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82721B - 车篷、育儿用具、婴儿车、儿童座椅以及宠物用推车 - Google Patents

车篷、育儿用具、婴儿车、儿童座椅以及宠物用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82721B
CN105882721B CN201610087503.6A CN201610087503A CN105882721B CN 105882721 B CN105882721 B CN 105882721B CN 201610087503 A CN201610087503 A CN 201610087503A CN 105882721 B CN105882721 B CN 1058827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ood
frame
engaging surfac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75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82721A (zh
Inventor
山口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m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i Corp filed Critical Comb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82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2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82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27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9/14Equipment protecting from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e.g. Hoods; Weather screens; Cat nets
    • B62B9/142Equipment protecting from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e.g. Hoods; Weather screens; Cat nets by flexible canopies, covers or 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ilding Awnings And Sunshades (AREA)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篷、育儿用具、婴儿车、儿童座椅以及宠物用推车。车篷(30)用于育儿用具(1)等。车篷(30)具有:基部连接件(40);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其分别支承在基部连接件(40)上且能够摆动;篷布(80),其安装在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上。限制第2车篷架相对于基部连接件摆动的限制力大于在第2车篷架固定在基部连接件上的状态下限制第1车篷架相对于基部连接件摆动的限制力。

Description

车篷、育儿用具、婴儿车、儿童座椅以及宠物用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育儿用具或者宠物用推车的车篷、育儿用具、婴儿车以及儿童座椅。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婴儿车及儿童座椅等育儿用具或者宠物用推车上设置有车篷(例如,JP2012-192755A)。现有技术中的车篷一般具有基部、多个安装在基部上且能够摆动的车篷架、安装在车篷架上的篷布。车篷架大致呈字母U形,其两个基端部分别安装在各自所对应一侧的基部上且能够摆动。该车篷构成为,通过把持篷布的前端使车篷架相对于基部摆动,从而能够展开篷布以及折叠篷布。车篷在展开状态下能够遮挡阳光或者风雨,给婴幼儿提供舒适的环境。
然而,在想用一只手操作现有技术中的车篷以打开或者关闭车篷时,多个车篷架分别开始动作。由此使得,难以对摆动中的多个车篷架的两个基端部平衡地施力,从而导致车篷架不能顺利地摆动。另外,各车篷架在两个基端部处以不同的倾斜角度倾斜,车篷的外观较差。
为了解决像这样的问题,人们还开发出了一种在配置于前侧的两个车篷架之间设置了调节开度的调节部件的车篷。通过使用该调节部件,能够限制这两个车篷架的相对摆动,而使特定的车篷架摆动。然而,利用像这样的车篷时,需要在车篷展开之前对调节部件进行操作,且难以用一只手对车篷进行开闭操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容易且顺利地对包括多个车篷架的车篷进行开闭操作。
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车篷,其为用于育儿用具或者宠物用推车的车篷,
所述车篷具有:
基部连接件;
第1车篷架和第2车篷架,其分别支承在所述基部连接件上且能够摆动;
篷布,其安装在所述第1车篷架和所述第2车篷架上,
限制所述第2车篷架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接件摆动的限制力大于在所述第2车篷架固定在所述基部连接件上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1车篷架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接件摆动的限制力。
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其为用于育儿用具或者宠物用推车的车篷,
所述车篷具有:
基部连接件;
第1车篷架和第2车篷架,其分别支承在所述基部连接件上且能够摆动;
篷布,其安装在所述第1车篷架和所述第2车篷架上,
限制所述第2车篷架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接件摆动的限制力大于限制所述第1车篷架相对于所述第2车篷架摆动的限制力。
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1车篷架位于所述第2车篷架的前方或者上方。
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第1车篷架安装在所述第2车篷架上且能够摆动,
所述第2车篷架安装在所述基部连接件上且能够摆动。
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设置有将所述第1车篷架相对于所述第2车篷架的摆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结构。另外,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设置有将所述第2车篷架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接件的摆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第1车篷架具有与所述第2车篷架卡合的第1板状部,
所述第2车篷架具有第2板状部,所述第2板状部具有:一侧卡合面,其与所述第1板状部卡合;另一侧卡合面,其与所述基部连接件卡合,
所述基部连接件具有与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卡合的基部板状部,
通过所述第1板状部与所述第2板状部的卡合,产生限制所述第1车篷架相对于所述第2车篷架摆动的限制力,
通过所述第2板状部与所述基部连接件的卡合,产生限制所述第2车篷架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接件摆动的限制力。
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在所述第1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第1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1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第1卡合面和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1凸部,
在所述基部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基部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2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基部卡合面和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2凸部,
所述第1凸部的数量少于所述第2凸部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在所述第1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第1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1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第1卡合面和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1凸部,
在所述基部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基部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2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基部卡合面和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2凸部,
所述第1凸部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的卡合深度小于所述第2凸部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的卡合深度。
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在所述第1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第1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1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第1卡合面和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1凸部,
在所述基部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基部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2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基部卡合面和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2凸部,
所述第1板状部的形成有所述第1凸部或者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的部分相较于所述基部板状部的形成有所述第2凸部或者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的部分容易弯曲。
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在所述第1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第1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1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第1卡合面和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1凸部,
在所述基部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基部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2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基部卡合面和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2凸部,
所述第1板状部的形成有所述第1凸部或者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基部板状部的形成有所述第2凸部或者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的部分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在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一侧卡合面上设置有第1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第1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第1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1凸部,
在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上设置有第2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基部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基部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2凸部。
本发明所涉及的育儿用具具有:
上述的本发明的第1和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的任意一个;
育儿用具主体,其安装有所述车篷。
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具有:
上述的本发明的第1和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的任意一个;
婴儿车主体,其安装有所述车篷。
本发明所涉及的儿童座椅具有:
上述的本发明的第1和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的任意一个;
儿童座椅主体,其安装有所述车篷。
本发明所涉及的宠物用推车具有:
上述的本发明的第1和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篷中的任意一个;
宠物用推车主体,其安装有所述车篷。
采用本发明,能够容易且顺利地对包括多个车篷架的车篷进行开闭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而且是表示作为育儿用具的一个例子的婴儿车以及车篷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安装在图1所示的婴儿车主体上的处于全闭状态的车篷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处于半开状态的车篷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处于全开状态的车篷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从摆动轴线方向上的一侧观察到的车篷的基部连接件、第1车篷架及第2车篷架的基端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拆下第1车篷架时的图5所示的基部连接件和第2车篷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拆下第2车篷架时的图6所示的基部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摆动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观察到的车篷的基部连接件、第1车篷架及第2车篷架的基端部的立体图。
图9是拆下基部连接件时的图8所示的第1车篷架和第2车篷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拆下第2车篷架时的图9所示的第1车篷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从面对第1车篷架的一侧观察到的第2车篷架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从面对第1车篷架的一侧观察到的第2车篷架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从面对基部连接件的一侧观察到的第2车篷架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从面对基部连接件的一侧观察到的第2车篷架的俯视图。
图15是沿图5中的XV-XV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16是与图15相对应的图,用于说明车篷的一个变形例。
图17是与图15相对应的图,用于说明车篷的另一个变形例。
图18是表示基部连接件的俯视图,用于说明车篷的又一个变形例。
图19是表示育儿用具主体的一个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育儿用具1具有育儿用具主体2和安装在该育儿用具主体2上的车篷30。育儿用具1为婴儿车、儿童座椅、婴儿活动椅(the baby rack)等用具,典型的是在抚养孩子(婴儿、幼儿、儿童等幼年者)的过程中照顾孩子用的用具。育儿用具主体2为婴儿车、儿童座椅、婴儿活动椅等的主体部,典型的是,具有孩子可乘坐的空间。车篷30用于遮挡阳光、风雨等,为被放在育儿用具主体2上的孩子提供舒适的环境。尤其是,通过本发明的发明者所进行的改进,如后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车篷30具有能够开闭的结构,且能够容易且顺利地进行开闭操作。
下面,参照图1~图19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下面所要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以婴儿车为例对育儿用具1进行说明,但是,如后述的变形例中的说明所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婴儿车,育儿用具1也可以是婴儿车之外的其他育儿用具。
图1表示构成育儿用具1的婴儿车10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婴儿车10具有构成育儿用具主体2的婴儿车主体11、安装在婴儿车主体11上的椅座部25和车篷30。婴儿车主体11具有一对扶手12、一对前腿13、一对后腿15以及呈字母U形的把手17。一对扶手12在宽度方向上相离配置。一对前腿13在宽度方向上相离配置。各前腿13的上端部分与扶手的前方部分相连接且能够摆动。在各前腿13的下端安装有前轮单元14,该前轮单元14用于保持前轮,该前轮能够摆动。一对后腿15在宽度方向上相离配置。各后腿15的上端部分与扶手的前方部分相连接且能够摆动。在各后腿15上设置有后轮单元16,该后轮单元16用于保持后轮,该后轮能够摆动。各扶手12的后端部分与侧部连接部件18相连接,该侧部连接部件18能够摆动。各侧部连接部件18的下端部分与支架19相连接,该支架19能够摆动。各支架19与后腿15相连接且能够摆动。把手17的U字的两端部分与配置在该两端部分所分别对应一侧的侧部连接部件18和支架19相连接,且该把手17能够摆动。车篷30安装在侧部连接部件18的上端部分,其能够从上方罩住椅座部25。
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前”、“后”、“上”以及“下”这些用语在并未特别指定时,意思是指以搭乘育儿用具1的搭乘者为基准的“前”、“后”、“上”以及“下”。因此,“前后方向”相当于连接图1的纸面的左下方和右上方的方向。并且,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前”是指搭乘者朝向的一侧,图1的纸面的左下侧为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另外,“上下方向”是指与前后方向垂直并且与育儿用具1的接地面垂直的方向。因此,当育儿用具1的接地面为水平面时,“上下方向”是指铅直方向。另外,“宽度方向”和“横向”是指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均垂直的横向。
接下来,对车篷30进行说明。如图2~图4所示,车篷30具有基部连接件40、第1车篷架50、第2车篷架60以及篷布80,其中,基部连接件40构成与婴儿车主体11相连接的连接部分;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分别支承在基部连接件40上且能够摆动;篷布80安装在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上。在图示的例子中,篷布80具有:前方部分81,其设置在第1车篷架50与第2车篷架60之间;后方部分82,其从后方与前方部分81相连接。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车篷架50配置在第2车篷架60的前方或者上方。通过使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能够如图2~图4所示那样打开或者关闭车篷30。
这里,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相互接近且一起向后方摆动。即,图2表示篷布80折叠的状态,即车篷30的关闭状态,尤其是表示车篷30的全闭状态。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相离且一起向前方摆动。即,图4表示篷布80展开的状态,即车篷30打开的状态,尤其是表示车篷30的全开状态。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第1车篷架50向前方摆动,远离第2车篷架60,而第2车篷架60保持摆动到后方后的状态(保持位于后方的状态)。因此,图3表示仅篷布80的前方部分81展开的状态,即车篷30半开的状态,即表示车篷30的半开状态。
下面,对车篷30的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首先,对篷布80进行说明。篷布80可以由能够遮挡阳光或者风雨的柔软的材料,例如布形成。但是,篷布80也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材料。例如,从能够采光、透气、透视等的观点来看,篷布80的一部分可以由网状材料等形成。
篷布80的位于前方部分81内的前端部分安装在第1车篷架50上。篷布80的位于前方部分81与后方部分82的分界区域的中央部分安装在第2车篷架60上。再者,在篷布80的位于后方部分82内的后端部分设置有固定部件83。固定部件83能够固定在椅座部25上。通过使用固定部件83,篷布80的后端部分被固定在椅座部25上。通过采用像这样的篷布80的结构,在图2所示的车篷30的全闭状态下,篷布80的前方部分81和后方部分82均被折叠。另外,在图3所示的车篷30的半开状态下,仅前方部分81被展开,而后方部分82仍呈折叠状态。再者,在图4所示的车篷30的全开状态下,篷布80的前方部分81和后方部分82均被展开。但是,固定部件83并不是必须的,也可以省略。
另外,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在车篷30打开的状态下篷布80塌陷,可以在篷布80上缝制辅助部件84或者在篷布80内设置辅助部件84。辅助部件84例如可以由柔软性高于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的树脂等形成。与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不同的是,辅助部件84与基部连接件40不相连接。
另外,根据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的可摆动范围适当地设定篷布80的大小。优选篷布80的大小被设定为在车篷30的全开状态下篷布80处于伸展状态的大小。
接下来,对基部连接件40、第1车篷架50以及第2车篷架6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大致呈字母U形。基部连接件40分别设置在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所构成的U字的两端。该基部连接件40例如由树脂成型品构成。如图7和图8所示,基部连接件40具有:安装部41,其构成与侧部连接部件18连接的连接部分;基部板状部42,其配置在安装部41的上方。基部板状部42与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相连接。通过安装部41与侧部连接部件18相卡合,能够将车篷30以能够拆下来的方式安装在婴儿车主体11上。如图5和图8所示,基部板状部42构成与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连接的连接部分。如图7所示,在与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相面对的基部卡合面43上设置有轴部46。如图5和图6所示,轴部46以穿过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的方式延伸。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能够以由轴部46的轴线构成的摆动轴线As为中心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各基部连接件40中,轴部46从基部板状部42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出来。因此,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的摆动轴线As方向与宽度方向平行。
如图2~图4所示,第1车篷架50具有车篷架主体51和一对连接部件52,其中,车篷架主体51由金属或者树脂等构成,大致呈细板状或者线状;一对连接部件52分别固定在车篷架主体51的两端。如图5和图10所示,第1车篷架50的连接部件52具有:保持部53,其保持车篷架主体51;第1板状部54,其构成与基部连接件40和第2车篷架60连接的连接部分。在保持部53上形成有保持孔53a,车篷架主体51的端部插入该保持孔53a内,并由该保持孔53a保持该端部。另外,在第1板状部54上形成有轴承孔54a,基部连接件40的轴部46穿过该轴承孔54a。第1车篷架50的连接部件52例如由树脂成型品构成,此时,保持部53和第1板状部54可以一体形成。
与第1车篷架50相同,第2车篷架60具有车篷架主体61和一对连接部件62,其中,车篷架主体61由金属或者树脂等构成,大致呈细板状或者线状;一对连接部件62分别固定在车篷架主体61的两端。如图6和图9所示,第2车篷架60的连接部件62具有:保持部63,其保持车篷架主体61;第2板状部64,其构成与基部连接件40和第1车篷架50连接的连接部分。在保持部63上形成有保持孔63a,车篷架主体61的端部插入该保持孔63a内,并由该保持孔63a保持该端部。另外,在第2板状部64上形成有轴承孔64a,基部连接件40的轴部46穿过该轴承孔64a。第2车篷架60的连接部件62例如由树脂成型品构成,此时,保持部63和第2板状部64可以一体形成。
这里,图5~图7表示从摆动轴线As方向上的一侧,即从图示的例子中的宽度方向外侧观察到的基部连接件40、第1车篷架50及第2车篷架60的连接部分。图8~图10表示从摆动轴线As方向上的另一侧,即从图示的例子中的宽度方向内侧观察到的基部连接件40、第1车篷架50及第2车篷架60的连接部分。另外,图11和图12是表示从摆动轴线As方向上的一侧观察到的第2车篷架60的俯视图,图13和图14是表示从摆动轴线As方向上的另一侧观察到的第2车篷架60的俯视图。图5~图14表示位于车篷30的左侧的部件。
如图5所示,在图示的例子中,基部连接件40的轴部46按照第2车篷架60的第2板状部64和第1车篷架50的第1板状部54的顺序穿过该第2板状部64和该第1板状部54。并且,第1板状部54从摆动轴线As方向上的一侧(宽度方向外侧)与第2板状部64抵接。再者,第1板状部54的朝向摆动轴线As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1卡合面55(参照图10)能够与第2板状部64的朝向摆动轴线As方向上的一侧的第2一侧卡合面65(参照图6、图11、图12)卡合。
通过第1卡合面55与第2一侧卡合面65相卡合,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能够被维持在多个规定的相对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上。具体来说,在第1板状部54的第1卡合面55和第2板状部64的第2一侧卡合面65中的一个卡合面上形成有第1凹凸结构体66,而且,在第1板状部54的第1卡合面55和第2板状部64的第2一侧卡合面65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形成有能够与第1凹凸结构体66相卡合的第1凸部56。
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图6所示,在第2车篷架60的第2一侧卡合面65上形成有第1凹凸结构体66。由图6和图15可知,第1凹凸结构体66由多个形成于第2一侧卡合面65上的第1凹部66a形成。各第1凹部66a在与摆动轴线As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多个第1凹部66a在一个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的圆周上隔开相等间隔设置。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12个第1凹部66a在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的圆周上以圆心角30°的间隔设置。
另外,如图10所示,在第1车篷架50的第1卡合面55上设置有第1凸部56。如图15所示,第1凸部56沿与摆动轴线As方向平行的方向从第1卡合面55突出出来。第1凸部56的粗细和长度以至少该第1凸部56的顶端部能够进入第1凹凸结构体66的第1凹部66a内的方式来确定。另外,与第1凹部66a相同,第1凸部56在一个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的圆周上相离设置。在图示的例子中,两组第1凸部群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各第1凸部群中设置有2个第1凸部56。如图15所示,2个第1凸部56以与第1凹部66a相同的间距配置。
如图10所示,在各第1凸部群的两侧形成有一对槽54b。槽54b贯穿第1板状部54。各槽54b沿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的圆弧延伸。通过采用像这样的结构,第1板状部54的形成有构成各第1凸部群的2个第1凸部56的部分能够相对于该第1板状部54的其他部分发生变形。即,第1板状部54的位于一对槽54b之间且形成有2个第1凸部56的部分能够以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为固定端发生弯曲,远离第2车篷60的第2板状部64。
另外,如图10所示,在第1板状部54的第1卡合面55上形成有摆动范围限制突起57。另外,如图6、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第2板状部64的第2一侧卡合面65上形成有摆动范围限制壁67。通过摆动范围限制突起57与摆动范围限制壁67相抵接,来设定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能够摆动的范围。
采用上述结构时,通过第1卡合面55与第2一侧卡合面65的卡合,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能够被维持在多个规定的相对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上。即,通过第1卡合面55与第2一侧卡合面65的卡合,能够产生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摆动的限制力。但是,当想要利用大于该限制力的力使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摆动时,第1卡合面55和第2一侧卡合面65的卡合因弹性变形而被解除,能够使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摆动。图11和图12表示第1板状部54的第1凸部56与第2板状部64的不同的第1凹部66a卡合的状态。
接下来,对基部连接件40与第2车篷架60的第2板状部64的卡合进行说明。第2板状部64从摆动轴线As方向上的一侧(宽度方向外侧)与基部板状部42抵接。并且,与第1卡合面55和第2一侧卡合面65的卡合相同,第2板状部64的朝向摆动轴线As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2另一侧卡合面68能够与基部连接件40的朝向摆动轴线As方向上的一侧的基部卡合面43相卡合。通过第2另一侧卡合面68与基部卡合面43的卡合,第2车篷架60和基部连接件40能够被维持在多个规定的相对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上。具体来说,在第2板状部64的第2另一侧卡合面68和基部连接件40的基部卡合面43中的一个卡合面上形成有第2凹凸结构体69,而且,在第2另一侧卡合面68和基部卡合面43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形成有能够与第2凹凸结构体69相卡合的第2凸部44。
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图9所示,在第2车篷架60的第2另一侧卡合面68上形成有第2凹凸结构体69。由图9和图15可知,第2凹凸结构体69由多个形成于第2另一侧卡合面68上的第2凹部69a形成。各第2凹部69a在与摆动轴线As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多个第2凹部69a设置在一个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的圆周上。包括7个第2凹部69a的第2凹部群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分别配置在呈中心对称的两个位置上。
另外,如图7所示,在基部连接件40的基部卡合面43上设置有第2凸部44。如图7所示,第2凸部44沿与摆动轴线As方向平行的方向从基部卡合面43突出出来。第2凸部44的粗细和长度以至少该第2凸部44的顶端部能够进入第2凹凸结构体69的第2凹部69a内的方式来确定。另外,与第2凹部69a相同,第2凸部44在一个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的圆周上相离设置。在图示的例子中,两组第2凸部群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在各第2凸部群中设置有3个第2凸部44。如图7所示,在一个第2凸部群内,第2凸部44以一个第2凹凸结构体内包含的多个第2凹部69a的间距的2倍间距配置。
另外,如图7所示,在各第2凸部群的两侧形成有一对槽42a。槽42a贯穿基部板状部42。各槽42a沿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的圆弧延伸。通过采用像这样的结构,基部板状部42的形成有构成各第2凸部群的3个第2凸部44的部分能够相对于该基部板状部42的其他部分发生变形。即,基部板状部42的位于一对槽42a之间且形成有2个第2凸部44的部分以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为固定端发生弯曲,远离第2车篷架60的第2板状部64。
另外,如图7所示,在基部板状部42的基部卡合面43上形成有摆动范围限制突起45。并且,如图9、图13以及图14所示,在第2板状部64的第2另一侧卡合面68上形成有摆动范围限制壁70。通过摆动范围限制突起45与摆动范围限制壁70相抵接,来设定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能够摆动的范围。
采用上述结构时,通过基部卡合面43与第2另一侧卡合面68的卡合,基部连接件40和第2车篷架60能够被维持在多个规定的相对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上。即,通过基部卡合面43与第2另一侧卡合面68的卡合,能够产生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但是,当想要利用大于该限制力的力使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摆动时,基部卡合面43和第2另一侧卡合面68的卡合因弹性变形而被解除,能够使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摆动。图13和图14表示基部板状部42的第2凸部44与第2板状部64的不同的第2凹部69a相卡合的状态。
另外,在图示的车篷30的结构中,为了能够容易且顺利地对车篷30进行开闭操作,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相较于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摆动的限制力被设定得较大。并且,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在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静止的状态下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摆动,从而第2车篷架5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另外,在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静止的状态下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时,第1车篷架50也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在像这样的车篷30的结构中,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相较于在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静止的状态下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被设定得较小。
通过使第2凸部44与第2凹凸结构体69的卡合不容易解除,可以增大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另外,通过使第1凸部56与第1凹凸结构体66的卡合容易解除,可以减小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摆动的限制力。在图示的例子中,如上所述,总共6个第2凸部44能够同时与第2凹凸结构体69相卡合,另外,总共4个第1凸部56能够同时与第1凹凸结构体66相卡合。即,由于第1凸部56的数量少于第2凸部44的数量,因而,能够使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大于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摆动的限制力。
另外,如图5和图8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可以在与第1车篷架50的第1板状部54相邻的位置设置盖体35。盖体35从摆动轴线As方向上的一侧,即宽度方向外侧罩住第1车篷架50的第1板状部54。盖体35例如可以安装在穿过第1板状部54的基部连接件40的轴部46上,由该轴部46支承。
接下来,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车篷开闭时所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大于在第2车篷架60固定在基部连接件40上的状态下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车篷架50安装在第2车篷架60上且能够摆动,第2车篷架60安装在基部连接件40上且能够摆动。并且,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大于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摆动的限制力。
因此,在图2所示的车篷30的全闭状态下,把持篷布80的前端部分打开车篷30时,首先,第1车篷架5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此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处于停止(静止)状态。即,仅一个车篷架50相对于另一个车篷架60和基部连接件40摆动。因此,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对第1车篷架50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分别平衡地施力,以使第1车篷架50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做同样的动作。由此,能够容易且顺利地用一只手打开车篷30,使之从关闭状态变为图3所示的由于仅第1车篷架50摆动而使车篷30半开的状态。另外,能够容易地使第1车篷架50的两端的倾斜角度一致。而且,在图3所示的车篷30半开的状态下,篷布80在第1车篷架50与第2车篷架60之间保持伸展状态而在第2车篷架60与后端部分(篷布80的后端部分)之间处于折叠的状态。因此,图3所示的打开至中途而处于半开状态的车篷30的外观良好。
接下来,在图3所示的第1车篷架50在可摆动范围内离第2车篷架60最远的状态下,把持篷布80的前端部分进一步打开车篷30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此时,与第2车篷架60连接的第1车篷架50与第2车篷架60一起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即,在该操作过程中,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的位置不变。因此,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对第2车篷架60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分别平衡地施力,以使第2车篷架60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做同样的动作。由此,能够容易且顺利地用一只手打开车篷30,使之从仅第1车篷架50向前方摆动的状态变为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均摆动而使车篷30全开的状态。另外,能够容易地使第2车篷架60的两端的倾斜角度一致。
如上述那样做能够容易且顺利地展开处于关闭状态的车篷30。而且,能够用一只手容易地打开处于关闭状态的车篷30。
接下来,在关闭处于打开状态的车篷30时,向后方推动车篷30的前端。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大于在第2车篷架60固定在基部连接件40上的状态下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因此,首先,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和基部连接件40摆动,接近第2车篷架60。此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处于停止(静止)状态。当第1车篷架50在可摆动范围内最接近第2车篷架60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开始摆动。此时,第1车篷架50与第2车篷架60一起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但是,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的位置不变。然后,最终,第2车篷架60在可摆动范围内摆动到最后方,从而车篷30全闭。
与车篷30的打开操作相同,在车篷30的关闭操作中,依次进行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和基部连接件40的摆动动作以及第2车篷架60与第1车篷架50一起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的摆动动作。即,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一个个按顺序摆动。因此,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对该车篷架50、60平衡地施力,以使摆动着的车篷架50、60的两端部分做同样的动作。由此能够容易且顺利地用一只手关闭车篷30,使之从全开状态变为全闭状态。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时,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大于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和基部连接件40这两者摆动的限制力。因此,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和基部连接件40的摆动以及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的摆动不同时进行,而是按第1车篷架50、第2车篷架60的顺序一个个进行。因此,操作者容易对动作中的车篷架50、60的两端平衡地施力,从而能够容易且顺利地使车篷架50、60摆动。尤其是,通过把持车篷30的顶端部分(前端部分),也能够顺利地用一只手对车篷30进行开闭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车篷架50位于第2车篷架60的前方或者上方。采用像这样的本实施方式时,在使车篷30从全闭状态变为半开状态时,比较容易被看到的篷布80的前方部分81处于伸展状态。另外,比较不容易被看到的篷布80的后方部分82则维持折叠状态。因此,处于半开状态的车篷30的外观良好。车篷30是育儿用具、尤其是婴儿车10中的最容易被注视到的部位之一。通过改善该车篷30的外观,能够有效地改善育儿用具1的美观性,并且有效地提高该婴儿车10的高级感,使之更畅销。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车篷架50具有与第2车篷架60卡合的第1板状部54。另外,第2车篷架60具有第2板状部64,该第2板状部64包括相向的第2一侧卡合面65和第2另一侧卡合面68,第2一侧卡合面65与第1板状部54相卡合,而且,第2另一侧卡合面68与基部连接件40相卡合。再者,基部连接件40具有基部板状部42,该基部板状部42与第2板状部64的第2另一侧卡合面68相卡合。并且,通过第1板状部54与第2板状部64的卡合,产生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和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通过第2板状部64与基部板状部42的卡合,产生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采用像这样的本实施方式时,通过采用小型化的结构,能够独立且容易地对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和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的大小以及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的大小进行调节。
再者,采用本实施方式时,第1凹凸结构体66设置在第2车篷架60的第2一侧卡合面65上,第2凹凸结构体69设置在第2车篷架60的第2另一侧卡合面68上。并且,在第1车篷架50的第1卡合面55上设置有第1凸部56,第1板状部54的设置有第1凸部56的部分容易发生变形。另外,在基部连接件40的基部卡合面43上设置有第2凸部44,基部板状部42的设置有第2凸部44的部分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在使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相对摆动时或者在使第2车篷架60和基部连接件40相对摆动时,能够使形成有第1凹凸结构体66和第2凹凸结构体69的第2板状部64不会发生变形。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受到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的相对摆动的影响。另外,能够有效地避免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摆动的限制力受到第2车篷架60和基部连接件40相对摆动的影响。由此,采用通过并列设置第1板状部54、第2板状部64以及基部板状部42而实现小型化的车篷30,能够稳定地保持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大于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和基部连接件40这两者摆动的限制力的状态。从而能够稳定地确保车篷架50、60顺利地摆动。
另外,可以对上述的实施方式增加各种变形。下面,参照附图对一个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以及下面的说明中所使用的附图中,对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使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相对应的部分相同的标记,并且省略重复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出了在第1车篷架50的第1卡合面55上设置有第1凸部56,在第2车篷架的第2一侧卡合面65上设置有第1凹凸结构体66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第1车篷架50的第1卡合面55上设置第1凹凸结构体,在第2车篷架的第2一侧卡合面65上设置与第1凹凸结构体卡合的第1凸部。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出了在基部连接件40的基部卡合面43上设置有第2凸部44,在第2车篷架的第2另一侧卡合面68上设置有第2凹凸结构体69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基部连接件40的基部卡合面43上设置第2凹凸结构体,在第2车篷架的第2另一侧卡合面68上设置与第2凹凸结构体卡合的第2凸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使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和第2车篷架60摆动的限制力小于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的方法,表示出了使第1凸部56的数量小于第2凸部44的数量的例子。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例子,代替使第1凸部56的数量小于第2凸部44的数量的方法或者除采用使第1凸部56的数量小于第2凸部44的数量的方法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首先,作为第1替代方案,如图16所示,可以使第1凸部56和第1凹凸结构体66的卡合深度D1小于第2凸部44和第2凹凸结构体69的卡合深度D2。凸部56和凹凸结构体66的卡合深度D1为凸部56进入凹凸结构体66的凹部66a内的深度,凸部44和凹凸结构体69的卡合深度D2为凸部44进入凹凸结构体69的凹部69a内的深度。该卡合深度D1、D2越深,凸部56、44和凹凸结构体66、69的卡合越不容易解除。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第1凸部56和第1凹凸结构体66的卡合深度D1与第2凸部44和第2凹凸结构体69的卡合深度D2中的至少一个卡合深度,来调节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和第2车篷架60摆动的限制力的大小与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另外,作为第2替代方案,第1板状部54的形成有第1凸部56或者第1凹凸结构体66的部分可以相较于基部板状部42的形成有第2凸部44或者第2凹凸结构体69的部分容易弯曲。如果第1板状部54或者基部板状部42的形成有凸部56、44或者凹凸结构体66、69的部分容易弯曲,则该板状部54、42与第2板状部64的卡合容易解除。作为具体的方法,如图17所示,第1板状部54的形成有第1凸部56或者第1凹凸结构体66的部分的厚度T1可以小于基部板状部42的形成有第2凸部44或者第2凹凸结构体69的部分的厚度T2。
再者,当第1板状部54或者基部板状部42的形成有凸部56、44或者凹凸结构体66、69的部分由形成于该部分的两侧的一对槽54a、42a来规划时,可以通过调整该部分的长度L(参照图18),换言之通过调整一对槽54b、42a的长度,来控制该部分变形的容易程度。具体来说,通过增大第1板状部54或者基部板状部42的形成有凸部56、44或者凹凸结构体66、69的部分的长度L,能够使板状部54、42的该部分容易弯曲,从而容易解除该板状部54、42与第2板状部64的卡合。因此,可以使第1板状部54的形成有第1凸部56或者第1凹凸结构体66的部分的长度大于基部板状部42的形成有第2凸部44或者第2凹凸结构69体的部分的长度。
再者,当第1板状部54或者基部板状部42的形成有凸部56、44或者凹凸结构体66、69的部分由形成于该部分的两侧的槽54b、42a来规划时,可以通过调整该部分的宽度W(参照图18),换言之通过调整一对槽54b、42a的间隔,来控制该部分变形的容易程度。具体来说,通过缩小第1板状部54或者基部板状部42的形成有凸部56、44或者凹凸结构体66、69的部分的宽度W,能够使板状部54、42的该部分容易弯曲,从而容易解除该板状部54、42与第2板状部64的卡合。因此,可以使第1板状部54的形成有第1凸部56或者第1凹凸结构体66的部分的宽度小于基部板状部42的形成有第2凸部44或者第2凹凸结构体69的部分的宽度。
另外,图18是用于说明第1板状部54或者基部板状部42的形成有凸部56、44或者凹凸结构体66、69的部分的长度L和宽度W的变形例的图,主要表示出了基部连接件40的基部板状部42。
另外,作为其他变形例,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出了由基部连接件40的轴部46穿过第1车篷架50的连接部件52和第2车篷架60的连接部件62这两个连接部件,从而使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这两者与基部连接件40相连接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第2车篷架60的连接部件62与基部连接件40的基部板状部42相连接,而且,第1车篷架50在与基部连接件40不直接连接的情况下与第2车篷60连接。此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的摆动轴线可以偏离第2车篷架60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的摆动轴线。
再者,作为其他变形例,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出了车篷30具有2个车篷架50、60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车篷30具有位于第2车篷架60的后方或者下方的第3车篷架。第3车篷架既可以不能够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又可以能够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当第3车篷架形成为不能够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固定车篷架时,可以将篷布80的后端部分安装在第3车篷架上。
另外,优选当第3车篷架能够摆动时,预先对限制各车篷架摆动的限制力进行调整,以使第1车篷架50、第2车篷架60以及第3车篷架能够按顺序一个个摆动。作为具体的例子,首先,使第3车篷架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1车篷架50和第2车篷架60相同的结构,将第3车篷架的板状部配置在基部连接件40的基部板状部42与第2车篷架60的第2板状部64之间。通过第3车篷架的板状部与第2车篷架60的第2板状部64相卡合,以产生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第3车篷架摆动的限制力,通过第3车篷架的板状部与基部连接件40的基部板状部42相卡合,以产生限制第3车篷架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并且,使限制第3车篷架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摆动的限制力大于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第3车篷架摆动的限制力,而且使限制第2车篷架60相对于第3车篷架摆动的限制力大于限制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摆动的限制力。采用像这样的例子时,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第1车篷架50相对于第2车篷架60、第3车篷架以及基部连接件40的摆动、第2车篷架60相对于第3车篷架和基部连接件40的摆动、第3车篷架相对于基部连接件40的摆动不同时进行,而是按该顺序一个个进行。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对动作中的车篷架的两端平衡地施力,从而能够容易且顺利地对车篷进行开闭操作。
另外,作为上述的实施方式所图示的婴儿车10和婴儿车主体11的整体结构仅为一个例子,也可以将上述的车篷30用于各种形式的婴儿车。
再者,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出了婴儿车10构成育儿用具1的例子,但是,如前面的说明所示,使用车篷30的育儿用具1并不局限于婴儿车10。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9所示,育儿用具1也可以为具有儿童座椅主体91和安装在儿童座椅主体91上的上述车篷30的儿童座椅90。儿童座椅90配置在车辆,例如汽车的座椅上使用。儿童座椅90为能够使孩子安全地乘坐包括以大人作为设计对象的座椅和安全带的车辆的装置。在空间有限的车厢内,可容易且顺利地实施开闭操作的车篷30是很有用的。另外,车篷30并不局限于适用于育儿用具1,也可以与宠物用推车主体进行组合来构成宠物用推车。宠物用推车为在宠物乘坐的状态下行驶的推车,其在带宠物外出时使用。在将车篷30用于宠物用推车时,也能够确保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作用效果。
另外,上面已经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几个变形例进行了说明,当然,也可以将多个变形例进行适当地组合来使用。

Claims (13)

1.一种车篷,其用于育儿用具或者宠物用推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
基部连接件;
第1车篷架和第2车篷架,其分别支承在所述基部连接件上且能够摆动;
篷布,其安装在所述第1车篷架和所述第2车篷架上,
所述第1车篷架具有与所述第2车篷架卡合的第1板状部,
所述第2车篷架具有第2板状部,所述第2板状部具有:一侧卡合面,其与所述第1板状部卡合;另一侧卡合面,其与所述基部连接件卡合,
所述基部连接件具有与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卡合的基部板状部,
通过所述第1板状部与所述第2板状部的卡合,产生限制所述第1车篷架相对于所述第2车篷架摆动的限制力,
通过所述第2板状部与所述基部板状部的卡合,产生限制所述第2车篷架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接件摆动的限制力,
在所述第1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第1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1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第1卡合面和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1凸部,
在所述基部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基部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2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基部卡合面和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2凸部,
所述第1凸部的数量少于所述第2凸部的数量,
限制所述第2车篷架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接件摆动的限制力大于在所述第2车篷架固定在所述基部连接件上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1车篷架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接件摆动的限制力,
所述第1车篷架位于所述第2车篷架的前方或者上方。
2.一种车篷,其用于育儿用具或者宠物用推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
基部连接件;
第1车篷架和第2车篷架,其分别支承在所述基部连接件上且能够摆动;
篷布,其安装在所述第1车篷架和所述第2车篷架上,
所述第1车篷架具有与所述第2车篷架卡合的第1板状部,
所述第2车篷架具有第2板状部,所述第2板状部具有:一侧卡合面,其与所述第1板状部卡合;另一侧卡合面,其与所述基部连接件卡合,
所述基部连接件具有与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卡合的基部板状部,
通过所述第1板状部与所述第2板状部的卡合,产生限制所述第1车篷架相对于所述第2车篷架摆动的限制力,
通过所述第2板状部与所述基部板状部的卡合,产生限制所述第2车篷架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接件摆动的限制力,
在所述第1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第1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1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第1卡合面和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1凸部,
在所述基部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基部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2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基部卡合面和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2凸部,
所述第1凸部的数量少于所述第2凸部的数量,
限制所述第2车篷架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接件摆动的限制力大于限制所述第1车篷架相对于所述第2车篷架摆动的限制力,
所述第1车篷架位于所述第2车篷架的前方或者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车篷架安装在所述第2车篷架上且能够摆动,
所述第2车篷架安装在所述基部连接件上且能够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篷,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将所述第1车篷架相对于所述第2车篷架的摆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篷,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将所述第2车篷架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接件的摆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第1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1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第1卡合面和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1凸部,
在所述基部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基部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2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基部卡合面和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2凸部,
所述第1凸部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的卡合深度小于所述第2凸部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的卡合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第1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1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第1卡合面和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1凸部,
在所述基部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基部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2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基部卡合面和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2凸部,
所述第1板状部的形成有所述第1凸部或者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的部分相较于所述基部板状部的形成有所述第2凸部或者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的部分容易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第1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1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第1卡合面和所述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1凸部,
在所述基部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基部卡合面和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第2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基部卡合面和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中的另一个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2凸部,
所述第1板状部的形成有所述第1凸部或者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基部板状部的形成有所述第2凸部或者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的部分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一侧卡合面上设置有第1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第1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第1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1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1凸部,
在所述第2板状部的所述另一侧卡合面上设置有第2凹凸结构体,而且,在所述基部板状部的与所述第2板状部相面对的基部卡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2凹凸结构体相卡合的第2凸部。
10.一种育儿用具,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篷。
11.一种婴儿车,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篷。
12.一种儿童座椅,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篷。
13.一种宠物用推车,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篷。
CN201610087503.6A 2015-02-17 2016-02-16 车篷、育儿用具、婴儿车、儿童座椅以及宠物用推车 Active CN1058827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8940A JP6771859B2 (ja) 2015-02-17 2015-02-17 幌、育児器具、乳母車、チャイルドシート及びペット用カート
JP2015-028940 2015-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2721A CN105882721A (zh) 2016-08-24
CN105882721B true CN105882721B (zh) 2020-11-03

Family

ID=56695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7503.6A Active CN105882721B (zh) 2015-02-17 2016-02-16 车篷、育儿用具、婴儿车、儿童座椅以及宠物用推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71859B2 (zh)
KR (1) KR102400850B1 (zh)
CN (1) CN105882721B (zh)
HK (1) HK1223892A1 (zh)
TW (1) TWI6692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96722S (zh) 2017-08-23 2018-02-05
JP6858404B2 (ja) * 2017-08-30 2021-04-14 コンビ株式会社 幌およびカート
USD923256S1 (en) 2019-03-19 2021-06-22 Vermont Juvenile Furniture Mfg., Inc. Pet carrier
CN211166558U (zh) 2019-11-14 2020-08-04 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顶篷调整结构及具有该顶篷调整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
USD960770S1 (en) 2020-03-19 2022-08-16 Vermont Juvenile Furniture Mfg., Inc. Carrier with support frame
WO2023027174A1 (ja) * 2021-08-26 2023-03-02 エステー株式会社 動物用トイレ及び動物用トイレセット
CN118082642A (zh) * 2022-11-15 2024-05-28 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婴幼儿载具及其卡合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39555A (ja) * 1984-12-12 1986-06-26 アップリカ葛西株式会社 乳母車用幌
JP2006015920A (ja) * 2004-07-02 2006-01-19 Rinei Kk 自転車用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2011195053A (ja) * 2010-03-19 2011-10-06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Kk 育児器具の幌
CN202754002U (zh) * 2012-07-30 2013-02-27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遮阳篷
JP2013123413A (ja) * 2011-12-15 2013-06-24 Combi Corp ペット用キャリー付きカート、カ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84071B2 (ja) * 2002-12-26 2008-11-19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の幌
JP5456247B2 (ja) * 2007-10-19 2014-03-2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キャノピー装置
JP5631784B2 (ja) * 2011-03-15 2014-11-26 株式会社リッチェル ベビーカーの幌、該幌が取り付けられたベビーカ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39555A (ja) * 1984-12-12 1986-06-26 アップリカ葛西株式会社 乳母車用幌
JP2006015920A (ja) * 2004-07-02 2006-01-19 Rinei Kk 自転車用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2011195053A (ja) * 2010-03-19 2011-10-06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Kk 育児器具の幌
JP2013123413A (ja) * 2011-12-15 2013-06-24 Combi Corp ペット用キャリー付きカート、カート
CN202754002U (zh) * 2012-07-30 2013-02-27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遮阳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00850B1 (ko) 2022-05-24
KR20160101664A (ko) 2016-08-25
CN105882721A (zh) 2016-08-24
TWI669235B (zh) 2019-08-21
JP2016150654A (ja) 2016-08-22
JP6771859B2 (ja) 2020-10-21
HK1223892A1 (zh) 2017-08-11
TW201634323A (zh) 2016-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2721B (zh) 车篷、育儿用具、婴儿车、儿童座椅以及宠物用推车
KR101790543B1 (ko) 절첩 가능한 유모차
JP6858404B2 (ja) 幌およびカート
JP5237398B2 (ja) 複数の着座姿勢を有する幼児搬送装置
KR20150026837A (ko) 가드 부재 및 유모차
JP2012011830A (ja) ベビーカー用カバー
KR101270826B1 (ko) 빌트인 타입의 베이비시트가 구비된 차량시트
JP2018043710A (ja) ベビーカー
KR102488863B1 (ko) 커버, 유모차용 수납 주머니 부착 커버 및 유모차
JP7023515B2 (ja) レインカバー着脱可能な座席
CN113212532B (zh) 婴儿车
JP4489927B2 (ja) 乳母車用の幌
KR101799331B1 (ko) 유모차
JP2004106785A (ja) 車両のチャイルドシート取り付け構造
JP5092515B2 (ja) 車両の補助座席装置
CN112061221B (zh) 车篷装置、育儿器具以及宠物车
WO2022201331A1 (ja) 幌および育児器具
JP6910665B1 (ja) 育児器具およびガード装置
JP7428526B2 (ja) 乳母車
JP7365255B2 (ja) 子供用育児器具の幌
WO2022201333A1 (ja) 乳母車
JP7051126B2 (ja) 自転車用子供座席
TWI753279B (zh) 嬰兒車
NL2009190C2 (en) An infant seat, a sun shield suitable for such an infant seat, a child vehicle seat provided with such an infant seat and a stroller provided with such an infant seat.
KR20040106746A (ko) 차량용 베이비 시트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38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