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0149B - 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模制性的吸音/隔音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模制性的吸音/隔音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30149B
CN105830149B CN201480070051.XA CN201480070051A CN105830149B CN 105830149 B CN105830149 B CN 105830149B CN 201480070051 A CN201480070051 A CN 201480070051A CN 105830149 B CN105830149 B CN 1058301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acoustic material
absorbing acoustic
absorbing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00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30149A (zh
Inventor
金槿英
郑基然
朴凤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5830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0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30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0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2Selection of materials
    • G10K11/168Plu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e.g. sandwi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1/00Making preforms
    • B29B11/06Making preforms by moulding the material
    • B29B11/12Compression 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22Non-woven 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B77/11Thermal or acoustic insulation
    • F02B77/13Acoustic insulat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2Selection of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3/00Use of EP, i.e. epoxy resin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6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ontain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inserts
    • B29K2105/08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ontain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inserts of continuous length, e.g. cords, rovings, mats, fabrics, strands or yarns
    • B29K2105/0854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ontain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inserts of continuous length, e.g. cords, rovings, mats, fabrics, strands or yarns in the form of a non-woven m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277/00Use of PA, i.e. polyamides, e.g. polyesteram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reinforcement
    • B29K2277/10Aromatic polyamides [Polyaram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01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 B29K2995/0002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ins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12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29K2995/0016Non-flammable or resistant to h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1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102Ins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6Resistant to h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模制性的吸音/隔音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吸音/隔音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吸音/隔音材料具有其中利用粘结剂浸渍包含耐热纤维的非织造物生产的耐热材料堆叠为由传统吸音/隔音材料制成的基础层的一个表面上的表面层。与常规吸音/隔音材料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具有改善的吸音性质、阻燃性、隔热性质和耐热性;特别地,可以应用于保持在至少200℃的高温下的部件,其中表面层作为接触表面;并且具有允许模制成期望形状同时硬化浸渍在表面层中的粘结剂的作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需要吸音/隔音材料的工业领域,包括电器产品领域如空调、冰箱、洗衣机、以及割草机,运输设备领域如车辆、船和飞机,以及建筑材料领域如墙壁材料和地板材料。

Description

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模制性的吸音/隔音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模制性的吸音隔音材料(吸音隔音物质,soundabsorbing and insulating material)以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具有耐热材料作为表面层的吸音隔音材料以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耐热材料通过将粘结剂浸渍到由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无纺织物,nonwoven fabric)中来制备,所述表面层堆叠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的一侧上,与常规吸音隔音材料相比,所述吸音隔音材料具有改善的吸音性质、阻燃性、隔热性质和耐热性,并且由于表面层而适用于维持在200℃或更高的高温下的部件,以及在浸渍到表面层中的粘结剂的固化过程中可模制成期望的形状。
背景技术
噪音,工业发展不需要的副作用,引起越来越多的损害。因此,已经提供了各种方法来防止噪音。作为这种防止噪音的方式,以多种方式进行了用于研发能够延迟、吸收或隔离声音的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研究。
要求吸音隔音材料的代表性的工业部门包括电器如空调、电冰箱、洗衣机、割草机等,运输工具如车辆、船舶、飞机等,建筑材料如墙壁材料、地板材料等,诸如此类。其他多种工业领域也要求吸音隔音材料。一般而言,除了良好的吸音性质之外,根据它们的应用,要求用于工业的吸音隔音材料具有减轻的重量、阻燃性、耐热和隔热性质。尤其是,对于用于维持在200℃或更高的温度下的发动机、排气系统等的吸音隔音材料,可能进一步要求阻燃性和耐热性。目前,关于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的吸音隔音材料,芳纶纤维越来越受到关注。
此外,为了向吸音隔音材料提供功能如阻燃性、防水性等,已经研发了许多吸音材料,其中,堆叠了包含芳纶纤维的非织造物和功能表皮材料(表层材料,skin material)。
例如,韩国专利公开号2007-0033310公开了阻燃性吸音材料,其中,堆叠了其中桥接了耐热短芳纶纤维和短热塑性聚酯纤维的非织造物层和由短芳纶纤维组成的湿法非织造物(wetlaid nonwoven fabric)形成的表皮材料层。
此外,日本专利公开号2007-0039826公开了防水的吸音材料,其中,堆叠了耐热的短芳纶纤维或短芳纶纤维和短热塑性聚酯纤维的共混物的非织造物层和用防水剂处理的表皮材料层。
进一步地,日本专利公开号2007-0138953公开了耐热的吸音材料,其中,堆叠了由耐热的芳纶纤维组成的非织造物层和由包含耐热的芳纶纤维的纤维片形成的表皮材料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来开发具有优越的吸音性质、阻燃性、隔热性质和耐热性的新的吸音隔音材料。因此,它们已开发了具有新结构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将由耐热材料形成的表面层堆叠在常规吸音隔音材料的表面上。因为表面层的粘结剂在没有堵塞微腔(micro cavity)的情况下渗入含具有复杂的三维迷宫结构的不规则微腔的非织造物,所以在耐热材料的固化过程中维持了非织造物内部的三维结构。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吸音隔音材料,其具有优越的吸音性质、阻燃性、隔热性质和耐热性并且在包括在表面层中的粘结剂的固化过程中可模制成期望的形状。
本发明还旨在提供用于通过下述制造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模制性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方法:堆叠通过将粘结剂浸渍到由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中制备的耐热材料,然后将其干燥以控制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的一侧上的粘合剂含量。
本发明还旨在提供通过在噪音产生装置中使用吸音隔音材料来减少噪音的方法。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吸音隔音材料,其包括: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和表面层,其含有非织造物,该非织造物含有30-100wt%的耐热纤维和存在于与非织造物相同的层中并维持非织造物内部的三维结构的粘结剂,其中将表面层堆叠在基础层的一侧上。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制造吸音隔音材料的方法,包括:a)在粘结剂溶液中浸渍含有30-100wt%的耐热纤维的非织造物的步骤;b)通过干燥非织造物来形成表面层的步骤;以及c)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的一侧上堆叠表面层的步骤。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减少噪音产生装置的噪音的方法,包括:i)检查噪音产生装置的三维形状的步骤;ii)制备和模制上述吸音隔音材料以部分或完全对应于装置的三维形状的步骤;以及iii)使吸音隔音材料邻近噪音产生装置的步骤。
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粘结剂浸渍到由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中的耐热材料堆叠作为表面层,有利之处在于基础层的吸音性质、阻燃性、隔热性质和耐热性得到改善以及由于粘结剂,吸音隔音材料可以成形为三维形状。
此外,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有利之处在于,通过在粘结剂溶液中进一步包括功能性添加剂,可以将功能提供给吸音隔音材料。
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另外的有利之处在于,由于除了吸音性质之外,阻燃性、隔热性质和耐热性是优异的,所以即使当吸音隔音材料用于维持在200℃或更高的高温下的噪音产生装置时,吸音隔音材料也不会变形或变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有利之处在于,如果将热固性树脂用作粘结剂,那么在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期间可以将其模制成期望的形状。也就是说,由于同时实现了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和模制,所以可以简化整个过程。
此外,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有利之处在于,由于使用了由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因此即使当将热固性树脂用作粘结剂时,由于热固化的反应热导致的非织造物的热变形也没有发生。
另外,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有利之处在于,因为仅在表面层中大量集中使用耐热纤维,所以借助于昂贵的耐热纤维的最小化使用可以确保所期望的耐热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可用作要求延迟、吸收或隔离声音的应用中的吸音隔音材料,用于包括电器如空调、电冰箱、洗衣机、割草机等,运输工具如车辆、船舶、飞机等,建筑材料如墙壁材料、地板材料等,诸如此类。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可用作维持在200℃或更高的高温下的噪音产生装置的吸音隔音材料。具体地,当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用在车辆中时,其可紧密地附着到车辆的噪音产生装置,如发动机、排气系统等,距离噪音产生装置一定距离设置,或模制为噪音产生装置的部件(部分,part)。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截面结构,其中通过粘合剂(3)将其中粘结剂被均匀浸渍的非织造物的表面层(2)堆叠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1)的一侧上。
图2示出构成表面层的非织造物的电子显微图像(x 300)。(A)是在浸渍粘结剂之前的非织造物的图像,(B)是非织造物的图像,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非织造物,已经浸渍20重量份的粘结剂,以及(C)是非织造物的图像,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非织造物,已经浸渍50重量份的粘结剂。
图3示意性示出了模制成部件之后应用于车辆的噪音产生装置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实例。(A)是模制用于车辆发动机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图像,以及(B)示出了其中将吸音隔音材料应用于车辆发动机的部件的实例。
图4示意性示出了其中将吸音隔音材料以一定距离应用于车辆的噪音产生装置的实例。(A)是模制用于车辆的下部部件(下部,lower part)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图像,以及(B)示出了其中将吸音隔音材料附着到车辆的下部部件的实例。
图5是比较依赖于非织造物的密度的表面层的吸音性质的图。
图6是比较铝隔热板的隔热性质与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隔热性质的图。
<主要元件的详细说明>
1: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
2:由浸渍粘结剂的非织造物形成的表面层
3:粘合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模制性的吸音隔音材料以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将由特定耐热材料形成的表面层堆叠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上获得的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有利之处在于,它具有改善的吸音性质、阻燃性、隔热性质和耐热性,并且利用浸渍在表面层中的粘结剂可模制成所期望的三维形状。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吸音隔音材料,其包括: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以及包括含有30-100wt%的耐热纤维的非织造物和存在于与非织造物相同层中并维持非织造物内部的三维结构的粘结剂的表面层,其中将表面层堆叠在基础层的一侧上。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粘合剂、热或压力来进行在基础层和表面层之间的堆叠。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用于在基础层和表面层之间堆叠的粘合剂可以是包括在表面层中的粘结剂。更具体地,粘合剂可以是热固性树脂。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基础层和表面层各自可以由单层或多层形成。基础层可以具有5-50mm的厚度以及表面层可以具有0.1-5mm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基础层可以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所述常规吸音隔音材料由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形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玻璃棉、聚氨酯纤维和三聚氰胺纤维。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构成非织造物的耐热纤维可以具有25%或更大的极限氧指数(LOI)和150℃或更高的耐热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耐热纤维可以是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芳纶纤维、聚苯硫醚(PPS)纤维、氧化聚丙烯腈(OXI-PAN)纤维、聚酰亚胺(PI)纤维、聚苯并咪唑(PBI)纤维、聚苯并噁唑(PBO)纤维、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聚酮(PK)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二氧化硅纤维和陶瓷纤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耐热纤维可以是芳纶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非织造物可以由具有1-15旦尼尔细度的芳纶纤维形成,并且可以是具有3-20mm厚度的单层非织造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非织造物可以具有100-2000g/m2、更具体的200-1200g/m2的密度。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结剂可以是热固性树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热固性树脂可以是能够在非织造物的内部结构中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环氧树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环氧树脂可以是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环氧树脂: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双酚B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D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聚氧丙烯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聚合物、磷腈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苯酚酚醛环氧树脂和邻甲酚酚醛环氧树脂。
参考图1和图2,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结构。
图1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截面结构。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具有其中粘结剂被均匀浸渍的非织造物的表面层(2)堆叠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1)的一侧上。
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技术特征在于表面层。表面层含有包含30-100wt%的耐热纤维的非织造物和存在于与非织造物相同层中并维持非织造物内部的三维结构的粘结剂。虽然与基础层相比,表面层具有较小厚度并且基于用来制备吸音隔音材料的纤维材料的总重量,包含极低含量的耐热纤维,但由耐热材料形成的表面层的堆叠显著改善吸音性质、阻燃性、隔热性质和耐热性并且利用粘结剂能够模制成所期望的三维形状。
参照图2,更详细地描述了表面层(2)的内部结构。
图2示出电子显微图像,其示出在浸渍粘结剂之前和之后非织造物内部的三维结构。
图2中(A)是电子显微图像,其示出了浸渍粘结剂之前的非织造物的内部结构。可以看出耐热的纤维纱线彼此交叉形成不规则的微腔。图2中(B)和(C)是粘结剂浸渍到非织造物之后的电子显微图像。可以看出粘结剂细密且均匀地分布并附着到耐热纤维纱线。另外,可以看出纱线表面上的粘结剂的含量随着粘结剂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尽管根据制备方法可能存在差别,但是纤维在非织造物中三维随机排列。因此,非织造物内的孔结构趋于是非常复杂的迷宫结构(迷宫系统),其中,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的纤维呈三维状相互连接而不是独立的毛细管的束。也就是说,用于表面层的非织造物具有由于由耐热纤维形成的纱线彼此松散地交叉形成的不规则的微腔。
当将粘结剂浸渍到非织造物中时,粘结剂细密且均匀地分布并附着到由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纱线的表面,从而形成比浸渍之前细得多的微腔。在非织造物的内部结构中形成精细的微腔意味着噪音共振增加,因而改善吸音性质。如果粘结剂在其固化时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那么由于在非织造物内可以形成更多精细的微腔,吸音性质可以进一步改善。
因此,由于随着粘结剂均匀浸渍到非织造物中,非织造物可以维持内在的三维结构,以及另外由于随着粘结剂固化可以形成更多精细的微腔,所以表面层具有显著改善的吸音性质,这是因为通过非织造物中共振增加噪音的吸收最大化。
从图2的电子显微图像看出,表面层具有粘结剂均匀分散并分布在构成非织造物的耐热纤维纱线表面上的内部结构。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具有这种内部结构的表面层的组分。
将耐热纤维用作构成非织造物的主要纤维。耐热纤维可以是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并能够承受高温和超高温条件的任意耐热纤维。确切地,耐热纤维可以是具有25%或更高的极限氧指数(LOI)和150℃或更高的耐热温度的耐热纤维。更确切地,耐热纤维可以是具有25-80%的极限氧指数(LOI)和150-30000℃的耐热温度的耐热纤维。最确切地,耐热纤维可以是具有25-70%的极限氧指数(LOI)和200-1000℃的耐热温度的耐热纤维。并且,耐热纤维可以具有1-15旦尼尔,确切地1-6旦尼尔的细度,和20-100mm,确切地40-80mm的纱线长度。
耐热纤维可以是相关领域通常所指的“超级纤维”。确切地,超级纤维可以是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芳纶纤维、聚苯硫醚(PPS)纤维、氧化聚丙烯腈(OXI-PAN)纤维、聚酰亚胺(PI)纤维、聚苯并咪唑(PBI)纤维、聚苯并噁唑(PBO)纤维、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聚酮(PK)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二氧化硅纤维和陶瓷纤维等。
确切地,可以将芳纶纤维用作本发明的耐热纤维。更确切地,可以将间芳纶、对芳纶或它们的混合物用作本发明的耐热纤维。用作本发明的非织造物的纱线的芳纶纤维可以具有1-15旦尼尔,确切地1-6旦尼尔的细度,和20-100mm,确切地40-80mm的纱线长度。如果纱线长度太短,那么在针刺期间可能难以桥接纱线。结果,非织造物的粘结力可能较弱。并且,如果纱线长度太长,那么非织造物的粘结力可以是优异的,但是在梳理期间纱线的移动可能是困难的。
芳纶纤维是其中芳香环如苯环通过酰胺基团彼此键连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为了与脂肪族聚酰胺(例如尼龙)区分,将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称为‘芳纶’。芳纶纤维通过芳香族聚酰胺的纺丝制得,并根据酰胺键的位置分为间-芳纶和对-芳纶。
[化学式1]
[化学式2]
由化学式1表示的间芳纶(m-芳纶)是通过在将间苯二酰氯和间苯二胺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中之后的干法纺丝(dry spinning)制备的。间-芳纶由于参差不齐的聚合物结构而具有22-40%的相对高的断裂伸长率,是可染色的并且可以容易地制备成纤维。间-芳纶在商品名NomexTM(DuPont)和ConexTM(Teijin)下商业可获得的。
由化学式2表示的对-芳纶(p-芳纶)是通过在将对苯二酰氯和对苯二胺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中之后的湿法纺丝(wet spinning)制备的。由于其高度取向的线性分子结构,对-芳纶具有高强度。比间-芳纶强约3-7倍,所以将其用于增强材料或保护材料。另外,对-芳纶表现出强耐化学性、较低的热收缩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高拉伸强度、阻燃和自熄性质。对-芳纶是在商品名KevlarTM(DuPont)、TwaronTM(Teijin)和TechnoraTM(Teijin)下商业可获得的。
芳纶是以细丝、短纤维(短丝,staple)、纱线等形式提供的,并被用于增强材料(变压器、电动机等)、绝缘材料(绝缘纸、绝缘带等)、耐热纤维(防火服、手套等)、高温过滤器等。
尽管实际上由耐热纤维纱线制备构成本发明的表面层的非织造物,但是也可以将通过进一步添加其他纤维到耐热纤维纱线以降低成本或向非织造物提供减轻的重量、功能等制备的非织造物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尽管本发明的非织造物是由耐热纤维纱线制备的,但是本发明决不限于仅由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基于非织造物的重量,本发明的非织造物可以包含30-100wt%,更确切地60-100wt%的量的耐热纤维纱线。
进一步地,表面层包含浸渍在其中的粘结剂,其与非织造物存在于相同的层中并维持非织造物内部的三维结构。用于本发明的粘结剂可以是能够维持非织造物内部的三维结构的任何一种。表达“维持非织造物内部的三维结构”是指已经浸渍到非织造物的粘结剂均匀分布并附着到非织造物的纤维纱线的表面,并维持或进一步形成不规则的微腔,从而维持非织造物内部的原始的三维结构。
尽管粘结剂通常是指用于粘附或连接两种材料的材料,但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粘结剂是指浸渍到由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中的材料。
可以将许多材料用作浸渍到非织造物中的粘结剂。首先,可以将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认为是粘结剂材料。
通过聚酰胺类树脂表示的热塑性树脂具有与作为代表性的耐热纤维的芳纶纤维类似的晶体极性基团。因而,如果热塑性粘结剂浸渍到由热塑性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中,那么通过类似的晶体极性基团之间的面对面接触在它们之间形成强界面层,其部分阻塞非织造物的微腔。也就是说,如果将热塑性树脂用作浸渍到由热塑性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中的粘结剂,那么由于非织造物的微腔部分阻塞,吸音性质降低。乍看来,可能认为如果微腔被阻塞,吸音性质将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噪音没有在非织造物内消失而是通过其他途径传输,所以如果浸渍热塑性粘结剂,不能预期吸音性质改善。并且,如果将热塑性粘结剂浸渍到由无机类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中,那么由于弱结合需要进一步添加粘合剂添加剂。
与此相反,热固性粘结剂具有与热塑性耐热纤维完全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如果将热固性粘结剂浸渍到由热塑性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中,那么由于特征差异,界面层通过边缘-边缘接触形成。结果,非织造物的微腔保持打开状态。也就是说,如果将热固性树脂用作浸渍到由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中的粘结剂时,那么可以维持非织造物内的三维结构。因此,在本发明中可将热固性树脂优选地用作粘结剂。
此外,热固性树脂具有用光、热或固化剂可固化的特征,且其形状即使在高温下也不变形。因此,通过使用耐热纤维和热固性粘结剂与特定条件,本发明的有利之处在于,即使在高温下也可以维持吸音隔音材料的形状。因此,如果将热固性树脂用作浸渍到非织造物中的粘结剂,那么在树脂的固化期间可以实现模制成期望的形状,且即使在高温下也可以维持得到的形状。
如上所述,如果将热固性树脂用作浸渍到由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中的粘结剂时,那么可以预期维持非织造物内部的三维结构和在粘结剂树脂的固化期间模制成期望的形状的效果。
更确切地,可以将环氧树脂用作粘结剂。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并且可固化到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材料中。因此,由于环氧树脂可以形成网络结构,因此当在非织造物内固化时,微腔,更精细的微腔可以在非织造物内形成,且吸音性质可以进一步改善。
进一步地,由于在固化剂存在下进行固化时可以形成更高级的三维网络结构,所以吸音效果可以进一步改善。也就是说,随着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团或羟基与固化剂的官能团如氨基或羧酸基团反应形成共价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固化剂不仅用作催化固化反应的催化剂,而且直接包括在反应中并连接到环氧树脂的分子中。因此,微腔的尺寸和物理性质可通过选择不同的固化剂来控制。
环氧树脂可以是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双酚B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D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聚氧丙烯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聚合物、磷腈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苯酚酚醛环氧树脂和邻甲酚酚醛环氧树脂等。环氧树脂可以是具有70-400环氧当量的环氧树脂。如果环氧当量太低,那么分子间的结合可能太弱而不能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或由于与耐热纤维的弱的粘附,吸音隔音材料的物理性质可能令人不满意。以及,如果环氧当量太高,那么因为形成非常密集的网络结构,所以吸音隔音材料的物理性质可能令人不满意。
如果将热固性树脂用作本发明的粘结剂,那么可以将固化剂包含在粘结剂溶剂中。固化剂可以是具有可以与粘结剂的官能团如环氧基团或羟基容易反应的官能团的固化剂。作为固化剂,可以使用脂肪胺、芳香胺、酸酐、脲、酰胺、咪唑等。确切地,固化剂可以是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二乙基甲苯二胺(DETDA)、二氨基二苯砜(DDS)、三氟化硼-单乙基胺(BF3·MEA)、二氨基环己烷(DACH)、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THPA)、甲基-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NMA)、双氰胺(Dicy)、2-乙基-4-甲基咪唑等。更确切地,可以使用脂肪胺或酰胺类固化剂,因为它们具有相对良好的交联能力和非常优异的耐化学性和耐候性。确切地,考虑到交联能力、阻燃性、耐热性、储存稳定性、加工性等可使用双氰胺(Dicy)。因为双氰胺(Dicy)具有高于200℃的高熔点,所以在与环氧树脂混合之后其保持优异的储存稳定性,并且可以确保用于固化和模制的充足的加工时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促进用作粘结剂的热固性树脂固化的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是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脲、二甲基脲、季DBU的四苯基硼酸盐、和溴化季磷等。催化剂可以包含在含粘结剂的溶液中。
此外,可以将多种添加剂,例如阻燃剂、耐热性改良剂(heat resistanceimprover)、防水剂等用于向吸音隔音材料提供功能。该添加剂包含在粘结剂溶液中,并且用于向吸音隔音材料提供功能的其他表皮材料不是必要的。
阻燃剂可以是三聚氰胺、磷酸盐/酯、金属氢氧化物等。确切地,可以将选自由三聚氰胺、氰尿酸三聚氰胺、聚磷酸三聚氰胺、磷腈、聚磷酸铵等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作阻燃剂。更确切地,阻燃剂可以是三聚氰胺,其可以同时提高阻燃性和耐热性。
耐热性改良剂可以是氧化铝、二氧化硅、滑石、粘土、玻璃粉末、玻璃纤维、金属粉末等。
可以将一种或多种氟类防水剂用作防水剂。
此外,可以根据目的选择和使用本领域常用的添加剂。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具有其中将由特定耐热材料形成的表面层堆叠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的一侧上的结构。可以通过利用粘合剂粘结或利用热或压力来堆叠基础层和表面层。例如,当利用粘合剂来进行堆叠时,可以将粘合剂涂覆在基础层或表面层的一侧上,然后可以堆叠两层。粘合剂可以是在本领域中通常使用的任何一种粘合剂。因为在本发明中浸渍到表面层中的粘结剂还具有粘合性质,所以粘结剂还可以用作粘合剂。具体地,当粘结剂用作粘合剂时,可以使用热固性树脂,因为预期更强的粘合效果,这是因为通过在模制过程中施加的热来固化热固性树脂。更具体地,环氧树脂可以用作粘合剂。在本发明中,并不特别限制使用的粘合剂的量。可以将量控制在允许两层的粘合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中,基础层和表面层各自可以由单层或多层形成。当基础层或表面层由多层形成时,单个层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因为本发明涉及通过将表面层进一步堆叠于常规吸音隔音材料来改善吸音性质、阻燃性、隔热性质、耐热性和模制性,所以并不特别限制基础层的材料、层结构等。也就是说,任何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可以用作本发明的基础层来实现本发明所期望的效果。常规吸音隔音材料的实例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玻璃棉、聚氨酯纤维、三聚氰胺纤维等。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制造吸音隔音材料的方法,包括:a)在粘合剂溶液中浸渍含有30-100wt%的耐热纤维的非织造物的步骤;b)通过干燥非织造物来形成表面层的步骤;以及c)将表面层堆叠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的一侧上的步骤。
在下文中,详细地描述了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方法的步骤。
在步骤a)中,将由耐热纤维形成的非织造物浸入粘结剂溶液中。
在本发明中,将非织造物浸入粘结剂溶液中以改善吸音隔音性质,并允许将吸音隔音材料模制成期望的形状。浸渍非织造物的粘结剂溶液除了粘结剂树脂之外包含固化剂、催化剂、常用的添加剂和溶剂。包含在粘结剂溶液中的粘结剂、固化剂、催化剂和常用的添加剂与上述的相同。用于制备粘结剂溶液的溶剂可以是选自由酮、碳酸酯、乙酸酯、溶纤剂等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切地,溶剂可以是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丙酮、甲基乙基酮(MEK)、甲基异丁基酮(MIBK)、碳酸二甲酯(DMC)、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等。
确切地,用于本发明的粘结剂溶液可以包含1-60wt%的粘结剂和余量的溶剂。用于本发明的粘结剂溶液可以进一步包含固化剂和其他添加剂,包括催化剂。在这种情况下,粘结剂溶液可以包含1-60wt%的粘结剂、0.1-10wt%的固化剂、0.01-5wt%的催化剂、1-40wt%的添加剂和余量的溶剂。更确切地,粘结剂溶液可以包含1-30wt%的粘结剂、0.1-10wt%的固化剂、0.01-5wt%的催化剂、1-30wt%的阻燃剂作为添加剂和40-95wt%的溶剂。
通过控制本发明的粘结剂溶液的浓度可以控制浸渍到非织造物中的程度。确切地,可以将粘结剂溶液制备为具有1-60wt%,更确切地20-50wt%的固体含量。如果粘结剂溶液太稀,那么本发明的目的不能实现,这是因为浸渍到非织造物中的粘结剂的含量太少。以及,如果粘结剂溶液太稠,那么非织造物可能变硬且可能不能用作吸音隔音材料。
如果包含在粘结剂溶液中的固化剂的含量太低,那么可能难以模制成期望的形状,这是因为不能预期粘结剂的完全固化。结果,改善吸音隔音材料的机械强度的效果可能不能令人满意。以及,如果含量太高,那么吸音隔音材料可能变硬,且储存稳定性等可能不能令人满意。如果催化剂的含量太低,那么促进反应的效果可忽略。以及,如果催化剂的含量太高,那么储存稳定性等可能不能令人满意。添加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包括阻燃剂、耐热性改良剂、防水剂等。可以根据添加的目的适当地调整这些添加剂的含量。如果添加量太少,那么不能实现期望的效果。并且,太大的添加量在经济上可是不利的,并可导致不期望的副作用。
在步骤b)中,通过干燥非织造物制备表面层。
通过从粘结剂溶液中取出非织造物并除去溶剂进行本发明中的干燥。干燥可以在压力下于适当的温度进行。确切地,干燥过程可以包括取出非织造物和通过在1-20kgf/cm2的压力下压缩控制非织造物中的粘结剂含量的过程。另外,干燥过程可以包括取出非织造物和通过在70-200℃的温度下加热蒸发溶剂的过程。另外,干燥过程可以包括在取出非织造物后在1-20kgf/cm2的压力下压缩非织造物,然后在70-200℃的温度下加热的过程。
本发明中的干燥是借此控制非织造物中的粘结剂含量的过程。借此,可以控制吸音隔音材料的物理性质。干燥之后包含在非织造物中的粘结剂的含量是确定吸音隔音材料内的微腔的大小、形状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此控制吸音隔音材料的吸音性质和机械性质。在本发明中,可以进行干燥使得基于100重量份的非织造物,包含在非织造物中的粘结剂的最终含量是1-300重量份,更确切地30-150重量份。
在步骤c)中,将在步骤b)中制备的表面层堆叠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的一侧上。
可以通过利用粘合剂或利用热或压力粘接来完成堆叠。例如,当利用粘合剂来进行堆叠时,可以将粘合剂涂覆在基础层或表面层的一侧上,然后可以堆叠两层。
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方法可以在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d)在高温下模制吸音隔音材料的步骤。
具体地,用于制造吸音隔音材料并且包括步骤d)的方法可以包括:a)在粘合剂溶液中浸渍含有30-100wt%的耐热纤维的非织造物的步骤;b)通过干燥非织造物来形成表面层的步骤;c)将表面层堆叠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的一侧上的步骤;以及d)在高温下模制吸音隔音材料的步骤。
在步骤d)中,在高温下模制通过堆叠基础层和表面层所形成的吸音隔音材料。在高温下的模制还考虑热固性粘合剂的固化并且在150-300℃的温度下进行,更具体地在170-230℃的温度下。
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方法可以在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通过针刺过程利用耐热纤维来形成非织造物的步骤。例如,在步骤a-1)中,可以通过细度为1-15旦尼尔的耐热芳纶纤维的针刺过程来形成厚度为3-20mm的芳纶非织造物。
例如,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并且包括步骤a-1)的方法可以包括:a-1)通过针刺过程利用细度为1-15旦尼尔的耐热纤维来形成厚度为3-20mm的非织造物的步骤;a)在粘结剂溶液中浸渍含有30-100wt%的耐热纤维的非织造物的步骤;b)通过干燥非织造物来形成表面层的步骤;以及c)将表面层堆叠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的一侧上的步骤。
例如,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并且包括步骤a-1)的方法还可以包括:a-1)通过针刺过程利用细度为1-15旦尼尔的耐热纤维来形成厚度为3-20mm的非织造物的步骤;a)在粘结剂溶液中浸渍含有30-100wt%的耐热纤维的非织造物的步骤;b)通过干燥非织造物来形成表面层的步骤;c)将表面层堆叠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的一侧上的步骤;以及d)在高温下模制吸音隔音材料的步骤。
形成非织造物的步骤a-1)包括使用耐热纤维的针刺过程。吸音性质可能会有所不同,其取决于非织造物的厚度和密度。预期随着非织造物的厚度和密度的增加,吸音性质将改善。
当考虑其中使用吸音隔音材料的工业领域等时,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非织造物可以具有3-20mm的厚度。当非织造物的厚度小于3mm时,吸音隔音材料的耐久性和模制性可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当厚度超过20mm时,生产率可能会降低并且生产成本可能会增加。另外,当考虑性质和成本时,非织造物的密度可以是100-2000g/m2,优选200-1200g/m2,更优选300-800g/m2
芳纶非织造物通过堆叠30-100g/m2的网状物来形成,该网状物通过梳理(carding)两个2至12折层(fold)且连续进行上下预针刺(up-down preneedling)、下上针刺(down-up needling)和上下针刺(up-down needling)来形成,从而形成提供必须的厚度、结合强度和其它所期望的物理性质的物理桥状物(physical bridge)。用于进行针刺的针可以是鱼钩型针,具有0.5-3mm的工作叶片和70-120mm的针长度(从手柄向外到尖端的距离)。确切地,针冲程(针行程,needle stroke)可以是30-350次/m2
更确切地,用于非织造物的纱线的细度可以是1.5-8.0旦尼尔,堆积层厚度可以是6-13mm,针冲程可以是120-250次/m2,以及非织造物的密度可以是300-800g/m2
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确认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内部结构。当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时,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具有分布在其内部的1-100μm尺寸的微腔。微腔规则或不规则地分布,间距是0.1-500μm。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减少噪音产生装置的噪音的方法,包括:i)检查噪音产生装置的三维形状;ii)制备和模制吸音隔音材料,以部分或完全对应于装置的三维形状;和iii)使吸音隔音材料邻近噪音产生装置。
装置是指噪音产生装置,包括电动机、发动机、排气系统等。然而,装置的范围决不限于电动机、发动机和排气系统。可以将吸音隔音材料制造为部分或完全对应于装置的三维形状。由于在粘结剂的固化期间可模制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所以可以将吸音隔音材料模制为部分或完全对应于装置的三维形状。
表达“邻近”是指将吸音隔音材料紧密附着到噪音产生装置,将其与噪音产生装置以一定距离设置,或将其模制为噪音产生装置的部件。表达邻近还包括将吸音隔音材料安装到连接至噪音产生装置的构件(例如,另一吸音隔音材料)。
图3和图4示意性示出了其中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应用到车辆的噪音产生装置的代表性实例。
图3示意性示出了将吸音隔音材料模制成部件并应用于车辆的噪音产生装置的实例。(A)是模制用于车辆发动机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图像,以及(B)示出了其中将吸音隔音材料应用于车辆发动机的部件的实例。
图4示意性示出了将吸音隔音材料应用到车辆的噪音产生装置的实例。(A)是模制用于车辆的下部部件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图像,以及(B)示出了其中将吸音隔音材料附着到车辆的下部部件的实例。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由浸渍粘结剂的非织造物(浸渍粘结剂以维持非织造物内部的三维结构)形成的表面层堆叠在常规吸音隔音材料的一侧上,表现出改善的吸音性质、阻燃性、隔热性质和耐热性,并当直接应用于维持在200℃或更高的温度下的噪音产生装置时,可以在不变形的情况下表现出期望的吸音性能。
实施例
在下文中,通过实施例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的范围。
[实施例]制备吸音隔音材料
实施例1.制备吸音隔音材料
1)制备由浸渍环氧树脂的芳纶非织造物形成的表面层
空气吹制(air blow)极限氧指数(LOI)为40%、耐热温度为300℃、细度为2旦尼尔和长度为51mm的间芳纶短纤维并通过梳理形成为30g/m2的网状物。通过利用卧式包装机(horizontal wrapper)在5m/min下运行的传送带上重叠10-折层(10-fold)来堆叠网状物。通过连续进行上下针刺、下上针刺和上下针刺并借助于150次/m2的针刺冲程制备密度为300g/m2和厚度为6mm的芳纶非织造物。
利用1浸1夹(1dip 1nip)(提取300%)将制备的非织造物浸渍在粘合剂溶液中。粘合剂溶液含有8wt%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2wt%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聚合物、0.2wt%的双氰胺、0.02wt%的二甲基脲、10wt%的氰脲酸三聚氰胺和79.78wt%的碳酸二甲酯。
从粘结剂溶液取出非织造物并在150℃的温度下干燥。基于100重量份的非织造物,干燥的非织造物含有50重量份的粘结剂。
2)制备其中将表面层堆叠在基础层上的吸音隔音材料
在依次堆叠密度为100g/m2的聚乙烯非织造物和密度为700g/m2的玻璃棉以后,将在1)中制备的6mm厚的表面层堆叠在其上。然后,通过在250℃的温度下在具有所期望的形状的模具中通过在8kgf/cm2的压力下压缩来热模制2分钟以制备吸音隔音材料。
比较例1.制备由芳纶非织造物形成的吸音隔音材料
通过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针刺制备具有300g/m2的密度和6mm厚度的芳纶非织造物,用作吸音隔音材料。
比较例2.制备由环氧树脂涂覆的芳纶非织造物形成的吸音隔音材料
通过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针刺制备具有300g/m2的密度和6mm的厚度的芳纶非织造物。随后,将包含环氧树脂的涂覆溶液涂覆在非织造物的表面上,使得基于100重量份的非织造物,粘结剂的含量是50重量份。然后,在150℃的温度下干燥之后,模制该非织造物。
涂覆溶液包含8wt%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2wt%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聚合物、0.2wt%的双氰胺、0.02wt%的二甲基脲、10wt%的氰尿酸三聚氰胺和79.78wt%的碳酸二甲酯。
比较例3.制备由浸渍热塑性树脂的芳纶非织造物形成的吸音隔音材料
通过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针刺制备具有300g/m2的密度和6mm的厚度的芳纶非织造物。将非织造物浸入粘结剂溶液中,干燥然后模制。
粘结剂溶液是包含10wt%的聚乙烯树脂、10wt%的氰尿酸三聚氰胺和80wt%的碳酸二甲酯(DMC)的热塑性树脂溶液。
比较例4.制备由浸渍环氧树脂的PET非织造物形成的吸音隔音材料
通过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针刺制备具有300g/m2的密度和6mm的厚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织造物。将非织造物浸入粘结剂溶液中,干燥然后模制。
在比较例4中制备的PET非织造物由于环氧树脂固化期间产生的反应热而热变形,且不能模制为所期望的形状,这是因为它在干燥和热模制过程期间完全热变形。
[测试实施例]
<评估吸音隔音材料的物理性质>
如下测量和比较吸音隔音材料的物理性质。
1.评估耐热性
为了评估耐热性,在260℃的温度的烘箱中老化吸音隔音材料300小时。保持在标准状态(温度23±2℃,50±5%相对湿度)至少1小时之后,检查外观并测量拉伸强度。目测是否有收缩或变形、表面剥离、起毛和开裂。使用型号1哑铃在标准条件下以200mm/min的速度对随机选择的5片测试样品的拉伸强度进行测量。
2.评估热循环
通过热循环测试方法评估吸音隔音材料的耐久性。在以下条件下进行五个循环之后,确定耐久性。
1)1个循环的条件
室温→高温(150℃x3h)→室温→低温(-30℃x3h)→室温→潮湿条件(50℃x95%RH)。
2)耐久性评估标准
热循环测试之后,检查外观上的变化。例如,检查表面损伤、膨胀、破碎和变色。如果外观上没有变化,那么将吸音隔音材料评估为“无异常”。
3.评估阻燃性
根据ISO 3795可燃性测试方法测量吸音隔音材料的阻燃性。
4.评估不燃性
根据UL94垂直燃烧测试测量吸音隔音材料的不燃性。
5.评估吸音性质
根据ISO 354方法测量吸音隔音材料的吸音性质。
6.评估透气性
1)评估方法
将测试样品安装在弗雷泽型(Frazier-type)测试仪上,并测量垂直流过样品的空气量。空气通过的测试样品的面积为5cm2,且将施加的压力设定为125帕斯卡(Pa)。
测试实施例1.根据耐热纤维比较吸音隔音材料的性质
在测试实施例1中,比较了用不同的耐热纤维纱线制备的吸音隔音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在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通过制备表面层和基础层,堆叠它们,然后模制,来制备吸音隔音材料。利用细度为2旦尼尔和长度为51mm的纱线来制备用来制备表面层的非织造物,其描述于表1。如上所述,测量制备的吸音隔音材料的物理性质。用不同的耐热纤维制备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性质的测量结果示于表1和表2。
[表1]
[表2]
如从表1和表2看出,本发明所呈现的所有使用具有25%或更高的极限氧指数和150℃或更高的耐热温度的耐热纤维制备的吸音隔音材料表现出令人满意的耐热性、耐久性、阻燃性、不燃性和吸音性质。因此,确认可以将称为超级纤维的常规耐热纤维用作根据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非织造物的材料。
测试实施例2.根据非织造物的密度比较吸音隔音材料的性质
在测试实施例2中,在表面层中使用具有不同密度的非织造物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吸音隔音材料。制备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吸音性质示于图5中。
如从图5看出,使用具有600g/m2密度的非织造物比使用具有300g/m2密度的非织造物时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吸音性质优异。
测试实施例3.评估吸音隔音材料的物理性质
在测试实施例3中,根据将热固性粘结剂施加到用于表面层中的非织造物的方法比较吸音隔音材料的性质。
也就是说,比较了通过浸渍(实施例1)和涂覆(比较例2)热固性粘合剂所制备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吸音率。由非织造物形成的吸音隔音材料(比较例1)、其上涂覆热固性粘结剂的吸音隔音材料(比较例2)、其中将热固性粘结剂浸渍到非织造物中的吸音隔音材料(实施例1的表面层)和其中将浸渍有热固性粘结剂的非织造物堆叠为表面层的吸音隔音材料(实施例1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吸音率的测量结果示于表3。
[表3]
本发明所呈现的吸音隔音材料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将浸渍热固性粘结剂的非织造物堆叠为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上的表面层。如从表3看到的,相比于比较例1(非织造物)和比较例2(粘结剂涂覆的非织造物),根据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在所有频率范围内显示优越的吸音率。从表3,可以看出,相比于比较例1和比较例2,浸渍热固性粘结剂的非织造物层(对应于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的表面层)显示优越的吸音效果,并且当将它堆叠在基础层(常规吸音隔音材料)上时,吸音效果得到显着改善。
相比之下,比较例2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使用在其上涂覆热固性粘结剂的非织造物在400-5000Hz的频率范围内显示比非织造物(比较例1)更低的吸音率。
测试实施例4.吸音隔音材料的隔热性质的评估
在测试实施例4中,评估了实施例1的表面层(浸渍粘结剂的芳纶非织造物)和在比较例1(芳纶非织造物)和比较例3(浸渍热塑性树脂的芳纶非织造物)中制备的吸音隔音材料的隔热性质。在1000℃的温度下在从每种吸音隔音材料的25mm厚的样品的一侧施加热5分钟之后,在样品的相对侧上测量温度。
对于实施例1的表面层,在吸音隔音材料的相对侧上测量的温度是250℃,以及对于比较例1的吸音隔音材料,是350℃。因此,确认其中浸渍热固性树脂的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表现出改善的隔热性质。与此相反,一施加1000℃的温度的热,比较例3的浸渍热塑性树脂的吸音隔音材料就熔化和变形。
因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隔热性质。
测试实施例5.比较与铝隔热板的隔热性质
在测试实施例5中,比较实施例1的吸音隔音材料与铝隔热板的隔热性质。在250℃的温度下从吸音隔音材料以及隔热板的一侧施加相同的热量的同时,随时间测量相对侧的温度。结果示于图6中。
从图6看出,根据本发明的吸音隔音材料示出较好的隔热性质,耐热温度与铝隔热板相比优秀至少11℃。
测试实施例6.根据粘结剂含量比较吸音隔音材料的性质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吸音隔音材料的表面层。干燥浸渍环氧树脂的芳纶非织造物以具有不同的最终的粘结剂含量。将粘结剂含量表示为基于100重量份的干燥非织造物包含在吸音隔音材料中的粘结剂的重量份。
利用不同粘结剂含量制备的吸音隔音材料的机械性质和吸音率的比较结果示于表4和表5中。
[表4]
[表5]
从表4和表5看出,当与未浸渍有粘结剂的非织造物相比时,由于将粘结剂浸渍到非织造物中,吸音率得到改善。另外,确认利用粘结剂含量可以控制吸音隔音材料的吸音率。
测试实施例7.根据粘结剂比较吸音隔音材料的性质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吸音隔音材料的表面层,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芳纶非织造物,浸渍了50重量份的粘结剂。将表6中描述的树脂用作粘结剂。
利用不同粘结剂制备的吸音隔音材料的表面层的机械性质和吸音率的比较结果示于表6中。
[表6]

Claims (39)

1.一种吸音隔音材料,包含:
基础层,所述基础层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以及
表面层,所述表面层包括含有30-100wt%的耐热纤维的非织造物和存在于与所述非织造物相同的层中并维持所述非织造物内部的三维结构的粘结剂,
其中所述表面层堆叠在所述基础层的一侧上,
其中所述粘结剂均匀分布并附着到所述非织造物的纤维纱线的表面并维持或进一步形成所述非织造物的微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通过粘合剂、热或压力来堆叠所述基础层和所述表面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所述粘合剂是包括在所述表面层中的所述粘结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所述粘合剂是热固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所述基础层和所述表面层各自由单层或多层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所述基础层具有5-50mm的厚度并且所述表面层具有0.1-5mm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所述基础层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所述常规吸音隔音材料由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形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玻璃棉、聚氨酯纤维和三聚氰胺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构成所述表面层的所述非织造物具有100-2000g/m2的密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构成所述非织造物的所述耐热纤维具有25%或更大的极限氧指数和150℃或更高的耐热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所述耐热纤维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芳纶纤维、聚苯硫醚纤维、氧化聚丙烯腈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聚苯并噁唑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酮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二氧化硅纤维和陶瓷纤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所述耐热纤维是具有1-15旦尼尔细度的芳纶纤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包括在所述表面层中的所述粘结剂是热固性树脂。
13.根据权利要求4或12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所述热固性树脂是环氧树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所述环氧树脂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双酚B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D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聚氧丙烯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聚合物、磷腈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苯酚酚醛环氧树脂和邻甲酚酚醛环氧树脂。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所述吸音隔音材料被模制成以具有对应于被施用有所述吸音隔音材料的物体的三维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其中,所述吸音隔音材料用于车辆。
1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包含30-100wt%的耐热纤维的非织造物浸渍在粘结剂溶液中;
b)通过干燥所述非织造物来形成表面层;以及
c)将所述表面层堆叠在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的基础层的一侧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c)之后的d)在高温下模制所述吸音隔音材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在70-200℃的温度下进行b)中的干燥,并且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非织造物,通过所述干燥形成的所述表面层包含1-300重量份的粘结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通过粘合剂、热或压力来实现c)中的堆叠。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是包括在所述表面层中的所述粘结剂。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是热固性树脂。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基础层和所述表面层各自由单层或多层形成。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基础层由常规吸音隔音材料形成,所述常规吸音隔音材料由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形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玻璃棉、聚氨酯纤维和三聚氰胺纤维。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构成所述非织造物的所述耐热纤维具有25%或更大的极限氧指数和150℃或更高的耐热温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耐热纤维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芳纶纤维、聚苯硫醚纤维、氧化聚丙烯腈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聚苯并噁唑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酮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二氧化硅纤维和陶瓷纤维。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耐热纤维是具有1-15旦尼尔细度和20-100mm纱线长度的芳纶纤维。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非织造物具有3-20mm的厚度和100-2000g/m2的密度。
2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通过连续进行上下针刺、下上针刺和上下针刺来形成所述非织造物。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利用30-350次/m2的针刺冲程来形成所述非织造物。
3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粘结剂溶液包含1-60wt%的粘结剂、0.1-10wt%的固化剂、0.01-5wt%的催化剂、1-40wt%的添加剂以及余量的溶剂。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粘结剂溶液包含1-30wt%的粘结剂、0.1-10wt%的固化剂、0.01-5wt%的催化剂、1-30wt%的阻燃剂以及40-95wt%的溶剂。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粘结剂是热固性树脂。
34.根据权利要求22或33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热固性树脂是环氧树脂。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环氧树脂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双酚B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D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聚氧丙烯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聚合物、磷腈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苯酚酚醛环氧树脂和邻甲酚酚醛环氧树脂。
36.根据权利要求17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吸音隔音材料用于车辆。
37.一种用于减少噪音产生装置的噪音的方法,包括:
i)检查噪音产生装置的三维形状;
ii)制备和模制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隔音材料,以部分或完全对应于所述装置的三维形状;以及
iii)使所述吸音隔音材料邻近所述噪音产生装置。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用于减少噪音产生装置的噪音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是电动机、发动机或排气系统。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用于减少噪音产生装置的噪音的方法,其中通过以下使所述吸音隔音材料邻近所述噪音产生装置:将所述吸音隔音材料附着到所述噪音产生装置,以距离所述噪音产生装置一定距离来设置所述吸音隔音材料,或将所述吸音隔音材料模制为所述噪音产生装置的部分。
CN201480070051.XA 2013-12-19 2014-03-25 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模制性的吸音/隔音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058301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59411 2013-12-19
KR1020130159411A KR101428426B1 (ko) 2013-12-19 2013-12-19 내열성 및 성형성이 개선된 흡차음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CT/KR2014/002477 WO2015093686A1 (ko) 2013-12-19 2014-03-25 내열성 및 성형성이 개선된 흡차음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0149A CN105830149A (zh) 2016-08-03
CN105830149B true CN105830149B (zh) 2019-09-24

Family

ID=51749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0051.XA Active CN105830149B (zh) 2013-12-19 2014-03-25 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模制性的吸音/隔音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9881599B2 (zh)
EP (1) EP3086317B1 (zh)
JP (1) JP2017509004A (zh)
KR (1) KR101428426B1 (zh)
CN (1) CN105830149B (zh)
AU (1) AU2014367637B2 (zh)
BR (1) BR112016014041B1 (zh)
CA (1) CA2933595C (zh)
MX (1) MX357224B (zh)
RU (1) RU2671058C1 (zh)
WO (1) WO20150936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28426B1 (ko) * 2013-12-19 2014-08-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내열성 및 성형성이 개선된 흡차음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T3015314T (pt) * 2014-10-30 2017-10-23 Autoneum Man Ag Peça de acabamento acústica de leve peso
KR20160100427A (ko) * 2015-02-13 2016-08-24 (주)엘지하우시스 바닥재
KR102484882B1 (ko) 2015-12-11 2023-01-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단열성 및 차음성이 우수한 흡차음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602204A (zh) * 2016-02-17 2016-05-25 江苏瑞赛恩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装饰建材的吸音板
CN105733200A (zh) * 2016-02-17 2016-07-06 江苏瑞赛恩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装饰用吸音板
WO2018174180A1 (ja) * 2017-03-24 2018-09-27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吸音材及び車両部品
US11043198B1 (en) * 2017-05-31 2021-06-22 Navy Island, Inc. Acoustical panel subsurface layer
CN107268921A (zh) * 2017-08-22 2017-10-20 智慧超洋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保温防火装饰板
JP6896591B2 (ja) * 2017-11-14 2021-06-30 Eneos株式会社 プリプレグ、繊維強化複合材料及び成形体
FR3075089B1 (fr) * 2017-12-20 2021-02-19 Faurecia Automotive Ind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piece d'insonorisation, notamment destinee a equipe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KR101897809B1 (ko) 2018-04-30 2018-09-12 조웅현 자동차용 우레탄폼 시트 이형 조성물
WO2020068780A1 (en) * 2018-09-24 2020-04-02 Laird Technologies, Inc. Noise suppression absorbers
US11666199B2 (en) 2018-12-12 2023-06-06 Owens Corn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Llc Appliance with cellulose-based insulator
US11207863B2 (en) 2018-12-12 2021-12-28 Owens Corn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Llc Acoustic insulator
WO2021014535A1 (ja) * 2019-07-22 2021-01-28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吸音材、吸音性向上塗液、及び吸音性向上シート
JP7228242B2 (ja) * 2019-09-17 2023-02-24 日本グラスファイバー工業株式会社 複合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850822B (zh) * 2020-06-29 2022-02-18 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 基于鹅绒结构熔喷保暖隔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0846B (zh) * 2020-06-30 2022-12-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62580B (zh) * 2022-11-24 2024-05-28 湖北中瑞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气体消音器及其生产工艺
CN116500815A (zh) * 2023-06-27 2023-07-28 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 一种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0541A (ja) * 1983-04-11 1983-11-07 Tech Res & Dev Inst Of Japan Def Agency エンジン内貼り用吸音体
CN1269852A (zh) * 1997-09-11 2000-10-11 东丽株式会社 布帛
JP2001002804A (ja) * 1999-06-24 2001-01-09 Oji Paper Co Ltd 積層板用不織布
JP2003313272A (ja) * 2002-04-22 2003-11-06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有機繊維基材含浸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プレグ、積層板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JP2005335279A (ja) * 2004-05-28 2005-12-08 Du Pont Toray Co Ltd 易成形性吸音材
JP2006138935A (ja) * 2004-11-10 2006-06-01 Takayasu Co Ltd 耐熱性吸音材
CN1842698A (zh) * 2003-08-25 2006-10-04 高安株式会社 吸声材料
CN1921972A (zh) * 2004-02-26 2007-02-28 名古屋油化株式会社 阻燃性多孔质材料片材、其成型物及汽车用阻燃性吸音材料
CN101275488A (zh) * 2007-03-30 2008-10-01 霓佳斯株式会社 隔音罩
CN101291972A (zh) * 2005-10-21 2008-10-22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环氧树脂、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CN101484623A (zh) * 2006-07-06 2009-07-15 名古屋油化株式会社 吸音性纤维片材及使用了该片材的成型物
JP2010031579A (ja) * 2008-07-30 2010-02-12 Caterpillar Japan Ltd 作業機械の吸音材及び作業機械の吸音材の製造方法
CN101959679A (zh) * 2008-02-27 2011-01-26 巴斯夫欧洲公司 多层复合材料、其生产及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7553A (ja) * 1996-02-08 1997-08-19 Kenjiro Arimori 金庫インナーバッグ
US5923002A (en) * 1997-11-12 1999-07-13 Owens Corning Fiberglas Technology, Inc. Acoustical room paneling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GB2333741B (en) * 1998-01-30 2002-09-04 Jason Inc Vehicle headliner and laminate therefor
DE10324257B3 (de) 2003-05-28 2004-09-30 Clion Ireland Ltd., Newton Schallabsorbe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JP4054826B2 (ja) 2003-08-25 2008-03-05 高安株式会社 吸音材
WO2005082563A1 (ja) * 2004-02-26 2005-09-09 Nagoya Oilchemical Co., Ltd. 難燃性多孔質材料シート、その成形物および自動車用難燃性吸音材料
KR100587916B1 (ko) 2004-07-05 2006-06-08 한일이화주식회사 자동차 내장용 흡음재
JP2006078709A (ja) 2004-09-09 2006-03-23 Inoac Corp 吸音材
KR20060111330A (ko) * 2005-04-23 2006-10-27 오은영 유기 또는 무기수지가 처리된 부직포 방음판넬.
JP2007039826A (ja) 2005-08-01 2007-02-15 Takayasu Co Ltd 撥水性吸音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内装材
JP2007039853A (ja) 2005-08-05 2007-02-15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難燃性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不織布
JP3118753U (ja) * 2005-11-22 2006-02-02 儘田産業株式会社 難燃帽子、リバーシブル難燃帽子及びケープ付き難燃帽子
KR20070071351A (ko) 2005-12-30 2007-07-04 에스케이케미칼주식회사 경화성 수지를 이용한 자동차 내장재용 기재
US20110139542A1 (en) * 2006-05-23 2011-06-16 Bellmax Acoustic Pty Ltd Acoustic shield
JP4469863B2 (ja) 2007-02-16 2010-06-02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船内外機のドライブ装置
JP4987641B2 (ja) * 2007-09-10 2012-07-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に固設されたカバー
JP4924945B2 (ja) * 2007-09-26 2012-04-25 クラレクラフ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積層不織布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難燃吸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09054349A1 (ja) 2007-10-26 2009-04-30 Kaneka Corporation ポリイミド繊維集合体、吸音材料、断熱材料、難燃マット、濾布、耐熱服、不織布、航空機用途断熱吸音材、及び耐熱性バグフィルター
US20100310882A1 (en) 2007-12-27 2010-12-09 Midori Hokuyo Co., Ltd. Topcoat
US8292027B2 (en) * 2009-04-21 2012-10-2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mposite laminate for a thermal and acoustic insulation blanket
US8261876B2 (en) * 2010-03-09 2012-09-11 Autoneum Management Ag Automotive trim part for sound insulation and absorption
JP5571586B2 (ja) * 2011-01-12 2014-08-13 呉羽テック株式会社 耐熱難燃吸音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190045B2 (en) * 2012-06-20 2015-11-17 Hyundai Motor Company Noise-absorbent fabric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428426B1 (ko) * 2013-12-19 2014-08-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내열성 및 성형성이 개선된 흡차음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0541A (ja) * 1983-04-11 1983-11-07 Tech Res & Dev Inst Of Japan Def Agency エンジン内貼り用吸音体
CN1269852A (zh) * 1997-09-11 2000-10-11 东丽株式会社 布帛
JP2001002804A (ja) * 1999-06-24 2001-01-09 Oji Paper Co Ltd 積層板用不織布
JP2003313272A (ja) * 2002-04-22 2003-11-06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有機繊維基材含浸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プレグ、積層板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CN1842698A (zh) * 2003-08-25 2006-10-04 高安株式会社 吸声材料
CN1921972A (zh) * 2004-02-26 2007-02-28 名古屋油化株式会社 阻燃性多孔质材料片材、其成型物及汽车用阻燃性吸音材料
JP2005335279A (ja) * 2004-05-28 2005-12-08 Du Pont Toray Co Ltd 易成形性吸音材
JP2006138935A (ja) * 2004-11-10 2006-06-01 Takayasu Co Ltd 耐熱性吸音材
CN101291972A (zh) * 2005-10-21 2008-10-22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环氧树脂、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CN101484623A (zh) * 2006-07-06 2009-07-15 名古屋油化株式会社 吸音性纤维片材及使用了该片材的成型物
CN101275488A (zh) * 2007-03-30 2008-10-01 霓佳斯株式会社 隔音罩
CN101959679A (zh) * 2008-02-27 2011-01-26 巴斯夫欧洲公司 多层复合材料、其生产及用途
JP2010031579A (ja) * 2008-07-30 2010-02-12 Caterpillar Japan Ltd 作業機械の吸音材及び作業機械の吸音材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6007833A (es) 2016-10-14
RU2671058C1 (ru) 2018-10-29
EP3086317A1 (en) 2016-10-26
KR101428426B1 (ko) 2014-08-07
BR112016014041A2 (zh) 2017-08-08
US9881599B2 (en) 2018-01-30
US10269337B2 (en) 2019-04-23
EP3086317B1 (en) 2024-02-28
WO2015093686A1 (ko) 2015-06-25
CA2933595A1 (en) 2015-06-25
EP3086317A4 (en) 2017-08-09
JP2017509004A (ja) 2017-03-30
AU2014367637B2 (en) 2020-02-06
AU2014367637A1 (en) 2016-07-07
RU2016129196A (ru) 2018-01-24
US20170004815A1 (en) 2017-01-05
CN105830149A (zh) 2016-08-03
US20160300561A1 (en) 2016-10-13
MX357224B (es) 2018-06-29
BR112016014041B1 (pt) 2022-10-11
CA2933595C (en)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0149B (zh) 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模制性的吸音/隔音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5848875B (zh) 具有优异外观和模制性的吸音/隔音材料及制备其的方法
CN104903152B (zh) 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4395147B (zh) 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2869B (zh) 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
CN105830148A (zh) 吸音/隔音材料及生产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