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6861A - 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6861A
CN107956861A CN201710933886.9A CN201710933886A CN107956861A CN 107956861 A CN107956861 A CN 107956861A CN 201710933886 A CN201710933886 A CN 201710933886A CN 107956861 A CN107956861 A CN 107956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discharge port
fuel feeding
oil circuit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38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6861B (zh
Inventor
川上崇穂
田渊元树
酒井信弥
太田胜久
平野达也
有畑圭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56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6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6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6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3Lubricant guiding means mounted or supported o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or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08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beve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16H57/0436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79Gears or bearings on planet carri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91Measures for reducing weight of gearbox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95Measures for reducing number of parts or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16H57/0445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for supply of different gearbox casings or s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69Bearings or seals
    • F16H57/0471B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82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57/0483Axle or inter-axle different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在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中,油路结构包括:壳体,壳体被设置成容纳动力传递装置;挡板,挡板被附接至壳体的内壁;以及油泵,油路结构包括供应油路,油从油泵通过供应油路经由挡板被泵送至供油目的地。挡板具有板本体和板状辅助构件两个构件被叠置在彼此之上并且彼此成为一体的结构。挡板设有板油路,板油路构成供应油路的一部分,并且穿过挡板的内部。板油路由被设置在板本体的表面和辅助构件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中的凹部形成,板本体的表面和辅助构件的表面彼此面对,使得辅助构件介于板本体上。

Description

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需要使用油润滑的需润滑点诸如齿轮的接合部分和轴承被设置在壳体内部,该壳体被设置成容纳动力传递装置。作为将油供应至需润滑点的方法,已知一种通过油泵和油路泵送油的方法以及一种通过差速器齿轮机构的差速器环齿轮汲取油的(汲油润滑)方法。
作为泵送油的方法,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09-026018(JP 09-026018 A)公开了将供应管连接至在壳体中形成的油路,并且将该供应管安装在壳体内部,以将油从该供应管直接供应至需润滑点。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16-41979(JP 2016-41979 A)公开了在壳体内部设置挡板,作为其中油被汲取以润滑的构造,这种挡板抑制了当油被差速器齿轮机构的差速器环齿轮汲取时润滑油的分散。
发明内容
然而,在JP 09-026018 A中描述的构造中,供应管应被安装成避开被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元件。例如,在差速器齿轮机构被用作供油目的地的情况下,供应管被安装成绕开JP2016-41979 A中描述的挡板。以这种方式,在其中供应管被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构造中,存在油路长度可能变长并且油的压力损失可能变大的可能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其中能够减小油的压力损失。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该油路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设置成容纳动力传递装置;挡板,所述挡板被附接至壳体的内壁;油泵;以及供应油路,油从所述油泵通过所述供应油路经由所述挡板被泵送至供油目的地。挡板包括板本体和辅助构件,所述辅助构件是板形的并且被叠置在板本体上且与板本体成为一体。挡板具有板油路、供应端口和排出端口。板油路是构成供应油路的一部分并且穿过挡板的内部的油路。供应端口被构造成允许从油泵排出的油通过供应端口流入板油路中。排出端口被构造成允许被供应至供油目的地的油通过排出端口从板油路排出。板油路由被设置在板本体的表面和辅助构件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中的凹部限定,板本体的表面和辅助构件的表面彼此面对,使得辅助构件介于板本体上。
根据该方面,能够经由设置在挡板中的油路来泵送油。为此,与现有技术不同,不需要安装供应管以便绕过挡板。因而,能够使供应油路的油路长度比绕过挡板的油路的长度短,并且也能够减小其长度长的油路引起的油的压力损失。另外,板油路由被设置在彼此面对的板本体的表面和辅助构件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中的凹部形成。即,由于板油路通过将板本体和辅助构件彼此叠置并成为一体而形成,所以能够易于在挡板中形成油路。
在根据该方面的油路结构中,板本体可具有管状部分和从管状部分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分。辅助构件可叠置在凸缘部分上并且与凸缘部分成为一体,并且可在挡板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板油路可在挡板的周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排出端口可被设置于在挡板的周向方向上与设置供应端口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使得油被供应至供油目的地。
根据该方面,由于辅助构件在周向方向上形成,所以能够通过辅助构件的刚性增强挡板的刚性。此外,由于供应端口和排出端口被设置于在挡板的周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所以当油流经挡板的内部时,油被朝着在挡板的周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泵送。另外,由于板油路在挡板的周向方向上延伸,例如与其中油路陡然弯曲的直角弯曲相比,由油路形状引起的油的压力损失能够减小。
在根据该方面的油路结构中,板本体和辅助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由树脂制成的构件,并且孔口或节流结构可被设置在由树脂制成的构件中的形成板油路的部分中。
根据该方面,通过在形成板油路的构件中的由树脂制成的构件中设置孔口或节流结构而使制造变得容易。
在根据该方面的油路结构中,供油目的地可包括处于壳体的内部的不同位置处的第一供油目的地和第二供油目的地。排出端口可包括第一排出端口和第二排出端口,第一排出端口允许被供应至第一供油目的地的油通过第一排出端口排出,第二排出端口允许被供应至第二供油目的地的油通过第二排出端口排出。板油路可分支为从供应端口通往第一排出端口的油路和从供应端口通往第二排出端口的油路。
根据该方面,油能够通过在挡板中形成的板油路被供应至多个供油目的地。因而,不存在为每个供油目的地都设置供应管的需要,并且能够减少零件的数目。
在根据该方面的油路结构中,板油路可以是允许油被通过其供应至动力传递装置中的需要油润滑的需润滑部分的油路。第一供油目的地可以是动力传递装置中包括的差速器齿轮机构的构成元件。第二供油目的地可以是动力传递装置中的与差速器齿轮机构分离开的构成元件。第一排出端口可被设置在油被直接供应至第一供油目的地的位置处。第二排出端口可被设置在油被直接供应至第二供油目的地的位置处。
根据该方面,油能够通过板油路供应至差速器齿轮机构,并且油能够被供应至被布置在轴线上的与差速器齿轮机构不同的构成元件。
在根据该方面的油路结构中,供油目的地还可包括第三供油目的地,第三供油目的地是构成差速器齿轮机构的差速器小齿轮和差速器侧齿轮。排出端口还可包括第三排出端口,第三排出端口被设置在油被直接供应至第三供油目的地的位置处。板油路可分支为从供应端口通往第一排出端口的油路和从供应端口通往第三排出端口的油路。第一供油目的地可以是差速器轴承,差速器轴承将容纳差速器小齿轮和差速器侧齿轮的差速器壳体支撑在壳体上。挡板可被布置成覆盖差速器壳体。
根据该方面,挡板设有供应至供油目的地的板油路和被设置在各自不同的需润滑部分中的排出端口。因此,润滑油能够易于被供应至润滑油不足的元件。此外,在补偿需润滑部分中的润滑油短缺的同时,油路的数目能够减少。为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在根据该方面的油路结构中,板油路可以是:润滑油路,该润滑油路允许油通过润滑油路被供应至动力传递装置中包括的差速器齿轮机构的构成元件;以及油路,该油路允许油的液压压力通过该油路被供应到动力传递装置中包括的液压致动器。挡板可被设置在一条轴线上,差速器齿轮机构被布置在该轴线上。第一供油目的地可以是差速器齿轮机构的构成元件。第二供油目的地可以是液压致动器。第一排出端口可被设置在油被直接供应至第一供油目的地的位置处。
根据该方面,经由供应油路的供油目的地可包括需润滑部分和液压致动器两者。因而,挡板的应用范围能够扩大。
在根据该方面的油路结构中,供应端口开口的方向可以是与第一排出端口开口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在根据该方面的油路结构中,供应端口开口的方向可与第二排出端口开口的方向相同。
在根据该方面的油路结构中,挡板可具有第二板油路,第二板油路是独立于板油路的油路,第二板油路允许油通过第二板油路被泵送到与经由板油路泵送到的供油目的地不同的供油目的地。第二板油路可由被设置在板本体的表面和辅助构件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中的凹部限定,板本体的表面和辅助构件的表面彼此面对,使得辅助构件介于板本体上。
根据该方面,油能够通过在挡板中形成的独立板油路泵送至多个供油目的地。因而,不需要为每个供油目的地都设置供应管,并且零件的数目能够减少。
根据该方面,能够经由被设置在挡板中的油路来泵送油。因而,能够使供应油路的油路长度比绕过挡板的油路长度短,并且也能够减小油路长度引起的油的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例证性实施例的特征和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附图标记指示相同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用于示出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示出挡板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壳体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挡板的透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从图4的S方向观察的挡板的透视图;
图6是挡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板油路的截面图;
图8是用于示出挡板的第三排出端口的截面图;
图9A是用于示出第二排出端口的孔口的截面图;
图9B是用于示出第一油路的节流结构的示意图;
图9C是用于示出第三油路的节流结构的示意图;并且
图10是用于示出两个独立板油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
1.整体构造
图1是用于示出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的示意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中示出实施例中未包括的油路(现有技术的供应管300,作为最短路径的油路200)。
1-1.动力传递装置
动力传递装置1是一种机构,该机构以动力传递装置被容纳在壳体2中的状态被安装在车辆上,并且将从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轮。图1中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1被安装在前置发动机前驱型车辆(FF车辆)上,并且包括被容纳在壳体2中的变速器3、副齿轮机构4及差速器齿轮机构5。即,壳体2是容纳变速器3和差速器齿轮机构5的驱动桥壳体(T/A壳体)。在动力传递装置1中,动力经由从发动机通往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副齿轮机构4从变速器3传递至差速器齿轮机构5。
详细地,动力传递装置1具有多个旋转轴。构成动力传递装置1的第一轴R1、第二轴R2和第三轴R3被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变速器3在与发动机相同的轴线上被设置在第一轴R1上,并且包括输入轴和输出齿轮,输入轴和输出齿轮具有作为旋转中心的第一轴线O1。例如,变速器3由行星齿轮机构构成。副齿轮机构4被设置在第二轴R2上。差速器齿轮机构5被设置在第三轴R3上,并且具有经由驱动轴与其连接的右和左驱动轮(前轮)。即,变速器3的输入轴被包括在第一轴R1中,副齿轮机构4的副轴41(如图3中所示)被包括在第二轴R2中,并且驱动轴被包括在第三轴R3中。在说明书中,第一轴R1的轴线中心被描述为第一轴线O1,第二轴R2的轴线中心被描述为第二轴线O2,并且第三轴R3的轴线中心被描述为第三轴线O3
另外,限制油绕第三轴线O3的流动方向的挡板10以及差速器齿轮机构5的差速器壳体51被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挡板10被绕作为供油目的地的差速器齿轮机构5布置在差速器壳体51外部。另外,下文将描述挡板10的详细结构。
此外,由发动机驱动的机械油泵6作为供油源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机械油泵6被布置在与第一轴R1分离开的轴上,并且被连接成能够经由动力传递装置7,诸如链条机构传递第一轴R1的扭矩。另外,机械油泵6可被设置在与第一轴线O1相同的轴线上。
1-2.油路结构
这里,将比较实施例的油路结构与现有技术的结构。首先,现有技术的结构的供应管300被安装成绕过差速器壳体51的外部,以便将来自机械油泵6的油供应至差速器齿轮机构5。另外,由于差速器齿轮机构5被设置在第三轴R3上,所以供应管300向上延伸至第三轴R3的周边,以便绕过第一轴R1和第二轴R2的外部,并且沿壳体2的壁表面延伸。为此,在现有技术的供应管300中,油路长度变长,并且油路长度引起的油的压力损失变大。因而,为了缩短油路长度,考虑形成最短路径的油路(下文称为“最短油路”)200。
最短油路200变为在其整体上从机械油泵6朝着差速器齿轮机构5为线性的路径。然而,绕供油目的地存在许多元件(周边构件),诸如轴承和加强肋,并且结构复杂。为此,难以通过在油能够被供应至供油目的地的位置设置排出端口,并且连接线性油路以便将排出端口的位置与机械油泵6连接在一起而实现最短油路200。然后,考虑线性油路被连接成避开周边构件。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其中油路陡然弯曲的直角弯曲,因而油路形状引起的油的压力损失变大。因而,本实施例的供应油路100被构造成绕供油目的地提供曲线油路,从而减小油路形状引起的油的压力损失,并且实现比现有技术的供应管300更接近最短油路200的路径,从而减小油路长度引起的压力损失。
本实施例的供应油路100被构造成经由圆筒形挡板10将油从机械油泵6泵送至差速器齿轮机构5。挡板10是具有油路的挡板,其中形成在板内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油路。另外,挡板10被绕供油目的地布置。为此,在供应油路100中,能够使用在挡板10内部的周向方向上绕供油目的地延伸的油路泵送油。即,在周向方向上绕供油目的地延伸的油路由作为供油目的地的周边构件的挡板10构成。因而,油路形状引起的油的压力损失能够减小。另外,供应油路100变为比现有技术的供应管300更接近最短油路200的路径。如图1中所示,在从轴向方向观察时,供应管300被设置在旋转轴(第一轴R1、第二轴R2和第三轴R3)外部。然而,供应油路100被设置成在旋转轴内部即供油源侧上的第一轴R1,和供油目的地侧上的第三轴R3之间(并且进一步在第二轴R2和第三轴R3之间)穿过。为此,供应油路100的油路长度变为比供应管300的长度短。因而,能够减小油路长度引起的油的压力损失。
2.挡板和供油部分的布置
将参考图2和图3描述挡板10和供油目的地的布置。图2是用于示出挡板10的布置的示意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壳体2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另外,图2中未示出差速器齿轮机构5,并且示出壳体2的一部分。
2-1.挡板的布置
挡板10被绕第三轴线O3布置在壳体2的内部,并且以在轴向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的管状形状形成。另外,如图3中所示,挡板10是附接至壳体2的内壁的固定构件,并且被布置在差速器壳体51和壳体2之间。包括差速器壳体51的差速器齿轮机构5是供油目的地。即,挡板10绕供油目的地附接至壳体2的内壁。
壳体2包括容纳变速器3的管状主壳体本体21,以及附接至主壳体本体21的两侧上的开口的两个盖构件22。如图3中所示,主壳体本体21和盖构件22通过螺栓紧固并且彼此成为一体。在图3中所示的示例中,盖构件22是在轴向方向上被布置在发动机侧上的前盖,并且挡板10通过螺栓紧固至盖构件22的内壁。另外,在主壳体本体21和盖构件22彼此不特别区分的情况下,主壳体本体21和盖构件22被描述为壳体2。
2-2.供油目的地
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供应油路100由通过其将来自被发动机驱动的机械油泵6的油经由挡板10泵送至供油目的地的路径构成。详细地,供应油路100包括穿过挡板10的内部并且在第三轴线O3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板油路130,和作为在壳体2中形成的油路的壳体油路140。即,供应油路100的一部分被设置在挡板10中。壳体油路140在机械油泵6和板油路130之间构成供应油路100。由于下游侧上的板油路130和上游侧上的壳体油路140彼此连通,油能够被从机械油泵6泵送至供油目的地。此外,在挡板10中形成供应端口150、第一排出端口161和第二排出端口162,油被从壳体油路150供应至供应端口150,第一排出端口161用于将油排出至作为第三轴线O3上的供油目的地的第一供油目的地A,第二排出端口162用于将油排出至作为第二轴线O2上的供油目的地的第二供油目的地B。
供应端口150是被连接至壳体油路140的连接端口,并且与板油路130连通。另外,供应端口150、第一排出端口161和第二排出端口162都被设置于在挡板10的周向方向上彼此不同的位置处。板油路130与供应端口150和第一排出端口161连通,并且与供应端口150和第二排出端口162连通。因而,已经从供应端口150流入板油路130(流入挡板10)中的油在周向方向上流经板油路130,并且从第一排出端口161和第二排出端口162排出至不同的供油目的地(第一供油目的地A和第二供油目的地B)。即,供应油路100能够经由挡板10将油供应至被布置在不同轴上的供油目的地。
如图3中所示,供应油路100的供油目的地包括:将差速器壳体51支撑在与挡板10相同轴上的差速器轴承55(第一供油目的地A),被布置在与挡板10分离开的轴上的副齿轮机构4(第二供油目的地B),以及被设置在与挡板10相同轴上的差速器壳体51内部的差速器小齿轮53和差速器侧齿轮54(下文将描述的图5至8中所示的第三供油目的地C)。
详细地,差速器齿轮机构5包括差速器壳体51、与差速器壳体51一体旋转的差速器环齿轮52以及被设置在差速器壳体51内部的差速器小齿轮53和差速器侧齿轮54。差速器小齿轮53和差速器侧齿轮54之间的接合部分为用作供应油路100的第三供油目的地C的需润滑点。差速器壳体51具有在轴向方向上被设置在两端侧上的凸起部分51a、51b,并且经由作为滚动轴承的差速器轴承55由壳体2可旋转地支撑。差速器轴承55包括附接至一个凸起部分51a的外周部分的第一差速器轴承55A,以及附接至另一个凸起部分51b的外周部分的第二差速器轴承55B。第一差速器齿轮55A是用作供应油路100的第一供油目的地A的需润滑点,并且位于差速器壳体51外部。在图3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差速器轴承55A被设置在接近挡板10的较小直径侧开口的位置处。
副齿轮机构4包括被布置在第二轴线O2上的中空副轴41、与副轴41一体旋转的副从动齿轮42以及副驱动齿轮43。副轴41由壳体2通过作为滚动轴承的副轴承44可旋转地支撑。副轴承44被包括在起供应油路100的第二供油目的地B作用的需润滑点中,即单独的轴上(第二轴R2侧)的需润滑点中。副从动齿轮42啮合变速器3的输出齿轮(未示出)。副驱动齿轮43啮合差速器环齿轮52。齿轮接合部分也被包括在第二轴R2侧上的需润滑点中。在图3中所示的示例中,挡板10的第二排出端口162朝着副轴41的内侧开口,并且将油供应至作为第二供油目的地B的副齿轮机构4。
3.挡板的结构
将参考图4至8详细地描述挡板10的结构。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挡板10的透视图。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从图4的S方向观察的挡板10的透视图。图6是挡板10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板油路130的截面图。图8是用于示出挡板10的第三排出端口的截面图。另外,这里,“第三轴线O3的轴向方向”被简称为“轴向方向”,并且以第三轴线O3为参考被描述为径向方向和周向方向。
挡板10包括作为第一构件的管状板本体11,以及作为第二构件的弯曲板状辅助构件12。板本体11和辅助构件12两者都是由树脂制成的板状构件,并且通过彼此叠置并且被彼此振动焊接而彼此成为一体。板油路130通过叠置在板本体11和辅助构件12之间而形成。以这种方式,通过将板本体11和辅助构件12的两个构件彼此叠置来制造挡板10,变得易于在挡板10中形成板油路130。
板油路130包括与供应端口150连通的第一油路131、与第一排出端口161连通的第二油路132以及与第二排出端口162连通的第三油路133。第一油路131和第三油路133通过在板本体11中形成的油路凹槽和在辅助构件12中形成的油路凹槽形成。第二油路132由板本体11形成。
详细地,板本体11包括管状部分111、凸缘部分112、作为用于形成第一油路131的部分的第一油路形成部分113、作为用于形成第二油路132的部分的第二油路形成部分114以及作为用于形成第三油路133的部分的第三油路形成部分115。
管状部分111构成板本体11的主体,并且以在高度方向(轴向方向)上在两侧上开口的圆顶形状形成。管状部分111设有通往圆顶形状的顶侧的第一开口111a,以及通往圆顶形状的底侧的第二开口111b。开口111a、111b两者都以圆形形状形成,并且第一开口111a具有小于第二开口111b的直径。即,管状部分111的直径以多个阶梯或者逐渐地从圆顶形状的底侧上的第二开口111b朝着圆顶形状的顶侧上的第一开口111a减小。在挡板10被附接至壳体2的状态下,管状部分111用作限制油在壳体2和需润滑点(例如,差速器齿轮机构5)之间流动的分隔物。
凸缘部分112是附接至壳体2的固定部分,并且是挡板10的定位部分。如图4和5中所示,凸缘部分112从第二开口111b径向地向外突出,并且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第一螺栓孔116a和第二螺栓孔116b被设置在凸缘部分112中的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具有预定间隔的位置处。用于固定至壳体2的螺栓螺纹地接合螺栓孔116a、116b。
第一油路形成部分113是形成第一油路131的部分,并且是辅助构件12焊接到的部分。如图4至6中所示,第一油路形成部分113在凸缘部分112中形成,并且包括在管状部分111的底侧上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主要部分以及从主要部分的端部径向向外延伸的引入部分。另外,如图6和7中所示,凹部113a被设置在与第一油路形成部分113中的辅助构件12的叠置表面(焊接表面)中。凹部113a是形成第一油路131,并且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油路凹槽。
第二油路形成部分114是形成第二油路132的部分。如图4中所示,第二油路形成部分114是与第一油路形成部分113连续地形成,并且从凸缘部分112突出至第一开口111a侧(轴向方向)的管状突出部分。第二油路形成部分114的内部空间构成第二油路132,并且具有通往其顶端部分的第一排出端口161。在挡板10被附接至壳体2的情况下,第一排出端口161被布置在油被供应至第一供油目的地A的位置处。另外,第一排出端口161朝着轴向方向上的一侧开口。
第三油路形成部分115是形成第三油路133的部分,并且是辅助构件12焊接到的部分。如图4和5中所示,第三油路形成部分115是线性板部分,并且从第一油路形成部分113径向向外延伸。如图6中所示,凹部115a在第三油路形成部分115中与辅助构件12的叠置表面(焊接表面)中形成。凹部115a是形成第三油路133的油路凹槽,并且从第一油路形成部分113的凹部113a径向向外延伸。即,第三油路形成部分115的凹部115a和第一油路形成部分113的油路113a连接在一起,并且凹部115a从凹部113a分支。
另外,板本体11设有平行于第二油路形成部分114突出的突出部分117。突出部分117具有被设置在其顶端部分处的第三螺栓孔116c,并且是通过螺栓紧固至壳体2的固定部分。
此外,如图8中所示,朝着管状部分111的内侧开口的通孔118在第二油路形成部分114中形成。通孔118是排出板油路130内的油的第三排出端口,并且将油供应至作为第三供油目的地C的差速器小齿轮53和差速器侧齿轮54。在图8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油路132内的油被从通孔118排出至管状部分111的内侧。即,板油路130分支为从供应端口150通往第一排出端口161的油路,和从供应端口150通往通孔118的油路。
辅助构件12包括供应部分121、第一油路辅助部分122、连通部分123、第三油路辅助部分124以及排出部分125。
供应部分121是形成供应端口150的一部分,并且以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状形成。如图4和5中所示,供应部分121具有在轴向方向上比第二开口111b更向外突出的顶端部分,并且供应端口150开口到顶端部分。另外,供应端口150朝着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侧开口。即,供应端口150在轴向方向上在与第一排出端口161相反的方向上开口,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在与第二排出端口161相同的方向上开口。供应部分121被连接至壳体2,并且与壳体油路140连通。
第一油路辅助部分122是形成第一油路131的部分,并且被焊接至板本体11的第一油路形成部分113。如图5和6中所示,第一油路辅助部分122是以基本C形弯曲的板部分,并且包括在周向方向上沿第二开口111b延伸的主要部分和从主要部分的端部径向向外延伸的引入部分。供应部分121被设置在引入部分的顶端侧上。以这种方式,通过在周向方向上形成辅助构件12,能够通过辅助构件12的刚性提高挡板10的刚性。另外,如图7中所示,凹部122a被设置在第一油路辅助部分122中的与板本体11的叠置表面(焊接表面)中。凹部122a是形成第一油路131的油路凹部,并且在周向方向上延伸。即,第一油路辅助部分122的凹部122a以与第一油路形成部分113的凹部113a对应的形状形成。
连通部分123是允许第一油路131和第二油路132彼此连通的部分,并且被焊接至板本体11中的第二油路形成部分114的底侧开口的位置。如图5和6中所示,在辅助构件12中,供应部分121被设置在第一油路辅助部分122的一端侧上,并且连通部分123被设置在第一油路辅助部分122的另一端侧上。最接近第一油路131的下游侧的凹部被设置在连通部分123中与板本体11的叠置表面(焊接表面)中。另外,连通部分123的凹部被形成为比第一油路辅助部分122的凹部122a更宽。
第三油路辅助部分124是形成第三油路133的部分,并且被焊接至板本体11的第三油路形成部分115。如图5和6中所示,第三油路辅助部分124是线性板部分,从第一油路辅助部分122分支并且径向向外延伸。即,第三油路辅助部分124具有与板本体11侧上的第三油路形成部分115对应的形状。另外,凹部被设置在第三油路辅助部分124中与板本体11的叠置表面(焊接表面)中。凹部是形成第三油路133的油路凹部,被连接至第一油路辅助部分122的凹部122a,并且成线性地从凹部122a径向向外延伸。
排出部分125是形成第二排出端口162的部分,并且以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状形成。如图5和6中所示,排出部分125具有在轴向方向上比第二开口111b更向外突出的顶端部分,并且第二排出端口162开口到顶端部分。排出部分125和供应部分121在相同方向上突出。在挡板10被附接至壳体2的情况下,第二排出端口162被布置在油被供应至第二供油目的地B的位置处。即,第二排出端口162开口到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侧,即在轴向方向上与第一排出端口161相反的方向。例如,排出部分125被插入副轴41中。
4.油的流动
这里,将描述通过板油路130的油的流动。已经从供应端口150流入板油路130的油径向向内地流经第一油路131的引入部分。然后,已经从第一油路131的引入部分流入主要部分的油在挡板10的周向方向上流经第一油路131。由于挡板10绕供油目的地附接至壳体2的内壁,所以流经第一油路131的油在周向方向上绕供油目的地流动。此外,流经第一油路131的主要部分的油在第一油路131和第三油路133之间的分支位置处分支并且流动到第二油路132侧和第三油路133侧。
已经从分支位置流动至第二油路132侧的油经由连通部分123从第一油路131流入第二油路132中。然后,已经流入第二油路132的油被从第一排出端口161排出,或者从作为第三排出端口的通孔118排出。另一方面,已经从分支位置流动到第三油路133侧的油径向向外地流经第三油路133,并且被从第二排出端口162排出。
然后,被从第一排出端口161排出的油朝着位于挡板10外部的第一供油目的地A的第一差速器轴承55A流动。被从第二排出端口162排出的油流入位于单独的轴上的第二供油目的地B的副齿轮机构4中所包括的副轴41内部。由于第一排出端口161和第二排出端口162在轴向方向上彼此相反地开口,所以板油路130能够允许油在轴向方向上的不同方向上排出。另外,从作为第三排出端口的通孔118排出的油朝着位于管状部分111内部的第三供油目的地C的差速器小齿轮53和差速器侧齿轮54流动。
以这种方式,通过设置具有供油目的地共用的板油路130的挡板10,并且设置分别处于不同需润滑点的第一排出端口161、第二排出端口162以及作为第三排出端口的通孔118,润滑油能够被易于供应至润滑油短缺的需润滑点。因而,油路的数目能够减少,同时补偿需润滑点的润滑油不足。为此,能够抑制动力传递装置1的制造成本。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的油路结构中,构成供应油路100的一部分的板油路130绕供油目的地在附接至壳体2的内壁的挡板10中形成。板油路130绕供油目的地在周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排出端口161、162连通,以将油供应至供油目的地。为此,能够使用绕供油目的地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板油路130将油泵送至供油目的地。因而,油路形状引起的油的压力损失能够被减小。另外,能够缩短供应油路100的油路长度,并且油路长度引起的油的压力损失也能够被减小。同样地,能够通过减小供应油路100中的压力损失减小机械油泵6的负荷。此外,由于能够减少将被布置在壳体2内部的供应管,所以零件的数目能够减少,并且能够减小制造成本。另外,壳体2的重量能够减小,即动力传递装置1的重量能够减小。因而,动力传递装置1被安装在其上的车辆的燃料效率能够提高。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并且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目标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做出变化。
挡板10的布置不限于挡板被设置在第三轴线O3上的壳体2和差速器壳体51之间的情况。虽然未示出,但是挡板10可被设置在设有副轴41的第二轴线O2上(第二轴R2)。
此外,动力传递装置1不限于动力传递装置被安装在FF车辆上的情况,并且可被安装在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型车辆(RR车辆)上。此外,油路结构能够被应用于其中与发动机不同的动力源(例如,电动机)和副齿轮机构被设置在后侧上的动力传递装置。在油路结构被应用于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型车辆的情况下,第一排出端口161将油供应至后侧上的差速器齿轮机构,并且第二排出端口162将油供应至后侧上的副齿轮机构。可替选地,油路结构能够被应用于被安装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型车辆(FR车辆)上的动力传递装置。在油路结构被应用于FR车辆的情况下,挡板10被布置成覆盖后侧上的差速器齿轮机构。然后,油被从第一排出端口161供应至后侧上的差速器轴承,并且油被从通孔118供应至后侧上的差速器小齿轮和差速器侧齿轮。
另外,板本体11和辅助构件12不限于两者都由树脂制成的情况,并且至少一个构件可由树脂制成。例如,板本体11由金属制成,并且辅助构件12可由树脂制成。可替选地,板本体11可由树脂制成,并且辅助构件12可由金属制成。以这种方式,甚至在板本体11和辅助构件12中的一个由金属制成,并且另一个由树脂制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板本体11和辅助构件12振动焊接至彼此。此外,形成油路凹槽的凹部可不在板本体11和辅助构件12两者中形成。即,凹部(油路凹槽)可在板本体的表面和辅助构件12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中形成,板本体的表面和辅助构件12的表面彼此面对,使得辅助构件介于板本体11上。
板油路130可设有用于调节油的流速的节流结构和孔口。例如,如图9A中所示,在第二排出端口162中,开口可由孔口构成。可替选地,如图9B中所示,第一油路形成部分113的凹部113a可设有节流结构119a。另外,如图9C中所示,第三油路形成部分115的凹部115a可设有节流结构119b。孔口和节流结构119a、119b在模制板本体11期间或者在模制辅助构件12期间一体模制。另外,由于板本体11和辅助构件12中的至少一个由树脂制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孔口和节流结构被设置在由树脂制成的构件中。以这种方式,在一个构件由树脂制成的情况下,通过在由树脂制成的板本体11或者辅助构件12中设置孔口和节流结构,制造变得更容易。
另外,在供应油路100中,穿过挡板10的供油目的地不限于需润滑点,并且可以是被设置在动力传递装置1中的液压致动器(未示出)。即,油(液压压力)能够通过挡板10的板油路130供应至液压致动器。例如,被设置在动力传递装置1的离合器或者制动器中的液压致动器被用作供油目的地。
此外,板油路130中的供油目的地不限于所有的供油目的地都为需润滑点的情况。即,需润滑点和液压致动器两者都可被包括在穿过板油路130的供油目的地中。例如,通过板油路130泵送的油被从第一排出端口161供应至作为第一供油目的地A的需润滑点,并且被从第二排出端口162供应至作为第二供油目的地B的液压致动器。即,第一排出端口161和第二排出端口162中的一个被设置在油被供应至需润滑点的位置,并且另一个被设置在油被供应至液压致动器的位置。
另外,挡板10可设有多个独立的板油路。图10是用于示出两个独立的板油路的示意图。如图10中所示,第二板油路170被设置在与板油路130分离开的挡板10中。第二油路170由在板本体11中形成的油路凹槽和在第二辅助构件18中形成的油路凹槽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弯曲板状第二辅助构件18与凸缘部分112成为一体而形成第二板油路170。第二辅助构件18是与辅助构件12分离开的构件。即,已经流入板油路130的油不流经第二板油路170。从第二供应端口171供应的油流入第二板油路170,并且油被从第四排出端口172排出。第二板油路170在凸缘部分112的未设置板油路130的部分中形成,并且在板本体11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第四排出端口172被设置在油被供应至第四供油目的地D的位置处。板油路130的供油目的地(第一供油目的地A、第二供油目的地B、第三供油目的地C)和第二板油路170的供油目的地(第四供油目的地D)可为需润滑部分或者液压致动器。例如,油能够通过板油路130供应至需润滑点(第一供油目的地A、第二供油目的地B、第三供油目的地C),并且液压压力能够通过第二板油路170供应至液压致动器(第四供油目的地D)。因而,在靠近差速器壳体51布置的挡板10中,能够通过促使油流动到两个板油路130、170,将具有不同液压压力的油供应至不同的供油目的地。另外,虽然未示出,但是第二辅助构件18可以是与辅助构件12一体模制的构件。在这种情况下,辅助构件12以包括图10中所示的第二辅助构件18形状的基本U形形状形成。通过将辅助构件12与凸缘部分12成为一体,形成板油路130和第二板油路170。另外,图10中所示的从第一排出端口161至第一供油目的地A的箭头不是为了指示油被从第一排出端口161排出的方向,即第一供油目的地A的位置,而是为了指定从第一排出端口161排出的油的供油目的地。类似地,从第二排出端口162至第二供油目的地B的箭头以及从第四排出端口172至第四供油目的地D的箭头不是为了指示油的排出方向或者供油目的地的位置,而是为了指定排出端口和供油目的地之间的关系。
另外,供油源可以是油泵,并且可以是电动油泵而不限于机械油泵6。此外,也不特别限制电动油泵的布置。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所述油路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设置成容纳所述动力传递装置;
挡板,所述挡板被附接至所述壳体的内壁;
油泵;以及
供应油路,油从所述油泵通过所述供应油路经由所述挡板被泵送至供油目的地,其中:
所述挡板包括:
板本体,和
辅助构件,所述辅助构件具有板形状,所述辅助构件被叠置在所述板本体上并且与所述板本体成为一体;
所述挡板具有板油路、供应端口和排出端口,所述板油路是构成所述供应油路的一部分并且穿过所述挡板的内部的油路,所述供应端口被构造成允许从所述油泵排出的油通过所述供应端口流入所述板油路中,并且所述排出端口被构造成允许被供应至所述供油目的地的油通过所述排出端口从所述板油路排出,并且
所述板油路由被设置在所述板本体的表面和所述辅助构件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中的凹部限定,所述板本体的表面和所述辅助构件的表面彼此面对,使得所述辅助构件介于所述板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本体具有管状部分和从所述管状部分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分;
所述辅助构件被叠置在所述凸缘部分上并且与所述凸缘部分成为一体,并且所述辅助构件在所述挡板的周向方向上延伸;并且
所述板油路在所述挡板的周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排出端口被设置于在所述挡板的周向方向上与设置所述供应端口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使得油被供应至所述供油目的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和所述辅助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是由树脂制成的构件,并且孔口或节流结构被设置在由树脂制成的所述构件中的形成所述板油路的部分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目的地包括处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不同位置处的第一供油目的地和第二供油目的地;
所述排出端口包括第一排出端口和第二排出端口,所述第一排出端口允许被供应至所述第一供油目的地的油通过所述第一排出端口排出,所述第二排出端口允许被供应至所述第二供油目的地的油通过所述第二排出端口排出;并且
所述板油路分支为从所述供应端口通往所述第一排出端口的第二油路和从所述供应端口通往所述第二排出端口的第三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油路是允许油被通过其供应至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需要油润滑的需润滑部分的油路;
所述第一供油目的地是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中包括的差速器齿轮机构的构成元件;
所述第二供油目的地是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中的与所述差速器齿轮机构分离开的构成元件;
所述第一排出端口被设置在油被直接供应至所述第一供油目的地的位置处;并且
所述第二排出端口被设置在油被直接供应至所述第二供油目的地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目的地还包括第三供油目的地,所述第三供油目的地是构成所述差速器齿轮机构的差速器小齿轮和差速器侧齿轮;
所述排出端口还包括第三排出端口,所述第三排出端口被设置在油被直接供应至所述第三供油目的地的位置处;
所述板油路分支为从所述供应端口通往所述第一排出端口的第二油路和从所述供应端口通往所述第三排出端口的第四油路;
所述第一供油目的地是差速器轴承,所述差速器轴承将容纳所述差速器小齿轮和所述差速器侧齿轮的差速器壳体支撑在所述壳体上;并且
所述挡板被布置成覆盖所述差速器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油路是:润滑油路,该润滑油路允许油通过所述润滑油路被供应至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中包括的差速器齿轮机构的构成元件;以及油路,该油路允许油的液压压力通过该油路被供应到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中包括的液压致动器;
所述挡板被设置在一条轴线上,所述差速器齿轮机构被布置在该轴线上;
所述第一供油目的地是所述差速器齿轮机构的构成元件;
所述第二供油目的地是所述液压致动器;并且
所述第一排出端口被设置在油被直接供应至所述第一供油目的地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端口开口的方向是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开口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端口开口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排出端口开口的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具有第二板油路,所述第二板油路是独立于所述板油路的油路,所述第二板油路允许油通过所述第二板油路泵送到与经由所述板油路泵送到的供油目的地不同的供油目的地;并且
所述第二板油路由被设置在所述板本体的表面和所述辅助构件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中的凹部限定,所述板本体的表面和所述辅助构件的表面彼此面对,使得所述辅助构件介于所述板本体上。
CN201710933886.9A 2016-10-14 2017-10-10 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 Active CN1079568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3002 2016-10-14
JP2016203002A JP6423403B2 (ja) 2016-10-14 2016-10-14 動力伝達装置の油路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6861A true CN107956861A (zh) 2018-04-24
CN107956861B CN107956861B (zh) 2020-07-28

Family

ID=61902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3886.9A Active CN107956861B (zh) 2016-10-14 2017-10-10 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02185B2 (zh)
JP (1) JP6423403B2 (zh)
CN (1) CN10795686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8691A (zh) * 2018-07-25 2020-02-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
CN112503150A (zh) * 2020-02-24 2021-03-16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及减速器
CN113639033A (zh) * 2021-10-19 2021-11-12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油路系统以及变速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2050B2 (ja) 2017-08-21 2019-08-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CN110388450B (zh) * 2018-04-20 2023-07-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装置
JP7139982B2 (ja) * 2018-07-25 2022-09-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JP6996474B2 (ja) * 2018-10-31 2022-01-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装置
US11181183B2 (en) 2019-08-20 2021-11-23 Deere & Company Multifunction baffles and work equipment transmiss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EP3835623B1 (en) * 2019-12-12 2022-03-16 FCA Italy S.p.A. Gear transmission unit with a forced lubr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one or more lubricant distribution boxes
JP7403922B2 (ja) 2020-02-28 2023-12-25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オイル受渡し構造
JP7051926B2 (ja) * 2020-03-25 2022-04-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US20220127012A1 (en) * 2020-10-26 2022-04-28 Bell Textron Inc. Gear shrouding with integral lubricating features
WO2022201537A1 (ja) * 2021-03-26 2022-09-29 武蔵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伝動装置
DE102021212083A1 (de) * 2021-10-26 2023-04-27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nsaugeinrichtung
JP2023071548A (ja) * 2021-11-11 2023-05-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潤滑構造
DE102021212827A1 (de) 2021-11-16 2023-05-17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miermittelführ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Getriebe
US11787551B1 (en) 2022-10-06 2023-10-17 Archer Aviation, In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electric engine configuratio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5298A (en) * 1967-11-30 1970-02-17 Borg Warner Differential lubricating mechanism
US20130274054A1 (en) * 2010-12-30 2013-10-17 Renault Trucks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 differential of a driven axle and automotive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lubrication system
CN104487740A (zh) * 2012-07-24 2015-04-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挡板和具有该挡板的变速器
CN104930170A (zh) * 2014-03-20 2015-09-23 迪尔公司 动力传动系部件的润滑
JP2015209940A (ja) * 2014-04-28 2015-11-2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2016041979A (ja) * 2014-03-10 2016-03-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の潤滑構造
JP2016061333A (ja) * 2014-09-16 2016-04-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ギヤの潤滑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33488A (en) * 1968-05-10 1970-10-13 Borg Warner Lubricant differential mechanism
JPS55163364A (en) * 1979-06-02 1980-12-19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Lubricating device of differential reduction gear for vehicle
JPS59140962A (ja) * 1983-01-31 1984-08-13 Aisin Warner Ltd デイフアレンシヤル機構の潤滑装置
US5098360A (en) * 1988-12-26 1992-03-24 Tochigifujisangyo Kabushiki Kaisha Differential gear with limited slip and locking mechanism
JPH0926018A (ja) 1995-07-14 1997-01-28 Aichi Mach Ind Co Ltd トランスアクスルの潤滑回路
JP2009127794A (ja) * 2007-11-27 2009-06-11 Mazda Motor Corp 自動変速機
JP5329351B2 (ja) * 2009-09-08 2013-10-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US8961348B2 (en) * 2011-06-13 2015-02-24 Caterpillar Inc. Drive axle housing system for reducing oil churning
JP2014190528A (ja) 2013-03-28 2014-10-06 Aisin Aw Co Ltd 動力伝達装置
JP6187353B2 (ja) * 2014-03-27 2017-08-3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5298A (en) * 1967-11-30 1970-02-17 Borg Warner Differential lubricating mechanism
US20130274054A1 (en) * 2010-12-30 2013-10-17 Renault Trucks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 differential of a driven axle and automotive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lubrication system
CN104487740A (zh) * 2012-07-24 2015-04-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挡板和具有该挡板的变速器
JP2016041979A (ja) * 2014-03-10 2016-03-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の潤滑構造
CN104930170A (zh) * 2014-03-20 2015-09-23 迪尔公司 动力传动系部件的润滑
JP2015209940A (ja) * 2014-04-28 2015-11-2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2016061333A (ja) * 2014-09-16 2016-04-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ギヤの潤滑構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8691A (zh) * 2018-07-25 2020-02-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
CN110778691B (zh) * 2018-07-25 2023-04-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
CN112503150A (zh) * 2020-02-24 2021-03-16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及减速器
CN113639033A (zh) * 2021-10-19 2021-11-12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油路系统以及变速箱
CN113639033B (zh) * 2021-10-19 2022-02-08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油路系统以及变速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06357A1 (en) 2018-04-19
JP2018063037A (ja) 2018-04-19
US10302185B2 (en) 2019-05-28
CN107956861B (zh) 2020-07-28
JP6423403B2 (ja) 2018-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6861A (zh) 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油路结构
US10371248B2 (en) Oil passage structure f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8522924B2 (en) Vehicle drive apparatus
US10190671B2 (en) Vehicle drive device
JP5041249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10274008B (zh)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EP3628893B1 (en) Drive-forc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EP1643162B1 (e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oil cooler of vehicular transmission
KR101851458B1 (ko) 차량용 변속 장치의 트랜스미션 케이스
US11739827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JP7133537B2 (ja) トランスアクスル
JP2018189197A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7249937B2 (ja) トランスアクスル
CN111656057B (zh) 驱动力传递装置
JP2018182965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013060976A (ja) 終減速装置の潤滑構造
US20240133460A1 (en) Cooling mechanism of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218377625U (zh) 一种传动装置润滑结构及包含该润滑结构的传动装置
JP6683063B2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WO2024034283A1 (ja) エアブリーザ構造
WO2023182450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7221838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WO2023182445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KR20090016250A (ko) 자동 변속기의 오일 펌프 배치 구조
US20220299104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