 770」,日本汽巴公司製造)、琥珀酸二甲酯與4-羥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之縮聚物(琥珀酸二甲酯-1-(2-羥基乙基)-4-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縮聚物)(商品名「TINUVIN 622」,日本汽巴公司製造)等。其中,較佳為季戊四醇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1010」,日本汽巴公司製造)、三乙二醇二[3-(3-第三丁基-5-甲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245」,日本汽巴公司製造)等。
抗氧化劑之含量(於使用2種以上之情形時為其等之合計量)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設為基材層中之0.001質量%以上。就獲得更高之效果之觀點而言,通常適宜將基材層中之抗氧化劑之使用量設為0.01質量%以上,較佳為設為0.05質量%以上,更佳為設為0.1質量%以上。抗氧化劑之使用量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制,通常適宜設為10質量%以下。
(填充劑) 此處揭示之基材層可視需要包含各種填充劑中之1種或2種以上。藉由此處揭示之技術,於具備包含填充劑之基材層之構成中,可較佳地實現目標耐磨耗性。作為填充劑,可使用有機填充劑、無機填充劑、有機無機複合填充劑中之任一種。填充劑亦可為實施了公知或慣用之表面處理者。就成本或獲取性之觀點而言,使用無機填充劑較佳。
作為填充劑,例如可例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氫氧化鋯、氫氧化鈣、氫氧化鉀、氫氧化鋇、亞磷酸三苯酯、聚磷酸銨、聚磷酸醯胺、氧化鋯、氧化鎂、氧化鋅、氧化鈦、氧化鉬、磷酸胍、水滑石、蒙脫石、沸石、硼酸鋅、無水硼酸鋅、偏硼酸鋅、偏硼酸鋇、氧化銻、三氧化二銻、五氧化二銻、赤磷、滑石、氧化鋁、氧化矽、軟水鋁石、膨潤土、矽酸鈉、矽酸鈣、硫酸鈣、碳酸鈣、碳酸鎂、碳黑等。其中,較佳為水滑石、滑石、氧化鋁、氧化矽、矽酸鈣、硫酸鈣、碳酸鈣、碳酸鎂,更佳為碳酸鈣。
作為實施了表面處理之填充劑,可使用對作為具體例而例舉之上述各種填充劑實施了表面處理者。例如較佳為使用利用矽烷偶合劑實施了表面處理之無機化合物。作為無機化合物,可使用作為無機系阻燃劑而公知或慣用之材料中之1種或2種以上,例如可使用上述作為填充劑之具體例而例示者中屬於無機化合物(例如氫氧化鎂、氫氧化鋁、鹼性碳酸鎂、碳酸鈣、水滑石)者。
作為表面處理中使用之矽烷偶合劑,使用具有如下結構之矽烷化合物,即,在對無機材料具有親和性或反應性之水解性矽烷基上化學鍵結有對有機樹脂具有親和性或反應性之有機官能基。與矽鍵結之水解性基為烷氧基、乙醯氧基等。烷氧基之典型例為甲氧基、乙氧基。作為有機官能基,可例舉:胺基、甲基丙烯酸基、乙烯基、環氧基、巰基等。作為矽烷偶合劑之具體例,可例舉: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苯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β-(胺基乙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β-(胺基乙基)-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苯基-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β-(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巰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亦可併用2種以上。
利用矽烷偶合劑進行無機化合物之表面處理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利用一般之方法,例如乾式處理法、濕式處理法等進行。矽烷偶合劑於無機化合物表面之附著量可根據偶合劑之種類、無機化合物之種類、比表面積而不同,故而並不限定於特定範圍,通常相對於無機化合物為0.1~5.0質量%之範圍,較佳為0.3~3.0質量%之範圍。
填充劑之粒徑或經表面處理之無機化合物之粒徑並無特別限定,通常為0.1 μm以上50 μm以下左右,較佳為0.5~20 μm左右。再者,上述粒徑係藉由雷射繞射法進行測定之粒徑。
於基材層包含填充劑之態樣中,基材層中之填充劑之含量於不損害利用此處揭示之技術所獲得之效果的範圍適當設定,並不限定於特定範圍。基材層中之填充劑之含量例如可為1質量%以上,可為3質量%以上,亦可為5質量%以上。又,上述填充劑之含量之上限通常適宜設為15質量%以下,例如可為12質量%以下,可為10質量%以下,亦可為8質量%以下(例如6.5質量%以下)。此處揭示之技術亦可於實質上不包含填充劑之態樣中實施。
又,此處揭示之技術可於基材層包含水滑石、滑石、氧化鋁、氧化矽、矽酸鈣、硫酸鈣、碳酸鈣及碳酸鎂中之至少1種(以下,亦稱為「適宜之無機填充劑群」;更適宜為碳酸鈣)作為填充劑之態樣中較佳地實施。於該態樣中,基材層中除上述適宜之無機填充劑群以外之填充劑之含量相對於適宜之無機填充劑群100質量%,例如可未達100質量%。除上述適宜之無機填充劑群以外之填充劑之含量相對於上述適宜之無機填充劑群100質量%,可為大約50質量%以下,可為10質量%以下,亦可為1質量%以下。此處揭示之技術可於具備不包含除上述適宜之無機填充劑群以外之填充劑之基材層的態樣中實施。
(彈性體) 此處揭示之技術中使用之基材層為了提高柔軟性或機械強度等,可包含彈性體,或者亦可不包含。於若干態樣中,基材層包含彈性體。藉由使用彈性體而提高柔軟性,故而能夠減少塑化劑之使用量。能夠減少塑化劑之使用量例如於擔憂塑化劑滲出之情形時,可成為有效的防止產生滲出之方法。作為所使用之彈性體,可例舉:氯化聚乙烯(CPE)、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NBR)、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氯磺化聚乙烯(CSM)、熱塑性聚酯系彈性體(TPEE)、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PU)、其他合成橡膠(異戊二烯橡膠、丁二烯橡膠等)、該等之複合物或改性物等。作為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例如可例舉:聚醚系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聚酯系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聚碳酸酯系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
又,藉由使基材層含有適當量之上述彈性體,能夠進一步提高耐磨耗值,能夠發揮更優異之耐磨耗性。作為以該目的而使用之彈性體之適宜例,可例舉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藉由使用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例如即便於基材層之厚度被限制於規定值以下(例如未達190 μm,進而160 μm以下)之構成中,亦容易獲得充分之耐磨耗性。關於其原因,無特別限定地解釋,認為上述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具有硬鏈段及軟鏈段,軟鏈段之應力吸收作用與硬鏈段之基於分子間凝聚力之彈性回覆作用相結合,從而有助於改善磨耗性。作為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可使用聚醚系TPU、聚酯系TPU、聚碳酸酯系TPU中之任一種,其中,較佳為聚酯系TPU、聚碳酸酯系TPU,尤佳為聚酯系TPU。
於若干態樣中,基材層中所含之彈性體量典型地為未達50質量%,例如可為40質量%以下,亦可為30質量%以下。於若干態樣中,基材層中之彈性體之含量未達20質量%,亦可未達15質量%。根據此處揭示之技術,藉由限制基材層中彈性體之使用量之構成,能夠實現所期望之效果。又,藉由限制彈性體之使用量,彈性體與PVC良好地相容,能夠有效地發揮含有彈性體之效果(例如提高耐磨耗性之效果)。基材層中之彈性體之含量例如可未達10質量%,可未達8質量%,可未達5質量%,亦可未達2質量%(例如未達1質量%)。於若干較佳之態樣中,基材層中之彈性體之含量可為1質量%以上,可為3質量%以上,亦可為5質量%以上。藉由增加彈性體之使用量,存在更好地發揮含有彈性體之效果(例如提高耐磨耗性之效果)之傾向。
(任意添加劑) 於此處揭示之技術中之基材層中,可於不顯著妨礙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進而含有可於PVC膜(特別是PVC黏著帶用PVC膜)中使用之公知之添加劑。作為此種添加劑之例,可例舉:顏料或染料等著色劑、脂肪酸金屬鹽以外之穩定劑(例如月桂酸二辛基錫等有機錫化合物)、穩定助劑(例如亞磷酸三烷基酯等亞磷酸酯)、光穩定劑、紫外線吸收劑、改質劑、阻燃劑、抗靜電劑、防黴劑、潤滑劑等。
若干較佳之態樣之基材層中,除上述聚氯乙烯與上述塑化劑以外之成分之含有比率未達15質量%。藉此,存在較佳地展現塑化劑量之選擇對PVC影響之傾向。上述基材層中除上述聚氯乙烯與上述塑化劑以外之成分之含有比率可未達12質量%,可未達10質量%,亦可未達8質量%。上述基材層中除上述聚氯乙烯與上述塑化劑以外之成分之含有比率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就較佳地展現含有添加劑之效果之觀點而言,適宜設為1質量%以上,可為3質量%以上,亦可為5質量%以上(例如7質量%以上)。
此種組成之PVC膜典型地藉由將具有對應組成之PVC組合物利用熱塑性樹脂膜之領域中公知之方法成形為膜狀而獲得。作為此種公知之成形方法,例如可利用熔融擠出成形法(吹脹法(inflation method)、T模法等)、熔融流延法、壓延法等。此處揭示之技術即便於使用未實施交聯劑之添加或活性能量線之照射等刻意提高該PVC膜整體之交聯性之處理者作為上述PVC膜之態樣中亦可較佳地實施。藉由此種PVC膜,存在易獲得能夠保持黏著帶所需之功能或性能(例如端末剝離性或彎曲性)之柔軟性較高之PVC黏著帶的傾向。
作為一例,將使用壓延法之情形時的典型之膜製作順序之概要示於以下。 (1)計量:根據目標組成而計量PVC、塑化劑以及視需要使用之其他材料。 (2)混合:將所計量之各材料攪拌混合,製備均勻之混合物(典型地為粉末狀之混合物,即混合粉末)。 (3)混練:對上述(2)中製備之混合物進行加熱使其熔融化,利用2根或3根以上之混練輥(典型地為金屬製輥)進行混練。混練輥之溫度例如適宜設定為100℃~250℃(較佳為150℃~200℃)。 (4)壓延成形:將上述(3)中獲得之混練物投入至壓延成形機中,成形具有任意厚度之PVC膜。
於此處揭示之黏著帶中,上述基材層典型地為包含PVC膜之單層或多層之支持基材。又,黏著帶亦可除了包含PVC膜之基材層以外還包含其他層而構成。於若干態樣中,上述其他層可為設置於PVC膜之表面之印刷層、剝離處理層、底塗層等輔助層。作為若干較佳之態樣,可例舉於包含單層之PVC膜之基材層之單面配置有黏著劑層之構成。此種黏著帶具有於包含PVC膜之基材層上直接配置有黏著劑層之構成,亦可為於基材層與黏著劑層之間不存在上述印刷層、剝離處理層、底塗層等輔助層之形態。
基材層之厚度係自大於115 μm且未達400 μm之範圍中選擇。就耐磨耗性之觀點而言,基材層之厚度適宜為130 μm以上,較佳為140 μm以上,更佳為150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160 μm以上,尤佳為170 μm以上。至於基材層之厚度之上限,就保持黏著帶所需之功能或性能(例如防端末剝離性或彎曲性)之觀點而言,未達400 μm,例如可未達350 μm,可未達300 μm,可未達250 μm,亦可未達220 μm。藉由限制基材層之厚度,亦能實現輕量化。於若干態樣中,基材層之厚度未達200 μm,例如亦可未達190 μm。於如此限制基材層之厚度之構成中,藉由此處揭示之技術,亦能實現較高之耐磨耗性。上述基材層之厚度可較佳地應用於線束之電線之保護或捆束所使用之黏著帶。
對基材層中配置黏著劑層之表面,亦可視需要實施電暈放電處理、電漿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酸處理、鹼處理、下塗劑(底塗劑)之塗佈、抗靜電處理等先前公知之表面處理。此種表面處理可為用以提高基材層與黏著劑層之密接性,換言之用以提高黏著劑層於基材層上之固著性之處理。底塗劑之組成並無特別限定,可自公知者中適當選擇。下塗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通常較佳為0.01 μm以上2 μm以下,更佳為0.1 μm以上1 μm以下。
僅於基材層之一個表面配置黏著劑層之構成之PVC黏著帶中,對不配置黏著劑層之側之表面(背面),亦可視需要實施剝離處理或抗靜電處理等先前公知之表面處理。例如,藉由在基材之背面設置長鏈烷基系、聚矽氧系等之剝離處理層,可減輕捲繞為卷狀之形態之PVC黏著帶之解卷力。又,亦可以印字性之提高、光反射性之降低、重疊貼附性之提高等為目的而對上述背面實施電暈放電處理、電漿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酸處理、鹼處理等處理。
<黏著劑層> 此處揭示之技術中之黏著劑層典型地為包含具有如下性質之材料(黏著劑)之層,即,於室溫附近之溫度區域內呈現柔軟之固體(黏彈性體)狀態,藉由壓力簡單地與被黏著體接著。此處所述之黏著劑如「C. A. Dahlquist, “Adhesion: Fundamentals and Practice”, McLaren & Sons, (1966), P.143」中所定義般,一般為具有滿足複數拉伸彈性模數E*(1 Hz)<10 7dyne/cm 2之性質之材料(典型地為於25℃下具有上述性質之材料)。
此處揭示之技術中之黏著劑層可為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水溶性黏著劑組合物、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熱熔型黏著劑組合物、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等各種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黏著劑層。此處,所謂「活性能量線」,係指具有能夠引起聚合反應、交聯反應、起始劑之分解等化學反應之能量的能量線,係包含紫外線、可見光線、紅外線之類的光,或者α射線、β射線、γ射線、電子束、中子射線、X射線之類的放射線等之概念。就抑制PVC膜中之塑化劑向黏著劑層轉移而容易抑制黏著力之經時變化等方面而言,較佳為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黏著劑層。
(基礎聚合物) 構成上述黏著劑層之黏著劑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上述黏著劑可為含有於黏著劑之領域中公知之橡膠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聚酯系聚合物、胺基甲酸酯系聚合物、聚醚系聚合物、聚矽氧系聚合物、聚醯胺系聚合物、氟系聚合物等各種橡膠狀聚合物之1種或2種以上作為基礎聚合物(聚合物成分中之主成分)者。此處,所謂橡膠系黏著劑,係指含有橡膠系聚合物作為基礎聚合物之黏著劑。關於丙烯酸系黏著劑以及其他黏著劑亦同樣如此。又,所謂丙烯酸系聚合物,係指於聚合物結構中含有源自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丙烯酸系單體)之單體單元的聚合物,典型地係指以超過50質量%之比率含有源自丙烯酸系單體之單體單元的聚合物。再者,所謂上述(甲基)丙烯醯基,係總括地指代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之含義。
(橡膠系聚合物) 作為此處揭示之PVC黏著帶之黏著劑層,較佳為採用以橡膠系黏著劑作為主成分之黏著劑層(橡膠系黏著劑層)。上述橡膠系黏著劑可為含有選自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中之1種或2種以上之橡膠系聚合物者。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所謂「主成分」,於並無特別記載之情形時,係指含有超過50質量%之成分。作為橡膠系聚合物,可使用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中之任一者。作為天然橡膠,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可於黏著劑組合物中使用之公知之材料。此處所述之天然橡膠並不限於未改性之天然橡膠,係包含例如藉由丙烯酸酯等進行改性而成之改性天然橡膠之概念。亦可併用未改性天然橡膠與改性天然橡膠。作為合成橡膠,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可於黏著劑組合物中使用之公知之材料。作為適宜例,可例舉: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苯乙烯-異戊二烯橡膠、氯丁二烯橡膠等。該等合成橡膠可為未改性,亦可經過改性(例如羧基改性)。橡膠系聚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
若干較佳之態樣之PVC黏著帶具有由水分散型橡膠系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橡膠系黏著劑層,上述水分散型橡膠系黏著劑組合物係於橡膠系乳膠中視需要調配黏著賦予樹脂以及其他添加劑而成者。上述橡膠系乳膠可為公知之各種橡膠系聚合物分散於水中而成者。可使用天然橡膠乳膠及合成橡膠乳膠中之任一者。作為天然橡膠乳膠,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可於黏著劑組合物中使用之公知之材料。此處所述之天然橡膠乳膠並不限於未改性之天然橡膠乳膠,係包含例如藉由丙烯酸酯等進行改性而成之改性天然橡膠乳膠之概念。亦可併用未改性天然橡膠乳膠與改性天然橡膠乳膠。作為合成橡膠乳膠,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可於黏著劑組合物中使用之公知之材料。作為適宜例,可例舉: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乳膠(SBR乳膠)、苯乙烯-異戊二烯橡膠乳膠、氯丁二烯橡膠乳膠等。該等合成橡膠乳膠中所含之合成橡膠可為未改性,亦可經過改性(例如羧基改性)。橡膠系乳膠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
若干較佳之態樣之橡膠系黏著劑組合物(例如水分散型橡膠系黏著劑組合物)含有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兩者作為橡膠系聚合物。藉由此種黏著劑組合物,可形成展現出良好之黏著特性之PVC黏著帶。例如可形成展現出適於電線、配管等之保護或捆束、如上所述之波紋管之被覆、電絕緣等用途之黏著特性的PVC黏著帶。關於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之質量比(天然橡膠:合成橡膠),較佳為大約10:90~90:10之範圍,更佳為大約20:80~80:20之範圍,進而較佳為大約30:70~70:30之範圍。作為上述合成橡膠,較佳為採用SBR。
(丙烯酸系聚合物) 於另一較佳之態樣中,可採用以丙烯酸系黏著劑為主成分之黏著劑層(丙烯酸系黏著劑層)作為黏著劑層。藉由丙烯酸系黏著劑,容易獲得具有優異之耐熱性之黏著帶。作為丙烯酸系黏著劑中所含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使用以(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為單體主成分(monomer main component)之(甲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丙烯酸系黏著劑中使用之丙烯酸系聚合物較佳為乳液型丙烯酸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乳液)之形態。
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尤其較佳為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為單體主成分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聚合物。作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聚合物,可為僅1種(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聚合物(均聚物),亦可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與(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芳基酯等其他(甲基)丙烯酸酯或者能與(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之單體(共聚性單體)之共聚物。即,於(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聚合物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單體成分(monomer component)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
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例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二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等(甲基)丙烯酸C 1-20烷基酯等。其中,較佳為(甲基)丙烯酸C 2-14烷基酯,更佳為(甲基)丙烯酸C 2-10烷基酯。作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尤其適宜為(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再者,上述「C 1-20」等「C X-Y」之表述係指碳原子數為X以上Y以下,(甲基)丙烯酸C X-Y烷基酯係指於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數X以上Y以下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用作單體主成分,關於(甲基)丙烯酸酯(尤其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比率,相對於單體成分總量,典型地為50質量%以上,就接著性或凝聚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8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0質量%以上。
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作為可與(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之共聚性單體,例如可例舉:(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伊康酸、馬來酸、富馬酸、丁烯酸等含羧基之單體;馬來酸酐、伊康酸酐等含酸酐基之單體;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氰基丙烯酸酯系單體;(甲基)丙烯酸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胺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胺基烷基酯系單體;(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取代)醯胺系單體;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系單體;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苯乙烯系單體;(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等含羥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等含環氧基之丙烯酸系單體;(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系單體;丙烯酸ε-己內酯等丙烯酸內酯系單體;乙烯、丙烯、異戊二烯、丁二烯等烯烴系單體;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系單體;(甲基)丙烯酸𠰌啉;N-乙烯基-2-吡咯啶酮、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嘧啶、N-乙烯基哌𠯤、N-乙烯基吡𠯤、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㗁唑等含雜環之乙烯系單體等。上述共聚性單體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作為上述共聚性單體之適宜例,可例舉含羧基之單體(具體例為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
又,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作為共聚性單體,亦可使用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丁酯、二(甲基)丙烯酸己酯等多官能單體。
丙烯酸系聚合物之聚合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適當採用先前公知之各種聚合方法。例如可適當採用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塊狀聚合等熱聚合(典型地於熱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進行);照射紫外線等光而進行之光聚合(典型地於光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進行);照射β射線、γ射線等放射線而進行之放射線聚合等聚合方法。亦可組合(例如階段性地)實施2種以上聚合方法。
於構成丙烯酸系黏著劑之丙烯酸系聚合物為乳液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情形時,乳液型丙烯酸系聚合物可為視需要使用乳化劑使藉由乳液聚合以外之聚合法(溶液聚合等)製備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乳液化而成者,但較佳為使用藉由乳液聚合製備之丙烯酸系聚合物。
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聚合方式,可例舉通常之一次聚合方式、連續滴加聚合方式或分批滴加聚合方式等,可採用任一種方式,亦可組合複數種聚合方式。又,聚合反應可階段性地進行,例如可暫時先進行聚合,之後進一步添加單體成分進行聚合。
於藉由乳液聚合製備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情形時,聚合時可使用公知之乳化劑中之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其中,作為乳化劑,較佳為使用具有能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之基(例如含有乙烯性不飽和鍵部位之基等)之反應性乳化劑。反應性乳化劑由於鍵結於黏著劑組合物中之分子鏈(尤其是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分子鏈),故而抑制或防止了黏著劑層表面上之乳化劑之析出或轉移,能夠有效抑制或防止黏著力下降或因乳化劑造成之被黏著體污染。因此,此處揭示之技術中使用之乳液型丙烯酸系聚合物較佳為藉由在反應性乳化劑之存在下使單體成分進行乳液聚合而製備者。
作為反應性乳化劑,只要具有乳化功能並且具有能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之基即可,例如可例舉具有於如下乳化劑中導入有丙烯基或烯丙醚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自由基反應性基)之形態(或相當於該形態)之反應性乳化劑等,上述乳化劑係月桂基硫酸鈉、月桂基硫酸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銨、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磺基琥珀酸鈉等陰離子性乳化劑;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等非離子性乳化劑;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銨、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磺基琥珀酸鈉等非離子陰離子系乳化劑等。上述反應性乳化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
再者,作為除上述反應性乳化劑以外之乳化劑(非反應性乳化劑),並無特別限制,可自公知之乳化劑中適當選擇。作為非反應性乳化劑之具體例,可例舉:月桂基硫酸鈉、月桂基硫酸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銨、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磺基琥珀酸鈉等陰離子性乳化劑;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等非離子性乳化劑;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銨、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磺基琥珀酸鈉等非離子陰離子系乳化劑等。該等非反應性乳化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
作為乳化劑(尤其是反應性乳化劑)之使用量,可根據乳化物適當選擇其量,故而並不限定於特定範圍,通常適宜為相對於單體混合物100質量份設為0.1~20質量份(較佳為1~10質量份)。
又,為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適宜為乳液型丙烯酸系聚合物)而進行聚合時,可使用聚合起始劑或鏈轉移劑等。聚合起始劑或鏈轉移劑等並無特別限定,可自公知者中適當選擇使用。作為聚合起始劑,例如可例舉:2,2'-偶氮二異丁腈、2,2'-偶氮雙(2-甲基丙脒)二硫化物、2,2'-偶氮雙(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雙(2-甲基丁腈)、1,1'-偶氮雙(環己烷-1-甲腈)、2,2'-偶氮雙(2,4,4-三甲基戊烷)、2,2’-偶氮雙(2-甲基丙酸)二甲酯、2,2'-偶氮雙[2-甲基-N-(苯基甲基)-丙脒]二鹽酸鹽、2,2'-偶氮雙[2-(3,4,5,6-四氫嘧啶-2-基)丙烷]二鹽酸鹽、2,2'-偶氮雙[2-(2-咪唑啉-2-基)丙烷]等偶氮系聚合起始劑;過硫酸鉀、過硫酸銨等過硫酸鹽系聚合起始劑;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氫、第三丁基過氧化氫、二第三丁基過氧化物、過氧化苯甲酸第三丁酯、二異丙苯基過氧化物、1,1-雙(過氧化第三丁基)-3,3,5-三甲基環己烷、1,1-雙(過氧化第三丁基)環十二烷、過氧化3,3,5-三甲基環己醯、過氧化特戊酸第三丁酯等過氧化物系聚合起始劑;包含過硫酸鹽與亞硫酸氫鈉之氧化還原系聚合起始劑等。聚合起始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制,根據聚合方法或聚合反應性、單體成分之種類或其比率、聚合起始劑之種類等適當選擇,例如可自相對於單體混合物100質量份為0.005~1質量份之範圍中適當選擇。
又,作為鏈轉移劑,例如可使用選自月桂硫醇、縮水甘油硫醇、巰基乙酸、2-巰基乙醇、硫代乙醇酸、硫代乙醇酸2-乙基己酯、2,3-二巰基-1-丙醇等中之1種或2種以上。
(黏著賦予樹脂) 此處揭示之技術中之黏著劑層(例如橡膠系黏著劑層或丙烯酸系黏著劑層)除了如上所述之基礎聚合物以外,還可含有黏著賦予樹脂。作為黏著賦予樹脂,可自公知之各種黏著賦予樹脂中選擇適當者而使用。例如,可使用選自松香系樹脂、石油樹脂、萜烯系樹脂、酚系樹脂、熏草咔-茚系樹脂、酮樹脂等各種黏著賦予樹脂中之1種或2種以上。於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適宜為水分散型橡膠系黏著劑組合物)形成黏著劑層之態樣中,作為黏著賦予樹脂,較佳為使用黏著賦予樹脂乳液。
作為松香系樹脂之例,可例舉:歧化松香、氫化松香、聚合松香、馬來松香(maleic rosin)、富馬松香(fumaric rosin)等松香衍生物、或酚改性松香、松香酯等。作為酚改性松香,例如可例舉使酚類與天然松香或松香衍生物進行加成反應而獲得者、或者使可溶酚醛型酚樹脂與天然松香或松香衍生物反應而獲得之酚改性松香等。作為松香酯,例如可例舉使上述松香系樹脂與多元醇反應而成之酯化物等。再者,亦可將松香酚樹脂製成酯化物。
作為萜烯系樹脂之例,例如可例舉:萜烯樹脂(α-蒎烯樹脂、β-蒎烯樹脂、檸檬烯樹脂等)、萜烯酚樹脂、芳香族改性萜烯樹脂、氫化萜烯樹脂等。
作為石油系樹脂之例,可例舉:脂肪族系(C5系)石油樹脂、芳香族系(C9系)石油樹脂、脂肪族/芳香族共聚系(C5/C9系)石油樹脂、該等之氫化物(例如對芳香族系石油樹脂進行氫化而獲得之脂環族系石油樹脂)、該等之各種改性物(例如馬來酸酐改性物)等。
作為酚系樹脂之例,可例舉:苯酚、間甲酚、3,5-二甲苯酚、對烷基苯酚、間苯二酚等各種酚類與甲醛之縮合物。作為酚系樹脂之其他例,可例舉:使上述酚類與甲醛於鹼觸媒下進行加成反應而獲得之可溶酚醛樹脂、或者使上述酚類與甲醛於酸觸媒下進行縮合反應而獲得之酚醛清漆等。
作為熏草咔-茚系樹脂之例,可例舉:熏草咔-茚樹脂、氫化熏草咔-茚樹脂、酚改性熏草咔-茚樹脂、環氧改性熏草咔-茚樹脂等。
作為酮樹脂之例,可例舉藉由酮類(例如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苯乙酮等脂肪族酮、或環己酮、甲基環己酮等脂環式酮等)與甲醛之縮合而獲得之酮樹脂。
於若干較佳之態樣(例如,使用橡膠系黏著劑之態樣)中,作為黏著賦予樹脂,併用石油系樹脂(較佳為脂肪族系(C5系)石油樹脂)與酚系樹脂(較佳為烷基酚樹脂)。於該態樣中,兩者之使用比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石油系樹脂之含量B相對於酚系樹脂之含量A之比(B/A)可設為1以上,較佳為2以上,進而較佳為2.5以上,又,適宜為15以下,較佳為9以下。於其他若干態樣(例如,使用丙烯酸系黏著劑之態樣)中,較佳為使用松香系樹脂作為黏著賦予樹脂。
所使用之黏著賦予樹脂之軟化溫度並無特別限定。於若干態樣(例如,使用橡膠系黏著劑之態樣)中,例如可使用軟化點為60~160℃之黏著賦予樹脂。又,亦可使用常溫下為液狀之黏著賦予樹脂。就平衡良好地兼顧凝聚力與低溫特性(例如,低溫下之解卷性或黏著力)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軟化點為60~140℃(更佳為80~120℃)之黏著賦予樹脂。例如,較佳為使用軟化點處於上述範圍之石油系樹脂。於其他若干態樣(例如,使用丙烯酸系黏著劑之態樣)中,較佳為使用軟化點為大約200℃以下(更佳為大約180℃以下)之黏著賦予樹脂。該黏著賦予樹脂之軟化點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大約135℃以上(進而為大約140℃以上)。再者,黏著賦予樹脂之軟化點可基於JIS K2207中規定之軟化點試驗方法(環球法)而測定。
黏著劑層中所含之聚合物成分與黏著賦予樹脂之比率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用途而適當決定。於若干態樣中,以不揮發成分基準計,黏著賦予樹脂之含量相對於聚合物成分100質量份例如可設為20質量份以上,通常適宜設為50質量份以上。就獲得更高之使用效果之觀點而言,黏著賦予樹脂之使用量相對於聚合物成分100質量份可設為80質量份以上,亦可設為100質量份以上。另一方面,就低溫特性等觀點而言,通常,黏著賦予樹脂之使用量相對於聚合物成分100質量份可適宜設為200質量份以下,較佳為設為150質量份以下。於其他若干態樣中,黏著賦予樹脂之使用量例如可在相對於基礎聚合物(適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質量份為1~100質量份左右之範圍內適當設定。就凝聚力之觀點而言,黏著賦予樹脂之使用量相對於基礎聚合物(適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質量份適宜設為50質量份以下,可設為20質量份以下,亦可設為10質量份以下。
(交聯劑) 於此處揭示之技術中,用於形成黏著劑層之黏著劑組合物亦可視需要包含交聯劑。交聯劑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制,可自先前公知之交聯劑中適當選擇。作為此種交聯劑,例如可例舉: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㗁唑啉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三聚氰胺系交聯劑、過氧化物系交聯劑、脲系交聯劑、金屬烷氧化物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金屬鹽系交聯劑、碳二醯亞胺系交聯劑、肼系交聯劑、胺系交聯劑、矽烷偶合劑等。其中,較佳為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㗁唑啉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三聚氰胺系交聯劑,更佳為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尤佳為環氧系交聯劑。交聯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
交聯劑之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相對於基礎聚合物(適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質量份設為大約10質量份以下,較佳為自大約0.005~10質量份之範圍中選擇,更佳為自大約0.01~5質量份之範圍中選擇。
(其他添加劑) 又,於使用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作為黏著劑組合物之態樣中,對於該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就絕緣特性或耐濕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酪蛋白之水溶性鹽等保護膠體。
此外,上述黏著劑層亦可視需要含有黏度調整劑(增黏劑等)、調平劑、塑化劑、軟化劑、填充劑、顏料或染料等著色劑、光穩定劑、抗老化劑、抗氧化劑、耐水化劑、抗靜電劑、發泡劑、消泡劑、界面活性劑、防腐劑等在黏著劑之領域中一般之各種添加劑。
黏著劑層之形成可適當採用先前公知之各種方法進行。例如,可採用藉由對如上所述之基材(典型地為PVC膜)直接賦予(典型地為塗佈)黏著劑組合物並使其乾燥而形成黏著劑層之方法(直接法)。又,亦可採用藉由對具有剝離性之表面(剝離面)賦予黏著劑組合物並使其乾燥而於該表面上形成黏著劑層,並將該黏著劑層轉印至基材之方法(轉印法)。亦可將該等方法組合。作為上述剝離面,可利用剝離襯墊之表面、或經過剝離處理之支持基材背面等。
黏著劑組合物之塗佈例如可使用凹版輥式塗佈機、逆輥塗佈機、接觸輥塗佈機、浸漬輥塗佈機、棒式塗佈機、刮刀塗佈機、噴塗機等公知或慣用之塗佈機進行。黏著劑層典型地為連續地形成,但根據目的或用途,亦可形成為點狀、條紋狀等規則或不規則之圖案。
黏著劑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典型地為2 μm以上,通常適宜為5 μm以上,較佳為10 μm以上,更佳為15 μm以上。存在黏著劑層之厚度越大,則越容易發揮良好之黏著特性之傾向,例如越容易提高防端末剝離性。黏著劑層之厚度之上限通常適宜為50 μm以下,較佳為40 μm以下,更佳為3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5 μm以下。藉由限制黏著劑層之厚度,可實現輕量化。上述黏著劑層之厚度範圍例如可較佳地應用於電線、配管等之保護或捆束、如上所述之波紋管之被覆、電絕緣等所使用之PVC黏著帶。尤其是可較佳地應用於線束之電線之保護或捆束所使用之黏著帶。
基材層之厚度T S[μm]相對於黏著劑層之厚度T PSA[μm]之比(T S/T PSA)並無特別限定,可設定為發揮利用此處揭示之技術所獲得之效果之適當範圍。於若干態樣中,上述比(T S/T PSA)較佳為6~13之範圍內。藉由將比(T S/T PSA)設為6以上,存在容易獲得較高之耐磨耗性之傾向。藉由比(T S/T PSA)為13以下,容易獲得良好之黏著特性(黏著力等)或柔軟性。上述比(T S/T PSA)更佳為8以上,可為9以上,可為10以上,亦可為11以上。又,比(T S/T PSA)更佳為12以下,可為10.5以下,亦可為9.5以下。
<黏著帶之特性等> 此處揭示之黏著帶較佳為利用下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之彎曲性評估試驗中之最大應力為24 N以下。具有上述彎曲性之黏著帶於使被黏著體發生變形時,亦能柔軟地追隨該被黏著體。就該觀點而言,上述彎曲性表面試驗中之最大應力更佳為23 N以下,進而較佳為21 N以下,可為18 N以下,亦可為16 N以下(例如15 N以下)。滿足上述特性之黏著帶可較佳地應用於線束之電線之保護或捆束所使用之黏著帶。
此處揭示之黏著帶較佳為利用下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之端末剝離評估試驗中之端末剝離量為大約2 mm以下(具體為2.4 mm以下)。具有上述防端末剝離性之黏著帶例如在用於纏繞於電線等進行捆束之用途之情形時,能夠良好地抑制自纏繞端部之剝離。就該觀點而言,上述端部剝離量更佳為1 mm以下(例如0.8 mm以下、0.6 mm以下或0.5 mm以下),進而較佳為0 mm。滿足上述特性之黏著帶可較佳地應用於線束之電線之保護或捆束所使用之黏著帶。
黏著帶之總厚度(包括基材層之厚度及黏著劑層之厚度,但不包括剝離襯墊之厚度)為上述基材層厚度及黏著劑層厚度之合計,大於115 μm,就耐磨耗性之觀點而言,通常適宜為130 μm以上,較佳為150 μm以上,更佳為180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200 μm以上,尤佳為220 μm以上。黏著帶之總厚度之上限就保持黏著帶所需之功能或性能(例如防端末剝離性或彎曲性)之觀點而言,適宜設為未達400 μm,例如可未達350 μm,可未達300 μm,亦可未達270 μm。藉由限制黏著帶之總厚度,亦能實現輕量化。於若干態樣中,黏著帶之總厚度為250 μm以下,例如可為230 μm以下,亦可為210 μm以下。於使用如此限制總厚度之黏著帶之態樣中,藉由此處揭示之技術,亦能實現較高之耐磨耗性。上述黏著帶之總厚度可較佳地應用於線束之電線之保護或捆束所使用之黏著帶。
<用途> 此處揭示之黏著帶由於既保持各種用途所需之作為黏著帶之功能、性能,又具有良好之耐磨耗性,故而可於期望具有耐磨耗性之各種領域中使用。例如,適於電線、配管等之保護或捆束、包圍電線等之周圍加以保護之波紋管之被覆、電絕緣等用途。其中,作為較佳之用途,可例舉線束(例如,汽車以及其他車輛或航空器之線束,尤其是具備內燃機之車輛或航空器之線束等)之捆束或固定、線束用波紋管之被覆或捆束、固定等。又,此處揭示之黏著帶並不限定於上述用途,亦可適用於以往使用PVC黏著帶之各種領域,例如電氣零件(變壓器、線圈等)、電子零件等之層間或外表面之絕緣、固定、顯示、識別等領域中。
作為此處揭示之黏著帶之尤佳之應用對象,可例舉黏著帶以由保護材保護之狀態使用之用途。此處揭示之黏著帶即便以不具有外裝保護材之形態使用,亦可藉由其自身之耐磨耗性來實現該用途所需之耐久性,故而可省去該用途中以往使用之保護材之使用。例如於線束中,藉由使用此處揭示之黏著帶作為纏繞於電線周圍之黏著帶,無須使用以往必需之保護材(例如波紋管或扭曲管、PVC管等之外裝保護材),便可具有充分之耐久性。此種線束可為上述黏著帶之背面不由保護材覆蓋而露出之形態。
以下,對與本發明相關之若干實施例進行說明,但並不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該具體例所示者。再者,以下說明中之「份」及「%」只要未特別說明,則是以質量基準計。
<實施例1> (PVC膜之製作) 將表1所示之各原料以成為該表所示之組成(即,以61.6%之比率包含聚氯乙烯(PVC)、以30.8%之比率包含塑化劑A、以1.2%之比率包含穩定劑、以0.2%之比率包含穩定助劑、以6.2%之比率包含填充劑之組成)之方式計量並混合、混練,之後利用壓延成形機以成形溫度150℃成形為厚度190 μm之長條之膜形狀。以此方式獲得本例之PVC膜。作為PVC,使用名為「S-70」之製品(臺灣塑膠有限公司之製品,聚合度1350),作為塑化劑A,使用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品名「DINP」,J-PLUS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作為穩定劑,使用名為「OW-5000LTS」之製品(堺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PVC用複合穩定劑),作為穩定助劑,使用名為「CHELEX300」之製品(堺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亞磷酸酯),作為填充劑,使用碳酸鈣(製品名「CS1600」,立祥有限公司製造)。
(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 將天然橡膠乳膠(商品名「HYTEX」,自野村貿易公司獲取)100份及乳化劑(製品名「Nopco 38-C」,San Nopco公司製造)1份於30℃、氮氣氣流下混合2小時。其後,添加將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與氫過氧化異丙苯1份混合而成者,攪拌混合1小時,進而添加四乙五胺0.4份,攪拌混合4小時而獲得丙烯酸改性天然橡膠乳膠。將以固形物成分計為20份之該丙烯酸改性天然橡膠乳膠、以固形物成分計為20份之天然橡膠乳膠(商品名「HYTEX」,自野村貿易公司獲取)、及以固形物成分計為60份之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乳膠(商品名「2108」,JSR公司製造)混合而製備橡膠系乳膠。
將作為黏著賦予樹脂之脂肪族系石油樹脂(製品名「RB100」,JXTG能源公司製造)80份、及烷基酚樹脂(製品名「TACKIROL 201」,田岡化學工業公司製造)20份溶解於庚烷40份中,製作樹脂溶液。又,將酪蛋白4份、相對於酪蛋白100份而言為15份之28%氨水、及水60份加熱至70℃而使其溶解,製作酪蛋白之氨水溶液。將其用作保護膠體。將所獲得之酪蛋白之氨水溶液冷卻至40℃,混合作為乳化劑之氫化松香(二氫松香酸之比率為60%)之銨鹽8份後,加入至上述樹脂溶液中,於40℃使用T·K勻相分散機(特殊機化工業公司製造)以轉速800 rpm攪拌1小時,製備黏著賦予樹脂乳液。
將上述獲得之橡膠系乳膠100份(以固形物成分基準計)與黏著賦予樹脂乳液100份(以固形物成分基準計)混合而獲得水性黏著劑組合物。
(PVC黏著帶之製作) 於上述PVC膜之一個表面,使用刮刀式直接塗佈機塗佈上述黏著劑組合物並使其乾燥,為進行下述評估試驗而以充分之長度捲取。黏著劑組合物之塗佈量係以乾燥後形成之黏著劑層之厚度成為20 μm的方式進行調整。將其切斷(切縫)成19 mm之寬度,獲得於PVC膜之一個表面具有黏著劑層之本例之黏著帶。
<實施例2~9及比較例1> 除了使PVC膜之組成、PVC膜之厚度及黏著劑層之厚度分別如表1所示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分別製作各例之黏著帶。
<實施例10> (PVC膜之製作) 將表1所示之各原料以成為該表所示之組成(即,以57.4%之比率包含PVC、以28.3%之比率包含塑化劑B、以7.1%之比率包含塑化劑C、以1.2%之比率包含穩定劑、以0.2%之比率包含穩定助劑、以5.8%之比率包含填充劑之組成)之方式計量並混合、混練,之後利用壓延成形機以成形溫度150℃使其成形為厚度190 μm之長條之膜形狀。以此方式獲得本例之PVC膜。作為PVC,使用名為「S-70」之製品(臺灣塑膠有限公司之製品,聚合度1350),作為塑化劑B,使用聚酯系塑化劑(品名「W-2314」,DIC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作為塑化劑C,使用偏苯三甲酸三2-乙基己酯(品名「TOTM」,DIC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作為穩定劑,使用名為「OW-5000LTS」之製品(堺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PVC用複合穩定劑),作為穩定助劑,使用名為「CHELEX300」之製品(堺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亞磷酸酯),作為填充劑,使用碳酸鈣(製品名「CS1600」,立祥有限公司製造)。
(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 相對於包含丙烯酸2-乙基己酯(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92%、丙烯酸正丁酯(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5%、及甲基丙烯酸(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2%、丙烯酸(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1%之混合物100份,調配作為聚合起始劑之水溶性偶氮系起始劑(商品名「V-50」,和光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0.03份,利用反應性乳化劑(商品名「AQUALON BC-2020」,第一工業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2份使其等乳化,藉由一次聚合方式之乳化聚合法,於約60℃聚合2小時,從而製備丙烯酸系聚合物之乳液。 相對於上述獲得之丙烯酸系乳液100份(固形物成分),調配作為松香系樹脂之名為「E-865」之商品(荒川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松香酯系樹脂)5份、及作為交聯劑之名為「Tetrad C」之商品(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環氧系交聯劑)0.03份,於常溫(20~25℃)下利用均質攪拌機以約1,000~2,000 rpm之旋轉速度混合約10分鐘,從而獲得乳液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
(PVC黏著帶之製作) 於上述PVC膜之一個表面,使用刮刀式直接塗佈機塗佈上述黏著劑組合物並使其乾燥,為進行下述評估試驗而以充分之長度捲取。黏著劑組合物之塗佈量係以乾燥後形成之黏著劑層之厚度成為20 μm的方式進行調整。將其切斷(切縫)成19 mm之寬度,獲得於PVC膜之一個表面具有黏著劑層之本例之黏著帶。
<實施例11~12> 除了使PVC膜之組成及PVC膜之厚度分別如表1所示以外,以與實施例10相同之方式分別製作各例之黏著帶。
<實施例13~23及比較例2~5> 除了使PVC膜之組成及PVC膜之厚度分別如表2所示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分別製作各例之黏著帶。作為彈性體,使用熱塑性聚酯共聚物(熱塑性聚酯彈性體(TPEE),製品名「Hytrel 3001」,東麗杜邦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NBR,製品名「Nipol 1052J」,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共聚物(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TPU)(耐水聚酯系),製品名「C80A10」,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共聚物(TPU(聚醚系),製品名「1180A10 Clear」,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共聚物(TPU(聚碳酸酯系),製品名「XET1180-10」,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實施例24~25及比較例6> 除了使PVC膜之組成及PVC膜之厚度分別如表2所示以外,以與實施例10相同之方式分別製作各例之黏著帶。
<評估> [耐磨耗試驗] 耐磨耗試驗(砂紙法)係基於ISO6722實施。具體而言,於調整為溫度23℃±5℃、相對濕度(RH)45~75%之環境下,針對待評估之黏著帶(寬度19 mm),於一層膠帶之背面側使用手壓輥將另一層膠帶端部對齊地貼合而成為2層。將所獲得之2層重疊之膠帶貼附於直徑10 mm之金屬棒,製作評估用樣本。作為金屬棒,使用包含銅材,且內徑為10 mm
Figure 02_image003
、壁厚為1 mm之中空銅棒。此處,將膠帶2層貼合係模仿實用中藉由半搭接(half lap)將膠帶纏繞於聚束電線等之外側。所謂半搭接,係指於纏繞黏著帶時,以該黏著帶之一半寬度與已纏繞之黏著帶之一半寬度重疊的方式進行之纏繞態樣。藉由半搭接,黏著帶成為於厚度方向上雙重(2層)重疊於纏繞對象上之狀態。 作為砂紙,準備於砂紙#150AA(三共理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磨耗面側,於長度方向上以150 mm之間隔貼合有10 mm寬之帶狀導電部之砂紙。接下來,如圖2所示,使帶狀之砂紙200在相對於水平之評估用樣本100為30°之角度下與評估用樣本100接觸,並進行移動之方式設置評估用樣本100及砂紙200。於圖中之評估用樣本100中,符號110表示金屬棒,符號120表示黏著帶。又,於砂紙200上,以固定間隔(150 mm間隔)配置導電部250。砂紙200以藉由配置於其下方之直徑7.5 mm之圓柱狀金屬棒300,與評估用樣本100接觸之方式進行配置。又,於評估用樣本100之上方,藉由砝碼400施加450 gf之荷重,於調整為23℃±5℃、45~75%RH之環境下,以1500 mm/分鐘之速度使砂紙200相對於評估用樣本100移動(旋轉移動)。評估用樣本100之黏著帶120發生磨耗,測定直至評估用樣本100之金屬棒110與砂紙200接觸為止之砂紙移動距離。測定進行5次(N=5),將其平均值作為耐磨耗值[mm]。砂紙移動距離係藉由砂紙200之導通部250與評估用樣本100之金屬棒110之導通來感測、測定。
[彎曲性評估試驗] 參照JIS K7171,於調整為23℃±5℃、45~75%RH之環境下,將包含長度500 mm之AVSS0.6sq電線(汽車用薄壁低壓電線)10根、及AVSS0.75sq電線(汽車用薄壁低壓電線)4根之共計14根彙聚,使用待評估之黏著帶,於對該膠帶一端施加荷重之狀態下,藉由半搭接捆束聚束電線之長度約400 mm之部分,製作評估用樣本。上述荷重設為每25 μm之膠帶厚度50 g。接下來,如圖3(a)所示,將評估用樣本100以如下方式配置於以相同高度間隔100 mm平行固定有直徑20 mm之2根金屬棒500a、500b之治具,即,於金屬棒500a、500b之下方與金屬棒500a、500b之長度方向正交,且評估用樣本100之中央部進入金屬棒500a、500b之中間。然後,於該環境下,如圖3(b)所示,使用拉伸試驗機將上述評估用樣本100之中央部以1 mm/秒之速度向上方拉伸直至自2根金屬棒500a、500b間退出為止,測定此時之最大應力[N]。測定進行5次(N=5),使用其平均值。若最大應力為24 N以下,則判定彎曲性合格。再者,於圖中之評估用樣本100中,符號110表示聚束電線,符號120表示黏著帶。
[端末剝離評估試驗] 於調整為23℃±5℃、45~75%RH之環境下,準備包含長度350 mm之AVSS0.6sq電線(汽車用薄壁低壓電線)10根、及AVSS0.75sq電線(汽車用薄壁低壓電線)4根之共計14根聚束電線,將待評估之黏著帶於對其一端施加荷重之狀態下纏繞於上述聚束電線2周。該黏著帶之纏繞(纏繞2周)係於上述聚束電線之10處,以各纏繞不重疊之方式以大致固定間隔進行。上述荷重設為每25 μm之膠帶厚度50 g。使纏繞有黏著帶之聚束電線彎曲成直徑80 mm之圓形,將兩端固定。將以此方式獲得之環狀之上述樣本投入至設定為80℃之烘箱中保持4小時後,將上述樣本自烘箱中取出並於室溫(23℃±5℃)下進行放置,於樣本之溫度與室溫相同後,利用游標卡尺測量上述樣本之黏著帶纏繞端部之剝離量(自黏著帶端部隆起之區間之長度)[mm](N=10),求出其平均值作為端末剝離量[mm]。若端末剝離量為約2 mm以下(2.4 mm以下),則判定防端末剝離性合格。
對各例之黏著帶實施耐磨耗值[mm]、彎曲性[N]及防端末剝離性(端末剝離量[mm])之評估。將評估結果示於表1及2。於表1及2中亦一併示出黏著帶之概要。
[表1]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實施例10 實施例11 實施例12 比較例1
基材組成 PVC 61.6% 61.6% 61.6% 65.6% 65.6% 62.7% 58.7% 65.6% 63.5% 57.4% 59.6% 61.9% 64.0%
塑化劑A 30.8% 30.8% 30.8% 26.3% 26.3% 29.5% 34.0% 26.3% 28.6% - - - 31.3%
塑化劑B - - - - - - - - - 28.3% 26.4% 24.4% -
塑化劑C - - - - - - - - - 7.1% 6.6% 6.1% -
穩定劑 1.2% 1.2% 1.2% 1.3% 1.3% 1.3% 1.2% 1.3% 1.3% 1.2% 1.2% 1.2% 1.3%
穩定助劑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填充劑 6.2% 6.2% 6.2% 6.6% 6.6% 6.3% 5.9% 6.6% 6.4% 5.8% 6.0% 6.2% 3.2%
黏著劑種類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丙烯酸系 丙烯酸系 丙烯酸系 橡膠系
厚度[μm] 總厚度 210 230 250 210 223 175 303 160 175 190 175 190 100
基材層(T S) 190 210 230 190 200 160 280 140 155 170 155 170 85
黏著劑層(T PSA) 20 20 20 20 23 15 23 20 20 20 20 20 15
膠帶特性 耐磨耗值[mm] 750 900 1,200 1,050 1,230 390 1,050 570 600 690 660 840 150
評估 彎曲性[N] 19.95 17.57 19.97 18.92 18.4 17.7 23.9 17.95 17.9 18.6 18.2 18.5 19.25
端末剝離量[mm] 0.7 1.3 1.3 0.5 1.2 1.5 2.1 0.8 1.5 0.7 1.2 0.6 0.3
[表2]
表2
      實施例13 實施例14 實施例15 實施例16 實施例17 實施例18 實施例19 實施例20 實施例21 實施例22 實施例23 實施例24 實施例25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比較例5 比較例6
基材組成[wt%] PVC 58.0% 60.1% 60.1% 69.3% 69.3% 69.3% 61.6% 61.6% 61.6% 61.6% 61.6% 57.1% 65.9% 58.0% 58.0% 65.6% 69.3% 57.1%
彈性體:TPEE - - - - - - 6.2% - - - - - - - - - - -
彈性體:NBR - - - - - - - 6.2% - - - - - - - - - -
彈性體:TPU(聚酯系) - - - - - - - - 6.2% - - - - - - - - -
彈性體:TPU(聚醚系) - - - - - - - - - 6.2% - - - - - - - -
彈性體:TPU (碳酸酯系) - - - - - - - - - - 6.2% - - - - - - -
塑化劑A 34.8% 32.5% 32.5% 22.2% 22.2% 22.2% 24.6% 24.6% 24.6% 24.6% 24.6% - - 34.8% 34.8% 26.3% 22.2% -
塑化劑B - - - - - - - - - - - 28.7% 20.8% - - - - 28.7%
塑化劑C - - - - - - - - - - - 7.2% 5.2% - - - - 7.2%
穩定劑 1.2% 1.2% 1.2% 1.4% 1.4% 1.4% 1.2% 1.2% 1.2% 1.2% 1.2% 1.1% 1.3% 1.2% 1.2% 1.3% 1.4% 1.1%
穩定助劑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填充劑 5.8% 6.0% 6.0% 6.9% 6.9% 6.9% 6.2% 6.2% 6.2% 6.2% 6.2% 5.7% 6.6% 5.8% 5.8% 6.6% 6.9% 5.7%
黏著劑種類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丙烯酸系 丙烯酸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橡膠系 丙烯酸系
厚度[μm] 總厚度 160 160 200 140 180 25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70 140 430 130 430 135
基材層(T S) 140 140 180 120 160 23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50 120 410 110 410 115
膠帶特性評估 耐磨耗值L[mm] 360 510 600 300 930 2,280 720 840 900 900 990 630 780 250 2,380 290 5,520 200
彎曲性[N] 11.1 12.5 14.5 11.1 19.9 23.2 14.5 14.0 15.6 12.2 14.3 14.8 15.5 9.8 24.5 13.0 NG 11.2
防端末剝離性[mm] 0.4 0.5 0.6 0.6 0.8 1.7 0.3 0.3 0.6 0.2 0.3 0.8 0.5 0.3 2.2 0.3 5.6 0.2
如表1、2所示,實施例1~25之黏著帶中,基材層中之塑化劑之含量為20質量%以上且未達36質量%之範圍,且基材層之厚度為超過115 μm且未達400 μm之範圍,基於ISO6722在荷重450 g、砂紙移動速度1500 mm/分鐘之條件下進行測定之耐磨耗試驗中之耐磨耗值為300 mm以上,耐磨耗性優異。實施例1~25之黏著帶中,彎曲性及防端末剝離性之評估結果亦為合格水準。另一方面,比較例1~2、4、6之黏著帶中,耐磨耗值未達300 mm,未獲得目標耐磨耗性。又,比較例3、5之黏著帶中,基材層之厚度為400 μm以上,彎曲性評估試驗之結果為不合格。再者,比較例5中,基材較硬,於彎曲性評估試驗中無法製作評估用樣本。 根據上述結果可知,於具備包含聚氯乙烯系膜之基材層、及配置於基材層之至少一個表面之黏著劑層之黏著帶中,藉由自超過115 μm且未達400 μm之範圍中設定基材層之厚度,自20質量%以上且未達36質量%之範圍中適當選定基材層中之塑化劑之含量,既能保持黏著帶所需之功能或性能(例如彎曲性或防止端末剝離),又能實現根據規定之耐磨耗試驗所得之耐磨耗值為300 mm以上之耐磨耗性。
以上,對本發明之具體例詳細進行了說明,但該等僅為例示,並不限定申請專利範圍。申請專利範圍中記載之技術中,包含對以上例示之具體例進行各種變化、變更者。
1:PVC黏著帶 11:基材層 11A:第一面 11B:第二面 21:黏著劑層 21A:表面(黏著面) 100:評估用樣本 110:金屬棒 120:黏著帶 200:砂紙 250:導電部 300:金屬棒 400:砝碼 500a:金屬棒 500b:金屬棒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一實施方式之黏著帶之構成之剖視圖。 圖2係耐磨耗試驗之模式說明圖。 圖3A、B係彎曲性評估試驗之模式說明圖。
1:PVC黏著帶
11:基材層
11A:第一面
11B:第二面
21:黏著劑層
21A:表面(黏著面)

Claims (7)

  1. 一種黏著帶,其係具備包含聚氯乙烯系膜之基材層、及配置於上述基材層之至少一個表面之黏著劑層者,且 上述基材層包含聚氯乙烯及塑化劑, 上述基材層中之上述塑化劑之含量為20質量%以上且未達36質量%, 上述基材層之厚度超過115 μm且未達400 μm, 上述黏著帶基於ISO6722在荷重450 g、砂紙移動速度1500 mm/分鐘之條件下進行測定之耐磨耗試驗中之耐磨耗值為300 mm以上。
  2. 如請求項1之黏著帶,其中上述黏著帶之上述耐磨耗值為500 mm以上。
  3. 如請求項1或2之黏著帶,其中上述基材層之厚度T S[μm]相對於上述黏著劑層之厚度T PSA[μm]之比(T S/T PSA)為6~13之範圍內。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黏著帶,其中上述基材層進而包含彈性體,且 上述彈性體之含量於上述基材層中未達50質量%。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黏著帶,其中上述基材層包含羧酸酯及聚酯系塑化劑中之至少一種作為上述塑化劑。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黏著帶,其中上述黏著劑層係由包含橡膠乳膠或丙烯酸系聚合物乳液、及黏著賦予樹脂乳液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
  7. 一種線束,其具有電線、及纏繞於該電線周圍之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黏著帶,且 上述黏著帶之背面不被保護材覆蓋而露出。
TW110143182A 2020-11-20 2021-11-19 黏著帶及其用途 TW2022249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3648 2020-11-20
JP2020193648 2020-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4940A true TW202224940A (zh) 2022-07-01

Family

ID=81709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3182A TW202224940A (zh) 2020-11-20 2021-11-19 黏著帶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249242A1 (zh)
JP (1) JPWO2022107883A1 (zh)
CN (1) CN116685467A (zh)
TW (1) TW202224940A (zh)
WO (1) WO20221078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75659A (ja) * 2021-11-19 2023-05-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およびその利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87718B2 (ja) * 1989-11-17 1998-08-20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塩化ビニル粘着テープ
JP2942939B2 (ja) * 1993-07-30 1999-08-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JP6633306B2 (ja) * 2015-04-01 2020-01-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JP2018030936A (ja) * 2016-08-24 2018-03-01 デンカ株式会社 ポリ塩化ビニル系粘着テープまたは粘着シート
MY197581A (en) 2017-06-09 2023-06-26 Denka Company Lt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MX2019014414A (es) 2017-09-08 2020-08-03 Denka Company Ltd Sustrato para cinta adhesiva sensible a la presion, cinta adhesiva sensible a la presion, y metodo de produccion para la misma.
US20200299549A1 (en) 2017-10-05 2020-09-24 Denka Company Limited Adhesive sheet, protective material, and wire harness
JP7136457B2 (ja) 2019-05-27 2022-09-13 株式会社Soken 噛み合いクラッ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07883A1 (ja) 2022-05-27
CN116685467A (zh) 2023-09-01
JPWO2022107883A1 (zh) 2022-05-27
EP4249242A1 (en) 2023-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72546B2 (ja) 粘着フィルム
CN108307638B (zh) 粘合带卷
TWI481689B (zh) 黏著片
JP6722008B2 (ja) 粘着テープ
JP2015091924A (ja) 薬液処理用粘着剤層、薬液処理用粘着シート、表面保護シート、及び、ガラス基板
JP4851753B2 (ja)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類
TW202224940A (zh) 黏著帶及其用途
JP7075936B2 (ja) 粘着テープ用基材、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789335A (zh) 粘着性片材
TWI747819B (zh) 黏著帶
JP7315495B2 (ja) 水系のエマルジョン型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
JP2012102229A (ja) 絶縁テープ
KR20230132709A (ko) 점착 시트
WO2023090384A1 (ja) 粘着テープおよびその利用
JP6034519B2 (ja) 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5220990B2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CN118251472A (zh) 粘合带及其利用
JP6306878B2 (ja) 粘着テープ
WO2016158412A1 (ja)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
JP5337183B2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7489538B2 (ja) 粘着テープ
TW202344379A (zh) 附隔離件之補強用膜
KR101316256B1 (ko)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점착 시트
JP2023137842A (ja) 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348442A (zh) 集束保護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