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9940A - 光学膜、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面发光体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面发光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9940A
CN105209940A CN201480025360.5A CN201480025360A CN105209940A CN 105209940 A CN105209940 A CN 105209940A CN 201480025360 A CN201480025360 A CN 201480025360A CN 105209940 A CN105209940 A CN 105209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blooming
diffraction grating
methyl
particu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53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越峠晴贵
花房明宏
栗田侑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09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9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02B5/1814Diffraction grating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one or more fur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mirrors, prisms or other diffraction gr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5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using holographic or diffractive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6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fabrication or manufacturing metho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94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adapted to provide an additional optical effect, e.g. anti-reflection or fil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02B5/1847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B5/1857Manufacturing methods using exposure or etching means, e.g. holography, photolithography, exposure to electron or ion beam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4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scatter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31Nanoparticles used in non-emissive layers, e.g. in packaging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光学膜包含由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与由透明材料制成的表面凹凸结构层。面发光体包含所述光学膜。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基材与具有衍射光栅的转印部的模具之间,供给第2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并照射第2活化能射线,获得在所述基材上具有衍射光栅层的层叠体;在所获得的层叠体与具有凹凸结构的转印部的模具之间,供给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并照射第1活化能射线。

Description

光学膜、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面发光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面发光体。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3年3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68439号、2013年10月1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217470号、以及2013年11月21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240801号的优先权,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面发光体中,有机EL(电致发光)发光元件其被期待可以用于平板显示器或替代荧光灯等的下一代照明中。
有机EL发光元件的结构,从仅为作为发光层的有机薄膜夹在2个电极之间的简单结构,到含有发光层、多层化有机薄膜的结构,其结构多样化。作为后者的多层化结构,例如可列举出:在设置于玻璃基板上的阳极上,层叠了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阴极的多层化结构。夹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层的全部均是由有机薄膜构成,各有机薄膜的厚度为数十纳米,非常薄。
有机EL发光元件是一种薄膜层叠体,根据各薄膜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来决定薄膜间光的全反射角。目前,发光层中产生的光的约80%被封闭于有机EL发光元件内部,无法提取至外部。具体地,将玻璃基板的折射率设为1.5、空气层的折射率设为1.0时,临界角θc为41.8°,入射角小于该临界角θc的光从玻璃基板出射至空气层,而入射角大于该临界角θc的光因全反射而被封闭于玻璃基板内部。因此,要求将封闭于有机EL发光元件表面的玻璃基板内部的光提取至玻璃基板外部,即要求提高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法線輝度)。
此外,关于进行各向同性发光的有机EL发光元件,在要求提高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的同时,还要求来自有机EL发光元件的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小。即,来自发光层的出射光通过玻璃基板并从玻璃基板进行光的出射时,要求由波长引起的出射角度的差异小,换句话说,要求对来自玻璃基板的出射光分布的波长依赖性尽可能少。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在光出射面具有微透镜、在光入射面具有由空气构成的衍射光栅的光学膜。此外,专利文献2中则提出了由含有微粒的树脂构成的、且在光出射面上具有微透镜的光学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第2012-5071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第2010-2122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光学膜,其因工序数多而难以连续制造,而导致生产率差。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光学膜,则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差,对面发光体的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不完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和面发光体,其中,该光学膜既可提高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也可抑制面发光体的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该面发光体即可提高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也可抑制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率优异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以下所述的光学膜、光学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1]一种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
[2]根据[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明材料为树脂。
[3]根据[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为1.3~1.8.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的间距为0.2μm~5μm。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的高度为0.4μm~5μm。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树脂。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的所述凹凸结构为球状。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含有光漫射微粒的树脂。
[9]根据[8]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漫射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μm~10μm。
[10]根据[8]或[9]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中的所述光漫射微粒的含量为1质量%~50质量%。
[11]根据[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明材料与所述第1透明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为0.01~0.30。
[12]根据[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的所述凹凸结构的间距相对于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的间距的比为10~100。
[13]根据[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基材,且在所述基材上依次层叠了所述衍射光栅层和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
[14]一种面发光体,其特征在于,包含[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
[15]根据[14]所述的面发光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依次层叠有阴极、发光层、阳极、基板的EL发光元件,且在所述EL发光元件的基板上,以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成为光出射面地层叠有所述光学膜。
[16]一种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基材与具有衍射光栅的转印部的模具之间,供给第2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照射第2活化能射线,获得在所述基材上具有衍射光栅层的层叠体;
在所获得的层叠体与具有凹凸结构的转印部的模具之间,供给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照射第1活化能射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膜,可以获得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的、抑制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的面发光体。此外,本发明的面发光体其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且可以抑制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生产率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的光学膜的截面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A]从光学膜上方看到的本发明光学膜的凹凸结构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2B]从光学膜上方看到的本发明光学膜的凹凸结构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2C]从光学膜上方看到的本发明光学膜的凹凸结构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2D]从光学膜上方看到的本发明光学膜的凹凸结构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2E]从光学膜上方看到的本发明光学膜的凹凸结构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2F]从光学膜上方看到的本发明光学膜的凹凸结构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3A]显示本发明光学膜的凹凸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B]显示本发明光学膜的凹凸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从光学膜上方看到的本发明的光学膜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的面发光体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在扫描显微镜下拍摄的实施例1中制造的光学膜截面的图像。
[图7]在扫描显微镜下拍摄的实施例4中制造的光学膜截面的图像。
符号说明
10光学膜
11:表面凹凸结构层
12:衍射光栅层
13:中间层
14:凹凸结构
15:微粒
16:树脂
17:凹凸结构的底面部
18:基材
21:粘合层
22:保护膜
30:EL发光元件
31:玻璃基板
32:阳极
33:发光层
34:阴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边使用附图边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附图。
(光学膜10)
本发明的光学膜10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
作为本发明的光学膜10,例如可以列举出如图1所示的光学膜10。光学膜10包含基材18、衍射光栅层12、表面层19、粘合层21、保护膜22。表面层19包含表面凹凸结构层11与中间层13。表面层19包含微粒15与第1树脂16。将在以后进行说明,中间层13也包含位于衍射光栅层12的光栅图形的间隙间的第1树脂16和微粒15。表面凹凸结构层11包含凹凸结构14。
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本发明的光学膜10优选在基材18上依次层叠有衍射光栅层12和表面凹凸结构层11。光学膜10更优选在基材18上依次层叠有衍射光栅层12、中间层13和表面凹凸结构层11。
(表面凹凸结构层11)
在表面凹凸结构层11,配置具有后述形状的凹凸结构14的突起(凸部)或凹处(凹部)。
就光学膜10的生产率优异而言,表面凹凸结构层11的突起或凹陷中,优选突起。本说明书中,在存在凹凸结构14的突起或凹陷中的任一种的情况下,或者在这两者均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仅表示为凹凸结构14。
作为凹凸结构14的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出球缺状、球台形状、椭圆体球缺形状(以1个平面对旋转椭圆体进行切割而得的形状)、椭圆体球台形状(以互相平行的2个平面对旋转椭圆体进行切割而得的形状)、棱锥状、棱台形状、圆锥状、圆锥台形状、与这些关联的屋顶形状(球缺状、球台形状、椭圆体球缺状、椭圆体球台形状、棱锥状、棱台形状、圆锥状或圆锥台形状沿着底面部伸长的形状)等。这些凹凸结构14的形状可单独使用1种或2种以上并用。这些凹凸结构14的形状中,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优选球缺状、球台形状、椭圆体球缺状、椭圆体球台形状等球状,更优选球缺状、椭圆体球缺状。
另外,所述球状可以是正球状也可以是大致球状。大致球状是指,球状表面从外切于该球状的假设的正球形表面、向所述假设正球的中心发出的法线方向偏移的形状,相对于所述假设正球的半径,该偏差量可以为0~20%。
此外,本说明书中,在将形状表示为“椭圆”的情况下,也包含使正圆向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伸长的圆形。
凹凸结构14的配置例如图2A~图2F所示。
作为凹凸结构14的配置,例如可列举出六方排列(图2A)、矩形排列(图2B)、菱形排列(图2C)、直线状排列(图2D)、圆状排列(图2E)、无规排列(图2F)等。六方排列是指,沿六边形的各顶点和中点配置凹凸结构14,且该六角形的配置为连续排列。矩形排列是指,沿矩形的各顶点配置凹凸结构14,且该矩形的配置为连续排列。菱形排列是指,沿菱形的各顶点配置凹凸结构14,且该菱形的配置为连续排列。直线状排列是指,沿直线状配置凹凸结构14。圆状排列是指,沿圆配置凹凸结构14。
这些凹凸结构14的配置中,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优选六方排列、矩形排列、菱形排列,更优选六方排列、矩形排列。
凹凸结构14的一例如图3A和图3B所示。
本说明书中,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是指,由凹凸结构14的底部(在具有中间层13的情况下,是与中间层13的接触面)外周边缘所包围的假设的面状部分。
此外,本说明书中,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的最长直径A是指,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中最长部分的长度,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的平均最长直径Aave是对光学膜10的具有凹凸结构14的表面进行扫描显微镜拍摄,任意测定5处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的最长直径A,记作其平均值。
此外,本说明书中,凹凸结构14的高度B是指,如果是突起结构,则是指从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至最高部位的高度,而如果是凹陷结构,则是指从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至最低部位的高度。凹凸结构14的平均高度Bave是对光学膜10的截面进行扫描显微镜拍摄,任意测定5处凹凸结构14的高度B,记作其平均值。
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的平均最长直径Aave优选为10μm~150μm,更优选为12μm~130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100μm。
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凹凸结构14的平均高度Bave优选为0.25μm~75μm,更优选为0.5μm~65μm,进一步优选为1μm~50μm。
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凹凸结构14的宽高比优选为0.3~1.4,更优选为0.35~1.3,进一步优选为0.4~1.0。
另外,凹凸结构14的宽高比由凹凸结构14的平均高度Bave/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的平均最长直径Aave而算出。
作为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的形状,例如可列举出圆形、椭圆形等。这些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的形状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2种以上并用。这些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的形状中,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优选圆形、椭圆形,更优选圆形。
另外,所述圆形可以是正圆,也可以是大致圆形。大致圆形是指,圆形的表面从外切于该圆形的假设的正圆的圆周、向所述假设的正圆的法线方向偏移的形状,其中,相对于所述假设正圆的半径,该偏差量可以为0~20%。
此外,本说明书中,在将形状表示为“椭圆”的情况中,也包含使正圆向一个方向或多方向伸长的圆形。
从上方看到的光学膜的一例如图4所示。
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相对于光学膜10的面积(图4中是以实线所包围的面积),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的面积(图4中是以虚线所包围的面积)的比例优选为20~99%,更优选为25~95%,进一步优选为30~93%。
另外,当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全部为同一大小的圆形时,相对于光学膜10的面积,凹凸结构14的底面部17的面积比例的最大值为91%。
表面凹凸结构层11由第1透明材料制成。
第1透明材料是指,可见光波长区域(大约400nm~700nm)的光透过率高的材料,就处理性优异而言,优选树脂。第1透明材料的透过率是根据JISK7361测定而得的数值,优选为50%以上。
(第1树脂16)
作为第1树脂16,只要是可见光波长区域(大约400nm~700nm)的光透过率高的树脂就无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等聚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等。这些第1树脂16中,就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透过率高、耐热性、力学特性、成形加工性优异而言,优选丙烯酸树脂。
就光学膜10的生产率优异而言,第1树脂16优选为通过照射第1活化能射线而使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的固化树脂。
作为第1活化能射线,例如可列举出紫外线、电子束、X射线、红外线、可视光等。这些第1活化能射线中,就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性优异、可抑制光学膜10的劣化而言,优选紫外线、电子束,更优选紫外线。
作为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只要能通过第1活化能射线而进行固化的话,就无特别的限定,就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或固化性优异、光学膜10的柔软性、耐热性、耐擦伤性、耐溶剂性、光透过性等各物性优异而言,优选含有聚合性单体(A)、交联性单体(B)和聚合引发剂(C)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
作为聚合性单体(A),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三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四环十二烷基酯、单(甲基)丙烯酸环己烷二甲醇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甲基-2-甲基双环庚烷、4-(甲基)丙烯酰氧甲基-2-甲基-2-乙基-1,3-二氧戊环、4-(甲基)丙烯酰氧甲基-2-甲基-2-异丁基-1,3-二氧戊环、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己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磷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酰胺、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吗啉、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酰胺类;使双酚型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反应而得的化合物等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其中,该双酚型环氧树脂是由双酚类(双酚A、双酚F、双酚S、四溴双酚A等)与环氧氯丙烷的缩合反应而获得的;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类;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2-羟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类;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等羧酸乙烯酯类;乙烯、丙烯、丁烯、异丁烯等烯烃类等。这些聚合性单体(A)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2种以上并用。这些聚合性单体(A)中,就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固化性优异以及光学膜10的柔软性、耐热性、耐擦伤性、耐溶剂性、光透过性等各物性优异而言,优选(甲基)丙烯酸酯类、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芳香族乙烯基类、烯烃类,更优选(甲基)丙烯酸酯类、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
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相对于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全部质量,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聚合性单体(A)的含有率优选为0.5质量%~60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57质量%,进-步优选为2质量%~55质量%。如果聚合性单体(A)的含有率为0.5质量%以上,则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优异,光学膜10的基材紧贴性优异。此外,如果聚合性单体(A)的含有率为60质量%以下,则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交联性或固化性优异,光学膜10的耐溶剂性优异。
作为交联性单体(B),例如可列举出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六(甲基)丙烯酸酯类;二季戊四醇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等五(甲基)丙烯酸酯类;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改性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等四(甲基)丙烯酸酯类;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碳原子数2~5的脂肪族烃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三(甲基)丙烯酸酯类;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5-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基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基)丙烷、1,2-双(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乙烷、1,4-双(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丁烷、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氧基化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氧基化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氢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氧基化氢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氧基化氢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双苯氧基芴乙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的ε-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的γ-丁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烷二醇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氢化双酚A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F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甲基)丙烯酸酯类;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对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间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二乙二醇二烯丙基碳酸酯等二烯丙基类;(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二乙烯基苯;亚甲基双丙烯酰胺;通过多元酸(邻苯二甲酸、琥珀酸、六氢化邻苯二甲酸、四氢化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壬二酸、己二酸等)与多元醇(乙二醇、己二醇、聚乙二醇、聚丁二醇等)以及(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的反应而获得的化合物等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类;使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等)反应而获得的化合物、在醇类(烷烃二醇、聚醚二醇、聚酯二醇、螺环二醇化合物等1种或2种以上)的羟基上加成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并使残留的异氰酸酯基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反应而获得的化合物等聚氨酯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类;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等二乙烯基醚类;丁二烯、异戊二烯、二甲基丁二烯等二烯类等。这些交联性单体(B)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并用2种以上。这些交联性单体(B)中,就光学膜10的柔软性、耐热性、耐擦伤性、耐溶剂性、光透过性等各种物性优异而言,优选六(甲基)丙烯酸酯类、五(甲基)丙烯酸酯类、四(甲基)丙烯酸酯类、三(甲基)丙烯酸酯类、二(甲基)丙烯酸酯类、二烯丙基类、(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类、聚氨酯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类,更优选六(甲基)丙烯酸酯类、五(甲基)丙烯酸酯类、四(甲基)丙烯酸酯类、三(甲基)丙烯酸酯类、二(甲基)丙烯酸酯类、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类、聚氨酯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类。
相对于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全部质量,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交联性单体(B)的含有率优选为30质量%~98质量%,更优选为35质量%~9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96质量%。在交联性单体(B)的含有率为30质量%以上时,则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交联性或固化性优异,光学膜10的耐溶剂性优异。此外,在交联性单体(B)的含有率为98质量%以下时,则光学膜10的柔软性优异。
作为聚合引发剂(C),例如可列举出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安息香异丁醚、乙偶姻、苯偶酰(benzil)、二苯甲酮、对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benzildimethylketal)、甲基苯基乙醛酸酯、乙基苯基乙醛酸酯、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乙基蒽醌等羰基化合物;四甲基秋兰姆单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等硫化合物类;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膦氧化物、苯甲酰基二乙氧基膦氧化物等酰基膦氧化物类等。这些聚合引发剂(C)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2种以上并用。这些聚合引发剂(C)中,就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或固化性、光学膜10的光透过性优异而言,优选羰基化合物、酰基膦氧化物类,更优选羰基化合物。
相对于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全部质量,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聚合引发剂(C)的含有率优选为0.1质量%~10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5质量%。在聚合引发剂(C)的含有率为0.1质量%以上时,则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或固化性优异。此外,在聚合引发剂(C)的含有率为10质量%以下时,则光学膜10的光透过性优异。
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第1树脂16的折射率优选为1.40~2.00,更优选为1.43~1.95,进一步优选为1.46~1.90。
(微粒15)
表面凹凸结构层11可包含微粒(光漫射微粒)。
微粒15只要是具有可见光波长区域(大约400nm~700nm)的光漫射效果的微粒的话,就无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微粒。微粒15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2种以上并用。
作为微粒15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金、银、硅、铝、镁、锆、钛、锌、锗、铟、锡、锑、铈等金属;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锗、氧化铟、氧化锡、铟锡氧化物、氧化锑、氧化铈等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铝等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镁等金属碳酸化物;氮化硅等金属氮化物;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等树脂等。这些微粒15的材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2种以上并用。这些微粒15的材料中,就制造光学膜10时的处理性优异而言,优选硅、铝、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镁、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更优选氧化硅、氧化铝、氢氧化铝、碳酸镁、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的颗粒。
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微粒15的折射率优选为1.30~2.00,更优选为1.35~1.95,进一步优选为1.40~1.90。微粒15的折射率是在20℃下使用钠D线进行测定而获得的数值。
微粒15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5μm~20μm,更优选为0.8μm~15μm,进一步优选为1μm~10μm。在微粒15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时,则可使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有效地漫射。此外,在微粒15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下时,则可抑制面发光体的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微粒15的体积平均粒径是指,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进行测定而获得的数值。
作为微粒15的形状,例如可列举出球状、圆柱状、立方体状、长方体状、棱锥状、圆锥状、星型状、不定形状。这些微粒15的形状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2种以上并用。这些微粒15的形状中,就能使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有效地散射的观点而言,优选球状、立方体状、长方体状、棱锥状、星型状,更优选球状。
在表面凹凸结构层11是由含有微粒的树脂制成的情况下,相对于含有微粒的树脂的全部质量,第1树脂16的含有率优选为50质量%~99质量%,更优选为55质量%~9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97质量%,特别优选为65质量%~95质量%。在相对于含有微粒的树脂的全部质量,第1树脂16的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上时,则光学膜10的光透过性优异,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异。此外,在相对于含有微粒的树脂的全部质量,第1树脂16的含有率为99质量%以下时,则可抑制面发光体的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
在表面凹凸结构层11由含有微粒的树脂制成的情况下,相对于含有微粒的树脂的全部质量,微粒15的含有率优选为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2质量%~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40质量%,特别优选为5~35质量%。在相对于含有微粒的树脂的全部质量,微粒15的含有率为1质量%以上时,则可抑制面发光体的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此外,在相对于含有微粒的树脂的全部质量,微粒15的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下时,则光学膜10的光透过性优异,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异。
通过第1树脂16与微粒15具有折射率差,而产生微粒15的光漫射效果。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第1树脂16与微粒15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01~0.20,更优选为0.03~0.17,进一步优选为0.05~0.15。
作为第1树脂16与微粒15的组合,例如可列举出: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硅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铝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镁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氧化硅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氧化铝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氧化镁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氢氧化铝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碳酸镁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丙烯酸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苯乙烯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硅酮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聚氨酯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三聚氰胺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环氧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硅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铝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镁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氧化硅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氧化铝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氧化镁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氢氧化铝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碳酸镁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丙烯酸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苯乙烯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硅酮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聚氨酯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三聚氰胺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聚碳酸酯树脂而微粒15为环氧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硅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铝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镁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氧化硅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氧化铝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氧化镁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氢氧化铝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碳酸镁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丙烯酸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苯乙烯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硅酮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聚氨酯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三聚氰胺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微粒15为环氧树脂微粒等。这些第1树脂16与微粒15的组合中,就光学膜10的耐热性、力学特性、成形加工性优异,折射率差为所述优选范围内,且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优选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硅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铝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镁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氧化硅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氧化铝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氧化镁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氢氧化铝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碳酸镁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丙烯酸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苯乙烯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硅酮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聚氨酯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三聚氰胺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环氧树脂微粒,更优选为: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氧化硅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氧化铝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氢氧化铝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碳酸镁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丙烯酸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苯乙烯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硅酮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聚氨酯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三聚氰胺树脂微粒、第1树脂16为丙烯酸树脂而微粒15为环氧树脂微粒。
在不损害性能的范围内,第1树脂16或微粒15之外,表面凹凸结构层11还可以包含其它的成分。
作为其它的成分,例如可列举出脱模剂、阻燃剂、抗静电剂、流平剂、防污改进剂、分散稳定剂、粘度调节剂等各种添加剂。
相对于构成表面凹凸结构层11的材料的全部质量,表面凹凸结构层11中其它成分的含有率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在相对于构成表面凹凸结构层11的材料的全部质量,表面凹凸结构层11中其它成分的含有率为5质量%以下时,则能抑制光学膜10的性能的降低。
本发明的光学膜10,为保护凹凸结构14且提高光学膜10的处理性,也可在具有凹凸结构14的表面上设置有保护膜。在使用光学膜10时,所述保护膜可从光学膜10剥离即可。
作为保护膜,例如可列举出公知的保护膜等。
(衍射光栅层12)
衍射光栅层12具有衍射光栅。
衍射光栅层12只要具有衍射光栅就无特别的限定,可直接使用市售的衍射膜,也可使用以市售的衍射膜作为模具并用所要求的树脂(第2透明树脂)等进行转印而获得的材料。
作为市售的衍射膜,例如可列举出株式会社协同国际(KyodoInternational)制的“DTM-1-1”、“DTM-1-2”、“DTM-1-3”、“DTM-2-1”、“DTM-2-2”、“DTM-2-3”、“DTM-3-1”、“DTM-3-2”;SCIVAX株式会社制的“FALS1000/1000-30×30”、“FTH500/500-50×50”、“FAP250/500-30×30”等。
作为衍射光栅层12的衍射光栅的图样(Pattern),例如可列举出:线&空间等1维图样;柱型、孔型(ホ一ル型)、棋格型(チエツク型)、曲折型、格子型(格子型)等2维图样等连续图样。这些衍射光栅层12的衍射光栅的图样中,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优选柱型、孔型、棋格型、曲折型、格子型等2维模型、更优选柱型、孔型。
作为柱型或孔型的衍射光栅的形状,例如可列举出三棱柱形状、四棱柱形状等棱柱形状;圆柱形状等。
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衍射光栅层12的衍射光栅间距优选为0.2μm~5μm,更优选为0.5μm~4μm。
衍射光栅的间距表示在将所述衍射光栅模型的一个凸结构以及与该凸结构邻接的一个凹结构设定为1个周期的情况下,1个周期的尺寸。
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衍射光栅层12的衍射光栅的深度(高度)优选为0.2μm~5μm,更优选为0.5μm~4μm。
衍射光栅的高度是指,表示从衍射光栅模型的顶部到衍射光栅模型的底部的尺寸。
作为衍射光栅层12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乙烯聚萘二甲酸酯等聚酯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等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二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酰亚胺、聚酰亚胺酰胺等酰亚胺树脂;玻璃等。
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衍射光栅层12的折射率优选为1.30~1.80,更优选为1.35~1.75,进一步优选为1.40~1.70。
通过使表面凹凸结构层11与衍射光栅层12具有折射率差,产生衍射光栅层12的衍射效果。就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优异而言,表面凹凸结构层11的第1透明材料与衍射光栅层12的第2透明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01~0.30,更优选为0.03~0.25,进一步优选为0.05~0.20。
(中间层13)
为了支撑表面凹凸结构层11的凹凸结构14或包埋由衍射光栅层12的衍射光栅而产生的隙缝,也可在表面凹凸结构层11与衍射光栅层12之间设置有中间层13。另外,图1中的中间层12,为方便起见表现为仅指在表面凹凸结构层11与衍射光栅层12之间,但如上所述的中间层12也包含衍射光栅层12的衍射光栅模型间的间隙部分。
就光学膜10的生产率优异而言,中间层13的材料优选为与表面凹凸结构层11相同的组成。
(基材18)
为了保持光学膜10的形状,本发明的光学膜10也可在不具有凹凸结构14的表面上设置有基材18。即,光学膜10可在与具有凹凸结构14的面为相反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基材18。
作为基材18,就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性优异而言,优选透射活化能射线的基材。此外,为了向表面凹凸结构层11透射光,基材18优选透射可见光的基材。具体地,相对于向基材18入射的可见光,透射基材18的可见光的光透过率优选为50%以上。另外,光透过率是指,根据JISK7361进行测定而获得的数值。
作为基材18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等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二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酰亚胺、聚酰亚胺酰胺等酰亚胺树脂;玻璃等。这些基材18的材料中,就柔软性优异、活化能射线的透过性优异而言,优选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苯乙烯树脂、纤维素树脂、酰亚胺树脂,更优选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酰亚胺树脂。
就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性优异而言,基材18的厚度优选为10μm~1,000μm,更优选为20μm~500μm,进一步优选为25μm~300μm。
对于基材18,为了提高衍射光栅层12与基材18的粘着性,视需要,也可对基材18的表面进行易粘合处理。
作为易粘合处理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出:在基材18的表面形成由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制成的易粘合层的方法;对基材18的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的方法等。
对于基材18,除了进行易粘合处理以外,还可以视需要,进行防静电、防反射、防基材之间的粘着等表面处理。
为了将本发明的光学膜10粘合于EL发光元件,也可在不具有凹凸结构14的表面上设置粘合层21。即,光学膜10也可在与具有凹凸结构14的面为相反侧的表面设置粘合层21。在光学膜10具有基材18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也可在基材18的表面设置粘合层21。
即,本发明的光学膜也可是包含光学膜与粘合层21的结构,其中,所述光学膜包含基材、位于所述基材上且由第1透明材料制成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位于所述基材与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之间且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所述粘合层21设置于与所述基材的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所处位置的面相反的面上。
作为粘合层21,例如可列举出公知的粘合剂等。
在粘合层21的表面,为了提高光学膜10的处理性,也可如图1所示设置保护膜22。
即,本发明的光学膜也可是包含光学膜、粘合层21与保护膜的结构,其中,所述光学膜包含:基材、位于所述基材上且由第1透明材料制成的并具有凹凸结构表面凹凸结构层、位于所述基材与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之间且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所述粘合层21设置于与所述基材的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所处位置的面相反的面;所述保护膜位于所述粘合层21上。
对于保护膜22,只要是在EL发光元件30的表面粘贴光学膜10等时,能从光学膜10等剥离的话即可。
作为保护膜22,例如可列举出公知的保护膜等。
(光学膜10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光学膜10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的限定,例如可列举出具有以下工序的制造方法:在基材18上涂覆第2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在其上覆盖具有衍射光栅的转印部的模具,照射第2活化能射线,获得在基材18上具有衍射光栅层12的薄膜,在所获得的在基材18上具有衍射光栅层12的薄膜上涂覆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在其上覆盖具有凹凸结构14的转印部的模具,照射第1活化能射线。
此外,例如可列举出具有以下工序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在基材与具有衍射光栅的转印部的模具之间,供给第2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照射第2活化能射线,获得所述基材上具有衍射光栅层的层叠体,在所获得的层叠体与具有凹凸结构的转印部的模具之间,供给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照射第1活化能射线。
作为第2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可使用与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相同的材料。但是,如上所述,可选择将衍射光栅层12的折射率满足所述优选范围的材料作为第2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
对于具有衍射光栅的转印部的模具或具有凹凸结构14的转印部的模具,只要是具有所要求的转印面的话,则无特别限定,可直接使用市售的模具,也可使用由金刚石刀具进行切削的、国际公开号为2008/069324单行本上记载的蚀刻法等公知的方法制造而获得模具。
具体地,对于具有衍射光栅的转印部的模具,其具有将上述衍射光栅层12的衍射光栅的模型进行反转的形状。此外,对于具有凹凸结构14的转印部的模具,其具有将凹凸结构14的形状进行反转的形状。
作为第1以及第2活化能射线的发光光源,例如可列举出化学灯、低压汞灯、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无电极紫外线灯、可见光卤素灯、氙气灯等。
对于第1和第2活化能射线的累积光量,可根据所使用的第1和第2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种类进行适当设定,就第1和第2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性优异、抑制光学膜10的劣化而言,优选为0.01J/cm2~10J/cm2,更优选为0.5J/cm2~8J/cm2
上述光学膜10可设置在后述面发光体的光出射侧。具体地,设置在EL发光元件的光出射侧,可用作平板显示器、或可使用作为照明器材。
(面发光体)
本发明的面发光体包含本发明的光学膜10。
作为本发明的面发光体,例如可列举出如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
以下,对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面发光体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面发光体并不局限于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
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包含EL发光元件30、粘合层21与光学膜10,其中,所述EL发光元件30是通过依次层叠玻璃基板31、阳极32、发光层33、阴极34而形成。在玻璃基板31的与形成了EL发光元件30的面为相反一侧的表面,通过粘合层21,设置光学膜10。
在EL发光元件30上设置了本发明的光学膜10的面发光体,其可提高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并同时抑制出射光波长的的出射角度依赖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其中,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模型为柱型。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其中,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模型为柱型,所述第1透明材料与所述第2透明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为0.03~0.17.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其中,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模型为格子型。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其中,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模型为格子型,所述第1透明材料与所述第2透明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为0.03~0.17。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与光漫射微粒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其中,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光漫射微粒为硅酮树脂,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模型为柱型。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与光漫射微粒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其中,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光漫射微粒为硅酮树脂,所述光漫射微粒为球状,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模型为柱型。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与光漫射微粒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其中,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光漫射微粒为硅酮树脂;相对于形成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的材料的全部质量,所述光漫射微粒为5~35%;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模型为柱型。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与光漫射微粒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其中,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光漫射微粒为硅酮树脂,所述第1透明材料与所述光漫射微粒之间的折射率差为0.05~0.15;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模型为柱型。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与光漫射微粒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其中,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光漫射微粒为硅酮树脂;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模型为格子型。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与光漫射微粒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其中,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光漫射微粒为硅酮树脂;所述光漫射微粒为球状;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模型为格子型。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与光漫射微粒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其中,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光漫射微粒为硅酮树脂;相对于形成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的材料的全部质量,所述光漫射微粒为5~35%;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模型为格子型。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与光漫射微粒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其中,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光漫射微粒为硅酮树脂;所述第1透明材料与所述光漫射微粒之间的折射率差为0.05~0.15;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模型为格子型。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另外,实施例中的“份”和“%”表示“质量份”和“质量%”。
(光学膜的截面观察)
使用电子显微镜(机种名“S-4300-SE/N”,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制)观察实施例中获得的光学膜的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和截面。
另外,光学膜截面是使用剃刀刀片,经过凹凸结构的顶点并且垂直于凹凸结构的底面部,切断实施例1和实施例4中获得的光学膜,进行观察。
(光提取效率的测定)
在实施例、比较例、参考例中获得的面发光体上,配置开有直径5mm的孔洞的厚度0.1mm的遮光片,将其配置于积分球(蓝菲光学有限公司(LabsphereInc.)制,大小为6英寸)的样品开口部。在这种状态下,使用分光测量仪(分光仪:机种名“PMA-12”(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HamamatsuPhotonicsInc.)制);软件:软件名“PMA用基本软件U6039-01版本3.3.1”),对有机EL发光元件通10mA的电流进行点灯时的从遮光片的直径5mm的孔的出射的光进行测定,并根据标准发光度曲线进行修正,算出面发光体的光子数。
将参考例中获得的面发光体的光子数设定为100%时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面发光体的光子数的比值,设定为光提取效率。
(正射亮度的测定)
在实施例、比较例、参考例中获得的面发光体上,配置开有直径5mm的孔洞的厚度0.1mm的遮光片。在这种状态下,使用亮度计(机种名“BM-7”,拓普康公司制),对有机EL发光元件通以1.5A的电流进行点灯时的从遮光片的直径5mm的孔的出射的光,从面发光体的法线方向进行测定,获得面发光体的亮度值。
将参考例中获得的面发光体的亮度值设定为100%时的、实施例·比较例中获得的面发光体的亮度值的比值,设定为正射亮度。
(色度变化量的测定)
在实施例·比较例·参考例中获得的面发光体上,配置开有直径5mm的孔洞的厚度0.1mm的遮光片。在这种状态下,使用亮度计(机种名“BM-7”,拓普康公司制),对有机EL发光元件通以1.5A电流进行点灯时的从遮光片的直径5mm的孔的出射的光,从以下方向测定各自表色系的色度x、y:从面发光体的法线方向(0°)、从面发光体的法线方向倾斜10°的方向、从面发光体的法线方向倾斜20°的方向、从面发光体的法线方向倾斜30°的方向、从面发光体的法线方向倾斜40°的方向、从面发光体的法线方向倾斜50°的方向、从面发光体的法线方向倾斜60°的方向、从面发光体的法线方向倾斜70°的方向、从面发光体的法线方向倾斜75°的方向、从面发光体的法线方向倾斜80°的方向。将各角度的x值和x的平均值绘制为横轴,将各角度的y值和y的平均值绘制为纵轴,算出从绘制的x和y的平均值的点到绘制的各角度的x和y的值的点的距离,将其距离为最长时的数值作为色度变化量。
另外,色度变化量越小,则意味着越能抑制面发光体的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
(材料)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由后述制造例1制造而得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的折射率为1.52)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由后述制造例2制造而得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的折射率为1.58)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C:由后述制造例3制造而得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的折射率为1.52)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D:由后述制造例4制造而得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的折射率为1.52)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E:由后述制造例5制造而得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的折射率为1.52)
微粒A:硅酮树脂球状微粒(商品名“トスパ一ル120”、迈图高新材料公司制,折射率1.42,体积平均粒径2μm)
有机EL发光元件A:剥离SymfosOLED-010K(柯尼卡美能达公司(コ二カミノルタ社)制,白色OLED元件)的光出射面侧的表面的光学膜的有机EL发光元件
有机EL发光元件B:剥离了OLED_PanelNZIP0S0808300(松下(株式)会社制,白色OLED元件)的光出射面侧的表面的光学膜的有机EL发光元件
[参考例1]
将有机EL发光元件A直接作为面发光体。
[参考例2]
将有机EL发光元件B直接作为面发光体。
[制造例1]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制造)
在玻璃制烧瓶中,投入作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17.6g(0.7摩尔)和异氰脲酸酯型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151.2g(0.3摩尔)、作为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丙烯酸-2-羟基丙酯128.7g(0.99摩尔)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693g(1.54摩尔)、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22.1g、以及作为阻聚剂的氢醌单甲醚0.55g,升温至75℃,保持75℃并继续搅拌,使其反应至烧瓶内残留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浓度变为0.1摩尔/升以下,冷却至室温,获得聚氨酯多官能团丙烯酸酯。
混合所获得的聚氨酯多官能团丙烯酸酯35份、由下述式(1)表示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商品名“アクリエステルPBOM”,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20份、由下述式(2)表示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商品名“NewfrontierBPEM-10”,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40份、由下述式(3)表示的丙烯酸酯(商品名“NewfrontierPHE”、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5份以及1-羟基环己基苯酮(商品名“IRGACURE184”、汽巴精化(CibaSpecialtyChemicals)有限公司制)1.2份,获得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
[化1]
[化2]
[化3]
[制造例2]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制造)
混合聚氨酯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商品名“GX8830A”,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100份、1-羟基环己基苯酮(商品名“IRGACURE184”、汽巴精化有限公司制)1.2份,获得活性能量线硬化性树脂组合物B。
[制造例3]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C的制造)
将70%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和30%的微粒A进行混合,获得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C。
[制造例4]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D的制造)
将90%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和10%的微粒A进行混合,获得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D。
[制造例5]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E的制造)
将80%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和20%的微粒A进行混合,获得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E。
[制造例6]
(具有凹凸结构的转印部的平面模具的制造)
在100mm四方形钢制平面模具上,施以厚度200μm、维氏硬度200Hv的镀铜。在镀铜层的表面涂覆感光剂,进行激光曝光、显影以及蚀刻,获得在镀铜层上形成了半球凹状以最小间隔3μm进行六方排列排布的转印部,其中,半球凹状直径为50μm、深度为25μm。为了对所获得的模具的表面赋予防锈性和耐久性,而对所获得的模具的表面施以镀铬,获得具有凹凸结构的转印部的平面模具。
[制造例7]
(具有衍射光栅的金属模具(金型)的制造)
在钢制平面模具施以无电解镀镍处理,使用精密切削加工机施加镜面加工。然后,为形成垂直相交的直线状沟(间距2μm,深度0.4μm),在施加镜面加工的表面上,使用单晶体金刚石刀具,进行切削加工,制造具有衍射光栅的金属模具。
[实施例1]
在孔型(ホ一ル型)衍射膜(商品名“DTM-2-1”,间距1μm,深度1μm)上,涂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并在其上放置厚度为1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材(商品名“DIAFOILT910E125”,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使用轧辊(niproll)均一地延展至衍射光栅层的厚度变为10μm。然后,从基材上方照射紫外线,使夹在衍射膜与基材之间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固化,剥离衍射膜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固化物,获得了在基材上形成具有柱型衍射光栅的衍射光栅层的薄膜。
然后,在制造例6中获得的具有凹凸结构的转印部的平面模具上,涂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C,并在其上放置所获得的基材上形成了衍射光栅层的薄膜,以具有衍射光栅的面为下,使用轧辊均一地延展至中间层的厚度变为30μm。然后,从基材上方照射紫外线,使夹在衍射膜与基材之间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C固化,剥离具有凹凸结构的转印部的平面模具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C的固化物,获得光学膜。
所获得的光学膜在扫描显微镜下拍摄的图像如图6所示。对于根据在扫描显微镜下拍摄的图像算出的光学膜的凹凸结构大小,其平均最长直径Aave为48μm,平均高度Bave为24μm,由与大概呈辊模具的凹处的大小对应的半球突起获得。此外,根据在扫描显微镜下拍摄的图像获得的光学膜的凹凸结构是对应于辊模具,并以最小间隔5.5μm进行六方排列;而相对于光学膜的面积的球状突起的底面部的面积的比例则为73%。
在有机EL发光元件A的光出射面侧,涂覆作为粘合层的Cargille标准折射液(折射率1.52,茉丽特(Moritex)株式会社制),使具有所获得的基材的光学膜的基材面光学粘着,获得面发光体。所获得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正射亮度、色度变化量如表1所示。
[实施例2~3]
除了变更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种类或衍射光栅的间距之外,其余进行同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获得面发光体。所获得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正射亮度、色度变化量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在制造例6中获得的具有凹凸结构的转印部的平面模具上,涂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C,并在其上放置厚度为1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材(商品名“DIAFOILT910E125”,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使用轧辊均一地延展至中间层的厚度变为30μm。然后,从基材上方照射紫外线,使夹在衍射膜与基材之间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C固化,剥离具有凹凸结构的转印部的平面模具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C的固化物,获得光学膜。
除了上述之外,其余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获得面发光体。所获得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正射亮度、色度变化量如表1所示。
含有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实施例1~3中获得的面发光体可提高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且可抑制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
另一方面,对于含有不包含衍射光栅层的光学膜的比较例1中获得的面发光体,其光提取效率或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差。
[实施例4~6]
除了变更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种类或衍射光栅的间距之外,其余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获得面发光体。所获得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正射亮度、色度变化量如表2所示。
[实施例7]
在制造例7中获得的具有格子型衍射光栅的金属模具(间距2μm,深度0.4μm)上,涂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并在其上放置厚度为1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材(商品名“DIAFOILT910E125”,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使用轧辊均一地延展至衍射光栅层的厚度变为10μm。然后,从基材上照射紫外线,使夹在衍射膜与基材之间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固化,剥离具有衍射光栅的金属模具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固化物,获得在基材上形成格子型的具有衍射光栅的衍射光栅层的薄膜。
然后,进行同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获得面发光体。所获得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正射亮度、色度变化量如表2所示。
[实施例8~12]
除了变更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种类或衍射光栅的深度之外,其余进行同实施例7相同的操作,获得面发光体。所获得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正射亮度、色度变化量如表2所示。
另外,具有深度不同的衍射光栅的金属模具是与制造例7相同地进行制造而得。
[实施例13~24]
除了变更有机EL发光元件的种类、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种类、衍射光栅的间距或深度之外,其余同实施例1进行相同的操作,获得面发光体。所获得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正射亮度、色度变化量如表3所示。
[实施例25~28]
除了变更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种类、中间层的厚度之外,其余进行同实施例8相同的操作,获得面发光体。所获得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正射亮度、色度变化量如表4所示。
[实施例29~32]
除了变更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种类、中间层的厚度之外,其余进行同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获得面发光体。所获得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正射亮度、色度变化量如表5所示。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膜,可获得兼顾提高光提取效率或正射亮度以及抑制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两者的面发光体,该面发光体可以适用于例如照明、显示器、屏幕等。

Claims (16)

1.一种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包含由第1透明材料制成的且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凹凸结构层、与由第2透明材料制成的衍射光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明材料为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为1.30~1.8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的间距为0.2μm~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的高度为0.4μm~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透明材料为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的所述凹凸结构为球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表面凹凸结构层进一步含有光漫射微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漫射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μm~1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中的所述光漫射微粒的含有率为1质量%~50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明材料与所述第1透明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为0.01~0.30。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的所述凹凸结构的间距相对于所述衍射光栅层的衍射光栅的间距的比为10~100。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基材,且在所述基材上依次层叠有所述衍射光栅层和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
14.一种面发光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发光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依次层叠有阴极、发光层、阳极、基板的EL发光元件,且在所述EL发光元件的基板上,以所述表面凹凸结构层成为光出射面地层叠有所述光学膜。
16.一种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基材与具有衍射光栅的转印部的模具之间,供给第2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照射第2活化能射线,获得在所述基材上具有衍射光栅层的层叠体;
在所获得的层叠体与具有凹凸结构的转印部的模具之间,供给第1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照射第1活化能射线。
CN201480025360.5A 2013-03-28 2014-03-26 光学膜、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面发光体 Pending CN1052099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8439 2013-03-28
JP2013068439 2013-03-28
JP2013-217470 2013-10-18
JP2013217470 2013-10-18
JP2013-240801 2013-11-21
JP2013240801 2013-11-21
PCT/JP2014/058626 WO2014157379A1 (ja) 2013-03-28 2014-03-26 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面発光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9940A true CN105209940A (zh) 2015-12-30

Family

ID=51624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5360.5A Pending CN105209940A (zh) 2013-03-28 2014-03-26 光学膜、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面发光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54489A1 (zh)
EP (1) EP2980611A4 (zh)
JP (1) JPWO2014157379A1 (zh)
KR (1) KR20150136504A (zh)
CN (1) CN105209940A (zh)
WO (1) WO201415737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8096A (zh) * 2017-01-24 2017-06-13 上海大学 通过光学薄膜来提高oled发光器件光取出的方法
CN107546331A (zh) * 2017-08-23 2018-01-05 江苏集萃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光取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光取出结构的发光器件
CN107942427A (zh) * 2017-12-29 2018-04-20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光学膜
CN109638175A (zh) * 2018-11-30 2019-04-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及阵列基板
CN111323960A (zh) * 2020-04-07 2020-06-2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透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34548A1 (en) * 2014-12-18 2016-06-22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Barrier film laminate comprising submicron getter particl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uch a laminate
EP3278378A1 (en) * 2015-03-31 2018-02-07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ulti-functional substrate for oled lighting application
CN106959539A (zh) * 2016-01-08 2017-07-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9004406A1 (ja) * 2017-06-30 2019-01-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回折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回折光学素子形成用のア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並びに照明装置
EP3499278A1 (en) * 2017-12-13 2019-06-19 Thomson Licensing A diffraction grating structure comprising several grating lines
CN112531124B (zh) * 2019-09-19 2024-07-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屏和终端
US12025494B2 (en) * 2021-06-24 2024-07-02 Corning Incorporated Optical elements including hard oxide bodies and grating layer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TWI794070B (zh) * 2022-03-31 2023-02-21 微采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微結構的光學膜以及使用光學膜的顯示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595A (zh) * 2003-03-06 2005-01-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组件
US20080176041A1 (en) * 2005-03-10 2008-07-2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Resin Film Substrate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JP2009086210A (ja) * 2007-09-28 2009-04-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表示体及びラベル付き物品
JP2010212204A (ja) * 2009-03-12 2010-09-2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El素子、表示装置、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2217114A (zh) * 2008-10-02 2011-10-12 剑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2573165A (zh) * 2010-09-14 2012-07-1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固态发光元件、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69256B2 (ja) * 2004-01-22 2009-11-18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分光光学素子
JPWO2008069324A1 (ja) 2006-12-08 2010-03-2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光拡散性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プリズムシート、並びに面光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595A (zh) * 2003-03-06 2005-01-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组件
US20080176041A1 (en) * 2005-03-10 2008-07-2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Resin Film Substrate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JP2009086210A (ja) * 2007-09-28 2009-04-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表示体及びラベル付き物品
CN102217114A (zh) * 2008-10-02 2011-10-12 剑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JP2010212204A (ja) * 2009-03-12 2010-09-2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El素子、表示装置、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2573165A (zh) * 2010-09-14 2012-07-1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固态发光元件、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8096A (zh) * 2017-01-24 2017-06-13 上海大学 通过光学薄膜来提高oled发光器件光取出的方法
CN106848096B (zh) * 2017-01-24 2018-12-07 上海大学 通过光学薄膜来提高oled发光器件光取出的方法
CN107546331A (zh) * 2017-08-23 2018-01-05 江苏集萃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光取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光取出结构的发光器件
CN107942427A (zh) * 2017-12-29 2018-04-20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光学膜
CN107942427B (zh) * 2017-12-29 2021-02-19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光学膜
CN109638175A (zh) * 2018-11-30 2019-04-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及阵列基板
US10879495B2 (en) 2018-11-30 2020-12-2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array substrate
CN111323960A (zh) * 2020-04-07 2020-06-2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透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80611A1 (en) 2016-02-03
KR20150136504A (ko) 2015-12-07
JPWO2014157379A1 (ja) 2017-02-16
WO2014157379A1 (ja) 2014-10-02
US20160054489A1 (en) 2016-02-25
EP2980611A4 (en)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9940A (zh) 光学膜、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面发光体
CN105493624B (zh) El用光提取薄膜、el用光提取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CN104169747B (zh) El元件用光提取膜、面发光体及el元件用光提取膜的制造方法
CN105190370A (zh) 光学膜和面发光体
EP2790042B1 (en) Display body, transfer foil, and article with display body
TWI533033B (zh) 光學膜、面發光體以及光學膜的製造方法
TW201232870A (en) Light extraction films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OLEDs)
KR20090127354A (ko) 시트 형상 광학 부재, 광학 시트용 수지 조성물, 광학 시트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5409327A (zh) 光取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US20230280523A1 (en) Lighting-device light guide member, lighting device, and building material
WO2018155482A1 (ja) 導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2067161B1 (ko) 색 개선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67162B1 (ko) 색 개선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9198749A (ja) 光線制御部材
KR102156013B1 (ko)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광학 필름, 면발광체 및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장치
JP2016090945A (ja) 光学部材、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面光源装置、映像源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22244474A1 (ja) 光学装置
KR20130132908A (ko) 발광소자용 미세 구조체, 당해 미세 구조체를 사용한 발광소자 및 조명장치
JP2018146809A (ja) 光学シート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16068680A (zh) 一种匀光膜、一种复合匀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191694A (ja) 光取出し構造体
JP2016045386A (ja) 光学フィルム、面発光体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6018050A (ja) 光学フィルム、面発光体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Within Japan Tokyo Chiyoda pill 1 chome No. 1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Within Japan Tokyo Chiyoda pill 1 chome No. 1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Reiyon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