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7390B -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膜、面发光体以及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膜、面发光体以及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7390B
CN105247390B CN201480030332.2A CN201480030332A CN105247390B CN 105247390 B CN105247390 B CN 105247390B CN 201480030332 A CN201480030332 A CN 201480030332A CN 105247390 B CN105247390 B CN 105247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lm
curable composition
actinic
roller die
radiation cur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03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7390A (zh
Inventor
越峠晴贵
奥野大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Ka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47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7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7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7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24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1/26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by depositing flowable material on a rotating dr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24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1/28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by depositing flowable material on an endless bel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278Lenticular sheets
    • B29D11/00288Lenticular sheets made by a rotating 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365Production of micro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4Production of other 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B29D11/00009- B29D11/0073
    • B29D11/00788Producing optical fil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02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using microoptical elements for redirecting or diffusing light
    • F21V5/0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using microoptical elements for redirecting or diffusing light using micro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12Arr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 G02B3/0031Replication or moulding, e.g. hot embossing, UV-casting, injection 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278Lenticular sheets
    • B29D11/00298Producing lens ar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002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onomers or pre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094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having particular viscos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43Inhomogeneous or irregular arrays, e.g. varying shape, size, he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56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arranged along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a plane, e.g. honeycomb arrangement of len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抑制凸状微内气泡残留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更详细来说,本发明涉及包含以下工序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使具有配置有多个凹状微透镜转印部的外周面的辊模(51)旋转并使基材(22)行走于该旋转方向的工序;在与辊模的外周面相邻而配置的涂布辊(53)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通过平坦化装置对其进行平坦化并涂布于辊模的外周面的工序;在基材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并将其涂布于基材的表面的工序;在辊模与基材的汇集部汇集所述组合物α和β而形成积聚液的工序;以及在辊模的外周面与基材的表面之间夹持所述组合物α和β的状态下,向辊模的外周面与基材的表面之间的区域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所述组合物α和β的工序。

Description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膜、面发光体以及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有多个凸状微透镜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制造方法所得的光学膜、包含该光学膜的面发光体以及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有机EL(电致发光)发光元件,人们期待其被用于作为代替平板显示器或荧光灯等的下一代照明中。
通常有机EL发光元件是一种薄膜层积体,光在薄膜间的全反射角取决于各薄膜的材料的折射率差。目前,在发光层中所产生的光的约80%被限制于有机EL发光元件内部,无法提取至外部。具体来说,设玻璃基板的折射率为1.5、空气层的折射率为1.0时,临界角θc为41.8°,小于该临界角θC的入射角的光从玻璃基板射出至空气层,大于该临界角θc的入射角的光进行全反射,而被限制于玻璃基板内部。因此,要求将被限制于有机EL发光元件表面的玻璃基板内部的光提取至玻璃基板外部,即要求提高光提取效率。
作为提高有机EL发光元件的光提取效率的方法,已知在有机EL发光元件的射出面设置配置有多个微透镜的光学膜。作为这样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以下的方法:在辊模上直接滴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在整个辊模上涂布该组合物,并固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8/23978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584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中,气泡容易残留于所得光学膜的微透镜内。特别是,当微透镜的形状复杂时,例如为球截形、棱锥形、圆锥形等时或相对于辊模材料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接触角大时,气泡在所得光学膜的微透镜内的残留就变得显著。
气泡在光学膜的微透镜内的残留意味着微透镜中具有与空气的界面,并在该界面处根据斯内尔(Snell)定律产生光的全反射。因此,当气泡在光学膜的微透镜内残留时,其成为在有机EL发光元件等发光元件的发光面设置该光学膜而成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变差的主要原因。
另外,由于光学膜的微透镜内的气泡,无法得到所期望的透镜形状的光学膜,成为基于所期望的透镜形状而发挥的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变差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微透镜内的气泡的残留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微透镜内气泡残留的光学膜。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提取效率优良的面发光体。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微透镜内的气泡残留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有多个凸状微透镜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下述工序A~F。
工序A:使具有外周面(该外周面配置有多个凹状微透镜转印部)的辊模旋转,并使基材沿着所述辊模的外周面行走于所述辊模的旋转方向的工序;
工序B:在与所述辊模的外周面相邻而配置的涂布辊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在所述涂布辊上通过平坦化装置对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进行平坦化,在所述辊模的外周面涂布平坦化后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工序;
工序C:在所述基材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并在所述基材的表面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的工序;
工序D:在所述辊模与所述基材的汇集部,将在所述工序C中涂布于所述基材的表面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在所述工序B中涂布于所述辊模的外周面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汇集,而形成积聚液的工序;
工序E:在所述辊模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的表面之间夹持着在所述工序D汇集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状态下,向所述辊模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的表面之间的区域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工序;以及
工序F:从所述辊模剥离由所述工序E所得的固化物的工序。
另外,本发明涉及通过所述光学膜的制造方法所得的光学膜。
此外,本发明涉及包含所述光学膜的面发光体。
进一步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其具有:具有外周面的辊模,其中,在所述外周面排列有多个凹状的微透镜转印部;与所述辊模的外周面相邻配置的涂布辊;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供给于所述涂布辊上的第1供给源;配置于所述涂布辊上的平坦化装置;以及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供给于基材的表面的第2供给源。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或制造装置,可连续地得到微透镜内的气泡的残留得到抑制的光学膜,并且使用了所得的光学膜的面发光体具有优良的光提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一例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得的光学膜中的凸状微透镜示意图。
图2是从光学膜的上方看到的一例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得的光学膜的示意图。
图3是从光学膜的上方看到的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得的光学膜的微透镜的排列例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一例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截面图。
图5是显示一例本发明的面发光体的示意截面图。
图6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拍摄实施例2所得光学膜的表面的图像。
图7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拍摄实施例4所得光学膜的表面的图像。
图8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拍摄比较例1所得光学膜的表面的图像。
符号说明
10 微透镜
11 底面部
20 光学膜
21 基层
22 基材
30 胶粘层
40 有机EL发光元件
41 玻璃基板
42 阳极
43 发光层
44 阴极
50 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51 辊模
52 喷嘴
52' 喷嘴
53 涂布辊
53' 涂布辊
54 刮刀
54' 刮刀
55 轧辊
56 轧辊
57 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边用附图边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附图和实施方式。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得的光学膜中,配置有多个凸状微透镜。
(微透镜的凸状)
图1中显示凸状微透镜的一例。图1中,(a)是示意截面图,(b)是示意立体图。图1中,符号11表示微透镜10的底面部。
本说明书中,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是指被微透镜10的底部的外周边缘所包围的假设的面状部分。光学膜具有后述的基层(缓和层或应力缓和层)时,微透镜10的底面部对应于微透镜10与基层的界面。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的最长直径L是指在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中的最长部分的长度,关于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的平均最长直径Lave,对光学膜的具有微透镜10的表面进行扫描型显微镜拍摄并测定5处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的最长直径L,将其平均值作为平均最长直径Lave
此外,本说明书中,所谓微透镜10的高度H是指从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至微透镜10的最高部位的高度,关于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对光学膜截面进行扫描型显微镜拍摄并测定5处微透镜10的高度H,将其平均值作为平均高度Have
作为微透镜10的凸状,例如可举出球截形、球截梯形、椭圆体球截形(以一个平面对旋转椭圆体进行切割而得的形状)、椭圆体球截梯形(以互相平行的两个平面对旋转椭圆体进行切割而得的形状)、棱锥形、棱台形、圆锥形、圆台形、与这些关联的屋顶型形状(球截形、球截梯形、椭圆体球截形、椭圆体球截梯形、棱锥、棱台形、圆锥形或圆台形沿着底面部延长而形成的形状)等。对于多个微透镜10,这些微透镜10的凸状可单独采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并用。这些微透镜10的凸状中,从使用光学膜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优选球截形、球截梯形、椭圆体球截形、椭圆体球截梯形,更优选球截形、椭圆体球截形。
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的平均最长直径Lave优选为2~400μm,更优选10~200μm,进一步优选20~100μm。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的平均最长直径Lave为2μm以上时,使用光学膜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另外,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的平均最长直径Lave为400μm以下时,无法目视确认微透镜,光学膜的外观优良。
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优选为1~200μm,更优选5~100μm,进一步优选10~50μm。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为1μm以上时,使用光学膜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另外,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为200μm以下时,光学膜的柔软性优良。
微透镜10的纵横比优选为0.3~1.4,更优选0.35~1.3,进一步优选为0.4~1.0。微透镜10的纵横比为0.3以上时,使用光学膜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另外,微透镜10的纵横比为1.4以下时,辊模的微透镜转印部容易形成,并且光学膜的制造变容易。
此外,微透镜10的纵横比是通过“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的平均最长直径Lave”而算出的。
(微透镜的底面部)
作为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的形状,例如可举出圆形、椭圆形等。对于多个微透镜,这些凸状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的形状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的形状中,从使用光学膜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优选圆形、椭圆形,更优选圆形。
于图2显示一例从上方(即具有微透镜10的表面侧)看到的光学膜20。
相对于光学膜20的面积(被图2的实线所包围的面积),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的面积(被图2的虚线所包围的面积)的总计比例优选为20~99%,更优选30~95%,进一步优选50~93%。相对于光学膜20的面积,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面积的总计比例为20%以上时,使用光学膜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另外,相对于光学膜20的面积,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面积的总计比例为99%以下时,易于形成辊模的转印部,光学膜的制造变容易。
此外,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全部为同一大小的圆形时,相对于光学膜20的面积,微透镜10的底面部11的总计面积比例的最大值为91%左右。
(微透镜的排列)
于图3显示微透镜10的排列例子。
作为微透镜10的排列,例如可举出六边形排列(图3(a))、矩形排列(图3(b))、菱形排列(图3(c))、直线状排列(图3(d))、圆状排列(图3(e))、随机排列(图3(f))等。这些微透镜10的排列中,从使用光学膜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优选六边形排列、矩形排列和菱形排列,更优选六边形排列、矩形排列。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A~F。
工序A:使具有外周面(该外周面配置有多个凹状的微透镜转印部)的辊模旋转并使基材沿着所述辊模的外周面行走于所述辊模的旋转方向的工序;
工序B:在与所述辊模的外周面相邻而配置的涂布辊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在所述涂布辊上通过平坦化装置对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进行平坦化,在所述辊模的外周面涂布平坦化后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工序;
工序C:在所述基材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并在所述基材表面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的工序;
工序D:在所述辊模与所述基材的汇集部,将在所述工序C中涂布于所述基材的表面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在所述工序B中涂布于所述辊模的外周面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汇集而形成积聚液的工序;
工序E:在所述辊模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的表面之间夹持着在工序D汇集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状态下,向所述辊模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的表面之间的区域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工序;以及
工序F:从所述辊模剥离由所述工序E所得的固化物的工序。
对于包括工序A~F的制造方法,例如,可采用图4所示的制造装置。此外,图4中的辊模51和基材22等的旋转、行走方向为图4的箭头方向。
以下,采用图4所示的制造装置对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光学膜制造方法并不局限于采用图4所示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50的方法。
(工序A)
工序A是以下的工序:
使具有外周面(在该外周面配置有多个凹状微透镜转印部)的辊模51驱动旋转,使基材22沿着辊模51的外周面行走于辊模51的旋转方向。在该基材行走时,通过与辊模51的外周面相邻并且与该辊模平行配置的自由旋转的轧辊55、56,将基材22按压于辊模51的表面。即,基材22以被轧辊55卷绕,再被辊模51卷绕,再被轧辊56卷绕这样的顺序行走。
作为辊模51,例如可举出铝、黄铜、钢等金属模具;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ABS树脂、氟树脂、聚甲基戊烯树脂等树脂模具;对树脂进行了电镀的模具;以树脂中混合各种金属粉的材料制作的模具等。这些辊模51中,从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优良、适于连续生产来看,优选金属模具。具体来说,在对于聚合发热耐的久性高、难以变形、难以损坏、能进行温度控制、适宜精密成形等多方面上,金属模具是优选的。
为了转印形成光学膜的凸状微透镜10,辊模51具有与所述凸状相对应的凹状转印部。
作为转印部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举出用金刚石车刀进行切削、国际公开2008/69324号手册记载的蚀刻等。这些转印部的制造方法中,在形成球截形等具有曲面的凹状时,辊模51的生产率优良来看,优选如国际公开2008/69324号手册记载的蚀刻;在形成棱锥形等不具有曲面的凹状时,从辊模51的生产率优良来看,优选用金刚石车刀进行切削。
另外,作为转印部的制造方法,可采用以下的方法:
从具有与转印部的凹状反转而得的凸状的母模,使用电铸法制作金属薄膜,将该金属薄膜卷绕于辊芯构件,制造圆筒形的辊模。
从光学膜的成形性和生产率优良来看,辊模51的旋转速度(即辊模外周面的行走速度)优选为0.1~50m/分钟,更优选0.3~40m/分钟,进一步优选0.5~30m/分钟。
(工序B)
工序B是以下的工序:在与辊模51外周面相邻且被配置为与该辊模平行的自由旋转的涂布辊53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在涂布辊53上通过平坦化装置对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进行平坦化,并在辊模51的外周面涂布平坦化后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
作为平坦化装置,例如可举出刮刀(Doctor blade)、气刀(Air blade)、空气刀(air knife)等。这些平坦化装置中,从更加平坦化方面来看,优选刮刀。以下,通过使用刮刀的装置作为平坦化装置来进行说明。
通过作为第一供给源发挥功能的喷嘴52,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供给于涂布辊53的外周面,在该涂布辊上被刮刀54平坦化,涂布于辊模51的外周面。
采用直接在辊模51的外周面滴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而进行涂布的方法时,气泡进入辊模51的凹状转印部内,难以抑制光学膜的微透镜内的气泡的残留。与此相对地,通过在涂布辊53上用刮刀54一次就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进行平坦化后涂布于辊模51外周面,从而抑制气泡进入辊模51的凹状转印部内,光学膜的微透镜内的气泡的残留被抑制。
喷嘴52可为单个(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但从能均匀地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来看,优选单个(一个)。
作为涂布辊53的材料,可举出铝、不锈钢、黄铜等金属;在上述金属表面具有橡胶层的材料等。这些涂布辊53的材料中,优选在金属表面具有橡胶层的材料。
作为橡胶层的橡胶材料,例如可举出乙烯丙烯橡胶、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丁腈橡胶、硅酮橡胶。这些橡胶层的橡胶材料中,从对活性能量射线的耐性优良来看,优选乙烯丙烯橡胶、硅酮橡胶。
涂布辊53的表面的橡胶层,其在JIS-K-6253中规定的橡胶硬度优选为20~90度,更优选40~85度,进一步优选50~80度。橡胶层的橡胶硬度为20度以上时,能进一步抑制光学膜内的气泡的残留。另外,橡胶层的橡胶硬度为90度以下时,施加于基材22的应变变小,基材22的破损被抑制。
对于涂布辊53,从能均匀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方面来看,优选向辊模51进行按压。按压的压力值优选为5~200N,更优选10~100N。
作为刮刀54的材料,例如可举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等树脂;铝、不锈钢等金属等。这些刮刀54的材料中,从柔软性优良、抑制对涂布辊53的损伤方面来看,优选树脂,其中,优选聚酯树脂。
刮刀54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可采用公知的形状的刮刀54。
涂布辊53和刮刀54之间的距离即开口宽度优选为0.01~0.4mm,更优选0.02~0.3mm。涂布辊53和刮刀54之间的开口宽度为0.01mm以上时,能抑制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在辊模51的宽度方向上过度延伸而溢出。另外,涂布辊53和刮刀54之间的开口宽度为0.4mm以下时,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在辊模51的宽度方向上充分延伸,能更进一步抑制光学膜的微透镜内气泡残留。
(工序C)
工序C是一种以下的工序:
在基材22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并在基材22的表面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
作为基材22的材料,只要其是能透过活性能量射线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等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二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酰亚胺、聚酰亚胺酰胺等酰亚胺树脂;玻璃;金属。在这些基材22的材料中,从柔软性优良、活性能量射线的透过性优良来看,优选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苯乙烯树脂、纤维素树脂和酰亚胺树脂,更优选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酰亚胺树脂。
基材22的厚度优选为10~500μm,更优选20~400μm,进一步优选50~300μm。基材22的厚度为10μm以上时,光学膜的处理性优良。另外,基材22的厚度为500μm以下时,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性优良,以包含基材22的方式构成光学膜时,使用该光学膜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更加优良。
从光学膜的成形性和生产率优良方面来看,基材22的行走速度优选为0.1~50m/分钟,更优选0.3~40m/分钟,进一步优选0.5~30m/分钟。
从光学膜的成形性优良来看,辊模51的旋转速度和基材22的行走速度优选为相同程度的速度。
通过喷嘴52’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并将其涂布于基材22的表面。这时,能减少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的涂布不均,并能抑制基层的厚度不均,因此,优选以以下方式涂布:
在隔着基材22与轧辊55的外周面相邻且被配置为与该轧辊平行的自由旋转的涂布辊53’上,通过喷嘴52’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在涂布辊上通过刮刀54’进行平坦化后,涂布于基材22表面;或者通过喷嘴52’在基材22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并通过棒涂布机进行平坦化来涂布。
其中,更优选前一种方法,即通过喷嘴52’在涂布辊53’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在涂布辊上以刮刀54’进行平坦化后,涂布于基材22表面。
此外,后一种方法中,喷嘴52’作为第二供给源发挥功能,前一种方法中,喷嘴52’、涂布辊53’和刮刀54’作为第二供给源发挥功能。
涂布辊53’可采用与上述涂布辊53相同的材料。
对于涂布辊53’,从能均匀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来看,优选朝向轧辊55进行按压。
刮刀54’可采用与上述刮刀54相同的材料和形状。
涂布辊53’和刮刀54’之间的距离即开口宽度优选为0.01~0.4mm,更优选0.02~0.3mm。涂布辊53’和刮刀54’之间的开口宽度为0.01mm以上时,能抑制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在基材22的宽度方向上过度延伸而溢出。另外,涂布辊53’和刮刀54’之间的开口宽度为0.4mm以下时,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在基材22的宽度方向上充分延伸,能进一步抑制光学膜的微透镜内气泡残留。
(工序D)
工序D是一种以下的工序:
在辊模51与基材22的汇集部,将在工序C中涂布于基材22的表面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在工序B中涂布于辊模51的外周面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汇集,形成积聚液。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可为相同的组成或不同的组成,只要根据光学膜的用途和功能进行适当选择即可。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组成相同时,可得到微透镜10和基层21(参照后述的图5)为相同组成的光学膜20。另一方面,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组成不同时,可得到以下的光学膜: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固化物以微透镜10附近为中心不均匀地存在,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的固化物以基层21附近为中心不均匀地存在。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只要是能通过活性能量射线进行固化的话,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和固化性优良以及光学膜的柔软性、耐热性、耐损伤性、耐溶剂性、光透过性等各种物性优良来看,优选包含聚合性单体(A)、交联性单体(B)和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引发剂(C)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
作为聚合性单体(A),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四环十二烷基酯、单(甲基)丙烯酸环己烷二甲醇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丙二醇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2-甲基双环庚烷、4-(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2-甲基-2-乙基-1,3-二氧杂环戊烷、4-(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2-甲基-2-异丁基-1,3-二氧杂环戊烷、(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酯、环氧乙烷改性磷酸(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磷酸(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酰胺、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基吗啉、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酰胺类;使双酚类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进行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等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其中,双酚型环氧树脂是由双酚类(双酚A、双酚F、双酚S和四溴双酚A等)与表氯醇的缩合反应而得到的;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类;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2-羟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类;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等羧酸乙烯酯类;乙烯、丙烯、丁烯、异丁烯等烯烃类等。这些聚合性单体(A)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聚合性单体(A)中,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固化性优良以及光学膜的柔软性、耐热性、耐损伤性、耐溶剂性、光透过性等各种物性优良来看,优选(甲基)丙烯酸酯类、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芳香族乙烯基类、烯烃类,更优选(甲基)丙烯酸酯类、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
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总量中,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的聚合性单体(A)的含有率优选为0.5~60质量%,更优选为1~5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55质量%。聚合性单体(A)的含有率为0.5质量%以上时,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优良,并且光学膜的基材紧贴性也优良。另外,聚合性单体(A)的含有率为60质量%以下时,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交联性和固化性优良,并且光学膜的耐溶剂性优良。
作为交联性单体(B),例如可举出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六(甲基)丙烯酸酯类;五(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羟基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等五(甲基)丙烯酸酯类;四(甲基)丙烯酸二-三羟甲基丙烷酯、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季戊四醇乙氧基改性四(甲基)丙烯酸酯、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五(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四(甲基)丙烯酸四羟甲基甲烷酯等四(甲基)丙烯酸酯类;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碳原子数2~5的脂肪族烃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三(甲基)丙烯酸酯类;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5-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壬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甲基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四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环癸烷二甲醇酯、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基)丙烷、1,2-双(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乙烷、1,4-双(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丁烷、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环己烷二甲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羟甲基三环癸烷酯、二(甲基)丙烯酸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乙氧基化环己烷二甲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丙氧基化环己烷二甲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乙氧基化双酚A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丙氧基化双酚A酯、二(甲基)丙烯酸氢化双酚A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乙氧基化氢化双酚A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丙氧基化氢化双酚A酯、二(甲基)丙烯酸双苯氧基芴乙醇酯、新戊二醇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的ε-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的γ-丁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二醇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氢化双酚A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F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甲基)丙烯酸酯类;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对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间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二乙二醇二烯丙基碳酸酯等二烯丙基类;(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二乙烯基苯;亚甲基二丙烯酰胺;通过多元酸(邻苯二甲酸、琥珀酸、六氢邻苯二甲酸、四氢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壬二酸、己二酸等)与多元醇(乙二醇、己二醇、聚乙二醇、聚丁二醇等)以及(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的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等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类;使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亚苄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在醇类(烷烃二醇、聚醚二醇、聚酯二醇、螺二醇化合物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羟基上加成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并使残留的异氰酸酯基与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等聚氨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类;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等二乙烯基醚类;丁二烯、异戊二烯、二甲基丁二烯等二烯类等。这些交联性单体(B)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交联性单体(B)中,从光学膜的柔软性、耐热性、耐损伤性、耐溶剂性、光透过性等各种物性优良来看,优选六(甲基)丙烯酸酯类、五(甲基)丙烯酸酯类、四(甲基)丙烯酸酯类、三(甲基)丙烯酸酯类、二(甲基)丙烯酸酯类、二烯丙基类、(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类、聚氨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类,更优选六(甲基)丙烯酸酯类、五(甲基)丙烯酸酯类、四(甲基)丙烯酸酯类、三(甲基)丙烯酸酯类、二(甲基)丙烯酸酯类、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类、聚氨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类。
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总量中,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的交联性单体(B)的含有率优选为30~98质量%,更优选35~97质量%,进一步优选40~96质量%。交联性单体(B)的含有率为30质量%以上时,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交联性和固化性优良,并且光学膜的耐溶剂性优良。另外,交联性单体(B)的含有率为98质量%以下时,光学膜的柔软性优良。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引发剂(C),例如可举出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异丁醚、乙偶姻、苯偶酰、二苯甲酮、对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甲基苯基乙醛酸酯、乙基苯基乙醛酸酯、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乙基蒽醌等羰基化合物;四甲基秋兰姆单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等硫化合物类;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膦氧化物、苯甲酰基二乙氧基膦氧化物等酰基膦氧化物类等。这些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引发剂(C)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引发剂(C)中,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和固化性、光学膜的光透过性优良来看,优选羰基化合物、酰基膦氧化物类,更优选羰基化合物。
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总量中,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的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引发剂(C)的含有率优选为0.1~10质量%,更优选0.5~8质量%,进一步优选1~5质量%。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引发剂(C)的含有率为0.1质量%以上时,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和固化性优良。另外,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引发剂(C)的含有率为10质量%以下时,光学膜的光透过性优良。
根据需要,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中可包含用于使光散射的微粒。
对于微粒,只要是具有可见光波长区域(大约400~700nm)的光扩散效果的微粒,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微粒。微粒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并用。
作为微粒的材料,例如可举出金、银、硅、铝、镁、锆、钛、锌、锗、铟、锡、锑、铈等金属;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锗、氧化铟、氧化锡、铟锡氧化物、氧化锑、氧化铈等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铝等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镁等金属碳酸化物;氮化硅等金属氮化物;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等的树脂等。这些微粒的材料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微粒的材料中,从制造光学膜时的处理性优良来看,优选硅、铝、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镁、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更优选氧化硅、氧化铝、氢氧化铝、碳酸镁、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
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5~20μm,更优选0.7~15μm,进一步优选0.8~10μm。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时,能使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有效地散射。另外,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下时,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混合时的流动性优良。
作为微粒的形状,例如,可举出球状、圆柱状、立方体状、长方体状、棱锥状、圆锥状、星型状、圆环状、串珠状、粉末状、不定形状。这些微粒的形状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微粒的形状中,从能使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有效散射来看,优选球状、立方体状、长方体状、棱锥状、星型状,更优选球状。
从能使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有效散射来看,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100质量%中,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中的微粒的含有率优选为1~50质量%,更优选5~40质量%。
根据需要,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中还可含有消泡剂、脱模剂、抗静电剂、流平剂、防污性提高剂、分散稳定剂、粘度调整剂等各种添加剂等的其它成分。
从制造光学膜时的处理性优良来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粘度优选为10~3000mPa·s,更优选20~2500mPa·s,进一步优选30~2000mPa·s。
对于轧辊55,从光学膜的厚度变均匀方面来看,优选以一定压力朝着辊模51进行按压。按压的压力值优选为5~200N,更优选10~100N。
在辊模51与基材22的汇集部、即由轧辊55和辊模51夹持基材22的部分,在工序C中涂布于基材22的表面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在工序B中涂布于辊模51的外周面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交汇汇集,形成积聚液。对于这时的汇集程度,从抑制气泡产生方面来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的质量比优选为β:α=5~50:50~95,更优选β:α=10~40:60~90。
根据辊模51与轧辊55之间的距离即开口宽度以及从轧辊55朝向辊模51的压力,可控制基层21的厚度。
基层21主要具有缓和伴随着固化时的聚合收缩等的应力、维持微透镜10的凸状的作用。
基层21的厚度优选为1~60μm,更优选3~40μm,进一步优选5~30μm。基层21的厚度为1μm以上时,光学膜的处理性优良。另外,基层21的厚度为60μm以下时,使用光学膜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更优良。
(工序E)
工序E是一种以下的工序:
在辊模51的外周面与基材22的表面之间夹持着在工序D中汇集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状态下,向辊模51的外周面与基材22的表面之间的区域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例如,可举出紫外线、电子射线、X射线、红外线、可见光线等。这些活性能量射线中,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性优良、能抑制光学膜的劣化来看,优选紫外线、电子射线,更优选紫外线。
(工序F)
工序F是从辊模51剥离由工序E所得固化物的工序。
在工序F中,为了易于从辊模51剥离固化物,可对辊模51进行剥离处理或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中含有脱模剂。
如上所得的固化物可作为配置有多个凸状微透镜的光学膜使用,适合用于各种用途、特别是构成面发光体的用途。这时,可将固化物与基材22连接一体化的材料作为光学膜利用,也可以将剥离去除基材22后的固化物作为光学膜利用。
从制造方法方面的观点来看,前者即将固化物与基材22连接一体化的材料作为光学膜利用,由于其没有基材22的剥离工序,因而具有工序简单化的优点。
(面发光体)
本发明的面发光体包含本发明的光学膜。
作为本发明的面发光体,例如可举出如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
以下,对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进行说明,但基于本发明的面发光体并不限定于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
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其在有机EL发光元件40的玻璃基板41的表面上,通过胶粘层30设置有光学膜20,其中,有机EL发光元件40是通过依次层积玻璃基板41、阳极42、发光层43和阴极44而形成的。光学膜20由微透镜10、基层21和基材22的层积体所构成,其中,微透镜10由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构成。
在有机EL发光元件40设置了本发明光学膜20的面发光体,其光提取效率优良。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被这些实施例限定。
另外,实施例中的“份”和“%”分别表示“质量份”和“质量%”。
(微透镜内有无气泡的残留的评价)
用光学显微镜(机种名“VHX-900”,基恩士株式会社制造)观察实施例和比较例所得的光学膜的具备微透镜的面,并按照以下基准进行评价。
A:整体上看不到气泡的残留
B:部分地看得到气泡的残留
C:整体上看得到气泡的残留
(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的测定)
在由实施例和比较例所得的面发光体的发光面上配置开有直径10mm的孔的厚度0.1mm的遮光片,将其配置于积分球(蓝菲光学(Labsphere)公司制造,大小为6英寸)的样品开口部。在这种状态下,采用分光测量仪(分光仪:机种名“PMA-12”(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制造,软件:软件名“PMA用基本软件U6039-013.3.1版”),对在构成面发光体的有机EL发光元件通以10mA的电流进行点灯时的从遮光片的直径10mm孔射出的光进行测定,并根据标准可见度曲线进行修正,算出面发光体的光子数。
将无光学膜而得的面发光体的光子数作为100%时的实施例和比较例所得的面发光体的光子数的比例作为光提取效率。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制造)
在玻璃制的烧瓶中投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17.6g(0.7摩尔)和异氰脲酸酯型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151.2g(0.3摩尔)、作为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丙烯酸2-羟基丙酯128.7g(0.99摩尔)和三丙烯酸季戊四醇酯693g(1.54摩尔)、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22.1g以及作为阻聚剂的氢醌单甲醚0.55g,升温至75℃,保持至75℃并继续搅拌,使其反应至烧瓶内残留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浓度变为0.1摩尔/L以下为止,冷却至室温,得到聚氨酯多官能丙烯酸酯。
将得到的聚氨酯多官能丙烯酸酯34.6份、二甲基丙烯酸聚丁二醇酯(商品名“アクリエステルPBOM”,三菱丽阳(株)制造)24.7份、环氧乙烷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商品名“ニューフロンティアBPEM-10”,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39.5份以及1-羟基环己基苯酮(商品名“イルガキュア184”,チバ·スペシャルティ·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制造)1.2份混合,得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将所得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使用。
(辊模的制造)
在外径200mm、轴方向的长度320mm的钢制辊的外周面上,施以厚度200μm、威氏硬度230Hv的镀铜。在镀铜层表面涂布感光剂,进行激光曝光、显影以及蚀刻,得到在镀铜层上形成有半球凹状以最小间隔3μm进行六边形排列的转印部的模具,其中,半球凹状的直径50μm、深度25μm。为了赋予防锈性和耐久性,对所得的模具表面进行镀铬,得到辊模。
另外,辊模中存在凹状转印部的区域的宽度为280mm,该区域被配置于辊模的轴方向的长度320mm的中央,辊模的轴方向的两端为镜面区域。
(光学膜的制造)
使用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和上述辊模,采用如图4所示的制造装置实施工序A~F,制造光学膜。
另外,使用聚酯膜(商品名“ダイヤホイルT910E125”,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宽340mm、厚125μm)作为基材22,使用橡胶滚子(商品名“グランポールUV”,宫川ローラー株式会社制造,表面的橡胶硬度为60度)作为涂布辊53和53'以及轧辊55和56,使用塑料刮刀(商品名“マニベール”,(株)エコーブレード制造,厚0.35mm,刀尖形状为锥状)作为刮刀54和54',并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机种名“Light Hammer 6”,Fusion UV Systems公司制造)作为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57。
设基材22的行走速度为3m/分钟,辊模51的外周面的行走速度为3m/分钟,辊模51的表面温度为60℃,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温度为60℃,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粘度为300mPa·s,从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57照射累积光量为0.9J/cm2的紫外线。
【实施例1】
使用以下的涂布方法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涂布方法:在涂布辊53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在涂布辊53上用刮刀54对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进行平坦化后,涂布在辊模51的外周面;
将涂布辊53与刮刀54之间的开口宽度设为0.03mm;并使用以下的涂布方法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的涂布方法:不使用涂布辊53'和刮刀54',直接在基材22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
从而得到光学膜。
【实施例2~4】
除了将涂布辊53与刮刀54之间的开口宽度变更为表1所示的值以外,其它与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操作,得到光学膜。
【实施例5】
除了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的涂布方法采用在基材22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并用棒涂布机进行平坦化而涂布的方法以外,其它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光学膜。
【实施例6】
除了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的涂布方法采用在涂布辊53'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并在涂布辊53'上用刮刀54'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进行平坦化后,涂布于基材22上的方法,并将涂布辊53'与刮刀54'之间的开口宽度设为0.01mm以外,其它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光学膜。
【比较例1】
除了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涂布方法采用不使用涂布辊53和刮刀54而直接在辊模51的外周面滴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并涂布的方法以外,其它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光学膜。
将以上的实施例1~6和比较例1所得的光学膜有无微透镜气泡的残留的评价示于表1。另外,在光学显微镜下拍摄实施例2、实施例4和比较例1所得的光学膜的表面、即形成有微透镜的面而得到的图像分别如图6~8所示。
【表1】
在比较例1所得的光学膜中,在微透镜整体看得到气泡的残留,与此相对地,在实施例1~6所得的光学膜中,微透镜中的气泡的残留最多是部分情况,特别是在实施例1~2和实施例5~6所得的光学膜中,在微透镜整体看不到气泡的残留。
【实施例7】
在有机EL发光元件(剥离了コニカミノルタ公司制造的白色OLED设备“SymfosOLED-010K”的光射出面(发光面)侧的表面的光学膜的元件)的光射出面侧上涂布胶粘层(折射率1.52的折射液,カーギル公司制造),并使实施例2所得的光学膜的基材的面进行光学贴合,得到面发光体。
【比较例2】
除了将实施例2所得的光学膜变更为比较例1所得的光学膜以外,其它与实施例7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面发光体。
所得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如表2所示。
【表2】
确认了:与比较例2所得的面发光体相比,实施例7所得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得的光学膜,能抑制微透镜内的气泡残留,因此,通过使用该光学膜,能得到光提取效率优良的面发光体。该面发光体,例如可适用于照明、显示器和屏幕等。

Claims (10)

1.一种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光学膜中配置有多个凸状微透镜,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A~F:
工序A:使具有配置有多个凹状微透镜转印部的外周面的辊模旋转,并使基材沿着所述辊模的外周面行走于所述辊模的旋转方向的工序;
工序B:在与所述辊模的外周面相邻而配置的涂布辊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在所述涂布辊上通过平坦化装置对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进行平坦化,在所述辊模的外周面涂布平坦化后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工序;
工序C:在所述基材上供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并在所述基材的表面涂布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的工序;
工序D:在所述辊模与所述基材的汇集部,将在所述工序C中涂布于所述基材的表面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在所述工序B中涂布于所述辊模的外周面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汇集,而形成积聚液的工序;
工序E:在所述辊模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的表面之间,夹持着在所述工序D汇集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状态下,向所述辊模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的表面之间的区域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和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工序;以及
工序F:从所述辊模上剥离由所述工序E所得的固化物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工序B中,通过所述涂布辊以5~200N的压力按压所述辊模。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工序B中,所述涂布辊与所述平坦化装置之间的开口宽度维持在0.01mm~0.4mm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工序C中,在供给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后,对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进行平坦化。
5.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微透镜的凸状为球截形、球截梯形、椭圆体球截形、椭圆体球截梯形、棱锥形、棱台形、圆锥形和圆台形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的粘度为10~3000mPa·s。
7.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的粘度为10~3000mPa·s。
8.一种光学膜,其是通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记载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所得的。
9.一种面发光体,其包含权利要求8记载的光学膜。
10.一种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其具有:
具有外周面的辊模,其中,所述外周面排列有多个凹状的微透镜转印部;
与所述辊模的外周面相邻配置的涂布辊;
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β供给于所述涂布辊上的第1供给源;
配置于所述涂布辊上的平坦化装置;以及
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α供给于基材的表面的第2供应源。
CN201480030332.2A 2013-03-28 2014-02-27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膜、面发光体以及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Active CN1052473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8515 2013-03-28
JP2013068515 2013-03-28
PCT/JP2014/054804 WO2014156452A1 (ja) 2013-03-28 2014-02-27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面発光体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7390A CN105247390A (zh) 2016-01-13
CN105247390B true CN105247390B (zh) 2018-01-09

Family

ID=51623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0332.2A Active CN105247390B (zh) 2013-03-28 2014-02-27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膜、面发光体以及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4905B2 (zh)
EP (1) EP2980610B1 (zh)
JP (1) JP6402625B2 (zh)
KR (1) KR102156013B1 (zh)
CN (1) CN105247390B (zh)
TW (1) TWI601632B (zh)
WO (1) WO20141564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1518B2 (ja) * 2015-08-20 2019-05-29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導電性材料・微細構造体付き物品の製造装置および導電性材料・微細構造体付き物品の製造方法
KR102490286B1 (ko) * 2016-01-18 2023-01-19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표면 구조 필름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112691558B (zh) * 2020-12-02 2023-03-28 江西省纳米技术研究院 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31183B2 (ja) * 1993-07-23 1999-08-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凹凸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EP0882998B1 (en) 1996-11-27 2002-08-2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Method of producing lens sheet
JPH11156869A (ja) * 1997-12-01 1999-06-15 Kuraray Co Ltd 表面凹凸部品の製造方法
US6503564B1 (en) * 1999-02-26 2003-01-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of coating microstructured substrates with polymeric layer(s), allowing preservation of surface feature profile
JP2001062853A (ja) * 1999-08-27 2001-03-13 Kuraray Co Ltd 表面凹凸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3305736A (ja) * 2002-04-17 2003-10-2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光学物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
JP4341257B2 (ja) * 2003-02-21 2009-10-0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微細凹凸形状を有するシ−トの製造方法
MXPA05009663A (es) * 2003-03-13 2005-10-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Telas compuestas y sistemas de cierre.
CA2522218A1 (en) * 2003-04-14 2004-10-28 National Graphics, Inc. Lenticular images formed on selected images portions
JP2005070744A (ja) * 2003-08-05 2005-03-1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4438355B2 (ja) * 2003-09-01 2010-03-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凹凸パターンを有する樹脂薄膜を備えた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0880812B1 (ko) * 2004-03-29 2009-01-30 아티큘레이티드 테크놀러지스 엘엘씨 롤-투-롤 제조된 광 시트 및 캡슐화된 반도체 회로디바이스들
EP1781459A4 (en) * 2004-08-24 2010-06-30 Fujifilm Corp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ESIN FOIL
KR100937293B1 (ko) * 2004-10-15 2010-01-18 미츠비시 레이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활성 에너지선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의 시트상 광학 물품용 경화물 및 시트상 광학 물품
JP5061425B2 (ja) * 2005-05-13 2012-10-3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金型の製造装置
WO2007034932A1 (en) * 2005-09-20 2007-03-29 Fujifil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mbossed sheet and apparatus therefor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atterned sheet, and patterned sheet
EP1945433A1 (en) * 2005-09-22 2008-07-23 FUJIFIL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embossed sheet
JP2007168094A (ja) * 2005-12-19 2007-07-05 Yasui Seiki:Kk エンボス造形装置
JP2007261207A (ja) * 2006-03-29 2007-10-11 Fujifilm Corp 凹凸状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8003234A (ja) * 2006-06-21 2008-01-10 Fujifilm Corp 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58494A (ja) 2006-08-30 2008-03-13 Hitachi Maxell Ltd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KR20090069184A (ko) * 2006-10-31 2009-06-29 미츠비시 레이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렌즈 시트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JPWO2008069324A1 (ja) 2006-12-08 2010-03-2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光拡散性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プリズムシート、並びに面光源装置
US20110048621A1 (en) * 2007-07-03 2011-03-03 Pekurovsky Mikhail L Method of forming composite optical film
SE535467C2 (sv) 2010-02-19 2012-08-21 Rolling Optics Ab Förfarande för tryckning av produktkännetecken på ett substratark
US9463601B2 (en) * 2011-05-31 2016-10-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ube corner sheeting having optically variable marking
SE537104C2 (sv) * 2012-11-02 2015-01-07 Rolling Optics Ab Höghastighetstillverkning av tryckta produktmikrokännemärk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7390A (zh) 2016-01-13
KR20150136522A (ko) 2015-12-07
TWI601632B (zh) 2017-10-11
JPWO2014156452A1 (ja) 2017-02-16
KR102156013B1 (ko) 2020-09-15
EP2980610A1 (en) 2016-02-03
US10174905B2 (en) 2019-01-08
EP2980610B1 (en) 2019-04-17
EP2980610A4 (en) 2016-11-16
TW201441023A (zh) 2014-11-01
JP6402625B2 (ja) 2018-10-10
WO2014156452A1 (ja) 2014-10-02
US20160061407A1 (en) 2016-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0617B (zh) 光学膜、面发光体和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CN104169747B (zh) El元件用光提取膜、面发光体及el元件用光提取膜的制造方法
CN105377542B (zh) 层叠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物品
CN105408775B (zh) 光学薄膜、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CN105493624A (zh) El用光提取薄膜、el用光提取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CN105247390B (zh)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膜、面发光体以及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TWI500971B (zh) 包含微結構表面之防眩薄膜
CN105209940A (zh) 光学膜、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面发光体
TW201208889A (en) Liquid coating device, method for coating liquid, and nanoprint system
CN107089064A (zh) 印刷产品微特征的高速制造
CN103909757A (zh) 柔性印刷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面板用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5409327A (zh) 光取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JP5998600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装置
CN1245642C (zh) 透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116221A (ja) El素子及びel素子の製造方法
US10094952B2 (en) Anti-reflection film,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7191190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3003300A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TWI841626B (zh) 用於3d列印之低黏度uv固化配方
CN1421710A (zh) 漫反射板、用于其制备的转录原模、转录底膜、转录薄膜及漫反射板的制造方法
KR20130132908A (ko) 발광소자용 미세 구조체, 당해 미세 구조체를 사용한 발광소자 및 조명장치
JP2016018024A (ja) 光学フィルム、面発光体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3321559A (ja) 加工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3170445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6018050A (ja) 光学フィルム、面発光体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Within Japan Tokyo Chiyoda pill 1 chome No. 1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Within Japan Tokyo Chiyoda pill 1 chome No. 1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Reiyon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