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0639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0639A
CN101860639A CN201010143043A CN201010143043A CN101860639A CN 101860639 A CN101860639 A CN 101860639A CN 201010143043 A CN201010143043 A CN 201010143043A CN 201010143043 A CN201010143043 A CN 201010143043A CN 101860639 A CN101860639 A CN 101860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attern
processing system
forming part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3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世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60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0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03G15/502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relat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menu, e.g. pop-up menus, help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Indicating an illegal or impossible operation or selection to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6Control thereof using a low-power mode, e.g. standb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99Detection of supply level or supply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25Fault detection
    • H04N1/32635Fault detection of reproducing apparatus or receiver, e.g. out of pap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46Counter-measures
    • H04N1/32651Indicating or reporting
    • H04N1/32657Indicating or reporting loc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显示部,显示规定信息;模式变更部,在以第一耗电量待机的第一模式和以比所述第一耗电量小的第二耗电量待机的第二模式之间转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判断部,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一模式后,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启动部,当所述判断部判断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时,启动所述显示部;以及通知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信息。由此,不会消耗不必要的电力,可以有效防止浪费电力。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具有节约耗电量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从节约耗电量的观点来看,一般而言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通常模式和睡眠模式。通常模式是在输入了图像形成请求时可立刻进行图像形成的模式,是耗电量较大的模式。睡眠模式是在输入了图像形成请求时不能立刻进行图像形成,而在开始图像形成之前要花费准备时间的模式,是与通常模式相比耗电量小的模式。
图像形成装置在通常模式下待机时,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执行任何工作,就从通常模式转换为睡眠模式,以便抑制耗电量。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在睡眠模式下待机时,如果输入了图像形成请求,就从睡眠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在完成图像形成准备后进行图像形成。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277851号)公开具有通常模式和睡眠模式从而能够节约耗电量的图像形成装置。专利文献1的图像形成装置当输入了图像形成请求,并从睡眠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时,只启动针对输入的图像形成请求的功能。具体而言,该图像形成装置如果收到传真数据,只启动输出传真数据所需的功能,而不启动扫描功能等。由此能够节约耗电量。
然而,专利文献1的图像形成装置当收到传真数据,并从睡眠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时,即使正处于不能立刻进行图像形成的状况(例如纸已用尽等状况),也要启动输出传真数据所需的功能。
在复印功能、打印功能等其它功能中也存在同样问题。即,当输入了图像形成请求使得图像形成装置从睡眠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时,即使该图像形成装置正处于不能立刻进行图像形成的状态,也要启动针对图像形成请求进行输出所需的功能。这样,即使在不能立刻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也要启动针对输入的图像形成请求进行输出所需的功能,消耗不必要的电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浪费电力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规定耗电量待机的第一模式和以比所述规定耗电量小的耗电量待机的第二模式,其中包括:图像形成部,消耗第一电力来进行图像形成;操作部,消耗比所述第一电力小的第二电力来显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信息,并且接收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入的图像形成请求;转换部,在规定时间内所述图像形成请求没有被输入的情况下,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从所述第一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二模式;恢复部,当所述图像形成请求被输入时,使图像形成装置从所述第二模式恢复到所述第一模式;判断部,在所述恢复部工作后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启动部,当所述判断部判断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时,启动所述操作部;以及通知部,利用由所述启动部启动的所述操作部,通知不能进行图像形成。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显示部,显示规定信息;模式变更部,在以第一耗电量待机的第一模式和以比所述第一耗电量小的第二耗电量待机的第二模式之间转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判断部,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一模式后,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启动部,当所述判断部判断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时,启动所述显示部;以及通知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信息。
采用所述结构,不会消耗不必要的电力,可以有效防止浪费电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数码复合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表示图像形成部及供纸部的一个例子。
图3表示操作部的一个例子。
图4是表示从通常模式转换为睡眠模式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4中转换为睡眠模式后,从睡眠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表示在操作部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栏上显示用尽纸的信息时的一个例子。
图7表示在操作部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栏上显示促使给供纸盒中补充纸的信息时的一个例子。
图8是控制部的功能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亦即数码复合机10的结构的方框图。数码复合机10包括:控制部11,控制数码复合机10的整体工作;DRAM12,用于写入和读出图像数据等;操作部13,是数码复合机10与用户之间的界面;送稿装置14,自动地向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输送原稿;图像读取部15,在规定的读取位置上通过扫描器读取从送稿装置14输送过来的原稿的图像;图像形成部16,按照由图像读取部15读取的原稿等,在纸上形成其图像;硬盘17,存储图像数据等;传真通信部18,与公用线路20连接;网络IF(接口)部19,用于与网络21连接;以及供纸部23,向图像形成部16提供用于形成图像的纸。
控制部11压缩解码图像读取部15提供的原稿数据并写入DRAM12中,此外,控制部11读出写入DRAM12中的数据,并使该数据展开解密后通过图像形成部16输出。除了该基本功能之外,控制部11还具有用于执行数码复合机10的工作模式转换处理相关的控制处理的功能部(按照图8后面叙述)。
数码复合机10利用由图像读取部15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通过DRAM12来在图像形成部16中形成图像,从而起到复印机功能。此外,数码复合机10通过网络IF部19利用从连接在网络21上的个人电脑22输送过来的图像数据,并通过DRAM12来在图像形成部16中形成图像,从而起到打印机功能。
此外,数码复合机10通过传真通信部18利用从公用线路20输送过来的图像数据,并通过DRAM12来在图像形成部16中形成图像,从而起到传真机功能;或者,数码复合机10通过传真通信部18来向公用线路20发送由图像读取部15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从而起到传真机功能。也就是说,数码复合机10在图像形成处理上具有复印功能、打印功能以及传真功能等多个功能。而且,数码复合机10还具有可针对各功能更加详细设定的功能。
此外,在图1中,粗箭头(空白箭头)表示图像数据的移动,细箭头表示控制信号或控制数据的移动。
图2是表示供纸部23及图像形成部16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2中,实线箭头表示纸31的移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转印带34的旋转方向。
首先对供纸部23进行说明。供纸部23向图像形成部16提供用于形成图像的纸31。供纸部23包括用于贮存纸31的供纸盒24。供纸盒24可对数码复合机10的主体进行装拆,例如在补充纸时,用户从所述主体中拉出该供纸盒24。供纸部23还包括:供纸盒检测传感器25a(第二传感器),检测是否拉出供纸盒24来打开纸贮存部分;以及纸检测传感器25b(第一传感器),检测供纸盒24中是否贮存有纸31。
下面对图像形成部16进行说明。图像形成部16消耗第一电力来进行图像形成。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部16具有四个感光鼓,在四个感光鼓上分别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这些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并将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重叠转印到转印带34上从而形成彩色图像,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采用串列(tandem)方式。
图像形成部16包括:针对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6a至26d,各自具有感光鼓,并且分别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这些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带34,由针对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6a至26d分别形成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转印到该转印带34上;转印辊32,将在转印带34上转印的全彩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31上;定影装置33,使由转印辊32形成在纸31上的全彩色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该纸31上;以及引擎27,产生用于驱动图像形成部16中各部的驱动力。
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6a至26d分别包括:感光鼓,在该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影及调色剂图像;带电辊,使所述感光鼓的圆周面均一带电;曝光装置,向感光鼓的圆周面照射激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影;显影装置,向所述感光鼓提供调色剂,从而使静电潜影显影成调色剂图像;第一转印辊,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34上;以及清扫刮板,清扫转印了调色剂图像后的感光鼓圆周面。
定影装置33具有用于在纸31上定影图像的定影辊33a。定影辊33a的内部设有加热器(图中未表示)。定影装置33通过加热加热器来将定影辊33a的温度设定为定影调色剂等的适合温度,并使附着有各颜色调色剂的纸31穿过该定影辊33a上。由此,在纸31上定影由转印辊32转印到纸31上的全彩色调色剂图像。结果,在纸31上形成全彩色图像。
引擎27包括电动机及齿轮等,用于控制图像形成部16的驱动。例如,引擎27使定影辊33a或形成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时让感光鼓带电的带电辊等进行转动驱动,从而执行准备(aging)工作。当然,引擎27在形成图像时驱动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6a至26d分别具有的感光鼓、显影装置具有的显影辊以及转印带34等。
图3表示操作部13的一个例子。操作部13消耗比图像形成部16消耗的第一电力小的第二电力来显示数码复合机10具有的信息,并且接收对图像形成部16输入的图像形成请求。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13包括触摸屏方式的显示画面36(显示部)以及多个按键。
显示画面36具有触摸键37a至37d,该触摸键37a至37d用于接收从数码复合机10具有的图像形成条件中挑选的所望条件。触摸键37a至37d通过被按压,执行设定在各触摸键37a至37d的处理。此外,显示画面36具有显示数码复合机10的状态的显示栏38。如图3所示,显示栏38例如显示“可以复印”等信息来通知能进行图像形成。
多个按键包括用于输入图像形成请求的开始按键39以及用于从数码复合机10具有的复印功能、打印功能、传真功能及扫描功能中选择所望功能的功能选择键40a至40d。多个按键通过被按压,执行设定在各按键上的处理。
数码复合机10具有以规定耗电量(第一耗电量)待机的通常模式(第一模式)以及以比规定耗电量小的耗电量(第二耗电量)待机的睡眠模式(第二模式)。
通常模式是在通过操作部13输入了图像形成请求时,可以让数码复合机10立刻进行图像形成的模式。即,通常模式是图像形成部16处于可启动状态的模式。在通常模式下,例如将定影辊33a的温度保持在定影调色剂等的适合温度,因此数码复合机10在待机中的耗电量较大。
所述睡眠模式是,即使通过操作部13输入了图像形成请求,也不能让数码复合机10立刻进行图像形成的模式,在该睡眠模式下要花费准备时间来加热加热器,使定影辊33a的温度设定为定影调色剂等的适合温度。即,睡眠模式是图像形成部16处于不启动状态的模式。在睡眠模式下,由于可保持定影辊33a的温度较低,数码复合机10在待机中的耗电量比通常模式下的耗电量小。
下面,按照图8说明控制部11的功能结构。控制部11由CPU、存储控制程序的ROM、用作CPU的工作区的RAM等构成,该控制部11通过CPU执行控制程序,从而在功能上具有模式变更部111、判断部112、启动部113、通知部114及存储部115。
模式变更部111执行在所述通常模式和所述睡眠模式之间转换数码复合机10的工作模式的控制。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输入图像形成请求,模式变更部111执行使数码复合机10从通常模式转换为睡眠模式的控制工作(转换部功能),而如果输入了图像形成请求,模式变更部111执行使数码复合机10从睡眠模式转换为通常模式的控制工作(恢复部功能)。
具体而言,在数码复合机10以通常模式待机的情况下,如果用户在规定时间内没有通过操作部13来输入图像形成请求等,并且数码复合机10没有进行任何工作,则模式变更部111使工作模式从通常模式转换为睡眠模式。由此可以抑制数码复合机10的耗电量。
另一方面,在数码复合机10以睡眠模式待机的情况下,如果通过操作部13输入了图像形成请求,则模式变更部111将工作模式从睡眠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此时,如果数码复合机10处于能进行图像形成的状态,启动图像形成部16。在此情况下,数码复合机10成为消耗较大电力的状态。接着,加热定影装置33的加热器,如果定影辊33a的温度达到定影调色剂等的适合温度,则图像形成部16进行图像形成。
判断部112判断图像形成部16是否处于在模式变更部111执行使工作模式从睡眠模式转换为通常模式的控制后能进行图像形成的状态。为进行该判断,判断部112参照图像形成中使用的消耗品的消耗状况。其中消耗品例如是图像形成中使用的纸、调色剂等。为确认所述消耗状况,判断部112参照纸检测传感器25b的检测信息,即参照表示供纸盒24中是否贮存有纸的检测信息(用尽纸的信息),以及所述显影装置中设置的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图中未表示)的检测信息(用尽调色剂的信息)。
判断部112当获得所述用尽纸的信息或者用尽调色剂的信息等检测信息时,判断为图像形成部16不能进行图像形成。并且,在模式变更部111使工作模式从通常模式转换为睡眠模式的情况下,存储部115存储由于用尽纸或用尽调色剂等原因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判断结果。
启动部113控制数码复合机10中各部的启动工作。具体而言,启动部113分别启动并停止操作部13、图像读取部15、图像形成部16等。其中,“启动”意味着使各部的主要电路、电动机及加热器等电气构件进行通电。此外,启动部113还可以从图像形成部16中选择性地只使引擎27不启动,而启动其它部分,或者也可以选择性地只使定影装置33不启动,而启动其它部分。
本实施方式中,当执行了使工作模式从睡眠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的控制后,如果判断部112判断出“正处于不能在图像形成部16中进行图像形成的状态”,则启动部113执行不启动图像读取部15和图像形成部16等而启动操作部13的控制。
通知部114执行在操作部13的显示画面36(显示部)上显示数码复合机10具有的各种信息的控制。本实施方式中,当恢复到通常模式时,如果启动部113只启动操作部13,则通知部114执行使启动的该操作部13的显示画面36通知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信息的控制。
存储部115存储由判断部112获得的能否进行图像形成的判断结果。如图8所示,存储部115可以采用控制部11中的存储区域,也可以采用DRAM12或硬盘17中的存储区域。
下面,按照流程图说明控制部11执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图4是表示数码复合机10从通常模式转换为睡眠模式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控制部11使数码复合机10以通常模式待机(图4中为步骤S11)。在数码复合机10的最后工作结束后,模式变更部111利用图中未表示的计时器开始计时。此时,即使经过规定时间,可能一直没有通过操作部13来输入图像形成请求,即数码复合机10一直没有进行任何工作(步骤S12)。
在这种情况下,模式变更部111执行使数码复合机10的工作模式从通常模式转换为睡眠模式的控制(步骤S13)。此时,判断部112判断数码复合机10是否处于从睡眠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后可以由图像形成部16进行图像形成的状态。
具体而言,判断部112通过纸检测传感器25b判断供纸盒24中是否贮存有纸。如果供纸盒24中没有贮存纸,判断部112判断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步骤S14为“是”)。在此情况下,判断部112让存储部115存储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判断结果,即存储部115存储用尽纸的信息(步骤S15)。此后,模式变更部111使数码复合机10以睡眠模式待机,直到操作部13接收图像形成请求的输入为止(步骤S16)。
图5是表示图4中转换为睡眠模式后,从睡眠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如果用户通过以睡眠模式待机的数码复合机10的操作部13输入图像形成请求(步骤S21),以该输入为契机开始处理。所述的“输入图像形成请求”例如是指,为了利用复印功能而按压操作部13的开始按键39。
这样,模式变更部111执行使数码复合机10的工作模式从睡眠模式转换为通常模式的控制(步骤S22)。此时,判断部112参照在步骤S15中让存储部115存储的信息。由于在存储部115中存储的所述信息是用尽纸的信息,因此判断部112判断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步骤S23为“是”)。此时,启动部113只启动操作部13(步骤S24)。具体而言,不启动图像形成部16的定影装置33、引擎27、图像读取部15等,而只启动操作部13的显示画面36。即成为只使触摸屏方式的显示画面36点亮的状态。
此后,通知部114向操作部13的显示画面36的显示栏38通知存储的信息(步骤S25)。即显示用尽纸的信息。图6表示在操作部13的显示画面36的显示栏38上显示用尽纸的信息时的一个例子。
在通知用尽纸的信息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就由启动部113启动图像形成部16。具体而言,如果供纸盒检测传感器25a检测到供纸盒24被拉出并打开(步骤S26为“是”),启动部113启动图像形成部16(步骤S27)。即,启动部113使定影装置33的加热器通电来开始加热,控制定影辊33a的温度达到定影调色剂等的适合温度。
之所以进行上述控制,是因为供纸盒24被拉出意味着用户其后会给供纸盒24中补充纸,使数码复合机10成为可进行图像形成的状态。于是,预先加热定影辊33a,以便在供纸盒24安装到数码复合机10的主体中时,就可开始图像形成。并且,如果纸检测传感器25b检测到供纸盒24中贮存有纸(步骤S28为“是”),控制部11让图像形成部16进行图像形成工作(步骤S29)。
这样,在从耗电量小的睡眠模式恢复到耗电量大的通常模式后判断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控制部11启动消耗较小电力(第二电力)的操作部13。并且,向操作部13的显示画面36通知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信息。由此,在恢复模式后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不启动消耗较大电力(第一电力)的图像形成部16。其结果不会消耗不必要的电力,可以有效防止浪费电力。此外,利用操作部13可以通知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信息,促使用户解决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状态。
此外,在步骤S27中,用户利用启动图像形成部16的时间补充纸,从而能够缩短开始图像形成所需的时间。
此外,如果在步骤S14中由判断部112判断出能进行图像形成(步骤S14为“否”),判断部112让存储部115存储能进行图像形成的判断结果(步骤S17)。即让存储部115存储供纸盒24中贮存有纸的信息。此时,在步骤S23中,由于存储部115中存储的信息是贮存有纸的信息,因此判断部112判断出能进行图像形成(步骤S23为“否”)。据此,启动部113启动操作部13及图像形成部16(步骤S30)。之后,图像形成部16进行图像形成(步骤S31)。
此外,在步骤S26中,如果供纸盒检测传感器25a没有检测到供纸盒24被打开(步骤S26为“否”),启动部113不启动图像形成部16。
此外,如果步骤S26中由供纸盒检测传感器25a检测到供纸盒24被打开(步骤S26为“是”),但纸检测传感器25b没有检测到供纸盒24中贮存有纸(步骤S28为“否”),则控制部11控制为不进行图像形成。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及控制,但也可代之以采用以下结构及控制。
在步骤S26至步骤S29中,当供纸盒检测传感器25a检测到供纸盒24被打开,但纸检测传感器25b没有检测到供纸盒24中贮存有纸时,除了控制为不进行图像形成之外,还可控制为再次转换到睡眠模式。也就是说,如果判断出还没有排除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原因,可以控制为再次转换到睡眠模式。
此外,供纸部23也可以贮存多种尺寸的纸。在此情况下,在步骤S15中例如存储用尽A4尺寸的纸的信息以及贮存有A3尺寸的纸的信息。并且,如果在步骤S21中通过操作部13输入了在A4尺寸的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请求,则在步骤S25中由通知部114在显示画面36上显示“用尽A4尺寸的纸,贮存有A3尺寸的纸”的信息。
此时,也可以在显示画面36上进一步显示询问是否在A3尺寸的纸上进行图像形成的信息。也就是说,让用户选择是否在代替纸上进行输出。并且,如果用户选择了在代替纸上进行输出,则启动部113启动图像形成部16,以在代替纸上进行图像形成。而如果用户选择了不在代替纸上进行输出,则等到供纸盒24中贮存A4尺寸的纸。接着,如果纸检测传感器25b检测到贮存有纸,图像形成部16在A4尺寸的纸上进行图像形成。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说明了在步骤S25中使显示画面36上显示用尽纸的信息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控制为针对用尽纸的信息显示用于解决用尽纸状态的信息。即,也可以使通知部114显示用于排除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原因的信息。例如,如图7所示,在操作部13的显示画面36的显示栏38上显示促使用户给供纸盒24中补充纸的信息。并且,在采用贮存多种尺寸纸的结构的情况下,还可以显示要补充哪一种尺寸的纸的信息。在图7中显示了要补充A4尺寸的纸的信息。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说明了这样一种例子,即:由判断部112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要判断在供纸盒24中是否贮存有纸,并且在步骤S15中存储用尽纸的信息。但并不限定于此,判断部112也可以根据数码复合机10在图像形成中使用的消耗品的消耗状况来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例如,也可以由判断部112判断是否贮存有图像形成部16在图像形成中使用的调色剂,并让存储部115存储用尽调色剂的信息,或者,还可以判断是否贮存有纸及调色剂,并让存储部115存储用尽纸的信息及用尽调色剂的信息。此外,也可以对其它消耗品进行判断,并存储其判断结果。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说明了这样一种例子,即:操作部13包括多个按键及显示画面36,该显示画面36用于显示数码复合机10具有的信息,起到显示部功能。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只将显示画面36设置在操作部13以外的部位。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说明了在步骤S25中使显示画面36上显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信息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操作部13具有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部,并由通知部114让该声音输出部输出声音来通知信息。此外,操作部13也可以具有LED,通过点亮LED来进行通知。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其它方法进行通知。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说明了这样一种例子,即:在模式变更部111进行使通常模式转换为睡眠模式的控制的情况下,由判断部112判断恢复到通常模式后是否可以进行图像形成,并在步骤S15中让存储部115存储判断结果。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步骤S16中,在以睡眠模式待机的期间由判断部112每隔规定时间判断是否可以进行图像形成,并更新所存储的判断结果。具体而言,由判断部112每隔规定时间判断是否在供纸盒24中贮存有纸,更新存储部115中存储的信息。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说明了判断部112参照在步骤S13至步骤S15中由存储部115存储的信息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使睡眠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并启动图像形成部16之前,由判断部112判断是否可以进行图像形成。并且,如果判断部112判断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由启动部113启动操作部13。即,也可以不利用存储部115,在从睡眠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的情况下进行判断。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说明了在步骤S24中启动操作部13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启动耗电量较小的其它部分。例如,启动部113也可以启动图像形成部16中定影装置33以外的部分,或者,也可以启动图像形成部16中引擎27以外的部分。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说明了在步骤S26至步骤S29中如果利用供纸盒检测传感器25a来检测到供纸盒24被打开,就启动图像形成部16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即:不用检测供纸盒24被打开,而只要在通知用尽纸的信息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就判断为已给供纸盒24中补充纸,使启动部113启动图像形成部16。这样,用户例如在离开数码复合机10的地方准备纸的情况下,不用操作供纸盒24,就可以启动图像形成部16。并且,在完成纸的准备后,立刻可以进行图像形成。而且此时不用设置供纸盒检测传感器25a。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说明了图像形成部16采用具有四个感光鼓的串列方式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具有一个感光鼓的方式。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附图表示的实施方式。在与本发明相同的范围内,或者等同的范围内,也可以对附图表示的实施方式加以各种修改或变更。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规定耗电量待机的第一模式和以比所述规定耗电量小的耗电量待机的第二模式,其中包括:图像形成部,消耗第一电力来进行图像形成;操作部,消耗比所述第一电力小的第二电力来显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信息,并且接收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入的图像形成请求;转换部,在规定时间内所述图像形成请求没有被输入的情况下,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从所述第一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二模式;恢复部,当所述图像形成请求被输入时,使图像形成装置从所述第二模式恢复到所述第一模式;判断部,在所述恢复部工作后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启动部,当所述判断部判断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时,启动所述操作部;以及通知部,利用由所述启动部启动的所述操作部,通知不能进行图像形成。
所述结构中,如果判断出从第二模式恢复到第一模式后不能进行图像形成,则在恢复后启动耗电量小的操作部。并且,利用操作部通知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由此,在从第二模式恢复到第一模式后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不启动耗电量大的图像形成部。其结果不会消耗不必要的电力,可以有效防止浪费电力。此外,利用操作部可以通知不能进行图像形成,促使用户解决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状态。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操作部具有显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信息的显示部;所述通知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信息。该结构中,可以利用操作部的显示部来适当进行通知。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存储数据的存储部,其中,所述判断部还在所述转换部工作的情况下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该结构中,可以根据从所述第一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二模式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来进行适当控制。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处于可启动的状态,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处于不启动的状态;在所述恢复部工作后所述图像形成部启动之前,所述判断部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该结构中,在启动图像形成装置中耗电量大的图像形成部之前由判断部进行规定的判断,因此能够提高抑制耗电量的效果。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存储数据的存储部,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处于可启动的状态,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处于不启动的状态;所述判断部进行在所述转换部工作的情况下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一判断、以及在所述恢复部工作后所述图像形成部启动之前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二判断;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第一判断的结果。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判断部根据图像形成中使用的消耗品的消耗状况,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该结构中,根据消耗品的实际消耗状况进行判断,因此能够确实地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供纸盒,贮存向所述图像形成部提供的纸;以及第一传感器,检测所述供纸盒中是否贮存有纸;其中,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出所述供纸盒中没有贮存纸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判断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该结构中,可以根据供纸盒中是否贮存有纸来确实地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供纸盒能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中拉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检测所述供纸盒是否从所述主体中被拉出;其中,所述启动部能启动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出所述供纸盒中没有贮存纸之后,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出所述供纸盒从所述主体中被拉出时,所述启动部启动所述图像形成部。该结构中,在供纸盒被拉出后,预测纸会被补充而启动图像形成部,因此可以在补充纸后立刻进行图像形成工作。
所述结构中可以为:所述图像形成部用于将调色剂附着到纸上来形成图像,并且包括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定影纸上附着的调色剂;所述启动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模式下启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功能,还具有从所述图像形成部中选择性地不启动所述定影装置的功能。
或者可以为:所述图像形成部具有产生驱动力的引擎;所述启动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模式下启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功能,还具有从所述图像形成部中选择性地不启动所述引擎的功能。
所述结构中,可以独立控制图像形成部中耗电量大的定影装置或引擎的启动,因此既能抑制耗电量又能简化启动控制。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启动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模式下启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功能,在所述通知部工作后经过规定时间时,该启动部启动所述图像形成部。该结构中,可以及时启动图像形成部。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显示部,显示规定信息;模式变更部,在以第一耗电量待机的第一模式和以比所述第一耗电量小的第二耗电量待机的第二模式之间转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判断部,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一模式后,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启动部,当所述判断部判断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时,启动所述显示部;以及通知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信息。
所述结构中,在从第二模式恢复到第一模式后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不启动耗电量大的图像形成部。其结果不会消耗不必要的电力,可以有效防止浪费电力。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存储数据的存储部,其中,所述判断部还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从所述第一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该结构中,根据从所述第一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二模式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可以进行适当控制。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处于可启动的状态,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处于不启动的状态;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一模式后,所述图像形成部启动之前,所述判断部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该结构中,在启动图像形成装置中耗电量大的图像形成部之前由判断部进行规定的判断,因此能够提高抑制耗电量的效果。

Claims (1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规定耗电量待机的第一模式和以比所述规定耗电量小的耗电量待机的第二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部,消耗第一电力来进行图像形成;
操作部,消耗比所述第一电力小的第二电力来显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信息,并且接收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入的图像形成请求;
转换部,在规定时间内所述图像形成请求没有被输入的情况下,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从所述第一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二模式;
恢复部,当所述图像形成请求被输入时,使图像形成装置从所述第二模式恢复到所述第一模式;
判断部,在所述恢复部工作后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
启动部,当所述判断部判断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时,启动所述操作部;以及
通知部,利用由所述启动部启动的所述操作部,通知不能进行图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具有显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信息的显示部,
所述通知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数据的存储部,其中,
所述判断部还在所述转换部工作的情况下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
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处于可启动的状态,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处于不启动的状态,
在所述恢复部工作后所述图像形成部启动之前,所述判断部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数据的存储部,其中,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处于可启动的状态,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处于不启动的状态,
所述判断部进行在所述转换部工作的情况下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一判断、以及在所述恢复部工作后所述图像形成部启动之前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二判断,
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第一判断的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部根据图像形成中使用的消耗品的消耗状况,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纸盒,贮存向所述图像形成部提供的纸;以及
第一传感器,检测所述供纸盒中是否贮存有纸;其中,
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出所述供纸盒中没有贮存纸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判断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盒能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中拉出,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检测所述供纸盒是否从所述主体中被拉出;其中,
所述启动部能启动所述图像形成部,
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出所述供纸盒中没有贮存纸之后,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出所述供纸盒从所述主体中被拉出时,所述启动部启动所述图像形成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部用于将调色剂附着到纸上来形成图像,并且包括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定影纸上附着的调色剂,
所述启动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模式下启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功能,还具有从所述图像形成部中选择性地不启动所述定影装置的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部具有产生驱动力的引擎,
所述启动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模式下启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功能,还具有从所述图像形成部中选择性地不启动所述引擎的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模式下启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功能,在所述通知部工作后经过规定时间时,该启动部启动所述图像形成部。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
显示部,显示规定信息;
模式变更部,在以第一耗电量待机的第一模式和以比所述第一耗电量小的第二耗电量待机的第二模式之间转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
判断部,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一模式后,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
启动部,当所述判断部判断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时,启动所述显示部;以及
通知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不能进行图像形成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数据的存储部,其中,
所述判断部还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从所述第一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
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处于可启动的状态,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处于不启动的状态,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转换为所述第一模式后,所述图像形成部启动之前,所述判断部判断能否进行图像形成。
CN201010143043A 2009-04-13 2010-04-07 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18606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7367A JP5555444B2 (ja) 2009-04-13 2009-04-13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97367 2009-04-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0639A true CN101860639A (zh) 2010-10-13

Family

ID=4293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3043A Pending CN101860639A (zh) 2009-04-13 2010-04-0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51801B2 (zh)
JP (1) JP5555444B2 (zh)
CN (1) CN10186063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3019A (zh) * 2012-05-11 2012-09-19 雷博尔自动化系统(惠州)有限公司 用于糊盒机的图档输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037128A (zh) * 2011-10-04 2013-04-10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917924A (zh) * 2011-11-08 2014-07-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05045459A (zh) * 2014-04-21 2015-11-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168022A (zh) * 2011-02-09 2017-09-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55225B1 (ko) * 2010-11-23 2017-07-07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전원제어방법
JP5796374B2 (ja) * 2011-07-04 2015-10-2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40363B2 (ja) * 2011-10-19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30336697A1 (en) * 2012-06-18 2013-12-19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on alternative print media when preferred media is unavailable
JP6061531B2 (ja) * 2012-07-26 2017-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02812B2 (ja) * 2012-12-06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83597B2 (ja) * 2018-07-12 2022-12-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プレビュー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プレビュー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8725A (zh) * 2001-07-24 2003-02-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480820A (zh) * 2002-07-03 2004-03-1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功率控制方法
CN1833972A (zh) * 2005-03-16 2006-09-20 株式会社理光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P1755106A1 (en) * 2005-08-19 2007-0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206437A (zh) * 2006-12-19 2008-06-2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该装置的预热处理方法
US20080226363A1 (en) * 2007-03-14 2008-09-18 Yoshinobu Tateishi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330557A (zh) * 2007-06-21 2008-12-2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6941A (ja) * 1983-07-22 1985-02-09 Minolta Camera Co Ltd マイクロフイルムの検索・複写システム
JP4231116B2 (ja) 1998-03-30 2009-02-2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01078A (ja) * 1998-04-27 1999-11-02 Ricoh Co Ltd 複合装置
US6895196B2 (en) * 2002-10-08 2005-05-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mod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4545452B2 (ja) * 2004-02-19 2010-09-1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45925A (ja) * 2004-11-22 2006-06-08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997985B2 (ja) * 2007-01-17 2012-08-15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0130163A (ja) * 2008-11-26 2010-06-1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8725A (zh) * 2001-07-24 2003-02-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480820A (zh) * 2002-07-03 2004-03-1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功率控制方法
CN1833972A (zh) * 2005-03-16 2006-09-20 株式会社理光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P1755106A1 (en) * 2005-08-19 2007-0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206437A (zh) * 2006-12-19 2008-06-2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该装置的预热处理方法
US20080226363A1 (en) * 2007-03-14 2008-09-18 Yoshinobu Tateishi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330557A (zh) * 2007-06-21 2008-12-2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8022A (zh) * 2011-02-09 2017-09-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CN107168022B (zh) * 2011-02-09 2020-05-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CN103037128A (zh) * 2011-10-04 2013-04-10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9179015B2 (en) 2011-10-04 2015-11-0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037128B (zh) * 2011-10-04 2016-01-1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917924A (zh) * 2011-11-08 2014-07-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US9621754B2 (en) 2011-11-08 2017-04-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medium for affecting startup
CN103917924B (zh) * 2011-11-08 2020-04-1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73019A (zh) * 2012-05-11 2012-09-19 雷博尔自动化系统(惠州)有限公司 用于糊盒机的图档输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045459A (zh) * 2014-04-21 2015-11-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5045459B (zh) * 2014-04-21 2019-09-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49953A (ja) 2010-11-04
US20100260506A1 (en) 2010-10-14
JP5555444B2 (ja) 2014-07-23
US8351801B2 (en) 2013-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063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0118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08246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43764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giving alarm of consumable supply near-end state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30192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1035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567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4308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4228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30286423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JP2008011266A (ja) 複合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複合画像形成装置
JP54024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067382A (ja) 複合機、言語表示装置、言語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825395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duced start-up time
JP42085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527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1113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46664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74113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12155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127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217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46494A (ja) 印刷速度上昇要否判別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速度上昇要否判別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6081010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40803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KYOCERA CORP TO: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LIMITED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