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2716B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92716B CN105992716B CN201480064512.2A CN201480064512A CN105992716B CN 105992716 B CN105992716 B CN 105992716B CN 201480064512 A CN201480064512 A CN 201480064512A CN 105992716 B CN105992716 B CN 1059927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slit
- back cushion
- support part
- thin sl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615 epiderm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27 in viv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749 polyuretha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002/5808—Seat coverings comprising opening zones for airba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车辆用座椅(10)具备: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其具有充气装置(38)、与通过向内部供给该充气装置(38)所产生的气体而膨胀的袋体(40);侧框架(26),其上安装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座椅靠背衬垫(22),其被安装在侧框架(26)上。此外,在座椅靠背衬垫(22)上设置有开口部(62)和门部(64),所述开口部(62)用于使膨胀了的袋体(40)通过,所述门部(64)对该开口部(62)进行封闭,并且通过受到膨胀后的袋体(40)的按压而进行转动从而使开口部(62)开放。此外,在门部(64)的转动轴侧形成有凹陷部(58)、(6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平9-7685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被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侧部的车辆用座椅。如果对该文献中所记载的技术简单地进行说明,则在构成座椅靠背的框架的一部分的侧框架上,形成有对构成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充气装置以及袋体进行收纳的凹部,此外,在侧框架上安装有座椅靠背衬垫。由此,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被配置在侧框架与座椅靠背衬垫之间。此外,在座椅靠背衬垫中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座椅侧方侧的部位处,形成有在座椅侧面观察时呈字状的狭缝,由此,能够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工作时,即,在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被供给到袋体的内部时,容易地使该袋体向座椅侧方侧展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虽然日本特开平9-7685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在能够容易地使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袋体向座椅侧方侧展开这一点上为有用的技术,但是,在使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袋体迅速地向座椅侧方侧展开这一观点上仍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使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袋体迅速地向座椅侧方侧展开的车辆用座椅。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具备: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具有充气装置、与通过向内部供给该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而进行膨胀的袋体;侧框架,其在座椅靠背内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处于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具有安装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被安装部;座椅靠背衬垫,其从座椅前方侧、座椅宽度方向外侧以及座椅后方侧对被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上的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进行覆盖,并具有开口部、门部、与脆弱部,所述开口部用于使膨胀了的所述袋体通过,所述门部对该开口部进行封闭,并且会由于受到膨胀了的所述袋体的按压而进行转动从而使所述开口部开放,所述脆弱部在该门部的转动轴侧沿着该门部而形成;薄片状部件,其被设为与所述座椅靠背衬垫相比而较为硬质且被形成为薄片状,并被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衬垫中的设置有所述门部的部位的座椅后方侧的座椅内侧的面上,并且所述薄片状部件的所述门部侧的一端被配置在形成有所述脆弱部的部分处。
根据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当安装在侧框架上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进行工作时,即,当向袋体内供给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时,该袋体会进行膨胀。此外,膨胀了的袋体会推开设置于座椅靠背衬垫上的门部,并穿过设置于座椅靠背衬垫上的开口部。由此,袋体向座椅侧方侧展开。在此,在座椅靠背衬垫中的门部的转动轴侧形成有脆弱部,由此,在门部受到膨胀了的袋体的按压时,应力会集中在上述脆弱部上。换言之,由于具有上述脆弱部,从而门部会通过更小的按压力而被转动。其结果为,根据本车辆用座椅,能够使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袋体迅速地向座椅侧方侧展开。此外,根据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通过使上述薄片状部件安装在座椅靠背衬垫的座椅内侧的面上,从而在安装有该薄片状部件的部位与未安装有该薄片状部件的部位之间的边界(形成有脆弱部的部位)处会产生刚性差。由此,会更易于使产生刚性差的部位(形成有脆弱部的部位)发生变形。其结果为,能够通过更少的按压力而使门部进行转动。
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中,所述座椅靠背衬垫具备:侧支撑部,其在被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上的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座椅前方侧向座椅前方侧突出;侧壁部,其从该侧支撑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端部起朝向座椅后方侧延伸;后壁部,其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座椅后方侧从该侧壁部的座椅后方侧端部起朝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在所述侧壁部上形成有狭缝,所述狭缝形成所述开口部的内缘且形成所述门部的外缘,所述脆弱部被形成在所述侧壁部与所述后壁部的边界处。
根据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膨胀了的袋体从配置在侧支撑部的后方侧且后壁部的前方侧的侧壁部起向座椅侧方侧展开。此外,在本车辆用座椅中,能够通过将上述狭缝形成在侧壁部上的这种简单的结构而在侧壁部上形成用于使膨胀了的袋体通过的开口部以及对该开口部进行封闭的门部。除此以外,通过在侧壁部与后壁部的分界处、即屈曲或者弯曲了的部位处形成脆弱部,从而能够通过更小的按压力而使门部转动。
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中,所述狭缝被构成为,具有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狭缝、从所述第一狭缝的座椅上方侧一端起朝向座椅后方侧延伸的第二狭缝、从所述第一狭缝的座椅下方侧的一端起朝向座椅后方侧延伸的第三狭缝,所述第二狭缝的座椅后方侧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狭缝的座椅后方侧的一端位于所述侧壁部与所述后壁部的边界处。
根据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通过第一狭缝、第二狭缝以及第三狭缝而在侧壁部上形成了用于使膨胀了的袋体通过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以及对该开口部进行封闭的矩形形状的门部。由此,能够以第二狭缝的后端以及第三狭缝的后端为转动中心而通过更小的按压力来使门部转动。
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中,在座椅侧面观察时,所述第二狭缝以及所述第三狭缝的位置分别位于,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相比靠座椅上方侧、以及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相比靠座椅下方侧。
根据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能够在膨胀了的袋体穿过开口部时,抑制该袋体与形成开口部的上缘以及下缘的第二狭缝以及第三狭缝发生干涉的情况。由此,能够提高膨胀了的袋体向座椅上下方向进行展开的展开性能。
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记载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中,所述后壁部具备:倾斜部,其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座椅后方侧于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顶端部,其从所述倾斜部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起沿着侧框架的座椅后方侧的端部而延伸,所述薄片状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倾斜部以及所述顶端部的座椅内侧的面上。
根据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记载的车辆用座椅,能够确保从座椅外侧接触到后壁部的倾斜部以及顶端部时的缓冲性能,并提高后壁部的倾斜部以及顶端部的形状保持性能。
第七方式所涉及的记载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中,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被构成为,包括对所述充气装置以及所述袋体进行支承的基座,所述薄片状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与所述侧框架抵接,并且所述薄片状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所述基座抵接。
根据第七方式所涉及的记载的车辆用座椅,能够对因后壁部的倾斜部以及顶端部与侧框架以及基座抵接而导致的该倾斜部以及顶端部的变形进行抑制。
第八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中,所述开口部的座椅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与被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上的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座椅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相比而较大,所述开口部的上缘以及下缘分别位于,与被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上的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相比靠座椅上方侧、以及与被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上的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相比靠座椅下方侧。
根据第八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能够在膨胀了的袋体穿过开口部时,抑制该袋体与开口部的上缘以及下缘发生干涉的情况。由此,能够提高膨胀了的袋体向座椅上下方向进行展开的展开性能。
第九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一方式至第八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中,在座椅侧面观察时,所述开口部的前缘位于与被设为收纳状态的所述袋体的前端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与被设为收纳状态的所述袋体的前端相比靠座椅前方侧。
根据第九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能够在膨胀了的袋体穿过开口部时,抑制该袋体与开口部的前缘发生干涉的情况。由此,能够提高膨胀了的袋体向座椅斜前方侧进行展开的展开性能。
第十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二方式至第九方式中的任意一个车辆用座椅中,所述侧支撑部的硬度被设定为,与所述侧壁部的硬度相比而较高。
根据第十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在膨胀了的袋体对侧支撑部以及侧壁部进行了按压时,侧支撑部与侧壁部相比而难以发生变形。由此,对侧支撑部以及侧壁部进行按压的袋体会朝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进行膨胀。其结果为,能够实现及早使袋体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展开。
第十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一方式至第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中,所述座椅靠背衬垫被表皮材料所覆盖,在所述表皮材料上设置有破裂缝制部,所述破裂缝制部会由于该表皮材料受到膨胀了的所述袋体的按压而破裂,与所述表皮材料相比拉伸强度较高的加强薄片以跨过所述破裂缝制部的一部分的状态而被安装在所述表皮材料上,所述加强薄片的一端被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衬垫上。
根据第十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当表皮材料受到膨胀了的袋体的按压时,应力会集中在设置于表皮材料上的破裂缝制部与加强薄片的分界部处,从而能够以该应力集中的部位为起点而使破裂缝制部破裂。即,根据本车辆用座椅,能够及早使袋体展开。
第十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十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中,所述表皮材料被构成为,包括:主要部覆盖部,其对被配置在所述侧支撑部之间并构成所述座椅靠背衬垫的一部分的主要部进行覆盖,所述侧支撑部被分别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侧支撑部覆盖部,其对所述侧支撑部的座椅前方侧的面进行覆盖;侧方侧覆盖部,其从所述侧支撑部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面对所述侧壁部以及所述后壁部的外侧部进行覆盖,并且,缝制有所述侧支撑部覆盖部和所述侧方侧覆盖部的部位被设为所述破裂缝制部,所述加强薄片被设为第一加强薄片以及第二加强薄片,所述第一加强薄片与第二加强薄片以分别沿着所述侧支撑部覆盖部与所述侧方侧覆盖部的所述座椅靠背衬垫侧的面而延伸的状态被分别缝制在所述侧支撑部覆盖部与所述侧方侧覆盖部上,并且,所述第一加强薄片与所述第二加强薄片在所述破裂缝制部处被相互缝制在一起,在与所述座椅靠背衬垫连结的连结部件的一端被夹在所述主要部覆盖部与所述侧支撑部覆盖部之间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加强薄片被缝制在所述主要部覆盖部以及所述侧支撑部覆盖部上。
根据第十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当表皮材料受到膨胀了的袋体的按压时,应力会集中在侧支撑部覆盖部与侧方侧覆盖部之间的缝制部(破裂缝制部)与第一加强薄片以及第二加强薄片之间的分界部处,从而破裂缝制部会以该应力集中的部位为起点而发生破裂。即,根据本车辆用座椅,能够使袋体及早展开。此外,根据本车辆用座椅,能够通过将连结部件连结在座椅靠背衬垫上而将表皮材料支承在座椅靠背衬垫上。
第十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包括第三方式的结构的第十一方式或第十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中,所述加强薄片与所述第一狭缝以在座椅侧视观察时于座椅宽度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而被配置。
根据第十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当表皮材料受到膨胀了的袋体的按压时,应力会集中在表皮材料与加强薄片之间的分界部处。此外,能够通过将形成用于使膨胀展开了的袋体通过的门部的前缘的第一狭缝和加强薄片重叠配置,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表皮材料与加强薄片的分界部处所产生的应力。由此,能够使袋体更加及早地展开。
第十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十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中,缝制有所述主要部覆盖部和所述侧支撑部覆盖部的部位经由所述连结部件以及拱环而与嵌件成形在所述座椅靠背衬垫上的嵌入线连结。
根据第十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能够通过使连结部件经由拱环而与嵌入线连结从而容易地将表皮材料安装在座椅靠背衬垫上。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具有能够使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袋体迅速地向座椅侧方侧展开的这种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沿着图2所示的1-1线进行了剖切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宽度方向端部的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图2为从座椅侧方侧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进行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进行了工作后的座椅宽度方向端部的对应于图1的放大剖视图。
图4为表示沿着图5所示的沿着4-4线而进行了剖切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宽度方向端部的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图5为从座椅侧方侧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进行观察时的对应于图2的侧视图。
图6为表示改变例所涉及的狭缝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以及图2来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对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进行图示说明时,设为表示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所观察到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此外设为,在各图中所适当表示的箭头标记FR表示前方,箭头标记UP表示上方,箭头标记RH表示右方,箭头标记LH表示左方。此外,箭头标记RH以及箭头标记LH与座椅宽度方向一致。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作为所谓右侧方向盘汽车的驾驶座椅而被使用,该车辆用座椅10具备对乘员P的臀部以及大腿部进行支承的坐垫12、对乘员P的背部进行支承的座椅靠背14、对乘员P的头部进行支承的头枕16。此外,在座椅靠背14的内部设置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
座椅靠背14以能够倾倒的方式而被安装在坐垫12的后端部上,该座椅靠背14通过将被表皮材料20所覆盖的座椅靠背衬垫22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24上而构成。
构成座椅靠背14的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24具备:在座椅靠背14内的座椅宽度方向右侧以及左侧的端部处于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的一对侧框架26、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对一对侧框架26的上端进行连接的上部框架28。如图1所示,侧框架26被形成为,在座椅俯视观察时截面呈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被开放的大致U字状。该侧框架26具备:以座椅宽度方向为板厚方向并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一般部30、从一般部30的前端朝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前侧凸缘部32、从一般部30的后端朝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并且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前侧凸缘部32相比被设定为较长的后侧凸缘部34。此外,一般部30的座椅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被设为安装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的被安装部36,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经由螺栓以及螺母等而被固定在被安装部36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面上。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具备:产生气体的充气装置38、通过向内部供给充气装置38所产生的气体而进行膨胀的袋体40、对充气装置38以及袋体40进行支承的基座(壳体)42。在座椅俯视观察时,基座42被形成为,截面呈座椅前方侧被开放的大致J字状。该基座42具备:沿着侧框架26的被安装部36而延伸并被固定在该被安装部36上的固定部42A、从固定部42A的后端朝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而延伸的第一延伸部42B、从第一延伸部42B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一端起朝向座椅前方侧而延伸的第二延伸部42C。此外,充气装置38被配置在由基座42的固定部42A、第一延伸部42B以及第二延伸部42C包围而成的区域内,该充气装置38被支承在固定部42A上。此外,袋体40通过将气体难以透过的两片布的外周部缝制在一起而被形成为袋状,或者通过以无缝制的方式而对外周部进行编织而被形成为袋状,该袋体40的膨胀展开时的形状在座椅侧面观察时被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袋体40的气体供给部侧、即袋体40的充气装置38侧被支承在基座42的固定部42A上,此外,通过将袋体40折叠成预定的形状而将其设为收纳状态。另外,在基座42上安装有对被设为收纳状态的袋体40进行覆盖的覆盖部件44,该覆盖部件44在受到膨胀了的袋体40的按压时会容易地发生破裂。
座椅靠背衬垫22为,通过向预定的模具的内部注入聚氨酯树脂等发泡树脂材料并使其在该模具内发泡而形成,该座椅靠背衬垫22具备:分别被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侧支撑部46、被配置在一对侧支撑部46之间的主要部48。通过使侧支撑部46相对于主要部48而向座椅前方侧突出形成,从而所述侧支撑部46会对落座于车辆用座椅10的乘员P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移动的情况进行抑制。此外,在侧支撑部46与主要部48之间的分界线处形成有朝向座椅前方侧开放的凹槽50。
此外,座椅靠背衬垫22具备:从侧支撑部46的座椅宽度方向端部朝向座椅后方侧延伸的侧壁部52、从该侧壁部52的座椅后方侧端部朝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后壁部54。在座椅靠背衬垫22被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24上的状态下,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通过座椅靠背衬垫22的侧支撑部46、侧壁部52以及后壁部54而被覆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支撑部46的密度被设定为与侧壁部52以及后壁部54的密度相比而较高,由此,侧支撑部46的硬度高于侧壁部52以及后壁部54的硬度。
如图2所示,在侧壁部52上形成有朝向座椅后方侧开放并且边缘部被设为大致U字状(字状)的狭缝56。该狭缝56被构成为,具有: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狭缝56A、从第一狭缝56A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朝向座椅后方侧延伸的第二狭缝56B以及第三狭缝56C。第二狭缝56B以及第三狭缝56C的后端R1、R2各自位于侧壁部52与后壁部54的分界处。如图1所示,在侧壁部52与后壁部54的分界处,形成有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对第二狭缝56B的后端R1与第三狭缝56C的后端R2进行连接的作为脆弱部的凹陷部58、6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壁部52与后壁部54的分界处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与内侧,分别形成有凹陷部58与凹陷部60。
如图2所示,通过将以上所说明的狭缝56形成在侧壁部52上,从而在侧壁部52上形成大致矩形形状的开口部62以及对该开口部62进行封闭的门部64。详细而言,通过第一狭缝56A、第二狭缝56B以及第三狭缝56C而形成了门部64的外缘,并且如图1以及图2所示,通过使该门部64以侧壁部52与后壁部54之间的边界为转动轴而进行转动,从而在侧壁部52上形成了大致矩形形状的开口部62。另外,通过第一狭缝56A、第二狭缝56B以及第三狭缝56C、及门部64的基端侧(转动轴侧),从而形成了开口部62的内缘。
如图2所示,上述开口部62的座椅上下方向上的尺寸L1被设定为,大于被安装在侧框架26的被安装部36上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的座椅上下方向上的尺寸L2。此外,形成开口部62的上缘以及下缘的第二狭缝56B以及第三狭缝56C的位置分别以不会与无约束展开状态下的袋体40发生干涉的方式而位于与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相比靠座椅上方侧、和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相比靠座椅下方侧。另外,无约束展开状态下的袋体40是指,未与乘员P接触的状态下的袋体40。而且,如图1所示,在座椅侧视观察时,形成开口部62的前缘的第一狭缝56A的位置位于,与被设为收纳状态的袋体40的前端40A大致相同的位置。
座椅靠背衬垫22的后壁部54具备: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的座椅后方侧于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倾斜部54A、从倾斜部54A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沿着侧框架26的后侧凸缘部34而延伸的顶端部54B。此外,在倾斜部54A以及顶端部54B的座椅内侧的面、即倾斜部54A以及顶端部54B的座椅前方侧(侧框架26侧)的面上,安装有利用与座椅靠背衬垫22的后壁部54以及侧壁部52相比而为硬质的材料而形成的作为薄片状部件的背面材料66。具体而言,背面材料66例如为浸渍有树脂的无纺布。该背面材料66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66B与侧框架26的后侧凸缘34抵接,所述背面材料66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基座42的第一延伸部42B抵接。此外,背面材料66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66A位于侧壁部52与后壁部54的分界处。
此外,在座椅靠背衬垫22的从主要部48至侧支撑部46的座椅内侧的面上,也安装有利用与上述背面材料66同样的无纺布而形成的背面材料67。而且,背面材料67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67A位于侧支撑部46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处,该背面材料67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67A与侧框架26的前侧凸缘部32抵接。
对座椅靠背衬垫22进行覆盖的表皮材料20被设为布制或皮革制,本实施方式的表皮材料20通过将被裁切为预定的形状的主要部覆盖部68、侧支撑部覆盖部70以及侧方侧覆盖部72适当地缝制在一起而形成。具体而言,对主要部48的座椅前方侧的面进行覆盖的主要部覆盖部68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对侧支撑部46的座椅前方侧的面进行覆盖的侧支撑部覆盖部70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被缝制在一起。在该被实施了缝制的部位A处缝制有连结部件(吊绳棉布)74的一端,该连结部件74的另一端在凹槽50的位置处通过拱环78而与嵌入线76连结,所述嵌入线76以嵌件成形的方式而被一体地设置在座椅靠背衬垫22上。此外,侧方侧覆盖部72的前端部和侧支撑部覆盖部70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被缝制在一起,所述侧方侧覆盖部72对从侧支撑部46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面至侧壁部52以及后壁部54的外侧部进行覆盖,该被实施了缝制的部位B被设为,随着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工作而发生破裂的破裂缝制部B。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当被安装在侧框架26上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在车辆的紧急时刻(例如碰撞时)进行工作时,即当向袋体40内供给充气装置38所产生的气体时,该袋体40会进行膨胀。如图3所示,膨胀了的袋体40会推开被设置在座椅靠背衬垫22的侧壁部52上的门部64,并会穿过设置在该侧壁部52上的开口部62从而以破裂缝制部B为起点而使表皮材料20破裂。由此,袋体40向座椅侧方侧展开。
在此,在座椅靠背衬垫22中的门部64的转动轴侧形成有凹陷部58、60,由此,在门部64受到膨胀了的袋体40的按压时,应力会集中于上述凹陷部58、60处。换言之,由于具有上述凹陷部58、60,从而门部64会通过更小的按压力而被转动。其结果为,能够使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的袋体40向座椅侧方侧迅速地展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将上述狭缝56形成在侧壁部52上的这种简单的结构而在侧壁部52上形成用于使膨胀了的袋体40通过的开口部62以及对该开口部62进行封闭的门部64。除此之外,通过在侧壁部52与后壁部54的边界处、即座椅靠背衬垫22中的弯曲着的部位处形成凹陷部58、60,从而能够通过更小的按压力来使门部64进行转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上述背面材料66安装在后壁部54上,从而在该后壁部54与侧壁部52的分界处会产生刚性差。由此,在侧壁部52以及后壁部54受到膨胀了的袋体40的按压时,能够容易地以后壁部54与侧壁部52之间的边界、即以产生刚性差的部位为起点而发生变形(能够使应力集中于产生刚性差的部位)。其结果为,能够通过更小的按压力来使门部64进行转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形成开口部62的上缘以及下缘的第二狭缝56B以及第三狭缝56C的位置相对于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而设定在上述的位置处,从而不会与无约束展开状态下的袋体40发生干涉。由此,能够提高膨胀了的袋体40的座椅上下方向上的展开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8的车辆前方的侧支撑部46的硬度被设定为高于侧壁部52以及后壁部54的硬度。因此,在膨胀了的袋体40对侧支撑部46、侧壁部52以及后壁部54进行了按压时,侧支撑部46与侧壁部52以及后壁部54相比难以发生变形。由此,对侧支撑部46、侧壁部52以及后壁部54进行按压的袋体40会朝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而进行膨胀。其结果为,能够实现及早使袋体40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展开。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侧支撑部46的硬度被设定为高于侧壁部52以及后壁部54的硬度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侧支撑部46的硬度只要考虑乘员P的支撑性能或袋体40的展开速度等而进行适当设定即可。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开口部62的上缘以及下缘设定在上述的位置上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开口部62的上缘以及下缘的位置只要考虑袋体40的展开速度等而进行适当设定即可。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将凹陷部58、60形成在门部64的转动轴侧而使门部64易于进行转动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通过代替凹陷部58、60而形成作为脆弱部的减重孔等从而使应力集中于该减重孔等附近以使门部64易于进行转动。
(第二实施方式)
使用图4以及图5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10相同的部件以及相同的部分,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80的特征在于,将形成为带状的加强薄片(加强布)82、84安装在表皮材料20上。具体而言,第一加强薄片84、第二加强薄片82利用拉伸强度与表皮材料20相比而较高的材料而形成,该第一加强薄片84、第二加强薄片82沿着侧支撑部覆盖部70与侧方侧覆盖部72的座椅靠背衬垫22侧的面而延伸。而且,第一加强薄片84、第二加强薄片82被适当地缝制在侧支撑部覆盖部70以及侧方侧覆盖部72上。此外,第一加强薄片84和第二加强薄片82在破裂缝制部B处被相互缝制在一起。并且,在缝制部位A处,在连结部件74的一端被夹在主要部覆盖部68与侧支撑部覆盖部70之间的状态下,使第一加强薄片84被缝制在主要部覆盖部68以及侧支撑部覆盖部70上。
此外,如图5所示,第二加强薄片82与第一狭缝56A以在座椅侧面观察时于座椅宽度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而配置。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80,座椅靠背衬垫22以及表皮材料20(侧支撑部覆盖部70、侧方侧覆盖部72)会受到膨胀了的袋体40的按压。于是,侧支撑部覆盖部70会向车辆前方侧被按压从而欲向车辆前方侧伸展。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缝制部位A处,第一加强薄片84被缝制在主要部覆盖部68以及侧支撑部覆盖部70上,除此以外,该缝制部位A经由连结部件74以及拱环78而与嵌件成形于座椅靠背衬垫22上的嵌入线76连结。由此,应力会集中于破裂缝制部B处,从而能够以该应力集中的部位为起点而使破裂缝制部B发生破裂。即,根据本车辆用座椅80,能够使袋体40及早展开。
另外,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座椅靠背衬垫22上设置有大致U字状(字状)的连续的狭缝56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6所示,也能够在座椅靠背衬垫22上设置在座椅侧面观察时将第一狭缝56A形成为虚线状而得到的狭缝86。
虽然在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显然在不脱离于其主旨的范围内,除上述以外还能够进行各种改变而实施。
Claims (13)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具有充气装置、与通过向内部供给该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而进行膨胀的袋体;
侧框架,其在座椅靠背内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处于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具有安装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被安装部;
座椅靠背衬垫,其从座椅前方侧、座椅宽度方向外侧以及座椅后方侧对被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上的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进行覆盖,并具有开口部、门部、脆弱部,所述开口部用于使膨胀了的所述袋体通过,所述门部对该开口部进行封闭并且通过受到膨胀了的所述袋体的按压而进行转动从而使所述开口部开放,所述脆弱部在该门部的转动轴侧沿着该门部而形成;
薄片状部件,其被设为与所述座椅靠背衬垫相比而较为硬质且被形成为薄片状,并被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衬垫中的设置有所述门部的部位的座椅后方侧的座椅内侧的面上,并且所述薄片状部件的所述门部侧的一端被配置在形成有所述脆弱部的部分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座椅靠背衬垫具备:
侧支撑部,其在被安装于所述被安装部上的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座椅前方侧处向座椅前方侧突出;
侧壁部,其从该侧支撑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端部起朝向座椅后方侧延伸;
后壁部,其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座椅后方侧处从该侧壁部的座椅后方侧端部起朝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延伸,
在所述侧壁部上形成有狭缝,所述狭缝形成所述开口部的内缘且形成所述门部的外缘,
所述脆弱部被形成在所述侧壁部与所述后壁部的边界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狭缝被构成为,具有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狭缝、从所述第一狭缝的座椅上方侧的一端起朝向座椅后方侧延伸的第二狭缝、从所述第一狭缝的座椅下方侧的一端起朝向座椅后方侧延伸的第三狭缝,
所述第二狭缝的座椅后方侧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狭缝的座椅后方侧的一端位于所述侧壁部与所述后壁部的边界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在座椅侧面观察时,所述第二狭缝以及所述第三狭缝的位置分别位于,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相比靠座椅上方侧以及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相比靠座椅下方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后壁部具备:
倾斜部,其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座椅后方侧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
顶端部,其从所述倾斜部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起沿着侧框架的座椅后方侧的端部而延伸,
所述薄片状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倾斜部以及所述顶端部的座椅内侧的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被构成为,包括对所述充气装置以及所述袋体进行支承的基座,
所述薄片状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与所述侧框架抵接,并且所述薄片状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所述基座抵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开口部的座椅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与被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上的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座椅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相比而较大,
所述开口部的上缘以及下缘分别位于,与被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上的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相比靠座椅上方侧、以及与被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上的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相比靠座椅下方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在座椅侧面观察时,所述开口部的前缘位于与被设为收纳状态的所述袋体的前端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与被设为收纳状态的所述袋体的前端相比靠座椅前方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侧支撑部的硬度被设定为与所述侧壁部的硬度相比而较高。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座椅靠背衬垫被表皮材料所覆盖,
在所述表皮材料上设置有破裂缝制部,所述破裂缝制部会由于该表皮材料受到膨胀了的所述袋体的按压而破裂,
与所述表皮材料相比拉伸强度较高的加强薄片以跨过所述破裂缝制部的一部分的状态而被安装在所述表皮材料上,
所述加强薄片的一端被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衬垫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表皮材料被构成为,包括:
主要部覆盖部,其对被配置在所述侧支撑部之间并构成所述座椅靠背衬垫的一部分的主要部进行覆盖,所述侧支撑部分别被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
侧支撑部覆盖部,其对所述侧支撑部的座椅前方侧的面进行覆盖;
侧方侧覆盖部,其从所述侧支撑部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面而对所述侧壁部以及所述后壁部的外侧部进行覆盖,
并且,缝制有所述侧支撑部覆盖部和所述侧方侧覆盖部的部位被设为所述破裂缝制部,
所述加强薄片被设为第一加强薄片以及第二加强薄片,所述第一加强薄片与第二加强薄片以分别沿着所述侧支撑部覆盖部的所述座椅靠背衬垫侧的面与所述侧方侧覆盖部的所述座椅靠背衬垫侧的面而延伸的状态被分别缝制在所述侧支撑部覆盖部与所述侧方侧覆盖部上,并且,所述第一加强薄片与所述第二加强薄片在所述破裂缝制部处被相互缝制在一起,
在与所述座椅靠背衬垫连结的连结部件的一端被夹在所述主要部覆盖部与所述侧支撑部覆盖部之间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加强薄片被缝制在所述主要部覆盖部以及所述侧支撑部覆盖部上。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狭缝被构成为,具有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狭缝、从所述第一狭缝的座椅上方侧的一端起朝向座椅后方侧延伸的第二狭缝、从所述第一狭缝的座椅下方侧的一端起朝向座椅后方侧延伸的第三狭缝,
所述第二狭缝的座椅后方侧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狭缝的座椅后方侧的一端位于所述侧壁部与所述后壁部的边界处,
所述座椅靠背衬垫被表皮材料所覆盖,
在所述表皮材料上设置有破裂缝制部,所述破裂缝制部会由于该表皮材料受到膨胀了的所述袋体的按压而破裂,
与所述表皮材料相比拉伸强度较高的加强薄片以跨过所述破裂缝制部的一部分的状态而被安装在所述表皮材料上,
所述加强薄片的一端被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衬垫上,
所述加强薄片与所述第一狭缝以在座椅侧视观察时于座椅宽度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而配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缝制有所述主要部覆盖部和所述侧支撑部覆盖部的部位经由所述连结部件以及拱环而与嵌件成形在所述座椅靠背衬垫上的嵌入线连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45316A JP5913267B2 (ja) | 2013-11-27 | 2013-11-27 | 車両用シート |
JP2013-245316 | 2013-11-27 | ||
PCT/JP2014/081419 WO2015080213A1 (ja) | 2013-11-27 | 2014-11-27 | 車両用シー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92716A CN105992716A (zh) | 2016-10-05 |
CN105992716B true CN105992716B (zh) | 2018-04-10 |
Family
ID=5319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64512.2A Active CN105992716B (zh) | 2013-11-27 | 2014-11-27 | 车辆用座椅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07917B2 (zh) |
EP (1) | EP3075611B1 (zh) |
JP (1) | JP5913267B2 (zh) |
KR (1) | KR101775857B1 (zh) |
CN (1) | CN105992716B (zh) |
AU (1) | AU2014355356B2 (zh) |
WO (1) | WO201508021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41763B2 (ja) * | 2013-07-22 | 2016-12-14 |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内蔵の車両用シート |
JP6131826B2 (ja) * | 2013-10-30 | 2017-05-24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JP6283949B2 (ja) * | 2014-11-07 | 2018-02-28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JP6561956B2 (ja) * | 2016-10-03 | 2019-08-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
WO2018083919A1 (ja) * | 2016-11-04 | 2018-05-11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6491255B2 (ja) | 2017-03-31 | 2019-03-27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JP6919383B2 (ja) * | 2017-07-18 | 2021-08-1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
CN111183059B (zh) * | 2017-10-05 | 2022-11-18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乘坐物用座椅 |
EP4223584A3 (en) | 2018-04-05 | 2023-11-08 | TS Tech Co., Ltd. | Vehicle seat |
KR102633948B1 (ko) | 2018-11-09 | 2024-02-05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자동차용 시트백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EP4082843A4 (en) * | 2019-12-24 | 2024-02-07 | TS Tech Co., Ltd. | VEHICLE SEAT |
JP7554594B2 (ja) * | 2020-07-31 | 2024-09-20 | アディエント ユーエス エルエルシー | 車両用シート |
CN113415221A (zh) * | 2021-07-30 | 2021-09-2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靠背骨架安装结构及车辆 |
WO2024062969A1 (ja) * | 2022-09-20 | 2024-03-28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車両用シート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0087A (zh) * | 1996-09-03 | 1998-11-25 | 亚乐克株式会社 | 装有侧气袋装置的座位构造 |
CN2317110Y (zh) * | 1997-10-21 | 1999-05-05 | 茹晓钢 | 车辆移动牵引器 |
US6089594A (en) * | 1995-09-18 | 2000-07-18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Seat structure having a side impact air bag apparatus |
US6450528B1 (en) * | 1998-10-01 | 2002-09-17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seat housing an airbag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09021B2 (ja) | 1995-02-20 | 2000-02-14 |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 車両の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848482B2 (ja) | 1995-03-24 | 1999-01-20 |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 車両の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EP0856438B1 (en) | 1995-08-02 | 2003-04-23 | Toyoda Gosei Co., Ltd. | Side air bag device |
JP3815833B2 (ja) | 1996-01-17 | 2006-08-30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側部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5893579A (en) * | 1996-06-04 | 1999-04-13 | Honda Giken Kogo Kabushiki Kaisha | Seat mounted air bag system |
DE19746387B4 (de) | 1996-10-25 | 2004-06-24 | Honda Giken Kogyo K.K. | Airbagvorrichtung |
JP3330032B2 (ja) * | 1996-10-25 | 2002-09-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3399280B2 (ja) | 1997-03-17 | 2003-04-21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付きシート構造 |
JP3464764B2 (ja) * | 1998-09-16 | 2003-11-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側面衝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3528704B2 (ja) | 1998-10-01 | 2004-05-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内蔵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
JP3617370B2 (ja) * | 1999-05-07 | 2005-02-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ミ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および情報記憶媒体 |
JP2001180352A (ja) | 1999-12-27 | 2001-07-03 | T S Tec Kk | サイドエアー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る車輌用シート |
JP3602385B2 (ja) | 1999-11-08 | 2004-12-15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7690723B2 (en) * | 2008-06-24 | 2010-04-06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 Vehicle seat side air bag |
JP5292970B2 (ja) | 2008-07-28 | 2013-09-18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ユニット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
JP5077961B2 (ja) * | 2008-10-14 | 2012-11-21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5263530B2 (ja) | 2009-02-13 | 2013-08-14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側部のエネルギー吸収構造 |
EP2431220B1 (en) | 2009-05-11 | 2014-10-29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seat |
WO2012157099A1 (ja) * | 2011-05-18 | 2012-11-2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シート構成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シート |
JP5626470B2 (ja) | 2011-07-28 | 2014-11-1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
CN103974857B (zh) * | 2011-11-29 | 2017-10-27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装部件及安全气囊模块装备座椅 |
JP2013203368A (ja) * | 2012-03-29 | 2013-10-07 | Honda Motor Co Ltd | シート構造 |
WO2014017211A1 (ja) | 2012-07-25 | 2014-01-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展開方向規制構造 |
JP5692197B2 (ja) * | 2012-10-10 | 2015-04-0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車両用シートへの組付方法 |
JP2014184805A (ja) * | 2013-03-22 | 2014-10-02 | Toyota Motor Corp | 自動車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6234877B2 (ja) * | 2014-04-25 | 2017-11-22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JP6191574B2 (ja) * | 2014-10-10 | 2017-09-0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6183342B2 (ja) * | 2014-12-03 | 2017-08-2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
JP6079765B2 (ja) * | 2014-12-11 | 2017-02-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
-
2013
- 2013-11-27 JP JP2013245316A patent/JP5913267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11-27 AU AU2014355356A patent/AU2014355356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1-27 KR KR1020167013909A patent/KR101775857B1/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4-11-27 WO PCT/JP2014/081419 patent/WO201508021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1-27 US US15/039,162 patent/US9707917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1-27 CN CN201480064512.2A patent/CN105992716B/zh active Active
- 2014-11-27 EP EP14865397.5A patent/EP3075611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89594A (en) * | 1995-09-18 | 2000-07-18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Seat structure having a side impact air bag apparatus |
CN1200087A (zh) * | 1996-09-03 | 1998-11-25 | 亚乐克株式会社 | 装有侧气袋装置的座位构造 |
CN2317110Y (zh) * | 1997-10-21 | 1999-05-05 | 茹晓钢 | 车辆移动牵引器 |
US6450528B1 (en) * | 1998-10-01 | 2002-09-17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seat housing an airbag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14355356A1 (en) | 2016-06-16 |
WO2015080213A1 (ja) | 2015-06-04 |
CN105992716A (zh) | 2016-10-05 |
JP2015101297A (ja) | 2015-06-04 |
KR101775857B1 (ko) | 2017-09-06 |
EP3075611A1 (en) | 2016-10-05 |
US9707917B2 (en) | 2017-07-18 |
AU2014355356B2 (en) | 2017-03-23 |
JP5913267B2 (ja) | 2016-04-27 |
KR20160078416A (ko) | 2016-07-04 |
EP3075611B1 (en) | 2018-05-16 |
US20170101072A1 (en) | 2017-04-13 |
EP3075611A4 (en) | 2017-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92716B (zh) | 车辆用座椅 | |
US6886479B1 (en) | Sewing method to form a trim cover assembly and automotive seat using the trim cover assembly | |
US20060113758A1 (en) | Vehicle seat assembly | |
CN109747496A (zh) | 车辆用座椅及座椅座垫气囊 | |
JP6180339B2 (ja) | ワディング材付シートの表皮構造およびワディング材付シートの表皮縫製方法 | |
JP2016107926A (ja) | ヘッドレスト | |
JP2016214788A (ja) | シートカバー | |
JP2003529492A (ja) | 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製作する方法 | |
JP2010095020A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5315952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表皮材の縫合構造 | |
JP5297330B2 (ja) | シート | |
CN111038431B (zh) | 具有气囊模块的用于座椅的装饰罩 | |
CN104417409B (zh) | 座椅靠背 | |
JP3819880B2 (ja) | 自動車シート | |
CN109795440A (zh) |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 | |
WO2021132466A1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2011110798A (ja) | サポート材、発泡成形部材及び発泡成形方法 | |
CN109153343A (zh) | 车辆用座椅 | |
JP2015209081A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6696364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7478330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5565622B2 (ja) | 自動車用シート | |
US11312327B2 (en) |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RU131677U1 (ru) | Чехол для сиденья автомобиля с боковой подушк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 |
JP2017222189A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