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9939B -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9939B
CN107429939B CN201680003272.4A CN201680003272A CN107429939B CN 107429939 B CN107429939 B CN 107429939B CN 201680003272 A CN201680003272 A CN 201680003272A CN 107429939 B CN107429939 B CN 107429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ir
indoor unit
connecting membe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32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9939A (zh
Inventor
毛吕纮己
石川正人
木南雅英
池田久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29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9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6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mproving the aesthetic app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外廓板包括配置于框体的前表面部的前面板和配置于框体的侧面部的侧面板,侧面板包括:基体构件,其配置在前面板的侧端部;平板状的连接构件,其包括第一面和形成在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以第一面与基体构件相向的状态安装于基体构件,且不具有透光性;以及平板状的外观板,其以与连接构件的第二面相向的状态安装于连接构件的周缘,且具有透光性。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尤其涉及构成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外廓的构件。
背景技术
在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侧面设有构成室内机的侧面的外廓的侧面板。在此,在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中,例如为了提高外观性等而提出了具备包括具有透光性的构件的侧面板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98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果构成室内机的外廓的构件采用具有透光性的构件(以下,也称为透光性构件),则比具有透光性的构件靠内侧的构件的表面有时会被看到。在此,在比具有透光性的构件靠内侧的构件的表面,有时会形成例如用于安装构件彼此的凹凸等安装构造等。因此,当构成室内机的外廓的构件轻易地仅采用透光性构件时,透过透光性构件会观察到该安装构造等室内机的内部构造,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外观性有时会受损。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外廓采用具有透光性的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外观性受损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具备:框体,所述框体搭载有取入空气的室内鼓风机、及使制冷剂与通过所述室内鼓风机取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及外廓板,所述外廓板安装于所述框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外廓板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前表面部;及侧面板,所述侧面板配置在所述框体的侧面部,所述侧面板包括:基体构件,所述基体构件配置在所述前面板的侧端部;平板状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一面和形成在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基体构件相向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基体构件,且不具有透光性;平板状的外观板,所述外观板以与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二面相向的状态安装于所述连接构件的周缘,且具有透光性;以及带状板,所述带状板重叠地安装在所述外观板上,所述外观板包括:第一面部;第二面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面部和所述第二面部,所述带状板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以从所述外观板的前端至后端延伸的方式形成。
以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中,所述外观板的所述连接部的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面部以及所述第二面部形成为凹状,在所述带状板安装于所述外观板的状态下,所述外观板的表面与所述带状板的表面对齐。
以本发明的上述两个技术方案为基础,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中,所述前面板包括第一板和以空开间隙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第一板之下的第二板,所述框体的所述前表面部能够经由所述间隙向所述室内机内取入空气,所述带状板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状态下,配置在与所述间隙相同高度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由于具备上述结构,因此即使在外廓采用了具有透光性的构件(外观板)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外观性受损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从室内机的侧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3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侧面板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侧面板的外观板及带状板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侧面板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从内表面侧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基体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从外表面侧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基体构件的立体图。
图9是从第二面侧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侧面板的连接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从第一面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侧面板的连接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图4所示的Z-Z剖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没有通过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而且,在包括图1的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构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的立体图。
图2是从室内机的侧方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3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结构说明]
室内机100具备框体1、前面板6、侧面板SP1、以及侧面板SP2。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板6、侧面板SP1及侧面板SP2是与外廓板对应的结构。在框体1搭载有例如室内热交换器2、室内鼓风机3、及积存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2的结露水等的泄放盘9等。而且,室内机100具备对各种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图示省略)。
室内鼓风机3由例如横流风扇及对横流风扇进行驱动的电动机部等构成,用于向室内机100内取入空气,并向室内机100外排出空气。室内鼓风机3配置在室内热交换器2的下游侧。室内热交换器2例如可以由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等构成。泄放盘9积存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2的结露水等。
室内机100例如为长方体形状,在内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风路。室内机100形成有用于排出空气的吹出口4和用于取入空气的吸入口7及吸入口8。
吸入口7形成于框体1的前表面。吸入口7与框体1的长度方向的横宽方向平行地形成。在室内机100设置于室内等的壁上的状态下,吸入口7与水平方向平行。吸入口8形成于框体1的上部。在吸入口8设有与水平方向平行延伸的格栅部8A。通过格栅部8A能够防止向吸入口8插入手指等情况。在吹出口4设有旋转自如的风向调整板7a及风向调整板7b。风向调整板7a及风向调整板7b的旋转轴在方向上平行。通过风向调整板7a及风向调整板7b的转动,能够调节在室内鼓风机3的作用下排出的空气的上下方向。而且,在吹出口4设有旋转自如的风向调整板7c。风向调整板7c的旋转轴与水平方向正交。通过风向调整板7a及风向调整板7b的转动,能够调节在室内鼓风机3的作用下排出的空气的左右方向。
在框体1安装有构成室内机100的前表面的外廓的前面板6。
另外,在框体1安装有从正面观察室内机100时配置于框体1的右侧面部的侧面板SP1和从正面观察室内机100时配置于框体1的左侧面部的侧面板SP2。
在此,侧面板SP1具备基体构件10、连接构件11(图示省略)、外观板12、以及带状板13。需要说明的是,侧面板SP2也具备与侧面板SP1对应的结构,具备基体构件20、连接构件(图示省略)、外观板(图示省略)、以及带状板(图示省略)。这样,框体1在前面板6以及室内机100的左右具备一对侧面板。
前面板6具备第一板6A和第二板6B。第一板6A配置在第二板6B的下侧。
第一板6A以从框体1的一方的侧端部至另一方的侧端部延伸的方式设置。第二板6B以从框体1的一方的侧端部至另一方的侧端部延伸的方式设置。并且,第二板6B以上端从第一板6A的下端空出预先确定的间隙的状态配置。即,在第一板6A与第二板6B之间形成吸入口7。吸入口7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这样,框体1的前表面部的第一板6A与第二板6B之间的间隙的位置开放,能够经由间隙向室内机100内取入空气。前面板6的前表面成为外观面,背面与室内热交换器2相向。在前面板6的一方的侧端部的背面配置侧面板SP1的基体构件10,在前面板6的另一方的侧端部的背面配置侧面板SP2的基体构件20。
在从正面观察室内机100时,侧面板SP1配置于前面板6的右侧的侧端部。前面板6与侧面板SP1正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板SP1与侧面板SP2对应,因此省略侧面板SP2的说明。而且,在图4以后的说明中详细说明侧面板SP1的详细结构。
在框体1设有电气箱30,该电气箱30设有对室内机100的室内鼓风机3等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等。电气箱30配置在基体构件10的相向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气箱30的侧方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2。
[侧面板SP1等的详细结构]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的侧面板SP1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的侧面板SP1的外观板12及带状板13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的侧面板SP1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侧面板SP1具备:配置在前面板6的一方的侧端部的基体构件10;安装于基体构件10的连接构件11;具有透光性的外观板12;以及配置在与吸入口7相同的高度位置的带状板13。
基体构件10形成有安装连接构件11的面即外表面OS。基体构件10附设于电气箱30。需要说明的是,基体构件10例如固定于框体1。其固定机构可以采用螺栓等,也可以采用形成于基体构件10及框体1的嵌合构造。而且,基体构件10的形状没有限定为图1~图3的情况,也可以是平板状构件。
连接构件11包括第一面S1和形成在第一面S1的相反侧的第二面S2。连接构件11以第一面S1与基体构件10相向的状态安装于基体构件10,并固定于基体构件10。连接构件11是俯视观察形状为例如矩形形状的构件。连接构件11为平板状。而且,连接构件11是不具有透光性的构件,使得看不到基体构件10中的由连接构件11覆盖的部分。
外观板12的俯视观察形状与连接构件11相同,例如为矩形形状构件。因此,外观板12的周缘与连接构件11的周缘相向。外观板12以与连接构件11的第二面S2相向的状态安装于连接构件11。而且,外观板12为平板状。而且,外观板12由具有透光性的构件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外观板12可以为透明,也可以为半透明。
外观板12具备第一面部12A、第二面部12B、以及连接部12C。第一面部12A及第二面部12B的俯视观察形状为矩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面部12A与第二面部12B为同一形状。连接部12C将第一面部12A与第二面部12B连接。连接部12C的表面形成在比第一面部12A及第二面部12B的表面凹陷的位置。
带状板13配置在外观板12的连接部12C的形成位置。带状板13重叠地设置在外观板12上。带状板13嵌合于连接部12C而固定于连接部12C。带状板13在安装于外观板12的状态下,配置在与吸入口7相同的高度位置。在侧面板SP1安装于基体构件10的状态下,带状板13以从外观板12的前端至后端延伸的方式形成。因此,吸入口7及带状板13看上去相连,室内机100的外观性得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外观板12的安装带状板13的位置形成为凹状。即,外观板12的连接部12C的形成位置形成为凹状。因此,在外观板12安装有带状板13的状态下,外观板12的表面(后述的第二面T2)与带状板13的表面对齐,室内机100的外观性得以提高。
[侧面板SP1的拆装构造等]
图7是从内表面IS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的基体构件10的立体图。
图8是从外表面OS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的基体构件10的立体图。
图9是从第二面S2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的侧面板SP1的连接构件11的立体图。
图10是从第一面S1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的侧面板SP1的连接构件11的立体图。
图11是图4所示的Z-Z剖面的说明图。
在连接构件11的第一面S1上的比周缘靠中央的位置,形成有与基体构件10嵌合的第一安装构造。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安装构造如下所述。连接构件11形成有在第一面S1上形成的第一爪14A及孔部14B作为安装构造。第一爪14A包括从连接构件11的第一面S1的表面向水平方向突出并通过基体构件10的孔部14B的水平部14A1和从水平部14A1的端部向铅垂上方突出的铅垂部14A2。在基体构件10形成有供第一爪14A插入并供第一爪14A嵌合的孔部14B。孔部14B形成在第一爪14A的相向位置。
另外,除了该第一安装构造之外,还形成有提高侧面板SP1对于基体构件10的安装强度的第二安装构造。具体而言,在基体构件10形成有与第一凸部15A接触且与第一凸部15A相互按压的第二凸部15B。在第二凸部15B配置于比第一凸部15A靠下侧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凸部15A与第二凸部15B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部15A与第二凸部15B的接触面例如成为水平面。即,第一凸部15A包括与和第二凸部15B接触的接触面(水平面)进行接触的水平面。而且,第二凸部15B包括与和第一凸部15A接触的接触面(水平面)进行接触的水平面。
在连接构件11形成有第一爪14A,在基体构件10形成有孔部14B,由此连接构件11与基体构件10的连接变得牢固。在第一安装构造中,爪与孔部嵌合,因此与例如将形成有凸构造的构件插入于形成有凹构造的构件而将构件彼此安装的构造相比,连接构件11与基体构件10的连接容易变得牢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连接构件11的周缘形成爪,则爪及其周边的强度有时会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构造不是形成于连接构件11的周缘,而是形成于比周缘靠中央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连接构件11的强度下降,并使连接构件11与基体构件10的连接牢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爪14A的水平部14A1插入于孔部14B,因此能够提高侧面板SP1的上下左右的安装强度。
侧面板SP1形成有第一凸部15A及第二凸部15B,由此能够特别提高侧面板SP1的下方向的安装强度。例如,即使连接构件11向下方移动,第一凸部15A也会与基体构件10的第二凸部15B干涉而限制连接构件11向下侧的移动,能够防止连接构件11从基体构件10脱落。
第一安装构造及第二安装构造不是形成于侧面板SP1的周缘,而是形成于比周缘靠中央的位置。然而,由于侧面板SP1由不具有透光性的构件构成,并且第一安装构造及第二安装构造形成于第一面S1,因此不会出现透过外观板12而观察到第一安装构造及第二安装构造的情况。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能够避免外观性受损的情况。
另外,也存在如以往的室内机那样不设置连接构件11而是在比透光性构件靠内侧的位置设置片材来遮挡安装构造等的方法。然而,在该方法中,由于没有连接构件11,透光性构件向基体构件安装的安装部的形成位置成为周缘,因此难以确保透光性构件与基体构件的安装强度。连接构件11的一方的面(第一面S1)有助于连接构件11与基体构件10的安装强度,另一方的面(第二面S2)由于不具有透光性而有助于外观性。即,室内机100的连接构件11通过1个构件有助于安装强度及外观性这两方。
如图11所示,外观板12包括第一面T1和形成在第一面T1的相反侧的第二面T2。外观板12以第一面T1与连接构件11相向的状态安装于连接构件11,并固定于连接构件11。第二面T2是外观板12的外表面。
在连接构件11的第二面S2的周缘和外观板12的周缘形成有将外观板12安装于连接构件11的凹凸构造。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凹凸构造如下所述。
在外观板12的周缘形成有从外观板12向连接构件11突出的凸部16A(凸构造)。需要说明的是,凸部16A既可以是连续形成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是断续形成且多处被切割的结构。而且,在连接构件11的第二面S2形成有供凸部16A插入的凹部16B(凹构造)。外观板12的凸部16A形成在连接构件11的凹部16B的相向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观板12形成凸构造而在连接构件11形成凹构造,但是没有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外观板12形成凹构造而在连接构件11形成凸构造。
通过在连接构件11的第二面S2的周缘及外观板12的周缘形成凹凸构造,能够将外观板12安装于连接构件11。在此,外观板12及连接构件11的俯视观察形状相同。即,外观板12的周缘与连接构件11的周缘相向。因此,在将外观板12安装于连接构件11的状态下,外观板12的上端面US1与连接构件11的上端面US2的高度位置一致。而且,在将外观板12安装于连接构件11的状态下,外观板12的下端面DS1与连接构件11的下端面DS2的高度位置也一致。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外观板12的前后的侧端面及连接构件11的前后的侧端面也同样。即,外观板12的周面与连接构件11的周面的高度位置或前后位置一致。因此,在将外观板12从连接构件11拆卸时,例如,需要将指甲向上端面US1与上端面US2之间插入等来将外观板12与连接构件11分开。因此,外观板12不会轻易地从连接构件11脱落。即,外观板12与连接构件的连接虽然未采用爪及孔部等,但是外观板12不会从连接构件11轻易脱落。
凹凸构造不是形成于侧面板SP1的中央,而是形成于周缘。因此,即使外观板12由具有透光性的构件构成,能透过而观察到凹凸构造,也不显眼。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能够避免外观性受损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中,说明了形成上述第一安装构造、第二安装构造及凹凸构造这两方的形态,但是没有限定于此。即,虽然侧面板SP1具备连接构件11,但是也可以不形成第一安装构造、第二安装构造及凹凸构造中的至少1个或者它们全部都不形成。例如,也可以取代第一安装构造、第二安装构造及凹凸构造,而利用粘结剂将连接构件11与基体构件10连接,并将外观板12与连接构件11连接。即使在该形态中,由于通过不具有透光性的连接构件11覆盖基体构件10的一部分,因此也能避免透过而观察到基体构件10的构造的情况,能够避免室内机100的外观性受损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1框体,2室内热交换器,3室内鼓风机,4吹出口,6前面板,6A第一板,6B第二板,7吸入口,7a风向调整板,7b风向调整板,7c风向调整板,8吸入口,8A格栅部,9泄放盘,10基体构件,11连接构件,12外观板,12A第一面部,12B第二面部,12C连接部,13带状板,14A第一爪,14A1水平部,14A2铅垂部,14B孔部,15A第一凸部,15B第二凸部,16A凸部,16B凹部,20基体构件,30电气箱,100室内机,DS1下端面,DS2下端面,IS内表面,OS外表面,S1第一面,S2第二面,SP1侧面板,SP2侧面板,T1第一面,T2第二面,US1上端面,US2上端面。

Claims (3)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具备:
框体,所述框体搭载有取入空气的室内鼓风机、及使制冷剂与通过所述室内鼓风机取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及
外廓板,所述外廓板安装于所述框体,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廓板包括:
前面板,所述前面板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前表面部;及
侧面板,所述侧面板配置在所述框体的侧面部,
所述侧面板包括:
基体构件,所述基体构件配置在所述前面板的侧端部;
平板状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一面和形成在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基体构件相向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基体构件,且不具有透光性;
平板状的外观板,所述外观板以与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二面相向的状态安装于所述连接构件的周缘,且具有透光性;以及
带状板,所述带状板重叠地安装在所述外观板上,
所述外观板包括:
第一面部;
第二面部;以及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面部和所述第二面部,
所述带状板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以从所述外观板的前端至后端延伸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面上,在比所述连接构件的周缘靠中央的位置,形成有向所述基体构件安装的安装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外观板的所述连接部的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面部以及所述第二面部形成为凹状,
在所述带状板安装于所述外观板的状态下,所述外观板的表面与所述带状板的表面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前面板包括第一板和以空开间隙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第一板之下的第二板,
所述框体的所述前表面部能够经由所述间隙向所述室内机内取入空气,
所述带状板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状态下,配置在与所述间隙相同高度的位置。
CN201680003272.4A 2016-02-08 2016-02-08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Active CN107429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53638 WO2017138065A1 (ja) 2016-02-08 2016-02-08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9939A CN107429939A (zh) 2017-12-01
CN107429939B true CN107429939B (zh) 2020-03-06

Family

ID=59562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3272.4A Active CN107429939B (zh) 2016-02-08 2016-02-08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4490B2 (zh)
EP (1) EP3415833B1 (zh)
JP (1) JP6641392B2 (zh)
CN (1) CN107429939B (zh)
WO (1) WO20171380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5407138B2 (en) * 2015-08-24 2019-03-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7224440B2 (ja) * 2019-03-29 2023-02-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2594784A (zh) * 2020-12-23 2021-04-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立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7109A (zh) * 2004-11-19 2007-10-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JP2011149634A (ja) * 2010-01-22 2011-08-04 Daikin Industries Ltd 室内機
CN102345925A (zh) * 2011-10-24 2012-02-08 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装饰板、具有该空调装饰板的空调挂机
JP2013047589A (ja) * 2011-08-29 2013-03-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03036822U (zh) * 2012-10-30 2013-07-03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面板
JP2014052183A (ja) * 2009-08-05 2014-03-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壁掛け型の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9003B2 (ja) * 1997-12-03 2006-02-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3641721B2 (ja) * 2003-08-29 2005-04-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の製造方法
JP4379063B2 (ja) 2003-09-30 2009-12-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EP1826500A1 (en) * 2004-11-19 2007-08-29 Daikin Industries, Ltd. Indoor machine of air conditioner
JP4631644B2 (ja) * 2005-10-03 2011-02-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2009079869A (ja) * 2007-09-27 2009-04-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壁掛型空気調和装置
JP5126599B2 (ja) * 2008-10-29 2013-01-2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AU2010316317B2 (en) * 2009-11-04 2013-10-03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er
JP5388998B2 (ja) * 2010-11-26 2014-01-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7109A (zh) * 2004-11-19 2007-10-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JP2014052183A (ja) * 2009-08-05 2014-03-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壁掛け型の空気調和機
JP2011149634A (ja) * 2010-01-22 2011-08-04 Daikin Industries Ltd 室内機
JP2013047589A (ja) * 2011-08-29 2013-03-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2345925A (zh) * 2011-10-24 2012-02-08 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装饰板、具有该空调装饰板的空调挂机
CN203036822U (zh) * 2012-10-30 2013-07-03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15833A4 (en) 2019-02-27
US20180363944A1 (en) 2018-12-20
EP3415833B1 (en) 2022-08-03
JP6641392B2 (ja) 2020-02-05
CN107429939A (zh) 2017-12-01
EP3415833A1 (en) 2018-12-19
US10914490B2 (en) 2021-02-09
WO2017138065A1 (ja) 2017-08-17
JPWO2017138065A1 (ja) 2018-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26425B1 (en) Heat exchanging ventilator
JP2004170055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429939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WO2016075817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WO2014091800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540135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6508465B2 (ja) ダクト型空気調和機
CN108369025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JP2014092294A (ja) 空調室内機
JP2001174021A (ja) 熱交換モジュールとその応用装置
WO2009133909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07208926B (zh) 空调室内机
JP4493188B2 (ja) 空気調和機
JP3019696B2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AU2015407138B2 (en)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15175847U (zh) 热交换装置
JP2017138075A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20170095089A (ko) 공기 조화기
CN114811719A (zh) 室内机以及室内机用镜子
CN109405066B (zh) 空调机室内机
JP5953814B2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JP675540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3028765B2 (ja) 天井埋込式空気調和機
JP3895998B2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308787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