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3867A - 非接触供电系统与车辆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供电系统与车辆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3867A
CN106103867A CN201580013104.9A CN201580013104A CN106103867A CN 106103867 A CN106103867 A CN 106103867A CN 201580013104 A CN201580013104 A CN 201580013104A CN 106103867 A CN106103867 A CN 106103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oil
posture
information
secondary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31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3867B (zh
Inventor
高津裕二
桥爪祥
德良晋
上田章雄
阿久根圭
林亨
柴田翔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544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8040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593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2872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03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3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3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3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22Circuits or methods for driving the primary coil, e.g.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the c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26Methods for pairing a vehicle and a charging station, e.g. establishing a one-to-one rel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a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B60L53/36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by positioning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B60L53/38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y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5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s or their battery typ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04H6/24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dollies for horizontal transport, i.e. cars being permanently parked on wheeled platfor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5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additional energy repeaters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7/00Power lines or r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of special types, e.g. suspension tramway, ropeway, underground railway
    • B60M7/003Power lines or r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of special types, e.g. suspension tramway, ropeway, underground railway for vehicles using stored power (e.g. charging st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8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4Detai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e.g. vehicle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identification or bi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与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在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非接触供电系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向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Description

非接触供电系统与车辆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非接触供电系统与对能够接受供电的车辆进行供电的车辆供电装置。本申请基于在2014年3月18日提出的第2014-054461号日本专利申请以及在2014年3月21日提出的第2014-059316号日本专利申请,对此主张优先权的利益,其内容整体通过参照被援用于本申请。
背景技术
近年,使用由电驱动的车辆。
因此,需要对车辆进行供电。
例如,利用供电设备对停车中的车辆进行供电。
供电设备能够通过非接触对车辆进行供电。
例如,研究了如下构想:车辆在底部带有非接触式的供电用次级线圈,将供电用初级线圈设置在车辆的下方,从而对车辆进行供电。
图24是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图24所示的概念是美国第8035255号专利所公开的概念。
人们期望通过非接触方式减少能量损耗地从供电用初级线圈向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供电。
另外,人们期望在通过非接触式从供电用初级线圈向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供电时利用方法是容易的。
在非接触供电系统中,经由形成于供电用初级线圈与供电用次级线圈之间的空间的磁场,从供电用初级线圈向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因此,对于供电用初级线圈与供电用次级线圈之间的距离以及偏差有合理的限制,若想要超过该距离以及偏差来供电则存在能量损耗变大的不良情况。
在供电用次级线圈内置于车辆的情况下,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根据每个车型而不同。在期望能量损耗较少的非接触供电的情况下,需要使供电用次级线圈与供电用初级线圈的对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0260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97814号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8035255号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8106539号
发明内容
本公开对利用简易的结构进行能量损耗较少、利用容易的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和车辆供电装置进行说明。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该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上述的构成,对象物带有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该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对象物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上述的构成,对象物带有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对象物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该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姿势或者位置,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利用上述的构成,对象物带有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姿势或者位置。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该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对象物的姿势或者位置,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特定对象物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上述的构成,对象物带有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对象物的姿势或者位置。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特定对象物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具备:对象物支承结构体,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姿势或者位置,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支承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上述的构成,对象物带有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对象物支承结构体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姿势或者位置。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对所述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该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对象物支承结构体,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中继设备,具有组合电磁电路,该组合电磁电路带有能够将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非接触供电进行中继的中继线圈或者中继芯材;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姿势或者位置,非接触供电系统通过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上述的构成,对象物带有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对象物支承结构体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中继设备具有组合电磁电路,该组合电磁电路带有能够将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非接触供电进行中继的中继线圈或者中继芯材。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姿势或者位置。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进行说明。本发明不仅包括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还包括它们之中的二个以上组合的实施方式。
另外,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而言,非接触供电系统,预先使能够分别识别多个对象物的多个识别信息和同与多个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对应的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并分别记录在数据库中,并取得特定识别信息,该特定识别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识别信息,利用数据传输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提取到的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预先使能够分别识别多个对象物的多个识别信息和与在多个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并分别记录在数据库中。取得特定识别信息,该特定识别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识别信息。利用数据传输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提取到的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其结果为,能够与多个对象物对应地简易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而言,非接触供电系统预先使能够分别识别多个对象物的种类的多个识别信息和与在多个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并分别记录在数据库中,取得特定识别信息,该特定识别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识别信息,利用数据传输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提取到的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预先使能够分别识别多个对象物的种类的多个识别信息和与在多个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并分别记录在数据库中。取得特定识别信息,该特定识别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识别信息。
作为其结果,能够与对象物的多个种类对应地简易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而言,非接触供电系统,当与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被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时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且当与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未被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时从对象物取得所述线圈位置信息来使得所述特定识别信息与取得到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关联并记录在所述数据库。
根据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方式,当与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被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时,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当与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未被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时,从对象物取得所述线圈位置信息来使得所述特定识别信息与取得到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关联并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
其结果为,由于当与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未被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时,从对象物取得所述线圈位置信息来使得所述特定识别信息与取得到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关联并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因此能够与对象物的多个种类对应地简易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是设置于停车装置的非接触供电系统,非接触供电系统在等待向停车装置的入库之时,取得所述特定识别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是设置于停车装置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在等待向停车装置的入库之时取得所述特定识别信息。
其结果为,与特定对象物的种类对应地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与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从而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而言,非接触供电系统在接受供电请求之时取得所述特定识别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在接受供电请求之时取得所述特定识别信息。
其结果为,与特定对象物的种类对应地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与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从而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该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以及位置变更机构,设置于特定位置且支承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并能够使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的位置在作为与对象物接近的位置的接近位置与作为从对象物远离的位置的远离位置之间变化,当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对应于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述位置变更机构使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的位置从所述远离位置向所述接近位置变化,并且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构成,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位置变更机构设置于特定位置并支承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并能够使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的位置在作为与对象物接近的位置的接近位置与作为从对象物远离的位置的远离位置之间变化。当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述位置变更机构使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的位置从所述远离位置向所述接近位置变化,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该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并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特定位置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当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所述特定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构成,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并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特定位置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当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所述特定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该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对象物支承结构体,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并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特定位置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空间6自由度形成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当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对所述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制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构成,对象物支承结构体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并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特定位置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当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对所述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有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并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中继设备,具有组合电磁电路,该组合电磁电路带有能够将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非接触供电进行中继的中继线圈或者中继芯材;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特定位置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当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位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之间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构成,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并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中继设备具有组合电磁电路,该组合电磁电路带有能够将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非接触供电进行中继的中继线圈或者中继芯材。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特定位置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当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位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之间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该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移动体,能够支支承对象物;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并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所述移动体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当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移动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所述特定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构成,移动体能够支承对象物。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并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所述移动体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当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移动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所述特定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该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对象物支承结构体,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移动体,能够将支承对象物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搭载来移动;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并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所述移动体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当搭载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所述移动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对所述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由此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构成,对象物支承结构体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移动体能够搭载支承对象物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并进行移动。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并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所述移动体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当搭载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所述移动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对所述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言,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该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移动体,能够支承对象物来移动;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并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中继设备,具有组合电磁电路,该组合电磁电路带有能够将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非接触供电进行中继的中继线圈或者中继芯材;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所述移动体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形成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当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移动体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位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之间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构成,移动体能够支承对象物来移动。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并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中继设备具有组合电磁电路,该组合电磁电路带有能够将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非接触供电进行中继的中继线圈或者中继芯材。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所述移动体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当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移动体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位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之间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其结果为,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而言,预先使与多个对象物的种类对应的多个种类信息和与多个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并分别记录在数据库中,取得特定种类信息,该特定种类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种类信息,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提取到的所述特定种类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预先使与多个对象物的种类对应的多个种类信息和与在多个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并记录在数据库中。
取得特定种类信息,该特定种类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种类信息,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提取到的所述特定种类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作为其结果,能够与对象物的多个种类对应地简易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能够供作为对象物的车辆停车的停车装具备:主结构体,形成供车辆停车的停车空间;以及上述记载的非接触供电系统。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构成,主结构体形成供车辆停车的停车空间。非接触供电系统是上述记载的非接触供电系统。
作为其结果,能够实现一种停车装置,在停车装置中对内置于车辆的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之时取得上述记载的效果。
发明效果
如以如上说明那样,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由于其构成,具有以下的效果。由于取得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在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与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由于在取得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在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对象物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由于在取得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在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由于在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在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特定对象物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由于在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在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对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由于在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在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组合电磁电路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预先将多个识别信息与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建立关联并分别记录,取得符合供电请求的特定对象物的特定识别信息,并取得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以能够与多个对象物对应地简易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由于预先将多个识别信息与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建立关联并分别记录,取得符合供电请求的特定对象物的特定识别信息,并取得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以能够与对象物的多个种类对应地简易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由于在等待向停车装置的入库之时取得所述特定识别信息,所以与特定对象物的种类对应地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与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从而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由于当与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未被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时从对象物取得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线圈位置信息来使取得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与取得到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关联并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所以能够与对象物的多个种类对应地简易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由于在接受供电请求之时取得所述特定识别信息,所以与特定对象物的种类对应地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与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从而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因此,利用简易的结构,能够提供能量损耗少、使用容易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以及应用该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停车装置。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由于其构成,具有以下的效果。
由于当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设置于所述特定位置的位置变更机构将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的位置变更成与对象物接近的接近位置,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由于当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在设置于所述特定位置的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所述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对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在设置于所述特定位置的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支承所述对象物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由于当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在设置于所述特定位置的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从而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位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之间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由于当对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移动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在设置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所述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由于当将对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搭载的移动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在设置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由于当能够对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进行支承来移动的所述移动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在设置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从而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位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之间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由于预先将多个种类信息与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建立关联来记录,并取得符合供电请求的特定对象物的特定种类信息,并取得与特定种类信息关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以能够与对象物的多个种类对应地简易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由于将上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应用于对停车的车辆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停车装置,所以能够实现在停车装置中对内置于车辆的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之时起到上述记载的效果的停车装置。
因此,通过简易的结构,能够提供能量损耗少、利用容易的能够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以及停车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二。
图8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停车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停车装置的侧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以及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主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以及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概念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以及第十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主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图17是6轴平行连杆机构的概念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图24是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构成。
供电用初级线圈111是能够对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发送侧的设备。
供电设备110由供电用初级线圈111、驱动电路112以及调整电路(未图示)构成。
供电用初级线圈111是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发送侧的线圈电路。
驱动电路112是驱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电路。
例如,驱动电路112供给供电用初级线圈的规定频率的交流电。
调整电路(未图示)是调整供电设备110的电磁特性的电路。
例如,调整电路(未图示)调整供电设备110的电磁共振频率。
供电用初级线圈设置于至少1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
受电设备120是从供电用初级线圈被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接受侧的设备。
受电设备120由供电用次级线圈121和负载122构成。
受电设备120也可以由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负载122以及调整电路(未图示)构成。
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是用于能够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接受侧的线圈电路。
调整电路(未图示)是调整受电设备120的电磁特性的电路。
例如,调整电路(未图示)调整受电设备120的电磁谐振频率。
供电用次级线圈121内置于对象物。
能够将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电力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供电。
若电流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中流过,则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夹着的空间产生磁场,借助产生的磁场,电流流过供电用初级线圈111。
若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呈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则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非接触供电的效率良好,并能够使能量损耗变小。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能够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能够将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也可以设置于至少1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能够以后述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信息为基础将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的2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之一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一。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之一使控制装置实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和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是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功能,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也可以在特定对象物停止于特定位置时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
例如,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利用基于通信的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例如,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在特定对象物停止于特定位置时,利用基于通信的数据传输从特定对象物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例如,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利用基于通信的数据传输从特定对象物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例如,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在特定对象物停止于特定位置时,利用基于通信的数据传输从特定对象物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也可以在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之二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二。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功能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以及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也可以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功能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非接触供电功能F40以及信息更新功能F50。
信息记录机构F10是预先使多个识别信息和与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并分别记录的功能。
信息记录机构F10使多个识别信息与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并分别记录在数据库DB中。
多个识别信息是能够分别识别多个对象物的多个信息。
例如,识别信息是赋予给对象物的ID。
当对象物是车辆时,例如,识别信息是车辆的车牌号码。
多个识别信息也可以是能够分别识别多个对象物的种类的多个信息。
当对象物是车辆时,例如,识别信息是赋予给车型的名称或者编码。
线圈位置信息是与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信息。
例如,线圈位置信息是与用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的信息所对应的编码。
例如,当对象物是车辆时,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是车辆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坐标数据。
例如,线圈位置信息是与坐标数据对应的编码。
当对象物是车辆时,例如,线圈位置信息从车辆的前轮的轴的中心点的位置朝向后轮的轴的中心点到供电用初级线圈为止的距离。
当对象物是车辆时,例如,线圈位置信息是从车辆的前轮的轴的中心点的位置朝向后轮的轴的中心点到供电用初级线圈为止的距离与供电用次级线圈的面积值。
当对象物是车辆时,例如,线圈位置信息是从车辆的后轮的轴的中心点的位置朝向前轮的轴的中心点到供电用初级线圈为止的距离。
当对象物是车辆时,例如,线圈位置信息是从车辆的后轮的轴的中心点的位置朝向前轮的轴的中心点到供电用初级线圈为止的距离与供电用次级线圈的面积值。
在存在多个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情况下,多个非接触供电系统也可以分别带有数据库。
在存在多个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情况下,多个非接触供电系统也可以共享特定的数据库。
多个非接触供电系统也可以通过广域通信网访问特定的数据库。
例如,多个非接触供电系统通过互联网访问特定的数据库。
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是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识别信息的功能,该特定识别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识别信息。
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也可以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识别信息,该特定识别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识别信息。
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也可以取得特定识别信息并暂时记录,该特定识别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识别信息。
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也可以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识别信息并暂时记录,该特定识别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识别信息。
在非接触供电系统被使用于车辆的停车装置中的情况下,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也可以在等待向停车装置入库之时取得特定识别信息。
例如,在非接触供电系统被使用于车辆的停车装置中的情况下,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在等待向停车装置入库之时利用数据传输从特定对象物取得特定识别信息。
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也可以在接受供电请求之时取得特定识别信息。
例如,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在接受供电请求之时利用数据传输从特定对象物取得特定识别信息。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是利用数据传输取得作为与取得到的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功能。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利用数据传输取得与从数据库DB提取到的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作为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也可以在特定对象物停止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作为与取得到的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也可以从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接受特定识别信息,并参照数据库DB来取得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作为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若利用数据传输取得作为与取得到的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失败,则也可以对信息更新机构F50发送特定识别信息。
信息更新机构F50是从对象物取得线圈位置信息来使特定识别信息与取得到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关联并记录在所述数据库DB的功能。
信息更新机构F50若接收到特定识别信息,则可以从对象物取得线圈位置信息来使特定识别信息与取得到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关联并记录在所述数据库DB。
对信息更新机构F50而言,当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被记录在数据库DB时从数据库DB取得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作为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且当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未被记录在数据库DB时可以从对象物取得线圈位置信息来将特定识别信息与取得到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关联并记录在所述数据库DB。
对信息更新机构F50而言,例如,当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未被记录在数据库DB时,可以利用基于通信的数据传输从对象物取得所述线圈位置信息来使特定识别信息与取得到的线圈位置信息关联并记录在所述数据库DB中。
对信息更新机构F50而言,例如,当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未被记录在数据库DB时,也可以利用另外的测量设备从对象物取得线圈位置信息来使取得到的特定识别信息与取得到的线圈位置信息关联并记录在所述数据库DB。
此处,另外的测量设备是能够测量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的设备。
当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被记录在数据库DB时从数据库DB取得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作为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且当特定识别信息未被记录在数据库DB时也可以从对象物取得线圈位置信息使特定识别信息与取得到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关联并记录在所述数据库DB。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也可以当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构成。
供电设备110和受电设备120的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能够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对象物17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能够将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对象物17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也可以设置于至少一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
例如,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能够以后述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信息为基础将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对象物17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
例如,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能够通过将对象物171抬起,以后述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信息为基础来将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对象物17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的2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之一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一。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之一使控制装置实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和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由于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特定对象物17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也可以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特定对象物17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也可以当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特定对象物17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之二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二。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以及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也可以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功能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非接触供电功能F40以及信息更新功能F50。
由于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以及信息更新功能F5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特定对象物17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也可以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特定对象物17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也可以当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7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特定对象物17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A-A剖视图。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构成。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及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构成。
由于供电设备110和受电设备120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能够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姿势或者位置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能够将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也可以设置于至少1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能够以后述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信息为基础将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
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
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能够以恒定的姿势或者位置支承对象物。
在对象物是车辆的情况下,相当于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随行工作台能够通过止轮器以恒定的姿势或者位置支承车辆。
对对象物式结构物172而言,也可以在与支承对象物的状态下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对置的区域设置空隙Q2。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的2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之一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一。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之一使控制装置实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和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由于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也可以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也可以当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之二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二。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以及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也可以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非接触供电功能F40和信息更新功能F50。
由于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以及信息更新功能F5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也可以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也可以当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进行说明。
图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构成。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及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构成。
供电设备110和受电设备120的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能够调整对象物171的姿势或者位置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能够将对象物17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设置于至少1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能够以后述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信息为基础将对象物17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
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
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能够以恒定的姿势或者位置支承对象物。
在对象物是车辆的情况下,相当于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随行工作台能够通过止轮器以恒定的姿势或者位置支承车辆。
对对象物式结构物172而言,可以在与支承对象物的状态下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对置的区域设置空隙Q2。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的2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之一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一。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之一使控制装置实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和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由于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5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对象物17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可以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对象物17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可以当对象物位于特定位置时,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对象物17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之二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二。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以及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也可以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非接触供电功能F40和信息更新功能F50。
由于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以及信息更新功能F5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对象物17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可以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对象物17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可以当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对象物17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进行说明。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A-A剖视图。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及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构成。
由于供电设备110和受电设备120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
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能够以恒定的姿势或者位置支承对象物。
在对象物是车辆的情况下,相当于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随行工作台能够通过止轮器以恒定的姿势或者位置支承车辆。
对对象物式结构物172而言,可以在与支承对象物的状态下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对置的区域设置空隙Q2。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能够调整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姿势或者位置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能够将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设置于至少1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也能够以后述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信息为基础将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能够以后述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信息为基础将支承对象物171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的2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之一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一。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之一使控制装置实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和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由于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可以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可以当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之二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二。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以及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也可以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非接触供电功能F40以及信息更新功能F50。
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以及信息更新功能F50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相应部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可以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可以当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进行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A-A剖视图。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中继设备130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构成。
由于供电设备110和受电设备120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中继设备130是具有组合电磁电路131的设备,该组合电磁电路131带有能够将从供电用初级线圈向供电用次级线圈的非接触供电进行中继的中继线圈或者中继芯材。
组合电磁电路131也可以由线圈电路构成。
组合电磁电路131也可以由感应磁场的芯材构成。
组合电磁电路131也可以由线圈电路和芯材构成。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能够调整组合电磁电路131的姿势或者位置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能够将组合电磁电路13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设置于至少1个作为特定的场所的特定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能够以后述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信息为基础将组合电磁电路13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
以下,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的2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之一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一。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之一使控制装置实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和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由于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组合电磁电路13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向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可以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组合电磁电路13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可以当对象物位于特定位置时,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组合电磁电路13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经由组合电磁电路13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之二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之二。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以及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还可以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非接触供电功能F40以及信息更新功能F50。
由于信息记录机构F10、特定识别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以及信息更新功能F5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非接触供电功能F40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组合电磁电路13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组合电磁电路13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对非接触供电功能F40而言,可以当对象物位于特定位置时,在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组合电磁电路131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经由组合电磁电路13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进行说明。
图8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停车装置的俯视图。图9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停车装置的侧面图。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是将本申请发明应用于所谓平面往复式、或者升降滑动式的停车装置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是对能够接受供电的车辆进行供电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由主结构体(未图示)、非接触供电系统20、车辆支承结构体30以及移动台车40构成。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也可以由主结构体(未图示)、非接触供电系统20、车辆支承结构体30、移动台车40以及中继设备70构成。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也可以由主结构体(未图示)、非接触供电系统20、车辆支承结构体30、移动台车40、移载设备50以及中继设备70构成。
车辆5是能够接受供电的移动体。
车辆5可以在下面设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
例如,车辆5是在底部带有用于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汽车。
供电用次级线圈6由设置于下方的供电用初级线圈21进行非接触供电。
例如,供电用次级线圈6由设置于下方的供电用初级线圈21以磁场共振方式进行非接触供电。
例如,供电用次级线圈6由设置于下方的供电用初级线圈21以电场共振方式进行非接触供电。
例如,供电用次级线圈6由设置于下方的供电用初级线圈21以电磁感应方式进行非接触供电。
主结构体(未图示)是车辆供电装置的主要的结构体。
例如,主结构体(未图示)是车辆供电装置的基础结构体。
主结构体(未图示)沿着移动路径H设置有并排的贮存空间11。
主结构体(未图示)也可以设置有多个贮存空间11。
例如,主结构体(未图示)由多个贮存空间11和移动轨道12构成。
后述的移动台车在移动轨道12之上行驶而沿着移动路径H移动。
贮存空间11是能够贮存车辆的空间。
例如,贮存空间11是能够贮存车辆的停车空间。
例如,贮存空间11是能够贮存载置有车辆的车辆支承结构体的空间。
在图8中示出了多个贮存空间11在后述的移动路径H的左右直列排列的情况。
非接触供电系统20是对车辆5进行供电的系统。
非接触供电系统20是对车辆5进行供电的设备。
非接触供电系统20是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之中的一个。
供电用初级线圈21相当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
供电用初级线圈21设置于特定位置。
供电用次级线圈6相当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
供电用次级线圈6内置于车辆5。
供电用初级线圈21是能够通过非接触对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
供电用初级线圈21设置于移动路径H的至少1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
例如,供电用初级线圈21设置于移动路径H的至少1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的底面。
例如,供电用初级线圈21设置于移动路径H的至少1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的侧面。
驱动电路22是对供电用初级线圈21供给电力来进行驱动的电路。
驱动电路22由电源设备(未图示)供给电力。
若在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中流过电流,则使电流从供电用次级线圈取出。
例如,若在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中流过交流电流,则使交流电流从供电用次级线圈6取出。
车辆支承结构30是能够支承车辆5的结构。
例如,车辆支承结构体30能够使车辆5载置。
例如,车辆支承结构体30设置有右轮支承结构部31R和左轮支承结构部31L。
右轮支承结构部31R是支撑车辆5的前后一对的右轮的部分。
左轮支承结构部31L是支撑车辆5的前后一对的左轮的部分。
右侧支承结构部31R和左轮支承结构部31L作为一体来支撑车辆。
对车辆支承结构30而言,从上方观察时在左右排列的右轮支承结构部31R与左轮支承结构部31L之间设置有由规定的轮廓K包围的空隙Q2。
在图10中示出了在空隙右轮支承结构部31R与左轮支承结构部31L之间设置有由矩形的轮廓K包围的空隙Q2的样子。
右轮支承结构部31R和左轮支承结构部31L带有供车5的车轮行驶的行驶面S。
例如,车辆支承结构体30支撑车辆5的车轮来支承车辆,从上方观察时是大致四边形的结构体,也可以设置车辆支承结构体空隙Q2,该车辆支承结构体空隙Q2是贯通上下方向的具有规定的轮廓K的空隙。
例如,车辆支承结构30是所谓的随行工作台,设置有从上方观察时贯通随行工作台的中央部的上下方向的空隙Q2。
例如,随行工作台使设置于下部的车轮滚动,从而能够在后述的移动台车主体41与贮存空间11之间移动。
移动台车40是支承车辆5来沿着移动路径H移动的台车。
移动台车40由移动台车主体41构成。
移动台车主体41是支承车辆支承结构体30并能够在移动路径H移动的结构体,其中车辆支承结构体30支承车辆5。
在移动台车主体形成有移动台车空隙Q1。
例如,在移动台车主体形成有在上方向和朝向主结构体的设置有供电用初级线圈的侧面的横向方向上贯通的移动台车空隙Q1。
移载设备50是能够在移动台车主体41与贮存空间11之间移载车辆5的设备。
移载设备50也可以在移动台车主体41与贮存空间11之间移载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
中继设备70相当于中继设备130。
中继设备70是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中继非接触供电的设备。
中继设备70是具有组合电磁电路71的设备,该组合电磁电路71带有能够将从供电用初级线圈向供电用次级线圈的非接触供电进行中继的中继线圈或者中继芯材。
组合电磁电路71也可以由线圈电路构成。
组合电磁电路71也可以由感应磁场的芯材构成。
组合电磁电路71也可以由线圈电路和芯材构成。
组合电磁电路71以被包围在移动台车空隙Q1的轮廓K的方式设置。
图11表示组合电磁电路71以被包围在移动台车空隙Q1的轮廓K的方式设置的2个方式。
图11的(A)表示组合电磁电路71由使用了氟树脂等不妨碍电磁场的原材料的托架固定于移动台车空隙Q1的样子。
图11的(B)表示氟树脂等不妨碍电磁场的原材料被填充在移动台车空隙Q1,且组合电磁电路71被埋入于移动台车空隙Q1的样子。
图10表示移动路径H水平地延伸,且供电用初级线圈21设置于移动路径H的特定位置的侧面,且移动台车40将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支承,且移动台车40停止于移动路径H的特定位置的样子。
在图中,用虚线表示供电用初级线圈21产生的磁通。
当移动台车40停止于移动路径H的特定位置时,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车辆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与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
例如,当移动台车40停止于移动路径H的特定位置时,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车辆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2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
例如,当移动台车40停止于移动路径H的特定位置时,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车辆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车辆5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
例如,当移动台车40停止于移动路径H的特定位置时,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车辆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车辆支承结构体30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
例如,当移动台车40停止于移动路径H的特定位置时,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车辆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中继线圈7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应用了车辆供电装置的停车装置的运用由入库工序、出库工序以及供电工序构成。
(入库工序)
接受入库指令。
车辆5自行载置于位于出入库空间(未图示)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
升降机(未图示)使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从出入库空间的某层移动至贮存空间11的某层。
移载设备50使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从升降机向移动台车40移载。
移动台车40对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进行支承并在移动路径H中移动。
移动台车40停在1个贮存空间11的旁边。
移载设备50将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从移动台车40移载至贮存空间11。
(出库工序)
接受出库指令。
移动台车40沿着移动路径H移动,停止在有出库指令的车辆5停车的贮存空间11的旁边。
移载设备50将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从贮存空间11向移动台车40移载。
移动台车40沿着移动路径H向存在升降机的位置移动。
移载设备50将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从移动台车40向升降机移载。
升降机(未图示)使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从贮存空间11的某层向出入库空间的某层移动。
车辆5从位于出入库空间(未图示)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自行下降。
(供电指令)
接受供电指令。
移动台车40沿着移动路径H移动,停止在有供电指令的车辆5停车的贮存空间11的旁边。
移载设备50将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从贮存空间11向移动台车40移载。
移动台车40沿着移动路径H向特定位置移动。
驱动电路22驱动供电用初级线圈21,并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第一供电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
车辆5对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供给的电力进行充电,若充电完成则发出完成信号。
若接受完成信号,则移动台车40沿着移动路径H从特定位置开始移动,且移动台车40停在1个贮存空间11的旁边。
移载设备50使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从移动台车40移载至贮存空间11。
接着,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进行说明。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俯视图。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是对能够接受供电的车辆进行供电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由主结构体(未图示)、非接触供电系统20、车辆支承结构体30以及移动台车40构成。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可以由主结构体(未图示)、非接触供电系统20、车辆支承结构体30、移动台车40以及中继设备130构成。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还可以由主结构体(未图示)、非接触供电系统20、车辆支承结构体30、移动台车40、移载设备50以及中继设备130构成。
由于车辆5、主结构体(未图示)、非接触供电系统20、移动台车40以及中继设备13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车辆支承结构体30是能够支承车辆5的结构。
车辆支承结构体30由能够载置车辆5的一对传送带构成。
例如,车辆支承结构体30由前后一对传送带构成。
例如,车辆支承结构体30由左右一对传送带构成。
传送带通过载置车辆的车轮来支承车辆。
对车辆支承结构体30而言,在一对传送带所夹着的位置设置车辆支承结构体空隙,该车辆支承结构体空隙是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具有规定的轮廓K的空隙。
在图12中示出了由前后一对传送带构成的车辆支承结构体。
移载设备50是能够在移动台车主体与贮存空间之间移载车辆的设备。
移载设备50由一对传送带构成。
例如,移载设备50由前后一对传送带构成。
例如,移载设备50由左右一对传送带构成。
车辆支承结构体30的传送带与移载设备50的传送带协同工作,并在车辆支承结构体30的传送带与移载设备50的传送带之间移载车辆。
除了上述车辆支承结构体的结构以外,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作用实质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接着,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进行说明。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主视图。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概念图。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是对能够接受供电的车辆进行供电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也可以由主结构体10、非接触供电系统20、车辆支承结构体30以及移动台车40构成。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可以由主结构体10、非接触供电系统20、车辆支承结构体30、移动台车40以及移载设备50构成。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还可以由主结构体10、非接触供电系统20、车辆支承结构体30、移动台车40以及移载设备50构成。
由于车辆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主结构体10是车辆供电装置的主要的结构体。
例如,主结构体10是车辆供电装置的基础结构体。
主结构体10沿着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移动路径H设置有并排的贮存空间11。
主结构体10也可以设置有多个贮存空间11。
例如,主结构体10由多个贮存空间11构成。
后述的移动台车沿着移动路径H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贮存空间11是能够贮存车辆的空间。
例如,贮存空间11是能够贮存车辆的停车空间。
例如,贮存空间11是能够贮存载置车辆的车辆支承结构体的空间。
在图14示出了多个贮存空间11在后述的移动路径H的左右沿上下方向直列排列的情况。
非接触供电系统20是对车辆5进行供电的设备。
供电用初级线圈21是能够通过非接触对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
供电用初级线圈21设置于移动路径H的至少1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
例如,供电用初级线圈21设置于移动路径H的最下部。
例如,供电用初级线圈21设置于移动路径H的最下部的侧面。
例如,供电用初级线圈21设置于移动路径H的途中的墙壁。
由于驱动电路22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车辆支承结构体30是能够支承车辆5的结构。
例如,车辆支承结构体30能够载置车辆5。
车辆支承结构体30由一对梳齿状的支承部件构成。
例如,车辆支承结构体30由左右一对的梳齿状的支承部件构成。
左右一对的梳齿状的支承部件带有在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棒状部件以便支撑车辆的车轮来支承车辆。
图15表示左右一对梳齿状的支承部件各自带有使车辆的前轮和后轮载置的多个棒状部件,且车辆支承结构体30由移动台车40支撑并能够在移动路径H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样子。
对车辆支承结构体30而言,在左右一对梳齿状的支承部件夹着的位置设置有车辆支承结构体空隙,该车辆支承结构体空隙是在从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上方观察时具有规定的轮廓K的空隙。
移动台车40是支承车辆5来沿着移动路径H移动的台车。
移动台车40由移动台车主体(未图示)构成。
移动台车主体41是对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进行支承,能够在移动路径H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结构体。
移动台车的其他的结构与第一至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相应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移载设备50是在移动台车主体41与贮存空间11之间能够移载车辆5的设备。
移载设备50能够在停止于移动路径H的移动台车主体41与贮存空间11之间移动车辆。
移载设备50带有能够支承车辆5的车轮的多个棒状部件。
除了上述的移动路沿上下方向延伸这一点、车辆支承结构体的结构以外,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作用,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着,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进行说明。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主视图。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是对能够接受供电的车辆进行供电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也可以由主结构体10、非接触供电系统20、车辆支承结构体30以及移动台车40构成。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也可以由主结构体10、非接触供电系统20、车辆支承结构体30、移动台车40以及移载设备50。
由于车辆、车辆支承结构体30、移动台车40、移载设备50以及中继设备130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相应部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主结构体10是车辆供电装置的主要的结构体。
例如,主结构体10是车辆供电装置的基础结构体。
主结构体10设置有沿着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移动路径H排列的贮存空间11。
主结构体10也可以设置有多个贮存空间11。
例如,主结构体10由多个贮存空间11构成。
后述的移动台车沿着移动路径H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贮存空间11是能够贮存车辆的空间。
例如,贮存空间11是能够贮存车辆的停车空间。
例如,贮存空间11是能够贮存使车辆载置的车辆支承结构体的空间。
在图15中表示了多个贮存空间11在后述的移动路径H的左右沿上下方向直列排列的样子。
非接触供电系统20是能够对车辆5进行供电的设备。
供电用初级线圈21是能够通过非接触对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
供电用初级线圈21设置于移动路径H的至少一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的侧面。
例如,供电用初级线圈21设置于移动路径H的最下部的侧面。
例如,供电用初级线圈21设置于移动路径H的途中的墙壁。
由于驱动电路22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相关的部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除了移动路径沿上下方向延伸这一点以外,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作用实质上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由于其构成具有以下的效果。
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在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在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对象物17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在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在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特定对象物17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在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对特定对象物171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30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在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组合电磁电路13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经由组合电磁电路13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预先将能够识别对象物的多个识别信息与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建立关联并分别记录,取得符合供电请求的特定对象物的特定识别信息,取得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因此能够与多个对象物对应地简单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预先将能够识别对象物的种类的多个识别信息与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建立关联并分别记录,取得符合供电请求的特定对象物171的特定识别信息,取得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因此能够与对象物171的多个种类对应地简单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在等待向停车装置的入库之时,由于从特定对象物171取得特定识别信息,所以与特定对象物171的种类对应地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从而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在接收供电请求之时,由于从特定对象物171取得特定识别信息,所以与特定对象物171的种类对应地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从而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由于其构成,具有以下的效果。
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且移动台车40停止于移动路径H的特定位置时,由于在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5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且移动台车40停止于移动路径H的特定位置时,由于在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与车辆5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且移动台车40停止于移动路径H的特定位置时,由于在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2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且移动台车40停止于移动路径H的特定位置时,由于在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特定车辆5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4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且移动台车40停止于移动路径H的特定位置时,由于在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支承特定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由于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且在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调整组合电磁电路71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经由组合电磁电路7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预先将多个识别信息与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建立关联并分别记录,取得符合供电请求的特定车辆5的特定识别信息,取得与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因此能够与车辆5的多个种类对应地简单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在等待向停车装置的入库之时,由于从特定车辆取得特定识别信息,所以与特定车辆5的种类对应地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从而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在接受供电请求之时,由于从特定车辆5取得特定识别信息,所以与特定车辆5的种类对应地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从而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七至第十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进行说明。首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是对内置有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系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构成。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构成。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中继设备130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构成。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还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中继设备13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及位置变更设备165构成。
供电用初级线圈111是能够对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发送侧的设备。
供电设备110由供电用初级线圈111、驱动电路112以及调整电路(未图示)构成。
供电用初级线圈111是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发送侧的线圈电路。
驱动电路112是驱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电路。
例如,驱动电路112供给供电用初级线圈的规定的频率的交流电。
调整电路(未图示)是调整供电设备110的电磁特性的电路。
例如,调整电路(未图示)调整供电设备110的电磁谐振频率。
供电用初级线圈设置于至少1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
受电设备120是从供电用初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接受侧的设备。
受电设备120由供电用次级线圈121和负载122构成。
受电设备120也可以由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负载122以及调整电路(未图示)构成。
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是用于能够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接受侧的线圈电路。
调整电路(未图示)是调整受电设备120的电磁特性的电路。
例如,调整电路(未图示)调整受电设备120的电磁谐振频率。
供电用次级线圈121内置于对象物。
能够将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电力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供电。
若电流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中流过,则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夹着的空间产生磁场,通过产生的磁场,电流流过供电用初级线圈111。
若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呈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则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非接触供电的效率良好,并能够使能量损耗变小。
中间设备130是具有组合电磁电路131的设备,该组合电磁电路131带有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向供电用次级线圈中继非接触供电的中继线圈或者中继芯材。
组合电磁电路131可以由线圈电路构成。
组合电磁电路131也可以由感应磁场的芯材构成。
组合电磁电路131还可以由线圈电路和芯材构成。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能够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能够将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也可以设置于至少1个作为特定的位置的特定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能够以后述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信息为基础将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调整成规定的姿势或者位置。
位置变更机构165能够支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并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的位置在作为接近于对象物的位置的接近位置与作为从对象物远离的位置的远离位置之间变化。
例如,位置变更机构165是支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并使其升降的升降设备。
以下,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多个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系统进行说明。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图17是6轴平行连杆机构的概念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俯视图。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系统由供电设备11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及位置变更机构165构成。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系统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位置变更机构165以及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构成。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系统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位置变更机构165以及移动体173构成。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系统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位置变更机构165、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以及移动体173构成。
由于供电设备110的构成与前述的供电设备110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将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图17表示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的一个例子,即所谓的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
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由6个线性致动器161、基座162以及末端163构成。
6个致动器的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基座162。
6个致动器的另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末端163。
在基座162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在末端163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设置在基座162的开口О与设置在末端163的开口О之间形成有空间亦即磁通空间S。
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通在磁通空间S之中流过。
空间6自由度是指纵荡(surge)X、横荡(sway)Y、垂荡(heave)Z、横摇(roll)θ、纵摇(pitch)φ、艏摇(yaw)
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末端163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末端163支承供电用次级线圈121。
其结果为,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位置变更机构165设置于特定位置,并支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并能够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50的位置在作为接近于对象物171的位置的接近位置与作为从对象物远离的位置的远离位置之间变化。
位置变更机构165也可以是固定于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的基座的直动机构。
当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的特定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位置变更机构165使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的位置从远离位置向接近位置变化,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供电用初级线圈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以下,以附图为基础,对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的2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对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之一进行说明。
图6是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的功能框图之一。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之一使控制装置实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和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是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功能,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
对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而言,也可以当特定对象物停止于特定位置时,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
线圈位置信息可以是与针对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
线圈位置信息可以是与针对特定位置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
例如,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利用传感器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例如,当特定对象物停止于特定位置时,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利用传感器检测内置于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并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例如,当特定对象物停止于特定位置时,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利用传感器检测内置于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轮廓并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例如,当特定对象物停止于特定位置时,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利用传感器检测内置于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所设置的标记物并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例如,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通过通信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例如,当特定对象物停止于特定位置时,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通过通信从特定对象物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例如,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通过通信从特定对象物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例如,当特定对象物停止于特定位置时,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通过通信从特定对象物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接着,对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之二进行说明。
图7是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之二。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使控制装置实现信息记录功能F10、特定种类信息取得功能F20、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以及非接触供电功能F40。
信息记录机构F10是预先使对象物的种类所对应的多个种类信息和与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并分别记录的功能。
信息记录机构F10使多个种类信息与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并记录在数据库DB。
种类信息是对象物的种类所对应的信息。
例如,当对象物是车辆时,种类是车型。
例如,种类信息是车辆的车型所对应的编码。
线圈位置信息是与对象物中的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信息。
例如,线圈位置信息是用于特定对象物171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的信息所对应的编码。
例如,当对象物是车辆时,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是车辆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坐标数据。
例如,线圈位置信息是与坐标数据对应的编码。
特定种类信息取得功能F20是取得特定种类信息的功能,该特定种类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种类信息。
特定种类信息取得功能F20可以取得特定种类信息并暂时记录,该特定种类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种类信息。
在非接触供电系统使用于车辆的停车装置中的情况下,特定种类信息取得功能F20也可以在等待向停车装置的入库之时取得特定种类信息。
例如,在非接触供电系统使用于车辆的停车装置中的情况下,特定种类信息取得功能F20在等待向停车装置的入库之时从特定对象物取得特定种类信息。
特定种类信息取得功能F20也可以在接受供电请求之时取得特定种类信息。
例如,特定种类信息取得功能F20在接受供电请求之时从特定对象物取得特定种类信息。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是取得作为与取得到的特定种类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功能。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取得与从数据库DB提取到的特定种类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作为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当特定对象物停止于特定位置时,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也可以取得作为与取得到的特定种类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取得功能F30也可以从特定种类信息取得功能F20收取特定种类信息,并参照数据库DB取得与特定种类信息关联的线圈位置信息作为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接着,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进行说明。
图18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构成。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及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构成。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及移动体173构成。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受电设备12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以及移动体173构成。
由于供电设备110与受电设备120的构成与前述的相应部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供电用初级线圈111设置于特定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设置于特定位置并能够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将对象物171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的一个例子是所谓的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
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由6个线性致动器161、基座162以及末端163构成。
6个线性致动器的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基座162。
6个线性致动器的另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末端163。
在基座162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在末端163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设置在基座162开口О与设置在末端163的开口О之间形成有空间亦即磁通空间S。
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通在磁通空间S之中流过。
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末端163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末端163以相对于对象物171可拆卸的方式支承对象物171。
例如,设置于末端163的接合部可拆卸地与对象物171的被接合部接合。
其结果为,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内置于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当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的特定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特定对象物171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向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例如,当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的特定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将末端163与对象物171接合,并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特定对象物171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向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如此,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初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场在由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的3轴的线性致动器包围的磁通空间S之中产生。
由于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与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所说明的顺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着,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进行说明。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的概念图。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及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构成。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以及移动体173构成。
由于供电设备110与受电设备120的构成与前述的构成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供电用初级线圈111设置于特定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设置于特定位置并能够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的一个例子是所谓的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
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由6个线性致动器161、基座162以及末端163构成。
6个线性致动器的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基座162。
6个线性致动器的另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末端163。
在基座162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在末端163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在基座162所设置的开口О与末端163所设置的开口О之间形成有空间亦即磁通空间S。
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通在磁通空间S之中流过。
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末端163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末端163以相对于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可拆卸的方式支承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
例如,设置于末端163的接合部可拆卸地与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被接合部接合。
其结果为,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内置于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当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171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对特定对象物171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例如,当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171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将末端163与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接合,并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对特定对象物171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如此,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初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场在由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的3轴的线性致动器包围的磁通空间S之中产生。
由于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与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所说明的顺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接着,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进行说明。
图20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中继设备130以及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构成。
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中继设备13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及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构成。
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中继设备13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及移动体173构成。
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还可以由供电设备110、中继设备13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以及移动体173构成。
由于供电设备110与中继设备130的构成与前述构成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供电用初级线圈111设置于特定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设置于特定位置并能够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组合电磁电路131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的一个例子是所谓的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
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由6个线性致动器161、基座162以及末端163构成。
6个线性致动器的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基座162。
6个线性致动器的另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末端163。
在基座162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在末端163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设置在基座162的开口О与设置在末端163的开口О之间形成有空间亦即磁通空间S。
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通在磁通空间S之中流过。
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末端163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末端163支承组合电磁电路131。
其结果为,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组合电磁电路131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当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171时,取得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组合电磁电路131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使组合电磁电路131位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如此,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场在由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的3轴的线性致动器包围的磁通空间S之中产生。
由于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与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说明的相应部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着,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进行说明。
图21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及移动体173构成。
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以及移动体173构成。
由于供电设备110和受电设备120的构成与前述的相应部分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供电用初级线圈111设置于特定位置。
移动体173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台车。
移动体173也可以经由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支承对象物171。
例如,移动体173搭载支承对象物17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设置于移动体173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的一个例子是所谓的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
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由6个线性致动器161、基座162以及末端163构成。
6个线性致动器的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基座162。
6个线性致动器的另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末端163。
在基座162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在末端163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设置在基座162的开口О与设置在末端163的开口О之间形成有空间亦即磁通空间S。
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通在磁通空间S之中流过。
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末端163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末端163以相对于对象物171可拆卸的方式支承对象物171。
例如,设置于末端163的接合部可拆卸地与对象物171的被接合部接合。
其结果为,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内置于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当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的特定对象物171进行支承的移动体173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特定对象物171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例如,当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的特定对象物171进行支承的移动体173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将末端163与对象物171接合,并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特定对象物171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如此,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场在由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的3轴的线性致动器包围的磁通空间S之中产生。
由于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与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所说明的顺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接着,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进行说明。
图22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以及移动体173构成。
由于供电设备110与受电设备120的构成与前述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供电用初级线圈111设置于特定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设置于移动体并能够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将对象物支承结构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的一个例子是所谓的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
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由6个线性致动器161、基座162以及末端163构成。
6个线性致动器的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基座162。
6个线性致动器的另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末端163。
在基座162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在末端163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设置在基座162的开口О与设置在末端163的开口О之间形成有空间亦即磁通空间S。
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通在磁通空间S之中流过。
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末端163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末端163以相对于对象物171可拆卸的方式支承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
例如,设置于末端163的接合部可拆卸地与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被接合部接合。
其结果为,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内置于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的特定对象物171进行支承,当搭载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移动体173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支承特定对象物171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进行非接触供电。
例如,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的特定对象物171进行支承,当搭载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移动体173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使末端163与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接合,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支承特定对象物171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进行非接触供电。
如此,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场在由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的3轴的线性致动器包围的磁通空间S之中产生。
由于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与在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说明的顺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着,以附图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进行说明。
图23是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由供电设备110、中继设备13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及移动体173构成。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也可以由供电设备11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以及移动体173构成。
由于供电设备110与中继设备130的构成与前述的构成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供电用初级线圈111设置于特定位置。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设置于移动体174并能够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将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形成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是一个例子是所谓的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
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由6个线性致动器161、基座162以及末端163构成。
6个线性致动器的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基座162。
6个线性致动器的另一个端部摆动自如地固定于末端163。
在基座162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在末端163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О。
设置在基座162的开口О与设置在末端163的开口О之间形成有空间亦即磁通空间S。
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通在磁通空间S之中流过。
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末端163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末端163支承组合电磁电路131。
其结果为,利用6轴的线性致动器的长度(L1、L2、L3、L4、L5、L6)的伸缩,使组合电磁电路131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
当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的特定对象物171进行支承的移动体173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组合电磁电路131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使组合电磁电路131位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搭载对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的特定对象物171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移动体173位于特定位置时,可以取得与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组合电磁电路131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而使组合电磁电路131位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
如此,在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初级线圈121之间产生的磁场在由6轴平行连杆式机构的3轴的线性致动器包围的磁通空间S之中产生。
由于特定线圈位置信息的取得顺序与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所说明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对于第七~第十三实施方式,关于车辆供电装置以及其作用,与参照图8~图15在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应部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根据其构成,具有以下的效果。
当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设置于特定位置的位置变更机构165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的位置变更成与对象物接近的接近位置,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与内置于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供电用初级线圈111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在设置于特定位置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与内置于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对象物171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对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在设置于特定位置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与内置于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支承对象物171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在设置于特定位置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与内置于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组合电磁电路131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使组合电磁电路131位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对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象物171进行支承的移动体173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在设置于移动体173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与内置于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搭载对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进行支承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移动体173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在设置于移动体173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与内置于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2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搭载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171的移动体173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设置于移动体173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0以与内置于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161伸缩来使组合电磁电路131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而使组合电磁电路131位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121之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121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111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171的供电用次级线圈121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由于预先将多个种类信息与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建立关联并分别记录,取得符合供电请求的特定对象物的特定种类信息,并取得与特定种类信息关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以能够与对象物的多个种类对应地简易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供电装置根据其构成,具有以下的效果。
当符合供电请求的车辆5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设置于特定位置的位置变更机构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的位置变更成与车辆5接近的接近位置,并在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供电用初级线圈21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符合供电请求的车辆5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在设置于特定位置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内置于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车辆5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对符合供电请求的车辆5进行支承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在设置于特定位置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支承车辆5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符合供电请求的车辆5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在设置于特定位置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使组合电磁电路位于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5之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对符合供电请求的车辆5进行支承的移动台车40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在设置于移动台车40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21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车辆5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搭载对符合供电请求的车辆5进行支承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的移动台车40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在设置于移动台车40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车辆支承结构体30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调整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6的相对的空间关系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当搭载对符合供电请求的车辆5的进行支承的车辆支承结构体30的移动台车40位于特定位置时,由于设置于移动台车40的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内置于车辆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变化来使组合电磁电路位于供电用初级线圈21与供电用次级线圈6之间之后,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供电用次级线圈6进行非接触供电,所以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21向内置于特定车辆5的供电用次级线圈6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另外,由于预先将多个种类信息与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建立关联并分别记录,取得符合供电请求的特定车辆的特定种类信息,并取得与特定种类信息关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以能够与车辆的多个种类对应地简易地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能够从供电用初级线圈向内置于特定车辆的供电用次级线圈有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虽然以车辆集电装置具备中继设备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车辆集电装置也可以不具备中继设备。
也可以使用由不对磁场产生影响的材料制作的板来覆盖空隙。
虽然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停车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不带有移载设备、贮存空间的情况。
作为停车装置的移动机构的方式,虽然以升降式停车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箱形循环式停车装置、水平循环式停车装置、回转木马方式停车装置、升降滑动式停车装置、平面往复方式停车装置、搬运储藏方式停车装置、双层方式/多层方式停车装置的循环机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利用简易的结构能够实现能量损耗少的、易于利用的供电。
附图标记说明
H-移动路径;Q1-支承台车空隙;Q2-车辆支承结构体空隙;K-轮廓;О-开口;S-磁通空间;5-车辆;6-供电用次级线圈;7-充电线缆;10-主结构体;11-贮存空间;12-移动轨道;20-非接触供电系统;21-供电用初级线圈;22-驱动电路;30-车辆支承结构体;31-车辆支承结构体主体;31L-左轮支承结构部;31R-右轮支承结构部;40-移动台车;41-移动台车主体;44-蓄电设备;50-移载设备;70-中继设备;71-组合电磁电路;100-非接触供电系统;110-供电设备;111-供电用初级线圈;112-驱动电路;120-受电设备;121-供电用次级线圈;122-负载;130-中继设备;131-组合电磁电路;160-姿势/位置调整机构;161-线性致动器;162-基座;163-末端;165-位置变更机构;171-对象物;172-对象物支承结构体;173-移动体。

Claims (20)

1.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
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在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
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2.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对象物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
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在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
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3.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姿势或者位置,
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在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
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与在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4.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是对内置有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对象物的姿势或者位置,
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在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
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特定对象物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5.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象物支承结构体,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
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以及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姿势或者位置,
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在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
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对所述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6.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是对内置能够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对象物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象物支承结构体,是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结构体;
供电设备,具有能够对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初级线圈、和驱动该供电用初级线圈的驱动电路;
中继设备,具有组合电磁电路,该组合电磁电路带有能够将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非接触供电中继的中继线圈或者中继芯材;以及
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姿势或者位置,
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数据传输取得特定线圈位置信息,该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是与在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线圈位置信息,
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与特定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为基础调整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预先使能够分别识别多个对象物的多个识别信息与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并分别记录在数据库中,该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对应于与在多个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
取得特定识别信息,该特定识别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识别信息,
利用数据传输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提取到的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预先使能够分别识别多个对象物的种类的多个识别信息与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并分别记录在数据库中,该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对应于与在多个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
取得特定识别信息,该特定识别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识别信息,
利用数据传输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提取到的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与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被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时,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并且当与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未被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时,从对象物取得所述线圈位置信息来使所述特定识别信息与取得到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关联并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是设置于供作为对象物的车辆停车的停车装置的非接触供电系统,
非接触供电系统在等待向停车装置的入库之时取得所述特定识别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非接触供电系统在接受供电请求之时取得所述特定识别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还具备位置变更机构,该位置变更机构设置于特定位置且支承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并能够使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的位置在作为与对象物接近的位置的接近位置与作为从对象物远离的位置的远离位置之间变化,
当所述特定对象物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所述位置变更机构使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的位置从所述远离位置向所述接近位置变化,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
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特定位置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当所述特定对象物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所述特定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
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特定位置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当支承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支承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
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特定位置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当所述特定对象物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从而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位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之间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能够支承对象物的移动体,
所述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
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所述移动体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当支承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移动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所述特定对象物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能够搭载支承对象物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并进行移动的移动体,
所述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
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所述移动体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当搭载支承所述特定对象物的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所述移动体位于所述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来使对所述特定对象物进行支承的所述对象物支承结构体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调整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的相对的姿势或者位置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能够支承对象物并进行移动的移动体,
所述供电设备设置于特定位置,
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是设置于所述移动体并使6轴的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能够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的机构,
当支承所述特定对象物的所述移动体位于特定位置时,取得与内置于所述特定对象物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特定线圈位置信息,在所述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为基础使6轴的所述线性致动器伸缩从而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的空间6自由度成为规定的空间6自由度来使所述组合电磁电路位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与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之间之后,从所述供电用初级线圈向所述供电用次级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预先使多个对象物的种类所对应的多个种类信息和与在多个对象物中的供电用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所对应的多个线圈位置信息分别关联从而分别记录在数据库中,
取得特定种类信息,该特定种类信息是作为符合供电请求的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的种类信息,
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提取到的所述特定种类信息关联的所述线圈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线圈位置信息。
20.一种车辆供电装置,是能够供作为对象物的车辆停车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结构体,形成使车辆停车的停车空间;以及
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系统。
CN201580013104.9A 2014-03-18 2015-03-18 非接触供电系统与车辆供电装置 Active CN1061038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4461A JP6280404B2 (ja) 2014-03-18 2014-03-18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と車両給電装置
JP2014-054461 2014-03-18
JP2014059316A JP6228720B2 (ja) 2014-03-21 2014-03-21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と車両給電装置
JP2014-059316 2014-03-21
PCT/JP2015/058074 WO2015141732A1 (ja) 2014-03-18 2015-03-18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と車両給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3867A true CN106103867A (zh) 2016-11-09
CN106103867B CN106103867B (zh) 2018-11-09

Family

ID=54144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3104.9A Active CN106103867B (zh) 2014-03-18 2015-03-18 非接触供电系统与车辆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4235B2 (zh)
EP (1) EP3128644B1 (zh)
CN (1) CN106103867B (zh)
WO (1) WO20151417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2088A (zh) * 2021-07-09 2021-10-01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22000A1 (de) * 2014-10-29 2016-05-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Bodeneinheit zum induktiven Laden von Elektro- und Hybridfahrzeugen
US10000134B2 (en) * 2016-03-28 2018-06-19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for charging vehicular battery
US10688874B2 (en) * 2016-06-14 2020-06-23 Intel Corporation Vehicula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and methods
DE102017006197A1 (de) * 2016-07-20 2018-01-25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System zur induktiven Energieübertragung an ein auf einer Verfahrfläche, insbesondere Verfahrebene, bewegbar angeordnetes Fahrzeug
US11584240B2 (en) 2017-04-19 2023-02-21 Arnold Chase Intelligent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JP6794949B2 (ja) * 2017-07-13 2020-12-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CN108915330A (zh) * 2018-07-10 2018-11-30 合肥市神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停车位纠正机构
US10988042B1 (en) 2018-10-12 2021-04-27 Arnold Chase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JP6932812B1 (ja) * 2020-04-27 2021-09-08 株式会社Ihi建材工業 車両給電装置及び路盤ユニット
CN112693351B (zh) * 2020-12-23 2024-04-23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线圈对准方法
JP2022134313A (ja) 2021-03-03 2022-09-15 株式会社Ihi 給電装置及び給電システム
US11485246B1 (en) 2021-04-05 2022-11-01 Arnold Chase Individualized vehicular charging mat
US12103417B2 (en) * 2021-11-15 2024-10-0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Metamaterial panel for enhancing wireless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US12024039B2 (en) 2021-12-07 2024-07-02 Arnold Chase Vehicle self-centered charging syste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3378A (ja) * 1996-01-30 1997-08-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システム
CN201674240U (zh) * 2010-04-28 2010-12-15 汤澍 电动车无线充电器
CN102130511A (zh) * 2010-01-15 2011-07-20 索尼公司 无线供电系统
CN102160254A (zh) * 2008-09-19 2011-08-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电装置以及具备该非接触受电装置的车辆
CN102465619A (zh) * 2010-11-18 2012-05-23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机械式停车场
CN103502546A (zh) * 2011-03-30 2014-01-08 株式会社Ihi 停车设备
WO2014030463A1 (ja) * 2012-08-24 2014-02-27 株式会社Ihi 移動式駐車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714879T2 (de) 1996-01-30 2003-05-0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Verbindungssystem mit zugehörigem Verfahren
DE69711963T2 (de) * 1996-01-30 2002-11-2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Verbind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ein elektrisch betriebenes Fahrzeug
JP2009134193A (ja) * 2007-11-30 2009-06-18 Mie Denshi Kk 表示装置
US8320492B2 (en) 2008-07-07 2012-11-27 Wi-Lan Inc. Closed form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EP3544196B1 (en) 2008-09-27 2023-09-13 WiTricity Corporatio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systems
JP5308127B2 (ja) * 2008-11-17 2013-10-09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給電システム
JP2010246348A (ja) * 2009-04-09 2010-10-28 Fujitsu Ten Ltd 受電装置、及び送電装置
KR101091515B1 (ko) 2009-09-14 2011-12-08 대성전기공업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원격 터치 패드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5559518B2 (ja) 2009-10-30 2014-07-23 富士変速機株式会社 立体駐車装置及び電気自動車の非接触式充電装置
JP2011217452A (ja) * 2010-03-31 2011-10-27 Honda Motor Co Ltd 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JP5557618B2 (ja) * 2010-06-28 2014-07-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充電システム
CN103262387B (zh) * 2010-12-24 2016-08-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电系统和方法、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
WO2013003527A1 (en) * 2011-06-28 2013-01-03 Wireless Ev Charge, Llc Alignment, ver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high power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US9379571B2 (en) * 2011-07-11 2016-06-2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harging system having energy coupling arrangement for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therebetween
US9555716B2 (en) * 2012-03-21 2017-01-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motive vehicle charge system
JP5591283B2 (ja) * 2012-06-14 2014-09-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送電装置、非接触受電装置、および非接触送受電システム
JP6155001B2 (ja) * 2012-09-10 2017-06-28 Ihi運搬機械株式会社 車両給電装置
JP6156115B2 (ja) * 2013-12-13 2017-07-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
US9577449B2 (en) * 2014-01-17 2017-02-21 Honda Motor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lign wireless charging coils
JP6199789B2 (ja) * 2014-03-31 2017-09-20 Ihi運搬機械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と車両給電装置
US20160075249A1 (en) * 2014-09-17 2016-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in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3378A (ja) * 1996-01-30 1997-08-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システム
CN102160254A (zh) * 2008-09-19 2011-08-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电装置以及具备该非接触受电装置的车辆
CN102130511A (zh) * 2010-01-15 2011-07-20 索尼公司 无线供电系统
CN201674240U (zh) * 2010-04-28 2010-12-15 汤澍 电动车无线充电器
CN102465619A (zh) * 2010-11-18 2012-05-23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机械式停车场
CN103502546A (zh) * 2011-03-30 2014-01-08 株式会社Ihi 停车设备
WO2014030463A1 (ja) * 2012-08-24 2014-02-27 株式会社Ihi 移動式駐車設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2088A (zh) * 2021-07-09 2021-10-01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3472088B (zh) * 2021-07-09 2024-04-23 东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41732A1 (ja) 2015-09-24
US10044235B2 (en) 2018-08-07
EP3128644A1 (en) 2017-02-08
US20170001531A1 (en) 2017-01-05
CN106103867B (zh) 2018-11-09
EP3128644B1 (en) 2020-11-18
EP3128644A4 (en) 201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3867A (zh) 非接触供电系统与车辆供电装置
CN202945840U (zh) 一种自动车库
CN102257698B (zh) 用于传递电能的装置
US20200091565A1 (en) Battery and a system for swapping and/or charging a battery of a mobile robot
CN101164858B (zh) 多轿厢电梯
WO2019024441A1 (en) LONGITUDINAL-TRANSVERSAL ROBOT SYSTEM, INTELLIGENT THREE-DIMENSIONAL WAREHOUSE OR GARAGE, INTELLIGENT THREE-DIMENSIONAL WAREHOUSE ACCESS METHOD AND INTELLIGENT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APPLICATION APP
CN104412487B (zh) 车辆供电装置
CN202899703U (zh) 重列塔式立体车库
CN108059062A (zh) 模块化调转站
CN106163966B (zh) 用于将能移动的机器、尤其集装箱堆垛起重机自动耦合到移动供给装置上的系统及耦合装置,以及用于此的离合器
JP6228720B2 (ja)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と車両給電装置
WO2014038707A1 (ja) 車両給電装置
CN102161417A (zh) 输送车系统
CN107237527A (zh) 一种带有快捷充电式二层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
CN203623633U (zh) 一种预装式乘用车换电站
CN105151615B (zh) 链绳及其二连杆滑转约束装置
CN103264937A (zh) 双井道电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604079B (zh) 车辆供电装置
CN205681166U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车位
CN109131430A (zh)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辅助作业机器人
JP6280404B2 (ja)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と車両給電装置
CN106276294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多车型存车发运系统
CN108778974B (zh) 电梯短程通信系统
CN214326289U (zh) 双层载具小车以及硫化炉上下料系统
CN112922412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停放和提取车辆的立体停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