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4391B - 角撑袋、角撑袋的制造方法、及层叠体的接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角撑袋、角撑袋的制造方法、及层叠体的接合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34391B CN105934391B CN201580005357.1A CN201580005357A CN105934391B CN 105934391 B CN105934391 B CN 105934391B CN 201580005357 A CN201580005357 A CN 201580005357A CN 105934391 B CN105934391 B CN 1059343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int portion
- sealing
- supporting bag
- angle supporting
- planar por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1/00—Bags or like containers made of paper and having structural provision for thickness of contents
- B65D31/10—Bags or like containers made of paper and having structural provision for thickness of contents with gusseted s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70/00—Making flexible containers, e.g. envelopes or bags
- B31B70/60—Uniting opposed surfaces or edges; Taping
- B31B70/64—Uniting opposed surfaces or edges; Taping by applying heat or pressure
- B31B70/643—Uniting opposed surfaces or edges; Taping by applying heat or pressure on piled sheets, e.g. sealing bags arranged in a p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75/008—Standing pouches, i.e. "Standbeut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2150/00—Flexible containers made from sheets or blanks, e.g. from flattened tub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2150/00—Flexible containers made from sheets or blanks, e.g. from flattened tubes
- B31B2150/002—Flexible containers made from sheets or blanks, e.g. from flattened tubes by joining superimposed sheets, e.g. with separate bottom she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2160/00—Shape of flexible containers
- B31B2160/20—Shape of flexible containers with structural provision for thickness of cont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70/00—Making flexible containers, e.g. envelopes or bags
- B31B70/60—Uniting opposed surfaces or edges; Ta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g Frames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角撑袋(10)由相对的一对平面部(12A、12B)和向袋的内方折入的横角撑部(14)形成。并且,角撑袋(10)具备:将平面部(12A)的侧部与横角撑部(14)的侧部在内侧表面彼此处接合的侧部热密封部(16A);将平面部(12B)的侧部与横角撑部(14)的另一侧部在内侧表面彼此处接合的侧部热密封部(16B);将侧部热密封部(16A)与侧部热密封部(16B)在横角撑部(14)的外侧表面彼此处利用超声波密封接合的关闭密封部(18)。由此,角撑袋(10)在将角撑部关闭的工序中能够防止膜片或碎屑混入到袋内,并能够简易地关闭角撑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角撑袋(gusset bag)、角撑袋的制造方法、及层叠体的接合方法。
背景技术
袋例如通过将具有热粘接性的密封层与具有耐热性的基材层层叠而成的层叠膜来形成。密封层形成袋的内侧表面,基材层形成袋的外侧表面。
作为为了形成袋而将层叠膜彼此接合的方法,包括:通过处于层叠膜的外部的热源,利用热传导、辐射及对流等使加热从层叠膜的表面逐渐向内部推进的基于外部加热的方法;层叠膜其自身通过自发热而将内部和外部同时并行地加热的基于内部加热的方法。作为基于外部加热的方法,包括基于热板密封(以下也仅称为“热密封”)、冲击密封等的方法,作为基于内部加热的方法,包括基于高频密封、超声波密封等的方法。
在作为内部加热的超声波密封中,通过由微细的超声波振动而产生的摩擦热和加压力,使层叠膜彼此瞬间地熔融并接合。需要说明的是,超声波密封存在由于超声波振动而层叠膜彼此摩擦从而产生碎屑的情况。其结果是,产生的碎屑可能作为异物而向袋内混入。
而且,如图12所示,角撑袋100具有相对的一对平面部102A、102B及设置在这些平面部102A、102B的两侧的横角撑部104。角撑袋100的内表面层106设为具有热粘接性的密封层且外表面层108设为具有耐热性的基材层。
因此,如图13所示,即使为了将平面部102A、102B的上部或下部关闭而施行例如使用了热密封的开放端密封部110,在开放端密封部110的两侧部110A,相对的横角撑部104的外表面层108彼此也未接合。其结果是,成为横角撑部104的上部或下部打开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角撑袋100的外观较差。
而且,开放端密封部110与内容物的收容部分的交界部中的、与横角撑部104的折入部的交点110B在上述横角撑部104打开的状态下,应力最容易集中。因此,在错误地使角撑袋100落下的情况等,可能从应力集中的交点110B发生破裂。
因此,如图14所示,开发了将作为横角撑部104的上端的开放端密封部110的两侧部110A接合并将横角撑部104的打开关闭的角撑袋100。由此,角撑袋100的外观性提高,并防止破裂。
作为将这样的横角撑部的打开关闭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角撑袋:将横角撑部的一部分的层叠膜除去而设置贯通孔,穿过贯通孔而将一对平面部的内表面层彼此接合,由此使一对平面部一体化。
然而,这样的角撑袋100为了形成贯通孔而被切除所产生的小的膜片可能会混入角撑袋100的内部,或者由于该膜片被向下一工序搬运而可能引起密封不良。
而且,图15是表示具有底角撑部112的角撑袋120的下部的图,图15(A)是角撑袋120的主视图,图15(B)是底角撑部112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由阴影表示的区域是将形成角撑袋120的层叠膜接合的区域。
底角撑部112在与一对平面部102A、102B接合的情况下,成为外侧表面的外表面层108由具有耐热性的基材层形成,因此外表面层108彼此通常不接合。
因此,将底角撑部112的侧部的一部分切口,由此在将底角撑部112与平面部102A、102B接合时,穿过切口部分112A而将平面部102A、102B的内表面层106彼此接合。由此,一对平面部102A、102B被一体化,防止底在角撑袋120的侧部处的打开,表现出角撑袋120的自立功能。
然而,这样的角撑袋120中,为了形成切口部分112A而被切除所产生的小的膜片混入角撑袋120的内部,或者该膜片被向下一工序搬运,从而可能会引起密封不良。
以上,到此为止说明的角撑袋在与横角撑袋及底角撑袋一起形成角撑袋的平面部及角撑部的各部为不同构件的情况下,在角撑袋的制造工序中,能够容易地使专利文献1记载的贯通孔的位置对合。然而,在角撑袋中,平面部及角撑部这各部由一张层叠膜形成,通过将层叠膜折叠而形成各部。在这样的角撑袋的情况下,在角撑部设置贯通孔的情况的制造工序变得烦杂。而且,将一张层叠膜折入而形成角撑部,因此贯通孔的位置可能会偏离,在通过角撑部而对齐的位置开设贯通孔的情况自身比较困难。
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自立性包装袋:在具有底角撑部的自立袋中,在底构件设置两根切断线,将设置在两根切断线间的带状部分折叠而以位于船底密封部内的未密封部的方式形成,在带状部分的折回痕迹中,将两张主体膜的表侧膜和背侧膜紧贴密封,不将包装袋的底的角撑打开而能够维持自立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2-1203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909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即使在专利文献2的自立性包装袋中,当两根切断线不平行而交叉时成为切口,也存在膜片从袋被切除而混入角撑袋的内部的可能性。而且,将设置在两根切断线间的带状部分折叠而以位于船底密封部内的未密封部的方式形成,因此在表面产生凹凸而外观较差。此外,由于切断线延伸而角撑袋可能会较大地破裂。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角撑部关闭的工序中防止膜片或碎屑混入到袋内,能够简易地将角撑部关闭的角撑袋、角撑袋的制造方法、及层叠体的接合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角撑袋、角撑袋的制造方法、及层叠体的接合方法采用以下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角撑袋具备:相对的一对平面部;向袋的内方折入的角撑部;将所述平面部的侧部与所述角撑部的侧部在内侧表面彼此处接合的第一接合部;将另一所述平面部的侧部与所述角撑部的另一侧部在内侧表面彼此处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及将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在所述角撑部的外侧表面彼此处利用超声波密封接合的第三接合部。
本结构的角撑袋具备相对的一对平面部和向袋的内方折入的角撑部。
平面部的侧部与角撑部的侧部利用第一接合部在内侧表面彼此处接合。而且,另一平面部的侧部与角撑部的另一侧部利用第二接合部在内侧表面彼此处接合。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例如通过热密封来接合。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没有特别限定为热密封,但由于是内侧表面彼此的接合,因此例如进行了基于超声波密封的接合的情况下,由基于超声波振动的层叠膜彼此的摩擦而产生的碎屑可能会侵入袋的内部,因此不优选。
此外,利用第三接合部将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在角撑部的外侧表面彼此处接合。若未进行基于第三接合部的接合,则角撑部在外侧表面彼此处未接合,因此成为打开的状态。通过在角撑部进行基于第三接合部的接合,从而角撑部的打开的状态被关闭。基于第三接合部的接合例如在角撑袋的两端附近进行。
基于第三接合部的接合利用超声波密封来进行。当角撑部的外侧表面具有耐热性时,在热密封等的外部加热中,内侧表面的膜比外侧表面的膜先熔融。因此,这是因为,当要使外侧表面熔融时,层叠膜的大部分熔融,从而基于外部加热的接合不适合的缘故。
如上所述,基于超声波密封的接合由于使通过摩擦而接合的两面相互摩擦,因此有时会产生碎屑。然而,基于第三接合部的接合是角撑部的外侧表面彼此,即使在由于相互摩擦而产生了碎屑的情况下,该部分也是角撑袋的外侧。因此,即使产生碎屑,碎屑也不会混入角撑袋内。需要说明的是,成为袋的内侧的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已经接合,因此在将第三接合部接合时,在该部分也没有相互摩擦,不会产生碎屑。
因此,本结构在将角撑部关闭的工序中能够防止膜片或碎屑混入到袋内的情况,并且能够简易地关闭角撑部。
在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一对所述平面部及所述角撑部通过将膜折叠并划分而形成。
根据本结构,平面部和角撑部通过将膜折叠并划分来形成,在将角撑部关闭的工序中能够防止膜片或碎屑混入到袋内的情况,并且能够简易地将角撑部关闭。此外,由于将膜折叠并划分平面部和角撑部,因此在利用者用手握持的部分未形成硬的侧部热密封部,因此能缓和用手握持时的疼痛。
在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一对所述平面部分别由一张膜形成,所述角撑部由一张膜形成。
根据本结构,一对平面部和角撑部由不同的膜形成,在形成角撑袋的工序中接合,在将角撑部关闭的工序中能够防止膜片或碎屑混入到袋内的情况,并且能够简易地关闭角撑部。此外,用于将平面部与角撑部接合的侧部热密封部作为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发挥作用,因此无需另行设置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
在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角撑部是横角撑部或底角撑部。
根据本结构,无论角撑部的位置如何,在将角撑部关闭的工序中都能够防止膜片或碎屑混入到袋内的情况,并且能够简易地关闭角撑部。
在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三接合部的接合面形成凹凸形状。
根据本结构,通过在第三接合部的接合面形成凹凸形状,能够提高基于第三接合部的接合强度。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角撑袋的制造方法是具备相对的一对平面部和向袋的内方折入的角撑部的角撑袋的制造方法,其中,利用第一接合部将所述平面部的侧部与所述角撑部的侧部在内侧表面彼此处接合,利用第二接合部将另一所述平面部的侧部与所述角撑部的另一侧部在内侧表面彼此处接合,将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在所述角撑部的外侧表面彼此处利用超声波密封接合而形成第三接合部。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层叠体的接合方法是将具有热粘接性的第一层与具有耐热性的第二层层叠并将该第二层彼此接合的层叠体的接合方法,其中,利用第一接合部将所述第一层彼此接合,在与所述第一接合部不同的区域,利用第二接合部将所述第一层彼此接合,将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在所述第二层彼此处利用超声波密封接合而形成第三接合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在将角撑部关闭的工序中能够防止膜片或碎屑混入到袋内并且能够简易地关闭角撑部这样的优异效果。因此,在具有横角撑部的角撑袋的情况下,外观优异,即使在错误地使角撑袋落下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破裂的发生,在具有底角撑部的角撑袋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自立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角撑袋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2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部热密封部进行局部放大而表示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横角撑部形成有侧部热密封部的状态的角撑袋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通过超声波密封而将层叠膜接合的粘结工序的一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部热密封部进行局部放大而表示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各部由不同的层叠膜形成的情况的角撑袋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7是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各部由不同的层叠膜形成的情况的侧部热密封部进行局部放大而表示的横向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角撑袋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角撑袋的下部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横角撑部形成有侧部热密封部的状态的角撑袋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11是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侧部热密封部进行局部放大而表示的横向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具有横角撑部的角撑袋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横角撑部的上部打开的状态的角撑袋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将横角撑部的打开关闭的角撑袋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具有底角撑部的角撑袋的下部的图,(A)是主视图,(B)是底角撑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角撑袋、角撑袋的制造方法、及层叠体的接合方法的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角撑袋10是在侧部具有角撑部的袋子,具备相对的一对平面部12A、12B和设置在上述平面部12A、12B的两侧且作为侧部的角撑部而向袋的内方折入的横角撑部14。
需要说明的是,一对平面部12A、12B及一对横角撑部14由层叠膜21形成,所述层叠膜21是从一张具有多层构造的树脂等形成的膜状的层叠体。即,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角撑袋10通过将层叠膜21在预定的位置折叠而形成平面部12A、12B及横角撑部14。而且,形成平面部12A、12B及一对横角撑部14的矩形形状的层叠膜21将其两端部的内侧表面彼此接合而形成背贴热密封部15。
如图2所示,层叠膜21将具有热粘接性的内表面层22与具有耐热性的外表面层24层叠。即,内表面层22是密封层,外表面层24是基材层。
形成内表面层22的树脂的熔点作为一例而为170℃以下,形成外表面层24的树脂的熔点比形成内表面层22的树脂的熔点高,作为一例而为250℃以上。而且,在内表面层22与外表面层24之间根据需要而也可以层叠作为中间层的功能层。
作为使用为内表面层22的膜,可列举例如由选自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等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烃树脂、或者它们的混合树脂、离聚物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基共聚物、及乙烯-异丁烯酸共聚物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构成的未拉伸膜。
需要说明的是,内表面层22的厚度优选为30~200μm。
作为使用为外表面层24的膜,优选机械适应性、印刷适应性良好的膜。可列举例如由聚酯系、聚酰胺系、聚丙烯系、聚碳酸酯系、聚缩醛系等合成树脂构成的膜。这些膜可以是未拉伸膜,也可以是沿单轴方向或双轴方向拉伸的拉伸膜。使用作为外表面层24的膜从印刷适应性的点出发,优选使用沿单轴方向或双轴方向拉伸的拉伸膜。
具体而言,可列举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双轴拉伸聚酰胺膜、双轴拉伸聚丙烯膜等拉伸塑料膜等。而且,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合成纸、玻璃纸、纸、无纺布等。
作为外表面层24所使用的膜,也可以使用设有蒸镀层的蒸镀膜。作为蒸镀层,可列举例如铝、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锆、氧化镁等无机物。
需要说明的是,外表面层24的厚度优选为12~25μm。
功能层根据气体阻隔性、机械性的强韧性、耐弯折性、耐穿刺性、耐冲击性、耐磨损性、耐寒性、耐热性、耐药品性等要求的功能而可以适当选择。
作为功能层使用的膜,可列举例如铝、铁、铜、锡等金属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皂化物等的膜、或者向它们涂敷了聚偏二氯乙烯的膜或蒸镀了铝、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锆、氧化镁等无机物的膜、聚偏二氯乙烯等的膜、或具有隔热性的无纺布或发泡膜。
功能层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两层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层的厚度只要是能够满足角撑袋10要求的功能的厚度即可,优选为6~20μm。
如图1所示,平面部12A的侧部与横角撑部14的侧部通过作为第一接合部的侧部热密封部16A而内侧表面彼此接合。而且,平面部12B的侧部与横角撑部14的另一侧部通过作为第二接合部的侧部热密封部16B而内侧表面彼此接合。图3示出在角撑袋10形成有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从图1、3明确可知,侧部热密封部16A、16B将各自不同的区域接合。即,侧部热密封部16B在与侧部热密封部16A不同的区域将内表面层22彼此接合。换言之,该不同的区域是与利用侧部热密封部16A接合的横角撑部14的侧部相对的横角撑部14的另一侧部(侧部热密封部16B)。
需要说明的是,该对抗的侧部热密封部16A与侧部热密封部16B利用后述的第三接合部(关闭密封部18)在外表面层24彼此利用超声波密封来接合。
在图1、3中,基于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的接合对平面部12和横角撑部14的侧部的角撑袋10的上端附近或下端附近(未图示)进行。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基于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的接合也可以是平面部12和横角撑部14的侧部的从角撑袋10的上端至下端进行。
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的接合使用例如热密封。基于热密封的接合是使用了将加热后的热密封杆按压于层叠膜21之后将冷却了的冷却杆按压这样的热板密封的接合。需要说明的是,外表面层24具有耐热性,因此不是通过将侧部热密封部16A、16B接合的热密封来接合。
作为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的接合,此外也可以使用冲击密封等其他的方法。而且,在构成层叠膜21的层包含聚氯乙烯层或金属箔层的情况下,可以设为基于高频密封的接合。此外,也可以使用基于粘结剂的接合等除了超声波密封之外的其他的接合方法。
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角撑袋10通过将一张层叠膜21折叠而形成一对平面部12A、12B和一对横角撑部14,因此为了作为袋发挥作用而本来不需要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然而,如后述详情那样,防止碎屑向角撑袋10内的混入,在角撑袋10的上部利用第三接合部将横角撑部14的打开关闭,因此进行基于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的接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角撑袋10将层叠膜21折叠而形成平面部12和横角撑部14,侧部热密封部16A、16B仅形成在角撑袋10的上端附近。因此,在利用者用手握持的部分未形成硬的侧部热密封部16A、16B,能缓和用手握持时感觉的疼痛。然而,这样通过将一张层叠膜21折叠而划分设置了平面部12A、12B和横角撑部14的角撑袋10难以在横角撑部14设置贯通孔并使贯通孔的位置对合。因此,为了将横角撑部14的打开关闭,而适用将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的外侧表面彼此利用超声波密封在第三接合部进行接合的方法。
另一方面,平面部12和横角撑部14由分别的层叠膜21形成,将各自的侧部对齐而利用侧部热密封部16A、16B接合的情况下,需要利用平面部12和横角撑部14的侧部的从角撑袋10的上端至下端连续的侧部热密封部16A、16B密闭,角撑袋10的左右端部变硬。
如上所述,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角撑袋10的侧部热密封部16A与侧部热密封部16B利用作为第三接合部的关闭密封部18而在横角撑部14的外侧表面彼此进行接合。关闭密封部18的接合例如图1所示在横角撑部14的上端附近或下端附近(未图示)进行。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关闭密封部18比侧部热密封部16的范围窄。即,关闭密封部18整体包含于侧部热密封部16的区域。
若未形成关闭密封部18,则横角撑部14的外侧表面彼此分离而横角撑部14成为打开的状态。即,利用关闭密封部18将横角撑部14的上端部或下端部的打开关闭。
关闭密封部18的接合利用作为内部加热的超声波密封进行。这是因为,作为横角撑部14的外侧表面的外表面层24具有耐热性,热密封等的基于外部加热的接合不适合。
超声波密封如图4的例子所示,接合的部位通过由超声波密封机30和基台31夹持来进行。并且,将超声波密封机30按压于接合的部位,利用超声波在相对的层叠膜21、21之间产生微振动,使用基于该微振动的摩擦热进行接合。
为了形成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角撑袋10的关闭密封部18,利用超声波密封机30和基台31夹持角撑袋10的侧部,实施超声波密封。此时,平面部12和横角撑部14的内侧表面彼此通过内表面层22彼此在侧部热密封部16A、16B处已经接合。因此,即使产生超声波,在该部分,内表面层22彼此也未发生相对移动,不会相互摩擦。另一方面,横角撑部14的外侧表面彼此仅是外表面层24彼此相互摩擦,由于相互摩擦而选择性地产生摩擦热,因此外表面层24彼此接合,形成关闭密封部18。
基于超声波密封的接合由于使接合的两面相互摩擦,因此有时会产生碎屑。然而,通过基于关闭密封部18的接合而产生碎屑的部分如图5所示是横角撑部14的外侧表面彼此相互摩擦的部分。形成该关闭密封部18的部分是角撑袋10的外侧。因此,即使因基于超声波密封的接合而产生碎屑,由于是外侧表面,因此碎屑也不会混入袋内。
在此,上述的图4的例子是利用超声波密封将作为内表面层22的密封层彼此接合的例子。这样的接合的情况下,内表面层22彼此相互摩擦,在袋内会产生碎屑。即,若假设不进行基于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的接合而仅进行基于使用了超声波密封的关闭密封部18的接合,则虽然横角撑部14关闭,但是平面部12与横角撑部14的内表面层22彼此也相互摩擦,可能在角撑袋10内产生碎屑。
然而,如上所述,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利用关闭密封部18将横角撑部14关闭时,侧部热密封部16A、16B已经接合,因此在该部分,内表面层22彼此不会相互摩擦,也不会产生碎屑。因此,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角撑袋10即使为了将横角撑部14关闭而进行基于超声波密封的接合,也能防止膜片或碎屑混入到袋内。
接下来,说明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角撑袋10的制造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利用具有作为外表面层24的基材层和作为内表面层22的密封层的一张层叠膜21,形成一对平面部12A、12B和一对横角撑部14。
第一工序:以使密封层成为角撑袋10的内侧表面的方式将从膜辊放出的层叠膜21的两端部的密封层彼此接合。通过该接合,形成背贴热密封部15,层叠膜21为筒状构件。背贴热密封部15的接合作为一例而通过热密封来进行。
第二工序:成为横角撑部14的区域向筒状构件的内方折入。
第三工序:筒状构件的上部的开放端部作为一例而通过热密封来接合,形成开放端密封部20。
第四工序:在筒状构件的上部或下部的平面部12的侧部,形成侧部热密封部16A、16B(参照图3)。
第五工序:以在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的区域内,即包含在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的区域的方式形成关闭密封部18,将横角撑部14关闭(参照图1)。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第二工序之后进行第四工序,在进行了第四工序及第五工序之后进行第三工序。
如以上说明所述,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角撑袋10由相对的一对平面部12A、12B和向袋的内方折入的横角撑部14形成。并且,角撑袋10具备将平面部12A的侧部和横角撑部14的侧部在内侧表面彼此接合的侧部热密封部16A、及将平面部12B的侧部和横角撑部14的另一侧部在内侧表面彼此接合的侧部热密封部16B。此外,角撑袋10具备将侧部热密封部16A和侧部热密封部16B在横角撑部14的外侧表面彼此处利用超声波密封进行接合的关闭密封部18。
由此,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角撑袋10由于袋的内侧表面彼此已经由侧部热密封部16A、16B接合,因此即使利用超声波密封进行横角撑部14的外侧表面彼此的接合,角撑袋10的内侧表面彼此也不会相互摩擦且不会产生碎屑。因此,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角撑袋10在将横角撑部14关闭的工序中能够防止膜片或碎屑混入到袋内,并且能够简易地将横角撑部14关闭。而且,在具有横角撑部14的角撑袋10中,外观优异,即使错误地使角撑袋10落下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破裂的发生。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各部由不同的层叠膜21形成的情况的角撑袋50的上部的立体图。即,图6所示的角撑袋50的一对平面部12A、12B分别由一张层叠膜21形成,一对横角撑部14分别由一张层叠膜21形成。
在该方式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侧部热密封部16A、16B从角撑袋50的上部朝向下部而形成。
图7是将与图6对应的侧部热密封部16A、16B进行局部放大而表示的横向剖视图。
如图7所示,角撑袋50由于各部由不同的层叠膜21形成,因此横角撑部14的端部形成为切断面21A,不是如利用一张层叠膜21形成的角撑袋10那样形成为曲面(参照图5)。
而且,也可以是平面部12A和一对横角撑部14由一张层叠膜21形成,平面部12B由与之不同的层叠膜21形成。
而且,在图1及图6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示出了在侧部热密封部16A、16B形成了关闭密封部18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如图8所示的角撑袋60那样将开放端密封部20的侧部看作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并在开放端密封部20形成关闭密封部18。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的例子中,设有作为第三接合部的关闭密封部18的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的区域以与开放端密封部20重叠的方式设置。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本第二实施方式的角撑袋70的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图9中的与图1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与图1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本第二实施方式的角撑袋70利用一对平面部12A、12B及底角撑部40形成。底角撑部40在一对平面部12A、12B的下部,在一对平面部12A、12B之间向内方折入而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由阴影表示的区域是将形成角撑袋70的层叠膜21接合的区域。
平面部12A、12B和底角撑部40在角撑袋70的下部,内侧表面彼此由下部热密封部42接合。
而且,在角撑袋70的侧部,平面部12A、12B的侧部的相对的内侧表面彼此由侧部热密封部16接合,平面部12A的侧部与底角撑部40的侧部、平面部12B的侧部与底角撑部40的另一侧部的各自相对的内侧表面彼此由侧部热密封部16A、16B接合。在此,侧部热密封部16与侧部热密封部16A、侧部热密封部16与侧部热密封部16B分别连续。需要说明的是,平面部12A的侧部与底角撑部40的侧部的内侧表面彼此的接合即侧部热密封部16A是第一接合部,平面部12B的侧部与底角撑部40的另一侧部的内侧表面彼此的接合即侧部热密封部16B是第二接合部。而且,下部热密封部42也可以作为与侧部热密封部16A、16B一体的船型热密封部,在船型热密封部适当地设置作为在下部热密封部42内未接合的区域的未密封部44。下部热密封部42及侧部热密封部16A、16B都通过例如热密封而接合。基于热密封的接合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此,在仅进行基于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的接合的状态下,在侧部热密封部16A、16B,底角撑部40成为打开的状态。
为了通过将打开的状态关闭而具有自立性,以包含于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的区域的方式将底角撑部40的外侧表面彼此通过基于超声波密封的接合即关闭密封部18来接合。需要说明的是,关闭密封部18是第三接合部。基于超声波密封的接合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并且,即使利用关闭密封部18将底角撑部40的外侧表面彼此关闭,由于侧部热密封部16A、16B已经接合,因此在该部分,平面部12A与底角撑部40、及平面部12B与底角撑部40的各自的内侧表面彼此也不会相互摩擦。因此,本第二实施方式的角撑袋70即使为了将底角撑部40关闭而进行基于超声波密封的接合,也能防止膜片或碎屑混入到袋内。
需要说明的是,关闭密封部18在侧部热密封部16A、16B与底角撑部40重叠的位置只要设置左右各一个部位即可,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根据角撑袋70的尺寸,如图9所示沿角撑袋70的纵向在多个部位设置关闭密封部18。
如以上说明所述,本第二实施方式的角撑袋70以包含于将平面部12A、12B与底角撑部40接合的侧部热密封部16A、16B的区域的方式将底角撑部40的外侧表面彼此利用关闭密封部18来接合。
由此,本第二实施方式的角撑袋70由于成为袋的内侧的平面部12A与底角撑部40、及平面部12B与底角撑部40的内侧表面彼此在侧部热密封部16A、16B已经接合,因此即使利用超声波密封进行关闭密封部18的接合,该内侧表面彼此也不会相互摩擦,不会产生碎屑。因此,本第二实施方式的角撑袋70在将底角撑部40关闭的工序中能防止碎屑混入到角撑袋70内,并且能简易地将底角撑部40关闭。因此,在具有底角撑部40的角撑袋70中,能够提高自立性。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本第三实施方式的角撑袋80的上部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图10中的与图3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与图3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第三实施方式的角撑袋80在关闭密封部18的接合面形成凹凸形状82。
因此,如图10所示,本第三实施方式的角撑袋80在包含横角撑部14的外侧表面的由关闭密封部18接合的预定位置的区域(以下称为“凹凸形成区域”)84形成凹凸形状82。需要说明的是,凹凸形成区域84以与关闭密封部18重叠的方式设置,因此以与侧部热密封部16A、16B也重叠的方式设置。
而且,在图10的例子中,形成凹凸形状82的凹凸形成区域84在横角撑部14的侧部大致从上部至下部一样地设置。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凹凸形成区域84只要至少包含由关闭密封部18接合的预定位置即可,也可以仅设于横角撑部14的侧部的一部分。
而且,在图10的例子中,凹凸形成区域84设置在由关闭密封部18接合的外侧表面的两侧,但并不局限于此,凹凸形成区域84也可以仅设于由关闭密封部18接合的外侧表面(侧部热密封部16A、16B)中的任一方。
凹凸形状82作为一例而为粗糙面或裂缝等。
粗糙面例如是微细的点状的伤痕,该伤痕等间隔或不规则(随机)地形成多个。
裂缝是线状的伤痕,该伤痕连续(一字状)或不连续(折叠线状)且并列地形成多个。更具体而言,也可以是线状的伤痕沿着横角撑部14的横向形成并将其沿纵向并列地形成多个,还可以是线状的伤痕沿着横角撑部14的纵向形成并将其沿横向并列地形成多个。而且,作为裂缝,例如,也可以形成多个十字状或X字状的裂缝。
需要说明的是,凹凸形状82也可以是上述的粗糙面或裂缝以外的其他的形状。
粗糙面例如通过将锉刀、磨粒或对表面实施凹凸加工的辊等按压于凹凸形成区域84来形成。而且,裂缝例如通过按压金属制的针或刀等来形成。此外,并不局限于此,粗糙面或裂缝也可以通过使用了二氧化碳气体激光等的激光加工等或金属丝刷的使用等其他的方法来形成。
这样,本第三实施方式的角撑袋80在关闭密封部18的接合面形成了凹凸形状82之后,对关闭密封部18进行基于超声波密封的接合。
通过在关闭密封部18的接合面上形成凹凸形状82,而关闭密封部18的表面积增加,进行超声波密封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增大。因此,本第三实施方式的角撑袋80与未形成凹凸形状82的情况相比,关闭密封部18的接合强度进一步提高,能够抑制接合后的关闭密封部18之后剥离的情况。
而且,凹凸形状82可以贯通外表面层24,也可以不贯通外表面层24。
图11是对第三实施方式的侧部热密封部16A、16B进行局部放大而表示的横向剖视图,图示出形成有贯通外表面层24的凹凸形状82的关闭密封部18。
当凹凸形状82贯通外表面层24并到达内表面层22时,如图11的箭头所示,形成内表面层22(密封层)的树脂从基于凹凸形状82的贯通孔向外表面层24渗出。形成该密封层的树脂具有热粘接性。因此,在进行关闭密封部18的接合时,向外表面层24渗出的树脂也有助于基于摩擦热的接合(热粘接),关闭密封部18的接合强度进一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形成凹凸形状82的各伤痕的宽度(直径)越大,渗出的内表面层22的树脂的量也越多,基于树脂的热粘接的接合强度提高,但是基于凹凸形状82的接合强度相对减弱。另一方面,形成凹凸形状82的各伤痕的宽度越小,渗出的树脂的量也越少,基于树脂的热粘接的接合强度减弱,但是基于凹凸形状82的接合强度相对提高。
因此,在使凹凸形状82贯通外表面层24的情况下,优选考虑基于树脂的热粘接的接合强度与基于凹凸形状82的接合强度的平衡来决定伤痕的宽度。
而且,形成角撑袋80的层叠膜21在外表面层24与内表面层22之间具有作为不具备热粘接性的中间层的功能层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凹凸形状82贯通外表面层24及中间层,贯通孔到达内表面层22。
以上,使用上述各实施方式而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没有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记载的范围。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对上述各实施方式施加多样的变更或改良,施加了该变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关闭密封部18的整体包含于侧部热密封部16A、16B或下部热密封部42的区域的方式,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关闭密封部18的一部分包含于侧部热密封部16A、16B或下部热密封部42B的区域的方式。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侧部热密封部16A、16B设置多个关闭密封部18。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角撑袋10、50、60、70、80的外侧表面也可以具有能够利用热密封等进行接合的热粘接性。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角撑袋10、50、60、70、80设置将内容物向外部注出的注出口。
【标号说明】
10、50、60、70、80 角撑袋
12 平面部
14 横角撑部
16A 侧部热密封部
16B 侧部热密封部
18 关闭密封部
21 层叠膜
22 内表面层
24外表面层
82 凹凸形状
Claims (7)
1.一种角撑袋,具备:
相对的一对平面部;
向袋的内方折入的角撑部;
将所述平面部的侧部与所述角撑部的侧部在内侧表面彼此处通过热密封、冲击密封、高频密封或粘接剂而接合的第一接合部;
将另一所述平面部的侧部与所述角撑部的另一侧部在内侧表面彼此处通过热密封、冲击密封、高频密封或粘接剂而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及
将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在所述角撑部的外侧表面彼此处利用超声波密封接合的第三接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撑袋,其中,
一对所述平面部及所述角撑部通过将膜折叠并划分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撑袋,其中,
一对所述平面部分别由一张膜形成,所述角撑部由一张膜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撑袋,其中,
所述角撑部是横角撑部或底角撑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撑袋,其中,
在所述第三接合部的接合面形成凹凸形状。
6.一种角撑袋的制造方法,是具备相对的一对平面部和向袋的内方折入的角撑部的角撑袋的制造方法,其中,
利用第一接合部通过热密封、冲击密封、高频密封或粘接剂将所述平面部的侧部与所述角撑部的侧部在内侧表面彼此处接合,
利用第二接合部通过热密封、冲击密封、高频密封或粘接剂将另一所述平面部的侧部与所述角撑部的另一侧部在内侧表面彼此处接合,
将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在所述角撑部的外侧表面彼此处利用超声波密封接合而形成第三接合部。
7.一种层叠体的接合方法,是将具有热粘接性的第一层与具有耐热性的第二层层叠并将该第二层彼此接合的层叠体的接合方法,其中,
利用第一接合部通过热密封、冲击密封、高频密封或粘接剂将所述第一层彼此接合,
在与所述第一接合部不同的区域,利用第二接合部通过热密封、冲击密封、高频密封或粘接剂将所述第一层彼此接合,
将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在所述第二层彼此处利用超声波密封接合而形成第三接合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11320 | 2014-01-24 | ||
JP2014-011320 | 2014-01-24 | ||
PCT/JP2015/051934 WO2015111736A1 (ja) | 2014-01-24 | 2015-01-23 | ガゼット袋、ガゼット袋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体の接合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4391A CN105934391A (zh) | 2016-09-07 |
CN105934391B true CN105934391B (zh) | 2018-12-25 |
Family
ID=53681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05357.1A Active CN105934391B (zh) | 2014-01-24 | 2015-01-23 | 角撑袋、角撑袋的制造方法、及层叠体的接合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008675A1 (zh) |
EP (1) | EP3098177B1 (zh) |
JP (1) | JP6537979B2 (zh) |
CN (1) | CN105934391B (zh) |
WO (1) | WO201511173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8030589A (ja) * | 2016-08-22 | 2018-03-01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包装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1591558S (zh) * | 2017-04-27 | 2017-11-20 | ||
WO2020038272A1 (zh) * | 2018-08-18 | 2020-02-27 | 中山市太力家庭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袋体具有开叉结构的真空压缩袋防撕裂结构及含有该防撕裂结构的真空压缩袋 |
DE102018214127A1 (de) * | 2018-08-21 | 2020-02-27 | Huhtamaki Flexible Packaging Germany Gmbh & Co. Kg | Folienverpackung mit durch unterschiedliche Siegelverfahren gebildeter Kombinations-Heißsiegelzone und Siegelwerkzeug hierfür |
US11891213B2 (en) * | 2019-02-11 | 2024-02-06 | The Glad Products Company | Thermoplastic bags with duplicative seals |
US11383877B2 (en) * | 2019-05-09 | 2022-07-12 | Innovative Packaging Solutions, Inc. | Heavy duty pac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
WO2020262614A1 (ja) * | 2019-06-28 | 2020-12-30 | マルハニチロ株式会社 | 冷凍食品入り袋製品 |
CN115397741B (zh) * | 2020-04-28 | 2023-10-20 |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 袋及填充方法 |
JP7286200B2 (ja) | 2020-07-20 | 2023-06-05 | トタニ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製袋方法、および、溶着方法 |
US12060177B2 (en) * | 2021-02-18 | 2024-08-13 | Orihiro Engineering Co., Ltd. | Vertical bag-making/filling/packaging machin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ilm packaging bag with content, and film packaging bag with content |
WO2022215625A1 (ja) * | 2021-04-08 | 2022-10-13 | 株式会社フジシール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 パウチ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パウチ容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13732A (zh) * | 2002-12-17 | 2004-07-21 | 株式会社细川洋行 | 角撑袋 |
US7178316B2 (en) * | 1999-09-30 | 2007-02-20 | Shikoku Kakoki Co., Ltd. | Ultrasonic sealing apparatus |
JP2010100317A (ja) * | 2008-10-24 | 2010-05-06 | Howa Sangyo Kk | 米飯加工食品用包装材及び超音波シール方法 |
US7731645B2 (en) * | 2004-06-09 | 2010-06-08 | Eco Lean Research & Development A/S | Method for forming a container blank including a seal |
CN102630208A (zh) * | 2009-11-27 | 2012-08-08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34652A (en) * | 1966-07-26 | 1969-03-25 | Diamond Shamrock Corp | Self-supporting plastic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JPS6055793U (ja) * | 1983-09-27 | 1985-04-18 | 株式会社東芝 | ロ−タリ−コンプレツサ− |
FR2587935B1 (fr) * | 1985-09-30 | 1990-11-09 | Cantenot Francois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sachets a soufflets a partir d'un film complexe constitue de deux films elementaires de matieres plastiques differentes accoles par application d'ultra-sons |
JP3079185B2 (ja) * | 1990-01-11 | 2000-08-21 |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 包装袋の封緘方法 |
JPH078430Y2 (ja) | 1990-02-09 | 1995-03-01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ガセット袋 |
JP2669214B2 (ja) * | 1991-09-13 | 1997-10-27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ヒートシール性を改善した超低密度ポリエチレンフィルム |
JPH08324520A (ja) * | 1995-05-30 | 1996-12-10 | Fujimori Kogyo Kk | 包装袋の密封方法 |
US6120183A (en) * | 1997-08-19 | 2000-09-19 | Technical Developers, Inc. |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from a web of flexible material |
JPH11124148A (ja) * | 1997-10-17 | 1999-05-11 | Tdk Corp | 袋状包装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
US6716499B1 (en) * | 2000-06-08 | 2004-04-06 | Cryovac, Inc. | Moisture/oxygen barrier bag |
US20040025476A1 (en) * | 2002-04-10 | 2004-02-12 | Oliverio Frank G. | Stand-up pouch forming, filling and sealing |
DE10356431A1 (de) * | 2003-11-29 | 2005-06-30 | Herrmann Ultraschalltechnik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m Verschweißen von mehrlagigen Laminaten |
GB2418905A (en) * | 2004-10-06 | 2006-04-12 | Safapac | Collapsible container for chemicals |
WO2006103020A1 (de) * | 2005-03-29 | 2006-10-05 | Huhtamaki Ronsberg Zweigniederlassung Der Huhtamaki Deutschland Gmbh & Co. Kg | Folienverpackung und insbesondere folienbeutel,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siegelwerkzeug |
US20070189644A1 (en) * | 2006-02-14 | 2007-08-16 | Ppi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flexible pouch with improved side seam |
JP2008273545A (ja) * | 2007-04-26 | 2008-11-13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船底型ガゼット包装袋 |
US8259738B2 (en) * | 2007-05-01 | 2012-09-04 | Net Navigation Systems, Llc | Channel service manager with priority queuing |
JP2009090987A (ja) | 2007-10-04 | 2009-04-30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自立性包装袋 |
US20090233025A1 (en) * | 2008-03-13 | 2009-09-17 | Cvancara Lance L | Multi-Seal Method Capable Structures for Gusseted Flexible Containers |
JP5667041B2 (ja) * | 2008-03-27 | 2015-02-12 | マンカインド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乾燥粉末吸入システム |
JP2009241949A (ja) * | 2008-03-31 | 2009-10-22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滑り防止機能付き自立袋 |
EP2485954B1 (en) * | 2009-10-08 | 2017-12-20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Carton with plastic reclosable header |
JP6002982B2 (ja) * | 2011-08-31 | 2016-10-05 | 株式会社フジシール | パウチ容器 |
JP2017217764A (ja) * | 2016-06-03 | 2017-12-14 | 株式会社細川洋行 | 包装袋のシール方法及び包装袋 |
-
2015
- 2015-01-23 JP JP2015559155A patent/JP6537979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1-23 CN CN201580005357.1A patent/CN105934391B/zh active Active
- 2015-01-23 EP EP15740753.7A patent/EP3098177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1-23 US US15/113,232 patent/US2017000867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5-01-23 WO PCT/JP2015/051934 patent/WO201511173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78316B2 (en) * | 1999-09-30 | 2007-02-20 | Shikoku Kakoki Co., Ltd. | Ultrasonic sealing apparatus |
CN1513732A (zh) * | 2002-12-17 | 2004-07-21 | 株式会社细川洋行 | 角撑袋 |
US7731645B2 (en) * | 2004-06-09 | 2010-06-08 | Eco Lean Research & Development A/S | Method for forming a container blank including a seal |
JP2010100317A (ja) * | 2008-10-24 | 2010-05-06 | Howa Sangyo Kk | 米飯加工食品用包装材及び超音波シール方法 |
CN102630208A (zh) * | 2009-11-27 | 2012-08-08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098177A4 (en) | 2017-08-23 |
WO2015111736A1 (ja) | 2015-07-30 |
EP3098177A1 (en) | 2016-11-30 |
EP3098177B1 (en) | 2018-10-24 |
JP6537979B2 (ja) | 2019-07-03 |
CN105934391A (zh) | 2016-09-07 |
JPWO2015111736A1 (ja) | 2017-03-23 |
US20170008675A1 (en) | 2017-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34391B (zh) | 角撑袋、角撑袋的制造方法、及层叠体的接合方法 | |
WO2013031723A1 (ja) | ガゼット袋及び口部材付ガゼット袋、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 |
JP2008222287A (ja) | チャック付きパウチ | |
JP2006199334A (ja) | 再封可能な袋 | |
JP2011073727A (ja) | 易開封性包装袋 | |
JP2013071733A (ja) | 包装袋 | |
JP6154335B2 (ja) | 包装袋 | |
JP5450956B2 (ja) | 包装袋、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包装袋の製造方法 | |
JP6656878B2 (ja) | 包装袋及び包装袋の製造方法 | |
JP2016088611A (ja) | パウチ | |
JP2007091265A (ja) | 易開封性包装袋 | |
JP6688666B2 (ja) | ガゼット袋、及びガゼット袋の製造方法 | |
JP5353653B2 (ja) | 包装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878879B2 (ja) | 包装袋 | |
JP5796364B2 (ja) | 包装袋 | |
JP2015024843A (ja) | スキンパック包装体 | |
JP6512336B2 (ja) | 包装袋 | |
JP7364413B2 (ja) | 包装袋および包装袋の製造方法 | |
JP2005162303A (ja) | 包装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H1179197A (ja) | 包装袋 | |
JP2008260549A (ja) | Icタグ付包装袋 | |
JP2022127530A (ja) | チャック付き紙容器 | |
JP2023141337A (ja) | 紙容器、チャック付き紙容器 | |
JP6236801B2 (ja) | 易開封性包装袋 | |
JP2006111311A (ja) | ピロー包装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