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7510A - 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87510A
CN106987510A CN201710404352.7A CN201710404352A CN106987510A CN 106987510 A CN106987510 A CN 106987510A CN 201710404352 A CN201710404352 A CN 201710404352A CN 106987510 A CN106987510 A CN 106987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e
hawthorn
resin
deacidification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043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杰
段蕊
张超
顾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ouran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Lianyungang Kaiwei Liquor Industry Co Ltd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ouran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Lianyungang Kaiwei Liquor Industry Co Ltd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ouran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Lianyungang Kaiwei Liquor Industry Co Ltd,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ouran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043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875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87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75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3/00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G3/04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mixing, e.g. for preparation of liqueu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3/00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G3/08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methods for altering the composition of fermented solutions or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12G3/02 - C12G3/07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利用降酸后的发酵型原酒和浸提型原酒按一定比例调配,经过后期调配获得品质较好的山楂成品酒;所述的降酸方法采用树脂法降酸法,选用树脂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其中,所述降酸要求为:发酵型山楂原酒、浸提型原酒总酸含量降低至4~10g/L。本发明根据两种山楂酒不同的风味,利用浸提酒香气足、酸度低、山楂营养成分多等特点,在成品酒的调配上可以较大的保留浸提酒的原始风味和营养成分,两者按比例1:9~9:1调配后,使山楂酒在后期不需要像以往一样添加大量水来稀释降酸,从而造成山楂酒品质下降的特点,再添加少量甜味物质来调整糖酸比和口感,获得健康低糖山楂成品酒,并使成品酒的品质相对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工艺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楂酒分为发酵型和浸提型两种,发酵型山楂酒更具果酒风味,口味较好,但酒体酸度大,颜色较浅;浸提型山楂酒山楂香气较浓,较多的保留了山楂果的活性成分,营养价值较高,但是入口涩味重。
市面上的山楂酒也有这两种酒调配而成的成品酒,但由于发酵型山楂酒酸度过大,两者按比例调配后酸度依旧很大,需要后期加入大量的水来稀释降酸后再加大量的糖,不仅降低了酒的品质而且糖含量较多,对特殊人群健康有影响。
随着山楂果酒在市场上的流通,山楂酒的品质及其营养价值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最初对于山楂酒产品的研发,大多都是单一型原酒通过稀释、加糖来调节成品酒的口感,但此工艺制作出来的酒品质较差,含糖量过高。
现在多采用发酵型山楂原酒与浸提型山楂原酒勾兑的方法。现存的发酵型酒和浸提型酒勾兑的方法一般是将两种酒直接按比例勾兑,后期再进行稀释、调糖等一系列步骤,以获得成品山楂酒,此法由于过多的加水使得成品酒的品质下降、酒体单薄,口感上也有影响。
举例说明:实验中取发酵型山楂原酒酸度为14g/L,浸提型山楂原酒酸度为8.5g/L,两者按3:7的比例(发酵型原酒30L、浸提型原酒70L)混合后酸度为10.15g/L,需要加水31L才能将酸度降低至7g/L;若是发酵型山楂原酒用树脂法降酸至7g/L左右,浸提型山楂原酒降酸至7g/L左右,两者按3:7的比例(发酵型原酒30ml、浸提型原酒70ml)混合后酸度为7g/L左右,则只需加少量水就可以将酸度确定至7g/L。由于树脂法降酸处理量较少的情况下降酸表观量存在误差,还需加少许的水来调整最终酸度,但是可以明显看出经过树脂法降酸后的原酒在最终确定酸度时加水量明显比直接勾兑的原酒要低很多。又知发酵型山楂原酒总糖7.14g/L,浸提型山楂原酒总糖51.44g/L,按原先山楂成品酒糖酸比22可得出1:1混合酒加糖量为115.85g/L,混合酒液体积为131L,则加糖量为15.2kg;此外降酸至7g/L的发酵型山楂原酒总糖含量5.5g/L,按上述计算方法得出树脂降酸型混合酒加糖量为116.34g/L,混合酒液体积为100L,则加糖量为11.6kg,由于原先成品酒的糖酸比过高,在实际调配中此种酒加糖量仅仅为8kg(加糖量降低了31%)时就能获得较佳的成品山楂酒口感,而此时的成品酒糖酸比降低为16.8左右。综上所述,树脂法降酸后的山楂原酒在后期调配中不仅加水量大幅降低,而且加糖量也可以降低至原先的76%。
树脂法降酸技术自发现以来被广泛证明具有高选择性性,高安全性的特点,在果酒降酸工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给果酒降酸的同时更好地保留果酒的原始风味和活性成分。本发明所使用的弱碱性阴离子树脂,对果酒降酸效果明显。本发明利用发酵型原酒和浸提型原酒,酒体各自的优点,将两种酒的特征最大化保留。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对市售山楂酒口感的改善,同时也为实现健康低糖型山楂酒的调配,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内容为对两种不同工艺生产出的山楂原酒后期分别进行处理,最后进行调配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利用降酸后的发酵型原酒和浸提型原酒按一定比例调配,经过后期调配获得品质较好的山楂成品酒;所述的降酸方法采用树脂法降酸法,选用树脂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其中,所述降酸要求为:发酵型山楂原酒、浸提型原酒总酸含量降低至4~10g/L,两者按比例1:9~9:1调配后,再添加甜味物质来调糖酸比和口感。
所述具体步骤如下:
(1)对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
(2)用上述预处理后的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对发酵型山楂酒、浸提型原酒总酸进行降酸处理,每隔5~30min测定一次酸含量,具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在山楂酒中直接加入一定量的树脂,也可以先利用树脂做成树脂柱,利用动态法降低山楂原酒的酸度。
(3)待发酵型原酒和浸提型原酒酸度降低至4~10g/L后,二者再进行调配,按1:9~9:1的比例调配至山楂酒酸度为6~9g/L的范围;
(4)按原先成品酒的糖酸比计算加糖量,逐步加糖到10~300g/L,直到口感酸甜适宜。
进一步的,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为D301G、D311、D319、D318等树脂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总酸以柠檬酸计,采用酸碱滴定法测量总酸含量的变化。
进一步的,发酵型山楂原酒总酸含量用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降低至4~10g/L之后,两者调配比例为浸提酒和发酵酒之比1:9~9:1。
进一步的,原先成品酒的糖酸比为22,按此糖酸比计算得出的加糖量在实际添加中相对降低,加量10~300g/L。
进一步的,所述甜味物包括蔗糖、葡萄糖、甜菊糖、三氯蔗糖。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根据两种山楂酒不同的风味,利用浸提酒香气足、酸度低、山楂营养成分多等特点,在成品酒的调配上可以较大的保留浸提酒的原始风味和营养成分,两者按比例1:9~9:1调配后,使山楂酒在后期不需要像以往一样添加大量水来稀释降酸,从而造成山楂酒品质下降的特点,再添加少量甜味物质来调整糖酸比和口感,获得健康低糖山楂成品酒,并使成品酒的品质相对提高。
本发明降酸方法具有高效率性、高选择性性,高安全性的特点,其降酸效果详见图3。并且该树脂降酸可以重复利用多次。根据实验表明,一次再生后的树脂降酸效果比直接降酸的树脂降酸效果好,其后再生的树脂降酸效果稍有不同,以D301G树脂静态法降酸结果为例,图表中可以看出,树脂再生一次后降酸的剩余酸含量明显低于原树脂降酸的剩余酸含量,说明再生后的树脂降酸效果反而要高于原树脂,可见此树脂的重复利用率很高,在生产上较为经济,详见图3。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 为D301G树脂降酸效果柱状图。
注:样品1为原山楂酒,样品2为树脂降酸后的山楂酒
图3 为D301G树脂再生降酸效果柱状图。
注:横轴为树脂的再生次数,纵轴为降酸2h后样品酒中剩余的总酸含量(以原山楂酒总酸含量100%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利用降酸后的发酵型原酒和浸提型原酒按一定比例调配,经过后期调配获得品质较好的山楂成品酒;所述的降酸方法采用树脂法降酸法,选用树脂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其中,所述降酸要求为:发酵型山楂原酒、浸提型原酒总酸含量降低至4~10g/L,两者按比例1:9~9:1调配后,再添加甜味物质来调糖酸比和口感。
所述具体步骤如下:
(1)对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
(2)用上述预处理后的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对发酵型山楂酒、浸提型原酒总酸进行降酸处理,每隔5~30min测定一次酸含量,具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在山楂酒中直接加入一定量的树脂,也可以先利用树脂做成树脂柱,利用动态法降低山楂原酒的酸度;
(3)待发酵型原酒和浸提型原酒酸度降低至4~10g/L后,二者再进行调配,按1:9~9:1的比例调配至山楂酒酸度为6~9g/L的范围;
(4)按原先成品酒的糖酸比计算加糖量,逐步加糖到10~300g/L,直到口感酸甜适宜。
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为D301G、D311、D319、D318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总酸以柠檬酸计,采用酸碱滴定法测量总酸含量的变化。
发酵型山楂原酒总酸含量用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降低至4~10g/L之后,两者调配比例为浸提酒和发酵酒之比1:9~9:1。
原先成品酒的糖酸比为22,按此糖酸比计算得出的加糖量在实际添加中相对降低,加量10~300g/L。
所述甜味物包括蔗糖、葡萄糖、甜菊糖、三氯蔗糖。
实施例1:
首先分别发酵原酒,浸提原酒,其次,按国标方法对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用上述预处理后的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对发酵型山楂酒、浸提型原酒总酸进行降酸处理,每隔5min测定一次酸含量,具体的方法可以采用静态法在山楂酒中直接加入一定量的树脂,通过振荡来降酸;也可以采用动态法利用树脂做成树脂柱,通过酒样在柱中的流动来降酸;待发酵型原酒和浸提型原酒酸度降低至4g/L后再进行调配,按1:9的比例调配至山楂酒酸度为6g/L的范围;按原先成品酒的糖酸比计算加糖量比为22,逐步加糖30g/L,可添加蔗糖,直到口感酸甜适宜,进而勾兑出成品酒。
实施例2:
首先分别发酵原酒,浸提原酒,其次,按国标方法对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用上述预处理后的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对发酵型山楂酒、浸提型原酒总酸进行降酸处理,每隔30min测定一次酸含量,具体的方法可以采用静态法在山楂酒中直接加入一定量的树脂,通过振荡来降酸;也可以采用动态法利用树脂做成树脂柱,通过酒样在柱中的流动来降酸;待发酵型原酒和浸提型原酒酸度降低至10g/L后再进行调配,按9:1的比例调配至山楂酒酸度为9g/L的范围;按原先成品酒的糖酸比计算加糖量比为22,逐步加糖200g/L,可添加葡萄糖,直到口感酸甜适宜,进而勾兑出成品酒。
实施例3:
首先分别发酵原酒,浸提原酒,其次,按国标方法对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用上述预处理后的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对发酵型山楂酒、浸提型原酒总酸进行降酸处理,每隔17min测定一次酸含量,具体的方法可以采用静态法在山楂酒中直接加入一定量的树脂,通过振荡来降酸;也可以采用动态法利用树脂做成树脂柱,通过酒样在柱中的流动来降酸;待发酵型原酒和浸提型原酒酸度降低至7g/L后再进行调配,按5:5的比例调配至山楂酒酸度为7g/L的范围;按原先成品酒的糖酸比计算加糖量比为22,逐步加糖115g/L,可添加甜菊糖,直到口感酸甜适宜,进而勾兑出成品酒。
如图2所示 为D301G树脂降酸效果柱状图,样品1为原山楂酒,样品2为树脂降酸后的山楂酒。
如图3所示为D301G树脂再生降酸效果柱状图。横轴为树脂的再生次数,纵轴为降酸2h后样品酒中剩余的总酸含量(以原山楂酒总酸含量100%计)。
本发明降酸方法具有高效率性、高选择性性,高安全性的特点,其降酸效果详见图3。并且该树脂降酸可以重复利用多次。根据实验表明,一次再生后的树脂降酸效果比直接降酸的树脂降酸效果好,其后再生的树脂降酸效果稍有不同,以D301G树脂静态法降酸结果为例,横轴为树脂的再生次数,纵轴为降酸2h后样品酒中剩余的总酸含量(以原山楂酒总酸含量100%计),图表中可以看出,树脂再生一次后降酸的剩余酸含量明显低于原树脂降酸的剩余酸含量,说明再生后的树脂降酸效果反而要高于原树脂,可见此树脂的重复利用率很高,在生产上较为经济,详见图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利用降酸后的发酵型原酒和浸提型原酒按一定比例调配,经过后期调配获得品质较好的山楂成品酒;所述的降酸方法采用树脂法降酸法,选用树脂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其中,所述降酸要求为:发酵型山楂原酒、浸提型原酒总酸含量降低至4~10g/L,两者按比例1:9~9:1调配后,再添加甜味物质来调糖酸比和口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体步骤如下:
(1)对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
(2)用上述预处理后的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对发酵型山楂酒、浸提型原酒总酸进行降酸处理,每隔5~30min测定一次酸含量,具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在山楂酒中直接加入一定量的树脂,采用静态法振荡降酸,也可以利用树脂做成树脂柱,采用动态法降低山楂原酒的酸度;
(3)待发酵型原酒和浸提型原酒酸度降低至4~10g/L后,二者再进行调配,按1:9~9:1的比例调配至山楂酒酸度为6~9g/L的范围;
(4)按原先成品酒的糖酸比计算加糖量,逐步加糖或甜味物质到10~300g/L,直到口感酸甜适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为D301G、D311、D318、D319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酸以柠檬酸计,采用酸碱滴定法测量总酸含量的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型山楂原酒总酸含量用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降低至4~10g/L之后,两者调配比例为浸提酒和发酵酒之比1:9~9: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先成品酒的糖酸比为22,按此糖酸比计算得出的加糖量在实际添加中相对降低,加量10~300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物包括蔗糖、甜菊糖、三氯蔗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型和浸提型两种山楂原酒均可以先经过树脂法降酸后再进行后期调配,具体降酸方案得看成品酒的酸度要求以及具体情况而定,调配过程无需大量加水稀释。
CN201710404352.7A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 Pending CN1069875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4352.7A CN106987510A (zh)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4352.7A CN106987510A (zh)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7510A true CN106987510A (zh) 2017-07-28

Family

ID=59421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04352.7A Pending CN106987510A (zh)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875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6681A (zh) * 2020-12-31 2021-04-13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一种玫瑰果酒及玫瑰果酒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9286A (zh) * 2009-08-31 2010-02-17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山楂果醋的制备方法
CN101862010A (zh) * 2009-04-20 2010-10-20 赵玉平 一种降低果汁中有机酸含量的制备方法
CN103571729A (zh) * 2013-11-14 2014-02-12 广东嘉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青梅酒降酸及除杂醇油的方法
CN104877859A (zh) * 2015-05-27 2015-09-02 山东皇尊庄园山楂酒有限公司 山楂红酒的制备方法
CN105838557A (zh) * 2016-06-16 2016-08-10 连云港市凯威酒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糖山楂酒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2010A (zh) * 2009-04-20 2010-10-20 赵玉平 一种降低果汁中有机酸含量的制备方法
CN101649286A (zh) * 2009-08-31 2010-02-17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山楂果醋的制备方法
CN103571729A (zh) * 2013-11-14 2014-02-12 广东嘉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青梅酒降酸及除杂醇油的方法
CN104877859A (zh) * 2015-05-27 2015-09-02 山东皇尊庄园山楂酒有限公司 山楂红酒的制备方法
CN105838557A (zh) * 2016-06-16 2016-08-10 连云港市凯威酒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糖山楂酒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6681A (zh) * 2020-12-31 2021-04-13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一种玫瑰果酒及玫瑰果酒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4872B (zh) 一种桃金娘巨峰葡萄酒的酿造方法
CN102660433A (zh) 一种桑葚、草莓、树莓复合型发酵果酒的生产方法
CN103387902A (zh) 枇杷果酒的制备方法
CN101862010A (zh) 一种降低果汁中有机酸含量的制备方法
CN104106825A (zh) 果醋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6987510A (zh) 一种用于山楂成品酒调配的方法
CN105543040B (zh) 一种利用油橄榄发酵生产高品质橄榄酒的方法
CN107574087A (zh) 一种苦橙白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1481A (zh) 刺梨果酒的酿造方法
CN104473252A (zh) 一种山楂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1698A (zh) 果粒橙饮料
CN104673590B (zh) 一种山茱萸果酒的制备方法
CN106721844A (zh) 一种枸杞罗汉果冲剂的制备方法
CN103372081A (zh) 一种中药制剂蛇胆陈皮口服液制备方法
CN104489916A (zh) 一种红醋栗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
CN105614586A (zh) 一种黑木耳饮品加工方法
CN103932327A (zh) 一种石榴汁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51033A (zh) 一种茎瘤芥风味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2805A (zh) 一种天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9960B (zh) 一种干型枇杷酒及其酿造方法
CN108432906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菌种发酵制作果酒香茶叶的方法
CN108865577A (zh) 橙子波特酒发酵工艺
CN105077193B (zh) 一种陈皮柿子酱的制备方法
CN107836547A (zh) 一种保健奶茶冲调饮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6891A (zh) 一种冰糖转化糖浆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冰糖转化糖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