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6723A - 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16723A CN105216723A CN201510698310.XA CN201510698310A CN105216723A CN 105216723 A CN105216723 A CN 105216723A CN 201510698310 A CN201510698310 A CN 201510698310A CN 105216723 A CN105216723 A CN 1052167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ick stick
- fixedly connected
- family
- pieces
- anticollis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28—Metallic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包括保险杠,所述保险杠包括前杠、后杠、和位于所述前杠与后杠之间的第一缓冲件,所述后杠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由两块对称设置的弧形钢板组成,所述两块弧形钢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两块弧形钢板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前杠和后杠固定连接。本发明型减震效果好、抗撞击能力强、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轿车中采用的防撞结构仅为一块具有一定厚度的钢板保险杠,其与汽车底板固定安装在一起,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较大的撞击力得不到保险杠的缓解,在冲力的作用下使整个车身发生移动,虽然对车辆本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撞击力对车内人员的影响却很大,防撞结构的减震效果差,车内人员得不到一定的保护。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220220618.5公开了一种轿车防撞保险杠装置,该装置在轿车底盘前后两塑料外壳里设有两拱形保险杠钢圈,且四个钢圈顶头和两侧竖底梁顶头钢板设有橡胶板,拱形钢圈和橡胶板有一定的撞击减缓作用,但钢圈和橡胶板利用自身的形变缓冲能力较差,车身的减震效果差。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320015489.0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尾部防撞结构,该结构是在后保险杠内设置防撞梁,该防撞梁与后保险杠之间填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中部设有凹槽,所述缓冲块中部沿左右方向嵌装有一根钢管,钢管位于凹槽后方,钢管前端面超出凹槽槽底,当后保险杠受到撞击时,缓冲块受到撞击力被压缩,钢管发生溃缩,钢管和缓冲块硬软吸能缓冲,防撞梁内陷吸能,该结构能缓冲汽车尾部的撞击力,有效提高乘用车尾部的防撞效果,但是钢管和缓冲块之间的缓冲空间较小,缓冲作用小。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0610038244.4公开了一种汽车追尾防撞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座、通过尾部保护托臂与固定座连接的尾部保护板、通过摩擦片托臂与固定座连接的摩擦片,固定座上设有轨道槽以及在轨道槽内滑动的滑块,滑块连接条形弹簧、尾部保护托臂和摩擦片托臂的共同端,当发生撞击时,尾部保护板通过刚性的尾部保护托臂将撞击力传递给固定座上的滑块,滑块在撞击力的作用下,一部分压缩条形弹簧,来吸收撞击能量,另一部分传递给摩擦片托臂,压缩变形摩擦片托臂来吸收撞击能量,同时摩擦片托臂与摩擦片滑动摩擦连接,在滑动摩擦中消耗碰撞能量,该装置能有效的吸收追尾事故中产生的碰撞能量,起到减震作用从而有效避免人员伤亡,但该装置仅通过条形弹簧的弹性形变、摩擦片托臂的自身刚性形变和摩擦片的摩擦来吸收碰撞能量,吸收能力有限,防震效果不够理想,且摩擦片托臂易在撞击时损坏,增加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抗撞击能力强、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的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包括保险杠,所述保险杠包括前杠、后杠、和位于所述前杠与后杠之间的第一缓冲件,所述后杠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件由两块对称设置的弧形钢板组成,所述两块弧形钢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两块弧形钢板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前杠和后杠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钢板包括两块互为钝角的平面钢板,所述两块平面钢板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平面钢板的另一端设有与螺栓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两块弧形钢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固定连接,所述两块弧形钢板的中部分别通过固定板与所述前杠和后杠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与所述后杠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活塞杆与外部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的顶部内侧壁上周向设有限位挡圈,所述限位挡圈的孔径小于所述活塞的直径,所述限位挡圈的孔径大于所述活塞杆的直径;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挡圈接触,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下方设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筒的内侧底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螺栓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橡胶垫。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杠与后杠之间设有两组第一缓冲件,所述后杠上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缓冲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传统的钢板保险杠上增加了两块对称设置的弧形钢板,两块弧形钢板的两端固定连接,中间则具有一定缓冲空间,在保险杠受到撞击时,弧形钢板受到冲力发生形变,两块弧形钢板之间产生缓冲位移,起到缓冲作用,对车身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本发明在保险杠和车身之间还安装了第二缓冲件进行二次减震,可以进一步降低保险杠所受的撞击力,第二缓冲件采用双弹簧结构,通过双弹簧的弹性形变对车身进行多重缓冲保护,大大提高防撞能力,降低车身的损坏,提高人身安全性;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弧形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杠,2—后杠,3—第一缓冲件,4—螺栓,5—第二缓冲件(其中:50—限位挡圈,51—连接板,52—连接套筒,53—活塞,54—活塞杆,55—第一缓冲弹簧,56—第二缓冲弹簧,57—安装板,58—橡胶垫,59—第二螺纹孔),6—弧形钢板(其中:61—平面钢板,62—第一螺纹孔,63—固定板),7—保险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包括保险杠7,所述保险杠7包括前杠1、后杠2、和位于所述前杠1与后杠2之间的第一缓冲件3,所述后杠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件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缓冲件3由两块对称设置的弧形钢板6组成,所述两块弧形钢板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两块弧形钢板6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前杠1和后杠2固定连接。两块弧形钢板6的两端固定连接,中间则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前杠1受到撞击后向后杠2移动,位于两者之间的弧形钢板6中部受到挤压发生一定的形变,两块弧形钢板6之间产生缓冲位移,起到缓冲的作用,对车身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弧形钢板6包括两块互为钝角的平面钢板61,所述两块平面钢板61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63上,可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等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平面钢板61的另一端设有与螺栓4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纹孔62,弧形钢板6在受到挤压时,两块互为钝角的平面钢板61之间的夹角变大,具有一定缓冲位移,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两块对称设置的弧形钢板6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4与所述第一螺纹孔62配合固定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所述两块弧形钢板6的中部分别通过固定板63与所述前杠1和后杠2焊接固定,固定板63能增大撞击受力面积,降低对钢板的损坏程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缓冲件5设置在保险杠7的后杆2和车身之间,所述第二缓冲件5包括与所述后杠2固定连接的连接板51,所述连接板51可通过配合螺栓或直接焊接固定在后杠2上,所述连接板51上设置有连接套筒52;所述连接套筒52内设有活塞53,所述活塞53通过活塞杆54与外部安装板57固定连接,所述活塞53与所述安装板57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55,本发明通过安装板57安装在外部车身上。当保险杠7受到撞击,在第一缓冲件3起到的主缓冲作用结束后继续向车身移动,固定在后杠2上的连接套筒52与固定在安装板57上的活塞53发生相对位移,活塞53挤压第一缓冲弹簧55,弹簧发生形变起到缓冲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套筒52的顶部内侧壁上周向设有限位挡圈50,所述限位挡圈50的孔径小于所述活塞53的直径,所述限位挡圈50的孔径大于所述活塞杆54的直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55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挡圈50接触,所述第一缓冲弹簧55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57接触,所述第一缓冲弹簧55优选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套在活塞杆54上。所述连接套筒52的顶部上的限位挡圈50限制活塞53在连接套筒52内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53下方设有第二缓冲弹簧56,所述第二缓冲弹簧5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筒52的内侧底部上。当所述活塞53继续与连接套筒52发生相对位移时,活塞53挤压第二缓冲弹簧56,起到弹簧的双重缓冲作用。所述第二缓冲弹簧56优选为碟状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57上设有与螺栓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孔59,方便安装和拆卸。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套筒52的内侧壁上设有橡胶垫58,在滑块53滑动过程中,橡胶垫58起到稳固滑块53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杠1与后杠2之间的距离可设置为250~400mm,前杠1与后杠2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防止弧形钢板6断裂而失去形变能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杠1与后杠2之间设有两组第一缓冲件3,所述后杠2上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缓冲件5,进一步提高缓冲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包括保险杠(7),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7)包括前杠(1)、后杠(2)、和位于所述前杠(1)与后杠(2)之间的第一缓冲件(3),所述后杠(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3)由两块对称设置的弧形钢板(6)组成,所述两块弧形钢板(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两块弧形钢板(6)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前杠(1)和后杠(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钢板(6)包括两块互为钝角的平面钢板(61),所述两块平面钢板(61)的一端通过固定板(63)固定连接,所述平面钢板(61)的另一端设有与螺栓(4)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纹孔(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弧形钢板(6)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4)与所述第一螺纹孔(62)配合固定连接,所述两块弧形钢板(6)的中部分别通过固定板(63)与所述前杠(1)和后杠(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件(5)包括与所述后杠(2)固定连接的连接板(51),所述连接板(51)上设置有连接套筒(52);所述连接套筒(52)内设有活塞(53),所述活塞(53)通过活塞杆(54)与外部安装板(57)固定连接,所述活塞(53)与所述安装板(57)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52)的顶部内侧壁上周向设有限位挡圈(50),所述限位挡圈(50)的孔径小于所述活塞(53)的直径,所述限位挡圈(50)的孔径大于所述活塞杆(54)的直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55)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挡圈(50)接触,所述第一缓冲弹簧(55)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57)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3)下方设有第二缓冲弹簧(56),所述第二缓冲弹簧(5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筒(52)的内侧底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7)上设有与螺栓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孔(59)。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52)的内侧壁上设有橡胶垫(5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杠(1)与后杠(2)之间设有两组第一缓冲件(3),所述后杠(2)上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缓冲件(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98310.XA CN105216723A (zh) | 2015-10-21 | 2015-10-21 | 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98310.XA CN105216723A (zh) | 2015-10-21 | 2015-10-21 | 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16723A true CN105216723A (zh) | 2016-01-06 |
Family
ID=54986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98310.XA Pending CN105216723A (zh) | 2015-10-21 | 2015-10-21 | 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16723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89790A (zh) * | 2018-02-06 | 2018-06-22 | 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皮卡前保险杠抗冲击组件 |
CN108248536A (zh) * | 2018-02-06 | 2018-07-06 | 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皮卡前保险杠防撞结构 |
CN109018390A (zh) * | 2018-09-27 | 2018-12-18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 |
CN109116070A (zh) * | 2018-10-23 | 2019-01-01 | 安徽万控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表箱 |
CN109186133A (zh) * | 2018-08-30 | 2019-01-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减振支架及冷水机组 |
CN113771788A (zh) * | 2021-09-03 | 2021-12-10 | 上海众德金属制品启东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后支撑架 |
CN108177617B (zh) * | 2018-02-06 | 2024-06-07 | 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皮卡前保险杠总成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468868A (en) * | 1923-05-24 | 1923-09-25 | Jr George Reichstetter | Spring bumper for vehicles |
CN2422197Y (zh) * | 2000-04-06 | 2001-03-07 | 张西庆 |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保险杠 |
CN203651676U (zh) * | 2013-12-24 | 2014-06-18 | 河南鸿马实业有限公司 | 二级防撞电动汽车保险杠 |
CN203920651U (zh) * | 2014-07-04 | 2014-11-05 | 赵春华 | 车辆安全保险杠 |
CN204109952U (zh) * | 2014-09-26 | 2015-01-21 | 肖夏 | 汽车防撞缓冲器 |
CN205059490U (zh) * | 2015-10-21 | 2016-03-02 | 东风汽车公司 | 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 |
-
2015
- 2015-10-21 CN CN201510698310.XA patent/CN10521672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468868A (en) * | 1923-05-24 | 1923-09-25 | Jr George Reichstetter | Spring bumper for vehicles |
CN2422197Y (zh) * | 2000-04-06 | 2001-03-07 | 张西庆 |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保险杠 |
CN203651676U (zh) * | 2013-12-24 | 2014-06-18 | 河南鸿马实业有限公司 | 二级防撞电动汽车保险杠 |
CN203920651U (zh) * | 2014-07-04 | 2014-11-05 | 赵春华 | 车辆安全保险杠 |
CN204109952U (zh) * | 2014-09-26 | 2015-01-21 | 肖夏 | 汽车防撞缓冲器 |
CN205059490U (zh) * | 2015-10-21 | 2016-03-02 | 东风汽车公司 | 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89790A (zh) * | 2018-02-06 | 2018-06-22 | 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皮卡前保险杠抗冲击组件 |
CN108248536A (zh) * | 2018-02-06 | 2018-07-06 | 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皮卡前保险杠防撞结构 |
CN108177617B (zh) * | 2018-02-06 | 2024-06-07 | 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皮卡前保险杠总成 |
CN108248536B (zh) * | 2018-02-06 | 2024-06-11 | 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皮卡前保险杠防撞结构 |
CN109186133A (zh) * | 2018-08-30 | 2019-01-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减振支架及冷水机组 |
CN109018390A (zh) * | 2018-09-27 | 2018-12-18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 |
CN109018390B (zh) * | 2018-09-27 | 2023-11-10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 |
CN109116070A (zh) * | 2018-10-23 | 2019-01-01 | 安徽万控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表箱 |
CN113771788A (zh) * | 2021-09-03 | 2021-12-10 | 上海众德金属制品启东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后支撑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16723A (zh) | 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 | |
CN207328356U (zh) |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汽车碰撞缓冲器 | |
CN205059490U (zh) | 一种家用轿车尾部防撞装置 | |
CN205220579U (zh) | 汽车保险杠吸能减震装置 | |
CN206243109U (zh) | 一种新型汽车液压保险杠 | |
CN104827999A (zh) | 汽车碰撞防护装置 | |
CN103010132B (zh) |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 |
CN203391866U (zh) | 一种汽车防撞底盘 | |
CN202593428U (zh) | 轿车用前防撞梁吸能盒 | |
CN206704137U (zh) | 一种缓冲蓄能外延式汽车前保险杠 | |
CN202879407U (zh) | 一种具有x型支架的汽车保险杠 | |
CN105216724A (zh) | 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 |
CN204452315U (zh) | 一种具有缓冲防撞梁的汽车保险杠结构 | |
CN105752008A (zh) | 一种新型保险杠缓冲块 | |
CN216184954U (zh) | 一种吸能型汽车保险杠 | |
CN210760623U (zh) |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 |
CN105691335A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
CN103303230B (zh) | 客车碰撞吸能机构以及使用该机构的客车 | |
CN208325125U (zh) | 一种汽车防撞梁 | |
CN201824984U (zh) | 一种新型保险杠 | |
CN203332017U (zh) |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机构以及使用该机构的客车 | |
CN109823296A (zh) | 一种汽车碰撞保护装置 | |
CN105083182A (zh) | 汽车碰撞缓冲吸能、复位装置 | |
CN104842909A (zh) | 汽车碰撞三级缓冲装置 | |
CN105083181A (zh) | Epp汽车保险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