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5581B -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 Google Patents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5581B
CN105705581B CN201480060673.4A CN201480060673A CN105705581B CN 105705581 B CN105705581 B CN 105705581B CN 201480060673 A CN201480060673 A CN 201480060673A CN 105705581 B CN105705581 B CN 1057055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carbonate resin
moulding material
resin moulding
carbon number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06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5581A (zh
Inventor
泷本正己
鸟居孝洋
中江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304161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5705581(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38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194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05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5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5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5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4Aromatic polycarbonates
    • C08G64/06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ot containing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8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41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bound to oxygen
    • C08K5/42Sulfonic ac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5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2Polyalkylene oxi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5Manufacturing aspects; Material asp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01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9/00Use of PC, i.e. polycarbonat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18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fluorescent or phosphorescent
    • B29K2995/0026Transpar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是含有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由规定的方法(1)测定的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为1质量ppm以下,由规定的方法(2)测定的YI值为1.21以下。

Description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具体而言,涉及含有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在黄变少、透光性优异的导光板等光学成形品的制造中有用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树脂的透明性、机械性能、热性质、电性质和耐候性等优异,活用这些特性将聚碳酸酯树脂用于导光板、透镜、光纤等光学成形品。然而,作为表示其透明性的指标之一的透光率低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 A)等。因此,存在在由芳香族聚碳酸酯制的导光板与光源构成面光源体的情况下亮度低这样的问题。
因此,以往以来,提出了提高聚碳酸酯制的导光板的亮度和透光率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导光板,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包含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和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折射率之差为0.001以上的热塑性树脂,具有特定的光学特性。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含有特定量的特定结构的聚亚烷基二醇或其脂肪酸酯的透射率和色相良好的导光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和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的光学成形品,所述树脂组合物是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配合特定量的特定结构的聚氧四亚甲基聚氧乙二醇而成的,透光率和亮度优异,还能够耐受在高温下的成形。
用于制造导光板等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伴随着成形品的薄壁化,要在宽幅的温度范围进行成形,要求不产生高温条件下的黄变、透光率的下降等,具有高热稳定性、以及要求产品使用时的耐久性。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通过使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含有特定结构的二亚磷酸酯化合物和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由此可得到在高温成形中的热稳定性、透光率和亮度优异、即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暴露也不发生变色和裂纹的成形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606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69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1/083635号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3/088796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例如在将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用于导光板用途的情况下,从得到薄壁且大型的导光板的观点出发,为了使该树脂组合物高流动化,在大幅高于300℃的高温条件下进行成形。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成形得到的成形体容易引起黄变的产生、透光率的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所述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即便在大幅大于300℃的高温条件下进行成形,黄变的产生、透光率的下降也少,能够在宽幅的温度范围进行成形,可以得到具有薄壁部、黄变少、透光性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含有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成形材料,通过设成由规定的方法测定的特定成分的含量为规定量以下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能够实现上述目的,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通过下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是含有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其由下述方法(1)测定的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为1质量ppm以下,由下述方法(2)测定的YI值为1.21以下,
方法(1):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通过注塑成形法在机筒温度360℃、模具温度80℃、循环周期20秒的条件下制造50mm×80mm×厚度0.3mm的成形体,将该成形体粉碎溶于氯仿,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溶液中含有的邻羟基苯乙酮进行定量;
方法(2):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通过注塑成形法在机筒温度设定360℃、模具温度80℃、循环周期50秒的条件下制造50mm×90mm×厚度5mm的成形体,使用分光光度计在C光源、2度视野的条件下测定该成形体的YI值。
<2>如上述<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由下述方法(3)测定的L值为95.94以上,
方法(3):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通过注塑成形法在机筒温度360℃、模具温度80℃、循环周期20秒的条件下制造50mm×90mm×厚度5mm的成形体,使用分光光度计在D65光源、10度视野的条件下测定该成形体的L值。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氮原子的含量为15ppm以下。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在波长500~600nm的范围不具有极大吸收。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在测定质子NMR谱时,将在化学位移1.5ppm以上且1.9ppm以下的区域观测的总信号强度设为100,此时在化学位移6.3ppm以上且6.7ppm以下的区域观测的总信号强度的比例为0.15以下。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含有具有聚氧亚烷基结构的聚醚化合物(b1)。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含有产酸化合物(b2)。
<8>如上述<7>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产酸化合物(b2)是选自硼酸酐和磺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9>如上述<6>~<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聚醚化合物(b1)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1~5质量份。
<10>如上述<7>~<9>中任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产酸化合物(b2)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001~0.5质量份。
<11>如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的粘均分子量(Mv)为10,000~50,000。
<12>一种成形体,其是将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成形而成的。
<13>一种导光板,其包含上述<12>所述的成形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所述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即便在为了薄壁成形而在大幅大于300℃的高温条件下进行成形时,黄变的产生、透光率的下降也少,能够在宽幅的温度范围进行成形,可以得到具有薄壁部、黄变少、透光性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
具体实施方式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是含有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方法(1)测定的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为1质量ppm以下,由下述方法(2)测定的YI值为1.21以下。
方法(1):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通过注塑成形法,在机筒温度360℃、模具温度80℃、循环周期20秒的条件下制造50mm×80mm×厚度0.3mm的成形体。将该成形体粉碎,溶于氯仿,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溶液中含有的邻羟基苯乙酮进行定量。
方法(2):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通过注塑成形法,在机筒温度设定360℃、模具温度80℃、循环周期50秒的条件下制作50mm×90mm×厚度5mm的成形体。使用分光光度计,在C光源、2度视野的条件下测定该成形体的YI值。
本发明人发现,例如,若为了制造具有厚度0.5mm以下的薄壁部的成形体而在大幅大于300℃的高温将含有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成形材料成形,则特别容易产生黄变,该黄变的原因来自邻羟基苯乙酮。
邻羟基苯乙酮是因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热分解等而产生的化合物。若由上述方法(1)测定的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的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大于1质量ppm,则在大幅大于300℃的高温下进行成形而得到的成形体中发生显著的黄变,成为损害成形体的外观、性能的原因。从减少黄变的观点出发,由上述方法(1)测定的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优选为0.5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0.4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ppm以下、最优选为0.2质量ppm以下。
上述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能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测定。
作为降低上述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的方法,可以举出在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添加选自具有聚氧亚烷基结构的聚醚化合物(b1)和产酸化合物(b2)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方法等。该化合物如下文所述。
从得到黄变少、透光性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的由上述方法(2)测定的YI值为1.21以下、优选为1.19以下、更优选为1.17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3以下、最优选为1.10。YI值更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测定。
另外,从得到黄变少、透光性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的由下述方法(3)测定的L值(明度)优选为95.94以上、更优选为95.9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97以上、最优选为96.00以上。
方法(3):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通过注塑成形法,在机筒温度360℃、模具温度80℃、循环周期20秒的条件下制作50mm×90mm×厚度5mm的成形体。使用分光光度计,在D65光源、10度视野的条件下测定该成形体的L值。
L值更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测定。
另外,若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存在大量碱性化合物,则有与上述邻羟基苯乙酮发生作用而促进黄变的趋势,在使用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制作导光板的情况下,也成为使导光性能下降的原因。据推测,在碱性化合物之中,胺化合物通过与邻羟基苯乙酮的反应而形成亚胺,其促进了黄变。从上述观点出发,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的氮原子的含量优选为15ppm以下、更优选为1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ppm以下、特别优选为5ppm以下。
在聚碳酸酯树脂中包含上述胺化合物等碱性化合物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该聚碳酸酯树脂的洗涤次数或洗涤时的搅拌动力等,能够降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的碱性化合物的含量。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的氮原子的含量能够通过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进行测定。
另外,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优选在波长500~600nm的范围不具有极大吸收。已知在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为了抵消黄色的着色而配合在波长500~600nm的范围具有极大吸收的着色剂(上蓝剂)等。然而,在该方法中,为了薄壁成形而在大幅大于300℃的高温条件下将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成形的情况下,由于着色剂的劣化、挥发,所得成形体发生黄变。在本发明中,即便不配合这样的着色剂等,也可以得到黄变少、透光性优异的成形体。
在本发明中,“在波长500~600nm的范围不具有极大吸收”是指,将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成形而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6g溶于二氯甲烷50mL,使用光程长5cm的石英比色皿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利用透射法测定吸收光谱的情况下,在波长500~600nm的范围不存在极大吸收。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波长500~600nm的范围内不存在除了来自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吸收以外的吸收。聚碳酸酯树脂材料在波长500~600nm的范围内有无极大吸收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评价。
此外,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在测定质子NMR谱时,将在化学位移1.5ppm以上且1.9ppm以下的区域观测的总信号强度设为100,此时在化学位移6.3ppm以上且6.7ppm以下的区域观测的总信号强度之比优选为0.15以下、更优选为0.10以下。若上述信号强度比为0.15以下,则能够得到黄变更少、透光性更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需要说明的是,在化学位移1.5ppm以上且1.9ppm以下的区域观测的信号主要来自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主结构即双酚A的异丙叉基的质子。
上述信号强度比通过测定质子NMR谱求出。质子NMR谱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测定。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含有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使用通过公知的方法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例如,可以使用由二元酚和碳酸酯前体通过溶液法(界面缩聚法)或熔融法(酯交换法)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即,通过在封端剂的存在下使二元酚与碳酰氯反应的界面缩聚法、或在封端剂的存在下通过二元酚与碳酸二苯酯等的酯交换法等进行反应而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作为二元酚,可以列举各种各样的二元酚,尤其可以列举: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4,4’-二羟基联苯、双(4-羟基苯基)环烷烃、双(4-羟基苯基)氧化物、双(4-羟基苯基)硫醚、双(4-羟基苯基)砜、双(4-羟基苯基)亚砜和双(4-羟基苯基)酮等。此外,也可以列举对苯二酚、间苯二酚和儿茶酚等。这些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但在这些之中,优选双(羟基苯基)烷烃系,尤其双酚A为宜。通过使用双酚A作为二元酚,可得到具有双酚A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
作为碳酸酯前体,为羰基卤、羰基酯、或卤代甲酸酯等,具体为碳酰氯、二元酚的二卤代甲酸酯、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成分(A)可以具有支链结构,作为支化剂,有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α,α’,α”-三(4-羟基苯基)-1,3,5-三异丙基苯、间苯三酚、偏苯三酸和1,3-双(邻甲酚)等。
作为封端剂,可以使用一元羧酸及其衍生物、一元酚。例如可以列举:对叔丁基苯酚、对苯基苯酚、对枯基苯酚、对全氟壬基苯酚、对(全氟壬基苯基)苯酚、对(全氟己基苯基)苯酚、对全氟叔丁基苯酚、1-(对羟基苄基)全氟癸烷、对〔2-(1H,1H-全氟三(十二烷基氧基))-1,1,1,3,3,3-六氟丙基〕苯酚、3,5-双(全氟己氧基羰基)苯酚、对羟基苯甲酸全氟十二烷基酯、对(1H,1H-全氟辛氧基)苯酚、2H,2H,9H-全氟壬酸、1,1,1,3,3,3-六氟-2-丙醇等。
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优选为主链具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碳酸酯。
[化学式1]
(式中,RA1和RA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为1~6的烷基或烷氧基,X表示单键、碳数为1~8的烷撑基、碳数为2~8的烷叉基、碳数为5~15的环烷撑基、碳数为5~15的环烷叉基、-S-、-SO-、-SO2-、-O-或-CO-,a和b各自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
作为RA1和RA2所示的烷基,可以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各种丁基(“各种”是表示包括直链状和所有支链状的基团,下同)、各种戊基、各种己基。
作为RA1和RA2所示的烷氧基,可以列举烷基部位为上述烷基的情况。
作为RA1和RA2,均优选为碳数为1~4的烷基或碳数为1~4的烷氧基。
作为X所示的烷撑基,例如可以列举:甲撑基、乙撑基、丙撑基、丁撑基、己撑基等,优选碳数为1~5的烷撑基。作为X所示的烷叉基,可以列举乙叉基、异丙叉基等。作为X所示的环烷撑基,可以列举环戊烷二基、环己烷二基、环辛烷二基等,优选碳数为5~10的环烷撑基。作为X所示的环烷叉基,例如可以列举:环己叉基、3,5,5-三甲基环己叉基、2-金刚烷叉基等,优选碳数为5~10的环烷叉基,更优选碳数为5~8的环烷叉基。
a和b各自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优选为0~2、更优选为0或1。
在本发明中,从所得成形体的透明性、机械性能以及热特性等观点出发,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优选包含具有双酚A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作为具有双酚A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具体可以列举在上述通式(I)中X为异丙叉基的聚碳酸酯树脂。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具有双酚A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100质量%、更优选为75~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5~100质量%。
在本发明中,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的粘均分子量(Mv)通常为10,000~50,000左右、优选为13,000~35,000、更优选为14,000~20,000。
在本发明中,该粘均分子量(Mv)是使用乌式粘度计,测定20℃时的二氯甲烷溶液的粘度,据此求出特性粘度[η],由下式算出的。
[η]=1.23×10-5Mv0.83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优选含有选自具有聚氧亚烷基结构的聚醚化合物(b1)和产酸化合物(b2)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由此,在大幅大于300℃的高温条件下成形时,也可以得到黄变少、透光性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得到上述效果的理由尚不确定,但推测该化合物抑制了上述的邻羟基苯乙酮的生成。
(具有聚氧亚烷基结构的聚醚化合物(b1))
本发明中使用的具有聚氧亚烷基结构的聚醚化合物(b1)优选具有(Rb1O)m所示的聚氧亚烷基结构和(Rb2O)n所示的聚氧亚烷基结构。此处,Rb1和Rb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为1以上的亚烷基。m+n为5以上且小于300、优选为10~200、更优选为20~100。
作为Rb1和Rb2所示的亚烷基,例如可以列举:亚甲基、亚乙基、三亚甲基、亚丙基、四亚甲基、六亚甲基等,优选碳数为1~5的亚烷基。
在m个Rb1O基中,多个Rb1相互可以是相同的亚烷基,也可以为碳数不同的亚烷基。即,(Rb1O)m所示的聚氧亚烷基不限于聚氧亚乙基、聚氧亚丙基等具有单一的氧亚烷基单元作为重复单元的聚氧亚烷基,也可以是具有氧亚乙基单元和氧亚丙基单元等碳数不同的多种氧亚烷基单元作为重复单元的聚氧亚烷基。
另外,Rb2也与Rb1同样,在n个Rb2O基中,多个Rb2相互可以是相同的亚烷基,也可以为碳数不同的亚烷基。
另外,聚醚化合物(b1)优选为选自下述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b1-1)、多元醇的环氧烷加成物及其酯(b1-2)、以及环状聚醚化合物(b1-3)中的至少一种。
Rb3O-(Rb1O)m-A-(Rb2O)n-Rb4 (II)
(式中,Rb1和Rb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为1以上的亚烷基。m+n为5以上且小于300。Rb3和Rb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数为1~30的烃基、碳数为1~30的烷酰基、碳数为2~30的烯酰基、或缩水甘油基。A表示单键或二价有机基团。)
Rb1和Rb2所示的亚烷基与上文所述相同。另外,(Rb1O)m所示的聚氧亚烷基结构和(Rb2O)n所示的聚氧亚烷基结构也与上文所述相同。
作为Rb3和Rb4所示的碳数为1~30的烃基,可以列举碳数为1~30的烷基、碳数为2~30的烯基、碳数为6~30的芳基或碳数为7~30的芳烷基等。
烷基和烯基可以是直链状、支链状、环状中的任一种,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各种丁基、各种戊基、各种己基、各种辛基、环戊基、环己基、烯丙基、丙烯基、各种丁烯基、各种己烯基、各种辛烯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等。作为芳基,例如可以列举: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等。作为芳烷基,例如可以列举:苄基、苯乙基、甲基苄基等。
作为Rb3和Rb4所示的碳数为1~30的烷酰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例如可以列举:甲酰基、乙酰基、正丙酰基、异丙酰基、正丁酰基、叔丁酰基、正己酰基、正辛酰基、正癸酰基、正十二烷酰基、苯甲酰基等。这些之中,从相容性、热稳定性和易制造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碳数为1~20的烷酰基。
作为Rb3和Rb4所示的碳数为2~30的烯酰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例如可以列举乙烯酰基、正丙烯酰基、异丙烯酰基、正丁烯酰基、叔丁烯酰基、正己烯酰基、正辛烯酰基、癸烯酰基、正十二烯酰基等。这些之中,从设为低分子量的观点、相容性和溶解性的观点以及易制造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碳数为2~10的烯酰基,更优选碳数为2~6的烯酰基。
作为A所示的二价有机基团,可以列举例如下式(a)所示的基团。
[化学式2]
作为上述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b1-1)的具体例,可以列举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聚氧四亚甲基聚氧乙二醇、聚氧乙烯单甲醚、聚氧乙烯二甲醚、聚氧乙烯-双酚A醚、聚氧丙烯-双酚A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双酚A醚、聚乙二醇-烯丙醚、聚乙二醇-二烯丙醚、聚丙二醇-烯丙醚、聚丙二醇-二烯丙醚、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烯丙醚、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硬脂酸酯等。这些能够作为市售品获得,例如可以使用日油株式会社制的“Uniox(注册商标)”、“Uniol(注册商标)”、“Unilub(注册商标)”、“Unisafe(注册商标)”、“POLYCERIN(注册商标)”、“EPIOL(注册商标)”等。
作为多元醇的环氧烷加成物及其酯(b1-2)中的多元醇,可以列举甘油、二甘油醚、山梨糖醇等。
作为环状聚醚化合物(b1-3)的具体例,可以列举18-冠醚-6、二苯并-18冠醚-6等。
作为聚醚化合物(b1)的数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0~10,000、更优选为500~8,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5,000。
上述聚醚化合物(b1)能够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从抑制邻羟基苯乙酮的生成、即便在大幅大于300℃的高温条件下成形时也得到黄变少、透光性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的聚醚化合物(b1)的含量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优选为0.01~5质量份、更优选为0.02~2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3~1质量份。
(产酸化合物(b2))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产酸化合物(b2),可以举出羧酸、磺酸、硼酸等酸性化合物的酸酐及该酸性化合物的酯等。从抑制邻羟基苯乙酮的生成、即便在大幅大于300℃的高温条件下成形时也得到黄变少、透光性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的观点出发,产酸化合物(b2)优选选自硼酸酐和磺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选自具有芳环的硼酸酐和具有芳环的磺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硼酸酐,优选在芳环上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硼酸酐,例如可以举出苯硼酸酐、4-甲基苯硼酸酐、4-甲氧基苯硼酸酐、4-叔丁氧基苯硼酸酐、4-氟苯硼酸酐等。从热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选自苯硼酸酐和4-甲氧基苯硼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磺酸酯,优选对甲苯磺酸的烷基酯。该烷基酯优选为碳数为1~20、更优选为碳数为1~12,例如可以举出对甲苯磺酸丁酯、对甲苯磺酸辛酯、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酯等。从产酸的容易性和分解物的易挥发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选自对甲苯磺酸丁酯和对甲苯磺酸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产酸化合物(b2)能够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从抑制邻羟基苯乙酮的生成、即便在大幅大于300℃的高温条件下成形时也得到黄变少、透光性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的观点出发,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的产酸化合物(b2)的含量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优选为0.0001~0.5质量份。
另外,从与上述同样的观点出发,在产酸化合物(b2)为硼酸酐的情况下,其含量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更优选为0.01~0.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2~0.5质量份。另一方面,在产酸化合物(b2)为磺酸酯的情况下,其含量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更优选为0.0001~0.1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001~0.01质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可以并用聚醚化合物(b1)和产酸化合物(b2)。此时聚醚化合物(b1)和产酸化合物(b2)各自的优选含量也与上文同样。
(抗氧化剂(C))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优选还含有抗氧化剂(C)。通过含有抗氧化剂(C),即便在高温条件下的成形中也可以防止氧化劣化,可以得到黄变少、透光性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
作为抗氧化剂(C),例如可以举出磷系抗氧化剂、受阻酚系抗氧化剂。从抑制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的高温成形时的氧化劣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磷系抗氧化剂,更优选具有芳基的磷系抗氧化剂。
此外,该具有芳基的磷系抗氧化剂即便在高温条件下的成形中热分解也少,能够抑制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的氧化劣化,从得到黄变的产生、透光率的下降少的成形体的观点出发,该具有芳基的磷系抗氧化剂优选为在40℃、湿度90%的条件下放置时在1,500小时后分解产生的具有酚结构的化合物的量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5质量%以下的化合物。即,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具有芳基的磷系抗氧化剂的耐水解性优异、具有酚结构的化合物的生成量少。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具有酚结构的化合物的量利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
本发明中使用的抗氧化剂(C)优选为具有芳基和亚磷酸酯结构的磷系抗氧化剂,更优选为下述通式(III)所示的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化合物。
[化学式3]
式中,Y1~Y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为6以上的烃基,优选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无取代的枯基、苯基、萘基或联苯基。
本发明中使用的抗氧化剂(C)进一步优选为下述通式(III-1)所示的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化合物。
[化学式4]
(式中,RC1~RC8各自独立地表示烷基或烯基。RC1与RC2、RC3与RC4、RC5与RC6、RC7与RC8可以相互键合形成环。RC9~RC1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m1~m4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Z1~Z4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或碳原子。Z1~Z4表示单键的情况下,将RC1~RC8从通式(II-1)中排除。)
上述通式(III)或(III-1)所示的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化合物可以如下得到:在三氯化磷和季戊四醇中加入氯系溶剂得到季戊四醇二氯亚磷酸酯后,在芳香族系溶剂和有机含氮碱化合物的存在下进行加热混合,由此得到(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4-018406号公报)。
上述通式(III)或(III-1)所示的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化合物之中,能够对于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赋予良好的耐热性和耐水解性,而且容易获得,因此下述式(III-2)所示的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是特别适宜的。该化合物可以作为市售品获得,例如可以使用Dover Chemical公司制的“Doverphos(注册商标)S-9228PC”。。
[化学式5]
上述抗氧化剂(C)能够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从抑制氧化劣化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的抗氧化剂(C)的含量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优选为0.005~1质量份、更优选为0.01~0.8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3~0.25质量份。(添加剂)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除上述成分以外,还能够适当添加聚有机硅氧烷等。
作为聚有机硅氧烷,优选为具有一种以上的烷氧基、芳氧基、聚氧亚烷基、羧基、硅烷醇基、氨基、巯基、环氧基和乙烯基等官能团的化合物。
聚有机硅氧烷的添加量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优选为0.01~0.15质量份,更优选为0.02~0.1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5~0.1质量份。如果为0.01~0.15质量份的范围,则能够与其它成分协同提高脱模性能,此外,即便是大幅大于300℃的高温的成形条件、尤其连续成形条件,也能够大幅降低银纹的产生、模具附着物。
从作为脱模性能的润滑性效果的观点出发,聚有机硅氧烷的粘度在25℃优选为10mm2/s以上,从在聚碳酸酯树脂中的分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0mm2/s以下。从上述观点出发,聚有机硅氧烷的粘度更优选为20~150mm2/s、进一步优选为40~120mm2/s的范围。
为了在添加到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中时不使透明性下降,对于聚有机硅氧烷的折射率而言,优选尽可能减小与聚碳酸酯树脂的折射率之差。由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的折射率为1.58,因而聚有机硅氧烷的折射率优选为1.45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2以上。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将上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和根据需要的上述化合物(b1)、(b2)、抗氧化剂(C)、以及各种添加剂混合,进行熔融混炼。熔融混炼可以通过通常使用的方法、例如使用螺带式混合机、亨舍尔混合机、班伯里混炼机、转鼓、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共捏合机、多螺杆挤出机等的方法进行。在熔融混炼时的加热温度通常在220~300℃左右的范围内适当选定。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是将上述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成形而得到的。具体来说,能够以上述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的熔融混炼物或所得到的树脂颗粒作为原料,应用公知的成形方法、例如中空成形法、注塑成形法、注射压缩成形法、挤出成形法、真空成形法、吹塑成形法、冲压成形法、压空成形法、发泡成形法、加热弯曲成形法、压缩成形法、压延成形法和旋转成形法等成形法。
例如从得到具有厚度0.5mm以下的薄壁部的成形体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优选使用注塑成形法等对成形材料要求高流动性的成形法。对于成形条件没有特别限制,但从得到具有薄壁部的成形体的观点出发,优选在300℃以上进行成形。由此,能够降低所得成形体的光学应变,另外棱镜部等微细的加工部分的转印也良好。作为成形温度,更优选310~360℃。
[成形体]
通过将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成形,能够制造具有厚度优选为0.5mm以下、更优选为0.4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mm以下、特别优选为0.35mm以下的薄壁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以下也仅称作“成形体”)。在本发明中,“具有厚度0.5mm以下的薄壁部”是指,成形体的一部分或全部为厚度0.5mm以下。
此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的最薄部分的厚度越薄越能够发挥本发明的效果,但是例如也能够将最薄部分的厚度的下限设为0.1mm以上、0.15mm以上或0.2mm以上。
对于将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成形而得到的成形体的形状就没有特别限制,从适用于导光板等的观点出发,优选平板、具有透镜效果的曲面板、棱镜转印板等板状的成形体。适用于导光板等的该成形体优选在长度方向的长度为60mm以上且至少占80%的区域的厚度为0.7mm以下,更优选在长度方向的长度为65mm以上且至少占80%的区域的厚度为0.5mm以下,进一步优选在长度方向的长度为70mm以上且至少占80%的区域的厚度为0.45mm以下,进而优选在长度方向的长度为70mm以上且至少占80%的区域的厚度为0.4mm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长度方向的长度并无刻意的上限,但例如也能够设为300mm以下。
另外,该成形体的至少占80%的区域的厚度并无刻意的下限,但例如能够设为0.1mm以上、0.15mm以上或0.2mm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至少占80%的区域的厚度为0.7mm以下”是指,例如成形体为板状的情况下,该板状成形体的整体的面积之中,在至少占80%的区域中厚度为0.7mm以下。
[导光板]
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在光学成形品、尤其导光板用途中有用。
作为包含上述成形体的导光板,没有特别限制,既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具有透镜效果的曲面板、棱镜转印板,但优选具有厚度0.5mm以下的薄壁部。导光板的优选尺寸和厚度与上述成形体相同。导光板的成形法也没有特别限定,根据目的、用途适当选定形状、成形法即可。导光板的优选制造方法也与上述的成形体的制造方法相同。
实施例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示出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PC-1)~(PC-3)的制造例。
制造例1(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PC-1)的制造)
将“TARFLON FN150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14,500)4kg溶于二氯甲烷25L,在带有挡板和搅拌叶片的清洗机中,依次剧烈搅拌混合0.03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5L、0.2mol/L的盐酸5L、纯水5L后,进行静置分离。确认水相的电导率为0.05μS/m以下后,进而加入纯水进行1次搅拌混合。对通过洗涤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二氯甲烷溶液进行浓缩、粉碎,将所得到的薄片在减压下、100℃进行干燥,得到了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PC-1)。
制造例2(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PC-2)的制造)
(1)聚碳酸酯低聚物合成工序
在5.6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入相对于之后溶解的双酚A(以下有时简记为BPA)为2000质量ppm的连二亚硫酸钠,在其中溶解双酚A使得双酚A浓度为13.5质量%,制备了双酚A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该双酚A的氢氧化钠水溶液40L/小时与二氯甲烷15L/小时以及碳酰氯4.0kg/小时连续地通入内径6mm、管长30m的管型反应器。管型反应器具有夹套部分,在夹套中通入冷却水,将反应液的温度保持在40℃以下。
从管型反应器中出来的反应液连续地导入具备后掠叶片的内容积40L的带折流板的槽型反应器中,在其中进一步添加双酚A的氢氧化钠水溶液2.8L/小时、25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0.07L/小时、水17L/小时和1质量%的三乙胺水溶液0.64L/小时,进行反应。
连续地抽出从槽型反应器溢出的反应液,进行静置,由此分离除去水相,采集了二氯甲烷相。所得到的聚碳酸酯低聚物为浓度325g/L、氯甲酸酯基浓度为0.77mol/L。
(2)聚碳酸酯的聚合工序
具备挡板、桨式搅拌桨和冷却用夹套的50L槽型反应器的冷却溶剂的温度达到20℃以下后,添加低聚物溶液15L、二氯甲烷8.9L、对叔丁基苯酚119g、三乙胺0.7mL、BPA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NaOH 647g与相对于之后溶解的BPA为2000质量ppm的连二亚硫酸钠溶于水9.5L,在所得水溶液中溶解BPA1185g而成),实施30分钟的聚合反应。之后加入0.8mL的三乙胺,进一步搅拌30分钟。
为了稀释加入二氯甲烷15L后,分离成包含聚碳酸酯树脂的有机相与包含过量的BPA和NaOH的水相,分离出有机相。对于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二氯甲烷溶液,依次用15体积%的0.03mol/L·NaOH水溶液和0.2mol/L盐酸对该溶液进行洗涤,接着用纯水反复洗涤直至洗涤后的水相中的电导率达到0.05μS/m以下。将通过洗涤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二氯甲烷溶液浓缩、粉碎,将所得到的薄片在减压下于100℃进行干燥,得到了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PC-2)。
制造例3(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PC-3)的制造)
在制造例2的聚碳酸酯聚合工序中,在冷却溶剂的温度达到30℃以下后,一次性添加三乙胺1.5mL代替分批添加三乙胺,进行60分钟的聚合反应,此外同样地实施,得到了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PC-3)。
实施例1~11和比较例1~5
以表1所示比例混合各成分后,通过螺杆径40mm的带排气口的单螺杆挤出机(田边塑料机械株式会社制“VS-40”),在机筒温度250℃进行熔融混炼,进行挤出而得到了树脂颗粒(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将该树脂颗粒在110℃干燥5小时后,使用注塑成形机“日精ES1000”(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制、合模力80吨),在机筒温度360℃、模具温度80℃、循环时间20秒的条件下制作了50mm×80mm×厚度0.3mm的平板状成形体。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和得自质子NMR的信号的分析使用该成形体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成分和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由以下所示方法进行了各种评价。
[粘均分子量(Mv)的测定]
利用乌式粘度计测定20℃时的二氯甲烷溶液的粘度,据此求出特性粘度[η]后,由下式算出。
[η]=1.23×10-5Mv0.83
[磷系抗氧化剂的耐水解试验]
将磷系抗氧化剂在40℃、湿度90%的条件下放置1,500小时。之后,对于该磷系抗氧化剂分解产生的具有酚结构的化合物的质量,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的气相色谱装置“GC-2014”进行定量,测定了相对于磷系抗氧化剂的比例。
[吸收光谱的测定]
将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成形体6g溶于二氯甲烷50mL,使用光程长5cm的石英比色皿,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45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测定了波长350~780nm的吸收光谱。将在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6g同样溶于二氯甲烷后用作参考侧,测定了分光的差光谱,确认有无在波长500~600nm的范围内的极大吸收。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1~11、比较例1~3和5中,未观测到在波长500~600nm的范围内的吸收。
[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的测定]
将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成形体粉碎,溶于氯仿,然后加入丙酮,除去了沉淀的树脂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除去树脂成分后的溶液中含有的邻羟基苯乙酮进行定量。
[氮原子含量的测定]
将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成形体粉碎,使用微量分析装置“TS-100”(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公司制、装备有氮分析用检测器:ND-100)通过化学发光法在试样量:1~20mg、燃烧温度:1000℃的条件下测定了氮原子含量。
[质子NMR谱的测定]
使用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成形体,在以下的条件下测定质子NMR谱,求出将在化学位移1.5ppm以上且1.9ppm以下的区域观测的总信号强度设为100时在化学位移6.3ppm以上且6.7ppm以下的区域观测的总信号强度之比。化学位移值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的双酚A的异丙叉基的质子的信号作为基准(1.67ppm)。
测定装置:“ECA500”(株式会社JEOL RESONANCE制)
测定溶剂:CDCl3
翻转角:45°
重复时间:9秒
累计次数:256次
观测范围:20ppm
观测中心:5ppm
[YI值的测定]
将树脂颗粒在110℃干燥5小时后,使用注塑成形机“日精ES1000”(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制、合模力80吨),以280℃和360℃的机筒温度设定在模具温度80℃、循环时间50秒的条件下制作了50mm×90mm×厚度5mm的平板状成形体。
对于所得到的成形体,使用分光光度计“U-4100”(日立高新技术株式会社制),以C光源、2度视野的条件测定了YI值。需要说明的是,合格标准是360℃成形中得到的成形体的YI值为1.21以下。
[L值的测定]
对于以360℃的机筒温度设定,在模具温度80℃、循环时间50秒的条件下制作的上述50mm×90mm×厚度5mm的平板状成形体,使用分光光度计“U-4100”(日立高新技术株式会社制),以D65光源、10度视野的条件测定了L值。
[成分组成]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各成分如下所述。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
(A1):“TARFLON FN150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14,500)
(A2):TARFLON FN120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11,500)
(A3):在制造例1中得到的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PC-1)(粘均分子量:14,300)
(A4):在制造例2中得到的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PC-2)(粘均分子量:14,200)
(A5):在制造例3中得到的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PC-3)(粘均分子量:14,600)
<具有聚氧亚烷基结构的聚醚化合物(b1)>
(b1-1):“POLYCERIN DC1100”(日油株式会社制、聚氧四亚甲基二醇-聚氧乙二醇)
(b1-2):“POLYCERIN DC3000E”(日油株式会社制、聚氧四亚甲基二醇-聚氧乙二醇)
(b1-3):“Uniox GT-20IS”(日油株式会社制、聚氧乙烯-三异硬脂酸)
(b1-4):“Unilub 50DB-22“(日油株式会社制、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双酚A醚)
(b1-5):“EPIOL E-1000”(日油株式会社制、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产酸化合物(b2)>
(b2-1):苯硼酸酐(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b2-2):4-甲氧基苯硼酸酐(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b2-3):对甲苯磺酸丁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
(b2-4):对甲苯磺酸辛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
<抗氧化剂(C)>
(C1):“Doverphos S-9228PC”(Dover Chemical公司制、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耐水解试验后的二枯基苯酚的生成量:0.15质量%)
(C2):“ADEKASTAB 2112”(株式会社ADEKA制、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耐水解试验后的2,4-二叔丁基苯酚的生成量:6质量%)
<其它成分>
·“MACROLEX Violet 3R”(LANXESS公司制、在波长558nm具有极大吸收的上蓝剂)
·“PSJ-聚苯乙烯GPPS 679”(PS日本株式会社制、聚苯乙烯)
[表1]
由表1可知,将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成形而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的黄变少、透光性优异。与此相对,将比较例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成形而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的黄变显著。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所述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即便为了薄壁成形而在大幅大于300℃的高温条件下进行成形时,黄变的产生、透光率的下降也少,能够在宽幅的温度范围进行成形,能够得到具有薄壁部、黄变少、透光性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该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尤其在导光板等光学成形品的制造中有用。

Claims (49)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是含有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其由下述方法(1)测定的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为1质量ppm以下,由下述方法(2)测定的YI值为1.21以下,
氮原子的含量为15ppm以下,
方法(1):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通过注塑成形法在机筒温度360℃、模具温度80℃、循环周期20秒的条件下制造50mm×80mm×厚度0.3mm的成形体,将该成形体粉碎溶于氯仿,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溶液中含有的邻羟基苯乙酮进行定量;
方法(2):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通过注塑成形法在机筒温度设定360℃、模具温度80℃、循环周期50秒的条件下制造50mm×90mm×厚度5mm的成形体,使用分光光度计在C光源、2度视野的条件下测定该成形体的YI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由所述方法(1)测定的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为0.5质量pp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由所述方法(1)测定的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为0.3质量pp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由所述方法(1)测定的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为0.2质量pp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由所述方法(2)测定的YI值为1.19以下。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由所述方法(2)测定的YI值为1.17以下。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由所述方法(2)测定的YI值为1.13以下。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由下述方法(3)测定的L值为95.94以上,
方法(3):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通过注塑成形法在机筒温度360℃、模具温度80℃、循环周期20秒的条件下制造50mm×90mm×厚度5mm的成形体,使用分光光度计在D65光源、10度视野的条件下测定该成形体的L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由所述方法(3)测定的L值为95.95以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由所述方法(3)测定的L值为95.97以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由所述方法(3)测定的L值为96.00以上。
12.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氮原子的含量为10ppm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氮原子的含量为8ppm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氮原子的含量为5ppm以下。
1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在波长500~600nm的范围不具有极大吸收。
1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将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成形而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6g溶于二氯甲烷50mL,使用光程长5cm的石英比色皿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利用透射法测定吸收光谱的情况下,在波长500~600nm的范围不存在极大吸收。
1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在测定质子NMR谱时,将在化学位移1.5ppm以上且1.9ppm以下的区域观测的总信号强度设为100,此时在化学位移6.3ppm以上且6.7ppm以下的区域观测的总信号强度的比例为0.15以下。
1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在测定质子NMR谱时,将在化学位移1.5ppm以上且1.9ppm以下的区域观测的总信号强度设为100,此时在化学位移6.3ppm以上且6.7ppm以下的区域观测的总信号强度的比例为0.10以下。
1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含有具有聚氧亚烷基结构的聚醚化合物(b1)。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聚醚化合物(b1)具有(Rb1O)m所示的聚氧亚烷基结构和(Rb2O)n所示的聚氧亚烷基结构,
上述式中,Rb1和Rb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为1以上的亚烷基,m+n为5以上且小于300,在m个Rb1O基中,多个Rb1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为碳数不同的亚烷基,此外,在n个Rb2O基中,多个Rb2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为碳数不同的亚烷基。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
聚醚化合物(b1)为选自下述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b1-1)、多元醇的环氧烷加成物及其酯(b1-2)、以及环状聚醚化合物(b1-3)中的至少一种,
Rb3O-(Rb1O)m-A-(Rb2O)n-Rb4 (II)
上述式中,Rb1和Rb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为1以上的亚烷基,m+n为5以上且小于300,Rb3和Rb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数为1~30的烃基、碳数为1~30的烷酰基、碳数为2~30的烯酰基、或缩水甘油基,A表示单键或二价有机基团。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m+n为10~200。
23.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m+n为20~100。
24.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Rb1和Rb2表示的亚烷基是碳数为1~5的亚烷基。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Rb3和Rb4表示的碳数为1~30的烷酰基是碳数为1~20的烷酰基。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Rb3和Rb4表示的碳数为2~30的烯酰基是碳数为2~6的烯酰基。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A表示的二价有机基团是下述式(a)所示的基团,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
所述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b1-1)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聚氧四亚甲基聚氧乙二醇、聚氧乙烯单甲醚、聚氧乙烯二甲醚、聚氧乙烯-双酚A醚、聚氧丙烯-双酚A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双酚A醚、聚乙二醇-烯丙醚、聚乙二醇-二烯丙醚、聚丙二醇-烯丙醚、聚丙二醇-二烯丙醚、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烯丙醚、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丙二醇二硬脂酸酯。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
多元醇的环氧烷加成物及其酯(b1-2)中的多元醇为甘油、二甘油醚或山梨糖醇。
3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
环状聚醚化合物(b1-3)为18-冠醚-6、二苯并-18冠醚-6。
3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聚醚化合物(b1)的数均分子量为200~10,000。
3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聚醚化合物(b1)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
3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聚醚化合物(b1)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1~5质量份。
3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聚醚化合物(b1)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3~1质量份。
3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含有产酸化合物(b2)。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产酸化合物(b2)是选自硼酸酐和磺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产酸化合物(b2)是选自具有芳环的硼酸酐和具有芳环的磺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38.如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硼酸酐是选自苯硼酸酐和4-甲氧基苯硼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39.如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磺酸酯是选自对甲苯磺酸丁酯和对甲苯磺酸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40.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产酸化合物(b2)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001~0.5质量份。
41.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产酸化合物(b2)为硼酸酐,且产酸化合物(b2)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2~0.5质量份。
42.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产酸化合物(b2)为磺酸酯,且产酸化合物(b2)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001~0.01质量份。
43.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为主链具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
上述式中,RA1和RA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为1~6的烷基或烷氧基,X表示单键、碳数为1~8的烷撑基、碳数为2~8的烷叉基、碳数为5~15的环烷撑基、碳数为5~15的环烷叉基、-S-、-SO-、-SO2-、-O-或-CO-,a和b各自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
44.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的粘均分子量(Mv)为10,000~50,000。
4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的粘均分子量(Mv)为14,000~20,000。
4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还含有聚有机硅氧烷,聚有机硅氧烷的含量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1~0.15质量份。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其中,聚有机硅氧烷的含量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5~0.1质量份。
48.一种成形体,其是将权利要求1~4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成形而成的。
49.一种导光板,其包含权利要求48所述的成形体。
CN201480060673.4A 2013-11-11 2014-11-10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Active CN105705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3806.4A CN108219431B (zh) 2013-11-11 2014-11-10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3430A JP6828954B2 (ja) 2013-11-11 2013-11-11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材料
JP2013-233430 2013-11-11
PCT/JP2014/079765 WO2015068845A1 (ja) 2013-11-11 2014-11-10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材料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3806.4A Division CN108219431B (zh) 2013-11-11 2014-11-10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5581A CN105705581A (zh) 2016-06-22
CN105705581B true CN105705581B (zh) 2018-03-23

Family

ID=530416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0673.4A Active CN105705581B (zh) 2013-11-11 2014-11-10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CN201810143806.4A Active CN108219431B (zh) 2013-11-11 2014-11-10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3806.4A Active CN108219431B (zh) 2013-11-11 2014-11-10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732185B2 (zh)
EP (1) EP3070125B1 (zh)
JP (1) JP6828954B2 (zh)
KR (3) KR102514157B1 (zh)
CN (2) CN105705581B (zh)
TW (1) TWI638004B (zh)
WO (1) WO20150688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0434B2 (ja) * 2014-10-17 2020-10-1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KR101981561B1 (ko) * 2015-03-26 2019-05-23 스미카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광학용 성형품
KR101956832B1 (ko) 2015-06-12 2019-03-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 이루어진 광학 성형품
US20190203043A1 (en) 2016-05-27 2019-07-04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Copolycarbonate lense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10723877B2 (en) 2016-05-27 2020-07-28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Copolycarbonate lense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09415534B (zh) 2016-07-25 2020-11-10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的光学性质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由其形成的制品和制造方法
JP6501099B2 (ja) * 2017-02-01 2019-04-1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KR102642651B1 (ko) * 2017-04-18 2024-02-29 미쓰비시 엔지니어링-플라스틱스 코포레이션 광학 부품용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광학 부품
JP7252727B2 (ja) * 2018-09-14 2023-04-0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
JP7152914B2 (ja) 2018-09-14 2022-10-13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
JP2021084939A (ja) * 2019-11-26 2021-06-03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263A (ja) * 1994-07-15 1996-01-30 Daicel Chem Ind Ltd 非着色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JP2006169451A (ja) * 2004-12-20 2006-06-29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反射用途の成形品
WO2007077874A1 (ja) * 2006-01-06 2007-07-12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 導光板用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導光板
JP2008163070A (ja) * 2006-12-27 2008-07-17 Sumitomo Dow Ltd 導光板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導光板
WO2010137611A1 (ja) * 2009-05-29 2010-12-0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前記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品
TW201333109A (zh) * 2011-12-28 2013-08-16 Idemitsu Kosan Co 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粒狀物及其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60903A (ja) 1984-06-07 1985-12-24 Takashi Mori 光ラジエ−タ
JP3116386B2 (ja) * 1991-02-21 2000-12-1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熱安定性に優れた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DE4132629A1 (de) 1991-10-01 1993-04-08 Bayer Ag Verwendung von kern-aromatischen sulfonsaeureestern zur stabilisierung von thermoplastischen polycarbonaten gegen einwirkung von gammastrahlen
ES2185644T3 (es) 1993-08-26 2003-05-01 Teijin Ltd Procedimiento de produccion de policarbonato estabilizado.
JP3263230B2 (ja) 1994-03-11 2002-03-0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DE69628613T2 (de) 1995-07-12 2004-04-29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 Polycarbonatharzzusammensetzung
JPH09165442A (ja) 1995-10-11 1997-06-24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光記録媒体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
CN1266443A (zh) * 1998-04-27 2000-09-13 帝人株式会社 碳酸二酯、芳香族聚碳酸酯、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US6727294B2 (en) * 1998-07-28 2004-04-27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naphthalene dicarboxylic acid moiety and an aliphatic diol moiety
US6136945A (en) 1999-05-17 2000-10-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quenching of polycarbonate and compositions prepared thereby
WO2001051875A2 (en) 2000-01-13 2001-07-19 Beamhit, Llc Firearm laser training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modified blank cartridges for simulating operation of a firearm
JP2001279085A (ja) 2000-01-25 2001-10-10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熱可塑性樹脂成型品および医療用部品
JP3516908B2 (ja) 2000-08-18 2004-04-05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2004018406A (ja) 2002-06-13 2004-01-22 Teijin Chem Ltd ペンタエリスリトールジホスファイトの製造方法
JP4069364B2 (ja) * 2002-07-17 2008-04-0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導光板用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面光源体
JP4050575B2 (ja) * 2002-08-29 2008-02-2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2004109162A (ja) * 2002-09-13 2004-04-08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導光板および面光源体
DE10300598A1 (de) 2003-01-10 2004-07-22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carbonaten
EP1512723B1 (en) * 2003-09-02 2007-11-14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 Aromatic polycarbonate resin pellets for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pl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light guide plate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unit using the same
EP1609818B1 (de) 2004-06-24 2010-03-10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Thermostabilisierte 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JP4799126B2 (ja) 2004-11-05 2011-10-26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眼鏡レンズおよび眼鏡レンズ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材料
US7786195B2 (en) 2004-11-05 2010-08-31 Teijin Chemicals Ltd. Spectacle lens and polycarbonate resin molding material for optical moldings
TWM278909U (en) 2005-05-23 2005-10-21 Innolux Display Corp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5266639B2 (ja) * 2006-01-06 2013-08-21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導光板
JP5064720B2 (ja) * 2006-05-11 2012-10-31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成形体及び照明ユニット
JP5219490B2 (ja) 2007-06-06 2013-06-26 住化スタイロ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株式会社 光学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光学用成形品
JP5112980B2 (ja) 2008-08-01 2013-01-09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光学情報記録媒体用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情報記録媒体
JP2010037380A (ja) * 2008-08-01 2010-02-18 Teijin Chem Ltd 導光板用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導光板
JP2011112834A (ja) 2009-11-26 2011-06-0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シート状成形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用導光体
WO2011083635A1 (ja) * 2010-01-07 2011-07-1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成形品
JP2012177096A (ja) 2011-02-04 2012-09-13 Nitto Denko Corp 表面保護用粘着テープ
WO2013088796A1 (ja) 2011-12-13 2013-06-2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成形品
CN102604068B (zh) * 2012-02-24 2013-06-26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聚碳酸酯胶液的洗涤净化方法
JP5947095B2 (ja) * 2012-05-01 2016-07-06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導光板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導光板
US9701835B2 (en) * 2013-07-26 2017-07-11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for thin optical component, and thin optical component
JP5699188B2 (ja) * 2013-07-26 2015-04-08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薄肉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薄肉光学部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263A (ja) * 1994-07-15 1996-01-30 Daicel Chem Ind Ltd 非着色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JP2006169451A (ja) * 2004-12-20 2006-06-29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反射用途の成形品
WO2007077874A1 (ja) * 2006-01-06 2007-07-12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 導光板用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導光板
JP2008163070A (ja) * 2006-12-27 2008-07-17 Sumitomo Dow Ltd 導光板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導光板
WO2010137611A1 (ja) * 2009-05-29 2010-12-0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前記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品
TW201333109A (zh) * 2011-12-28 2013-08-16 Idemitsu Kosan Co 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粒狀物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70125B1 (en) 2018-07-04
EP3070125A1 (en) 2016-09-21
KR20210094160A (ko) 2021-07-28
TW201522496A (zh) 2015-06-16
KR20160085765A (ko) 2016-07-18
KR20220100985A (ko) 2022-07-18
US20160297924A1 (en) 2016-10-13
US9732185B2 (en) 2017-08-15
CN108219431B (zh) 2021-12-24
CN105705581A (zh) 2016-06-22
CN108219431A (zh) 2018-06-29
TWI638004B (zh) 2018-10-11
JP2015093913A (ja) 2015-05-18
EP3070125A4 (en) 2017-06-28
WO2015068845A1 (ja) 2015-05-14
JP6828954B2 (ja) 2021-02-10
KR102514157B1 (ko) 2023-03-24
US20170298176A1 (en) 2017-10-19
US10221279B2 (en) 2019-03-05
KR102416063B1 (ko)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5275B (zh)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成形体
CN105705581B (zh) 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材料
CN105745276B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US9670359B2 (en)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TWI766832B (zh) 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
CN107614612A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JP6642295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材料
CN107207863B (zh) 包含含硅氧烷的聚碳酸酯嵌段共缩合物的阻燃模制组合物
JP2003238790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