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68022B -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68022B
CN107168022B CN201710457785.9A CN201710457785A CN107168022B CN 107168022 B CN107168022 B CN 107168022B CN 201710457785 A CN201710457785 A CN 201710457785A CN 107168022 B CN107168022 B CN 1071680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tate
power supply
presenc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77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68022A (zh
Inventor
马场基文
成岛和彦
尾形健太
小野真史
间宫光伸
黑石健儿
东恒一
堀江英宪
石山正人
白石惠子
安藤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68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8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68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8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设备,其包括:第一检测部分,其为检测人员的移动的传感器;第二检测部分,其检测触摸面板部是否已被操作;以及转变部分,在所述第一检测部分检测到人员的移动时,所述转变部分使所述处理设备的电力消耗的状态从第一状态转变为比所述第一状态的电力消耗高的第二状态,并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第二检测部分检测到熄灭的所述触摸面板部已被操作时,所述转变部分使所述处理设备的电力消耗从所述第二状态转变为使所述触摸面板部点亮的第三状态。

Description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本申请是2011年12月8日提交、发明名称为“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申请号为201110406868.8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2-071833中记载有:为了将电力最小化以使电力为最小必要电力,利用时间分割来驱动需要在节能模式下被驱动的人体检测传感器,并且当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时,例如通过减小用于时间分割的周期来节省利用时间分割所驱动的人体检测传感器的平均电力。此外,在正对设备执行操作的同时,停止对人体检测传感器的驱动,由此进一步节省能量。注意到,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2-071833中,未记载在执行作业的同时而实施的节能策略。
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5-045471中,提出了通过在图像处理设备中放置人体存在传感器、检测已接近图像处理设备的人员并且接通图像处理设备的电源来实现电力消耗的降低和便捷性。
更具体而言,采用作为人体存在传感器而被放置在两点处的距离检测单元。对人员移动的方向是否指向预定区域进行判断。基于判断结果,对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进行控制。存在人员接近图像处理设备并且人员经过图像处理设备而没有执行操作的情形。当人体存在传感器检测到人员已接近图像处理设备时,对于这种情形(对于仅走过的人员)包括这样的情况:如上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电源被接通。
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3-255776中公开了:为了改善在从节电模式返回至正常模式的情况下的可操作性,根据图像形成设备的使用状态来变更图像形成设备的模式从正常模式变换为节电模式之前所花费的预定转变时间。
此外,已经提出例如如下的技术作为利用人体存在传感器检测正在接近装置的人员的技术:结合使用利用人体存在照明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来检测所接收的光量(参见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4-175099);防止错误地检测到经过者(参见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9-166943);以及提高热电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技术(参见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6-24222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在根据与可移动体的检测相关联的检测状态控制对各处理部分的电力供给的情况下,假定各处理部分各自的状态在至少供给电力的型式互不相同的多个状态之中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当各处理部分处于多个单独状态时所述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可以减少电力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包括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以及指示部分。所述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使操作对象部分的状态在多个电力供给状态和无电力供给状态之中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所述操作对象部分是通过从主电源部分接收电力供给而工作的部分。所述多个电力供给状态分别是具有互不相同的各电力消耗中的相应一个的状态。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是不从所述主电源部分接收电力供给的状态或从所述主电源部分接收低于预先确定的电力并且对于判断是否要供给电力的控制所必需的电力供给的状态。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检测在预先设定的区域中的可移动体。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各检测条件中的相应一个。所述可移动体包括意欲使用所述操作对象部分的用户。所述指示部分基于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对所述可移动体的检测结果,在利用所述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使所述操作对象部分的状态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的各指令之中,至少提供在所述多个电力供给状态中之一与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之间变换的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的检测条件可以是可检测到所述可移动体的检测区域,并且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之一的检测区域可包括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另一个的检测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的检测条件可以是可检测到所述可移动体的检测距离,并且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之一的检测距离可长于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另一个的检测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当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之一检测到所述可移动体时,所述指示部分可提供从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变换为所述多个电力供给状态中之一的指令,并且,在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另一个正检测到所述可移动体的同时,所述指示部分可提供维持所述电力供给状态的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包括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以及指示部分。所述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使操作对象部分的状态在多个电力供给状态和无电力供给状态之中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所述操作对象部分是通过从主电源部分接收电力供给而工作的部分。所述多个电力供给状态分别是具有与互不相同的各电力消耗中的相应一个的状态。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是不从所述主电源部分接收电力供给的状态或从所述主电源部分接收低于预先确定的电力并且对于判断是否要供给电力的控制所必需的电力供给的状态。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检测在预先设定的区域中的可移动体。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各检测条件中的相应一个。所述可移动体包括意欲使用所述操作对象部分的用户。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之一作为用于在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下执行判断控制的部分而持续接收电力供给。在所述在无电力供给状态下持续接收电力供给的可移动体检测部分检测到可移动体的时刻,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的另一个作为所述用于执行判断控制的部分而接收电力供给。所述指示部分基于检测状态提供利用所述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使所述操作对象部分的状态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的指令。所述检测状态是在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下持续接收电力供给的可移动体检测部分检测到可移动体的时刻接收电力供给的可移动体检测部分对可移动体的检测的相关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包括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指示部分以及状态维持部分。所述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使操作对象部分的状态在多个电力供给状态和无电力供给状态之中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所述操作对象部分是通过从主电源部分接收电力供给而工作的部分。所述多个电力供给状态分别是具有与互不相同的各电力消耗中的相应一个的状态。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是不从所述主电源部分接收电力供给的状态或从所述主电源部分接收低于预先确定的电力并且对于判断是否要供给电力的控制所必需的电力供给的状态。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之一检测预先设定的相对大的区域中的可移动体并且作为用于在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下执行判断控制的部分而持续接收电力的供给。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的另一个检测预先设定的相对小并且靠近所述操作对象部分的区域中的可移动体,并且在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下持续接收电力供给的可移动体检测部分检测到可移动体的时刻,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的另一个作为所述用于判断控制的部分而接收电力供给。所述可移动体包括意欲使用所述操作对象部分的用户。所述指示部分基于转变条件提供在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与所述多个电力供给状态中之一之间变换的指令。所述转变条件是包括由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执行的检测的结果并且预先确定的条件。所述状态维持部分对于用于从所述多个电力供给状态之一变换为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的指令而维持电力供给状态,直到在持续接收电力供给的可移动体检测部分检测到可移动体的时刻接收电力供给的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不再检测到可移动体为止。所述用于从所述多个电力供给状态之一变换为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的指令是由于所述转变条件成立而由所述指示部分提供的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当所述操作对象部分的状态从电力供给状态变换为无电力供给状态时成立的转变条件是这样的条件:从所述操作对象部分进入可操作状态的时刻起或从所述操作对象部分的操作结束的时刻起开始测量时间并且所测量的时间超过预先确定的转变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和第九方面中的每一方面,在根据第五和第六方面中相应一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的检测条件可以是可检测到所述可移动体的检测区域,并且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之一的检测区域可包括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另一个的检测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和第十一方面中的每一方面,在根据第五和第六方面中相应一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的检测条件可以是可检测到所述可移动体的检测距离,并且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之一的检测距离可长于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另一个的检测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之一可以是热电型传感器,并且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中另一个可以是反射型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第十四以及第十五方面中的每一方面,在根据第一、第五以及第六方面中相应一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可包括睡眠模式,并且所述多个电力供给状态可包括预热模式、待机模式以及运行模式。所述睡眠模式是仅对与所述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相关联的控制系统供给电力的模式。所述预热模式是在准备从所述睡眠模式启动所述操作对象部分的准备阶段所提供的模式。所述待机模式是与定常状态相比对所述操作对象部分供给较低电力的模式。所述运行模式是对所述操作对象部分供给处于定常状态的电力的模式。将用于从所述睡眠模式变换为所述预热模式的循环升指令、用于从所述待机模式变换为所述运行模式的按键输入指令、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下开始工作的作业执行指令以及用于从所述待机模式变换为所述睡眠模式的循环降指令作为由所述指示部分提供的用于在所述睡眠模式、所述预热模式、所述待机模式以及所述运行模式之中从一个模式变换为另一模式的指令而被选择性地提供给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根据第一至第十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和图像读取部分、图像形成部分以及传真通信控制部分中至少之一。所述图像读取部分从文档图像读取图像。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基于图像信息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所述传真通信控制部分根据预先相互确定的通信程序将图像发送到发送目的地。所述图像读取部分、所述图像形成部分以及所述传真通信控制部分通过相互协作而执行各种图像处理功能。所述图像处理功能由用户指定并且包括图像读取功能、图像形成功能、图像复印功能、传真接收功能以及传真发送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的电力供给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变换步骤,使操作对象部分的状态在多个电力供给状态和无电力供给状态之中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所述操作对象部分是通过从主电源部分的电力供给而工作的部分,所述多个电力供给状态分别是具有与互不相同的各电力消耗中的相应一个的状态,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是不从所述主电源部分接收电力供给的状态或从所述主电源部分接收低于预先确定的电力并且对于判断是否要供给电力的控制所必需的电力供给的状态;检测步骤,根据互不相同的各检测条件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中的可移动体,所述可移动体包括意欲使用所述操作对象部分的用户;以及指令提供步骤,基于在所述检测步骤中对所述可移动体的检测结果,在所述变换步骤中使所述操作对象部分的状态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的各指令之中,至少提供在所述多个电力供给状态中之一与所述无电力供给状态之间变换的指令。
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在根据与可移动体的检测相关联的检测状态控制对各处理部分的电力供给的情况下,假定各处理部分各自的状态在至少供给电力的型式互不相同的多个状态之中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当各处理部分处于多个单独状态时可以减少电力浪费。
在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可以在区域关系互不相同的各检测区域中检测到可移动体。
在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可以在距离关系互不相同的各检测区域中检测到可移动体。
在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可以适当地维持电力供给状态。
在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在根据与可移动体的检测相关联的检测状态控制对各处理部分的电力供给的情况下,假定各处理部分各自的状态在至少供给电力的型式互不相同的多个状态之中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当各处理部分处于多个单独状态时可以减少电力浪费。
在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当各处理部分处于多个单独状态时可以减少电力浪费,并且可以考虑到便捷性。
在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可以防止仅由于测量时间而变换为无电力供给状态。
在根据第八和第九方面中的每一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可以在区域关系互不相同的各检测区域中检测到可移动体。
在根据第十和第十一方面中的每一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可以在距离关系互不相同的各检测区域中检测到可移动体。
在根据第十二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可以将适当的类型分别用于多个可移动体检测部分。
在根据第十三、第十四以及第十五方面中的每一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装置中,图像处理设备的操作状态可以在适当的定时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
在根据第十六方面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和根据第十七方面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方法中,在根据与可移动体的检测相关联的检测状态控制对各处理部分的电力供给的情况下,假定各处理部分各自的状态在至少供给电力的型式互不相同的多个状态之中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当各处理部分处于多个单独状态时可以减少电力浪费。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包括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通信网络连接图;
图2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构造的框图;
图4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逐个功能地示出主控制器和电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图像处理设备的各个模式状态以及为在各模式状态之中从一个模式状态变换为另一模式状态提供时机的事件的时序图;
图6是图像处理设备及其周边的平面图,该图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实例;
图7是示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变换为睡眠模式的情况下睡眠模式转变中断例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睡眠模式监视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图6中所示的型式A的时序图,其中利用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示出时序;
图10示出了图6中所示的型式B的时序图,其中利用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示出时序;
图11示出了图6中所示的型式C的时序图,其中利用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示出时序;
图12是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当提供了执行作业的指令时所执行的电力供给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当提供了执行作业的指令时所执行的电力供给控制例程的第一变型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当提供了执行作业的指令时所执行的电力供给控制例程的第二变型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当提供了执行作业的指令时所执行的电力供给控制例程的第三变型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执行图14中所示的电力供给控制例程的第二变型例的实例的时序图;
图17是示出在待机模式下执行的睡眠模式转变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18A是示出安装到图像读取部分的下侧的人体存在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及人体存在传感器的周边的透视图;
图18B是图18A的放大透视图;
图19A示出了形成有具有不同开口面积的多个开口的遮掩件的正视图;
图19B示出了示出对应于各个开口的检测区域的透视图;
图20A示出了形成有多个开口的遮掩件的正视图,其中多个开口的开口位置向左右两侧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相对偏心;
图20B示出了示出对应于各个开口的检测区域的透视图(在安装有集成电路(IC)卡阅读器的情况下);
图21A示出了形成有多个开口的遮掩件的正视图,其中多个开口的开口位置在深度方向上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相对偏心;
图21B示出了示出对应于各个开口的检测区域的透视图;
图22A示出了没有限制地形成有多个开口的遮掩件的正视图,其中多个开口具有不同开口位置、不同开口形状、不同开口面积等等;
图22B示出了示出对应于各个开口的检测区域的透视图(在安装有可选装置的情况下);
图23是示出为了实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节能性能和便捷性,人体存在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用于变换为节电状态的计时器的计数值的调节水平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在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仅单独使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的睡眠模式监视控制例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25是示出在图像处理设备中逐个模式状态地向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供给或不供给电力的型式的实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10连接至诸如因特网等网络通信网络20。在图1中,连接有两个图像处理设备10。然而,所连接的图像处理设备10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是一个或者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
此外,用作信息终端设备的多台个人计算机(PC)21连接至网络通信网络20。在图1中,连接有两个PC 21。然而,所连接的PC 21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是一个或者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而且,信息终端设备不限于PC 21。另外,网络通信网络20不必需使用有线连接。换句话说,网络通信网络20可以是利用无线连接来发送和接收信息的通信网络。
如图1所示,关于每个图像处理设备10,存在这样的情况:例如,利用其中一个PC21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传送数据和提供执行图像形成(打印)的指令的远程操作。选择性地,存在这样的情况:即,用户站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并且用户通过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各种操作来提供执行诸如复印处理、扫描处理(图像读取处理)或传真发送/接收处理等处理的指令。
图2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10。图像处理设备10包括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240、读取文档图像的图像读取部分238以及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图像处理设备10包括主控制器200。主控制器200控制图像形成部分240、图像读取部分238以及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由此暂时存储与图像读取部分238所读取的文档图像相关的图像数据,或者将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图像形成部分240或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
诸如因特网等网络通信网络20连接至主控制器200。电话网络22连接至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主控制器200例如经由网络通信网络20连接至主机。主控制器200具有接收图像数据的功能和经由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利用电话网络22执行传真接收和传真发送的功能。
在图像读取部分238中,设置有文档台板、扫描驱动系统以及光电转换元件。在文档台板上执行文档的定位。扫描驱动系统对放置在文档台板上的文档上所形成的图像进行扫描,由此用光照射图像。诸如CCD等光电转换元件接收由扫描驱动系统通过扫描图像所获得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并且将反射光或透射光转换为电信号。
图像形成部分240包括感光鼓。在感光鼓周围设置有充电装置、扫描曝光单元、图像显影单元、转印单元以及清洁单元。充电装置对感光鼓均匀充电。扫描曝光单元基于图像数据利用光束扫描感光鼓。图像显影单元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该静电潜像由扫描曝光单元通过扫描感光鼓以用光束对感光鼓曝光而形成。转印单元将已在感光鼓上被可视化的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清洁单元在转印单元执行转印之后清洁感光鼓的表面。此外,沿着传送记录纸张的路径设置有对已转印到记录纸张上的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单元。
关于图像处理设备10,插头245安装在输入电源线路244的端部。插头245插入主电源242的插头板243,对插头板243执行配线到壁面W的安装,由此图像处理设备10从主电源242接收电力的供给。
控制系统的硬件构造
图3是图像处理设备10的控制系统的硬件构造的示意图。
网络通信网络20连接至主控制器200。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图像读取部分238、图像形成部分240以及用户界面(UI)触摸面板216分别经由诸如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等总线33A至33D连接至主控制器200。换句话说,主控制器200控制图像处理设备10的各个处理部分。
此外,图像处理设备10包括电源装置202,并且电源装置202经由总线33E连接至主控制器200。电源装置202从主电源242接收电力的供给。电源装置202设置有电力供给线路35A至35D,电力供给线路35A至35D相互独立地使用从而通过每根电力供给线路35A至35D向主控制器200、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图像读取部分238、图像形成部分240以及UI触摸面板216中的相应一个供给电力。相应地,逐个处理部分地对各个处理部分(装置)供给电力(在作为电力供给状态的模式状态下),或者逐个处理部分地中断对各个处理部分的电力供给(在睡眠模式下),由此通过可以主控制器200实现所谓的部分节电控制。
而且,两个人体存在传感器(即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连接至主控制器200,并且监视在图像处理设备10周边有无人员。下面将描述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
部分节电的构造的功能框图
图4是设置有由主控制器200控制的各处理部分(在某些情况下称为“装置”、“模块”等)、主控制器200以及电源装置202的向各个装置供给电力的电源线路等等的构造的示意图。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图像处理设备10中逐个处理部分地实现电力的供给或不供给(部分节电)。
主控制器200
如图4所示,主控制器2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04、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6、只读存储器(ROM)208、输入/输出(I/O)(输入/输出部分)210以及总线212,总线212包括用于将CPU 204、RAM 206、ROM 208和I/O 210彼此连接的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等。用户界面(UI)触摸面板216经由UI控制电路214连接至I/O 210。此外,硬盘(HDD)218连接至I/O 210。CPU 204根据记录在ROM 208、硬盘218等中的程序运行,由此实现主控制器200的各功能。注意到,可从存储有程序的记录介质(致密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通用光盘只读存储器(DVD-ROM)等)安装程序,并且CPU 204可根据程序运行,由此可实现各图像处理功能。
计时器电路220和通信线路接口(I/F)222连接至I/O 210。此外,各个装置(即传真通信控制电路(调制解调器)236、图像读取部分238以及图像形成部分240)连接至I/O 210。
注意到,计时器电路220测量初始计时器设定时间以便提供用于将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图像读取部分238以及图像形成部分240设定为节电状态(无电力供给状态)的时机。计时器电路220包括计时器。在下文中,将包括在计时器电路220中的计时器之一称为“计时器”。
从电源装置202向主控制器200和各个装置(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图像读取部分238以及图像形成部分240)供给电力(参见图4中所示的虚线)。注意到,尽管在图4中将一条线路(虚线)示为电源线路,但电源线路实际上包括几条配线线路。
电源装置202
如图4所示,从主电源242引出的输入电源线路244连接至主开关246。将主开关246接通,由此能够对第一电源部分248和第二电源部分250供给电力。
第一电源部分248包括控制电力生成单元248A。控制电力生成单元248A连接至主控制器200的电力供给控制电路252。电力供给控制电路252向主控制器200供给电力,并且连接至I/O 210。电力供给控制电路252根据主控制器200所执行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切换控制,该切换控制用于通过向各个装置(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图像读取部分238以及图像形成部分240)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线路实现导通电/不导通电。
相反,关于待连接至第二电源部分250的电源线路254,第一副电源开关256(在下文中,在某些情况下称为“SW-1”)被置于电源线路254与第二电源部分250之间。由电力供给控制电路252控制SW-1的接通/断开。
此外,第二电源部分250包括24V电力生成单元250H(LVPS2)和5V电力生成单元250L(LVPS1)。24V电力生成单元250H(LVPS2)是例如用于电动机的电源。
第二电源部分250的24V电力生成单元250H(LVPS2)和5V电力生成单元250L(LVPS1)选择性地连接至用于图像读取部分238的电力供给部分258、用于图像形成部分240的电力供给部分260、用于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的电力供给部分264以及用于UI触摸面板216的电力供给部分266。
用于图像读取部分238的电力供给部分258将24V电力生成单元250H(LVPS2)用作输入源,并且经由第二副电源开关268(在下文中,在某些情况下称为“SW-2”)连接至图像读取部分238。
用于图像形成部分240的电力供给部分260将24V电力生成单元250H(LVPS2)和5V电力生成单元250L(LVPS1)用作输入源,并且经由第三副电源开关270(在下文中,在某些情况下称为“SW-3”)连接至图像形成部分240。
用于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的电力供给部分264将24V电力生成单元250H(LVPS2)和5V电力生成单元250L(LVPS1)用作输入源,并且经由第五副电源开关274(在下文中,在某些情况下称为“SW-5”)连接至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
用于UI触摸面板216的电力供给部分266将5V电力生成单元250L(LVPS1)和24V电力生成单元250H(LVPS2)用作输入源,并且经由第六副电源开关276(在下文中,在某些情况下称为“SW-6”)连接至UI触摸面板216。
如同第一副电源开关256的情况,根据从主控制器200的电力供给控制电路252供给的电力供给选择信号来控制第二副电源开关268、第三副电源开关270、第五副电源开关274、第六副电源开关276中的每一个的接通/断开。尽管未示出,但用于供给来自24V电力生成单元250H和5V电力生成单元250L的电力的开关和配线线路构造为形成两个通道。此外,第二副电源开关268、第三副电源开关270、第五副电源开关274、第六副电源开关276可设置在待被供给电力的各个装置中,而不设置在电源装置202中。
在上述构造中,设置有连接为逐个功能地选择各个装置(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图像读取部分238以及图像形成部分240)的电源,并且不对不是指定功能所必需的装置供给电力。相应地,仅需要最小必要电力。
监视控制
这里,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主控制器200,在某些情况下,部分地停止其功能以便消耗最小必要电力。选择性地,在某些情况下,停止向包括主控制器200的大多部分在内的元件供给电力。这些情况统称为“睡眠模式(节电模式)”。
例如,在图像处理完成的时刻启动计时器,由此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可以变换为睡眠模式。换句话说,在从启动计时器起利用计时器测量预定时间后(即,从启动计时器起经过预定时间后),停止电力的供给。注意到,如果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执行了特定操作(利用硬键等的操作),则当然要停止为了用于变换为睡眠模式而执行的用计时器对预定时间的测量,并且在下一图像处理完成的时刻启动计时器。
相反,将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设置为在睡眠模式期间始终接收电力供给的元件,并且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连接至I/O 210。例如可用被称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的集成电路(IC)芯片来构造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存储有操作程序,并且集成电路(IC)芯片包括根据操作程序而执行处理的CPU、RAM、ROM等等。
当执行节电模式期间的监视时,假定例如从通信线路检测器接收打印请求或从FAX线路检测器接收传真(FAX)接收请求,并且根据该请求,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控制第一副电源开关256、第二副电源开关268、第三副电源开关270、第五副电源开关274以及第六副电源开关276,由此向已被设定为节电模式的装置供给电力。
此外,节电取消按钮26连接至主控制器200的I/O 210。用户在节电模式期间对节电取消按钮26执行操作,由此可以取消节电模式。
这里,为了在睡眠模式中执行监视,除了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之外,还可向节电取消按钮26和各个检测器供给最小必要电力。换句话说,即使在作为无电力供给状态的睡眠模式中,也可接收等于或低于预先确定值(例如,等于或低于0.5W)并且对于判断是否要供给电力的控制所必需的电力供给。
注意到,在睡眠模式的特定时间段(图5中所示的唤醒模式(awk))中,供给例如对于包括UI触摸面板216的输入系统而言所必需的最小必要电力。
在睡眠模式中,当用户站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并且然后对节电取消按钮26执行操作以恢复电力供给时,存在在图像处理设备10启动之前需要花费时间的某些情况。
为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中设置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另外,在睡眠模式中,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在用户按压节电取消按钮26之前检测用户,并且提早恢复电力的供给,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迅速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注意到,尽管组合使用节电取消按钮26、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但可仅由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来监视每件事情。
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包括检测部分28A和电路板部分28B,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包括检测部分30A和电路板部分30B。电路板部分28B和30B分别调节已由检测部分28A和30A检测到的信号的灵敏度,并且生成输出信号。
注意到,关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使用了术语“人体存在”。然而,术语“人体存在传感器”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所用的专有名词。人体存在传感器至少需要检测人员。换句话说,人体存在传感器也可检测除了人员之外的其它可移动体。相应地,在以下给出的说明中,存在待被人体存在传感器检测的对象是“人员”的某些情况。然而,在将来,取代人员执行操作的机器人等可被包括在待由人体存在传感器检测的对象的实例之中。注意到,相反,当存在能够专门检测人员的特定传感器时,可应用该特定传感器。
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具体用途包括检测在图像处理设备10周边的人员的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例如以利用热电元件(热电型传感器)的热电效应的红外线传感器为代表。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热电型传感器应用为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
被应用为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并且利用热电元件的热电效应的热电型传感器的最显著特征在于其检测区域大。此外,由于传感器检测人员的移动,因此当人员静止站立在检测区域中时,传感器无法检测到人员的存在。例如,假设当人员移动时输出高电平信号,则当人员在检测区域中变为静止时,信号从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
相反,关于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具体用途,应用对有无(存在/不存在)人员进行检测的传感器。被应用为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传感器例如以包括光投射单元和光接收单元的反射型传感器为代表(反射型传感器)。注意到,可使用光投射单元与光接收单元彼此分离的构造。
被应用为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反射型传感器的最显著特征在于:反射型传感器根据将进入光接收单元的光是否被遮断来可靠地检测人员的有无。此外,由于进入光接收单元的光量受到从光投射单元投射的光量等的限制,因此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区域是比较近的区域。
注意到,如果被应用为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传感器可以各自实现下述功能,则被应用为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每个传感器不限于热电型传感器或反射型传感器。
需要根据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模式状态)来设定对具有上述构造的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进行应用的型式。
图5是示出图像处理设备10的各个模式状态以及为在各模式状态之中从一个模式状态变换为另一模式状态提供时机的事件的时序图。
当未执行处理时,关于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图像处理设备10进入睡眠模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仅向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供给电力。
这里,当存在循环升的时机时(当检测到循环升触发信号或执行利用操作部分的输入操作(按键输入)时),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预热模式。
注意到,将操作者所执行的节电取消操作、基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所执行的检测的结果的信号或信息等用作循环升触发信号。
为了使得图像处理设备10迅速地进入可以执行处理的状态,在各个模式下的电力消耗之中,预热模式下的电力消耗最大。然而,例如,将感应加热式(IH)加热器用作定影单元的加热器,由此与利用使用卤素灯的加热器的情况相比,预热模式时间比较短。
当预热模式下的预热操作完成时,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模式变换为待机模式。
待机模式从字面上来讲是“为各情况的准备已完成”的模式。图像处理设备10处于可以立即执行与图像处理相关的操作的状态。
相应地,当将用于执行作业的操作执行为按键输入时,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运行模式。执行基于指定作业的图像处理。
当图像处理完成时(在多个连续作业等待的情况下,当所有连续作业完成时),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待机模式。如果在待机模式期间提供用于执行作业的指令,则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再次变换为运行模式。当检测到循环降触发信号时或者当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时,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睡眠模式。
注意到,将基于由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所执行的检测的结果的信号或信息等用作循环降触发信号。
注意到,当图像处理设备10实际操作时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在各模式状态之中从一个模式状态变换为另一模式状态不总是按照时序图中所示出的序列顺序执行。例如,可在预热模式之后在待机模式下停止处理,并且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可变换为睡眠模式。
在上述各个模式状态下,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具有为以下操作情形提供时机的功能。
(第一操作情形)对在睡眠模式期间由于已检测到可移动体(用户)而变换为待机模式的控制
在睡眠模式期间,可始终向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每一个供给电力。然而,首先,仅向监视图像处理设备10的周围环境的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供给电力。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到可移动体(用户)的时刻,可向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供给电力。
(第二操作情形)在运行模式期间对各处理部分执行的部分节电控制
假设根据是否存在连续作业或根据连续作业的内容来执行部分节电,当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检测到用户暂时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时,可增加作为节电对象的处理部分的数量。
(第三操作情形)对在待机模式期间由于尚未检测到可移动体(用户)而变换为睡眠模式的控制
可结合利用计时器所执行的对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进行变换的控制来执行从待机模式变换为睡眠模式的控制。
例如,假设主要使用计时器。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在某种程度上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时(当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不再检测到用户时),减少计时器的计时器设定时间。此外,当用户完全不再存在时(当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不再检测到用户时),即使在本应由计时器测量的时间剩余的情况下也可执行对将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强行变换为睡眠模式的控制。
接下来,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操作。
如上所述,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在睡眠模式、预热模式以及运行模式之中从一个模式状态变换为另一模式状态。所供给的电量随每个模式状态而不同。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10中,当满足预先确定的条件时,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睡眠模式。在睡眠模式中,不仅中断对各个装置(即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图像读取部分238以及图像形成部分240)的电力供给,而且还中断对主控制器200(除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之外)和UI触摸面板216的电力供给。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停止与主控制器200连接的节电取消按钮26的功能。相应地,当从图像处理设备10的周围观察图像处理设备10时,图像处理设备10进入与主电源开关断开的状态几乎等同的状态。换句话说,图像处理设备10进入这样的状态:通过从图像处理设备10的周围观察,可以确定确实设定了睡眠模式(实现“可视化”)。
这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应用了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并且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适于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各个模式状态),由此执行减少整个图像处理设备10的电力消耗的控制。
对于使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作为输出上述循环升触发信号和循环降触发信号的单元的控制以及对于在运行模式下的部分节电,下面将描述使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控制。
(“对从睡眠模式变换为预热模式的控制”的循环升触发信号)
关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假设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周边具有比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区域大的区域作为检测区域(在下文中,称为“第一区域F”)。例如,尽管取决于图像处理设备10所布置的地方的环境,但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检测区域在大约2m至大约3m范围内(参见图6中所示的第一区域F(远))。
相反,假设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具有比上述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检测区域(第一区域F)小的区域作为检测区域(在下文中,称为“第二区域N”)。例如,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区域范围为使得用户可以对图像处理设备10的UI触摸面板216或硬键执行操作,并且在大约0m至大约0.5m的范围内(参见图6中所示的第二区域N(近))。
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具体用途包括检测人员的移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例如以利用热电元件的热电效应的红外线传感器为代表。
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最显著特征在于其检测区域大(检测区域在大约2m至大约3m的范围内或者可在2m或更小到3m或更大的范围内)。此外,由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人员的移动,因此当人员静止站立在检测区域中时,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无法检测到人员的存在。例如,假设当人员移动时输出高电平信号,则当人员在检测区域中变为静止时,信号从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
显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术语“静止”的含义还包括人员完全静止的状态,如同由静物照相机等拍摄到的静止图像一样。然而,例如,术语“静止”的含义还包括人员正静止站立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以执行操作的状态。相应地,术语“静止”的含义包括人员在预先确定的范围中轻微地移动(例如,伴随呼吸的运动)的状态或人员移动手部、腿部、颈部等的状态。
注意到,不必需要使用在如上述定义术语“静止”的含义之后再调节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灵敏度的方案。可比较粗略地并且代表性地调节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灵敏度,并且传感器28的灵敏度可取决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检测状态。换句话说,当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输出二值信号中之一(例如,高电平信号)时,可表示人员正在移动。当人员存在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检测区域中并且输出二值信号中的另一信号(例如,低电平信号)时,可表示人员正在静止站立。
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具体用途包括检测人员的有无(存在/不存在)。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例如以包括光投射单元和光接收单元的反射型传感器为代表。注意到,可使用光投射单元与光接收单元彼此分离的构造。
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最显著特征在于: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根据将进入光接收单元的光是否被遮断来可靠地检测人员的有无。此外,由于进入光接收单元的光量受到从光投射单元投射的光量等的限制,因此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区域是比较近的区域(如上所述检测区域范围在大约0m至大约0.5m)。
这里,安装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10中的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如上所述连接至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将来自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信号输入到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
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基于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输出的检测信号在以下三种情形之中加以区分。(第一情形)
人员为了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而接近该人员能够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操作的位置。
可以通过建立以下流程来进行第一情形与其它情形之间的区分:首先,由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出人员已进入第一区域F;之后,由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检测出在人员正被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持续检测到的同时该人员已进入第二区域N;然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不到第二区域N中的人员(静止站立)(参见图6中所示的箭头A所表示的移动(型式A))。
(第二情形)
人员不是为了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而接近该人员能够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操作的位置。
可以通过建立以下流程来进行第二情形与其它情形之间的区分:首先,由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出人员已进入第一区域F;之后,由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检测出在人员正被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持续检测到的同时该人员已进入第二区域N;在第二区域N中的人员(的移动)正被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持续检测到的同时该人员离开第二区域N(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检测不到人员);此外,人员离开第一区域F(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不到人员)(参见图6中所示的箭头B所表示的移动(型式B))。
(第三情形)
尽管人员没有接近该人员能够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操作的位置,但该人员到达一定位置可使情形从第三情形变为第一或第二情形。
可以通过建立以下流程来进行第三情形与其它情形之间的区分:首先,由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出人员已进入第一区域F;之后,在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未检测到人员的同时人员离开第一区域F(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不到人员)(参见图6中所示的箭头C所表示的移动(型式C))。
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基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信号来判断上述三种情形。首先,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基于对三种情形的判断结果来向包括连接至主控制器200的UI触摸面板216和硬键的输入系统供给电力,硬键包括节电取消按钮26并且用于提供执行复印处理等的指令。可将该操作状态定义为睡眠模式的一部分。选择性地,由于所供给电力的量增加,与仅被供给到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的电力的量相比,可将该操作状态定义为唤醒模式“awk”(参见图5的转换图中所示的睡眠模式的范围下方所提供的花括号中的说明)。
之后,对UI触摸面板216、硬键等执行操作以指定功能,由此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向实现利用该操作所指定的功能所必需的装置供给电力。
注意到,如同对节电取消按钮26执行操作的情况一样,可同时对所有装置供给电力。
这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如上所述在睡眠模式期间恢复向图像处理设备10供给电力的时机(循环升触发信号)而言,由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在下文中,在图8中在某些情况下简称为“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监视图像处理设备10的周围。对人员是否为了执行操作而接近图像处理设备10进行区分,并且判断是否恢复电力供给。
图6是图像处理设备10及其周边的平面图。将第一区域F设定在与沿着壁面W放置的图像处理设备10远离的位置处,并且将第二区域N设定在靠近图像处理设备10的位置处。
这里,在图6中,示出型式A至C作为在如上所述布置图像处理设备10的状态下人员移动的概况分类的型式。
型式A表示这样的移动路径:人员沿着该移动路径接近该人员可以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操作的位置,人员沿着该移动路径变得静止以便为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而执行操作,并且人员沿着该移动路径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沿着该移动路径移动的人员的位置如下依次变更:区域之外(第一阶段);第一区域F之内(第二阶段);第二区域N之内(第三阶段,并且进一步,当人员变得静止时,判定当前的阶段类别为第四阶段,从而取消节电模式);第一区域F之内(第二阶段);以及区域之外(第一阶段)。
型式B表示这样的移动路径:人员沿着该移动路径接近该人员可以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操作的位置,并且人员沿着该移动路径经过图像处理设备10。沿着移动路径移动的人员的位置如下依次变更:区域之外(第一阶段);第一区域F之内(第二阶段);第二区域N之内(第三阶段(人员继续移动));第一区域F中(第二阶段);以及区域之外(第一阶段)。
型式C表示这样的移动路径:人员沿着该移动路径在不接近人员可以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操作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图像处理设备10的附近。沿着移动路径移动的人员的位置如下依次变更:区域之外(第一阶段);第一区域F之内(第二阶段);以及区域之外(第一阶段)。
图7和图8是示出用于控制睡眠模式的例程的流程图。
首先,参考图7,当图像处理设备10变换为睡眠模式时,执行睡眠模式转变中断例程。在步骤100中,将下述的人体存在传感器监视阶段设定为“第一阶段”。接下来,处理转入步骤102,提供用于启动图8所示的睡眠模式监视控制例程的指令,并且变换为节电模式中断例程结束。
图8是示出睡眠模式监视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104中,判断当前的阶段类别。
注意到,将四个阶段(即第一至第四阶段)设定为用于图8中所示流程图中的判定的阶段类别。
第一阶段示出了人员存在于第一区域F(参见图6)之外或人员正静止站立在第一区域F中(不包括第二区域N(参见图6))的状态。
第二阶段示出了人员存在于第一区域F中但尚未到达第二区域N并且人员正在移动的状态。
第三阶段示出了人员正在第二区域N中移动的状态。
第四阶段示出了人员正静止站在第二区域N中的状态。
注意到,在启动图8中所示的睡眠模式监视控制例程的时刻,将第一阶段登记为阶段类别。相应地,在步骤104中判定当前的阶段类别是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当在步骤104中判定当前的阶段类别是第一阶段时,处理转入步骤106,并且判断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是否接通(ON)(是否输出高电平信号)。当步骤106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即当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断开(OFF)(输出低电平信号)时,处理转入步骤108,并且将当前的阶段类别设定(更新)为第一阶段。处理返回到步骤104。
此外,当步骤106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即当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接通时,处理转入步骤110,并且将当前的阶段类别设定(更新)为第二阶段。处理返回到步骤104。
(第二阶段)
当在步骤104中判定当前的阶段类别是第二阶段时,处理转入步骤112,并且判断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是否接通。当步骤112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即当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断开时,处理转入步骤114,并且将当前的阶段类别设定(更新)为第一阶段。处理返回到步骤104。
此外,当步骤112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即当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接通时,处理转入步骤116,并且判断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是否接通。当步骤116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即当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断开时,处理转入步骤114,并且将当前的阶段类别设定(更新)为第一阶段。处理返回到步骤104。
另外,当步骤116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即当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接通时,处理转入步骤118,并且将当前的阶段类别设定(更新)为第三阶段。处理返回到步骤104。
(第三阶段)
当在步骤104中判定当前的阶段类别是第三阶段时,处理转入步骤120,并且判断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是否接通。当步骤12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即当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断开时,处理转入步骤122,并且将当前的阶段类别设定为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表示人员正静止站立在图像处理设备10前方的状态。相应地,换句话说,假定人员靠近图像处理设备10并且静止站立以便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操作。处理从步骤122转入步骤124。主控制器200的CPU 204受到指示以从睡眠模式变换为模式状态(即电力供给状态)。睡眠模式监视控制例程结束。
当主控制器200受到指示以变换为模式状态(即电力供给状态)时,主控制器200至少启动UI触摸面板216的功能(包括背光),并且能够进行将对包括节电取消按钮26的硬键执行的操作。主控制器200使得图像处理设备10进入该图像处理设备10等待用户执行操作的状态。
结果,当用户例如在接收最小必要电力的UI触摸面板216等上执行复印的操作时,对图像读取部分238和图像形成部分240供给电力。
如图8所示,当步骤120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即当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接通时,处理转入步骤126,并且判断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是否接通。当步骤126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即当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断开时,处理转入步骤128,并且将当前的阶段类别设定(更新)为第二阶段。处理返回到步骤104。
此外,当步骤126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即当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接通时,处理转入步骤130,并且将当前的阶段类别设定(更新)为第三阶段。处理返回到步骤104。
图9至图11示出了在将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用作输出循环升触发信号的单元的情况下判断人员是否为了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而接近图像处理设备10的具体实例。
(型式A)
图9示出了型式A的时序图,其中利用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输出的检测信号示出时序。
首先,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到人员的移动(参见图9中所示的Aa)。在正持续检测到人员移动的同时,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检测到人员的存在(参见图9中所示的Ab)。
此刻,人员仅存在于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而人员存在于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是为了执行操作还是为了经过图像处理设备10是未知的。
接下来,在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正检测到人员的存在的同时,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不再检测到人员的移动(参见图9中所示的Ac)。该状态表示人员突然静止站立。判定人员意欲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操作,并且取消睡眠模式。
当人员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时,首先,在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正检测到人员的存在的同时由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到人员的移动(参见图9中所示的Ad)。接下来,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不再检测到人员的存在(参见图9中所示的Ae)。最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不再检测到人员的移动(参见图9中所示的Af),由此识别出人员已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已离开至比第一区域F更远的位置)。
注意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必需对人员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的状态进行判断。
(型式B)
图10示出了型式B的时序图,其中利用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输出的检测信号示出时序。
首先,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到人员的移动(参见图10中所示的Ba)。在正检测到人员的移动的同时,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检测到人员的存在(参见图10中所示的Bb)。
在此时刻,人员仅存在于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而人员存在于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是为了执行操作还是为了经过图像处理设备10是未知的。
接下来,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正持续检测到人员的移动的同时,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不再检测到人员的存在(参见图10中所示的Bc)。最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不再检测到人员的移动(参见图10中所示的Bd),由此识别出人员已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已离开至比第一区域F更远的位置)。
(型式C)
图11示出了型式C的时序图,其中利用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输出的检测信号示出时序。
首先,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到人员的移动(参见图11中所示的Ca)。在正检测到人员的移动的同时,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未检测到人员的存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不再检测到人员的移动(参见图11中所示的Cb),由此识别出人员已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已离开至比第一区域F更远的位置)。
注意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从主电源242供给睡眠模式期间的电力(用于启动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的电力)。然而,如果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利用从内部电池、太阳能电池或在模式状态(即电力供给状态)期间被充电的可充电电池供给的电力而工作,则在睡眠模式下完全中断从主电源242的电力供给。
在运行模式下应用人体存在传感器的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将计时器用作输出循环降触发信号的单元。在从运行模式经由待机模式变换为睡眠模式的情况下,存在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期间完全没有执行图像处理的情形。
在由于用计时器测量时间而变换为睡眠模式的情况下,假定所有的处理部分不工作。换句话说,除了在睡眠模式下指定特定处理的情况之外,当在已执行复印处理之后执行图像读取处理时,不启动计时器。相应地,向不需供给电力的图像形成部分240和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供给电力。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充分利用了部分节电功能。
然而,相反,取决于下一作业,可能存在应当继续向不工作的处理部分供给电力的情况。
为此,基于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所执行的检测相关的检测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负责当前正被处理的作业的用户(已提供执行处理的指令并且正在图像处理设备10前方等待的用户)。当识别出尽管作业正被处理但用户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的情形时(当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没有检测到人员时),暂时中断对无需处理作业的处理部分的电力供给。
此外,当用户返回到图像处理设备10时(当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检测到人员时),恢复对由于电力供给的中断而未被供给电力的处理部分的电力供给。
在图像处理设备10中,当满足预先确定的条件时,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睡眠模式。在睡眠模式下,中断对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图像读取部分238以及图像形成部分240、主控制器200以及UI触摸面板216的电力供给,而不中断对将向其发出从睡眠模式返回的请求的通信线路检测器、FAX线路检测器、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等等的电力供给。
图12是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当提供了执行作业的指令时所执行的电力供给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1100中,执行开始作业的处理。在步骤1102即下一步骤中,判断是否正在执行作业。
当步骤1102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转入步骤1128。下面将描述在步骤1128及其以后步骤中所执行的处理。此外,当步骤1102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流程转入步骤1104,并且获得与由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执行的检测相关的检测信息。接下来,流程转入步骤1106,并且判断是否已检测到可移动体(其可为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的用户)。
当在步骤1106中判定已检测到人员时,判定已提供处理作业的指令的人员面向图像处理设备10以便担任用户。流程返回至步骤1102。
此外,当在步骤1106中判定未检测到人员时,判定已提供处理作业的指令的人员已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人员不再存在)。流程转入步骤1108。
在步骤1108中,对正被执行的作业的类型进行识别。接下来,在步骤1110中,基于已识别的作业类型对正被执行的作业进行分类。
换句话说,当在步骤1110中判定作业的类型是“扫描”或“传真发送”(图像读取作业或传真发送作业)时,流程转入步骤1112。将UI触摸面板216和图像形成部分240选定为对于该作业类型而言无需被供给电力的处理部分(组件),并且将UI触摸面板216和图像形成部分240设定为节电对象。流程转入步骤1118。
此外,当在步骤1110中判定作业的类型是“打印”(图像记录作业)时,流程转入步骤1114。将UI触摸面板216、图像读取部分238和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选定为对于该作业类型而言无需被供给电力的处理部分(组件),并且将UI触摸面板216、图像读取部分238和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设定为节电对象。流程转入步骤1118。
而且,当在步骤1110中判定作业的类型是“复印”(图像复印作业)时,流程转入步骤1116。将UI触摸面板216和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选定为对于该作业类型而言无需被供给电力的处理部分(组件),并且将UI触摸面板216和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设定为节电对象。流程转入步骤1118。
在步骤1118中,对在上述步骤1112、1114、1116之一中被设定为节电对象的处理部分执行节电状态转变处理。流程转入步骤1120。
在步骤1120中,接着上述步骤1104,再次获得与由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执行的检测相关的检测信息。接下来,流程转入步骤1122,并且判断是否已检测到可移动体(其可为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的用户)。
当在步骤1122中判定已检测到人员时,判定提供处理作业的指令的人员(用户)已返回到图像处理设备10。流程转入步骤1124。对作为步骤1118中所执行的节电状态转变处理的对象的处理部分执行返回处理。流程转入步骤1102。
另外,当在步骤1122中判定未检测到人员时,判定提供处理作业的指令并且作为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的用户的人员未返回到图像处理设备10。流程转入步骤1126。
在步骤1126中,判断是否仍在执行作业。当判断结果为肯定时,流程转入步骤1122。
此外,当步骤1126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即当判定作业已完成时,流程转入步骤1128。关于步骤1128,同样当上述步骤1102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转入步骤1128。
在步骤1128中,执行结束作业的处理。接下来,流程转入步骤1130,并且判断是否已提供执行下一作业的指令。当步骤1130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流程返回到步骤1100。从头开始执行电力供给控制例程。此外,当步骤113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转入步骤1132,并且判断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未执行任何处理。当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返回到步骤1130。直到步骤1130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之前或直到步骤1132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之前,重复执行步骤1130和步骤1132。
当步骤1132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判定对下一作业执行的处理已结束并且经过预定时间,并且处理转入步骤1134。对所有处理部分执行节电状态转变处理,从而将图像处理设备10设定为处于睡眠模式,并且电力供给控制例程结束。注意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设备10的睡眠模式是这样的状态:仅对最低限度的必要部件供给电力,所述最低限度的必要部件包括主控制器200的一部分(例如,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节电取消按钮26、通信线路检测器以及传真线路检测器。例如,当用户使用“扫描”执行读取大量文档的作业时,由于该作业费时,因此用户可能会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然而,可在正执行作业的同时根据用户的消失而将图像形成部分240等等设定为节电状态。此外,如果在正执行作业的同时用户返回到图像处理设备10,则图像形成部分240等等的各个状态返回到初始状态。相应地,在作业结束之后,用户可以继续下一作业而无需等到图像形成部分240等等的各个状态返回到初始状态。
第一变型例
图13是示出电力供给控制例程的变型例(第一变型例)的流程图,已参考图12描述了该电力供给控制例程并且当提供执行作业的指令时执行该电力供给控制例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当负责当前正被处理的作业的用户不再存在于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时(当从用户不再存在时起已经过基准时间时),对未执行作业的处理部分执行节电状态转变处理。
相反,在第一变型例中,除了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节电状态转变处理的情形(即“人员不存在”的情形)之外,还基于当前正被执行的作业的处理量执行判断。
注意到,在图13中,关于执行与在图12的流程图中所示步骤中所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步骤,在相同附图标记的每个结尾添加“A”,并且省略其说明。
参考图13,在步骤1106A与1108A之间添加步骤1150。
当在步骤1106A中判定未检测到人员时,流程转入步骤1150。在步骤1150中,判断当前正被执行的作业的处理量是否等于或大于基准值。当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转入步骤1102A。当判断结果为肯定时,流程转入步骤1108A。
可被用作处理量的基准值的数值所表示的情形的实例包括下述:(1)从开始作业起已经过二十秒或更长时间的情形;(2)正处理页数为五十或更大的情形;以及(3)通过从正处理页数转换而得到的处理时间等于或长于二十秒的情形。然而,基准值不限于表示情形(1)至(3)的数值中的任一个。在作业的处理量小于基准值的情况下,即使当人员不再存在时,也不将处理部分设定为处于节电状态。相应地,即使当正执行简短作业的同时用户例如为了准备下一文档而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时,也不需要等待从节电状态返回。可以自动对长久作业实现节能性能并且对于简短作业实现便捷性。
第二变型例
图14是示出电力供给控制例程的变型例(第二变型例)的流程图,已参考图12描述了该电力供给控制例程并且当提供执行作业的指令时执行该电力供给控制例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当负责当前正被处理的作业的用户不再存在于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时(当从用户不再存在时起已经过基准时间时),对未执行作业的处理部分执行节电状态转变处理。
相反,在第二变型例中,除了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节电状态转变处理的情形(即“人员不存在”的情形)之外,还基于从人员不再存在时起人员的消失是否持续为使得表示人员消失的数值超过基准值来执行判断。
注意到,在图14中,关于执行与在图12的流程图中所示步骤中所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步骤,在相同附图标记的每个结尾添加“B”,并且省略其说明。
参考图14,在步骤1106B与1108B之间添加步骤1152。
当在步骤1106B中判定未检测到人员时,流程转入步骤1152。在步骤1152中,判断表示未检测到人员的数值(人员不存在的时间)是否等于或大于基准值。当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转入步骤1102B。当判断结果为肯定时,流程转入步骤1108B。
可被用作人员不存在的时间的基准值的数值所表示的情形的实例包括从不再检测到人员起已经过十秒或更长时间的情形。然而,基准值不限于表示该情形的数值。
第三变型例
图15是示出电力供给控制例程的变型例(第三变型例)的流程图,已参考图12描述了该电力供给控制例程并且当提供执行作业的指令时执行该电力供给控制例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当负责当前正被处理的作业的用户不再存在于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时(当从用户不再存在时起已经过基准时间时),对未执行作业的处理部分执行节电状态转变处理。
相反,在第三变型例中,除了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节电状态转变处理的情形(即“人员不存在”的情形)之外,还基于当前正被执行的作业的处理量来执行判断,并且对节电状态转变处理设定步骤(处理1和处理2)。
处理1是针对将从节电状态提早返回的处理部分的节电状态转变处理。例如,将从节电状态提早返回的处理部分之一是UI触摸面板216。
处理2是针对将从节电状态稍晚返回的处理部分的节电状态转变处理。例如,将从节电状态稍晚返回的处理部分是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图像读取部分238以及图像形成部分240。
注意到,可根据图像处理设备10的类型而将图像读取部分238分类为将从节电状态提早返回的处理部分。
注意到,在图15中,关于执行与在图12的流程图中所示步骤中所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步骤,在相同附图标记的每个结尾添加“C”,并且省略其说明。
参考图15,在步骤1106C与1118C之间添加执行各处理的步骤。
当在步骤1106C中判定未检测到人员时,流程转入步骤1154。在步骤1154中,对正被执行的作业的类型进行识别。接下来,流程转入步骤1156。把将从节电状态提早返回的处理部分设定为节电对象(处理1)。流程转入步骤1158。
在步骤1158中,判断当前正被执行的作业的处理量是否等于或大于基准值。当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转入步骤1160。当判断结果为肯定时,流程转入步骤1162。
可被用作处理量的基准值的数值所表示的情形的实例为下述:(1)从开始作业起已经过二十秒或更长时间的情形;(2)正处理页数为五十或更大的情形;以及(3)通过从正处理页数转换而得到的处理时间等于或长于二十秒的情形。然而,基准值不限于表示情形(1)至(3)的数值中的任一个。
在步骤1160中,获得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执行的检测相关的检测信息。接下来,流程转入步骤1164,并且判断是否已检测到可移动体(其可为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的用户)。
当在步骤1164中判定已检测到人员时,流程转入步骤1166,并且对处理1执行返回处理。流程转入步骤1100C。
当在步骤1164中判定未检测到人员时,流程转入步骤1158。
相反,在步骤1162中,对正被执行作业的类型进行识别。接下来,在步骤1168中,基于已识别的作业类型对正被处理作业进行分类。
换句话说,当在步骤1168中判定作业的类型是“扫描”或“传真发送”(图像读取作业或传真发送作业)时,流程转入步骤1170。将图像形成部分240选定为对于该作业类型而言无需被供给电力的处理部分(组件),并且将图像形成部分240设定为节电对象(处理2)。流程转入步骤1118C。
此外,当在步骤1168中判定作业的类型是“打印”(图像记录作业)时,流程转入步骤1172。将图像读取部分238和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选定为对于该作业类型而言无需被供给电力的处理部分(组件),并且将图像读取部分238和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设定为节电对象(处理2)。流程转入步骤1118C。
而且,当在步骤1168中判定作业的类型是“复印”(图像复印作业)时,流程转入步骤1174。将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选定为对于该作业类型而言无需被供给电力的处理部分(组件),并且将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设定为节电对象(处理2)。流程转入步骤1118C。
图16是示出根据以上给出的图14(第二变型例)中所示的电力供给控制例程而对处理部分的状态进行变换的实例的时序图。注意到,图16的时序图中所示的人体存在传感器可以是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或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或者可以是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两者的组合。
在图像处理设备10处于睡眠模式的同时占用图像处理设备10的用户(即用户A至D)一个一个按照用户A、用户B、用户C以及用户D的顺序执行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6所示变换各处理部分的状态。
用户A执行“扫描”作业,然后执行“复印”作业以作为作业类型。相应地,关于各处理部分,首先,使得对于“扫描”作业所必要的UI触摸面板216和图像读取部分238工作(维持作为其它处理部分的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和图像形成部分240各自的节电状态)。
当用户A的“扫描”作业结束时,接下来,使得对于“复印”作业所必要的UI触摸面板216、图像读取部分238以及图像形成部分240工作(维持作为其它处理部分的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的节电状态)。
接下来,下一用户B执行“扫描”作业,然后执行“(服务器)打印”作业作为作业类型。“(服务器)打印”作业是这样的作业:根据用户B从图像处理设备10提供的指令读取预先存储在服务器中的信息并且执行图像形成。
这里,由于可通过当前(在对于用户A而言处理结束的时刻)工作的处理部分来执行“扫描”作业,因此处理部分继续处理。
在正执行用户B的“扫描”作业的同时,用户B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当用户B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的时间ta长于基准时间时(当关系ta>ts成立时,其中“ts为基准值”),对于正被执行的“扫描”作业而言不必要的UI触摸面板216和图像形成部分240各自的状态被变换为节电状态。
此外,当用户B(预期为用户B的人员)返回到图像处理设备10时,UI触摸面板216和图像形成部分240的状态变换为工作状态,即当“扫描”作业开始时UI触摸面板216和图像形成部分240所具有的状态。
当用户B的“扫描”作业结束时,接下来,使得对于“(服务器)打印”作业所必要的UI触摸面板216和图像形成部分240工作(维持作为其它处理部分的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的节电状态)。
当对用户B的作业执行的处理结束时,图像处理设备10在经过睡眠模式转变时间(例如,在大约一分钟到大约十分钟的范围内的时间)的时刻进入睡眠模式,由此将所有处理部分各自的状态变换为节电状态。
接下来,在睡眠模式下,用户C执行“(服务器)打印”作业作为作业类型。相应地,关于各处理部分,使得对于“(服务器)打印”作业所必要的UI触摸面板216和图像形成部分240工作(维持作为其它处理部分的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和图像读取部分238各自的节电状态)。
在用户C的作业结束之后,最后,用户D执行“扫描”作业,然后执行“(服务器)打印”作业作为作业类型。相应地,关于各处理部分,首先,使得对于“扫描”作业所必要的UI触摸面板216和图像读取部分238工作(维持作为其它处理部分的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的节电状态)。
假设在正执行用户D的“扫描”作业的同时,用户D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D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的时间tb短于基准时间时(当关系ts>tb成立时,其中“ts为基准值”),不同于用户B的情况,对于正被执行的“扫描”作业而言不必要的UI触摸面板216和图像形成部分240各自的状态也不变换为节电状态。
当用户D的“扫描”作业结束时,接下来,使得对于“(服务器)打印”作业所必要的UI触摸面板216和图像形成部分240工作(维持作为其它处理部分的传真通信控制电路236的节电状态)。
相应地,当判定正在处理作业的同时不再检测到用户时,根据执行作业所占用的时间,对于该作业而言不必要的各处理部分各自的状态变换为节电状态。关于基准值ts,当关系ta>ts成立时,对于该作业而言不必要的处理部分的状态变换为节电状态。当关系ts>tb成立时,维持对于该作业而言不必要的处理部分的状态,从而使处理部分工作。当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从睡眠模式返回时或者当执行从一个作业到另一作业的切换时,通过使用部分节电控制使得所必要的处理部分工作(所必要的处理部分各自的状态从节电状态返回)。为了给下一作业做准备,当执行从一个作业到另一作业的切换时,处理部分各自的状态不变换为节电状态。当在作业的处理结束之后已经过睡眠模式转变时间(例如,十分钟)时,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睡眠模式。
循环降触发信号“从待机模式变换为睡眠模式的控制”
基本上,将计时器用作输出循环降触发信号的单元。使用计时器的优点在于:即使当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时,在完全不使图像处理设备10工作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也可确实地变换为睡眠模式。
相反,使用计时器的缺点在于:尽管指定作业已经完成并且用户已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但由计时器测量的时间尚未到达计时器的计时器设定时间,从而使得图像处理设备10保留为未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的状态。
如图5所示,在运行模式下执行图像处理。当执行利用计时器的控制从而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时,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待机模式。此外,当执行利用计时器的控制从而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时,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睡眠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当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已变换为睡眠模式时,下一循环升花费时间。相应地,当为便捷性指定高优先级时,需要将计时器设定时间设定得比较长。当为节能性能指定高优先级时,需要将计时器设定时间设定得比较短。作为折衷方案,实际上,将计时器设定时间设定为平均值。
为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与计时器一起用作提供用于从待机模式变换为睡眠模式的时机(循环降触发信号)的单元。
图17是示出在待机模式下执行的睡眠模式转变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300中,将时间tmax设定为计时器的超时时间(关系tmax>tmin成立)。流程转入步骤302。
在步骤302中,启动计时器。接下来,流程转入步骤304,并且判断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是否检测到可移动体(用户)。换句话说,判断用户是否站立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位于图像处理设备10前方并等同于图6中所示区域的第二区域N)。
当步骤304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流程转入步骤306。变更或维持计时器的超时时间以使超时时间为时间tmax。流程转入步骤308。注意到,当流程从步骤302转入步骤304时,“维持”超时时间。当如下所述流程从步骤320转入步骤304时,“变更”超时时间。
在步骤308中,将标志F复位(从而使标志F的状态为0),并且流程转入步骤310。
在步骤310中,判断由计时器测量的时间是否已达到当前设定的超时时间(已发生超时)。当判断结果为肯定时,流程转入步骤312。输出循环降触发信号,并且执行向睡眠模式的变换。睡眠模式转变控制例程结束。
当上述步骤304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转入步骤314。变更或维持计时器的超时时间以使超时时间为时间tmin。流程转入步骤316。注意到,当流程从步骤304转入步骤314时,“变更”超时时间。当如下所述流程从步骤320转入步骤314时,“维持”超时时间。
在步骤316中,设定标志F(从而使标志F的状态为1),并且流程转入步骤318。
同样当步骤31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转入步骤318。
在步骤318中,判断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是否检测到可移动体(用户)。换句话说,判断在比位于图像处理设备10前方的位置更远离图像处理设备10的位置处,即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周边(位于图像处理设备10周边并等同于图6中所示的第一区域F的区域)是否存在用户。
当步骤318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流程转入步骤320,并且判断标志F的状态。当在步骤320中判定等式F=0成立时,流程返回到步骤304。当在步骤320中判定等式F=1成立时,流程返回到步骤314。
此外,当步骤318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转入步骤312。不管直到计时器中发生超过之前应由计时器测量的剩余时间是多少,均立即输出循环降触发信号,并且执行向睡眠模式的变换。睡眠模式转变控制例程结束。
附加的第一必要条件“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布置”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一个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一个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检测到可移动体(例如,用户)为了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而接近图像处理设备10。然而,更具体而言,由于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区域小,因此需要考虑例如包括放置图像处理设备10的场所、用户接近图像处理设备10的方向以及用户站立的位置在内的环境条件。
为此,使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根据图像处理设备10所放置的状态来调节包括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方向、检测区域以及检测区域的形状(轮廓)在内的多种要素。通过调节多种要素而相关于最大区域M限制检测区域。
图18A和18B示出了用于将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安装到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面板的下侧上的安装结构。注意到,由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主要为执行检测以便覆盖大区域的传感器(例如,热电型传感器),因此无需调节检测区域。这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固定结构。然而,可对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应用下述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区域调节结构。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位置位于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面板的下侧。然而,可使用这样的结构:即,将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安装在用于将图像读取部分238置于图像形成部分240上方的支撑体上。
用于安装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矩形槽32安装在操作面板的下侧部分31上。在槽32中,容纳有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
如图18B所示,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包括平板状电路板部分30A和管状检测部分30B。检测部分30B的端部具有检测面。电路板部分30A与槽32的底面接触并且被固定。结果,检测部分30B的检测面定位于槽32的开口处。注意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测部分30B的检测面的光轴固定地布置为与电路板部分30A的主平面垂直。然而,例如,检测部分30B可安装为使得检测部分30B可以相对于电路板部分30A摆动,由此可使用检测面的光轴不受限制地改变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在不改变下述最大区域M(参见图19B至22B)的尺寸的情况下改变最大区域M的位置。注意到,不受限制地改变光轴的方案的实例包括多轴结构、球窝接头结构以及挠性臂结构。方案不特别地限于此。
遮掩件34选择性地布置在槽32的边缘上以面向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部分30B的检测面。在各遮掩件34中,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开口面积、不同开口位置以及不同开口形状的开口34A。在图18B中,将形成有三个开口34A的遮掩件34例示为实例,并且开口34A具有这样的开口位置:所述开口位置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相对偏心。通过安装遮掩件34(参见图19B至22B)相对于最大区域M限制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区域。
在槽32的周边,一对引导部件36彼此平行地安装成使每个引导部件沿着槽32的面向彼此的一对侧边中的相应一个侧边定向。
引导部件36具有条棒形状。引导部件36的垂直于其轴线的横截面形成为大致的L形状。引导部件36安装成左右对称。
遮掩件34通过由该对引导部件36引导而沿着纵向从引导部件36的端部滑动。将安装基准中心(参见图18B中所示的十字形状的点划线)设定在遮掩件34上的三点处。对遮掩件34执行定位从而使安装基准中心之一与检测部分30B的检测面的光轴一致。
注意到,尽管取决于当遮掩件34滑动时遮掩件34与引导部件36之间的摩擦阻力的状态,但优选的是,在执行上述定位之后,利用公知的可拆卸结构将遮掩件34固定在槽32的周边。作为公知的可拆卸结构的实例,可将遮掩件34螺纹连接在槽32的周边、可用夹具将遮掩件34紧固在槽32的周边,或者可利用弹性力将遮掩件34保持在槽32的周边。
注意到,通过逐个形状地对开口34A的基本形状进行分类来设定下述遮掩件34的型式(参见图19A至22B)。然而,可准备这样的遮掩件:即,在所述遮掩件中以复合方式设定开口的各个形状(例如,设定具有小面积并且具有偏移光轴的开口、开口位置向左偏移并且具有大开口面积的开口等等的型式)。
注意到,例如,可准备不存在开口的遮掩件34。根据图像处理设备10所放置的场所制成具有设定开口形状的型式的样板。基于该样板,可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放置现场加工遮掩件34。此外,可不受限制地并且可不使用样板来加工遮掩件34。
此外,可安装设置有下述程序的控制装置:对该程序输入用户期望检测的区域并且该程序用于执行算术处理以便计算开口34A的最适当形状,或者维修人员可携带该控制装置。
通过安装各个遮掩件34相对于最大区域M限制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区域。相应地,根据图像处理设备10所放置的场所,以使用相对于最大区域M受到限制的检测区域的判断精度来判断用户接近图像处理设备10是不是为了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操作。与使用最大区域M来判断用户接近图像处理设备10是不是为了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操作所使用的判断精度相比,可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的判断精度。
图19A至22B示出了遮掩件34的设定了各种形状的开口34A的型式。
图19A和19B示出了形成有具有不同开口面积的开口34A的遮掩件34的型式。从图19A的顶部起示出的状态如下:未安装遮掩件34的状态;由开口面积相对中等的开口34A遮掩检测面的状态;由开口面积相对大的开口34A遮掩检测面的状态;以及由开口面积相对小的开口34A遮掩检测面的状态。
如图19A所示,在遮掩件34中,具有不同开口面积的开口34A形成为一种型式(其中设定下述开口34A:开口面积相对中等的开口34A;开口面积相对大的开口34A;以及开口面积相对小的开口34A)。当使得遮掩件34沿着该对引导部件36滑动时,可以如图19B中所示的那样设定检测区域,该检测区域的形状是具有不同半径的同轴圆。
相应地,在图像处理设备10所放置的场所是通道的情况下,根据通道的宽度等通过使遮掩件34滑动而在包括最大区域M的四种检测区域类型之中选择检测区域,并且设定检测区域。
图20A和20B示出了形成有下述开口34A的遮掩件34的型式,所述开口34A具有限定开口面积并且开口中心不同地定位以向左右两侧偏移。从图20A的顶部起示出的状态如下:未安装遮掩件34的状态;由开口位置未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不相对偏心的开口34A遮掩检测面的状态;由开口位置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向左侧相对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相对偏心的开口34A遮掩检测面的状态;以及由开口位置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向右侧相对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相对偏心的开口34A遮掩检测面的状态。
如图20A所示,在遮掩件34中,具有限定开口面积并且开口中心不同地定位以向左右两侧偏移的开口34A形成为一种型式(其中设定下述开口34A:开口位置不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不相对偏心的开口34A;开口位置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向左侧相对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相对偏心的开口34A;以及开口位置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向右侧相对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相对偏心的开口34A)。当使得遮掩件34沿着该对引导部件36滑动时,可以如图20B中所示的那样沿着图像处理设备10的宽度方向设定三个检测区域。
相应地,例如,假设用于认证处理的IC卡阅读器38布置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图像读取部分238的左侧或右侧,并且假设将要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的最初操作必须是认证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IC卡阅读器38所放置的场所(图像读取部分238的右侧或左侧)设定检测区域。
图21A和21B示出了形成有下述开口34A的遮掩件34的型式,所述开口34A具有限定开口面积并且开口中心不同地定位以向前后两侧偏移。从图21A的顶部起示出的状态如下:未安装遮掩件34的状态;由开口位置未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不相对偏心的开口34A遮掩检测面的状态;由开口位置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向前侧相对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相对偏心的开口34A遮掩检测面的状态;以及由开口位置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向后侧相对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相对偏心的开口34A遮掩检测面的状态。
如图21A所示,在遮掩件34中,具有限定开口面积并且开口中心不同地定位以向前后两侧偏移的开口34A形成为一种型式(其中设定下述开口34A:开口位置不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不相对偏心的开口34A;开口位置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向前侧相对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相对偏心的开口34A;以及开口位置相对于安装基准中心向后侧相对偏移从而使对应于检测面的圆与开口34A相对偏心的开口34A)。当使得遮掩件34沿着该对引导部件36滑动时,可以如图21B中所示的那样沿着图像处理设备10的深度方向设定三个检测区域。
相应地,例如,假设图像处理设备10沿着立柱布置或布置在凹进场所中,并且假设意欲对图像处理设备10执行操作的人员从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接近图像处理设备1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得遮掩件34沿着人员接近图像处理设备10的通道的方向滑动,可以在三种检测区域类型之中选择检测区域并且设定检测区域。
注意到,在图19A至21B中,开口34A呈圆形形状。然而,开口34A的形状不限于此。开口34A的形状的实例包括矩形形状、多边形形状、椭圆形状以及星形形状。此外,可在遮掩件中的一种位置处形成两个或更多个开口。
图22A和22B示出了无限制地形成开口34A的遮掩件34的型式。从图22A的顶部起示出的状态如下:未安装遮掩件34的状态;由呈扁平形状的开口34A遮掩检测面的状态;由与相对定位在装置左侧的定点(pinpoint)相对应的开口34A遮掩检测面的状态;以及由与相对定位在装置右侧的定点相对应的开口34A遮掩检测面的状态。
如图22A所示,在遮掩件34中,无限制地将开口34A形成为一种型式(其中设定下述开口34A:呈扁平形状的开口34A;与相对定位在装置左侧的定点相对应的开口34A;以及与相对定位在装置右侧的定点相对应的开口34A)。当使得遮掩件34沿着该对引导部件36滑动时,可以如图22B中所示的那样根据图像处理设备10所布置的场所或可选装置安装在图像处理设备10上的状态而设定三个检测区域。
例如,当使用具有扁平形状的开口34A时,假设在可选装置(自动分选装置40或大容量储纸装置42)安装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左侧或右侧的状态下将图像处理设备10布置在狭窄通道中。在这种情况下,将检测区域沿深度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在包括可选装置的图像处理设备10的整个前方较短。相应地,检测不到在通道的与图像处理设备10所布置的一侧相对的一侧通过的人员,并且检测到接近图像处理设备10的人员。注意到,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人员接近图像处理设备10以便向用作可选装置的大容量储纸装置42供给纸张时,为了使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检测到人员,仅需人员到达大容量储纸装置42的前方。通过再次被供给电力的主控制器200识别供纸状态。
注意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这样的构造:对于固定的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通过使遮掩件34沿着引导部件36滑动来选择开口34A。然而,可使用这样的构造:在图像处理设备10中预先形成开口34A或与其等同的多个检测面限制部分,在各检测面限制部分之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检测面限制部分,并且安装一个或多个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
此外,遮掩件34的移动不限于直线滑动。显然,可使用逐个地更换遮掩件34的构造。例如,可使用这样的所谓转塔系统:其中在圆盘的边缘形成多个开口34A,并且通过使遮掩件34旋转来选择开口34A。此外,可将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支撑在能够三维运动的台架上,并且可增加检测面的光轴的调节灵活度。
而且,可基于与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所检测的可移动体的检测历史相关的检测历史信息来确定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安装状态,在该安装状态下,确定出为了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而接近图像处理设备10的用户的可能性高。此外,在作为电力供给状态或节电模式的模式状态下确保足够电力的情况下,可使用这样的构造:可以基于检测历史信息利用诸如电动机等驱动源来自动调节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检测方向或遮掩件34为了选择开口34A所进行的移动。
附加的第二必要条件“传感器的灵敏度”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分别具有能够检测到可移动体的灵敏度。
例如,在图像处理设备10中,在图像处理完成的时刻启动计时器。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睡眠模式。由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检测到人员进入位于图像处理设备10周边的检测区域。相应地,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预热模式等。
关于变换为睡眠模式,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越早地变换为睡眠模式(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节电状态之前计时器所测量的时间越短),“节能性能”越高。相反,在变换为作为电力供给状态(诸如预热模式等)的模式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越早地变换为作为电力供给状态的模式状态(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各自的灵敏度越高),“便捷性”越高。在“节能性能”与“便捷性”之间存在权衡。
为此,如图23所示,为了实现“节能性能”与“便捷性”之间的平衡,建立逐步地设定“节能性能”和“便捷性”的效果程度的指标。
换句话说,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主控制器200(其包括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中,基于图像处理设备10的使用状态而根据指标确定等级(在图23中,设定等级1至5)。执行控制以便同时实现“节能性能”和“便捷性”。
在执行对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各自的灵敏度等级进行设定和对用于变换为节电状态的计时器的计数值等级进行设定的控制的情况下,执行控制以便与计时器的计数值等级的变更相关联地变更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各自的灵敏度(参见图23中所示的等级1至5的指标)。
例如,随着计时器的计数值增大,便捷性提高,但节能性能降低。为此,降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各自的灵敏度,由此尽管牺牲便捷性但对节能性能的降低进行补偿。
相反,随着计时器的计数值减小,节能性能提高,但便捷性降低。为此,提高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各自的灵敏度,由此尽管牺牲节能性能但对便捷性的降低进行补偿。
此外,相反,在执行对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各自的灵敏度等级进行设定和对计时器的计数值等级进行设定的控制的情况下,执行控制以便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各自的灵敏度的变更相关联地变更计时器的计数值等级(参见图23中所示的等级1至5的指标)。例如,随着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各自的灵敏度降低,节能性能提高,但便捷性降低。为此,增大计时器的计数值,由此尽管牺牲节能性能但对便捷性的降低进行补偿。相反,随着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各自的灵敏度提高,便捷性提高,但节能性能降低。为此,减小计时器的计数值,由此尽管牺牲便捷性但对节能性能的降低进行补偿。
附加的第三必要条件“人体存在传感器的故障保险”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基本功能之外,使用多个人体存在传感器(一个第一(热电型)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一个第二(反射型)人体存在传感器30),由此对多个人体存在传感器提供故障保险功能。换句话说,当由于其中一个人体存在传感器发生故障而中断信号的输出或输出异常信号时,另一个人体存在传感器补偿该故障。
当然,当具有相同功能(热电型或反射型)的人体存在传感器的数量为二个或更多个时,可调节人体存在传感器的检测区域。然而,如同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当存在具有互不相同的功能的人体存在传感器并且对于每种功能的人体存在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时,需要变更监视控制的方式。
这里,当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热电型传感器)不再可用时,仅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反射型传感器)在整个睡眠模式期间监视可移动体。仅基于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信号通/断来判断是否存在可移动体(用户)。结果,尽管判断精度降低并且循环升的时机延迟,但如果也设定用于提供异常提示的设定,则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也足以能够在维修人员等到达之前作为紧急措施应对该情形。
相反,当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反射型传感器)不再可用时,执行仅使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监视。在这种情形下,由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特性(具体用途),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不能够应对诸如静止站在图像处理设备10前方的行动等用户行动。相应地,与单独使用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进行监视的情况中相比,判断精度进一步降低,相反,不必要的循环升的频率增加。
为此,建立仅使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热电型传感器)的监视系统。注意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将仅使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热电型传感器)的监视系统提供为故障保险功能,但该监视系统也可应用于这样的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设备从最初具有执行仅使用热电型传感器进行监视的具体用途。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4的流程图描述在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单独使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睡眠模式监视控制例程。注意到,关于对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故障的诊断,由于可使用公知的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因此这里省略其详述。
如图24所示,在步骤400中,判断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是否已检测到可移动体(用户)。当判断结果为否定时,睡眠模式监视控制例程结束。注意到,由于在睡眠模式期间基本不执行其它处理,因此流程立即返回到步骤400。
当步骤400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流程转入步骤402,并且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从睡眠模式(slp)变换为唤醒模式(awk),如图5中所示。换句话说,该状态是这样的状态:即,尽管图像处理设备10基本仍旧处在睡眠模式中,但对UI触摸面板216供给电力从而启动UI触摸面板216。
在作为下一步骤的步骤404中,使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监视系统在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中“无效”,并且流程转入步骤406。对此的原因在于:例如,当用户静止站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时,由于不再从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输出信号,因此有很大可能判定为用户已离开图像处理设备10。
在步骤406中,判断是否提供(执行)使用UI触摸面板216的按键输入(操作)。当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转入步骤408,并且判断是否已经过预先设定的第一预定时间。当步骤408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返回到步骤406,并且重复执行步骤406和408。
在重复执行以上给出的步骤406和408的同时,当步骤406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即当判定已提供(执行)按键输入(操作)时,流程转入步骤416(下面将描述)。
此外,当步骤408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即在判定即使已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也未提供(执行)按键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流程转入步骤410。在UI触摸面板216上显示消息(例如,显示“请执行按键操作”)。流程转入步骤412。
相应地,如果用户存在于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则消息可用作用于即时地执行按键操作的时机。注意到,消息的内容不限于以上给出的内容,并且可使用用于提示用户执行按键操作的任何消息。可通过不包括视觉的五官感觉(例如,听觉或触觉)来通知用户。
在作为下一步骤的步骤412中,判断是否提供(执行)使用UI触摸面板216的按键输入(操作)。当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转入步骤414,并且判断是否已经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预定时间。当步骤414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流程返回到步骤412,并且重复执行步骤412和414。
注意到,第一预定时间与第二预定时间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然而,可根据目的来设定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二预定时间。例如,关于第一预定时间,由于可移动体(用户)正在接近的可能性高,因此可将第一预定时间设定得比较长。关于第二预定时间,由于预期用户将在看到消息之后立即执行操作,因此可将第二预定时间设定得比较短。
在重复执行以上给出的步骤412和414的同时,当步骤414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即当判定提供(执行)了按键输入(操作)时,流程转入步骤416。在步骤416中,输出循环降触发信号,并且睡眠模式监视控制例程结束。相应地,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预热模式(wup)。当完成预热时,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变换为待机模式(stb)。
此外,当步骤414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即在判定即使已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也未提供(执行)按键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流程转入步骤418。使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的监视系统在节电中监视控制部分24中“有效”,并且睡眠模式监视控制例程结束。
逐个模式状态地选择人体存在传感器(电力供给的型式)
图25示出了作为逐个模式状态地选择是否向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在图25中由“(1)”表示)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在图25中由“(2)”表示)供给电力(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将“接通”还是“断开”)的型式的实例的型式H至K。
型式H是表示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始终处于接通(电力供给)状态的型式。型式H用于为便捷性指定最高优先级的情况。
型式I是表示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除了在睡眠模式期间之外处于断开(无电力供给)状态的型式。如果识别到用户站立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则不必执行检测以覆盖远方区域(例如,图6中所示的第一区域F)。
型式J是表示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两者均除了在睡眠模式期间之外处于断开(无电力供给)状态的型式。在识别到用户站立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方之后,可根据是否执行利用UI触摸面板216等的输入操作或者可利用计时器来判断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状态随后将变换为何种模式状态。
型式K是表示当设定唤醒模式时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在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进入断开(无电力供给)状态之前进入断开(无电力供给)状态的型式,并且是表示在运行模式之后的待机模式中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在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进入接通(电力供给)状态之前进入接通(电力供给)状态的型式。
注意到,关于电力供给的型式,上述型式H至K是各个模式状态的某些组合。根据对降低电力消耗指定最高优先级还是对便捷性指定最高优先级来考虑各种组合。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各个模式状态的组合不受限制。换句话说,可以逐个模式状态地为第一人体存在传感器28和第二人体存在传感器30的每一个选择是否供给电力。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可移动体检测部分,其为检测人员的移动的传感器;
按键输入判断部分,其判断是否已提供触摸面板部的按键输入;以及
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在所述可移动体检测部分检测到人员的移动时,所述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使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电力消耗的状态从睡眠模式状态转变为比所述睡眠模式状态的电力消耗高的唤醒模式状态,并且在所述唤醒模式状态中所述按键输入判断部分判断出已提供所述触摸面板部的按键输入时,所述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使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电力消耗从所述唤醒模式状态转变为比所述唤醒模式状态的电力消耗高的预热模式状态,当完成预热时,所述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使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电力消耗从所述预热模式状态转变为比所述唤醒模式状态的电力消耗高且比所述预热模式状态的电力消耗低的待机模式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设备是能执行图像读取、图像记录、图像复印以及传真发送的处理中的至少一个的图像处理设备,并且
所述按键输入判断部分接收用于执行所述处理中的至少一个的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
在变换为所述待机模式状态时所述按键输入判断部分接收所述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
在所述睡眠模式状态中,不检测对所述按键输入判断部分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
在所述可移动体检测部分检测到可移动体之后,在预先设定的时间不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电力供给状态转变控制部分一旦转入所述唤醒模式状态,即使在所述可移动体检测部分的检测区域内人员是静止的,也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所述唤醒模式状态。
CN201710457785.9A 2011-02-09 2011-12-08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1680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6590 2011-02-09
JP2011026590A JP5163761B2 (ja) 2011-02-09 2011-02-09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CN2011104068688A CN102710880A (zh) 2011-02-09 2011-12-08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68688A Division CN102710880A (zh) 2011-02-09 2011-12-08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8022A CN107168022A (zh) 2017-09-15
CN107168022B true CN107168022B (zh) 2020-05-22

Family

ID=466014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7785.9A Active CN107168022B (zh) 2011-02-09 2011-12-08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CN2011104068688A Pending CN102710880A (zh) 2011-02-09 2011-12-08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68688A Pending CN102710880A (zh) 2011-02-09 2011-12-08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28707B2 (zh)
JP (1) JP5163761B2 (zh)
CN (2) CN1071680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0451B2 (ja) * 2008-12-17 2013-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083447B1 (ja) * 2011-06-27 2012-11-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用の人検知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用の制御装置
JP2013103423A (ja) * 2011-11-15 2013-05-3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被操作装置および人検知装置
EP2713213B1 (en) * 2012-09-03 2022-01-19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5629742B2 (ja) * 2012-09-28 2014-11-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98831B2 (ja) * 2012-10-15 2016-09-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065955B2 (en) * 2012-10-15 2015-06-23 Fuji Xerox Co., Ltd. Power supply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JP5998830B2 (ja) * 2012-10-15 2016-09-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909433B2 (ja) * 2012-10-29 2016-04-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SG11201504393QA (en) * 2012-12-05 2015-07-30 Canon Kk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575526B2 (en) * 2012-12-19 2017-02-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power generation function,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power generation function,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power generation fun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power generation function
JP5723866B2 (ja) * 2012-12-21 2015-05-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14174B2 (ja) * 2013-03-08 2017-10-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142590B2 (ja) * 2013-03-12 2017-06-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起動動作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起動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08892B2 (ja) * 2013-03-18 2017-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源制御方法
JP6521558B2 (ja) * 2013-04-04 2019-05-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5005905A (ja) * 2013-06-21 2015-0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39069B2 (ja) * 2013-06-21 2020-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044471B2 (ja) * 2013-06-28 2016-12-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90193B1 (ja) 2013-06-28 2014-09-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001941A1 (en) * 2013-06-28 2015-01-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Management
JP6191298B2 (ja) * 2013-07-18 2017-09-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CN103558746A (zh) * 2013-09-25 2014-02-05 艾塔斯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6214303B2 (ja) * 2013-09-26 2017-10-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5089673A (ja) * 2013-11-07 2015-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82772B1 (ja) * 2014-01-15 2015-03-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61713A (ja) * 2014-02-26 2015-09-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64789A (ja) * 2014-03-03 2015-09-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406889B2 (ja) * 2014-03-17 2018-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336328B2 (ja) * 2014-05-02 2018-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98628B1 (ja) * 2014-06-10 2014-10-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98629B1 (ja) * 2014-06-10 2014-10-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58388B2 (ja) 2014-07-30 2019-0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4216503B (zh) * 2014-09-09 2017-09-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6135647B2 (ja) * 2014-11-14 2017-05-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電源制御方法および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22524B2 (ja) * 2014-11-21 2016-11-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320290B2 (ja) * 2014-12-22 2018-05-09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集積回路
JP2016176710A (ja) * 2015-03-18 2016-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50748B2 (ja) * 2015-05-26 2018-07-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21205A (ja) * 2015-07-10 2017-0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618341B2 (ja) 2015-12-03 2019-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43542B2 (ja) * 2016-07-29 2021-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超音波センサを用いて人を検知する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58313B2 (ja) * 2016-11-17 2018-07-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84669A (ja) * 2016-11-24 2018-05-3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94593B2 (ja) * 2016-12-26 2019-04-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8146660A (ja) * 2017-03-02 2018-09-2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03821B2 (ja) * 2017-03-07 2018-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801532B2 (ja) * 2017-03-15 2020-1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6855856B2 (ja) * 2017-03-16 2021-04-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6576397B2 (ja) * 2017-07-18 2019-09-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7122850B2 (ja) 2018-04-12 2022-08-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900933B2 (ja) * 2018-04-23 2021-07-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712589B (zh) * 2018-05-03 2020-05-19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互联网共享的自助复印打印系统的智能降耗方法
JP6703049B2 (ja) * 2018-07-25 2020-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9069604A (ja) * 2018-11-28 2019-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MX2021013032A (es) 2019-04-25 2022-02-10 Ergotron Inc Estaciones de trabajo de altura ajustable con cero energia inactiva.
JP2019179244A (ja) * 2019-05-20 2019-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及びその電力制御方法
JP2023030250A (ja) * 2021-08-23 2023-03-0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人検出機能付きの装置
JP2023142622A (ja) * 2022-03-25 2023-10-0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811978B1 (en) * 2022-06-23 2023-11-0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2077A (en) * 1992-09-14 1998-10-13 Ricoh Company, Ltd. Determination unit for determining, through detecting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external object, whether or not external object will use functional apparatus or who is external object, so a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service
WO2010095075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using a device to enter an active mode
CN101860639A (zh) * 2009-04-13 2010-10-13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2258A (ja) * 1993-02-17 1994-09-02 Sekisui Chem Co Ltd 人体検知装置
JPH10105291A (ja) 1996-09-26 1998-04-24 Minolta Co Ltd 節電方法
JP2001042849A (ja) * 1999-07-27 2001-02-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表示器
US6665805B1 (en) * 1999-12-27 2003-12-1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user presence to prolong a portable computer battery operation time
JP2006010506A (ja) * 2004-06-25 2006-01-12 Sharp Corp 光学式測距センサおよび自走式掃除機
JP4544345B2 (ja) * 2008-06-18 2010-09-1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159533B2 (ja) * 2008-09-16 2013-03-06 Ne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5300451B2 (ja) * 2008-12-17 2013-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560872B2 (en) * 2009-03-31 2013-10-15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Body heat sens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2077A (en) * 1992-09-14 1998-10-13 Ricoh Company, Ltd. Determination unit for determining, through detecting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external object, whether or not external object will use functional apparatus or who is external object, so a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service
WO2010095075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using a device to enter an active mode
CN101860639A (zh) * 2009-04-13 2010-10-13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880A (zh) 2012-10-03
US20120204046A1 (en) 2012-08-09
CN107168022A (zh) 2017-09-15
US9128707B2 (en) 2015-09-08
JP2012168211A (ja) 2012-09-06
JP5163761B2 (ja)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8022B (zh)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JP5146568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015343B2 (en) Power-supply control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ower-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8578185B2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JP5652152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924759B2 (en) Power-supply control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ower-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JP5195877B2 (ja) 電力供給監視装置、画像処理装置
JP5884434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30258424A1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ower supply control program
JP5045830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957844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942335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348296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4002216A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管理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97515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81104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supply of electric power
JP5348295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97915B2 (ja) 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79085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11035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
JP560547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91730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95383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
JP2016164687A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5233295A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