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5259A - 喷墨记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5259A
CN105255259A CN201510755954.8A CN201510755954A CN105255259A CN 105255259 A CN105255259 A CN 105255259A CN 201510755954 A CN201510755954 A CN 201510755954A CN 105255259 A CN105255259 A CN 105255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inking
carbonatoms
jet recording
reception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59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55259B (zh
Inventor
井关宽美
丸山千惠
竹本清彦
有贺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55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5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55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5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haracterised by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40Ink-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ink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初期填充性、连续印刷稳定性优异的各油墨、作为油墨组的色彩再现性和堵塞性优异的喷墨用油墨组以及使用该油墨组的喷墨记录系统。所述喷墨用油墨组是至少具备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的喷墨用油墨组,上述青色油墨含有C.I.酸性蓝9或C.I.直接蓝199中的至少任一种,上述品红色油墨含有C.I.酸性红249或C.I.活性红141中的至少任一种,上述黄色油墨含有C.I.直接黄86或C.I.直接黄132中的至少任一种,且上述青色油墨、上述品红色油墨以及上述黄色油墨均含有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以及聚氧化烯烷基醚。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系统
本申请为专利申请201410042023.9(申请日:2014年1月28日,发明创造名称:喷墨用油墨组和喷墨记录系统)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用油墨组和喷墨记录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使用了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中,向打印头供给油墨,从打印头喷出油墨的小滴而使其飞翔,并使其附着于纸等被记录介质。喷出油墨时,有时因油墨中产生气泡等而发生喷出不良。因此,提出了通过各种使用脱气装置等对油墨进行脱气来除去气泡,稳定地喷出油墨的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喷墨图像形成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向高频驱动的油墨喷头适当地连续供给大量油墨,并且改善了由供给油墨时发生的气穴所引起的油墨从油墨喷头喷出的不稳定化和由此导致的图像缺陷和浓度降低的喷墨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喷墨图像形成方法是如下方法,即,将以下的属于水性染料油墨的油墨从油墨缸一次性转移至储墨槽,用送液泵汲取,将该油墨直接或用过滤精度0.5μm的过滤材料过滤,在固体微粒的含有数量以粒子计数器测定,粒径0.5μm以上的固体微粒为10000(个/10ml)以下的状态下经脱气装置供给到喷墨头,从该喷墨头向印刷介质喷出而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油墨含有水性染料、离子交换水以及有机溶剂,表面张力为45mN/m以上,用过滤精度0.5μm的过滤材料过滤而固体微粒的含有数量以粒子计数器测定为粒径0.5μm以上的微粒为10000(个/10ml)个以下。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21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市场上流通的墨槽虽然较廉价,但是结构上油墨会与大气接触。另外,作为市场上流通的墨盒的通常的开放系墨盒,即便填充脱气的油墨,空气也会缓慢溶入该油墨。如果专利文献1公开的脱气的油墨经由这些墨槽、开放系墨盒,则空气溶入油墨中,因此脱气变得无意义而产生喷出不良的问题。
另外,作为喷出不良的原因,不仅是气泡,也有喷出油墨的喷嘴堵塞,因此制成堵塞性优异的油墨也是重要的。如果发生喷出不良,则有时附着于记录介质的油墨滴不会成为所希望的重量,作为结果,有时色彩再现性下降。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即使是几乎未脱气的油墨组合物(例如,溶解氮量为5ppm以上)或完全未脱气的油墨组合物(例如,溶解氮量为7ppm以上),也具备初期填充性、连续印刷稳定性优异的各油墨且色彩再现性和堵塞性也优异的喷墨用油墨组以及使用该油墨组的喷墨记录系统。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是具备规定组成的油墨的喷墨用油墨组,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
〔1〕一种喷墨用油墨组,是至少具备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的喷墨用油墨组,上述青色油墨含有C.I.酸性蓝9或C.I.直接蓝199中的至少任一种,上述品红色油墨含有C.I.酸性红249或C.I.活性红141中的至少任一种,上述黄色油墨含有C.I.直接黄86或C.I.直接黄132中的至少任一种,且上述青色油墨、上述品红色油墨以及上述黄色油墨均含有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alkyleneoxide)、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以及聚氧化烯烷基醚。
〔2〕根据前项〔1〕中记载的喷墨用油墨组,上述聚氧化烯烷基醚具有11~16的HLB值。
〔3〕根据前项〔1〕或〔2〕中记载的喷墨用油墨组,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上述炔二醇的上述环氧烷加成物是环氧乙烷加成物。
〔4〕根据前项〔1〕~〔3〕中任一项记载的喷墨用油墨组,其中,上述聚氧化烯烷基醚以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上述炔二醇的上述环氧烷加成物和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上述炔二醇的总含量为1,以质量比计含有0.10~0.50。
〔5〕根据前项〔1〕~〔4〕中任一项记载的喷墨用油墨组,其中,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上述炔二醇的上述环氧烷加成物具有8~15的HLB值。
〔6〕根据前项〔1〕~〔5〕中任一项记载的喷墨用油墨组,其中,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上述炔二醇具有7以下的HLB值。
〔7〕一种喷墨记录系统,具有:
油墨收容容器,收容前项〔1〕~〔6〕中任一项记载的喷墨用油墨组的油墨,
喷墨记录用喷头,喷出上述油墨,以及
油墨供给路,从上述油墨收容容器向上述喷头供给上述油墨;
上述油墨收容容器具备收容上述油墨的油墨收容室,和介由被收容于该油墨收容室的上述油墨向上述油墨收容室内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流路。
〔8〕根据前项〔7〕中记载的喷墨记录系统,向上述喷头供给上述油墨时的上述油墨收容室内部的水平截面的面积(A)与上述油墨供给路的截面的面积(B)之比(A/B)为300以上。
〔9〕根据前项〔7〕或〔8〕中记载的喷墨记录系统,向上述油墨收容室注入上述油墨时的上述油墨收容室内部的水平截面的面积(C)与上述油墨供给路的截面的面积(B)之比(C/B)为900以上。
〔10〕根据前项〔7〕~〔9〕中任一项记载的喷墨记录系统,向上述喷头供给上述油墨时的上述油墨收容室内部的水平截面的面积(A)与向上述油墨收容室注入上述油墨时的上述油墨收容室内部的水平截面的面积(C)之比(C/A)为2.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喷墨记录系统的喷墨记录装置(以下,也简称为“记录装置”或“打印机”)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具备喷墨记录系统的打印机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3是对从作为油墨收容容器的一个例子的墨槽向喷头供给油墨的原理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需要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也包括在不变更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的各种变型例。应予说明,附图中对相同要素附以相同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此外,在附图中,为了使各构成要素(部件)在附图上成为可识别的程度的大小,对每个构成要素适当变更比例尺,本实施方式不仅限于附图中记载的构成要素的数量、形状以及大小的比率、以及各构成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
1.喷墨用油墨组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用油墨组是至少具备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的喷墨用油墨组,青色油墨含有C.I.酸性蓝9或C.I.直接蓝199中的至少任一种,品红色油墨含有C.I.酸性红249或C.I.活性红141中的至少任一种,黄色油墨含有C.I.直接黄86或C.I.直接黄132中的至少任一种,且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均含有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以及聚氧化烯烷基醚。如果是这样的喷墨用油墨组,则初期填充性、连续印刷稳定性优异,并且作为油墨组的色彩再现性和堵塞性也优异。以下,对各油墨中含有的成分进行详细说明。应予说明,对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中共同的成分进行说明时,仅以“喷墨用油墨”的方式进行说明。
1.1.着色剂
1.1.1.青色油墨中含有的着色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青色油墨含有C.I.酸性蓝9或C.I.直接蓝199中的至少任一种。通过青色油墨含有C.I.酸性蓝9或C.I.直接蓝199中的至少任一种,从而特别是堵塞性进一步提高。另外,青色油墨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就可以含有上述以外的着色剂。
1.1.2.品红色油墨中含有的着色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品红色油墨含有C.I.酸性红249或C.I.活性红141中的至少任一种。通过品红色油墨含有C.I.酸性红249或C.I.活性红141中的至少任一种,从而特别是色彩再现性进一步提高。另外,品红色油墨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就可以含有上述以外的着色剂。
1.1.3.黄色油墨中含有的着色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黄色油墨含有C.I.直接黄86或C.I.直接黄132中的至少任一种。通过黄色油墨含有C.I.直接黄86或C.I.直接黄132中的至少任一种,从而特别是色彩再现性和耐湿性进一步提高。另外,黄色油墨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就可以含有上述以外的着色剂。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用油墨组只要是至少具备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的喷墨用油墨组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进一步具备含有其它色料的油墨。应予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喷墨用油墨”是指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中的各种油墨。但是,喷墨用油墨组具备含有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以外的其它色料的油墨时,含有其它色料的油墨可以属于“喷墨用油墨”的油墨,也可以是不属于“喷墨用油墨”的油墨。
1.2.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墨用油墨含有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以下,简称为“AO加成物”)。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的“主链”是指基于IUPAC命名法决定的炔二醇的主链。
AO加成物在喷墨用油墨中对构成油墨流路的橡胶、塑料等高分子部件和可成为油墨中气泡产生的一个原因的异物赋予润湿性。因此,通过使用含有AO加成物的喷墨用油墨,从而能够抑制油墨填充时产生的气泡残留。这样,油墨的初期填充性提高,能够同时防止由残留的气泡的成长和附着于流路表面的气泡的脱离引起的漏点,因此连续印刷稳定性提高。
AO加成物在喷墨用油墨中的溶解性优异。另外,也提高后述的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在喷墨用油墨中的溶解性。由此,如果是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墨用油墨,则能够实现溶解性和消泡性的并存。
AO加成物的HLB(Hydrophile-LipophileBalance)值优选为8~15,更优选为10~13。通过HLB值为上述范围,从而有针对可成为气泡产生的一个原因的异物的润湿性变得更优异的趋势。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的HLB值是根据格里芬法(Griffin法)定义的。
作为AO加成物,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举出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
上述式(1)中,R1、R1’、R2以及R2’各自独立地表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5的烷基。另外,由式(1)表示的AO加成物的炔二醇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优选为12~14。式(1)中,-OR3和-OR3’各自独立地表示-OH或-O(CmH2mO)nH。但是,-OR3和-OR3’均为-OH的情况除外。在此,m表示1~5的整数。另外,n是包括0.5~25的小数的值,表示加成的环氧烷(CmH2mO)的平均聚合度。
环氧烷单元的加成摩尔数的总数(R3和R3’的总计)优选为2~40摩尔。通过为上述优选的范围,从而有能够降低静态和动态表面张力、初期填充性变得更良好的趋势。
作为AO加成物,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举出2,5,8,11-四甲基-6-十二炔-5,8-二醇的乙氧基化物、5,8-二甲基-6-十二炔-5,8-二醇的乙氧基化物、OlfineEXP4300(日信化学工业社(NissinChemicalIndustryCO.,Ltd.)制,商品名,碳原子数12,环氧乙烷加成物)。
对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墨用油墨,作为上述AO加成物,优选包含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或环氧丙烷加成物,更优选包含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有能够更稳定地存在于喷墨用油墨中,对可成为气泡产生的一个原因的异物的润湿性变得更优异的趋势。因此,有喷墨用油墨的初期填充性更优异的趋势。
AO加成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AO加成物的含量相对于喷墨用油墨的总质量(100质量%)优选为0.05~0.30质量%,更优选为0.15~0.30质量%。通过含量为上述范围,从而有初期填充性变得更良好的趋势。
1.3.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墨用油墨含有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的消泡性优异,能够有效地使向油墨收容容器等导入油墨时产生的气泡消失。这样,初期填充性和连续印刷稳定性提高。
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的HLB值优选为7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以下。另外,作为下限值,优选为3以上。通过HLB值为上述范围,从而有消泡性更优异的趋势。
作为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举出由下述式(2)表示的炔二醇。
上述式(2)中,R4、R4’、R5以及R5’各自独立地表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5的烷基。另外,炔二醇的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优选为10~14。
作为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优选地举出2,5,8,11-四甲基-6-十二炔-5,8-二醇(AirProducts公司制;SurfynolDF110D)、5,8-二甲基-6-十二炔-5,8-二醇、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AirProducts公司制;Surfynol104PG50)以及4,7-二甲基-5-癸炔-4,7-二醇。
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的含量相对于喷墨用油墨的总质量(100质量%)例如优选为0.05~0.30质量%,更优选为0.10~0.20质量%。通过含量为上述范围,从而有连续印刷稳定性更优异的趋势。
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和上述AO加成物(以下,也统称为“炔二醇系化合物”)的总含量优选为0.1~0.6质量%,更优选为0.1~0.5质量%。通过含量为上述范围,从而有在水中的溶解性变得更良好、能够更有效地防止配合这些炔二醇时产生凝聚物的趋势。
另外,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的含量与上述AO加成物的含量的质量比相对于AO加成物的含量1优选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的含量为0.5~2.5,更优选为0.5~2.0,进一步优选为0.5~1.5。通过质量比为上述范围,从而有初期填充性和连续印刷稳定性更优异的趋势。
1.4.聚氧化烯烷基醚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墨用油墨含有聚氧化烯烷基醚。聚氧化烯烷基醚作为使上述AO加成物和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溶解或分散在喷墨用油墨中的增溶剂而发挥作用。上述炔二醇系化合物的动态表面张力均低,聚氧化烯烷基醚可以说是对该低的动态表面张力不造成影响的增溶剂。
聚氧化烯烷基醚的HLB值优选11~16,更优选12~16,进一步优选12~15。通过HLB值为上述范围,从而有初期填充性和连续印刷稳定性更优异的趋势。
作为聚氧化烯烷基醚,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举出由下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
R6O(C2H4O)w(C3H6O)x(C2H4O)y(C3H6O)zH···(3)
上述式(3)中,R6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优选表示碳原子数5~15的烷基,更优选表示碳原子数10~15的烷基。另外,w为1~20的值,x、y以及z各自独立地为0或1~20的值。此外,w、x、y以及z满足5≤w+x+y+z≤30,优选满足5≤w+x+y+z≤25。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聚氧化烯烷基醚,从而有保存稳定性和连续印刷稳定性更优异的趋势。
作为聚氧化烯烷基醚,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举出:
C12H25O(C2H4O)6(C3H6O)2(C2H4O)6(C3H6O)8H、
C13H27O(C2H4O)6(C3H6O)2(C2H4O)6(C3H6O)8H、
C12H25O(C2H4O)w(C3H6O)x(C2H4O)y(C3H6O)zH(在此,w+y=15,x+z=4)、
C13H27O(C2H4O)w(C3H6O)x(C2H4O)y(C3H6O)zH(在此,w+y=15,x+z=4)、
C12H25O(C2H4O)8(C3H6O)2(C2H4O)6H、
C13H27O(C2H4O)8(C3H6O)2(C2H4O)6H、
C12H25O(C2H4O)12(C3H6O)2(C2H4O)12H、
C13H27O(C2H4O)12(C3H6O)2(C2H4O)12H、
CH3(CH2)9(CH3)CHO(C2H4O)7(C3H6O)4.5H、
CH3(CH2)11(CH3)CHO(C2H4O)7(C3H6O)4.5H、
CH3(CH2)9(CH3)CHO(C2H4O)5(C3H6O)3.5H、
CH3(CH2)11(CH3)CHO(C2H4O)5(C3H6O)3.5H、
C14H29O(C2H4O)14(C3H6O)2H、
C11H23O(C2H4O)8H、
C10H21O(C2H4O)11H、以及
C12H25O(C2H4O)15H。
作为聚氧化烯烷基醚的市售品,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举出NoigenDL-0415(R6O(C2H4O)W(C3H6O)x(C2H4O)y(C3H6O)zH,“R6”:碳原子数12、13的烷基,w+y=15,x+z=4,HLB值15.0)、
NoigenET-116B(R6O(C2H4O)7(C3H6O)4.5H,“R6”:碳原子数12、14的烷基,HLB值12.0)、
NoigenET-106A(R6O(C2H4O)5(C3H6O)3.5H,“R6”:碳原子数12、14的烷基,HLB值10.9)、
NoigenDH-0300(R6O(C2H4O)2H,“R6”:碳原子数14的烷基,HLB值4.0)、
NoigenYX-400(R6O(C2H4O)40H,“R6”:碳原子数12的烷基,HLB值18.1)、
NoigenEA-160(C9H19C6H4O(C2H4O)16.8H,HLB值15.4)(以上,第一工业制药社制)、以及
Emulgen1108(花王社制,商品名,R6O(C2H4O)8H,“R6”:碳原子数11的烷基,HLB值13.4)。
聚氧化烯烷基醚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聚氧化烯烷基醚的含量相对于喷墨用油墨的总质量(100质量%)优选为0.01~0.50质量%,更优选为0.05~0.30质量%。通过含量为上述范围,从而有保存稳定性和连续印刷稳定性更优异的趋势。
另外,在将AO加成物的含量设为1时,聚氧化烯烷基醚以质量比计,优选含有0.10~1.0,更优选含有0.30~0.70。通过质量比为上述范围,从而AO加成物在喷墨用油墨中的可溶性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由此,进一步抑制配合AO加成物时可生成的凝聚物的产生,有溶解稳定性和保存稳定性更优异的趋势。
另外,在将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和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的总含量设为1时,聚氧化烯烷基醚以质量比计,优选含有0.10~1.0,更优选含有0.10~0.40。通过质量比为上述范围,从而有炔二醇系化合物在喷墨用油墨中的可溶性变得更良好的趋势。由此,进一步抑制配合聚氧化烯烷基醚和炔二醇系化合物时可生成的凝聚物的产生,有溶解稳定性和保存稳定性更优异的趋势。
1.5.其它成分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含有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黄色油墨以及其它色料的油墨可以含有上述以外的成分。作为这样的成分,例如可举出水、有机溶剂、防腐剂、防霉剂、pH调节剂、螯合剂等。
1.5.1.水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墨用油墨可以含有水。作为水,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离子交换水、超滤水、反渗透水以及蒸馏水等纯水,以及像超纯水这样的极力除去了离子性杂质的水。另外,如果使用通过照射紫外线或添加过氧化氢等进行了灭菌的水,则有在长期保存油墨时能够防止霉菌、细菌产生的趋势。
1.5.2.有机溶剂
作为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1,2-链烷二醇类、二元醇醚类、多元醇类、吡咯烷酮衍生物。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1,2-链烷二醇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1,2-丙二醇、1,2-丁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1,2-辛二醇。1,2-链烷二醇类因为提高油墨对记录介质的润湿性而均匀润湿的作用优异,所以能够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优异的图像。含有1,2-链烷二醇类时,其含量相对于喷墨用油墨的总质量优选为1质量%~20质量%。
作为二元醇醚类,例如可举出亚烷基二醇(alkyleneglycol)单醚、亚烷基二醇二醚等。
作为亚烷基二醇单醚,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异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己醚、乙二醇单苯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己醚、三乙二醇单甲醚、三乙二醇单乙醚、三乙二醇单丁醚、四乙二醇单甲醚、四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
作为亚烷基二醇二醚,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乙醚、三乙二醇二丁醚、三乙二醇甲丁醚、四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乙醚、四乙二醇二丁醚、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乙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二乙醚。
二元醇醚类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二元醇醚类能够控制油墨对记录介质的润湿性、渗透速度。因此,能够记录浓淡不均少的鲜明的图像。含有二元醇醚类时,从使对记录介质的润湿性和渗透性良好而降低浓淡不均,或使油墨的保存稳定性和喷出可靠性良好等观点考虑,其含量优选相对于喷墨用油墨总质量为0.05质量%~6质量%。
作为多元醇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3-戊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2,3-丁二醇、3-甲基-1,3-丁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甲基-2,4-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等。从能够抑制油墨在喷头的喷嘴面干燥固化而降低堵塞、喷出不良等观点考虑,可优选使用多元醇类。含有多元醇类时,其含量相对于喷墨用油墨的总质量优选为2质量%~20质量%。
作为吡咯烷酮衍生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乙烯基-2-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N-丁基-2-吡咯烷酮、5-甲基-2-吡咯烷酮。吡咯烷酮衍生物从保存稳定性的观点考虑可优选使用。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混合2种以上使用。含有吡咯烷酮衍生物时,其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优选为0.5质量%~5质量%。
1.5.3.防腐剂·防霉剂
作为防腐剂·防霉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苯甲酸钠、五氯苯酚钠、2-吡啶硫醇-1-氧化物钠、山梨酸钠、脱氢乙酸钠、1,2-二苯并异噻唑啉-3-酮(ICI公司的ProxelCRL、ProxelBND、ProxelGXL、ProxelXL-2、ProxelTN)。
1.5.4.pH调节剂
作为pH调节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氨、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
1.5.5.螯合剂
作为螯合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盐类(乙二胺四乙酸二氢二钠盐等)。
1.6.油墨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墨用油墨是通过按任意的顺序混合上述成分,根据需要进行过滤等除去杂质而得到的。作为各成分的混合方法,优选采用在具备机械搅拌器、磁力搅拌器等的搅拌装置的容器中依次添加材料,进行搅拌混合的方法。作为过滤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离心过滤、过滤器过滤等。
1.7.油墨的物性
表面张力
从图像品质与作为喷墨记录用油墨的可靠性的平衡的观点考虑,优选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墨用油墨在20℃下的表面张力为20mN/m~50mN/m,更优选为25mN/m~40mN/m。应予说明,表面张力的测定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测定,即,使用自动表面张力仪CBVP-Z(商品名,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确认在20℃的环境下用油墨润湿铂板时的表面张力。
粘度
另外,从同样的观点考虑,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墨用油墨在20℃下的粘度优选为2mPa·s~15mPa·s,更优选为2mPa·s~10mPa·s。应予说明,粘度的测定例如可以使用粘弹性试验机MCR-300(商品名,Pysica公司制),测定在20℃的环境下的粘度。
溶解氧量、溶解氮量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墨用油墨可以是几乎未进行脱气的油墨(例如,溶解氧量或溶解氮量为5ppm以上),也可以是完全未进行脱气的油墨(例如,溶解氧量或溶解氮量为7ppm以上)。即便使用像这样未进行脱气的喷墨用油墨,初期填充性、连续印刷稳定性也优异,因此适合应用于本发明。应予说明,溶解氧量、溶解氮量可以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2.喷墨记录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系统具有收容上述喷墨用油墨组的油墨的油墨收容容器、喷出油墨的喷墨记录用喷头以及从油墨收容容器向喷头供给油墨的油墨供给路,油墨收容容器具备收容油墨的油墨收容室和介由被收容于该油墨收容室的油墨向油墨收容室内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流路。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系统可以利用喷墨记录装置实施。具体而言,在喷墨记录装置内具备喷墨记录系统,该喷墨记录系统将从油墨收容容器供给到喷头的油墨从喷头向记录介质喷出来进行记录。
以下,举出适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情况为例对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系统进行说明。
2.1.喷墨记录装置
具备喷墨记录系统的记录装置可以根据记录装置的方式和油墨的供给方式分成几种类型。作为记录装置的方式的类型,例如可举出行式打印机和串行打印机。“行式打印机”是指具备与记录介质的宽度相当的长度的行式头的打印机,是喷头(几乎)不移动地被固定、以1次制点(单次制点)的方式进行印刷的打印机。另一方面,“串行打印机”是指喷头边在与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往复移动(穿梭移动)边以通常2次制点以上(多次制点)的方式进行印刷的打印机。另外,作为油墨的供给方式的类型,例如可举出托架装载型的串行打印机和非托架装载型的串行打印机。
以下,例示这些类型中的非托架装载型的串行打印机,参照附图对喷墨记录系统和具备该喷墨记录系统的记录装置进行说明。在此,“非托架装载型的串行打印机”是指用管等油墨供给路将墨槽、墨盒等油墨收容容器和托架的喷头连接而成的串行打印机。
2.1.1.记录装置的构成
图1是表示具备喷墨记录系统的喷墨记录装置(打印机1)的整体构成的框图。图2是表示具备喷墨记录系统的打印机1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是通过向纸等记录介质喷出油墨,从而在记录介质的被记录面上形成图像的装置。
打印机1具有输送单元10、托架单元20、喷头单元30、油墨收容单元40、检测器组50以及控制器60。从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10接收印刷数据的打印机1通过控制器60来控制各单元(输送单元10、托架单元20、喷头单元30、油墨收容单元40)。控制器60基于从计算机110接收的印刷数据控制各单元,在记录介质上印刷图像。打印机1内的状况通过检测器组50进行监视,检测器组50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器60。控制器60基于从检测器组50输出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各单元。
输送单元10用于在规定的方向(以下,称为“输送方向”或“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介质。该输送单元10具有供纸辊11、输送马达(未图示)、输送辊13、压板14以及排纸辊15。供纸辊11是用于将被插入到纸插入口的记录介质供给到打印机1内的辊。输送辊13是将通过供纸辊11供给的记录介质输送到可印刷的区域的辊,通过输送马达进行驱动。压板14支撑印刷中的记录介质。排纸辊15是向打印机1的外部排出记录介质的辊,相对于可印刷区域被设置在输送方向下游侧。
托架单元20是边使喷头31向静止在记录区域中的记录介质喷出油墨边在与上述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交叉的方向(以下,称为“移动方向”或“主扫描方向”)移动、即扫描的移动机构。托架单元20具有托架21、托架马达(未图示)以及副槽(副墨槽)22。托架21具备副槽22和喷头31,介由同步带(未图示)与托架马达(未图示)连接。并且,托架21在被后述的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引导轴24支撑的状态下,利用托架马达沿引导轴24往复移动。就引导轴24而言,托架21能够在引导轴24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地被支撑。副槽22用于抑制可由托架21的往复运动引起的在喷头31内部的油墨的压力变动。
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是副槽22例如可以具有4个副槽,分别收容颜色各异的油墨。
应予说明,托架单元20可以不具备副槽22,此时油墨收容容器41和喷头31介由油墨供给路42连接。对于副槽22,在后述的图3中进行更详细说明。另外,使用托架装载型的串行打印机时可以使用墨盒代替副槽22。
喷头单元30用于向记录介质喷出油墨。喷头单元30具备具有多个喷嘴的喷头31。该喷墨记录用喷头31喷出油墨。喷头31被设置于托架21,因此如果托架21在移动方向移动,则喷头31也在移动方向移动。然后,通过喷头31在移动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喷出油墨,从而在记录介质的被记录面形成图像。
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是例如4个喷头31喷出与上述4个副槽22所收容的颜色对应的油墨即可。
油墨收容单元40收容油墨,并且介由油墨供给路向喷头31供给被收容的油墨。油墨收容单元40具有油墨收容容器41、油墨供给路42以及过滤器43(参照图3)。
油墨收容容器41被载置于与托架21不同的场所,被收纳于在打印机1主体的外侧(托架21的移动范围的外侧)设置的油墨收容容器收纳部(未图示)。油墨收容容器41与喷头31(托架21)之间通过油墨供给路42连接。此时,油墨收容容器41不动。
油墨收容容器41收容喷墨用油墨组的油墨,具备收容油墨的油墨收容室和介由被收容于该油墨收容室的油墨向油墨收容室内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流路。换言之,也可以说是通过从空气导入口向被收容于油墨收容室的油墨中导入空气,从而在油墨中产生气泡的油墨收容容器。油墨收容容器41具有大气和油墨能够接触的结构,上述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系统允许被收容于油墨收容容器41的油墨含有气泡。因此,根据该喷墨记录系统和具备该喷墨记录系统的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装置,不论是否进行脱气处理,都能够将含气泡的溶解氮量高的油墨收容于油墨收容容器41。此外,油墨收容容器41使进一步供给(补充、再次填充)油墨变得容易。作为这样的油墨收容容器41,只要是以往公知的能够收容油墨的容器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容量大的)墨槽和开放系的墨盒。
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是4个油墨收容容器41收容与4个副槽22所收容的颜色对应的油墨即可。各油墨收容容器41能够从规定的部分从外部确认油墨的液面。应予说明,油墨收容容器41是打印机1的一个构成要素,但由于被设置在打印机1主体的外侧,所以空间的制约更小,因此与副槽22相比能够收容更大量的油墨。
油墨供给路42连接油墨收容容器41和喷头31,用于从油墨收容容器41向喷头31供给油墨。油墨供给路42能够连接可收容各色油墨的油墨收容容器41和用于收容对应的颜色的油墨的副槽22。油墨供给路42可以由合成橡胶等具有柔韧性的部件形成,可以为软管或管。当从喷头31喷出油墨而消耗副槽22的油墨时,介由油墨供给路42油墨收容容器41内的油墨被供给到副槽22。由此,打印机1能够长时间不中断动作地连续进行印刷。
应予说明,在后述的图3中对油墨收容容器41和油墨供给路42进行更详细说明。
过滤器43可以被设置在油墨供给路42的流路中。过滤器43在流经油墨供给路42的油墨含有气泡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捕捉该气泡来防止气泡向喷头流入。由此,喷头31中的油墨的填充和油墨从喷头31的喷出均优异,初期填充性和连续印刷稳定性也均优异。
过滤器43的设置场所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置在油墨收容容器41的出口附近(液体导出部306)。
检测器组50中包括直线式编码器(未图示)、旋转式编码器(未图示)、纸张检测传感器53以及光学传感器54等。直线式编码器检测托架21的移动方向的位置。旋转式编码器检测输送辊13的旋转量。纸张检测传感器53检测供纸中的纸等记录介质的前端的位置。光学传感器54通过被安装于托架21的发光部和受光部来检测有无被记录介质。并且,光学传感器54能够利用托架21边进行移动边检测记录介质的端部的位置,从而检测被记录介质的宽度。另外,光学传感器54也能够根据情况来检测被记录介质的前端(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也称为“上端”)、后端(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也称为“下端”)。
控制器60是用于进行打印机1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控制部)。控制器60具有接口部61、CPU62、存储器63以及单元控制电路64。接口部61在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10与打印机1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CPU62是用于进行打印机1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63用于确保储存CPU62的程序的区域、作业区域等,具有RAM、EEPROM等存储元件。CPU62根据在存储器63中储存的程序,介由单元控制电路64控制各单元。
进行记录时,通过控制器60的控制,像后述那样使油墨从在移动方向移动中的喷头31喷出的点形成动作和在输送方向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动作交替重复进行,能够在被记录介质上印刷由多个点构成的图像。
这样,上述的具备喷墨记录系统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喷墨记录装置在与记录介质的喷头31对置的区域形成图像。
2.1.2.记录装置的动作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装置的动作,可举出使油墨附着于记录介质而形成图像的记录动作和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动作。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装置通过交替进行记录动作和输送动作来进行记录。记录时,记录介质不被输送,成为被保持在位于记录区域的压板14的状态。作为上述记录动作,不限于以下,例如可举出将油墨从油墨收容容器41供给到喷头31的油墨供给动作、出于从墨槽44向喷头31稳定地供给油墨的目的而向油墨收容容器41导入大气(空气)的空气导入动作以及从喷头31向记录介质喷出油墨的喷出动作。通过这样的记录装置的动作,从而能够在记录介质中的与喷头31对置的区域形成所希望的图像。
应予说明,上述的油墨供给动作包括进一步向油墨收容容器41供给(补充)被供给而减少的部分的油墨的动作。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装置的动作可换言之为利用喷墨记录系统的喷墨记录方法,上述的记录装置的动作中包含的各动作可换言之为“工序”。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动作中使用的记录介质,接着说明该记录动作的一个例子。
记录介质
作为记录介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油墨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作为油墨吸收性的记录介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水性油墨的渗透性高的电子照片用纸等普通纸、喷墨用纸(具备由二氧化硅粒子、氧化铝粒子构成的油墨吸收层或由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亲水性聚合物构成的油墨吸收层的喷墨专用纸)中的水性油墨的渗透性较低的在通常的胶板印刷中使用的艺术纸、涂布纸、铸涂纸(castpaper)等。
油墨供给动作
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动作包括油墨供给动作。油墨供给动作将油墨从油墨收容容器41供给到喷头31,可以利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系统。后面对油墨供给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空气导入动作
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动作可以进一步包括空气导入动作。该空气导入动作辅助上述油墨供给动作,可以利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系统。例如,如上所述,在利用了具备油墨收容容器的喷墨记录系统的记录动作中进行空气导入动作,所述油墨收容容器具有用于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流路、且具有使气泡在油墨中产生的结构。该空气导入动作出于从墨槽44向喷头31稳定地供给油墨的目的而向油墨收容容器41导入大气(空气)。应予说明,后面对空气导入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喷出动作
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动作包括喷出动作。该喷出动作通过喷墨记录方式在记录介质上喷出油墨的液滴来形成图像。作为喷出的方式,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方式,其中,如果使用利用压电元件的振动使液滴从喷嘴喷出的方式(使用利用电致伸缩元件的机械变形而形成油墨滴的喷头的记录方式),或利用发热体使喷头内产生气泡而从喷嘴喷出油墨的方式,则能够进行优异的记录。应予说明,对于喷出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喷出的油墨的粘度等各种喷出条件没有特别限制。
以下,主要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动作中的油墨供给动作和空气导入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用于对从作为油墨收容容器41的一个例子的墨槽44向喷头31供给油墨的原理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3所示的油墨供给的方法简而言之是利用马利欧特瓶(mariottebottle)的原理的方法,喷头31与墨槽44介由设置在托架21内的副槽22和油墨供给路42进行连接,在副槽22内部产生负压,由此从墨槽44向喷头31吸引油墨,进行供给。图3主要是示意地表示墨槽44、油墨供给路42以及副槽22的内部。
打印机1被设置在规定的水平面sf上。墨槽44的液体导出部306与副槽22的液体接收部202介由油墨供给路42进行连接。
副槽22由聚苯乙烯、聚乙烯等合成树脂成型。副槽22具备油墨贮留室204、油墨流动路208以及过滤器206。在油墨流动路208中插入有托架21的油墨供给针21a。过滤器206在流经油墨流动路208的油墨中混入异物等杂质的情况下,通过捕捉该杂质来防止杂质向喷头31流入。油墨贮留室204的油墨通过来自喷头31的吸引而流过油墨流动路208、油墨供给针21a,供给到喷头31。被供给到喷头31的油墨介由喷嘴向记录介质喷出、附着,由此形成图像(上述的喷出动作)。
在此,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油墨收容容器41与喷头31之间设置副槽22的情况下油墨供给路42也连接油墨收容容器41和喷头31,因此副槽22内也存在油墨供给路42。因此,上述情况下,过滤器43和过滤器206均相当于被设置在油墨供给路42中的过滤器。
墨槽44利用马利欧特瓶的原理向打印机1的喷头31供给油墨。墨槽44的外表面由第1壁370C1、第2壁(上表面壁)370C2以及底面壁370C3构成。墨槽44在其内部具有空气导入流路和油墨流路。该空气导入流路是用于从大气开放口317介由未图示的大气流路而通过大气导入口318向油墨收容室340导入空气的流路。该油墨流路是用于从液体注入路304通过油墨收容室340向液体导出部306进行油墨的注入(包括“补充”。以下相同)的流路。
首先,上述空气导入流路是在上述空气导入动作中使用的流路。空气导入流路由朝向外部(大气)开口的大气开放口317、以大气导入口318为一端且以空气室侧开口351为另一端的空气收容室330以及以空气室侧开口351为一端且以空气导入口352为另一端的液体室连通路350构成。大气开放口317与大气连通,空气收容室330在作为一端的大气导入口318开口,大气开放口317和大气导入口318介由未图示的流路连通。换言之,空气收容室330与外部(大气)连通。就液体室连通路350而言,作为一端的空气室侧开口351在空气收容室330开口,作为另一端的空气导入口352在油墨收容室340开口。换言之,空气收容室330与油墨收容室340连通。应予说明,液体室连通路350优选流路截面积小到能够形成弯液面(液面交联)的程度。
这样,上述空气导入流路中,作为一端的空气导入口352在油墨收容室340开口,作为另一端的大气开放口317朝向外部开口。换言之,在后述的墨槽44的使用状态下,在液体室连通路350(详细而言是空气导入口352附近)形成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从空气导入口352向油墨收容室340的油墨中导入空气(气泡),由此向油墨收容室340导入空气(气泡G)。换言之,空气介由油墨从空气导入流路向油墨收容室340内导入。由此,如后所述,能够稳定地从墨槽44向喷头31供给油墨。换言之,到此为止所说明的空气导入动作是出于使后述的油墨供给动作稳定化的目的而进行的。
另一方面,上述油墨流路在上述油墨供给动作中使用。这些油墨供给动作是伴随着来自喷头31的喷出动作所引起的墨槽44的油墨贮藏量的减少而进行的,并且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动作更稳定地进行。
在此,墨槽44有使用状态和注入状态。“使用状态”是指在向打印机1的喷头31供给油墨时的水平面设置的墨槽44的状态。换言之,在使用状态下,液体注入路304朝向水平方向开口(其中,开口被栓部件302塞住)。图3表示使用状态下的墨槽44。另外,在使用状态下,油墨收容室340和空气收容室330在水平方向并列。此外,在使用状态下,空气导入口352位于被收容于油墨收容室340的液体的液面下方。另一方面,“注入状态”是指在向墨槽44注入油墨时的水平面设置的墨槽44的状态。换言之,注入状态下,液体注入路304朝向上方开口。另外,注入状态下,油墨收容室340和空气收容室330在垂直方向并列。此外,注入状态下,空气导入口352在使用状态下被收容于油墨收容室340的液体的液面处于直线LM1(“第1状态显示线LM1”)时的液量被收容于油墨收容室340的情况下,位于被收容于油墨收容室340的液体的液面的上方。
在上述注入状态下,使用者在油墨液面到达注入状态下成为水平的直线LM2(“第2状态显示线LM2”)的附近时停止补充油墨即可。这样,从液体注入路304向油墨收容室340注入油墨后用栓部件302密封液体注入路304。此外,通过从喷头31吸引油墨收容室340的油墨,从而油墨收容室340被维持在负压。
在上述使用状态下,空气导入口352位于第1状态显示线LM1的下侧。在图3中,空气导入口352被形成在划分形成油墨收容室340的容器主体45中在使用状态下夹持油墨收容室340并位于下侧的底面壁370C3。这样,即使油墨收容室340的油墨被消耗,油墨收容室340的液面下降,与大气接触的液面(大气接触液面)LA也长时间(油墨液面到达第1状态显示线LM1的程度的时间)维持在一定的高度。另外,在使用状态下,空气导入口352以成为比喷头31低的位置的方式进行配置。这样会产生水头差d1。应予说明,以下将使用状态下在液体室连通路350的空气导入口352附近形成作为弯液面的大气接触液面LA的状态下的水头差d1称作“稳定时水头差d1”。
由于油墨贮留室204的油墨被喷头31吸引,所以油墨贮留室204成为规定的负压以上。如果油墨贮留室204成为规定的负压以上,则油墨收容室340的油墨介由油墨供给路42被供给到油墨贮留室204。换言之,进一步自动地从油墨收容室340向油墨贮留室204供给(补充)从喷头31流出的量的油墨。换言之,因与由墨槽44内的空气收容室330,即与大气接触的大气接触液面(油墨液面)LA与喷头31的喷嘴面的垂直方向的高度之差产生的水头差d1相比,来自喷头31侧的吸引力(负压)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由此油墨从油墨收容室340向油墨贮留室204供给。
在此,通常被收容于油墨收容室的油墨的液面(图3的油墨液面LF)足够宽时,有时不能充分得到油墨的喷出稳定性。例如,如果上述使用状态(向喷头供给上述油墨的状态)下的油墨收容室340内部的水平截面的面积(A)与向喷头31供给油墨的油墨供给路42的截面的面积(B)之比(A/B)为300以上,则有油墨喷出稳定性容易下降的趋势。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情况,只要是使用上述的喷墨用油墨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系统,就能够抑制凝聚物的产生,假使凝聚物产生,也容易再分散。应予说明,上述比(A/B)越大,越有难以充分得到油墨的喷出稳定性的趋势。这是由于即使凝聚物以一定的比例产生,随着面积(A)越增大,产生的异物的量也越增多。因此,在A/B为300以上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系统。
另外,异物的产生也影响墨槽的使用方式。例如,在有上述注入状态的墨槽中,如果注入状态下的油墨收容室340内部的水平截面的面积(C)与向喷头31供给油墨的油墨供给路42的截面的面积(B)之比(C/B)大,则因与上述内容同样的理由而有时不能充分得到喷出稳定性。例如,如果上述比(C/B)为900以上,则有油墨喷出稳定性容易下降的趋势。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情况,只要是使用本申请发明涉及的喷墨用油墨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系统,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喷出稳定性。因此,在上述比(C/B)为900以上时,能够更有效地使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系统。
另外,在具有上述注入状态和使用状态的墨槽中,更优选上述面积(A)与上述面积(C)的面积比(C/A)为2.5以上。通过面积比(C/A)为上述范围,从而注入状态下的墨槽变得不易倒下,使用者能够稳定地注入油墨。此外,由于能够减小使用状态下的设置面积,所以也可以设置在狭窄的空间。即使是具备上述面积比(C/A)为2.5以上的墨槽的喷墨记录系统,只要是本申请发明涉及的喷墨记录系统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喷出稳定性。
应予说明,油墨收容室340内部的水平截面是指油墨收容室340内部的水平截面中面积最大的水平截面。另外,油墨供给路42的截面是指与通过油墨供给路的油墨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油墨供给路42的截面中面积最大的截面。
如果油墨收容室340的油墨被消耗,则空气收容室330的空气介由液体室连通路350以气泡G的形式被导入到油墨收容室340。换言之,在墨槽44的油墨收容室340中,通过上述空气导入流路导入的大气与通过上述油墨流路注入的油墨接触。由此油墨收容室340的油墨液面LF下降。另一方面,与大气接触的大气接触液面LA的高度维持恒定,因此水头差d1被恒定维持。换言之,从油墨量的观点考虑,可以利用喷头31的规定的吸引力来稳定地从墨槽44向喷头31供给油墨。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使用材料
下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如下。
色料
青色
AB9:C.I.酸性蓝9
DB199:C.I.直接蓝199
DB86:C.I.直接蓝86
品红色
AR249:C.I.酸性红249
RR141:C.I.活性红141
DR227:C.I.直接红227
黄色
DY23:C.I.直接黄23
DY86:C.I.直接黄86
DY132:C.I.直接黄132
表面活性剂
1.主链的碳原子数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
·SAA1:日信化学工业社制;OlfineEXP4300:主链的碳原子数12,有环氧乙烷的加成,2,5,8,11-四甲基-6-十二炔-5,8-二醇的乙氧基化物
2.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
·SAA2:AirProducts公司制;SurfynolDF110D:主链的碳原子数12,无环氧乙烷的加成,2,5,8,11-四甲基-6-十二炔-5,8-二醇
·SAA3;AirProducts公司制;Surfynol104PG50:主链的碳原子数10,无环氧乙烷的加成,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
3.其它炔二醇系化合物
·SAA4:日信化学工业社制;OlfineE1010: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10,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的乙氧基化物
·SAA5:日信化学工业社制;OlfineE1004: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4,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的乙氧基化物
·SAA6:日信化学工业社制;Olfine82W:主链的碳原子数为8,无环氧乙烷的加成,3,6-二甲基-4-辛炔-3,6-二醇
聚氧化烯烷基醚
·POAAE1(HLB值15.0):第一工业制药社制;NoigenDL-0415
POAAE1由下述通式(A)表示。式中,R为碳原子数12的烷基,w、y、x以及z是满足w+y=15、x+z=4的数。
RO(C2H4O)w(C3H6O)x(C2H4O)y(C3H6O)zH(A)
·POAAE2(HLB值12.0):第一工业制药社制;NoigenET-116BPOAAE2由下述通式(B)表示。式中,R为碳原子数12的烷基。
RO(C2H4O)7(C3H6O)5H(B)
·POAAE3(HLB值10.9):第一工业制药社制;NoigenET-106APOAAE3由下述通式(C)表示。式中,R为碳原子数12的烷基。
RO(C2H4O)5(C3H6O)4H(C)
有机溶剂
·三乙二醇
·三乙二醇单丁醚(以下也记为“TEGmBE”)
·丙二醇
·二丙二醇
·丙三醇
·三乙醇胺
实施例1~16、比较例1~11
2.油墨组的制备
制备具备下述表1和表2所示的材料和组成的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的各油墨组。具体而言,在带有搅拌机的容器中投入加热到50℃的SAA1、SAA2、SAA3,再在其中投入以下色料:如果是青色油墨则为C色料,如果是品红色油墨则为M色料,如果是黄色油墨则为Y色料,边搅拌边缓慢投入聚氧化烯烷基醚,进行混合,连续搅拌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冷却后,用200目滤布过滤,由此制备各油墨。应予说明,下述的表1和表2中,数值(在表2中为括号内的数值)的单位为质量%,总计为100.0质量%。
表1
[表1]
表2
3.测定和评价的方法
3.1.油墨的溶解氮量的测定
使用AgilentTechnologies制的6890NNetworkGC测定各油墨组的油墨的溶解氮量。将测定结果示于下述表3。应予说明,下述表3中的“溶解氮量”表示溶解在油墨组合物中的氮的量,单位为ppm。
3.2.溶解稳定性的评价
分别对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就材料成分能否均匀溶解(分散)进行目视观察。评价基准如下。将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3。
评价基准
○:在全部油墨中,原料成分均匀溶解(分散),未观察到溶解残留的漂浮物。
×:在至少一种油墨中,原料成分不溶解(分散),溶解残渣以漂浮物的形式被观察到。
3.3.保存稳定性的评价
分别将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分取到20mL容量的带盖的玻璃瓶中,在70℃下放置1周。观察油墨的液面,目视观察有无漂浮物。此外,用孔径10μm的过滤器对放置后的油墨进行过滤时,确认有无捕集物(滤集物)。评价基准如下。将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3。
评价基准
○:全部油墨中未观察到来自油墨成分的漂浮物,也未得到捕集物。
△:至少一种油墨中观察到了来自油墨成分的漂浮物,但未得到捕集物(实用上没问题)。
×:至少一种油墨中得到了捕集物。
3.4.初期填充性的评价
将制备的各油墨组填充到喷墨打印机(L100〔产品名〕,精工爱普生公司制)的墨槽中。根据L100规定的初期填充顺序进行向喷头的初期填充动作。然后,为了确认油墨是否能够从喷头的全部喷嘴喷出,实施喷嘴检查。有油墨无法喷出的喷嘴时,进行喷头的清洁(喷嘴内的油墨的吸引),然后再次实施喷嘴检查。基于到油墨可从全部喷嘴喷出为止所需要的清洁次数,根据以下评价基准评价初期填充性。将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3。
评价基准
○:仅按初期填充顺序就从全部喷嘴喷出。
△:到油墨能够从全部喷嘴喷出为止所需要的清洁次数为1次。
×:到油墨能够从全部喷嘴喷出为止所需要的清洁次数为2次以上。
3.5.连续印刷稳定性的评价
根据上述“初期填充性的评价”确认油墨能够从喷头的全部喷嘴喷出后,使用各油墨组合物和A4尺寸的普通纸(P纸〔产品名〕,FujiXerox公司制)印刷70%占空比(Duty)的图像,由此进行连续印刷稳定性的评价。印刷张数为进行2次500张的连续印刷,总计为1000张。然后,实施喷嘴检查,基于喷嘴脱落的根数,根据以下评价基准评价连续印刷稳定性。将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3。
评价基准
○:发生喷嘴脱落的次数为1根以下。
△:发生喷嘴脱落的次数为2根。
×:发生喷嘴脱落的次数为3根以上。
3.6.色彩再现性的评价
将制备的各油墨组填充到喷墨打印机(L100〔产品名〕,精工爱普生公司制)的墨槽中,在记录介质(照片用纸(光泽),型号“KA420PSK”,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上印刷彩色图表图像。使用测色器(商品名“Xritei1”,Xrite公司制)对得到的基准彩色图表图像测定L*值、a*值、b*值。由这些值算出各油墨组的L*a*b*色彩再现范围体积的值(色域(GAMUT)值)。
评价基准
○:色域值为11000以上。
△:色域值为10000以上且小于11000。
×:色域值小于10000。
3.7.堵塞的评价
将制备的各油墨组分别填充到喷墨打印机PM-G800(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的专用墨盒(Magenta室)中,对喷墨专用记录介质(照片用纸<光泽>;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型号:KA420PSKR)连续10分钟记录实心图像,确认全部喷嘴正常喷出后,为了在安装墨盒的状态下加速在喷嘴的干燥状态,在从喷头盖卸下记录喷头的状态下,在40℃的环境下放置2周。然后,放置后,重复清洁动作,到全部喷嘴与初期同等地喷出为止,根据以下判断基准评价恢复容易性,将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3。
评价基准
○:通过1~7次的清洁操作,模糊不清、遗漏的记录不良消失。
×:即使通过8次以上的清洁操作,模糊不清、遗漏的记录不良也不消失。
3.8.耐湿性的评价
使用上述打印机、墨盒以及记录介质对各油墨组合物进行白色文字(通过用油墨记录文字以外的区域而以白色文字的形式形成的文字;字体大小:14和18pt,字体:MSGothic)的记录。对得到的图像在40℃、85%RH的环境下放置3天,根据下述判断基准评价耐湿性。将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3。
评价基准
○:各油墨中均未观察到文字的轮廓部的崩塌(渗色)和白色部的着色。
△:各油墨中未观察到白色部的着色,但观察到了文字的轮廓部的崩塌(渗色)。
×:各油墨中观察到了文字的轮廓部的崩塌(渗色)和白色部的着色两方。
表3
溶解氮量 溶解稳定性 保存稳定性 初期填充性 连续印刷稳定性 堵塞性 色彩再现性 耐湿性
实施例1 8.7
实施例2 8.7
实施例3 8.7
实施例4 8.7
实施例5 8.7
实施例6 8.7
实施例7 8.7
实施例8 8.7
比较例1 8.7 ×
比较例2 8.7 ×
比较例3 8.7 × ×
实施例9 8.2
实施例10 7.7
实施例11 7.8
实施例12 8.3
实施例13 8.7
实施例14 8.7
实施例15 8.7
实施例16 8.7
比较例4 8.1 × × × × ×
比较例5 8.2 × × × × ×
比较例6 8.2 × ×
比较例7 8.4 × × × × ×
比较例8 8.4 × ×
比较例9 8 × × × ×
比较例10 8.3 × ×
比较例11 7.9 × ×
由以上的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喷墨用油墨组的初期填充性、连续印刷稳定性、色彩再现性以及堵塞性均优异。另一方面,不含有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以及聚氧化烯烷基醚中的至少任一种的比较例4~11的初期填充性、连续印刷稳定性差。另外,不含有本发明中规定的色料的比较例1~3的堵塞性或色彩再现性差。
符号说明
1...打印机,10...输送单元,11...供纸辊,13...输送辊,14...压板,15...排纸辊,20...托架单元,21...托架,21a...油墨供给针,22...副槽,24...引导轴,30...喷头单元,31...喷头,40...油墨收容单元,41...油墨收容容器,42...油墨供给路,43...过滤器,44...墨槽,45...容器主体,50...检测器组,53...纸张检测传感器,54...光学传感器,60...控制器,61...接口部,62...CPU,63...存储器,64...单元控制电路,110...计算机,202...液体接收部,204...油墨贮留室,206...过滤器,208...油墨流动路,302...栓部件,304...液体注入路,306...液体导出部,317...大气开放口,318...大气导入口,330...空气收容室,340...油墨收容室,350...液体室连通路,351...空气室侧开口,352...空气导入口,370C1...第1壁,370C2...第2壁(上表面壁),370C3...底面壁,d1...(稳定时)水头差,G...气泡,LA...大气接触液面(油墨液面),LF...油墨液面,LM1...第1状态显示线,LM2...第2状态显示线,sf...水平面。

Claims (9)

1.一种喷墨记录系统,具有:
油墨收容容器,收容喷墨用油墨组的油墨,
喷墨记录用喷头,喷出所述油墨,以及
油墨供给路,从所述油墨收容容器向所述喷头供给所述油墨;
所述油墨收容容器具备收容所述油墨的油墨收容室和介由被收容于该油墨收容室的所述油墨向所述油墨收容室内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流路,
其中,所述喷墨用油墨组是至少具备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的喷墨用油墨组,
所述青色油墨含有C.I.酸性蓝9或C.I.直接蓝199中的至少任一种,
所述品红色油墨含有C.I.酸性红249或C.I.活性红141中的至少任一种,
所述黄色油墨含有C.I.直接黄86或C.I.直接黄132中的至少任一种,并且,
所述青色油墨、所述品红色油墨以及所述黄色油墨均含有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炔二醇以及聚氧化烯烷基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系统,其中,向所述喷头供给所述油墨时的所述油墨收容室内部的水平截面的面积A与所述油墨供给路的截面的面积B之比A/B为30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系统,其中,向所述油墨收容室注入所述油墨时的所述油墨收容室内部的水平截面的面积C与所述油墨供给路的截面的面积B之比C/B为90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系统,其中,向所述油墨收容室注入所述油墨时的所述油墨收容室内部的水平截面的面积C与向所述喷头供给所述油墨时的所述油墨收容室内部的水平截面的面积A之比C/A为2.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系统,其中,所述聚氧化烯烷基醚具有11~16的HLB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系统,其中,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所述炔二醇的所述环氧烷加成物包含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系统,其中,将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所述炔二醇的所述环氧烷加成物和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所述炔二醇的总含量设为1,以质量比计,含有0.10~0.50的所述聚氧化烯烷基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系统,其中,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所述炔二醇的所述环氧烷加成物具有8~15的HLB值。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系统,其中,主链的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所述炔二醇具有7以下的HLB值。
CN201510755954.8A 2013-02-05 2014-01-28 喷墨记录系统 Active CN1052552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0170 2013-02-05
JP2013020170A JP6065622B2 (ja) 2013-02-05 2013-02-05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CN201410042023.9A CN103965690B (zh) 2013-02-05 2014-01-28 喷墨用油墨组和喷墨记录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2023.9A Division CN103965690B (zh) 2013-02-05 2014-01-28 喷墨用油墨组和喷墨记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5259A true CN105255259A (zh) 2016-01-20
CN105255259B CN105255259B (zh) 2018-02-27

Family

ID=512357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5954.8A Active CN105255259B (zh) 2013-02-05 2014-01-28 喷墨记录系统
CN201410042023.9A Active CN103965690B (zh) 2013-02-05 2014-01-28 喷墨用油墨组和喷墨记录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2023.9A Active CN103965690B (zh) 2013-02-05 2014-01-28 喷墨用油墨组和喷墨记录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23140B2 (zh)
JP (1) JP6065622B2 (zh)
CN (2) CN1052552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0842A (zh) * 2016-12-28 2018-07-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染用喷墨油墨组合物、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5860B (zh) * 2012-04-23 2016-10-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油墨供给系统和喷墨记录装置
JP6610921B2 (ja) * 2014-03-27 2019-11-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非水系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収容体、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388157B2 (ja) * 2014-11-10 2018-09-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
JP6477047B2 (ja) * 2015-03-06 2019-03-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セット
JP6846001B2 (ja) 2016-06-14 2021-03-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記録方法
US11286400B2 (en) 2018-07-12 2022-03-29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Curabl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reactive functional compounds and polysiloxane resins,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and coated articles prepared therefrom, and a method of mitigating dirt build-up on a substrate
JP2020139134A (ja) * 2019-02-26 2020-09-03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洗浄液及び洗浄方法
JP2021155668A (ja) * 2020-03-30 2021-10-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記録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1639A (en) * 1995-05-04 1997-02-11 Scitex Digital Print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hieving runnability and jet straightness for a digital color press
CN1151423A (zh) * 1995-04-19 1997-06-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彩色喷墨记录用的油墨组合物和用它记录的方法
JP2004175935A (ja) * 2002-11-27 2004-06-24 Sharp Corp インク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る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画像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ヘッド
JP2004315739A (ja) * 2003-04-18 2004-11-11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記録物
JP2005255939A (ja) * 2004-03-15 2005-09-2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セット
JP2006095972A (ja) * 2004-09-30 2006-04-1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供給機構、その機構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組成物
CN101249758A (zh) * 2007-02-19 2008-08-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具有这种墨盒的系统
CN102002278A (zh) * 2009-08-28 2011-04-06 株式会社东芝 喷墨水性油墨
CN103804992A (zh) * 2012-11-02 2014-05-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用油墨、喷墨记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3176A (ja) * 1995-01-18 1996-07-30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JP3912469B2 (ja) * 1999-05-13 2007-05-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偽造印刷物判定用インク
JP3511043B2 (ja) * 2000-06-20 2004-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US7429293B2 (en) * 2006-01-13 2008-09-30 Xiaorong Cai High gloss high gamut pigment inkjet ink
JP2011042104A (ja) 2009-08-21 2011-03-03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EP2479222B1 (en) * 2009-09-16 2016-07-13 DIC Corporation Pigment dispersion, aqueous pigment dispersion,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queous pigment dispersion
JP5838633B2 (ja) * 2011-07-28 2016-01-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システム、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5939432B2 (ja) * 2012-04-23 2016-06-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
JP6024894B2 (ja) * 2012-11-26 2016-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23A (zh) * 1995-04-19 1997-06-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彩色喷墨记录用的油墨组合物和用它记录的方法
US5601639A (en) * 1995-05-04 1997-02-11 Scitex Digital Print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hieving runnability and jet straightness for a digital color press
JP2004175935A (ja) * 2002-11-27 2004-06-24 Sharp Corp インク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る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画像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ヘッド
JP2004315739A (ja) * 2003-04-18 2004-11-11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記録物
JP2005255939A (ja) * 2004-03-15 2005-09-2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セット
JP2006095972A (ja) * 2004-09-30 2006-04-1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供給機構、その機構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組成物
CN101249758A (zh) * 2007-02-19 2008-08-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具有这种墨盒的系统
CN102002278A (zh) * 2009-08-28 2011-04-06 株式会社东芝 喷墨水性油墨
CN103804992A (zh) * 2012-11-02 2014-05-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用油墨、喷墨记录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0842A (zh) * 2016-12-28 2018-07-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染用喷墨油墨组合物、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5690B (zh) 2015-12-09
CN103965690A (zh) 2014-08-06
JP6065622B2 (ja) 2017-01-25
US9023140B2 (en) 2015-05-05
US20140218451A1 (en) 2014-08-07
CN105255259B (zh) 2018-02-27
JP2014152182A (ja) 2014-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5690B (zh) 喷墨用油墨组和喷墨记录系统
US9334412B2 (en) Ink composition for ink jet recording, ink supply system,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EP2918645B1 (en) Ink composition, inkjet recording system,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3804992A (zh) 喷墨记录用油墨、喷墨记录系统
JP593943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
US6863386B2 (en) Ink mixing device, ink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washing the ink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k, ink, ink cartridge containing the ink,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ink, and print image produced by th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711507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4079932A (ja) メンテナンス液、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443163B2 (ja) 洗浄液、洗浄液とインクセットのキ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タンクの洗浄方法
JP5920572B2 (ja)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615945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堆積抑制方法
JP2007063454A (ja) 水性記録液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6776623B2 (ja)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記録方法
JP508003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インク組成物
JP2024033789A (ja) メンテナンス液、メンテナンス方法、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セット
JP201221126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063540A (ja) 記録液製造装置及び記録液の製造方法
JP202202210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708105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1907219A (zh)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JP2015066912A (ja) 液体吐出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回収方法
CN112571961A (zh) 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方法、及水性油墨组合物
JP201919952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
JP200308068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JP200326180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