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4536B - 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4536B
CN108264536B CN201810260568.5A CN201810260568A CN108264536B CN 108264536 B CN108264536 B CN 108264536B CN 201810260568 A CN201810260568 A CN 201810260568A CN 108264536 B CN108264536 B CN 1082645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liquid
reaction
reaction colum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605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64536A (zh
Inventor
姬胜利
刘超
陈明鲁
殷金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i Tide Biological Technology Wei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i Tide Biological Technology Wei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i Tide Biological Technology Wei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i Tide Biological Technology Wei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605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4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4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4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64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4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06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using protecting groups or activating agents
    • C07K1/08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using protecting groups or activating agents using activat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04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on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06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using protecting groups or activating agents
    • C07K1/061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using protecting groups or activating agents using protecting grou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解决了现有多肽的合成操作复杂、成本高、合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其设有反应柱、真空泵、废液收集装置、试剂盛放装置和废液导流管,还设有蠕动泵,反应柱设有上柱、下柱、第一砂芯装置和第二砂芯装置,下柱为漏斗状结构;上柱为倒置的漏斗状结构,上柱和下柱可拆卸密封连接;排液管与废液导流管连接,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端与废液流管连接,废液收集装置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试剂盛放装置上端开口处分别贯通设有出液管路和进液管路,出液管路上端与进液管连接,进液管路的上端与出液管连接;同时还提供其使用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多肽合成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肽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多肽类药物具有毒副作用低、用量少、生物活性强、疗效好、无代谢异化等优点,受到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全球已上市的合成多肽类药物有六十多种,较为成熟的品种已经收录于各国药典中,其中的合成多肽原料药有21种,制剂有25种,还有500-600个进入临床研究的多肽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固相合成方法,按照相应的氨基酸顺序连接而成,不经过分离中间体的步骤。因此多肽类药物合成步骤较多,由此产生的杂质非常复杂。合成多肽的杂质主要为:氨基酸原料自身杂质所引起的多肽杂质;合成过程中带入的工艺杂质如缺失肽、断裂肽、插入肽、氧化肽、异构体等杂质;由于多肽脱酰胺、氧化、水解、二硫键错配等不稳定因素而产生的降解产物及聚合物。例如,欧洲药典中收录的多肽类药物亮丙瑞林(由9个氨基酸组成),涉及到11种杂质,其中10种杂质与目标产品仅有一个氨基酸不同、1种杂质与目标产品有两个氨基酸不同,对于其他肽链更长的多肽类药物中产生的杂质会更多。
药品不良反应除与其本身固有生物活性有关外,往往与其中的杂质有关。现有的杂质研究及控制策略已由原来的纯度控制转变为杂质谱控制,需要从起始原料、工艺路线、降解途径等对杂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因此需要合成数量众多的杂质进行研究,并且合成周期较长,在研发工作中占用了大量的人员和设备,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简单、操作简单方便、可显著提高多肽类药物各杂质的合成效率、节省成本的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其设有反应柱、真空泵、废液收集装置、试剂盛放装置和废液导流管,还设有蠕动泵,反应柱设有上柱、下柱、第一砂芯装置和第二砂芯装置,下柱为漏斗状结构,下柱设有第一漏斗体和第一漏斗颈,第一漏斗体内镶嵌第一砂芯装置,第一漏斗颈下端分别设有排液管和进液管,第一漏斗颈下端通过下端三通阀门与排液管和进液管连接;上柱为倒置的漏斗状结构,上柱设有第二漏斗体和第二漏斗颈,第二漏斗体内镶嵌第二砂芯装置,第二漏斗颈上端分别设有排气管和出液管,第二漏斗颈上端通过上端三通阀门与排气管和出液管连接;上柱置于下柱上方,上柱和下柱可拆卸密封连接;排液管与废液导流管的一端连接;废液导流管上设有废液导出管,废液导流管通过废液导出管与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试剂盛放装置上端开口处分别贯通设有出液管路和进液管路,出液管路和进液管路分别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且出液管路下端和进液管路下端分别置于试剂盛放装置内部,出液管路的上端与反应柱的进液管连接,出液管路上设有蠕动泵,蠕动泵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液管路的上端与蠕动泵的进水口连接,进液管与蠕动泵的出水口连接;进液管路的上端与反应柱的出液管连接。
优选的,反应柱由两根或者两根以上反应柱串联连接,每根反应柱的排液管与废液导流管连接。
优选的,上柱和下柱通过磨砂可拆卸密封连接。
优选的,排液管与废液导流管通过磨砂可拆卸密封连接。
优选的,废液导流管下部设有废液导出管,废液导出管与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试剂盛放装置为活化瓶、脱保护液瓶、溶剂瓶其中任何一种。
优选的,出液管路的下端开口处低于进液管路的下端开口处。
优选的,出液管路和进液管路上分别设有三通阀。
上述的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Ⅰ.树脂溶胀:
1)将树脂置于反应柱中,用蠕动泵将溶剂瓶中的溶剂泵至反应柱中并进行连续循环流动,对树脂进行溶胀;2)溶胀完成后,关闭蠕动泵,分别转换反应柱的上端三通阀门和下端三通阀门后,再打开真空泵,将反应柱中残存的溶剂抽至废液收集装置中,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溶胀后树脂;
Ⅱ.保护氨基酸缩合:
1)在活化瓶中将保护氨基酸溶解活化;2)打开蠕动泵,将活化后的保护氨基酸泵至步骤Ⅰ制得溶胀后树脂的反应柱中,并进行连续循环流动至缩合反应完全;3)缩合反应完全后,关闭蠕动泵,分别转换反应柱的上端三通阀门和下端三通阀门后,再打开真空泵,将反应柱中残存的活化保护氨基酸溶液抽至废液收集装置中,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缩合后保护的肽树脂粗品;
Ⅲ.肽树脂的洗涤:
1)打开蠕动泵,将溶剂瓶中的溶剂泵至步骤Ⅱ制得缩合后保护的肽树脂粗品的反应柱中,并进行连续循环流动;2)分别转换每根反应柱的上端三通阀门和下端三通阀门后,再打开真空泵,将反应柱中残存的活化保护氨基酸溶液抽至废液收集装置中;3)依次重复步骤1)和步骤2)对肽树脂洗涤,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肽树脂;
Ⅳ.保护氨基酸N端保护基的脱除:
1)打开蠕动泵,将脱保护液瓶中的脱保护液泵至步骤Ⅲ制得肽树脂的反应柱中,并进行连续循环流动;2)分别转换反应柱的上端三通阀门和下端三通阀门后,再打开真空泵,将反应柱中残存的活化保护氨基酸溶液抽至废液收集装置中;3)依次重复步骤1)和步骤2)数次,直至脱保护反应完全,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脱保护杂质肽树脂;
Ⅴ.杂质肽树脂的制备:
重复步骤Ⅱ、步骤Ⅲ、步骤Ⅳ,依次进行其它保护氨基酸的缩合反应,最终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到杂质的肽树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方便;多肽类药物的杂质谱研究是多肽类药物研究过程中一项耗时、耗力的任务,然而不同杂质间通常仅为一个或两个氨基酸的细微差异,却增加繁琐的重复的合成,不能实现多个反应柱的连续合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其设有反应柱、蠕动泵、真空泵、废液收集装置、试剂盛放装置和废液导流管,反应柱设有上柱和下柱,上柱倒置于下柱上方,上柱和下柱可拆卸密封连接;排液管与废液导流管连接,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端与废液导流管连接,废液收集装置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可以保证反应柱中的废液可通过真空泵抽出至废液收集装置中。
试剂盛放装置上端开口处分别贯通设有出液管路和进液管路,出液管路的上端与反应柱的进液管连接,出液管路上设有蠕动泵,进液管路的上端与反应柱的出液管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可保证试剂盛放装置中的液体试剂通过蠕动泵泵至反应柱中,保证各步反应充分进行,同时还有利于多余的溶剂的回收,降低成本。
(2)第一砂芯装置和第二砂芯装置的结合,可有效防止多肽合成反应过程中树脂的泄漏,有效保证了可在反应柱内进行多肽合成:Ⅰ.树脂溶胀,Ⅱ.保护氨基酸缩合,Ⅲ.肽树脂的洗涤,Ⅳ.保护氨基酸N端保护基的脱除,Ⅴ.杂质肽树脂的制备各步骤的连续高通量的合成,最终还有利于溶剂的回收。
本发明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进行多肽类药物的杂质合成时,在不同杂质中同种氨基酸的缩合时采用连续流方式,在差异氨基酸的缩合过程中采用单独投料进行缩合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多肽类药物杂质谱研究过程中各杂质的合成效率,操作简单方便,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反应柱,2.蠕动泵,3.真空泵,4.废液收集装置,5.试剂盛放装置,6.废液导流管,7.进液管,8.排液管,9.出液管,10.排气管,11.废液导出管,12.出液管路,13.进液管路,14.第一砂芯装置,15.第二砂芯装置,16.上端三通阀门,17.下端三通阀门,18磨砂,19.第一漏斗颈,20.第一漏斗体,21.第二漏斗颈,22.第二漏斗体,23.三通阀,24.上柱,25.下柱,26.进水口,27.出水口,28.第一反应单元,29.第二反应单元,30.第三反应单元,31.第四反应单元,32.第五反应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其设有反应柱1、真空泵3、废液收集装置4、试剂盛放装置5和废液导流管6,还设有蠕动泵2,反应柱1设有上柱24和下柱25,下柱25为漏斗状结构,下柱25设有第一漏斗体20和第一漏斗颈19,第一漏斗体20内镶嵌设有第一砂芯装置14,第一漏斗颈19下端分别设有排液管8和进液管7,第一漏斗颈19下端通过下端三通阀门17与排液管8和进液管7连接;上柱24为倒置的漏斗状结构,上柱24设有第二漏斗体22和第二漏斗颈21,第二漏斗体22内镶嵌设有第二砂芯装置15,第二漏斗颈21上端分别设有排气管10和出液管9,第二漏斗颈21上端通过上端三通阀门16与排气管10和出液管9连接;上柱24置于下柱25上方,上柱24和下柱25通过磨砂18可拆卸密封连接,既有利于反应过程中树脂的放入与取出,还有利于整个装置的清洗和维修。通过下端三通阀门17与上端三通阀门16,简化复杂的操作管路的开关操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第一砂芯装置14,首先保证反应过程中树脂被截留在反应柱1内部,不损失;使反应柱1内多肽合成反应中的各步鼓泡反应充分进行,保证反应的合成效率;各步反应完成后,废液有效的抽滤掉,同时使各步合成的肽树脂被有效截留在第一砂芯装置14上;第二砂芯装置15保证在各步反应进行过程中,有效防止肽树脂的流失,同时又使反应柱的各种溶剂有效的流过反应柱,最终在试剂盛放装置5中回收;第一砂芯装置14和第二砂芯装置15的结合,可有效防止多肽合成反应过程中树脂泄漏,同时使各步反应充分有效的进行,最终还有利于溶剂的回收。
排液管8与废液导流管6的一端通过磨砂可拆卸密封连接。既可以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又有利于整个装置的维修和清洗。废液导流管6下部设有废液导出管11,废液导流管6通过废液导出管11与废液收集装置4的一端连接,既方便管路的方便连接,又有利于废液的导出。废液收集装置4的另一端与真空泵3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可以保证反应柱1中的废液可通过真空泵3抽出至废液收集装置4中。试剂盛放装置5上端开口处分别贯通设有出液管路12和进液管路13,出液管路12和进液管路13分别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且出液管路12下端和进液管路13下端分别置于试剂盛放装置5内部,出液管路12的上端与反应柱1的进液管7连接,出液管路12上设有蠕动泵2,蠕动泵2设有进水口26和出水口27,出液管路12的上端与蠕动泵2的进水口26连接,进液管7与蠕动泵2的出水口27连接;进液管路13的上端与反应柱1的出液管9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可保证试剂盛放装置5中的液体试剂通过蠕动泵2泵至反应柱1中,保证各步反应充分进行,同时还有利于多余的溶剂的回收,降低成本。出液管路12的下端开口处低于进液管路13的下端开口处,有利于试剂盛放装置5内的溶剂流出和反应柱1中使用过量的溶剂的回收。试剂盛放装置5为活化瓶、脱保护液瓶、溶剂瓶其中任何一种,可以满足多肽合成各个反应步骤的需求。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将实施例1中所述的反应柱1设有上柱24、下柱25、第一砂芯装置14和第二砂芯装置15,下柱25的下端通过下端三通阀门17与排液管8和进液管7连接;上柱24的上端通过上端三通阀门16与排气管10和出液管9连接;上柱24置于下柱25上方,上柱24和下柱25通过磨砂可拆卸密封连接,作为一个反应单元,将五个相同反应单元串联:第一反应单元28、第二反应单元29、第三反应单元30、第四反应单元31和第五反应单元32,每个反应单元的下端通过排液管8与废液导流管6通过磨砂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反应单元28进液管7与蠕动泵2的出水口27连通,出液管路12上设有蠕动泵2,蠕动泵2设有进水口26和出水口27,出液管路12的上端与蠕动泵2的进水口26连接,第一根进液管7与蠕动泵2的出水口27连接;第一反应单元28的出液管9与第二反应单元29的进液管7通过管路可拆卸连接,第二反应单元29的出液管9与第三反应单元30的进液管7通过管路可拆卸连接,第三反应单元30的出液管9与第四反应单元31的进液管7通过管路可拆卸连接,第四反应单元31的出液管9与第五反应单元32的进液管7通过管路可拆卸连接;第五反应单元32的出液管9与进液管路13上端连接。当每根反应柱1内加入同种溶剂进行反应的时候。此种连接方式,在使用时,可以是所需的同种溶剂从一个试剂盛放装置5,通过蠕动泵2泵从第一反应单元28的进液管7泵至第一反应单元28的反应柱1内部,再从第一反应单元28的反应柱1的出液管9到第二反应单元29的进液口7后,进入第二反应单元29的反应柱1,依次进入第三反应单元30的反应柱1、第四反应单元31的反应柱1和第五反应单元32的反应柱1内,最后多余的溶剂从第五反应单元32的出液管9流到试剂盛放装置5的进液管路13,有利于各个反应柱1同时进行,操作简单,一次加样多种反应同时进行,节省资源和成本,保证连续高通量的多肽合成。
出液管路12和进液管路13上分别设有三通阀23,多肽合成是多步连续反应过程:Ⅰ.树脂溶胀,Ⅱ.保护氨基酸缩合,Ⅲ.肽树脂的洗涤,Ⅳ.保护氨基酸N端保护基的脱除,Ⅴ.杂质肽树脂的制备。当需要多种试剂盛放装置5来加入多种试剂的时候,通过控制三通阀23的打开与关闭,将多种溶剂分步或者同时加入,有利于提高合成效率。试剂盛放装置5为活化瓶、脱保护液瓶、溶剂瓶其中任何一种,可以满足多肽合成各个反应步骤的需求。
本发明的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的其他形状结构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例如反应柱组合中反应柱1的根数可根据需要确定。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仅以如下所示的多肽类药物亮丙瑞林中11种杂质谱的杂质A、B、C、D和E为例,对采用本发明进行多肽类药物杂质谱的合成操作进行阐述,具体操作如下:
杂质序列
A:Glp1-His2-Trp3-DSer4-Tyr5-DLeu6-Leu7-Arg8-Pro9-NHEt;
B:Glp1-DHis2-Trp3-Ser4-Tyr5-DLeu6-Leu7-Arg8-Pro9-NHEt;
C:Glp1-His2-Trp3-Ser4-Tyr5-Leu6-Leu7-Arg8-Pro9-NHEt;
D:Glp1-His2-Trp3-Ser(O-acetyl)4-Tyr5-DLeu6-Leu7-Arg8-Pro9-NHEt;
E:Glp1-His2-DTrp3-Ser4-Tyr5-DLeu6-Leu7-Arg8-Pro9-NHEt;
Ⅰ.树脂溶胀:
1)将5份三苯甲基树脂(CTC树脂)分别置于5根反应柱1中,将上柱24和下柱25通过磨口18密封连接后,将5个反应单元串联连接后,分别打开每个反应单元的反应柱1的进液管7和出液管9,用蠕动泵2将溶剂瓶5中的溶剂泵至反应柱1中并进行连续循环流动,对树脂进行溶胀;2)溶胀完成后,关闭蠕动泵2,分别转换每根反应柱1的上端三通阀门16和下端三通阀门17,分别打开排气管10和排液管8后,打开真空泵3,将5根反应柱1中残存的溶剂抽至废液收集装置4中,各个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溶胀后树脂。
Ⅱ.保护氨基酸缩合:
1)不同杂质中同种氨基酸的缩合:由于A、B、C、D和E五种杂质第9位的氨基酸均为Pro,因此采用连续流的方式对Pro进行缩合。a)在活化瓶5中将Fmoc-Pro-OH溶解活化;b)分别打开各个反应柱1的进液管7和出液管9后,打开蠕动泵2,将活化后的保护氨基酸泵至步骤Ⅰ制得溶胀后树脂的反应柱1中,并进行连续循环流动至缩合反应完全;c)缩合反应完全后,关闭蠕动泵2;分别转换每根反应柱1的上端三通阀门16和下端三通阀门17,分别打开排气管10和排液管8后,打开真空泵3,将5根反应柱1中残存的活化保护氨基酸溶液抽至废液收集装置4中,各个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缩合后的肽树脂中间产物。
2)不同杂质中差异氨基酸的缩合:
a)在A、B、C、D和E五种杂质的第7位、8位和9位的相同组成的氨基酸缩合完成后,由于杂质A、B、D和E的第6位均为DLeu,而杂质C的第6位为Leu,因此将含有杂质A、B、D和E的反应柱1进行串联,进行Fmoc-DLeu-OH的缩合反应,将含有杂质C的反应柱1采用单独投料的缩合方式,进行Fmoc-Leu-OH的缩合反应。
b)在进行第4位氨基酸的缩合反应时,将含有杂质B、C和E的反应柱1进行串联,进行Fmoc-Ser(tBu)-OH的缩合反应;将含有杂质A的反应柱1采用单独投料的缩合方式,进行Fmoc-DSer(tBu)-OH的缩合反应;将含有杂质D的反应柱1采用单独投料的缩合方式,进行Fmoc-Ser-OH的缩合反应。
c)在进行第3位氨基酸的缩合反应时,将含有杂质A、B、C和D的反应柱1进行串联,进行Fmoc-Trp(Boc)-OH的缩合反应;将含有杂质E的反应柱1采用单独投料的缩合方式,进行Fmoc-DTrp(Boc)-OH的缩合反应。
d)在进行第2位氨基酸的缩合反应时,将含有杂质A、C、D和E的反应柱1进行串联,进行Fmoc-His(Trt)-OH的缩合反应;将含有杂质B的反应柱1采用单独投料的缩合方式,进行Fmoc-DHis(Trt)-OH的缩合反应,各个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缩合后的肽树脂粗品。
Ⅲ.肽树脂的洗涤:
1)分别打开各个反应柱1的进液管7和出液管9后,打开蠕动泵2,将溶剂瓶5中的溶剂泵至反应柱1中,并进行连续循环流动5-10min;2)分别转换每根反应柱1的上端三通阀门16和下端三通阀门17,分别打开排气管10和排液管8后,打开真空泵3,将反应柱1中残存的活化保护氨基酸溶液抽至废液收集装置4中;3)依次重复步骤1)和步骤2)对肽树脂洗涤2-3次;单独投料的反应柱内的肽树脂,采取单独洗涤的方式进行清洗,各个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清洗后的肽树脂。
Ⅳ.保护氨基酸N端保护基的脱除:
1)分别打开各个反应柱1的进液管7和出液管9后,打开蠕动泵2,将脱保护液瓶5中的脱保护液泵至反应柱1中,并进行连续循环流动5-10min;2)分别转换每根反应柱1的上端三通阀门16和下端三通阀门17,分别打开排气管10和排液管8后,打开真空泵3,将5根反应柱1中残存的活化保护氨基酸溶液抽至废液收集装置4中;3)依次重复步骤1)和步骤2)数次,直至脱保护反应完全;最后用溶剂将树脂洗涤pH至7,各个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脱保护的肽树脂。
Ⅴ.杂质肽树脂的制备:
a)依次重复步骤Ⅱ、步骤Ⅲ、步骤Ⅳ依次进行其它保护氨基酸的缩合反应,最终各个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到A、B、C、D和E五种杂质的肽树脂;b)对杂质D中第4位丝氨酸的侧链羟基进行乙酰化修饰;c)将树脂收缩干燥;d)将肽树脂裂解,得到含有侧链保护基的前体粗肽;e)对前体粗肽进行C端羧基的乙胺化修饰;f)脱除经乙胺化修饰的前体粗肽的侧链保护基,得到粗肽;g)将粗肽经反相-HPLC制备柱纯化、转盐,最终得到A、B、C、D和E五种杂质的纯品。
本发明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方便;多肽类药物的杂质谱研究是多肽类药物研究过程中一项耗时、耗力的任务,然而不同杂质间通常仅为一个或两个氨基酸的细微差异,却增加繁琐的重复的合成,不能实现多个反应柱的连续合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其设有反应柱1、真空泵3、废液收集装置4、试剂盛放装置5和废液导流管6,还设有蠕动泵2,反应柱1设有上柱和下柱,上柱倒置于下柱上方,上柱和下柱可拆卸密封连接;排液管8与废液导流管6密封连接,废液导流管6下部设有废液导出管11,废液收集装置4的一端与废液导出管11通过管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4的另一端与真空泵3通过管路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可以保证反应柱1中的废液可通过真空泵3抽出至废液收集装置4中;试剂盛放装置5上端开口处分别贯通设有出液管路12和进液管路13,出液管路12的上端与反应柱1的进液管7连接,出液管路12上设有蠕动泵2,进液管路12的上端与反应柱1的出液管7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可保证试剂盛放装置5中的液体试剂通过蠕动泵2泵至反应柱中,保证各步反应充分进行,同时还有利于多余的溶剂的回收,降低成本。
第一砂芯装置14和第二砂芯装置15的结合,可有效防止多肽合成反应过程中树脂的泄漏,有利于多余的溶剂的流通和回收,有效保证了可在反应柱1内进行多肽合成:Ⅰ.树脂溶胀,Ⅱ.保护氨基酸缩合,Ⅲ.肽树脂的洗涤,Ⅳ.保护氨基酸N端保护基的脱除,Ⅴ.杂质肽树脂的制备各步骤的连续高通量的合成,最终还有利于溶剂的回收。
综上,本发明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进行多肽类药物的杂质合成时,在不同杂质中同种氨基酸的缩合时采用连续流方式,在差异氨基酸的缩合过程中采用单独投料进行缩合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多肽类药物杂质谱研究过程中各杂质的合成效率,本发明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方便,大大的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成本。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顶”、“底”、“前”、“后”、“内”、“外”、“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Claims (4)

1.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设有反应柱、真空泵、废液收集装置、试剂盛放装置和废液导流管,还设有蠕动泵,所述反应柱设有上柱、下柱、第一砂芯装置和第二砂芯装置,所述下柱为漏斗状结构,所述下柱设有第一漏斗体和第一漏斗颈,所述第一漏斗体内镶嵌所述第一砂芯装置,所述第一漏斗颈下端分别设有排液管和进液管,所述第一漏斗颈下端通过下端三通阀门分别与所述排液管和所述进液管连接;所述上柱为倒置的漏斗状结构,所述上柱设有第二漏斗体和第二漏斗颈,所述第二漏斗体内镶嵌所述第二砂芯装置,所述第二漏斗颈上端分别设有排气管和出液管,所述第二漏斗颈上端通过上端三通阀门分别与所述排气管和所述出液管连接;所述上柱置于所述下柱上方,所述上柱和所述下柱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排液管与所述废液导流管连接;所述废液导流管上设有废液导出管,所述废液导流管通过所述废液导出管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泵连接;所述试剂盛放装置上端开口处分别贯通设有出液管路和进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和所述进液管路分别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且所述出液管路下端和所述进液管路下端分别置于所述试剂盛放装置内部,所述出液管路的上端与所述反应柱的所述进液管连接,所述出液管路上设有所述蠕动泵,所述蠕动泵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液管路的上端与所述蠕动泵的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蠕动泵的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进液管路的上端与所述反应柱的所述出液管连接;所述废液导流管下部设有所述废液导出管;所述试剂盛放装置为活化瓶、脱保护液瓶、溶剂瓶其中任何一种;所述出液管路的下端开口处低于所述进液管路的下端开口处;
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Ⅰ.树脂溶胀:
1)将树脂置于反应柱中,用蠕动泵将溶剂瓶中的溶剂泵至反应柱中并进行连续循环流动,对树脂进行溶胀;2)溶胀完成后,关闭蠕动泵,分别转换反应柱的上端三通阀门和下端三通阀门后,再打开真空泵,将反应柱中残存的溶剂抽至废液收集装置中,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溶胀后树脂;
Ⅱ.保护氨基酸缩合:
1)在活化瓶中将保护氨基酸溶解活化;2)打开蠕动泵,将活化后的保护氨基酸泵至步骤Ⅰ制得溶胀后树脂的反应柱中,并进行连续循环流动至缩合反应完全;3)缩合反应完全后,关闭蠕动泵,分别转换反应柱的上端三通阀门和下端三通阀门后,再打开真空泵,将反应柱中残存的活化保护氨基酸溶液抽至废液收集装置中,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缩合后保护的肽树脂粗品;
Ⅲ.肽树脂的洗涤:
1)打开蠕动泵,将溶剂瓶中的溶剂泵至步骤Ⅱ制得缩合后保护的肽树脂粗品的反应柱中,并进行连续循环流动;2)分别转换每根反应柱的上端三通阀门和下端三通阀门后,再打开真空泵,将反应柱中残存的活化保护氨基酸溶液抽至废液收集装置中;3)依次重复步骤1)和步骤2)对肽树脂洗涤,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肽树脂;
Ⅳ.保护氨基酸N端保护基的脱除:
1)打开蠕动泵,将脱保护液瓶中的脱保护液泵至步骤Ⅲ制得肽树脂的反应柱中,并进行连续循环流动;2)分别转换反应柱的上端三通阀门和下端三通阀门后,再打开真空泵,将反应柱中残存的活化保护氨基酸溶液抽至废液收集装置中;3)依次重复步骤1)和步骤2)数次,直至脱保护反应完全,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脱保护杂质肽树脂;
Ⅴ.杂质肽树脂的制备:
重复步骤Ⅱ、步骤Ⅲ、步骤Ⅳ,依次进行其它保护氨基酸的缩合反应,最终反应柱的第一砂芯装置上得到杂质的肽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柱和所述下柱通过磨砂可拆卸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与所述废液导流管通过磨砂可拆卸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路和所述进液管路上分别设有三通阀。
CN201810260568.5A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8264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0568.5A CN108264536B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0568.5A CN108264536B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4536A CN108264536A (zh) 2018-07-10
CN108264536B true CN108264536B (zh) 2023-08-08

Family

ID=62778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60568.5A Active CN108264536B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45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2749B (zh) * 2018-10-22 2023-07-07 海南建邦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多肽合成仪
CN109593119A (zh) * 2019-01-27 2019-04-09 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2-d-组氨酸]-醋酸亮丙瑞林的制备方法
CN110003306B (zh) * 2019-04-01 2023-11-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用于多肽的固相合成的设备和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5001224A1 (en) * 1983-09-22 1985-03-28 Saneii Hossain H 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zer
WO1991013084A1 (de) * 1990-02-22 1991-09-05 Boehringer Ingelheim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imultanen synthese mehrerer polypeptide
FR2664602A1 (fr) * 1990-07-13 1992-01-17 Centre Nat Rech Scient Automate de synthese simultanee de plusieurs peptides identiques ou differents en phase solide et procede automatique de synthese mis en oeuvre par ledit automate.
JPH0789983A (ja) * 1993-09-17 1995-04-04 Shimadzu Corp ペプチド合成装置
US5462748A (en) * 1991-11-05 1995-10-31 Applied Biosystems, Inc. Biopolymer synthe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7186452A (ja) * 2006-01-13 2007-07-26 Ebara Corp 連続合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KR20090126779A (ko) * 2008-06-05 2009-12-09 애니젠 주식회사 펩타이드 합성 제조 장치
CN102532252A (zh) * 2012-03-09 2012-07-04 百奇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高通量多肽合成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4039077A1 (en) * 2012-09-10 2014-03-13 Boroomand Mohammad Automated peptide synthesizer
CN204676024U (zh) * 2015-05-22 2015-09-30 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换液型恒温动态透析系统
CN204996439U (zh) * 2015-07-23 2016-01-27 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设备
CN205088164U (zh) * 2015-11-06 2016-03-16 河南工程学院 便于排出废液的多肽固相合成系统
CN106732229A (zh) * 2016-12-03 2017-05-31 河南工程学院 球状多肽固相反应瓶
CN107722104A (zh) * 2016-08-23 2018-02-23 安徽天达谱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多肽合成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99824U (zh) * 2012-01-17 2012-10-24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半自动多肽合成仪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5001224A1 (en) * 1983-09-22 1985-03-28 Saneii Hossain H 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zer
WO1991013084A1 (de) * 1990-02-22 1991-09-05 Boehringer Ingelheim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imultanen synthese mehrerer polypeptide
FR2664602A1 (fr) * 1990-07-13 1992-01-17 Centre Nat Rech Scient Automate de synthese simultanee de plusieurs peptides identiques ou differents en phase solide et procede automatique de synthese mis en oeuvre par ledit automate.
US5462748A (en) * 1991-11-05 1995-10-31 Applied Biosystems, Inc. Biopolymer synthe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0789983A (ja) * 1993-09-17 1995-04-04 Shimadzu Corp ペプチド合成装置
JP2007186452A (ja) * 2006-01-13 2007-07-26 Ebara Corp 連続合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KR20090126779A (ko) * 2008-06-05 2009-12-09 애니젠 주식회사 펩타이드 합성 제조 장치
CN102532252A (zh) * 2012-03-09 2012-07-04 百奇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高通量多肽合成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4039077A1 (en) * 2012-09-10 2014-03-13 Boroomand Mohammad Automated peptide synthesizer
CN204676024U (zh) * 2015-05-22 2015-09-30 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换液型恒温动态透析系统
CN204996439U (zh) * 2015-07-23 2016-01-27 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设备
CN205088164U (zh) * 2015-11-06 2016-03-16 河南工程学院 便于排出废液的多肽固相合成系统
CN107722104A (zh) * 2016-08-23 2018-02-23 安徽天达谱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多肽合成仪
CN106732229A (zh) * 2016-12-03 2017-05-31 河南工程学院 球状多肽固相反应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4536A (zh) 201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4536B (zh) 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412752B (zh) 齐考诺肽的固相合成方法
CN104031127B (zh) 一种固液结合制备比伐卢定的方法
CN110294800B (zh) 一种索玛鲁肽的制备方法
CN104987382B (zh) 一种二肽片段液固结合制备胸腺法新的方法
CN105017387B (zh) 一种制备利那洛肽的方法
CN105384809A (zh) 一种片段法固液结合制备特立帕肽的方法
CN108047329A (zh) 一种阿巴帕肽的制备方法
CN102408471A (zh) 特利加压素的制备方法
CN103304655A (zh) 齐考诺肽的制备方法
CN104672320B (zh) 一种纯固相合成醋酸鲑降钙素的方法
CN107216374A (zh) 一种齐考诺肽的合成方法
CN109734794A (zh) 一种阿巴帕肽的制备方法
CN103980357B (zh) 一种合成胸腺法新的方法
CN102286078A (zh) 一种多肽hm-3的制备方法
CN106478805A (zh) 一种glp-1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9456403A (zh) 一种利拉鲁肽的合成方法
CN108059667B (zh) 一种兰瑞肽的固相合成方法
CN112062835B (zh) 一种比伐芦定的制备方法
CN111748019A (zh) 一种多肽衍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207619301U (zh) 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
CN105693844A (zh) 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醋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5384799A (zh) 一种固液相结合制备西那普肽的方法
CN108047324A (zh) 一种ω-芋螺毒素GVIA的制备方法
CN102875639A (zh) 一种肽的固相合成方法及其合成的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